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办法(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时间:2019-05-14 08:4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办法(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办法(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篇: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办法(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令

第234号

《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办法》已经2017年2月2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十二届9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公正、及时处理劳动、人事争议,规范案件处理程序,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劳动、人事争议的处理。

劳动、人事争议范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处理劳动、人事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的原则,着重调解,及时裁决,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和仲裁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协调和考核机制。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集体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住房城乡建设、地方总工会等相关单位职责分工。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工商、税务、司法等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和调处工作。

第六条 地方总工会会同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企业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等企业代表组织共同推动用人单位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依法指导、督促基层工会开展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处工作,为职工提供法律服务,支持和帮助职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应当指导、帮助企事业单位预防、调处劳动人事争议。企业代表组织在调解仲裁过程中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支持和帮助企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七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工会、企业代表组织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推动工业园区、乡镇(街道)和产业系统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第八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根据需要建立调解仲裁专家库。调解仲裁专家库的专家可以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提供咨询意见或者建议。

第二章 劳动人事争议预防与调解

第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与职工的沟通协商机制,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回应职工诉求。

发生劳动、人事争议,用人单位应当积极与职工协商解决;工会应当支持和帮助职工与用人单位协商。

第十条 用人单位出现生产经营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应当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工作方案的内容包括拟采用的人员调整方案、劳动合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及重新签订办法等。

用人单位出现前款规定情形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工会、企业代表组织应当根据需要或者用人单位、职工的请求,及时给予指导帮助。

第十一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通过收集用人单位经营变动、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税费、租金与水电费缴交等信息,加强当地劳动人事争议风险预警工作。经济和信息化、工商、税务等行政部门及供水、供电企业事业单位发现企业出现不正常经营、提前解散等情形的,应当及时通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第十二条 住房城乡建设、交通、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建设工程领域职工工资与工程款分账管理等制度。

因违法分包、转包建设工程项目引发职工工资支付等劳动争议的,住房城乡建设、交通、水利、市政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查处相关违法行为,协调和督促建设施工企业解决劳动争议。

第十三条 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可以向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一)用人单位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二)人民调解组织;

(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四)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五)其他依法设立的具有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用人单位设立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可以调解本单位及所管理的单位发生的劳动、人事争议。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体系,加强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工作,保障各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开展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工作所需的人员经费和场地设备。

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在本区域依法开展下列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工作:

(一)宣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及政策;

(二)指导用人单位完善争议预防调处机制;

(三)调解劳动、人事争议;

(四)支持指导村(居)服务平台开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

(五)其他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工作。

第十五条 人民调解组织应当依法将劳动人事争议纳入调解范围,积极开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劳动人事争议多发的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设立专门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服务窗口,选聘熟悉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专职人民调解员,及时受理并调解劳动、人事争议。

第十六条 企业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行业协会(商会)依法成立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以及依法登记设立且业务范围包含劳动争议调解服务的社会组织,可以开展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

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企业集中的区域,可以成立由企业代表、职工代表和专业人员组成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为区域内企业及其职工提供劳动争议调解服务。

第十七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向社会公布本地区提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服务的调解组织名单,供当事人选择。

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将调解组织提供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服务纳入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目录。各有关部门、地方总工会等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交由调解组织承担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事务。仲裁机构可以委托有关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

第十八条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应当由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并具有相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成年公民担任。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应当建立本组织开展调解工作的调解员名册。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培训,指导各类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规范化、专业化建设。

第十九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建立和管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库由具有良好社会信誉和公信力、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愿意提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服务的人员组成。

调解组织、仲裁机构等可以根据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的需要,从调解员库选择调解员参与调解工作。

调解员参与调解工作的,应当给予适当补贴。补贴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第二十条 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可以书面或者口头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也可以由调解组织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主动开展调解。

当事人到调解组织申请调解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出具收件回执。通过电话方式申请调解的,调解组织应当予以登记,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出具回执。

除按照有关规定不得受理调解的纠纷外,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调解组织不得拒绝受理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申请,原则上应当当场征求对方当事人的意见,并在3日内开展调解。

第二十一条 调解组织应当根据案情指定1名调解员或者组成调解小组。

调解小组可以由3名调解员组成。调解组织指定1名调解员担任组长,主持调解工作;另2名调解员由双方当事人在调解组织建立的调解员名册中各选定1名,也可以由调解组织指定。

调解组织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调解。

第二十二条 调解应当遵循合法、自愿、公平、及时、保密原则。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可以按照下列程序进行调解:

(一)核实当事人身份、代理人身份及调解权限,告知当事人调解规则和有关事项;

(二)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争议事实和理由的陈述,根据需要要求当事人就争议事项提交相关证据材料;

(三)根据争议事实、争议性质等情况,向当事人阐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耐心开展协调、疏导工作;

(四)帮助双方当事人自愿和解或者达成调解协议。

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不得录音录像。调解员可以记录双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的陈述,由调解员和双方当事人签名确认。

调解组织及其调解员应当对调解过程中获悉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保密。

第二十三条 双方当事人经调解达成协议的,调解组织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并经调解员签名、调解组织盖章后生效。调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

第二十四条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调解组织应当终止调解:

(一)当事人自行和解的;

(二)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拒绝或者退出调解的;

(三)自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15日内或者双方当事人同意延长的期限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

(四)调解组织认为不宜调解的;

(五)存在无法继续调解的其他情形的。

调解组织终止调解的,应当通知双方当事人并予以记录,除前款第一项的情形外,还应当同时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有关部门投诉,并为申请仲裁的当事人提供指引和协助。仲裁机构可以委托调解组织办理仲裁申请的收件或者受理工作。

第二十五条 调解组织应当建立健全调解登记、调解记录、档案管理等制度,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提交的有关证据材料、申请调解文书、调解记录、终止调解文书、调解协议书等材料应当保存不少于5年。

当事人可以申请查阅、复制调解记录。

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15日内,共同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审查确认。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机构审查确认调解协议,应当由职工本人和用人单位代表双方共同到场,提交仲裁审查确认申请书、各自的调解协议书原件和身份证明、资格证明,以及与调解协议相关的证据材料。当事人应当对所提交材料和所作陈述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审查确认的材料齐备的,仲裁机构可以当场作出审查决定;无法当场办理的,应当出具收件回执,并在15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当事人的申请材料不齐备的,仲裁机构应当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机构不予受理:

(一)调解协议涉及事项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处理范围的;

(二)调解协议涉及事项超出法定仲裁时效的;

(三)调解协议生效后超过15日的;

(四)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经要求补正后,仍不齐备的;

(五)确认劳动关系的调解协议;

(六)集体协商争议达成的调解协议;

(七)其他不予受理的情形。

第二十九条 仲裁机构根据审查确认的需要,可以通知双方当事人共同到场核实相关情况,并要求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补充提交相关证据材料。

第三十条 仲裁机构经审查未发现以下情形的,可以出具仲裁调解书: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二)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第三方合法权益的;

(三)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四)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乘人之危、显失公平情形的;

(五)调解协议内容不明确,不具有可执行性的;

(六)其他不宜作出审查确认的情形。

仲裁机构经审查认为不宜出具仲裁调解书的,应当出具驳回审查确认申请通知书。仲裁机构驳回审查确认申请的,不影响当事人依法申请仲裁或者通过其他法律途径解决的权利。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未提出仲裁审查确认申请,一方当事人在约定的期限内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第三章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

第一节 仲裁机构及仲裁员

第三十二条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省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设区的市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仲裁委员会。

各级人民政府按照规定设立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承担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等日常工作。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以下统称为仲裁机构。

第三十三条 仲裁机构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应当组成仲裁庭,实行一案一庭制。仲裁庭由3名仲裁员和至少1名书记员组成,设首席仲裁员;简单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可以由1名仲裁员独任仲裁。

仲裁机构可以设立派出仲裁庭、专业仲裁庭或者巡回仲裁庭。

仲裁机构应当配备符合法定仲裁庭组成要求、满足案件处理需要的专职仲裁员、管理人员和记录、安保等辅助工作人员。

仲裁办案人员履行职责时应当统一着装,仲裁员应当佩戴仲裁徽章。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仲裁办案所需的场所、装备和安保等条件,仲裁员履行职责应当给予办案补助。

第三十四条 仲裁员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并参加国家、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组织或者认可的聘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可以聘任为仲裁员,履行仲裁员职责。

被聘任的仲裁员,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颁发仲裁员证和仲裁徽章。

第三十五条 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办案需要,从相关主管部门、工会、用人单位等单位的人员以及专家、学者、律师中聘任兼职仲裁员。

兼职仲裁员在聘任期间不得担任受聘仲裁机构管辖范围内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委托代理人。兼职仲裁员为律师的,不得审理其同一律师事务所律师作为委托代理人的案件。

兼职仲裁员存在未完成办案任务、办案质量不符合要求等不适合担任仲裁员情形的,应当解聘。

第三十六条 仲裁机构依据仲裁员品行、业务和理论水平、工作实绩和工作年限等情况,实行仲裁员分级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每年对仲裁员进行业务培训,仲裁机构对仲裁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参加业务培训期间学习成绩和鉴定作为对仲裁员续聘、解聘、分级管理的依据。

仲裁员聘期届满未被续聘或者聘期内被解聘的,应当及时退回仲裁员证和仲裁徽章。

仲裁机构聘用、解聘或者续聘仲裁员,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

第二节 受案范围与管辖

第三十七条 劳动、人事争议受理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仲裁机构、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决、判决、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或者已经由人民法院对调解协议作出生效司法确认的案件,当事人就同一事项申请仲裁的,仲裁机构不予受理。

第三十八条 劳动、人事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机构管辖。仲裁机构应当公布其管辖范围。管辖层级不明确的,由县(市、区)仲裁委员会管辖。

劳动合同履行地为职工实际工作场所所在地。当事人就同一争议事项向多个合同履行地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由最先受理的仲裁机构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仲裁机构管辖。

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仲裁机构管辖。用人单位所在地仲裁机构已受理仲裁申请的,应当将案卷材料移送至劳动合同履行地仲裁机构,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国家和省对人事争议案件管辖、管辖范围划分等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九条 仲裁机构认为对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没有管辖权的,应当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申请人向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收到仲裁申请的仲裁机构认为也不应当由其管辖的,应当在收到申请人仲裁申请后3日内提请共同的上一级仲裁机构主管部门指定管辖。

仲裁机构认为对所受理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无管辖权而决定移送到另一仲裁机构,受移送的仲裁机构认为也不应当由其管辖的,应当在接收案卷材料后3日内提请共同的上一级仲裁机构主管部门指定管辖。

仲裁机构因管辖发生争议,经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及时提请共同的上一级仲裁机构主管部门指定管辖。

第四十条 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答辩期内提出书面管辖权异议申请。仲裁机构应在收到当事人管辖权异议书面申请后5日内作出决定,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第三节 仲裁参加人

第四十一条 发生劳动、人事争议的职工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的当事人。

第四十二条 未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用人单位分支机构,受用人单位委托依法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的,发生劳动争议时,应当将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用人单位列为当事人。

已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用人单位分支机构,依法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的,发生劳动争议时,应当将该分支机构列为当事人,并可以根据案件处理需要,将该用人单位列为共同当事人。

个体工商户作为用人单位时,应当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者为当事人。有字号的,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字号为当事人,但应当同时注明该字号经营者的基本信息。

第四十三条 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与用人单位发生的丧葬、抚恤、救济和补助等待遇争议,职工近亲属为当事人。

参加仲裁活动的近亲属应当对该死亡职工近亲属的情况承担举证责任,并在举证期限内向仲裁机构提交有效证明材料。仲裁机构经审查发现有未参加仲裁活动的近亲属的,应当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不影响未参加仲裁活动的利害关系人依法对参加仲裁活动的近亲属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

因职工死亡前的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等事项与用人单位发生的争议,由其近亲属或者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

第四十四条 与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者由仲裁机构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

仲裁机构可以依法裁决第三人承担责任。经合法通知,第三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仲裁机构可以缺席裁决。

仲裁调解书中协议由第三人承担责任的,必须由第三人与当事人共同达成协议,仲裁调解书应当依法送达第三人。

仲裁审理期限从仲裁机构追加第三人之日起重新计算。

第四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委托1至2名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仲裁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村(居)委会、单位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本村(居)委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

职工委托前款第二、三项规定的自然人作为代理人的,受委托的自然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费用。

第四十六条 发生争议的职工一方在10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在职工当事人中推举3至5名代表人参加仲裁活动。仲裁机构可以根据案件处理的需要,要求职工当事人到仲裁机构办案场所推举代表人并签署授权委托书,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

职工一方当事人无法推举代表人的,企业工会或者地方总工会应当组织职工当事人依法推举代表人。

代表人应当向仲裁机构提交全体职工当事人签名的推举书和授权委托书。代表人提出变更、增加、放弃仲裁请求,承认对方当事人及第三人的主张,或者进行和解、调解,应当征得所代表职工当事人的特别授权。

代表人征得所代表职工当事人同意后,可以以代表人名义为全体职工当事人委托1至2名代理人。

庭审结束前,职工当事人所推举的代表人撤回本人仲裁申请或者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的,应当按照规定另行推举代表人。

第四十七条 仲裁机构可以根据案件处理需要书面通知职工本人、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到庭,代表人、代理人应当如实告知当事人。

经合法通知,前款规定的人员无正当理由拒绝到庭,代表人、代理人当庭对案件主要事实陈述不清,导致其应当承担举证责任的相关事实无法查明的,由其承担不利后果。

第四十八条 仲裁机构发现律师或者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代理仲裁案件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仲裁庭纪律或者职业操守的,可以将有关情况向同级司法行政部门通报,同级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不属于本部门处理的,应当报告有权管理的部门依法处理。

第四节 仲裁程序

第四十九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提出仲裁申请,提交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和下列材料:

(一)职工申请仲裁的,提交本人身份证明材料和用人单位注册登记资料;

(二)用人单位申请仲裁的,提交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授权委托书和职工身份证明。

当事人、第三人应当提供本人(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代理人的有效联系电话、地址,并书面确认其有效的送达地址。

第五十条 申请人的仲裁申请材料齐备的,仲裁机构应当当场出具收件回执。对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建议先行调解。申请人不同意调解的,仲裁机构应当自收件之日起5日内出具受理通知书;申请人书面同意调解的,仲裁机构可暂不作出受理决定,并及时组织调解。自收件之日起15日内,当事人不愿继续调解或者调解不成的,仲裁机构应当出具受理通知书。

第五十一条 仲裁机构受理案件后,依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有关规定撤销案件的,应当自作出撤销案件决定之日起5日内,向当事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不予受理通知书中应当载明撤销案件的情况和不予受理的理由。

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依法提出回避申请的,应当说明理由并提供证据,仲裁机构应当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告知当事人是否回避的决定,并由书记员记录在案。

当事人在庭审开始后辩论终结前提出回避申请,并提交了相应证据的,仲裁庭应当休庭,由仲裁机构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后及时恢复审理;如当事人未提交相应证据,仲裁庭认为不存在依法应当回避情形的,可以继续审理。当事人在庭审辩论终结后提出回避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第五十三条 经当事人申请,仲裁庭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可以交由当事人约定的鉴定机构鉴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无法达成约定的,由仲裁庭指定的鉴定机构鉴定。鉴定费原则上由申请鉴定的当事人先行垫付,由对鉴定意见承担不利后果的当事人承担。工伤及职业病的鉴定费用承担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十四条 仲裁机构因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需要,有权向工商、海关、税务、公安、司法、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水利、银行等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当事人出具录音、录像、电子文稿等证据的,应当注明来源和获取途径,证据来源不明或者非法获取的,不得作为定案依据。当事人出具录音、录像证据的,应当同时对其内容进行摘录。

第五十五条 仲裁机构决定中止案件审理的,应当向当事人送达中止审理通知书。中止审理的客观情形消除后,应当恢复审理并通知当事人,在中止审理通知书中已预先告知恢复审理日期的除外。

第五十六条 仲裁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作出先行裁决的,应当明确告知当事人起诉权。

第五十七条 同一仲裁裁决涉及多项裁决内容,每项确定的数额均不超过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该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仲裁裁决的类型以仲裁裁决书确定为准。

第五十八条 仲裁文书送达,可采取直接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留置送达等方式。

受送达人被依法限制人身自由的,仲裁机构可以通过其所在看守所、监狱和其他执行机关转交仲裁文书,相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受送达人无法联系,或者以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方式无法送达的,可以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门户网站和受送达人住所地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30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注明原因和送达经过。

职工人数在10人以上的集体争议,仲裁机构以直接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用人单位的,可以在有关基层组织见证下,在用人单位住所地或者生产经营场所张贴有关文书,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自张贴之次日起即视为送达。

已采用本条第四款规定方式送达的用人单位的其他职工申请仲裁,但人数不足10人的,仲裁机构可以适用同样的方式送达。

第五十九条 仲裁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发现用人单位存在其他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可以书面建议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依法处理。

仲裁机构在案件处理完结后,可以向用人单位和有关部门提出依法规范用工行为、加强监督管理的书面建议。

第六十条 结案的仲裁案卷分正卷和副卷装订。立案审批表、组庭审批表、庭审提纲、调查提纲、案件讨论笔录、评议笔录、证人和代理人身份证明材料、结案审批表、延期审理审批表、仲裁文书底稿等应当装入副卷。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申请查阅、摘抄、复制除涉及保密事项外的案卷正卷材料,申请时应当提交申请书及有效身份证明、委托授权材料。

第五节 特别规定

第六十一条 仲裁机构审理简单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当事人双方也可以约定适用简易程序。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仲裁机构可以采取缩短答辩期和举证期限、书面审理、当庭裁决、电子送达等办案方式。

仲裁机构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终止适用简易程序。终止简易程序前,双方当事人已确认的事实,可以不再进行举证、质证。

第六十二条 当事人可以书面申请缩短或者放弃答辩期、举证期、开庭通知期等期间。

第六十三条 对职工一方当事人在50人以上的集体争议案件,仲裁机构可以根据案件处理需要,通知地方总工会、企业代表组织或者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等有关方面代表参加调解仲裁活动,协助解决争议。

第六十四条 发生职工一方人数为50人以上的集体争议,经职工一方当事人申请,地方总工会应当及时指导和协助其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反映职工意见和要求,提出解决方案,并可以根据职工的委托派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第六十五条 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多发的地区,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仲裁机构派驻法律援助工作人员。

发生劳动、人事争议,职工在与用人单位协商、调解和仲裁活动中,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其中职工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待遇申请法律援助的,无需审查其经济困难条件。

调解组织、仲裁机构认为职工方需要法律援助的,可以向调解组织、仲裁机构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发出法律援助建议函;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职工提供法律援助。

第六十六条 劳动、人事争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当即决定对职工一方当事人予以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机构也可以当即对其提供法律援助,同时报法律援助机构:

(一)可能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导致不良影响的;

(二)职工当事人可能面临人身危险和重大财产损害的。

第六十七条 禁止携带管制物品、易燃易爆物品、限制物品、强腐蚀性物品等危险物品进入仲裁场所。

仲裁参加人和其他人员应当配合仲裁机构的安全检查,遵守仲裁庭纪律。

第六十八条 仲裁委员会对本委员会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书、调解书,发现当事人在调解、仲裁过程中恶意串通、作出虚假陈述、提供虚假证据或者隐瞒关键证据等,导致仲裁机构认定的案件主要事实不清、处理结果错误,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合法权益的,应当决定撤销,并予以重新处理。

决定重新处理的案件,由作出原生效仲裁裁决书、调解书的仲裁机构作出仲裁决定书,决定撤销原仲裁裁决书、调解书。

仲裁机构应当自作出撤销决定之日起5日内另行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九条 用人单位、职工及有关人员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中有损坏公私财物、威胁恐吓、限制人身自由、暴力伤害、破坏公共秩序等行为,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七十条 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期间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仲裁机构可以批评教育、责令退出仲裁庭;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一)干扰仲裁活动,违反仲裁庭纪律,阻碍仲裁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二)提供虚假证据,或者伪造、变造、损毁证据(证明)材料的;

(三)故意损毁仲裁庭笔录等仲裁文书的;

(四)对仲裁工作人员、仲裁参加人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未经准许录音、录像、摄影或者传播庭审活动的;

(六)其他妨碍仲裁活动的行为。

仲裁当事人或者代理人违反仲裁庭纪律,被责令退出仲裁庭的,视为其放弃庭审、质证等权利,有关情况记入庭审笔录,仲裁庭审可以继续进行。

第七十一条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仲裁机构的调解员、仲裁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在处理劳动人事争议中,有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或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予以解聘,并可以移交所在单位或者相关部门依法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七十二条 本办法第四十一条至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五条至第四十七条第一款关于仲裁参加人的规定,以及第六十四条至第六十六条关于法律援助的规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活动可以参照执行。

除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外,劳动争议与人事争议处理程序统一适用本办法的规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中涉及代理、送达、证据等事项,国家及本办法未明确的,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处理。

第七十三条 本办法规定的“3日”、“5日”按工作日计算,其他期间以自然日计算。期间开始之日不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休息日的,以节假日、休息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第七十四条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所需经费和乡镇(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七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1995年3月2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广东省企业劳动争议处理实施办法》(粤府〔1995〕19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 第三章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 第一节

仲裁机构及仲裁员 第二节

受案范围与管辖 第三节

仲裁参加人 第四节

仲裁程序 第五节

特别程序 第六节

程序监督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宗旨】为依法、公正、及时处理劳动人事争议,规范案件处理程序,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 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及《人事争议处理规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等,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人事争议处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基本原则】 处理劳动人事争议,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依法调解劳动人事争议。劳动人事争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依法独立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和仲裁员依法履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职责,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当事人权利义务】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保障当事人参加调解、仲裁的权利。

处理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活动中的合法权利依法应予保障。

当事人应当诚实守信,实事求是,遵守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程序和规定,依法行使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义务。

第五条 【部门职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住建、工商、税务、公安、司法等有关行政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工作。

第六条【工会、企业等职责】地方总工会推动用人单位建立劳动人事 争议调解组织,依法指导、督促基层工会开展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处工作,在调解仲裁过程中为职工提供法律服务,支持和帮助职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企业代表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应当指导、帮助企业预防、调处劳动人事争议。

第二章

劳动人事争议预防与调解

第七条【争议预防】 用人单位出现经营方式调整、转产、生产经营严重困难、合并分立、改制、资产重组、关闭、停产或搬迁等情形,应当提前如实向职工说明企业相关变动事项的原因、时间、步骤、相关变动事项和发展规划等,并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规定,就理顺劳动关系中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制定工作方案。工作方案的内容包括经营情况和人员状况,劳动合同变更、解除或终止及重新签订办法等,至少向职工公布30日后方可实施。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与职工的沟通协商机制,畅通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并予以及时回应。

第八条【用人单位调解】发生劳动人事争议时,用人单位应当积极与职工协商解决;工会应当支持和帮助职工参与协商。

用人单位和职工可以分别推举代表开展协商,也可以共同邀请依法设立的调解组织指派人员或者专家、学者主持协商调解。

第九条【调解体系】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企事业单位调解、乡镇街道社区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等多层次、多渠道的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体系,鼓励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调解工作。

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一)用人单位内部设立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

(二)依法设立的行业性、区域性调解组织;

(三)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四)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机构;

(五)其他依法设立的具有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第十条 【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要依法将劳动争议纳入调解范围,积极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劳动争议多发的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设立专门的服务窗口,及时受理并调解劳动争议。

第十一条 【基层调解组织】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县(区)、乡镇(街道)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工作,保障各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开展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工作所需的经费、场地。

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在本区域依法开展下列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

(一)宣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及政策;

(二)指导用人单位完善争议预防调处机制;

(三)调解劳动人事争议;

(四)其他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工作。

第十二条【行业、区域调解组织】行业性调解组织由行业(产业)工会和行业协会(商会)双方代表组成,根据行业特点开展劳动争议预防调 解工作。

产业园区、村(居)等可以组织企业和职工共同推举代表,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为区域内企业及其职工提供劳动争议预防调解服务。

第十三条【社会组织调解】鼓励社会组织提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向社会公布本地区提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服务的社会组织名单,供当事人选择。

各级人民政府可将社会组织提供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服务纳入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目录。各有关部门、地方总工会等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事务。劳动人事争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可以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规定委托有关社会组织开展调解。

第十四条【调解员的聘任】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可以聘任专职或者兼职调解员开展争议预防调解工作。调解员应当由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劳动保障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成年公民担任。

调解员的任期或者聘期至少为一年,可以连任或者续聘。调解员不能履行职责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应当及时调整。

第十五条【调解员证】调解组织可以组织调解员参加地级以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举办的聘前培训,申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证》有关管理办法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制定。

调解员参加聘前培训所需费用,由所聘调解组织筹集,政府按规定予以适当补贴。培训需要占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的,所在单位应当予以支持,并按照正常出勤对待。

第十六条【社会化调解员建设】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建立社会化调解员库。社会化调解员库由具有良好社会信誉和公信力、熟悉劳动争议调解、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

调解组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等可以根据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的需要,从社会化调解员库选择调解员参与调解工作。

第十七条【调解受理】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调解请求、申请调解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接到调解申请的组织,应当当场出具收件回执。

对属于劳动人事争议受理范围的,原则上当场受理并开展调解,当场不能调解的,应当在3日内开展调解。对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受理范围的,应当自接到调解申请之日内3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十八条【调解程序】调解应当遵循合法、自愿、公平、及时原则。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可以按下列程序进行调解:

(一)确定调解员。调解组织应当建立调解员名册,根据案情指定调解员或者组成调解小组。调解小组一般由三名调解员组成。调解组织指定一名调解员担任组长,主持调解工作;另两名调解员由双方当事人各选定一名,也可以由调解组织指定。调解组织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调解。

(二)调解员应当核实当事人身份及其代理人的调解权限,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争议事实和理由的陈述,并向当事人阐明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三)调解员可以要求当事人就争议事项提交相关证据材料;

(四)调解员根据案件事实、争议性质等情况,采取电话、面谈、网络、走访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开展耐心、细致的协调疏导工作,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第十九条【调解记录】调解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双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的陈述予以记录,并由调解员和双方当事人签名确认。

第二十条【调解效力】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调解组织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并经调解员签名、调解组织盖章后生效。

第二十一条【终止调解】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调解组织可以终止调解:

(一)当事人自行和解的;

(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的;

(三)一方当事人已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

(四)超过15日未达成协议,且当事人不同意延期的;

(五)存在无法继续调解的其他情形的。

调解组织终止调解的,应当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因前款第(二)、(四)、(五)项终止调解的,应当一并告知当事人可以自终止调解之日起一年内申请仲裁的权利以及仲裁的管辖机构。

第二十二条【仲裁审查确认】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和解协议或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审查确认。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受理后应对和解、调解协议进行审查,并根据《办案规则》第五十四条规定,对程序和内容合法有效的和解、调解协议 出具仲裁调解书。

和解协议或调解协议尚未履行完毕的,当事人也可以在协议生效之日起一年内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审查确认。

第二十三条【档案管理与使用】调解组织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提交的有关证据材料、申请调解文书、调解记录、终止调解文书等材料应予存档,保存不少于五年。

劳动人事争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或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需要调取调解档案。

第三章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

第一节

仲裁机构及仲裁员

第二十四条【仲裁院】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设在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依法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根据办案需要在镇(街)设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分院或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派出庭。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配备符合法定仲裁庭组成要求、满足案件处理需要的专职仲裁员及辅助工作人员,专职仲裁员依照或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

(二)有专门办案场所,配备案件处理所需设施设备;

(三)办公和办案专项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

(四)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仲裁院职责】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负责实施以下职责:

(一)调解和仲裁劳动人事争议案件;

(二)负责仲裁员的聘用、管理;

(三)指导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预防和调处劳动人事争议;

(四)根据案件处理需要进行调查取证,依当事人申请委托有关部门和机构进行审核、审计、评估、鉴定等;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六条【初任仲裁员】仲裁员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并通过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组织的聘前培训及考试。

拟聘任为仲裁员的人员通过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组织的聘前培训,经考试合格,由国家或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颁发仲裁员证,可以聘任为仲裁员,履行仲裁员职责。

第二十七条【兼职仲裁员聘任管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可根据办案需要,从取得仲裁员证的专家、学者、律师、工会及企业代表组织工作人员等中聘任兼职仲裁员参与办案。兼职仲裁员与专职仲裁员在执行仲裁公务时享有同等权利。

兼职仲裁员在聘任期间不得担任受聘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管辖范围内处理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委托代理人。

第二十八条【仲裁员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每年对仲裁员进行业务培训。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定期对仲裁员案件办理、业务培训、任职条件以及其他影响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 注销、换领仲裁员证的依据。

仲裁委员会应当根据仲裁员考核情况和仲裁证注销情况聘用、解聘、续聘仲裁员,将仲裁员名册向社会公告,并及时调整更新。

仲裁员具体管理办法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制定。第二十九条【协助配合】 与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有关的单位和个人,有义务协助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构调查取证等工作。

工商、海关、税务、公安、司法、房管等部门和银行等有关单位,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构处理劳动人事争议。

第二节

受案范围与管辖

第三十条【处理范围】劳动人事争议处理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下列争议,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不通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程序处理:

(一)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已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发生的争议;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视同缴费年限认定、补足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变更参保地及特殊工种认定、是否符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条件、养老保险待遇或退休金核定等发生的争议;

(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公积金,转移、补办人事、职工档案发生的争议;

(四)机关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因考核、职务任免、职级升降、职称评审、处分等发生的争议;

(五)已经按照劳动保障监察程序投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依法受理的,但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以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受理范围为由撤销立案的除外;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事项。已经由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作出实际处理,或者已经由人民法院对当事人达成的和解协议书或者而调解协议书作出生效司法确认的案件,当事人就同一事项申请仲裁的,劳动人事争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不予受理。

第三十一条【管辖划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人事争议。

仲裁委员会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一级仲裁委员会指定管辖。

仲裁委员会认为对所受理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没有管辖权而决定移送到另一仲裁委员会,受移送的仲裁委员会也认为不应当由其管辖的,应当在接收案卷材料后三日内提请共同的上一级仲裁委员会指定管辖。

第三十二条【地域管辖】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为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地。有多个劳动合同履行地的,由最先受理的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仲裁委员会管辖。

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仲裁委员会管辖,用人单位所在地已受理仲裁申请的,应当将案卷材料移送至劳动合同履行地仲裁委员会。第三十三条【管辖权异议】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答辩期内提出书面管辖权异议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应在收到当事人管辖权异议书面申请后五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决定,并通知当事人。

第三节

仲裁参加人

第三十四条【当事人】劳动者与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因用工关系产生争议,将该单位或出资人列为当事人。

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实际施工组织或自然人与其招用的劳动者产生争议,应将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人列为当事人,并可视案情需要将施工的自然人、转包人、违法分包人列为当事人

第三十五条【当事人】未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用人单位分支机构,受用人单位委托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发生争议时,应将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用人单位列为当事人。

第三十六条【当事人】劳动者死亡的,由其继承人作为当事人。继承人申请仲裁时,应当提交证明继承关系的有效法律文书。

第三十七条【第三人】与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者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仲裁审理期限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追加第三人之日起重新计算。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可以裁决第三人承担责任。经合法通知,第三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可以缺席裁决。

仲裁调解书中协议由第三人承担责任的,必须由第三人与当事人共同 达成协议,仲裁调解书应当依法送达第三人。

第三十八条【代表人】 劳动者依照《办案规则》第六条推举代表人参加仲裁活动的,应当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交全体当事人签名的授权委托书,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如代表人提出请求,变更、增加、放弃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及第三人的主张,进行和解的,应取得全体劳动者的同意。

第三十九条【代理人】当事人可以委托一至二名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仲裁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代理人是律师的,应提交律师事务所公函和律师执业证书。代理人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应提交基层法律服务所出具的介绍信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代理劳动争议案件不得超过规定的标准收费,不得对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抚恤金、工伤赔偿、支付劳动报酬以及集体争议案件实行风险代理收费。

劳动人事争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可以根据案件处理需要,书面通知当事人本人到庭参加仲裁。

第四节

仲裁程序

第四十条【反申请及变更仲裁请求】被申请人在答辩期满后对申请人提出反申请,以及申请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出增加或变更仲裁请求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可根据案件审理需要,决定是否并案处理。仲裁审理期限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决定并案处理之日起重新计算。

第四十一条【不予受理通知】当事人不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不予受理决定,除另有规定外,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不属于本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管辖范围的仲裁申请,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仲裁。

第四十二条【撤销立案】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依照《劳动人事争议办案规则》第三十二条规定撤销案件的,应向当事人出具仲裁决定书,决定书中载明撤销案件的理由。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应自作出撤销案件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不予受理的决定书面通知当事人。

第四十三条【仲裁时效】当事人申请人事争议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当事人主张仲裁时效中断、中止的,应对其主张承担举证责任。第四十四条【举证期限】举证期限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指定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的事实的期限,举证期限一般不超过十天,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

当事人变更、增加仲裁请求或提出反申请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酌情重新指定当事人举证期限。

对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当事人有正当理由、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或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认为需要质证的除外。

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第四十五条【回避】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的,应说明理由并提供证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应当书面或口头形式告知当事人是否回避的决定,并由书记员记录在案。

当事人在庭审开始后辩论终结前提出回避申请的,如当事人提交了相应证据的,仲裁庭应休庭。如当事人未提交相应证据的,仲裁庭可以继续审理。当事人在庭审辩论终结后提出回避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第四十六条【委托鉴定】依当事人申请,仲裁庭认为对专门性问题确需提交专门的鉴定机构鉴定的,鉴定费由提出鉴定申请的一方当事人向鉴定机构预交,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裁定最终因鉴定结论而承担不利后果的当事人承担。工伤及职业病的鉴定费用承担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七条【终局裁决】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裁决结果涉及数项,分项计算数额不超过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同一仲裁裁决同时包含终局裁决事项和非终局裁决事项,该裁决不适用《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第四十九条关于终局裁决的规定。第四十八条【先行裁决】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作出先行裁决的,应明确告知当事人起诉权。

第四十九条【先予执行裁决】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依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作出先予执行裁决,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对先予执行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先予执行裁决之日起五日内向作出先予执行裁决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复查一次,复查期间不影响裁决的执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应在收到复查申请之日起七日内做出决定,先予执行裁决正确的,通知驳回当事人的申请;先予执行不当的,撤销该先予执行裁决。

第五十条【中止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可以中止审理,中止期间不计算在仲裁审理期限内:

(一)需要等待行政复议、诉讼和伤残等级鉴定的;

(二)需要等待有关调查和鉴定结论的;

(三)需要移送或指定管辖的;

(四)需要公告送达的;

(五)因出现案件处理依据不明确而请示有关机构的;

(六)其他应当中止审理的情形。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决定中止案件审理的,应当向当事人送达中止审理决定书,中止审理的客观情形消除后,应当恢复审理并通知当事人。

第五十一条【送达】仲裁文书送达,可采取直接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留臵送达等方式。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以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方式无法送达的,可以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注明原因和送达经过。

用人单位经营者逃匿,且劳动者个人数在十人以上的集体争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以本条第一款规定的送达方式无法将有关文书送交所在单位负责收件的人的,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在有关基层组织见证下,已通过在企业住所地、生产经营场所等地张贴有关文书,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的,自张贴之日起经过三天,即视为送达。已采用布告方式送达的用人单位的其他劳动者申请仲裁,且人数不足十人的,仲裁委员会可以适用同样的方式送达。

第五十二条【补正】对裁决书中的文字、计算错误或者仲裁庭已经裁决但在裁决书中遗漏的事项,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对裁决书予以补正的,补正裁定书应送达当事人。如果补正裁决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应自送达之日起重新确定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期限。

第五十三条【仲裁建议】劳动人事争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在处理争议过程中发现用人单位存在其他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可以书面建议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依法处理。

劳动人事争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在案件处理完结后,可以向用人单位和有关部门提出依法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加强监督管理的书面建议。

第五十四条【仲裁案卷】 结案的仲裁案卷,分正卷和副卷装订。立案审批表、组庭审批表、庭审提纲、调查提纲、案件讨论笔录、评议笔录、17 结案审批表、延期审理审批表、仲裁文书底稿等应装入副卷,副卷属于需要保密的内容。

当事人及代理人如需查阅、摘抄、复印除涉及保密事项外的案卷正卷材料的,需递交书面申请及有效身份证明,并应当征得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同意。

第五节

特别规定

第五十五条【简易程序】发生争议的劳动者当事人一方在十人以下,或者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和适用法律法规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商定简化仲裁办理程序,采取非开庭方式审理,缩短答辩期、举证期限,采取特殊方式送达文书等。

仲裁员认为案情复杂需将案件转入普通程序审理的,报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后,应书面告知当事人案件转为普通程序审理。

第五十六条【特别程序】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处理劳动者一方当事人在三十人以上提起的集体争议,应当组成特别仲裁庭。特别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

适用特别程序处理的集体争议案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应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三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并通知用人单位应诉。用人单位应在收到应诉通知起三日内提交答辩书。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审理。集体争议案件举证期限不超过五日。

第五十七条【特别程序】劳动者一方当事人在三十人以上提起的集体 争议,仲裁庭应在组庭后三日内召集当事人代表进行协商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可根据案情,通知工会和企业代表组织指定代表参加调解仲裁活动,协助解决争议。

仲裁过程中,劳动者可以凭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受理通知书》向用人单位住所地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由人民法院依法作出财产保全裁定,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保全措施。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处理集体劳动争议,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结案,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第五十八条【工会在集体争议中职责】发生10人以上集体劳动人事争议,企业工会或地方总工会应当组织职工依法推举代表,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反映职工意见和要求,提出解决方案,并派员参与调解、仲裁活动。

第五十九条【法律援助】 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多发的地区,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派驻法律援助工作人员。

发生劳动人事争议,职工在与用人单位协商、调解和仲裁活动中,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其中职工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待遇申请法律援助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降低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认定标准。

第六十条【集体争议案件中的法律援助】发生10人以上集体劳动人事争议,职工一方没有委托代理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主动予以法律援助或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一)集体争议可能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导致不良影响的;

(二)职工可能面临生命安全和重大财产损害的。

第六十一条【集体争议案件中的代理规范】律师及法律工作者代理职工一方为10人以上的集体争议案件,代理人须向当地司法行政部门备案,并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备案回执。

第六节

办案监督

第六十二条【办案监督】仲裁员履行职务,应当自觉接受本级、上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和社会监督。

上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可通过提审案件、抽查卷宗、旁听开庭等方式检查监督下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和仲裁员工作。

第六十三条【撤销裁决】各级仲裁委员会主任对本委员会已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书、调解书,自裁决书、调解书作出之日起两年内发现确有错误,需要重新处理的,应提交本仲裁委员会决定。上级仲裁委员会对下级仲裁委员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调解书,自裁决书、调解书作出之日起两年内发现确有错误,需要重新处理的,可以指令下级仲裁委员会重新作出处理。

当事人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书、调解书不服,可以向原作出原生效裁决书、调解书的仲裁委员会及上级仲裁委员申诉,申请重新处理。对当事人的申诉、申请,收到申诉、申请的仲裁委员应当在七天内依法审查,给予申诉、申请人书面答复是否重新处理并说明法律依据。决定重新处理的争议,由 作出原生效裁决书、调解书的仲裁委员会发出决定书宣布撤销原裁决书、调解书,终止原裁决书、调解书的执行。决定书由仲裁委员会主任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

仲裁委员会应自宣布撤销原裁决书、调解书之日起五日内另行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重新处理的案件,应当自重新组成合议庭之日起三十日内结案。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四条【仲裁参加人责任】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期间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劳动人事争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干扰调解和仲裁活动,阻碍仲裁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

(二)提供虚假证据或伪造、变造证明材料的;

(三)违反仲裁庭纪律,干扰仲裁庭秩序的;

(四)不听仲裁员或书记员劝告,带走或撕毁仲裁庭笔录等仲裁文书的;

(五)有激化矛盾的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对仲裁工作人员、仲裁参加人、证人暴力威胁或者进行打击报复的;

(七)其他应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或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第六十五条【仲裁工作人员责任】仲裁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构成错案的,应追究错案责任;有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滥用职权、泄露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所在劳动人事部门或者任免机关、行政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并可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取消其仲裁员资格,由其所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予以解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六十六条【期间】本办法规定的“三日”、“五日”按工作日计算,其他期间以自然日计算。期间开始之日不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第六十七条【调解仲裁免费】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不收费。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十八条【实施】本办法自 年

日起实施。除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外,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统一适用本办法的规定。国家及本办法未明确的仲裁程序事项,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处理。

第三篇: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管理办法

三都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工作,更好地发挥其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贵州省档案条例》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是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在依法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并按照有关规定立卷归档,集中保管的各种文书、物证、声像及其他各种载体材料。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做好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必要条件。

第三条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应设专职或兼职档案员,负责本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管理工作,并对下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同时接受同级和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和检查。

第二章

第四条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按照“谁经办,谁整理”的原则,由案件承办人、书记员负责整理工作。注意收集、保管办案过程中形成的与案件相关的材料,做好筛选、检查、修补工作,确保材料的完整和规范。

第五条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的整理按、案件分别立卷。视案件材料的多少,一案两卷(正卷、副卷)或一案数卷。集体争议案件可以立成综合卷,但应在卷宗封面上注明相关案号。

第六条

立卷装订人员应认真检查案卷材料是否收集齐全。发现不齐全的,应及时通知案件承办人并作出处理。卷内文书材料,一般只保存一份,重复的文书材料一律剔除。裁决书、调解书、决定书等结论性文书归档两份,一份归入案卷,一份按集中整理,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档案室或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作为文书档案归档。证据材料原件原则上退还当事人。

第七条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文书材料按照利于保密、方便利用的原则,分别立正卷和副卷。卷内文书材料一般按照材料形成时间和材料间的有机联系进行排列。

第八条

正卷文件材料的排列顺序一般为:(1)案卷封面;(2)卷内目录;(3)仲裁申请书(撤回仲裁申请书)、申请方代理词;(4)答辩状、答辩方代理词;(5)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6)授权委托书;(7)当事人及代理人身份证明;(8)用人单位登记资料;(9)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10)接收的其他文书材料;(11)调查取证材料;(12)勘验、鉴定材料;(13)通知书存根;(14)庭审笔录、质证笔录;(15)调查笔录;(16)裁决书、调解书、决定书等;(17)仲裁建议书;(18)送达回证;(19)备考表;(20)案卷封底。第九条

副卷文书材料的排列顺序一般为:(1)案卷封面;(2)卷内目录;(3)立案组庭审批表;(4)延期(中止)审批表;(5)勘验、鉴定审批表;(6)阅卷笔录;(7)调查提纲;(8)请示报告;(9)上级批示;(10)合议笔录;(11)其他会议记录;(12)结案审批表;(13)裁决书、调解书、决定书等底稿和原件;(14)备考表;(15)案卷封底。

第十条

第八条、第九条未列举的文书材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形成的时间顺序排列。

第十一条

凡能随卷保存的证物均应装订入卷,无法装订保管的应拍照附卷或利用电子设备进行声像转换,制作证物转换笔录,交当事人签名确认后退还原物。易腐、易爆、易燃、有毒的证物,应拍照附卷或作证物转换,经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负责人批准后销毁或处理。

第十二条

不便附卷保存的证物,应当另行包装,注明所属案件的、案号、当事人姓名、案由以及证物的名称、数量、特征、来源等,随同案卷归档。第十三条

随卷归档的声像档案,应按声像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分类、编目、上架,注明当事人的姓名、案由、案号、录制人、录制时间、录制内容等,并在声像档案目录中注明其所属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的档号,不另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分册号;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目录的备注中,注明参见号。

第三章

第十四条

文书材料应收集齐全,按排列顺序装订成册。每册一般不超过二百张,材料过多时应按顺序分册装订。一册为一卷。

第十五条

文书材料统一使用A4型纸(210×297毫米)。过大的,应折叠成A4幅面;过小的,应用A4纸托裱。需归档的信封要打开展平加贴衬纸并保留邮票。第十六条

文书材料应使用钢笔、毛笔等不易褪色的书写工具书写或打印,字迹要工整、清晰。不得用铅笔、圆珠笔、红色、纯蓝墨水书写或复写纸复写。字迹难以辨认的文书材料,应当附上抄件。已破损、褪色或者容易破损、褪色的文书材料,应当进行托裱、修补或复制。外文及少数民族语言材料应附上汉语译文。

第十七条

案卷文书材料排列后,用装订工具(装订条或棉线)在距案卷左边约15毫米处垂直三孔一线装订。

装订时应剔除材料上易生锈的金属物。装订部位过窄的文书材料应用纸加衬边,不得把文字订在装订部位内。

第十八条

文书材料按顺序编写页号,页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写在正面右上角、背面左上角,背面无字迹的不编页号。

第十九条

卷内目录应根据序号、材料名称和页号如实填写。

第二十条

案卷封面填写的内容应当包括:正卷或副卷、页数、案件号、案由、当事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处理结果、仲裁员、书记员、立案日期、结案日期、归档日期、归档编号等。

第二十一条

卷宗封底(备考栏)填写的内容应当包括:需要说明的情况、立卷人、立卷日期、检查人、检查日期等。第二十二条

案卷装订以后,应检查文书材料有无漏订,确认无误后在卷底装订部位贴上封纸,用立卷人名章加盖骑缝。

第二十三条

案卷的正、副卷应装入档案盒归档,实行一案一盒或数盒。档案盒封皮填写内容与卷宗封皮内容相同。档案盒的背脊上应注明案件编号。

第二十四条

案卷目录、卷宗封皮、档案盒所列的各个项目,应当使用机器打印或用钢笔、毛笔等不易褪色的书写工具逐项填写齐全。

第四章

第二十五条

案卷应在结案送达后一个月内归档,案件承办人应督促立卷装订人员及时立卷归档。案卷归档前,案件承办人应对案卷材料进行检查,并在备考表中签名或盖章。

档案员负责案卷的接收归档工作,对不符合立卷装订要求的,应退回立卷人,不得接收归档。

第二十六条

归档后的案卷,应在案卷封面右上角加盖“归档”章,按、案号、保管期限分别制作档案目录。

第二十七条

已归档的案卷,不得擅自抽取、涂改、增删、污损。确需增减材料的,经案件承办人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负责人同意后,由档案员调出案卷交立卷人作相应增减。

第二十八条

档案员应按建立《归档案件简明情况表》,将案件的基本信息输入计算机,内容应包括案号、案由、当事人、立案日期、仲裁员、书记员、开庭日期、处理结果、送达日期、结案日期、归档日期等,并链接裁决书、调解书、决定书等结案文书的电子文档。

第二十九条

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根据各自档案的实际情况编制科学的检索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第五章

第三十条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10年、5年。

(一)仲裁裁决结案的案卷保管期限为10年;

(二)仲裁调解和其他方式结案的案卷保管期限为5年。

第三十一条

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应配备专用档案库房,按照国家档案部门的要求购置必要的卷柜和其他防护设备。库房内不得存放与档案无关的其他物品,库房周围避免出现危害档案安全的各种隐患。

第三十二条

档案实体应按、案号的顺序由左到右、由上到下装柜保管。档案柜上应附有指引卡,标明存放档案的和案卷起止号码。

第三十三条

录音带、录像带、影片等声像档案,按形成顺序,逐盘登记造册,做到单独存放保管,防止磁化,并根据案件保管期限定期复制。

第三十四条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实行统一保管,专人负责。档案员应定期对库存档案进行检查、清点,发现档案丢失、损坏、褪变情况的,应及时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负责人报告,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加以解决。

第三十五条

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应当健全和完善档案库房的安全保卫制度,认真落实防火、防盗、防虫、防鼠、防高温、防潮、防光、防尘等措施,加强安全检查,建立检查整改记录。

第三十六条

档案员应当认真做好档案统计工作,做到数据准确、内容完整、上报及时。档案员调换时,应办好档案交接手续。第六章

第三十七条

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在保证案卷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档案的借调和查阅等利用工作,并建立档案利用台账。

第三十八条

上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可以调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同级或上级党委、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可以借调或查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的正卷。

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或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以及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借调、就地查阅或复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的正卷。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经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同意可就地查阅、复印涉及当事人本人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的正卷。

第三十九条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副卷除上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外,一律不准借调和查阅。

涉及国家秘密和军队秘密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按照国家和军队有关保密规定执行。

涉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不得查阅。确需查阅的,应经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负责人批准。

第四十条

上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调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需有书面调卷函件。党委、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借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须持单位介绍信和工作证,经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负责人批准后,办理借卷手续。其他单位原则上不准借用。

调阅、借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应点交清楚,留存收据并限期归还。第四十一条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查阅、复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需提交书面申请,写明申请查阅、复印的内容、范围、用途等,经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查阅、复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

当事人申请查阅、复印的,需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当事人为用人单位的,查阅人还需提供单位授权委托书。

代理律师申请查阅、复印案卷档案,需提供律师事务所函件、授权委托书及律师执业证。当事人的其他代理人申请查阅、复印案卷档案,除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外,还需提供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及身份证明。

第四十二条

查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应在指定地点进行。对复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材料,档案员应进行审查并加盖档案专用章。复印内容与原件不符的,应拒绝盖章。第四十三条

调阅、借阅档案期限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借阅档案如需继续使用的,应办理续借手续。对到期档案,应及时催还。

第四十四条

档案利用人对借阅、调阅、查阅的档案应妥善保管,不得拆封、抽取、涂改、勾画、污损、丢失、泄密、伪造,不得擅自转借、销毁、转让,违者按照档案法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七章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应成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鉴定小组,由熟悉相关业务人员组成,对保管期限届满的档案进行鉴定。

第四十六条

档案员应定期对保管期限已满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进行清理、登记,并将该部分档案送交鉴定小组逐案鉴定。

第四十七条

经鉴定认为不宜销毁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应重新划定保管期限。经鉴定已过保管期限且确无保存价值的案卷档案,经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负责人批准后销毁。

第四十八条

拟销毁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应编制销毁清册,归档备查。

第四十九条

需销毁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必须送指定销毁站销毁并由两人以上监销。销毁后,监销人要在销毁清册上签名。

第八章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档案局

二0一0年六月一日

附件:1.案卷封面 2.卷内目录(正卷)3.卷内目录(副卷)4.备考表

5.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案卷目录

第四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使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行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第三条 公文处理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四条 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第五条 公文处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第六条 各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模范遵守本办法并加强对本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

第七条 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是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指导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

第八条 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应当设立文秘部门或者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第二章 公文种类

第九条 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命令(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四)通告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六)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七)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八)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九)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十一)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十二)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三)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第三章 公文格式

第十条 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其中,“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当标明份数序号。

(二)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急件”。其中电报应当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三)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四)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五)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其中,“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六)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七)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八)公文如有附件,应当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

(九)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应当加盖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

(十)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

(十一)公文如有附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应当加括号标注。

(十二)公文应当标注主题词。上行文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标注主题词。

(十三)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十四)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在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并用汉字和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按其习惯书写、排版)。第十一条 公文中各组成部分的标识规则,参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第十二条 公文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210mm×297mm),左侧装订。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四章 行文规则

第十三条 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

第十四条 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

第十五条 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相互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第十六条 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

第十七条 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应当由部门自行行文或联合行文。联合行文应当明确主办部门。须经政府审批的事项,经政府同意也可以由部门行文,文中应当注明经政府同意。

第十八条 属于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具体问题,应当直接报送主管部门处理。

第十九条 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应当责令纠正或撤销。

第二十条 向下级机关或者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

第二十一条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

“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第二十二条 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

第二十三条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第五章 发文办理

第二十四条 发文办理指以本机关名义制发公文的过程,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程序。

第二十五条 草拟公文应当做到:

(一)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如提出新的政策、规定等,要切实可行并加以说明。

(二)情况确实,观点明确,表述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直述不曲,字词规范,标点正确,篇幅力求简短。

(三)公文的文种应当根据行文目的、发文机关的职权和与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确定。

(四)拟制紧急公文,应当体现紧急的原因,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紧急程度。

(五)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外文应当注明中文含义。日期应当写明具体的年、月、日。

(六)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七)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八)文内使用非规范化简称,应当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使用国际组织外文名称或其缩写形式,应当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准确的中文译名。

(九)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第二十六条 拟制公文,对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主办部门应当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行文;如有分歧,主办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出面协调,仍不能取得一致时,主办部门可以列明各方理据,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与有关部门会签后报请上级机关协调或裁定。

第二十七条 公文送负责人签发前,应当由办公厅(室)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是否确需行文,行文方式是否妥当,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和拟制公文的有关要求,公文格式是否符合本办法的规定等。

第二十八条 以本机关名义制发的上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签发;以本机关名义制发的下行文或平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或者由主要负责人授权的其他负责人签发。第二十九条 公文正式印制前,文秘部门应当进行复核,重点是:审批、签发手续是否完备,附件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统一、规范等。

经复核需要对文稿进行实质性修改的,应按程序复审。

第六章 收文办理

第三十条 收文办理指对收到公文的办理过程,包括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批办、承办、催办等程序。

第三十一条 收到下级机关上报的需要办理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是否应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涉及其他部门或地区职权的事项是否已协商、会签;文种使用、公文格式是否规范。第三十二条 经审核,对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及时提出拟办意见送负责人批示或者交有关部门办理,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紧急公文,应当明确办理时限。对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公文,经办公厅(室)负责人批准后,可以退回呈报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三条 承办部门收到交办的公文后应当及时办理,不得延误、推诿。紧急公文应当按时限要求办理,确有困难的,应当及时予以说明。对不属于本单位职权范围或者不宜由本单位办理的,应当及时退回交办的文秘部门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四条 收到上级机关下发或交办的公文,由文秘部门提出拟办意见,送负责人批示后办理。

第三十五条 公文办理中遇有涉及其他部门职权的事项,主办部门应当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如有分歧,主办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出面协调,如仍不能取得一致,可以报请上级机关协调或裁定。

第三十六条 审批公文时,对有具体请示事项的,主批人应当明确签署意见、姓名和审批日期,其他审批人圈阅视为同意;没有请示事项的,圈阅表示已阅知。

第三十七条 送负责人批示或者交有关部门办理的公文,文秘部门要负责催办,做到紧急公文跟踪催办,重要公文重点催办,一般公文定期催办。

第七章 公文归档

第三十八条 公文办理完毕后,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其他有关规定,及时整理(立卷)、归档。

个人不得保存应当归档的公文。

第三十九条 归档范围内的公文,应当根据其相互联系、特征和保存价值等整理(立卷),要保证归档公文的齐全、完整,能正确反映本机关的主要工作情况,便于保管和利用。第四十条 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机关整理(立卷)、归档,其他机关保存复制件或其他形式的公文副本。

第四十一条 本机关负责人兼任其他机关职务,在履行所兼职务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公文,由其兼职机关整理(立卷)、归档。

第四十二条 归档范围内的公文应当确定保管期限,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向档案部门移交。第四十三条 拟制、修改和签批公文,书写及所用纸张和字迹材料必须符合存档要求。

第八章 公文管理

第四十四条 公文由文秘部门或专职人员统一收发、审核、用印、归档和销毁。第四十五条 文秘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机关公文处理的有关制度。第四十六条 上级机关的公文,除绝密级和注明不准翻印的以外,下一级机关经负责人或者办公厅(室)主任批准,可以翻印。翻印时,应当注明翻印的机关、日期、份数和印发范围。第四十七条 公开发布行政机关公文,必须经发文机关批准。经批准公开发布的公文,同发文机关正式印发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第四十八条 公文复印件作为正式公文使用时,应当加盖复印机关证明章。

第四十九条 公文被撤销,视作自始不产生效力;公文被废止,视作自废止之日起不产生效力。

第五十条 不具备归档和存查价值的公文,经过鉴别并经办公厅(室)负责人批准,可以销毁。

第五十一条 销毁秘密公文应当到指定场所由二人以上监销,保证不丢失、不漏销。其中,销毁绝密公文(含密码电报)应当进行登记。

第五十二条 机关合并时,全部公文应当随之合并管理。机关撤销时,需要归档的公文整理(立卷)后按有关规定移交档案部门。

工作人员调离工作岗位时,应当将本人暂存、借用的公文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清退。第五十三条 密码电报的使用和管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行政法规、规章方面的公文,依照有关规定处理。外事方面的公文,按照外交部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十五条 公文处理中涉及电子文件的有关规定另行制定。统一规定发布之前,各级行政机关可以制定本机关或者本地区、本系统的试行规定。

第五十六条 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对上级机关和本机关下发公文的贯彻落实情况应当进行督促检查并建立督查制度。有关规定另行制定。第五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1993年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同时废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涉及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

国办函〔200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确保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的贯彻施行,现就所涉及的几个具体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1.关于“意见”文种的使用。“意见”可以用于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作为上行文,应按请示性公文的程序和要求办理。所提意见如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主办部门应当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行文;如有分歧,主办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出面协调,仍不能取得一致时,主办部门可以列明各方理据,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与有关部门会签后报请上级机关决定。上级机关应当对下级机关报送的“意见”作出处理或给予答复。作为下行文,文中对贯彻执行有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应遵照执行;无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可参照执行。作为平行文,提出的意见供对方参考。

2.关于“函”的效力。“函”作为主要文种之一,与其他主要文种同样具有由制发机关权限决定的法定效力。3.关于“命令”、“决定”和“通报”三个文种用于奖励时如何区分的问题。各级行政机关应当依据法律的规定和职权,根据奖励的性质、种类、级别、公示范围等具体情况,选择使用相应的文种。

4.关于部门及其内设机构行文问题。政府各部门(包括议事协调机构)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如需行文,应报请本级政府批转或由本级政府办公厅(室)转发。因特殊情况确需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的,应当报经本级政府批准,并在文中注明经政府同意。

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的含义是:部门内设机构不得向本部门机关以外的其他机关(包括本系统)制发政策性和规范性文件,不得代替部门审批下达应当由部门审批下达的事项;与相应的其他机关进行工作联系确需行文时,只能以函的形式行文。“函的形式”是指公文格式中区别于“文件格式”的“信函格式”。以“函的形式”行文应注意选择使用与行文方向一致、与公文内容相符的文种。

5.关于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和发文字号。行政机关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行政机关与同级或相应的党的机关、军队机关、人民团体联合行文,按照党、政、军、群的顺序排列。

行政机关之间联合行文,标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与其他机关联合行文原则上应使用排列在前机关的发文字号,也可以协商确定,但只能标注一个机关的发文字号。

6.关于联合行文的会签。联合行文一般由主办机关首先签署意见,协办单位依次会签。一般不使用复印件会签。

7.关于联合行文的用印。行政机关联合向上行文,为简化手续和提高效率,由主办单位加盖印章即可。

8.关于保密期限的标注问题。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如有具体保密期限应当明确标注,否则按照《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国家保密局1990年第2号令)第九条执行,即“凡未标明或者未通知保密期限的国家秘密事项,其保密期限按照绝密级事项三十年、机密级事项二十年、秘密级事项十年认定。” 9.关于“附注”的位置。“附注”的位置在成文日期和印章之下,版记之上。10.关于“主要负责人”的含义。“主要负责人”指各级行政机关的正职或主持工作的负责人。

11.关于公文用纸采用国际标准A4型问题。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已做好准备的,公文用纸可于2001年1月1日起采用国际标准A4型;尚未做好准备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采用国际标准A4型。省级以下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机关和国务院各部门所属单位何时采用国际标准A4型,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自行确定。

第五篇:北京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工作办法

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工作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工作,及时化解劳动人事争议,促进劳动人事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和《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规范的通知》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以下简称调解组织)调解劳动人事争议,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调解组织受理以下劳动人事争议:

(一)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二)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聘任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事业单位与其建立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之间因终 止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四)社会团体与其建立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之间因终止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五)军队文职人员用人单位与聘用制文职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人事争议。

第四条

调解劳动人事争议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合法、公正、及时的原则,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

各区人力社保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和规范本行政区域内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推动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组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以下简称调解员)培训,建立调解组织受理登记、调解处理、工作考核等制度,提升调解工作能力。

第二章 调解组织和调解员

第一节 调解组织

第六条 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一)用人单位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

(二)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

(三)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四)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五)其他依法设立的具有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职能的调解组织。

第七条 调解组织履行以下职责:

(一)调解劳动人事争议;

(二)引导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

(三)宣传劳动人事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四)聘任、管理调解员,组织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 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他用人单位应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可以单独设立,也可设在工会。

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组成,人数由双方协商确定,双方人数应当对等。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用人单位代表由单位负责人指定。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设有分支机构的用人单位,可以在其分支机构设立调解委员会派出机构。

不具备成立调解委员会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指定专人从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

第九条 工业园区、产业园区(以下统称园区)可成立区域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可设在同级园区,由园区工会代表和园区代表组成,负责人由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行业(商会、协会)可成立行业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由行业(商会、协会)职工代表和行业(商会、协会)代表组成,负责人由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第十条 乡镇(街道)应设立调解组织,设置接待窗口,指定专人负责调解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指导辖区调解组织形成工作合力,有效化解劳动人事争议。

第十一条 依据本办法第八条第一款设立的调解委员会名称应为“×××(用人单位名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据本办法第八条第三款设立的调解委员会派出机构名称应为“×××(用人单位名称)×××(分支机构名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

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的名称应为“×××(园区名称或行业、商会、协会名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

乡镇(街道)调解组织的名称应为“×××(乡镇或街道名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其他调解组织名称一般为“×××(设立单位名称或地区名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

第十二条

调解组织应设有调解室,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调解室应悬挂和使用国家统一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挂徽及标识。

调解组织应规范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建立调解受理登 记、调解处理、告知引导、回访反馈、档案管理、统计报告、工作考评等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 调解组织应建立调解员名册制度,公开调解员名单,接受人力社保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定期向区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报告案件调解等工作情况。

第二节

调解员

第十四条 调解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

(二)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

(三)熟悉劳动人事法律知识,有一定政策水平,具备沟通协调能力;

(四)从事人力社保、工会、企业管理工作两年以上。第十五条 调解员的聘期、工作职责,由调解组织确定。调解员不能履行职责时,调解组织应当及时调整。

第十六条 调解员依法履行调解职责,需要占用工作时间的,所在单位应当予以支持,按照正常出勤对待。调解员可根据调解工作情况获取适当劳务费。

第十七条 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应做到耐心细致、仪表整洁、语言文明、举止得体,并佩戴徽章。

第十八条 调解员在工作中不得偏袒一方当事人、泄露当事人个人隐私或商业秘密,不得收受财物、为当事人介绍代理人或者谋取其他不当利益。调解员出现上述行为的,调解组织应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予以解聘,不得再聘为调解员。

第三章 调解程序

第十九条

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第二十条 当事人申请调解时,应向调解组织口头或书面提出,并应提交当事人基本信息、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和事实理由。

对于口头形式提出申请的,调解组织应记录有关情况。第二十一条 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后,应对调解申请是否属于劳动人事争议受理范围、调解组织管辖范围以及申请主体和请求事项是否明确等方面进行审查,同时征询对方当事人意见,并在三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符合受理条件且对方当事人同意调解的,调解组织应当及时安排调解;不符合受理条件或对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调解组织应注明理由,告知申请人可提起仲裁或向其他部门申请权利救济。

第二十二条 调解组织安排调解,应提前三个工作日将调解时间、地点通知当事人。

第二十三条 对于权利义务明确、事实清楚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可以指定一名调解员进行调解。复杂争议,可由两名以上调解员进行调解。第二十四条 调解员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可以邀请当事人的亲友、同事等参与调解,也可以邀请具有专业知识、热心调解、群众认可的社会人士参与调解。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员应当主动回避或经当事人申请回避:

(一)与争议的当事人或者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

(二)与争议有利害关系的;

(三)存在其他可能影响争议公正处理情形的。第二十六条 调解组织开展调解活动时一般不公开进行,但双方当事人要求公开的除外。

第二十七条

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应向当事人阐明调解规则和有关事项,充分听取当事人陈述,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促使各方平等协商、互谅互让、消除纷争,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调解员应尊重当事人意愿,不得强行调解,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利。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参与调解,应听从调解员安排,自觉遵守调解纪律,如实陈述事实,尊重对方当事人。

第二十九条 调解员应将各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的陈述及调解结果等调解情况,记入笔录。

调解笔录应当由调解员及各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当事 人未签名或盖章的,调解员应在笔录中注明情况。

第三十条

达成调解协议的,调解员应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应载明当事人基本情况、请求事项、调解结果、履行期限和履行方式等。

调解协议书由调解员及各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对各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协议书由各方当事人和调解组织各执一份。

第三十一条 调解协议达成后,调解组织应及时了解调解协议履行情况。

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调解协议的,调解组织应当督促其履行。经督促仍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应告知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调解组织应当告知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第三十二条 调解组织应自受理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工作。调解不成或不宜继续调解的,应终止调解并予以记录,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仲裁或者向有关部门申请权利救济。

第三十三条

调解组织应当建立调解工作档案,将调解登记、调解工作记录、调解协议书等材料立卷归档。

第四章 调裁衔接 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直接申请仲裁的,仲裁机构可以向其发出调解建议书,引导其到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并明确告知调解组织地点及联系电话。

经引导后当事人提出调解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调解程序办理。

当事人不同意由调解组织调解的,仲裁机构应依法受理。

第三十五条 仲裁机构已经受理的案件,在开庭之前,经各方当事人同意,可以委托调解组织进行调解。

收到仲裁机构的委托后,调解组织应按本办法规定的相关程序办理。

自当事人同意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仲裁机构应恢复审理。

第三十六条

调解组织调解重大、疑难、复杂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仲裁机构应予以指导。

第三十七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调解组织应告知当事人可自愿向仲裁机构申请审查确认。

当事人可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共同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提出审查确认申请。

仲裁机构应自受理审查确认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确认工作。有特殊情况的,最长不得超过十个工作日。第三十八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协议,不予审查确认:

(一)不属于本办法中调解组织受理范围的;

(二)调解协议已经人民法院司法确认的;

(三)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四)协议内容显失公平或违背公序良俗的;

(五)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第三方合法权益的;

(六)当事人无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且无代理人或其代理人不具有调解委托权限的;

(七)当事人要求变更协议内容或协议内容不明确的;

(八)当事人对调解协议表示反悔或要求撤回仲裁审查确认申请的;

(九)其他不符合仲裁审查确认条件的。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调解组织调解劳动人事争议,不收取费用。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办法(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办法(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文】《天津市地方志工作办法》(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

    天津市地方志工作办法 第一条 为了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纂地方志,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方志,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

    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体制调研报告

    关于开展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体制调研情况汇报为了加快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体系和能力建设,探索改革和完善现行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体制,加强裁审衔接,推动全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

    关于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的意见 (人社部发[2012]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财政厅(局),福建省公务员局......

    劳动合同争议的处理办法

    劳动合同争议的处理办法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又称劳动纠纷。其中有的属于既定权利的争议 ,即因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集......

    关于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的意见(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文件财政部 人社部发[2012]13号 关于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 效能建设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

    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适用简易程序办法(精选五篇)

    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适用简易程序办法 各区(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庭): 现将《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适用简易程序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

    广东省森林林木林地权属争议调解处理办法[大全五篇]

    广东省森林林木林地权属争议调解处理办法 (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11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依法、公正、及时地调解处理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争议,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公布 2013年2月1日起施行2013

    劳动合同司法条例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公布 2013年2月1日起施行2013-02-02 最高人民法院1月31日公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解释(四)共15条,将于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