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介入手术室的管理
介入手术室的管理
第一节 布 局
介入治疗是在X线血管造影机的导向下进行的无菌介入治疗,介人手术室的整体布局除了要符合手术室的无菌要求外,还要有适合X线机工作的环境。
一、介入手术室的选址
介入手术室的选址既要方便病人的检查和治疗,又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安全,一般可设在建筑物底层的一端或单独设置,并要靠近各临床科室。
二、介入手术室的整体布局
介入手术室应按外科手术室的要求严格划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限制区包括机房、无菌物品放置间;半限制区包括控制室、洗手间、导管冲洗间、敷料器械准备间;非限制区包括更衣室、办公室、候诊室、污物处理间。非限制区应设在入口处,与限制区、半限制区有门隔离,没有病人检查治疗时,此门可以锁闭,工作人员及进修生、学生不得随便进入限制区和半限制区,以利于介入手术室的无菌及管理。更衣室设在非限制区,男女分设,更衣后可直接进人限制区和半限制区,卫生间设在更衣室内,远离机房、控制室、计算机室,有利于保持机房的湿度在正常范围内。
三、各主要房间的配置
(一)造影机房的室内布局及主要配备为了减少散射线对人员的影响,造影机房应宽敞,有足够的使用面积,不但有利于操作和病人进出,还可以减低室内X线散射量。机房内仅放置必备的设备,如血管造影诊断床、手术器械台、壁柜(内放无菌器械包)、急救车(放置急救药品、物品)、氧气、吸引器、心电力复监护伏、吊式无影灯、吊式铅屏、高压注射器、温湿度计等。
(二)洗手问专供手术者洗手用,设在两个机房之间,手术者洗手后直接进入机房。洗手间装备有洗手池、冷热水龙头和脚踏开关、泡手桶、电钟及感应吹干机。
(三)无菌物品库房 应设在紧靠机房的限制区内,各种导管、导丝及介入治疗用的诸多器材按有效期顺序放置在柜内,保持清洁、干燥、整齐,使之规范化,并由专人负责保管,便于检查,物帐相符。室内装有紫外线灯管,定期消毒。(四)洗涤冲洗间设于半限制区内。备有各种消毒清洗剂,并配有用于导管冲洗用的专用冲洗架。
(五)计算机机房必须保持低温干燥,除维修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人内。(六)控制室与机房仅一墙之隔,墙中间装有铅玻璃,便于控制室人员与手术者的配合。控制室内装有系统控制台,室内配有温湿度计。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
介入手术所用的导管、导丝、血管鞘及各种物品多为一次性使用,必须重复使用的器械、物品应严格消毒灭菌。
一、导管导丝的清洗
使用后的导管导丝先置于消洗液内浸泡30分钟后,将其毁形装入专用袋内焚烧处理,需重复使用的导管导丝则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快速多酶清洗液内浸泡5~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最后将有腔的导管、血管鞘、穿刺针装入冲洗架上冲洗24小时后,凉干、包装、封口,用环氧乙烷灭菌。
二、高压蒸气灭菌
介入手术所用的金属器械、布类打包后送供应室采用此法灭菌。
三、紫外线消毒法 空气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传统的紫外线照射属静态消毒,制约了人在动态环境下的空气消毒。新研制的多功能层流净化杀菌机,能有效控制医院内动态环境下的细菌超标,与传统的紫外线灯照射相比,它具有高效杀菌、高度净化、功能完善的特点,能杀菌又能除尘净化,并释放负离子清新空气,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
四、环氧乙烷消毒灭菌
环氧乙烷又称氧化乙烯,属烷基化气体消毒剂,是一种穿透力强、灭菌可靠、不损伤物品的高效气体消毒剂,灭菌机制是通过对微生物蛋白质烷基化作用,干扰酶的正常代谢,使微生物死亡。环氧乙烷气体具有良好的扩散和穿透力,可穿透玻璃、聚乙烯薄膜、对塑料制品无害,亦不损坏金属、橡胶、棉布、合成材料等,对于需重复使用的物品,皆可处理后,置于专用袋内密封,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法进行灭菌。
五、戊二醛化学消毒法
戊二醛为高效消毒剂,依靠醛基作用于微生物氢硫基、羟基和氨基使其烷基化,改变了微生物蛋白合成而死亡。戊二醛常用于物体的浸泡消毒,浸泡时间一般为30分钟,杀死芽胞需浸泡10小时,一般细菌繁殖体浸泡10分钟,肝炎病毒浸泡30分钟,常用于物品的浸泡消毒。第三节 手术室管理工作
一、介入手术室工作程序管理
介入手术室除负责本科室诊疗外,尚需接受其他临床科室的诊断治疗工作,因此,要做好每天的工作安排,使本科室及外科室的病人均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需做介入治疗和血管造影检查的病人由主管医师提前一天将申请单送至介入手术室,由介人手术室按时间先后、病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一天的检查治疗。
二、接诊、参观的管理
介入手术室门口应安排专人管理,负责拖鞋、手术衣、参观衣的发放,接待门诊病人,做好候诊室家属的工作。为保证介入手术室的无菌及环境安静,对进入人员要严格控制,参观者及学生要换鞋更衣后方能进入半限制区和限制区,接送病人用平车。手术室大门、走廊应铺置浸有消毒液的地毯,车轮在地毯上滚过,将轮上尘土擦拭,避免污染半限制区和限制区的地面。男女更衣室应设在非限制区,要求换清洁鞋后进入更衣室,更衣后方能进入半限制区。进入介入手术室的人员应遵守本室规章制度,服从安排,不得在室内谈笑及喧哗,不得将本室衣物及其他物品带出室外。
三、仪器设备及介入器材的规范化管理
介入手术室内的血管造影机、高压注射器及相配套的仪器设备应安排放射科技术员专人负责清洁、维护保养,并负责监察室内温度、湿度。各种抢救设备,如氧气、吸引器、心电监护仪、除颤器、射频治疗仪等由护士负责清洁、维护保养,导管导丝等介入所用的各种器材、耗材由护士负责领取,并按型号、有效期的先后顺序分类存放在固定的柜内,贵重耗材要有进库、出库使用记录,物帐相符,其他一般耗材也要有进库登记。
四、机房清洁消毒制度
1.保持机房内医疗物品清洁整齐,每日治疗前后用固定抹布擦拭桌面、器械台,血管造影机及相关设备用专用布及专用清洁液擦拭,擦净血迹,拖净地面,通风消毒。
2.机房每周扫除一次,每月彻底大扫除,扫除后密闭消毒,作好空气细菌培养,机房拖把、敷料应固定使用。
3.每周室内空气培养一次,细菌数不得超过500CFU/m3。不合格时,必须重新消毒,再作培养,合格后才能使用。
五、接送病人制度
1.接送病人一律用平车,注意安全,防止坠床,危重病人应有医师陪送。2.接病人时,严格五查对(对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检查皮肤准备情况及术前医嘱执行情况,更换清洁的病人衣裤,嘱排尿后携带病历及与治疗有关的物品,随车推人手术室。
3.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必须戴手术帽,送到指定机房,按五查对当面交巡回护士,病历物品当面交清,严格交接手续。
(1)病人进入机房后,卧于诊断床上,要注意防止病人坠床。(2)门诊病人由入口处负责接待安排。
(3)治疗后的病人由医师陪同送回病房,途中注意输液通畅。到病房后详细交待病人术后注意事项,交清病历和输液情况,作好交接并签字。
六、人员配制的规范化
介入手术室的护士可根据各医院介入放射科的规模进行人员配制,一般一台血管造影机要配备2~3名护士,2台要配备4~5名护士。护士除具备内外科临床护理知识外,还要掌握完整的消毒隔离技术,并要学习掌握常规心电图检测,能辨认各种心律失常,心脏介入的护士要会使用多导电生理仪,辨识各种压力曲线。能熟练掌握各种类型介入治疗用器械的名称、用途、规格。护士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对术中的突发情况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能作出应急反应并能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能。
七、安全制度
1.介入手术室电源应定期检查,每天治疗结束后要拔去所有电源插销。2.剧毒药品及麻醉药品应标签明确,专柜存放,并登记,仔细核对无误后才能使用。
3.易燃药品及氧气筒等,应放置在固定的通风阴凉地点。
4.机房内无影灯、悬吊铅屏、诊断床、接送病人平车,应定期检查其性能,各种零件、螺丝、开关等是否松解脱落,是否运转正常。
5.消防设备要固定放置,定期检查是否失效,并要学会使用。
6.每天治疗结束和节假日要检查介入手术室水、电、门、窗是否关紧,非值班人员不能进入。第四节 主要大型设备
自20世纪80年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应用以来,人们逐渐从过去的连续透视,随机点片、快速换片机、胶片电影等繁琐、复杂的成像手段中摆脱出来,而运用现今的数字透视、数字电影、DSA等先进技术,使血管造影室从单一的放射科诊断室逐步走向设备完善、管理严格的介人手术室。
为了保证介入手术的顺利进行,介入手术室内应具备心血管造影机、高压注射器、移动式B超机等设备。
一、心血管造影机
现代心血管造影机是介人手术不可缺的设备,它通常由X线系统及计算机系统组成。
(一)X线系统高质量的图像质量必须有高性能的X线机,才能使患者得到准确、彻底的治疗,因此,高性能的X线机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大功率:进行介人手术时,必须进行反复、多次的连续曝光,这就要求X线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反复输出足够大的功率,从而获得满意的X线影像。现多采用1200mA以上,150kV的X线机。
2.X线球管的容量大、焦点小:为了得到满意的心血管造影图像,在满足容量的条件下,X线管的焦点越小,半影小、影像清晰度好。
3.高压发生器发出的压力要平稳:为保证每幅图像质量一致,除各照射参数一致外,还要保证具有较高的KV值的恒定。
4.曝光的时间短:心血管造影要求在1秒以内连续多次到几十次曝光,每次曝光时间很短。
5.两套主机:心脏造影时,要求同时做正、侧或双侧斜位投照,且双向摄影要做到同步,两套主机易于分别调照射参数,方可得到满意的心脏影像,缩短检查时间。
X线系统主要包括X线球管、影像增强器、高压发生器、控制台、电视系统、C型臂、导管床。
1.X线球管:主要是产生X线的地方,必须具备大功率(50~150kW),高热容量,小焦点(0.4~1.2mm)的旋转X线球管,才能产生高千伏、短脉冲的X线,能获得每秒50帧以上的优质图像。
2.光栅及滤过板:控制光栅可以限制X线的照射野以减少散射线,而过滤板可有效消除软射线,提高X线质量。二者都可以限制低能量X线的产生,减少灰雾形成,同时降低医患双方的辐射剂量。3.高压发生器:为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现多采用三相交流12个脉冲或中等高压发生器等波纹较平稳X线高压发生器。
4.影像增强器:它接收穿透检查部位X线,并将其放大0.6~1万倍,以便摄影机获得较亮的影像,其视野大小不一,可有6英寸、9英寸、11英寸、14英寸等规格,直径越大,可显示检查的范围越大。通常其视野大小可调,以适应检查部位的大小,获取最佳影像。
5.电视摄像机:它是对图像分辨力影响最大的部分,分辨率矩阵达到l 024×l 024方可将影像增强器上的影像完整的转换成视频信号以输入计算机系统。
6.X线控制台:它能控制X线机的开关,焦点大小的选择及调节各种技术参数。
7.“C”形臂:主要是X线球管的基座,控制它可实现垂直及水平和任意方面的多角度投照,以充分显示病变,有利于手术进行。
8.导管床:分为悬吊床和落地床,它可以在水平面上作多方向运动,有利于病人的搬运及手术的进行。
9.高分辨监视器:其分辨率可达1 024×1 024矩阵,一般操作室及控制室各1~2台,用于对获取图像及处理图像的监视。(二)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控制台:控制及协调造影各步骤的完成,并能调取各种数字技术的应用,数字图像的调整及后期处理。
2.计算机:它是将电视摄像机获取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经过高速运算,放大调整而获得高质量的数字图像,并完成对数字图像的处理、存储、重放及传输,这是数字图像的优势所在。
3.模/数转换器(D/A):它是将电视摄像机获取的模拟信号转化为二进制数字并通过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对其进行运算处理、以获得数字信号。可进行无损耗的放大后处理、传输及储存。
4.数,模转换器(A/D):它是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再转换成模拟信号,以不同灰阶点阵组成供诊断用的视频影像。5.中央处理器(CPU):它是整个设备的核心,其作用是处理系统中数字的逻辑运算,并发出指令进行各个程序的运算。高性能的DSA系统其设备有处理速度很快的CPU。
6.存储器(硬盘):它用来存储DSA系统的程序和数据,一般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存储器。当主存储器不够或出现故障时,辅存储器进行补充和替换,以完成正常工作。
7.键盘:它是操作人员与机器联系的桥梁。通过它,操作人员可将患者的一般资料输入计算机,并通过它调用各种程序及对图像进行处理。
(三)常用数字技术
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是通过机器设备将未造影的图像和已造影的图像分别数字化,再由计算机匹配相减,转换成只剩血管影像而消除周边组织结构的技术。DSA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以较少的射线剂量和造影剂量来获得更多的清晰图像,以满足日益发展的临床需要。其常用方法有脉冲方式、连续方式、时间间隔差方式及心电图触发方式,可根据患者病情,病变部位及特殊要求选择适当的方式及序列,以更好的发现病变。
2.数字透视:将普通的透视技术进行数字化后,可将其图像进行定格,重放以至储存。脉冲技术的应用,可将X线剂量成倍减少,通常采用1/2或l/3系数,可使操作者及病人接受的辐射量和检查时间明显减少。
3.数字电影:过去的电影技术是将影像投射在电影胶片上,如想观看则必须先经过暗房处理,才能通过放映机观看,因许多人为因素,图像质量不能得到保障,且不能造影后立即观看效果,保存时间有限。数字技术的应用是将图像储存在硬盘上,不需要许多中间环节,去掉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并可将曝光速度提高到50帧,秒甚至75帧/秒,立即重放,图像质量稳定可靠,可长期保存。
二、高压注射器
高压注射器的应用,可以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按一定的压力、流率将所需的造影剂集中注入病人的心血管内,高浓度的充盈受检部位,以摄取对比度较高的影像,造影过程中,能与X线机曝光相匹配,从而提高摄影的准确性和成功率。现代高压器多由微机控制,它具有小型化、控制精度高、运行稳定、操作智能化等优点。
(一)结构和功能高压注射器的主要结构有:
1.多轴运动注射头:它将一定浓度的造影剂抽吸入注射筒(一次性),由微机检测出筒内造影剂的总量,并将其加热至体温,其多轴系统可配合导管头的位置作方向运动,以保证造影的顺利进行。
2.控制台:它是高压注射器的中枢,控制所有的注射参数及程序。
3.移动支架:其方法可有天顶悬吊式、导管床站立式及落地式三种。可根据使用者习惯及房间结构选择其一,通常落地式较方便、实用。
(二)注射参数欲获得满意的造影图像必须根据导管头所在的位置,导管的直径及病变大小,血流运行时间来选择合适的参数。其常用的参数有:
1.延迟时间:根据病变需要,控制造影剂注入体内的时机,分为曝光延时和注射延时两种方式。2.每次注射剂量:即每一次造影时所注入的造影剂量,不可与总量相混。一般以毫升为单位。
3.注射流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注入导管的造影剂量,通常以ml/s表示。每次设定的注射流率为实质注射流率的上限值,即实际注射量不一定达到设定值,但可限制其流率进一步提高,起到保护作用。
4.注射压力:是指造影剂以某种特定的流速到达血管时单位面积所需的压力。每次设定的注射压力为上限值,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通常以PSI(每平方英寸磅)表示。
三、质量保证体系
DSA系统是大型精密仪器,对其保养、使用及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检查结果及治疗的效果。
(一)影响DSA图像质量的因素在使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可造成对图像的影响。
1.线部分:包括机器的容量,摄影条件的选用,焦点的选择,曝光率的大小等。
2.机械部分:导管床与球管在图像采集过程中的配合情况。3.高压注射器的性能及与造影相配合的情况。
4.图像的采集速度:数字化转换中信号的丢失程度。5.图像采集质量:包括影像增强器及电视摄影机性能,图像存储装置(如磁盘、磁带、录像机)及多幅照相机,激光照相机的性能,或者干式打印机的性能等。
6.后处理的性能:如蒙片重建、像素移位等。
7.检查方式的选择:如采用数字电影或数字减影等。8.病人在造影过程中的配合情况:如嘱病人屏气等。
9.医务人员的操作情况:如导管的选择、导管是否插到靶器官等。
(二)大型仪器设备及器械的管理只有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1.每年定期由检修公司对设备进行测试及保养。2.机房环境应常年保持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为40%~70%之间,在南方梅雨季节应抽湿处理,以保持房间干燥。
3.每月定期由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清洁维护、保养,特别是影像增强器及高压注射器。
4.每天应对机房及设备进行紫外线消毒,以杜绝感染。5.开机时应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最佳运行状态。6.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三):DSA检查中X线辐射的防护 随着社会进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X线辐射防护越来越重视,因此,在DSA检查中,应将X线辐射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1.定期由环境监测站对机房内外进行X线监测,并对医务人员进行剂量监测。
2.医务人员应严格穿戴好防护衣。3.机房内应安装相应得防护设备。
4.检查时尽量缩短照射时间,缩小照射范围,减少曝光次数。
第二篇:介入手术室感染管理规定
介入手术室感染管理规定
一、布局与流程要求
1、布局合理,洁污分开。介入手术室的整体布局要符合手术室的无菌要求,还要有适合X线机工作的环境。
2、按照手术室要求划分三区: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限制区包括机房、手术室、无菌物品放置间;半限制区包括控制室、洗手间、导管冲洗间、敷料器械准备间;非限制区包括更衣室、办公室、候诊室、污物处理间。
3、设医务人员通道、手术患者通道及污染通道。卫生间要远离机房、控制室、计算机室,有利于保持机房的湿度在正常范围内。
二、环境管理要求
1、日常清洁工作:手术室内物品必须保持整洁无尘,地面清洁无污渍。每次手术前后用清水湿式擦拭各种设施物表、地面,局部被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量小于10ml时可用清水擦拭干净,再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量大于10ml时,先将污染物、排泄物吸附掉后再清洁和消毒。辅助用房及走廊每日湿扫2次。
2、不同区域的保洁工作(抹布、拖把)应分开使用,每次用后清洁消毒后悬挂晾干(最好使用不易掉纤维的织物)。
3、接送患者推车每日清洁消毒,车上物品保持清洁,被污染及时更换。
4、配备与手术间大小相匹配的循环风动态空气消毒机,每日2次消毒,并记录。每周对室内物表、门窗、动态消毒机风口彻底清洁,每月清洗动态空气消毒机滤网和空调滤网。
5、肿瘤患者介入手术最好与心脏介入手术分室进行,不能分室的应分时段进行。
三、工作人员感染管理要求
1、凡进入介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换鞋、更衣、戴帽子,进入无菌区戴口罩,要做好自身防护。
2、患者入室应在清洁区换鞋或由推车经患者通道进入手术间。
3、限制其他人员进入,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皮肤化脓性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
4、手术者操作前应严格按照外科洗手法洗手,手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其他人员做好卫生洗手;不应再手术者背后传递器械和用物,坠落在手术器械台面以下的器械和物品应视为污染。
5、手术结束后,脱下手套、手术衣放到指定位置,洗手后离开。
6、使用后铅衣用95%酒精碰擦,有污染物及血渍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7、按照规范要求做好终末处理,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每天交接登记。
8、有传染病或需隔离的患者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按照其疾病的隔离要求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手术结束后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物品、环境的消毒处理。
四、手术器械及一次性物品管理
1、所有器械包、敷料必须由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严禁采用浸泡消毒方法灭菌。
2、无菌物品包和一次性用品分类放置,确保在灭菌有效期内。
3、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应当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包内指示卡和灭菌有效日期,如有疑问不得随便使用。
4、所有灭菌手术器械包外信息、植入物(支架、起搏器等)使用后有关条码应贴于病历便于追溯。
5、凡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由医院统一采购,包装符合要求,有灭菌方法、批号、有效期标识,一次性物品应当一次性使用,不得重复使用。
6、一次性物品存放要求:放置在阴凉干燥的货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距屋顶≥50cm。
7、导管分类放于专用柜内,专人保管,做好登记,使用后导管作为感染性废物放入黄色垃圾袋内焚烧处理。
五、监测和记录
1、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毛巾、湿化瓶、吸引瓶等应当每天更换、测试含氯浓度并记录。
2、每季度进行手术间空气菌落数,医务人员手表面、物表菌落数、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监测并记录。
3、科室内成立感控小组,每月有质量检查记录,每季度有活动记录和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记录。
4、有空气循环风动态消毒记录和过滤网清洗更换记录。
第三篇:介入手术室规章制度
一、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衣服及口罩,离开手术室时,应更
换外出衣及鞋子。参加手术者应认真洗手,严格按照洗手的消毒方法与步骤进行。
二、院外来参观、学习、实习者,须经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同意。见习和参观者,必须穿
戴手术室的鞋(或鞋套)帽、衣服(或参观衣)及口罩,并应接受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指导,不得任意游动及出入。
三、室内必须保持严肃、安静、禁止喧哗,不遵守手术室工作制度者,手术室负责人有权拒
绝其进入手术室。
四、手术通知单必须手术前一天送交手术室,以便准备。急诊手术通知单须经主治医师或值
班医师签字。
五、手术室按时接手术病人,并带好病历,核对病人姓名、年龄、床位、诊断、手术名称及
部位标记,防止差错。病人要穿医院衣服进入手术室。
六、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严格执行手术室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无菌操
作、消毒常规、急救抢救制度、查对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处理原则、特种感染处理原则、防止差错事故制度、安全制度、药品、物品器械管理制度、值班制度、保持室内整洁。
七、手术室的药品、器材、敷料,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各项急症手术的全套器
材、电气等设备应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手术室常规准备急症专用器械、敷料等。如用完时,可动用其他择期手术器械、敷料等。如无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拖延急诊手术。手术室器械一般不得外借,如外借,须经手术室护士长同意并经科室及医院相关人员批准方可办理暂借手续。
八、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避免交叉感染。手术前后手术室护士或助手应详细清
点手术器械、敷料等数目,并及时处理干净被血污染的器械和敷料,一切物品用后必须进行清洁和检查工作并归还原处。如无条件时,应先做无菌手术,夜间及节假日应有专人值班及备班,以便随时进行各种紧急手术。
九、手术室应对手术病人做详细登记,按时统计上报。
十、手术室应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包括空气、洗过的手、消毒后的物品等)。如有感染,应协同有关科室研究感染的原因,及时纠正。
十一、手术室除特殊紧急情况外,一律不传私人电话。手术室工作人员暂离手术室外出时
须先向科主任或护士长请假,征得同意并安排好工作后方可离开。
十二、手术室内严禁吸烟。疖肿或急性呼吸道感染人员原则上不准进入手术室,特殊情况
可戴双层口罩方可进入。
十三、爱护一切器械仪器,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避免损坏。一旦损坏,应及时报告相关
部门酌情处理。精密仪器要设专人保管,1月以上不用者,要定期保养。
十四、建立常用手术器械卡,准备器械时按卡片进行查对,同时检查器械性能。手术包必
须标明消毒日期或有效日期。
十五、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除值班人员外,一律不得在手术室留宿。
第四篇:介入手术室二级库房管理方案
交流沟通记录
我科在制定介入室二级库管管理的初步流程后,与我院设备科曾旭东科长就我科设置二级库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总结如下:
1、我院现在对所有耗材,包括介入高值耗材都不能实行条形码管理。
2、二级库管可以使用我院综合管理系统的统,也可以手工记账的形式进行管理。
3、所有的耗材,包括高值耗材均不能直接入二级库。
4、相当贵重的高值耗材可以先暂存在二级库,入代销品库,急需时使用,使用后按照我科先前制定的流程办理正式入库,出库等。
5、争取能实现:在一级库领用的物品信息,直接转入到我科二级库,库存量自动增加,以减少手工路入易出错的机率,节约时间。
6、我科对二级库管设计的流程还有许多不足,有些地方还不够规范,与我院的情况不相符,需进行整改,整改内容见“二级库管理系统在介入室高值耗材管理中的流程设计整改版”。
设备科:
放射科: 2013年7月4日 二级库管理系统在介入室高值耗材管理中的
流程设计整改版
一、流程设计
1、耗材申请
1.1一般介入耗材(一级库房有备货、价格约在1000元以下)从一级库领出:通过我院综合管理系统中申领程序申请,只需根据医用耗材名称的拼音首字母,直接选取库存的耗材输入存盘即可,并且通过此界面,介入室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一级库房医用耗材在库房的库存量,如库房有存货,则直接申请领出,如无存货,则由一级库房将信息再提交到采购员处。到货后,一级库房管理员通知介入室来取货。保证所有的贵重耗材全部通过科室申请、采购员采购、一级库管理员核查等环节再入到手术室二级库,杜绝耗材直接进入介入室库房。所有程序都由电脑程序记录储存,方便了信息的查找和统计。
1.2贵重耗材(一级库房不备货、价格昂贵)或急需耗材,可以先使用后入库。其程序是:实行追踪验收制度,由经营企业按照医疗设备科管理备案要求及时备货至心导管室,办公室护士清点后预入介入室材料库(代销品库),验收耗材时要求:耗材的内外包装完好,包装上应.注明厂家、注册证号、生产日期、批号、消毒日期或有效期,进口产品必须有中文标识。符合要求后由导管室办公室护士验收入代销品库,即可暂时存放在导管室二级库房。导管室应与各经营企业协议好所提供耗材的种类、规格、型号和基数,耗材的备货应尽量做到品种及规格型号齐全,数量充足,使用后及时补充消耗量,以保证临床介入诊疗手术的正常运转和急诊介入手术的开展。材料的其他入库内容包括产品名称、数量、生产厂家、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效期等,并设定效期报警和低值报警信息。代销品库库存相应增加。
2、入二级库
2.1领取一般介入耗材确认后,材料出库信息由一级库房转向介入二级库房(包括产品名称、数量、生产厂家、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效期等),并设定效期报警和低值报警信息。入库后二级库房的同类物品数量做相应累加(如信息达不到要求,可以手工录入入库)。
2.2一般介入耗材使用:由专人管理,并建立了使用登记本,心电护士每日使用前登记,使用后提交计费,计费后在医疗收费的同时由计算机系统实时扣除二级库库存(如现在信息达不到,可以手工输入出库)。
2.3贵重耗材使用:由专人管理,建立使用登记本(手术日期、病人姓名、性别、病区、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医生、配合护士及技师,以及所用耗材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植入的部位),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使用后将耗材的条形码粘贴于高值耗材黏贴单和介入病人收费清单上,再将清单提交给办公室护士计费(计费后在医疗收费的同时由计算机系统实时扣除二级库库存),办公室护士及时通过计算机管理网络平台收费并打印收费单,经手术医生签名确认后归入病历,月底导管室管理者通过医院的计算机管理网络平台收费系统汇总各经营企业预入导管室二级库的耗材使用情况,并上传到医疗设备科管理系统等待确认、出库。病人手术使用耗材后,由导管室管理者将使用汇总清单打印后经手术医生、科室主任、使用护士、导管室管理者签名后与耗材使用申购单一起交医疗设备科,由医疗设备科专人负责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通知经营企业开具发票,同时办理入库、出库手续,医疗设备科将发票、入库单、病人使用明细表及申购单交审计科审计,核准后交主管院长签字,财务科长签字后,财务科方能付款。这样做到预入导管室二级库房耗材的数量与医疗设备科出库耗材的数量以及经营企业的发票数量一致,亦与患者使用相符。
3、核对使用及收费情况
由专人负责合理配备每天各类手术必须使用的耗材,并负责发放,每天由办公室护士负责管理和核对,核对材料使用及收费情况,如有疑问及时和心电护士沟通。
4、出库确认使用并收费后,将对应的物品办理出库,并确保所有贵重耗材及时、一对一出库,保证出库后库存显示和实际库存数目一致。每张出库单上显示有患者的姓名、科室、手术日期、手术医生姓名、手术名称等信息,以便于查询、核对及追溯等。
5、核对
5.1每日核对次日打印出前1 d的贵重耗材使用详细情况,核对二级库显示库存和实际库存,并核对费用情况,保证每天使用及收费相一致。
5.2每周大核对由介入室护理组长和办公室护士在每周周五对贵重耗材进行大核对,即实际库存和电脑显示库存进行核对,内容包括贵重物品使用、二级库库存和实际库存等,双方核对后签字,确保贵重耗材安全、数量准确、供应及时。
6、医院监督核查小组不定时对介入室的贵重物品进行监督核查。
二、应用
1、规范介入室贵重物品的管理从申领、入库、出库每个程序和步都能从电脑中显现出来,明确了介入护士、库房管理员和采购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并由此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
2、减少错收费、漏收费现象。贵重物品通过二级库管理系统与介入室收费系统链接起来,材料每次收费后减少相对应的二级库存,并可通过调取每日的材料收费情况,核查收费信息,减少错收费、漏收费现象。
3、实现贵重耗材的闭环管理每日由办公室护士核查,每周与护士长大核对,不定时由院内组织的督查小组进行督导核查,并签字,既做到了相互监督,又增强了介入护士责任心。还能及时发现材料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流程优化。
4、避免贵重耗材的短缺及过期通过贵重物品的低值报警和效期报警功能,及时提醒贵重耗材短缺及过期,实现了产品的动态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疗纠纷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5、专人负责、保证供应二级库物品管理系统由办公室护士负责管理,管理人会对介入室的物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知道耗材消耗的快慢,以备统筹安排、及时补充,保证任何时候、任何物品都处于有效备用状态。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可准确地提前准备好手术可能用到的材料,做到不因为管理原因影响手术,且对材料费用的收取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6、降低库存和流动资金,贵重耗材管理的更加规范,并有计划地进行物品申请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降低了库存,增加了资金周转率,减少了物品堆压过期现象,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规范此类耗材的收费流程人员各司其职、层层把关,高了收费的准确性,减少医疗纠纷;同时也增加了贵重材料费的透明度,有利于手术医生及患者家属对手术室收费进行监督,避免了“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8、完善统计查询等功能便于制定耗材供应计划,并达到可控的目的。通过统计查询模块,科室的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掌握本科室各种贵重耗材领用、患者使用和库存的情况,并且方便了设备科对各种高值耗材使用量进行汇总统计。绘制各类高值耗材用量比例图和趋势表,为领导掌握手术室各类高值耗材使用情况、总揽全局、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
9、完善信息管理二级库管理模式中,医用耗材从采购到使用的全部信息均由信息系统管理,包括了物流方面、财务方面及临床方面的全面信息,整条信息链完整,能够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耗材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对招回等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响应。
三、不足
1、此管理流程设计还未真正使用,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还要不断的优化流程。
2、贵重耗材使用后,特别是植入性耗材追溯管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在于医疗使用的安全性,条形码所涉及的信息的唯一性显得更加必要,这种先进的管理系统希望医院能够引进。
3、希望库房管理系统能和收费系统连接。
放射科介入室:吴礼萍 2013年7月6日
第五篇:综合性医院介入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县区级综合性医院介入导管室的医院感染问题分析和防控措施
介人手术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医学影像学与临床治疗学于一体的临床学科,涉及人体消化、呼吸、心血管、神经、泌尿、骨骼等几乎所有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综合性医院内介入手术涉及范围广:心脏介入、肿瘤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等领域的技术都在迅猛发展,这对介人手术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目前有2间布局合理的大型C臂介人手术室,平均每月进行介入手术250余台,其中急诊手术占10%左右,每月有20余台。抓好介人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中之重,针对综合性医院介入手术室工作特点,我们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使介入手术室的感染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报告如下。1 合理建筑与布局是预防控制感染的前提我院的介入诊疗中心(DSA)在建筑布局上是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在最初规划和图纸设计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多次介入,要求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保证3区之间符合洁污功能流程,各区分界清楚,标志明显。施工时,要求建筑装饰应 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总原则。地面、墙壁应平整光滑、无孔隙、容易擦洗消毒。造影间依靠空调、空气净化装置进行室内空气交换及温度调节。2 强化组织机构,落实目标责任我院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 理组织。介入手术室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为介入手术室护士长、院感监控医生及监控护士,各级人员职责明确,实行责任追究制。院感科结合专科实际,协助制定了介入手术室 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手卫生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和考核标准。通过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自查,院感科督查等多项措 施,强化核心制度的落实。强化教育培训。提高防控意识介入手术人员大部分为肿瘤科、心血管科、神经科等内科医生,他们多数未经严格的外科无菌技术操作训练,无菌观念相对欠缺;急诊手术因化验检查缺如,无法判断其感染性;综合性医院多科手术交叉进行,不同科室间手术的安排、接台手术环节的 消毒隔离等一系列问题,这些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如果不加以防范,必然会增加患者交叉感染的机会。针对以上问题,院感科要求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定期参加院感科组织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增加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护理部送护士长、监控护士到上级医院介入手术室进修,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逐步规范我院介入手术室的管理。通过培训及学习,使他们尽快掌握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提高控制医院感染观念及意识。持续质量改进,抓重点环节的管理
加强医院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落脚点。介入手术室内重点环节很多:有支架、球囊、导管、导丝等大量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介人手术室环境的管理、介入手术室人员的管理、如何合理安排不同部门不同系统手术、无菌技术操作的保证、医疗废弃物的管理等。介入手术室运行数年来,通过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流程、重点人、物的管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无l例因导管介人手术而发生交叉感染的现象。
4.1 加强介入手术室环境的管理保证环境和物体表面清洁是抵抗感染因子的第一道防线,空气消毒工作是保证介入手术的关键 J,我院每间介入手术室配备了和体积匹配的循环风动
态空气消毒机,每日2次消毒。每日开始手术前和手术结束后对手术间地面和各种设施、仪器设备的表面进行湿式清洁、消毒;每周对室内所有物品、墙面、门窗、空调、动态消毒机风口等 进行彻底清洁;每月清洗动态消毒机与空调滤网。.2 加强介入手术室人员的管理尽量减少手术间人员流动,严格限制参观人数,将手术人数控制在5人之内。要求进人手术室人员必须穿戴无菌手术衣裤、口罩、帽子。要求介入手术室
配备面罩,医护人员在术中做好标准预防。连台手术时,医护人员应重新洗手、戴手套、更换手术衣。同时注意做好x线防护,工作人员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尽量缩短x线的照射时间。
4.3 加强手术分类管理综合性医院介人手术室工作特点是:手术类型多:神经内外科的介入手术、心血管内科的介人手术、妇科的介入手术、肿瘤患者的介入手术等,多系统手术交叉进 行,导致介入手术室环节多,风险种类多、质控点多的特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此,我院制定了严格的手术安排制度和考核标准,要求肿瘤患者手术与心脏介入等其他手术分室进行,特殊 情况不能分室时,也要分时段进行,急诊介入手术时间相对固定。特殊感染患者需手术时,介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术中医务人员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术后器械及物品单独 包装、收集,注明感染类型,送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介人手术室严格执行终末消毒。
4.4 加强介入手术室一次性用品的管理介入手术室一次性用品品种多:有各个系统需要的支架、球囊、导管、导丝、鞘管、介人手术包等;价格昂贵,少则几百元,有的支架在万元以上,甚至数万元。院感科把介入手术室的一次性用品的管理作为重点抓,遵循三证齐全、严格采购、严格验收、严格贮存、严格查对、专人管理的原则。首先:严把一次性用品进货关,院感科积极参与介入手术室一次性用品招标,认真审核相关证件,坚持从正规厂家进货,保证产品质量。其次,规范一次性用品的存放,物品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货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距屋顶~50cm。导管分类放于专用无菌导管柜内,专人保管,做好登记。使用后,各种一次性导管立即剪断并销毁,最后集中处理,并按手术类型做好登记。
4.5 加强回收管理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范处置医疗废弃物。首先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措施,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按要求分类放置。术中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动脉穿刺针、手术刀片、玻璃类锐利废弃物放置于锐器盒中,每天有专人回收并签字。一次性使用的导管、导丝等高值耗材,经破坏处理后,用黄色垃圾袋放置,并将袋口扎紧贴上“医疗废弃物”。建立一次性导管使用登记本,高值耗材销毁后,和收集人员单独交接并记录,交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统一处理,防止医疗废物外流,危害社会。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不断创新,各种介入手术将会日益增多,介入手术室的管理工作也就越发显得重要起来。总之,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控制制度,落实目标责任制,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监测和管理,定期监督检查,实现持续质量改进是综合性医院介入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对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 邱菊芳,廖新彬.介入手术室医疗风险的防范[J].全科护理,2010,8(4):1101
[2] 杨金城,李春梅.导管室医院感染的监测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9):1037
[3] 侯铁英,廖新波,胡正路.医疗废物处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