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的通知
: 京政发[2014]11号
【颁布部门】 : 北京市人民政府
【颁布时间】 : 2014年4月14日
【实施时间】 : 2014年4月14日
【法规类别】 : 文件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现将《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14年4月14日
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
为坚持和强化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进一步加快本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发展,在成功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促进自主创新行动”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北京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发展目标、实现路径和重点任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为推动首都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服务民生重大需求提供科技支撑,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更好地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二)主要目标
——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进一步打破行业壁垒、部门分割和所有制限制,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的统筹协调机制不断健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经费分配和成果评价的机制。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相互联动、协同发展的“一区多园”发展格局。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取得新突破,产业、经济、科技、消费等政策资源实现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培养和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突破一批核心、关键和共性技术,形成一批技术标准,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做强“北京创造”和“北京服务”品牌。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强化,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到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市属国有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达到5.5%和3.0%。
——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更加突出。到201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技术交易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高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4%;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收入达到6万亿元,对首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5%。
——科技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服务民生重大需求的能力显著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运行更加安全高效。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点食品安全实现全程可追溯,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明显提高,首都科技创新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更加显著。
二、创新重大专项组织管理方式
遴选若干重大战略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或重大工程作为重大专项,改革政府科技创新组织方式,优化重大专项管理机制,努力提升重大专项实施效果。
(一)明确重大专项设置原则
坚持突出创新导向,积极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加大科技创新储备,积极培育先导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围绕城市可持续发展和重大民生需求,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公益性技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和政策集成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应用和推广,在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同时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坚持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
坚持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和存量科技资源、现有计划规划的衔接配套,提升重大专项整体效能。
(二)健全三级组织管理体系
成立行动计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担任组长,市有关部门、区县政府主管领导为成员,负责重大专项的顶层设计、重大事项决策和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委。
明确重大专项组织单位。组织单位由市有关部门和区县政府组成,负责落实重大专项实施的相关支撑条件,研究提出重大专项实施方案,制定配套政策,确定项目承担单位及支持方式,组织对项目的监督检查,支持相关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遴选重大专项项目承担单位。引导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配套支撑条件的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各类创新主体作为项目承担主体参与重大专项。充分发挥企业参与重大专项的积极性,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项目承担单位负责具体项目实施,是重大专项的实施主体和具体项目的责任主体。
(三)完善重大专项全过程管理
完善重大专项决策机制。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根据国家和首都发展需要广泛征集需求,提出重大专项并明确组织单位。重大专项组织单位根据重大专项目标,设计分解任务体系,明确重点任务和项目承担单位。充分发挥项目承担单位在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经费管理等方面的决策自主权,健全和完善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立项、经费分配、成果评价的机制。
完善重大专项组织机制。重大专项组织单位明确企业、研究机构参与重点任务的准入条件。采取定向委托、择优委托、招标等方式遴选项目承担单位,明确项目承担单位权利和责任,并将形成技术标准作为重大专项考核的重要指标。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重大专项实施全过程,支持开展知识产权检索、分析、申请、预警、保护和维护等,提升知识产权的运用和商用化水平。
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对分离的全周期监督评估机制。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重大专项执行情况、组织管理、保障条件、经费管理、预期前景等进行独立评估。对重大专项组织单位,重点考核评估专项实施方案制定与推进、组织协调、配套政策措施制定及落实、支持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等方面的情况;对项目承担单位,重点考核评估项目执行、经费管理、履行义务、重大成果报告及信息反馈等方面的情况。探索后评估制度,对重大专项验收当年及随后3年的效益和影响等进行科学评估。探索建立科技报告制度,将重大专项的立项结果、进展成效、动态调整、评估结果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
(四)强化重大专项项目分类管理
将重大专项项目划分为政府直接组织开展、政府支持开展、政府鼓励开展三类,并根据创新链布局变化和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政府直接组织开展的项目。对具有战略性、前沿性和较强的公益性,尚不具备市场化条件或短期经济回报具有不确定性,需要政府汇聚资源协同攻坚的项目,以政府直接组织为主,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布局、区域协调、政策联动和组织推进等作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将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搭建平台,采取直接委托与招投标相结合的立项组织方式实施。
政府支持开展的项目。对有技术基础,产业化目标较为明确,但市场基础薄弱,风险较大,所属领域产业链仍不完善的项目,由政府引导并鼓励企业、金融机构等加大投入,通过竞争性项目、政府采购新技术新产品、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等方式给予支持。
政府鼓励开展的项目。对产业化目标明确,市场基础好,所属领域符合首都资源禀赋特点和发展定位,但产业亟需转型升级或向高端、集群化发展的项目,通过政府竞争性项目招投标、共性平台搭建、后补助、股权投资等鼓励方式和政策措施营造发展环境。
三、完善政策保障措施
(一)完善投融资政策
健全多元化投入体系,鼓励多种方式筹措实施资金,积极吸纳中央企业、市属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民营资本等社会资金投入。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鼓励金融机构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科技物业资产证券化等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完善无偿资助、偿还性资助、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股权投资、后补助等多样化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加快推进“1+6”先行先试政策,落实“新四条”政策措施。探索采用创新券制度,促进中小企业联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攻关。发挥区县参与重大专项的积极性,对研发和生产分离的项目承担单位在本市范围内形成的地方税收,由研发所在区县和生产所在区县按比例分成。
(二)强化市场拉动
培育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的市场环境。加大市、区县两级财政资金对新技术新产品的采购力度,研究制定促进公共服务部门和国有企业采购新技术新产品的政策。深化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试点工作,通过首购、订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项目、推广应用以及远期采购合约等方式,带动新技术新产品在全社会的推广应用。支持企业承接重大建设工程,以应用为导向,实施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工程。通过预留、评审优惠和合同分包等方式提高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比例。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政府采购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首都产业和产品发展的标准。严格执行节能、环保产品优先采购政策。研究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消费扶持政策。积极推行新能源汽车租赁、合同能源管理、现代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商业性的增值服务新业态。
(三)创新人才机制
探索建立分层次、多领域的引才用才平台,凝聚和培养一批高端技术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和项目管理人才,推进首都人才集群化发展。鼓励入选“千人计划”、“海聚工程”等高层次人才积极参与重大专项。把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作为项目立项、实施、考评的重要指标。完善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等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型人才流动与聘用方式。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提高职务发明成果所得收益用于奖励研发及成果转化人员的比例,奖励不计入单位工资总额。
(四)优化空间布局
加快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十六园与行政区的融合发展和有效对接,培育多点支撑的经济发展格局。在市级层面建立重大产业项目统筹协调机制,引导全市产业项目合理布局。加强对全市产业用地的统筹指导,研究完善以技术创新性强、产出效益明显、产业聚集度高、生态效益好为主要目标的产业准入标准和土地评价体系。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的流转机制,推进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作价出资、租赁或抵押,确保重大项目快速落地。研究制定中小企业工业楼宇产权分割政策,盘活、新建持有型科技物业,鼓励将经认定的集中办公区优先作为重大专项项目承担单位的办公场所。
(五)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
深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布局创新资源。深化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组织方式、工作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重点培育并优先发展科技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孵化机构,引导孵化机构提升产业培育能力。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完善技术市场运行机制。加快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促进国际技术转移和产业化项目在北京落地。主动融入环渤海、京津冀区域,加快推进首都经济圈建设,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面向全社会征集技术和成果需求,创新宣传方式和渠道,鼓励全社会参与技术创新行动计划。
四、组织实施重大专项
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和动态调整的原则,先期启动实施一批市场需求迫切、技术创新基础较为成熟且需要进一步创新政府组织管理机制的重大专项。
专项一:首都蓝天行动
重点组织实施大气污染成因与预警预报研究、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重点污染源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等任务。到2015年,大气污染成因与传输规律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推广应用7万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生物燃气形成约6000万立方米生产能力。到2017年,建立动态高分辨率的污染源排放清单,提高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准确率,推广应用20万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生物燃气形成约2亿立方米生产能力,全市工业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比2012年累计减少50%左右,燃气工业锅炉氮氧化物排放大幅降低,促进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重点任务分解:
1.大气污染成因与预警预报研究。市环保局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开展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成因、传输规律、源解析、源排放清单研究,大气中氨排放现状及来源分析,以及细颗粒物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二是开展大气重污染监控及预警技术体系研究,开发监测仪器设备,提高重污染预报预警能力和水平。三是协助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体系。
2.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局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梳理并推广应用煤炭清洁利用、半导体照明、余热回收利用、建筑节能、住宅产业化、热泵等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和产品。二是推广应用分布式能源技术。在典型应用领域建设高效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推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三是实施生物燃气产业科技示范工程。开展生物燃气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促进生物燃气规模化生产。建设生物燃气科技产业化基地。
3.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市科委、市交通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开展整车优化研究,采用高效电机提高整车驱动效率。优化整合零部件供应体系,提升关键零配件性能,提高整车性价比。提高车辆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提高纯电动汽车使用价值。二是研究制定鼓励个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在财政资金补助和购车指标确认上给予政策支持,并在公交、环卫、邮政、物流、租赁、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加大示范应用力度。完善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完善公共领域运营保障平台、智能充换电服务平台和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建设,保障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四是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4.重点污染源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市环保局、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严格规范环保标准。加快修订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严污染物排放限值。初步建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二是推进清洁生产。组织和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进工业开发区开展生态化建设。三是控制重点污染物排放。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氨、餐饮油烟和道路扬尘治理。推动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技术改造。
专项二:首都生态环境建设与环保产业发展
重点组织实施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北京生态功能提升等任务。到2015年,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10项以上重大创新成果,污水处理能力、再生水使用规模、垃圾处理能力和资源化利用率进一步提高,首都生态环境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实现全市环保产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提供科技支撑。到2017年,形成20项以上重大创新成果,实现再生水出水稳定达到地表Ⅳ类水,重大园林绿化工程良种使用率达到95%,生态承载能力提高25%。
重点任务分解:
1.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市水务局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开展饮水安全工艺提升和城乡供水保障,推广节水新技术新产品,推动海水淡化应用及产业化。二是开展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推广先进污水处理工艺和污泥处置技术,扩大再生水利用规模,培育一批水处理龙头企业。三是开展水环境保护、清洁小流域和水源地治理,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推广雨水利用技术。
2.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市市政市容委、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开展垃圾处置重点环节关键技术与装备的优化和示范应用,培育相关产业。引导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和装备向外地输出。二是推动建筑垃圾、园林废弃物等的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化。
3.提升生态功能。市园林绿化局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开展森林、绿地和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加快景观生态林建设、营造及多功能经营,提升健康绿道景观多样性与功能,推进湿地恢复与保护。二是开展林木优良种质资源保护、繁育与利用,建设资源数据库和基因库,开展特殊濒危种质资源重点保护,培育、驯化及繁育优良乡土树种。三是开展生态修复技术推广应用与产业培育,以及土壤质量评价、污染防控与有机质提升。
专项三: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应急保障
重点组织实施城市运行效率提升、重点行业运行安全保障、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和产业发展等任务。到2015年,健全精细化管理机制,形成重点行业运行安全保障技术产品体系,集成一批高效实用的应急救援装备,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到2017年,编制和修订一批精细化管理与应急保障技术标准、规范和技术指南,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运行安全监控手段和应急救援装备的原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方法、新工具和新装备,推动城市管理与应急保障由人力支撑型向科技支撑型转变。
重点任务分解:
1.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开展面向特大城市的交通体系规划研究。二是提升城市交通智能化水平,建设地面公交智能运营系统、智能车辆管理系统及综合枢纽一体化信息服务系统。三是建设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推广应用动静态信息采集新技术新产品,完善公众出行信息一体化服务。
2.重点行业运行安全保障。市市政市容委、市交通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保障“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提升水、电、气、热、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运行信息的实时监测、动态分析、预测预警和风险研判能力。开展地下管线及其生存环境的探测检测、远程监控及物联网新技术感知设备的应用。二是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开展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监控体系建设,以及应急处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3.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和产业发展。市科委、市应急办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加强应急处置相关通信、信息技术创新,开展救援处置成套装备和集成解决方案研究,加强火灾、危化品泄露等事故控制能力,加快救援技术及装备研发,支撑应急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体系建设。二是加快北京应急救援科技创新园、产业园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工程技术实验与研发基地、同方威视安检设备产学研基地建设,提升服务功能,促进成果孵化、转化,吸引企业集聚发展。
专项四:首都食品质量安全保障
重点组织实施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安全保障、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保障、食品物流质量安全保障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等任务。到2015年,研发集成应用食品安全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320种以上;建立健全种养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研究开发加工食品品质评价和鉴别、食品加工过程有害物形成控制等新技术和新工艺,开展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和智能化食品安全追溯技术开发与应用,搭建多品种、全方位、高效率的食品安全检测服务平台;实现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量比“十一五”末翻一番,本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食品安全平均检测准确率达到95%以上。到2017年,有效支撑设施种养殖业加快升级,进一步提升食品生产加工及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水平,实现肉蛋奶等重点产业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全面保障首都食品质量安全。
重点任务分解:
1.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安全保障。市农委、市科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推动食用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创建及升级改造,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二是加快生物农业安全投入品研发及产业化,开展共性技术攻关。三是实施“菜篮子”安全生产技术集成应用,加快优质、高产、低碳、循环等先导技术的转化应用。
2.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保障。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农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开展安全婴幼儿配方奶粉研发与产业化,打造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安全品牌。二是加快安全食品加工技术研发与食品制造技术升级。三是建设安全食品产业聚集区,推动农产品加工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示范。
3.食品物流质量安全保障。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强化农业物联网技术、产品在食品安全物流中的集成应用。二是开展农业物联网、冷链物流等关键技术研究与攻关。三是深化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开展“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信息采集标准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4.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科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建设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服务平台,构建覆盖全面、链条完整的追溯体系。二是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新技术研发,推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防控体系建设。三是研究高通量、高精准检测技术,开发智能化、数字化快速检测试剂和设备。
专项五:重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
重点组织实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和首都特色学科创新研究等任务。到2015年,形成5项以上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性成果,形成20个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优势学科,制定60项诊疗技术规范和标准。到2017年,形成10项以上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性成果,形成30个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优势学科,制定100项诊疗技术规范和标准。
重点任务分解:
1.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市科委、市卫生计生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是开展提升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控能力的关键技术研究。三是开展提升重大慢性病综合防治能力的关键技术研究。四是开展重大创新成果惠民应用。
2.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和首都特色学科创新研究。市科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培育生命科学前沿技术。二是促进首都临床特色学科的保持与发展。
专项六: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突破及产业发展
重点组织实施技术突破与标准研发,芯片、终端与系统设备研发与产业化,移动通信与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服务等任务。到2015年,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大数据、自防御网络(SDN)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巩固本市在移动通信与互联网领域排头兵地位。到2017年,关键技术取得标志性成果,抢占国际标准制高点,形成全球领先的移动通信与互联网领域技术群与产品群,培育、聚集核心研发团队,催生可持续输出原创性核心技术及创新产品的龙头企业,加速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广泛融合。
重点任务分解:
1.技术突破与标准研发。市科委、市质监局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开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预研与标准制定。二是开展云计算及大数据关键技术攻关与标准突破。
2.芯片、终端与系统设备研发与产业化。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突破核心芯片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二是突破新型显示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三是推进智能终端研制与产业化。四是加快推进系统设备产业化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3.移动通信与互联网应用服务。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促进龙头企业开放应用服务平台资源。二是拓展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服务。三是开展以北斗导航为主的空天信息应用服务。四是推动智能终端与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服务。
专项七:数字化制造技术创新及产业培育
重点组织实施数字化增材制造(3D打印)创新及产业培育、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创新及产业培育等任务。到2015年,数字化增材制造领域重点突破一批原创性技术,研制一批高端装备和专用材料;在养老健康、文化教育等领域产生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服务机器人及成套装备产品,并在典型领域应用验证;以增材制造和机器人为核心的数字化制造产业实现产值超过120亿元,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7年,推动数字化增材制造产品在航空航天、船舶、医疗器械与健康服务、大众消费和创意设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机器人及成套装备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养老健康、文化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北京数字化制造产业集群式发展,实现产值超过230亿元,形成“北京创造”品牌。
重点任务分解:
1.数字化增材制造创新及产业培育。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推进数字化增材制造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二是完善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持续产出原创性技术。三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数字化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四是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数字化增材制造产业集群式发展。
2.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创新及产业培育。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开展以整机为牵引的关键技术攻关、功能部件及成套装备研发。二是推动整机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系统集成商。三是培育壮大机器人市场。四是引导在海淀、大兴等区域形成机器人产业集聚。
专项八: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
重点组织实施支柱产业跨越发展、完善创新驱动政策体系等任务。到2015年,重点培育1-2个百亿级企业和1-2个20亿元以上“重磅产品”,10亿元以上企业增加到20家,5亿元以上品种增加到25个,生物医药产业实现总收入1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以上。到2017年,生物医药产业力争成为支柱产业。
重点任务分解:
1.实现支柱产业跨越式发展。市科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开发重磅产品,培育龙头企业,实现重大产品突破,推动形成支柱产业。二是布局一批原创性前沿技术,储备一批临床前创新品种,提升持续创新能力。
2.完善创新驱动政策体系。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统筹产业规划和土地供给,巩固大兴区(亦庄)和海淀区、昌平区“一南一北、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发挥临床、金融等对产业的支撑作用。三是发挥产业政策和市场对创新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专项九:轨道交通产业发展
重点组织实施提升高端装备研制水平、提升工程技术服务能力、加大城市轨道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及示范应用等任务。到2015年,在机车、车辆、通信、信号、养护、维修、检测、施工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研制出20项新技术新产品。到2017年,装备制造企业科技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培育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和“专、特、精、新”企业,形成50项新产品,进一步提高城市轨道建设及运营技术水平,促进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
重点任务分解:
1.提升高端装备研制水平。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支持铁路货车、机车、城市轨道车辆等装备制造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业规模。二是支持通信、信号、指挥调度、控制、信息系统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支持系统集成创新,提升测试、试验、认证能力。三是提升丰台区、海淀区等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区核心竞争力,推动已规划和在建的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园、产业基地建设。
2.提升工程技术服务能力。市科委、市重大办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提升铁路和城市轨道路基、桥涵、隧道、轨道工程施工、检测等技术水平。二是提升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咨询、监理、工程承包等技术服务水平;完善试验验证、认证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3.加大城市轨道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及示范应用。市重大办、市交通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咨询、建设施工、装备制造、运营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打造集成“北京创造”品牌产品和自主创新技术的示范工程。二是开展适合北京城市发展的立体轨道交通体系研究,加快中低速磁悬浮、跨座式单轨、现代有轨电车等制式轨道交通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
专项十:面向未来的能源结构技术创新与辐射带动
重点组织实施能源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攻关,加快能源科技和产业资源集聚,促进能源科技产业发展等任务。到2017年,在化石能源和新能源领域取得50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形成60个由“千人计划”专家领衔的能源研发团队,初步建成未来科技城、中石油科技园、中核科技园等8个能源科技创新基地,促进北部研发带能源科技和产业资源进一步聚集,实现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进一步增强对全国能源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重点任务分解:
1.能源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攻关。市科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在化石能源领域,重点支持石油和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勘探与高效开发、煤炭清洁转化利用、火电节能减排、重型燃气轮机、特高压输变电、智能配用电等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二是在新能源领域,重点推动太阳能、风能核心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应用;支持核电先进堆型关键技术研发和服务。
2.加快能源科技和产业资源集聚。市科委、昌平区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加快未来科技城高层次人才和科研团队聚集,促进项目合作和信息交流;鼓励未来科技城集成生态、低碳、绿色的新技术、新设计、新产品并推广应用。二是促进未来科技城、中石油科技园、中核科技园等能源科技创新基地协同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培育一批工程服务、技术服务骨干企业。
3.促进能源科技产业发展。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支持软件研发、数据解析、检测认证、设计咨询等工程技术服务能力提升,聚集金融、商务、科技等要素,推进北京科技商务区(昌平)建设,扩大能源科技产业规模。二是推动中央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和本市能源设施、能源产业基地建设中应用;支持新型能源管理模式推广。三是通过技术交易、工程服务等形式,发挥龙头企业在国家重点能源工程中的集成优势,辐射带动国内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
专项十一:先导与优势材料创新发展
重点组织实施纳米材料原始创新和集聚发展、先导材料国产化开发和高端产业培育、优势材料产业竞争力提升和辐射带动等任务。到2015年,建成国家级纳米科技产业化基地,形成5项以上国际一流原创性成果,占领全球纳米科技战略制高点;实现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用高性能高温合金、增材制造用相关金属与高分子材料等先导材料的国产化开发,促进非晶带材与高性能磁性材料等优势材料的大规模应用推广,做强优势材料产业并辐射带动相关下游产业。到2017年,推进纳米材料在信息、能源、环境、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实现80项以上纳米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20项以上高温合金、增材制造材料等先导材料及其应用产品的开发和批量生产,持续提升非晶带材、高性能磁性材料等优势材料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重点任务分解:
1.纳米技术原始创新和集聚发展。市科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支持纳米原创性技术攻关,搭建共性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吸引全球纳米顶尖人才和团队来京创新创业,建设国际一流的纳米科技创新中心。二是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培育高端纳米产业,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建设北京国家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三是组织召开大型国际研讨会,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相关标准制定,提高北京在全球纳米领域的影响力。
2.先导材料国产化开发和高端产业培育。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支持一批先导材料的国产化开发,促进先导材料及其产品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二是加强先导材料的应用产品开发,培育先导材料高端应用产业,支撑下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3.优势材料产业竞争力提升和辐射带动。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加强优势材料技术创新和产品性能提升,增强优势材料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大优势材料的应用研究和相关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优势材料的大规模应用,辐射带动下游产业发展。
专项十二: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
重点组织实施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金融创新、文化科技融合、现代服务业重构等任务。到2017年,培育一批知名设计品牌,设计产业总收入超过1600亿元,形成一批年收入超过10亿元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集聚一批专业科技服务机构,实现超过1000项重大科技成果交易;形成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培育1000家特色文化科技融合企业,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推进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支撑的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养老健康等服务业应用创新和转型升级。
重点任务分解:
1.科技服务业促进。市科委、西城区、海淀区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开展研发服务创新,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化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二是推进北京“设计之都”建设,实施首都设计产业提升计划,加快中国设计交易市场、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建设。三是鼓励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提供工程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和国际化发展。四是推动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全链条服务模式,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五是推动技术交易服务业发展,促进技术市场发展,推进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建设。
2.科技金融创新。市科委、市金融局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完善首都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科技与金融资本对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二是建立和完善以财政资金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创业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的创业资本运作机制,引导社会投资积极参与,促进创新创业。
3.文化科技融合。市科委、市文资办、市文化局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关键技术,提高对重点文化领域的科技支撑水平,培育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二是加强文化领域技术集成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新兴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事业服务能力。三是推进中关村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支持服务文化科技融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业孵化器和公共服务平台等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4.现代服务业重构。市科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建立完善现代服务业技术支撑体系,提高服务业应用创新和转型升级能力。二是促进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加快完善云计算、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子商务支撑和服务体系,积极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第二篇:技术创新八大行动计划
附件
5技术创新八大行动计划
一、实施产业技术创新行动计划,支撑产业振兴和经济长远发展 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生物、现代制造和电子信息六大新兴产业发展,加紧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通过路线图明确产业技术链条及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问题等,搞好顶层设计和宏观布局,引导研发机构和企业达成共同目标,围绕产业难题开展联合攻关,每年组织实施20项重大科技项目,突破制约产业链条延伸的关键技术,大力推进半导体照明、轻质材料、硅基材料、新药创制等产业链的延伸,提升我省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新兴产业发展速度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五个百分点。
二、实施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行动计划,为加速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和支撑
按照有利于促进全省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科技资源共享的方针,依托我省行业工程技术研究院、高等院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型骨干企业以及科技中介机构,采取部门和地方联动的方式,对全省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中试基地等科技资源按照产业发展需求实现综合集成,构建20个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技术创新服务 1
平台。
三、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产业优势
加强政府引导,发挥中介组织和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围绕重点产业支撑,开展联合攻关, 每年实施10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新产品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加强成果的集成应用推广,在农作物新品种及栽培技术、节能减排等领域每年优选出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阔的50项高新技术成果进行重点推广和示范。
四、实施科技园区提档升级行动计划,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按照“营造创新创业环境、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思路,加快“一带两区四基地”建设。支持哈尔滨市发挥科技优势,加快推进科研院所资源整合,全力打造哈尔滨科技创新城,重点发展新材料、新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支持大庆市建设国家创新园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信息软件等产业。支持齐齐哈尔高新区晋升国家级高新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绿色食品精深加工等产业。支持牡丹江市重点发展硬质合金材料、生物医药和食药用菌等产业。支持佳木斯市重点发展现代农机、轻质合金、高效电机和高压电缆产业。加快黑河市硅基材料、伊春市生态保护与开发、双鸭山煤化工和农垦食品深加工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五、实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动计划,增强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
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科研院所、企业和高校,围绕重点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有机合作,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力争省级联盟组建达到30 个、国家级联盟达到10个。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探索建立科研院所、高校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增强我省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六、实施创新型企业建设行动计划,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全省创新型企业达到30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500家,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研发团队建设,发挥创新型企业示范作用。支持创新型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自主品牌战略、知识产权战略等。完善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实施跟踪评估和动态管理,形成激励企业持续创新的长效机制。
七、实施民生科技工程行动计划,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围绕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安全、健康、环保和富民等4个民生领域,每年组织20项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集成示范和培训推广等项目,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发展。加快疾病防治、公共卫生、医疗器械国产化、中药现代化等技术研发和应用。围绕生态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生态保护、污水处理、城市垃圾处理、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针对新农村建设、科技扶贫等工作,每年组织实施10个科技富民强县、科技扶贫示范和新农村试点建设项目,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和财政增收。
八、实施对外科技合作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以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为契机,进一步拓展科技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深化合作内容,提高对外科技合作的层次。利用省内对俄科技合作中心及国际合作研发基地等平台,围绕能源装备、新材料、现代农业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每年引进20项国外先进技术成果,加快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重点创新项目、重点研究基地、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海外学人创业园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等载体,每年引进20名出国留学和海外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
第三篇:“绿色北京”青年行动计划[推荐]
“绿色北京”青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
序 言
“绿色北京”的提出,是对“绿色奥运”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北京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考。“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以“人与自然和谐与共”为核心理念的生态文明的具体贯彻。建设“绿色北京”,适应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顺应国内外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符合人民群众对宜居环境的基本需求。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北京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建设“绿色北京”,是首都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弘扬生态文明到参与绿化美化活动,从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到推进“青春绿色行动”,从发展绿色经济到倡导绿色消费,首都青年应积极行动起来,深入践行首都生态环境建设理念,全面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全面投身“绿色北京”建设的进程中,首都青年必将锻炼成长、成才发展,为将北京建设成为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奉献青春和力量!建“绿色北京”,做环保先锋,这是首都青年的庄严承诺!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全面贯彻“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绿色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以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消费、建设生态城市为核心,以生态理念、活动项目、队伍机制等为重点,广泛地组织动员青年和社会公众积极投身“绿色北京”建设,为把北京建设成为绿色现代化世界城市贡献力量。
二、行动目标
(一)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类媒体,传播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提高青年和社会公众的生态建设忧患意识和绿色环保责任意识。充分调动青年和社会公众参与“绿色北京”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关注环境、踊跃参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全面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广大青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宣传“绿色北京”理念、开展绿色环保活动、培育绿色环保队伍、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带动全社会为首都生态环境建设做贡献。
(三)有效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广大青年通过参与“绿色北京”建设,努力成为环保知识的宣传者,环境保护的实践者,低碳生活的创新者,环境质量的监督者,绿色文化的传播者,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全面提高环保素养与综合素质。
三、行动原则
(一)坚持科学发展。按照党政要求、社会需要、青年能为的方针,统筹规划、科学设计青年及社会公众参与“绿色北京”建设的途径、方式和项目,为推动首都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二)坚持全员参与。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地组织发动,形成“青年带头、公众参与、社会联动”的良好局面,为“绿色北京”建设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各系统、各行业根据自身特点,寻找结合点,选择重点项目,构建全市性的项目体系。
(三)坚持公益导向。加强舆论引导,广泛动员志愿者参与环保活动,引导社会公众自觉承担更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义务,鼓励社会捐赠,带动环保社团及公益组织全面参与。
(四)坚持实践育人。搭建实践平台,提供活动载体,让青年在实践参与过程中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质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与全社会其他各界人士共同为“绿色北京”建设做贡献。
四、主要任务
(一)青年绿色理念行动
青年绿色理念行动旨在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升青年及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积极传播“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生态文明理念,切实增强社会公众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和践行生态文明的自觉性。
1.开展绿色主题活动。策划、编制“绿色北京”公益宣传片等系列宣传材料,充分应用各种媒体,借助文学艺术等手段,在青年中深入开展以认识环境危机为内容的警示教育;通过开展“环保生态游”等各类符合青年群体认知特点的绿色体验活动,营造广大青年关注生态环境、传播绿色理念的浓厚氛围。
2.深化绿色公益宣传。招募、组建“绿色北京”宣讲团,凝聚大学生、青年环保社团、专家学者等社会各方面的公益力量,深入校园、企业、社区、乡村,结合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开展绿色理念宣传普及活动,使绿色理念成为青年的基本价值选择。
3.推进绿色理念研究。深入开展理论探索,研究构建青年绿色环保素质评价体系,持续开展对青年绿色知行水平的追踪测量和分析研究,着力提升青年参与“绿色北京”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青年的绿色素养。
(二)青年绿色保护行动
青年绿色保护行动旨在针对首都生态环境建设实际,通过开展节水护水、植绿护绿、抵制污染、美化环境等环境保护基础性实践项目,组织广大青年投身首都生态环境建设,努力为改善首都生态环境做出应有贡献。
1.开展青春节水行动。开展环保放鱼、每天节约一杯水等活动,大力培养青年的节水护水意识和能力,鼓励青年通过具体的环保实践为保护水资源做贡献。
2.参与首都蓝天工程。以防治大气污染为目标,引导青年关注空气质量和排放污染情况,从配合相关主管部门开展禁烟、禁止燃烧秸秆、控制工地扬尘等入手,在推进城市、农村地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方面做表率,为首都生态建设做贡献。
3.建设青年绿色基地。贯彻落实《北京市绿化条例》,在山区、平原、荒滩等地,通过种植“幸福家庭树”、“民族团结树”、“友谊林”、“青年希望林”等各种形式,建立青年参与植绿、护绿、爱绿的绿色基地。围绕首都生态建设中长期规划,为首都北京做好水土涵养、防沙治沙、巩固绿色生态屏障做贡献。
(三)青年绿色生产行动
青年绿色生产行动旨在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生产过程中,树立绿色环保意识,进行节能、降耗、减排,通过绿色生产带动绿色经济,推动首都产业优化升级,打造绿色生产体系。
1.倡导循环经济观念。通过在工业、农业、第三产业中开展“青年节约行动”,增强青年珍惜资源、循环使用资源的观念,提升综合运用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开展变废为宝的生产实践,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2.推动生产技术革新。通过“创新创效”等活动,倡导和鼓励青年在生产过程中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推广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加强产品生产的过程管理,防止出现产品生产的过程性污染。
3.研发环保绿色产品。举办“绿色小发明”展示、青年绿色实践博览会等活动,建立青年研发绿色产品奖励机制,引导青年在建筑、交通等领域开发、生产和推广绿色产品。增强青年绿色生产的观念,扶持青年进行绿色相关的创业、就业,带动绿色产业、绿色经济。
4.开展生产监督活动。鼓励青年立足生产岗位,关注身边浪费能源、资源现象,参与节能减排的监督,通过建立青年生产监督的内部反馈渠道,以适当方式进行合理反馈,促进绿色生产。
(四)青年绿色生活行动
青年绿色生活行动旨在推广使用绿色生活用品,倡导广大青年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使绿色生活成为青年日常行为的自觉选择,形成绿色时尚的社会氛围。
1.倡导低碳生活习惯。以“低碳生活,有你有我”为主题,通过举办“北京国际长走大会”等品牌活动,在青年中积极推广绿色价值观念,提倡青年坚持节俭理性的生活方式,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生活习惯,自觉选择低碳生活。
2.引领绿色消费时尚。利用“3·9保护母亲河日”、“3·28世界节能日”、“5·31世界无烟日”、“6·5世界环境日”等各种纪念日,在青年中大力倡导可持续、低消耗的绿色消费模式,在广大青年中推动形成合理选购、适度消费、健康生活的绿色新时尚。
3.鼓励绿色出行方式。积极引导青年更多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在广大车友中开展“少开一天车”活动,倡导广大车友在参与交通限行活动的基础上每月少开一天车,开展碳中和项目,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为打造绿色有序的行车环境做出贡献。
4.推动生活资源利用。结合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日”等宣传活动,引导青年在社区、家庭、单位、公共场所大力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项目,积极配合新型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推广工作,通过青年的带头参与,促进全社会公共意识的养成,推动生活领域的资源循环与再利用。
(五)青年绿色家园行动
青年绿色家园行动旨在通过动员青年广泛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绿色共建和交流合作活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共同建设绿色家园。
1.开展绿色区域创建。全面参与“绿色家庭”评比和“绿色楼宇”、“绿色社区”、“绿色村庄”、“绿色校园”、“花园式单位”等绿化创建活动,不断完善共建活动的普及推广机制。利用相关单位设施,建立首都青少年绿色生态环保教育基地,进行青年绿色环保的示范教育,带领青年参与城乡结合部和郊区农村等重点区域的绿色专题行动和环保宣传。
2.培育绿色环保组织。切实带动北京车友、北京球迷、北京网友等团属青年社团在青年中的影响力,着力培育各类青年绿色组织,鼓励各个社团组织根据自身特点参与绿色北京建
设,开展绿色课题研究、环评考察和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打造有利于广大市民就近就便参与、时时处处奉献的环保实践平台。
3.加强绿色环保交流。广泛开展与世界各国、各地区青年环保组织、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联合国防治荒漠化秘书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继续举办中韩大学生绿色志愿者交流营等活动,不断提升交流层次、拓展合作空间,充分展示首都青年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精神风貌。
(六)青年绿色人才行动
青年绿色人才行动旨在“绿色北京”实践过程中,培养、发现和选树一批青年绿色环保先进个人与集体,在全社会形成支持、鼓励绿色相关行业青年人才竞相涌现的良好局面,为“绿色北京”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打造绿色青年团队。通过“青少年绿色环保论坛”等活动,联系、指导、协调、支持社会各类志愿环保组织,通过“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突击队”等品牌工作,为广大青年立足岗位参与“绿色北京”实践搭建平台。发展、壮大绿色环保志愿者队伍,团结、凝聚绿色环保志愿者骨干队伍。促进青年成为“绿色北京”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2.培养绿色青年人才。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组织青年为绿色生产、生活献计献策,切实培养好、使用好绿色人才,倡导青年投身绿色创新与创业实践。结合“推优荐才”等专项工作,积极向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举荐有突出贡献的绿色青年人才。
3.选树绿色先进典型。通过开展首都绿化美化先进集体及个人、“首都青少年生态环保奖”等评选活动,着力选树青年绿色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全体青年积极参与“绿色北京”实践。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1月至4月)
整合各类媒体资源,构建立体化宣传网络,面向公众开展系列宣讲活动,解读行动内容,发布活动信息,适时启动项目,强化舆论引导,不断提升大众的关注度和认知度,激发调动广大青年参与行动的积极性和热情,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青年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
全面推进《“绿色北京”青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实施开展,结合工作实际,统筹规划项目体系,科学设计项目内容,分级组建项目实施机构,建立和完善项目运行机制、制度,抓好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管理调控,精心打造特色活动品牌,形成层级联动、整体推进、高潮迭起的活跃局面。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10月至12月)
认真做好《“绿色北京”青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评估验收和总结展示工作,总结工作经验,展示项目成果,评比表彰先进,初步形成具有示范推广效应、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运作模式,进一步探索研究“绿色北京”青年行动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和实现途径。
六、工作机制
(一)协调联动机制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设立“绿色北京”青年行动的领导协调机构,统筹落实行动计划。形成共青团与市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不断完善行动计划的工作机制。
(二)组织动员机制
坚持组织发动与社会动员相结合的动员机制,优化社会动员模式。搭建“绿色北京”青年行动的学习、实践、监督、反馈等平台,通过动员青年群体带动广大社会公众、青年绿色环保组织参与“绿色北京”青年行动。
(三)评估管理机制
根据“绿色北京”青年行动实施步骤,对任务策划、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引入社会化评价机制和专家专业队伍指导机制。对普及类与指标类任务分类管理,加强信息化沟通和管理。
(四)激励保障机制
以公益为导向,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多渠道的保障体系。提供政策、组织、人员、场地、经费等多方面的保障。构建网络信息平台,发掘、宣传、表彰典型人物和集体,通过有效激励措施激发广大青年参与热情。
第四篇:“科技北京”青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
“科技北京”青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
序 言
“科技北京”是北京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理念。要通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加快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北京”也是北京城市发展的一项长期社会实践。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环境氛围,实现共建共享。“科技北京”还是北京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文化特征。要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鼓励创新、鼓励创业、鼓励创造的城市精神,激发全社会的活力。
青年是建设“科技北京”的生力军,在建设“科技北京”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做出贡献、实现发展符合青年的根本愿望。北京为青年施展才能、进行科技创新和创业就业提供了广阔舞台,站在世界城市的高度推动首都建设需要青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为祖国科技腾飞而奋斗”。在积极投身“科技北京”建设的进程中,首都青年要把握机遇,勤奋学习、锐意创新、大胆创造,努力在“科技北京”的建设中大有作为!
建“科技北京”,做创新先锋,这是首都青年的庄严承诺!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以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倡导创新创效、促进创业就业、培养创新人才、优化发展环境、共享科技成果为重点,通过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优势,广泛组织动员青年积极参与“科技北京”建设,发挥生力军作用,并在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学习型社会,推动北京向世界城市目标发展。
二、行动目标
(一)青年科学素养和自主创新创业意识显著增强。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和《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方案》,加强青年学习型组织建设,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全程学习等先进理念深入青年,青年整体科学素养显著提高。鼓励青年自主创新和依靠创新进行创业,引导青年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创业,努力形成积极进取、勇于实践的创新文化氛围,青年的创造活力进一步增强。培养青年对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青年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和科学文化交流活动蓬勃开展,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在青年中广为传播和树立,并辐射到全社会。
(二)青年创新创效和创业活动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显著提高。通过更好地引导和服务,使青年从事科技创新工作和开展创业活动的比例进一步提高,青年的创新创效能力进一步增强,青年的科技成果更加丰富,成果的产业化能力显著增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青年创业企业得以快速成长,从而促进首都高新技术产业更加蓬勃发展,推动首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最终让青年和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科技成果带来的更多实惠。
(三)青年科技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取得显著成效。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吸引社会各方面对青年开展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的关注与支持,积极引导青年通过科技创新和创业成长成才。积极营造适宜的实践环境,推广青年自主创新创业的成功经验,提供更多政策方法指导和资金物资支持,促进更多青年学习和尝试创新创业。积极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全市
形成引导、组织、服务、支持青年开展科技创新创业的多部门协作模式,集成各相关政策加强对青年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持和保障。
(四)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果。进一步增强人才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和改进青年人才培养和服务工作,吸引更多青年人才,使北京的青年科技人才进一步集聚,各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青年创新型人才大量涌现,各行各业的青年都发奋成才、争当人才,全社会都更加尊重人才、善待人才,首都青年人才工作得到更加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
三、行动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尊重青年成长成才的普遍愿望和基本规律,坚持以服务促引领,通过多形式、多方位、多层次的组织发动,充分调动青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发挥青年在“科技北京”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让青年在实践中受教育、得发展。
(二)坚持科学实施。从“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大局出发,紧紧围绕“科技北京”建设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深入研究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现实要求,对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对青年进行科学指导,做到统筹兼顾、与时俱进。
(三)坚持注重实效。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整合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合力,建立工作量化标准,把服务大局、服务青年、促进团的组织和事业发展落到实处,不断增强《“科技北京”青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四、主要任务
(一)青年科普实践行动
1.大力培养青年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深入开展学术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宣传教育活动,在青年中培养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理性精神、求真精神、协作精神、开放精神和实践精神,引导青年吸收科学文化遗产,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善于理性思考,坚持求真求实,培养青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宝贵品质。
2.积极引导和组织青年开展科普志愿服务。充分发挥青年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建设科普志愿者队伍,广泛宣传科学理念和科学技术,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升;积极引导青年学生科技社团开展“科学商店”、“科技下乡”、“科普进社区”等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科普工作在基层的深入开展。
3.全面开展青年科技品牌活动。继续办好北京青少年科技博览会、北京青年学习节等已有品牌活动,不断巩固青年科技活动阵地;积极创新青年科技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设计开展北京国际青年科技节、北京青年创新创业博览会等活动,加强首都青年与国内外青年在科技领域的交流与互动。
(二)青年科技创新行动
1.鼓励各行各业的青年进行创新创效。以深入开展“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成果评比活动、展示活动、宣讲推广活动为载体,借助征文、演讲、展览、研讨等形式带动各行各业的青年踊跃参与创新创效,为生产经营做贡献,在创新创效中增收致富。继续办好“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未来杯”中学生科技创意作品竞赛,拓展青年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吸引全市青年学生开展学以致用的创新实践活动。
2.支持青年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体现青年创新创业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倡导青年围绕节能环保等领域进行创新创业,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充分利用北京现有的24家大学科技园、8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创业孵化资源,推进青年创新创业行动的开展。同时,设立北京青年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支持种子基金,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等多方面资金投入,形成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体系;同时,打造青年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政策指导、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引进和成果交易等一系列公共服务,支持一批有发展潜力、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技术创新能力且富有创新活力的青年实现自主创新创业并把企业做大做强。
3.推动青年积极参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探索适合青年的产学研结合的知识创新模式,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合作建立“青年产学联盟”,鼓励青年走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通过生产研究,实践所学知识,参与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昌平青年创业示范园和石景山青年创业示范园的示范带动作用,支持和引导具备条件的大学科技园、区县科技园发展并建立青年自主创新创业基地,为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三)青年创业就业行动
1.完善青年创业就业促进工作体系。筹建北京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中心,完善工作制度,统筹协调与已有团属青年创业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能和分工,积极与相关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开展合作。大力发展北京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实施各类支持项目,培养一批优秀青年创业人才,扶植一批成功青年创业企业。
2.建设青年创业就业信息服务和维权平台。积极提供政策解读、法律咨询、科技创新创业援助、就业指导、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切实提高青年创业就业能力和青年创业就业成功率。开展青年创业就业维权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举办专题法律讲座和培训,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援助。
3.完善青年创业就业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北京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青檬夜校、青檬网校)的公益培训功能,提高培训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扩大青年受益面。市级团组织每年培训300名青年创业带头人,区县局级单位团组织通过各种途径每年培训创业青年10000人,并完善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团组织和企业、学校等系统青年创业培训体制。同时,广泛发动并联合社会公益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年创业就业培训和创业体验活动,特别是帮助贫困家庭青年以及外来务工青年参与技能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整体提升青年创业就业能力。
4.深入开展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多方面、多领域、多形式创建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将见习基地稳定在1000家左右,每年提供见习岗位20000个。加强对见习基地的规范化指导和要求,提高见习岗位的上岗率和见习后的就业聘用率,加强首都学校战线共青团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做好见习岗位信息发布、见习基地进校园、见习协议签署、人身意外保险购置等服务和保障工作,大力推广见习经验,吸引和保障更多青年参与见习。积极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创建见习基地,鼓励青年在高新技术企业中进行见习。
(四)青年科技人才行动
1.建设“北京青年科技人才数据库”。开展创新型拔尖青年人才标准的研究,科学定位青年科技人才尤其是拔尖人才的认定标准,以此为基础,整合相关信息资源,共同开发建设“北京青年科技人才数据库”,完善吸纳、更新、发布、评估功能,形成“百、千、万”的青年科技人才信息体系,把握北京青年科技人才的发展状况和规律,为北京科技人才工作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2.大力吸引凝聚青年海外科技人才。筹建北京青年海外学人中心,整合、构建北京青年海外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优化服务青年海外科技人才的政策、制度环境,建设长效服务体制与机制,鼓励青年海外科技人才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业和就业。
3.推动青年科技人才组织建设。面向不同层面青年科技人才,引导并推动青年科技人才组织建设,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凝聚和服务功能。积极筹建北京青年科学家协会、首都大学生科技协会和北京青年科普志愿者协会。
4.建立青年科技人才表彰奖励体系。包括:设立青年科技创新政府奖,对在“科技北京”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一线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予以表彰和奖励;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创业优秀导师评选,激励全市大、中、小学校,高、中等职业学校,科研院所及校外教育机构的广大教师和科普工作者,以及指导青年创业就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物评选,积极引导和鼓励留学人员来京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为北京经济发展做贡献;在科普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中开展科普人物评选活动。
(五)青年科技共享行动
1.共享理论研究成果。建设“科技北京——青年发展研究中心”,动态研究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科技北京”建设进程和效果、青年的发展状况与对策等重要课题;开展“科技北京——青年网络论坛”和“科技北京——青年高峰论坛”活动,促进青年和全社会共享理论研究成果,深化思想交流。
2.开展科技成果体验活动。加强协调与合作,促进高校实验室、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对青年和社会的进一步开放,提供青年和广大人民群众走近科学殿堂、体验科技成果的机会,更好地发挥科研活动和科技创新对青年和社会在观念与行为上的积极作用。
3.开展科技生活共享活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与社区、乡村、中小学和公共服务企事业单位开展共建活动,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推广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应用便民技术和成果,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努力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科技北京”建设成果的生动局面。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1月至4月)
通过媒体宣传和科普志愿者宣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科技北京”建设理念、《“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和《“科技北京”青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宣传解读工作,营造全社会关注青年科技创新的有利氛围,激发青年投身“科技北京”建设和努力创新创业的使命感与荣誉感。指导各级团组织和青年组织制定工作方案,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实现上下联动和稳步开局。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
按照总体目标要求和行动原则,对各项行动内容进行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重点做好协调整合社会资源、保持青年广泛参与、持续进行社会发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基层联系实际创新等方面的工作,达到全局活跃、亮点突出,社会认同、青年满意的实施效果。
(三)总结展示阶段(2012年10月至12月)
初步形成一批青年科技创新成果,培养一批青年科技人才,树立一批创新创效和创业典型,通过大力宣传和展示,进一步扩大《“科技北京”青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社会影响;同时,在认真总结三年经验的基础上,做好新的规划工作,推动“科技北京”青年行动向纵深发展。
六、工作机制
(一)组织领导协调机制。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建立《“科技北京”青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组织领导协调机制,既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带动作用,又通过协调、整合和统筹全市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计划实施。
(二)社会资源整合机制。依托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北京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资助青年创业就业示范性项目,推动青年创业就业研究、交流,支持青年创业就业的各类服务和活动。通过发挥基金会的社会公益性,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募集资金,为计划实施提供资源保障;通过有规划、有重点、分层次的对基金进行投资使用,发挥社会资源的最大效益。
(三)专业指导拓展机制。充分发挥北京市青年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的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继续立足青年需求,拓展工作思路,按照《“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中的技术创新要求、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认可程度,建设若干服务青年创新创效和创业就业的公共平台。充分发挥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和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对青年的联系和服务功能,开展品牌活动并加强对青年自组织和青年社团的指导。
(四)日常工作服务机制。创建北京青年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北京青年海外学人中心,形成日常工作机制,将计划中各项具体行动细化到中心任务中,设立专岗专人负责计划各项任务的日常工作。
(五)信息发布互动机制。加大投入,建设和完善网络平台,为计划实施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支持,增进青年之间、青年与社会之间、青年与团组织之间的互动,扩大计划对青年的影响和覆盖。
第五篇:北京昌平区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北京市昌平区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年)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办好学前教育”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根据《教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及本市要求,不断促进昌平学前教育优质和谐、健康持续发展。在实施昌平区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结合本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特制订本计划。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昌平区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把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缓解入园难作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按照《昌平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制定的目标任务,不断加大投入,扩大资源,创新机制,提高办园质量,促进了全区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从2011年起,区政府连续三年把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市区共投入学前教育专项资金3.4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7所,新增学位8130个。北京市示范幼儿园由3所增加到4所,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由12所增加到23所,市级早教基地由9所增加到11所,区级示范幼儿园由12所增加到19所。市
级骨干教师由6人增加到9人,区级学科带头人由12人增加到19人,区级骨干教师由44人增加到75人。目前,全区共有登记注册幼儿园112所,在园幼儿23294人,初步缓解了入园难,逐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本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区域内人口数量迅猛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与不断扩大的学前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公办园数量不足与老百姓日益增长的优质学前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机构编制紧缩与学前教育资源扩大对教师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一是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仍不足,特别是昌平中心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地区,常住适龄儿童学位缺口较大。如北七家、东小口、回龙观、沙河等地区入园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入园难”和“入公办园难”问题仍然突出;二是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管理不能很好地有效落实;三是新建幼儿园手续进展缓慢。特别是5所镇中心幼儿园,需要土地、规划、环保、发改、消防等部门审批,前期手续办理周期长,进展比较缓慢,制约了这些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四是幼儿教育师资供给仍不足,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和公办性质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大,师资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差;五是城乡结合部地区无证办园现象仍然突出,安全隐患较大。
二、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立足昌平“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教新区”的发展定位,以“打造昌平教育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为发展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证基本、广泛覆盖、公益公平、普惠为民、保教结合、科学育儿的原则,继续深化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以公办园为主体,以民办园为补充,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格局。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总量,提升学前教育品质,提高全区学前教育整体水平。
(二)具体目标
1.扩大资源。到2017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0所,其中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11所,新建镇中心园5所,新建村办园17所,改扩建幼儿园7所,共计增加9000余个学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办、普惠学前教育的需求。
2.调整结构。新建幼儿园以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农村地区以教委办园为主体,不断扩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比例,到2017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达到85%。
3.提升质量。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全幼儿园动态监管机制。不断提升办园水平,到2017年北京市示范幼儿园达到5所,一级一类幼儿园达到28所,昌平区示范幼儿园达到25
所。专任教师90%达到大学专科以上学历。高级教师达到10人,市级骨干教师达到12人,区级学科带头人达到23人,区级骨干教师达到85人。
4.打造特色。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幼儿园内涵发展提升教育品质,教委所属幼儿园50%以上办有特色。
三、主要举措
1.实施学前教育建设工程
(1)加快推进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前期手续办理速度,尽快完成阳坊镇中心园、流村镇中心园、北七家镇中心园、小汤山镇中心园、百善镇中心幼儿园5所镇中心园建设任务,达到每个镇一所中心园的目标。
(2)重点做好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和管理工作。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11所。2015年底完成小区配套幼儿园的普查工作,制定《昌平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委托管理办法》,按照文件要求把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统筹安排,进一步理顺办园体制,把小区配套幼儿园举办成公办幼儿园或委托举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3)加大村办园建设力度。根据北京市《关于加强村办园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指导意见》,做好村办园建设规划,加快南邵镇姜屯村幼儿园、百善镇上东廓村幼儿园等17所村办园建设速度,完善区、镇、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地
区学前教育质量。
(4)不断扩大政府办园规模。改扩建财贸幼儿园、崔村镇中心幼儿园等7所幼儿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办学前教育的需求。
2.实施人才强教工程(1)保证学前教师数量
按照北京市办园条件标准,保证每年3—4所新建教委所属幼儿园及时足额配备师资。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6号令)及《北京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的要求,继续在昌平职业学校开设学前教育班,每年培养60—120人;积极与北京生源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争取每年接收40人,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师资短缺问题。按照《北京市昌平区教委所属幼儿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特设岗位管理办法(试行)》和《北京市幼儿园、托儿所办园条件标准(试行)》相关要求核定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同时在公办幼儿园探索灵活的用人机制,由编制部门核定控制数,由财政部门按核定数拨付工资总量,保证在编教师与非在编教师同工同酬,解决师资紧缺难题,确保幼儿园健康发展。
(2)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不断提高教师及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做好新任教师培训、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园本培训以及食堂人员、卫生保健人员等专项培训。
全面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通过理论研修、调研指导、交流展示、反思跟进、宣传辐射等一系列活动,切实推进各级各类幼儿园的课程改革进程。充分发挥区学前教研室的引领作用,关注教研实效,培育教研文化,积极倡导并逐步形成促进幼儿教师主动学习、反思、研究、实践、合作、共享的区域教研氛围,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3)加强名园长、名教师培养
通过专家引路、举办园长培训班、办园思想研讨会等,提高园长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建设一支既懂教育又善管理的园长队伍。不断完善考评机制,科学评价园长的各项工作,使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依托北京市教委培训项目,以及业务园长、骨干教师等专业培训,着力构建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培养、造就一批名师。
(4)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成立昌平区学前教育专家组,发挥北京市骨干教师、昌平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指导幼儿园上级上类,做好教师培训,带领全区学前教师共同发展。
3.实施幼儿园质量提高工程
(1)村办园、民办园——保规范。加强对村办园、普惠性民办园教育质量的动态管理与监控,着力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形成既科学规范又符合实际,并且涵盖幼儿园各项工作的质量评价标准体系。通过学前教育督导、幼儿园考核、幼儿园
视导、日常检查等评价方式督促幼儿园认真执行教育法律法规,规范办园,健康发展。
(2)级类幼儿园——促均衡。全区各级各类幼儿园进一步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高教育质量。建立以优秀园所、优秀教师为骨干的教育教学研究和业务指导网络,实现城乡优质资源共享,提升教育整体水平。通过组建幼儿园学习共同体、城乡幼儿园手拉手、示范园支教等方式帮助幼儿园上级上类,推进各级各类幼儿园协调发展。
(3)区级示范园——抓特色。区级示范园要在办学理念、园所管理、文化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育科研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与实践,鼓励幼儿园逐步内涵发展、办有特色,并为评选市级示范园奠定基础。
(4)市级示范园——树品牌。市级示范园要以品牌特色和园本课程建设为主线,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并引导幼儿园研究制定园本课程与教材,形成特色课程体系,能在昌平区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在北京市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4.实施普惠园培育工程
(1)积极改善公办性质和普惠性民办园办园条件。争取市级专项资金,按照北京市标准不断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投入力度和公
办性质幼儿园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办园条件,提高普惠幼儿园办园质量。
(2)加大民办园审批力度,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民办园,加大对条件较好的无证园的扶持,达标一所,审批一所,培育一所,不断扩大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总量。
5.实施无证园治理工程
目前,昌平区还存在一批未经审批幼儿园,主要集中在北七家镇、回龙观镇、沙河镇、东小口镇、小汤山镇、马池口镇、城南街道和城北街道。进一步贯彻落实《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与防范工作的意见》,成立昌平区幼儿园安全管理与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和安全隐患整治工作组,明确各部门和镇街职责分工,形成合力。明确各类幼儿园安全管理与防范工作目标。建立未经审批幼儿园安全防范定级分类管理的模式及长效管理的模式,按照“审批一批,规范一批,取缔一批”的要求,进行分类分步治理,动态监管,对予以保留的有一定规模和条件基础的无证幼儿园提供扶持,确保安全。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昌平区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领导小组,由主管教育工作的副区长担任组长,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区教工委书记、区
教委主任担任副组长,相关委办局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委,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落实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共同推进学前教育发展。
明确各部门职责,机构编制部门要结合实际及幼儿园编制标准要求,确保教师编制。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大幼儿园建设发展力度,做好幼儿园建设和幼儿园收费监督工作,建立幼儿园收费备案、审核制度,落实幼儿园水、电、燃气收费相关优惠政策。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完善学前教育的投入保障政策,加强对项目单位的监督,确保本计划中提出的经费投入到位。城乡建设部门牵头,规划、教育和国土资源等部门配合认真落实本市关于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关意见,完成小区配套幼儿园普查、回收、补建等工作,并在政府信息网页上公布小区配套园所基本信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完善幼儿园教职工的人事(劳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和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政策,确保新开办的公办幼儿园编制到位。综治、公安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与规范管理,整治、净化周边环境,配合做好未经注册园的调研和取缔工作。卫生计生部门要监督指导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民政、工商、质监、安监、药监等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继续加强对幼儿园的指导与管理。
(二)资金保障
不断加大投入,特别是对三年行动计划中涉及的幼儿园给予重点保障。
1.办园标准达标补助资金
教育部门办园及其他公办性质幼儿园(未申请过办园标准达标补助项目的园所),按照《北京市托幼园所办园(所)条件标准》中一级标准,对未达标的幼儿园,根据实际教学班数,按照每个教学班30万元的标准给予经费补助。
2.村办园建设补助资金
经镇政府申请、区教委审核、市教委批准的新建村办幼儿园,按照《北京市托幼园所办园(所)条件标准》中一级标准,根据实际教学班数,按照每个教学班40万元的标准给予经费补助。不足部分由区、镇政府补足。
3.生均定额补助资金
接收本市户籍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园的公办性质非教育部门办园,包括镇农村幼儿园、街道幼儿园、集体性质幼儿园、其他部门幼儿园。根据在园幼儿数,按照每生每年3600元标准予以补助。
4.普惠民办园补助资金
鼓励北京市民办幼儿园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办园质量,提供普惠性服务。对保教费收费标准每人每月不超过2000元(不含2000元)、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园人数不低于5%,且考核及年检合格的民办
幼儿园实施补助。每年按照以下标准予以补助:
(1)对保教费收费标准每人每月不超过1500元(不含1500元)的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办班规模3个班以下(含3个班),每所幼儿园补助经费8万元;办班规模3个班以上6个班以下(含6个班),每所幼儿园补助经费18万元;办班规模7个班以上12个班以下(含12个班),每所幼儿园补助经费26万元;办班规模13个班以上,每所幼儿园补助经费40万元。
(2)对保教费收费标准每人每月在1500元(含1500元)至2000元之间的(不含2000元)的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办班规模3个班以下(含3个班),每所幼儿园补助经费4万元;办班规模3个班以上6个班以下(含6个班),每所幼儿园补助经费9万元;办班规模7个班以上12个班以下(含12个班),每所幼儿园补助经费13万元;办班规模13个班以上,每所幼儿园补助经费20万元。
5.设立昌平区学前教育专项奖励资金
每年设立200万元学前教育专项奖励资金,用于奖励教育部门办园在提高办园质量、打造园所特色方面的先进园所和优秀个人,进而推进学前教育发展,促进园所规范管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机制保障
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幼儿园的管理主体。依据《北京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村办园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指导意见》(京教学前【2013】
3号)文件精神,新建村办园采取镇办镇管的形式,由幼儿园所在镇(街道)统一管理,教委负责业务指导。未经审批幼儿园由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各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确保安全。按北京市文件不断加大对各类幼儿园的扶持力度,探索公办、民办幼儿园运行和教师工资社会保障的财政扶持机制,稳定教师队伍,增加普惠性幼儿园比例,促进各类幼儿园的协调发展。
发展学前教育,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昌平区将按照“打造昌平教育品牌,创建首都教育发展新兴区”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幼儿园建设,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