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演出资格证下半年重点法规政策2017.4.12

时间:2019-05-14 08:2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演出资格证下半年重点法规政策2017.4.1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演出资格证下半年重点法规政策2017.4.12》。

第一篇:2017演出资格证下半年重点法规政策2017.4.12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

一、《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六条

设立文艺表演团体,应当有与其业务相适应的专职演员和器材设备,设立演出经纪机构,应当有3名以上专职演出经纪人员和与其业务相适应的资金。

二、《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七条

设立文艺表演团体,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设立演出经纪机构,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文化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批准的,颁发营业性演出许可证;不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二、《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

演出经纪机构是指具备《条例》第六条第二款规定条件,从事下列活动的经营单位:

(一)演出组织、制作、营销等经营活动;

(二)演出居间、代理、行纪等经纪活动;

(三)演员签约、推广、代理等经纪活动。

三、《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

申请设立文艺表演团体,应当向文化主管部门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请书;

(二)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住所和从事的艺术类型;

(三)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四)演员的艺术表演能力证明;

(五)与业务相适应的演出器材设备书面声明。

前款第四项所称演员的艺术表演能力证明,可以是下列文件之一:

(一)中专以上学校文艺表演类专业毕业证书;

(二)职称证书;

(三)演出行业协会颁发的演员资格证明;

(四)其他有效证明。

四、《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条

申请设立演出经纪机构,应当向文化主管部门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请书;

(二)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住所;

(三)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四)演出经纪人员的资格证明;

(五)资金证明。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增设演出经纪机构经营业务的,应当提交前款第(一)、(四)项规定的文件。

考题1:(判断)

文艺表演团体申请从事营业性演出活动,应当有三名以上的专职演员,和与其演出业务相适应的专职演员和器材设备。(错)对专职演员没有人数限定

考题2:(单选)

设立文艺表演团队,应当向哪一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A)A.演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 C.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 D.省级工商主管部门

五、《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八条

设立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应当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并依照有关消防、卫生管理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20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备案。

六、《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九条

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应当自领取证照之日起20日内,持上述证照和有关消防、卫生批准文件,向所在地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备案,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出具备案证明。备案证明式样由文化部设计,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印制。

考题1:(判断题)

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0日内向所在在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单门备案(错)应为:20日

考题2:(判断题)

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应当自领取证照之日起20日内,持上述证照和有关消防、卫生批准文件,向所在地县级文化主管部门申请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错)应为:备案,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出具备案证明。备案证明式样由文化部设计,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印制。

七、《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九条

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经纪机构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营业性演出经营项目,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换发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并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应当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并向原备案机关重新备案。

考题:(多选)

根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规定,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经纪机构变更以下哪些内容,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换发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并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ABCD)

A. 名称 B. 住所 C. 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D. 营业性演出经营项目

八、《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十条

以从事营业性演出为职业的个体演员(以下简称个体演员)和以从事营业性演出的居间、代理活动为职业的个体演出经纪人(以下简称个体演出经纪人),应当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个体演员、个体演出经纪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20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备案。

九、《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九条

个体演员可以持个人身份证明和本实施细则第七条第二款规定的艺术表演能力证明,个体演出经纪人可以持个人身份证明和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证明,向户藉所在地或者常驻地县级文化主管部门申请备案,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出具备案证明。备案证明式样由文化部设计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印制。

十、《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十三条

文艺表演团体、个体演员可以自行举办营业性演出,也可以参加营业性组台演出。营业性组台演出应当由演出经纪机构举办;但是,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可以在本单位经营的场所内举办营业性组台演出。

演出经纪机构可以从事营业性演出的居间、代理、行纪活动;个体演出经纪人只能从事营业性演出的居间、代理活动。

考题:(多选)

根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规定,可以举办营业性组台演出的是(CD)A. 文艺表演团体可以自行举办 B. 个体演员可以自行举办 C. 演出经纪机构可以举办

D. 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可在本单位经营的场所内举办

十一、《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十四条

举办营业性演出(内地,不含港澳台及国外),应当向演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日内作出决定。对符合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发给批准文件;对不符合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的,不予批准,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十二、《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

申请举办营业性演出,应当在演出日期3日前将申请材料提交负责审批的文化主管部门。

十三、《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十五条

除演出经纪机构外,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举办外国的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文艺表演团体、个人参加的营业性演出。但是,文艺表演团体自行举办营业性演出,可以邀请外国的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文艺表演团体、个人参加。

举办外国的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文艺表演团体、个人参加的营业性演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与其举办的营业性演出相适应的资金;

(二)有2年以上举办营业性演出的经历;

(三)举办营业性演出前2年内无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记录。

十四、《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举办外国的文艺表演团体、个人参加的营业性演出,在非歌舞娱乐场所进行的,演出举办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在歌舞娱乐场所进行的,演出举办单位应当向演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举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文艺表演团体、个人参加的营业性演出,演出举办单位应当向演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举办台湾地区的文艺表演团体、个人参加的营业性演出,演出举办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审批机关提出申请。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对符合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发给批准文件;对不符合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的,不予批准,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十五、《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续)

申请举办营业性涉外或者涉港澳台演出,应当在演出日期20日前将申请材料提交负责审批的文化主管部门。

十六、《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十七条

申请举办营业性演出,提交的申请材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演出名称、演出举办单位和参加演出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员;

(二)演出时间、地点、场次;

(三)节目及其视听资料。

申请举办营业性组台演出,还应当提交文艺表演团体、演员同意参加演出的书面函件。

营业性演出需要变更申请材料所列事项的,应当分别依照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六条规定重新报批。

十七、《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条

申请举办营业性涉外或者涉港澳台演出,除提交本实施细则第十九条规定的文件外,还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资金安排计划书和资金证明。

(二)演员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

(三)2年以上举办营业性演出经历的证明文件;

(四)近2年内无违反《条例》规定的书面声明。

前款第(一)项所称资金证明是指由申请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当月基本存款帐户存款证明,或者银行等金融机构同意贷款的证明,或者其他单位同意借款、投资、担保、赞助的证明及该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当月基本存款帐户存款证明。

文化主管部门审核涉外或者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项目,必要时可以依法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考题:(多选)

根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规定,申请举办营业性组台演出,应提交的材料是(ABCD)

A. 演出名称、演出举办单位和参加演出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员 B. 演出时间、地点、场次 C. 节目及其视听资料

D. 文艺表演团体、演员同意参加演出的书面函件

十八、《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十八条

演出场所经营单位提供演出场地,应当核验演出举办单位取得的批准文件;不得为未经批准的营业性演出提供演出场地。

十九、《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十九条

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应当确保演出场所的建筑、设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消防安全规范,定期检查消防安全设施状况,并及时维护、更新。

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制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

演出举办单位在演出场所进行营业性演出,应当核验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的消防安全设施检查记录、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并与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就演出活动中突发安全事件的防范、处理等事项签订安全责任协议。

考题:(单选)

以下不属于《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关于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相关规定的是(D)A. 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应当确保演出场所的建筑、设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消防安全规

B. 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定期检查消防安全设施状况,并及时维护、更新 C. 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制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

D. 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审核舞台搭建方与演出主办单位的合作关系及相关资质

二十、《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条

在公共场所举办营业性演出,演出举办单位应当依照有关安全、消防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制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演出场所应当配备应急广播、照明设施,在安全出入口设置明显标识,保证安全出入口畅通;需要临时搭建舞台、看台的,演出举办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安全标准搭建舞台、看台,确保安全。

考题:(判断题)

在公共场所举办营业性演出,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有关安全、消防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制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错)

应为:演出举办单位

二十一、《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

审批临时搭建舞台、看台的营业性演出时,文化主管部门应当核验演出举办单位的下列文件:

(一)依法验收后取得的演出场所合格证明;

(二)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

(三)依法取得的安全、消防批准文件。二

十二、《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

演出场所容纳的观众数量应当报公安部门核准;观众区域与缓冲区域应当由公安部门划定,缓冲区域应当有明显标识。

演出举办单位应当按照公安部门核准的观众数量、划定的观众区域印制和出售门票。验票时,发现进入演出场所的观众达到核准数量仍有观众等待入场的,应当立即终止验票并同时向演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报告;发现观众持有观众区域以外的门票或者假票的,应当拒绝其入场并同时向演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报告。二

十三、《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

任何人不得携带传染病病原体和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物质或者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器具进入营业性演出现场。

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公安部门的要求,配备安全检查设施,并对进入营业性演出现场的观众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观众不接受安全检查或者有前款禁止行为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有权拒绝其进入。

二十四、《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

演出举办单位应当组织人员落实营业性演出时的安全、消防措施,维护营业性演出现场秩序。

演出举办单位和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发现营业性演出现场秩序混乱,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并同时向演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报告。二

十五、《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

演出举办单位不得以政府或者政府部门的名义举办营业性演出。

营业性演出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际”等字样。

营业性演出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合法,不得误导、欺骗公众。二

十六、《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

营业性演出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三)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侵害民族风俗习惯,伤害民族感情,破坏民族团结,违

反宗教政策的;

(四)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五)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六)宣扬淫秽、色情、邪教、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

(七)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八)表演方式恐怖、残忍,摧残演员身心健康的;

(九)利用人体缺陷或者以展示人体变异等方式招徕观众的;

(十)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二

十七、《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

演出场所经营单位、演出举办单位发现营业性演出有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禁止情形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同时向演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公安部门报告。二

十八、《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

参加营业性演出的文艺表演团体、主要演员或者主要节目内容等发生变更的,演出举办单位应当及时告知观众并说明理由。观众有权退票。

演出过程中,除因不可抗力不能演出的外,演出举办单位不得中止或者停止演出,演员不得退出演出。

二十九、《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

演员不得以假唱欺骗观众,演出举办单位不得组织演员假唱。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为假唱提供条件。

演出举办单位应当派专人对演出进行监督,防止假唱行为的发生。三

十、《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

营业性演出不得以假唱、假演奏等手段欺骗观众。

前款所称假唱、假演奏是指演员在演出过程中,使用事先录制好的歌曲、乐曲代替现场演唱、演奏的行为。

演出举办单位应当派专人对演唱、演奏行为进行监督,并作出记录备查。记录内容包括演员、乐队、曲目的名称和演唱、演奏过程的基本情况,并由演出举办单位负责人和监督人员签字确认。

十一、《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三十条

营业性演出经营主体应当对其营业性演出的经营收入依法纳税。

演出举办单位在支付演员、职员的演出报酬时应当依法履行税款代扣代缴义务。三

十二、《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

募捐义演的演出收入,除必要的成本开支外,必须全部交付受捐单位;演出举办单位、参加演出的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员、职员,不得获取经济利益。三

十二、《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七条

举办募捐义演,应当依照《条例》和本实施细则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参加募捐义演的演职人员不得获取演出报酬;演出举办单位或者演员应当将扣除成本后的演出收入捐赠给社会公益事业,不得从中获取利润。

演出收入是指门票收入、捐赠款物、赞助收入等与演出活动相关的全部收入。演出成本是指演职员食、宿、交通费用和舞台灯光音响、服装道具、场地、宣传等费用。

募捐义演结束后10日内,演出举办单位或者演员应当将演出收支结算报审批机关备案。

举办其他符合本实施细则第二条所述方式的公益性演出,参照本条规定执行。三

十三、《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伪造、变造、出租、出借或者买卖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批准文件或者营业执照,不得伪造、变造营业性演出门票或者倒卖伪造、变造的营业性演出门票。三

十四、《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

除文化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演出给予补助外,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部门不得资助、赞助或者变相资助、赞助营业性演出,不得用公款购买营业性演出门票用于个人消费。

十五、《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

承担现场管理检查任务的公安部门和文化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进入营业性演出现场,应当出示值勤证件。

十六、《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四十条

文化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向演出举办单位、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索取演出门票。

十七、《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二条

《条例》所称营业性演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下列方式为公众举办的现场文艺表演活动:

(一)售票或者接受赞助的;

(二)支付演出单位或者个人报酬的;

(三)以演出为媒介进行广告宣传或者产品促销的;

(四)以其他营利方式组织演出的。

考题:(多选)

属于营业性演出的是(ABD)A.某企业包场的话剧作品演出 B.歌手为宣传唱片举办的歌友会

C.某大学师生在学校礼堂举办校园联欢晚会(属于自娱自乐)

D.某报社年底举办的客户答谢晚会

十八、《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

经批准到艺术院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外国或者港澳台艺术人员从事营业性演出的,应当委托演出经纪机构承办。

十九、《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

歌舞娱乐场所、旅游景区、主题公园、游乐园、宾馆、饭店、酒吧、餐饮场所等非演出场所经营单位需要在本场所内举办营业性演出的,应当委托演出经纪机构承办。在上述场所举办驻场涉外演出,应当报演出所在地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审批。四

十、《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

申请举办含有内地演员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演员共同参加的营业性演出,可以报演出所在地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审批,具体办法由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制定。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十一、《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

在演播厅外从事电视文艺节目的现场录制,符合本实施细则第二条规定条件的,应当依照《条例》和本实施细则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十二、《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

营业性演出经营主体举办营业性演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办理演出申报手续;

(二)安排演出节目内容;

(三)安排演出场地并负责演出现场管理;

(四)确定演出票价并负责演出活动的收支结算;

(五)依法缴纳或者代扣代缴有关税费;

(六)接受文化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七)其他依法需要承担的义务。四

十三、《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

举办营业性涉外或者涉港澳台演出,举办单位应当负责统一办理外国或者港澳台文艺表演团体、个人的入出境手续,巡回演出的还要负责其全程联络和节目安排。四

十四、《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条

营业性演出活动经批准后方可出售门票。

十五、《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

举办营业性演出,应当根据舞台设计要求,优先选用境内演出器材。四

十六、《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六条

文化主管部门对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演出,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助和支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依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财务管理制度,鼓励和支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演出。

十七、《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条

演出行业协会是演出经营主体和演出从业人员的自律组织。

全国性演出行业协会负责组织实施演员、演出经纪人员等演出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工作。

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委托演出行业协会开展有关工作,并加强指导和监督。四

十八、《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一条

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经纪机构的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包括1份正本和2份副本,有效期为2年。

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由文化部设计,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印制,发证机关填写、盖章。四

十九、《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

文化主管部门吊销文艺表演团体或者演出经纪机构的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应当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变更其经营范围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经纪机构的营业性演出许可证,除文化主管部门可以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缴、扣押。

十、《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

吊销、注销文艺表演团体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应当报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备案。吊销、注销演出经纪机构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应当报文化部备案。

《文化部关于加强演出市场有关问题管理的通知》

一、规范音乐节等节庆类营业性演出活动的申报与运作

(一)音乐节等节庆类营业性演出活动(以下简称“节庆演出”),是指冠以“节、周、月、季”等字样,演出场次3场以上、持续时间1天以上的主题性演出活动。

节庆演出应当由符合《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规定的演出经营主体举办,政府或者政府部门不得主办或者承办节庆演出,不得直接参与投资节庆演出;节庆演出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家、国际等字样;举办节庆演出应当将整体方案报县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审核,未经审核的,不得以“节、周、月、季”等名义进行宣传。

(二)节庆演出过程中通过网络直播、转播等方式与观众互动的,应当由具有《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的互联网文化经营单位负责提供网络服务;演出举办单位应当于演出活动举办3个工作日前,将演出现场播放的视频资料和网络互动方案报送演出地县级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三)演出举办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文化行政部门核准的演出人员和演出内容组织演出;指定专人负责现场巡查,落实安全应急措施;积极配合文化行政部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及其他相关部门的现场监管。

(四)演出举办单位要创新思路,丰富节庆演出内容与形式,完善演出活动市场运作方式。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促进节庆演出与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加强区域内节庆演出的统筹协调,引导节庆演出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二、严格演出票务经营单位的市场准入与监管

(一)演出票务经营是演出营销的重要环节,从事营业性演出活动票务代理、预订、销售业务的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关于设立演出经纪机构的规定,取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未取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应当于2012年3月30日前到所在地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擅自从事营业性演出活动票务代理、预订、销售业务的,由文化行政部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依照《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予以处罚。

(二)演出票务经营单位应当核验演出活动的批准文件,不得擅自预订、销售未经审批的演出活动门票;应当与演出举办单位签订票务销售合同,公开不同票价的座位区域及可售数量;不得对演出活动进行虚假、夸大宣传。演出票务经营单位预订、销售未经审批的演出活动门票的,由文化行政部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依照《实施细则》第五十五条规定予以处罚。

三、明确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的义务与责任

(一)为营业性演出活动提供场所的,应当核验演出活动的批准文件,并建立现场演出日志。为未经批准的营业性演出活动提供场地的,由文化行政部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依照《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予以处罚。

(二)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现场巡查,对演出活动中有《条例》第二十六条禁止情形的,主动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县级文化行政部门。未及时采取措施制止、未及时报告的,由文化行政部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根据《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依照职权予以处罚。

(三)非演出场所经营单位擅自举办营业性演出的,由文化行政部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依照《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予以处罚;非演出场所经营单位为未经批准的营业性演出活动提供场地的,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二篇:2017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资格证政策与法规重点

教育法治化:通过法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教学用房、图书资料、学籍管理,实施奖励设备的安全问题而引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律规章来协调、规范科建设将分三步走:仪器设备、实习基地或者处分;对受教育发的侵权问题。

利。从事科学研究、和引导教育关系以及到2020年,若干所大等办学条件,有保障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权利救济:当人们的学校交流,参加专业教育行为,从而保障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相书;.聘任教师及其他权利受到侵犯后所给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教育秩序,实现教育界一流行列,若干学关制度。

职工,实施奖励或者予的法律上的弥补、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目的。教育立法。教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处分;管理、使用本补救,以使其合法权的权利。指导学生的育法制化的首要任务前列;到2030年,更我国教育的基本性质,单位的设施和经费;益恢复至受侵犯前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和重要内容,有法可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即社会主义性质。我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状态。

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依。教育执法。必须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国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高等教育权利救济教的权利。按时获取工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法干涉

育申诉;教育行政复资报酬,享受国家规通过教育法律法规去前列,一批学科进入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受教育者权利:参加议;教育行政诉讼。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维护教育主体的合法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校内申诉:向所在学暑假期的带薪休假。权益,保障教育事业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体系。教育必须坚持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校提出申诉;行政申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的顺利发展。教育守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宪法》规定的基本教学设施、设备、图诉:向教育行政机关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法。是教育法治化的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原则,坚持依法执教,书资料;按照国家有提出申诉。

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保证,教育法律法规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关规定获得奖学金、校内申诉的程序:申建议,通过教职工代只有在被教育主体遵入世界前列,基本建业。教育内容必须坚贷学金、助学金;在诉的提出;2.申诉的守的前提下,才能发成高等教育强国。

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持社会主义导向。教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受理;3.申诉的复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挥其规范和引导作用。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育必须坚持中共的领得公正评价,完成规4.复查决定的做出。权利。参加进修或者权威化。法律化。教和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导。

育关系的制度化、规务:全面提高高等教我国教育的目标:

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行政复议:行政相对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人认为行政主体的行教师义务:遵守宪法、范化、透明化。核心育质量;提高人才培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书。对学校给予的处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法律和职业道德,为是法治精神。养质量;大力推进研化建设的基础,教育分不服向有关部门申益,向行政复议机关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提升教师的法治素养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诉,对学校、教师侵提出申请并由行政复教育方针,遵守规章教师作为公民和教育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化建设服务。

犯其人身权、财产权议机关对被申请的行制度,执行学校的教者的双重身份的法治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重等合法权益,提出申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和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素养要求。教育的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心,我国的人才培养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合理性审查的法律制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人本质指向教师法治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必须注意四统一:培高校章程制定程序: 度。

素质的提高。教育的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养的人才应该为社会章程制定准备;章程行政复议包含哪些情

草案审议;章程草案复杂性指向教师法治一流学科。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形:对学习处分决定的表决和通过;章程素质的提高。教师法高校设置专业须具备教育内容必须与生产不服,以高等学校为的审核与公布。

治素养主要表现为法下列基本条件:符合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被申请人的;不服高

聘任制有哪些特征:治意识、法治思维和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合;培养的人才应该校处分的复查决议,主体的自主性;关系法治精神。规划;有相关学科作是德智体美等方面全又对行政申诉决定不的合同化;形式的可提升路径:加强法治为依托;有稳定的社面发展的建设者;培服,以省级教育行政

选性。

学习,树立法治意识。会人才需求.有科学、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创部门为被申请人;申

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法加强法治实践,锻炼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请教育行政机关履行

律关系:行政法律关法治思维。塑造法治方案。有完成专业人学校权利:按照章程保护受教育权的法定

系。开除、退学处分,文化,提升法治精神。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自主管理;组织实施职责,教育行政机关

不予颁发学业证书、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教育教学活动;招收没有依法履行的。

学位证书决定,属于着眼于国家“两个一辅助人员;.具备开办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教师权利:进行教育

行政行为;民事法律百年”建设,统筹推专业所必需的经费、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教学活动,开展教育

关系。因学校建筑、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法制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教育,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教师负有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如果完成的发明创造才给予事业编制;3.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不是为执行学校任务,民办学校教师职称评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但教师是利用本单位定平。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教师资格证的丧失:成的,则该发明创造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仍为职务发明创造。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虽然教师利用学校提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供的物质技术条件完不能取得教师资格,成的发明创造,但是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学校与教师订有合同,丧失教师资格。约定申请专利的权利教师资格证的撤销:和专利权归属教师的,一是弄虚作假,骗取该约定合法有效,没教师资格的;二是品有约定的,则为职务行不良,侮辱学生,行为,相关权利归学影响恶劣的。校。不属于上述的非专利权:发明创造人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或权利继受人依法获权及获准后的专利权,得的一定时期独占使当然归教师。用其发明创造的权利。职业学校教育的形式:著作权怎么处理)初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师为完成学校的工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①中等专业学校;②是职务作品,著作权职业高级中学;③中由教师享有,但法律等技工学校。高等职规定的除外。由学校业学校教育。组织、根据学校的意职业培训的形式:从志创作,并由所在学业前培训;转业培训;校承担职责的职务作3.学徒培训;4.在岗培品,学校视为作者。训;5.转岗培训;6.主要是利用学校提供其他职业性培训。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职业教育实施的经费并由学校承担责任的保障:各级政府对职工程设计图、产品设业教育的财政拨款;计图、计算机软件、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经地图等职务作品。费;开证教育附加费教师的专利权的归属用于职业教育;适当认定区分为以下情形: 收取学费;5.其他渠如果教师为执行所在道筹集职业教育经费。学校任务所完成的发如何确保公办、民办明创造,该发明创造学校的同等地位? 则为职务发明创造。1.统一登记;2.引进人

第三篇: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重点总结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一、法规的含义

法规是指国家立法机构和政府行政机关为规范社会秩序和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而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着正式的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地方法规,以及各级政府及行政部制定的其他各种规范性文件。

二、社会政策的基本含义

社会政策是政府在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实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社会行动的总和。

三、法规与政策的关系

1.法规与政策广义上的关系: 从广义上看,政策行动体系包含了相应法规体系。政策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而法规是政策的规则系统。

2.法规与政策狭义上的关系: 从狭义上看,法规和政策属于不同层次的规则体系

3.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法制化水平

四、社会政策的特点

1.社会政策具有社会性的目标 2.社会政策要体现全社会共有的价值

3.政府的社会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向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其中的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

4.社会政策是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政策体系

5.社会政策坚持福利性的原则 6.社会政策具有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相协调的特征

五、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

1.满足民生需要 2.保护人权 3.维护社会公平4.解决社会问题 5.促进社会和谐

六、社会政策的主要功能

1.社会政策的经济功能 2.社会政策的社会功能 3.社会政策政治功能

七、社会政策的经济功能的内容

1.人力资本投资的功能 2.调节经济运行的功能 3.激励劳动积极性的功能

八、社会政策的社会功能的内容

1.收入再分配功能

2.社会投资和社会建设的功能 3.社会政策的社会控制功能

九、社会政策的政治功能的内容

1.社会政策的社会管理功能 2.调节各群体利益矛盾的功能 3.增强执政党执政基础和维护政治稳定的功能

十、社会政策的基本原则

1.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2.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的原则 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 4.社会保护的原则

5.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的原则

十一、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

社会工作的法规与政策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其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国家法律、政府行政法规和其他各种政策文件。社会工作的法规与政策包括两类。

1.国家立法机关、政府行政机构和具体管理职能的社会工作行业组织为规范社会工作组织建设、人员管理和职业活动等事项,并促进社会工作发展而制定和发布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行业规范文件 2.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涉及到国家法律政府法规和政策文件。

十二、行政法规的含义

在我国,所谓行政法规,简单说来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制定与发布行政法规,是宪法赋予国务院的一项重要职权。

十三、地方性法规的含义

地方性法规,是指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区域的具体情况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以及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一招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十四、社会政策的主体

1.社会政策的直接主体:(1)立法机关(2)行政机关(3)执政党

2.社会政策的间接主体:(1)利益集团(2)公民(3)其他政党

十五、社会政策主体的角色: 1.政策制定者 2.政策实施者 3.政策评估者 4.政策调整者 5.资源提供者

十六、社会政策的过程

从动态或纵向角度来看,社会政策是一个由社会政策制定、实施、评估和调整等四个阶段构成的过程。从逻辑上来看,先由社会政策制定开始,经过社会政策实施到达社会政策评估,再进入社会政策调整,构成整个社会政策过程。

十七、影响社会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 1.社会问题 2.政策资源 3.社会成本 4.社会事件 5.社会精英 6.传播媒介 7.执政理念

十八、影响社会政策实施的主要因素 1.机构的因素 2.人的因素 3.政策本身的因素 4.政策以外的因素

十九、社会政策评估的意义 1.发现问题 2.了解效果 3.监控过程

二十、社会政策评估的内容

1.政策方案 2.实施过程 3.实施效果

二十一、社会政策评估的标准 1.价值标准:价值标准是指对社会政策进行价值判断时所依据的标准。2.事实标准:是指社会政策实施过程及其收效中各种事实进行评判与分析的标准。

3.行动标准:是指对社会政策实践进展情况作出评价的标准。

4.收效标准: 是评判社会政策实施收效的大小及质量的标准。

5.效率标准:是指对社会政策行动效率进行评判所凭借的标准。

二十二、社会政策调整的内容 1.政策目标:目标是社会政策的宗旨

2.政策方案:是指实施社会政策的各种手段、步骤、途径、方法和措施的总称

3.政策效力: 社会政策自身的约束能力,也是社会政策的实际效力。

二十三、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1.倡导者:是指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角色。

2.实践者:意味着社会工作者把社会政策转化具体的社会服务 3.评估者:是指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评估过程中依据一定的价值及技术标准对社会政策方案、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作出判断的角色。

下面主要是单选和多选(是主要的,要复习多少自己定夺,因为里面可能还有其他类型的题目)

二十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城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十五、城市低保标准确定的依据

城市低保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

二十六、农村低保的对象

农村低保的对象是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因病残、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

二十七、农村低保的保障标准确立的依据

农村最低生活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须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确定。并报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二十八、农村五保供养的对象

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抚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抚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二十九、农村五保供养的内容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对农村五保供养的对象在吃、穿、住、医、葬等五个方面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1.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2.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

3.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4.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5.办理丧葬事宜

十、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报所在的省、自治区、直

辖市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十一、城市医疗救助的对象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诚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

2.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和其他特殊苦难群众

十二、农村医疗救助的对象 1.农村五保户、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

2.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

十三、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对象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对象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十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形式与机构

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的形式主要为救助站救助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是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的机构

十五、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法规与政策

60岁以上的人即为老年人,全国老龄委2006年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讲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十六、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1.婚姻家庭权 2.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 3.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

十七、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有哪些 1.生活保障权 2.医疗保障权 3.文化教育权 4.享受社会服务的权利

十八、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目标是什么

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十九、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1.生存权 2.发展权 3.受保护权 4.参与权

十、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1.康复权 2.教育权 3.劳动权 4.文化生活权 5.社会福利权 6.环境友好权

十一、结婚的必备条件 1.必须是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2.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十二、夫妻财产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1.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所有权 2.夫妻相互扶养的义务 3.夫妻相互继承权

十三、收养人、被收养人、送养人的含义

收养他人子女的人称为收养人(养父母)

被他人收养的人称为被收养人(养子女)

将子女或儿童送给他人收养的人或机构为送养人

十四、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 1.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应继份均等原则

2.特殊情况下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应继份不均等原则

3.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不均分遗产的原则

十五、遗嘱的形式

1.公证遗嘱:公证遗嘱指遗嘱人生前订立并经公证机关公证的遗嘱。2.自书遗嘱: 自书遗嘱:自书遗

嘱是立遗嘱人亲笔书写的遗嘱。3.代书遗嘱: 又叫代笔遗嘱,是由遗嘱人口授他人代为书写的遗嘱 4.录音遗嘱:录音遗嘱是指由遗嘱人口述,经录音、录像磁带录制而设立的遗嘱。

5.口头遗嘱:是立遗嘱人以口头形式设立的遗嘱

十六、遗赠的概念

遗赠是指公民以遗赠的方式将其拥有的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并于立遗嘱人死亡后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立遗嘱人为遗赠人,接受遗赠的人称受遗赠人。

十七、人民调解的概念

人民调解,即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性自治活动。

备注: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下设的调整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十八、人民调解工作应当遵守的原则.依法调解原则: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开展调整工作时,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节。.自愿平等原则:表现为(1)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2)调解协议必须经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

(3)调解协议的履行必须出自当事人的自愿

3.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

十九、社区矫正的概念

社区矫正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对的行政方式,是指将符合受委屈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十、社区矫正的内容

1.行为督导 2.教育矫正 3.组织公益劳动

十一、我国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

我国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和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宪法、法律和地方的实施办法。

十二、居民委员会的任务 1..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 2.依法协助城市基层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

3.依法依规开展有关监督活动

十三、居民自治的内容

1.民主选举 2.民主决策 3.民主管理 4.民主监督

十四、城市社区建设的内容 1.发展社区卫生 2.繁荣社区文化 3.美化社区环境 4.加强社区治安

十五、社区服务法规与政策 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

十六、社区服务的主体

1.政府 2.社区居委会 3.社区民间组织 4.驻社区单位 5.企业

十七、社区服务内容

1.社区公共服务:它总共有七种,分别是:

(1)社区就业服务的内容(2)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的内容(3)社区救助服务的内容(4)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的内容(5)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的内容

(6)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内容(7)社区安全服务的内容 2.社区互助和自助服务 3.社区志愿服务 4.社区商业服务

十八、公益慈善组织的特点 1.非营利性:慈善组织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是价值价值观或利益聚合,作为公共财富的生产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

2.公益性 :公益慈善组织提供的服务具有惠及公众的性质,取之于社会公众用之社会公众。

十九、志愿服务的特点

1.自愿性 2.非营利性 3.无偿性

十、民办非企业单位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十一、基金会分类

基金会分为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简称公募基金会)和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简称非公募基金会)按照地域范围,又分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原始资金不低于800万人民币)和地方性公募基金会(原始资金不低于400万人民币),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人民币。

十二、进就业的法规与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六

十三、促进就业的原则 1国家促进就业的原则 2.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原则 3.照顾特殊和困难群体就业的原则 4.禁止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就业的原则

十四、劳动合同的种类

它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十五、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

十六、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 1.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六十七 劳动保障监察 1保护劳动者权利 2公平、公开原则 3高效、便民原则

4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一节 促进就业的法规与政策

一、促进就业的原则及政策支持

(一)促进就业的原则

1、国家促进就业;

2、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

3、照顾特殊和困难群体;

4、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就业

(二)政策支持

1、产业政策;

2、财政政策;

3、失业保险制度;

4、优惠政策;

5、金融政策;

6、统筹兼顾;

7、就业服务;

二、就业服务与就业援助

(一)就业服务

1、公共就业服务

2、职业中介机构

3、失业预警制度

4、劳动力调查登记制度

(二)就业援助

对象:就业困难人员。

措施有:

1、建立健全的援助制度;

2、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

3、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的服务援助

4、扶助残疾人就业;

5、确保城市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6、困难人员集中地区引导转移。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规定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合法公平;诚实信用

二、劳动合同的种类

1、固定期限:约定合同终止时间;

2、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约定以某项工作完成为期限;

3、无固定期限:无确定终止时间;四种情形视为无固定期限:

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退休不满十年;连续两次固定合同再续且无违反三十九,四十之一二项;满一年还未签合同。前提是劳动者愿意再订合同即可。

三、劳动合同的内容:

1、用人单位资料、劳动者资料、期限、工作内容地点、工作时间休假、报酬、保险、劳动保护、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等。

2、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只能签一次,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小于3个月的工作期限合同无试用期;3个月到1年,1个月;1年到3年,2个月;3年以上,6个月试用期,工资80%,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3、试用期内允许解除合同的情形: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的;患病或非因工伤在规定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整岗位后仍不能胜任的

4、培训费:可约定服务期限,违约个人支付低于培训费赔偿。

5、保守秘密: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

2年。

四、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无效劳动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欺诈威胁订立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责任的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无效部分无效,有效部分照样执行。

五、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一)履行:

1、实行、全面和合作原则。用人单位按时支付工资和加班费,劳动者有权检举用人单位违规。用人单位变更、合并和分立不影响劳动合同履行。

(二)变更:

1、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书面形式、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原则

2、采用书面形式

六、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一)解除:

1、双方协商解除:

2、劳动者要求解除:提前 30 天书面通知,但不得违反合同约定和保密竞业规定,试用期时解除提前三天。用人单位违反合同的可立即解除

3、用人单位要求解除:(1)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制度(3)严重失职,造成重大损失

(4)签多个合同(兼职对本职造成重大影响的);(5)欺诈胁迫至使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6)犯罪的

4、不能从事,不能胜任,无法履行,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

1、破产重整、经营困难、转产或经营方式调整、其他情形至使裁员20人或10%的,提前30日说明并经劳动部门批准(长期限合同的、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和困难的优先留下,破产法规定重整的6个月内重招的应当优先录用)

2、危险作业为做离岗体检的、工伤丧失部分劳动力的、工伤医疗期的、女工生育期的、满 15 年离

退休不足 15年的、其他情形不得解除。

3、合同解除中,工会有知情干预权

(二)终止:

1、终止情形:合同期满、退休、死亡失踪、破产、关闭的、其他

2、终止手续:终止劳动合同证明-》15日内转移档案保险关系—》支付经济补偿—》终止合同

3、文本备案两年备查。

七、集体合同

1、集体合同的内容和分类

(1)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安全卫生、保险福利

(2)类型:专项集体合同:劳动

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保护、工资调整机制;行业或区域分:行业性集体合同、区域性集体合同

2、效力(1)

生效条件:订立后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合同之日起15日内没异议的,合同生效(2)

劳动标准:不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个人合同不低于集体合同标准

3、工会作用(1)

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2)

应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八、劳务派遣规定

1、概念:劳务派遣单位与被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由被遣劳动者向用人单位给付劳务的新型劳动关系,一般发生在临时性,辅助性和暂时性岗位。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向本单位进行劳务派遣。

2、劳务派遣单位义务:注册资本大于 50 万;旅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订立2年以上固定期限合同,不派遣时发最低工资;与用工单位订立

劳务派遣协议约定人员数量、期限、报酬、保险费、不得分个长期协议成短期;劳动者有权知道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不得克扣报酬和收取费用。

3、用人单位义务: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条件和保护;告知劳动要求和报酬;支付加班工资奖金和福利;进行必要培训,长期时需调整工资;不得改派其他单位。

4、配派遣者的权利:同工同酬;参加组织工会;可退回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跨地区,报酬以当地标注执行。

九、非全日制用工规定

1、以小时计酬,每日工作小于4小时每天,每周不超24小时;

2、可口头订立,订立多个劳动合同,且互不影响;

3、无试用期;

4、随时终止,无补偿;

5、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小时工资标准,报酬15日内支付。

第三节 工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

一、工资

1、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同工同酬、逐步提高、国家宏观调控。

2、工资水平:单位自主确定,按月支付,法定休假日婚丧假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时应发工资。

3、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正常劳动前提下,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分月最低和小时最低两种。

1.确定: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费用、平均工资、劳动生产率、就业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2发布:省级劳保部门提出标准,省级政府批准,报纸公示7日。发布后7日报国家劳保部。

3调整:每两年至少一次,基于最低生活费用、价格消费指数、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状况。

二、工作时间 小时每天;40 小时每周。

延长 1小时每天,保障健康前提 3 小时每天,不超过 36 小时每月。

需紧急处理和前修的可特殊规定。

加班工资,平时 150%,休息日 200%,节假日 300%。

三、休息休假 每周至少休息 1天。

年休假满一年才有。1-10年 5天;10-20年 10天;20年以上 15天。

第四节 劳动保护与职业培训的规定

一、劳动保护

(一)安全卫生

1、用人单位职责: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教育劳动者,防止事故发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提供必要的劳保用品。

2、劳动者的权利: 通过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资格;严守安全操作规程。

3、县级以上政府建立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二)女职工特殊保护:

1、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工三期内不得解除合同;

2、同工同酬,不得在三期降低工资;

3、合理安排工种,不得安排四级劳动和禁忌活动;

4、实行四期保护不得在经期安排三级劳动、怀孕七月不得加班夜班、哺育期同前。

(三)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1、最低年龄规定:16岁,特殊需审批;

2、劳动过程保护,不得安排四级劳动和禁忌活动。

二、职业培训

(一)分类:

1、岗前培训:新生劳动力进行劳动预备和就业准入制度;对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实施岗前培训制度。

2、就业后培训: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有计划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

(二)职业培训制度 :

1、国家鼓励开展职业培训 ;

2、县以上政府实施职业培训计划 ;

3、县级以上政府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 ;

4、鼓励、指导企业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

5、鼓励支持开展就业培训 ;

6、组织引导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 ;

7、对特殊工种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第五节 劳动争议处理

一、处理原则

根据事实,遵循核发、公正、及时和着重调解原则。

当事人协商——》工会第三方协商——》调解组织调解——》仲裁委员会仲裁——》人民法院诉讼

二、范围

劳动关系、合同阶段、辞退方式、工作休息、福利待遇、培训保护、报酬补偿、其他

三、机构

1、调解组织:企业劳动调解委员会和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乡镇、街道)

企业劳动调解委员会由职工和企业代表构成,主任由双方推举,调解员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有法律政策文化水平。

2、仲裁委员会 :

设立 :县级以上行政区设立一个或若干个;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制定仲裁规则、省级政府进行指导。

组成 :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

职责 :解、聘、兼仲裁员、受理、讨论劳动争议案件、监督仲裁活动。

四、调解

1、原则:自愿、民主说服。

2、程序期限和效率:

(1)程序:申请-调解-达成协议-制作调解协议书

(2)期限: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申请之日15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依法仲裁;达成调解协议的,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仲裁

(3)效力:调解协议书经双方签字盖章、调解员签名调解组织盖章后生产。

(4)因拖欠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和赔偿金事项达成协议但不履行,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五、仲裁

1、原则 :

(1)着重调解 :

(2)及时迅速 :45 天搞定,最多延长 15 天,事实清楚部分先裁决,小案件最终裁决。

(3)区分举证责任 :用人单位必须提供证据,有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仲裁庭制:一般仲裁庭和简易仲裁庭。

2、劳动争议仲裁庭

(1)一般仲裁庭:

首席仲裁员(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或授权办事机构负责人指定)+2 名仲裁员(当事人或仲裁委员会选定)(2)简易仲裁庭

一名仲裁员组成,处理简单争议案件,指事实清楚,情节易认定和适用法律明确的案件。

3、劳动争议仲裁员

(1)仲裁员条件:

曾任审判员、从事法律研究教学,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法律人事管理或工会5年以上、律师执业三年以上

(2)仲裁员的职责:

参加仲裁、调查取证、调解、审查请求、参加合议、提出裁决意见和保守秘密。

(3)仲裁员回避情形:

是当事人或亲戚;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影响裁决;私自会见当时了或接受礼品。

4、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

(1)管辖范围

负责本辖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如果双方当事人同时向单位所在地和合同履行所在地申请的,应由合同所在地进行仲裁。

(2)当事人

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是:用人单位(或和劳务派遣单位)和劳动者,都可委托代理人参加,出具委托书。如果没有涉及秘密和隐私,则仲裁公开进行。

(3)申请和受理

A 仲裁的时效:为一年;

B 仲裁申请:应包括:仲裁当事人情况、仲裁请求,所依据事实、证据和证据来源;

C 仲裁的受理:收到申请后 5 日内,当事人收到通知后 10 日内提交答辩书。不受理书面通知,不受理有又不通知的,当事人可以提起法律诉讼。

(4)开庭和裁决

A 开庭: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那日告知当事人组成仲裁庭;开庭前5日书面通知当事人;当事人在开庭前3日可申请延期

B 鉴定:可约定鉴定机关,没约定可由仲裁庭指定

C 质证和辩论:当事人有权质证辩论 D 先予执行:先予执行案件(追索劳动报酬、追索工伤医疗费、追索经济补偿金、追索赔偿金),先予执行条件(权利义务明确、不执行影响申请人生活)

E 裁决:少数服从多数(5)仲裁书的效力

下列情形仲裁为最终裁决:

A 追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和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 12个月的争议;

B 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争议;

C 劳动者对裁决不服的可以收到仲裁书 15 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下列之一的,可在 30 日内向劳动争议部门说在的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A)适用份额法律法规有错误;

(B)仲裁机构无权管辖的;

(C)违反法定程序才裁决的;

(D)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错误的;

(E)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的证据;

(F)仲裁员在仲裁时受贿的。

第六节 劳动保障监察

一、监察的范围、机构与原则

1、范围 :企业、个体工商户、职介、职培、职考

2、机构 :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县

级以上各级、受委托的组织。

3、原则 :

(1)保护劳动者权益

(2)公正公开;

(3)高效便民;

(4)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二、监察机构的职责和事项

1、职责 :宣传、督促、检查、受理、纠正和查处

2、监察事项 :

内部规章制度、劳动合同、童工规定、女职工未成年保护、休息休假、工资支付、社保缴纳、职介职培职考遵守规章情况、其他。

三、实施

1、监察的管辖:(1)地域管辖

(2)级别管辖

(3)

指定管辖

2、劳保监察的形式:巡视检查、审查资料接受投诉、及时立案、设立举报投诉信箱、群体事件根据紧急预案迅速汇同相关部门处理。

3、监察员: 经考试录用、忠于职守,秉公保密,廉洁可被检举、不少于两人调查,佩戴标志出示证件,亲属回避。

4、调查期限 :立案后 60天完成,经批可延长 30天

5、处理方式 :行政处罚、当改未改,责令改并行政处理决定、轻微且改,撤销立案、不属于劳保的,及时移交。

6、告知程序 :处理前应听取陈述、申辩。做出处理决定应告知。

7、时效问题 :两年内未被发现则不予查处。

第十二章 我国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法规政策

第一节 公共卫生法规与政策

一、公共卫生体系

1、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主要内容

(1)传染病预防控制研究;

(2)流行性疾病预警和反应;

(3)疟疾、结核和艾滋病;

(4)慢性非传染病的检测预防管理;

(5)健康促进;

(6)精神卫生和物质滥用;

(7)烟草、营养、卫生与环境、食品安全、暴力、损伤和残疾;

(8)生殖卫生,确保母婴,儿童、青少年卫生;

(9)基本药物卫生和免疫疫苗开发。

SARS以后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网络”。2004年初正式启动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时间的网络直报系统。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城乡居民;

现阶段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和老年人保健。

(2)增加国家中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六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

A、15 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计划用三年时间;

B、农村妇女的两癌检查;

C、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

D、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 E、在云贵 6 省消除燃煤氟中毒危害项目;

F、农村改水改厕项目。

(3)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A、培养公共卫生人才;

B、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建设;

C、改善公共卫生机构设施条件;

D、重大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处置能力;

E、推广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技术;

F、落实高风险岗位人员待遇政策。

(4)保障公共卫生所需的经费。

卫生机构的费用由财政全额拨款。服务收入专户并实行预算管理,按项目免费提供服务。

二、疾病预防体系

1、建立和发展

(1)1953年,全国普遍建立卫生防疫站;

(2)2003年前,基本形成以国家,省,地、县四级疾病预防机构为主体,乡村卫生院所、各类医疗机构和社区服务组织共同构建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3)2003年 SARS 后、国家进一步加大投入,人员机构进一步完善;

(4)2005年后,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备的疾病处置工作体系。

疾病预防体系建设遵循的原则: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明确职责、提高效率、城乡兼顾、健全体系。

2、疾病预防控制法规的主要内容

(1)国家免疫规划

扩大疫苗使用种类,对适龄儿童进行接种;在流行病地区进行特定疫苗的接种;五部委建立协调机制,保证疫苗生产供应和使用。

(2)职业病防治法规

《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病的预防,防护管理、诊断、保障、监督检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3)地方病防治法规

主要地方病有: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等;

控制措施如下:

A 加强病情监测

B 加强健康教育

C 加大干预力度

(4)精神卫生工作的法规

A 工作目标

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工作机制: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

B 组织领导

各部门分工协作。卫生部承担救助任务;民政部承担服役军人救治,并收容和治疗三无精神人员;公安机关要掌握本区的可能肇事的患者,与家庭一起落实监管或实施强制治疗;安康医院负责治疗康复;司法部门做好监管人员的治疗和康复。

C 重点人群心理行为干预

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灾民和职业人群

D 加强治疗与康复

健全服务体系和网络,建立社区康复机构、治疗与康复。

(5)慢性病防控的法规

A 糖尿病的防治宣传:

B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C 农村癫痫防治:

(6)艾滋病的治疗和救助

艾滋病的治疗规定:

A 医疗机构不得拒绝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

B 不得隐瞒患者已患艾滋病的事实; C 不得拒绝对孕产妇提供艾滋病预防和检测等服务 艾滋病的救助规定:

A 关怀救助;免费或减免艾滋病防治费用

B 教育救助;对艾滋病遗孤减免义务教育费用

C 生活救助;对患者及家人给予生活救助

D 生产与工作的救助;扶持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工作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机制

1、组织领导:国务院成立指挥部,负责指挥;国务院卫生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理的相关工作;各级政府组织开展防治,调查,所需经费例如预算,严格监理应急处理责任制。应急预案必须包括:

(1)指挥部组成和相关部门责任;

(2)监测预警;

(3)信息收集分析通报;

(4)监督机构;

(5)分级和应急处理方案;

(6)现场控制应急设备调度;

(7)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2、监测预警系统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预警系统;确保监测正常运行;制定监测计划评估监测数据;依照报告程序和实现及时报告;开展以及知识教育;在机构开展应急处理演练;做好各种应急物资的准备,提高对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

3、应急预案的启动和执行

启动前,明确个部门的职责义务;

启动后,成立指挥部,其它部门服从指挥部的调派,相互协作;卫生部门要准确评估决定是否启动预案的建议,报批后实施。

应急预案中要充分考虑物资的储备和调拨方案,必须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指定医疗机构进行防治任务,增强全社会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必要时对人员进行隔离疏散,依法对传染病疫区实行封锁,对事物水源进行控制。对传染病做到四早一切一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4、信息管理

使应急处理过程中的信息能够畅通、及时、全面和正确地反应出来。

第二节 医疗服务体制法规政策

一、城市医疗服务体制

逐步形成了国家和集体独办、按行政区域以块划分、由上到下进行业务指导的三级城乡医疗预防网:

城:街道医院诊所企业医院——》区级医院——》省市综合医院,教学医院,专科医院;

乡:村卫生所——》公社卫生院——》区级医院,防治中心。

1、健全基层医疗体系(机构建设、队伍建设、补偿机制、运行机制)

(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A 公立医院过剩的地区要重组到基层去;

B 国家购买社会力量提供的卫生服务;

C 鼓励有资质的人员开办诊所;

(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A 落实城市医生升中高级职称前支农一年以上;

B 鼓励医学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C 自愿去中西部乡镇医院的毕业生,国家代偿学费和贷款。

(3)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

A 运营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

B 对购置的基本设备和开展业务的经费,按定额和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助;

C 人员的工资水平要与事业单位挂

钩;

D 不得接受药品折扣。

(4)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

A 开展乡村巡回医疗;

B 与上级医院进行双向转诊制度;

C 实施人员聘用制,完善考核激励制度

2、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按 “实试点、在逐步推开”的原则进行,达到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 “公益性”为核心的公里医院监管制度。

(1)改革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运行和监管机制;

坚决维护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原则,以病人为中心,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探索建立由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保险机构、社会评估机构、群众代表和专家参与的监管评价制度。

(2)推进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改革;逐步从补偿渠道中剔除药品加成收入而变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政府负责大型设备的购置,重点学科的发展和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公立医院提供的特需服务不得找过全部医疗服务的 10%,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医疗服务定价有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的机制。

(3)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把部分公立医院进行转制,确保资产保值和职工的合法权益;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

二、农村医疗服务体制

1、发展目标

2010年,建立起基本设施比较齐全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具有专业素质的卫生服务队伍、运转有效的农村卫生管理运行体制,完善新农医合和医疗救助协同发展。满足农民群众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服务需求

2、框架

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中心,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3、队伍

制定并实施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和找平执业医师计划,完善对口支援通过到大医院机修,培训等方式提高县级医生水平。农村医疗队伍由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扶助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卫生员共同组成。

4、投入机制

新增卫生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其中由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

第三节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法规政策 最佳基层医疗模式是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1996年,我国开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1999年,提出了发展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计划;

2000年,奠定了社区卫生服务在新型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2002年,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扶持力度,鼓励各地引进市场竞争机制;

2006年,指出了如何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三坚持:坚持公益性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坚持以调整和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为主,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2010年,地级以上的城市建立健全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具备的条件

1、人员方面:6 名全科医师,9 名注册护士,副高一名、中级一名、公共卫生类别执业医师一名;护士——一名中级;每名医师至少有一名护士。每个社区服务站至少有2 明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执业医师;

2、床位方面:不鼓励设置床位,确有必要不超过 50 张;

3、建筑面积中心不低于 1000平米,服务站不低于 150平米;

4、设备方面:突出满足社区需要的轻型化特点。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

1、社区、家庭、居民;

2、重点对象是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和贫困居民

四、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内容

1、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疾病的诊治

2、社区慢性病防治

3、社区妇幼保健服务

4、社区传染病防治

5、社区公共卫生监督

6、社区卫生信息管理

7、社区脆弱人群保健

五、社区卫生服务的筹资与补偿机制

1、政府财政补贴(以公办为主,同时鼓励其他个人集体参与,政府从多方面给予投入或一定的补贴)

2、有偿医疗卫生服务(按服务成本收费,有看病的个人支付)

3、纳入职工医疗保险(纳入医疗定点单位可报销一些基本的卫生服务项目,稳定其资金来源)

4、其他筹措方式(接收社区自主资助、申请专项资金支持、接收捐赠等作为费用补充)

第四节 计划生育法规与政策 一、一般规定

1、基本国策: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后,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地位。

2、稳定现行生育政策:生育政策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核心内容。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夫妻生育一个子女、奖励实施计划生育的夫妇、符合法规的可以生第二个。

3、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扭转依靠行政手段执法的局面

4、生育是权力,计划生育是义务

5、免费享受计生服务

项目有:

(1)孕情环情监测

(2)提供避孕药具,放置和取出宫内节育器

(3)绝育术

(4)人工终止妊娠

(5)技术常规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

(6)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诊治

6、奖励和帮助

(1)终身只生一个的,发光荣证,享受奖励;

(2)独生子女夭折的,父母不再生养的,政府给予必要的帮助;

(3)晚婚晚育可延长婚产假

(4)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可以休假。

7、支持优惠和优先照顾

(1)对农村的守法家庭在发展经济是要给予支持和优惠;

(2)守法的贫困家庭要在扶贫贷款、以工赈灾、扶贫项目和社会救济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8、征收社会抚养费

凡是违反现行生育政策的公民要征收社会抚养费

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1、工作对象

离开户籍地以工作生活为目的的异地居住的成年人

2、领导主管和配合部门职责

(1)县级以上政府统一领导本区域内的刘总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实行综合治理、落实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监督有关部门、建立信息采集通报制度

(2)国务院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主管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制定规划组织实施、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3)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区域内的刘总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实施计划生育管理、开展宣传教育、组织技术服务、指导节育措施、免费提供基本项目的计生服务。

3、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职责

户籍地和居住地配合工作一居住地政府为主,户籍地政府予以配合居住地的工作包括:

(1)进行人口计生宣传教育;

(2)了解已婚育龄人员计生情况;

(3)组织提供避孕药具;

(4)定期为已婚育龄人员进行节育,优育及其他生殖保健服务

4、婚育证明办理及生育服务登记

(1)婚育证明的办理

育龄妇女在离开户籍地前,区乡镇政府或街道办办理婚育证明,已婚的必须出示结婚证。

(2)交验

自到达居住地30 日内提交婚育证明,可以自己提交;亦可由户籍地证明机关提交。居住地政府应该查验,督促未办之人补办,并告知当事人权利和义务。

(3)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登记的规定

流动人口可以在居住地办理第一台生育服务登记。步骤如下:

A 提供双方身份证、结婚证、女方婚育证明和男方户籍地婚育证明材料; B 居住地收集材料后7 个工作日内向双方户籍地核实;

C 户籍地在 15 日内给予反馈;

D 若核查无误,即时办理,否则书面说明;

E 办理后 15 日内向双方户籍地通报办理结果;

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信息必须互相通报,核实。

出具计生证明材料不得收取费用

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权利

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有获取:

宣传教育、计生服务;晚婚晚育计生手术休假;计生奖励优待救济和隐私受到保密等权利

6、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

(1)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2)户籍地和居住地信息互通;

(3)拓宽信息收集的渠道

第十三章 我国社会保险的法规与政策

第一节 基本养老保险法规与政策 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还包括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由机关事业单位、城镇职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老年津贴构成;

重点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的网底。

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

1、职工养老保险的基本制度

(1)缴费规定 :企业(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个人缴费工资的8%)

(2)统筹基金于个人账户相结合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个人帐号的存储额用于职工养老,不得预支;但是可转移、继承。

(3)计发办法 号文规定: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构成。

号文规定:基础养老金标准以当地上在岗职工月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均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满一年发 1%;个人帐户养老金以个人账户存储额除以计发月数。

特殊规定:

A 26 号文实施前退休的,按国家原有规定发养老金,同时执行调整;

B 26 号文实施后,缴费年限不满 15 年的,不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号存储额一次性支付,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2、38 号文件的新要求

(1)扩大覆盖范围

(2)做实个人账户

(3)建立调整机制

(4)提高统筹层次

(5)发展企业年金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规定 新农保制度的创新有两个方面:

1、实行基础养老金与个人帐户养老金相结合的要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

2、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

3、参保范围:年满 16 周岁,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非学生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新农保。

4、基金筹集

(1)个人缴费:每年 100-500 元,五个档次;参保人可自主选择,国家可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2)集体补助:有条件的集体应给予补助,标准由村民会议确定。

(3)政府补贴:政府对基础养老金

中西部全额支付,东部支付50%。地方政府补贴标准不得低于 30 元,对困难人群地方政应部分或全额代缴最低档次养老保险费。

5、建立个人帐号:除国家支持的基础养老金外,其他各项补贴,缴费,资助等都计入个人帐号。

6、养老金待遇与调整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55 元+个人账号/139;参保人死亡后,其个人帐号中个人缴费的部分可继承。

7、养老金领取条件:年满60 岁的,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有户籍老年人。

特殊情形:

A 实施时已满60 岁的,不用交费,可享受 55 元/月,其子女参保就行了;

B 距领取年龄不足 15 年的,按年缴费,允许补缴,累计缴费年限不得少于 15 年

8、相关制度衔接

凡参加了老农保,且在享受的可直接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

对已参加老农保但未满 60 岁的应将老农保并入新农保,按新农保标准缴费。

第二节 基本医疗保险法规与政策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为主体;还包括多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由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构成。

城乡医疗救助是我国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网底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

1、覆盖范围和缴费办法

(1)除了乡镇企业和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可以由政府决定外其余企事业单位团体都得参保;原则上以地级市为统筹单位。

(2)缴费额度=单位工资总额的6%+个人本人工资的2%。其中个人工资是以统计局个人工资收入口径为基数,及所有工资性收入为基数。

2、统筹模式和补偿方式

(1)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构成。分别核算,不得挤占个人缴纳全部入个人账号;单位缴纳30%入个人帐号。

(2)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当地职工年均工资的 10%

(3)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额:当地职工年均工资的6 倍。

3、基金管理和监督

(1)医疗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不得提出利息。

(2)计息办法:本按活期存款利率,上年结转的按3 月定期继利率。(3)个人账户本金利息归个人所有,可以结转继承。

(4)个人帐户基金必须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只能用作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发生的符合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标准的费用,不得用作他用,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要点定期结算。

4、有关人员医疗待遇

(1)离休人员、老红军、二级乙等个民伤残军人医疗待遇不变支付有困难同级人民政府解决;

(2)退休人员参加医保的,个人不缴纳,对个人账户的计入比例及个人负担部分给予适当比例的照顾;

(3)公务员在现有基础上可享受医疗补助政策。

5、医药服务管理

(1)医药服务方面:实行医保定点管理制度。

(2)医药服务范围方面

(3)社保与医药服务的经济关系方面

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规定

1、参保范围 :

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和不是学生和其他非城镇从业居民都可参加

2、筹资水平

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基本医疗需求和居民家庭和财政的负担能力确定筹资水平。建立筹资水平,缴费年限和待遇水平相挂钩的机制。

3、缴费和补助 :2008 年,政府补助

不低于 80 元,对中西部地区按40 元补助,东部同步提高。

4、费用支付

坚持 “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合理制定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额和支付比例,完善支付办法,合理控制医药费。

5、医药服务管理

(1)适当确定和调整用药,诊疗,医疗服务的范围

(2)儿童用药按照 “临床必须、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兼顾中西”

(3)诊疗项目适当增加孕妇、婴幼儿的诊疗项目;

(4)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的管理;

(5)合理确定医疗机构和药店的数量;

(6)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管理机制;

(7)建立和完善结算方式。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规定

1、筹资标准;

2010 年开始农新合医的标准是150元每人每年。其中中央财政60元、地方财政60元、个人缴费30元共同构成。

2、统筹补偿方案:

完善新农合医统筹补偿方案是新农合医制度建设的基础和核心。

(1)统筹模式与补偿方案:

A 统筹模式主要有:大病统筹加门诊家庭账户、住院统筹家门诊统筹、大病统筹三种模式。

B 补偿方案主要包括:起付线、封顶线、补偿比例和补偿范围。

(2)基金使用与补偿范围:

A 大病统筹加门诊家庭帐户的地区,合作基金主要用于建立大病统筹、门诊家庭帐户和风险基金;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的地区,合作基金主要用于建立住院统筹、门诊统筹和风险基金;实行大病统筹的地区,由于建立大病统筹基金和风险基金。合作医疗基金不宜再单独设立其他基金。

B 对当年参加合作医疗的,但没有享受的可以组织一次体检,合作医疗统筹基金结余不得超过 15%.,结语过多

的可安排二次补偿。

(3)住院、门诊补偿管理:

A 合理设置起付线:一般为2-4 倍门诊费用;中西部原准则上不超过100 元;封顶线要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的人均纯收入;

B 门诊补偿包括家庭账户和门诊统筹,家庭帐户的结余不得冲抵下一的缴费,只可结转到下使用。

(4)转诊和结算办法:

按照简化程序,方便群众的原则完善转诊和报销补偿制度。原则上提倡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和现场报销。

※第三节 失业保险法规与政策

一、覆盖范围

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二、失业保险基金

1、基金构成

(1)企事业单位职工缴纳的保险费;

(2)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

(3)财政补贴;

(4)依法纳入的其他资金。

单位按工资总额的 2%缴纳;个人按本人工资的 1%缴纳,农民合同工个人不缴纳。

2、支出范围

(1)失业保险金;

(2)失业期间的医疗补助金;

(3)失业人员的丧葬补助金及其亲属的抚恤金;

(4)失业期间的职培职介费用;

(5)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费用。

三、失业保险待遇

1、申领条件;

(1)缴费满一年;

(2)非因本人意愿终止就业的;即被炒鱿鱼的;

(3)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2、停止领取情形;

(1)重新就业;

(2)应征服役;

(3)移居境外;

(4)退休养老;

(5)收监劳教;

(6)拒绝介绍工作;

(7)其他情形。

3、领取期限;

(1)缴费时间 1-5 年的;期限最长 12 个月;

(2)缴费时间 5-10 年的;期限最长 18 月;

(3)缴费时间 10 年以上;期限最长24 个月

(4)重新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期限可与上次未领取期限合并但不超过24 月;

(5)标准:低于工资水平,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4、领取期间的相关待遇。

(1)期间就医的、可申请医疗补助金;

(2)期间死亡的、家属可领取丧葬补助费、亲属抚恤金和未领的失业保险金;

(3)期满后、符合最低保障要求的,享受低保;

(4)农民合同工连续工作满一年,劳动合同解除的,支付一次性生活补助。

※第四节 工伤保险法规与政策

一、适用范围

以下单位和个人必须参加工伤保险:

1、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必须为所有职雇工缴纳工伤保险;

2、职工雇工可以享受工伤保险权利;

3、个体工商户参保的步骤由当地省级政府规定。

二、工伤保险基金

1、基金的构成;

(1)工伤保险费;

(2)工伤保险基金利息;

(3)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2、费率确定;

(1)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2)根据行业工伤风险程度确定差别费率和行业内若干费率档次。

(3)当地统筹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费使用和工伤发生率和该行业内费率档次确定单位缴费费率。

3、参保缴费;

(1)用人单位要及时缴纳,个人不缴纳。单位缴纳的数额=工资总额*单位缴费费率;

(2)工资总额是指单位直接支付给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本人工资是指工伤或病前 12 个月平均工资,区间为300%-60%;

(3)职工发生工伤所爱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4、统筹层次 :由地级市以上统筹,可以异地参加同凑地区的工伤保险;基金中应预留一定比例的贮备金,用于支付重大事故的保险待遇;不足的有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垫付。

三、工伤认定

1、下列情形被认定工伤;

(1)在工作时间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

(2)从事与工作有关的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患职业病的;

(4)因公外出期间,应为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事故下落不明的;

(5)上下班途中被撞伤的;

(6)其他情形。

2、下列情形被视同工伤;

(1)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48 小时内抢救无效。

(2)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

(3)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后到用人单位旧病复发。

3、下列情形不得认定或视同工伤;

(1)犯罪伤亡;

(2)醉酒导致伤亡;

(3)自残或自杀的。

4、提出工伤认定时出具的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劳动关系证明;

(3)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

四、劳动能力鉴定

1、职工发生工伤后,经治疗稳定后

存在劳动能力影响的。主要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1-10 级)和生活自理能力程度(完全、大部分、部分)的等级鉴定。鉴定标准由劳保部和卫生部等联合制定。

2、由用人单位,个人或其直系亲属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

3、对结果不服的可以在 15 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部门提出再鉴,再鉴结论为最终结论。

4、此结论做出 1 年后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复核。

五、工伤保险待遇

1、工伤医疗待遇;

(1)治疗工伤应在签约医疗机构就业。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药品目录和住院标准的由工伤保险支付。按出差70%发伙食补贴。经审批同意外出就医的交通费按公差标准报销。

(2)工伤职工生活就业需要的辅助器具,由工伤保险支付;

(3)停工医疗期间,工资福利不变。停工医疗期不超过 12 个月,原则延长不超过 12 个月,伤残评定后,停发原待遇。

2、伤残待遇;

(1)生活护理费按生活自理等级发放,标准是 50%、40%、30%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均工资;

(2)工残 1-4 级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

A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4 月、22 月、20 月、18 月本人工资;

B 月伤残津贴:90%、85%、80%、75%;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

C 退休后,按养老保险待遇,但不得低于伤残津贴;

D 单位和个人按伤残津贴为基础缴纳基本医保;

(3)工残5、6 级,享受以下待遇: A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6 月、14 月本人工资;

B 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如果不行则发月伤残津贴:70%、60%;单位按规定买各类社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

C 经个人提出可解除劳动关系,用人

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4)工残7-10 级,享受以下待遇:

A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2 月、10 月、8 月、6 月本人工资;

B 合同终止或经个人提出可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3、工亡待遇;

(1)直系亲属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A 丧葬补助金:6 月上职月均工资;

B 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40%生前工资、其他每人每月 30%/孤老孤儿增加 10%;

但不得高于亡者生前工资;

C 标准由统筹地区政府确定,报省级政府备案;

(2)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保持适时调整;

(3)职工外出或抢险中下落不明的,事故发生3 月内照发工资,第4 月停发。由伤残基金按月发放供养亲属抚恤金,可以一次性预支 50%工亡补助金。

4、下列情形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1)丧失享受待遇条件;

(2)拒不接受劳动鉴定;

(3)拒绝治疗;

(4)被判正在收监执行;

5、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必须办理变更;职工被借调的由原单位负责;实行承包的不变;破产清算时优先拨付工伤保险费;

6、出境的,到国外当地办理,不能办理的,国内不可终止;

7、再次工伤时,按新人定的等级享受。

※第五节 生育保险法规与政策

一、生育保险基金

生育保险基金根据 “以收定支,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按照企业工资总额的不超过 1%的比例进行提取作为生育保险费。该部分可以作为企业的费用,职工个人不缴纳。

提取比例按当地实际情况办理,不好过 1%。

二、生育保险待遇

1、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生育津贴有生育保险基金按该企业上职工月均工资计发;产假为 90 天,产前休 15 天;难产多产增 15 天;流产亦可休息;

2、女职工设于的各项费用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贵出规定的部分由个人承担。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的疾病有生育保险支付;产假满后还需要休息的,按有关关规定办理;

3、女职工生育或流产,由本人持相关证明到当地社会报心啊经办机构办理手续,领取生育津贴和报销生育医疗费。

三、企业对生育保险的责任

1、按期缴纳生育保险费;

2、不得虚假冒领生育津贴和医疗费;

3、不得拖欠拒付员工生意津贴和医疗费。

四、医疗服务管理

生育保险实行医疗机构协议管理。社保经办机构选择符合要求的医疗定点机构签订生育保险医疗服务协议。参保职工在该机构发生的费用有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支付的范围原则上按照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执行

第四篇:教育政策与法规考试重点

1.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

2.教育路线

教育路线是社会发展教育事业所采取的基本准则。

3.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

4.教育法规

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5.教育政策、法规的功能 *保障性功能:是指教育政策、法规客观上起着维护与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功能。(基本功能)

*规范性功能:是指教育政策、法规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某种标准与范式,起着某种规定性的作用。教育政策、法规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其一,指引作用。其二,评价作用。

*激励性功能:是指教育政策、法规客观上起着一种激励、鼓舞、促进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作用。

P25

*制约性功能:是指教育政策与法规有着限制或禁止某种教育行为的作用。

*管理性功能:是指教育政策、法规对教育工作具有管理的作用。

结论:教育政策、法规的功能在整体上具有双重性特征,即有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之分。认识功能的这种分野,一方面有利于执行政策、法规时尽量趋利避害,张扬正面功能,克服负面功能,另一方面则需要更多地反思政策、法规本身,促进政策、法规的完善。

6.教育政策、法规的体系结构(纵横结构)P30~P36

7.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其一,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都是国家管理教育的重要手段,都是在教育活动中应予遵循的行为准则与行为依据。

其二,一般说来,教育法规,尤其是教育法律,建立在教育政策的基础之上,成熟稳定的教育政策会被立为教育法律。

其三,教育政策的实施需要“法”的保障。只有合法化的教育政策才能成为真正可供遵循、实施的政策,同时,政策实施的全过程都要依法进行。

其四,教育政策的制定应以法律为依据,法律规定了政策不可涉及的具体内容。*区别(P41)1.基本属性不同。

2制定的机关和约束力不同。3制定的程序不同。4表现形式不同。5实施方式不同。

6稳定程度和调整范围不同。7公布的范围不同。

*对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关系的把握

1制定与实施教育法规应以教育政策为指导。2教育政策的落实应以教育法规为保障。

3推行教育政策不能超越教育法规所规定的范围。

8、以人为本

1.“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

第一:社会的发展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物”为本。(物:物质财富)第二:“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总体意义上的人,是社会全体人员。(而不是少数人)第三:“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凸显人本身的尊贵与重要,强调把人看作一切事物的前提、本质和依据,强调尊重人、依靠人、解放人、为了人。

2“以人为本”的教育 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定位在以受教育者为本。第二:“以人为本”的教育是面向所有受教育者的教育。

第三“以人为本”的教育事业应该为受教育者的发展提供一种有质量的教育。(P48)

9、科学发展(P48)

10、教育的公共性(P51)

教育的公共性体现在如下三个具体特征

第一,国家通过教育政策、法规等手段主导教育发展的进程,无论是公立教育还是私立教育都在国家的政策法规调控之下,只是在经费提供、师资管理等具体管理措施和干涉程度上在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之间有差别。

第二,教育发展利益的社会共享。教育发展的目标在于促进公共利益的扩大,提升公共生活的质量。

第三,教育培养具有公共理性和参与公共事务意识的公民。以此来保全和增加公共利益,维持社会规范。

11、教育政策执行

教育政策执行是一种将教育政策精神与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实现教育政策目标的动态行动过程。

12、教育政策执行在教育政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教育政策执行是实现教育政策目标的决定性环节。*教育政策执行是对教育政策实行检验的根本途径。*教育政策执行也是教育政策生命过程中的中介环节。

13、教育政策评价 所谓教育政策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育政策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分析与判断,总结政策运行的成绩和经验,揭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修订和完善教育政策,并为实现教育政策的更良性运行服务。

14、教育政策的效率=教育政策的效益 除以 教育投入。

15、教育政策运行的成本:

1交替成本:新旧教育政策交替时所必须花费的成本。

2执行成本:新政策贯彻执行时所必须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3时间成本。

26、教育政策评价标准

*发展性标准。

*效益标准

*效率标准。

*教育政策回应度

17、教育政策回应度

教育政策执行后满足政策目标群体的程度。(以此衡量一项教育政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对人们的心理影响。)

18、教育政策监控的含义

教育政策监控是教育政策监督与控制的合称。它是指教育政策监控主体,依据一定的教育法规或制度,对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价及终结活动进行监督、调整和控制的过程。

19、教育政策监控与教育法制监督的类型与方式 *立法机关监督

*行政机关监督:行政机关(这里主要是指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实现教育行政执法职能和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在职权范围内对有管辖权的下级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平行的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遵守教育政策与法规和其他行政管理决定进行的监督。

*司法机关监督。

*政党监督

*社会监督: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机关以外的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以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实施教育政策监控与教育法制监督的行为。

20、教育法制监督的含义

*在广义理解上,教育法制监督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教育法制监督权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作为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有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管理教育的活动进行合宪、合法、合理性的评价,并对违法行为加以纠正的行为。*狭义的教育法制监督是指专司教育法制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对教育立法、教育司法和教育执法活动的监督。

21、政策监控与法制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所发生的法律效力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力度,“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对于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包括教育管理行政部门在内的有关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缺乏强有力的监督。

*三是社会力量对教育政策与法规实施状况的监督作用较弱。

*四是政策监控与法制监督的理论研究缺乏一定的力度和深度,显得薄弱。

22、加强政策监控与法制监督的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大国家权力机关对教育政策监控与教育法制监督的力度。*第二,进一步理顺各种监督主体关系,强化监督机制。*第三,进一步发挥好社会监督的作用。

*第四,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教育政策监控与教育法制监督的理论研究。

23、《教育法》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P126)

*学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制度(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制度。

*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扫除文盲制度。*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24、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教育督导制度是指教育督导部门依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行视察、监督、评价、帮助和指导的行政管理制度。

*教育评估制度是指根据既定的目标,确定相应的目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通过系统的信息收集和定性、定量分析,依据客观的价值标准,对教育系统的功效和工作态度做出评议和估价的态度。

25、我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P117)

26、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权利与义务。(P127)

受教育者(学生)的权利与义务。(P128)

27、《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义务教育的内涵: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特征:第一,我国的义务教育具有统一性和公平性。

第二,我国的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第三,我国的义务教育具有普及性。

第四,我国的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

第五,我国的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

28、义务教育的基本任务:提高教育质量。(P147)

29、素质教育:是指依据教育方针和“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以全面提高公民素质为主旨,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本要求),为学生体魄健全发展,为社会和谐发展服务的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

第五篇:福建省导游资格证考试政策与法规模拟题

2010年福建省导游证考试《政策与法规》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观的具体体现,是科学的世界观和__________观,_________观的有机统一

2、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在坚持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体,其它________和_______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_______没有止境,__________也没有止境,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____________性质的政体,能够充分反映和代表我国的________,从___________的权利

5、宪法规定公民享有”文化教育权利与自由''它包括(1)________权;(2)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两方面内容、6、旅行社是指_____________为目的从事__________________的企业并为旅游者提供________________服务

7、申请设立国际旅行社应当向________________部门提出申请,在征得拟设地旅游局的意见后由________________审批、8、导游人员资格证书是由________________印制,由___________________颁发,颁发期限为_____________日、9、《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国家对导游人员计分管理,由________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__________内负责导游人员计分管理的具体工作、10、旅游安全管理工作实行“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方针;实行“________________ __ _ _______”的原则、11、旅行社责任保险合同的客体是、旅行社在______________中致使旅游者人身财产遭受损失应由_________的责任、12、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或经济损失在__________________的事故、13、《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旅行社办理旅行社责任保险的保险金额不低于(1)国内旅游每人责任赔偿金额人民

币____万元;(2)出境旅游、入境旅游每人责任赔偿限额人民币______万元、14、中国旅游者出入境的主要证件是________;它由中国驻外的________,________或外交部授权的___________机关颁发、15、国家旅游局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分配给有经营权的国际旅行社出国配额、使各地区,个组团社所得的出国旅游配额与其为______________旅游所作贡献挂钩、16、外国人在中国居留必须持有中国政府主管机关签发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17我国《铁路法》规定、铁路运输企业对旅客人身伤亡的责任赔偿限额为人民币____________万元;自带行李的损害赔偿限额为人民币_________万元、18、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两大核心内容、19、旅游投诉处理调解应当坚持的原则、第一、____________原则;第二、____________原则、20、《福建省地方性旅游法规》规定、旅游质量___________机构,和旅游业发展的_______________制度、二、单项选择

1、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A、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B、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A、改革 B、开放 C、发展、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A、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 B、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C、建立建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旅行社委派的导游未按国家或行业标准为客人提供导游服务,旅行社应()、A、赔偿旅游者旅游费用30%的违约金、B、赔偿同额的违约金、C、赔偿旅游者所付导游费用的2倍、D、承担旅游者的全部费用、5、导游人员"中止''导游活动的最主要特征是()、发生在导游活动结束之前

6、北京市郑某应聘在海口市某公司工作,他参加当地旅游社组织的出境旅游,应当向()的市县公安机关中申请办理出境证件、A、组团社所在地 B、出境口岸所在地 C、户口所在地 D、某公司所在地

7、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由()审定公布、A、国家建设部 B、国家文化局 C、国家旅游局 D、国务院

8、《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主要行政执法机关是()

A、公安部门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消费者协会 D、技术监督部门

9、对旅游投诉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书之起()日内申请复议 A、10 B、15 C、20 D、30

10、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请求保护合法权益的投诉时效为()天 A、30 B、40 C、50 D、60

1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调整()三者之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社会法律规范的总称 A、国家,生产者,消费者 B、国家,经营者,消费者 C、管理者,经营者,消费者 C、管理者,生产者,消费者

12、我国《保险法》规定、如果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 A、实际 B、被保险人 C、保险 D、相关

13、申请签证的外国旅游者,如果人数在()人以上组团来华旅游的可发给团体签证 A、3 B、9 C、20 D、30

14、旅游饭店取得星级后,如需关闭星级所规定的某些服务设施,取消或更改某些服务项目必须经()批准,否则该饭店星级无效

A、旅游饭店协会 B、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C、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机构 C、该饭店的上级领导部门

15、《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规定、开办旅馆,其房屋建筑,消防设备出入口和通道等,必须符号消防法规的有关规定,并且要有必要 的()。

A、保安制度 B、保安部门 C、保安人员 D、防盗安全设施

16、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铁道,交通部门的食品卫生监督员证书由()发放 A、所属的铁道,交通部门 B、所属铁道交通部门的上级主管部门 B、国宾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C、同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17、外国人去中国的()类区旅游无需办理旅行证 A、甲 B、乙 C、丙 D、丁

18、某外国旅行社拟定在北京设立常驻机构,根据《旅行社管理条例》规定该机构的设立必须经()批准

A、北京人民政府 B、北京市旅游局 C、国务院 D、国家旅游局

19、根据《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导游人员在导游活动中有()的一次扣8分 A、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的 B、讲解中参杂下流,迷信内容的 C、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索要小费的 D、讲解质量差或不讲解的

20、《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规定、旅馆对旅客遗留的物品,经招领()个月后,无人认领的要登记造册送到当地公安机关按拾遗失物品处理。A、2 B、3 C、4 D、5

21、旅游者王某等人在参加甲旅游社组织的旅游活动中合法权益受损、但在清理整顿旅行社时,甲旅行社与乙旅行社合并,此时旅游者王某可以向()要求赔偿。A、甲旅行社 B、甲旅行社的上级主管部门。C、合并后的旅行社 D、合并后旅行社的上级主管部门

22、造成人食物中毒,根据《食品卫生法》规定应由()给予行政处罚

A、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D、卫生检疫部门

23、因公出境的中国公民使用的护照由()部门颁发 A、公安部 B、公安部或公安部授权的地方公安部门 C、外交部 D、外交部授权的地方外事部门

24、导游人员在导游活动中有()情形的一次扣4分 A、误接误送旅游团队 B、无故不随团活动的C、仪表,着装不整洁的 D、讲解质量差或不讲解的

25、导游人员必须参加年审培训,每年培训累计时间不得少于()小时 A、54 B、56 C、58 D、72

26、下列()属于基层旅游企业的安全职责

A、制定国家旅游安全管理规章并组织实施 B、协调重大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工作 C、受理本地区涉及旅游安全问题的投诉 D、负责为旅游者人事及财物投保

27、旅行社负责保险的受益人是()

A、旅游者 B、旅行社 C、旅游者指定的第三人 D、法定继承人

28、对非法入境,非法居留的外国人,()以上公安机关外事民警在执行任务是有权查验外国人的护照和其他证件

A、乡级 B、县级 C、地级 D、省级

29、无导游证进行导游活动的要处()的罚款。

A、3000以上20000以下 B、10000元 C、30000元 D、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30、铁路运输旅客的索赔时效为()个月 A、3 B、6 C、9 D、12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1、“三个代表”思想指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发展必须()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C、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 D、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2、旅游区(点)质量等级按照()的评价得分来确定。A《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B《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 C《景观质量评分细则》 D《旅客意见评分细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规定、航空运输客票、行李票是运输合同的初步证据所以()航空运输合同的存在或效力不受影响

A 旅客未能出示客票 B 旅客未买客票 C 客票不符合规定 D 客票遗失

4、经复核,星级饭店不能达到标准规定的,星级饭店评定机构可根据具体情况()A、签发警告通知书

B、通报批评 C 降低和取消星级 D申请重新评定星级

5、在风景名胜区内采集标本、野生药材和其他林副产品,必须()

A 经管理机构同意 B 限定数量 C 在指定的范围内 D 在植物学家的指导下

6、()是旅游投诉者的权利

A 了解投诉的处理情况 B 向被投诉者提出诉状副本 C 放弃变更投诉请求 D 按投诉规定的条件、范围投诉

7、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有()等行为的,不仅要处罚导游人员,还要对委派该导游员的旅行社给予警告直至停业整顿。

A 擅自变更接待计划 B 损害民族尊严的言行

C 向旅游者索要小费的 D 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的 E 擅自中止导游活动的

8、旅游活动中因安排观光的景区不能游览,旅行社应()A 退还景点门票 B 退还导游费

C 赔偿退还费用20%的违约金 D 赔偿退还费用30%的违约金

9、《旅行社管理条例》规定、外商投资旅行社的中方投资者应当符合()条件。A 是依法设立的公司 B 是旅行社或者主要从事旅游经营业务的企业 C 最近3年无违法或重大违法记录 D 符合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行业标准

10、《旅行社管理条例》规定、“外商投资旅行社不得经营中国公民出国旅游业务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旅游业务”。如违反此规定应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A 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 B 责令停业整顿3至15天

C 处人民币5000以上20000以下的罚款 D 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经营许可证》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旅行社分社?旅行社设立分社应具备哪些条件?

2、对于不符合《旅游投诉暂行规定》规定的受理条件的投诉,旅游投诉管理机关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通知投诉者不予受理的并说明理由。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情况主要有哪些?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出入境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外国人(包括旅游者)哪些人不准入境?

五、案例分析 1、2002年4月某国际旅行社组织了一个长白山旅游团,委派导游黄某作为该团全陪。当此旅游团将要攀登天池的前一天晚上,该团一些团员询问黄某上天池是否要多带衣服,黄某根据多次在这个季节上天池的经验,回答游客说不必多带衣服,以便轻装上山。次日,该团游客在黄某及地陪引导下上了天池,不料,天气突然变化,天降大雪气温骤然下降,黄某急忙带团下山,但由于该团有些客人未带衣帽围巾等御寒之物致使不少人耳、手、脚严重冻伤。下山后住院治疗。并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旅行社要求赔偿。黄某所在的旅行社接到投诉后认为此次事故是由于黄某工作失误所至,责令其自行处理游客投诉、旅行社不承担任何责任。黄某则认为此次冻伤一事故是由于天气突然变化所至,是出乎意外事故与其无关,不应由其承担事故责任。

问(1)旅行社的说法是否正确?有何依据??(2)导游黄某的说法是否正确?有何依据?

2、某旅行社两名工作人员与某公司业余导游张某(另一家旅行社导游)拼凑了一家“旅行社”在外揽接旅游业务。2001年12月初某公司的李某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张某,在张某的介绍下于12月20日参加了该“旅行社”组织上武夷山四日游,每人缴纳旅游费750元。张某担任该团的全陪在到达武夷山安排住宿的宾馆和用车时,双方发生争吵。双方原约定住二星级宾馆,实际为无星级宾馆、原定空调旅游车,现变成无空调车。张某因担任该团全陪获的导游费1000元。旅游结束后,李某等10人联名向该市旅游质监所投诉。据查该“旅行社”是未获的批准、未注册登记的无证旅行社。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1)、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该“旅行社”应怎样进行处罚?(2)、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导游员张某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下载2017演出资格证下半年重点法规政策2017.4.12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演出资格证下半年重点法规政策2017.4.1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会计从业资格证 财经道德与法规 重点1

    1.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 )根据《会计法》制定。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国务院财政部门D、国家审计部门 2.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秘书资格证重点

    秘书资格证重点 第一章 文书基础 1. 行政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体制的文书。 2. 通用公文,是指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

    政策与法规

    政策与法规 第一章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 了解马克思列宁......

    《政策与法规》

    《政策与法规》考试大纲 总体目标: 通过本科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国家有关旅游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从而使考生成为精通业务知识、熟悉......

    演出经纪资格证考试资料

    演出经纪资格证考试资料 一、填空题1. 营业性演出行政许可制度、演出经纪制度、演出合同制度是我国演出市场的三大基本制度。营业性演出许可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营业性演......

    建设法规重点

    1. 建设法规的定义: 建设法规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在调整国家及其有关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之间在建设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

    2014法规重点

    (1)代理的含义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向第三人为意思表示或受领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直接对本人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被在代理关系中,通常涉被代理人、代理......

    财经法规重点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保管期限 永久:年度财务报告、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定期 5年:银行对账单、银行余额调节表、发票存根联、发票登记簿 15年:原始凭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