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技术创新管理制度
目的
为进一步推动集团的技术创新工作,规范技术创新活动。2 范围
适用于技术创新基金的管理、使用及技术创新项目的立项申请、项目实施、成果评审、成果奖励。职责
3.1 技术发展部软件开发、软件评估的组织工作; 3.2 计算中心负责集团软件的管理。4 要求
4.1 技术创新基金
4.1.1 公司以年技术服务收入的3%作为技术创新经费,划入专设的技术创新基金帐户。基金主要用于省、市级项目的配套资金及公司级技术创新项目经费,其中65%用于硬件投入,35%用于工作费用及奖励。
4.1.2 省、市级重点项目,在资金不足时可申请配套资金,比例一般为该项目经费的1-2倍。
4.1.3 技术创新基金接受公司各级组织、项目组及个人的捐赠。4.2 技术创新项目的申请
4.2.1 下列项目可由项目组书面向技术创新委员会提出立项申请。a)公司承担有关部门下达的专题科学研究课题;
b)公司组织的专题研究项目;QC活动;计算机软件开发;生产设施、工具、生产流程、生产管理的改进和革新的实施;
c)应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各类技术生产活动; d)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技术竞赛活动; e)公司内员工撰写发表的学术专著、论文; f)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其他技术创新活动。
4.2.2经技术创新委员会分析论证同意立项的创新项目可向财务申请设置项目帐户,并及时划入核准的经费。
4.2.3技术质量部负责立项、撤销申请书的接收,负责对技术创新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4.3 技术创新项目实施
4.3.1技术创新项目实行由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下同)负责制的项目管理形式。项目经理有本项目费用支付权及项目组组成人员的确定权,亨有成果奖励的分配权。同时,项目经理应按批准的项目实施计划开展工作,并对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果负责。
4.3.2技术创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项目的进度、阶段成果、人力资源、资金的情况和需求提出变更申请,经技术创新委员会批准后执行。
4.3.3 技术创新项目在进行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的由项目组提出撤销项目的申请,经技术创新委员会批准后撤销。
a)项目经费无法到位的; b)合作项目的合作方取消合作的; c)其他导致项目无法实施的原因。4.4 技术创新成果评审
4.4.1技术创新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可向技术创新委员会提出成果评审的申请,申请中必需包括项目实施过程及取得成果的总结。
4.4.2 技术创新成果的评审由公司技术创新委员会组织,首先由专业组对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审核,再由公司技术创新委员会作出是否给予通过的决定。评审一般每年进行一次,亦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
4.4.3技术创新项目成果通过评审后,项目组应及时做好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成果需上报的,由技术发展部组织进行上报。
4.4.4技术创新项目成果未能通过评审的,应根据评审意做好下一步工作,需变更的可按第十条提出变更申请。
4.5 技术创新成果奖励
技术创新委员会每年进行一次优秀创新成果评选活动,所有技术创新项目成果都可以参加评选活动,获奖项目将给予奖励。具体按公司《技术创新成果奖励暂行规定》执行。
第二篇:技术创新管理制度
技术创新管理制度(试行)
1.总则
1.1为保障公司持续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不断提高公司技术创新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开发、利用内外部资源,促进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增强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制定本制度。
1.2技术创新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运用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提高质量、创新产品、节能降耗、改善劳动环境等一系列技术活动。
1.3围绕公司发展需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工作,重点解决生产中的共性、关键性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保障公司快速健康发展。
2.创新原则与目标
2.1公司大力鼓励和支持技术进步,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产品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培养科技人才,保护知识产权,促进自主创新。
2.2 技术创新遵循下列原则:
2.2.1 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
2.2.2 以产品工艺生产为主线,配套安排原料、能源、环保以及相关的技术装备,形成系统配套性;
2.2.3 以市场为导向,以持续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为目标,以效益为中心;
2.2.4 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起点和水平,避免低水平重复和封闭式发展。
2.3 技术创新工作目标:
2.3.1 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更好地满足目标市场需求;
2.3.2 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盈利能力及市场竞争力;
2.3.3 更新设备,不断提升设备性能,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改善环境,促进安全清洁生产;
2.3.4 改进操作技术,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方法,促进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2.3.5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
3.组织管理
3.1技术发展部是公司技术创新工作归口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创新宏观管理与统筹协调,促进成果推广应用,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推动创新水平提升,落实完善创新制度。
3.1.1 技术创新方向性研究;
3.1.2 技术创新工作管理、协调服务;
3.1.3 建立健全公司技术创新工作激励机制;
3.1.4 技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管理;
3.1.5 申报国家和省、市级科技成果(奖),促进成果推广应用。
3.2各生产、技术单位是公司技术创新主体,根据本身发展目标,结合自身实际,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确定技术创新基本要求和阶段目标,中心任务与重点领域,并采取有效措施付诸实施。
4.创新实施
4.1 各生产、技术单位具体负责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4.1.1 关注行业技术进步状况,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市场信息并进行充分论证,民主、科学决策,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创新计划;
4.1.2 创新产品、技术与工艺,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并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4.1.3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产品,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
4.1.4 应用新能源、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技术,发展循环经济;
4.1.5 创造、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努力完善企业标准,积极参与制定地方、行业和国家技术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系;
4.1.6 技术创新课题档案、秘密管理;
4.1.7 坚持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技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加强技术协作、促进成果转化、提高职工素质为重点,深入推进职工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
4.1.8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员工创造性劳动,激发职工创新活力;
4.1.9 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造就专门技术人才,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充分发挥技术人员作用。
4.2 投资超过三万元(含)的技术创新课题,以“项目化运作”方式予以实施。
4.3创新课题如期完成后,由生产、技术单位对课题创新内容、应用效果、经济效益以及成果创新性、合理性、实用性等作出客观、公正评价,并予以结题。
5.保障措施
5.1 生产、技术单位应当将技术创新纳入预算,确保创新投入。
5.2 建立和完善对技术创新投入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创新经费的管理、监督和审计,提高使用效益。
5.3强化创新激励,公司定期对在新产品开发、新技术与新工艺研究、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科技管理、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5.4 将创新业绩作为对技术人员进行评价、晋升、职称评聘等事项的重要依据。
6.成果管理
6.1 创新课题取得的技术成果归属,除另有约定外,属公司所有。
6.2在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实物资产,按公司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6.3通过技术创新取得的技术成果可以作为申请政府、公司内部有关表彰奖励的依据。
7.附则
7.1 本制度由技术发展部负责解释。
7.2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第三篇:技术创新管理制度
技术创新管理制度
1、项目监理部应以“规范制度、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三项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为基础,切实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以科技创新带动人才队伍培养,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的要求,积极开展科研创新活动。
2、总监理工程师牵头成立技术创新活动小组,具体负责技术创新的开展和总结。
3、项目监理部内部应大力提倡技术创新,并积极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条件,按照各自管理工作权限,对成绩突出的根据考核制度给予表彰和奖励,以促进技术创新工作的健康开展。
4、总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组织技术创新的转化和转换,组织或参加项目管理机构组织的技术创新评审和总结。
第四篇:技术创新工作室设施管理制度
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设施管理制度
1、爱护工作室物品,注意保护工作室内的所有设备、设施、仪器、工具、图书等设施。
2、任何人不得将工作室工具、仪器、图书等设施带出工作室,如有特殊需要向工作室管理人员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带出。
3、注意用电安全,不能随便乱接电路、乱装器件,在设备或器件联通电路的情况下不得随便拆卸,遇到电路危险情况时,应冷静处理,先切断电源,再检查故障。
4、科学使用工作室的仪器,一定要在明白仪器使用方法后方可使用,对于不明白使用方法,因操纵错误造成仪器损坏的情况,责任到人,谁弄坏谁负责。使用仪器时,注意轻拿轻放。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仪器异常,应立即关机,并查明原因。仪器使用完成后先做使用登记,再切断电源放回原处。定期对贵重实验仪器进行保养。
5、不得利用工作室电脑参与一切与工作学习无关的娱乐活动。
6、每位工作室成员在离开工作室之前必须对门窗及用电物品进行细致检查,保证门窗随走随关,用电物品电源关闭。
7、非工作室人员未经允许禁止进入工作室,如有特殊需要,必须在工作室成员的带领下方可进入。
8、注意工作室卫生,不得在工作室内乱扔垃圾,由于工作产生垃圾必须随时清理,保证工作室干净整洁。工作室卫生由专人负责。
第五篇:技术创新工作总结
技术创新工作总结
在国内外建筑施工企业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科学与技术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显现得更为突出。上海建工七建集团第七工程公司南桥保障房项目部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精神,按照区总工会,大居推进办的要求,科学地分析形势,抓住建筑施工与科技发展规律,将企业技术创新做为公司的重要措施,在区总工会,大居推进办的正确领导和支持指导下,我们认真按照要求,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满腔热忱地投身于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把我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就
2012年技术进步作简要的总结:
对于南桥经适房项目来说,天天要跟“现场管理”打交道。现场管理实际上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创新现场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管理创新水平,代表了企业的创新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内抓创新,外
抓市场,以创新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创新现场管理。
创新现场管理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创新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并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二是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创新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创新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定置安全科学,员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三是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实上,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和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创新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施工作业创新管理、物资流通创效
管理、施工质量创新管理以及现场整体创新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等。通过对上述施工现场的主要创新管理内容的优化,来实现我们的创新管理目标。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二是彻底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科学合理的组织作业,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三是优化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四是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及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不断降低成本;五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尽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六是均衡地组织施工作业,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七是加强基础工作,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八是文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作业。
创新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一是以人为中心,优化施工现场全员的素质。现场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突显了规章制度的局限性。庞杂的施工现场,众多的工种和岗位,越来越短的工期,以及不断压缩的管理层,使得我们不可能做到时时监督,处处检查。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的根本就在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千方百计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
术素质的提高。
二是以班组为重点,优化企业现场管理组织。班组是企业现场管理的保证。班组的活动范围在现场,工作对象也在现场,所以,我们加强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无一例外地通过班组来实施。班组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承担者。抓好班组建设就是抓住了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必须以班组为重点。
三是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效益。质量与成本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的效益。任何时候市场都会只钟情于质优价廉的产品,而质优价廉的产品需要严格的现场管理来保证。否则,企业将因为产品质量与成本问题而难以再开拓新的市场,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继往地对创新现场工作狠抓落实,加强对员工的创新现场工作的培训,提高全员创新现场工作意识,更好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第七工程公司
南桥经适房项目部
2012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