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卫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中卫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使我市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向着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更好地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为建设新中卫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创建文明单位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生态旅游文化城市为目标,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三条 文明单位是全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被社会和群众认同,经市文明委考核、审定,由市委、政府命名的先进单位,是全市综合性的最高荣誉称号。
第四条 凡本市辖区内经济独立核算,独立开展社会活动,并能承担权利和义务的机关、人民团体,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的创建活动,均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
文明单位标准
第五条
文明单位标准
(一)领导班子建设好。领导班子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纲领,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务实苦干,争创一流。
(二)文明创建工作好。对精神文明建设认识到位,工作有规划、有措施、有投入、有成效,做到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 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和参与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移风易俗,弘扬正气,扶贫助困,捐资助学。重视军(警)民共建活动,积极参与城乡共建活动。积极参加属地各项创建活动,圆满完成各级文明办安排的工作任务。
(三)经济社会效益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经营单位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进取,诚信经营,科学管理,勇于创新,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非经营单位内部管理完善,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廉洁高效,服务优质,群众满意度高,单位社会形象好。
(四)思想道德建设好。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讲文明,讲诚信。单位职工团结互助,关系和谐,精神状态良好。
(五)党建群团工作好。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组织健全并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全面完成重点党报党刊征订任务。
(六)科教文体工作好。有功能较完善、设施较齐全的文体科普活动阵地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坚持对干部职工进行文化、科技和专业知识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单位。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向上的文体活动,群众参与面广。积极支持和参与社区文体科普活动。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干部职工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现象发生。
(七)民主法制建设好。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政务、厂务、校务、财务公开,严格执行财经纪 律。坚持依法行政,开展法制和纪律教育,干部职工中无违法违纪行为,无吸毒、聚众赌博现象,无参与邪教组织活动现象。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无暴力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发生。
(八)单位环境建设好。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室内外环境整洁优美,达到市级以上卫生先进单位标准。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积极参与城市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等各项公益活动。“三废”排放低于国家规定标准,治理环境污染效果显著。
(九)民族团结互助好。各民族干部群众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形成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
第三章 文明单位建设
第六条 各部门、单位要结合部门特点和单位实际,制定创建文明单位的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具体的创建实施细则,使文明单位创建成为干部职工的共同任务和奋斗目标。
第七条
创建规划、目标、任务要具体分解落实到下属基层单位、每个工作岗位和干部职工,使广大干部群众明确创建工作任务和责任,增强创建意识。
第八条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措施,明确创建工作期限,定期进行检查和督促。
第九条
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行目标管理。部门、单位要与下属单位层层签定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制定考核奖罚措施,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要与评先创优结合起来。
第十条
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与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结合单位实际开展经常性的、形式多样的、富有成效的创建活动。第十一条 积极参加军(警)民共建活动,开展城乡共建、结对帮扶活动。
第四章
文明单位的评选命名
第十二条
文明单位分县级、市级、自治区级和国家级。市级文明单位每两年评选、命名一次,创建指标由市文明委根据各县、部门实际情况下达。文明单位门前的标志是“文明单位”牌匾。
第十三条
文明单位的升格要逐级进行。市级文明单位在已连续两年获得县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中产生,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在已连续两年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中产生,不得越级申报。
第十四条
文明单位的评选程序是:各县申报单位对照文明单位创建标准在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向所在县文明办提出书面申请,县文明办审核后,上报市文明办;城区辖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分别向所在党委、市直机关工委、企业工委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核后上报市文明办。市文明委组织考核验收、审定后,报市委、政府批准命名,并颁发“文明单位”牌匾。
第五章
文明单位的奖惩
第十五条
对文明单位实行“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文明单位由市委、政府召开大会命名表彰,授予牌匾和证书。牌匾和证书由市文明办统一制作。
第十六条
凡被市委、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的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可在命名表彰后,按在职职工人数发放一个月工资的奖金,奖金自筹。凡被市委、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的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可根据单位情况,发给在册职工适当物质奖励,奖金自筹。奖金 发放办法由各单位自行决定,各级文明单位的奖金不能重复享用。
第十七条
文明单位如有不符合标准和质量下降的情况,市文明办对其作出限期整改的决定,并进行通报。整改期限不超过半年,限期整改期间停止享受有关奖励。到期仍未改正的,撤销其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并收回牌匾和证书。
第十八条
文明单位出现以下问题之一的,应撤销其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收回牌匾和证书。
(一)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实行一票否决的;
(二)被计划生育主管部门实行一票否决的;
(三)单位因工作失误被主管部门通报批评或新闻媒体曝光的;
(四)单位或单位主要负责人发生重大违纪问题的;
(五)发生重特大交通、火灾、工伤等责任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
(六)卫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撤销的;
(七)出现其它有损于文明单位声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第十九条
撤销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程序是:按照管理权限分别由所在县文明办、所在党委、市直机关工委、企业工委调查核实,写出书面报告,报市文明委审核,作出撤销决定,报市委、政府备案,并由市文明办收回牌匾和证书。
第二十条
被限期整改的单位,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力争按期改正,保持荣誉称号。被撤销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间隔2年以上方可重新申报。
第六章
文明单位的管理 第二十一条
市级文明单位由市文明办管理。日常管理工作由所在县文明办、所在党委、机关工委、企业工委负责。文明单位要自觉接受市、县文明办的管理和指导,采取有效形式,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
第二十二条
对已命名的文明单位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进行一次复查、确认。复查工作由市文明办负责,县文明办、所在党委、机关工委、企业工委协助。复查合格的予以重新确认,有问题的限期改正,不合格的取销荣誉称号。
第二十三条
市文明办建立文明单位档案。档案内容包括文明单位基本情况、申报审批表、主要事迹材料、考核和历次复查记录、重大事故、奖惩记载等。
第二十四条
文明单位如改变单位名称或隶属关系,要向市文明办申报办理更改名称手续。对合并或分设的文明单位要重新进行考核、命名。
第二十五条
文明单位门前只悬挂最高一级文明单位牌匾。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对于2004年年度以前被吴忠、固原市委、政府命名表彰的文明单位,由单位提出书面确认申请,市文明办按照本办法所规定的文明单位标准进行重新考核确认。不提出确认申请的视为自动放弃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解释。文明单位创建考核细则由市文明办负责制定。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上海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规定(2011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更好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发挥文明单位在弘扬世博精神,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过程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创建水平,使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是上海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基层建设,提高员工素质,培育优秀文化,树立社会形象,塑造城市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和完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措施。
第三条 文明单位是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成绩突出,效益显著,管理先进,服务优良,内外和谐,积极创新,履行社会责任,经过自愿申报,群众满意,社会认可并经有关主管部门考核、评选,由地方党委和政府或上级党政机关批准命名的先进单位,是基层单位四个文明建设综合性成果的最高荣誉称号。
第四条 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要充分体现“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要求。各级党政领导要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加强本地区、本系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纳入总体工作布局之中,并作为考核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内容。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要做好规划、协调、指导和组织工作。
第二章 文明单位标准
第五条 文明单位应同时符合下列标准,并经过考评达到90分以上(总分100分):
(一)思想教育深入,单位风气向上。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宣传与普及活动,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上海城市精神、单位(企业)精神渗透到员工队伍建设之中;广泛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单位风气;积极开展以环境文明、秩序文明、服务文明、礼仪文明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引导职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形成团结互助、积极进取、崇尚和争当先进模范的单位风气。
(二)文化建设有力,员工素质提升。文化建设内涵丰富、氛围浓厚,员工对单位精神文化、核心价值观认同率高;传承优秀思想和文化传统,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员工具有有礼守序、诚实有信、尊老爱幼、平等友爱的良好素养。
(三)管理科学规范,人际关系和谐。党政领导重视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开展“建文明班组,创文明岗位,做文明职工”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健全和完善职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遵守职业道德,着力践行部门(行业)的社会承诺;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人际关系和谐,及时妥善处理单位员工利益矛盾,无重大劳资纠纷和其他影响稳定的事件发生。
(四)社会责任落实,公众评价良好。加强诚信教育,培养职工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诚信建设及实际效应居同行业内前列;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援助和社会公益活动,积极推动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发展;积极参加文明社区、文明镇的创建活动,积极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与所在地区的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同创共建活动;建设节约型单位,执行环保法规,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内外环境整洁优美。
(五)创新理念领先,发展持续健康。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推进企事业单位创新和发展,创新学习形式,完善学习机制,注重成果转化,学习型班组广泛建立;深入开展各类读书学习创新主题实践活动,扶植优秀学习创新品牌项目,促进创新型组织逐年增长,将学习创新绩效纳入奖惩、选拔、任用体系;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员工和单位的学习力、创新力、竞争力明显提高。
(六)业务水平突出,服务质量优异。落实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工作、产品、服务质量领先,主要指标位于同行前列;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生产经营单位效益显著,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本市同行业先进水平;非生产经营单位服务质量好,工作效率高,贡献突出,业务工作达到本市同行业领先水平;单位无因诚信、质量问题而被媒体曝光并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纪录,社会认同率高;及时处理群众投诉和意见,投诉办结满意率高。
第三章 文明单位的评选和命名
第六条 文明单位的申报和评选要严格掌握标准,推行竞争机制,坚持优胜劣汰,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按照自愿申报和组织推荐相结合,主管部门考核、专业部门鉴定和群众评议、舆论监督相结合,网上考评和实地考评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届终检查相结合、条与块相结合的原则,评选程序应公开透明,确保评选质量。
第七条 凡按照文明单位创建标准,制订创建规划,落实创建措施,经过预申报,持续开展创建活动两年以上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具有独立运行管理身份的单位,可按党政隶属关系或属地关系向所在地区或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由区(县)或系统文明委初审上报,驻沪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按编制序列和隶属关系,由创建单位的在沪部队政治机关直接向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申报。
党或行政关系隶属上海而地处外地的单位,党组织关系在上海的中央部委及外省市驻沪单位和委托上海代管的单位,可以申请参加所在地区或系统的评选,也可以直接向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申报,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指定有关区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进行评选。
在沪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包括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按照党的隶属关系直接向上级党组织申报;其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可按自愿的原则向所在地区或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申报,也可向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委托的创建管理部门申报。
企业的车间、分厂,非窗口服务型机关,单位内设处室,自然村及经济独立核算历史5年以下及职工在30人以下的单位,原则上不参加市级文明单位的评选。第八条 文明单位的评比要体现先进性,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申报和评选两年进行一次。全国文明单位在本届市级文明单位中择优推荐。
第九条 建立文明单位的预申报制度。文明单位考评由创建单位自愿申报,上级主管单位考核,区县、系统文明委初审,市文明办审核,经市文明委审定通过,由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命名、表彰。
第四章 文明单位的表彰与奖励
第十条 对文明单位实行“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奖励原则。
第十一条 文明单位由批准命名机关发文通报表彰并授予牌匾和证书。市级文明单位的牌匾和证书,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统一制作。
第十二条
凡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的单位可对参与创建活动的职工奖励人均一个月标准工资的奖金。奖金来源从单位规定提取的奖励基金中支出。
第五章 文明单位的创建管理
第十三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领导。被命名的文明单位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施长效管理,保持工作常态,提高创建水平。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要做好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工作和检查、验收、评比、表彰及日常管理工作。第十四条
文明单位的创建管理实行“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市级文明单位由市文明委及其办公室委托所在的区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管理。
第十五条 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包括:
(一)各区县、系统要制定本地区、本系统文明单位创建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二)指导基层单位建立健全创建活动的组织机构,督促制定创建规划,公布社会责任报告,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
(三)监督、检查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进展情况;总结推广文明单位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组织开展理论研讨活动。
(四)沟通文明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协调文明单位与其他单位、社区间的共建联建活动。
(五)对创建工作不力、工作明显退步的文明单位给予及时批评和帮助。
(六)建立文明单位档案制度。档案内容:创建单位的概况,创建规划,申报书,审批表,检查考核记录,各项活动资料,工作总结,奖惩记录,群众及社会各界反映等。
(七)建立文明单位社会责任报告与评估制度。规模以上文明单位,每按照文明单位社会责任五个方面的要求提供详实的社会责任报告;规模以下文明单位,按社会责任报告表格要求填写,填好社会责任报表。
(八)指导创建单位通过“文明单位在线系统”,对本单位在线创建工作进行在线管理,及时将创建成果通过“文明单位风采”窗口向社会展示。第十六条 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对管理范围内文明单位的检查考核。要在单位自查的基础上,至少每年复查一次。日常的阶段性考核结果按一定比例计入年终考核成绩。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按考评指标逐一进行。
第十七条 文明单位要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主动听取,收集群众意见,对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整改。
第十八条
申报单位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一经发现,立即撤销其荣誉称号,并建议有关部门追究其单位领导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九条 文明单位如合并、改变名称或隶属关系,须由命名机关重新确认。
第二十条 文明单位不搞“终身制”。被命名的单位在下一届评选中,须重新履行申报程序,经考核后符合标准的,仍保持荣誉称号,予以命名。
第二十一条
对不符合标准的,社会不认可的,不能体现先进和示范作用的,以及发生严重问题或创建质量明显下降的单位,命名机关及主管部门可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限期整改,直至摘牌、撤销荣誉称号,并收回牌匾。被撤销的文明单位要认真整改,重新创建,待条件成熟后,可继续申报参加评选。
第二十二条 撤销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权力分别由相应的命名机关行使。市级文明单位的撤销程序:由所在区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经调查核实后,提出撤销文明单位称号的依据和理由,以书面形式上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经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研究审核后,报请市委、市政府批准,作出撤销决定,也可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直接作出撤销决定。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各区县、系统、驻沪部队可根据本规定,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解释权属于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所做解释各条款与本规定具有同等效力。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二〇〇五年颁布的《上海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规定》自本规定实施起废止。
附件:上海市文明单位考评标准
上海市文明单位考评标准
一、申报准入条件
1、创建期内单位主要领导无严重违纪、违法事件;
2、创建期内无重大劳资纠纷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故、无重大消防责任事故、重大食物中毒事件、重大不诚信事件,无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无重大社会影响的员工违法犯罪案件;
3、创建期内单位职工无计划外生育事件。
二、考评标准的内容与分值结构
1、内容结构:考评标准包括“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基本指标反映上海文明单位创建的基本情况,共设置了6项一级指标:思想教育深入,单位风气向上;文化建设有力,员工素质提升;管理科学规范,人际关系和谐;社会责任落实,公众评价良好;创新理念领先,发展持续健康;业务水平突出,服务质量认同。特色指标反映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特色,共4项。
2、分值结构:总分为90+10分。其中基本指标90分,特色指标10分。
三、考评方法
各区县、系统可根据“上海市文明单位考评标准”设计和研制适应本区县、系统的操作手册;考评数据的采集,以“网上在线考评”为主,同时根据考评体系建议的考评方法,运用材料审核、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听取汇报等方法采集数据。
第三篇: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云南省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云办发[2004]3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文明单位建设,规范评选表彰文明单位工作,使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创建活动健康发展,根据《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暂行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创建文明单位是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载体,是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方式,是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公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有力手段。文明单位是积极开展创建活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突出,能够发挥示范作用的单位,经社会认可和有关部门严格评选,由县以上党委和政府共同命名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第三条 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主要任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重在建设、注重实效、多办实事,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促进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和可 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共同进步。
第四条 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要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列入议事日程,认真安排部署,提供必要条件,将其纳入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作为考核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工作由各级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文明委”)及其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 文明单位创建范围:本省境内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及其基层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党团组织健全的各种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中央驻滇各单位。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科(处)室、车间、大专院校的系(室)及在职人员在10人以下的规模较小单位一般不命名省级文明单位。
第六条 文明单位分为省、市(地、州)、县(市、区)三级,由同级党委和政府共同审批、命名。
第二章 文明单位条件
第七条 省级文明单位的基本条件:
(一)指导思想明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单位的目标管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二)领导班子坚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团结奋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决策科学民主,落实厂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办事制度,廉洁自律,密切联系群众,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
(三)工作成绩突出。生产经营单位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进取,科学管理,诚信经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工作成绩和主要经济指标居于当地或同行业前列;党政机关和执法部门廉洁高效、办事公道、依法行政、执政为民,重大决策民主公开,群众满意率高;服务性单位工作规范,周到细致,优质高效,业务处于当地或同行业先进水平。
(四)创建工作机制健全。把创建活动摆上领导重要议事日程,创建机构和人员落实,计划周全、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人,有计划经常性地开展文明学校、文明处室、文明车间、文明楼院、文明家庭、文明职工等各种群众性创建活动。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注重创建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的检查和监督。
(五)思想道德教育深入。积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宣传教育,经常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经常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突出抓好诚信建设,经常开展诚信教育和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对青年职工、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六)教育、科技、文化水平不断提高。重视职工基础知识教育和 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应用和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劳动生产率居先进水平。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落实卫生防疫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效果良好。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无计划外生育,无重大责任事故,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邪教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秩序良好。内务管理规范有序,内外环境整洁优美,搞好绿化、美化工作,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工业企业建立了切实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污染控制达到国家标准。
(八)示范作用明显。带头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扶贫济困,挂钩扶贫工作扎实有效,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在支持和参与当地建设方面能起到先进示范作用。
第八条 各级文明委可参照上述基本条件,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制定出具体细则。
第三章 文明单位命名
第九条 文明单位的评选按照自愿申报、逐级推荐、择优评选的程序进行。
(一)县(市、区)级文明单位产生的一般程序是:有创建规划,经常开展创建活动,创建效果显著的单位,经过认真自评,可向乡(镇、街)申请参加文明单位的评选;经乡(镇、街)党委、政府推荐,由县(市、区)文明委组织考核、验收并同时征求其上级主管部门意见,对于合格 者报请县(市、区)委和政府审批、命名。
(二)市(地、州)、省两级文明单位的产生一般实行“升级制”。市(地、州)级文明单位从县(市、区)级文明单位中产生,省级文明单位从市(地、州)级文明单位中产生。
各级文明委按照标准对命名本级文明单位1年以上单位进行审核,遵循好中选优的原则,向上级文明委推荐。由上级文明委组织考核、验收,对于合格者,报请本级党委和政府审批、命名。
第十条 文明单位命名前须进行公示。各级文明委对拟命名的本级文明单位名单和向上级文明委推荐的名单都要在当地媒体上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
第十一条 文明单位实行届期制,各级文明单位3年命名一次。每期届满后,须重新参加申报、评选。
第四章 文明单位管理
第十二条 对创建文明单位日常工作的管理,按照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由各级文明委及其办公室负责。各级文明委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文明单位在届期内实行动态管理。市(地、州)文明委每年要对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进行一次复查,并向省文明办提出复查报告。省文明委及其办公室对各级文明单位有检查监督权,发现重大问题将酌情按本办法规定处理。第十四条 文明单位要加强自身管理,克服重创建、轻管理的现象,不断提高创建水平。建立定期汇报和发生问题及时报告制度,文明单位在创建活动中发生的重大问题,要主动报告同级文明委及其办公室。对重大事件如有隐瞒、漏报情况,在查实情况后将撤销其文明单位称号,同时视情节通报其上级主管部门,并建议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五条 各级文明办和文明单位要建立健全文明单位档案,档案基本内容:文明单位的概况、申报审批表、主要事迹、考核和复查记录、重大事故和奖惩情况等。要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逐步规范化。
第十六条 文明单位合并或分解的,其荣誉称号自动取消。以上情况应及时向管理部门报告备案。发生上述情况的单位,下一届可在原级别上重新申报。文明单位改变名称的,仍保留原荣誉称号,但应在1个月内向管理部门办理名称变更手续,否则,原荣誉称号自动取消,下一届可在原级别上重新申报。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十七条 各级文明单位,分别由同级党委、政府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和牌匾。
第十八条 对文明单位的奖励,以精神鼓励为主,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各级文明委可从实际出发制定奖励办法。
党政机关、人民团体、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的,可一次性发给本单位干部、职工(含合同制工人、离退休人员)人均1个月基本工资的奖金。
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的,可一次性发给单位干部、职工人均1个月标准工资(有岗位津贴的,包括岗位津贴)的奖金。所需资金可计人企业生产成本。
市(地、州)、县(市、区)级文明单位可结合本地实际,参照执行。第十九条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创建文明单位的成效,作为考核单位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提拔使用干部的一项重要条件。
第二十条 被命名的文明单位在届期内发生严重问题,造成重大影响的,同级文明委可根据情节,给予通报批评、警告,令其限期整改处理,直至报告命名机关撤销其荣誉称号。撤销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权力由原批准命名机关行使。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参加文明单位评选,已经命名的应撤销荣誉称号并收回奖匾:领导班子成员有腐败行为或严重渎职的;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三废”排放违反环保规定,造成恶劣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发生刑事案件,治安秩序混乱的;“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的;搞非法宗教活动的;出现计划外生育的;申报时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
第二十二条 被撤销荣誉称号的单位,经2年以上时间的整改创建,重新达到标准的,可在原级别上重新申报。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驻滇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文明委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1988年印发的《云南省文明单位建设管理条例(试行)》同时停止执行。
第四篇:巴彦淖尔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巴彦淖尔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试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文明单位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创建水平,使文明单位创建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 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是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和单位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
第三条 文明单位创建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注重实效、多办实事,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广泛吸引群众参与,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巴彦淖尔作出积极贡献。
第四条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纳入总体工作布局之中,作为考核领导班子业绩的重要内容。第五条 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负责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组织、指导、检查验收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第二章 标 准
第六条 组织领导有力,创建工作扎实。单位党组织能够认真学习、贯彻、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自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和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原则,创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单位发展总体规划。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开拓创新,勤政廉政,以身作则,在创建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单位内部层层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全体员工普遍参与创建活动。创建活动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好。
第七条 思想教育深入,道德风尚良好。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扎实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突出抓好诚信教育。高度重视对青年职工、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第八条 学习风气浓厚,文体卫生先进。创建学习型单位,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和培训,组织读书学习、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能培训等活动,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风尚。大力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扎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率100%。
第九条 加强民主管理,严格遵纪守法。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单位内部治安状况良好,工作纪律严明。领导干部无违法违纪案件,全体员工无严重违法违纪案件及刑事案件,单位无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无群体上访事件,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邪教活动。
第十条 内外环境优美,环保工作达标。内务管理规范有序,内外环境清洁整齐,无脏乱差现象,搞好绿化、美化,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树立低碳、环保理念,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工业企业建立切实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质量指标、环境污染控制指标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第十一条 业务水平领先,工作实绩显著。生产经营单位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进取,诚信经营,科学管理,质量第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市同行业前列。党政机关和执法部门廉洁高效、办事公道、依法行政、执政为民,重大决策民主公开,能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满意率高。服务性单位工作规范,文明、优质、高效,业务工作处于全市同行业领先水平。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依法经营,认真担当社会责任,积极履行社会义务,社会声誉好。
第十二条 各民族团结和睦,干部群众互助友爱。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及时妥善地处理民族关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坚持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的教育。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推出一批先进典型。各民族干部群众和睦相处,未发生有损于民族团结的事件,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得到弘扬。
第三章 创 建
第十三条 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班子其他成员积极配合,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党、政、工、团共同努力,形成工作合力。
第十四条 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规划、计划。从实际出发,明确创建目标、措施及实施步骤,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定期检查、考核,把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第十五条 精心组织干部职工广泛参与。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不断增强创建意识,充分调动、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创建目标共同奋斗。第十六条 建立健全创建工作机制。逐步加大对创建工作的投入,努力改善工作环境、条件。制定相应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措施,将创建成效与干部职工的收入挂钩。强化社会监督,及时妥善处理群众投诉和意见,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评价创建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第十七条 努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独具部门特色的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城乡共建、军民共建、结对帮扶活动,主动参与当地的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等各项创建活动,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经常开展爱心志愿服务,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弘扬文明新风,承担社会责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第四章 评 选
第十八条 参评范围:全市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所属基层单位;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建有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或建有中国工会基层组织的各类所有制形式的企事业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驻地部队,均可申报参评。
第十九条 评选原则:文明单位评选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好中选优的原则,采取日常考察与集中验收相结合,单位自评与群众评议、社会监督、主管部门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选工作严格坚持标准和条件,以维护文明单位的声誉和权威性。第二十条 评选类别:市级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标兵、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文明社区(以下统称市级文明单位)。
第二十一条 实行届期制。市级文明单位每三年评选一次,不搞“终身制”。
实行逐级晋升机制。市级文明单位标兵从已满一届的市级文明单位中择优产生,市级文明单位从已满一届的旗县区(农垦局)、市直机关级文明单位标兵中择优产生。
第二十二条 在创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参加本市级文明单位评选:(一)领导班子不团结,班子成员中有违纪行为,受到党纪、政纪、法纪处理的;
(二)因经营管理原因,造成经济效益下降或亏损严重的;
(三)制销假冒伪劣商品或不讲职业道德、行风不正,群众意见很大的;
(四)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
(五)单位发生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并造成恶劣影响的;
(六)发生聚众赌博、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的;(七)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或治安状况混乱的;(八)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出现计划外生育的;(九)生态环保责任意识不强,污染治理不达标或发生重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故的;
(十)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常年得不到解决,群众满意度不高,甚至引起群众不断上访的;
(十一)不开展、不参加各级文明委、办安排部署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的。
第二十三条 申报、评选程序:
(一)自查申报。申报单位自查,对照标准自我评估,认为基本符合标准后,提交书面申请。
(二)初评公示。各旗县区(农垦局)、市直机关文明委进行初评,初评合格的单位按照文明单位公示制的要求,将巴彦淖尔市文明单位的标准、条件以及市文明办、申报单位有关主管部门的地址、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在单位门前醒目位置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和评议。
(三)推荐上报。初评和公示合格并被确定推荐的单位填写《巴彦淖尔市文明单位申报审批表》,并附详细材料,分别由各旗县区(农垦局)、市直机关文明委及有关部门加盖公章,汇总上报至市文明办。
(四)考核验收。市文明办组织考核验收。
(五)审批命名。市文明办汇总考核验收、社会监督情况,提出推荐名单,征求市各有关部门意见后,提请市文明委研究,确定推荐名单,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命名。市级文明单位评选应征求纪检、综治、计划生育、环保等部门的意见。各类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评选,还应征求各地公安、税务、劳动、工商、质检等相关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 考核验收程序:
(一)听取申报单位验收前三年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情况;
(二)查看单位内外环境;(三)查看创建档案资料;
(四)召开有关职能部门和群众座谈会,了解单位领导班子、四个文明建设情况以及在本地区本行业的声誉和形象。
凡在市级文明单位评比中弄虚作假的,取消评选资格。已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被发现和查实在评选有隐瞒上述严重问题之一或有其他严重问题的,撤销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第五章 奖 惩
第二十五条 市级文明单位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并颁发牌匾,授予荣誉称号。市级文明单位牌匾由市文明办统一制作。
第二十六条 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的单位,须在单位醒目处悬挂市级“文明单位”牌匾,也可摆放到陈列室、荣誉室。第二十七条 市级文明单位在届期内发生“第四章第二十二条”所列严重问题之一或有其他严重问题的,给予通报批评,直至撤销荣誉称号。被撤销荣誉称号的单位,三年内不得重新申报参评。
第二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注销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一)单位改变名称,三个月内未向市文明办申报更名手续的;
(二)机构重组合并的单位;
(三)变动隶属关系分设分立的单位;(四)宣布破产的单位;(五)撤销的单位;
(六)迁出巴彦淖尔市地区的单位。
第二十九条 自治区级、国家级文明单位发生“第四章第二十二条”所列严重问题之一或有其他严重问题的,市文明委将向上级文明委报告,建议上级文明委进行责任处理。
第六章 管 理
第三十条 文明单位的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含市级)的创建管理工作,由市文明办负责,并定期向市文明委报告。旗县区、农垦局、市直机关文明委及其办公室协助做好所推荐、命名的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含市级)创建的日常管理工作。第三十一条 实行文明单位动态管理。
(一)凡命名满三年的市级文明单位,要在届满后主动提出认定申报,经市文明委验收合格后,报市委、市政府重新认定命名。届满未被重新命名的,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即被取消。
(二)届期内,市文明办要不定期对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含市级)创建工作进行抽查和督促。对四个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含市级)予以通报表扬,并作为推荐上一级文明单位的首选条件;对因创建水平下降或发生“第四章第二十二条”之外的其他严重问题的,根据问题轻重分别给予限期整改,撤销或建议撤销荣誉称号的处理。
被要求限期整改的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含市级),在接到整改通知书一个月内,向市文明办呈报书面整改意见,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半年内就整改情况写出书面报告,报市文明办组织复查。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工作不力,又无其他特殊原因的,给予通报批评,直至撤销或建议撤销荣誉称号。
(三)建立文明单位工作联系制度。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含市级),每年要将本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意见和工作总结报旗县区、农垦局、市直机关文明办,并作为届期认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归档备案。
(四)建立文明单位重大问题报告制。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含市级)发生重大刑事案件、重大经济案件、重大责任事故、重大治安案件等问题,经上级党委、政府或有关部门处理后,要将结果在一个月内向市文明办报告。
(五)加强文明单位之间的交流学习。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加强文明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互相学习,促进交流,形成合力,推动本地区、本行业整体创建水平的提高。
第三十二条 建立职能部门的监督制度。市文明办每年向市纪检、综治、计划生育、环保等职能部门及主管部门发函,征求对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含市级)的意见、建议。
第三十三条 建立文明单位台账资料管理制度。文明单位台账资料应以文明单位的标准条件为内容,参照国家档案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巴彦淖尔市文明单位档案资料管理办法(试行)》(另行下发)的有关规定,逐步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巴彦淖尔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晋城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晋城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晋市文明委〔2011〕9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全市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指导,规范文明单位的评选表彰工作,提高评选表彰工作的质量,促进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文明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制定本管理规定。第二条 晋城市文明单位是由晋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效益显著、成绩突出,具有良好示范作用的单位的最高荣誉称号。第三条 文明单位的创建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员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主要任务,以推进单位内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创建单位规范社会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
第二章 标 准
第四条 文明单位应符合下列标准:
(一)组织领导坚强,创建工作扎实。党政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工作目标明确,组织健全,措施落实,员工广泛参与,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形成全体员工共建共创共享的生动局面。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两个效益显著。单位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居于全市同行业前列,业务实绩居于全市同行业领先水平。环境污染控制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单位产值耗能达到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绩显著。社会形象好,群众满意率高。
(三)管理规范科学,工作秩序优良。单位内部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内务管理制度健全,工作纪律严明,治安防范措施严格,连续两年单位内部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和经济案件。连续两年未发生重大生产事故和公共安全事故。
(四)民主风气浓厚,人际关系和谐。单位内风清气正,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党务、政(厂)务、财务公开制度落实,工会组织健全,职工利益诉求渠道畅通,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干群关系、劳资关系、人际关系融洽。
(五)净化美化环境,创优工作条件。单位生产生活环境建设良好,建筑设施规划合理,绿化美化工作达标,职工工作环境和对外服务环境洁净、大气、美观,建有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和体育活动设施。志愿者服务活动经常扎实、形成机制,积极参与驻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团体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单位文体设施为驻地未成年人开放,自觉承担助学助贫助困助残等社会责任,积极为文明城市创建贡献力量。
第三章 申报和评选
第五条 晋城市文明单位申报要具备下列条件:各类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事业单位,凡达到晋城市文明单位创建标准,连续两届保持县、市、区级文明单位称号,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建有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可按党组织隶属关系向所在地或系统文明办申报。第六条 在申报前两年内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不得参与申报:
(一)发生重大恶性案件、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
(二)违法经营、违规操作,严重损害国家和消费者利益的;
(三)主要领导干部违法乱纪,受到党纪政纪查处的;
(四)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受到计生部门通报警告的;
(五)发生严重污染事件,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
(六)违反国家民族、宗教政策,造成重大影响的;
(七)损害安定团结,对正常生产和工作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
(八)对邪教组织打击不力,员工参与邪教活动或发生法轮功人员寻衅滋事的;
(九)弄虚作假,蓄意骗取荣誉的。
第七条 晋城市文明单位的评选按照归口申报、择优推荐、社会公示、检查验收、审核评选的程序进行。
(一)归口申报。具备申报资格的单位可在评选的第二季度向所在县、市、区委的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申请;市直工委、国资委党委、开发区党工委所辖单位和驻市单位直接向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申请。
(二)择优推荐。各县、市、区文明委按照市文明办确定的推荐比例要求,择优向市文明委推荐。推荐工作在评选的八月底前结束。
(三)社会公示。各申报单位在向市文明委提交正式书面申请之后,要在单位对外窗口的主要位置,张贴市文明委统一印制的申报公示卡(为时30天),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公示期间群众反映意见集中的单位,不得推荐。
(四)检查验收。市文明办依据《晋城市文明单位考核细则》,于每个评选的第四季度组织专人分别对推荐单位进行检查验收。
(五)审核评选。市文明办在对推荐单位进行检查验收的同时,以适当方式向文明委成员单位和市直相关主管部门征询意见。提出市级文明单位表彰建议名单,报市文明委审议。
第八条 晋城市文明单位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荣誉保留期为两年。欲获得下届文明单位荣誉称号需重新参加申报。连续两届保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可申报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和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第四章 表彰奖励
第九条 市文明委全委会审议批准受表彰的晋城市文明单位名单,由市文明委召开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总结表彰大会,正式命名表彰,颁发奖牌和证书。第十条 获得“晋城市文明单位标兵”、“晋城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单位,在命名当年对单位职工进行物质奖励,“晋城市文明单位标兵”奖金最高不超过单位职工一个半月的平均工资总额,“晋城市文明单位”奖金最高不超过单位职工一个月的平均工资总额。在命名后的第二年,经市文明办检查考核,由文明委发文确认后,可进行与命名当年同等的奖励。奖金由发放单位自行解决。
第五章 创建管理
第十一条 晋城市文明单位届期内实行动态管理。按照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由各县、市、区委文明办每年进行一次复查。对于工作停滞不前的单位,给予必要的批评警告并限期整改;对于工作严重滑坡、出现重大问题的单位,要查明情况,提出撤销荣誉称号的建议。
第十二条 撤销晋城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由市文明委决定。被撤销称号的单位,不得参加下一届评选。第十三条 晋城市文明单位如变更单位名称、变动隶属关系,应及时向各县、市、区文明委和市文明办通报备案。单位如遇重组、撤销、分设、合并,其荣誉称号自行终止。
第十四条 晋城市文明单位的牌匾应悬挂于单位显眼位置。各单位一般只悬挂最高一级命名授予的奖牌。对于届中被撤销荣誉称号的单位,由推荐部门负责收回“晋城市文明单位”牌匾。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市文明委负责组织实施。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文明办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行,2007年颁发的《晋城市文明和谐单位创建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晋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二○一一年三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