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后管理与不良资产处置法律解析专题研修班心得(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08:1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贷后管理与不良资产处置法律解析专题研修班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贷后管理与不良资产处置法律解析专题研修班心得》。

第一篇:贷后管理与不良资产处置法律解析专题研修班心得

专题研修班学习笔记

2014年11月21日至2014年11月23日,在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由北京百课萃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经济下行期贷后管理与不良资产处置法律解析专题研修班》,紫金农商行、常熟农商行、尧都农商行、营口银行、北京银行长沙分行等多家银行的领导及风险管理、法律合规、计划财务部门的人员参加了培训。

两天半的学习,时间紧凑,学员认真,氛围极好。通过系统地学习,对于贷后管理的方法、要点及相关的法律实务有所领悟,受益匪浅,感悟也颇多,感觉专业知识方面需要学习的内容还很多。为了日后能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特整理了学习笔记。

一、经济下行期贷后管理。(吴老师)

经济下行期,商业银行面临的新挑战。

目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面临的新挑战,至少有六大方面:1.经济全球化;2.宏观调控;3.买方市场;4.诈骗手段;5.同业竞争;6.展业任务。

经济下行,GDP与贷款不良率呈现密切负相关性,而且,不良贷款的发生呈现相对的滞后性,上一轮以出口导向型为代表的行业出现了风险,新一轮高污染、高能耗、过剩行业信贷风险正在骤增。

经济下行期,商业银行授信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贷前调查失察导致了所放贷款质量低下。一是贷款用途和原因审查不到位,导致贷款被挪作他用;二是错估预计还款能力,特别是企业在多家银行贷款时产生过度授信;三是受托支付流于形式,合同管理不到位,贷款资金使用失控;四是授信尽职调查、审查不到位,致骗贷频发。

贷后失控会导致问题贷款清理回天乏术。一是认识不足,盲目乐观,放松贷后跟踪;二是履职不足,贷款检查不及时,企业异动不能及时发现;三是预警不足,不敏感,管理和分析能力差,不善于发现企业异常信号;四是能力不足,客户经理的培养断层,培养一个合格的客户经理理论上需要五年,培养一个合格的审查人员需要八年。

经济下行期,信贷风险客户具备的新特点。

内外市场呈多种变化,企业信用性风险积聚。商业银行应着力关注企业股权变化、客户集中度变化、存货结构变化、实物量变化;警惕财务报表作弊现象,认真分析非财务因素;重新进行第一还款来源和第二还款来源分析。

民间借贷剧增。涉及民间借款企业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民间借贷的高成本决定企业对于银行贷款没有了还款意愿;二是财务成本骤增,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经营压力加大;三是跑路企业主不断增多,企业信誉性风险频发;四是重展业轻控险,操作风险丛生,钢贸等行业性风险爆发,担保链问题日益突出。

要善于识别企业有无民间高利贷。民间高利贷因信息不对称具有隐蔽性,但只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仍然有迹可循。

一是看账目,“五对比”。对比负债与资产规模、应收账款与生产状况是否符合实际、资本公积与历年财富积累、财务费用与融资总额、管理销售费用与经营实绩在同行业的水平。

二是看往来,“五关注”。关注关联企业老板与实际掌控人、交易对手是否存在融资公司、规律性资金往来、异常交易行为、诉讼与抵押信息。

三是看老板,“五了解”。看企业主的投资理念是否有投机倾向、业主从业经历中是否涉股或涉赌、人际交往中有无民间借贷相关人员、生活习惯和消费水平、异常动向与负面信息。

四是看动机,“五分析”。分析行业背景是否属于“两高一剩”等宏观调控、竞争激烈、利润急骤下降企业,经营状况是否合理是否有缺口、大起大落或现金流不稳定,企业跨行业投资状况及主营业务占比,企业和业主个人账户,异常动态及周边环境变化。

钢贸行业贷款的调查、审查及其风险识别与控制。钢贸行业供过于求,产能严重过剩,宏观调控、房地产问题导致需求下降。重资产行业信贷需求量大的特点决定了钢贸行业为贷款风险的高发部位,即使经营环境、经营特点发生变化,商业银行的对策也相对滞后。因而自制文件、装修门面、伪造订单、自产自销、自保自用、暗箱操作等现象频发,银行间又互不通气,导致自体互保、联户骗贷、虚假质押,甚至企业成为套贷的空壳,挪用贷款成为常态,跨行业经营成为普遍现象。

应对策略:加强风险预警、监测、排查,减少同质企业担保和商圈担保,从源头上防范授信失控,防止担保圈、互联互保、或有负债转化为企业债务,重点监测对于银行、民间借贷依存度过高企业。根据历史数据对比、上下游企业考查、区域同质企业调查等多渠道识别信贷风险,发现苗头时果断进行抽贷断贷,并严格准入条件,审慎调查审查,了解贸易所涉各方,分析企业全部银行对账单,积极化解潜在贷款风险,并增强贷款担保。

经济下行期,信贷业务的风险预警。

贷后管理的方法:贷后调查与贷前调查是一致的,关键在变化,在于风险信号。新发生贷款的贷前调查实质是已发生贷款的贷后调查,所以,贷后调查应该与贷前调查没有区别,通过对比分析关注企业动态数据的变化。

重大风险预警信号有:

A外部影响,包括宏观政策、行业竞争、技术革新、新兴行业、分类下降、公众媒体负面信息等;

B体制、股东与核心管理层变化,包括企业章程、经营范围、股东股份、资本金、思想行为、核心人物、继承者的变化等;

C企业的经营管理,包括非主营业务、开工情况、丧失特许权、业务依赖性、项目调整等;

D企业的银行借款,涉及银行、借款用途、季节性需求、主办行业务、贷款的展期和欠息情况等;

E与本行的信贷业务关系,存贷业务变化,本行的信贷操作失误,档案资料完善,监督是否有效等;

F企业的财务状况,包括财务与相关非财务数据等。G外部环境与企业发展;

H管理体制与核心,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经营策略; I贷款抵质押物的变化等。

经济下行期的贷后管理操作实践。

加强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一是企业治理与核心管理层素质,包括人事变化、冒进举动、法律事件等;二是企业的生产经营;三是企业的发展前景;四是其他值得关注的情况。

加强企业财务状况分析。一是对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的分析,不能以审计报表作为银行贷款的唯一依据;二是对企业资产类主要科目的分析,分析资金变化情况,应收账款的区域分布、回笼情况、目标市场的变化及与以前年度的的关系,其他应收账款中有无股东投资借款,存货是否符合季节牲和行业特点,有无应摊费用损失,重视报表附属信息。三是对企业负债与权益类主要科目的分析,关注银行借款、应付账款的变化,分析损益组成。

加强银行往来的分析。一是企业贷款用途的真实性分析;二是企业的银行对账单分析(包括他行);三是企业还款来源的分析,将企业授信期间新增加的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与贷款申请额度的比例作为判断还款来源的依据。

关注行业风险状况。一是所处行业在技术、政策、国际方面的外部因素;二是行业的获得能力变化,包括行业竞争程度、潜在竞争者、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和消费者的谈判能力及国际市场变化。

对阶段性授信谋略进行调整。关注企业经营状况、搜索企业风险预警信号、评估信贷资产风险程度,转化调整授信组合、强化保全措施、追加成年子女担保;严格贷款分类,原则上有疑问即关注以下,有损失不管大小即次级以下,提高检查频率,发现风险果断退出。一是授信战略的调整,主要是退出机制的建立;二是授信策略的调整,主要是退出措施的制订;三是授信方略的调整,重在退出的实施操作。

另外,还应对抵押品的价格进行重新评估,合法性进行重新审查,评估动产质押是否足值、是否具有管控能力。

贷后初、中、后期信贷风险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初期是围绕转化风险制定措施,通过监测、规划、控制、转化等方法尽可能地消化风险。中期关键是抓住盘活资产落实措施,尽可能地转化风险。一是跟踪,派驻工作组或重点人员,加大检查频率,强化检查力度;二是调控,进一步评估风险,完善方案,控制风险规模;三是催收,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四是盘活,落实具体措施,步步进逼,减少损失。

后期的核心是集中攻关减少信贷损失,尽可能地弱化损失。一是对贷款进行总体评估和移交,加大清收组织力度;二是清收,寻找潜在有效资产,通过现金清收、置换、抵债、出售等方式多渠道清收;三是诉讼、执行;四是核销,完善档案资料和申报手续,按照“账销案存”原则落实力量继续催收。

贷后管理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实务。(赵老师)

第一部分 贷后管理法律实务

经济决定金融,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呈普遍下降趋势,这是由供求关系、现金流等因素决定的,银行业不良资产管理方面倍感压力在所难免,银行的经营业绩不能仅以利润来判断,更应提高对资产质量的认识,从强化风险管理入手,强化经营管理能力,及时有效地化解信贷风险。既要严格客户准入把握外部风险,还要防范内部风险,重新评价贷款质量指标,在降低不良率的基础上严控损失率。

加强债权风险监测。加大调查频率,及时掌握客户信息,一是防范不正当处置资产,发现借款人转移资产、关联交易等逃废债行为,及时行使撤消权;二是当借款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时,及时行使代位权,如租金等到期债权;三是对于抽逃资金、转移资产等滥用股东权利的违法行为,向相关股东主张赔偿权利。这种情形在诉讼操作时,一是确定适当被告人;二是考虑申请司法调查令(调查虚假注册资金、抽逃资金、转移资产等违法事实);三是及时查明事实,搜集有效充分的证据;四是追加有效被告(如违法股东);五是寻求法院协助,推进诉讼进程;六是搜集被执行人信息,研究执行方案。

做好债权时效维护。诉讼时效明确了物权等重要权利关系变动的时效问题,能够有效的督促当事人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也保护了债务人的利益。在实务工作中,一是要采取适当的方法中断诉讼时效,如向借款人催收、扣收、制订还款计划、公告催收、诉讼等;二是注重催收细节,防范催收操作风险,使用规范合法的手段催收,慎用口头催收、电话催收、邮寄催收、公告催收等方法,要保留足够且合法有效的催收证据;三是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恢复诉讼权力,掌握相关技巧,研究破解方略。如:向失时效保证人书面催收时要注明“愿意按原XX编号合同继续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义务”等字样。公告催收时应取得当地居委会、政府的相关失踪、失联证明。邮寄催收时尽可能使用EMS快递方式,并注明“催收XX借款人X笔X合同编号贷款字样”、使用标准全称、书写准确地址。

以资抵债接收及管理。一是接收前的尽职调查,关注设定抵质押、税收等他项权利,冻结查封情况,是否属于限制、禁止流通物,以资抵债物的数量、质量是否与清单一致。二是抵质押物的接收,要立即登记,防止第三人善意取得或涉及诉讼,规避法律风险。三是抵质押物的管理,关注抵质押物,及时处置。鉴于买卖不破租赁的规定,贷前让承租人约定放弃承租权,但不必放弃优先权;对于有租赁权的抵质押物,要研究破解方法:签订租赁合同的补充协议,变更到期日,撤消原协议、签订新协议;让借款人出具抵质押前未租赁申明,追究欺诈法律责任;变更租金支付方式,三方约定分期支付,将收益权、转租权转让银行等。

担保权利维护。一是防止抵押人擅自转让抵押物,密切关注抵押物状况,发现被拆迁动向时应及时发函告知。二是化解担保物毁损、灭失的风险。三是正确操作,避免保证人脱保。必要时贷款实行借新还旧时,发行量避免金额相同、时间不足三天,关注资金支付条件是否符合借新还旧条件。因虚假报表未侵害国家利益,要做到操作无失误、无瑕疵,严格防范内部资料泄密,防止担保人通过虚假资料、贷款诈骗、假报表等理由以牺牲借款人为代价脱保。

第二部分 不良贷款处置的法律实务

债务重组。债务重组的本质是拯救,以时间换空间。债务重组适用于生产经营正常、有发展前景、具有经营特许、上市公司或有政府背景支撑的企业,通过重组能明确主体、增强还款能力、增强担保能力,对借款主体、担保人、期间、利率所作出变更,实质是原合同的变更。成功案例:破产重整、借壳上市。

直接追偿。直接追偿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和难度大、手段有限等特征。实施的关键是增强借款人、担保人的还款动力,如声誉、秩序等,所以要做好直接追偿前的尽职调查工作,既要符合法律法规,又要切中要害,尽可能创造谈判条件,迫使债务人还款。直接追偿要通过自力求助,重视扣收,查询本行存款,发出通知后立即扣收,并适时行使撤消权。

诉讼追偿。诉讼追偿是通过强制力实施清收,应选择好诉讼时机,做好诉讼准备,诉讼的关键是处理好与法院、相关债务人的关系,在进行涉及抵质押权的诉讼时,争取首查封人权利,掌握主动权。

利息减免。即债务豁免,目的是调动债务人还款的积极性。选择利息减免的情形,根据财政部《关于清收中免除利息的规定》执行。值得注意的是,利息减免是单方约定,直接生效,内部流程不影响其效力,应避免基层支行直接出具任何减免依据。

资产转让。资产转让的核心是价格,要关于发现价值。公开拍卖发现价值的作用有限,必要时可运用挂牌等有利方式。

第二篇:干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要点解析

干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要点解析

今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和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全国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面临向下迁徙、波动性增大的压力,不良贷款防控形势日趋严峻。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含外资银行)贷款余额为704440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为9825亿元,不良占比为1.39%,比去年四季度上升0.14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03%,比去年四季度上升0.35个百分点。不良资产上升必然带来不良资产处置的问题,针对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有多种渠道,如直接催收、协议处置、借新还旧、实现担保物权、法院诉讼、不良资产转让、贷款损失税前扣除等。笔者现针对上述处置方式进行了法律分析。

一、直接催收

这是银行针对逾期贷款的普遍做法,但直接催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应在诉讼时效内进行催收。诉讼时效是是指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以强制程序保护其合法权益而提起诉讼的法定有效期限。因此诉讼时效首先是法定有效期间,一般诉讼时效为两年,该期间可以中断(重新计算)、中止(继续计算),但当事人不得约定延长或缩短;其次未在诉讼时效期间主张权利,权利人丧失的是胜诉权,即请求人民法院以强制程序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权利,但并不丧失实体权利,即如果债务人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要求银行返还已支付的欠款,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二是注意催收的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8〕11号)第10条的规定,银行发送催款函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催款函可以信件,也可以数据电文,数据电文包括但不限于短信、电子邮箱、微信等电子方式,因此这要求银行在借款、担保合同中应明确借款人、保证人等债务主体的联系方式,如家庭住址、手机号码、传真号码、电子邮箱等。其次,即使借款人等债务主体未在催款函上签字或盖章,但有证据证明该文书已到达对方,那么银行的催收能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对方当事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可以是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负责收发信件的部门或者被授权主体;对方当事人为自然人的,签收人可以是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亲属或者被授权主体。邮件送达应注意在有关邮寄凭证上注明邮寄物件,同时也要注意邮件的投递情况(邮寄回执单);数据电文为文书达到对方的数据终端(如电子邮件显示“发送成功”等字样)即为送达成功。再次,金融机构可以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从借款人等债务主体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但前提是“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因此建议金融机构在相应借款、担保合同中约定上述内容,并用加粗、下划线或打星号等字体格式予以明示,保证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是催收主体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权利人向债务保证人、债务人的代理人或者财产代管人主张权利的,可以认定诉讼时效中断”。因此银行在诉讼时效期间向保证人主张权利,主债务诉讼时效同时中断,但是银行对债务人主张债权,对于保证人的责任就要分情况来判断。根据《担保法》第25条、26条的规定,一般保证中,银行在保证期间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仲裁,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在连带责任保证中,银行在保证期间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因此,在连带责任保证中,银行在保证期间向债务人主张权利的同时,也要向保证人主张权利,才能保证保证人“不脱保”,银行债权得到有效保障。四是超过诉讼时效的问题。如果银行主张的债权已经超过诉讼时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催收:1.双方就原债务达成新的还款协议。新还款协议的产生,达到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诉讼时效重新计算。2.债务人在催收单上签字、盖章或摁手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5条的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因此债务人在催款函上签字、盖章、摁手印视为对原债务的确认,诉讼时效重新计算。但是保证期间届满,单纯的催款函对于保证人就不奏效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应当如何认定保证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后又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问题的批复》的规定:“保证期间届满债权人未依法向保证人主张保证责任的,保证责任消灭。保证责任消灭后,债权人书面通知保证人要求承担保证责任或者清偿债务,保证人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的,人民法院不得认定保证人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但是,该催款通知书内容符合合同法和担保法有关担保合同成立的规定,并经保证人签字认可,能够认定成立新的保证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保证人按照新保证合同承担责任”。因此,如果保证期间届满,银行应在催款通知书上注明保证人同意继续对原合同承担保证担保责任等字样,并由保证人签字确认,保证人才继续承担保证担保责任。3.债务人自愿履行。诉讼时效届满,债权人丧失的是胜诉权,但实体权利并不丧失,因此债务人不得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要求债权人返还已支付的欠款。4.行使抵销权。根据《合同法》第99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该条约定的债务不以未超过诉讼时效为前提,法定撤销权作为一种形成权,其行使无须征得对方同意,只须通知对方即可,因此银行可以通过抵销权的方式化解不良贷款。

二、协议处置

根据《物权法》第195条的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第219条的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质权人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押财产折价,也可以就拍卖、变卖质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因此,银行在借款、担保合同中可以约定:当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履行债务的,银行有权以抵(质)押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质)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协议处置有以下特点:一是银行与债务人、抵(质)押人协商一致、达成共识;二是不需通过法院等司法程序,达到节约时间和成本的效果;三是抵(质)押物的处理方式有三种,即折价、拍卖、变卖。

折价,相当于以物抵债,即债务人将抵(质)押物作价转让给债权人。《商业银行法》第42条规定:“商业银行因行使抵押权、质权而取得的不动产或者股权,应当自取得之日起二年内予以处分”。财政部《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第18条规定:“以抵债协议书生效日,或法院、仲裁机构裁决抵债的终结裁决书生效日,为抵债资产取得日,不动产和股权应自取得日起2年内予以处置;除股权外的其他权利应在其有效期内尽快处置,最长不得超过自取得日起的2年;动产应自取得日起1年内予以处置”。第19条规定:“抵债资产原则上应采用公开拍卖方式进行处置”。因此,抵债资产应在规定时间内处置,并且应采用公开拍卖的方式处置。

拍卖,即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出卖抵(质)押物,出卖的价款抵偿债务。

变卖,即将抵(质)押物以市场价格转让给第三人,转让价款用来清偿债务。为避免道德风险,建议通过第三方评估公司对抵(质)押物进行估价。实践中,变卖方式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担保物解押后才能办理转让手续;二是担保物解押后至转让给第三人名下前,担保物为“真空”状态,未设定抵(质)押权,且名义权属还在原抵(质)押人名下,存在被其他债权人“抢”查封或者抵(质)押登记的情形,如果出现此种情形,则面临担保物权无法转让给第三人后果。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由银行、债务人、抵(质)押人及受让第三人签订四方协议,同意担保物转让予第三人名下前,担保物一直处于抵(质)押状态,待担保物权属转让至第三人名下后,再办理解押手续,做到担保物带押转让的“无缝连接”。在福建省部分地区已有成功案例,但需要当地房管部门的协助配合。实践中还存在,第三人要求担保物转让至其名下后,继续保持抵(质)押状态,有的地方明确个人与个人间的债权是不能办理抵押登记的,但有的地方已经放开,如福州市房屋登记中心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屋抵押登记工作的通知》(榕房登交〔2015〕141号)明确:“个人与个人之间为保障其债权的实现,提供房屋设定抵押的,可以办理抵押登记”。

三、借新还旧

借款人因临时周转困难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有的银行通过借新还旧、无还本续贷、债务重组等方式盘活不良资产。但这种方式应重点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保证人。根据《担保法》第24条的规定:“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因借新还旧贷款对原合同用途、还款期限等主要条款进行变更,实为新设合同,一般都需要原保证人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但在实践中存在两个问题:1.保证人不同意借新还旧,不愿意继续承担保证责任;2.保证人在外地无法回来或根本联系不上。因此,建议银行经友好协商,在充分告知保证人的前提下,在保证合同中可以约定:保证人承诺如主合同发现任何变化,仍承担相应保证责任,并用加粗、下划线、打星号等突出字样标明,提醒保证人予以注意。二是担保物。借新还旧合同为新合同,因此原对主合同的担保物要重新签订抵(质)押合同,抵(质)押登记也要重新办理,保证债权担保的延续性和有效性。

四、实现担保物权

根据《物权法》第195条规定:“抵押权人与抵押人未就抵押权实现方式达成协议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抵押财产。”第220条规定:“质权人不行使的,出质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质押财产。”因此,如果银行无法与抵(质)押人达成书面处置协议,可以通过法院拍卖、变卖拍卖、变卖抵(质)押物实现担保物权。

《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解释》对实现担保物权都进行了有关规定,笔者着重强调以下事项: 一是担保物权管辖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96条规定:“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由担保物权人以及其他有权请求实现担保物权的人依照物权法等法律,向担保财产所在地或者担保物权登记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根据《民事诉讼法解释》第362条规定:“实现票据、仓单、提单等有权利凭证的权利质权案件,可以由权利凭证持有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无权利凭证的权利质权,由出质登记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银行应按照法律规定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实现担保物权。二是担保物权顺序。根据《民事诉讼法解释》第365条规定:“依照物权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当事人对实现担保物权的顺序有约定,实现担保物权的申请违反该约定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因此银行在借款、担保合同中可以明确,借款人逾期不履行债务的,银行有权就担保物实现债权,或者/同时要求保证人承担担保责任。

三是担保物人失踪的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解释》第37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查后,按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当事人对实现担保物权无实质性争议且实现担保物权条件成就的,裁定准许拍卖、变卖担保财产;(二)当事人对实现担保物权有部分实质性争议的,可以就无争议部分裁定准许拍卖、变卖担保财产;(三)当事人对实现担保物权有实质性争议的,裁定驳回申请,并告知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实践中存在债务人或者抵(质)押人失踪,联系不上的问题,如果出现此种情形,法院将无法充分了解双方当事人对实现担保物权是否有实质性争议,因此实践中法院遇此情形一般较为审慎,需要通过公告送达,甚至要求通过民事诉讼方式审判解决,这对银行来说就增加了时间和金钱成本。笔者认为在认定事实清楚,经过登记的担保物权实现条件成就时,无论债务人或者抵(质)押人是否失踪,都可以实现担保物权,理由如下:

1.经过登记的担保物权已经通过公示的方式予以明示,而且根据《民事诉讼法解释》第363条规定“同一财产上设立多个担保物权,登记在先的担保物权尚未实现的,不影响后顺位的担保物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的规定,即使同一担保物设立多个担保物权,并不影响后顺位的担保物权人实现担保物权。

2.《民事诉讼法解释》第365条关于:“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当事人对实现担保物权的顺序有约定,实现担保物权的申请违反该约定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因此,除相关合同对实现担保物权顺序有特别约定外,法院应当受理实现担保物权的申请。

3.担保物权条件成就,意味着债务人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根据《合同法》第107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因此,合同法规定的义务为无过错责任,即义务人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应该承担相应责任,无论义务人主观是否有过错。合同的无过错责任,立法目的是保证市场交易的安全和效率。因此银行有证据证明借款人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实现担保物权条件就已经成就,法院应当受理银行的申请。

五、法院诉讼

通过法院诉讼追偿不良贷款是银行惯常做法,笔者重点强调以下问题:

一是注意诉讼时效。银行应注意在诉讼时效期间主张债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3条规定:“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是丧失胜诉权。如果超过诉讼时效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因此,如果银行超过诉讼时效起诉,将丧失胜诉权,债权无法得到法院的司法救济。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也就是说,如果银行超过诉讼时效提起诉讼,对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法院不能主动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解释,不能主动适用诉讼时效规定判决银行败诉。

二是应及时申请查封抵押物。有的银行认为,只要抵押物办理登记,依法享有优先受偿权,起诉时无须申请法院查封抵押物,其实不然。根据《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执行规定》)第91条规定:“对参与被执行人财产的具体分配,应当由首先查封、扣押或冻结的法院主持进行。首先查封、扣押、冻结的法院所采取的执行措施如系为执行财产保全裁定,具体分配应当在该院案件审理终结后进行”。《民事诉讼法解释》第36条规定:“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先立案的人民法院不得将案件移送给另一个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第39条:“人民法院对管辖异议审查后确定有管辖权的,不因当事人提起反诉、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等改变管辖,但违反级别管辖、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法院专属管辖是指“(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银行因借贷合同纠纷实现担保物权的诉讼不属于专属管辖的范畴,如果抵押物被其他债权人先行申请查封,并先行提起诉讼,那么银行将处于被动的地位,由首先查封、扣押或冻结的法院主持被执行人财产的具体分配,且具体分配在该院案件审理终结后进行。因此即使享有抵押权,银行也应及时查封抵押物,有效实现担保物权。

三是担保物权人申请直接参与执行分配。根据《民事诉讼法解释》第508条关于“对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有优先权、担保物权的债权人,可以直接申请参与分配,主张优先受偿权”的规定,抵(质)押权人可以直接申请执行法院参与分配,而不用经过法院判决,取得执行依据(生效判决书或者民事调解书),为银行处置担保物节约时间和金钱成本,提高处置不良资产的效率。

六、不良资产转让

不良资产的转让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打包(批量)转让,二是单户转让。无论是不良资产的批量转让还是单户转让,都是一种债权转让方式。根据《合同法》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因此,债权转让,未通知债务人的,对债务人不产生效力,但并影响债权转让协议的效力。如果未通知债务人,债务人有权直接向银行清偿债务,之后银行根据债权转让协议将相应款项支付给受让方。这一方面节省了批量转让债权后一一通知债务人的时间和成本,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债务人的道德风险,认为银行把债权打折卖了,债务人的债务也可以“打折”偿还。因不良资产的批量转让和单户转让的法律依据、受让主体等方面不同,笔者现分别进行粗浅分析。

首先,不良资产的批量转让问题。笔者认为应扩大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的受让主体范围。根据《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第3条的规定:“批量转让是指金融企业对一定规模的不良资产(10户/项以上)进行组包,定向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的行为”。因此,目前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主要批量转让给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福建还有闽投、金财两家资产管理公司。但资产受让范围还是很有限,且近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信用风险呈阶梯式扩散,产生“供大于求”的现象,特别对于中小银行来说,议价能力低,打折程度“狠”,不良资产的批量转让成为“鸡肋”,不转让,不良资产难处置;转让了,收益不见得好,也许待债务人或担保人还钱了,收益还比批量转让高。但金融机构受到不良资产考核的压力,必须在一定时间化解和处置不良资产,因此有时不良资产只能“贱卖”,导致银行不敢放款,放款后产生不良又难处置。因此,笔者建议扩大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的受让范围,如受让主体为符合一定条件的金融机构,通过增加受让主体和完善转让流程,形成良性的议价空间和市场交易。其次,不良资产单户转让的问题。根据《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第8条的规定,个人贷款不能批量转让,对于个人贷款只能通过单户或在10户/项以内非批量方式转让。实践中,受让不良资产的主体一般有三种类型:1.担保驱动。保证人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应对债务人的债务承担偿还责任,保证人受让银行债权后,一方面免除了保证责任,另一方面通过追偿有可能减少损失;2.利率驱动。银行贷款利率加上罚息,利率远远高于普通理财收益,因此买受人为了获得高收益,会向银行购买不良资产。而且有的借款人、保证人临时资金周转困难,或者抵押物受政策导向一时卖不出去,只是银行受不良资产考核压力,清收时间受到限制,因此买受人可以通过购买不良资产获得预期高收益。3.资产驱动。有的买受人看重银行抵押物,认为有升值空间,通过购买不良资产作为低价取得抵押物的一种手段。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购买不良资产,为避免道德风险,通过非批量方式转让应采取公开合规的流程操作,如全额转让、拍卖、挂牌出售等。

七、贷款损失税前扣除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25号,以下简称《贷款损失税前扣除公告》)规定:金融企业涉农贷款、中小企业贷款逾期1年以上,经追索无法收回,应依据涉农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分类证明,计算确认贷款损失进行税前扣除。贷款损失的税前扣除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保留催收证据。《贷款损失税前扣除公告》规定:“单户贷款余额不超过300万元(含300万元)的,应依据向借款人和担保人的有关原始追索记录(包括司法追索、电话追索、信件追索和上门追索等原始记录之一,并由经办人和负责人共同签章确认),计算确认损失进行税前扣除”。因此对于300万元以下的贷款,银行应在诉讼时效内及时追索,追索方式只要提供司法追索、电话追索、信件追索或上门追索其中之一的证据证明,并由经办人和负责人共同签章确认,产生的贷款损失可以进行税前扣除。

二是司法追索。《贷款损失税前扣除公告》规定:“单户贷款余额超过300万元至1000万元(含1000万元)的,应依据有关原始追索记录(应当包括司法追索记录,并由经办人和负责人共同签章确认),计算确认损失进行税前扣除”。司法追索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根据申请人申请,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向债务主体追索债务的行为。“司法机关”是指法院和检察院,公安机关不属于司法机关,为行政机关。笔者认为司法追索一般应为法院追索,包括但不限于经过法院判决的判决书、调解书,以及未经(不需经过)法院判决的支付令、实现担保物权,甚至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等,这些都属于申请人通过司法途径追索债权的方式。

三是资产损失确定证据。《贷款损失税前扣除公告》规定:“单户贷款余额超过1000万元的,仍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有关规定计算确认损失进行税前扣除”。根据《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第三章关于“资产损失确认证据”的规定,明确资产损失确认证据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其中外部证据是指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依法出具的与本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如法院生效判决或裁定、工商部门的注销或吊销证据等;内部证据是指会计核算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企业,对各项资产发生毁损、报废、盘亏、死亡、变质等内部证明或承担责任的声明,如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资产盘点表等。

不良资产的投资收购实务及风险项目管理处置实战培训 信泽金商学院2015年8月22-23日上海 咨询热线:010-64336037/*** 系统梳理与深度探讨:违约重整的模式与案例,不良资产投资机遇与实操要点,不良资产投资的风险、尽调与报价,银行不良资产的投资收购与融资等热点问题。

★ 第一讲 违约市场机遇、违约重整的立体模式与创新 主讲嘉宾:国内不良资产处置与重整并购型投资基金的合伙人

★ 第二讲 投资人视角的不良资产投资风险与收益、尽职调查及报价实务

主讲嘉宾:市场化不良资产投资平台实务专业人士 ★ 不良资产投资与风险项目管理处置创新探讨、资源整合沙龙

★ 第三讲 资管视角不良资产投资操作实务要点与特别机遇投资

主讲嘉宾: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管理的资深专业人士

★ 第四讲 银行不良资产的投资收购及融资方式 主讲嘉宾:知名商业银行投行专业人士

第三篇: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法律实务

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法律实务

资产管理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专门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国有非银行金融机构。1999年,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相对应相继成立了信达、东方、华融、长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每个资产管理公司注册资金均为100亿元人民币,每个资产管理公司下设若干办事处。自成立以来至2004年12月31日,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共收购政策性不良贷款1.4万亿元,累计处置6570.60亿元,阶段性处置进度为53.96%,终极处置进度为51.17%,累计回收现金1370亿元,现金回收率为20.29%。笔者现就不良资产处置的有关问题做如下探讨:

一、不良资产的定义

从我国立法实践看,对何谓“良性”资产、何谓“不良”资产划分并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和方法。从总体上看,主要采用以风险、营利能力和变现能力为基础的方法对资产进行分类。对于权属明确、权利未受严重限制和侵害、具有营利能力和较强变现能力的资产作为优质资产,反之则为“不良资产”。我们曾经把不良资产比喻成冰棍,意思是说不良资产要尽早出手,否则拿在手里的时间越长就会像冰棍一样化得越多,因此,我们建议通过多种方式合理处置不良资产。当然,不良资产的处置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资产本身的处置层面,笔者认为,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绝不仅仅是如何处置不良资产的问题。最终消除不良资产的风险,必须消除产生不良资产的体制风险。

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及案例

资产处置是指通过综合运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对资产进行的价值变现和价值提升的活动。资产处置的范围按资产形态可划分为:股权类资产、债权类资产和实物类资产;资产处置方式按资产变现分为终极处置和阶段性处置。终极处置主要包括破产清算、拍卖、招标、协议转让、折扣变现等方式,阶段性处置主要包括债转股、债务重组、诉讼及诉讼保全、以资抵债、资产置换、企业重组、实物资产再投资完善、实物资产出租、实物资产投资等方式。

案例:某有限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案例

某有限公司(简称某公司)成立于1993年6月,是隶属于某国有授权经营单位的中外合资工业企业,主要生产工业设备。该企业作为债务人对债权人拖欠金额为500万元。债权人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查封了该公司厂房及办公楼,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因该办公楼和生产车间无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产权证,迟迟无法处理。

该企业已停产多年,厂房处于闲置状态,房产未办两证和欠缴土地使用费一百余万元。债权人一致拟通过公开拍卖或寻找买主转让来处置其资产,有意购买者了解债务人的欠费问题和补办两证手续的复杂程度及难度,都放弃了购买意向。为解决上述问题,经办人员把目光聚焦到有经济实力和有办事能力的大户上。一个偶然的机会,经办人员获悉,某民营企业欲在债务人所在地投资建厂,需较大的厂房,现正在物色厂址。获知信息后,经办人员认为某公司的资产与民营企业的要求接近,且民营企业的资金实力雄厚,如果能促成民营企业购买此办公楼及生产车间,两证的办理可能会取得政府支持,同时,现金回收效果也会很好。思路确定后,经办人员会同债权人立即行动,通过多种渠道主动与民营企业取得联系,但是,民营企业却只同意与某公司谈判,不同意债权人参与谈判,原因是债权人不是资产所有权人。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和律师又与民营企业经过几次接触洽谈,将债权人作为债权所有权拥有者的情况、资产已被法院查封的情况向民营企业做出说明,并取得法院的支持,解除民营企业购买房屋后办理产权手续的后顾之忧。经过努力,终于进入正式谈判程序。谈判的焦点是:

1、产权过户问题。由于该房产虽经法院查封,但产权所有人是某公司,同时,还缺少两证,若要顺利转让还需得到债务人、法院的配合,需要政府的支持,如果哪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产权过户;

2、转让价格问题。一是房产本身价格为多少;二是所欠土地使用费、水电费、采暖费、职工工资等费用怎么办;三是过户的一切税费由谁来承担(当时国家减免产权过户有关税费的文件还没有下发)。

3、付款与产权过户的时间问题。

4、购房款付给谁的问题。

关于产权过户问题,经办人员代表债权人承诺向政府汇报,以取得有关部门支持,积极协助民营企业过户,打消民营企业的顾虑。关于转让价格问题。经几次与民营企业谈判后,扣除各项欠费和过户费用,民营企业坚持最多付给债权人750万元,债权人坚持最低要900万元,在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双方抓住了一个想买一个想卖的心里,最终各自做了让步,转让价格定为850万元。关于付款和过户时间问题,民营企业担心款付后过不了户,债权人担心过户后款到不了位,后经律师建议,采用了付款—过户—再付款的形式,这对双方都有了制约。关于款项付给谁的问题,为了保证款项早日到位,经办人员开始想让民营企业直接将款项付给债权人,但实际操作有问题,只能由民营企业付给债务人,债务人再付给债权人。为防止债务人挪用,三方约定在银行设立专项共管帐户,民营企业资金到位后,没有债权人同意不得划款,这样,通过多种法律方式的运用,顺利解决了涉及多项法律关系的不良资产处置。

三、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风险及解决对策

不良资产由于种类繁多、涉及法律关系复杂,在进行处置时存在巨***律风险。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风险,主要是指在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中,由于工作疏忽或渎职,将法律上应当主张的权利予以放弃,或者由于资产处置方案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导致资产处置出现法律障碍或漏洞,而给国家造成新的国有资产损失。在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中,客观上存在产生法律风险的可能性。这是因为:第一,不良资产处置本身是一种复杂的法律关系,其中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法律关系,如借贷法律关系、担保法律关系、票据法律关系、房地产法律关系等等,对这些复杂法律关系的任何不正确判断和疏忽闪失都可能构成一种法律风险。第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合同的有效无效依法只能是法院和仲裁机关认定,其他任何机关和个人都无权认定合同的有效或无效。也就是说,除法院和仲裁机关外,其他任何机关和个人(包括律师、法律专家、当事人自己)对合同的有效、无效作出的分析和判断都只是咨询性的和参考性的。而另一方面,在实际资产处置工作中,我们大量的不良资产处置不是通过法院和仲裁机关进行的,而是通过相互协商(如债务重组、以资抵债等)进行的,这样资产处置本身就包含了产生法律风险的客观可能性。由此可见,在资产处置工作中,资产处置的法律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律师参与不良资产处置这项法律风险很大的工作的目的就在于在确保资产处置任务完成的前提下把这种法律风险降到最低。举例说明:就债权而言,一间企业可能拥有因买卖、借贷、联营、合作等而产生的多笔债权,其中许多债权实际上已经收不回来了,但是从法律角度来看,他仍拥有完整的财产权,可依法向债务人主张全部债权,并且他的这种债权主张对资产处置工作的开展和资产回收率的高低有十分重大和直接的影响。如果在有合法抵押的情况下,尽管债务人可能已严重资不抵债,但由于债权人有抵押财产优先受偿权,因而可能取得较高的资产回收率。又如在协商处置的情况下,假设协议折扣清偿率不变,则债权额的高低对债权受偿额的多少有直接影响。由此可见,依法主张债权是处置不良债权的基础,并且它也以此为限向债务人主张权利。如果企业对依法享有的债权不予主张,那么就是失职。

根据笔者的经验,就不良资产处置中,应特别注意解决在债务追索和资产处置两个方面的法律风险:

(一)债务追索

债务追索是债权人依法享有的向债务人追索债务的权利,它具体又包括主债权、从债权和债权人的其它权利三个方面。

1、主债权。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债权人应当向债务人主张的权利。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来说,不良资产的主债权是比较清晰的。但也存在不明确的情况,如由于工作疏忽和对国家利息政策掌握不一致等方面的原因,债务人和债权人在债务本金和利息的计算上可能产生不一致。这就要求我们依法正确主张债权本金和利息。另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由于债务人合并、分立、重组等多方面的原因,债务人的法律主体可能发生了变化,如债务人被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撤消而未进行清算,对此,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将其主管部门或债务变更后的当事人作为偿债主体进行追索。此外,我们向主债务人主张债权应当注意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主张权利,否则,就会失去法律的保护。

2、从债权。它具体又主要包括保证债权、抵押债权、质押债权三种,其中抵押债权和质押债权在债务追索中的法律性质相近。

所谓保证债权,是指设定了保证担保,债权人可依法向保证人主张权利的一种债权。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保证人应当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限内依约承担保证责任。否则,就构成违约,就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据此:

(一)我们应当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限内向保证人及时主张权利,否则,就会失去保证合同效力,就不能依法追究保证人的保证责任。

(二)债权人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限内向保证人及时主张权利,否则,就会失去诉讼时效,就会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三)对保证合同无效的保证人,也可依法追索其相应的赔偿责任。此外,在对保证人的债务追索过程中,也要注意债权主体和债权金额的确定问题。

所谓抵押(质押)债权,是指在债权上设立了抵押或质押担保的债权。一般来说,提供债权抵押或质押的是债务人自己,有时候也有第三人提供抵押品或质押品的情况。在债务人提供抵押品或质押品的情况下,虽然债务人本身已经承担了偿还债务的义务,但由于债权人(抵押权人或质押权人)对抵押财产或质押财产有依法处分权和优先受偿权,因而抵押权或质押权的有效与否,对最大限度的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尽量减少国有不良资产损失,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收回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其他依法应当承担债务的责任人。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股东或投资人应当在其出资或约定出资的额度范围内对外承担民事责任,因而在股东或投资人出资不实或出资后抽逃出资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依法向股东或投资人追索相应的连带责任。又如承担验资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对其验资的注册资本的真实性负责,在资产处置工作,若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存在虚假出资或验资不实,可依法追究其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资产处置方案

资产处置方案是在债务追索的基础上制定的资产处置具体措施。目的在于对不良债权进行依法处置,以最大化的收回资产。笔者认为,在制定资产处置方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资产处置方案采取的资产方式必须是国家法律规定可以采取的资产处置方式。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一般可以采取的资产处置措施主要有:债务重组、以物抵债、债权转让或出售、拍卖、招标、租赁、债转股、资产证券化、公开发行股票上市、诉讼、破产清算等。可以说,凡依法可采取的资产处置方式,资产公司都可以采取。但在采取某种具体资产处置方式时,应当注意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否则就是违法,就会影响资产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资产处置有关协议、程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

一是进行资产处置必须签订有关协议或合同;二是所签订的协议内容必须符合《合同法》、《担保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符合国家关于处置不良资产的有关法律、政策、制度规定。就债权转让的程序而言,根据我国《合同法》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对“通知”的形式未作明确规定,对是否要以债务人确实收到为要件,有关方面(包括司法部门)对此理解不一致。某些公司、企业的债权,涉及的金额往往较大且债务人数较多,如果要求每笔债权的转移均以债务人确认为要件,实践操作的可行性较小,特别是还存在有些债务人为了逃废债务,故意不签收通知的情形,因此,建议通过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告的方式,合理防止债务人以没收到债权转移通知为由,拒绝向受让人履行债务,以逃废债务,最大限度地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

四、关于引进外资和国内民间资本处置不良资产

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指出,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或企业必须由国家控股外,取消对其他企业的股比限制;鼓励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积极探索采用收购、兼并、风险投资、投资基金等各种方式,促进利用外资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不良资产的处置,参与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不仅将拓宽不良资产处置的资金渠道,同时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将有利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利用民间资本和外资外资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主要有:

(一)直接向民营资本、外商出售股权、债权、实物资产。包括由外商组建外商独资企业,利用外资参与国内企业并购重组。具体出售方式可以采取单项资产或批量资产协议转让、招标、拍卖等。

(二)以所拥有的企业股权、实物资产作价出资,与民营资本、外商组建合资企业。

(三)以资产组合出资与民营资本、外商投资组建合资公司,合资公司主要对不良资产进行管理、重组和处置。双方按投资比例分享资产处置收益。

(四)以资产组合与外商发起设立境内外投资基金。

(五)资产证券化。以适宜资产组合的未来现金流为担保支持在境内对国内外投资者或在境外对国外投资者发行证券。

(六)分包、托管。主要将资产组合分包、托管给民营企业或境外机构,利用其专业技术、管理经验和国际市场进行处置。上述外商包括境外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跨国企业、中介机构、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等,也包括境内外商投资企业。

五、笔者在资产处置中的有关经验

笔者于2005年开始在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长沙办事处参与不良资产的审查、调查和处置工作,为政策性不良资产的处置出具了1000多件法律意见书,为该办事处顺利整体打包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还为该公司控股的“天一科技”的债权置换股权及上市公司“岳阳恒立”(2005年中被暂停市)的企业重组出具了法律意见书,为挽救该两上市公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6年,笔者代理该办事处与湖南张家界铝业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案,通过诉讼,法院完全支持了我方的诉讼请求(抵押担保有效,办事处享有抵押物的优先受偿权),最后通过拍卖被执行人湖南张家界铝业有限公司的所有财产,的价款2100万元,在扣除有关费用后与中国工商银行慈利县支行按比例分享,获得执行款320余万元,而该办事处对该项目的入帐价值只有100多万元。笔者想说的是,资产管理公司处置资产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可行,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全国有资产,资产管理公司都会欢迎。在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的是,一是凡是没有担保的资产,资产管理公司的入帐价值都比较低,对这类资产适合购买,或者进行全风险代理,营利几率较大;二是诉讼执行终结和破产终结的资产,资产公司的入帐价值几乎为零,对这类资产,如果有关系能够收回部分,也可以购买或进行全风险代理;三是因诉讼时效丧失而被判决驳回等之类情形的资产,如果通过审查可以翻案则也可以操作。另外,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资产之前都必须对资产进行评估,在拍卖资产时要公开选择拍卖机构,在评估机构和拍卖机构的选择、评估费用和拍卖费用的支付等方面都有文章可做。

第四篇: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化解、贷后管理与不良资产处置学习心得

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化解、贷后管理与不良

资产处置学习心得

一、经济下行期的小微贷款风险控制

(一)小微企业贷款面临的风险

1、自身生存能力差导致抗风险能力弱、违约概率加大。一是小微企业虽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但是小微企业因资本规模小,信息和战略管理能力较差,容易受宏观形势及行业形势变化的冲击,抗风险能力弱。二是小微企业的经营方向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小微企业的经营往往跟随社会经营热点,从而导致经营风险过高,小微企业贷款的违约概率相应增大。

2、经营管理机制不够规范。大多小微企业属于“家庭式管理”,家长式管理模式占据主导地位,管理较为粗放,盲目扩张,忽视风险控制;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和约束机制较差,家族式管理特点突出,管理决策随意性大;业务经营的稳定性较差,经营投机性较高,经营风险随之增大,从而使银行的信贷资金面临较大的风险。

3、财务管理混乱,财务信息不透明,财务制度不健全。大多数小微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够完善,财务报表的可信度较低,多数财务报表不能准确地反映其实际经营状况,普遍存在财务信息不透明的现象,财务信息受避税、管理能力等因素影响,人为操控现象严重,经营信息严重失真。金融机构难以通过财务报表判断借款人偿债能力,势必增大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

(二)、风险防范措施

第一,贷前调查应注重小微企业主的信用状况和综合素质。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状况与小微企业主本人的信用状况息息相关,因此,对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关注小微企业主本人的信用状况。对于小微企业主本人曾经出现过违约或违法记录的小微企业贷款必须审慎对待。银行在审核小微企业贷款时,要注重调查了解小微企业主的教育背景、道德品行、健康状况、个人从业经历等,有无不良商业信誉记录或银行信誉记录;是否有黄、赌、毒等违法或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通过对小微企业主本人的信用状况和综合素质的综合评判筛查排除部分风险。

第二,采取多种担保方式提升担保能力。小微企业融资普遍存在自身没有足够的抵押物以及难以获得信用担保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商业银行可采取其他替代性的担保方式,如接受自然人(尤其是企业法人或主要股东)提供的以其财产或权利为抵(质)押的担保等。目前来看,小微企业缺乏有效抵(质)押担保财产,而采用企业主要负责人个人财产对企业贷款进行担保,将企业贷款风险与个人资产挂钩,让业主或股东承担无限责任,能有效防范道德风险。

第三,建立标准化贷后管理机制。在贷后管理过程中,客户经理应注重审核客户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资金用于客户主营业务。商业银行应加强系统建设和支持,对于出现风险和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发生异常变化的小微企业,系统自动提示;建立专业分析团队,分析客户的结算帐户,了解客户的经营情况,特别是通过对基本户的分析,了解小微企业的纳税、工资发放等情况,全面掌控小微企业的经营发展和风险变化。对于潜在风险及时提示有关信贷人员进行重点调查跟踪。

二、IPC模式小微信贷技术实践

1、流程介绍

德国IPC技术的信贷流程包括市场营销、贷款申请、信贷分析、信贷审批、贷款发放、贷款回收六个过程,大体上和传统的信贷没有什么区别,这也是该技术在国内广为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每个过程的细节上,充分考虑了小贷的特点,能简单的尽量简单。如资产负债表,最简单的资产负债表只有7-8个项,简单的要求让信贷员容易掌握,方便从客户那里获取重要信息。

2、人员招聘

德国IPC技术的特点之一是容易复制,对专业方面要求不高,更多的是对人的基本素质的要求,考试形式包括笔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主要考察员工的诚信意识、亲和力、积极主动性等素质方面的要求,同时后期还有大量的评测来淘汰不合格的员工,淘汰率在20%-50%左右。初入行员工一般会有3个月的培训,培训包括看文档、观摩、课堂培训、实际业务操作等,实行师傅带徒弟的方法。

3、组织管理

德国IPC技术一般要求小贷业务以独立的部门方式运作,总行设小贷中心,分行设区域经理,归小贷中心总经理直接领导,区域经理下面即是最小的信贷团队(一般在支行),该团队一般10人左右,包括1个主管岗,1个后台岗和8个信贷员岗,后台岗在业务上和主管岗没有直接管理关系,日常工作上后台岗归主管岗管理,较好地实现了内部交叉审核。

4、交叉验证

交叉验证是德国IPC技术的核心,交叉验证就是对两个方面获取的数据进行核对,如果数据偏差在一定范围比如5%以内,即认为是合理的,比如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就调查这三个数字,经过计算,口述毛利率和计算毛利率差距在5%以内,即可以认为客户提供的毛利率数据是正确的。交叉验证一般包括权益校验、毛利率校验、营业额校验等。

交叉验证有两个作用,一是获取精确的关键数据,二是用于验证申请人的诚信。

5、重要工具

在德国IPC技术中,图表工具特别重要,图标工具由于其可读性强,容易被非专业人士迅速掌握关键信息,主要工具包括时间轴工具、上下游分析工具、资产负债表工具、损益表工具、现金流量表工具等。时间轴工具主要描绘企业或者企业主的从业历程,上下游分析工具用“输入-本企业-输出”的关系图,描绘企业的概要业务流程,这两个方面宏观上说明企业是干什么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则分析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来支付贷款。一般把年收入的70%左右作为贷款还款上限。

第五篇: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工作实施方案

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工作实施方案

(2009-03-13 15:24:13)

转载▼

标签:

财经

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市国资委)国资[2007]______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以及市建设投资总公司)2005年_____月_____日与市国资委签定的《授权处置已核销不良资产责任书》的精神。为加强对已批准核销不良资产的管理,规范不良资产的处置行为,有效控制不良资产的非正常贬值,避免资产处置过程中产生新的损失,实现不良资产的价值提升,提高不良资产处置的效益。特制定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工作实施方案。

一、资产管理处置工作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工作要在坚持依法处置,杜绝主观随意;坚持公开公平处置,杜绝私下交易;坚持规范处置,杜绝应收少收;坚持跟踪问效,杜绝图形式走过场的原则下,通过积极努力和扎实有效的追索,实现管理处置工作的最大价值和效益最大化,维护国有出资人的权益。

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市国资委)国资[2007]______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以及市建设投资总公司)2005年_____月_____日与市国资委签定的《授权处置已核销不良资产责任书》的精神。为加强对已批准核销不良资产的管理,规范不良资产的处置行为,有效控制不良资产的非正常贬值,避免资产处置过程中产生新的损失,实现不良资产的价值提升,提高不良资产处置的效益。特制定不良资产管理处

置工作实施方案。

一、资产管理处置工作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工作要在坚持依法处置,杜绝主观随意;坚持公开公平处置,杜绝私下交易;坚持规范处置,杜绝应收少收;坚持跟踪问效,杜绝图形式走过场的原则下,通过积极努力和扎实有效的追索,实现管理处置工作的最大价值和效益最大化,维护国有出资人的权益。

二、资产管理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分工

不良资产的管理处理在市城投公司和彭富公司的资产审核中心的统一部署、监督、指导下开展工作。

资产审核中心由财务、资产管理、评估、法律等相关人员构成,总裁由成投公司总经理______担任,其他人员为中心成员,其主要分工是:资产管理人员负责具体不良资产处置方案的制定申报和资产处置追索的实施;财务管理人员负责不良资产处置方案和相关费用的预核把关;资产评估人员负责待处

理资产的评估把关;法律人员提供资产处置前和过程的法律支持;资产处置方案的最终确定由资产审核中心集体决策裁定。

三、资产管理处理工作的方法

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工作的主要方法:理顺处置单位与授权机关、处置单位与移交企业、处置单位与债务人的关系,确定追索管理的目标;明确参与资产管理处置工作人员的分工和责任,制定出切合实际、合理合法和可行的处置方案;规范操作,严把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资产评估、产权交易、转让价格、资金到位关;突出资产处置追索的重点,兼顾一般资产的关注;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地推动资产管理处置工作的开展;谨慎而不呆板地灵活处置不良资产;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高速度高效率地处置不良资产。

四、资产管理处置工作的程序

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工作展开按以下程序进行。

1、接受不良资产管理处置授权文件。

2、签定不良资产交接协议。

3、审阅不良资产,建立资产管理台帐。

4、制定不良资产管理处置方案。

5、选择具体不良资产处置预案和处置方式。

6、审核资产处置追索方案。

7、设立不良资产处置专门帐户。

8、组织实施不良资产的清理处置,建立抵债物资明细帐册。

9、处置入库物质和收益。

10、拟写不良资产管理处置意见,并做好终结资产资料的移交工作。

11、总结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工作。

12、报告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工作情况。

五、资产管理处置可选择的方式

〈一〉债权的处置

1、通过协商,协议原值偿还债权。

2、协议折让偿还债权。

3、实施法律诉讼追索债权。

4、与有意向的企业或个人联合追索债权。

5、原企业协议(原植或折让)回购债权。

6、实施债权转为股权。

7、原债务人以物资抵偿债务。

8、原债务人用有价证券抵偿债务。

9、实施竞拍处置债权。

10、实施民事转刑事案追索债权(适用于诈骗)。

11、风险代理处置债权(一切先期费用和风险由代理人承担)。

12、综合打包处置债权

13、终结处置。

〈二〉股权的处置

1、协议转让股权。

2、变更股权,享受收益。

3、不作变更,跟踪管理。

4、实施资产重组跟踪管理或转让。

5、收购其他股权,独立经营管理或转让。

6、实施拍卖处置股权。

7、实施股权转债权。

〈三〉实物资产的处置(含土地、房屋)

1、原企业协议回购。

2、媒体公开公告竞拍处置。

3、原地或异地资产置换处置。

4、实施资产租赁,享受收益。

5、收回后处置变现。

6、原地调研论证开发经营。

〈四〉其他资产的处理(含无形资产)

1、实施评估重置后协议现价处置。

2、实施协议折价处置。

3、实施协议转入对企业的投资。

4、实施原企业回购处置。

5、实施公开竞拍处置。

6、终结处置(指无处置收益、递延资产、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等)。

六、资产管理处置工作的实施

原债务人以物资抵偿债务。

8、原债务人用有价证券抵偿债务。

9、实施竞拍处置债权。

10、实施民事转刑事案追索债权(适用于诈骗)。

11、风险代理处置债权(一切先期费用和风险由代理人承担)。

12、综合打包处置债权

13、终结处置。

〈二〉股权的处置

1、协议转让股权。

2、变更股权,享受收益。

3、不作变更,跟踪管理。

4、实施资产重组跟踪管理或转让。

5、收购其他股权,独立经营管理或转让。

6、实施拍卖处置股权。

7、实施股权转债权。

〈三〉实物资产的处置(含土地、房屋)

1、原企业协议回购。

2、媒体公开公告竞拍处置。

3、原地或异地资产置换处置。

4、实施资产租赁,享受收益。

5、收回后处置变现。

6、原地调研论证开发经营。

〈四〉其他资产的处理(含无形资产)

1、实施评估重置后协议现价处置。

2、实施协议折价处置。

3、实施协议转入对企业的投资。

4、实施原企业回购处置。

5、实施公开竞拍处置。

6、终结处置(指无处置收益、递延资产、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等)。

六、资产管理处置工作的实施

根据市公司与市国资委签订的《授权处置已核销不良资产责任书》中关于

“_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彭富公司将不良资产的管理处置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做好资产清理前的准备工作。重点是调整人员机构,充实管理处置队伍,做好人力准备工作;调整资料柜、微机存储器、车辆物资仓库等,做好领受任务的物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主要做好资料的审阅、初期评估论证、计划方案制定等工作。经过对移交资料的审阅整理,将不良资产区分成重点追索处置、一般跟踪管理关注、先期终结归档三大类型,为清理处置工作打好基础。

第三阶段主要做好资产管理的实施工作。清理处置工作展开后,资产管理处置人员将依据单项资产处置计划或方案,按照资产处置工作程序,选择切实可行的资产追索处置突破口,采取各种有力处置措施和手段,确保重点追索、资产变现目标的实现;确保国有资产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国有资产的权益得到维护、确保资产清理处置收益最大化。

第四阶段主要做好资产管理处置的总结报告工作。一是做好不良资产的终结归档工作;二是做好不良资产管理处置的总结工作;三是做好不良资产管理处置的分级报告工作。

七、资产管理处置工作的要求

1、要统一认识,加强对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工作的领导。

2、要严密组织,合理安排好资产管理处置工作计划和方案。

3、要突出重点,规范操作,狠抓资产管理处置工作的落实。

4、要广开思路,不断创新,拓宽处置渠道,努力实现资产处置工作的最佳收益。

下载贷后管理与不良资产处置法律解析专题研修班心得(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贷后管理与不良资产处置法律解析专题研修班心得(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09 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及不良资产清收(陈建华)[五篇模版]

    课程名称:《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及不良资产的清收》 主讲:陈建华老师 12课时 一、课程背景: 自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行业和企业深度分化、经济运行中的......

    医院管理研修班培训心得(汇编)

    医院管理研修班培训心得 上周末,我有幸参加了河南第十期医院管理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在这两天的紧张学习中,我受益匪浅。 国学大师杨子教授先从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纵横......

    AMC债权转让法律探讨:基于商业化收购不良资产包后的处置[合集五篇]

    AMC债权转让法律探讨:基于商业化收购不良资产包后的处置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权转让的合法性分析根据我国《合同法》第79条的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

    微贷案例与心得

    微小企业贷款案例与心得 ---戴大镇 前言 一名合格的信贷专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磨炼、思考、总结的过程,每一步经历都是一笔财富的积累,不论从哪一过程都会改变我们对原......

    小贷公司催收与法律(推荐5篇)

    小贷公司催收与法律 小额贷款公司催收与法律, 首先请了解一下法律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一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

    德育管理与班主任思维创新研修班培训心得

    全国中小学德育管理与班主任思维创新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 东湖学校 五年级组:韩梦婷 2013年9月13日——15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中小学(含中职)德育管理与班主任思维创新高级研修班......

    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案件有关问题之诉讼主体问题[合集五篇]

    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案件有关问题之诉讼主体问题 来源:中顾法律网 作者: 时间:2011/11/17 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案件有关问题之诉讼主体问题 1、资产管理公司按照总......

    创业与法律课堂心得

    创业与法律课堂心得 这学期的创新创业课让我明白创业光有热情和资金是不够的,还要有策略和法律头脑。 老师从四个方面讲了与创业相关的法律知识: 1、成立公司,我们需要了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