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坝建设的利与弊分析
大坝建设的利与弊分析
1)大坝建设之“利”
大坝具有两种主要功能。一是蓄水以补偿河水流量的变化;二是抬高上游水位以使水能够流入渠道,或增加“水头”即水库水面与下游河流水面的高差。蓄水和水头的产生使得大坝能够控制洪水、发电、为工农业和生活供水、通过稳定水流和淹没急流来改善河流航运。建坝的其他目的还包括水库养殖、休闲活动,如划船等(迈克古雷,1996)。
1.1控制洪水
在低地地区,河流经常造成洪水。自然洪水依然是世界上最频繁、危害最大的灾难之一。1992~1996年,洪水平均每年影响6 500万人的正常生活,其危害超过任何其他灾难(世界大坝委员会,2000)。
筑坝能够使水流分配更为均匀,从而成为减轻洪水灾害的措施之一。调洪水库滞留、存贮部分洪水,因而削减破坏性的洪峰(康德赛维奇,1998)。就这样减少了水库下游的水流流量及洪水损失。在70多个国家,约13%的高坝具有防洪功能。
1.2灌溉
灌溉是将贫瘠地区改变为能支持大量人口生存的肥沃地区的重要手段。在当今世界,灌溉是淡水的最大消耗利用方式,关乎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约1/5的农田采用了溉灌,灌溉农业产量占世界农业产量的近40%。
为引用埃及尼罗河水,确定孟斐斯城城址,修建了第一座大坝。很多古老的土坝,包括巴比伦人修建的许多土坝,是构思精妙的灌溉系统的组成部分。迄今世界上一半的高坝是专门或主要为灌溉而修建的。据最近估算,当前世界范围内30%~40%的灌区用水依赖于大坝。在一些地区,灌溉成为未来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例如埃及,几乎100%的灌溉是由大坝供水,其中大部分来自于阿斯旺高坝。
1.3供水
随着世界人口持续高速增长,供水仍将是一个重要问题。提供可靠供水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河流上筑坝,形成水库从而存贮高流量时期的多余水量,在低流量时期使用(拉萨奇,2001)。
许多水库建设的目的是提供可靠的供水,满足高速增长的城市和工业需要,特别是在天然地下水资源和现有湖泊或河流水量不足以满足所有需求的偏干旱地区。如德国萨克索尼地区,水库为200万人供给了40%的水量。
1.4发电
作为低成本、可再生的电力资源,水电被人类接受并提倡。它是一种非消耗性的用水。一旦建成,水电运行成本低、寿命长,特别是对决定性的河流工程和不必考虑淤积的水库工程(世界大坝委员会,2000)。它与生物、地热、风力、海浪、太阳能等发电形式一样,被视为一种清洁能源(康德赛维奇,1998)。在许多国家水力发电是大坝建设的重要原因,特别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水电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水电占世界电力供应的190k,150个国家都开发了水电。
1.5航运
与公路、铁路和空中运输相比,航运是最便宜的运输方式,污染最小,不需要昂贵且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铁路)。大坝建设可以使河流流态更均一,在库区或水库下游形成可航场所,有助于改善航运。航运用水是河道内非消耗性用水。建有水坝的河流的航运期要长于无调节的河流。
1.6其他
大坝建设的其他好处包括娱乐、渔业等。而且,它还关乎粮食安全、当地就业、技术发展、农村供电以及自然和社会性基础设施(如道路、学校)的普及推广。
2)大坝建设之“弊”
如果水利水电工程尤其是大型工程具有那么多的优点,为什么有那多人还要提出质疑呢?大型水库在上游拦蓄了大量的水,是不是破坏了生态平衡?是否容易诱发地震呢?这些质疑主要是针对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可能产生的生态和环境以及移民等方面的问题。
2.1诱发地震
大坝拦蓄的大量水体会对水库和坝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是不是诱发地震的因素呢?1982年美国陆军工程师团(U妣)承担了一项关于大坝对诱发地震影响的研究。对若干大坝进行研究后,USACE发现诱发地震和修建大坝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报告指出,根据对印度柯依纳大坝和埃及阿斯旺大坝的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大坝诱发地震的证据。另外,美国另一项相关的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修建柯依纳大坝和阿斯旺大坝与发生地震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每次发生在水库附近的地震是由水库诱发的,只不过是人们错误的猜想而已。
2.2水渗透
另一个归因于修建水库和水电工程的负面影响是在工程周围出现的水渗透现象,这是令人担忧的。水渗透引起工程周边地区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地盐碱化。印度CWC 1998年汇编的资料指出受水渗透影响的土地共有851万hm2,比增加的灌溉面积的10%还小。此外,不能仅归因为修建水库,盐碱化和水渗透影响的土地的增加与修建水库并没有直接关系,直接原因是在一些地区过度灌溉、排水不当和水资源管理不力。随着地下水位升高,整个地区的植被增加,到 2 处郁郁葱葱,但是对一些深根树木可能会造成不利影响,需要进行移植。此外,坝址周围湿润的环境给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3土壤侵蚀
因为伐树生火、取暖和其他用途,大量森林开始退化,土壤侵蚀正在成为日益敏锐的问题。但是,流域治理和开发工作有助于防止土壤侵蚀。此外,水电站的发电能够减少对生火、取暖木材的需求,减少伐树量。另外,随着流域治理工作的开展,往往要进行大规模的有助于防止土壤侵蚀的造林活动。
2.4水库移民
水库施工区和淹没区的移民安置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大多数水库工程位于教育落后和居民缺乏谋生手段的偏远山区,人民生活水平很低。但是,一旦这些村庄因修建水库或其他相关开发活动整建制地成为移民,社会变革立即就会产生。在过去几年中,印度工程建设管理当局实施了移民重新安置规划,该规划不仅对土地及其附着物进行补偿,而且为移民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修建水库使移民们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他们将告别过去、文化、习俗和传统。但是,一定不要忘记移民的历史已经延续了几千年。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迁入城市。随着传媒的巨大影响,不同的文化正在发生融合。四通八达的公路和铁路网已把不同地区的人民联系在一起。即便没有迁徙,人们的习俗和传统也正在发生变化。但是,不考虑所有这些因素,水库移民的重新安置应该采取这样的方式:在移民的新居住地没有在文化和社会上的被隔离感,也没有在经济上的被歧视感。应尽可能把移民安置在与原来地理和社会条件相类似的地区,使移民不失去社会联系和归宿感。必须详细制定和认真实施移民重新安置规划,目的是从根本上尽可能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应该确保移民的生活标准比迁移前有所提高。
2.5投资效益
火电的环境影响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7%,而水电是1.38%~4.5%。此外。可以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发电、灌溉、防洪、供水等直接效益进行益本比分析,但是,一些不能够量化的间接效益没有被考虑,例如,航运、渔业开发、旅游、增加就业、减少贫困等。长期运行中的水电是最廉价的能源,因为它不需要燃料投资,也可以认为其增加的投资是零。因
而可以说水电工程需要比较高的投资的概念是基于错误假定的一种误解。火力发电需要像煤和油等矿物燃料,而很大一部分矿物燃料需要进口,导致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反之,因为水电工程的运行不需要大量的燃料,所以这部分投资可以忽略不计。消费者支付的电费由两部分组成:固定组成(FC)表示对电厂投入资本金的支付,能源组成(EC)表示对运行过程中投入燃料等的支付。在初期,水电和火电的全部资本金在同样的4 000~5 000万卢比/MW的范围。水电和火电的电费固定组成随着时间延长而不断减少,直到还清。因为燃料价格的上涨,火电工
程电费的能源组成是不断增加的,而水电工程电费的能源组成是可忽略不计的。结果导致水电工程与火电工程比较,具有平准化(平均)价格较低的优势。也就是说,由于燃料价格的增加,火电价格将以指数形式增加。事实上,所有的水电工程可能在开始阶段的投资比火电工程略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将会直线下降。如果全面比较水电工程与火电工程的发电成本,就会发现水力发电更加经济。此外,在长期运行中,水电站在提供实用灵活的电力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优势,例如,以极低的价格提供调峰电力。水力发电能够根据各种需求提供形式多样的电力供应,火力发电则不可能,因为关闭和重新启动火力发电机组都要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
2.6设计周期
水力发电工程的设计周期确实比火力发电工程长,但是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是火电工程的两倍多。
水电工程设计周期长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
(1)确定设计方案的周期长,例如,水文资料收集分析、地形测量等;(2)需要大量的机构共同参与;
(3)探讨和确定工程的生态和环境影响的周期长;(4)制定和实施移民安置新规划的周期长;(5)征地的周期长;
(6)因为受错误概念的误导,贷款方对工程筹资普遍持冷漠态度;(7)在偏远地区开展工作难度大;
(8)耗时的民事纠纷的工程在水电工程建设中占相当大的比率;(9)特殊地质构造和文物等的保护或搬迁问题;(10)施工设备的研发和购置。
但是,编制和实施合理的工作计划能够大幅度缩短设计周期。借助卫星和其他现代化的测量设
备,地形测量和资料收集的时间也能够得以大幅度缩短。2.7淹没面积
事实上,只有多目标综合利用的蓄水型水库具有较大的淹没范围,而这样的水库是在进行详细的技术、水文、生态和环境等研究后才开工建设的。因此,人们认为无论什么情况要尽可能建小型水库,他们相信只要把高坝改为低坝,水电工程的淹没范围就一定会缩小。小型径流式电站将取代大型水电站是一个很多人争论的问题。比较发现,即使是在古吉拉特邦这样的平原地区,高坝单位蓄水量的淹没面积比中型坝要小得多,如果在丘陵地区还会更小。2.8生态环境
在印度,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用树木做燃料和建筑材料,以及过度放牧、砍伐森林开垦农田等。虽然在河谷地带开发水电造成的森林减少可以忽略不计,水电工程建设当局还是根1980年颁布的保护森林法,按照高标准予以补偿。越来越多的人担心水库淹没对动植物群落的影响和造成稀有鱼种的灭绝。水坝的修建对一些涸游鱼类可能产生影响,但是同时由于蓄水期问水库对周边植被和土壤的长期浸泡能够释放大量的营养物质,其他一些鱼类的数量将会大幅度增加,而洄游鱼类通过鱼道也能在上、下游生存繁衍。在许多水库已经观测到鱼类增加的资料。在水库淹没造成森林面积减少的同时,也町以看到通过修建水库把荒地变成了农田,到处郁郁葱葱、充满生机。
结论
建坝的好处不一而足,就发电而言,水坝发电逐渐成为电力的主要来源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电荒问题,解决了工业及生活基本用电,我们都是受益者。试想,若没有充足的电力供应,工业停产、光明变黑暗,人们的生活质量岂不是大幅下降吗?想想没电的日子多么可怕。建坝增强了人类对大江大河的控制能力,可以更好地综合利用水资源。
至于反对派所说的水坝影响生物多样性、强制移民和滋生腐败等问题,不能以偏 概全地说都是建坝直接造成的。首先,即使不建坝,人类的其他活动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原有物种因生存条件的改变会逐渐灭亡,这是自然规律,不是建坝的过错。其次,移民也不会损害库区群众的利益,因为建坝选址大部分在山区,那里的人们原本生活贫困,搬迁的话政府会给有补偿,他们通常都愿意借此机会摆脱贫困,优化生存环境,而非强人所难。如我国三峡工程移民人数达110万,居世界之首。然而通过实行开发性移民后,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定,很多人发家致富,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再次,确有借建坝之名谋求私利者,那些受贪欲驱使的蛀虫,若不建坝,他们也会借修路、建桥、盖楼之名损公肥私,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是治理腐败,而不是停建水坝。
总之,从目前的社会需要来说,适当的建坝符合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具体工程来说,应该一分为二地辩证分析,一定要根据国情和需要理智地决策:对于利大于弊的水坝工程可以改善环境、造福人民,就要积极建设对于环境影响较大,但社会效益也巨大的大坝工程,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尽量减少其不利影响,容许其上马对于负面影响较大,问题暂时难以解决的大坝工程,要留给子孙后代去开发。总之,我们要珍惜并充分合理利用大自然赋于人类的生存资源,把水坝的弊端逐一解决,把水坝的有利之处发挥到极至,充分利用水坝所带来的综合效益,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福于人民。
第二篇:修建三峡大坝的利与弊分析
修建三峡大坝的利与弊
摘要:三峡大坝2006年5月全线建成,全长2309米,全线浇筑达到设计高程海拔185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外,其18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和847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三峡大坝的修建不仅震惊了中国,更震惊了世界。真正实现了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计划中的“高峡出平湖”。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给中国带来了各种益处,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危害。本文分析了修建三峡大坝所带来的主要益处和危害。关键词:三峡大坝;修建;利与弊
1、引言
每当人们提到三峡,作为宜昌人的我心中就油然升起一股自豪感,因为宜昌就是我的故乡,我见证了三峡大坝修建的全过程。众所周知,三峡大坝的修建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同时许多人指出由此引发的危害也不胜枚举。那么三峡大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工程呢?就让我们来探索一番吧!
首先不得不简单地介绍一下三峡工程。三峡工程的全名叫做“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顾名思义,三峡工程是一项减免水害、以水兴利(水力发电、水运、灌溉、供水等)的工程。因此,它也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三峡工程以其规模之大、水电站装机容量之多、综合效益之显著堪称为世界级巨型工程,它又是一项对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举足轻重的工程。三峡工程从最初的设想、勘察、规划、论证到正式开工,经历了75年。在这漫长的梦想、企盼、争论、等待相互交织的岁月里,三峡工程载浮载沉,几起几落,最终付诸实施。其实早在1919年,孙中山就在上海创办了《建设》杂志,对改良长江上游水路作出过一些设想,这大概是三峡工程最早的构想。
2、修建三峡大坝之利
三峡大坝的修建利弊参半,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三峡大坝的修建带来了哪些益处:
第一,三峡工程可以防洪,非常有效控制洪水。中国是非常典型的东南季风气候,降雨分布非常不均匀,长江从宜宾到武汉也是地上河,过去两千年的统计不到十年发一次洪灾,98年洪灾大家还是记忆犹新。三峡工程修建以后,巨大的调节库容,可以非常有效提高下游的防洪标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延缓河流淤积。长江处古洪水灾区,频繁到约10年一次,洪水威力强劲。三峡建坝后,能控制百年一遇洪水,确保中下游安全。遇千年一遇洪水,配合分 洪区分洪,可避免发生毁坝的危害。历史将证明:长江三峡工程,是直接确保中下游防洪体系内近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及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安全的守护神。中国的历史就是治河的历史,洪水不治无法使国得到安定。也就是说没有三峡工程,三峡工程在论证的时候,其它方面都还是可以替代的,唯独防洪不可替代的。
第二,三峡工程可以发电,18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和847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三峡建坝后,滔滔江水为三峡水电站做功,发电,并为三峡至葛洲坝区间的航运梯级进行反调节,再为葛洲坝水电站做功发电,以至三峡和葛洲坝年均总发电量将达1050亿度。若每度电价0.1 元,则创现值105亿元。三峡水电站地处我国腹地,至全国各大负荷中心的输电距离均约在1000公里内,是未来全国各大电网联网中心。电网联网后,既可与全国的火、水、核电互补,又能大大提高电网运行质量和效益。因此,三峡水电站,将是我国未来的电力调度中心。
第三,三峡大坝的修建给长江上游的航运带来了便利。三峡工程修建对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库区应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660公里的宜-渝江段落差很大米。有滩险一百多处,单航段几十处,重载货轮需牵引段也有好几十处,年单向航运能力不足1000万吨。而三峡建坝后,将淹没所有滩险、单航段和牵引段,航道扩宽很多,万吨级船队将通江达海,航运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年单向航运能力将超5000万吨。那么,横贯中华东、西大地黄金水道的形成,对发展和繁荣长江两岸至沿海地区经济,是非常有利的。
第四,三峡大坝的修建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三峡大坝号称“世界第一坝”,它的建成预示着我国水利建设进入世界领先水平,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修建三峡大坝之弊
此外,三峡工程还对环境、南水北调、养殖等多方面也具有很大的益处。然而由三峡大坝的修建引发的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
第一,三峡大坝的修建会加剧长江上游地质灾害的发生。专家研究后指出:三峡水库蓄水后有可能发生水库诱发地震,大坝四周的也会遭到侵蚀和山体滑坡。据新华社电 自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新生突发地质灾害增多。库区共发生形变或地质灾害灾(险)情132起,塌岸97段长约3.3公里,紧急转移群众近2000人。在二、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范围外已发生新生突发性灾(险)情30多处。这严重威胁了库区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三峡大坝的修建会破坏一大批破坏文物古迹。在上《地质环境工程漫谈》时老师提到:三峡一带已经被证实,埋藏着数量非常巨大的文物,很多都是极其珍贵而且是现在为止没有发现过的文物。但三峡工程动工以来到蓄水这段时间,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把这些珍贵的文物挖掘出来。据报道,真正挖掘出来的文物只占全部总数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有百分之九十的珍贵文物被埋江底了。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事情。还有一些是在三峡沿江的名胜古迹如张飞庙等都不得不淹没江水当中。这是对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大破坏,是无法挽回的损失,实在让人心痛。
第三,三峡大坝的修建带来了移民安置问题。据统计三峡水库淹没线以下的实有人口总计为84.4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8.03万人,占56.9%;农业人口36.38万人,占43.1%。按人口居住地来分,农村人口30.25万人;城镇人口47.78万人;工矿企业人口6.38万人。如何妥善安置这些人对政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三十年前三门峡移民的后遗症依然无法解决的今天(三门峡工程使一部分移民成为职业上访客,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在这种背景下又增加一个三峡百万移民的浪潮,我们将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卸下这个沉重的包袱?我们虽然已经吸取了三门峡移民的经验教训,不使大多数移民背井离乡,而主要采取就地后靠,但这根本无法解决移民的后遗症:大量河谷良田被淹,后靠土地贫瘠,生活水平降低,同时,由三峡大坝至重庆以至成都一线地下水位全面抬升,在洪水泛滥时将严重威胁重庆以及成都一线安全,今天的两湖灾难就是明天的成渝写照!经过重重筛选的新闻报道已经使我们看见了不少的泪水,不知移民的泪水还要流多少年„„
第四,三峡大坝的修建改变了三峡库区的气候。对于这一点,重庆人深有体会。由于修建了三峡大坝,在长江航道上竖起了一堵高墙,是的上游的暖湿蒸汽无法像以前一样顺着河道被风吹到下游,这些蒸汽聚集在上游,是的重庆等地夏天变得像个蒸笼。本来重庆就是我国“三大火炉”之一,如今更让人难以忍受。
第五,三峡大坝的修建还影响了一些生物的生长,甚至有灭绝的危险。突然增加的一个巨大水面将会使当地传承千年的生物种群更迭,而新的适应期将以十百年计,这将导致当地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优势动植物种群消失,短期内很可能使库区昆虫种群爆炸式增加,这种巨变式的生态更替能使人生活舒畅吗?三峡库区蓄水后,直接受淹没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有120科、358属、550种,其中有三种必需妥为保护的珍稀植物——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和川明参;受三峡工程影响的水生珍稀动物有白鳍豚、中华鲟、白鲟、长江鲟、胭脂鱼等。
第六,三峡大坝的修建还会造成局部江段水质污染加剧。目前,库区局部江段水质污染严重,但由于长江水流的自净能力强,后果还不严重。但长期蓄水后,水体流速减缓,复氧和扩散能力下降,局部江段水质污染将进一步加重。
第七,三峡大坝将使下游农业减产三峡大坝如果成功地拦截了泥沙,中下游地区的万顷良田将不再象过去一样肥沃,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将因此而减产。两湖地区为什么那么富足,这是因为大江大河从上游水流带来了丰富的矿物质的缘故;如果三峡大坝成功地拦截了泥沙,上海的海岸线将后退,崇明岛将萎缩„„两湖地区平原千里,良田万顷,湖泊众多,因为这里汇集了很多的河流,这里本就是万河奔腾的冲积平原,这里的水灾自古有之,正因为此,两湖既是人心向往的富庶宝地,又是大洪水的泛滥区域。
4、总结
鉴于三峡工程的益处和危害,不少人展开了是否该修建三峡大坝的论辩。那么到底该不该修建呢?就让实践去检验、让后人去评说吧!
参考文献:
陶景良.长江三峡工程66问.北京:长江三峡出版社,1996 范华群.三峡神游.上海:上海三联书社,2009 管维良,李禹阶.三峡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尚蔚.从三门峡到三峡.月光下原创文学网
第三篇:三峡大坝的利与弊(范文模版)
三峡大坝的利弊
三峡大坝的利弊
三峡大坝的修建,引发了上至政府高官下至普通百姓,甚至国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三峡的利弊有各种各样的评价,但教材还比较保守,笼统的说利大于弊,近期我关注了很多这方面的评价,我认为有必要告诉学生真相,让他们了解真实的三峡。三峡大坝于1994年正式动工,坝体高达185米,它的益处最主要集中在防洪、发电和航运等方面。
三峡工程可以防洪,非常有效控制洪水。中国是非常典型的东南季风气候,降雨分布非常不均匀,长江从宜宾到武汉也是地上河,过去两千年的统计不到十年发一次洪灾,98年洪灾大家还是记忆犹新。三峡工程修建以后,可以非常有效提高下游的防洪标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延缓河流淤积。长江三峡工程,是直接确保中下游防洪体系内近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及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安全的守护神。
三峡建坝后,和葛洲坝的年均总发电量将达1050亿度。若每度电价0.1 元,则创现值105亿元;若每度电创产值5元则每年可为国家增创产值5250亿元;若人均年创产值1万元,则可安置525万人就业。三峡水电站地处我国腹地,至全国各大负荷中心的输电距离均约在1000公里内,是未来全国各大电网联网中心。电网联网后,既可与全国的火、水、核电互补,又能大大提高电网运行质量和效益。因此,三峡水电站,将是我国未来的电力调度中心。
三峡工程还有效改善了某些河段的航运情况。660公里的宜宾-重庆江段落差很大。有滩险一百多处,单航段几十处,重载货轮需牵引段也有好几十处,年单向航运能力不足1000万吨。而三峡建坝后,将淹没所有滩险、单航段和牵引段,航道扩宽很多,万吨级船队将通江达海,航运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年单向航运能力将超5000万吨。那么,横贯中华东、西大地黄金水道的形成,对发展和繁荣长江两岸至沿海地区经济,是非常有利的。另外,三峡工程还对环境、南水北调、养殖等多方面具有很大的益处。
但大坝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从长远来看,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它的益处。认为三峡项目的社会和生态成本过高。三峡水库淹没了古老的城市和文化遗产,还迫使库区农民搬迁到人口更加密集的沿江坡地上,他们一方面要靠着比以前更少的土地勉强维生,一方面还要面临日益加重的土地侵蚀和塌方事故的致命威胁。而且库区搬迁居民的安置工作也被指责普遍存在腐败官员盗用移民安置款的现象。
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由于江水被大坝阻拦,农业残留物、生活及工业污染物无法顺流而下排入大海,而是倒灌回水库,使得库区水体的污染不断加重,并导致库区的长江支流出现“水华”现象。虽然政府部门说建了很多污水处理厂,但实际上许多污水处理厂并未与城市污水系统相连通。
泥沙淤积也是一个令工程师头疼的问题。长江每年要携带5亿立方米的泥沙进入三峡,但其中大部分都无法排出去,水库因此将出现淤塞,三峡大坝进而有可能垮塌。工程师在大坝底部设计了23道闸门用于在汛期冲走泥沙。据他们估计,该系统可保证三峡水库在今后一个世纪维持90%甚至更高的库容。但事实是泥沙淤积的速度高过了蓄水;大坝两侧山体严重滑坡,大量泥沙淤积于大坝内,大坝的蓄水能力与日剧减,抗洪能力也变成了笑话,下游数千万人危如累卵;污水倒流至大坝上游,重庆的长江码头10年之内就要报废;修建大坝迁移了100万人,修建完后突然发现还有500万人没法生存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下,因此还要将他们迁移„„
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状况的变化则会产生另外的问题。随着水中沉淀物的减少,阳光可以照到更深的水中,进而促使下层的藻类滋生,影响航道的安全。
危险因素还不止这些。中国的科学家称,大坝阻挡了淤泥流向下游,使包括上海地区在内的长江入海口收缩,海洋的咸水正在倒灌入内陆。
三峡大坝还号称可以大量发电,然而长江的一个支流的支流——贵州乌江——上修的一个水电站的发电量就达到了三峡的1/4。耗费巨资修建的三峡电站,其发电量并未如想象中那么大。
大坝的建立,影响了当地的地质基础的稳定。有地质学家称,三峡大坝拦截水量的庞大重力已开始在好几个地点侵蚀长江陡峭边岸。再加上水位波动频繁,因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滑坡灾害,也使得大坝附近的地区的地质结构被破坏。不只有滑坡危害,地震发生的频率也比以前增大了。看一些事例,你会感到触目惊心。
庙河是一个距离三峡大坝上游16公里的村庄。今年春天,大坝附近的庙河村村民们发现一条长200米宽1厘米的裂缝横贯稻田。而不久之后,大坝开始放水为夏季汛期作准备。到了5月初,雨季来临使水库水位再次上升,距离庙河村不远处的地点在5天内发生了4次坍塌。村民反映说,他们可以听到房屋内木质结构由于地面移动而开裂的声音。政府也要求他们疏散。当地官员担心,一旦整个山坡塌入水中,附近的居民将因此丧命,同时还会威胁到至关重要的长江水道运输。
07年7月14日,一条长江支流发生特大滑坡灾害,滑坡山体长、宽均在1公里左右,而厚度达18米。13名农民被吞没在泥石流中。滑坡体进入长江支流后激起两层楼高的大浪,摧毁了20余艘船舶,并导致11名渔民丧生。虽然官方称此次灾害乃暴雨所致,但地质学家称,是江水水位突然变化导致了河岸岩石松动。在生态方面,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将会对当地大范围的生态造成影响,像当地植被的破坏,气候的变化,对各种动植物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距有关报道,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附近的气候发生了异常,应该转暖的时间却还是很寒冷。一些生物像鱼类因为蓄水等一些原因改变了生活的环境,使得繁殖等出现影响。材料
材料一:9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 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从这些事件中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我们对这些事件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必须充分估计,对其中的惨痛教训必须牢牢记取。
分析:意识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含义: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意识能够反作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企业应该牢固树立起食品安全至上的理念,加强内部监管,把好生产关。企业要增强责任和法律意识。
材料二:一些领导干部往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地方经济”为借口,置国家的政策于不顾,置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背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忽视以人为本的理念,最终酿成一个又一个悲剧。
分析: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主要矛盾解决得好,可以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但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又会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其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产生影响。如果把主要矛盾看成是惟一的矛盾,而不用必要的力量去解决次要矛盾,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材料三:此次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启动了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对患儿诊断治疗、问题奶粉封存回收、相关企业停产整顿、事故责任查处、所有奶制品检验和相关行业整顿等问题做了重大部署,同时对地方政府以及负有监管职责的主要部门领导依法实行了严肃的责任追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这些事件再一次告诫我们,只有抓紧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全党同志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中国共产党才能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古人云“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因此,每一个党员、干部一定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与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患难。
分析: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表现: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就必须树立群众的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材料四:目前的中国,商业道德缺失问题严重。许多人不是缺乏商业道德,而是根本没有商业道德。三鹿事件曝光,引出大量品牌牛奶的质量问题,导致食品业免检制度的终结和三鹿、伊利、蒙牛、光明等品牌的“中国名牌”称号的取消。
分析: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我们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材料五: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安全体系和道德体系建设,诚实守信,依法经营,通过抓管理、抓质量来提高产品竞争力、赢得消费者信赖。而如果道德缺失、投机取巧,其结果只能是自掘坟墓。
分析: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②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去从事有益的活动。价值观不同,人们努力的方向、行为的态度、方式和结果也就不同。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错误的价值观。材料六:对于三鹿奶粉事件,由于有人往奶粉里掺加了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导致6200多名婴幼儿患病,反映出奶制品市场混乱,监管机制存在漏洞、当地官员报通常观念,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等种种问题„„
分析:因果联系 因果联系的含义: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联系。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材料七:“奶粉事件”无疑使中国乳品行业面临危机。但是,任何一个“危机”,如果处置得当,吸取教训,凤凰涅槃,这个危机就可以演变为新的“契机”。此次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虽然暴露出诸多问题,但通过国家的应急处理机制,我们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得到增强,各级政府的危机意识得到了提升,这对今后我们党提高执政水平也将起到促进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其实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契机,可能导致乳品行业的重新洗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品有问题的企业,不管名声多么大,如果不把生命健康置于首位,都必将遭遇生存危机;而那些平时不那么出名甚至默默无闻但是坚持质量为生命的企业,则因此有可能获得迅速发展的机会。
分析: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统一”包括以下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材料八: 对中国的奶粉业,我们不要过于悲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讲信用的企业哪怕目前还不是大企业,但借助新的信用和质量体系,将会迅速成长为大企业、大品牌。这正是法治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的惯常逻辑,尊重市场规律,尊重消费者重新选择的权利,才能重树中国乳品行业的信心。质检总局最近又对一些主要城市供应的酸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主要品种的液态奶进行了三聚氰胺抽样检测,均未检出三聚氰胺。9月26日、质检总局抽检了47个品牌的296批次产品,主要包括伊利、蒙牛、光明、三元、完达山、卫岗等市场占有率大的知名品牌液态奶产品,均未检出三聚氰胺。这样、监管、检测双管齐下液态奶市场信心逐渐恢复。
分析: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从长江三峡看江河大坝是怎样影响生态环境的
近些年来气候异常、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酷暑年年不断,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生这一切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人类活动,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最严重的破坏,莫过于在大江大河截流筑坝。
在大江大河截流筑坝,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这条滋养了中华儿女的母亲河由于大量的筑坝,造成流域内气候异常,域区内降水量已经少到不能再少,部分域区几乎是终年没有降水。它的下游年年断流,造成无水入海,就是中上游及支流的水量也已大大减少,频频出现断流现象,全然没有了过去“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勃勃雄姿。很难想象这条黄河二十年前居然还在“引黄济津”和“引黄济青”,可惜今天不知又该引谁济黄。国家在黄河投入巨资建的水电站,带给黄河流域的竟然是疮痍满目、风沙肆虐,带给黄河源区的是冰原雪域的萎缩和河流湖泊的干涸。这样的教训难道还要我们在长江上再去吸取吗?
在葛洲坝电站建成的八十年代中期以前,重庆四川以及西南地区的整个长江流域雨量充沛空气湿润,降雨量和气温年年都恒定在一定范围,尤其是成都平原,年年风调雨顺、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真正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而在此之后的这一地区的天气,用长期在此地工作的北方人的话来讲“越来越象北方的天气了”。降雨量大大减少且年份之间差别很大,空气也变得干燥,夏季气温明显升高,冬季气温变化无常,有的年份严寒,有的年份又趋于无霜。而在三峡大坝建成的最近几年除了延续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不正常的气候外,人们普遍对天气的感觉是“冬天过了是夏天,夏天过了是冬天,没有春秋两季”,没有了以前那种不管在那个季节“久雨必定久晴,久晴必定久雨”的规律,也没有了以前那种“太热了,一定会下雨”的气候特点,更没有了“盆地多夜雨”、“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自然景观。成都平原也频频出现江河断流,夏季酷热创历史纪录,典型的去年暖冬也创造了历史之最,旱情之严重波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前所未有,全然没有了天府之国应有的自然气候,这一切难道不是在长江上拦河筑坝造成的吗?
为什么长江上的两座大坝尤其是三峡大坝对自然环境和生态有这么大的破坏力?难道区区两百米高的大坝就能有这么大的破坏作用?如果将对自然环境产生破坏作用的各种因素割裂开来看,把它们分别产生的破坏力加起来确实是没有这么大的破坏作用。这也是建坝和反建坝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互不相让,谁也说服不了谁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再加上政治、利益等因素,建坝和反建坝的斗争将会进行到全国甚至全球能建坝的地方都建起来,直到人类毁灭为止。
我们看问题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它的全貌,看与它相关的一切事物的相互作用,才能看清问题的实质,也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我曾经讲过水是有灵的,你不要它流动,它也就不流动了,甚至连有都没有了。它的灵,就是它与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尤其是与它息息相关的大气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长江三峡两百米高的大坝相对于大气的对流起到的阻隔作用确实不会太大,最起码不会大到有这么严重的影响,在这一点上我的观点与支持建坝者的观点是一致的。但是大气除了自身的各种原因产生对流,是不是就没有其它因素让它运动了?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它的全貌,看与它相关的一切事物的相互联系,你会发现大气是一个整体,江流是一个整体,大气和江流也是一个整体,我们的地球以及地球上的一切都是一个整体。这是一个历尽亿万年沧海桑田的磨砺的整体,这个整体的任何部分无不遵循大自然厘定的规律。如果破坏了其中的一部分,就是破坏了这个整体,就是违背了大自然厘定的规律,破坏者也就必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有人可能认为我这是只讲大话不讲科学原理的危言耸听,我可以明确的说,所谓“科学原理”在大自然的法则面前微不足道,而人们还把它奉若神明,用它来与天斗、与地斗、与大自然斗,斗来斗去就是人类的毁灭。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我们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谐平衡、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这是自然之道。如果无视自然之道,而去寻找什么科学原理,无异于舍本求末。如果非要我讲所谓的科学原理,我也不妨讲一讲根本“微不足道”的所谓的科学原理。
刚才我讲了大气是一个整体,是由无数的个体组成的整体,是由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大气气团组成的完整整体,它的运动它的降水以及地表水蒸腾的汇入都是这个完整整体的组成部分;江流也是一个整体,从它的支流到干流、从它发源到汇入大海都是完整的整体,它的流动甚至它的蒸腾和雨水的降入都是这个完整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气和江流也是一个整体,更是一个组合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息息相关的完整整体,这就是我所讲的水的灵气之所在。大气是一个整体,我们可以设想大气是一个巨大的组合气团,大江的流动产生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作用于这个巨大气团的底部,使得这个巨大的气团不停的作与江流方向相反的运动,大气因此溯流而上,大气除了自身的因素产生对流外,还有这种外力的作用驱使它流动。这种外力作用在平原地区不是特别明显,因为在这种地形大气气团形状不是很稳固,大气溯流而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在山谷峡口地区大气气团的形状非常稳固,往往这些地方水流湍急,江流对于大气气团的推动作用特别明显。长期居住这些地区的人都知道,这些地方大多是起“上水风”,这就是江流对大气气团的推动,而且湍急的流水宜于水份的蒸发,大气气团在江流的作用下带着宜雨的湿润空气源源不断地溯流而上,加上大气本身的对流,带给其流域地区充沛而稳定的降水量,也是因此使其到达远离海洋季风影响的内陆江源地区。是江源地区丰富的降水造就了万里长江,是万里长江的反哺给了江源地区丰富的降水,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了大江之源,这就是我们的生态环境和谐平衡的自然之道。如果没有这样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天地循环,深处内陆的江源地区何来丰富的降水、怎样担当大江之源,又何来作为我们母亲的江河!
而当三峡大坝建起,坝上几百公里接近静止的江水,全然没有了过去的活力,全然失去了推动大气气团溯流而上的动力,蒸腾作用也大大减少,坝下流水的力量难以推动大气气团垂直攀上两百米的高度。江流在此截断,江流的动力也在此截断,大气除了自身的对流供给其上游地区一定的降水量外,外力对它的作用也在这里彻底消失。“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成为现实,云雨被截断,流水成平湖,一条完整的大江被截得七零八落,大自然厘定的规律被破坏,生态环境能不恶化吗?这就是重庆四川以及整个西南的长江流域气候异常,造成严重干旱、酷暑和暖冬的根本原因。我可以断言,是长江三峡大坝截断了长江流水推动大气溯流而上的动力,大大减少了湿润的宜雨气流进入上游流域地区,阻滞了天地循环、水气置换,使得这一地区气候条件恶化,降水量锐减,导致严重的干旱、酷暑和暖冬等恶劣气候现象。没有足够的降水,地表温度必然升高,造成冰川雪原的萎缩,江源地区必将成为戈壁沙漠,没有源头的万里长江能还叫江吗?甚至还有人竭力主张在三江并流区筑大坝修电站,在这一地区兴建“南水北调”工程,那更是要加速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灭亡。任其发展,当地球上最后一座大坝建起的时候,陆地上所有的水已经全部进入大海,江河已不再循环,而仅仅是大海的港汊。
这不是我危言耸听,这仅仅是在自然之道面前“微不足道”的所谓科学原理,也不是我要让人类回到原始社会,茹毛饮血刀耕火种,而是要让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掌握好一个“度”。这个“度”在这方面的标准是: 在不影响大流域气候的一些较小的江河及支流上适当的拦河筑坝修水电站,即使对局部地区有些影响,这些影响也会在大流域正常的气候条件下被修复。也就是说这个“度”是在不影响生态环境,即使影响也能在自然条件下恢复的范围内。我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够让有些人在一定程度上端正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要为政治和利益的驱使干那些祸国殃民的蠢事;让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们的生态环境,共同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更殷切的期望我们的国家领导人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认识,拿出政治家应有的风范,勇于修正过去的失误,屏弃政治与利益的因素,哪怕就是让国民经济的增长降低几个百分点,也要将那些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江河大坝拆除,尤其是长江和黄河那些给人民带来灾难的大坝,还江河于自然;严格限制在江河上筑坝修堤,对于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截流工程,绝不允许上马。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观,也只有在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才能建成一个真正和谐的文明社会。
三峡工程的利弊
有一种论点说:三峡工程将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因为不是火力发电,所以不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
想获得巨大的收益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大坝造成的破坏也是相当严重的:100多万人必须迁移,肥沃的河岸土地将被淹没;珍稀濒危与中可能面临灭绝的威胁;某些重要的历史名胜古迹将被淹没,其中的部分古迹甚至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其他的影响还包括:对于数千公里河流水文特性无法逆转的改变,对渔业、养殖业的破坏,带来复杂的下游洪泛区的改变,以及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某种洪灾的可能等等。下面我欢迎各位继续探讨。
在对三峡工程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时,中国科学院指出:工程最具破坏的方面是大规模的移民和大片土地被淹没。移民安置向来是中国修建大坝过程中较为头痛的问题,特别是三门峡、新安江和丹江口水库,每次移民的人数都超过30万。然而,三峡工程造成的移民规模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大坝工程将淹没19个县的部分地区,其中包括有着1000多年历史文化的涪陵和万县的部分地区以及重庆的部分地区。移民人口总数超过100万并可能将近190万。在这次移民的人口中,城镇居民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致使三峡工程的移民工作比以往的难度更大,费用更高。又因缺少合适的地点安顿如此多的移民人口,移民工作变得更加艰难。由于中国人口众多,适宜的土地已被开垦和占用,大部分的人口将会被安置到近年来人口业已过剩的水库上游贫瘠的高地上。安置100多万人的生产生活,无疑是等于重建一个社会,必将打乱原有的经济结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会在相当长的时期造成生产力水平下降,致使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再者,由于历史和交通的原因,境内工业集中布局于长江沿岸的城市和集镇。所以三峡工程淹没的工厂多,损失也大。虽然受淹厂可重新搬迁新建,但是因停产必将打乱相互协作配套的原有系统,对经济发展会造成较大的损失,最重要的是长江沿岸的千年古镇人文遗失,那些古调古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赖以发展的土壤,到他乡人生地不熟悉,尤其是那些方言和地方戏曲无法再发展传承.
另外对农业,前面所提到的14000h平方米肥沃农田将会没入水底,土地资源严重丧失。正如这个庞大的工程在规划时所预料的,它将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长江的鱼类资源丰富且易受破坏。由于河流的动态,河水的温度和化学组成的变化,以及符合这些鱼类生活特性的自然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的改变,都有可能对鱼的种类、数量产生影响,某些鱼种有可能因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数目骤减。
特别是工程将会严重影响到生活在长江中游的鱼类,而这一水域恰恰是中国特有的千种珍稀鱼类的主要栖息地,其中仅仅只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中华鲟和白鳍豚更令人关注。葛洲坝的建成可能已严重影响了中华鲟的繁殖,白鳍豚的数量也下降到仅有几百条,此外,另一值得关注的野生物种当属濒临灭绝的西伯利亚鹤,长江中下游恰恰是其越冬的栖息地,无疑也将受到大坝的影响。
河流的泥沙会带来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后果。长江是世界上泥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每年都会带走5到10亿吨的泥沙,尽管水库的泥沙流速难以预测,但专家普遍认为一般情况下每年河流携带的泥沙都将会被大坝截住。若此种假设成立,长江所携带的泥沙将在100年内填满水库。水库中的泥沙沉积会对下游造成影响。几千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带一直把这些泥沙作为农田和渔业的营养源泉。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发出警告:水库尾部附近的泥沙流速会加快,在旱季将严重影响上游的通航,水库尾部的泥沙还会抬高河岸。成问题的是还无法准确的预测水库泥沙的沉积速度。此种情况有可能使经济效益比预期的要低很多,即便有可靠的泥沙,沉积速度记录,泥沙沉积的速度与位置也是难以预测。
以印度的多用途水库为例,水利专家穆尔蒂说:“大多数水库每年的泥沙沉积速度是建设时计算速度的145%到875%。”利奥波德指出:“世界范围内,三峡大坝是在未经充分验证的情况下进行施工的,中国约有330个大型水库,其中230座的泥沙问题相当严重,导致总蓄水量减少了14%,其中一些水库由于分析不足和设计缺陷,在不到10年的时间蓄水量下降了 50%。”
三峡工程还会产生其它多种影响因素,水库所处的地区还是水源传染病易发地区,如血吸虫病。水库中的水大量政法会减少大坝下游的水流量。该工程的反对者对大坝方形来往船只的连环闸的可靠性也表示担忧。一旦五个密切相连的闸门中的一个出现问题,那么长江的航运将会中断。葛洲坝的船闸升降机就出过类似的问题,而它只有一个闸门,在技术上比三峡工程船闸设计要简单得多,原本自由流动的河流将要变成一个缓慢流动的水库,人们担心被淹没的农田和居民区会释放出有毒物质和污染物。水库对水流的控制会增加上海市地下含水层海水入侵的可能,从而影响到上海市的供水,归根结底,三峡大坝造成的影响可涉及的范围是事先无法预测的。一旦大坝建成,它的影响将持续几十年乃至几个世纪。
从三峡工程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水利工程在兴建的同时必然会产生许多对我们有害的方面。特别是大型水利工程,移民问题,泥沙问题,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经济效益减少等问题更令人担忧。我们兴建水利工程是为了使人类更好的生活在这一“水”球上,但若不经切实真正有效详细的设计和思考,也许弊还是要大。若一个工程真正投入建设实施,我们一定要尽量减少它给我们带来的弊端,使得人们受之福而不患其灾。水利工程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方面,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是水利工程成功的重要途径。
新的气候变化研究表明,全球正在变暖,而气候变暖使中纬度地区绛雨增多,到时,我国黄河流域降水增多,长江流域是否也可以维持流域供水。全球变暖后中纬度降水量增加不确定,全球环境恶化,使得旱涝灾害频发,程度在加剧,也可能华北不缺水,也可能缺的更多
三峡工程主要的弊处为战争时的威胁,诱发地震,破坏环境和生物圈.
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
跨流域调水对调水区、受水区的生态环境可能会引起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东、中、西三条线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基本相同:因水量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证,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遏止并逐步改善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对三条线路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利影响,经研究后认为:采取必要措施后,这些不利影响是可以减轻或避免的,不影响工程决策。
(一)东线工程
1994年已完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并通过水利部预审。针对东线工程的不利影响,其主要评价结论如下:
1、调水对长江口地区的影响 由于长江径流量大,调引水量小,调水对引水口以下长江水位、海水上溯、河道淤积、河口拦门沙的位置和长江航运等影响甚微。经物理和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长江下游(大通站)平均流量小于5500立方米每秒时;长江口拦门沙位置将上移3公里。若东线工程抽江规模达1000立方米每秒时,为防止在枯水期加重长江口地区的海水上溯,规划提出当长江大通站出现小于9000立方米每秒时,采取“避让’措施,减少抽江流量或暂停调引江水。三峡工程建成后,枯季流量平均增加约2000立方米每秒,可进一步减轻枯水期调水对长江口海水上溯的影响。
2、关于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问题
目前,黄淮海平原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并积累了丰富的防治土壤盐碱化的经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仍属补水性质,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
3、关于血吸虫病区北移
根据现场对北纬33°15′以北地区自然环境中钉螺的生存和繁殖实验以及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的实践证明,因气候原因,大规模调水不会将南方的血吸虫病区扩散到北纬38°以北地区。
(二)中线工程
1995年已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并经原国家环保局审查同意。由于加高丹江口大坝,改变了丹江口水库及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削减了洪峰流量,对中下游的防洪有利,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主要评价结论如下:
1、移民环境问题
由于丹江口水库淹没耕地20万亩和移民22万人(1990年调查),数量较大,如全部就地安置移民,将会加大库区环境压力,除就地安置一部分移民外,还可采取综合措施和外迁移民到新增灌区安置等措施予以妥善解决。
2、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
调水130—140亿立方米占丹江口坝址断面径流量的1/3,占汉江流域径流量的22%,可能会引起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变化,采取综合补偿措施后,可以基本消除不利影响。
3、对中下游航运的影响
调水130—140亿立方米,河道水位将下降0.6至1.0米,对航运和沿江的引水有一定影响,采取建设梯级枢纽后可以消除。
4、对下游河道造床运动的影响
调水130—140亿立方米(引水规模500立方米每秒),对汉江中下游出现800—1000立方米每秒的天数减少约20天,出现1000—3000立方米每秒的天数减少约100天,对汉江下游河道冲淤和环境容量有一定影响,采取引江济汉(引水500立方米每秒)补水,可以避免或减轻其不利影响(图12)。
5、第一期调水对环境影响不大
中线第一期工程的调水规模为80—90亿立方米。丹江口大坝加高后,丹江口水库由年调节改善为不完全多年调节,增加调节库容116亿立方米。通过合理调度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调水对汉江中下游水位的影响不大,对枯水期的水位还有所改善,可保持现有水电站发电效益。
(三)西线工程
大渡河、雅砻江、通天河三条河的径流量约221亿立方米,西线工程初步规划三条河年平均调水量为120~170亿立方米,占这三条河总径流量的54~77%,对下游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由于西线工程目前仍处于规划阶段,随着前期工作的不断深入,调水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因子有待进一步明确,西线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结果及其相应的减免措施将逐步提出。
(四)东、中线工程对长江口的综合影响 东线、中线的总调水规模为260—320亿立方米,占长江口多年平均入海水量的3%左右,对长江口枯水期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通过适当的避让和调度措施,如东线工程在枯水期利用调蓄工程向北送水,暂仃抽取江水,加上三峡工程建成后的巨大调蓄作用,可保证长江口枯水期流量不小于现状。
总结
每个水利工程在兴建的同时必然会产生许多对我们有害的方面。特别是大型水利工程,移民问题,泥沙问题,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经济效益减少等问题更令人担忧。我们兴建水利工程是为了使人类更好的生活在这一“水”球上,但若不经切实真正有效详细的设计和思考,也许弊还是要大。若一个工程真正投入建设实施,我们一定要尽量减少它给我们带来的弊端,使得人们受之福而不患其灾。水利工程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方面,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是水利工程成功的重要途径。
第四篇:大坝风险分析 -
小议大坝风险分析
[摘 要]:大坝风险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和加强大坝安全及管理水平。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大坝风险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目前的一些研究现状,简要总结了我国大坝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在介绍与总结过程中就相关问题提出了作者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关键词]:大坝;风险分析;实施内容;评价方法;展望
1.引言
将风险概念引入到大坝安全评价领域始于上世纪 50、60 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 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我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较晚, 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末, 可见大坝风险的研究与应用在国内外都是一门新学科。十几年来, 我国学者一方面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大坝风险理论与方法, 同时研究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坝风险分析新理论、新技术, 并取得了不少成绩。我国是筑坝大国, 遍布全国各地的大坝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 大坝的潜在威胁也是巨大的, 一旦失事就会给下游地区带来严重灾害, 并且随着老坝、病险坝数量日益增加,大坝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与此相应,大坝风险分析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展开。大坝的风险分析是评价和改进大坝安全度的有效工具, 它能结合工程判断深入地研究大坝的弱点或缺陷, 提高对失事原因和溃坝或漫坝后果的认识, 为决策提供依据。
2.国内外研究进程
风险分析技术的发展,最早起源于美国,首先使用于军事工业方面,197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发表了商用核电站风险评价报告网,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推动了风险分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在美国,由于1976年Teton坝和1977年TaccoaFall坝的相继失事,美国政府于1979年颁布了联邦大坝安全导则(FccST),其中有关安全评价、大坝设计、坝址选择的不确定性的风险决策分析引人注目“同时,联邦紧急管理机构和斯坦福大学、垦务局、曼切斯特研究院等开展合作,重点研究大坝安全问题的风险分析方法。
其后,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1988年)发表了一篇关于“大坝水文安全评估程序”的报告,提出利用赔偿费用进行损失补偿,但没有解决如何考虑生命损失的问题。二十世纪80年代,DavidS.Bowles运用了风险分析方法为美国西部几个大坝业主进行了大坝风险评价”其中两例使用了“每挽救一人的成本费用”作为“减少生命安全风险的成本效益”的衡量尺度,以考虑生命方面的损失。
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B.c.Hydro和澳大利亚大坝委员会(ANcoLD)根据在其它领域的实践经验(如工业设施和核电),制定了暂行的生命损失可接受的风险标准,这些标准是风险分析在大坝安全评价应用中的一个转折点。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美国发表了不少关于水库大坝风险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实例的文章以来,大坝风险分析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欧国家发展迅速,其他国家主要是向这些国家学习后回去推广应用的。
3.大坝风险分析的实施内容
根据风险评估在国外大坝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以及风险技术在化学工业、航天业、水资源等领域中的应用与研究 ,将大坝风险分析的具体实施内容分为风险鉴别、风险估计、风险标准、风险转移和风险接受5个方面[1]。
3.1风险鉴别
风险鉴别。风险鉴别是从能引起大坝失事的各种事件开始到失事的各种后果 ,逐一地鉴别每一个事件。起始事件可分为外部的和内部的。外部事件包括地震、洪水和上游库区失事等 ,内部事件包括坝基岩(土)体及筑坝材料特性的化学变化以及潜在的结构缺陷等。在这一阶段中 ,主要任务是通过专业判断和专业经验 ,结合可用资料的分析和现场勘察 ,制作出用以描述事件-后果序列的失事树。
3.2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风险估计是指对失事树中各种事件发生的概率的计算、最终导致大坝失事所引起的各种损失的计算、以及综合各种事件计算整个大坝系统的风险。
3.3风险标准
风险标准。风险标准的制定是为了决定大坝应该达到多大的安全程度 ,即决定大坝可接受多大的残余风险。风险标准的制定同大坝安全管理的原则、下游地区的人员及财产状况、各国相关的法律及政策等因素有关 ,通常是由大坝所有者、管理人员等决策者作出决定。
3.4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对于最终所得到的大坝风险 ,若不能接受 ,就要制定相关方案进行风险转移。风险转移可通过减小引发大坝失事的各种事件的发生概率或减小大坝失事所造成的损失来达到 ,这两者均可考虑用结构的或非结构的措施。
3.5风险标准
风险接受。风险接受是指大坝的所有者或管理人员认为这一大坝已不值得再投资并且溃坝的后果可以接受 ,不再对大坝采取加固或安全改进措施。
4.用于大坝风险评估的三种常见方法
大坝的风险评估可用于大坝的规划设计、维修加固、改建以及防洪等。由于评估的用途不同, 评估的侧重点和评估所要求的详细程度也不同, 于是产生了下述三种有所区别的风险评估方法。
4.1 规划级的方法
规划级的方法用于规划阶段, 由于坝尚未建设,除了水文、地质资料相对完整外, 其余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 因此大坝的失事概率的估计主要依赖于
历史资料并结合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在决策过程中通常使用效益-成本分析法。
4.2 筛选级的方法
筛选级的方法主要用于以下两个方面:对大坝进行“优先”排队, 为维修工作分配有限的资金;确定大坝是否安全及各部位的安全程度, 为大坝的安全检查周期、检查重点对象等大坝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筛选级的方法可分为指标法和定量法。筛选级的方法重点在于强调方法的统一。
4.3设计级的方法
设计级的方法是一种详细的风险分析, 除了风险鉴别和风险评估之外还包括对风险结果的解释。设计级的方法一般用于已建大坝维修方案或者新坝设计方案的灾害评估和风险代价分析[1]。
5.展望
虽然我国水库大坝风险评价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还是应该看到,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笔者认为, 当前我国水库大坝风险评价研究主要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开展溃坝模式和溃坝概率研究;开展溃坝后果评估方法研究;研究预报调度对大坝风险的影响;研究时变效应对大坝风险的影响;开展大坝风险标准研究;开展基于风险的大坝安全评价体系研究;开展我国大坝风险管理系统研究。
6.结语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大坝风险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基于风险概念的大坝决策、设计与管理。我国针对大坝风险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 并且大坝风险分析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研究课题,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尚有许多的工作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其理论和方法有待于完善。我国大坝风险分析的下一步工作将是:进一步开展溃坝模式和溃坝概率研究,开展溃坝后果评估方法研究、研究预报调度对大坝风险的影响、研究时变效应对大坝风险的影响、开展大坝风险标准研究、开展基于风险的大坝安全评价体系研究、开展我国大坝风险管理系统研究等。并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公众意识的不断增强, 要求大坝更为安全可靠,从而大坝风险分析在对大坝的监测、评价和提高安全性方面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将有助于推动对大坝风险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傅琼华,段智芳.群坝风险评估指数排序方法的探讨[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6, 4(2):107~110.[2]范子武,姜树海.允许风险分析方法在防洪安全决策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 2005, 36(5): 618~623.[3]李清富,龙少江.大坝风险研究综述[J].灾害学, 2006, 21(2):35~39.[4]徐祖信,郭子中.开敞式溢洪道泄洪风险计算[J].水利学报, 1989, 4:50~54.[5]范子武,姜树海.蓄、滞洪区的洪水演进数值模拟与风险分析[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2000(2): 1~6.[6]姜树海,范子武.水库防洪预报调度的风险分析[J].水利学报,2004(11): 102~107.[7]罗启华,周研来等.基于SAR模型和蒙特卡罗法的防洪调度风险分析
[J].人民长江,2011,42(1):4~8.[8]周建方,唐椿炎等.贝叶斯网络在大坝风险分析中的应用[J].水力发电学报, 2010, 29(1):192~196.[9]姜树海,范子武.时变效应对大坝防洪风险率的影响研究[J].水利学报, 2006, 37(4): 425~430.[10]麻荣永.土石坝风险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 27~33.[11]周元春,薛桂玉,等.大坝安全风险评估初探[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5(10): 47~53.[12]黄海燕,麻荣永.大坝安全模糊风险分析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8(1): 4~18.
第五篇:电子商务的利与弊分析
电子商务的利与弊分析
毛锦庚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计算机系,江西九江332020)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电子商务的全新发展。讨论其存在的优越性,同时对潜在的风险性进分析比较,充分肯定网络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利电子商务的弊
一、引言
电子商务是Intemet爆炸式发展的直接产物,是网络科技应用的全新发展方向。Intemet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也成为电子商务的内在特征。并使得电子商务大大超越了作为一新的贸易形式所具有的价值,它不仅会改变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而且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与结构。电子商务、网上交易蓬勃发展,但是大家对隐藏其后的信用体系结构,交易保障体系关注甚少,出现了少数的网上欺诈行为而产生“劣币驱除良币”的决纠纷。建议书中将“庭前调解结案的案件减半收取诉讼费”和主审法官、法官助理的姓名及联系电话等的事项告知当事人.以提高当事人的调解极性,方便当事人及时联系法庭工作人员。此种做法对司法资源的耗用不大,符合广州当前的调解现状。二)健全调解网络.缓解法院诉讼压力。o 针对案件压力大已成为阻碍广州诉讼调解成功率的一大瓶颈的情况.笔者建议通过健全调解网络、扩大调解外延来分流调解案件、缓解法院诉讼压力。实际上。广州市芳村区法院的“大调解”格局正是扩大调网络的做法之一.该法院利用基层组织如村委会、居委会、妇女委员会等开展调解工作,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结合。然而,笔者认为,此种做法有待完善。广州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发展的多元 化、复杂化使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层出无穷,为了应对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基层机关、司法机构和各种社会团体的公务也较其他地区繁忙,大面积地在基层组织招收人民调解员似乎并不实际。因此笔者认为广州市法院可尝试在各自管辖的区、街道甚至于村区域范围内挑选在当地群众心中较德高望重而又具有一定纠纷解决能力的公民作为调解联络员,进行短期的业务培训.蹲点负责各自区域范围内的调解工作,把 调解网络扩及到街道甚至村。毕竟,调锯联络员熟悉当地的社情民意、习俗.又具有一定的民间调解工作知识,法院立案后.先将案件庭前的调解工作交由调解联络员负责,更便于开展调解工作。(三)结合三率——当事人满意率、申诉率和调解率.完善调解考核机制。、通过问卷分析,笔者认为,广州各区法院将调解率作为考核法官调解水平标准的一般做法,忽略了案件的复杂程度、审理期限、当事人的态度等可能随时影响调解率的客观因素,欠缺科学。为了寻求公平、科学的调解考核机制,真实反映法官‘的调解能力。笔者同时在法官群体中开展了一项关于完善调解考核制度的调查,就调解考核制度的考虑因素问题设置了如下选项供法官选择,包括“调解率”、“当事人满意度”、“申诉率”、“法官审理案件数”、“案件复杂程度”等。分析得出,法官认为“调解率”、“当事人满意度”、“申诉率”三个因素在考核中最值得考虑的分别占62.5%、75%、68.8%。因此,笔者建议除调解率外.调解激励可适当结合当事人的满意度、案件调解后的申诉率两个因素进行。t(四)重视对当事人进行调解宣传,激发调解意向。
大多数当事人对法院调解制度处于一种不完全熟悉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在群众中广泛宣传法院调解制度及其优越性。笔者认为,法院可区分不同的对象,分别把握重点。采取不同的宣传形式。如对于诉讼当事人.由于法院受理后已经进入了庭前阶段,重点可放在《调解建议书》环节,集中宣传调解省时省力。节约金钱以及“庭前调解结案的案件减半收取诉讼费”这些优越性。此外,由于民事纠纷案件逐年上升,诉讼外的群众作为潜在的诉讼当事人,法院应予以同样重视。法院可通过宣传栏、法院刊物等途径,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调解制度,激发潜在当事人通过调解解决纠纷意向。,(五)提高调解员的调解水平。
2004年司法解释颁布后.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政策上对诉讼调解给予了充分重视,在新形势下如何探索民事调解的新途径、新方法被提上法院发展的重要议程。此外,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关系趋于复杂化,疑难案件、新类型案件数量不断上升.为了适应化解当前矛盾纠纷需要,法院必须提高调解员驾驭矛盾纠纷的能力,提高相关人员的调解水平和技能。因此。笔者认为,法官以及各诉讼调解员在专业知识、工作 技能方面必须及时“充电”。各区法院可定期组织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升级,提高调解人员的驾驭矛盾纠纷的能力.以适应社会法制的发展。
二、电子商务的利
’ 电子商务的一个很大的优点是它不仅适合于大企业使用.而且对众多的中小企业也非常有利。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财力、信息技术实力较弱,中小企业如何应用电子商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中小企业使用电子商务的好处:对于中小企业来讲.电子商务能给它们带来许多新的机 遇和挑战,它能够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许多困难和问题。Intemet的到来可以为中小企业开辟更广泛的市场空间。由于信息的竞争在企业的竞争优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了电子商务,中小企业在信息方面就能够与大企业竞争。总的来讲,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市场一2.市场供应链3.内部操作和过程控制4.客户服务5.信息作为商业资产
三、电子商务的弊和风险
伴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演绎为一场波及全球、囊括多行业的商海新潮,这股潮流改变着传统的交易方式。冲击着落后的管理思想.很多企业都在力图推行电子商务,以紧跟时代的发展,但是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过程中应谨防以下六大风险: 1.模式同质化风险
我国的电子商务模式脱胎于美国的模式。因此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BtoB、BtoC、CtoC三种定式模式在国外布道者的传播下迅速推广开来。国内的电子商务经营者把这些东西学来,当做“圣经”一样去复制和炒作。应该承认这些电子商务模式对推动我国初期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深化.这种同质化、大家都千篇一律的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消费者需求个性化、多元化的需要,因而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时要力求体现个性化,避免踏进同质化的误区,无法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2.超前的风险
电子商务固然能够起到跨时空交易、降低成本等作用,但是电子商务并不是万能和普遍适用的。有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都在进行轰轰烈烈的电子商务革命.仿佛自己不电子商务一下不够时髦.于是也附和着进行电子商务改造,结果由于企业管理水平跟不上,供应链企业不配合,导致花费巨大的电子商务系统成为一种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某企业主要从事石油制品的生产。决定建立自己的BtoB电子商务网站,在网上对销售体系进行整合.认为通过这样的跨越式发展策略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结果因为合作伙伴不愿意通过此方式采购,继续采用以前的采购方式,致使该项目在产生效益之前就面临被淘汰的威胁。3.滞后的风险
与超前风险相反的是。有些企业本该实施电子商务却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没有进行电子商务变革.这样的结果同样是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如某高科技企业其客户主要是各大企事业单位,由于该企业历史短暂,没有形成自己应有的管理体制,所有生产和销售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企业领导意识到必须加强企业管理水平.并推行了各种新管理措施。但收效甚微。对于这样的企业要尽快建立自己的ERP和CRM系统.通过 电子商务系统来变革企业内部传统的管理。藉此提高企业的竞争力。4.技术风险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是网络应用程度不广。网络结构复杂,不同行业不能实现互通互联,应用落后于技术发展,传统企业难以适应新经济要求。我们应本着市场牵引、应用主导、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争开放的方针,尽快建立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开发关键的技术和产品,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子商务的运营机制。最关键一点,是通过政府、企业等各界的通力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科技 成果和管理经验。尽快建立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务电子商务平台。此外,目前有关电子商务安全的技术还没有完全解决,包括交易安全、认证安全和数据加密等。技术风险容易导致安全风险。5.信誉风险 中国BtoC电子商务的最大网站mv8848的轰然倒闭使人们对电子商务的信誉度感觉降至冰点。以致整个电子商务行业都不可避免地遭遇一场信誉危机。因此,现在电子商务企业要最大限度地克服信誉风险。落实到企业的行动中去.就是要“勿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对于企业的每个订单、每个客户都不能马虎,细微之处见真情。特别要重视搞好消费者关注的售后服务、付款方式,不能交易一完成.服务就终结,甚至翻脸不认人。短视带来的是电子商务的短命。mv8848欺骗消费者的最终结果是倒闭。6.人才风险
电子商务需要大量计算机人才和网络经济人才。现在连电子商务的倡导者美国都感到这方面人才外流的倾向更加明显且流失也更加容易。特别是随着国外IT企业的大量进入,一场争夺电子商务人才的中外争夺战即将打响。因此,作为电子商务企业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将人才视为企业之本,做到用待遇吸引人,用感情凝聚人,用事业激励人,从而有效地预防人才流失的风险。
四、电子商务应前景和展望
电子商务诚信要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一是商家要自律,不发布虚假销售信息;二是购物者不提交假订单。是各个商家联合起来组成行业协会。这样会对网络购物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诚信被视为“立人之道”、“立业之基”、“立政之本”。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 和根本。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在电子商务领域也是如此,诚信决定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关乎中国电子商务的前途未来。国家关注电子商务诚信,将使电子商务有法可依、有纲可循;电子商务协会致力于电子商务 诚信,必将推动电子商务健康发展.逐步引导中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立;企业诚信的建立,使电子商务更有生命力。电子商务还处于发展初期,尤其是诚信机制还需完善,需要各层次人员共同来建立。
五、结论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与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紧密相连的新型贸易方式,对现行道德与诚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电子商务带来的新问题,需要对原有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进行调整修正来解决。密切注意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积极探讨、研究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电子商务规范,改善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环境,对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地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__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1])的定义:以电子及电子技术为手段,以商务为核心,把原来传统的销售、购物渠道移到互联网上来,打破国家与地区有形无形的壁垒,使生产企业达到全球化,网络化,无形化,个性化、一体化。
通俗定义: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信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的各种商业和贸易活动。
电子商务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化方式为手段,以商务活动为主体,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所进行的商务活动过程。
电子商务是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持续优化的过程。电子商务涵盖 的范围很广,一般可分为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或企业对消费者(Business-to-Consumer)两种。另外还有消费者对消费者(Consumer-to-Consumer)这种大步增长的模式。随着国内Internet使用人数的增加,利用Internet进行网络购物并以银行卡付款的消费方式已渐流行,市场份额也在迅速增长,电子商务网站也层出不穷。电子商务最常见之安全机制有SSL(安全套接层协议)及SET(安全电子交易协议)两种。
电子商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电子商务的先驱IBM公司于1996年提出了 Electronic Commerce(E-Commerce)的概念,到了1997年,该公司又提出了Electronic Business(E-Business)的概念。但我国在引进这些概念的时候都翻译成电子商务,很多人对这两者的概念产生了混淆。事实上这两个概念及内容是有区别的,E-Commerce应翻译成电子商业,有人将E-Commerce称为狭义的电子商务。将E-Business称为广义的电子商务。E-Commerce是指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贸易活动的电子化。E-Business是利用网络实现所有商务活动业务流程的电子化。E-Commerce集中于电子交易,强调企业与外部的交易与合作,而E-Business则把涵盖范围扩大了很多。广义上指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或活动。狭义上指利用Internet从事商务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