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通小学新课程改革汇报材料

时间:2019-05-14 07:07: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灵通小学新课程改革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灵通小学新课程改革汇报材料》。

第一篇:灵通小学新课程改革汇报材料

2012年下期新课程改革汇报

开县铁桥镇灵通中心小学 2012年下期新课程改革汇报材料

我们灵通小学地处农村山区,中心校辖五所村校,学生基础差,分布远,家长对教育不重视。师资不齐,结构老化,新的教学模式对于老教师来说,很难接受并实施,因此,新课程的实施,对我校来说难度大。虽然困难重重,但我校也结合第十七个教研月的契机,掀起了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进了灵通小学,吹暖了全校师生的心扉,吹紧了教育发展的时代步伐,面对新课程改革,学校迅速转变观念,改善条件,完善管理,锤炼师资,落实目标,轰轰烈烈的开展新课改工作,现就我校的课改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克服困难推课改

(一)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课改机构

课改工作是否进行的首要因素是看校长是否认识到位,是否重视。而课改实验是否能扎实开展的保证是看改革工作领导机制是否健全。为加强我校课改工作,在学校校长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学校其它行政领导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课改领导小组把课程改革作为学校发展第一要务,经常性召开会议研究课改工作,给课改工作给予足够的经费保障。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课改专题教研月活动方案》。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培训、课堂教学实验等研讨活动,并在实践中探索建设校本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组织师资培训,开发校本课程,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立新课程师生评价制度,加强课堂教学与管理,提供课程资源,为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组织、后勤保障。

(二)加强宣传,引导参与,营造课改氛围

在课改初期,我校召开全学区教师会,组织全学区教师学习《课改专题教研月活动方案》,领悟我校提出的“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的精神、理念、目标、要求,让课改的新理念、新精神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心中,引导老师改变旧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参与到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探索中,形成良好的课改氛围;学校还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使教师、学生和家长与课改同行,坦然面对课改,支持课改,形成良好的课改氛围。

(三)加强培训,抓好队伍建设 2012年下期新课程改革汇报

学校课改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学校两只队伍的素质是否达到课改的要求。原有的应试教育,在老师、学生、家长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与此相适应的教师素质也是应试教育下的教师素质。为了尽快适应我们的素质教育的课改工作,我们在抓队伍建设上做了以下几方面尝试:

1、更新教育观念,培训实践提素质

学校提出“没有课改理念的老师,不合格”,强调“课改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学习者、研究者”,要求直面课改,全员培训,全体参与。学校充分挖掘校本培训资源,让外出培训的领导和教师通过讲座的形式,传递课改信息,传播课改理念,指导课改活动。学校还利用周前会和教研活动时间专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及《新课标修订:精神、特点及实施建议》,还要求每位教师通过课改的理论学习,以及上课改课、合格课、汇报课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等,撰写教学经验论文,青年教师至少写2篇论文,老教师至少1篇,鼓励多写。自开学以来,从行政人员到全体教师,学校新课程培训一直在进行。通过培训、学习、感悟、实践、体验、反思、交流、升华、总结等一系列过程,目前,教师已经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大胆投身于课改实验,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印证新的教育理念。

2、实施目标定位,大胆实施“四步教学法”课改模式

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我校提出的“四步教学法”课改模式。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新知——交流释疑,总结归纳——拓展应用,反思升华。

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可运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引人入胜的悬念设置、优美音乐的渲染作用、以旧引新的规律迁移等方式导入课题,使学生的思维入路,情感入境。然后出示自主合作学习的学习目标。这是教学的起始环节,这一环节一般用时5分钟。

第二步: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根据教师在第一环节提出的学习目标,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然后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完成学习任务。在“自主学习”的时间里,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确学什么?怎样学?学的是否有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宜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即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8人左右学习小组,针对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共同进行探究。这是学习活动的感知阶段,一般需要15分钟。

第三步:检测交流,质疑总结 2012年下期新课程改革汇报

要求教师在检测验收学生自学情况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交流评议,鼓励学生发现带有共性的疑难问题,组织学生研究探讨,分析讨论,质疑问难,生成新知。在解惑结束后,教师一定要用简明的语言进行当堂小结,以达到条理化、系统化,并适时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使学生形成善于整合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这是教学的深化阶段,需要15分钟左右。

第四步:拓展应用,反思升华

教师要精心设计具有典型性、启发性、综合性的问题,指导学生自己归结、整理新知识,并引导学生应用新学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使学到的知识延伸发展。同时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交流学习体会,提高“研究”能力。这是教学的升华阶段,需要10分钟左右。

每位教师通过对该课改模式的执行,要达到十个目标:一是课堂教学有新变化;二是学习方式有新转变;三是备课要有新思路;四是评价改革有新突破;五是教学研究有新成果;六是信息技术运用推广有新举措;七是理论学习不间断;八是教研活动求实效;九是综合实践活动(含研究性学习)有新起步;十是课改不忘育人之本,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特殊生教育与课改有机结合。

3、发挥教研组作用,以求教科研新校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为此,我们把科研目的定位在主要是针对教师自身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反思性实践研究,积极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会提出问题、分析和筛选有价值的问题。结合我校实际,本学年参加课改实验的教师为中心校所有教师和村校年青教师,以每一个教研组为一个课改小组,深入开展“有效教学在课堂”的课改实验课。一是通过每周一位青年教师的课改实验课和每周一位老教师的合格课以及新教师(未工作一年的教师)的汇报课等运用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教学,并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二是利用说课、评课的形式,探讨和改进四步教学法,形成深厚的课改研究氛围。通过集体教研,教师普遍感到教学科研能力、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促使教师向“反思-学者型”转变,使教学真正成为艺术。

4、加大奖励力度,激励教师参与课改。

为了激励老师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学校将对课改课、合格课评奖。以教师上课所得平均分为评分依据,青年教师的课改实验课、老教师的合格课均设立一二三等奖,2012年下期新课程改革汇报

奖金分别为100元、80元、50元。学校还鼓励每位教师撰写论文,凡被学校选送参加县级论文评选的,每篇奖励20元。

5、开发校本资源,搞好课程建设

2012年9月,学校确立校本课程开发主题,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队伍。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校领导及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教师对校本教材的编写、拟定。在课程开发、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结合学校学生实际,立足学科特点选择并组织教材内容。目前,正在实施对《快乐阅读》校本教材的整理、编著工作。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典型的校本特色。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效地充实了统编教材,满足了学校课程的需求,满足了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6、开展多元评价,促进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课改是核心,教学评价是关键。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积极探索“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评价理念,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的整合。引导教师由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习策略的运用等对人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方面上来。通过课改,我校初步改变了对师生的评价方法。

我们采用了课堂观察评价与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的方法进行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视角逐步转变为: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加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的兴趣。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是否积极参加讨论,是否愿意帮助他人,是否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是否有合作精神等。总之,我们坚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关注学生的发展,坚持以“赏识”为主的教育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在教师评价上,学校制定了《开县铁桥镇灵通中心小学六认真考核评价表》和《开县铁桥镇灵通中心小学教学质量奖惩条例》,把评价教师的着力点放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上来,放在提高师生行为文化上来,放在促进师生的可持续发展上来。

二、返璞归真见成效

我校实施新课改已初见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变了。变得爱学习,爱动脑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具体表现在识字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表达能力、质疑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放松了,课堂精彩了!

(二)课堂变了。首先是教学目标变了,从过去的重结果轻过程,转向对情感、态 2012年下期新课程改革汇报

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注。其次是课堂活了,学生的身心解放了,新的课堂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利和自由;教材和教学过程开放了,这主要表现在课堂是一个生成的动态的过程,老师的教案不好写了,教学进度不好把握了;时空开放了,自然和社会生活成了教学的无字书,教学回归生活得到落实。

(三)教师变了。课堂上教师的心中不再是只有教案,而是有人、有本、有情、有智。教师们有尊重教育的新理念了。首先是教师的学生观变了,现在的教师不再把不同的人培养成同样的人,而是关注学生的本位意识,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性意识;其次是教师的课程观变了,教师从课本知识的简单传递者变为课程的生成开发者,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密切联系学生社会生活经验的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最后教师的教学观变了,过去以教代学、先教后学的教学框架被打破了,代之以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

三、坚持课改不松懈

通过近两个多月的新课程教学实践,虽然参加新课程改革的部分教师的观念得到了更新,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逐渐改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与其它兄弟学校相比,我校新课改的推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深知,课程改革之路任重道远,我们认为:新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持久的坚持。对于我们来说,做过了什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我们灵通小学只有人人参与新课改,在新课改这条铺满荆棘和鲜花的道路上,找出课改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最佳结合点,才能更好地发展。所以在下一个阶段,我们将以中心校全体老师和村校青年教师为课改先锋,带动我们村校的老教师学习课程理念、实践并探讨课改实验课。我们更加坚信我们会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出美丽的课改之花。

开县铁桥镇灵通中心小学教导处 2012.11.21 5

第二篇:灵通小学新课程改革汇报材料

2012年下期新课程改革汇报

开县铁桥镇灵通中心小学

2012年下期新课程改革汇报材料

我们灵通小学地处农村山区,中心校辖五所村校,学生基础差,分布远,家长对教育不重视。师资不齐,结构老化,新的教学模式对于老教师来说,很难接受并实施,因此,新课程的实施,对我校来说难度大。虽然困难重重,但我校也结合第十七个教研月的契机,掀起了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进了灵通小学,吹暖了全校师生的心扉,吹紧了教育发展的时代步伐,面对新课程改革,学校迅速转变观念,改善条件,完善管理,锤炼师资,落实目标,轰轰烈烈的开展新课改工作,现就我校的课改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克服困难推课改

(一)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课改机构

课改工作是否进行的首要因素是看校长是否认识到位,是否重视。而课改实验是否能扎实开展的保证是看改革工作领导机制是否健全。为加强我校课改工作,在学校校长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学校其它行政领导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课改领导小组把课程改革作为学校发展第一要务,经常性召开会议研究课改工作,给课改工作给予足够的经费保障。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课改专题教研月活动方案》。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培训、课堂教学实验等研讨活动,并在实践中探索建设校本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组织师资培训,开发校本课程,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立新课程师生评价制度,加强课堂教学与管理,提供课程资源,为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组织、后勤保障。

(二)加强宣传,引导参与,营造课改氛围

在课改初期,我校召开全学区教师会,组织全学区教师学习《课改专题教研月活动方案》,领悟我校提出的“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的精神、理念、目标、要求,让课改的新理念、新精神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心中,引导老师改变旧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参与到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探索中,形成良好的课改氛围;学校还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使教师、学生和家长与课改同行,坦然面对课改,支持课改,形成良好的课改氛围。

(三)加强培训,抓好队伍建设

学校课改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学校两只队伍的素质是否达到课改的要求。原有的应试教育,在老师、学生、家长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与此相适应的教师素质也是应试教育下的教师素质。为了尽快适应我们的素质教育的课改工作,我们在抓队伍建设上做了以下几方面尝试:

1、更新教育观念,培训实践提素质

学校提出“没有课改理念的老师,不合格”,强调“课改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学习者、研究者”,要求直面课改,全员培训,全体参与。学校充分挖掘校本培训资源,让外出培训的领导和教师通过讲座的形式,传递课改信息,传播课改理念,指导课改活动。学校还利用周前会和教研活动时间专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及《新课标修订:精神、特点及实施建议》,还要求每位教师通过课改的理论学习,以及上课改课、合格课、汇报课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等,撰写教学经验论文,青年教师至少写2篇论文,老教师至少1篇,鼓励多写。自开学以来,从行政人员到全体教师,学校新课程培训一直在进行。通过培训、学习、感悟、实践、体验、反思、交流、升华、总结等一系列过程,目前,教师已经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大胆投身于课改实验,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印证新的教育理念。

2、实施目标定位,大胆实施“四步教学法”课改模式

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我校提出的“四步教学法”课改模式。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新知——交流释疑,总结归纳——拓展应用,反思升华。

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可运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引人入胜的悬念设置、优美音乐的渲染作用、以旧引新的规律迁移等方式导入课题,使学生的思维入路,情感入境。然后出示自主合作学习的学习目标。这是教学的起始环节,这一环节一般用时5分钟。

第二步: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根据教师在第一环节提出的学习目标,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然后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完成学习任务。在“自主学习”的时间里,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确学什么?怎样学?学的是否有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宜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即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8人左右学习小组,针对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共同进行探究。这是学习活动的感知阶段,一般需要15分钟。

第三步:检测交流,质疑总结

要求教师在检测验收学生自学情况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交流评议,鼓励学生发现带有共性的疑难问题,组织学生研究探讨,分析讨论,质疑问难,生成新知。在解惑结束后,教师一定要用简明的语言进行当堂小结,以达到条理化、系统化,并适时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使学生形成善于整合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这是教学的深化阶段,需要15分钟左右。

第四步:拓展应用,反思升华

教师要精心设计具有典型性、启发性、综合性的问题,指导学生自己归结、整理新知识,并引导学生应用新学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使学到的知识延伸发展。同时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交流学习体会,提高“研究”能力。这是教学的升华阶段,需要10分钟左右。

每位教师通过对该课改模式的执行,要达到十个目标:一是课堂教学有新变化;二是学习方式有新转变;三是备课要有新思路;四是评价改革有新突破;五是教学研究有新成果;六是信息技术运用推广有新举措;七是理论学习不间断;八是教研活动求实效;九是综合实践活动(含研究性学习)有新起步;十是课改不忘育人之本,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特殊生教育与课改有机结合。

3、发挥教研组作用,以求教科研新校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为此,我们把科研目的定位在主要是针对教师自身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反思性实践研究,积极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会提出问题、分析和筛选有价值的问题。结合我校实际,本学年参加课改实验的教师为中心校所有教师和村校年青教师,以每一个教研组为一个课改小组,深入开展“有效教学在课堂”的课改实验课。一是通过每周一位青年教师的课改实验课和每周一位老教师的合格课以及新教师(未工作一年的教师)的汇报课等运用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教学,并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二是利用说课、评课的形式,探讨和改进四步教学法,形成深厚的课改研究氛围。通过集体教研,教师普遍感到教学科研能力、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促使教师向“反思-学者型”转变,使教学真正成为艺术。

4、加大奖励力度,激励教师参与课改。

为了激励老师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学校将对课改课、合格课评奖。以教师上课所得平均分为评分依据,青年教师的课改实验课、老教师的合格课均设立一二三等奖,奖金分别为100元、80元、50元。学校还鼓励每位教师撰写论文,凡被学校选送参加县级论文评选的,每篇奖励20元。

5、开发校本资源,搞好课程建设

2012年9月,学校确立校本课程开发主题,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队伍。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校领导及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教师对校本教材的编写、拟定。在课程开发、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结合学校学生实际,立足学科特点选择并组织教材内容。目前,正在实施对《快乐阅读》校本教材的整理、编著工作。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典型的校本特色。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效地充实了统编教材,满足了学校课程的需求,满足了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6、开展多元评价,促进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课改是核心,教学评价是关键。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积极探索“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评价理念,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的整合。引导教师由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习策略的运用等对人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方面上来。通过课改,我校初步改变了对师生的评价方法。

我们采用了课堂观察评价与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的方法进行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视角逐步转变为: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加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的兴趣。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是否积极参加讨论,是否愿意帮助他人,是否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是否有合作精神等。总之,我们坚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关注学生的发展,坚持以“赏识”为主的教育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在教师评价上,学校制定了《开县铁桥镇灵通中心小学六认真考核评价表》和《开县铁桥镇灵通中心小学教学质量奖惩条例》,把评价教师的着力点放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上来,放在提高师生行为文化上来,放在促进师生的可持续发展上来。

二、返璞归真见成效

我校实施新课改已初见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变了。变得爱学习,爱动脑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具体表现在识字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表达能力、质疑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放松了,课堂精彩了!

(二)课堂变了。首先是教学目标变了,从过去的重结果轻过程,转向对情感、态

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注。其次是课堂活了,学生的身心解放了,新的课堂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利和自由;教材和教学过程开放了,这主要表现在课堂是一个生成的动态的过程,老师的教案不好写了,教学进度不好把握了;时空开放了,自然和社会生活成了教学的无字书,教学回归生活得到落实。

(三)教师变了。课堂上教师的心中不再是只有教案,而是有人、有本、有情、有智。教师们有尊重教育的新理念了。首先是教师的学生观变了,现在的教师不再把不同的人培养成同样的人,而是关注学生的本位意识,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性意识;其次是教师的课程观变了,教师从课本知识的简单传递者变为课程的生成开发者,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密切联系学生社会生活经验的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最后教师的教学观变了,过去以教代学、先教后学的教学框架被打破了,代之以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

三、坚持课改不松懈

通过近两个多月的新课程教学实践,虽然参加新课程改革的部分教师的观念得到了更新,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逐渐改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与其它兄弟学校相比,我校新课改的推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深知,课程改革之路任重道远,我们认为:新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持久的坚持。对于我们来说,做过了什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我们灵通小学只有人人参与新课改,在新课改这条铺满荆棘和鲜花的道路上,找出课改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最佳结合点,才能更好地发展。所以在下一个阶段,我们将以中心校全体老师和村校青年教师为课改先锋,带动我们村校的老教师学习课程理念、实践并探讨课改实验课。我们更加坚信我们会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出美丽的课改之花。

开县铁桥镇灵通中心小学教导处2012.11.21

第三篇:小学新课程改革经验汇报材料

新课程教学研讨交流材料

王典喜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革命,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场攻坚战。我校几年来的课改实验,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市区两级政府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着力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努力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一步贯彻“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常规管理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证,以多媒体运用为辅助手段”的办学原则;努力实现“学校环境优、教学质量优、学生素质优;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目标,克服了许多困难,明确了课改的方向和目标,理清了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焕然一新,初步走出了具有我校特点的课改之路,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新课程改革,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要赢得社会的认可,让人民群众满意,就必须千方百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本着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理念,深入细致抓教学,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校走上了长足发展的道路。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对课堂教学“全面性、主体性、活动性、实效性、科学性”的探究,营造了愉快、宽松、开放的课堂教学气氛。这样教师的教学水平就会不断地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打造出了我校教育教学的亮点。

二、切实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学校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培训,坚持把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一是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多级培训活动。抓好全员培训。以学科和新教材培训为抓手,以开展各学科培训为重点,努力提高教师实践新课标、驾驭新教材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对教师进行办公软件使用培训、电教设备操作培训、远程资源浏览使用等培训,切实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二是发挥名师效应,开展教师结队子活动。扎实抓好“名师”工程,全力打造“品牌”教师。充分发挥“名师”在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所具有的研究、示范、引领作用。认真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开展新老教师一对一的“传、帮、带、教”活动,使青年教师在名师榜样示范作用下,学习有榜样,进步有方向,尽快成长成熟。三是努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路搭桥。积极组织各种实验课、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等活动,为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树立示范,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大力开展各个学科的专业技能竞赛、优质课评比、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等活动,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提供自我锻炼、自我成长、自我提高、自我展示的平台。

三、建构校本教研平台,开创校本教研工作新局面。“教研是教学的源泉,是教改的先导,是教育深化发展的内部机制。没有教研,教学无活力;没有深入高质的教研,教学不可能发生深刻的质的飞跃。”因此,“根基校本教研,构建学习型校园”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方向。在我校被认定为“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实验学校的基础上,以“古诗词诵读”活动为抓手,辐射各学科,引领学生研究性、创造性学习。同时,努力创建一个让教师相互包容、合作,拓展专业发展视野,重新认识自我的平台,帮助教师提升学习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为了进一步丰富旺泉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引领校园文化活动健康发展,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创建和谐人文校园环境,学校要开展了校园文化节活动。使学生了解和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影响和熏陶,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第四篇:小学新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材料

小学新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材料

麻兰镇大孙小学始建于2007年8月,2007年投资25万元新建一所完全小学,学校占地10.8亩,建筑面积为1049平方余米,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141名学生,20名教职工。设有图书、阅览、仪器、实验、微机、美术、音乐、舞蹈、体育器材等多个专用教室。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暖了全校师生的心扉,吹紧了教育发展的时代步伐,面对新课程改革,学校迅速转变观念,改善条件,完善管理,锤炼师资,落实目标,轰轰烈烈的开展新课改工作,学校的校训是:让童心飞扬,为人生奠基。我们校风是:责任、合作、创造、诚信。我们的教风是:爱生、严谨、求实、创新。我们的学风是:乐学、善思、合作、探究。

多年来,学校以“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为办学方向,以“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以“全面发展求特色,科研兴校创一流”为办学目标,树立“为生命成长奠基,为和谐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的发展理念是:学校因你而美丽。

一、课改管理机制的完善。

(一)机制有保障

成立“小学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务处、年级组、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等相关同志任组员,加强对课改实验工作的领导、组织、管理,协调全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深入实验工作的第一线,集中解决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保证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不断深化。

1、组织有保障: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课程改革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协调,工作指导组下拟设四个指导小组,①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小组;(教研组)②评价考试制度改革指导小组(校委会);③课题研究指导小组(课题组);④信息技术运用指导小组。来保证课程改革各项工作真正落实。

2、师资有保障: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教师测试内容。教师的培训内容包括通识培训和学科业务培训,培训工作要提倡讨论式和参与式,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实验领导小组还经常深入学校进行调研,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

3、制度有保障:以课题研究促实验,用专题研究的方法来研究课改中的重大问题,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定期组织专题性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核心、示范作用。加强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建立示范班、示范学科和示范教师网络。建立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奖励、表彰、推广机制,促进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推动课程改革稳定、健康发展。

4、经费有保障:有专项经费,专门用于培训教师,购置资料,开发课程,以及奖励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小组和个人。为新课程改革实验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以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5、舆论有保障: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讨论、关心、支持我校课程改革。加大宣传力度,使学校、社区、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参与课程改革。加大宣传力度,提供学习专栏,形成研究、学习的良好氛围。

6、理念有保障:这是使课改成功的前提和保障。所有参与课程改革的领导和教师都必须明确新课程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包含着三层意“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收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并应用于指导实验工作。(二)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我校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做好师资配备、整合和研讨工作,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改进学科课程的教学,引导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整合的途径和规律。明确自身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主体地位,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发出具有小学地方特色的学校课程。如今已有书法、舞蹈、棋类、田径、绘画、足球等多门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素质发展的学校课程。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

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以课程开发促课改的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把握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

1、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教育纳入到校本课程的编制范围,使之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脉相承。

2、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主要活动内容是开展“五大教育”,即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常规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校本课程的设计可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3、与团队活动相结合。结合学校特点,结合团队开展的“诚信形象”、“体验教育”、“新世纪我能行”等活动的开展开发校本课程。

4、与学校的兴趣小组的开展相结合。我们将结合周四素质训练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之形成自己的校本特色。

5、与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成长相结合。学校与师生的成长有着明显的时代性与方向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成长能够突显学校的办学方向,除此之外我校还逐步培养每位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积极开展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的整合机制和校内外课程资源的相互转换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体、音、美、劳动等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社区实践基地的作用;

(四)与课改同行,探索课程管理。

与课改同行,进一步使学校管理走向现代化发展,积极探索课程管理,是小学课改领导者的工作目标。多年来,在学校常规管理上,做到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学课程改革,落实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程的开设;精减各类资料、作业、考试,严格作息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常规工作的动态管理,重视过程,改革优化师生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1)备课:要看教师的备课中是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精神,是否重视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否融入了人文教育的目标,备课中是否考虑到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等。(2)上课:课堂教学是否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课堂变成学生展现才华的舞台,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的培养如何,教师是否选择了适合学生的激励方法等。学生是否合作发言,会听敢说(低年级);是否学会倾听,能完善别人的意见,能提出个人的见解(高年级)等新课程标准的精神。(3)作业:教师对学生的作业的设计是否有创意,是否分层次地对待不同程度的学生,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关注全体;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目标应有所降低等。(4)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要有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非知识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适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在新课改的理念上,完善健全了学校管理制度,实行《教学常规制度》、《课堂常规制度》、《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教师学习考勤制度》、《教师考核奖励制度》等,改革了教师考核和学科考核制度,使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又具有以人为本的和谐氛围。

(五)与时俱进,转变观念。

观念指导行动,是成功实行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学校就着力转变教师、学生家长观念,树立起新课改理念。教师观念转变从校长开始,委派教师参加新课改的各级培训,返校后组织教师全员学习,组织教师到先进学校进行实地课堂教学观摩,明确新课改让学校富有生命,让教师从教学任务的执行者转变成决策者,明确新课程的管理、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的系列改革,激发出时代教育的责任感;学生,通过教学让其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鼓励学习中善于提问,善于思考,善于合作,善于表达;召开家长会、举行家长教学开放日、家长学校等方式,传达新课改理念,实行家校结合的共同教育目标,争取家长社会对新课改的最大支持和关注。我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新课程教学改革培训活动,这为我校新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我们非常重视开展校本培训活动,组织教师通过实践反思(如写案例分析、教学后记、小论文等)、同伴互助(如上帮扶课、尝试课、集体备课、每周一研讨等)、专家引领(如请专家理论讲座、专家来我校评课、校外名教师现场上课、观摹一些新课改课堂教学实录)等三种途径提升学校办学内涵、促进教师成长。其次,我校除了以学科组为单位研究相关的教学案例来增加教师对新课改的感性认识外,我们还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一些有关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书籍,我校今年订阅和教学相关的报刊杂志多种,要求所有教师通过集中学习和自由学习,做好学习摘记,还要求教师在学习一个阶段后写出自己的学习体会。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对新课改的意义更多了一些理性的认识。

(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教学是课程的实施过程,我校教师在过去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原因是实现了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互动,共同发展;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形成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具有天龙小学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学研究制度。加强教学督导和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教研行为。

1、认真执行课时计划要求,学校始终坚持加强课改的过程检查,确保教师按课表上课。

2、强化行政分管职责。校长主任深入课堂听课60节以上、评课,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有效检查和指导,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3、加强了教研活动过程管理。加强教研活动的指导,教学研究活动要做到四落实,并做到了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性。有计划的开展赛课、观摩(示范)课、研究课、说课、评课等为主的教学研究活动。有效的促进了新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向社会、家长展示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沟通、交流和展示的作用。加强科研,运用科研牵动课改实验。

4、课内外结合,全面推进新课改工作。

我校课堂教学在带有专题研究的前提下,体现①八个转向:观念上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向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方法上以灌输、授、受的方式转向自主、合作、参与、交流、探讨的方法上来。特点上由为教而学转向为学而教。过程上由注重结论转向注重过程。对象上由关注部分人转向关注每个人。效果上由注重记忆、复述量的多少转向质疑、表述质的高低。教材上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评价上由强调教为主的单向交流转向学为主的综合信息交流。②五个多一点: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尽量给学生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尽量给学生多一点尝试成功的愉悦。尽量给学生多一点微笑、宽容与信任。③三讲:讲学生没有听过的。讲学生最爱听的。讲学生听的懂得④两个凡是:凡是学生能够探索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⑤一去掉:去掉教师的方言土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典范。改革课堂教学是推行新课改的重点,但要全面推进行新课改,还必须做到课堂内外相互结合。在新课改理念中,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增加了很大的空间,四年来我校语文、数学课题的研究开展,能运用新理念,按实验方案认真开展试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并做好各项资料的积累、整理,争创成果。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变革课堂教学的模式,使课堂教学成为课改的主阵地,使教学的效益逐步提高。我校开展第二课堂,即在课外开展多种多样的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有选择地参加这些活动,使学生学有所长,提高自身素质。我校组织开展了“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冬季运动会”等大型传统活动,根据我校特色还举办了经典诵读、讲故事比赛活动、种植活动奖章争夺赛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我们还多次参加了市、州级公开课和优质课评比活动,为我校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优秀的范例。全员推进。新课改不是一个年级的事,更不是几个教师的事。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要求50岁以下教师每人上好一堂课,课前有课堂教学设计思路的说明,说说到底贯彻了新课改的什么理念,课后有教学实施情况的反馈,在活动结束后还要求所有教师结合本次活动谈自己对新课改的认识,并作出书面的小结。在活动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能够体现新课改的一些特点。如:学生自主学习程度加大,学生有研究的机会,合作学习广泛运用,教学评价方式有所转变等等。这说明新课改已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了明显的印记,新的教学理念已落实到我校的日常教学工作当中

(七)加快测评价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并构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机制,逐步形成以教育质量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包括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在新课程教学实验过程中,学校始终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总结,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反馈。建立了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建立了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加强了对学校课程执行情况、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的分析评估,形成小学课程不断革新机制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二、锤炼师资,优化教学。

新课程改革,让教师面临成长与成熟的一次崭新的挑战和机遇。新课程要求教师更专业化,教师是课程的组织参与者、促进研究开发者,学生的帮助引导者,要求教师拥有知识的综合与广博,善于课程实施的管理和经验的积累,新课程实施的多样性、创造性要求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锤炼师资,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师资是新课程教学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要高度重视师资培训工作,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我校以抓好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为切入点,以全员培训为目标,使广大教师能胜任新课程教学工作,确保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市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计划,结合我校师资实际情况,制定新课程师资长期培训工作安排。

1、落实教师的学习需求。

建立教师阅览室,每年我们都要添置不少教师教学科研用书,方便教师在校学习,教师每人还订2份以上教育杂志,方便教师在家学习,做到从报刊杂志中找名师,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要记学习笔记,但在检查中遇到困惑,教师有的学习不主动,有的在临查时赶着抄,我们在与教师聊天中了解到,什么样的学习最有用,教师最喜欢、最愿意去学,他们都说要学以致用,比如,要开个公开课、主题队会,写计划、总结,搞课题实验等需要的一些材料如能随时查阅到,那既方便、省时,做起来又高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校配一间电子备课室,教师只要在百度网中打入中文去搜索需要学习的材料、课件等都可以随时满足教师的要求。

2、建立实效的新课改学习培训措施。

每周各学科我们都安排教科研学习时间,教师集中在多媒体教室,听专家新课改讲座,看名师在新课改中如何执教,我们要求教师从两个方面观察,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师怎样处理教材、怎样创设氛围调控课堂师生的感情,怎样指导学生学法,课堂中学生朗读能力、说话能力、质疑、释疑能力、探索新知能力、读写能力有哪些体现,我们应该怎样培养。看完名师录像,再组织教师小议,然后把名师的新课改观念迁移到课堂中实践,初步解决我们在课题实验中没有专家、名师的指导的困惑。

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有独到的作用,因此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来看,一个难点来抓,一个亮点来做。主要活动主题;环保、健康、自护、自主等,各班各学科还结合少先队活动结合学科教学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活动。

(1)、整个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密切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探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如 综合实践活动应是学生自主发起的活动,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活动中要放手让学生去体验;搞好综合实践活动不只是任课教师的事,全体教师应积极支持配合,这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积累了经验。

4、学生在课改实验中,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在语数学科期末质检,语数学科均名列前茅。在新一轮课改实验中,我们努力做到让后进学生得到进步,让优秀的学生学有所长。

五、开设活动课校本课程,实施特色拉动策略,努力提升六大办学特色。

1、书画教育特色。我们的着力点是,抓好每天20分钟的写字课,求普及,抓好每周半天的绘画课,求提高。以活动促提高,每年的环保绘画展,迎奥运绘画展,重大节日的“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民族团结”等画展,结合不同教育主题的“反邪教、讲文明树新风、爱科学、地球妈妈”等绘画展,反映书画结合的手抄报更是全员参与,有“安全第一,诚信的形象、书海泛舟、美丽校园、春天在哪里”等多内容、多角度、多主题的优秀作品。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已成为我校素质教育的一项特色。

2、文体特色。我校以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健康,学生的活泼等发展为前提;以课堂教学为主线,活动课,课外兴趣为平台的文体教育;培养了一届有一届学生的文体特长。有每年一次的田径运动会,校园艺术节,冬季长跑等大型活动,有不同主题的课本剧、大合唱、讲故事、主题班会、主题队会、队列队形、广播操、团体操、才艺展示、跳绳、演讲等比赛,为师生们乐于参与。

3、科技特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为核心,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学校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科幻画等活动,我校以科技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逐步铺就学生动手实践的成才之路。4、人文特色。“书香校园”的创建为我校打下扎实的文化底蕴,一方面让学生多读古今中外名文、名诗、名言和各类学科知识,“书香班级、书香学生、书香家庭”等评比更是激励学生、教师、家长全员读书。另一方面大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各科参赛的学生成为图书馆的常客,让优秀学生学会自我收集信息,吸取知识,为他们能在各类大赛中得奖,提供知识的源泉。

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要将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实践中真正地已落实并产生效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我们将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素质,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等,坚持锐意改革,求实创新

小学新课程改革成果汇报材料

麻兰镇大孙戈庄教学部

2012.12

第五篇:新课程改革汇报材料

引领师生成长,共享幸福人生

—湘纺中学新课程教学改革成果汇报材料

2002年秋季以来,新课程改革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岳塘教育这片沃土,为全区学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我校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紧扣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这一中心,抓住转变教学方式这一关键,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在校本培训、课堂教学研究、教研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不断开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就我校新课程教学改革成果汇报如下:

一、校本培训——强化教师课改理念 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的深刻变革,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通过培训,使广大教师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能基本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使培训工作为新课程改革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全员培训,共享学习成果

2003年暑假,学校安排了20多位教师参加了湘潭市教育局组织的新课程培训,而后又多次组织了校内培训,并多次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又以教研组为单位就如何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教学进行了讨论和研究。还选派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优质课评比、教学基本功、观摩教学、教学研讨会达余人次。外出学习归来的教师进行学习情况汇报,及时开展二级培训,让全体教师共享学习成果。几年来,我校教师100%参加了新课程培训。

通过不断的培训与学习,老师们都深切的领会到新课程标准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对教和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和目标,它与过去《教学大纲》有着很大的区别。不少老师纷纷撰写论文,发表自己的认识与体会。如谭立辉老师的《认真学习新课标,切实搞好新课程教学》和罗书玲老师的《我与新课程共同成长》获得了国家级二等奖,李国莲老师的《新课程理念下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获得省一等奖,贺新来老师的《学习新课程,进行新的角色定位》获得省二等奖,此外还有30多篇论文在省、市、区论文评比中获奖。

2、转变观念,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的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呈现出新的气象:第一,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每门学科都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第三,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第四,特别突出了实践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第五,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转换自己在教学行动中的角色与地位,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建设者、调适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应该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如何转换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首先,我们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其次,我们要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作为引导者,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再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讨论得机会。要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要常常了解学生得意见,看看他们是否察觉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查,随时修正。教师在课堂的位置,将不在是知识传授着的固定位置——讲台,而在教室里流动起来,将参与道学生活动之中,与学生分享知识并获得情感体验。

二、建构课堂教学新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过去,老师们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个备课本上讲台,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一言堂”或“满堂灌”,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常常是教师讲得唇焦口燥声嘶力竭而收效甚微,每一堂课总会有不少学生思想开小差,睡觉者、做小动作者、“身在曹营心在汉”者应有尽有。在学习新课标以后,老师们都更新了教学理念,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要能在课堂上收到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必须把课堂交给学生,还学生以学习主动权,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充分地培养和发挥学生内在的巨大潜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大家都不再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是诱导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又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发言来解答问题,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加以启发和指导。不仅如此,老师们更注重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自己动脑和动手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并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如语文教研组不仅要求在平常的教学中都要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还要求所有的自我阅读课程内容都由学生轮流担任“小老师 ”组织全班学生学习,并由“小老师 ”当堂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和解决课文中的一些感到疑惑的问题,只有在学生自己无法解决某些困惑问题时才能由任课老师进行指点和帮助;数学教研组要求教师的教学不仅要依据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要求,更要结合生活中的数学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就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得出解决的途径和办法;文科教研组(含史地政三科)则要求课堂上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和标新立异,同时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等。为了动员学生积极大胆地展现自我,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生活,老师们都采取各种办法给学生提供机会,如语文组开展各种征文活动和演讲活动,外语组开展与外教老师的交流活动,文科综合组开展历史、地理手抄报活动、历史故事会竞赛活动、思品课辩论赛活动,艺体组开展书法、绘画作品展示活动、校园艺术节活动,理科综合组开展科技小发明制作活动等等。由于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都展现了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和优势并得到了奖励和表彰,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对其他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和激励,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都不再把自己当成是被动学习的人或教学活动中的局外人,而是意识到自己应当成为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上,他们都积极响应老师的号召,积极投入到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中去。大家都能在课堂中积极提出和思考问题,常常为了某一个有争论性的问题而大胆辩论,互联网也不再只是他们玩游戏或聊天的平台,而成了他们找寻有关学习资料的快捷而方便的工具。课堂外,他们则经常与同学或老师交谈学习的经验与方法,交流探究式学习的体会,并经常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三、强化教研管理——提升教科研质量和水平

1、夯实校本教研。

为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保证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训练、有效评价的落实,学校依靠教师的力量,开展了以集体备课为主的校本教研。集体备课做到“一个结合,两个发挥,三定四统一”,“一个结合”即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两个发挥”即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特长;“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四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统一练习题,统一单元测试。个人备课做到“五要五备”,即要研究教学目标,注意预设目标与动态生成相结合;要研究教学规律,积极开展师生对话;要研究重点难点突破,做到胸中有数;要研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要求;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主动发现,主动发展。

2、开展教学竞赛活动。

为了配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促进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学校从2003年秋季开始,每年都组织教师参加学校和上级教育部门开展的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在2002年至2004年第一轮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学校连续开展了三届新课程优质课竞赛,竞赛规模逐年扩大,从七年级开始,然后扩展到八年级,最后扩展到全校所有三个年级的所有学科。以后每年都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内教学竞赛或教学展示课活动,每次都有十五六位老师参加并获奖。2002年,我校举办了全区教学开放日活动,所有学科课程都向全区教师开放,2003年,我校四次接待来自湘潭市区、湘乡市、韶山市和雨湖区等地的教师来我校观摩新课程改革,2005年12月15日和2008年6月6日我校又先后面向全区开展了一次教学展示日活动,两次共有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物、化学、思品、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美术十一个学科46位教师向前来参加展示活动的区教育局领导和兄弟学校领导与教师162人及家长120多人展示了我校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改革的风貌,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共收集到了180多份建议书和意见书。

四、师生共同成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自2002年我校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改革以来,我校广大师生由于都明确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当的角色与地位,各自发挥了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和主人翁的作用,我校教师与学生都在互相促进中得到了新的成长,教学质量也得到连年不断的提高。

首先是我校教师教学经验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技巧和教学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由于实施新课标,我校教师越来越注重与外界交流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也有了深刻的教学体会,并努力利用各种平台展现自己。从2002年到2011年,我校共有教师30人次在国家、省、市、区组织的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其中2002年12月刘弦老师参加湖南省第三届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竞赛获得省一等奖,2003年11月杨赞老师湖南省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比赛获得省一等奖,刘弦老师参加湖南省初中化学课题研究优质课竞赛获得省三等奖,2009年12月贺红辉老师参加湖南省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竞赛获得省二等奖,2007年3月张裕玲老师参加全国第三届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获得教师组优胜奖,2008年言艳君老师参加湖南省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获得省一等奖,2005年10月杨敏老师参加湘潭市初中语文教师说课比赛获得市一等奖。教师在实施新课标教学后也不断有教学经验论文或心得体会总结在省、市、区教学论论竞赛中获奖,2002年至2011年,我校共有135人次的199篇论文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市级与区级奖励,有罗书玲、谭立辉、李哲红等老师的5篇教育教学论文在湘潭市教育局主编的《教育与科研》杂志上发表。

其次是我校学生也越来也重视参加各类教育教学竞赛活动,并在这些竞赛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能。2002年至2011年,我校共有学生 620人次参加国家教育部、国家关工委及省、市、区教育部门组织的给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有550人次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市级与区级奖励或表彰,其中省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得奖励或表彰的有22人次,市级奖励或表彰的有145人次。

随着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手段与教学艺术的不断进步和学生角色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我校的教学效果与教学成绩也得到不断的提高。2002年至2012年,在历次湘潭市初中毕业会考和肄业年级期末测试中,我校的考试成绩一直都在岳塘区名列前茅,在湘潭市同类中学中均处于先进行列,多次获得湘潭市初中毕业会考质量综合评价一、二等奖和岳塘区教育教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一、二等奖。

走进新课改,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要转变观念的任务还很重,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还要加大,教学研究还要更加深入。我们肩上的担子显得沉甸甸的,我们将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实践,为新课改闯出一条新路,为我区的新课改实验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下载灵通小学新课程改革汇报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灵通小学新课程改革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改革汇报材料

    襄城高中新课程改革汇报材料我校从2008年8月开始实施新课程。经过一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困惑。今天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我校实施......

    乡镇小学实施新课程改革汇报材料

    近年来,打通镇吹角中心小学在国家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引和在县教委的领导下,明确把“师生主动发展,用一流服务、树一流教师、育一流孩子”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全体师生的价值追......

    小学新课程改革经验汇报材料(合集五篇)

    小学新课程改革经验汇报材料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革命,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场攻坚战。我校几年来的课改实验,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市区两级政......

    高中新课程改革汇报材料

    积极稳步有序扎实地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xxxx中学新课程实验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新疆维吾尔......

    乡镇小学实施新课程改革汇报材料[五篇材料]

    --精选公文范文-------------------------- 乡镇小学实施新课程改革汇报材料 乡镇小学实施新课程改革汇报材料近年来,打通镇吹角中心小学在国家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引和在县教......

    新课程改革实验课汇报材料

    毛井中心小学新课改汇报材料 几年来,我们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与关怀下,全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下,我校的课程改革实验实践富有声色,为谋求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现将近三年来的课程......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十年汇报材料

    **中学课改工作汇报 (2012年4月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正值全校上下学习贯彻省州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之际,省教育厅教研室王老师一行在百忙之中,深入我校调研指导义务教......

    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汇报

    课改实验阶段小结 新世纪初,由国务院、教育部推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现了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六方面的转变和改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