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意义重大

时间:2019-05-14 07:08: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意义重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意义重大》。

第一篇: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意义重大

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意义重大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15日在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十七大作报告时,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继从十二大至十五大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后,党代会政治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意义十分重大。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生态一般又称自然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自然生态原本有着自在自为的运行规律,随着人类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及程度的深入,生物与环境的发展规律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自然生态不断被改变。特别是最近三百多年来,世界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把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和“改造自然”的活动推向极致,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表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无力继续支撑工业文明“掠夺式”的发展,因此需要探索、开创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这就是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形态下人与自然尖锐对立不同,生态文明强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睦协调、良性循环,并以此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和全面发展。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于中国当下的现实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国家环保总局不久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的总体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给公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巨大成就,但为此也付出了十分沉重的环境代价。我们的环境再也牺牲不起,我们脆弱的生态必须尽快“修复”。痛定思痛,中国人对生态文明的真诚期盼与热切冀望,可以说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逊色。

今日之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无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它首先要求我们实现从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到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居民的日常生活摈弃铺张浪费,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满足;要求社会经济生活严格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有利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为前提,不断加大循环经济的规模,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的共赢。

其次,生态环境问题还是一个权利、利益的问题,一个社会公平的问题。如果要改革沿袭多年的GDP政绩考核方式,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必然触及一些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在传统格局中的实际利益;如果要依法保障公众在环境事务上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发挥人大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等权力和权利主体在环境治理问题上的监督、制约作用,也必然需要更广泛的地方民主选举和基层民主自治,完善地方权力制衡机制和民主决策机制。这些都与进一步的综合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密不可分。

所以,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一脉相承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基础条件,生态文明反过来又可以对前三个文明产生有力的 1 促进作用。十七大报告首次写入“建设生态文明”,将有助于我们确立更加科学、完整的文明发展理念,推动构建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更加均衡、权力受到监督与制约、公民权利更有保障的和谐社会。

第二篇: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

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

中广网北京11月11日消息(记者肖源)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更加注重民生,是这次十八大报告的一个突出特点。报告明确指出,“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那么,在来自不同省份、不同行业的十八大代表眼中,对养老保险又有哪些讨论呢? 如果要给十八大报告贴标签,那么民生是个绝对的关键词。民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以社会保障最为重要。而在社会保障中,老有所依,从来都是群众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这一提法,在未来会解决群众们的后顾之忧。在社区工作了33年的内蒙古代表武荷香说,以前根本没听说过的养老保险,现在帮了老年居民的大忙。

在昨天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特别提到了养老保险制度,他说,中国的社会保险已经实现了制度的全覆盖。

张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我们提出这一项制度开展试点的时候目标年限是到2020年,后来根据经济的发展、各地试点进展的情况,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我们觉得要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步子迈的还应该更大一点,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制度的全覆盖。实际现在执行的结果,到今年的10月份,我们已经实现了制度的全覆盖。

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城乡居民两项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4.49亿人,加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总计覆盖人数超过7亿人。世界上惠及人口最多,难度最大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宣告建成。

(孟老师评语:包括养老金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今年一定会考,请大家关注,只要有选项说是人民生活或人民利益的的选项要首先考虑是答案,也有出分析题的可能性)

第三篇:浅谈生态文明的意义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性实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都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造性解决。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解决新问题,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建设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现在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我们经历了一个初步探索、逐步深化和趋于完善的过程。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在不断以破坏生态环境换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已经在后期越发显得乏力,生态环境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的制约愈发明显,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时至今日我国环境形势异常严峻,目前我国土壤的有机污染十分严重,且对农产品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已开始显现,由于土壤是植物和一些生物的营养来源,所以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发生传递和迁移,目前动物和人类自身都遭受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和威胁。在有机污染物沿食物链传递和迁移的过程中,含量逐级增加,其富集系数在各营养级中均可达到惊人的程度。我国的海洋环境,在某些沿岸的海湾、河口及局部海域,如大连湾、辽河口、锦州湾、渤海湾、莱州湾和胶州湾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废,滨海环境遭到损害。我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严重,细菌污染超过卫生标准的占75%,受到有机物严重污染的饮水人口约1.6亿。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自来水是安全卫生的。但是,因为水污染,如今的自来水已不能算是安全卫生的了。一项调查显示,在全世界自来水中,测出的化学污染物有2221种之多,其中有些确认为致癌物或促癌物。从自来水的饮用标准看,我国尚处于较低水平,自来水厂目前仅能采用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等方法,将江河水或地下水简单加工成可饮用水。自来水加氯可有效杀除病菌,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卤代烃化合物,这些含氯有机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类患各种胃肠癌的最大根源。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以华中酸雨区为重。

我国发展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以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

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方能化逆为顺、举一反

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飞跃,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国未来发展及建设的战略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在思想认识上的飞跃和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辩证关系认识上的升华。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内涵的充实、深化和提升,是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任务,是对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的新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必将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类文明形态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提出并长期坚持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思想。十六大报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道,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明确提了出来。从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两个文明”建设变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这“三个文明”建设。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新观点,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形态认识的深化和提高。因此三个文明建设发展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这“四个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极大地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协调发展,必将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严重。一些地方将经济发展等同于GDP增长,单纯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资源消耗惊人,环境污染严重。不文明的消费模式也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很大压力。这种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这种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对生态破坏极大。从大量消耗能源资

源到节约节能、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对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深刻变革,而且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刻变革。对工业化道路进行深刻反思,重新认识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以最小的生态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方向。党中央继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现在又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正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潮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生态文明的工业化道路,它要求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走一条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使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我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责任心,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来共同解决。中国政府签订了《京都议定书》,这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勇于承担相关的责任和义务。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

只有正确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难点问题简述》 李校利《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02期

2.《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思考》王波《现代商业》 2013年34期

3.《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 求是》杂志发表周生贤部长署名文章2012/10/8

4.《关于中共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概述》 王秀林 《今日中国论坛》 2013年第19期

5.《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 ——从学习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谈起》黎祖 绿色中国2013年3月第5期

6.《十八大报告解读生态文明建设》 顶层设计的三点王景福2012年11月13日

7.《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

第四篇:生态文明建设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最显著的亮点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延续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贯穿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之所以摆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科学发展。

2、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3、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全面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

4、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途径。

5、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

6、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的重要内容。

7、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趋势。

第五篇:浅谈生态文明的意义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性实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都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造性解决。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解决新问题,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建设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现在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我们经历了一个初步探索、逐步深化和趋于完善的过程。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在不断以破坏生态环境换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已经在后期越发显得乏力,生态环境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的制约愈发明显,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时至今日我国环境形势异常严峻,目前我国土壤的有机污染十分严重,且对农产品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已开始显现,由于土壤是植物和一些生物的营养来源,所以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发生传递和迁移,目前动物和人类自身都遭受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和威胁。在有机污染物沿食物链传递和迁移的过程中,含量逐级增加,其富集系数在各营养级中均可达到惊人的程度。我国的海洋环境,在某些沿岸的海湾、河口及局部海域,如大连湾、辽河口、锦州湾、渤海湾、莱州湾和胶州湾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废,滨海环境遭到损害。我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严重,细菌污染超过卫生标准的占75%,受到有机物严重污染的饮水人口约1.6亿。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自来水是安全卫生的。但是,因为水污染,如今的自来水已不能算是安全卫生的了。一项调查显示,在全世界自来水中,测出的化学污染物有2221种之多,其中有些确认为致癌物或促癌物。从自来水的饮用标准看,我国尚处于较低水平,自来水厂目前仅能采用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等方法,将江河水或地下水简单加工成可饮用水。自来水加氯可有效杀除病菌,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卤代烃化合物,这些含氯有机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类患各种胃肠癌的最大根源。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以华中酸雨区为重。

我国发展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以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方能化逆为顺、举一反

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飞跃,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国未来发展及建设的战略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在思想认识上的飞跃和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辩证关系认识上的升华。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内涵的充实、深化和提升,是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任务,是对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的新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必将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类文明形态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提出并长期坚持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思想。十六大报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道,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明确提了出来。从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两个文明”建设变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这“三个文明”建设。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新观点,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形态认识的深化和提高。因此三个文明建设发展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这“四个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极大地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协调发展,必将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严重。一些地方将经济发展等同于GDP增长,单纯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资源消耗惊人,环境污染严重。不文明的消费模式也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很大压力。这种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这种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对生态破坏极大。从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到节约节能、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对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深刻变革,而且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刻变革。对工业化道路进行深刻反思,重新认识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以最小的生态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方向。党中央继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现在又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正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潮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生态文明的工业化道路,它要求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走一条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使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我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责任心,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来共同解决。中国政府签订了《京都议定书》,这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勇于承担相关的责任和义务。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

只有正确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难点问题简述》 李校利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02期

2.《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思考》

王波

《现代商业》 2013年34期

3.《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 求是》杂志发表周生贤部长署名文章2012/10/8 4.《关于中共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概述》 王秀林 《今日中国论坛》 2013年第19期

5.《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 ——从学习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谈起》

黎祖 绿色中国2013年3月第5期

6.《十八大报告解读生态文明建设》 顶层设计的三点王景福2012年11月13日 7.《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

下载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意义重大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意义重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探索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探索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摘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和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和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此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发展理念的升华,对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的飞跃,具有划时代......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 摘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

    蒲江生态文明报告

    蒲江县生态文明报告 生态文明报告: 蒲江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县建设工作,在2005年作为西部第一个单列县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于2006年3月正式启动了......

    生态文明实践报告

    东营市龙居镇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12生态 张丹丹在举世瞩目的十八大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

    社会实践报告生态文明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2 调查报告 学院: 班级 : 学号: 姓名: 建设家乡生态文明,共筑美好家园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