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家墈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时间:2019-05-14 08:5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鲍家墈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鲍家墈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第一篇:鲍家墈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鲍家墈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一 规划目的

为保护鲍家墈村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古村历史格局,改善村落居住及环境品质,指导保护与更新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各项保护与建设工作,特编制本保护与发展规划。

二 规划原则

1.格局完整性原则: 鲍家墈村老村内部格局保存相对完整,在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注重村落自身、村落与周边环境的完整性。

2.风貌原真性原则: 鲍家墈村整体风貌古朴,乡土建筑和村落风貌保存相对较好,因此,规划中应注重村庄原有风貌的保护与延续。

3.生活延续性原则 :鲍家墈部分历史建筑年久失修,老化严重,已不能满足现坚持深入挖掘与特色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活力重塑村庄。

三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主体是鲍家墈村古村范围,东侧和北侧以上位规划道路为界,南至张鄞公路北侧边界,西至村落建设用地边界;总面积为10.833公顷。为进一步对村落建设用地、道路交通、乡村景观等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研究范围涵盖鲍家墈自然村村域。

四 规划期限

规划期末为2030年,与《宁波市鄞江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15-2030)》规划期限一致。近期规划期限为2017-2020年,远期规划期限为2020-2030年。

五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1.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对象名录及保护要求:

(1)保护内容:

 保护鲍家墈古村的村落格局,包括整体格局、景观格局、街巷格局。保护鲍家墈古村的历史建筑(共13处))、传统风貌建筑(共19处)以及古桥(共9处)、河埠头(共24处)、古树名木(共3处))等历史环境要素。

保护鲍家墈的自然环境,包括山体景观、水系景观以及田园景观。

保护宗族文化、隐逸文化、农耕文化及相关的历史名人、民俗庆典、民间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2)历史建筑保护:

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划将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构)物列为历史建筑。规划将现状13处风貌、品质较好的传统建筑公布为历史建筑,总占地面积4230方米

2.保护区划: 保护范围分为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两个层次。同时,为了保护村落整体环境风貌,在保护范围外划定环境协调区。

(1)核心保护范围:东侧北侧以秀水河为界(包括秀水河),西侧以环村道路为界,南侧以从三路为界,共34754.33平方米,合3.48公顷。

(2)建设控制地带:东侧北侧以规划道路为界,南至张鄞公路北侧边界,西至村落建设用地边界。总面积为108332平方米,合10.83公顷。

(3)环境协调区:北至鄞江,西至悬慈村,东至洞桥镇,南至前门山,多为基本农田控制区。

(4)根据建筑自身风貌特点及规划要求,对核心保护区以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现状建筑进行整治模式分类,分别采用修缮、改善、保留、整治、改造、拆除等六种模式。

修缮:对于风貌特色较为典型,质量较好的历史建筑,按其原有特征进行维修,可增设厨卫、水电管线等内部设施,改善居住条件。

改善:对于传统风貌建筑,应保持和修复外观风貌特征,特别是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细部构件或装饰物,内部允许进行室内装修,配置厨房、卫生间、水电管线等内部设施,提高生活质量。

保留:对于核心保护区内建筑质量好,同时对古村风貌影响不大,较为协调的建筑,维持现状,予以保留。对于核心保护区范围外,非沿街、沿河等对古村风貌有影响的建筑也予以保留。

整治:对于建筑质量较好,但风貌较差的现代建筑,通过立面整治达到与环境的协调,包括对其进行降层、平顶改坡顶、改造外观细部及色彩等方法处理。

改造:对于核心保护区及建设控制地带内对传统风貌有较大影响的建筑,在维持历史肌理的前提下,采用整体改造的手段进行处理,使其符合古村整体风貌。

拆除:核心保护区内,破坏传统院落格局及肌理的违章搭建,予以逐步拆除。另一类是建设控制地带内,出于恢复历史景观风貌格局要求而必须拆除的建筑。

3.历史空间格局与传统风貌保护:

(1)村落整体格局保护

保护鲍家墈环村皆水、环水皆山,山、水、村落三者相互依存,“溪河似金带,环抱鲍家墈”的基本格局。保护因环村秀水河而形成的古村形态,维护秀水河河道走势及其水利功用。深入分析鲍家墈村落肌理,分析其各房院落形态,并根据历史资料适度恢复历史院落,对堂前遗址作保护性景观设计。(2)景观格局保护

保持村口、主广场、七星桥遗址区景观节点周边的开放空间特征或传统空间特征,拆除或整治障碍建筑物。重点保护及整治秀水河沿岸景观带,恢复传统水乡界面特征。(3)街巷格局保护

保护秀水河沿岸环形村道,以及村内南北向八条巷道(由西至东分别为鲍元里弄、柏树桥头弄、食堂埠头弄、低桥头弄、高桥头弄、马食埠头弄、东弄堂以及地房弄),恢复因张鄞公路开通而逐渐湮灭的原南侧主村道。(4)传统风貌建筑保护

除历史建筑外,鲍家墈村内尚有一些同时期建造,但后期改建较多,保存状况较差的传统民居,以及一些反映特定时代特征的公共建筑,同样对村落整体肌理形成具有较大作用,规划列为传统风貌建筑,要求参照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共十九处。

4.历史环境要素保护:

(1)村内现存历史环境要素

村内现存历史环境要素共三类,包括:古桥、河埠头、古树。(2)山体

对村落四周的自然山体必须实行严格的保护培育,严禁乱砍乱伐和毁林开垦。同时应注重绿化和美化工程和季相变化,现状基本为杂木,规划可结合桃、李、竹等经济作物设置成大片多样化的观赏林,既能丰富村落外侧的景观面,也能完善古村的旅游景观体系。

(3)水系

秀水河是鲍家墈村落选址的重要地理环境要素,也是古村落格局、肌理形成的重要依据。重点保护水体、岸线、驳岸、栏杆、溪流断面的保护以及周边环境的改造完善。

(4)田园

保护古村周边环境协调区内的农田及田间道路。属于国家基本农田的,严格遵守《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要求;不属于国家基本农田的,保护田园景观、传统作物和耕作方式,维持生态平衡,拆除影响田园景观的建构筑物。

六 村庄建设发展规划

1.空间布局规划

鲍家墈古村的空间结构为:一环、一心、三区、六节点,传统建筑鳞次栉比,山水田相拥。

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行政管理设施、旅游管理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文体科技设施和医疗卫生设施。

3.道路交通规划

根据鄞江镇总体规划,鲍家墈村落南侧张鄞公路将成为镇区主要的对外交通干道(西环线),东侧为城市次干道。同时,在村落现状及镇总体规划的要求基础上,形成四个等级的道路结构。

(1)村庄外围城市道路:张鄞公路红线宽度28米,村东侧次干路红线宽度16米,其余为7-12米支路;村庄内部环村道3.2-3.5米,一级巷道0.6-6.2米,二级巷道1.5-5.2米;

(2)新村住宅建筑按每户0.5-1个停车位的标准配置;

(3)除消防需要等特殊情况外,机动车不允许在古村保护区内通行。

4.基础设施规划

包括给水规划、排水规划、电力工程规划、电信工程规划、燃气工程规划、环卫工程规划及管线综合规划。规划管网全部入地埋设,埋设路线不得穿越历史建筑,应主要沿街巷走向敷设。按照“先地下,再地上;先给水,排水,再供电、邮电、有线电视、路灯”的原则,考虑实施的便利和现有街巷尺度小等一些实际情况,宜采用共同管沟等措施解决现有宽度不足与管线地埋需求的矛盾,满足市政工程的技术要求。

5.旅游发展规划

(1)主要游线:

村内以游客服务中心——从三路——沿秀水河环村路——鲍氏宗祠——从三路——游客服务中心一线为主,串联起传统建筑、特色院落、特色巷道、堂前等众多历史文化节点。

村外以北侧的古道(局部根据镇总规路网改线),途径陈家山窑址、贺公亭、贺公钓台,沿两山间山道成环。

村南侧则通过整治后的机耕路,延伸至前门山的田园体验区,直至白鹭生态观赏区,规划将建设采摘亭两处,观鸟亭一处,采用自然生态的选型,与周边边境融为一体。

(2)旅游展示节点

主要是古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13座建议历史建筑,和19座传统风貌建筑,以及重要的历史巷道。涵盖了公共建筑、大型民居院落、公共空间、水系、街巷空间等多种类型,可以从多个角度展示鲍家墈的历史文化特色。

七 规划实施

1、明确先后顺序,重点优先整治。

规划重点整治的建筑、街巷、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近期由政府主导实施,整体提升鲍家墈古村整体风貌。其余项目的修复可在整治项目完成之后,视资金状况、整治状况,分区分单位逐步实施。

2、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拆分式实施。

实施项目,采取一座一座建筑、一条一条巷道、一块一块场地推进。修复一个,成功一个,再把成功经验推广到其他建筑和场地的整治恢复过程,不要求一次性整体实施所有项目。

3、实施时序

分期逐步实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和资金等外部条件,制定近、远期计划,区分轻重缓急,稳步推进。规划分近期(2017-2020年)和远期(2020-2030年)两个阶段。

(1)近期实施内容

1)鲍家墈村落保护规划的报批、宣传工作。2)历史建筑的修缮工作,特别是村内保存状况较差的历史建筑的抢救方案及抢修工作。3)村内巷道、人行便桥等恢复传统地面铺设,并做好标识工作。4)秀水河沿线的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5)堂前遗址及村口广场的景观建设工作。

6)标识系统建设:利用道路牌、广告、标志牌、路灯、公交站等载体。7)古村基础设施整治工作,给排水、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关系的埋地敷设。8)制定古村保护与发展的相关政策及管理制度。

(2)远期实施内容

1)完成村内传统风貌建筑改善工作,开展村庄周边环境景观的整治,以及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完成与传统风貌不协调建筑的拆除与整治。

2)同时,为推进鲍家墈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远期应重点推进旅游相关服务设施的建设。

第二篇: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和实施办法

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和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科学编制保护规划,统筹安排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和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意见》(晋政发[2004]38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范围内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本办法所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并经规定程序申报、批准、公布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镇村。

第三条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期限一般为15—20年,其中近期规划期限为3—5年。保护规划已经逾期或不能有效指导保护与建设的,应当重新编制。第四条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和当地村委会积极参与,共同编制。

第五条 承担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的单位,应具备乙级以上(含乙级)城市规划设计资质。

第六条 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除遵照本办法外,还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

第七条 保护规划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依法进行保护、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保护规划的任务是:调查和分析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历史沿革、现状风貌、建筑特色、文化价值、环境质量,结合本村镇的发展要求,对现存的下列各类保护对象,进行有效地保护,并对历史文化资源提出保护性利用建议:

(一)文物古迹。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但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寺院、石窟、石刻和壁画等;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纪念物和遗址;反映历史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其他物体等。

(二)历史地段。包括文物古迹地段和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地段,是指由文物古迹(遗迹)集中的地区及周围环境组成的地段。历史街区,是指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且风貌相对完整的地区。

(三)风貌特色。包括古村镇的建筑风格、街区格局、空间形态,风景名胜、古树名木,具有保护价值的自然遗迹、自然环境等。

(四)传统文化。包括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名人轶事等。保护规划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上述各类保护对象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建设,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有形的历史建筑遗存和无形的传统文化,相依相存,共同体现当地历史文化的积淀,构成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或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工作。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在上级建设(或规划)、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具体负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实施。第二章 保护规划的编制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九条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属于名镇名村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应当与总体规划一同编制,规模较大的可单独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总体规划,在保护规划中发挥宏观决策作用,保护规划应当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具体深化。对于在总体规划阶段中,由于保护需要作出的人口规模控制、古村镇格局保护、建设用地及交通布局的调整、市政基础设施 的安排等,在保护规划中,都要以其为依据与之相衔接,并作出具体详细的规划。第十条 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应当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

(一)历史建筑和相关环境的原真性原则; 

(二)风貌格局和空间形态的整体性原则; 

(三)新建建筑和历史建筑的协调性原则; 

(四)分期实施保护近远期的结合性原则; 

(五)保护与发展良性循环的互促性原则; 

(六)保护规划与建设规划相衔接性原则。第十一条 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应当搜集相关的基础资料,搞好现状调查分析,提供必要的勘察测量资料。所需各类资料由组织编制规划的单位和有关部门负责提供,规划编制单位负责分析整理。第十二条 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需要收集的基础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一)镇、村历史演变、建制沿革、兴废变迁等;

(二)镇、村现存地上地下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古树名木、革命纪念地、近代代表建筑,以及有历史价值的水系、地貌、遗迹等;

(三)镇、村特有的传统文化、手工艺、传统产业及民俗精华等; 

(四)现存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环境的状况和受损情况; 

(五)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目前的保护与管理措施; 

(六)镇、村人口与经济发展状况及居民的意愿; 

(七)相关的勘察测绘资料。

第十三条 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要对镇村现状作详细分析,包括区位条件、地形地貌、生态环境、气候条件、水文地质、对外交通等,人口规模、保护范围、用地结构、道路交通、设施配置、建筑质量、绿化景观、环境卫生等,历史沿革、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分析成果应当在适当比例的现状地形图上绘制,并加以文字说明。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要对各类保护对象的历史价值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包括村镇的选址布局、空间形态、街区格局、院落布局和建筑物、构筑物、装饰物等,分析成果应当在适当比例的现状地形图上绘制,并加以文字说明,对有历史价值的代表性古建筑,应当进行测绘。第二节 保护规划的内容 第十四条& nbsp;在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建筑风格以及空间形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价值特色,明确保护和利用的重点。第十五条 根据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物古迹、古建筑、历史街区的分布情况,在保护规划中划定的历史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风貌协调区等三个保护等级和相应的保护范围,并分别提出保护的要求、建设控制的指标、风貌协调的内容。第十六条 根据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区内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现状,将现存建筑物和构筑物划分为两大类:保护类和整治类。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类建筑物和构筑物,建立档案、挂牌公示,并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保存、维护、修复等保护方式。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整治类建筑物和构筑物,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保留、整饰、拆除等整治方式。

第十七条 根据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巷格局和空间形态,在保持原有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对街巷的空间尺度、街巷立面和铺地形式提出保护要求和整治措施。第十八条 针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区内重点地段和空间节点的现状情况,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具体保护整治措施:

(一)空间整治。对空间布局提出具体整治方案,确定具体建筑的平面形状、位置,以及小品的设计和布置等;

(二)建筑整治。对具体建筑的立面和门、窗、屋顶等建筑构件提出相应整治和保护要求。

第十九条 按照整体性保护的目标,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内部的历史环境和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提出保护和整治的要求。

第二十条 在分析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旅游资源类型、分布,以及发展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旅游资源整理、景区划分、市场定位、线路设计、客源分析、旅游环境容量测定和旅游 设施配置。

第二十一条 确定分期修缮、整治的重点,详细列出要修缮、整治的街区和建筑,以及需要改造的设施项目,作出相应的技术经济分析及投资估算,作出实施的时序安排,提出 环境整治的具体措施。

第二十二条 提出保护规划实施措施和建议,包括制定保护管理办法、建立保护资金的筹集机制、鼓励公众参与保护措施等。第三节 保护规划的成果

第二十三条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成果,一般由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三部分组成。附件包括规划说明、基础资料和专题报告。规划文本和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当规划文本和图纸不一致时,以规划文本为准。

第二十四条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规划文本包括下列内容:

(一)总则。规定本次保护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期限等;

(二)保存现状和价值特色评价。分析评价现存的历史街区、街巷格局、历史建筑保存规模、保存完好度和历史价值;

(三)确定保护范围。划定保护等级、保护范围、保护面积,根据保护等级和范围,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要求、控制指标;

(四)建(构)筑物的保护。对历史保护区内现存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根据其价值的不同划分为:保护和整治两大类。对保护类建筑,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保存、维护、修复等保护方式;对整治类建筑,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保留、整饰、拆除等整治方式;

(五)街巷格局的保护。对历史保护区内现存街巷的空间尺度、街巷立面和铺地等,分别提出有针对性保护要求和整治措施;

(六)重点地段的保护。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保护区内重点地段和空间节点的现状情况,从空间和建筑分别提出具体的保护整治措施;

(七)重点院落的保护。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区内重点院落,分别从院落布局、建(构)筑物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和维修措施;

(八)历史环境的保护。分别对名镇名村内部历史环境和外部自然生态环境,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整治要求和措施;

(九)设施功能的提升。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保护区,在保护原有格局、风貌、特色和价值的前提下,提出改善设施、提升功能的规划意见;

(十)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进行旅游资源分析、景区划分、市场定位、线路设计、客源分析、旅游环境容量测定,提出旅游设施配置的意见;

(十一)分期规划。提出分期保护和整治的重点,详细列出修缮、整治的街区和建筑,以及需要改造的设施项目,提出分期整治的具体措施。

(十二)规划实施的措施。对保护规划的实施,提出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 

(十三)附则。规定保护规划的成果构成、法律效力、生效时间、规划解释权、强制性内容等。

第二十五条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规划图纸,比例尺一般宜采用1:200—1:500,具体包括下列内容: 

(一)区位结构分析图。标注地理位置,分析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二)土地利用现状图。标注现状各类用地的性质、占地范围,用地性质要达到村镇规标准中的小类;标注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历史街巷、山体河流、古树名木等基本资源的位置; 

(三)建筑质量评价图。标注历史保护区内的各个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建造年代、建筑高度和风貌、建筑质量等级等内容;标注保护类和整治类建筑物; 

(四)资源景观分析图。标注资源的布局,分析景观风貌、文化特色;

(五)保护规划总平面图。划定历史保护区、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等三个保护层次的范围、面积和界线;

(六)建筑高度控制图。标注保护视线、视廊,标注各个区域的建筑物控制高度;

(七)重点地段和院落保护规划图。标注重要节点、街巷和院落的保护范围,提出相应整治措施,规定立面形式、高度、色彩等控制指标;

(八)保护与更新规划图。在历史保护区内标注保护类和整治类建筑,作出保护与更新规划,提出相应的保护和整治方式。

(九)分期保护规划图。标注分期实施保护与整治项目的位置、名称、规模和范围,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整治措施。

(十)旅游规划图。标注旅游景点位置、景区布局及旅游线路组织;

(十一)道路绿化规划图。标注路网结构、交通组织,标注历史保护区内的绿化系统和周边地区的绿化范围,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十二)基础设施规划图。标注历史保护区内的给水排水、供电通信、燃气供热等公用设施的配置等; 

(十三)保护规划鸟瞰图。

第二十六条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附件包括下列内容:

(一)规划说明。对保护规划中重要观点进行分析,重要思路进行论证,重要指标进行解释,重要措施进行说明;

(二)基础资料。基础资料汇编,包括历史资料、建筑资料、用地资料、经济资料、社会资料、人口资料和环境资料等;

(三)专题报告。对重要问题通过深入研究,形成的专题论证材料等。第三章 保护规划的审批

第二十七条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经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管理的依据。第二十八条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送审成果,须经省建设厅组织,进行技术论证,提出论证意见。规划编制单位根据技术论证意见,进行认真修改,经省建设厅审查后,提交规划成果。

第二十九条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后,须经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由乡(镇)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报市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条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由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审批后,分别报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一条 经批准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由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进行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第四章 保护规划的实施

第三十二条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区内的各项用地、建设和维护,必须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服从有关部门实施保护规划的管理。

第三十三条 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确定的保护范围内的各项土地利用,必须服从保护规划的管理。审批、使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土地的,必须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并办理建设用地的规划审批手续。在办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建设用地的规划审批手续时,要根据规划确定的各项保护指标,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传统风貌的协调等作出限制性规定。

第三十四条 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范围内,安排各项建筑物、构筑物时,要根据规划确定的各项保护指标,使建筑物、构筑物的体量、高度、色彩等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并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和开工审批手续时,提出规定性的要求。

第三十五条 在保护规划确定的保护区内,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外,不得进行其他新建、扩建活动。在保护规划确定的保护区内,安排各类建设项目,必须先经专家论证后,方可按照建设管理的程序进行立项、设计、施工等。在保护规划确定的保护区内,对历史建筑进行维护和修复,必须制定维护和修复方案,经市建设(或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并对维护和修复方案批准后,方可进 行施工。

第三十六条 在保护规划确定的保护区内禁止下列活动: 

(一)有损历史建筑、街区、风貌和景观的建设;

(二)对街区格局、空间形态、整体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的建设; 

(三)安装影响名镇名村风貌、特色的广告、标牌等设施;

(四)损坏和拆毁规划确定为保护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第三十七条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区内,非保护类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的拆除,要向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保护规划对拆除方案进行审查,符合规划的方可批准实施;重要地段建筑物、构筑物的拆除,要由市级建设(或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后方可作出决定。

第三十八条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所在地乡镇政府,应当按照保护规划,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进行维护和整治,改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居住环境,对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濒危建筑物、构筑物,应当及时组织抢修和整治。使用保护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及其设施的单位和个人,负有维修和保护的义务,对保护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设施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或添加其它设施的,必须持实施方案向县、市建设(或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并 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三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奖励措施,鼓励产权人对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设施进行维护和修缮。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设施的使用性,质原则上不得改变,确需改变的,产权人必须持实施方案,向县、市建设(或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建设(或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保护规划进行审查,确认符合 保护规划规定的原则后,方可批准实施。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张家界市历史文化名镇规划保护情况汇报

张家界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名居保护、规划情况报告

张家界市地处长江四大支流中的澧水中上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少数民族地区,还是革命老区,沉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形成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张家界同时还是国家旅游城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张家界旅游产业正迅速崛起,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名居保护力度,逐步科学合理的进行开发和利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先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名居资源及保护与规划现状

1、具有较为丰富的名镇名村古名居资源

张家界市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众多,全市共有国家一级文物41件,二级文物173件,三级以上的其他珍贵文物1000余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分别为贺龙故居和湘鄂川黔苏维埃旧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名镇名村古名居资源主要有贺龙故居、杜心武故居、陈能宽故居、老院子、石堰坪土家山寨古建筑群苦竹村苦竹寨古建筑群等。

2、资源具有民族性和独特性

我市是少数聚集区,历史街区、建筑和民居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独特性,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存留载体,具有独特的风貌和特征。

3、逐步加强保护规划的力度

一是加大了保护的宣传,推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古建筑群;二是加强了老城景观风貌的提升,规划十字街-南正街一带及澧水河北岸设立历史景观提升区,保护原有的城镇肌理、建筑布局、历史风貌建筑和空间环境。三是开始做了一些名镇名村的申报工作。四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申报意识落后

我市仅天子山镇申报了省旅游名镇,我局自2010年承担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工作以来,仅慈利县江垭镇申报过历史文化名镇。

2、规划意识和保护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既没有做过系统的保护规划,也没有逐一划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名居保护区,导致名镇、名村、古名居风貌及格局得不到合理的保护和延续,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历史建筑日渐衰落。

3、古建筑老化严重,保护资金缺乏,保护工作落后 我市历史建筑多为木结构,防火防蛀能力较差,由于年久失修,不少古建筑老化严重,部分已成危房。为有效对古建筑进行保护与利用,需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和维修,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资金相对缺乏,此项工作未有效开展。

4、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保护传统街道与现在交通需求存在矛盾,另供水、排水、排污等设施均不完善。

三、关于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名居的保护的意见

1、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名居保护必须坚持规划先行 为科学合理地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名居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必须尽快制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名居的保护规划,划定保护区域,合理开发利用。

2、提高意识,加强保护

通过宣传、培训等各种方式提高群众以及相关部门的保护意识,并认识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名居保护、开发和利用对我市旅游发展和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其实加强对历史建筑、文物古迹的保护。

3、政府主导,建立机制

名镇名村古名居的保护与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投入,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强化政府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为古镇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4、严格管理,合理控制

严格按规划和相关法规对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进行规划管理,建设项目方案要确保建筑风格与古镇风貌相协调。

5、结合旅游,合理开发利用

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名居的合理开发利用纳入我市的旅游规划,将丰富的民族文化与旅游文化结合,体现旅游城市的丰厚底蕴。

四、几点建议

1、尽快对我市名镇、名村、古名居资源展开一次全面清理,摸清情况。

2、加大我市名镇、名村、古名居的申报力度。

3、尽快出台《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古名居保护条例》。

4、《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古名居保护条例》要切实体现规划先行的原则。

第四篇: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第一章 总论

一、前言

镇山村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花溪水库中部的一个半岛上,与花溪风景名胜区毗邻,村寨属典型的民族村寨。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聚居着140多户村民,主要以布依族为主。镇山村以其年代久远、民族风情古朴、民俗文化丰富,1993年被批准为“贵州镇山民族文化保护村”,1995年定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中挪(威)签订了奥斯陆协议,在挪威政府资助下建成镇山村布依族生态博物馆。此后其旅游开发步入了兴旺时期。

“十一五”期间,随着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村镇建设事业(指村庄、集镇、建制镇)稳步发展,村镇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的村庄社会组织结构和空间布局也出现了“三减一增”的变化,即村庄人口总数、行政村个数和自然村数量逐步减少,2004年比2000年分别下降了1700万人、5.6万个行政村和27.4万个自然村(年均减少6.8万多个),而村庄平均人口规模不断增加。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320.7万个村庄,其中行政村63.4万个,居住生活着2.05亿户、7.95亿人。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影响,重城轻乡的倾向尚未根本扭转,各级政府履行村庄规划职能不到位,公共财产未能覆盖村庄公共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绝大部分的村庄村容村貌还比较落后,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与城市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在2006年初,全面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并坚持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原则。先抓点、后推线,再扩面。

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作为省建设厅启动的村庄整治试点之一,为了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弘扬传统的民族精神,促进镇山村的旅游事业的发展,收镇山村地方政府委托,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承担镇山村保护和整治的规划的任务。

二、概况

(一)地理环境概况

地理位置:镇山村是以布依族为主的民族杂居的自然村寨。距贵阳西南21公里,花溪西北11公里,由花溪大坝乘船约4公里可达该村,交通十分便利。镇山地处花溪水库中段,坐落在三面环水的半岛之上,全村总面积3.8平方公里,形如乌龟的半边山隔水相望,景色秀丽。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7′,北纬为26°37′。

自然人文环境:镇山村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低山丘陵地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128一1209 m,村寨正中海拔为1163 m.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雨水适中,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村现有村民17l户,610人,其中布依族120户,苗族50户,汉族l户,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9%以上。该村是贵阳市郊少数民族村寨中石建筑艺术的代表,独有的寨拱门和巨石砌成的城墙令人叹为观止,房屋内外的石板建筑绝妙无比,恍若置身于石建筑的艺术世界,所以又被称为“石头砌筑的村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别具一格的民居,传统诱人的布依歌、精美的蜡染、刺绣等民间工艺以及正月跳场、“六月六”布依族歌会等等构成镇山村寨文化景观的要素,无不体现着镇山村独具个性的活态遗产。

(二)社会经济发展

镇山村现有村民158户,677人,以布依族为主。全村村域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27亩,荒山村地2663亩。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约150万元,人均纯收入2000余元,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蔬菜、林果及药材种植、养殖、农家乐旅游业占一定比重。

(三)基础设施状况

镇山村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路通、电通、电视(电话、移动通信)、网通、人畜饮用卫生、安全自来水。村内建有公厕4个,排污明沟约500米。建有村办公楼约200平方米,建有完小一所,医疗点一个。

三、历史沿革

镇山村是集真山真水、民族建筑、历史遗存于一体的民族村寨。1995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民族文化村。2000年9月5日中挪奥斯陆协议,镇山建成为布依族生态博物馆。该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据《李仁宇将军墓志》载: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明廷“平播”,时江西吉安府卢陵县协镇李仁宇奉命以军务入黔,屯兵安顺,及黔中平服广顺州粮道开通,遂携家眷移至石板哨镇山建堡屯兵,其妻因水土不服病逝,李仁宇入赘镇山,与班氏结缘,生二子,长子姓李,次子姓班,有400多年的历史。现村民以李、班两姓为主,有布依族105户,苗族38户,主要居住小关村。汉族1户。布依语言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第二土语区。因镇山地处贵阳市郊,且长期与汉民族交往,除老年人会布依语外,大部分村民操汉语。

镇山村1993年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生计民族文化宝华存;1995年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村镇;同年三月根据中挪文化交流第二阶段协定,列为贵州生态之一。

四、村落文化景观及空间格局特色

(一)村寨整体空间格局

镇山村三面环水,一面临山,山、水、田园融于一体,提供给村民一个接近自然和生态的居住场所。从山顶眺望,镇山村掩映在一片葱笼茂密的树林里,层层叠叠的民居依山而建。隔河眺望,一幢幢石板建造的房屋,泛着灰白的光,在阳光下增艳生辉。风平浪静的时节更是美丽壮观,有“房建轻波上,人在水中行”之感,真似山中有寨,水里有村。

(二)传统民居布局特色

镇山村是贵州中部地区典型的民族村寨,现存传统民宅50余栋。村寨以屯墙为界,分为上寨和下寨。

上寨是李仁宇屯兵的遗存,四周以屯墙围绕,连片居住,集中构建,相互毗邻,又独立成户,有连有分,形成一处处空间完整的三合院或四合院。房屋一般采用穿斗式悬山顶一楼一底石木结构建筑,三合院或四合院民居多设置朝门,朝门与房门均不在同一条轴线上。且每一户的大朝门都有独特的腰门。正房为面阔三间或五问,明间有吞口。明间(堂屋)为双扇对开门,明间或次间窗户木雕图案精美,正对庭院的房屋,均有木雕花窗,图案多为传统的“三吊格”和“万字格”。寨中所有的民居全用石头围护,墙面用石板镶嵌,屋顶以石板代瓦,院坝和通道均以方块石板铺成。村民们盛水的水缸、喂猪的猪槽等用具都是特殊的石头艺术品。

下寨是李仁宇夫人班氏原居住的布依寨,原位于湖底,1950年修花溪水库时搬迁所至。下寨民居为布依族的传统民居,呈阶梯状布局,分布在四级台地上,并向两侧延伸。房屋为木结构建筑,石板镶嵌。每栋房长约30米,坐北向南,房前均有平坦整齐的石板院坝,形成相对独立的自然庭院。从南寨门到表扬场,几个庭院次第展开,形成向湖面围合的凹形空间,有良好的景观视线,构成石板建筑别具特色的画面。在庭院里,可以眺望烟波浩淼的湖水,可以观赏布依人家石板建筑奇观,可以看到各家各户古朴的花窗,独特的腰门,挂在屋沿上的成串的包谷、红辣椒以及南瓜等农产品。还可在庭院里与勤劳的布依族老人闲话家常,可以品尝他们独特的农家饭,聆听布依族青年男女热情的敬酒歌。

花溪镇山村古建筑传统名居清册

序号 户主名 所建年代 占地面积 武 庙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600 m? 城 墙 明万历年 班晓燕 清道光(1821--1850)220m?

班家光 清道光(1821--1850)250m? 班家洪 清道光(1821--1850)260m? 班有文 清道光(1821--1850)400m? 李秀良 清道光(1821--1850)280m? 班仕勇 清道光(1821--1850)150m? 班哓利 清道光(1821--1850)80m? 班仕端 清道光(1821--1850)80m? 班有德 清道光(1821--1850)40m? 班有才 清道光(1821--1850)40m? 李宏兵 清道光(1821--1850)110m? 班仕强 清道光(1821--1850)90m? 李仕贵 清道光(1821--1850)90m? 班仕华 清道光(1821--1850)160m? 班有信 清道光(1821--1850)160m? 班家厚 清道光(1821--1850)110m? 班有道 清道光(1821--1850)110m?

(三)其他景观构成元素

镇山村全村现存历史传统建筑面积4000m2,除传统民宅外,还有武庙1处,石墙1600m,石门2座,活动场所2处,码头l处。

石巷:村寨依山就势的山乡风貌的具体体现。从北门到南门有约120 m长,3m多宽的干道,东西向有石阶巷道通至各户,步道拾级而上,民居鳞次栉枇,庭院空间完整,分布错落有致,形成丰富的建筑轮廓线。上寨石径长约100 m,宽约2 m,全由石条铺设而成,由石阶而上可达村里最高一处民居,沿石径两旁有序的排布着全由石木构造的传统民居,明、清以来上寨村民由此出入,至今仍作为村民的生产、生活通道发挥着它的功能。

武庙:镇山武庙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由明万二十八年(1600)明廷'平播',时江西吉安府卢陵县协镇李仁宇将军为保佑子孙绵衍后世荣华而修建,咸丰、同治年间毁于火。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1997年维修。该庙坐北向南,原有大门、倒座、两厢、正殿等,占地600余平方米。现存正殿,面阔五间,通面阔20米,进深三间,通进深9米,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歇山青瓦顶。隔扇门窗。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屯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代修葺,青石砌筑。虽大部分城墙已经倒塌,但整个城基全部保存。城墙(现位于村寨正中)长700余米,高5-10米,基宽3-4米。城墙厚3米,有战道等设施。设南、北2门并建有门楼。现南城门保存完好,北城门拱顶部部分损坏。年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物墓:李仁宇墓:李仁宇,江西人,封振武将军。万历年间率军“平播”,屯兵镇山,筑石墙,建住宅。因夫人水土不服去世,遂与当地布依族女子班氏通婚,育二子,一姓李,一姓班,系镇山李、班两姓始祖。墓坐西向东。土封石围,呈圆丘形,高1.7米,底径3米。前立青石质墓碑,高1.4米,宽0.7米。墓碑阴刻:李仁宇将军墓。另有一通石碑碑文记载了他入赘镇山的历史。2005年花溪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

在镇山这个民族村寨,每年正月初十都要举行“跳场”活动,参加者来自石板镇一带的布依族、苗族,女子身着艳丽的绣花衣裙,男子穿着民族服装,吹笙跳舞。“跳场”的场子中央立着丈余高的花树,上挂标语条幅,先是两个男子单骑马绕花树转三圈,然后男女青年绕树吹笙唱歌,如此欢歌载舞三天三夜。当地传说,镇山布依族祖先一次被强盗抓去,族人几次营救都未获成功,于是就请当地苗族帮助。苗民在关他的狱处吹芦笙唱苗歌通知他,不懂苗语的狱卒未加防范,结果他被救了出来。自此,为了感谢苗族,当地布依族开辟了一个跳场,每年正月十二、十三、十四这三天两个民族的人们都要在此跳场,家历六月这一天,镇山村栽完秧,全村人都要好好休息一天,于是在这个空闲的日子里,大家包粽子吃粽粑。每年农历“六月六”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在寨内搭台举行对歌,全省各地布依族同胞汇聚一堂。

此外,镇山村的传统节还有“七月半”、“四月八”等。在镇山,对歌是青年男女恋爱的主要方式,恋人们以歌代表、借歌传情。对歌最先是与唱《赞美歌》,接着是女问男答的《盘歌》,有《盘花歌》、《盘古歌》、《盘八仙》等;唱到高潮处是《情歌》,这时男子转答为问。经过如此一段时间的对歌了解后,男方家才请人上中意的姑娘家提亲。在这个民族村寨中,除了恋爱时唱的歌外,当地还有许多神话故事,如《半边山的由来》、《盘古开天地》等。而绣花、挑花也是其民间艺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其针法多样,内容也十分丰富,花鸟虫鱼多入绣花图案。

六、保护利用背景

为抢救保护镇山布依族文化遗存,使之在配合花溪区人民争睹“以旅游为龙头”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得以合理的开发利用。1993年省文化厅和花溪区文广局调查组对镇山的文化遗存进行了调查。同年7月,省文化厅将调查报告呈报省政府,省府办函(1993)178号文正式批准镇山为“民族文化保护村”.同年底省文化厅拨出专款对镇山民族文化遗产和村容村貌进行抢救性保护和整治。1995年经省政府批准,镇山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省文化厅拨款10万元对镇山武庙进行加固维修。为了加强国际文化的交流合作。1995年4月,省文化厅特邀中挪(威)文博专家到镇山进行考察,通过这次考察,中挪文博专家意向性地将镇山列入生态博物馆群的建设计划中。1998年4月挪威驻华大使白山先生到镇山考察。1998年10月初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与挪威文博专家再次到镇山考察,此次考正式确定将镇山列为中挪文化合作的国际性项目--贵州生态博物馆群之一。1999年3月16日挪威环境大臣古露·弗耶兰女士在北京和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签订了《关于中国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合作意向书》。次日环境大臣古露·弗耶兰率挪威国家文物局官员到镇山考察。同年4月23日挪威前首相、工党主席托尔比扬·雅克朗偕夫人在挪威驻华大使白山先生的陪同下到镇山考察。1999年9月青年博物馆学家安来顺先生受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博物学会的派遣赴挪威起草《中国贵州生态博物馆群项目文件》,同年12月9日省人民政府(黔府函[1999]286号)批转建立贵州花溪镇山等三座生态博物馆。至此,花溪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已纳入贵州的公共博物馆系列。

当今旅游业已大战成为全世界第一大产业,作为“公园大省”,贵州的旅游事业已初具规模,成为全省一项先导性支柱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细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镇山村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花溪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点,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花溪区人民政府已将花溪公园、镇山村、天河潭和青岩古镇列为花溪区重点开发的四大名牌景点。

第二章 现状评价与保护规划策略

一 现状格局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格局

各级政府在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相协调发展的总体方向下,加大旅游经营和管理,加强了旅游景区景点保护与开发,增强旅游接待能力,以休闲娱乐和民俗民风及乡土文化为主要类型,现镇山发展农家乐和旅游商品经营的人家共有100余户,其中农家乐接待户43户,年均收入为6万元,旅游商品经营57户,平均年收入约2万元,利用自家老民居进行民族文化展示的4户,平均年收入约1万元,有88户村民入股购买18只钢板船用于生产生活及旅游接待,知名度的不断提高,镇山越来越受众多游客的青睐,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休闲旅游接待场所。

镇山村是石板的露天博物馆,在发展旅游的同时,镇山村很好地对石板这一特有文化进行了有效保护,保留了石板建筑的原汁原味,走进村中,进入眼帘得所有民房全是石头砌成,寨门由巨型料石所建,城墙是由规整的石墩建筑而成,屋顶是石板代瓦,墙面是石板镶嵌,院坝及全村所有通道均已方块石板铺设。村民装水的水缸、喂猪的猪槽等用具也是特殊的石头艺术品。

通过对镇山布依文化生态和自然环境的长期保护,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仍较好地保持着自身文化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化面貌,为民族文化生态与自然的整体保护提供有益的经验。

(二)存在的问题

1、村寨的个性和风貌遭到急剧破坏

因离贵阳市较近,旅游开发给当地政府和村民带来了相当可喜的利益,但是随之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格外显著。原有的村寨民居和基础设施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主要是传统农耕方式的人畜共居,卫生条件较差,排污难以解决,环境趋于恶化。加上旅游服务设施不配套,不合乎规范,满足不了休闲游览的需求。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致使许多村民为了增大接待量,随意增加违章建筑,为了改善居住条件,他们拆旧建新,致使村寨传统的建筑风貌遭到严重破坏,村寨的保护与村民建设的矛盾突出。此外,民居建筑质量较差,布依族原生文化的环境气氛不浓。

2、体制不顺,难以形成合力

科学保护与开发利用,是一个综合性课题,涉及文物、建设、旅游、交通、环保、水利、财政以及当地政府等许多部门,由于认识不统一,相互沟通少,尤其是建设、文物、旅游三个部门各做各的事,缺乏一个协调机构和机制,难以形成合力。

3、保护措施不力。

遗产保护讲究原真性和完整性,原真性的概念包括物质层次、知识层次、精神价值和社会功能层次原真性,他们彼此独立但又相互影响。所以要保持遗产的原真性就要把握遗产原真性的时变性、多样性和相对性三个特性,避免由于过度开发而导致原真性的遗失。新的文物保护法也提出了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主要是通过国家制定保护办法和编制保护规划、纳入城市规划等实施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将村寨的保护法律化、程序化,突出体现了我国近年来对民族村寨的保护,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共同保护已经成为比较关注的问题。

二、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规划指导思想

1、以“保护第一,抢救为主,合理利用,科学规划”为基本思路总揽全局,切实保护有价值的文物古迹和特色人文景观,做到整体格调的一致性。

2、正确把握镇山村的历史价值,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改造手段,保持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延续古实的历史文化脉络。

3、以市场为导向,以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旅游发展为目的,以历史线索为依据,充实镇山村文化名村特色。

4、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加强环境与生态保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古城保护。

5、强调规划的可操作性,为今后古镇古村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蓝图。

(二)原则

1、“整旧如旧”原则。

在分析历史文化遗存现状特点和现况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确立村寨格局和风貌需要保护的内容,注重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格局和风貌。历史文物和文化古迹的保护,要在其现有的基础上,保持其历史变化的“痕迹”,尽可能地恢复其风格原貌,能保留原样的尽量保留,对破坏严重的历史建筑按原有风格进行重置。

2、“系统保护与重点保护、整体保护与局部保护”的原则。

从宏观和微观上采取多种规划措施,如村寨功能的改善,用地布局的调整,人口的疏解,对保护区域规定严格的规划设计要求,对过去建设性破坏逐步进行整治。保持风貌的完整性,保存整体的环境风貌,包括建筑物,还包括街巷、古树、桥梁、院墙、池塘、河流等各个构成因素。

3、周围环境与历史氛围的和谐原则。

重塑文物古迹的历史氛围,历史及民族风貌文化街区周边的建设要在整体上协调风格,从县城格局、建筑群体空间、体量、环境入手,改造风貌差异较大的现代建筑,对严重影响整体环境或是乱搭建的建筑进行拆除。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建筑、街区空间形态和自然环境特色,塑造其风貌的完整性、生活的延续性,还要注意保留它们赖以存在的文化内涵,寻求历史文化与现实发展的和谐共生。

4、积极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镇山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在加强对文物古迹保护的同时,更加强调对文化的发掘与展示,用发展的观点对待历史文化保护,在充分尊重历史前提下,对历史遗存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促进旅游业发展,繁荣社会经济,以维护及延续历史环境的社会功能,将镇山村历史文化融入现代文明及发展形态中,使作为文化载体的物质环境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从而将历史文化发扬光大。

三、规划依据与目标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3、《贵州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试点工作指导意见》(试行)

4、《贵州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技术导则》

5、《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6、《石板镇城镇规划》2001-2016

7、《石板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1-2016

8、《花溪区风景名胜总体规划》

9、《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建设整治规划》

10、《贵州省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保护规划》

(二)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按照保护与整治规划内容,结合具体建筑单体,环境景观设计,体现镇山村建筑特色及地方民族特色,将镇山村建设成为集近郊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业为一体的新农村示范点。

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延续城市文脉,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体现地方风土人情,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积极推进特色文化旅游的开发,大力发展旅游经济。

2、经济发展目标:通过本次规划项目建设、规划保护、规划整治,形成以特色旅游为龙头,带动花卉种植、果园及蔬菜经济等相应产业,从而实现镇山村经济快速发展。

3、社会发展目标:通过本项目建设规划整治,使村寨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合理配套,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及乡村文明得以提高。

4、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目标:道路硬化率达100%,用电普及率达100%,安全饮用水合格率达100%,电视通讯信息网路基本实现配套,配置必须要的教育、文化、卫生等生活服务设施。

5、生态环境建设目标:清洁能源普及率达100%,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率达80%以上,规划化养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0%,实现垃圾集中堆放清运。

四、保护规划的内容及重点

1、保护镇山历史文化名村的自然环境风貌。

2、保护其城池形态、街道格局,整体地保护及控制空间尺度。

3、划定各级保护区保护等级及范围,制定保护及整治措施。

4、有重点的保护及整治历史街区及地段,局部修复古遗址。

5、结合村寨景观组织,进行网络节点的重整,增加公共场地和绿地,适当降低建筑密度,改善居住环境条件。

五、保护规划实施策略

在保护规划中,依据“保护优先、保护与发展相结合”、“整体保护、突出重点和特色”的苑杂,确保历史文化街区及周围片区的原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对规划区进行分区、分级保护。

(一)分级保护

根据镇山村的历史街区内典型民居及文物保护遗产(武庙)的保护价值及历史街区的现状条件,确定重点保护点的形式和内容,将保护区分为三个等级。

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

1、重要保护点:将镇山村街区内建筑历史久远,保存基本完好,细部特征具有一定历史及艺术价值,突出表现历史街区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确定为重要保护点,包括典型民居7处(上寨5户,下寨12户)武庙1处,石墙1600米,石门1座,活动场所2处,码头1处。

2、保护要求:对重点保护的建(构)筑物予以绝对保护,进行严格维护、修复等设计;构筑物除修复主体外,应确保局部环境的设计与恢复。重要风貌带内要求对外部环境、材质、地面等格局进行整体保护。

(二)重点保护区

1、重要保护区:范围主要包括上寨主要街区的重点保护区,下寨典型民居周边的重点保护区、城廓重点保护区。

2、保护要求:严格保护传统建筑以及建筑周边的空间布局、群体组合、结构形式、色彩、材料与门窗细部等,在维护、加固、修复、重建中必须按原风貌以“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具体内容如下:

严格控制新建建筑,不得随意进行改建与加建;

对已毁或破损的传统民居及时进行恢复和修缮;

整理、开发加以利用的部分传统民居,不得改变原有结构、材料、色彩及空间组合;

严格保护街道空间格局和风貌,采用石材修补石板道路、台阶及修复水泥砌筑部分,恢复原有风貌特色;

整治电线、天线、门牌、路灯等和户外乱推乱放乱挂现象,拆除户外的水泥台板和水池等,只是不干扰整体景观风貌;

对近年建造的砖混结构建筑,凡妨碍景观的,能改造的予以改造,使其与传统民居建筑群风貌相协调;

(三)风貌协调区

1、风貌协调区:范围主要是指重点保护区周边,以及保护区向西的区域。

2、保护要求:历史建筑不得拆除,少数损坏的、价值不高的经审批后可拆除;

新建建筑檐口高度应控制在12m以下,建筑色彩以灰、白为主,里面处理应尽量采用或影射传统建筑特色,避免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和铝板等现代装修建筑材料,并应与周围山体等自然环境相协调;

对风貌影响严重的近现代建筑尽量拆除,不能拆除的则进行外观的改造,以取得风貌的统一;

整治建筑周围的场地和环境,并增加绿化;

六、保护的方式

(一)镇山村历史街区的建筑风貌基本分为三类

1、甲类:具有典型历史风貌的建筑,多为明代时期建筑,以木结构,石板、破屋顶为典型特征,其中多以2层建筑。

2、乙类:与传统风貌基本协调,砖混结构,水泥或砖石外墙,有较多的建筑细部,2-3层居多。

3、丙类:建筑体量较大,现代材料装饰,外观粗糙,传统风貌不协调,多为近期修建。

(二)按照建筑质量调查也可以分为三类

1、质量好:历史遗存建筑,结构和维护材料保存完整,可以继续使用的建筑。

2、质量中:结构基本完好,经修缮维护可以继续使用的建筑。

3、质量差:结构和维护材料损坏、倾斜、岌岌可危的建筑。

(三)对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方式确定是更具建筑的质量、风貌、层数以及建筑所在的不同地段的要求而进行的,分为保护、修缮、改观、拆除四个类别。

1、保护:对建筑风貌甲类、建筑质量好或中的历史建筑采取保护的措施。保存现在,以真实反映历史遗存,对个别构建加以维修,提出近年加建部分,恢复原有建筑和院落格局。

2、修缮:对建筑风貌乙类、建筑质量中等的历史建筑实施修缮和恢复。保持原有建筑结构不动,更换门窗,添加细部,整饰立面;同事,重点对建筑的内部加以更新改造和结构加固,完善市政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改观:对于建筑风貌较差,建筑质量较好的三层或三层以下的近现代建筑实施改观。主要对其外观实施大幅度的整治和改造,进行外观重新设计,恢复古村古街传统风貌,并健全配套基础设施。

4、拆除: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大并难以通过改观进行协调的现代建筑或建筑破败不堪影响景观格局的建筑进行拆除。根据这些建筑形式、体量和位置的重要性,采取拆除重建的措施,对整体地块进行更新建设,以与传统风貌相协调。

第三章 专项规划体系

一 功能分区

(一)文化遗产保护区(重要保护区)

包括镇山村上寨和下寨的范围,用地共4.1公顷。上寨以古屯墙为界,以武庙为中心,空间领域感比较完整,要保护布依族的人文环境,保持村寨的布局机理,保存民居的建筑特色,恢复屯墙的原有风貌。在北面入口修复村寨标志寨门,整治武庙周围地块,将武庙对面活动操场改建为石板铺装的,具有民俗风情的表演场所,道路为石板路面,绝对保护几处典型民居以及其庭院环境,改善周边环境,并赋予一定的游览内容和旅游服务功能。下寨保护四排民居向两侧延伸的格局,向湖面层层叠落,在此可以远眺湖面的景观视野环境。文化遗产保护区规划以休闲观察和旅游为主,拓展表演场地,修建游船码头,实行水陆联运,组织多种游览活动。

(二)画家村新区

画家村新区选址有如下因素:交通方便;不影响文化遗产保护区的视觉景观;与老寨联系方便;用地有发展的可能。用地位于从石板镇方向来的公路南侧,博物馆的周边地块,距离镇山村寨寨门约200米。人口发展规划按照14%的自然增长率并同时考虑一定的旅游服务人数的进入。规划建设和发展画家村新区时为了未来村寨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整个布局既要继承传统布依族石板房的建筑风格和地域特色。新区与老寨之间作为建筑禁建地带严格控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

(三)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

建立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是为了收集、整理和研究布依族的生态与历史文化、用于展览、接待和交流活动,同时资料信息中心建筑本生也是布依族建筑文化的体现。资料信息中心位于镇山村西南侧,与重点保护区、画家村形成一条线的布局形态。背山面湖,视野开阔,占地0.59公顷,建筑面积1284㎡。

(四)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区

在规划范围内占地最多,分布最广,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布依族以传统农耕劳作为主,兼有林、牧、渔等副业,粮食生产基本满足自身需要。基本农田正有低洼谷地和山坡旱地,以一年两熟类型为主,以稻作文化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以及蔬菜等,从油菜花开到稻谷飘香,一年四季呈现出美不胜收的田园景观,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布依人还创建了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如农历六月初六布依族的“祭田日”,是除春节以外最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要到田边祭祖祭神,祈求五谷丰登,此外还有四月初八的“牛王节”等。

(五)生态环境保护地带

为了维护生态博物馆的自然环境,使各功能分区之间有良好的过渡性,在其周边或外围划出一定的区域作为保护地带,主要以园林绿地和植被抚育为主,以保护村寨的景观特色和控制建设活动等需要。

二、村寨保护规划

建立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的目的是为了使布依族文化和自然环境得以长期的保护和利用,特别要重点保护好以占山为载体的文化遗产保护区使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其价值在于传统特色的山地村落的整体价值,在于其完美的山水、田园与村寨的有机融合所形成的独特风貌,因此规划必须采取分区保护的方法,“点”、“线”、“面”相结合进行全面科学的保护。

(一)“面”的保护

“面”的保护即保护区划,分为绝对保护区、严格控制区、环境协调区三级。规划根据保护内容、现状环境、景观要求等划定界限,便于实施管理。

1、绝对保护区

在整个镇山村的上寨和下寨范围,北寨门到南寨门,从石阶巷到典型民居都要全面保护。以武庙为中心的主要空间尺度保持不变,加固维修老屯墙,拆除周边违章建筑,整治环境,控制各种建筑活动。原有建筑修复或翻建时必须做到“整旧如旧”,建筑材料以石材和木料为主。路面石板普切,范围内的石板座椅、店铺招牌、电杆路灯、果皮垃圾箱等环境小品要古朴小巧,简洁大方。

2、严格控制区

在镇山村的保护范围内,除去典型民居、古城墙、古巷等作为绝对保护区的点外,周边范围作为严格控制地带,从寨门到表演场地,在基本保持传统风貌的前提下,改善和配套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维修码头和侯船休息,同时对现在已建但是与整体环境不协调的建筑要部分拆除或进行立面整治,少量的新增建筑必须采用传统的民居形式和石、木建筑材料、加建的屋顶凉棚考虑建筑空间层次和景观视线的畅通。

3、环境协调区

为维护村寨风貌和景观环境的完整性,防止外部不协调的环境景观对文化遗产保护区的影响,规划将村寨外围到水库边之间的地带作为环境协调区。原则上以植被绿化为主,可充实必要的有游览设施和环境小品,尺度要亲切宜人,与景区环境相协调。

保护和发展辩证统一,保护不是最终目的,发展才是永恒的主题,我们的责任不仅是要保护好镇山布依族的文化生态和自然环境,而且要让它充满生机活力,可持续性地发展下去,永久地被利用,造福子孙后代,因此我们在重点保护镇山文化区的同时,积极发展新区,引导村民向新区疏散,达到降低上寨和下寨的人口密度。采取提高居住面积和完善居民功能,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为主。

(二)“线'的保护

”线“的保护主要指道路石巷空间和沿湖岸线的保护。从公共停车场到北寨门、从南寨门到表演场地、从游船码码头到资料信息中心的游览步道,随曲就弯,随高就低,规划道路保持亲切自然的线性,且紧急时消防救护车可直通至南寨门。位于武庙钱一条东西向的石阶巷要保持原有的空间尺度和古朴厚重的韵味,两侧的建筑要维护和加固好,不得随意拆除或重建。

对沿湖的保护要重点考虑水位涨落不同情况,按照生态要求进行绿化处理,重要部位重点美化,选择乡土种树,营造四季景观,禁止开山采石和挖沙取土,防止水土流失,同时搞好环境卫生,维护风景环境的自然本色。

(三)”点的保护“

”点“保护即对镇山村的历史文化估计和有特色的典型民居进行重点保护。

1、武庙

武庙是李仁宇习武的象征,位于上寨的中心位置,是一组三合院建筑,两厢已拆卖,现仅存大殿,石板木构青瓦,五开间歇山顶。95年省文化厅已拨专款对大殿进行了加固维修,规划作为村史成立室或文物资料陈列展览用房,本次规划要求恢复两厢的柱基柱础,表达历史文化已存的残缺美。

2、李仁宇墓

在镇山村正南面的山上,墓碑碑文记载了将军入黔移居镇山的历史,规划要求清理墓冢周围的环境,修筑上山石径,种植松柏、女贞、紫藤等传统的陵园植物,营造庄重古朴的环境氛围。

3、典型民居

对上寨和下寨有特色的典型民居要进行原样整修,并整治院落环境,一般不得改变布局朝向、层次高度、结构材料等,维护原有的建筑风貌,使用性质要与旅游服务功能结合起来,民办官助,政府与房主签订保护责任书,政策上给予扶持,经济上给予优惠,经营上给予指导。

三、交通游览规划

(一)对外交通

镇山村的对外交通比较方便,贵阳至花溪12公里,道路等级较高,花溪至石板镇7公里,路面状况尚好。石板镇至镇山村有2公里的砂石路,规划要求近期按三级柏油路面标准化,道路宽度为6米。

(二)内部道路

镇山村的内部倒库呈口袋状,以步行为主。公共停车场据上寨寨门约200米,在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入口处设有小型停车场。内毒游览步道为2-3米,上寨和下寨的石阶巷道要保持原有的空间尺度,古朴厚道。沿湖边从游船码头至资料信息中心的道路1.5-2米宽,用本地石材铺装,弯曲转合要自然流畅,亲切宜人。

规划画家村新区同样以步行为主,设置一条4-5米宽的车行道(消防道)可通向码头,内衣依旧是石阶巷为主,保持镇山原有的空间尺度。

(三)游览路线组织

镇山村的游览路线有两条途径,即水路和陆路、水路从花溪水库大坝或天河潭景区出发,在村寨东南游船码头上岸,游人经过下寨表演场,顺着石阶步道依次游览下寨和上寨,在武庙胖的民族风情广场观赏或参与民族风情表演后去资料信息中心,最后返回游船或公路停车场乘车继续游程。陆路来的游客首先先经过画家村新区到公共停车场后,从寨门进入上寨和下寨,再演湖边小径到资料信息中心参观后返程。游客可更具自身加持取向要求来安排水陆游程组合。

四、绿地系统规划

(一)原则

综合利用多种绿化手段,结合原有的历史景观资源特征,突出原汁原味的城市绿化特色。

保护并成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资源,加强自然山体和水体的绿化。

严格保护村寨范围内的古树名木,更好体现镇山历史文化名村的悠久历史。

(二)现状

镇山村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低山丘陵地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128一1209m,村寨正中海拔为1163 m.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雨水适中,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村落人口周密,建筑密度大,公共绿地相对较少,现状绿地面积总量偏少。

镇山村西侧有林场,植被条件较好,很大程度弥补了村落绿地不足,通过周边生态林地履行公共绿地的职能。

(三)规划布局

结合城市特有的地形地貌,规划以”借山理水“的思路,加强城市与自然在景观和环境上的互动,利用周边山体绿化和林地资源形成村寨外围的生态绿化环带,加上村寨规划的公园绿地、道路绿地、防护绿地、及生态保护绿地等,共同构建村寨的绿地生态系统。

公园绿化:在村寨内主要是结合文物点保护范围的划定设置点式绿化体系。形成具有特定内容和形式,配套有一定数量游览设施的绿地,塑造手法上可以突出历史文化或地方民族特色。

道路绿化:强化交通性和景观性主要道路,加强沿路绿化,改善道路景观和环境品质在老城区内各类设施的配置,应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绿化空间的组织,尽量减少对空气、水体、土壤的污染,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

公共绿化:结合镇山现状建设及保护区划内,在公共设施集中的区域布置新建的广场绿地,充分利用现状街区、街道周围和民居建筑之间的零碎、狭长地,建造小型绿地,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为城市内部的老屋旧街增添绿色的生机。

生态保护绿化:根据建设现代化文明建设的需要,结合村落的特有的地貌资源,突出青山环抱的村镇地形特点,在村镇的非建设用地范围内,建设以生态保护为主的森林生态植物群落和游憩为辅的城郊生态公园绿地,构筑绿色生物走廊,打造村镇绿色生态屏障,改善村镇生态环境,保障村镇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

五、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1、古树名木是指百年以上树龄树木,珍贵、稀有树木,具有历史价值及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2、对区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应由镇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古树名木的档案和标志,划定保护范围,加强养护管理

3、对镇山村内的古树名木应实行统一管理,分别养护。在单位管界内或者私人庭院内的古树名木,由该单位或者居民负责养护,镇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技术指导。

4、对镇山村内的所有古树名木进行拍照、挂牌、标明树名、学名、科属和负责单位。

5、做好古树名木管理工作,加强病虫害防治;为防止古树名木的人为破坏,根据实际情况,在古树名木周围加设护栏等防护设施。

6、禁止在古树名木上刻划、钉钉、缠绕绳索、攀缘折枝或借用树干搭棚作架等有损古树名木生长的行为;禁止在树冠下堆放物料,挖坑取土,动用明火,排放烟气,倾倒有害树木的污水、污物;禁止在树冠外缘五米以内新建任何建筑物。

7、对危害古树名木生长的废水、废气、废渣,有关单位或个人必须按照环境保护规定和园林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在限期内采取措施,消除危害。

8、建设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中,必须严格保护古树名木,遇有可能使古树名木安全受到影响的情况,必须事先向园林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共同研究避让保护措施。

9、严禁砍伐或者迁移古树名木。因特殊需要迁移古树名木,必须经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建议制定《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成立古树名木管理基金,加强对村寨内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

第四章 规划实施措施

一、根据国家和本省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镇山村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镇山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的合理政策管理体系和行政措施,加强镇山历史文化民村的保护与深入研究及科学管理。通过规划及保护,积极发掘历史文物,并登记入册,申报补充为各级文保单位。

二、提倡”政府出一点,单位出一点,私人集一点"的模式,利用经济杠杆的协调平衡作用,吸引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加强宣传,形成全民爱护名村、保护名村、建设名村的风尚。

三、强调保护是公益性行为,而非开发性行为,严禁任何假借保护名义的开发行为和防止对城市造成的开发性破坏。抓紧编制相关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条例,通过法律手段监督,完善保护工作,确保规划的实施。

四、针对居住人口密集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地段、街道的保护及整治,应设立专项贷款,用低于商业贷款的贷款利率,优惠给整治房屋的房主,用于整治及维修。尽量考虑保留老住户、外迁新住户。对于居民私房以政府补贴形式鼓励居民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维修,而无力自修的居民,则考虑收购和房产置换进行人口外迁,以降低人口密度。

五、结合旅游业发展,对于在民居保护及环境改善方面做得好的房主,政府应优先安排其用于旅游经营及服务。

六、强化镇山历史文化名村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街区的保护及管理,在划定的紫线范围内,严禁下列行为活动:

(一)违反保护规划的大面积拆迁开发;

(二)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及风貌构成影响的大面积改造。

(三)损坏或损毁保护规划确定保护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四)占用或破坏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流水系、道路及古树名木等。

(五)对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物构成破坏性影响的活动。

七、加强对历史文化名村、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宣传,这些地区编制环境保护及整治规划等,应组织有关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评议,向村民进行公示,经多方论证方可组织实施,并根据不同的整治内容制定不同的规划管理措施,纳入法制管理体系,对于一切违反规划进行的活动,要进行严厉的查处。

八、加强规划管理队伍的建设,完善管理法规体系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对于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篇:历史文化名村申报材料(推荐)

篇一: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申请报告 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申请报告

一、石佛村概况

(一)地理位置

石佛村位于河南省三门峡义马市常村镇东部,义马市东部15公里处,三面分别于渑池、新安,宜阳三县交界,东径111 58北纬34 42距洛阳50公里,位于西安与洛阳两大文明古都之间,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

(二)历史沿革 石佛村古称“轼谷”1949年解放后更名为石佛。村中绝大多数居民为李氏,间为焦氏等杂姓,据《李氏家谱》记载“传为元末避乱,始祖从善公从母潘氏,弟从德公、堂弟从道公自亳州亳县顺河湾八里集迁至河南府渑池县治东轼谷村”,是以家族血缘关系纽带兴起的村落。隋朝以前属新安县管辖,公元605年始划入渑池县管辖,民国31年(1942年)石佛村归属常村乡,1956年,渑池县撤区并乡,石佛村划归渑池县洪阳中心乡,1970年7月,归义马矿区管理,198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义马市成立,石佛村归义马市常村乡管辖至今。

(三)环境条件

1、气候石佛村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2.4度,无霜期118—276天,年均降雨量666.9毫米,年差较大。

2、水文

石佛村属新安水文地质单元,主要河流为涧河,涧河最大流量154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024立方米/秒。地下水水质比较好,没有受到严重污染,有第四系松散岩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3、地形地貌

石佛村属于浅山丘陵地带,位于秦岭余脉崤山延伸带,总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四)规模

石佛村现有居民526户,1998人,辖12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70亩,林地面积1200亩。

(五)交通及通讯

历史上石佛村位于崤函古道上,陆路交通十分便利。现在陇海铁路穿村而过,东距火车站6公里,北依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常盐线,霍石线等县乡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石佛村通讯方便,建有移动联通通讯基站3个,现有实现有线电视,电话村村通。

(六)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石佛村为传统的农业村,全村人均耕地面积1.1亩,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为主,近年来村民普遍种植中药材、朝天椒等经济作物,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部分村民利用农闲时节就近务工,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4200元。

二、历史文化资源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鸿庆寺石窟

1、石窟

鸿庆寺石窟群位于石佛村白鹿山南侧山崖,坐西朝南。石窟开创的确凿年代无法考证。据窟龛形制,造像题材,艺术风格和有关资料考察,应是始建于北景明年间,唐代续凿。据现存碑刻记载:“鸿庆寺由来久矣,考之金石,创始于六朝间,迨唐景龙五年,□□□□华龛六,虽古式不全而遗迹犹有存者,斯地也。”“昔公输子游我韶阳,登此山峰„„.称曰白鹿山乃佛游之地也,闭山门偷修数龛„”。石窟群现存洞窟5座,佛像120余尊,飞天12个,佛教故事4幅。鸿庆寺石窟具有总体上规制严整,布局适当,设计精巧的特点。其中第一窟当属窟群中的精品。西壁两侧有天幕龛,正中的大型高浮雕“降魔变”更是精华,北壁的“出城娱乐图”乃是研究中国古典建设筑难得的历史资料。其它几窟亦不乏精工之作,第二窟逼真自然的衣饰,第四窟惟妙惟肖的思维菩萨及供养人等,巧妙地将主题、形式与装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娴熟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想像力,堪称北魏晚期雕刻艺术之杰作。文革期间,石窟遭到严重破坏。1956年,政府两次拔款开始对石窟进行维修,1963年首次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正处崤函古道,居历代交通之要冲,对于研究我国北朝晚期有、特别是北魏阶段佛教文化发展与繁荣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石窟的艺术美也表现了一个时代的情趣,更是弘扬传统文化,普及历史文化知识,激发爱国,爱乡意识的重要场所,也为当地乃至周边地区的信教群众提供了一个礼拜祭祀的场所。

2、文物建筑---鸿庆寺西厢房 据史料记载,鸿庆寺原名三圣庙,“后周圣历元年,(公无698年)圣主御驾亲临,观此佛境,改名鸿庆寺,历代赐修数次,不记年矣。”金元时期,寺院仍占有耕地数百亩,纺车,侧轮水磨等生产生活资料一应俱全,每年向村民收取稞子。明清两代,寺内仍屡次修葺佛龛,佛殿,观音殿等建筑。寺内殿宇曾多次损毁重建,现石佛村年长村民还记得陇海铁路之南的鸿庆寺山门。鸿庆寺内建筑破坏比较严重,现只有当初寺院的西厢房保存相对完整,依然香火旺盛,寺院山门及大雄宝殿都已不复存在,东厢房只剩下残垣断壁。1982年建了保护围墙,1994年进行了清理修补。

3、白鹿山佛塔

佛塔位于石窟北侧的白鹿山上,原塔现已完全损毁。

(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位于义马市区东南15公里常村镇石佛村,鸿庆寺石窟东侧。李家大院建筑群创建于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距今已有150余年。李家大院由五套四合院组成,村民俗称“五过庭”(由东而西命之一号院至五号院)。其中一号、二号院为石佛村李氏九代李一元所建,李一元“敕赠儒林郎布政司经历,盐运司知事”。三号院至五号院为其子李景阳所建,李景阳,安心葵,号太召,生于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卒于同治元年(1862年),享年75岁,史料记载“邑庠生,议叙武信骑尉,晋封儒林郎布政司经历”,“性简易,虽素处蓄厚,无骄矜气”,“虽俭朴,而事涉义举无不乐为„„..施义塜,里人立石,舍桥梁,近村树碑,他如修理佛殿(鸿庆寺)、建议奎楼、赈贷亲邻,种种善行,难以枚举”。石佛村南洼坟茔现存有“敕赠”墓碑一通。三、四、五号宅院主人依次为:长兄李鸣鹤(贡生)、掌门李景阳、四弟李鸣盛(武略骑尉)。自李景阳而后三代间,历仕武信骑尉、武德骑尉、布政司理问、太学生等数人,家业累聚,有地400余顷,传有“从义到铁门不踩二家地”之称。至十三世以后逐渐衰落,至解放前夕家业颓败,现除个别房屋土改时调整给其它村民居住之外,大部仍有李氏后裔居用,至今十七代。篇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表 附件1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表 篇三:十大文化名村申报材料 报 告

门村是天涯镇一个纯黎族聚居的地区,位于天涯镇北5公里处,交通便利,下辖13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1080户,5275人。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耕地水田2740亩,旱地1120亩。该村历史悠久、古树参天,生态环境良好,家家户户都种有槟榔、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目前共有槟榔树20多万株,椰子树约10万棵。文门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海南省生态文明示范村、海南省村民自治示范村等荣誉。当今的文门村,在天涯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抓住三亚发展的历史机遇,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发挥天涯镇独特的地理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以及三亚旅游的市场优势,充分挖掘天涯文化、黎族文化、海洋渔村文化、热带生态文化,把新农村建设与旅游相结合,打造农家乐乡村旅游示范区,努力使天涯镇由“农业小镇”建设成为“中国旅游强镇”,使文门村成为文化名村。

一、文门村传统文化集中,保存完好,具有突出的历史 文化价值。

(一)以古远的历史与历史名人遗事

据史志资料和民间传说,相传南朝、隋初洗太夫人抚定海南千余黎峒,委白虎将军南来文门寨立坛,会一方黎首歃血盟誓。隋文帝特赐临振县(今三亚市)为洗太夫人汤沐邑(封地)。由此可以推悉,文门村史至少有一千四百年以上,而且这个村庄在冼太夫人的功勋史册中有位臵。

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钦差大臣苗、曹、汤等三人奉御命来海南,巡视至文门,但见:四围青山怀抱,左右蟠龙向海,得水藏风,祥云紫光泛起。他们认定此地为福地,决定驻节其中,并定“文门”为村名,以敷扬文教。古与今,山与海、黎与汉,封闭与开放,蛮荒与文明,都要通过这座“门”来吐纳、转化。文门村名象征意义极强,是具有历史地理的实感的、诗意化了的地名。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程哲来守崖州,又骑马从崖州府(今崖城镇)出发,再循着苗、曹、汤 钦差的足迹来到文门,重申保护芒果林的禁令,并鸠工把它修整成可以游憩的风景园林,同时建一山居,取名为“程公庐”,程哲随风化俗居此庐中。后又沿着天涯古道到“海判南天”石刻处,在一块巨石上镌“天涯”二大字。清光绪末年,发生山林雷火,文门芒果林被击坏一部分。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崖州太守范云梯从崖州启程,同样循天涯古道到文门,再从文门沿踪到“天涯”刻“南天一柱”。在文门期间,他见芒果园林遭雷火之灾,深怕朝廷追问责任,故召集黎民补植一些林木。现在,这块园地中的果木,树龄长短不一。这种差别的形成,据说是由于钦差立禁封园之后,再经过两任太守相继保护更新所产生的结果。由于有地方史志资料作依据,再加上世世代代民间传说的史话,上辈村民一般都称这块古老果林为“钦差林,太守园”,也有人叫“贡果林”的。新中国成立后,文门村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上世纪九十年代,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等先后莅临视察,留下一个伟大时代的足印。二十一世纪起,文门村成为三亚市建设文明生态村的先行点,被誉为“天涯第一村”。现在,该村文化活动中心陈列这许多照片,记录着许多珍贵的镜头,对后代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

(二)连结天涯海角的石刻与古迹

文门村现存的石刻、古迹,有石门子、天涯古道、“惊天石”、“钦差读书石”、“熊石”、“闺妹石”、“钦差林”等。这与天涯海角的“海判南天”、“天涯”、“南天一柱”等著名石刻,在文史脉络上有直接关连。它们或为同一历史名人所题刻,或镌载着同一重要的历史大事,它们一头靠山,一头滨海,互为补充,互作应证,相成相辅,连作一体,都是天涯石文化的代表。透过它们的历史影迹,人们发现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段山道,每一座山崖后面,都蕴藏着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具有巨大的研究开发价值。

二、文门村独一无二的生态保护村史

从古至今,文门村民悉心保护着村庄周边的1000多亩古林。其中700亩在山上,300亩在山下,山下的300亩即前人传说的“钦差林”,今人辟建成生态园。园中有很多名树,如乌墨、木棉、非洲桃花心木、芒果、酸豆、山荔枝等。树龄最长的有300年,一般也有近一百年,最大的树高18米,胸径538厘米,树冠15米,这片古老的果木林,自从清代钦差苗曹汤封园示禁至今垂300年,村民们自觉地保护更新,禁绝任何破坏行为,相约不在此地砍树、割草、垦殖、创土、葬坟。即使在“大跃进”和“文革”年代,毁林开荒。烧炭炼铁,伐木建房的狂热中,也无人敢破例越轨。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良好民风村风,已经形成历史传统,深入人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门村特殊的政治优势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胡锦涛、江泽民、朱镕基、贾庆林、吴官正等中央领导先后来文门村视察过,使文门村几乎成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视察海南时必到的黎族村庄。省领导及外国考察团也经常踏访,对文门村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给予了充分肯定。凸显在文门这个黎族村响应党中央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而建设好文门新农村、文明旅游生态村,无疑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全国性示范效应。

三、古朴而灿烂的黎族文化和风情习俗 文门村是一个纯黎族村庄,文门的黎民百姓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船形屋”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住宅建筑,这种草顶、高架于空中形似船篷的房屋,作为山区旅游客舍,使人感到新鲜好奇。黎族妇女精于纺织,纺、织、染、绣四项工艺都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她们用简单的“踞织机”织出有美丽图案花纹的筒裙、花带、花包等是很富有特色的民间工艺品。黎族人民性格开朗,豪放自由,人人能歌善舞,歌词情意绵绵,歌声优美动听。上山劳动、婚礼宴席、家族盛典和节日聚会都要引吭高歌,抒发情怀,特别是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三月三”盛会,男女青年聚会于山林旷野,以歌声来表达情意,寻找伴侣。黎族的舞蹈更加丰富多彩,如“打柴舞”、“舂米舞”、“钱铃双刀舞”、“打鼓舞”、“竹竿舞”等都是全国优秀的舞蹈。参观黎村、观赏民族歌舞、选购民族工艺品等,是项十分有吸引力的旅游活动,民俗学家及民间艺术家在这里发现和搜集整理很多黎舞、黎歌、黎服、黎锦,以及传统的黎族民间体育、黎族酿酒技艺、黎族婚丧礼仪等丰富多彩,具有十分珍贵的文化艺术价值,是天涯文化遗产一笔重要的财富。

四、旅游特色鲜明

(一)休闲乡村游

文门村毗邻著名的旅游胜地——天涯海角风景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同时又是一个著名的纯黎族村庄,人文历史悠久,是海南著名的“千年古寨”。在这里启动集休闲、度假、旅游为一体的农家乐乡村旅游项目,是三亚市委市政府为了提升农村价值、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而推出的一项新农村建设举措,也是改变传统单一的农业模式,向“农业+旅游”多样化模式转型的一次探索。开发休闲乡村游,文门有着丰厚的人文历史和奇特的异景奇石。山上山下,村里村外,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处处可见绿荫如盖的林木与肖形状物的奇石。同时,文门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闻名全国。改革开放以来,村民大种果木,尤其是椰子、槟榔等热带经济作物,家家如园林,户户花果香。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贾庆林、吴官正等先后到文门村视察,对文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庭院经济给予充分肯定。

1、叹为观止的石头世界

文门村处于小盆地中部,四面“崇山峻岭如桶形”,通过石门子,形态各异的奇石、美石、顽石、灵石扑面而来,仿佛臵身于石头的世界中,它们点缀着文门的青山绿水,成为文门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惊天石,文门石族之王,鼎峙在文门村天涯古道旁一个秃露的山岗上。其高约11米,周长约85米,石身后部约三分之一处被雷火震裂,形成约2m×11m的长方形大裂口。裂口两壁平直如刀切,从西面向东眺望大石,可以透见裂口衔着背面一幅青山,状如一屏画幕,镶挂在石头上。旁有狮子石,此石酷似一头狮子,日日夜夜依在惊天石旁,看护着文门美丽如画的田园和村寨。

阵石,土龙湖边小山包上的石头,最为集中,保护得很好。山顶左侧大石为“双桅帆”,右侧石似“海豚”,海豚在为双桅帆下水远航喝采。它们之下,一群黑黝黝的巨石错乱堆垒,仿佛一群水牛争先恐后奔下土龙湖。

钦差读书石,传说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钦差大臣苗曹汤巡边到崖州,在马岭海滨巨石上摩刻“海判南天”几个大字,后在天涯古道旁忽见此巨石奇特,有石床二张,便在石上休憩。钦差大人看见山峦环抱,田野秀美,一片明媚,不禁生出读书人的那份雅趣,一边读书,一边养神,悠悠然自得其乐。后召来文门黎家儿童,倚石教书,传授知识。钦差大臣的雅兴与风范,在古时蛮荒的崖州,着实让这奇石披上几道光环。

官帽石,传说北宋时期,一位官员因上书变法新政而触怒宋神宗,最终遭贬海南岛。贬谪路苦。路前方,是无尽的落寞;身后方,是天下苍生。一日,他踽踽独步到天涯海角,路过“官帽石”,发现该石高大雄壮,巍峨耸立,犹如一顶威严的官帽。于是,情不自禁地伸手抚摸石头。突然,一道亮光从石缝中闪出,飘向北方,很快消失。没多久,朝廷一道圣谕让该人官复原职。从此,“官帽石”披上一道神奇的霞光,由此得名。

2、褪却浮华的生态园

文门生态园地理形胜甲海外,得水藏风,垂史逾三百载。传说清康熙年间,钦差苗曹汤巡边,入文门驻节,率黎民种

下载鲍家墈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鲍家墈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暂行办法

    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暂行办法 (2004年8月25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做好我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保护工作,科学合理地编制保护规划,统筹安排历史文化名村......

    历史文化名镇规划汇报提纲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汇报(PPT制作)提纲 一、 镇域历史文化资源现状情况{历史文化名镇申报材料(不可移 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名目及保护范围)及现状保护情况(传统格局......

    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申请报告

    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申请报告 一、 石佛村概况 (一)地理位置 石佛村位于河南省三门峡义马市常村镇东部,义马市东部15公里处,三面分别于渑池、新安,宜阳三县交界,东径111 58 北纬34......

    河南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大全)

    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第1~6批) 为弘扬民族传统和中原文化,促进河南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24号)等法规,经申报、评选得出......

    走进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

    走进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13} 指路 自驾:从宁波城内至龙宫村约80公里,自驾车从沈海高速宁海梅林下,经梅林街道、深甽镇往马岙、新昌方向,在龙宫村下。 公交:从宁海汽车总站有去马岙......

    中国徽州历史文化名村

    中国徽州历史文化名村—雄村 徽州歙县雄村,是座千年历史文化古村,山青水秀,风景优美,人杰地灵。雄村依山傍水,自晋即有多姓居住,每姓各自散占一处,后渐集居。有宋时期,洪氏兴旺,曰“......

    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白鹭古村保护工作自查报告

    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白鹭古村保护工作 自查报告 白鹭古村位于江西省赣南客家中部地区赣县的北隅,距县城63公里,与兴国县和万安县接壤,有着870多年的悠久历史。现白鹭古村有13个村......

    xx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xx镇的保护与管理,弘扬民族历史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xx镇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