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2009年版)(5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09:1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无锡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2009年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无锡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2009年版)》。

第一篇:无锡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2009年版)

无锡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2009年版)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文明单位创建的水平和质量,使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无锡市文明单位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成效显著,社会认可,经有关主管部门严格考核评选,市文明委批准,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第三条 创建文明单位是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和引导广大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不断提高单位整体文明程度,把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是引导干部群众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的重要载体;是不断提高干部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生动形式。

第四条 创建文明单位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注重实效,多办实事,广泛吸引群众参与,通过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加强基层建设,培育优秀文化,提高员工素质,树立良好形象。

第二章

第五条 无锡市文明单位应符合下列标准: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创建意识强,思想解放,锐意创新,勤政廉洁,以身作则,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创建领导体制健全,创建活动列入单位发展总体规划,有目标、有计划、有要求、有措施,做到组织、制度、活动、经费“四落实”,创建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创建氛围浓厚。

二、业务工作实绩显著。依法履行国家规定的有关职责和义务,加强科学管理,生产经营性单位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主要经济发展指标达到本地区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完成市委、市政府和市文明委布置的有关重点工作。党政机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办事公道,决策民主,群众满意率高。窗口服务单位注重诚信建设,履行服务承诺,推进规范服务,社会形象良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依法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认真履行社会义务,社会声誉好。

三、思想道德风尚良好。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深入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和以志愿者活动为主导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员工学校等思想道德教育阵地健全,活动正常,考核机制完备;广大干部群众有较强的创建意识,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四、内外环境整洁优美。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环卫 设施完善,严格执行卫生管理制度,卫生防疫和群众保健工作成绩显著;单位内部整洁有序,公共设施相对齐全,生产、生活秩序井然;环境优美,绿化工作达到市绿化先进标准;重视环保工作,环境质量指标、环境污染控制指标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五、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广泛开展“学习型、创新型组织”创建活动,加强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单位文化建设;重视智力投资,组织员工进行科技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各类科教文化阵地完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六、民主管理科学规范。工会、职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落实,干部职工以及其他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关心职工工作、学习、生活,干部职工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三章

第六条

创建文明单位活动,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创建规划,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并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和总结,使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成为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任务和奋斗目标。

第七条 创建文明单位要树立重在建设的观念,克服“重评比、轻建设”、“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因地制宜、扎实有效、持之以恒地开展各类创建活动。

第八条

文明单位的参创单位,要在搞好自身创建的基础上,以结对共建的形式,积极参与所在地区的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关心、支持和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创建的示范辐射作用。

第四章

第九条

无锡市文明单位每三年评选、命名表彰一次。第十条

无锡市文明单位评选实行预申报制。全市县(处)级[不含县(处)级]以下的党政机关(不含镇、街道、村、社居委)、人民团体;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建有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或建有中国工会基层组织的各类所有制形式的企事业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驻锡部队等均可申报参评。

参与创建无锡市文明行业,但下属独立建制单位少于5个的行业,可申报参评无锡市文明单位。

第十一条

申报参评无锡市文明单位的,须获得上一年度系统或区(县)、局级文明单位称号,并经业务主管部门和市(县)、区、局文明创建主管部门审核推荐。

对四个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成绩特别优异的单位,经市文明委认可,可不受上述条件限制。

第十二条

在评选年度和评选期间发生以下情况之一的单位,不得参加本评选年度的评选:

一、领导班子成员严重违纪、违法犯罪;

二、发生重大经济案件、重大刑事案件、重大责任事故或重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故;

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工作不达标;

四、未建立员工学校并有效开展道德法制教育,或未有组织地开展以志愿者活动为主导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

五、单位员工酒后驾驶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社会影响;

六、出现与文明单位称号极不相符的事件与行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第十三条

无锡市文明单位评选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采取日常考察与集中检查相结合,上级部门考核与群众评议、社会监督相结合,综合部门考核与业务主管部门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自查申报、初审推荐、社会公示、考核验收、综合评定的程序进行。

一、自查申报。申报单位对照标准自我评估,认为基本符合标准后,向有关文明创建主管部门提交书面申请。

各市(县)、区范围内的单位,可自愿向所在地区文明办提交申请;市区范围内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单位,可自愿向行业主管部门提交申请;市级以上直属单位,可直接向市文明办提交申请;解放军和武警驻锡部队的单位,可向市双拥办提交申请。

二、初审推荐。接受文明单位申报的各文明创建主管部门,应对申报单位进行检查初审,经党政组织认可后,确定推荐名单,报无锡市文明办。

三、社会公示。申报单位自提交书面申请之日起,要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的格式,在单位门前醒目位置张贴告示,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

四、考核验收。无锡市文明办统一组织实施无锡市文明单位的检查考核。

五、综合评定。市文明办根据社会公示、考核验收的情况,经综合评估,提出无锡市文明单位建议名单,报请市文明委审议通过后,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公示,再次征询社会各界意见。

第五章

第十四条

经无锡市文明委审批确定的无锡市文明单 位,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并颁发奖牌。

第十五条

本着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各单位可从实际出发制定奖励办法,对获得无锡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单位及在创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

第十六条

对获得无锡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单位,发现在评比中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的,撤销其荣誉称号,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下一评选年度的参评资格。

第六章

第十七条

无锡市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日常管理实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分类指导,统一管理”的原则。全市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由无锡市文明委负责。市文明办对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担负指导、监督的职责。各地和各行业文明创建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本行业文明单位建设的指导、协调和日常管理。

第十八条

无锡市文明单位的参创单位要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日常管理,主要内容有:

一、建立参创备案制度。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的单位,要于每一创建年度开始三个月内,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创建规划,并上报上级文明创建主管部门进行参创备案。

二、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各参创单位应按要求建立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档案,内容包括:单位概况、创建组织网络及工作制度、创建规划、工作总结、重要会议及活动情况、诚信建设情况、志愿者队伍建设和活动情况、检查考核及奖惩情况、群众投诉及处理情况记录等。

三、建立工作报告制度。各参创单位应每年将创建工作进展、各项奖惩等情况如实上报同级文明办和申报扎口部门。

四、建立中期考评制度。市文明办将在每一评选年度的中期,组织进行中期考评,考评结果纳入该年度文明单位综合考评成绩。

五、建立分类指导制度。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对无锡市文明单位实行分类指导。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加强文明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互相学习,促进交流,形成合力,推动各地区、各行业整体创建水平的提高。

第十九条

无锡市文明单位如出现单位名称改变、隶属关系变动或因故撤销建制的,要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并向市文明办备案。

第七章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无锡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颁布实施,由无锡市文明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2005年颁布的《无锡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废止。

无锡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2009年12月

第二篇: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云南省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云办发[2004]3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文明单位建设,规范评选表彰文明单位工作,使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创建活动健康发展,根据《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暂行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创建文明单位是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载体,是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方式,是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公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有力手段。文明单位是积极开展创建活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突出,能够发挥示范作用的单位,经社会认可和有关部门严格评选,由县以上党委和政府共同命名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第三条 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主要任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重在建设、注重实效、多办实事,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促进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和可 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共同进步。

第四条 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要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列入议事日程,认真安排部署,提供必要条件,将其纳入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作为考核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工作由各级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文明委”)及其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 文明单位创建范围:本省境内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及其基层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党团组织健全的各种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中央驻滇各单位。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科(处)室、车间、大专院校的系(室)及在职人员在10人以下的规模较小单位一般不命名省级文明单位。

第六条 文明单位分为省、市(地、州)、县(市、区)三级,由同级党委和政府共同审批、命名。

第二章 文明单位条件

第七条 省级文明单位的基本条件:

(一)指导思想明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单位的目标管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二)领导班子坚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团结奋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决策科学民主,落实厂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办事制度,廉洁自律,密切联系群众,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

(三)工作成绩突出。生产经营单位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进取,科学管理,诚信经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工作成绩和主要经济指标居于当地或同行业前列;党政机关和执法部门廉洁高效、办事公道、依法行政、执政为民,重大决策民主公开,群众满意率高;服务性单位工作规范,周到细致,优质高效,业务处于当地或同行业先进水平。

(四)创建工作机制健全。把创建活动摆上领导重要议事日程,创建机构和人员落实,计划周全、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人,有计划经常性地开展文明学校、文明处室、文明车间、文明楼院、文明家庭、文明职工等各种群众性创建活动。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注重创建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的检查和监督。

(五)思想道德教育深入。积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宣传教育,经常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经常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突出抓好诚信建设,经常开展诚信教育和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对青年职工、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六)教育、科技、文化水平不断提高。重视职工基础知识教育和 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应用和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劳动生产率居先进水平。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落实卫生防疫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效果良好。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无计划外生育,无重大责任事故,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邪教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秩序良好。内务管理规范有序,内外环境整洁优美,搞好绿化、美化工作,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工业企业建立了切实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污染控制达到国家标准。

(八)示范作用明显。带头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扶贫济困,挂钩扶贫工作扎实有效,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在支持和参与当地建设方面能起到先进示范作用。

第八条 各级文明委可参照上述基本条件,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制定出具体细则。

第三章 文明单位命名

第九条 文明单位的评选按照自愿申报、逐级推荐、择优评选的程序进行。

(一)县(市、区)级文明单位产生的一般程序是:有创建规划,经常开展创建活动,创建效果显著的单位,经过认真自评,可向乡(镇、街)申请参加文明单位的评选;经乡(镇、街)党委、政府推荐,由县(市、区)文明委组织考核、验收并同时征求其上级主管部门意见,对于合格 者报请县(市、区)委和政府审批、命名。

(二)市(地、州)、省两级文明单位的产生一般实行“升级制”。市(地、州)级文明单位从县(市、区)级文明单位中产生,省级文明单位从市(地、州)级文明单位中产生。

各级文明委按照标准对命名本级文明单位1年以上单位进行审核,遵循好中选优的原则,向上级文明委推荐。由上级文明委组织考核、验收,对于合格者,报请本级党委和政府审批、命名。

第十条 文明单位命名前须进行公示。各级文明委对拟命名的本级文明单位名单和向上级文明委推荐的名单都要在当地媒体上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

第十一条 文明单位实行届期制,各级文明单位3年命名一次。每期届满后,须重新参加申报、评选。

第四章 文明单位管理

第十二条 对创建文明单位日常工作的管理,按照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由各级文明委及其办公室负责。各级文明委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文明单位在届期内实行动态管理。市(地、州)文明委每年要对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进行一次复查,并向省文明办提出复查报告。省文明委及其办公室对各级文明单位有检查监督权,发现重大问题将酌情按本办法规定处理。第十四条 文明单位要加强自身管理,克服重创建、轻管理的现象,不断提高创建水平。建立定期汇报和发生问题及时报告制度,文明单位在创建活动中发生的重大问题,要主动报告同级文明委及其办公室。对重大事件如有隐瞒、漏报情况,在查实情况后将撤销其文明单位称号,同时视情节通报其上级主管部门,并建议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五条 各级文明办和文明单位要建立健全文明单位档案,档案基本内容:文明单位的概况、申报审批表、主要事迹、考核和复查记录、重大事故和奖惩情况等。要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逐步规范化。

第十六条 文明单位合并或分解的,其荣誉称号自动取消。以上情况应及时向管理部门报告备案。发生上述情况的单位,下一届可在原级别上重新申报。文明单位改变名称的,仍保留原荣誉称号,但应在1个月内向管理部门办理名称变更手续,否则,原荣誉称号自动取消,下一届可在原级别上重新申报。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十七条 各级文明单位,分别由同级党委、政府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和牌匾。

第十八条 对文明单位的奖励,以精神鼓励为主,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各级文明委可从实际出发制定奖励办法。

党政机关、人民团体、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的,可一次性发给本单位干部、职工(含合同制工人、离退休人员)人均1个月基本工资的奖金。

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的,可一次性发给单位干部、职工人均1个月标准工资(有岗位津贴的,包括岗位津贴)的奖金。所需资金可计人企业生产成本。

市(地、州)、县(市、区)级文明单位可结合本地实际,参照执行。第十九条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创建文明单位的成效,作为考核单位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提拔使用干部的一项重要条件。

第二十条 被命名的文明单位在届期内发生严重问题,造成重大影响的,同级文明委可根据情节,给予通报批评、警告,令其限期整改处理,直至报告命名机关撤销其荣誉称号。撤销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权力由原批准命名机关行使。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参加文明单位评选,已经命名的应撤销荣誉称号并收回奖匾:领导班子成员有腐败行为或严重渎职的;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三废”排放违反环保规定,造成恶劣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发生刑事案件,治安秩序混乱的;“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的;搞非法宗教活动的;出现计划外生育的;申报时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

第二十二条 被撤销荣誉称号的单位,经2年以上时间的整改创建,重新达到标准的,可在原级别上重新申报。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驻滇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文明委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1988年印发的《云南省文明单位建设管理条例(试行)》同时停止执行。

第三篇: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上海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规定(2011版)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更好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发挥文明单位在弘扬世博精神,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过程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创建水平,使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是上海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基层建设,提高员工素质,培育优秀文化,树立社会形象,塑造城市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和完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措施。

第三条 文明单位是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成绩突出,效益显著,管理先进,服务优良,内外和谐,积极创新,履行社会责任,经过自愿申报,群众满意,社会认可并经有关主管部门考核、评选,由地方党委和政府或上级党政机关批准命名的先进单位,是基层单位四个文明建设综合性成果的最高荣誉称号。

第四条 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要充分体现“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要求。各级党政领导要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加强本地区、本系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纳入总体工作布局之中,并作为考核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内容。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要做好规划、协调、指导和组织工作。

第二章 文明单位标准

第五条 文明单位应同时符合下列标准,并经过考评达到90分以上(总分100分):

(一)思想教育深入,单位风气向上。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宣传与普及活动,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上海城市精神、单位(企业)精神渗透到员工队伍建设之中;广泛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单位风气;积极开展以环境文明、秩序文明、服务文明、礼仪文明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引导职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形成团结互助、积极进取、崇尚和争当先进模范的单位风气。

(二)文化建设有力,员工素质提升。文化建设内涵丰富、氛围浓厚,员工对单位精神文化、核心价值观认同率高;传承优秀思想和文化传统,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员工具有有礼守序、诚实有信、尊老爱幼、平等友爱的良好素养。

(三)管理科学规范,人际关系和谐。党政领导重视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开展“建文明班组,创文明岗位,做文明职工”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健全和完善职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遵守职业道德,着力践行部门(行业)的社会承诺;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人际关系和谐,及时妥善处理单位员工利益矛盾,无重大劳资纠纷和其他影响稳定的事件发生。

(四)社会责任落实,公众评价良好。加强诚信教育,培养职工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诚信建设及实际效应居同行业内前列;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援助和社会公益活动,积极推动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发展;积极参加文明社区、文明镇的创建活动,积极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与所在地区的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同创共建活动;建设节约型单位,执行环保法规,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内外环境整洁优美。

(五)创新理念领先,发展持续健康。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推进企事业单位创新和发展,创新学习形式,完善学习机制,注重成果转化,学习型班组广泛建立;深入开展各类读书学习创新主题实践活动,扶植优秀学习创新品牌项目,促进创新型组织逐年增长,将学习创新绩效纳入奖惩、选拔、任用体系;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员工和单位的学习力、创新力、竞争力明显提高。

(六)业务水平突出,服务质量优异。落实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工作、产品、服务质量领先,主要指标位于同行前列;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生产经营单位效益显著,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本市同行业先进水平;非生产经营单位服务质量好,工作效率高,贡献突出,业务工作达到本市同行业领先水平;单位无因诚信、质量问题而被媒体曝光并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纪录,社会认同率高;及时处理群众投诉和意见,投诉办结满意率高。

第三章 文明单位的评选和命名

第六条 文明单位的申报和评选要严格掌握标准,推行竞争机制,坚持优胜劣汰,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按照自愿申报和组织推荐相结合,主管部门考核、专业部门鉴定和群众评议、舆论监督相结合,网上考评和实地考评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届终检查相结合、条与块相结合的原则,评选程序应公开透明,确保评选质量。

第七条 凡按照文明单位创建标准,制订创建规划,落实创建措施,经过预申报,持续开展创建活动两年以上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具有独立运行管理身份的单位,可按党政隶属关系或属地关系向所在地区或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由区(县)或系统文明委初审上报,驻沪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按编制序列和隶属关系,由创建单位的在沪部队政治机关直接向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申报。

党或行政关系隶属上海而地处外地的单位,党组织关系在上海的中央部委及外省市驻沪单位和委托上海代管的单位,可以申请参加所在地区或系统的评选,也可以直接向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申报,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指定有关区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进行评选。

在沪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包括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按照党的隶属关系直接向上级党组织申报;其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可按自愿的原则向所在地区或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申报,也可向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委托的创建管理部门申报。

企业的车间、分厂,非窗口服务型机关,单位内设处室,自然村及经济独立核算历史5年以下及职工在30人以下的单位,原则上不参加市级文明单位的评选。第八条 文明单位的评比要体现先进性,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申报和评选两年进行一次。全国文明单位在本届市级文明单位中择优推荐。

第九条 建立文明单位的预申报制度。文明单位考评由创建单位自愿申报,上级主管单位考核,区县、系统文明委初审,市文明办审核,经市文明委审定通过,由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命名、表彰。

第四章 文明单位的表彰与奖励

第十条 对文明单位实行“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奖励原则。

第十一条 文明单位由批准命名机关发文通报表彰并授予牌匾和证书。市级文明单位的牌匾和证书,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统一制作。

第十二条

凡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的单位可对参与创建活动的职工奖励人均一个月标准工资的奖金。奖金来源从单位规定提取的奖励基金中支出。

第五章 文明单位的创建管理

第十三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领导。被命名的文明单位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施长效管理,保持工作常态,提高创建水平。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要做好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工作和检查、验收、评比、表彰及日常管理工作。第十四条

文明单位的创建管理实行“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市级文明单位由市文明委及其办公室委托所在的区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管理。

第十五条 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包括:

(一)各区县、系统要制定本地区、本系统文明单位创建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二)指导基层单位建立健全创建活动的组织机构,督促制定创建规划,公布社会责任报告,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

(三)监督、检查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进展情况;总结推广文明单位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组织开展理论研讨活动。

(四)沟通文明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协调文明单位与其他单位、社区间的共建联建活动。

(五)对创建工作不力、工作明显退步的文明单位给予及时批评和帮助。

(六)建立文明单位档案制度。档案内容:创建单位的概况,创建规划,申报书,审批表,检查考核记录,各项活动资料,工作总结,奖惩记录,群众及社会各界反映等。

(七)建立文明单位社会责任报告与评估制度。规模以上文明单位,每按照文明单位社会责任五个方面的要求提供详实的社会责任报告;规模以下文明单位,按社会责任报告表格要求填写,填好社会责任报表。

(八)指导创建单位通过“文明单位在线系统”,对本单位在线创建工作进行在线管理,及时将创建成果通过“文明单位风采”窗口向社会展示。第十六条 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对管理范围内文明单位的检查考核。要在单位自查的基础上,至少每年复查一次。日常的阶段性考核结果按一定比例计入年终考核成绩。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按考评指标逐一进行。

第十七条 文明单位要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主动听取,收集群众意见,对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整改。

第十八条

申报单位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一经发现,立即撤销其荣誉称号,并建议有关部门追究其单位领导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九条 文明单位如合并、改变名称或隶属关系,须由命名机关重新确认。

第二十条 文明单位不搞“终身制”。被命名的单位在下一届评选中,须重新履行申报程序,经考核后符合标准的,仍保持荣誉称号,予以命名。

第二十一条

对不符合标准的,社会不认可的,不能体现先进和示范作用的,以及发生严重问题或创建质量明显下降的单位,命名机关及主管部门可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限期整改,直至摘牌、撤销荣誉称号,并收回牌匾。被撤销的文明单位要认真整改,重新创建,待条件成熟后,可继续申报参加评选。

第二十二条 撤销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权力分别由相应的命名机关行使。市级文明单位的撤销程序:由所在区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经调查核实后,提出撤销文明单位称号的依据和理由,以书面形式上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经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研究审核后,报请市委、市政府批准,作出撤销决定,也可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直接作出撤销决定。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各区县、系统、驻沪部队可根据本规定,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解释权属于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所做解释各条款与本规定具有同等效力。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二〇〇五年颁布的《上海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规定》自本规定实施起废止。

附件:上海市文明单位考评标准

上海市文明单位考评标准

一、申报准入条件

1、创建期内单位主要领导无严重违纪、违法事件;

2、创建期内无重大劳资纠纷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故、无重大消防责任事故、重大食物中毒事件、重大不诚信事件,无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无重大社会影响的员工违法犯罪案件;

3、创建期内单位职工无计划外生育事件。

二、考评标准的内容与分值结构

1、内容结构:考评标准包括“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基本指标反映上海文明单位创建的基本情况,共设置了6项一级指标:思想教育深入,单位风气向上;文化建设有力,员工素质提升;管理科学规范,人际关系和谐;社会责任落实,公众评价良好;创新理念领先,发展持续健康;业务水平突出,服务质量认同。特色指标反映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特色,共4项。

2、分值结构:总分为90+10分。其中基本指标90分,特色指标10分。

三、考评方法

各区县、系统可根据“上海市文明单位考评标准”设计和研制适应本区县、系统的操作手册;考评数据的采集,以“网上在线考评”为主,同时根据考评体系建议的考评方法,运用材料审核、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听取汇报等方法采集数据。

第四篇:无锡市文明社区创建管理办法

无锡市文明社区创建管理办法

(2009年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动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把文明社区创建与文明城市、文明城区创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创建水平,使创建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无锡市文明社区是以社区居委会辖区为单位,所辖区域内单位和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创建活动,成效显著,社会认可,居民群众满意,并经市有关主管部门严格考核,市文明委批准,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第三条 创建文明社区是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城区的基础,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就业保障、文化教育、社会治安等服务网络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实践,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重要载体,是提高社区文明和谐程度、居民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有力手段。

第四条

创建文明社区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根本,以“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为宗旨,以提高社区文明和谐程度和居民文明素质为目标,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通过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努力建设民主法治健全、公共服务完善、社会安全稳定、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生活丰富、家庭团结和睦、道德 风尚良好、群众放心满意的现代文明社区,为全市推进“一当好、三争创”进程、实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目标,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二章

标 准

第五条

无锡市文明社区应符合下列标准:

一、创建工作扎实。文明社区创建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办事机构健全,党、团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健全并切实发挥作用,积极联系协调辖区单位开展同创共建活动,完成市委、市政府和市文明委布置的有关重点工作。有科学合理的创建规划,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形成有效的创建投入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文明楼院”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五好文明家庭”创建率达90%,“文明楼院”创建率达80%。

二、民主自治完善。依法组织辖区居民民主选举社区居委会,按法定程序产生居民代表和居民小组长。健全社区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等民主决策机制,社区的重要公共事务由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形成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和管理制度。完善社区居务、财务公开制度,保障居民的知情权,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社情民意,居民有畅通的意见表达渠道。群众对社区居委会工作的满意率达90%以上。

三、道德风尚优良。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市民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城市精神、市民文明公约及本市重大先进典型的知晓率在95%以上。市民学校等教育阵地健全,制度完善,活动正常。社区内设有未成年人活动的专门区域,建有“青少年绿色上网活动中心”且节假日免费开放,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教育实践活动。建有社 区志愿者队伍和志愿者服务站,常年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党员志愿者发挥带头作用,孤老残弱得到及时有效的志愿服务。居民生活方式健康,婚丧喜庆节俭文明,无非法宗教和封建迷信活动,形成帮困助弱、尊老爱幼、邻里团结、家庭和睦的良好风尚。

四、环境整洁优美。居民小区设施完备,道路通畅,标牌设置规范,车辆停放有序,路灯亮化率达98%,无障碍设施达标。市容环卫责任制度落实,建筑物外观及楼道整洁,无乱搭建、乱堆放、乱张贴、乱牵挂、乱设摊、乱涂画现象。户外广告以公益宣传为主,内容健康,制作美观。环卫保洁制度健全落实,垃圾清运定点及时,垃圾房(箱)布局合理,无暴露垃圾,社区河道无倾倒垃圾现象,河面无漂浮物。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五小”行业卫生状况良好,宠物管理规范,“四害”得到有效控制。环保措施落实,绿化工作达标,绿化布局均衡,无占绿、侵绿、毁绿现象,居民积极参与“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创建活动。

五、文体活动丰富。社区文化设施完备,社区图书阅览室藏书在5000册以上(或社区内流通共享的图书达5000册)。社区文化活动室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加强社区特色文化建设,拥有一定数量的业余群众文体活动团队,群众业余文体活动辅导员、指导员队伍和注册登记、培训辅导等制度健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有组织、有一定规模的社区广场文体活动每年4次以上,社区居民经常参加文体活动人数的比例>60%。重视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各项科普活动,科普基础设施齐全。

六、服务功能健全。社区服务设施齐全,社区办公、活动用房面积达到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具备“五室 三站两栏一校一房一场地”。社区保障体系健全,符合条件的困难居民100%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基础设施及基本设备达到规定标准,公共卫生服务完成率达90%,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以上,居民接受初级卫生救护培训人数是辖区总人口的1%以上,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计划生育率达100%。社区事务工作站积极做好社会管理、公共事务和公益服务等相关工作。社区商业服务和家政服务等便民项目齐全、布局合理,为居民群众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居民群众对社区服务的综合满意率在85%以上。

七、管理规范有序。社区党组织健全,党员生活和管理制度完善,符合条件的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转入社区党组织达到90%以上,社区居民和单位对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的满意率达90%以上。新建住宅区全部建立业主委员会,实行物业管理,老住宅区有明确的推行物业管理的实施计划,社区物业机构、业主委员会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理顺,居民群众对物业服务的满意率在85%以上。社区建有综合信息平台,逐步推行信息化管理。积极鼓励和动员辖区单位将文化体育娱乐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八、治安秩序良好。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法制宣传教育普及率达80%以上,居民法制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普遍增强。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得到加强,技防、人防、消防符合安全要求,有群防群治队伍且活动正常。法律援助、预防犯罪和帮教工作扎实有效,外来人口管理措施落实,无重大治安案件和恶性刑事案件发生,无重大火灾发生,无群体性事件,无“黄、赌、毒”现象,刑释解教人员无重新犯罪行为。社居委设有人民调解委员会,民事纠纷调解率达100%,调 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社区内无违法经营网吧、电子游戏厅(室)等,无非法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窝点,无非法传销组织。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平安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创建达标,社区居民安全感达95%以上。

第三章

创 建

第六条

创建文明社区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体现“党政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明社区创建作为文明城市、文明城区创建的基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干部考核体系,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要把创建文明社区的工作成效作为评选文明城区的重要条件,作为考核城区和街道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和干部使用、奖惩的重要依据。各市(县)、区文明委要根据无锡市文明社区创建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制定文明社区创建规划,积极推动本地区文明社区创建工作。

第七条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要加强对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领导,把创建工作纳入辖区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规划,并把规划、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辖区内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各基层单位,实施目标管理,落实具体措施,定期检查督促。

第八条 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要认真履行职责,广泛发动群众,整合各方资源,积极营造氛围,把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广大社区居民在创建中的主体作用,以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多办好 事实事,教育和引导社区居民不断增强创建文明社区的意识,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共建和谐家园。

第九条 各市(县)、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文明社区创建工作联席会议等创建组织机构,形成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为主导,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依托,以辖区内机关、部队、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居民为主体的共建机制。本着“自愿结合,互助互惠,共同提高”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文明社区共建活动。辖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参与文明社区创建,社区也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创建工作的支持。

第十条 各级文明委及其办公室担负着协调、指导、监督文明社区创建工作的职责,要深入实际,面向基层,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文明社区创建。其它各级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创建,齐抓共建,形成合力。

第四章 评 选

第十一条 无锡市文明社区评选采取预申报制,每三年评选、命名表彰一次。

第十二条

无锡市文明社区评选分无锡市文明社区和无锡市创建文明社区工作先进社区两个层次。

第十三条

凡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标准,且获得上一评选市(县)、区级文明社区荣誉称号的社区,可参与无锡市文明社区的评选。

第十四条 无锡市文明社区评选采用阶梯制。首次参评的社区原则上只能申报创建文明社区工作先进社区,获得创 6 建文明社区工作先进社区称号后方能取得文明社区的申报资格。

对四个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成绩特别优异的社区,经市文明委认可,可不受上述条件限制。

第十五条 在评选和评选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参加本评选的评选:

一、社区居民委员会主要领导严重违纪、违法犯罪;

二、发生社会影响恶劣的重大刑事案件和重大安全事故;

三、居民群众对社区居委会工作的满意率低于80%;

四、计划生育工作不达标;

五、出现与文明社区称号极不相符的事件与行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第十六条 无锡市文明社区的评选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日常考察与集中考评相结合,主管部门考核与群众评议、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自查申报、初审推荐、社会公示、检查考核、综合评定的程序进行。

一、自查申报。具备申报资格的社区对照标准进行自查,认为基本符合条件的,向所在市(县)、区文明办提出参评申请。

二、初审推荐。各市(县)、区文明委按照无锡市文明社区的标准和申报资格对申报社区进行审核,择优向市文明办推荐。

三、社会公示。申报参评的社区须在向上级文明办提出参评申报后,按照规定的格式,在社区各主要地段的醒目位置张贴告示,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 7 督。公示期满后,由各市(县)、区文明委正式向市文明办提交推荐报告。

四、检查考核。市文明办以适当方式组织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对参评社区进行检查考核,同时广泛征求政法(综治)、司法、民政、文化、卫生、计生、城管、环保、妇联、科协等部门的意见,并组织力量对申报社区进行暗访、民意调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相关结果纳入综合考评成绩。

五、综合评定。市文明办根据各地推荐、社会公示、检查考核的情况,经综合评估,提出无锡市文明社区建议名单,报请市文明委审议通过后,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公示,再次征询社会各界意见。

第五章

奖 惩

第十七条 经无锡市文明委审批确定的无锡市文明社区,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并颁发奖牌。无锡市创建文明社区工作先进社区由市文明委命名表彰并授予奖牌。

申报无锡市文明社区,经综合考核尚未达到文明社区标准,但创建工作力度较大、成效较好的社区,可授予无锡市创建文明社区工作先进社区荣誉称号。

第十八条 本着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各地区可从实际出发制定奖励办法,对获得无锡市文明社区荣誉称号的社区以及在创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

第十九条

对获得无锡市文明社区荣誉称号的社区,凡发现在评比中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的,撤销其荣誉称号,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下一评选的参评资格。

第六章

管 理

第二十条

无锡市文明社区创建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

一、建立参创备案制度。各参创社区应在每一创建开始三个月内,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创建规划,并上报各市(县)、区文明办备案。

二、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各参创社区应按要求建立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档案,内容包括:社区概况、创建组织网络及工作制度、创建规划、工作总结、重要会议及活动情况、志愿者队伍建设和活动情况、检查考核及奖惩情况、群众投诉及处理情况记录等。

三、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各市(县)、区文明办定期召开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例会,传达上级要求,部署工作任务,交流创建经验。

四、建立日常考核制度。市文明办定期组织对参创社区进行日常考核,重点检查市文明委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贯彻落实和配合全市中心工作开展活动等情况,考核情况纳入文明社区综合考评成绩。

第二十一条

对获得无锡市文明社区荣誉称号的社区实行届期内动态管理。各市(县)、区文明办要定期对获得文明社区荣誉称号的社区进行复查。对于工作停滞不前、出现突出问题的,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限期整改;被要求限期整改的社区,三个月内就整改情况形成书面报告,报请市文明委进行复查认可,对整改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直至取消下一届评选资格。

第二十二条 无锡市文明社区如出现名称、地域范围、隶属关系变动或撤销建制的,应及时向各市(县)、区文明办和无锡市文明办报告备案。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无锡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颁布实施,由无锡市文明办负责解释。各市(县)、区文明委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2005年颁布的《无锡市文明社区创建管理办法》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废止。

无锡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2009年12月

第五篇:晋城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晋城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晋市文明委〔2011〕9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全市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指导,规范文明单位的评选表彰工作,提高评选表彰工作的质量,促进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文明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制定本管理规定。第二条 晋城市文明单位是由晋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效益显著、成绩突出,具有良好示范作用的单位的最高荣誉称号。第三条 文明单位的创建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员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主要任务,以推进单位内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创建单位规范社会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

第二章 标 准

第四条 文明单位应符合下列标准:

(一)组织领导坚强,创建工作扎实。党政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工作目标明确,组织健全,措施落实,员工广泛参与,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形成全体员工共建共创共享的生动局面。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两个效益显著。单位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居于全市同行业前列,业务实绩居于全市同行业领先水平。环境污染控制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单位产值耗能达到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绩显著。社会形象好,群众满意率高。

(三)管理规范科学,工作秩序优良。单位内部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内务管理制度健全,工作纪律严明,治安防范措施严格,连续两年单位内部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和经济案件。连续两年未发生重大生产事故和公共安全事故。

(四)民主风气浓厚,人际关系和谐。单位内风清气正,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党务、政(厂)务、财务公开制度落实,工会组织健全,职工利益诉求渠道畅通,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干群关系、劳资关系、人际关系融洽。

(五)净化美化环境,创优工作条件。单位生产生活环境建设良好,建筑设施规划合理,绿化美化工作达标,职工工作环境和对外服务环境洁净、大气、美观,建有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和体育活动设施。志愿者服务活动经常扎实、形成机制,积极参与驻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团体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单位文体设施为驻地未成年人开放,自觉承担助学助贫助困助残等社会责任,积极为文明城市创建贡献力量。

第三章 申报和评选

第五条 晋城市文明单位申报要具备下列条件:各类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事业单位,凡达到晋城市文明单位创建标准,连续两届保持县、市、区级文明单位称号,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建有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可按党组织隶属关系向所在地或系统文明办申报。第六条 在申报前两年内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不得参与申报:

(一)发生重大恶性案件、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

(二)违法经营、违规操作,严重损害国家和消费者利益的;

(三)主要领导干部违法乱纪,受到党纪政纪查处的;

(四)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受到计生部门通报警告的;

(五)发生严重污染事件,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

(六)违反国家民族、宗教政策,造成重大影响的;

(七)损害安定团结,对正常生产和工作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

(八)对邪教组织打击不力,员工参与邪教活动或发生法轮功人员寻衅滋事的;

(九)弄虚作假,蓄意骗取荣誉的。

第七条 晋城市文明单位的评选按照归口申报、择优推荐、社会公示、检查验收、审核评选的程序进行。

(一)归口申报。具备申报资格的单位可在评选的第二季度向所在县、市、区委的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申请;市直工委、国资委党委、开发区党工委所辖单位和驻市单位直接向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申请。

(二)择优推荐。各县、市、区文明委按照市文明办确定的推荐比例要求,择优向市文明委推荐。推荐工作在评选的八月底前结束。

(三)社会公示。各申报单位在向市文明委提交正式书面申请之后,要在单位对外窗口的主要位置,张贴市文明委统一印制的申报公示卡(为时30天),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公示期间群众反映意见集中的单位,不得推荐。

(四)检查验收。市文明办依据《晋城市文明单位考核细则》,于每个评选的第四季度组织专人分别对推荐单位进行检查验收。

(五)审核评选。市文明办在对推荐单位进行检查验收的同时,以适当方式向文明委成员单位和市直相关主管部门征询意见。提出市级文明单位表彰建议名单,报市文明委审议。

第八条 晋城市文明单位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荣誉保留期为两年。欲获得下届文明单位荣誉称号需重新参加申报。连续两届保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可申报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和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第四章 表彰奖励

第九条 市文明委全委会审议批准受表彰的晋城市文明单位名单,由市文明委召开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总结表彰大会,正式命名表彰,颁发奖牌和证书。第十条 获得“晋城市文明单位标兵”、“晋城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单位,在命名当年对单位职工进行物质奖励,“晋城市文明单位标兵”奖金最高不超过单位职工一个半月的平均工资总额,“晋城市文明单位”奖金最高不超过单位职工一个月的平均工资总额。在命名后的第二年,经市文明办检查考核,由文明委发文确认后,可进行与命名当年同等的奖励。奖金由发放单位自行解决。

第五章 创建管理

第十一条 晋城市文明单位届期内实行动态管理。按照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由各县、市、区委文明办每年进行一次复查。对于工作停滞不前的单位,给予必要的批评警告并限期整改;对于工作严重滑坡、出现重大问题的单位,要查明情况,提出撤销荣誉称号的建议。

第十二条 撤销晋城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由市文明委决定。被撤销称号的单位,不得参加下一届评选。第十三条 晋城市文明单位如变更单位名称、变动隶属关系,应及时向各县、市、区文明委和市文明办通报备案。单位如遇重组、撤销、分设、合并,其荣誉称号自行终止。

第十四条 晋城市文明单位的牌匾应悬挂于单位显眼位置。各单位一般只悬挂最高一级命名授予的奖牌。对于届中被撤销荣誉称号的单位,由推荐部门负责收回“晋城市文明单位”牌匾。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市文明委负责组织实施。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文明办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行,2007年颁发的《晋城市文明和谐单位创建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晋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二○一一年三月三十日

下载无锡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2009年版)(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无锡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2009年版)(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云南省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云南省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文明单位建设,规范评选表彰文明单位工作,使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创建活动健康发展,根据((中央精神......

    山西省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山西省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全省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指导管理,规范文明单位评选表彰工作,促进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健康发展,特制定......

    中卫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中卫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使我市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向着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更好地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为建设新中卫提供思......

    巴彦淖尔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巴彦淖尔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文明单位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创建水平,使文明单位创建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新形势、新任务......

    企业文明单位创建与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有重点企业文明单位创建与管理 办法》的通知 重庆市国有重点企业文明单位创建与管理办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社会......

    浙江省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5篇

    浙江省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浙文明〔2010〕6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促进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工作科学 化、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总公司文明单位创建与管理办法

    一、文明单位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三个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由上级党委、行政授予的综合性集体荣誉称号。二、交通系统委级文明单位,由中共重庆市......

    无锡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无锡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18号) 《无锡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已经 2010 年 12 月 21 日市人民政府第 31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市 长 毛小平二○一○年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