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北京市建设征地农转工人员安置办
北京市建设征地农转工人员安置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国家建设顺利进行,妥善安置因建设征地造成的农村多余劳动力,维护社会安定,根据《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市农转工人员安置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进行建设征用土地的,农转工人员的安置均执行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农转工人员,是指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国家机关、军事单位、城市企事业单位进行建设征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被征地单位的土地被全部征用或者部分被征用后剩余的耕地按农业人口平均不足5分地,造成的农村多余劳动力,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以下简称农转非)并符合转工条件的人员。
第三条 市土地管理局、市劳动局在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对全市农转工人员安置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区、县土地管理局、劳动局在区、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对本辖区内农转工人员安置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 本市建设征地坚持先安置农转工人员,后进地开工建设的原则。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急需先进地建设后安置农转工人员的,必须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决定,方可进地开工建设,并限期安置农转工人员,所需搬迁的乡、镇、村办企业和农村居民住宅的建设,应与重点工程建设同步进行。
第五条 本市农转工人员的安置,坚持谁占地谁负责的原则。安置办法采取多渠道、多种形式。
第二章 农转工人员的安置
第六条 农转工人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男年满16周岁不满59周岁,女年满16周岁不满49周岁(以市人民政府批准征地之日为准);
(二)身体健康,转工后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坚持正常工作的。
第七条 下列农转非人员,不予农转工安置:
(一)年龄不满16周岁或者男年满59周岁、女年满49周岁的。
(二)身体患有严重疾病,转工后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坚持正常工作的。
(三)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以及在校学生。
(四)其他不符合农转工安置条件的。
第八条 符合农转工条件的人员,由建设征地单位尽量自行安置;建设征地单位确实自行安置不完的,由市、区、县土地管理局会同劳动局组织被征地单位、被征地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协助建设征地单位采取以下多渠道的办法进行安置:
(一)建设征地单位委托有安置能力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或其他单位代为安置。
(二)建设征地单位委托被征地乡、镇、村办企业代为安置。
(三)经批准征地后撤销村或队建制的,对被征地范围内的乡、镇企业作为经济实体予以保留,仍由乡、镇农工商总公司管理,安置被征地范围内的农转工人员。
(四)征地前已在乡、镇、村办企业工作的人员,征地后所在企业未撤销的,由其所在企业安置,办理农转工手续后继续在该企业工作。
(五)用工单位与符合农转工条件的人员通过双向选择进行安置。
(六)征地前已经领取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人员,办理农转非手续后,继续从事个体经营。
(七)鼓励符合农转工条件的人员自谋职业。
(八)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的人员,按照自愿原则,经本人提出申请并办理公证后,可以一次全额领取安置补助费,不再安置工作,也可以按有关规定办理超转手续,移交民政部门,享受超转人员待遇。
第九条 建设征地单位落实农转工的安置去向方案,应与被征地乡、镇人民政府协商,经区、县土地管理局和劳动局核实,市土地管理局审查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条 因土地被全部征用,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村或队建制,农业户口全部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原村或队中服兵役的义务兵,复员退伍后按城镇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建设征地单位应将其安置补助费一次全额拨付给区、县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第十一条 因土地被全部征用,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村或队建制,农业户口全部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原村或队中正在劳动教养或服有期徒刑人员,解除劳动教养或刑满释放回原籍入城镇户口的,执行城镇待业人员的有关规定。建设征地单位应将其安置补助费一次全额拨付给区、县劳动局,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第十二条 乡、镇、村办企业为安置农转工人员需要扩建、改建或新建的,由建设征地单位会同乡、镇人民政府提出计划,报经区、县人民政府同意,由计划、规划、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办理立项、选址、规划、占地手续。
第三章 办理安置农转工人员的手续
第十三条 建设征地单位委托其他单位安置农转工人员的,以及乡、镇、村办企业或其他单位依照本办法安置农转工人员的,建设征地单位应与安置单位签订安置工作协议书。安置工作协议书经公证机关公证后,建设征地单位将农转工人员的安置补助费一次全额拨付给安置单位。
第十四条 安置在乡、镇、村办企业工作的农转工人员,其安置补助费由建设征地单位一次全额拨付给被征地的乡、镇农工商总公司,由乡、镇农工商总公司按规定拨付给安置农转工人员的乡、镇、村办企业。
第十五条 建设征地单位或其他单位安置的农转工人员,按全民所有制职工办理招工录用手续,实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制。安置在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或乡、镇、村办企业的农转工人员,保留其全民所有制职工的身份。
第十六条 符合农转工条件的人员,自愿自谋职业的,按下列规定办理手续:
(一)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建设征地单位审核,报区、县劳动局批准。
(二)自谋职业申请经批准后,由建设征地单位与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及本人共同签订协议书。协议书须经公证机关公证。
(三)协议书经公证机关公证后,建设征地单位将安置补助费一次全额付给本人。
(四)本人持协议书到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劳动部门办理求职登记,由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按城镇待业人员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五)自谋职业的人员办理求职登记后,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从事个体经营,可以自找工作单位,也可以到劳务市场求职。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劳动部门应优先为自谋职业的农转工人员办理工商登记或介绍就业。
第十七条 征地前已经领取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人员,由建设征地单位与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及本人共同签订协议书,经公证机关公证后,建设征地单位将安置补助费一次全额付给本人。
第四章 工资、劳动保险及福利待遇
第十八条 农转工人员执行所在单位的工资、奖励、劳动保险、福利制度。
对农转工人员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安置单位在安排其工作岗位时,应发挥其专业技术特长。
第十九条 农转工人员不实行试用期和初期工资制。
由原所在乡、镇、村办企业安置的农转工人员,原工资待遇不变。
安置到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或新安置到乡、镇、村办企业的农转工人员,由企业根据农转工人员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自行决定其实际应得的工资、奖金等待遇,但不得少于市劳动局规定的起点工资标准。
安置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农转工人员,由安置单位按照其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年限,比照本单位相同工龄人员的工资水平确定其基本工资。
第二十条 农转工人员起点工资与国家规定的各种价格补贴之和,比其农转工前3年所在农村集体分配平均收入降低的,可以按其减少部分的70%计发生活补贴。生活补贴月最高标准为50元。
第二十一条 建设征地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农转工人数进行安置。
中央在京单位、军事单位安置农转工人员需要增加的劳动工资指标,由安置单位负责落实。
本市所属单位安置农转工人员需要增加的劳动工资指标,由安置单位按照市劳动局和市人事局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二条 农转工人员的工龄按国家规定从其到安置单位报到之日起计算。因国家重点工程急需先占地后安置的,农转工人员的工龄,自建设单位进地之日计算。
第二十三条 农转工人员待安置期间的工资、补贴、医疗费,由建设征地单位按照市劳动局规定的标准支付给本人。其待业保险、退休养老基金,由建设征地单位按照市劳动局规定的标准,向被征地区、县待业保险机构和退休金统筹机构缴纳。
第二十四条 农转工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缴纳养老保险金年限满10年的,可以享受退休待遇。
农转工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缴纳养老金不满10年的,按特殊情况处理,根据本人达到退休年龄前3年的月平均实得工资和市劳动局的有关规定计发生活费。
第二十五条 农转工人员的待业保险和退休养老基金统筹,按市政府和市劳动局有关规定执行。安置到乡、镇、村办企业的农转工人员,按规定享受待业保险和退休养老保险待遇。其待业保险和退休养老基金统筹,由所在企业按照市劳动局规定的标准,向区、县待业保险机构和退休金统筹机构缴纳。
第五章 安置工作各方的权利与义务
第二十六条 建设征地单位享有下列权利:
(一)已委托其他单位协助安置农转工人员并已一次全额拨付安置补助费的,不再负责安置工作;
(二)对自愿申请自谋职业人员,一次全额付给安置补助费后,不再负责其安置;
(三)按国家规定应该享有的其他权利。
第二十七条 建设征地单位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负责安置农转工人员。
(二)按市劳动局的规定支付农转工人员待安置期间的工资、补贴、医疗费。
(三)负责与安置农转工人员的乡、镇、村办企业共同办理企业发展生产所需的用地手续。
(四)按国家规定应该承担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八条 安置单位享有下列权利:
(一)对逾期三个月不报到的农转工人员,可按其自动放弃农转工安置权利处理,不再负责安排其工作。
(二)对不履行劳动合同,损害单位利益,造成经济损失的农转工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三)按国家规定应该享有的其他权利。
第二十九条 安置单位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安置农转工人员;
(二)向农转工人员讲明本单位的真实情况;
(三)与农转工人员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四)对农转工人员进行遵纪守法,职业道德、安全生产和其它规章制度的教育;
(五)对农转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
(六)保障农转工人员享有国家规定的劳动保护、劳动保险和福利待遇;
(七)按国家规定应承担的其他义务。
第三十条 农转工人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符合农转工条件的,有权要求安置;
(二)待安置期间,享受建设征地单位预付的工资、补贴、医疗费;
(三)享有与安置单位职工同等的劳动报酬、劳动保险和福利待遇;
(四)安置单位不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国家政策、法规,侵害农转工人员合法权益的,有权要求安置单位合理解决;
(五)按国家规定应该享有的其他权利。
第三十一条 农转工人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待安置期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公共秩序,保证国家建设征地顺利进行;
(二)安置单位一经落实,不得逾期不报到。逾期三个月不报到的,视为自动放弃农转工安置的权利;
(三)与安置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四)遵守安置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安全生产;
(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提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工作任务;
(六)本人违反劳动合同、违反国家政策、法规,给安置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根据其后果和责任大小,予以赔偿;
(七)自谋职业人员一次全额领取安置补助费后,不得再要求安置;
(八)进入劳务市场求职的,必须服从劳动行政部门的管理;
(九)按国家规定应该承担的其他义务。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建设征地单位或安置单位不依照本办法履行安置义务的,由市、区、县劳动局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提请其上级主管部门追究单位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并由市、区、县土地管理局责令建设征地单位停止用地。
第三十三条 农转工人员不服从安置,扰乱公共秩序,拒绝、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克扣、挪用、侵占、私分安置补助费的,追究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农转工人员被安置后与安置单位之间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向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市土地管理局、市劳动局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办法,制定有关本市农转工人员安置的具体政策。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土地管理局会同市劳动局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83年8月2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北京市建设征地农转工劳动工资暂行处理办法》同时废止。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你好哦啊,
第二篇:园区征地拆迁安置办2010工作总结[小编推荐]
园区征地拆迁安置办2010工作总结
及2010工作计划
一、2010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园区征地拆迁安臵办在园区工管委、北坝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镇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青东坝工业集中区和北坝城市新区,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奋斗目标,本着以人为本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拆迁一处,造福一片,稳定一方”的原则,严格按照征地拆迁法律法规要求,依法行政,平安拆迁,积极稳妥快速推进各地块征地拆迁和项目进场进程,超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2010年新征收土地118.93亩,提供项目落地土地1376.7亩,出让土地246.82亩,划拨用地287亩,土地出让收入29471.64万元,拆迁农户123户,旧房15000平方米,支付土地补偿、青苗及附着物补偿费585.85万元,房屋拆迁补偿1412.3万元。
(一)突出重点,青东坝工业集中区再现亮点。
2010年青东坝工业集中区共完成拆迁59户,拆除旧房面积7080余平方米。
1、完成了青东坝防洪堤用地所涉东涪村一社64.27亩、二社28.66亩土地的征收及青苗附着物的赔付,完成了整个防洪堤用地1208.24亩(其中防洪堤用地197.97亩)的土地征收工作,
4、已完成贵熙帝景二期用地6户拆迁户协议的签定,拆除旧房面积606.7平方米,安臵人口20人。
5、已完成会仙路东段、耀森路及断头路的前期地勘工作和青苗附着物的补偿。
(三)顾全大局,强力推进全县重点项目建设。
1、滨涪路一、二期用地:已完成刘家壕整治及污水处理厂管沟一期用地103亩的划拨出让,刘家壕整治及滨涪路二期共需用地160余亩,现已划拨出让70余亩,所有前期工作都已完成,待资金到位后可完成全部用地划拨。
2、马望路建设:
①已完成马望路建设新增用地26亩的土地征收及青苗附着物赔付。
②已完成马望路所涉北塔村拆迁户18户拆迁协议签定,安臵人口90人,拆除旧房1740.4平方米。
③提供马望路砌土场用地共265亩。
3、项目用地:
①已完成耀森上城安臵房28亩用地的相关供地手续办理,现已顺利开工进场。
②已完成垃圾中转二站3.97亩用地的红线图出具及相关供地手续办理。
③已完成老龄委5.23亩、残联15亩用地的红线图出具及相关供地手续办理。
6、已挂牌出让土地8宗,其中青东坝3宗(锦峰纺织、雅晶科技、波鸿机电),北坝城市新区5宗(体育馆以北、斌达公司用地、京冶以南土地、北塔路以北土地、东河路社区涪江大桥头)。
7、老龄委、残联、滨涪路、垃圾中转站用地均属划拨用地,共287亩。
8、完成了占用信用联社70余亩土地的臵换。
9、完成了宏达公司办理抵押物臵换手续60亩土地相关手续的办理。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过去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部分拆迁户期望值过高,拆迁补偿要求脱离实际。有的想拆一还几,少量补差价,甚至不补差价;有的想通过拆迁发财致富,进而漫天要价,无理取闹;有的不仅要求解决住房安臵问题,还要求解决诸如下岗、就业、医保、养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等等。
二是评估估价比较困难,制约了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原因之一是“城中村”、“棚户区”拆迁平房较多,建筑年代长,占地面积多,院大,不好比较。原因之二是住改非现象严重、私搭乱建现象时有发生。大量破门破窗改房现象屡见不鲜,违章和不法建设零星存在,破坏了房屋原貌。
住3亿。
我办将继续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和园区工管委、北坝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布署,针对诸多不足,立足基层工作人员,周密布署,推动征地拆迁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形势的分析、“十二五”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看到新形势、新问题,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抓住新机遇、把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找准实际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上级重点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在打造青东坝工业集中区和北坝城市新区工作中把握发展重点、突出新的亮点、在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中找准创新的着力点,不辜负县委、县政府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深切期望,做好园区征地拆迁安臵工作,争取在“十二五”开始的第一年打好一仗,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城市管理科农村工作办、征地拆迁安置办、爱卫办工作总结
城市管理科(农村工作办、征地拆迁安置办、爱卫办)工作总结
今年,我科(农村工作办、征地拆迁安置办、爱卫办)按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得到在区各部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及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得到各村(场、居)及街道相关科室、职能部门的大力协助,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求真的干劲,务实的作风,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计划和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全体人员凝心聚力、扎实苦干,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在治污治水、城市管理、环境卫生治理、拆迁安置、规划报建及三农工作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科全年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回顾
(一)加强机关作风和廉政建设,强化管理效能,促进机关工作不断适应发展的新要求。
(二)锐意改革、推陈出新,以“三农”工作为全年工作重点,进一步改善民生。
进一步落实工作岗位责任制和作风建设,抓重点工作,关注“三农”和民生。
1、落实岗位制,开展作风和廉政建设。根据在区下达我街重点任务中征地及拆迁工作和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10分。针对这一情况,科室上下高度重视,进行了全面工作动员和部署,为确保工作任务逐项落到实处,成立了征地拆迁组等共7个职能组,将工作职责细化到了每个组、每个岗、每个人,同时,强调分工不分家的团结宗旨,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营造一个和谐、廉政的科室打牢了基石。
2、关注民生,为村及村民办实事。围绕区“惠民36条”和街2009年民生工程任务表,以整治城乡居住环境为今年的工作重点,优化城乡环境,提升农民生活生态质量;以解决历史房产办证及留用地确权历史遗留问题入手,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以解决
(二)以“创文、创卫”活动为契机,抓好“四大工作任务”,全力推进国家文明城市和星级卫生街创建工作。
1、抓好环境卫生管理,努力创造优美整洁环境。积极承接区陆续下放的道路清扫保洁及垃圾清运、河涌保洁等事权,组织环卫中心全面做好城乡环境卫生保洁,一是加强环卫领导班子和保洁队伍的建设,稳妥推进改革,以旧镇、金洲裕兴花园为试点,推行了“三定一包”的责任承包制,即定路段、定人员,定责任,包保洁质量,探索出适合我街长效的环卫工作管理模式。二是进一步完善环卫设施建设,及时更换了残旧破损的垃圾桶、人力三轮车、手推车,仅3.5l垃圾桶今年就新增10000个。
据统计,全年共完成33条道路、21个村(场、居)居委会、3个小区共543万平方米的保洁工作,完成23条河涌与3条外江376万平方米的保洁工作;清运、处理垃圾10.95万吨,更新人力保洁车150台、果皮箱410个,新增45l垃圾桶10000个。依托下放事权,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达377人。
2、以创建“星级卫生街”为纽带,严抓城乡卫生治理。
(1)积极创建“星级卫生街”。严格落实健康教育、市容环境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除“四害”等8个创建标准,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创建,我街成功“摘得”一星,成为南沙区首个一星级街道。
(2)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宣传及整治行动。牵头组织开展了第二十一个全国爱卫月宣传活动和第二十二个无烟日活动,清洁家园活动、妇儿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等,联合城管、工商和街职能部门开展了多次清洁大行动,如“靓穗迎国庆”等,使爱卫深入人心。
(3)以市场及周边为重点,大力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在日常环卫保洁、环境卫生治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金洲市场、旧镇市场和塘坑市场等市场的整治,指导及监督市场卫生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提高市场内部卫生环境管理水平,市场环境卫生得到显著改善。
(4)抓好“四害”防除工作,预防病媒生物传染性疾病发生。加强领导,做好分工及协调,进一步明确了除“四害”工作机制,对各单位完善详细的除“四害”责任分工及标准,加强了“四害”监测及检查。今年,认真组织开展了以春季灭蚊、蟑螂、夏季灭蚊蝇及秋季灭蟑统一行动为重点的除“四害”工作,全街四害密度得到有效控制。据统计,全年向群众派发各种宣传单张1500多份,投放灭鼠毒饵约3吨,下发各村(场)各类灭蚊、蝇、蟑螂等药品合计约245箱。
(5)整治“六乱”出新招。在整治“六乱”问题上加强了与重要企业、单位、商铺业主的沟通协调,提高依法经营的意识,加强与各村“两委”以及分管领导的沟通,提升其积极管理的意识,效果明显,使“六乱”现象得到较大程度的遏制。同时,积极配合城管执法队伍对发现的“六乱”及“两违”行为积极、及时处理。全年,共协助城管中队整治乱摆卖、占道经营、乱堆放、乱拉挂、乱张贴、乱涂写27500宗;立案查处“两违”178宗,拆除违法建设17宗,清拆面积约5000平方米。拆除违法搭建窝棚12栋,拆除面积约2200平方米;拆除违法户外广告405宗,拆除面积3522平方米。
(6)加强卫生巡查、监督,及时落实整改。联合各职能部门不定期到实地巡查卫生、“门前七包”和“六乱”情况,对巡查中发现的卫生黑点,及时牵头组织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前后共清理卫生死角500多处,清运垃圾、杂草等5000多吨,整治路面积水及破损200多处。对来自区整改督办文件以及其他单位、个人反映的环境卫生问题等,牵头及时核实,立即组织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于两天内进行整改完毕,并及时反馈整改情况,今年共及时处理各类环境卫生交办函30多宗。
3、抓好治水工作,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用水环境。今年列入市任务的有5条村(居)的生活污水治理、4条河涌综合整治及第二批136家餐饮单位废水整治。在区的大力支持下,在街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以街主要领导牵头、我科具体落实的治水工作专项小组,先后召开两次治水动员大会,向各村(场、居)颁发了《南沙街2009年污水治理与河涌综合整治任务书》,与餐饮单位签订了《南沙街餐饮单位废水整治责任书》。根据治水工作进展及时召开工作部署会议和协调会,积极跟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各项目的勘察、设计、招投标及施工等各个环节,严抓工程质量,按工期倒排表严格控制工程进度,基本按质、按量完成了治水任务目标。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开展并完成列入今年市任务的芦湾村、九王庙村、鹿颈村、南横村和红岭社区5条村(居)7个子项目的主体污水治理设施并进入验收阶段,完成其中4个子项目的绿化升级改造,现正开展几个项目的污水管网接驳设计工作。餐饮废水整治方面:积极开展任务书中136家餐饮单位废水整治,通过对136家餐饮企业经营情况调查中,排除停业、立案整治等原因,实际需整治的75家已全部完成整改,现在组织检测验收中。河涌整治方面:积极配合区水务环保局开展河涌综合整治各项工作,负责开展整治用地涉及征收工作。今年重点开展了金洲涌、芦湾涌、三姓围涌综合整治用地收地清场,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已基本完成任务。近期,根据区事权下放要求,对新立项的大涌涌等5条河涌开展前期的现场考察和设计方案论证工作。
4、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竭力抓好森林防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坚持以护、防、消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建立了护林防火安全管理责任分级制;制订了各项护林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对护林防火安全工作实施规范化管理;加强了对辖区内林地的巡查监管,做到了每月对护林员进行岗位专业培训,每月对消防器材进行保养,每月组织人员召开例会。全年森防工作顺利开展,确保本辖区林地无安全事故。
(三)加强规范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拆迁安置工作顺利开展。
今年,以建设项目和金洲涌河涌综合整治等项目为重点,积极开展各项征(收)地和拆迁安置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抓好全局部署、重视拆迁工作。在街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定期开展工作例会协调解决征地拆迁安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二是打造一支凝聚力强、作风过硬、业务过硬的专业征(收)地拆迁队伍。多次组织开展廉政作风类及业务类培训,提高队伍的思想作风、业务能力及人员素质。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想法设法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深入细致的开展动迁工作。四是认真做好被征(收)地拆迁户及安置工作,严格执行南沙区的拆迁安置政策,把好安置分房的各项工作环节的关口,做到拆迁一户安置一户,同时,细致做好了安置后的服务工作和群众意见的疏导、排解工作。
截至11月底,我科按计划及进度要求顺利完成了12个征(收)地项目,共完成清场收地约1805亩、征地128亩,拆除临时棚类6743平方米、拆迁补偿商铺5间;强拆房屋两间、强制清理棚屋类3874平方米;居民拆迁补偿安置35户,拆除房屋面积5458平方米,其中新建房屋1728平方米;发放征(收)地拆迁补偿款约19,582,688元。
(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做好“三农”工作,对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保障农民持续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我科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各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各项方针政策,立足农业、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乡统筹与农村城市化管理、三防、畜牧、渔业生产及绿化管护等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1、积极协助各村做好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协助、指导、配合各村在积极发展、复苏农村集体经济,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全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约5982万元(其中:经营收入517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5465万元),其他收入40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61万元。经济收入完成计划6400万元的93%。
2、周密部署,切实做好三防相关工作。贯彻落实“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提前谋划、积极部署、迅速反应。(1)密切关注天气,及时做好信息传达工作。(2)汛前开展安全大检查,对海堤、水闸组织开展了整治维修,协助区对四个山塘水库进行维修了整治,及时补充三防抢险物资。(3)汛期严格落实24小时三防值班制度,三防办人员时刻警惕,与各村(场、居)及三防水利设施管理人员密切联系,做好巡查、整治工作,提前排除各项安全隐患。(4)做好应急抢险工作,遇到汛情积极处理,妥善疏散、安置受灾群众,同时做好灾后清理、恢复工作。在今年的莫拉菲、巨爵等几次强台风中我街指挥有力、处置得当,上下齐心协力,全街安全度汛。
3、以试点为载体,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以试点,推行了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从7月份开始至12月份,试点村改革历经了八个工作阶段,审核并表决了我街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试点改革取得了初步成功,为全面推广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固化奠定基础。
4、加强荔枝的品牌建设,促进优势产业健康发展。抓住今年荔枝丰收年的好时机,积极协助举办第三届荔枝旅游文化节,以荔枝文化为媒,树立荔枝品牌,提高荔枝知名度,带动旅游服务业。组织参加在广州举办的“名优农产品展销会”,筹备省名优农产品展销会。今年,我街的桂味荣获“名优农产品称号”。
5、做好农业生产各项工作。完成2008年种粮大户补贴和2009年种粮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及水库移民资金的发放工作;组织并完成15条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证明书申请上报;做好农机年审及安全管理工作,共年审手扶机10台;完成43户农机购置补贴的审核工作等。
6、做好畜牧业生产、防疫防控工作及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今年,街畜牧业生产发展较平稳,生猪存栏量27412头,年出栏量29918,比去年略有下降,其他畜产品生产平稳。(1)采取生产情况统计关、强制免疫关、疫病疫情防治关、动物疫病的查源灭源关、检疫检验关和生猪生产质量关的“六大关”工作措施,严格防疫防控。据统计,我街家禽禽流感免疫接种达100%,生猪口蹄疫免疫率达95%以上;没有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鸡瘟等疫情发生;生猪检疫率达85%以上,家禽检疫率达80%以上。(2)采取饲养场产地检验关、屠场生猪宰前“瘦肉精”检测关、屠场宰后检疫检验关、饲料经营场及饲养场添加“违禁药物”关“五大关”检测措施,监控饲养场、屠宰场生猪盐酸克伦特罗残留,协助区不定期开展检测,使群众吃上放心肉,全年未发生肉禽食品安全事件。
7、做好“村村通公路”和机耕路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基础建设。对今年立项的“村村通公路”项目——环宇路处长线和旧桥重建组织开展招标工作,预计年底前进行施工;组织开展今年立项的3条机耕路建设,现在前期招投标阶段。
8、及时开展地质灾害监测及治理。及时更新2009年地质灾害隐患点,制定《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协助并联系各村、场、居的地质监测员对街辖内地质隐患点进行监测,并及时向国土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上报险情,全年地质灾害监测工作圆满完成。开展国土局事权下放的3个地质灾害点排险工作,组织摇珠确定了代业主单位以及设计单位。
(五)协助开展房屋报建、土地利用等相关工作。
1、积极协调处理村集体及群众土地、房屋确权等历史遗留问题。一是用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开展原17个拆迁小区的房产证办理工作,已完成小区共28拆迁户的房产证办理,目前正对16个拆迁小区之一的拆迁小区着手办理建设用地批准手续。二是积极开展留用地确权工作,与区积极协调解决留用地确权问题。此外,积极协调在虎门污水提升泵站项目收地工作中的土地争议,协调处理土地已征未补的历史问题,协调处理东部公司游艇俱乐部用地涉及砂石码头征地历史问题等,均取得积极成效。
2、立足服务群众的精神,协助群众进行房屋建设报建。秉着一贯认真负责的态度受理我街村民、居民的每一宗私房报建案件,为报建人提供周全的服务。据统计,今年向南沙规划分局递送办理私房报建工作共计100宗。
3、积极开展廉租房及危房改造申报的调查工作。(1)按照区国土分局要求,开展我街廉租房租赁补贴的申请审核报批以及发放后续工作,目前为止,经批准成功申请廉租房补贴的有223人。(2)做好房屋安全管理,指导南沙街各村、场、居及单位切实做好房屋安全工作,明确房屋安全管理专职负责人,根据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要求,向各村(场)传达农村危房改造精神,开展危房改造申报接收工作,目前第一批共收到申请表共27份,2份符合改造要求并已公示。
4、其他。协助区规划国土局开展村庄规划工作,参加村庄规划现场专家讨论及村民征求意见大会,提出规划指导意见;协助区国土分局开展第二次全国土调查,对全街的17个村(场)的历史征地情况进行了摸查;开展第四次卫片新增120个图斑的摸查工作,完成查处任务。
(六)招投标和工程建设管理
1、建立并完善街招投标及工程建设管理流程。建立街小型工程招投标及建设管理办法,协助纪工委进一步完善、规范小型工程招投标、建设及支付制度。制定及完善工程管理相关专业的制度,如拆迁安置公示制度、绿化养护管理办法、保洁制度、地质灾害防治指导书等等。
2、组织开展区及街工程招投标及建设管理,严把关口。从今年5月成立招投标小组自今,作为小组办公室,共完成区事权下放项目及街内小型工程招投标项目22个,跟踪建设及验收项目合计约18个。
3、筹建小型工程库。根据街建设需要,筹建街常用项目的小型工程备案库,拟于年内建成。
二、存在的问题
1、随着各项工作任务的日益增重,尤其是征地拆迁、环境卫生整治方面,工作人员调动村“两委”的积极能动性不够。
2、村场环境卫生经过整治面貌有所改变,但保洁标准不高,保洁质量波动较大,长效管理机制还需完全建立起来;环卫工人交通安全意识较弱,有待进一步加强;环卫保洁经费支付滞后,影响正常运转;单位和商铺以及个人卫生意识差,需加大宣传。
3、区事权陆续下放我街,属于我科职能范围内的工作量急剧增加,需要科室进一步理顺职责、制度和规范管理,同时需与区事权下放职能部门加强沟通。
4、在地质灾害防治、历史问题解决、安置房源质量问题解决等过程中需要区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和区的协调力度不够,使有些工作的推进受到影响。
三、下一年重点工作计划
1、配合区及街开展各项整治工作,包括大道等里面外观整饰,全力铺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依托创文、创星、创“广东省卫生村”等,夯实环卫保洁基础,进一步严抓城乡综合环境整治,将城乡环境卫生推上一个新台阶。
2、拆迁安置方面。
(1)进一步完善内部的工作流程,使我街的拆迁工作更加规范化。理顺当前正在开展的征地拆迁项目,全力以赴,努力圆满完成现有的委托工作任务。
(2)继续推进安置进度,尽快完成首批安置房的契税申报缴纳工作,加快房产证办理速度。同时,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注意收集群众意见,认真细致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化解群众的意见和矛盾。
3、进一步完善街小型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积极做好区在道路河涌保洁、治水、绿化、地质灾害治理、水利设施管养、村村通公路、机耕路建设等方面下放事权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并理顺相关办法。
4、推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以16个拆迁小区房产证办理、村留用地确权等为重点,积极协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村经济发展寻求突破。
5、以鹿颈股份制改革的试点工作经验,陆续推进其他村的股份固化工作。
6、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开展区交通局已审批立项的7个“村村通公路”项目,其中:2009年2个,2010年6个,争取在2010年9月份前完成竣工验收工作。继续开展区农林局立项的3条机耕路项目。
7、落实区的惠民措施,继续开展廉租房申报及危房改造申报工作。
第四篇:海淀区促进农转工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助暂行办法
海淀区促进农转工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助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促进农转工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灵活就业,根据《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意见》(海政发〔2009〕34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转工就业困难人员是指1993年10月1日至本办法实施前因国家建设征地办理了农转工自谋职业手续,目前没有实现正规就业并没有在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的人员;本办法实施后办理农转工自谋职业手续并在社保所进行了失业登记的人员。
第三条 农转工就业困难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农转工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
(一)农转工就业困难人员女年满35周岁不满40周岁,男年满40周岁不满45周岁;
(二)从事工作单位不固定、工作岗位不固定、工作时间不固定,能够取得合法收入的灵活就业工作;
(三)本办法实施后正在从事正规就业并在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的农转工自谋职业人员及本办法实施后办理农转工自谋职业手续的人员,须在社保所办理了就业登记手续并实现灵活就业满30日。
第四条 农转工自谋职业人员灵活就业可以享受最长不超过5年的社会保险补贴。享受起始期限从批准的次月起开始计算。
第五条 农转工就业困难人员申请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须向社保所提供《建设征地转非劳动力自谋职业协议书》(复印件),填写《农转工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表》(附件1)。补贴标准和申领程序参照《北京市城镇失业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办法》(京劳社就发〔2006〕160号)有关规定报区劳动保障局审批。
第六条 灵活就业人员停止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由社保所填写《停止农转工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情况表》(附件2),报区劳动保障部门备案。
第七条 符合享受市级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条件的人员停止按本办法享受补贴。
第八条 对于弄虚作假,骗取农转工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资金的人员,一经查实,立即停止其社会保险补贴,并追回被骗取的社会保险补贴资金。
第九条 社保所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营私舞弊造成社会保险补贴资金被骗取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其行政责任直至法律责任,被骗取的社会保险补贴补助资金须全额追回。
第十条 社保所应建立基础信息管理台帐,按月记录上述人员享受政策的情况。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区劳动保障局和区财政局按照各自职责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9年7月1日起执行。
附件1:农转工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表;
附件2:停止农转工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情况表
第五篇:《北京市建设征地补偿安置办法》解读
《北京市建设征地补偿安置办法》解读
05-02-2
5二、148号令的适用
1.建设用地预审
这不是148号令中规定的征地前期环节,在《土地管理法》中规定了建设用地预审工作,在2004年10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中,进一步强调了建设用地预审。按规定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前,土地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和建设用地标准,对建设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规划、用地计划以及现在北京市正在制定的土地供应计划,另外还有一系列用地指标的问题,特别是对工业项目有容积率、绿化率、投资强度等方面的要求。
2.征地前期工作
148号令明确了征地前期必须进行征地补偿协商,主要要求是。第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决议的问题,这是协商签订征地补偿补偿协议的前提,不能只与村长、村委书记谈好,只要村长签字盖章就行,现在规定必须进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决议,至少要让农村农民知道;第二,要求农民集体经济经济组织公示,签订征地补偿的协议要进行公示,要让农村村民知道;第三,征地补偿费不得低于最低保护标准;第四,148号令取消了谁征地谁安置的原则,但是转非劳动力的安置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协商征地补偿时应当特别要考虑征地费用能够保证转非劳动力的安置费用。第五,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书的问题,市国土局根据148号令的规定,提出了征地补偿安置协议书的主要内容,签订征地补偿协议书应当包括这些主要内容。
3.征地受理办理
⑴第一个环节:在签协议的时候,土地面积、地类、以及权属等问题,应由土地管理部门核定。核定工作既有法律基础,也有技术基础,法律基础就是给定土地管理部门的责任,特别是征地的管理责任,而技术基础则是土地管理部门掌握了全市土地详查的基本情况,地类应当以详查登记结果为主。
⑵第二个环节:转非人员及转非劳动力计算的问题,需要土地管理部门测算这一块,测算的过程中还涉及到转非人员结构等一系列的问题。
⑶第三个环节:对征地补偿安置协议书的审查,这个审查的标准一是征地补偿安置协议书要有相关的要点,二是对土地权属、征地补偿的情况要进行审查。
⑷第四个环节:区县土地管理部门依法进行征地补偿安置协议公示。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的公示以征地单位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单位签订的协议为依据,市国土局已经公布了公示的格式和文件。
⑸第五个环节: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听取农村村民的意见,148号令11条明确规定“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在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前是否履行民主程序、征地双方达成协议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进行监督,并可就监督内容听取农村村民意见”,同时国土资源部规定,“拟订拟征地项目的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前“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这两个工作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所以在实际征地工作中,都放在征地补偿安置协议公示里面统一落实。
⑹第六个环节:一书四方案的拟定。区县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申报材料、征地补偿安置协议书、征地补偿安置公示听取意见及听证的结果,拟订“一书四方案”包括“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偿耕地方案”“土地征用方案”“供给方案”。
4.征地审查上报审批
征地审查上报审批包括三个部门的责任:区县人民政府、市国土局、市人民政府,如果需要国务院批准的征地,则包括国土资源部、国务院。⑴区县人民政府以及市国土局对区县国土部门拟定“一书四方案”及上报征地材料进行综合审核,包括对征用土地方案、是否符合土地规划、用地指标等方面的审查。⑵征地补偿审查,这是一个实质性审查。审查基本的原则包括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符合征地补偿费最低保护标准、是否履行法律程序。⑶人员安置情况的审查。以上的审查,区县人民政府、市国土部门以及市人民政府,审查侧重点不一样,但是内容基本上一致。
5.下发征地批准文件
148号文明确了下发征地批准文件的程序。首先是征地经过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在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的网站公布征地批准结果;其次就是进行征地补偿费的监管;再次就是下发征地批准文件批文。下发征地批准文件的环节,责任单位是市国土资源局。
6.征地公告实施
征地公告的法定责任在区县人民政府,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土地方案经过批准后,由区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实际操作责任人是区县国土部门。第一是征地公告,按照148号令规定进行征地公告,告知被征地单位批准征地的情况。第二是征地补偿安置费支付,按148号令落实转非人员及转非劳动力情况,支付相关费用;第三是落实征地地上物的补偿。
7.征地人员安置
⑴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确定应当转为非农业户口人员、转非劳动力、超转人员名单,并向农村村民公示后,并分别报区、县公安、劳动保障和民政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⑵落实转非劳动力社会保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规定为转非劳动力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手续,补缴社会保险费手续。
⑶支付转非劳动力一次性就业补助费,这相当于16号令农转工人员的安置补助费,148号令规定,按照年龄段不同,不低于40倍到60倍。
⑷对于征地超转人员,基本仍然按照以前的相关规定办理。
8.征地结案和建设用地批准书
很多人都认为拿到征地批准文件后征地工作就结束了,拿到征地批准文件后土地就征为国有了,其实征地是一个过程,征地批准文件下发后必须依法落实征用土地补偿安置方案,支付征地补偿费、落实人员安置工作等问题后进行征地结案,办理了征地结案后才能承认征地行为已经结束,被征用的土地已经是国有土地;下一步市国土局将会进一步完善征地结案工作。建设用地批准书从法律上来说是供地的凭证,目前规定进行征地结案后,办理建设用地批准书,才可以办理出让等供地手续。
1,2,3
编辑:陈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