专题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讲绪论 徐武生的博客

时间:2019-05-14 07:3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专题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讲绪论 徐武生的博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专题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讲绪论 徐武生的博客》。

第一篇:专题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讲绪论 徐武生的博客

专题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讲绪论

今天是第一次课,我们来学习绪论:我给大家三个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没有?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没有?

下面讲第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没有?请同学们看教科书: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请看视频:《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英国广播公司第四频道2005年评选“最伟大的哲学家”的过程中,英国的《经济学家》杂志曾经号召读者把马克思的名字从候选名单上拉下,希望读者把票投给休谟,为什么?因为休谟是英国人(爱尔兰人)。但是英国公众却得出了自己的决断,毅然选择了马克思。

在如此众多的思想家中,人们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卡尔·马克思传》一书的作者惠恩说:与其他哲学家相比,马克思主义涵盖的范围更加广大,马克思不仅仅是一个哲学家,还涉及了政治、经济、历史等诸多领域。马克思似乎对全世界的主要问题都给出了答案。马克思不愧是一位天才,他的理论可以“解释一切”,而这正是他夺冠的最重要原因。

著名学者霍布斯鲍姆说:他的很多思想现在看来都非常现代也很新鲜。也许这些思想现在比他当年写作时更能引起共鸣。例如关于全球化的论述等。

我认为,人们之所以选择马克思,还在于马克思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马克思的伟大人格》。马克思在年轻时,就立志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工作,更可贵的是马克思一生颠沛流离、贫困潦倒却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把马克思比作人间的普罗米修斯。

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传》的作者是弗·梅林,他在《马克思传》中对马克思作出了十分精彩的评价:19世纪的天才人物当中,没有一个曾经受过比一切天才中最伟大的天才——卡尔·马克思——所经受的更痛苦的命运了。这位崇高的人物所遭遇的这种命运本身已经够悲惨的了,但是使它真正达到悲剧的顶点的是这一事实:马克思是自愿地担负起他那长达数十年的殉道者的事业的。他拒绝了一切妥协和诱惑,虽然他完全可能不失尊严地获得资产阶级的一官半职以安度此生。马克思——人间的普罗米修斯。把这位普罗米修斯束缚在岩石上的不是赫菲斯特的锁链,而是他自己的铁的意志,这种意志像磁针一般毫不动摇地指向人类的最高目的。

马克思曾经说过:“不管遇到什么障碍,我都要朝我的目标前进,而不让资产阶级社会把我变成一架赚钱的机器。”马克思正是凭着这种超常的坚定意志成为伟人。

马克思逝世已100多年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表明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思想魅力。在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终结论”的今天,这个评选结果的确发人深思。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思想魅力,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请看视频:“金融危机与马克思热”。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让自由资本主义走入了死胡同。马克思写的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著《资本论》重新成为读者的宠儿。美国著名学者詹姆逊则旗帜鲜明地指出:今日的资本主义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庆贺马克思主义的死亡正像庆贺资本主义的胜利一样是不能自圆其说的。德国著名学者哈贝马斯告诫人们东欧剧变和苏联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在21世纪,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广阔的前景。英国著名学者吉登斯意味深长地说道:不要因为苏联东欧发生的变化,而放弃推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进的那些价值和理想。早在l993年,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发表了轰动世界的《马克思的幽灵》,他说:我们“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

马克思:千年第一思想家

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发起,对于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一问题进行了校内的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结果仍然如此。在西方一流大学里,各种不同学派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学会的活动极为活跃。西方思想界何以如此敬重马克思呢?

我理解马克思一生追求的人类理想社会的实质目标,主要有三条: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物质的极大丰富;社会每一个成员,在其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机会公平、公正;社会每一个成员个性自由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同时也提出三条检验这一理想社会的标准:是否消灭了城乡差别;是否消灭了工农差别;是否消灭了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差别。马克思还预言,上述理想的社会主义因素,将首先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大量涌现。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上述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确实普遍在一些最发达的国家、地区的社会中大量涌现了。在这里,马克思的伟大,完全不是靠空洞的教条说教来征服人的,而是靠客观事实,靠经过检验的科学性让人信服、敬佩的。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致命病根在于它的生产不断社会化,而资本却不断地高度私人垄断化。对此,马克思开出了有针对性的治世方剂,即“高额累进所得税制”、“高额累进遗产税制”和“社会失业保障制”。

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马克思的警告变成了现实。在一片惊恐绝望中,凯恩斯的“政府干预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被罗斯福总统采纳。在罗斯福新政中,影响最深远的干预对策,就是把马克思的“高额累进所得税制”、“高额累进遗产税制”和“社会失业保障制”变成了可操作的法律法规。无怪乎,罗斯福施行新政之初,受到大垄断家庭财团的强烈反抗和攻击,公开称罗斯福是“赤色总统”,是“共产主义代理人”。时至今日,靠马克思“三大良方”法律化疗治下来的结果,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不仅生产更加高度社会化了,而且一个个家族垄断财团,从美国的洛克菲勒到德国的西门子都历史性地萎缩、消失了。可以说,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及政治家中有远见的智者,“活学活用”了马克思的救世良方,使当今的资本主义消除了垂死的迹象。(《社会科学报》2002.7.11)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一般来说,对于一门科学而言,人们习惯从研究对象来进行区分。比如数学是关于数的科学,生物学是关于生物的科学,经济学是关于经济的科学。心理学是关于心理的科学。哲学比较特殊,我们不能说哲学是关于哲的科学。换句话说哲学没有特定的对象,但并不等于说哲学没有对象。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请注意,这里的科学是广义的,并非指具体科学。

请同学们看教科书: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首先,请看第一句话: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什么是世界观?请看教科书第27页: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例如: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例如: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方法还是从主观愿望出发的方法。方法论和世界观是统一的。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一个人的言行是由他的世界观所决定的。一个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因此看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就要看他的世界观。有句话说得非常好:积极的人像太阳,找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世界观人人

都有,但每个人的世界观不一定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哲学却不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既然是一种学问或学说,那么它就是经过加工和概括的东西,是按照一定的原则逻辑地连贯起来的体系,它同表现于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世界观既又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请看教科书第14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世界观,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指自然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总和。自然发展的普遍规律不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传统的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不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而是传统的历史哲学的研究对象,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也不是思维科学的研究对象,而是传统的辩证法研究的对象。

如果这样理解,就等于说马克思主义和传统的哲学在研究对象上是没有区别的。还有一种理解是指贯穿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中的普遍规律,比如对立统一规律等,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唯物辩证法。无论是哪一种理解,这里的“规律”都不是指“科学规律”,而是指“哲学规律”,也就是说,这些规律都不是从现象的观察和归纳中得出的,而是在科学规律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正如毛泽东所说:哲学的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最后,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在传统的体系中,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虽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但马克思并不关注抽象的世界,马克思更为关注的是现实世界,是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中现实的人的解放的问题,即资本主义如何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首先,我认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既不是指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的总和,也不是指比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更普遍的规律。在这里,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是一个统一历史过程,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只能是指作为统一体中的自然、社会 4

和思维相互作用的发展规律。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说:我们只知道唯一的一门科学即“历史科学”。

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这里的“历史科学”是指不同于以往传统哲学的新唯物主义哲学。

我认为,马克思明确把自己的各种理论探索称之为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因此,马克思的学说是一种革命的批判的学说。是一种对现实社会的理性批判与反思活动,一种现实的文化批判精神。构成马克思思想深层结构的是关于现实的人的存在方式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理论。主要表现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的异化的生存状态的批判,以及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构想。马克思把自己学说称之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学说”。

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最后讲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个人而言,马克思主义有什么用?

这首先要看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对你有没有用。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照中国的传统,每个人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是使人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要成为真正的人,学习哲学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在目前的情况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学习哲学的很好的途径。钱学森曾经说:“从我个人的经历中,我的确深有体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确实是一件宝贝,是一件锐利的武器,„„如若丢弃这件宝贝不用,实在是太傻瓜了。”

一个人的政治立场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政治前途,重点大学的学生,作为未来的领导者和社会精英,政治是不能不讲的。李瑞环同志曾深有感触地同志说:“我这一生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最后,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培养我们批判性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说到底是一种批判性思维方式。让我们以恩格斯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课:不要去生搬硬套马克思和他的话,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问题,只有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者’这个词才有存在的理由。”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绪论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并为后继者不断所不断发展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3.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4.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指导。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5.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

(一)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和理论优势,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并以实践为检验标准。

(二)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地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三)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科学理论。

(四)人民性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一)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二)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三)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一,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第三,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具有科学性、革命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鲜明的政治立场(3).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4).崇高的社会理想 3.社会主义的分类(1).科学社会主义(2).国家社会主义(纳粹)

(3).民主社会主义(属于资本主义改良运动,思想来源于修正主义,资产阶级的反动社会主义,主要是北欧国家,代表人物有爱因斯坦,罗曼.罗兰)4.哲学与科学

两者都是对世界的理性认识,但哲学的研究范围是全部,具有普遍性;科学则是部分(格物致知),具有特殊性。5.基本问题(1).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认知论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历史唯物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概念)作为世界本源 6.物质的定义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7.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的意义

(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8.实践的形式

处理社会关系、生产劳动关系、科学实验。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体现在:(1).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教案绪论

[教学目的]

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在总体上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知道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和过程,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点,掌握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教学难点]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教学难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采取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教学课时]

2节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是彻底、完整、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884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一、马克思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也不能例外。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的后期,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确立,资本主义及其各种矛盾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第一、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物质条件。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在英国、法国、德国先后兴起,工业革命极大的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工业革命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使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确立。生产方式的改变引起阶级关系的改变,引起国家政权和社会意识的改变,使阶级斗争、政治斗争和经济关系、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更为清楚地表现出来,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日益明显表现出来,这就为正确认识社会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提供了可能性。

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开始激化。1825年在美国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此后在1836年和1847年又爆发了波及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周期爆发,表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根深蒂固,不可客服。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的激化和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的经济条件和基础。

第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人数和力量日益壮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加深。19世纪30至40年代,美国、法国和德国接连爆发了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这些革命斗争标明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这些斗争都失败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迫切需要革命的理论指导,总结斗争的经验和教训,指明请进的方向。无产阶级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就是无产阶级。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同时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在19世纪在的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特别是三大发现,是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观点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为辩证的哲学观点开辟了进一步前进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续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当时资本主义的产物,而且也是继承和发展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产物。特别是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黑格尔哲学的巨大功绩,就是在人类哲学使上,在唯心主义形式中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并企图揭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联系。用辩证思维的方式代替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费尔巴哈则通过对宗教科学和唯心主义的批判,恢复了唯物主义。但费尔巴哈仍坚持形而上学、坚持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他们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继承了他们的哲学中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建立了新的哲学体系——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提出可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劳动创造各种商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比较客观的研究,在一定程度和层次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但是,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他们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前景以及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并未做出科学的证明。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批判地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上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科学说明,这是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决定性环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次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第一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对象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关系——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第一次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论。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以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空想社会主义者一方面尖锐的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另一方面对未来社会提出了种种猜测和设想。由于受历史观的局限,他们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并能说明资本主义如何才能灭亡,而社会主义如何才能顺利。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才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影响人类的历史进程,并在社会实践和革命斗争中得到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首先是在俄国革命中由列宁实现的。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出现,加剧了资本主义个国之间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并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大战中,俄国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为无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有力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曾经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同时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发生,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新变化,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面对俄国社会和俄国革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立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过首先取得胜利的十月革命理论,领导俄国实现了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过度的转变,探索和开创了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度与发展的道路,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际。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与发展

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逐渐传入中国,并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再次推进了新的阶段。

五、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与“创新”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相对于正统马克思主义而言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它们作出了不同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创新”。20世纪2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还处在萌芽阶段,其代表人物有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又发展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

广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还包括东欧的新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科学和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在于它的理论批判精神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根本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创立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因此,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也就是说,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第一,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它揭示了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同时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现代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充分证明了它的科学性。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而且也是科学的方法论,它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唯一的根本的科学方法。只有牢固树立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实践。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体系。

第二,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指导下,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完备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第三,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主张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由此马恩最终完成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向科学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主张追求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它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理论体现。马克思明确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是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公开声明了自己的阶级性,它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和其它社会理论的本质区别。

第二,这也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无产阶级不仅仅是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且是一个承担着伟大历史使命的阶级,无产阶级要摆脱剥削和压迫,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共产主义。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无产阶级自己。

第三,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要夺取政权,就要建立无产阶级的政党。但无产阶级政党它不仅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且同时也代表了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一致的。无产阶级如果不能代表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不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建立统一战线,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就根本不能取得胜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旗帜鲜明地向全世界宣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反映着、体现着、维护着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以为实现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的学说。

三、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始终保持实践性和科学性为其基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重要理论品质。因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就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做到与时代和社会实 践的发展相一致,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才不致丧失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来源于人类和无产阶级的社会实践,并服务于实践。脱离实践,远离社会生活的理论会成为空中楼阁,失去其存在的基础和条件,不可能具有科学性和生命力。

第二,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发展的变化的,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是变化无穷、丰富多彩的,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是永恒发展的、不断变化的,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把自己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和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始终立足社会实践的发展,在新的时代中吸取新的营养,推动自身的创新和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更加美好的社会所代替的论断。这个美好社会,马恩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也就是关于共产主义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为这个核心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其服务的。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最理想、最美好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类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都能得到最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要追求和最终实现这个美好社会。为了实现这个社会理想,马恩明确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明了无产阶级前进的方向,鼓励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同时也是最艰巨困难的事业,需要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奋斗。实现共产主义,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另一方面要脚踏实地逐步实现现实的奋斗目标,把阶段性社会目标和远大的理想有机的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既要反对空谈共产主义理想,放弃现实的阶段性目标。又要反对只盲目实干,忘记和放弃共产主义理想,迷失前进的大方向。

马克思主义根本的理论特征,鲜明的政治立场、基本理想、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总体上把握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要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而奋斗。

第三节 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康庄大道和前进方向,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世界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祖国日益欣欣向荣,繁荣富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为了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一定要认真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将设,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青春与力量。

一、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彻底而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几乎涵盖了社会科学的全部研究领域。从总体上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辨证唯物主义虎娃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是建立在实践基础的高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共产主义社会(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地证明和运用,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把生产关系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来并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全面地深入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对商品、货币、资本和剩余价值等重要经济范畴作了最充分的论述,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和斗争的经济根源,说明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规律;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科学社会主义直接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理论。

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要特别注意区分哪些是适用于一切社会的基本原理,如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理论;哪些是适应某些社会的基本原理,如商品经济理论;哪些是在特定条件下对未来社会的具体描述,要随着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坚持和发扬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风,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第一,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首先要求要在理论上掌握马克思主义,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一个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人,一个没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的人,不可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际结合起来。在理论上掌握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在理论上掌握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掌握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它的理论基础;在理论上掌握马克思主义,就是要从总体上、体系上理解它、运用它,反对只掌握一些只言片语,反对肢解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要下真功夫,投机取巧、走捷径都不可能学好马克思主义。

第二,要深入实际,认识和了解实际,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什么是实际?实际就是现实的社会生活,它是现实的、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它既包括个人的实际,也包括单位的实际,地区的实际,社会的实际,民族和国家的实际,也应当包括世界的实际。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社会最大的实际。认识和了解实际,就是要认识和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认识和了解实际就要深入社会生活,向人民群众学习,开展调查研究,搜集和掌握各种社会信息和资料。要主动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生产劳动、科学实验、社会实习以及其它社会活动。认识和了解实际,除了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外,更多是要通过第二手资料认识和了解社会实际,因为每个人的活动范围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实践。

第三,在前二者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一方面,要用学到的理论去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实践来理解理论、检验理论。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反对高谈阔论、脱离实际的书呆子习气、教条主义;另一方面也要反对轻视理论,不认真学习,盲目活动的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发展变化的,理论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得到充实、丰富和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忽视甚至抛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错误的,有害的,要犯极大的错误;否认社会主义实践的丰富性发展性,忽视甚至脱离中国国情,要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既要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又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三、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背的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革命的行动指南。毛泽东同志计一步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面在于应用。如果你能应 5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

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关键要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明时代特征,并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知道本国的革命和建设。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国情正确结合,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各国共产党人认真学习、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认真认识和把握各国的国情特殊性,哪一个方面把握不准都不可能做到科学正确的结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为此付出了长期的沉重的代价,有过很多经验和教训,需要认真研究和总结。照搬外国经验,照抄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

四、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150多年的发展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思想体系。它从不满足现状,主张批判地吸收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地进行理论的创新和完善。列宁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是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辨的真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

第一,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密切联系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

第二,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资本主义产生以来,已经经历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一般垄断的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发展阶段。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现象和新特点。国内外很多人感到困惑不解的一个问题是:马克思以后的100多年来,资本主义不但没有灭亡,也没有像列宁所说走向“垂死”,而且获得了新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50多年来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以往几百年历史发展的总和,表明它还有继续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我们不能不正视这一历史事实。面对这一事实,我们需要研究:资本主义国家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本质是否发生了改变?资本主义最终要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规律还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基本原理和科学论断是否应当肯定?以上的迷茫和困惑,迫切需要我们作出正确回答。

第三,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西方敌对势力一时兴高采烈,“共产主义大失败”,“社会主义总危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甚嚣尘上。面对这种形势,有些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产生了种种困惑与疑虑,怀疑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规律,忧虑社会主义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因此,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正确认识这个历史进程的曲折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就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面临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第四,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容易诱发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人民内部的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人们开阔眼界、增加知识、活跃思想,同时国外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文化也会乘机而入。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封建主义残余思想也沉渣泛起。这就要求我们以新的眼光、新的价值标准来看待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社会现象,为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第五,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当代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和平的国际环境,同时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参考资料: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人民出版社 《列宁选集》

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文选》

人民出版社 《江泽民文选》

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学新奠基》

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辽宁大学出版社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

3、如何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习题及答案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 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

A.费尔巴哈

B.傅立叶

C.欧文

D.圣西门

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

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1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A 3.A 4.A 5.B 6.C 7.B 8.B 9.C 10.A 11.B 12.D.13.A 14.A 15.C 16.A 17.D 18.A 19.C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垄断资本主义

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

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

D.托马斯·莫尔

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9.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

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

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

C.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

10.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A.李大钊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八荣八耻”的“八荣”是()

A.热爱祖国、服务人民

B.崇尚科学、辛勤劳动

C.团结互助、诚实守信

D.遵纪守法、艰苦奋斗

14.“八荣八耻”的“八耻”是()

A.危害祖国、背离人民

B.愚昧无知、好逸恶劳

C.损人利己、见利忘义

D.违法乱纪、骄奢淫逸

15.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 2.:BCD 3..BCD 4.ABC 5.BC 6.AB 7.ABC 8.CD

9.ABCD 10.ABCD 11.AB 12.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三、辨析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2.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统治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是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实现的,也都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的。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及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集中了亿万人民的智慧,汲取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

3.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不准确。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只有用发展了的理论才能指导发展了的实践。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答案要点]

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性的改造。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思想精华。同时又批判地改造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指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时暴露了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批判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同时,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批判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揭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

6.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正确。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第一,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是其学说的最有价值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它为后人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激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分析社会发展史的过程中,在猜测和论证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的过程中,萌发了许多进步的、引导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思想。

但是,空想社会主义有很多局限性,主要在于:空想社会主义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和谈论社会主义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意义在于: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第二,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即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大众通过社会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统治;第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所以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7.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不对。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1]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49页)

[材料2]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

[材料3]恩格斯指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6页)

[材料4]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指出:“他说的很对,任何一种社会哲学,只要它还把某几个论点奉为自己的最终结论,还在开莫里逊氏丸(意即‘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引者注),它就远不是完备的;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几条结论,而是研究。结论要是没有使它得以成为结论的发展,就毫无足取,这一点我们从黑格尔那时就已经知道了;结论如果变成一种故步自封的东西,不再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它就毫无用处。但结论在一定时期应当有一定的形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摆脱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性,应当形成明确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42页)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答案要点]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2.[材料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观点是否能被看做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美国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公认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总看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

『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腐朽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是正确的。材料1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的角度,明确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材料2科尔施的理解则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从政治立场着眼规定马克思主义。材料3是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一种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所谓方法至上,就是把理论方法和结论对立起来,片面强调方法而轻视结论。卢卡奇最初是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的正统性问题时提出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的。卢卡奇的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错误之一,是他把方法仅仅理解为辩证法,而否认世界观的方法意义,实际是否认唯物主义的方法意义;错误之二,是离开论点、结论谈方法,把方法看做是可以离开论点、结论的独立自在的东西。其最终结果将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否定。

五、论述题

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答:

一、历史必然性:

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下载专题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讲绪论 徐武生的博客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专题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讲绪论 徐武生的博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