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矿山环境评价读书报告
测试与分析矿物岩石学
2012年1月6日
东秦岭钼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分布规律及成矿区带划分及斑岩型钼矿研究的几点新进展
前言
东秦岭至大别山钼多金属成矿带是我国著名的秦岭多金属成矿带的组成部分, 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钼用途的拓展和价格的提高, 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勘查开发钼矿的高潮, 东秦岭(河南段)在钼矿找矿方面也有许多新的发现, 钼矿床类型有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型、斑岩-角砾岩型、石英脉型及剪切带型, 以斑岩型为主;近几年在嵩县-栾川及卢氏-西峡相继发现脉型钼矿, 另外在方城四里店-拐河一带又发现了剪切带型钼矿床;据成矿元素组合,有单钼(包括钼、铼)型、钼-钨型、钼-铁(或铁-钼)型及钼-铜(或铜-钼)型。脉型钼矿和剪切带型钼矿的发现既丰富了河南钼矿床类型, 也为寻找钼矿奠定了基础。
本文是对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科技创新项目-“东秦岭(河南段)钼矿勘查选区研究”成果的一种总结, 对指导东秦岭(河南段)钼矿床找矿研究具有指导意义。钼矿床地质特征
1.1 斑岩型钼矿床——卢氏县夜长坪钨钼矿床
矿床处于秦岭中央造山带与太行隆起带复合部位,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官道口群龙家园组及巡检司组;构造以近EW 向褶皱为主, 断裂以NNE 向、NE 向断裂为主;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期钾长花岗斑岩, 呈岩脉沿EW 向断裂产出, 与钼矿化关系较为密切。
夜长坪钼矿体受近EW 向和NNE 向两组断裂复合控制, 两个主要矿体赋存于钾长花岗斑岩小岩体外部。上部矿体位于隐伏钾长花岗斑岩小岩体之上,平面形态为圆饼状, 剖面上为中间凸出的弧形, 矿体东西长800m, 南北宽约600m, 厚度为6.39~236.04m, 向四周有分叉现象;下部矿体赋存于钾长花岗斑岩小岩体之下, 厚度达6.55~331.96m。上、下部矿体之间由钾长花岗斑岩体、无矿带或贫矿带将其分开。
金属矿物主要有辉钼矿、白钨矿、磁铁矿和黄铁矿, 次为黄铜矿、闪锌矿, 氧化矿物有褐铁矿、钼华、钼铅矿等, 脉石矿物主要有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滑石、绿泥石、萤石、石英等。矿石以粒状结构为主, 其中金属矿物辉钼矿、黄铁矿多为自形晶;矿石构造主要为 浸染状、细脉浸染状、条带状构造。
矿石中w(Mo)为0.031%~ 0.441%,平均为0.116%, 其中, 上部矿体w(M o)平均为0.131%, w(MO3)平均为0.079%, 下部矿体w(M o)平均为0.103%;w(WO3)平均为0.082%;矿体钨含量与钼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矿石类型为辉钼矿型钼钨矿石, 矿床成因类型属斑岩钨钼矿床。1.2 斑岩-矽卡岩型钼矿床—— 栾川县上房沟钼矿床
该矿区是东秦岭钼多金属成矿带栾川钼矿田内的重要矿床之一, 与南泥湖-三道庄钼矿床紧相毗邻。处于华北地台南缘的豫西断隆, 三川-栾川断陷褶皱带中, 受曾河口-石宝沟向斜控制, 区内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均呈NWW-NW 向展布。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蓟县系上栾川群煤窑沟组, 与下伏南泥湖组呈整合接触。岩石受岩体侵入影响, 形成各种角岩和镁质矽卡岩。
与钼矿化有关岩体主要为燕山中期的酸性小岩体-上房沟岩体, 分布于矿区中部, 为一椭圆形小岩体,侵入于煤窑沟组中段白云石大理岩中, 地表为两个不规则的长条状岩体, 相距100m, 地下则连为一体, 向南西侧伏, 侧伏角60°。地面展布方向为290°~300°,东西长500m, 南北宽100m, 面积约0.03km2, 为一复式岩体,主体岩石为花岗斑岩, 次为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矿床主要工业矿体分布在花岗斑岩体内外接触带的花岗斑岩、矽卡岩及蚀变白云石大理岩内,近岩体处厚度大, 远离岩体变薄及至尖灭。钼矿体形态似一歪斜倒放的茶杯, 向SW 侧伏, 侧伏角60°,“杯”内为无矿或表外矿石, 地表长950m, 宽200~400m, 延深达1000m,平面上呈围绕花岗斑岩体不对称的椭圆环带状。
矿石自然类型可分为矽卡岩型、花岗斑岩型、角岩型及辉长岩型四种;栾川上房沟矽卡岩-斑岩型钼铁矿, w(Mo)平均为0.122%, 钼金属储量76.94×104t , 超大型。矿床类型属斑岩-矽卡岩型。
1.3 斑岩-角砾岩型钼矿床——栾川县罗村钼矿床
栾川县罗村钼矿区位于栾川台缘褶皱带,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宇太华群, 矿区次级构造发育, 主要由一系列总体以NW-NWW 走向为主, 倾向SW, 倾角45°~90°的糜棱岩带组成。
燕山期罗村含钼斑(角砾)岩体出露于罗村一带,呈NWW 向椭圆型展布, 为一分带明显的小岩株, 其形态受区域构造控制。东西长约1400m, 东南端较窄约500m, 西北端较宽约700m, 面积约0.81km2。含钼斑(角砾)岩体外带为闪长岩类岩石组成, 内带为细粒花岗斑岩, 呈浅灰-浅肉红色,细粒花岗结构, 似斑状结构, 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中带为角砾岩, 岩石呈灰-浅肉红色, 角砾含量由0~90%不等, 一般为30%, 角砾成分有混合岩、黄铁绢云岩、石英团块、闪长岩、细粒花岗斑岩 等, 角砾大小不等, 一般10~30cm, 角砾有棱角状、半棱角状、半浑圆状, 角砾与胶结物之间界线有的清楚,有的不清楚。胶结物除为花岗质外, 还有黄铁矿、暗色矿物(绿泥石)、石英等。由角砾岩中心向两侧、自上而下从明显位移角砾岩、向无位移角砾岩、网脉无确切边界角砾岩过渡, 角砾形态自上而下由浑圆状向半浑圆状、半棱角状、棱角状过渡, 角砾成分至上而下由围岩角砾向岩体自身角砾过渡。蚀变以钾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为主, 次有钠长石化、绿泥石化、绿帘石 化、黑云母化、白云母化等。
钼矿体呈似层状、叠瓦状缓倾斜赋存于罗村斑(角砾)岩-隐爆角砾岩带中, 整体向南东侧伏, 其中厚大工业矿体赋存于隐爆角砾岩的中部, 枝叉低品位矿体赋存于两侧的花岗斑岩角砾岩及闪长岩角砾岩中。矿体之间厚度、品位相差悬殊, 目前控制矿体最大视厚度
为136m。w(M o)多集中于0.030%~0.090%,平均为0.086%。矿床类型属斑岩-角砾岩型。1.4 脉型钼矿床
2005 年下半年河南有色地质五队首次在嵩县纸房发现了脉型钼矿, 通过对脉型钼矿进行了综合研究、评价, 发现熊耳群鸡蛋坪组上段流纹斑岩地层中缓倾斜产出的石英脉及其上、下盘蚀变带均含钼矿化, 选择纸房钼矿进行含矿性及控矿因素研究, 首次提出了该钼矿床类型为脉型钼矿床, 并以此为依据, 确定了嵩县何村、纸房、大章、德亭、潭头等地区Mo-W、M o-Pb 异常的经济价值, 丰富了河南省寻找钼矿类型。
1.4.1 石英脉+ 剪切带型钼矿床—— 嵩县纸房钼矿床
嵩县纸房钼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隆之外方山断隆区东北部。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鸡蛋坪组。矿区位于NEE 向的上秋盘断裂和近EW 向的石门断裂之间, 区内次级构造较发育, 以陡角度正断层为主,平移断层次之。燕山期中酸性花岗岩呈岩脉产出, 此外矿区广泛发育有石英脉, 呈细脉带或大脉缓倾斜产出。
目前, 矿区发现规模较大的钼矿脉6 条。K4、K5 为主矿脉, 矿脉赋存于鸡蛋坪组地层中, 呈缓倾斜产出。矿脉长度200~2800m, 真厚度0.39~10.86m, 厚度变化系数60%~100% , 属稳定-较稳定。矿体形态呈脉状、透镜状及不规则囊状, 局部具分枝复合、膨大收缩现象, 矿石中w(Mo)为0.071%~0.158%, 变化系数50%~100% , 属较稳定。矿脉地表整体连续性较好, 局部受NEE 向的断层错动, 但断距均较小, 未造成矿脉大的位移。
K4 矿脉地表被三条近南北向的沟系分割成4体, 长度为500m, 倾向延伸550m, 矿脉真厚度0.39~10.86m,平均厚度2.15m, 厚度变化系数68.43%;矿石中w(Mo)为0.033%~1.081%,平均为0.158%, 品位变化系数75.10%, 矿脉的品位和厚度较稳定。矿脉产个矿状变化较大, 整体倾向NE, 产状10°~81°∠8°~55°,倾角15°~21°,向NW 侧伏。
矿脉沿走向具分枝、复合、膨大、收缩现象, 常被NEE 向的后期断层错断, 断距1.05~2.2m, 最大达8.2m。石英脉上部脉体较完整, 矿化较弱;下部脉体相对较破碎, 节理发育, 石英呈烟灰色, 矿化较强, 辉钼矿粒度较细, 构成矿体上部。在石英脉的(上)下盘, 局部产出有剪切带型钼矿体, 该类型矿石矿化较强, 辉钼矿常呈缎带状、细脉状或浸染状分布, 与石英脉下部共同构成矿体, 厚度变化大, 多呈透镜体形式产出在石英脉的下盘。
根据岩矿鉴定及野外观察, 矿石中共发现矿物26种。其中金属矿物12 种, 主要有黄铁矿、辉钼矿, 次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白钨矿、黑钨矿;非金属矿物14种, 主要有石英、钾长石, 次为萤石、白云石、方解石等。
矿石结构有自型-他型粒状结构、不规则状结构、压碎结构、连生、包裹结构、交代残余结构、残余斑状结构等;矿石构造有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复脉状构造、细脉状构造等。
矿石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辉钼矿, 次有方铅矿、闪锌矿、褐铁矿等, 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
黄铁矿含量5% ~20%, 多呈半自型-他型粒状,少部分为立方体, 粒径大小0.017~3.00mm 不等, 不均匀分布, 经常与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连生, 或包裹后者。
辉钼矿少量, 多呈片状和不规则状, 大小0.06×0.08~0.18mm, 不均匀分布于矿石中, 与黄铁矿、方铅矿连生, 有的呈片状集合体沿矿石裂隙成层产出。矿石有用组分为钼, 伴生有益组分为铅、硫。
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辉钼矿矿石, 少量为蚀变岩型辉钼矿矿石, 矿床工业类型属脉型钼矿。
1.4.2 单一石英脉型(卢氏南部、西峡西部、北部一带)在卢氏南部狮子坪乡、瓦窑沟乡及西峡西北部西坪、寨根、丁河乡、太平镇乡等一带发现脉型钼矿, 由单一石英脉构成, 即钼矿脉由石英脉组成, 其上下盘剪切带不含或含少量钼矿。脉型钼矿由单一石英脉构成, 即含钼矿脉由石英脉组成, 其上下盘剪切带不含或含少量钼矿, 石英脉长度从几米至几百米不等, 厚度较小, 一般n~30cm, 局部达到0.5~0.8m。石英脉呈烟灰色, 黄铁矿、辉钼矿呈浸染状分布其中, 该类矿脉因厚度较小多不具备开采价值。1.5 剪切带型钼矿床——方城县莫沟钼矿床
在伏牛山东麓方城四里店-拐河一带, 发现又一新类型钼矿(点)床, 即剪切带型钼矿床, 此外在熊耳山南麓的马超营断裂带附近, 也发现有该类型的钼矿(点)床。其主要特征为钼矿化受区域性韧-脆性剪切带的控制, 深部或附近一般有中生代岩体侵入, 钼矿体延伸长, 厚度大, 边界标志不清, 矿石成分简单, 辉钼矿在伏牛山东麓赋存于萤石矿上、下盘, 沿裂隙面或呈浸染状分布。典型矿床实例有方城莫沟及卢氏县寨凹和栾川县老定沟等钼矿(点)床。
莫沟钼矿床位于伏牛山东麓, 维摩寺断裂与拐河断裂之间, 交口—合峪复式岩体东端。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栾川群南泥湖组及煤窑沟组, 区内钼矿脉主要分布在栾川群煤窑沟组与花岗岩接触带附近, 赋存于剪切带(含矿构造破碎带)内、萤石脉上下盘, 受构造控制明显。钼矿带产状180°~220°∠50°~75°;矿化以辉钼矿为主, 辉钼矿多呈薄膜状沿裂隙面分布, 少数呈细脉状或浸染状分布;矿石中w(Mo)为0.03%~0.21%;围岩蚀变以绢英岩化、硅化为主。
在伏牛山东麓新房岩体周围(南召云阳镇-方城四里店乡、拐河镇一带)分布有大量的剪切带型钼矿床, 如莫沟、黄庄、周庄、韩家庄、七顶山等钼矿(点)床。东秦岭(河南段)钼异常分布特征
以栾川-明港断裂带为界, 即西自卢氏县黑沟、栾川县南、庙子、方城县维摩寺-信阳明港, 将东秦岭(河南段)钼异常分为南北两带, 90%钼异常集中分布于北带, 钼异常强度之高、面积之大、范围之广为河南省之最, 也是河南省最大钼矿床(田)所在地, 约有10%钼异常零星分散于断裂以南。
在北带中又细分为两个钼异常集中区, 50%钼异常集中分布于雷门沟、纸房、凡台沟、大西沟、东沟;45%钼异常集中于老定沟、南泥湖、老君山岩体以北及东地以西;在熊耳岭岩体周边、羊角山及卢氏县城东南部、栾川罗村周边及龙王幢岩体有零星分散外, 其它地段钼异常较弱或孤立出现。
在南带中钼异常零星分散于蟒岭岩体、老君山岩体、二郎坪岩体、寺庄岩体等边部, 异常规模小而弱。
钼地球化学异常明显反映出熊耳山东段南侧至外方山土岭村的高度富集, 并形成以南泥湖、雷门沟-纸房为中心的浓集中心。分析其异常场特征可知, 本区钼元素地球化学场明显受岩浆侵入活动控制, 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因为在嵩县西北部地区, 钼的富集范围仅限于万村岩体以东, 雷门沟与祁雨沟分水岭以西, 呈NW~SE 向(北自花山岩体南界、南达外方山)展布, 推测其深部可能是一个含钼较高的岩浆岩活动带。钼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在东秦岭-大别山地区, 已探明钼矿床16 处, 其中在东秦岭(河南段)已探明钼矿床12 处, 具有较好成矿条件的钼矿(化)点约88 处。就已探明的钼金属储量而言, 居全国首位, 占我国内生钼金属储量之50%左右。
东秦岭地区, 金属矿床按其成矿温度显示出带状分布规律。钼矿带位于嵩县-栾川钼钨高(中)温带, 北侧为华山-鲁山铅、锌、金、稀土中温成矿带, 南侧为蟒岭-伏牛山铁-铅-锌-铜中温成矿带, 构成一个区域性的成矿作用热背斜。表明燕山期成矿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性和整体上的自然成矿系统。按成矿温度划分,矿床类型的水平分带性明显, 在中心部位钼矿床类型为斑岩型或斑岩矽卡岩型, 向两侧部位则以铅-锌-铜多金属矿床为主。热液型矿床的分带性还表现在一个矿田或矿床内, 如南泥湖钼矿田, 成矿元素异常在空间上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 内带显示W、Mo、Cu、Fe、S , 中带显示Pb、Zn、Ag、Cu , 外带则表现为As、Ba、Ge、Pb、Ag 等低温元素。
工业钼矿床具有成群成带、分段集中分布的特征,自西向东构成四个矿田,夜长坪矿田、上房沟-南泥湖矿田、雷门沟-祁雨沟金-钼矿田、秋树湾铜(钼)矿田。在空间上各矿田以60~80km 间距产出。东秦岭(河南段)钼成矿区带划分
根据东秦岭(河南段)钼矿床(点)分布及钼异常分布特征, 将本区钼成矿区带划分为: 南北两成矿亚带,即华北地台南缘钼成矿亚带及北秦岭钼成矿亚带。再将两成矿亚带细分为五个成矿集中区, 北带自西而东分为灵宝-卢氏成矿集中区、嵩县-栾川成矿集中区及方城四里店-拐河成矿集中区;南带自西而东分为西峡寨根-二郎坪成矿集中区及镇平秋树湾成矿集中区。4.1 华北地台南缘钼成矿亚带
华北地台南缘钼成矿亚带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太华群、中元古界熊耳群、官道口群碎屑-碳酸盐岩和新元古界栾川群碎屑岩-碳酸盐岩, 分布的矿床有灵宝银家沟、卢氏后瑶峪、夜长坪钼矿床、栾川南泥湖、上房、三道庄、罗村、嵩县鱼池岭、雷门沟、纸房及汝阳东沟。钼矿床类型齐全, 西部及中西部以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型、斑岩-角砾岩型为主, 中东部以石英脉型及斑岩型钼矿床为主, 东部以剪切带型钼矿床为主;成矿元素可分为Mo-W、Mo-(W)-Fe、S-W-Zn-Cu-Be。大量富集钨而极少含铼。以钼及铜-钼组合为主, 钼矿化强度, EW 两端弱中部最强。
华北地台南缘钼成矿亚带自西而东分为灵宝-卢氏成矿集中区、嵩县-栾川成矿集中区及方城四里店-拐河成矿集中区。
4.1.1 灵宝-卢氏成矿集中区
矿床产于中元古界官道口群龙家园组和巡检司组燧石条带、条纹状白云岩、大理岩中, 主要为钼-钨矿床, 伴生铜、硫、锌、铁矿床。分布钼矿床类型主要有斑岩-矽卡岩型及单一石英脉型钼矿, 前者与燕山期斑岩体有关, 围绕小斑岩体分布并严格受其控制, 规模较大矿床有后者与石英脉关系密切。主要有灵宝后瑶峪、银家沟及卢氏夜长坪钼矿床, 脉型钼矿点较多, 达7处。4.1.2 嵩县-栾川成矿集中区
矿床产于太古界太华群、中元古界熊耳群、官道口群和新元古界栾川群, 主要为钼矿床、钼-钨矿床和钼-铁矿床。分布钼矿床类型主要有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型、斑岩-角砾岩型及石英脉+ 剪切带型钼矿, 前三者与燕山期斑岩体有关, 围绕斑岩体分布并严格受其控制;后者与石英脉及剪切带关系密切, 赋存于栾川群鸡蛋坪组地层中, 受剪切带控制明显。主要矿床有栾川南泥湖、上房、三道庄、罗村、嵩县鱼池岭、雷门沟、纸房及汝阳东沟, 钼矿点分布较多且范围广泛, 达24 处。4.1.3 方城四里店-拐河成矿集中区
矿床产于新元古界栾川群煤窑沟组与花岗岩接触带附近, 赋存于剪切带(含矿构造破碎带)内、萤石脉上下盘, 受构造控制明显。钼矿床类型主要为剪切带型钼矿, 目前发现钼矿点10 处。4.2 北秦岭钼成矿亚带
北秦岭钼成矿亚带自西而东分为西峡寨根-二郎坪成矿集中区及镇平秋树湾成矿集中区。北秦岭钼成矿亚带的成矿特征是贫铼富钨, 常呈钼-钨(铁)共生组合。矿床类型较简单, 有斑岩-矽卡岩型及脉型钼矿床, 东部以斑岩-矽卡岩型为主, 西部以脉型钼矿床为主。赋矿层位主要为秦岭岩群、峡河岩群及二郎坪群。钼矿化强度, 自西向东渐增强的趋势。4.2.1 西峡寨根-二郎坪成矿集中区
矿床产于古元古界秦岭岩群、中元古界峡河岩群及下古生界二郎坪群, 钼矿床类型主要为单一石英脉型钼矿及少量斑岩型钼矿。主要为钼矿床伴生铅锌及金, 目前发现钼矿点达21 处。4.2.2 镇平秋树湾成矿集中区
矿床产于古元古界秦岭岩群雁岭沟组。钼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矽卡岩型, 典型矿床为镇平秋树湾钼矿床, 矿点4 处, 围绕寺湾岩体分布。结语
东秦岭(河南段)钼矿床类型可分为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型、斑岩-角砾岩型, 以斑岩型为主。近几年又相继发现石英脉型及剪切带型钼矿, 这些发现既丰富了河南钼矿床类型, 也为寻找钼矿奠定了基础。通过东秦岭(河南段)钼异常、矿床空间分布特征及成矿区带综合研究, 将东秦岭(河南段)钼成矿区分为南北两成矿亚带: 华北地台南缘钼成矿亚带及北秦岭钼成矿亚带, 进一步细分为五个成矿集中区, 北带自西而东分为灵宝-卢氏成矿集中区、嵩县-栾川成矿集中区及方城四里店-拐河成矿集中区;南带自西而东分为西峡寨根-二郎坪成矿集中区及镇平秋树湾成矿集中区, 这对指导该区进一步开展钼矿地质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铭玖, 等编著.中国钼矿床[ 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2] 李永峰, 毛景文, 胡华斌, 等.东秦岭钼矿床类型、特征、成矿时代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J ].矿床地质, 2005.[3] 白凤萍.罗村斑岩-角砾岩型钼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J].矿产与地质, 2007,21(5):527-531.[4] 杨根生, 黄超勇, 王秋云, 等.河南省钼矿床的分布规律和找矿特征[ J ].矿产与地质, 2007, 21(4): 421-424.
第二篇: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方法探讨论文[范文模版]
摘要:矿山地质环境评价能够为综合整治矿山地质环境提供基础科学依据,阐述了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的重要性,提出了重点评价的内容,并通过单元划分、地质环境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选用合适的数学模型对矿山环境质量做出现状评价。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完成预测评价,并作出综合评价。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方法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开发和利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现,尤其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最为明显。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强度大规模开发阶段。面对沉重的环境历史欠账和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发展态势,环境问题尤其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所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因此,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主要是通过调查和评价,摸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查明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危害,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整治矿山环境、恢复与重建矿山生态、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等提供基础科学资料和依据。
1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的重点内容
1.1矿业活动引发的水资源、水环境变化,包括地表水漏失、地下水资源枯竭、区域水均衡破坏、水质污染等。
1.2矿业活动对土地资源、土石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包括改变土地利用现状、地面变形、土地荒漠化、土石污染等。
1.3矿业活动引发地面隆起、沉降变形、山体开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情况。
1.4矿业活动对重要工程设施、房屋、厂矿和自然景观的影响和破坏情况。
1.5矿山建设工程和设施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及其危害程度。
2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价
在充分查明评价前矿区存在的各类地质环境问题,包括地下水资源枯竭、地表水漏失、土地资源破坏、土石环境污染、崩塌、滑坡等,在规模、发育程度、危害对象和生产原因的基础上,对其影响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价。
2.1充分掌握评价区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地下水、工程地质等基础条件,查明评价区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的种类、规模、特征、发育程度,查明与相邻矿山矿业活动的相互影响特征与程度。
2.2针对各种地质因素在不同局部区域的差异性和复杂性,要做到较为精确的评价,需将整个评价区域划分成若干个评价单元,统一评价单元在地质环境条件方面具有一致性,而不同的评价单元之间应具有可比性。
根据各个小区域的具体地质环境条件,分别赋予所选定的评价指标以不同的属性,然后在根据这些属性进行区域评价。可采用三角形剖分法、正方形网格划分法和不规则多边形网格划分法。
2.3依据具有针对性、简明性、普适性、数据易取性、指标可量化和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对评价区基础条件基本指标进行选取及数据标准化处理,确定地质环境评价指标权重。
2.4建立数学模型(指数模型、概率统计模型、模糊数学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选用评价区各种矿山地质环境要素的各种质量参数和定量化指标,定量评价环境质量的优劣以及预测人类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
2.5根据数学模型的评价结果对评价区进行现状评价影响程度分区。
2.6评价现状条件下评价区的地质环境质量情况、地质环境抗干扰的能力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难度。
3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价
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根据矿山类型和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确定的开采范围、深度、规模和采、选、冶方法,废弃物处置等,结合评价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变化特征,预测新一轮矿业活动可能产生、加剧的地质环境问题和矿山建设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并对其发展趋势、危害对象、影响程度和恢复治理难度进行评价。主要包括预测矿业活动可能引发和加剧的地质环境问题的种类、规模和原因以及其危害对象和危害程度,并对在本轮矿业活动结束时总体地质环境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对矿业活动引发的各种地质环境问题做出恢复治理难度分析。
4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根据现状评价、预测评价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分区,在此基础上对矿区地质环境总体影响程度做出综合评价结论,进行矿山建设适宜性评价。
第三篇:矿山环境治理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才永吉
河北工程大学 资源学院 资环0901 学号 090400107 邮编056038 摘要:我国矿山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十分严重,矿山开采不当造成地表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水体污染、矿震等各种地质灾害,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签署第44号部令公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明确提出了保证金制度等解决措施。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全国矿山环境治理规划,确实保护好矿山地质环境。
关键词: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环境治理 我国矿山环境概况
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产量均排于世界前列。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和消耗越来越大,而采掘业的发展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广度和深度也越来越大。目前品位较富、埋藏较浅,易采易选、交通方便的矿床已优先开采。矿床开采的趋势趋于深部复杂地层。矿山在开采资源的同时,不仅有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而且有诱发地面沉降、土壤荒漠化、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等缓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日本色堡煤矿1955 年一次暴雨形成人工泥石流造成370人的伤亡;1966 年英国南威尔士阿伯番煤矿排土场滑坡,使144 人丧身;我国湖北省某磷矿一次山体崩塌事故,整个工业场地和居住区被淹理,死亡数百人;沪沽铁矿、云浮硫铁矿、潘洛铁矿、永平铜矿、海南铁矿以及东川矿务局所属铜矿都相继发生过规模较大的泥石流灾害。尾矿坝崩塌造成的严重灾害,在国外的有智利爱尔克伯区尾矿坝。国内有云锡火谷都尾矿坝。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原则 2.1 以人为本、防灾减灾
所有的地质灾害,直接或间接的对矿山职工和矿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矿山环境治理首先要保证矿区免遭矿山开发诱发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2.2 因害设防、综合治理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特点、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害设防,采取拦、排、护、整、填、植等方面的综合治理措施对矿山环境进行治理。2.3 注重效益、分期实施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应遵循生态社会效益优先的同时,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区别不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同时根据资金情况、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危害大小、轻重缓急,分期、分阶段进行治理。2.4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矿山环境治理只有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紧密结合才能达到矿山环境治理的最终目标[1]。各种工程措施只要配置合理,就能根治地质灾害。但其缺点是投资过大,而生物措施恰好弥补工程措施的缺点,其投资较小,能改善小气候的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矿山环境治理中。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具体措施
3.1地下采空区和矿山疏干排水导致地面沉陷、形成地裂缝,影响地面的农田和建筑物。采空区是地下固体矿床开采后的空间及其围岩失稳而产生位移、开裂、破碎垮落,上覆岩层整体下沉、弯曲并引起的地表变形和破坏,在地面上常可见到圆形塌陷坑及平行于地下开采巷道的地裂缝。由于疏干排放地下水,改变了地下水流的自然渗流、径流条件,水浮力消失,水的潜蚀作用使充填物流失,形成空洞,在真空吸蚀力和重力作用下也可造成塌陷[2]。对采空区的治理主要是为了预防与控制地表残余沉陷的发生。此类方法可细分为4 种:
(1)全部充填采空区支撑覆岩,以彻底消除地基沉陷隐患。充填法可分: 干石充填法、尾砂充填法、胶结充填法、注浆充填、水力充填和风力充填等。其中,以注浆法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
(2)局部支撑覆岩或地面构筑物,减小采空区空间跨度,防止顶板垮落。常用的方法有注浆柱、井下砌墩柱和大直径钻孔桩柱或直接采用桩基法等;(3)注浆加固和强化采空区围岩结构,充填采动覆岩断裂带和弯曲带岩土体离层、裂缝,使之形成一个刚度大、整体性好的岩板结构,有效抵抗老采空区塌陷向上发展,使地表只产生相对均衡的沉陷,以保证地表构筑物的安全;
(4)采取措施。释放老采空区的沉降潜力法,在采空区地表未利用前,采取强制措施加速老采空区活化和覆岩沉陷过程,消除对地表安全有较大威胁的地下空洞。在沉陷基本稳 定后再开发利用地表土地。常用方法有崩落法、堆载预压法、高能强夯法和水诱导沉降法等。312 大量开采矿产资源,为泥石流的产生提供了大量松散固体物质。也造成了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
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由于一方面开采矿产资源形成大量的矿山废弃物,特别是私人进行的无序开采,废弃物随意堆放在山坡上。另外开采矿产资源及修筑运输道路对山坡植被造成较大的破坏,切坡不当、废矿井陷落引起的地面崩塌等因素可使沟内土量剧增,使地表径流系数大大增加,洪峰流量增加,进入雨季在地表山洪冲刷下,大量松散物质在雨水浸润饱和液化后而发生的因过度充水而引起下滑,便暴发泥石流。此种泥石流称为矿山泥石流[3]。
矿山泥石流具有源地集中,松散固体物质充足,破坏和淤埋能力很强的特点。一旦暴发严重危害农田和下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对其防治首先应纳入矿山建设总体规划中,主要是合理选择好排土场,并在建设阶段列出泥石流防治工程项目,在基建和采矿过程中根据需要分期分批实施,以防止泥石流灾害;选择恰当的采矿方式并选择好排土场类型。在治理措施方面,应在整个泥石流流域内,采用蓄水、拦挡、改土、排导和造林等多种措施。上游采用蓄水和引水隧洞等措施。将上游清水水流引走,使水流与松散堆积体脱离接触,以避免泥石流的形成;并修建拦挡坝,以拦截形成泥石流体的物质来源。中游采用挡土墙或土钉墙等措施,防止泥石流体对道路农田和房屋建筑的破坏。下游采用排导工程,包括排导沟等措施,将泥石流安全地排入大河,或堆积于堆积扇下部,以保护下游地区的公路、村镇或农田的安全。
边坡的维护和整治是预防崩塌和滑坡及泥石流的有效措施。首先应查明引起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和变形破坏机制,针对不同的破坏因素采用不同的措施。如排水、削坡、边坡加 固等措施。
3.3 废石、废土、矸石固体废弃物堆放侵占大量土地资源,污 染水土体
化工、黑色金属矿山中,尾矿的量要占矿石量的50% ~80%;有色金属矿山中,尾矿量则要占到70% ~95%;而在黄金、钼、钨、钽、铌等稀有金属矿山中尾矿量更是占到99% 以上,几乎可以说是来多少矿石就得丢出去多少尾矿,尾矿量是十分巨大的。矿山尾矿的综合利用首先就是尾矿的资源利用、开发。尾矿作为一种原料、材料已得到一些实际利用。
用作建筑材料,尾矿作为建筑材料需要非常慎重的考虑,要对尾矿的化学成分进行详细分析,看是否存在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
利用尾矿作为矿山井下充填的材料,现在已经取得很多成功的经验,许多矿山都在应用。这使矿山的尾矿资源利用程度和开采率大大提高,减少了尾矿的堆存量,同时又将尾矿这一资源保存在地下,以利今后重新开采、利用。利用尾矿进行造地、复垦造田,对于在含有一定有害物质的尾矿上种植作物,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尾矿,采用不同的化合方式、生物分解方式等多种方式处理,消除尾矿中的有害物质,使之变有害为无害,然后进行农作物种植栽培。
由于各种金属精矿的价格大幅上扬,而早期的尾矿库中尾矿金属品位都比较高,现在很多矿山都在对老尾矿库中的尾矿进行重新选矿的工作。但在挖掘库内尾矿时,一定要考虑尾矿库的整体稳定,暴雨时的排洪路径和能力,避免在挖掘
过程中库区出现垮塌、垮坝、洪水漫顶等危险情况,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对环境大的破坏。挖掘出的尾矿经选别后的剩余尾矿要有安全的堆存地方,或者再进入原尾矿库,以减少对环 境的影响。总之,尾矿的堆存和利用,对环境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须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采用拦水坝工程、地表排水工程、边坡整理工程、覆土工程、生物工程等治理措 施对废弃的尾矿库进行环境恢复治理;实施排水工程,加大库区排水能力。
一些矿山特别是金属硫化物矿由于氧化分解,释放重金属离子和SO2-4、Fe3+、Fe2+ 存在及pH 值降低大大加速了金属硫化物分解和重金属元素的沉淀。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研究,酸性废水防治技术包括:碱性物质中和,湿地处理系统,铁氧化细菌隔离,显微密封技术和覆盖技术等等。首先应了解酸性废水的地球化学特点及演化机制,根据酸性废水的化学特性来选择合理的治理方法。
3.4 放射性矿山的环境治理
坑(井)口治理采用封堵坑口,切断污染源,恢复坑口原貌,抑制放射性物质向大气扩散;切断污水外流,防止人、畜误入和地表水流入。对废石(渣)堆场砌筑挡墙、排水沟进行稳定化处理,防止废石下滑、流失,造成二次污染。堵水工程有常规方案及特殊方案,前者对岩性较好、涌水量不大的坑口采用堵水墙堵水,砌外毛石充填砂石并通过预埋注浆管对充填层注浆。后者则针对岩性松软、涌水量大的巷道顶板至地表较薄的地段,为防止顶板薄层穿漏,在无法进入巷内施工的巷道,采用堵水段堵水。堵水段是由地表打钻孔至坑道内,通过钻孔向坑道内投入河沙、碎石,将需要堵水的坑道填满一定长度,再由地面通过原投料孔向充填在巷道内的砂石层注入水泥浆。在一定注浆压力下,浆液把松散的砂石层完全胶结好,在巷道内形成一长段结石体,起到堵水效果。
在需要覆土的地段,先将废石堆平整、放坡和网格型浆砌块石骨架护坡,然后覆土夯实,再植被,保证覆土稳定。对于析出率小于管理限值、贯穿辐射剂量率接近于天然水平的废石堆,采取稳定措施,即通过设置挡土墙和截、排水沟,将废石稳定在固定的位置,并尽可能减少水的淋浸作用;对于析出率超过管理限值,或贯穿辐射剂量率较高,对附近公众的照射影响不容忽视,且废石堆放平整规范,堆置高度与形状不甚复杂,场地比较平坦、整齐的废石堆,除作稳定性工程外,在废石堆表面覆以一定厚度的覆盖土;对于堆放高度高、坡度陡、覆盖难度大 的废石堆场,可采用建挡墙、全坡面块石护坡及顶部覆土的方式进行处置。但视觉效果较差,且全部护坡表面寸草难生。为了既能保证稳定,又改善环境质量,且易于恢复植被,可对大面积的废石场采用了在废石堆底部砌筑挡土墙,顶部覆盖粘土,山坡处砌筑网格型浆砌块石骨架护坡,网格内覆黄土然后栽种植被的新处置方法。这样既可以稳定住废石,保证覆土不流失,保护植被,又减少了放坡幅度,节约了工程费用。
3.5 土地复垦与土地整理
矿山开采占用土地问题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同时还破坏了自然景观,造成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不断下降。采掘工业特别是露天开采,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原来稳定的土壤和植被,使水土容易流失。隆起的排土场往往是人工泥石流的祸源,矿岩爆破时产生剧烈的冲击波和噪声,爆破和搬运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干枯的尾砂池更是人造的小沙漠,成为严重的污染源;酸性、有毒或含有各种化学成分的废水排放,污染了矿区地面、地下水体和下游河道,含硫废石堆的风化自燃,排放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给矿区及其周围带来了大面积的破坏和人畜的伤亡。
通过复垦,使被破坏了的土地可以重新得到有效的利用。在矿山建设中,由于矿山企业不同于一般加工企业那样可以任意选场地,往往要受资源埋藏条件的限制,难以避开人多地少地区和沃土良田。因此,矿产资源的开发不但占地面积要大,而且难免要破坏耕地、森林等资源。特别是露天开采,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范围更大,使相当大区域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耕地和农业的重大损失。另一方面,大部分采掘后遗留下来的废弃地(如废石场、尾矿坝等)通过治理与复垦,可再用于农业、林业或作其他护环境和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土地整理和复垦。一方面使被破坏了的土地不要再增加。另一方面,对已经被破坏了的土地尽快地进行复垦造田、绿化植被、恢复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使已废弃的土地重新恢复利用,发挥出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4 结论
各个矿山由于矿石类型、赋存条件、开采方式、地质环境容量的不同,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不同,因而治理方法、治理措施、治理思路应结合矿山实际情况确定。最好是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矿产品综合开发,要把矿山保护纳入企业的决策管理,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最终矿山废渣、废气、废水的零排放;积极进行矿山环境治理,恢复、绿化被破坏的矿山,达到资源开发效益明显和矿山环境双赢。
参考文献: [1] 刘起霞, 李清波, 邹剑峰.环境工程地质[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
[2] 何国清, 杨伦, 凌赓娣,等.矿山开采沉陷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3] 张丽萍, 唐克丽.矿山泥石流[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九台市地理位置
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位于长吉经济带上,是长吉经济一体化东扩西移的重要“支撑点”和“接力站”。我省正在规划建设长吉图开放开发带动先导区,长春市正在规划建设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位于吉林省和长春市两个先导区的叠加区域,已经成为吉林省及长春市两个先导区的优先发展区域。同时,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也是长吉经济带和沈哈经济带的交汇区,属东北振兴的核心区域。
九台市招商引资政策
一、项目入区条件
第一条落户两区的工业项目,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规定和土地容积率的要求。
第二条落户两区的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要达到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投资强度每平方米不低于2000元。
第三条独立法人建设专业产业园区,用地面积须达到10万平方米以上,总体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要达到规定要求。
第四条集团总部、科研机构、职业学校和商业服务项目入区,优先供给用地。
二、土地使用政策
第五条企业用地均需依照法定程序,按招拍挂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工业项目用地最高出让年限为50年,出让期内可依法继承、转让、出租、抵押,也可作为参股入股的条件。
第六条落户两区工业项目的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按现行的九台市土地级(等)别相对应的最低基准地价执行,利用九台工业集中区营城矿区国有建设用地建设企业,土地出让方式和价格另议。
三、鼓励扶持政策
第七条落户两区的工业企业享受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政策,长东北先行先试区政策。
第八条市政府设立扶持工业企业发展资金,用于扶持落户两区企业,鼓励扶持企业按期动工建设、竣工投产、达产达效。
第四篇:医院环境评价报告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华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
小组成员
尹智能(200911013108)
赫英良(200911013105)
杨凡(200911013107)
王子杰(200911013132)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1 1.1项目由来...1 1.2污染物排放标准...1 1.3环境敏感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2 1.4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 1.5主要产污环节分析...4 第二 章
环境质量现状...7 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7 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7 2.3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7 第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8 3.1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 3.2 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10 3.3 声环境影响分析...11 3.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2 3.5 生态环境影响和水土流失分析...13 3.6外环境对本项目影响分析...14 3.7 项目选址和平面布局和排污口设置分析...15 第四章
建设期间环境影响评价...18 4.1 建设施工期污染因素...18 4.2建设施工期污染防范措施建议...18 第五章
环境保护对策...20 5.1 建设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20 5.2 营运期环境保护对策...21 第六章 射线装置辐射评价专章...24 6.1 控制指标...24 6.2 项目简介...24 6.3 项目选址与布局合理性分析...24 6.4 项目环境放射性本底现状调查与评价...25 6.5 项目环境影响预测...25 6.6 射线装置使用时辐射防护措施...26 6.7 射线装置报废后处置措施...28 6.8医院辐射防护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28 6.9 结论和建议...29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30 7.1 主要结论...30 7.2 主要建议...33 7.3 综合结论...34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项目由来
为了完善昆明市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流行性传染疾病的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城市整体救治能力, 河源昆明市人民医院在河源昆明市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拟建设河源昆明市人民医院(新院)项目。根据河源昆明市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河源昆明市人民医院(新院)将建成一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具有南方城市建筑风格的现代式医疗建筑设施,符合现代化医院的基本要求,成为河源昆明市基础建设的形象和标志建筑之一。
该项目选址于河源昆明市云南省昆明市金碧路157号城西区文昌路东边纬十四路南地块,项目用地已取得河源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人民医院建设用地的复函》(河府办函)218号文同意,并取得河源昆明市人规划建设局《河源昆明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用地规划设计要点》批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2006年4月,河源市人民医院委托广州怡地环保实业总公司承担“河源市人民医院(新院)”环境影响评价任务、同时委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进行该项目辐射专章评价。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进行了现场踏勘并收集了有关资料,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写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1.2污染物排放标准
(1)水污染物:本项目污水经过预消毒+生化处理+消毒处理后,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后外排。
(2)大气污染物: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源餐厅厨房排放的油烟和备用发电机燃油尾气。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限值。备用发电机燃油尾气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3)噪声:相应功能区边界噪声执行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Ⅱ类标准规定限值。施工期噪声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1.3环境敏感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周围目前均为空地和幼龄果园,随着城市建设的进展,周围将在短时间内成为城市居住、商业区域。目前主要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7-1。表1-3-1 环境敏感点用其空间位置表 序号 名称 方位 距离(m)保护目标 1 项目西面小溪 西 600 地表水III类水质 2 东江干流 东南 3000 地表水II类水质 1.4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河源市人民昆华医院(新院)建设项目,为一新建项目。建设项目位于河源昆明市云南省昆明市金碧路157号
城西区文昌路东边纬十四路南地块,属于河源市东城西片区规划范围。项目用地目前为低山丘陵地,用地范围和周围1-2km范围地区基本为果园、荒地。根据河源市东城西片区规划,其西北面隔规划的文昌路(40m)为人民公园用地,东北面隔规划的纬十四路(40m)为居住用地,东南面隔规划道路(24m)为商业中心用地,西南面隔规划路(20m)为居住用地、用地内规划配套小学和中学。
该项目根据卫生部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标准,按1000张住院病床(其中一期按照综合病床500床、肿瘤病床60床、传染病床60床规模),平均日门诊量1200、高峰期门诊量1800人次要求规划,配套员工1600人(其中一期960人)计划总建设面积12938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1.97亿元人民币。
整个工程分两期、8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部新院的建设。
第一期(从2006年2月到2007年12月):主要的任务是征地、总体规划和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建设门诊综合楼、急诊部(包括紧急救援中心)、医技综合楼、500床的住院综合大楼、传染楼、肿瘤中心、ICU、手术室消毒中心等;同时完成较为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污物处理系统、室外环境工程和绿化工程等。一期建筑面积约79600平方米。
第二期 建设380床的专科住院楼、培训教学楼、康复疗养中心楼。建筑面积约为49780平方米左右。
医院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1)征地面积:130000m275.52亩;(2)总建筑面积:129380m275.52亩;(3)容积率:0.995;(4)绿地率:55%;(5)建筑密度:17%;(6)机动车位:550;
(7)人员配置:16002000余人(首期960人); 医院主要功能功能设置见下表: 表1-4-1 建设项目主要功能设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筑面积(m2)楼层功能 一期 门诊医技综合楼
(4层)36058 负1层 车库、设备房、库房、水池
1层 门诊大厅,急诊,放射科、高压氧、供应中心、食堂、洗衣房
2层 外科,内儿科,妇产科,美容、皮肤性病科,检验房、手术房
3层 五官科、内科、中医理疗康复、功能检查、ICU、4层 体检中心、办公科教中心、预防保健中心、病案阅览室、多功能会议厅、产科
一期住院楼
(15层)30696 1层 中心药房、一次性用品库、无菌存放房、大厅、超市、咖啡厅、商务中心
2层 手术室、办公室、休息室、护理用房
3-15层 住院病房、办公室、休息室、护理用房
肿瘤中心
(4层)3273 1层 诊室、放射治疗中心
2层 住院病床、护理用房、屋顶花园、架空
3-4层 住院病床、护理用房、办公室、会议室
传染楼(4层)5744 1层 诊室、药房、化验、办公、消毒
2-4层 住院病房、办公室、护理用房
后勤综合楼(4层)4455 1 餐厅、仓库、办公、洗衣房职工餐厅、办公、活动室
3-4 宿舍
附属设施 1038
高压氧楼、污水处理站 二期 住院楼(15层)14280 1-15 400床位综合住院楼
培训教学楼 10000 1-10 培训、教学、办公
康复疗养中心 25500 — 康复疗养中心 1.5主要产污环节分析 1.5.1 水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投入运营后,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餐厅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根据本项目规模、参照河源昆明市人民医院现有污水排放情况以及同类型医院的情况,可估算出本项目污水产生量为772.0 m3/d、其中首期项目污水产生量为456.5 m3/d。
上述污水近期通过二级生化+消毒处理后,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后外排。待项目附近区市政管网建设完善后,污水经过消毒等预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预处理要求后外排进入市政管道,送河源昆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1.5.2 大气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投入使用后,餐饮设施使用煤气或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属于清洁燃料,其污染物排放很少;同时本项目采用太阳能热水器供热、不设置锅炉,因此其项目废气主要为油烟废气、备用发电机尾气以及汽车尾气。
1、油烟废气
餐饮设施外排废气主要为油烟。上述油烟经烟罩收集净化,再经静电净化装置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其排放浓度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限值,油烟浓度不大于2mg/m3。其油烟产生量见下表: 表1-5-1 拟建项目炊事烟气产生量 污染源位置 炊事烟气 油烟
万Nm3/d 万Nm3/ a 浓度mg/m3 kg/a 各餐厅 3.0 6570 2.0 131.4
2、发电机尾气
该项目在地下一层的发电机房内设置一台备用发电机,备用发电机的功率为1000KW。该发电机采用含硫率不大于0.2%的优质轻柴油为燃料,类比同类型发电机,可计算出该项目柴油发电机组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见表1-5-2。
表1-5-2
该建设项目发电机尾气污染物排放一览表 污染物项目 SO2 废气(m3)系数(Kg /吨油)3.5 12000 排放浓度(mg/m3)290 ——
年污染物排放量(t)0.0866 2.17×105
3、汽车尾气
本项目设置550个机动车停车位,停车场紧临环城东路纬十四路和项目东南面规划路设置,共两个。由于紧临道路建设,车辆在本项目内行驶距离很小,故汽车尾气排放量很小,在此不做定量分析。
1.5.3 噪声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噪声污染源,主要是备用发电机和各类风机、水泵噪声以及汽车噪声。主要噪声源强及其声源位置见表1-5-3。表1-5-3 主要噪声源 序号 噪声源 噪声级 放置位置 1 柴油发电机组 100~104 综合楼地下室 2 空调机组 75~80 综合楼地下室 3 冷却塔 60~65 综合楼4层天面 机动车 70~75 露天停车场、地下停车场 5 水泵 76~81 水泵房内 6 风机 75~85 相关楼层风机房
1.5.4 固废污染源分析
大型综合医院产生的固体包括医疗废物和一般生活垃圾。一般生活垃圾来自办公室、公共区,食堂等处,另外还包括部分无毒无害的医药包装材料等。类比同类型综合医院,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2.0吨/日。医疗废物种类繁多,具体分类如下:
1、传染性固废
带有传染性和潜在传染性的废物(不包括锐器)主要有:受到污染的外科手术废物;病理性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物;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
2、锐器
主要是用过废弃的或一次性的注射器、针头、玻璃、锯片、解剖刀和手术刀片及其他可有引起切伤剌伤的器物。
3、废药物
主要是过期的、废弃的药品、废弃的药品、疫苗、血清,从病房退回的药品和淘汰的药物等。
4、废试剂瓶
医院日常工作中需使用一定量化学品试剂,产生废试剂瓶。部分瓶残留有毒有害物质。
5、污水处理污泥
在医院污水处理过程中,大量悬浮在水中的有机、无机污染物和致病菌、病毒、寄生虫卵等沉淀分离出来形成污泥若不妥善消毒处理,任意排放或弃置,同样会污染环境,造成疾病传播和流行。
6、有毒有害废液
医院营运过程中,还会产生各种有毒有害废液,包括:酸性废液、化验室含氰废液、牙科学含汞废液、化验室含铬废液、洗相废液。
目前我国综合医院医疗废物产生量大致为2.7-3.0kg/d.床,则本项目医疗废物的产生量约为3.0 t/d(其中首期工程约1.8t/d)。1.5.5 放射性污染源分析
放射性污染源以及治理措施见辐射专章。
第二 章
环境质量现状 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SO2 各测点SO2最大小时值在0.017-0.025mg/m3、污染指数0.03-0.05,日均值在0.015-0.023mg/m3、污染指数0.10-0.15,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的要求。(2)NO2 各测点NO2最大小时值在0.022-0.028mg/m3,污染指数0.09-0.11,日均值在0.020-0.027mg/m3、污染指数0.17-0.23,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的要求。
6(3)PM10 各测点的PM10日均值浓度范围是0.031mg/m3~0.048mg/m3,污染指数0.21-0.32,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相对SO2、NO2而言,PM10浓度略高。综上所述,评价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良好,整体优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由水质监测结果和水质监测项目标准指数值可知,1-3号断面的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的要求、4号断面的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的要求;依污染指数排序前三的项目为: CODcr >BOD5 > DO。就各监测断面综合污染指数来看,1至3号断面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3,4号断面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2,整体而言,评价区域地表水水质良好。2.3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评价区各监测点昼间及夜间的噪声监测值均可达到评价标准的限值要求,说明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良好。第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 3.1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1.1污水量及水质
根据第2章工程分析,本项目投入运营后,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餐厅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根据本项目规模、参照河源昆明市人民医院现有污水排放情况以及同类型医院的情况,可估算出本项目污水产生量为772.0 m3/d、其中首期项目污水产生量为456.5 m3/d。上述污水中传染楼产生的各种污水需经过预消毒、饭堂含油污水需经隔油隔渣处理、粪便污水经过化粪便池处理、口腔科少量含汞废水采用Na2S沉淀法预处理、放射性废水设置衰变池进行预处理,然后各种污水经过预处理—生化处理—消毒处理达标后,排入项目西面小溪。污水系统
3.1.2水环境影响预测
1、预测因子筛选
根据拟建项目的排水水质,预测因子选择CODcr、BOD5和氨氮。
2、评价标准
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
3、预测结果
预测计算结果见表3-1-
2、表3-1-3。
表3-1-2 首期污水处理后外排染物预测浓度
单位:mg/L 预测断面 预测浓度 现状监测浓度 增加值
COD BOD5 氨氮 COD BOD5 氨氮 COD BOD5 氨氮 排水口下游100m 13.0 1.8 0.41 12 1.5 0.15 1.02 0.34 0.26 排水口下游3200m 14.0 1.3 0.42 13 2.0 0.16 1.00 0.33 0.26 表3-1-3 全部污水处理后外排染物预测浓度
单位:mg/L 预测断面 预测浓度 现状监测浓度 增加值
COD BOD5 氨氮 COD BOD5 氨氮 COD BOD5 氨氮 排水口下游100m 13.7 2.1 0.58 12 1.5 0.15 1.73 0.58 0.43 排水口下游3200m 14.7 2.6 0.59 13 2.0 0.16 1.69 0.57 0.43
3.1.3事故性排放分析
1、事故原因分析
经分析,本项目发生事故性排放主要因素为:
1)污水处理站维护不当,出现污泥膨胀; 2)接触氧化系统被破坏,降低污水处理效果; 3)其他故障,使污水处理效率降低。
2、事故排放影响预测 从事故原因上看,出现事故排放时主要的后果是污水处理站的处理效率降低,从而超标排放。由于事故主要出现在生化处理段,其预处理、前处理以及消毒等工序并未受到影响,因此整个处理系统仍可保持一定的处理效果,出现超标的项目也主要是有机污染物。本评价在对事故排放的预测,采取保守的方法,假设污水处理系统对主要有机污染物完全没有处理效果。
3、预测结果
预测结果见表3-1-
5、3-1-6。
表3-1-5 事故性排放首期污水处理后外排染物预测浓度
单位:mg/L 预测断面 预测浓度 现状监测浓度 增加值
COD BOD5 氨氮 COD BOD5 氨氮 COD BOD5 氨氮 排水口下游100m 16.3 3.5 0.67 12 1.5 0.15 4.25 2.02 0.52 排水口下游3200m 17.2 4.0 0.67 13 2.0 0.16 4.17 1.98 0.51
表3-1-6 事故性排放全部污水处理后外排染物预测浓度
单位:mg/L 预测断面 预测浓度 现状监测浓度 增加值
COD BOD5 氨氮 COD BOD5 氨氮 COD BOD5 氨氮 排水口下游100m 19.2 5.0 1.01 12 1.5 0.15 7.20 3.46 0.86 排水口下游3200m 20.0 5.4 1.01 13 2.0 0.16 7.04 3.36 0.85 3.1.4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该项目的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项目西面小溪,不会对其周围水质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也不会对下游东江干流造成明显影响;在事故性排放的情况下,保守预测会对项目西面小溪周围水质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对东江水质产生明显影响。建设单位应加强污水处理站各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规范污水处理站营运管理,同时控制各种消毒剂和有毒物质的管理和使用,避免消毒剂和有毒物质大量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有效控制事故性排放的发生。3.2 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
本项目投入使用后,餐饮设施使用煤气或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属于清洁燃料,其污染物排放很少;同时本项目采用太阳能热水器供热、不设置锅炉,因此其废气主要来自于餐厅产生的炊事烟气、汽车尾气以及备用发电机的尾气等。其污染源强见第二章工程分析。拟建项目的油烟经烟罩收集净化,再经静电净化装置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排放烟气中油浓度小于2mg/m3。本项目餐厅均设置在后勤楼,处理后的油烟经过内置烟井引至后勤4楼天面排放。建议将排放口设置在西南面,这样排放口与周围其他建筑距离可达到50米以上,有足够的扩散空间。经过上述处理,本项目产生的油烟不会对周围环境和项目自身产生不良影响。建设单位在建设中应注意对排气口进行适当美化,使其不影响周围建筑景观。备用发电机使用含硫率不大于0.2%的轻质柴油作为燃料,燃烧尾气中各种污染物浓度均很低。建设单位对发电机燃油尾气采取如下治理措施:燃油尾气经过水喷淋(喷淋水加表面活性剂)处理后,其排放废气能够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发电机尾气需经内置烟井引至建筑物天面排放,排放口应高于自身建筑并高于周围30米内其他建筑物,远离周围敏感点以及项目自身敏感区域,同时内置烟井内需设置隔热措施。
通过上述处理措施,各种大气污染物在高空风的作用下,迅速扩散稀释,不会给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带来明显影响。作为备用电源使用机率很低,外排废气量及污染物较少,因此经过处 8 理后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也很小。
另外,建设项目项目内的停车场主要为露天停车场,其规模不大、汽车行驶距离很小,且停车场分散为两处,产生的汽车尾气量较小,气可迅速扩散,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构成威胁。
3.3 声环境影响分析 3.3.1主要噪声源
建设项目的噪声污染源如表 5?3-1。
表 5-3-1
各种噪声源的噪声情况分析表
[单位:dB(A)] 序号 噪声源 噪 声 级 放 置 位 置 序号 噪声源 噪声级 放置位置 1 柴油发电机组 100~104 综合楼地下室 2 空调机组 75~80 综合楼地下室 3 冷却塔 60~65 综合楼4层天面 4 机动车 70~75 露天、地下停车场 5 水泵 76~81 水泵房内
该建设项目除柴油发电机的工作噪声为100~105dB(A)外,其余设备的噪声级均在85dB(A)以下。
3.3.2 预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本项目声环境评价范围内的区域属2类区,声环境质量应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所规定的2类区标准(昼间:60dB,夜间:50dB)。
在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备用柴油发电机产生的噪声在距声源200米处才可以衰减达到60 dB(A)的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限值要求(昼间),若采取隔声、吸声及消声措施,则在距声源10米处就可以衰减达到55 dB(A)。在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水泵、风机、空调等噪声在距声源30-50米以上才可以衰减达到50 dB(A)以下;通过墙隔声、吸声等措施,则在距声源10米处就可以衰减达到50 dB(A)。
声环境影响评价表明,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主要设备声源若采取隔声、消声、吸声等措施,则其噪声可得到有效控制,加上建筑物阻隔和空间衰减等因素,设备噪声在本项目边界可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类标准的要求。针对各噪声源采取的治理措施和环境影响分析如下:
1、备用柴油发电机设置在综合楼地下室专用发电机房内,柴油发电机组的设备基础进行隔振设计;柴油发电机房的间墙均砌实心体砖墙,四壁顶棚挂贴吸声维护结构,护面为镀锌穿孔板,中间填岩棉;柴油发电机房的门采用GM标准隔声门;发电机配两级消声器;对发电机房进、排风风机进行减振,并采用消声弯头进行消声处理;对进排风通道采取消声处理。发电机放置在综合楼地下室内,通过上述处理措施以及建筑物隔声和距离衰减,发电机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以及项目自身产生不良影响。
2、水泵、风机、中央空调
水泵、中央空调放置在设备间内,并进行减振、隔声处理。各类进、排风机进行隔声处理,另外其运行时产生的噪声除机械噪声外,主要还来源于气动性噪声,应对进排风系统进行消声、减振处理。通过上述处理措施以及距离衰减,水泵、中央空调、风机等设备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以及项目自身产生不良影响。
3、冷却塔
冷却塔选用低噪类型,放置在综合楼建4层天面并进行隔声、基础减振处理。放置冷却塔的位置位置目前尚未确定,在建筑设计中应注意其放置位置应与周围敏感建筑保持20米左右的距离。通过上述处理措施,发电机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以及项目自身产生不良影响。
4、机动车
建设单位应通过划定机动车行驶范围、限速、禁鸣等措施控制车辆噪声。同时注意派专人组织好车流。如此,机动车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以及项目自身产生不良影响。3.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大型综合医院产生的固体包括医疗废物和一般生活垃圾。一般生活垃圾来自办公室、公共区,食堂等处,另外还包括部分无毒无害的医药包装材料等。类比同类型综合医院,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2.0吨/日。医疗废弃物来源广泛、成份复杂,如化学试剂、过期药品、一次性医疗器具、手术产生的病理废弃物有毒有害废液等;废弃物成份包括金属、玻璃、塑料、纸类、纱布、废液等,往往还带有大量病毒、细菌,具有较高的感染性。其中医院临床废物和各种废液已列入我国危险废物名录,必须安全处置。本项目医疗废物的产生量约为3.0 t/d(其中首期工程约1.8t/d)。
对于上述固体废物,一般生活垃圾交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需分类妥善收集后交河源昆明市医疗废物处理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另外本项目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会产生一定的污泥、传染病楼化粪池会产生一定的沉积物,均属于危险废物,需定期清理,并作为危险废物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通过上述处理,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可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3.5 生态环境影响和水土流失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上述范围内的植被将被清除,被城市建筑和人工绿化所代替。原有稀疏幼林成为高低有致的乔、灌、草结合的人工群落代替,植被多样性有所增加。本项目建成后绿化率约45%,对比目前稀疏的植被覆盖状况,绿地率和生物量将有所提高。项目建成后以稀疏幼龄果树为主的农业生态景观为人工绿化和建筑结合的城市生态景观所代替。
本项目建设后,地表除45%的绿地外,其他基本为硬化地面层,其透水性差,会对雨水下渗、地表径流条件等产生一系列影响。就本项目而言,由于其占地面积不大,尚不能对当地水文条件构成明显影响。但从整片城市区域开发的角度上看,这样的影响将会比较明显,在此方面,这只能在城市区域开发中整体考虑。就本项目而言,可以采取的措施是设法增大下渗面积,减轻这方面的影响。具体做法包括建设绿化停车场、停车场建成有孔地面,利于雨水下渗;同时医院内的部分步道也可做成有孔地面或不连续硬地,利于雨水下渗。评价区内目前由于由于当地植被不合理的砍伐,改种果树后整体覆盖率较低,表层土壤在雨滴击溅和冲刷下随径流沿坡面向下移动,造成一定的土壤侵蚀。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工地将首先被推平压实,由于在大范围看本项目用地地势平缓,坡度不大,消除局部起伏后工地内水土流失基本消失,但在工地边缘填土面或开挖面则有可能产生局部的土壤侵蚀。建设单位应注意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预防,包括:
1)开挖面和填土面做一定保护,包括及时压实开挖面或填土面、倾斜度较大的作业面在雨天设置一定覆盖措施等;
2)余泥及时回填或运走,余泥和散体材料临时堆放场地设置边坡防护措施; 3)工地污水循环使用、有序排放,避免污水横流,造成水土流失;
4)工地内和工地周遍考虑设置排雨水结构,使暴雨时雨水能及时排走,避免雨积聚,浸泡土层而产生土层松动进而造成水土流失。
总体而言,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本项目施工期间水土流失现象可得到有效控制。3.6外环境对本项目影响分析
本项目为一综合医院,本身为环境敏感目标,对外环境中的各种污染因素比较敏感,因此有必要就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进行分析。5.6.1 现状外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所在地区为规划中城市开发地区,项目周围目前均为空地、荒地、幼龄果园,周围无 10 明显的污染源。本次评价的环境现状监测也显示,该地区水、气、声环境良好。因此就目前而言,本项目周围无明显的污染因素,外环境不会对本项目产生不良影响。5.6.2未来外环境影响分析
从本项目所在地区的规划看,项目用地周围以住宅、商业区为主,其西北面隔规划的文昌路(40m)为人民公园用地,东北面隔规划的纬十四路(40m)为居住用地,东南面隔规划道路(24m)为商业中心用地,西南面隔规划路(20m)为居住用地、用地内规划配套小学和中学。从上述规划功能上看,项目周围无工业污染源,外环境中可能对本项目产生影响的污染因素为未来文昌路和纬十四路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
1、交通噪声影响分析
交通噪声与车流量和车速关系密切。文昌路和纬十四路环城东路和穿金路目前处于规划阶段,其车流量较难预测,类比河源昆明目前交通情况,选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 005-96)中推荐的公路交通噪声预测系列模式对机动车产生噪声进行模拟预测。本项目各建筑中,距离文昌路最近的建筑为康复疗养中心,距离纬十四路最近的建为传染楼。上述建筑物距离道路边界均为40米。预测结果表明,在不考虑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道路噪声传至建筑物边界,昼夜均略超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超标范围1.8-3.0 dB(A);但本项目在上述道路边界均退缩10米设置了绿化隔离带,同时按照规划上述道路中线均设置了6米的绿化隔离带,对照同类情况,通过上述措施,道路噪声可削减3-5 dB(A),即在设置绿化隔离带后,道路车辆噪声传播至上述建筑边界时可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的要求。
2、道路汽车尾气影响分析
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包括HC、CO、NOx等,参考广州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项目的研究成果,当车流量3000辆/h以下的时候,汽车尾气的影响范围一般在0-25米之间。本项目各建筑距离环城东路和穿金路文昌路和纬十四路均在40米以上、上述道路车流量小于3000辆/h,同时在上述道路边界均退缩10米设置了绿化隔离带,可有效削减汽车尾气的影响。按此分析,环城东路和穿金路汽车文昌路和纬十四路汽车尾气不会对本项目产生不良影响。3.6.3外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就目前而言,本项目周围无明显的污染因素,外环境不会对本项目产生不良影响。按照规划,未来外环境中可能对本项目产生影响的污染因素为未来环城东路和穿金路文昌路和纬十四路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经过预测,在设置绿化隔离带后,道路车辆噪声传播至医院建筑边界时可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的要求。由于有较大的退缩距离,未来上述道路的汽车尾气不会对本项目产生不良影响。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应认真落实规划平面布置,保证建筑物的退缩距离,落实绿化隔离措施,如此外环境中各种污染因素不会对本项目造成明显影响。3.7 项目选址和平面布局和排污口设置分析 5.7.1 项目选址合法合理性分析
该项目选址于河源昆明市环城东路和穿金路城西区文昌路东边纬十四路南地块,项目用地已取得河源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人民医院建设用地的复函》(河府办函)218号文同意,该项目选地是合法的。
本项目目前已经纳入《河源市东城西片区规划》当中,作为新开发城市区域的医疗卫生配套机构,是必要和合理的。
根据本次评价结论,本项目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因素经过治理后不至对周围环境和项目自身产生明显影响,同时经过退缩和绿化防护,外环境的各种污染因素也不会对本项目产生明显影响。因此,项目选址是合理的。
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是合法合理的。3.7.2 项目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项目平面布局中,将东南、东北、西北边临近道路一侧均向后退缩10米并设置绿化隔离带,可有效削减周边道路对医院自身的影响,同时使医院与外界相对隔离,也可避免车流、人流、物流的无序流动,导致医院和外界相互影响。
医院各主要建筑边界均设置绿化带,并以道路、绿地进行分割,使用医院门诊区、住院区、后勤区和办公教学区相对独立。同时设置了两个次入口和一个污物出口,使用医院内部各功能区相对分隔,可有效避免不同病区病员的交叉感染。由于项目西南面规划有小学和中学,因此传染楼向北面设置,远离敏感人群。
传染楼收治传染病患者,按规定设置了独立进出口。同时向内退缩40米,一方面使传染病就诊者与医院内其他人群分割开来,另一方面以退缩的40米加上西北面纬十四路40的路宽,使传染楼与项目西北面规划的住宅区域距离达到80米以上,形成了有效的防护距离。在医院内部设置上,传染楼附近设置高压氧、集中绿地、道路、绿化停车场等,使用传染楼在医院内部也相对独立,大大减少了传染病病人与医院内其他人群接触的机会。医院污水处理站在处理污水过程中,污水本身携带各种病菌,同时排放出的气体也可能携带病菌,因此需要独立设置,避免无关人员接近。本项目污水处理站设置在地块东角集中绿化带内部,从地形上看处于地势低位,有利于污水的收集;污水处理站周围以集中绿地作为隔离,使其距离医院内通道以及周边道路达到25米以上,形成有效的防护。该污水处理站需密闭设置,建议采取地埋式结构使其不影响周围景观。同时密闭的污水站排出气体须消毒后方可外排。
从项目整体布局上看,各功能区清晰明确、相对独立,医院整体以及局部的传染楼、污水处理站等均考虑了有效的防护隔离空间、传染楼设置了专用入口,可有效避免医院内外车流、人流、物流的无序流动,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其布局整体上是合理的。建设单位在建设的过程中,应主题落实本评价提出的各种环保治理要求,强化各功能区的防护效果。3.7.4 项目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主要排污口包括污水排放口、油烟和发电机尾气排放口。
本项目污水排放口设置在项目西面小溪,该地表水属于工农业用水和景观水体,水质按照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标准执行;根据规定,本项目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可排入该水体,经过预测,达标污水外排进入该水体后,其水质仍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因此,本项目排水口的设置是合理的。本项目所在地区属于环境空气2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按规定本项目的油烟和发电机尾气经过治理达标后可排放,经分析不会对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因此,本项目废气排放口的设置是合理的。
第四章
建设期间环境影响评价 4.1 建设施工期污染因素
本建设施工过程将产生下列大气污染源:扬尘,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产生废气污染物,施工人员就餐临时食堂炉具产生的废气污染物。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建筑材料运输、开挖土方运输和装卸过程产生的扬尘,以及施工场地地表开挖后风吹起的扬尘等。施工机械及施工运输车辆在作业过程中,燃油会产生一定量的大气污染物。另外施工期公里的临时饭堂会产生的油烟废气等污染物。若在施工时采取控制措施,包括工地洒水和降低风速(通过挡风栅栏),则可明显减少扬尘量。据估算,采用以上两种措施并规定在积尘路面减速行驶,清洗车轮和车体,用帆布覆盖 12 易起扬尘的物料等,则工地扬尘量可减少70%以上,可大大减少工地扬尘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
施工机械一般燃用柴油作动力,开动时会产生一些燃油废气;施工运输车辆一般是大型柴油车,产生机动车尾气。施工机械和运输车产生的废气污染物CO、NOX、PM10,因此,施工机械操作时应尽量远离居民区,物料运输路线也应该尽量绕开居民区,最大程度降低运输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施工噪声的机械包括挖掘机、电锯、风动机等,其他噪声约80-100 dB(A)。
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拆迁废物、施工及挖掘土方产生的废物以及生活垃圾。4.2建设施工期污染防范措施建议
为防止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发生上述污染环境的现象,借鉴其他工地的经验,必须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使建设项目在建设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限度,为此,建议采纳如下污染防范措施:
①合理安排好分期施工,做好时间上、空间上的衔接,减少影响范围与时间。必须将各施工期的时间、施工范围安排协调好,防止施工与社会正常生活运转发生冲突,对影响交通的路段设绕行道路。
②文明施工,利用合适的材料,将工地与外界隔绝起来,减轻对周围的影响。对施工工地的边界,尤其是已入住的住宅楼与交通道路的,应该用挡网、围幕将工地与外界隔绝开来,既可减轻对外界的污染,又可防止坠物伤人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避免外界对工地的影响,利于管理。施工期间,建筑主体外应用坚固的材料和棚架密封,以防止扬尘、噪声影响环境。③严格遵守施工管理有关规定,在居民休息时间(尤其是在午休、夜间睡眠时间)不得进行产生噪声的施工。
④合理安排设施的使用,减少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锤击打桩的影响一方面是噪声,一方面是振动,应尽量减少使用,且不得在休息时间内使用。合理安排好设备的使用,减少噪声设备的使用数量,缩短其使用时间。⑤基础桩孔开挖的基岩爆破时,要用有隔声作用的软性材料覆盖桩孔口,以减少爆破噪声(同时也可避免爆破扬起的尘土),同时要做好预先警报。
⑥对施工产生的余泥、废弃材料等,应尽可能利用或就地回填,或及时找到其他需回填的工地,互通有无,一方面可解决某些工地的填土,另一方面可解决本工地的余泥堆放出路。对一时不能迅速找到回填工地的余泥,要申报有关管理部门,及时运走,堆放到合适的地方。⑦施工场地适当洒水防尘,注意清洁运输,防止建筑工地余泥、材料运输过程中的撒漏、装卸过程中的扬尘与噪声。工地内工人若设置临时厨房,必须采用石油液化气作燃料,不得采用柴油或木材等作燃料;施工过程用电须办理临时用电手续接市电,原则上不采用发电机供电,以减少污染排放,以免影响周围环境空气质量。
⑧对施工污水要注意搞好导流、排放,清洗材料、设备的水经沉淀后可循环利用,一方面可减少对清水的用量,另一方面可减少外排污水。对需外排的污水应进行隔渣沉淀,去掉其中的漂浮物,减少泥沙含量,选好排放去向,防止无组织自由泛滥。⑨施工期间饭堂含油污水经过隔油隔渣处理,生活污水经过隔渣处理,粪便污水经过三级厌氧化粪池及隔渣处理后方可外排放。建设单位可考虑与周围农村联系,将生活污水作为有机肥使用,最大限度减少生活污水排放。
第五章
环境保护对策
5.1 建设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 5.1.1 水污染防治对策
施工期间污水经处理后方可外排放。建设单位可考虑与周围农村联系,将生活污水作为有机肥使用,最大限度减少生活污水排放。
施工机械和车辆进行检修和清洗必须定时定点进行。清洗污水尽量循环利用,需外排时应进行隔油隔渣、沉淀处理。
二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纳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5.1.2 环境空气保护对策
对粉状物料,设临时仓库贮存或者建设防雨棚,严禁露天堆放;运输过程应采用罐车或其他有密闭设施的运输车。
在施工场地应经常洒水以抑制扬尘。
严禁在施工现场露天焚烧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工地厨房采用清洁燃料。5.1.3 声环境保护对策
采用低噪声系列施工机械,降低施工噪声对评价区的噪声污染。文明施工,文明装卸,避免不必要的噪声产生。
控制施工时间,搞好进度安排,避免在夜间和中午休息时间进行噪声施工。5.1.4 固体废物处置对策
施工过程的土石方设贮存点贮存,并建设防雨棚和导流沟。开挖的石方应及时回填,严禁随意倾倒和堆置。建筑垃圾应集中暂存,若不能用于填方则应及时清运出评价区,并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合理处置,不准随意倾倒。5.2 营运期环境保护对策 5.2.1 水污染防治对策
1、污水处理方案
根据第2章工程分析,本项目投入运营后,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餐厅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根据本项目规模、参照河源昆明市人民医院现有污水排放情况以及同类型医院的情况,可估算出本项目污水产生量为772.0 m3/d、其中首期项目污水产生量为456.5 m3/d。上述污水中传染楼产生的各种污水需经过预消毒、饭堂含油污水需经隔油隔渣处理、粪便污水经过化粪便池处理,然后各种污水经过二级生化设施+消毒处理达标后,排入项目西面小溪。
2、污水处理工艺
医院污水的水质特点是含有大量的病原体—病毒、病菌和寄生虫卵。医院污水的水量与医院的性质、规模及所在地区气候等因素有关。
医院污水处理方法可分为一级处理和二级生化处理,一级处理废水经过化粪池、沉淀池处理后,再经消毒处理排放;二级处理废水在消毒处理之前还需经过生物处理。通常通过二级处理,污水可达到一级排放标准要求,本项目废水需处理至一级排放标准。根据环发[2003]197号《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二级处理工艺流程一般为:预处理―调节池―生物氧化―接触消毒。
根据本项目污水特点和排放要求,本评价提出以下几点污染防治措施: 1)采用预处――理调节池――生物氧化――接触消毒的方法处理污水。
2)预处理包括:传染楼产生的各种污水需经过预消毒;饭堂含油污水需经隔油隔渣处理;粪便污水经过化粪便池处理;口腔科少量含汞废水预处理选用Na2S沉淀法、汞的去除率可达99.9%,出水含汞浓度可达0.02mg/l以下;放射性废水设置衰变池,衰变池的容积按最长 14 半衰期同位素的10个半衰期计算,或按同位素的衰变公式计算。
3)生物氧化段建议采用接触氧化工艺,消毒推荐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工艺。
4)考虑到项目分期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也可分两期施工。待附近市政集污管道已经建设完成,污水经过预处理和消毒后可排入市政集污管道,交城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5)污水处理系统应设置在密闭的空间中,通过统一的通风系统进行换气,废气应通过消毒后排放,消毒可采用紫外线消毒系统。为不破坏景观,处理设施建议采用地埋式设计。5.2.2 环境空气污染防治对策
1、厨房采用石油液化气、电能等清洁能源;备用发电机使用含硫率不大于0.2%的轻质柴油作为燃料。
2、厨房油烟经烟罩收集净化,再经静电净化装置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内置烟井引至后勤4楼天面排放。建议将排放口设置在西南面,这样排放口与周围其他建筑距离可达到50米以上,有足够的扩散空间。
3、发电机燃油尾气经过水喷淋(喷淋水加表面活性剂)处理后,经内置烟井引至建筑物天面排放,排放口应高于自身建筑并高于周围30米内其他建筑物,远离周围敏感点以及项目自身敏感区域,同时内置烟井内需设置隔热措施。
4、上述排气口进行适当美化,使其不影响周围景观。
5、靠近周围道路设置两处露天停车场,使用车辆在医院范围行驶距离件小并有利于汽车尾气扩散。
5.2.3 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拟建项目噪声源主要噪声污染来自发电机、高压抽水泵、风机、中央空调以及配套冷却塔、机动车辆等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1、备用柴油发电机设置在专用发电机房内,进行隔声、消声、吸声、减振动综合治理;
2、水泵、中央空调放置在设备间内,并进行减振、隔声处理。进排风系统进行消声、减振处理。
3、冷却塔选用低噪类型,放置在综合楼4层建筑物天面并进行隔声、基础减振处理。放置冷却塔的位置应与周围敏感建筑保持20米左右的距离。
4、机动车通过限速、禁鸣等措施控制车辆噪声。5.2.4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对策
大型综合医院产生的固体包括医疗废物和一般生活垃圾。一般生活垃圾来自办公室、公共区,食堂等处,另外还包括部分无毒无害的医药包装材料等。医疗废物种类繁多,本评价在参考国务院[2003]第380号令《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卫生部[2003]第36号令《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提出以下污染防治措施:
1、分类收集
2、分类处置,医疗废物须交当地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理
3、采用专用分类收集容器
5、本环评建议本项目医疗废物每日集中收集至医院综合楼地下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6、采用规范的医疗废物交接、运输管理办法
9、建立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5.2.5 放射性污染防治对策
放射性污染防治对策见辐射评价专章。
第六章 射线装置辐射评价专章
6.1 控制指标
患者或过往公众执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关键人群组所受的年有效剂量不超过1mSv。
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者所受的职业照射遵从下述剂量限值: a)连续5年内平均年有效剂量20mSv;b)任何一年中有效剂量50mSv;c)眼晶体的当量剂量每年150mSv;d)手、脚及皮肤的当量剂量每年500mSv。6.2 项目简介
河源昆华医院市人民医院新院(放射科)拟添置以下射线装置:
1)DR(数字化X线机)两台,功率:约50KW,工作电流:600mA,管电压:125KVp。2)数字化肠胃机一台,功率: 50-80KW,工作电流:500-800mA,管电压:125KVp。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一台,功率: 50-80KW,工作电流: 800mA,管电压:125KVp。4)多功能螺旋CT机,功率: 50-80KW,管电压:150KVp。6.3 项目选址与布局合理性分析
按《辐射防护规定》GB 8703-88 :密封型放射源、X射线机、加速器等辐照装置可以设于市区。河源昆华市人民医院规划在市区位置,射线装置场所采取有效屏蔽措施。选址符合规定。
按河源昆华市人民医院新院建筑设计方案,预添置射线装置场所设在首层靠北一端,且与非放射工作环境隔开。有单独的治疗室、控制室,并且两者相互分开。设治疗室、控制室和候诊室,安全区与照射室之间的过度区。针对医院辐射防护布局合理。6.4 项目环境放射性本底现状调查与评价
核工业二九○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对项目的监测结果表明建设项目用地环境空气x-γ剂量率在河源昆明市γ辐射剂量率范围(含宇宙射线)范围内。地表土壤中铀、钍、钾含量在正常范围值。地表土壤总α、总β在正常范围内。放射性环境属正常水平。6.5 项目环境影响预测 8.5.1 污染源项分析
河源昆华市人民医院所购买的DR数字化X线机、数字化肠胃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多功能螺旋CT均属X射线医疗设备。属Ⅲ类射线装置。据中国辐射安全所的研究,在一般医用诊断x射线仪器中,辐射剂量较大的计算机体层扫描(CT)骨盆检查,平均值为25mGy, 最大为79mGy。其剂量远小于0.25Gy,对人的影响有限。但超剂量、长时间、近距离接触可能出现照射部位远久性损伤,漏射、散射对公众有辐射影响,但这些情况出理机率很小。6.5.2 辐射防护量值计算 剂量当量(H):组织中某点处的剂量当量H是D、Q和N的乘积,H=DQN
式中,D是吸收剂量,Q是品质因数,N是其它修正因数的乘积。目前指定N值为1。剂量当量H只限于放射防护中应用。有效剂量当量(HE):当所考虑的效应是随机效应时,在全身受到非均匀照射的情况下,受到危险的各组织或器官的剂量当量与相应的权重因子乘积的总和,即:
HE=∑WT HT 式中,WT 是权重因子,目前的WT值是由ICRP所建议的,见表1。
表1 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放射效应的危险度和权重因子
----------------------------------
组织和器官 |
效
应
|
危险度因数Sv-1
|权重因子WT 生殖腺
|遗传效应(最初二代)|0.4×10-
2|0.25 乳腺
|
乳腺癌
|0.25×10-2
|0.15 红骨髓
|
白血病
|0.2×10-2
|0.12 肺
|
肺癌
|0.2×10-2
|0.12 甲状腺
|
甲状腺癌
|0.05×10-2
|0.03 骨
|
骨肉瘤
|0.05×10-2
|0.03 其余组织
|
其它癌
|0.5×10-2
|0.30 ----------------------------------
*其余组织(不包括眼晶体和皮肤)取其余5个接受最高剂量当量的器官或组织,每一个的危险度因数取作0.1×10-2 Sv-1,WT取作0.06 6.6 射线装置使用时辐射防护措施 6.6.1辐射防护措施
针对河源昆明人民医院预购买、安装的医疗设备,按《医用诊断X线防护设施标准》(GB8279-87)应作好以下辐射防护措施
1、X线机房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安全,设在建筑物底层的一端。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医院新建X线机房,工作电流均200毫安以上,不小于36平方米;多管头X线机房面积可酌情扩大。
2、摄影机房中有用线束朝向的墙壁应有2毫米铅当量的防护厚度,其他侧墙壁和天棚(多层建筑)应有1毫米铅当量的防护厚度。
透视机房的墙壁均应有1毫米铅当量的防护厚度。
机房的门、窗必须合理设置,同样要有合适铅当量的防护厚度。
3、机房内布局要合理,不得堆放与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受检者的候诊位置要选择适当,并有相应的防护措施。机房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机房门外要安设工作指示灯。
4、使用单位要因地制宜采用防护厚度为0.5毫米铅当量的各种摄影防护设施。
5、使用单位应对每台X线机配备适量的符合防护要求的各种辅助防护用品,如0.25毫米铅当量的铅橡胶手套、铅橡胶围裙、铅坐椅等。供胃肠及其他特殊检查用的各种辅助防护用品应有较大铅当里。
6、使用单位应注意配备可供受检者使用的各种辅助防护用品和固定特殊受检者的设备。6.6.2 放射治疗室的防护设计要点
1、放射治疗室的位置、空间与结构
放射治疗室的建筑位置:远距离放射治疗室须建筑在保证周围安全的地方。所谓周围环境,既指相邻非放射工作环境,也指公众生活环境。为此,放射放治疗室一般都设计在首层建筑物的一端,且与非放射工作环境隔开。治疗室本身须有单独的治疗室、控制室,并且两者相互分开。
放射治疗室配套房间设置:医院的放射治疗科应设有模拟定位室、治疗室、控制室和候诊室。设安全区与照射室之间的过度区,以降低控制室及候诊室的辐射水平。放射治疗室面积:治疗室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一般均不小于30m2。
2、放射治疗室墙壁的防护设计 治疗室的四周墙壁(多层建筑应包括天棚和地板等)都须有足够的屏蔽厚度。设计原则是:有用线束投射方向的墙壁按主射线屏蔽要求设计,其余方向按漏、散射线屏蔽设计。对通过治疗室墙壁的导管、导线也要采取防护措施,使之不影响墙壁的防护效果。
3、放射治疗室的安全连锁设施
由于放射治疗用辐射源是较大型的辐射装置,主设束的剂量较大,即使是很短时间的意外照射,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而在设计上采取多重安全连锁措施。
4、辐射产生的有害物质的防护与处理 当辐射能量较低时,治疗室空气被电离,产生臭氧,使室内气氛减少,为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治疗室须设强制通风设备。防护规定要求治疗室换气量每小时3-4次。6.7 射线装置报废后处置措施
射线装置到废年限或经修理达不到要求需要报废时,建设单位应向原发辐射安全许可证机关提出部分变更或者注销许可证申请,由原发证机关核查合格后,予以变更或者注销许可证。废旧设备可退回原生产厂家或交由有相关资质单位处理,并在发证机关备案,建设单位不得随意处理或出售,射线装置台帐、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长期保存,不得随设备报废而销毁。射线装置不通电时不会产生辐射,因此,在不通电的条件下,报废射线装置不会外界产生辐射影响,建设单位不能随意对报废射线装置通电使用。6.8医院辐射防护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
6.8.1河源昆华人民医院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制度
1、不得使用、转让和出租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
2、设放射卫生防护组织,该组织可定期对放射科的放射防护情况进行督察。
2、放射装置工作人员要树立严密的科学作风。育龄妇女要注意查询是否怀孕,以采取合适的剂量和必要的防护;儿童要严格采取合适的剂量和必要的防护。
3、健全防护设备:铅玻璃、铅衣、铅围脖、铅眼镜、个人计量笔等。
4、工作时佩带个人计量笔及铅衣和铅眼镜等
5、发生辐射事故时,要按规定处理,并且登记,及时上报当地卫生主管部门。6.8.2 河源昆华人民医院放射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1、医院内备有一定辐射损伤治的药物和设备。成立辐射事故应急小组,医院负责人任组长。应急小组主要负责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组织进行必要的演练。
2、一旦发生辐射事故,立即强制切断仪器电源,尽快将受辐射人员带离现场进行检查、实施必要的救治,不得以任可理由拖延受辐射人员诊治的时间。及时向医院负责人、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3、放射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检查原因,追查责任人,是人为原因要给予严厉处罚。总结事故原因与教训。
4、出现故障仪器,经专业技术人员维修,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对其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不能达到要求绝不能投入使用。6.9 结论和建议 6..9.1 结论
1)、该项目目的明确,理由正当,项目选址适宜,布局合理,按辐射防护措施屏蔽设计满足辐射防护的要求,同时具备了技术、人员等条件,管理措施完善。
2)、现场监测结果显示,项目拟选址周围土壤中U、Th、K及总α、总β,环境空气x-γ剂量率水平在河源昆明市放射性本底范围,属正常水平。
3)、射线装置只在使用时产生射线,在医护人员正确操作,选择合适剂量下,按专章落实各项辐射防护措施,射线装置机房的防护设施(包括墙、顶篷和防护门),能保证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防护安全。对患者和医护人员,不会超过辐射剂量限值,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是 18 可以接受的。
4)、河源昆华市人民医院应用医用射线装置多年以来,并未发现辐射事故,可见项目的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措施是可行的。
5)、该项目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按本专章采取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措施后,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认为河源昆明市人民医院新院射线装置应用项目是可行的。6.9.2 建议
随着医院的发展,放射性设备室开展的治疗和诊断项目将会增加,接待病人数也将有所提高,为了保护环境和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提出如下建议:
1)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防止超剂量、长时间、近距离接触。防止误入X射线机房和漏射、散射对公众有辐射影响的事故发生。
2)加强对工作人员放射性防护专业知识的培训,完善规章制度。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与核素的接触时间。
3)充实放射性设备室工作人员的数量,建立工作人员的轮换制度,尤其是从事分装、注射和扫描摆位的工作人员,从而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4)每台设备配备放射防护和质量控制的检测仪表,以监控设备运行状态、辐射泄漏情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1.1 项目概述
为了完善河源昆明市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流行性传染疾病的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城市整体救治能力, 河源昆华市人民医院在河源昆明市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拟建设河源昆华市人民医院(新院)项目。该项目选址于河源昆明市城西区文昌路东边纬十四路南地块环城东路和穿金路交叉处,项目选址于河源市城西区文昌路东边纬十四路南地块,项目用地已取得河源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人民医院建设用地的复函》(河府办函)218号文同意,并取得河源昆明市人规划建设局《河源昆明市昆华人民医院新院区用地规划设计要点》批复。
该项目征地面积130000m275.64亩;总建筑面积:129380m275.64亩;容积率:0.995;绿地率:55%。医院根据卫生部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标准、全院设置10001500张住院病床、平均日门诊量1200、高峰期门诊量1800人次要求规划,全院员工16002000余人,计划总投资约1.97亿元人民币。
项目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建设门诊综合楼、急诊部(包括紧急救援中心)、医技综合楼、500床的住院综合大楼、60床传染楼、60床肿瘤中心、ICU、手术室消毒中心等;同时完成较为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污物处理系统、室外环境工程和绿化工程等。一期建筑面积约79600平方米。第二期 建设380床的专科住院楼、培训教学楼、康复疗养中心楼。建筑面积约为49780平方米75.64亩左右。7.1.2评价区环境质量
1、地表水环境质量
评价区内项目用地西侧小溪自本项目排污口上游300米至本项目排污口下游3200米河段汇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的要求,小溪汇入东江处东江河段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的要求。评价区域地表水质良好。
12、环境空气
评价区环境空气中SO2、NO2、PM10等常规指标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环 19 境空气质量良好。
32、声环境质量质量
评价区内声环境质量现状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良好。
7.1.3 环境治理措施和影响评价结论
1、施工建设期环境影响 施工期通过洒水降尘、隔绝工地和外界、限制噪声施工、及时处理余泥、工地用水循环使用、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外排等措施,可使施工期产生的各种污染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有效削减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随着施工活动结束,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也将结束。
2、污水治理措施和水环境影响
各种污水经过预处理—生化处理—消毒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后排入项目西面小溪污水系统,不会对该消溪以及东江干流的周围水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待周围市政管道建设完毕,污水将经过预处理和消毒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污水预处理限值的要求后外排后进入市政管道、交城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上述影响将消失。
3、废气治理措施和环境空气质量影响 油烟经烟罩收集净化,再经静电净化装置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限值,油烟浓度不大于2mg/m3,再经过内置烟井引至后勤4楼天面排放;发电机燃油尾气经过水喷淋(喷淋水加表面活性剂)处理后《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即:SO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500mg/m3,烟色小于林格曼黑度1级,再经内置烟井引至建筑物天面排放,排放口应高于自身建筑并高于周围30米内其他建筑物,远离周围敏感点以及项目自身敏感区域,同时内置烟井内设置隔热措施。通过上述措施,本项目产生的废气可得到有效处理,不会对项目周围环境和项目自身产生明显影响。
4、噪声治理措施和声环境影响
对备用发电机进行隔声、减振、吸声、消声综合治理;水泵、中央空调放置在设备间内,并进行减振、隔声处理;各类进、排风机进行隔声处理,进排风系统进行消声、减振处理;冷却塔选用低噪类型,放置在综合楼建筑物天面并进行隔声、基础减振处理。通过上述处理,设备噪声在本项目边界可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类标准的要求,即:昼间≤60dB,夜间≤50dB,不会对周围环境以及项目自身产生不良影响。
5、固废治理措施和环境影响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包括医疗废物和一般生活垃圾。一般生活垃圾交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需分类妥善收集后交河源昆明市医疗废物处理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另外本项目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会产生一定的污泥、传染病楼化粪池会产生一定的沉积物,均属于危险废物,需定期清理,并作为危险废物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上述处理,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可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6、平面布局分析
从项目整体布局上看,各功能区清晰明确、相对独立,医院整体以及局部的传染楼、污水处理站等均考虑了有效的防护隔离空间、传染楼设置了专用入口,可有效避免医院内外车流、人流、物流的无序流动,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其布局整体上是合理的。建设单位在建设的过程中,应主题落实本评价提出的各种环保治理要求,强化各功能区的防护效果。
7、外环境影响 就目前而言,本项目周围无明显的污染因素,外环境不会对本项目产生不良影响。按照规划,未来外环境中可能对本项目产生影响的污染因素为未来文昌路和纬十四路环城东路和穿金路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在设置绿化隔离带后,道路车辆噪声传播至医院建筑边界时可符合 20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的要求。由于有较大的退缩距离,未来上述道路的汽车尾气不会对本项目产生不良影响。7.1.4辐射评价专章结论
1、该项目目的明确,理由正当,项目选址适宜,布局合理,按辐射防护措施屏蔽设计满足辐射防护的要求,同时具备了技术、人员等条件,管理措施完善。
2、现场监测结果显示,项目拟选址周围土壤中U、Th、K及总α、总β,环境空气x-γ剂量率水平在河源昆明市放射性本底范围,属正常水平。
3、射线装置只在使用时产生射线,在医护人员正确操作,选择合适剂量下,按专章落实各项辐射防护措施,射线装置机房的防护设施(包括墙、顶篷和防护门),能保证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防护安全。对患者和医护人员,不会超过辐射剂量限值,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4、河源昆明市人民昆华医院应用医用射线装置多年以来,并未发现辐射事故,可见项目的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措施是可行的。
5、该项目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按本专章采取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措施后,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认为河源昆明市人民昆华医院新院射线装置应用项目是可行的。7.1.4 清洁生产
本项目属社会服务项目,其清洁生产主要是实施清洁能源、节水、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等措施。本项目采用建筑材料、所采取的节水、节能措施与方案,以及清洁能源方案来看,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是较高的,节水、节能和清洁能源措施及方案是经济、技术可行,而且实用性强。7.2 主要建议
(1)污水处理采用预处理――调节池――生物氧化――接触消毒的方法进行处理;预处理包括:传染楼产生的各种污水需经过预消毒、饭堂含油污水需经隔油隔渣处理、粪便污水经过化粪便池处理、口腔科少量含汞废水采用Na2S沉淀法预处理、放射性废水设置衰变池进行预处理;生物氧化段采用接触氧化工艺,消毒采用二氧化氯工艺;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地埋结构。
(2)污水处理设施分期施工,建议首期间设计处理能力500吨/日,二期设计处理能力300吨/日。若项目二期工程实施时附近市政集污管道已经建设完成,则无须在进行二期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可将首期污水处理站进行改造后成为预处理和消毒设施,污水经过预处理和消毒后可排入市政集污管道,交城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3)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废气通过消毒后排放,消毒可采用紫外线消毒系统。
(4)厨房油烟经二级净化后,通过内置烟井引至后勤4楼天面排放。发电机燃油尾气经过水喷淋(喷淋水加表面活性剂)处理后,经内置烟井引至综合楼建筑物天面排放,排放口应高于自身建筑并高于周围30米内其他建筑物,远离周围敏感点以及项目自身敏感区域,同时内置烟井内需设置隔热措施;上述排气口进行适当美化。
(5)厨房采用石油液化气、电能等清洁能源;备用发电机使用含硫率不大于0.2%的轻质柴油作为燃料。
(6)噪声设备进行隔声、减振、吸声、消声等治理,冷却塔选用低噪类型,放置在综合楼建筑物天面并进行适当隔声、基础减振处理;放置冷却塔的位置应与周围敏感建筑保持20米左右的距离。医院内通过限速、禁鸣等措施控制车辆噪声。
(7)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并制定好事故应急措施对应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8)、放射诊疗应按照《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做好防护、屏蔽设计,规范放射诊疗的操作 21 要求,根据本评价和相关要求制定并严格执行《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制度》、《事故应急预案》。报废后的废旧设备可退回原生产厂家或交由有相关资质单位处理,并在发证机关备案,建设单位不得随意处理或出售,射线装置台帐、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长期保存,不得随设备报废而销毁。
(9)其他建议见本报告书相关章节。7.3 综合结论
河源昆明市人民昆华医院(新院院)项目选址合法、平面布局较合理,产生的各种污染因素经过治理后可达到相关环境标准和环保法规的要求,对周围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的影响较小。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本评价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相关管理规定。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转,杜绝事故发生。在此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河源昆明市人民昆华医院(新院)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第五篇:矿山环境治理方案
矿山环境治理方案
一、尾矿开发利用设计与施工
尾矿是采矿企业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排出的“废弃物”,但同时又是潜在的二次资源,当技术、经济条件允许时,可再次进行有效开发。积极研究尾矿的矿物成分分析,开拓新的用途,实现无废料排放,是矿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同时,加强尾矿综合利用的技术创新,研发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加快研究成果转化。
二、矿山开采废水处理
矿山废水是在矿山范围内,从采掘地点、选矿厂、尾矿坝、排渣场以及生活区等地点排出废水的统称。开采、选矿、运输等诸多生产及辅助工艺均需使用大量的水,这些废水的排放量大、持续性强,对环境污染严重。对于矿山废水的处理,采取持续地发展高效、廉价、安全及操作简便的处理技术,实现废水达标排放。
三、矿业废弃地复垦、利用设计与施工
矿山废弃地是指为采矿活动所破坏的,非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矿山废弃地复垦与利用,有利于盘活存量用地,缓解土地资源瓶颈约束,促进耕地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划协调”的原则对矿山废弃地进行复垦与利用,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应。
四、矿山生态恢复治理设计与施工
遵循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原则,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矿山生态保护和修复方案并实施,有效实现对矿山环境进行生态恢复、生态治理。如对矿山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对矿山“三废”进行综合治理、综合利用,对矿山开发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采空区及煤层自燃、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勘查与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