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咸宁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暂行办法
咸宁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暂行办法
【颁布单位】湖北省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字号】咸政办发„ 2011 ‟ 40 号
【颁布时间】2011-4-20
【失效时间】2013-4-30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咸宁经济开发区:
《咸宁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 2011 年第 5 次市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 〇 一一年四月二十 日
咸宁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及时发现、制止、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形成全市严查严控合力,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又好又快地服务于鄂南经济强市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下列区域:
咸安区温泉街道办事处、永安街道办事处、浮山办事处、马桥镇、官埠桥镇、向阳湖镇、横沟桥镇等纳入市级城乡规划管理范围内的区域。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违法建设,是指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第四条 市、区两级政府共同设立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的协调机构,定期研究、通报违法建设综合治理情况,协调处理查处违法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协调办公室设在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具体负责组织、协调、考核、督办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
第五条 对违法建设的控制和查处工作实行绩效目标考核管理。考核的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咸安区人民政府、咸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咸安区政府和咸宁经济开发区)和市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分解并落实市人民政府下达的绩效考核目标。
第六条 本市对违法建设的监督管理按照以咸安区政府及咸宁经济开发区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突出重点,源头控制,快速处置,协作配合,依法追责,实施综合治理和长效管理。
第七条 咸安区政府和咸宁经济开发区负责在辖区和管理范围内组织实施本办法。
市城乡规划、城管执法、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水务、林业、住建、公安、监察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违法建设控制和相关信息反馈工作,全力配合咸安区政府和咸宁经济开发区做好违法建设的控制和查处工作。
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的派出机构应当全力配合咸安区政府和咸宁经济开发区,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
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的宣传工作。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八条 咸安区政府和咸宁经济开发区是其辖区和管理范围内控制违法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全面组织辖区内违法建设的控制和查处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明确办事处、乡镇和所属相关部门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责任,确定本辖区和管理范围内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的工作目标;
(二)督促办事处、乡镇和所属相关部门制订具体的巡查和控管措施,开展巡查控管工作;对发现的违法建设,责成相关部门依法采取查封、拆除等相关措施;
(三)制止并组织查处以集体经济组织或个人名义私自买卖或开发土地、林地从事非农建设的行为;
(四)负责组织、协调违法建设的强制拆除及善后工作;
(五)处理因查处 违法建设 引发的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等问题;
(六)对辖区和管理范围内单位和居(村)民进行规划、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七)完成市人民政府下达的控制和查处 违法建设 的绩效考核目标。
第九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的,由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在城市规划区内建筑核位放线至规划验收前,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第十条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依法查处违法用地行为。
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依法巡查和处置由交通部门管养的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内的违法行为。
水务部门负责依法巡查和处置河道、堤防管理范围内的违法行为。
林业部门负责依法巡查和处置毁林占地建造的违法行为。
房产部门负责依法查处危房鉴定中的违法行为。
园林部门负责依法查处非法占用城市公园、单位绿地、绿化广场等绿地的行为。
住建部门负责依法查处无施工资质施工和违反施工资质管理的违法行为。
公安部门负责依法维护拆除违法建设现场秩序,及时制止和查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等违法犯罪的行为。
工商、卫生、文体新、环境保护等行政部门在核发有关许可证和执照时,应当严格审核把关,对利用违法建设开展经营、不能提供合法经营场所使用证明的,不予核发有关许可证、执照。
第十一条 监察部门负责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调查处理影响较大的行政过错责任案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监察对象参与违法建设的案件。
第十二条 国土资源、城乡规划部门应在自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之日起 1 日内,将许可决定文书副本和有关资料按职责划分抄送市城管执法局、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备案。
第三章 巡查
第十三条 建立 “ 双线巡查 ”网络。
由咸安区政府和咸宁经济开发区建立以街道(乡镇)、社区(村组)组成的巡查网络,并制订巡查控管方案,按具体划定单位和责任区域,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劝阻违法建设行为;对辖区内的国家重点项目和城中村以及纳入旧城改造的城区,应当制订巡查措施,结合项目专班,落实巡查人员,强化巡查控管。
由城市管理执法部门组成重点路段巡查网络,并对下列区域实行重点巡查:、主次干道,重要景观地带;、党政机关和部队驻地、大专院校及重点工程项目周边;、列入政府储备用地及旧城改造和城中村综合改造的区域;、咸安区政府和咸宁经济开发区确定的其他区域。
第十四条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的巡查,制订巡查控管方案,确定批后管理责任人,严把放线、验线、规划验收等各个建设环节,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建设行为。
第十五条 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水务、林业、住建等相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管理范围内制订巡查控管方案,明确责任人、责任区域、巡查时段和巡查重点。
第十六条
负有违法建设 巡查责任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巡查控管方案规定的时段和责任区域巡查,做好巡查记录;
(二)发现违法建设及时制止、报告并采取摄像、照相或者现场勘验等方式取证;(三)对发现的违法建设当天内上报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协调办公室,由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协调办公室责成相关部门在 2 个工作日内处理。
第十七条 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协调办公室应当建立违法建设控制和查处信息平台,负责收集、整理和通报相关信息。
负有违法建设管理控制和查处责任的单位,应当配合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协调办公室做好违法建设信息的收集工作,及时报送相关信息资料。
第十八条 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和相关部门建立违法建设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做好举报记录,及时处理举报的问题,并将办理情况反馈举报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违法建设行为。对举报违法建设行为,经查证属实的,给予举报人适当奖励。
第十九条 行政执法部门对于群众举报、上级交办的违法建设信息应当在 1 日内进行核查。
经核查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在 2 个工作日内予以立案并及时采取相关控制措施。
经核查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在 2 个工作日内将案件移送相关部门。接受案件移送的部门应当在 2 个工作日内立案并及时采取相关控制措施。
第四章 处置
第二十条 违法建设一经发现,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制止,依法快速拆除。
第二十一条 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对发现的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应当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 施工,并同时下达限期拆除通知书,责令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自行拆除。
逾期不自行拆除的,由咸安区政府和咸宁经济开发区组织,相关部门配合按照下列规定实施强拆:
(一)违法建设建至一层尚未盖顶的,1 至 3 日内拆除完毕;
(二)违法建设由一层建至二层的,3 至 6 日内拆除完毕;
(三)违法建设建至二层以上的,6 至 10 日内拆除完毕。
因特殊情况不能在前款规定期限内拆除完毕的,经咸安区政府、咸宁经济开发区和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协调办公室批准后,可适当延长。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二条 对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停止建设;对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责令当事人在规定限期内自行拆除;逾期不自行拆除的,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三款的规定处理;对确属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改正,可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是否可以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从严审核,建立集体会审制度提出意见,并报市人民政府同意。具体会审办法由市城管执法部门联合规划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三条 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对所查处的违法建设,涉及违反土地、交通、水务、林业、建设等方面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在 2 个工作日内通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接到通知后,应当在各自职责 范围内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及时依法处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城市管理执法部门。
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水务、林业、住建等部门依法查处的违法行为涉及违法建设的,应当及时通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城市管理执法部门依法查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及时依法处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发生执法管辖不明或者有争议的,应当协商解决或者报请市人民政府处理。
第二十四条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管执法部门依法责令违法建设当事人停止施工,当事人拒不停止施工的,由咸安区政府和咸宁经济开发区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第二十五条 因违法建设发生安全事故,咸安区政府和咸宁经济开发区应当组织力量及时进行处置,并向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对事故的调查处理,按照国务院制发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在当事人自拆期限内,相关部门应当明确专人实施跟踪监督检查,实时监控,防止发生抢建行为。
行政执法部门对违法建设依法实施强制拆除的费用,由违法当事人承担;拒不承担的,由作出强制拆除决定的行政执法部门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十七条 在征地拆迁中,对违法建设一律不予补偿。对屡拆屡建或者有组织实施违法建设的行为依法从重处理;对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理;对涉嫌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奖励基金
第二十八条 在建立严格 违法建设 监管考评考核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奖励机制。市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城区 违法建设控制和查处工作 奖励基金,专项用于奖励举报有功人员和控违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过错责任追究按照市纪委、市监察局等部门印发的《咸宁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责任追究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 赤壁市、嘉鱼县、通山县、崇阳县、通城县违法建设的控制和查处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城市管理执法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 2011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有效期至 2013 年 4 月 30 日止。
第二篇:临沂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暂行办法(修改)
临沂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暂行办法
(讨论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制定依据和目的] 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违法建设,规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区域] 本办法适用于临沂市城市规划区内违法建设的控制和查处工作。具体区域为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沂经济开发区、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
第三条 [违法建设定性] 本办法所称违法建设,是指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规划许可证、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逾期未拆除的临时建设工程。
第四条 [主管部门] 临沂市规划局是临沂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城市规划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审批权,日常城市规划管理权、违法建设的认定权;临沂市城市管理局行使城市规划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监察、国土、住建、房产、园林等其他职能部门依法履行各自职责,供电供水供气部门负有配合协助义务。
第五条 [管控原则] 管控违法建设坚持属地管理、以区为主、守土有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突出重点,源头控制。
第六条 [绩效考核] 本市对违法建设的控制和查处工作实行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各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以及市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分解并落实市人民政府下达的绩效考核目标。
第七条 [协调机制] 各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建立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的协调机制,定期研究、通报违法建设综合治理情况,协调处理查处违法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协调办公室设在市、区城市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协调、考核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
第八条 [群众监督举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法建设行为具有劝阻和举报的权利和义务。城市管理部门设立24小时举报监督电话,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九条 [属地责任] 各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是其辖区范围内管控违法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全面组织领导辖区内违法建设巡查、控制和强制拆除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明确镇人民政府(街道)管控违法建设工作责任,确定本辖区和管理范围内违法建设管控工作目标。
(二)督促乡镇(街道)和所属相关部门制订具体的巡查和管控措施,开展巡查管控工作;对发现的违法建设,及时函告相关部门依法查处。
(三)组织强制拆除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违法建设;处理因查处违法建设引发的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等问题。
(四)对辖区内单位和村(居)民进行城乡规划、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宣传教育。
第十条 [部门责任] 市规划局对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项目要及时向市城市管理局函告该项目的建设单位、项目名称、建设地点等基本情况,督促建设单位在工地显要位置设置建设工程项目公示牌,发现违法建设行为后,在三日内制作违法建设认定书,送达市城市管理局,并函告相关部门。
市城市管理局在查处建设案件过程中,发现未取得《建设规划许可证》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应三日内函告市规划局,商请对违法建设的性质予以认定;市规划局在收到城管局商请认定函后,三日内将违法建设认定书送达城市管理局,并函告相关部门。
市住建委对已发放《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发现有违法建设行为的,责令其停止施工,暂停招投标行为,予以通报,按法程序降低其资质等级或吊销其资质证书,依法收回已发放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市房产局对房地产开发中的违法建设项目责令房地产企业停止预售商品房,依法收回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停止预售决定公告张贴,按法定程序降低或吊销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属单位、个人违法建设项目的,不予颁发房产证。
园林局发现擅自占用城市绿地或绿化用地进行违法建设的,应在三个工作日函告城市管理部门立案查处。
对已经认定或正在查处过程中的违法建设项目,供电、供水、供气部门在接到有关部门的通知后,应当停止为其提供施工的用电、用水、用气,建设项目未办理合法手续前,供电、供水、供气单位不得为其办理生活用电、用水、用气等使用手续。
公安机关对暴力妨碍违法建设查处工作的违法行为应及时查处,确保执法工作顺利进行。
第十一条 [行政问责] 监察部门应及时对违法建设查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需要问责的行政过错责任案件。
第三章
巡
查
第十二条 [属地巡查网络] 各人民区政府(管委会)应当建立健全由乡镇(街道)、村居(社区)组成的巡查网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巡查控管效率。
各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当制订巡查控管方案,组织街道、乡镇按照路段具体划定责任单位和责任区域,分类别确定巡查时段和巡查重点。
第十三条 [属地巡查网络] 乡镇(街道)应当以村居(社区)为单位,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劝阻违法建设行为;对辖区内的重点项目和城中村以及纳入旧城改造的地区,应当制订巡查措施,落实巡查人员,强化巡查控管。
第十四条 [规划巡查]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的巡查,制订巡查控管方案,确定批后管理责任人,严把放线、验线、规划验收等各个建设环节,及时发现违法建设行为。
第十五条 [城管巡查]
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违法建设巡查制度,并对下列区域实行重点巡查:
(一)主次干道两侧50米范围内、重要景观地带;
(二)党政机关驻地、大专院校及重点工程项目周边;
(三)列入旧城改造和城中村综合改造的区域;
(四)依法需要巡查的其他区域。
第十六条 [相关部门巡查] 住建、房产、国土资源、园林等相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管理范围内制订巡查管控方案,明确责任人、责任区域、巡查时段和巡查重点。
第十七条 [巡查人职责] 负有违法建设巡查责任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巡查控管方案规定的时段和责任区域巡查,做好巡查记录;
(二)发现违法建设及时制止、报告;
(三)对发现的违法建设,在2个工作日内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四)发现堆有建筑材料的,及时登记并跟踪监控。
第四章 处 置
第十八条 [立案查处] 各巡查责任单位对发现的违法建设,应在24小时内函告城市管理部门或国土资源部门。对在规划区内建设用地上的违法建设由城市管理部门查处,对在农用地、未利用地上的违法建设由国土资源部门查处。
第十九条 [在建城镇违法建设] 对在建的城镇违法建设应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责令立即停止建设并限期改正,在24小时内予以立案调查、采取控制措施。
(二)当事人建设继续施工的或者拒不自行拆除的,相关行政部门可以采取停水、停电等措施或者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采取查封建设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
(三)强制拆除违法建设由各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依法具体组织实施。监察、公安、规划、城管、住建、房产、土地、宣传、供水、供电等部门应当配合。
第二十条 [已建成的违法建设] 已经建成的违法建设工程,城市管理部门应及时立案查处,依法定程序送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限期拆除决定书等相关法律文书。
对于已经建成的违法建设工程,公安、住建、房产、卫生、工商、供水、供电、供气、电信、有线电视部门不得办理相关许可和提供相关服务。
第二十一条 [违法建设处理之一] 对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执法部门应当作出行政处罚。
第二十二条 [违法建设处理之二] 对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影响的,责令当事人采取限期改正措施。对需要拆除的部分的违法建设,当事人拒不拆除的,由城市管理部门移送辖区人民政府(管委会),由辖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依法组织强制拆除,包括下列情形:
(一)城镇建设工程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已开工建设,但已进入规划审批程序并取得审核同意的规划文件,已建工程不符合规划审批文件需要采取限期改正措施的。
(二)城镇建设工程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需要通过改建或拆除达到与许可内容一致的。
(三)依法需要采取改正措施的情形。
第二十三条 [违法建设处理之三] 对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违法建设,应当作出限期拆除的决定书,对拒不履行拆除决定的,由城市管理机关移交区人民政府(管委会),由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依法组织拆除。
第二十四条 [违法建设处理之四] 对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且不能拆除的,应当由城市管理部门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并处罚款。
没收的实物交由规划部门确定使用性质后交财政部门统一处理。
违法收入由城市管理部门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市场价格评估后依法予以没收。
第二十五条 [工程造价] 用于计算违法建设行政处罚罚款依据的建设工程造价按照下列规定认定:
(一)当事人能够提供证据(如工程建设施工合同)证明违法建设工程真实造价的,按照所提供的造价作为计算标准。
(二)当事人拒不提供或提供的证据不能准确证明违法建设工程造价的,由城市管理部门委托具备法定造价评估资质的中介机构评估,以出具工程造价评估报告作为认定工程造价的依据。
第五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六条 [责任追究之一] 各区人民政府(管委会)、镇政府(街道)、社区不履行查控违法建设职责,组织查控违法建设不力的,1年内连续2次月度绩效考核不达标的,由上级查控违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或者其办公室给予黄牌提醒;1年内连续3次月度绩效考核不达标的,给予红牌提醒。
经红牌提醒后未能及时组织整改,玩忽职守、失职渎职,造成重大影响或伤亡事故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相关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具体经办人员考核评定为不称职,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责任追究之二] 规划、城市管理、国土、镇人民政府以及违法建设涉及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不履行查控违法建设职责,查控违法建设不力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住建、房产、园林、公安、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部门不履行协助查控违法建设职责,协助查控违法建设不力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责任追究之三] 国家机关、国有(集体)企业、事业和村居(社区)参与、纵容、包庇、支持违法建设的,除对违法建设依法查处外,由监察部门追究该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的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各县人民政府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之规定,参照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积极开展这项工作。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市城市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实施日期]本办法自2011年 月 日起施行。
第三篇: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实施方案
荆州区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强对城乡违法建设的控制和查处力度,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切实保障城乡建设有序进行,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统一部署、属地管理、依法行政、着眼长效、标本兼治”的原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依据,进一步落实《荆州区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暂行办法》,建立违法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切实遏制违法建设行为,为荆州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组织领导
成立以区委书记为政委,区人民政府区长为指挥长,区纪委书记、区政府分管领导、区公安分局局长为副指挥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重点组织对东城、西城、城南街道办事处和郢城镇、纪南镇辖区内违法建设的巡查、监管和查处。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城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协调、考核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
三、工作安排
l、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横幅、板报、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大力宣传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对优化荆州区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意义。
2、加强舆论监督,大力宣传正面典型,对阻挠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曝光。新闻媒体及时报道区委、区政府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和工作动态,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和教育广大群众支持,拥护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3、镇,村(居)委会两级要落实包村包组责任,层层签订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责任书,于12月316前报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4、各镇、街道办事处、各村(居)委会,区直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如实填报违法建设自查自纠情况登记表和不参与违法建设的承诺书,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把关审签后报区纪委监察局,按干部管理权限纳入各级纪委个人廉政建设档案。
(二)清查整改阶段(,012年1月1日至2月29日)
1、本轮违法建设的查处时间以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施行之日为界定点。
经规划和国土部门依法认定严重影响城乡规划且必须拆除的,不在此界定时间范围之内:
(1)在已出让的城市建设用地、重点项目及各类待开发地块范围内的违法建设。
(2)非法占用耕地的违法建设。
(3)其他严重影响城乡规划、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恶劣的违法建设。
2、各镇、街道办事处对2008年1月1日以后违法建设行为进行全面清查,建立区、镇、村:级管理台账,锁定违法建设,实行一户一档,杜绝新的违法建设行为发生.对界定为违法建设的要在违法建设所在地的村(居)委会进行公告,并在媒体上予以曝光。
3、规划、土地部门要对所有镇,街道办事处提供的违法建设逐一审核界定。认定为违法建设或非法占地的,由规划、土地部门依法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并限期拆除。
4、对目前正在进行和新增的违法建设,查实后一律拆除。对规划或土地部门已经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违法建设,在2012年2月2g日前要自拆蓟位。逾期不拆除的,依法强制拆除。
(三)拆除处置阶段(2012年3月18至5月31日)
1、村(居)委会居民个人违法建设的分类处理意见:
唯一住宅设定基本占地面积和基本居住面积:基本占地面积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不超过100平方米,在城市规划区以外的不超过140平方米;基本居住面积(建筑面积)以
本村人均居住面积为准。对居民基本居住面积内的原旧房面积在城市建设拆迁时按政策评估补偿,超出部分不予补偿。
对原已经村(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村(居)两委集体认定符合“一户一宅”条件,但未经土地、规划许可新建住宅的,或擅自拆旧建新的,或批少建多的,由户主书面承诺违法建设拆迁时,按基本居住面积政策执行,该建筑可予保留。不签署书面承诺的,依法拆除.
2、在集体土地上开发小产权房的处理意见:
单位、个人在集体土地上开发小产权房,未经规划、国土部门许可,不符合消防安全、建筑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一律拆除;基本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且建筑质量经鉴定合格的一律没收。对违法违规经营小产权房的单位和个人,由司法机关或监察机关依法依规追究当事人法律、纪律责任,并没收非法所得。对非法购买小产权房的,一律清退。
3、在国有划拨土地和集体土地上的单位违法建设的处理意见:(1)未经规划许可且不符合规划的违法建设一律拆除。
(2)改变规划许可用途的,自行恢复原用途;不能恢复原用途的,对改变用途的部分依法限期自行拆除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纪律责任.
(3)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临时建筑超过使用期限的,由建设单位自行申报,限期拆除.对故意隐瞒、漏报的单位要追究主要责任人责任。
在程序上按自拆、帮拆、强拆三个环节展开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照行政处罚程序进行。
四、建立违法建设长效管理机制
(一)建立工作责任制度。各镇、街道办事处为本辖区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为本辖区内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违法建设进行调查摸底、分类查处和拆除的具体工作。各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要建立对违法建设巡查、监管的信息员制度.信息员要切实发,军作用,落实责任,如实记载、上报日巡查记录。
(二)建立社会监督制度。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建设情况,监督查违控违工作的落实情况。要组织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设立违法建设曝光台,对违法建设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并跟踪查处进度和处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三)建立登记备案制度。各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要对辖区房屋建立完善的一房一档,对所有房屋的现状进行照相锁定,坚决杜绝新增违法建设。对拆除后的现场,要组织人员及时清理,避免垃圾积存和场地杂乱,防止违法建设死灰复燃,保证拆除一片,管住一片。
(四)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现的违法建设,进行基础施工的,由村(居)委会负责拆除;3米以下(未盖板或未封顶)的,由镇,街道办事处负责拆除;3米以上(已盖板或已封顶)的,由镇、街道办事处报请指挥部组织力量进行拆除。
对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行为不力的单位和责任人,依照<荆州区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进行查处。对辖区范围内在锁定的违法建设以外,连续发生3起一层以上,或者单体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违法建设且未能组织拆除的,给予黄牌警告,由区委、区政府对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对在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五、工作要求
各镇、街道办事处要切实加强对违法建设查杜工作的领导,组建工作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深入做好恩想动员、政策宣传、安排部署和组织实施工作。区规划、国土、城管、公安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强协调,形成合力。要围绕重点整治内容,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要积极探索拆违控违的新思路、新办法和新措施,不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推动违法建设控制和查处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程序。
中共荆州市荆州区委
荆州市荆州区人民政府
2011年12月21日印发
第四篇: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总结
把握方向抓落实 重拳出击治违建
2013年,违法建设问题再次被列为全市“十个突出问题”之一。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市控查违协调办的精心指导下,我区以拆除存量、严控增量为抓手,以“治庸问责”为动力,以兑现公开整改承诺为契机,全区上下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控查违工作强力推进。全年拆除各类违法建设30.5万平方米,坚决杜绝新增违法建设。
一、2013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落实“三级责任”。一是强化领导,掌握规则。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控查违工作,成立了区级领导挂帅的全区控查违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区长办公会定期汇报工作制度,针对影响较大、具备典型意义的违建案例,区领导亲自上阵部署协调,在全区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拆违风暴,全年组织开展了13次大体量拆违行动,拆除了18万平方米存量违法建设,形成强大的拆违攻势和威慑力量。二是明确街道、部门的责任。针对违法建设问题,区长刘子清在《长江日报》上进行了公开承诺。区政府与各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和相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承诺的内容进一步细化分解,并明确了 1
整改时限和责任人。三是落实社区(大队)、执法中队的责任。各街明确职责和规则后,迅速落实,实行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点、社区干部包栋的包保责任制和网格化管理,下移管理重心、前移管理关口。同时区城管局调整充实了驻街城管执法力量,不断探索和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控查违运行机制,实现了控查违“无缝对接”。
(二)健全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四个作用”。一是充分发挥街道和社区的基础作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街道是控查违工作的责任主体,街道在控查违工作中积极作为,全面落实了“五个及时”制度,即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报告、及时处置、及时追责,坚决将违建处置在萌芽状态。同时继续推进执法权下放和局街联合执法力度,进一步科学合理地配置行政资源,建立起了一支340余人的控违队伍,为控查违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员保障。二是充分发挥区城管部门的牵头作用。区城管部门积极创建高效的查违工作协调平台,健全巡查控管、快速处置、举报有奖、责任追究等机制。在强拆中敢于碰硬,直接与违建当事人“对话”,同时又注重有情操作。如2013年11月26日,牵头组织区国土规划、将军路街等单位拆除了金苹果企业历史违建的 8层楼房,是全市拆违中单体最高的一块硬骨头; 2
在拆除舵落口大市场一处存量违建时,得知当事人亲属身患癌症且家中有智障兄弟后,区城管局组织大市场管委会、长青街为其开展募捐活动,并帮助其寻找到暂住处所,当事人受到感召主动要求对其搭建的棚房进行拆除。三是充分发挥考核奖惩机制的激励作用。区控查违工作办公室制定了绩效考核办法,并设立了专项奖励经费。按月对各责任单位进行考评,督促其积极履责,全区共对考核合格的单位颁发了8面流动红旗,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发放了4面流动黄旗;对17个达标单位发放了24万专项奖金,对考核不达标、整改问题不到位的4个单位进行了全区通报。四是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纪委等机构的监管作用。为进一步拓宽社会各届对查违工作的关注和参与,我区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主动邀请并积极配合市区人大、政协、治庸办、信访局和市查违办等单位对我区控查违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畅通了监督渠道,提高了监督效能。
(三)扩大控管力量,切实做到“两个发动”。一是发动巡查控管力量,落实网格管理全覆盖。不断健全区、街(办事处、管委会)、社区(大队)、专班、专人控管的多层级网络体系,建立了“一巡二守三堵四拆五追责”制度,进一步前移监管关口,有效控制违建源头,做到全方位、全时空控管。在违建易发地设路卡、哨棚值守,严禁违 3
建材料进入,将违建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发动市民群众参与,营造全民皆兵的查违声势。我区制定落实了有奖举报制度,通过新闻媒体、社区板报等形式公布了违建举报电话,只要举报属实,就根据违建体量大小给予奖励,2013年共奖励了26起有效举报,奖励金额3200元,对有些举报者不愿亲自领取奖励的情况,采取为举报电话充值话费的方式兑现奖励,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对违法建设的监管工作,使广大群众成为控管违建无处不在的“哨兵”。
(四)保持拆违攻势,紧紧扣住“三个节点”。一是抓住“重点”,集中开展重点道路和重点区域综合整治。根据整治违法建设公开承诺内容以及“十个突出问题”中查处违法建设的工作要求,依法拆除了以革新大道延伸线食品加工区核心区(0.11平方公里)为重点区域的违法建设1885平方米,以金银湖路(张公堤—中国联通大楼,长2100米)为重点道路周边的违法建设2226平方米,使区域景观得到较大改善。二是攻克“难点”,群策群力解决电视问政曝光违建难题。沿海赛洛城小区违建形成时间长、分布范围广,违建户对查违工作抵触情绪非常大。为抓住问题症结,区领导亲自督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判、调度。区城管局与径河街成立了50人的前线查违专班,逐门逐户下达执法文书,并对违建户实行包保到户动员自拆。在拆除手段 4
上,首先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拆除,带动群众接受自拆、帮拆;在拆除顺序上,先行拆除地面搭建的阳光房,然后拆除空中和立面的违建,先易后难,有序推进;在制定强拆计划时,提前锁定态度强横的“钉子户”,通过“先拆狠人”的强势态度威慑违建者。截止12月17日,216户违建已被全部拆除。三是打造“亮点”,开展专项查违工作促进舵落口大市场提档升级。自2013年2月起,我区大力开展舵落口大市场环境安全综合整治工作:针对乱搭乱盖问题,成立了整治工作专班,区领导亲自坐镇,依法拆除了各类违法搭建4.6万平方米;针对违建食用油罐问题,组织开展“拔罐行动”,经过2个月时间的艰苦奋战,运走食油2530吨,拔掉油罐36个。通过一系列举措逐步消除清理了安全隐患,整顿改善了环境问题,促进了大市场综合环境的“二次革命”。
(五)借势舆论宣传,灵活发挥“两个功能”。一是重视其正面的宣传功能,为我区拆违鼓劲造势。通过各类宣传平台,适时曝光违建典型和拆除案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查违工作深入人心。全年在《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等网络和报刊媒体上刊载了约20篇正面报道,并接受了武汉电视台“一诺千金”、经视直播等栏目对我区拆违工作的专访,不断传播着查违工作的正能量。二是正视其侧面的监督功能,对查违工作自我加压。2013年我区分 5
10批在《长江日报》等媒体上公布了52处违建点位,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自我加压,在规定时限内对公布的违建点位全部拆除到位。同时对媒体曝光的各类违建问题,积极开展整治,及时办理回复。
二、2014年工作思路
(一)坚决控制新增违法建设。进一步完善巡查发现、举报有奖、绩效考评、责任追究等机制。坚持防在先、控在前,进一步增强主动防控意识,落实快速反应机制,对新产生的违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依法坚决拆除。整合控违力量,加强部门联动,落实网络化管理,强化责任,有效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
(二)强力拆除存量违法建设。2014年计划拆除存量违法建设3万平方米,挑战值5万平方米。分步拆除排查登记的违法建设,重点拆除企业厂区、小区、农业租用地上的违法建设,对楼顶违建结合立面整治、“顶美”行动和旧城改造进行综合整治,持续组织开展集中拆违行动,不断减少历史存量违法建设。
(三)着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以点带面,实施板块整治,确定一条重点道路和一个重点区域作为违建整治的重点范围,逐步拆除重点道路和重点区域范围内的的乱搭乱盖。开展以“顶美行动”为契机的违建专项 6
整治试点行动,集中拆除楼顶违建,美化城市屋顶环境。
(四)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目标考核制度。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组织学习《武汉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办法》、《行政强制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提高查违执法队员和控违协管员队伍素质,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办案水平,提升工作效能。
(五)及时办理各类投诉件。高度重视群众投诉,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违法建设问题,对群众投诉的各类违法建设及时调查核实处置并回告,做到投诉一件,查处一件,取信于民,提高群众满意率。
东西湖区人民政府 2014年2月10日
第五篇:团风县城区查处违法建设暂行办法
团风县城区违法建设处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县城管执法局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及时查处和遏制违法建设,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团风县城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团风县城市规划区范围,是指经依法批准的团风县城总体规划中的城市建成区及因城市建设发展需要控制区域,东至京九铁路桥,北至举水河大桥,南至罗家沟大桥,西至长江干堤。包括得胜村、罗家窑村、上寨村、方家墩村、来龙庙村、临江铺村、十里湖村、张家窑村、张家湾村、金锣港(村)农场、罗家沟村、崩坡居委会、河两岸居委会、马坊桥居委会、乌林居委会、私营经济园、花园铺村、黄土岗村、白鹤岭村、观音墩村、徐家楼村、黄湖移民新区、黄湖农场、杨汊湖风景区、罗霍洲新港、团风经济开发区等区域。
因团风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调整城市规划区范围,本办法适用范围随之调整。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违法建设是指违反规划、土地、建筑、房产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未经规划、国土资源、建设部门批准,或不按批准要求进行建设的行为。
建(构)筑物未经规划等部门验收且有违法建设情形,给社会造成的直接危害仍然存在的,属于违法建设的继续状态。
第四条 县城管执法、规划、国土资源、住建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能职责分工,负责实施本办法,核查违法建设事实,处理违法建设行为。
(一)未依法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
规划许可证》,或不按规划许可内容和要求进行建设的,由县城管执法局依法查处;
(二)未经批准或骗取批准擅自占地进行建设的;不按批准用途使土地的;非法买卖或以其他形式转让土地的,由县国土资源行政部门负责依法查处;
(三)未依法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未依法取得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擅自进行房地产开发建设的,由县住房建设部门负责依法查处。
第五条 团风镇人民政府、团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各类建设行为负有管理责任,并负责本办法在本行政区域内的组织实施。县查处违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县查处违法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督办;县查处违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查违办)负责具体协调落实、监督实施和检查督办。
第六条 下列部门和单位应当协助制止和处理违法建设:
(一)房地产管理部门在核发房地产权证时;应当查验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施工许可证和竣工验收备案证、产权证规定的房产用途应当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的用途一致。
(二)工商、环保、文化、卫生、公安消防等行政主管部门在核发营业执照、许可证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查验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或者房屋产权证件并核对其用途。未取得合法的产权手续或者改变规划核定用途、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不得核发相关证照。
(三)供水、供电、电信、燃气等企业在为建成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提供服务时,应当查验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产权证。经查验无上述三证或经有关职能部门认定为违法建(构)筑物的,供水、供电、电信、供气等企业不得提供服务。
第二章 处理办法
第七条 行使违法建设行政处罚权机关应当制定查处
违法建设责任制,建立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建设。
接到举报和巡查发现新的违法建设由县城管执法、国土资源、住建等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建设单位或个人立即停止建设,责令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施工,并书面通知供电、供水部门停止供应施工用电、用水。
违法建设单位或个人必须按本办法规定接受处理,拒不依法履行停工义务继续抢建施工的,作出责令停止建设决定的机关应采取强制措施予以制止,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从严查处。
第八条 对下列严重影响城市规划,不能采取改正措施的违法建(构)筑物,不予确认产权,责令限期拆除,并以书面或公告形式告知违法建设当事人:
(一)擅自改变城市规划确定的土地使用性质,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
(二)严重影响近期建设规划实施的;
(三)占压城市道路和建筑控制红线、高压供电走廊、景观视线通道、无线电微波通道、永久性测量标志、市政工程管线和设施的;
(四)影响消防、防汛、人民防空、国防等设施的正常运行,对城市安全构成威胁的;
(五)对广场等公共设施用地、公共绿地、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构成破坏和威胁的;
(六)严重影响市容景观和破坏城市环境的;
(七)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等公共利益的;
(八)在临时用地上擅自建设永久性建(构)筑物或临时建(构)筑物逾期不拆除的;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九条 对下列严重影响城市规划且能够有限利用的建(构)筑物,依法予以没收或责令补办临时使用手续,暂予保留使用,并按上限处以罚款,今后城镇建设需要拆迁时,必须无条件拆除,且不予补偿:
(一)个人未经许可或许可后超层超面积建设用于出租、出售、开发牟利的;
(二)房地产开发项目超层超面积的;
(三)城镇主次干道两侧临街面和具备联片改造开发条件的;
(四)已列入旧城(村)改造规划区域内将在近期实施改造的;
(五)居住建筑间距达不到最低规定要求,严重影响通风、采光、日照、通行、排水等邻里居住条件的。
第十条 对下列影响城市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以罚款;改正到位符合许可条件的缴纳相关行政规费后予以确认产权,补办手续:
(一)基本符合团风县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和杨汊湖等风景区总体规划要求的;
(二)在居住小区或单位、个人庭院内建设的生产、生活、办公等配套用房,基本符合规划和技术规划要求的;
(三)通过采取部分拆除、降低高度、开窗堵窗、开辟通道、封闭通道,修改立面以及其他措施能够消除影响,基本符合规划和技术规范要求的;
(四)影响相邻人通风、采光、日照,但基本符合规范和技术要求的;
(五)未经规划审批擅自建设,但对城市规划只有轻微影响或不影响的;
(六)原地改建(含翻建)、扩建(含加层)项目,通过技术分析基本符合规划和技术规范要求的;
(七)超过规划许可证有效期限进行建设,但与近期建设规划要求基本相符的;
(八)临时建筑期满未拆除但与近期建设规划要求基本相符的;
(九)房地产开发项目擅自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超层超面积建设,基本符合规划和技术规范要求的;
第十一条 因城镇道路建设、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和移民建镇等政府行为的拆迁还建而未批先建的无合法手续的建筑,符合规划技术规范要求,按拆迁还建政策办理规划、土地、房产等手续;不能满足现行规划技术规范要求,按照
当时的规划技术规范要求处理。
第十二条 本村村民未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占地建房的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本村村民宅基地政策等许可条件的,督促其补办宅基地用地手续,按规定缴纳各项费用(涉及耕地占补费用由所在村承担);办理集体土地使用权证;
(二)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但超过法定面积标准建住宅的,属于因住宅结构原因不宜拆除;或收回后不易重新调整使用的超占部分,按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处理后补办有偿用地手续;
(三)属于其他原因的超占部分,依法责令退还超占的土地,限期拆除在超占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
(四)对本村村民不符合宅基地许可条件的用地,视同非本村村民违法用地处理。
第十三条 非本村村民(含国家工作人员、城镇居民)未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占地建房的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对未经批准和骗取批准占地建房且不符合用地许可条件的,对违法用地上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予以拆除或没收,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不得以罚款、补办手续取代;
(二)对符合用地许可条件且不严重影响城镇规划确需补办手续的,依法处罚后,从新从高进行征地补偿和收取土地出让金及有关行政规费,政府不再向村集体支付征地补偿安臵费用。
第十四条 非法买卖、转让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按下列规定处理:(一)由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没收非法买卖、转让土地的违法所得并处罚款;(二)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
(三)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第十五条 对己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自依法批准之日起满两年未动工兴建的,按照法律规定收回土地使用权。
第十六条
对其它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违法建设行为,由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查处。
第十七条
非法、越权批准用地和建房手续的,其批准文件无效,非法批准使用的土地应当收回,有关违法建设当事人拒不归还的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违法建筑按本办法的规定处理;造成损失的由批准单位负责依法赔偿。
第十八条
设计单位对无规划设计要求的项目或者违反规划设计要求进行设计的,县规划、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和审批,并责令改正;对继续从事支持违法建设的设计单位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设计资格证书。
第十九条
施工单位承接无《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工程项目或者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规定进行施工的,由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施工,处以罚款;对继续违法施工或继续记录并予以上网公示,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降低从业资质直至吊销从业资质。
第三章 处理程序
第二十条
违法建设当事人应当在限期内自行拆除违法建(构)筑物,逾期仍不拆除的,由作出限期拆除决定的机关依法拆除或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拆除。
强制拆除违法建(构)筑物应当在实施拆除的七日前,将强制拆除决定书送达违法建设当事人,并在拆除现场张贴强拆通告予以告知。
强制拆除(临时建(构)筑物可当场拆除)工作由县查处违法建设领导小组牵头负责,具体实施由县查处违法建设办公室组织相关县直行政执法部门、团风镇人民政府及相关村(社区)、团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参加。
违法建设当事人应当在强制拆除违法(构)筑物前,自行搬出其财物,不自行搬出的,由执法机构对其财物进行登记并制作清单;一并当场交付违法建设当事人;不能当场交付的经公证机构现场公证后由执法机构代为临时保管;违法建设当事人应当在强拆之日起三十日内到执法机构指定的地点领取。因拒绝接受而造成损失和临时保管费用由违法建设当事人承担。
强制拆除违法建(构)筑物一律不予补偿,所需费用由违法建设当事人承担。
第二十一条 违法建设当事人应当在限期内向作出没收决定的机关交付被没收的违法建(构)筑物,逾期拒不交付的由作出没收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依法查封。
对应予没收的违法建(构)筑物所非法占用的土地一并没收处理,对已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由县政府按原出让价收回土地使用权。
对可以有条件保留的违法建(构)筑物,依法进行公开拍卖,拍卖收入上交县财政,对受影响的相邻人从拍卖所得中给予适当补偿,对拍卖处臵的竞得人给予办理有关手续。
对不符合许可条件的违法建(构)筑物,没收后由县政府委托县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储备。
第二十二条 违法建设当事人应当在限期内到指定银行自行缴纳罚款,逾期仍不缴纳的,由作出罚款决定的机关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或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本办法实施以前已缴纳罚款的不再缴纳同类罚款。在县查违办存续期间,由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县查违办备案后执行。
第二十三条 符合许可条件的按下列要求补办相关手续:
(一)坚持先处理后补办,先缴费后发证,由违法建设当事人持县查违办备案处理函和罚款、税费缴纳凭证,向有关部门提出补办申请;
(二)在办理《建设项目选止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办理《建设用地通知书》和《土地使用权证》;在取得《建设用地通知书》(必须附标明四界的宗地图)或《土地使用权证》后方可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上述规划“一书两证”和《建设用地通知书》或《土地使用权证》办理完毕后,方可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和供电、供水手续;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方可办理《房屋产权证》;
(三)涉及农用地转用和征收(用)的,在有当年农用地转用计划情况下,逐宗地补签征地协议、落实补偿安臵方案、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安臵意见、规划部门详细规划说明等报批资料报省政府审批;
(四)省政府审批后,非本村村民逐宗地按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地,本村村民按划拨方式供地;
(五)对2012年2月1日以前的个人违法建设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且不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经依法处理后,直接补办土登记手续;
(六)对利用违法建设的房屋作营业场所的,工商、文化、卫生、公安、消防、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有关证照;已办理的责令其变更营业场所,逾期不变更的吊销有关证照;
(七)违法建设单位或个人,在按办法规定接受处理完毕之前,规划、国土、房产等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为其补办相关手续,并暂停办理其一切新的建设项目的审批事宜;
(八)违法建设经处理后予以保留或暂时保留使用的,必须经消防、环保、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鉴定、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四条 房地产登记机关对依照本办法处理后的违法建(构)筑物可以申请确认产权的,应当依法办理初始登记手续,并在初始登记文件中注明依据《团风县区城违法建设处理办法》登记。
对本办法实施以前的违法建(构)筑物经依法处理后,申请办理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的,应当提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鉴定机构出具的建筑质量检测鉴定合格证明文件、公安消防部门出具的消防验收合格证明文件、人防部门出具的易地建设证明书、登记机关认可的测量机构出具的宗地图和房屋面积测量报告。
未提交建筑质量检测鉴定合格证明书、消防验收合格证明书和人防易地建设证明书的私人住宅,房地产登记机关应在登记文件中予以注明。
第四章 处理标准
第二十五条 按照本办法规定应当缴纳的罚款和相关行政规费,属县级财政预算收入。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县查违办备案后出具缴款通知书,由违法建设当事人到指定银行缴纳,先集中缴入县查违办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账户(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资金使用权性质不变,分类记帐核算,再统一上交县财政。
第二十六条 依法应予罚款处理的由规划、城管执法、国土资源、住建等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违法建设发生的时间、性质、情节、建设地域、建筑物用途和对城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影响程度等按下列规定依法进行处罚:
(一)违法建设按违法建设工程造价5%以上10%以下处罚,违法建设工程造价按黄冈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核定的建筑成本计算;违法用地按实际占地面积每平方米10元至30元处罚;
(二)主动接受处理的按下限处罚,拒不接受处理的按上限强制执行处罚;
(三)用于自住的住宅按下限处罚,用于出租、出售或开发经营牟利的按上限处罚;
(四)主次干道临街面、规划重点控制区域和占用农田耕地的按上限处罚;其他按一般控制标准处罚;
(五)可以补办用地手续的按上限处罚;
(六)对2007年7月1日以后发生的违法建设按上限处罚;
(七)对2007年7月1日税改以前进发生的违法建设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二十七条 建设单位未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依据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由县住房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有违法所得的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建设单位或个人未取得资质证书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依据建设部《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规定,由县住建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县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提请县工商行政管部门申请吊销营业执照。
未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由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擅自预售商品房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由县房产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已收取预付款的1%以下的罚款。未按照规定的预售条件销售商品房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l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符合许可条件予以确认产权,补办手续的,由有关职能部门按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下达追缴通知,追缴相关行政规费。
(一)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公建项目根据鄂价房服函[2004]8号文规定,一律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30元收取。
私建项目在老城区范围内的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30元、新城区范围内的按每平方米20元、主次干道临街面的按每平方米30元、临街面建筑面积大于360平方米的部分按每平方米30元收取;本村村民符合宅基地政策在规定面积内的自住住宅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房地产开发项目擅自提高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超层超面积建设的,除处以罚款、足额追缴配套费及相关行政规费外,还须缴纳土地收益补偿金(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二)报省审批的本村及非本村村民用地按国土部门有关规定规定执行。
(三)土地出让金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收取。本办法实施以前已足额缴纳有关行政规费的不再继续缴纳,缴纳不足的继续补缴差额部分。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按照本办法规定应当拆除或没收的违法建筑已经出售的,违法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将购房款退还购买人,给购买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
第三十一条 对非法转让集体土地、进行违法建设、越权审批或违法审批用地和建设的直接责任人和主管人员,属行政监察对象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依纪依规追究行政责任。
在处理违法建设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员,由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上述行为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阻挠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对本办法没有做出具体处理规定的违法建设,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