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供销社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 市 供 销 社
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工作情况
调 研 报 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根据市社工作安排,**市供销社组织人员成立专题调研组,采取调查、召开座谈会、查看现场等形式,对供销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上联企业和市场,下联基地和农户,是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组织载体。对于丰富和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市在组织实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创新培育模式、多种形式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一是村级组织牵头型,就是由村“两委”牵头,立足当地主导产业和群众的种植习惯组织合作社;二是专业大户带头型,就是由种植、养殖大户带头,将从事专业生产和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成立经济组织;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就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企业和农户共同参与创办合作社;四是基层服务组织领办型,就是以基层供销社等服务组织为依托,联合相关农户组建合作 社;五是特色产业链接型。由从事同类特色产业生产经营的农民自发组建合作社。到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量达到***个,成员总数****余人,入社农户数占农户总数的**%。其中供销社领办***个专业合作社,占全市合作社总数的**%,入社农户数***户,占农户总数的**%。在***个专业合作社中,其中**个属于供销社出资参入、指导,主要为其提供测土配方施肥、农化服务和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服务;其余**个专业合作社由基层供销社依托当地产业领办,供销社出资比例占**%以上,在专业社内部设立资金服务部并建设拥有农产品示范、生产基地,生产的农产品直接通过龙头公司加工销售。年销售额**亿元,二次分配***多万元。
二、主要优势
供销社作为一头连接农户一头连接市场的中介服务组织,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与其他服务主体领办合作社相比优势明显。
一是供销社与农民联系紧密,为农服务是供销社的宗旨。供销社的根在农村,优势也是在农村。供销社成立时间长,几乎与共和国同龄,在长时间的经营过程中,与农民建立了休戚与共、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供销社领办专业合作社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欢迎。
二是供销社服务网络广。从市联社到镇、街道的基层供销社,一直到村里的农家店,都有供销社的经营服务组织,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网络优势。
三是供销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 展的要求组建的,其公益目的不同于社会上其他专业社单纯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性质。***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积极组织农资供应,为**亩果蔬生产基地优先供应优质肥、优质药。推广科技知识,帮助果蔬生产业户改进种植技术,推进无公害种植。合作社建立了科技小组,聘请了技术专家,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现场技术讲课,庄稼医生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通过实施标准化管理,实现当地果蔬由“数量效益型生产”向“质量效益型生产”的过渡,打造无公害果蔬品牌,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周邻地区果蔬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千家万户与广阔市场的有效结合。
四是供销社领办的专业合作社有六大服务体系作为支持、支撑,生存能力较强。供销社作为专业合作社的领办者,在提供信息、农资供应、技术、加工、储运、农超对接等各方面的综合服务上拥有优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生产资料、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优化组合,逐步把产供销、贸工农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三、主要工作措施及效果
(一)共建一个服务型党组织,通过建设农村新型基层经营服务组织,推进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培育典型,带动发展。培育典型,靠典型引路,是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有效手段。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类指导,我们以自己领办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产业特色明显、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合作社开展试点示范,突出规范章程、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民主管理,指导办好合作社成员急需的服务项目。积极参与市政府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选工作,并每年都在供销系统内举行优秀专业社评选活动,对于优秀合作社给予****元的奖励,依此带动合作社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
(二)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解决农民分散生产经营规模小、成本高、效率低、收益少的问题,我们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带动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每年春季、秋季组织专业社理事长、骨干成员到***公司、***公司等农产品加工出口龙头企业,以及**、**、**、**、**等大中城市的大型超市参观学习,主要了解国际、国内需求趋势,消费标准,使我们能够对单生产,及时调整种植结构、种植品种,掌握市场需求的主动权。
为了保证社员低投入高产出,依托***农资公司,在镇、街办和社区建设了***处农资专营直供店,发展各类连锁店***处。面向农产品基地和种植大户,开展农资联采直供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农民生产中的农资投入。为保证农资质量和农产品安全,建立了农资追溯体系,由**农资公司配送中心通过**采购平台购进并统一编号后,再由配送中心配送到各镇、街办农资超市、直营店及农产品基地。同时,在农资配送中心和各直供店开办“庄稼医院”,依托专业合作社在**、**、**实施大田托管。成立了生产服务队,开展以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为重点的技术服务。带动入社社员在生产过程中,实行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栽植时间、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供肥供药,从源头上把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口,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三)积极打造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档次水平。实施品牌战略,在坚持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专业社积极建设无公害、有机生产基地。***供销社领办的***专业合作社建设了**亩蔬菜种植示范园和**供销社领办的***专业合作社建设了**亩***种植示范园。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一步完善田间管理措施,建立生产记录制度,做到事先有规划、实施有记录,具体田块都有专人负责,施肥、施药统一配制,灌水、排水统一调度,做到生产的全程控制,保证生产达到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到目前已经注册了 “***”、“***”、“***”、“***”、“***”*个农产品商标。申报了**、**、**、**等**个品种有机认证,并获得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通过产品认证和品牌建设,提升了农产品知名度,扩大了农产品销售空间,推动了品牌农业发展。
(四)积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开展农超对接,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体系。为了帮助社员将农产品卖出去,而且卖个好价钱,我们广开销售渠道,通过建设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农产品加工厂和冷库,把农产品储存加工,实行统一分级、统一包装、统一对外销售,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生产基地产出的大姜、大葱、韭菜等农产品,直供市区各大超市和外贸出口企业及食品加工企业。带动周边农民实行标准化种植,有力的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公司为龙头,与***、***、***、**、***公司建立业务关系,并在***超市设立了蔬菜经营专柜,使专业社产出的农产品不愁销路。
(五)解决资金瓶颈,发展资金互助组织,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解决农民在生产、流通发展中资金短缺的问题,我们依托**组建的***投资公司融通联合,在专业合作社内部成立资金互助部,引导社员自发将富余资金投放入资金互助部,在合作社社员内部调剂资金使用,为社员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开拓市场提供了资金支持。石埠子供销社根据各专业合作社资金需求情况先后在该社成立***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和****个专业合作社之间开展资金调剂业务,目前调剂资金***多万元,有效的促进了专业社的发展。
为更好的服务当地农民,专业社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建立健全内部组织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为专业合作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在制度上明确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职责和理事长、监事长的责权利关系。建立了完善的财务管理、财务公开、社务公开、议事决策等内部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严格执行民主管理、社员管理、收益分配、统一服务、学习培训等制度,使合作内部管理更加规范、社员权利得到有效保障,促进了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六)积极开展合作社联合社建设工作。***年,我们以***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个专业合作社为成员组织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主要业务以开展果树种植、蔬菜种植、加工、销售为主,为成员提供相应生产资料、技术、售后服务,目前已初步运作。成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一方面可以通过横向一体化实现规模经济、区域经 济,最大限度地降低合作社的交易成本,提升议价能力和服务功能,解决单个专业合作社依靠自己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纵向一体化经营,向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延伸,扩大合作社的业务范围,巩固和增强合作社的市场地位。把专业合作社“捆绑起来”,形成产、供、销、运、加等综合性跨越行业多领域的强强联合。
(七)深化服务,促进发展。**社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由***科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指导、扶持、服务。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进一步提高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依托***公司积极参与农超对接。以***年博会为契机,多次组织参加“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等,帮助合作社拓展销售渠道。同时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指导,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组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专题调研,通过系统内互相观摩,提高合作社运营水平,指导合作社完善章程、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运作机制,使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轨道。
四、存在的问题
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年,由***供销社领办的***专业合作社被市政府评为“**市十佳专业合作社”,并奖励**万元。虽然我们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与上级部门关于积极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任务要求方面,还有很大距离,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供销社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特别是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方面专项业务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专业合作组织的正常建设和发展。
2、农村合作组织处于起步阶段。部分专业合作社运行不规范,管理松散,经营人才缺乏等问题,缺乏农业生产、科技服务、市场营销人员,在业务经营方面与农民联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制约了进一步的发展。
3、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够规范和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大多为松散型,主要通过订单方式,订单的履行主要靠龙头企业及农户的自觉性,对订单双方的法律约束力较差。
4、发展规模较小,带动能力不强。现有合作组织相对于全体农民而言,总体数量少、规模小,多数在村组或本镇范围内组建,服务功能较弱,组织化程度较低,带动力有限。
五、意见和建议
1、建议上级部门加大对供销社领办的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在农资经营网络建设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冷链物流、农产品市场建设等方面给予土地、政策和资金倾斜,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使农产品产业链得到延伸,促进我市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水平。
2、建议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力度。一是主管部门针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现有人才举行专业培训班。改变培训方式,由现在被动的、集中的培训改为按企业、合作社自己的特点和要求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培训效率。二是建立农业人才引进的鼓励机制。对农业领域引进的人才,应优先解决人员编制、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三要提倡科企、校企对接。积极联系各级科研院所、农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社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
3、建议上级主管部门组建全省、全市的农产品龙头公司,统筹全省、市农产品购销工作。使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农户有效对接,倡导“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度融合。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将加工、销售环节的部分收益让利给农户,共享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果。
4、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与比较分散的农民个体相比,专业合作社有着明显的优越性。但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单个专业合作社的竞争力量仍然有限。随着合作社业务的不断扩大,合作社之间联合起来已经是必然趋势。下一步要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把联合社建设成为上连政府、下连市场、基地和农户,直接为“三农”服务的新平台。
****年**月**日
第二篇: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情况的调查
九月下旬,我们在分管主任带领下,先后到市经管局、贾悦、吕标、郝戈庄等有关市直部门和部分乡镇,就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
近年来,市政府把兴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提到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及时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提出了“示范引导、鼓励支持、村民自愿、民办民营”的发展思路,确立了“家庭经营、统一服务、标准化生产、有自己的品牌、以销定产”的创办原则。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各乡镇(街道)和主管部门组织精干力量,分片包干,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工作,实行现场指导,抓发展、促规范,促进了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现有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338个,涉及种植、养殖、开采、运输、加工、销售、服务等7个行业,参与人数4.2万多人,在部分产业和领域初步实现了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千家万户闯市场的有效对接,在加快我市农产品市场流通步伐、拓宽产业化经营领域和经营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品牌战略实施、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速度较快,数量较多,但从总体看,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组织形式和运行状况很不规范,作用也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农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仍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认识不充分,对其发展的必然性、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重生产、轻流通观念仍未从根本上转变,主动创办和自觉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基层干部对创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疑虑,怕风险,工作中一般性号召多,具体措施少,特别是在引导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和发挥作用等方面思路不清,措施不够得力。
2、法律地位不明确。农村现阶段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尽管我市出台了一些规定,采取了相应措施,并确定了主管部门,但由于国家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该类组织的法人登记、依法经营、资金筹措、征缴赋税以及签定合同等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致使现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律地位不明确,组织形式不很规范,普遍存在有章不循,无法可依的问题,正常经营活动受到一定制约。
3、运行机制不健全。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部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虽然大多数合作经济组织制定了章程,但在实际运行中照章办事的不多,经营活动随意性较大,缺乏必要的诚信度。许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既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也没有一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较低。
4、人员素质不够高。部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办者文化素质偏低,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缺乏懂技术善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经营活动中不讲诚信,只愿利益共享,不想风险共担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5、作用发挥不够强。从调查情况看,我市现有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数量不少,但普遍存在着规模小、经营范围窄、综合实力弱的问题。有的乡镇虽然达到了村村都有合作经济组织,但真正能为群众提供服务,发挥作用的了了无几,多数是有名无实、名存实亡。大部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服务的范围仅在本村或本乡镇,仅仅是为群众提供简单的产后购销信息和一般的技术服务,不能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地市场信息和全方位的系列化服务。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联结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农产品价值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是农民走向市场、自我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步伐,对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奔小康步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工作主动性。建立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客观需要,是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增加收入的重要组织形式。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从深化农村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充分认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增强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创办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搞好协调,强化服务。要加大宣传指导力度,进一步加大面向农村干部群众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作用,宣传一些有说服力的典型,逐步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群众主动创办和自觉参与的积极性,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创办和发展营造良好地外部环境。
二、突出重点,大力培育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要根据农业发展规划和产业优势,科学制定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规划。从实际出发,突出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循序渐进,加快发展,不搞形式主义和“一刀切”。当前要重点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销售业、服务业等方面,大力兴办以集体公共设施为依托型、龙头企业创办型、科技人员领办型及行业协会等有一定基础和实力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立足长远,从
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重点发展和鼓励创办跨地域发展的高层次、专业化程度高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进一步摸清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底子,对那些经济实力强、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群众受益大的合作经济组织,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在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重点扶持,促其尽快做大做强。对那些有名无实、形同虚设,不能为群众提供有效服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认真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及时加以引导、规范和完善,使其尽快发挥作用。
三、加强规范和完善,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家庭经营条件下,农民自愿联合起来,以服务为重点,以标准化生产为目标的新型合作组织。在目前国家尚无完备的法律法规明确其性质和地位的情况下,借鉴外地的做法,应赋予其特定的社会法人资格,按照一般社团进行管理和规范。建议市政府规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登记程序,明确有登记和管理权限的工商或民政部门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登记或注册,并由经管部门实行业务指导,促其不断规范和完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搞好对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服务和监督工作。要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机制,在制度、章程以及选举办法的制定、理事会和监事会等组织机构的设置等方面,加强指导和监督。要不断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积极帮助合作组织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切实增强标准化生产服务功能。要抓好对合作经济组织内部人员的培训,尤其是抓好带头人的培训工作,促其尽快提高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提高市场经济意识和为民服务的水平,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群众的需要,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地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要不断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切实促进企业、组织和农户形成相互依存、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四、转变职能,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起步晚、规模小、层次低、实力弱,从目前情况看,靠其自身的力量难以发展壮大。因此,要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在积极向上级争取优惠政策和财政扶持的同时,市里要继续出台有关的优惠政策,在用地、注册、资金等方面予以优惠。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协调财政、金融等部门,及时为部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在积极帮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引进资金和培训人才、申报争取上级有关项目和政策性补贴的同时,立足部门实际,落实各项有利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兴办和发展的具体措施,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篇: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的报告
××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尝试,近一年多来得到较快的发展,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在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及基本情况
××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同全国一样由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三种形式组成,发展分为能人领办型、企业带动型、政府创办型三种模式。至今全县有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拥有会员余人,社员人,其中专业技术协会个,专业合作社个,综合服务社个,主要发展产业有五倍、黄牛、茶叶、乌鸡产业,主要经营茶叶产品加工、农副产品流通、农资供应、商品黄牛、商品乌鸡、鸡苗供应等。这些合法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进程,推动了农民市场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随着农村经济形势急剧变化,我县部分农民、能人、加工企业渴求致富的新门路,寻求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品种以及相关的技术、信息服务,寻求先进的生产管理、市场营销、抵御市场风险的新模式。因此,我县出现了自发、自主、自愿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良好态势。早在年前牛寨新华成立过五倍子专业协会,也是全县××年前唯一的一个专业合作组织,因市场等各种因素,现已名存实亡。在××年盐津宏发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带动组建了“××乌鸡专业协会”,重新拉开了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序幕,紧接着县供销社创办了“农副产品流通协会”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今年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对自发、自愿要求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地区进行指导和帮助,建立了程序合法、手续完备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个。这些合作经济组织分别是:兴隆乡蒿芝村创办的“养牛专业协会”;兴隆乡远江黄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带动型“大田村养牛专业协会”;普洱供销社茶厂带动型“串丝乡龙溪茶叶专业社”;盐津乌鸡协会和宏发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带动型个乌鸡专业合作社,即:牛寨胡家湾、牛寨包谷厂、兴隆灯草田、盐井田坝、庙坝大坝专业合作社;滩头乡能人领办型“新田村农资综合服务社”。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特色产业的良性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全县个合作经济组织也有部分初见成效,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今年,盐津县乌骨鸡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在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帮助下,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形成生产销售一体化的服务格局发展乌骨鸡产业。在个多月的时间里,相继成立农民自发组织的农村乌骨鸡专业合作社分社个,申请入社会员人,通过讨论,批准入社会员多人;培养小鸡孵化户户,每户年可孵化小鸡至万只;建立盐津生态乌骨鸡县外销售点个,分别是重庆、昆明、宜宾、昭通。通过盐津乌骨鸡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引导,盐津乌骨鸡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年全县年养鸡万只,今年—月,全县养鸡万多只,比去年全年养鸡增加多万只。乌骨鸡产业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以来,成立农村养牛专业技术协会个,起到了发展农村产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丰富的草资源和大量被浪费的植株桔梗,促进了黄牛产业的发展。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年月蒿芝村“养牛协会”成立以来,发展会员名,产生了《协会章程》。成为盐津县第一个真正由农户自发组织的养牛协会,该协会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建成一个冻精改良站,现已配种头,有的已经产仔,且效果明显。通过该协会的引导,已有个会员从大田中心牛场引进西门塔尔牛头,一部分会员与大田中心牛场实行利益分成饲养良种牛,该种牛长势喜人且肉质优良,已逐步得到大家的认可。目前,蒿芝村黄牛存栏达头,产值近万元,年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串丝农村专业合作社成立后,使近亩失去管理的高标准良种茶园得到科学的管理,新田村农资综合服务社,解决了该村农资难的问题,社员和农民十分满意;其他协会目前正在发展中。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生产的产品不愁销路,利益有了保障。
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方式
今年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在促进产业化,推动农民市场化组织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上初见成效。在我县农业生产水平不高,产业不强不大、农民市场组织程度低,导致农业增效不高,农民增收难的情况下,探索到一条创新农业的有效途径。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走协会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把产、加、销联为一体,整合企业与农户,集中力量面对大市场,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提高农民市场组织化程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就有希望。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章程,用制度引进先进的使用技术,达到农业产业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管理、规范化发展,走良性发展轨道,实现利益双赢、共受益。
(一)规范管理。兴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需要具备一的基础条件,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
⒈有明确的发起人和一定数量的成员。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同时鼓励机关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带头创办和参与农村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活动。均可以发起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凡从事同一专业生产经营者不受行政区域限制,都可志愿加入,但其专业技术协会不少于人,专业社和综合服务社成员一般不得少于人。
⒉有共同的专业生产经营项目和具体的合作内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围绕某个农产品专业生产经营项目或产品组建,在购销、加工、储运、信息、技术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确定适宜的项目作为合作的载体,通过项目的组织实施,使成员的共同经济需求得到满足。
⒊有比较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章程,内部管理制度。章程和相关制度要结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际来制定。
⒋有一定的经营要素基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了向农民提供服务和参与市场竞争,需要具备一定的资金、技术、设备以及土地、建筑物等经济要素。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所需资金,可以通过收取会费、接受捐赠、政府资助、经营收入、利息及其它合法收入取得。参与合作的成员可以土地等经营要素以及其他自行商定的方式筹集经费。
(二)加大扶持力度。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弱势群体为解决自身困难,改善自身处境而成立的合作组织,必须加大扶持力度。
⒈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基础设施,营销网络及示范点建设,积极引导企业、能人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项目和科技推广项目,经论证筛选后,优先纳入各级政府农业开发、扶贫开发和科技开发项目,实行扶持,享受农业开发、退耕还林、整村推进等各项政策。农村金融部门加大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信贷支持,扩大农户小额贷款。
⒊涉及农业支柱产业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符合条件的,地方财政给予贴息贷款和扶贫贷款倾斜。
⒋相关部门整合项目、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加强沟通,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同时,在不改变资金投入的情况下,集中资金专项用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⒌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产品运输检疫,减化手续,按国家规定标准减半征收,符合条件的享受“绿色通道”待遇。
⒍对直接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销售自产的农产品,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有关税收法规规定,免征增值税。
⒎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所得收入,暂免征企业所得税;对社员分得的红利,免征个人所得税。
⒏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因生产经营需要,需征占用土地的,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途前提条件下,优先办理用地手续。
⒐适当放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注册登记条件,同时,注册登记、年检只收取工本费。
⒑任何部门和单位都不得挪用或平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资产,不得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
⒈新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政府给予每建一个元筹建经费补助。
三、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作用
一是通过组织技术培训和引导示范,促进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普及推广;
二是通过闯市场、组织产品销售、解决卖难的问题,增强农民群众的商品经济意识,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三是通过引进开发和推广,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结束和优势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是通过为农户提供生产管理技术和农资、产品购销综合服务,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五是通过协会与会员之间的利益联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政府职能和领导方式的转变,使协会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四、存在困难
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虽然发展势头较好,但还处于初级状态,管理粗放,发育不充分,发展不平衡,也不很稳定。目前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有的合作经济组织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活动比较松散,组织能力较弱,内部管理不够规范。
二是缺乏应有的政策支持,在其登记审批、市场进入、土地利用、产品流通、信贷、税收、企业扶持、资金等投入方面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合作经济组织领导及成员的整体素质不高,接受新事物难,管理和协调能力差。
四是初具规模小、层次低,连接不紧密,市场竞争力弱。
五是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市场组织化意识不强。
六是部分相关部门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重视不够,把合作经济组织看作是单纯的协调组织,认为作用不大。
五、进一步推进我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建议
⒈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推进我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工作力度。我县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低,这一切需要深化农村生产方式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农村合作经济这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是顺应农村改革的最好组织形式。各乡(镇)党员、政府从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认识发展农技协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切实加强领导。建议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成立工作机构、加强协调、定期研究、明确职责、形成科协、农业
第四篇: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不断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不断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近年来,我市把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作为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了较快发展。至去年底,全市共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03个,入社农户26.8万户,占全市总农户的82%。
一、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主体,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为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起来,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了组织发展与产业规模扩张互动的局面,成为推动“一社一品”、“一村一品”的重要载体,推进了特色产业的规模经营。如:分界镇通过蚕桑合作社、甜豌豆合作社、绿花菜合作社带动了三个万亩产业;黄桥镇通过双桥蔬菜专业合作社,新街镇通过绿色经典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了两个超万亩的蔬菜生产园区,品种多,规格全,质量好,货源足,外地客商络绎不绝;宣堡镇益民苗木专业合作社带动了一个新兴产业,发展苗木花卉近万亩。
二是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构筑了新的载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组建初期,农民专业合作社仅局限于传统的养殖业和种植业,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已拓展到水产、蔬菜、水果、花木、药材、农机、植保等领域,基本上实现了所有生产经营项目,只要有一定规模,都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规模经营,振兴了主业,带动了副业,形成了产业;通过包装加工,增加了附加值;通过建立专业市场和销售窗口,促进了农产品销售;通过注册商标、“三品”认证,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如毛庄羊业专业合作社,把社员养殖的肉羊进行宰杀分割、包装销售,每只羊销售收入增加60多元,另外将羊粪收回加工有机肥料,每只羊增加收入50多元;益民苗木专业合作社,带动了上千人围绕苗木搞经营,有收购的、销售的、挖树的、上卸的、运输的、绿化的,并在常州夏溪花木市场租了门面,为全市苗木展示销售服务,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三是为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了新的路径。农民专业合作社融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物资供应、产品销售等服务功能为一体,解决了集体经济组织“统”不了,基层农技服务部门“包”不了、一家一户又“干”不了的问题,且合作社的服务范围也在不断延伸,由过去的产中合作服务向产前、产后服务延伸,由过去的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向生产资料购买、产品包装、运输、加工、销售服务发展。通过整合资源配置,形成了1+1>2的合力,已成为农业服务体系中的一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新生力量。如:分界镇七贤家禽产销合作社实行“八统一分”的经营模式,通过与农户签订协议,既降低了苗鸡、饲料和药品的成本,又为农户提供了技术、防疫、销售服务。
四是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拓宽了新的渠道。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购买生产资料,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批量采购,价格低,节约了成本;通过统一技术指导,产品质量好、产量高,增加了收入;通过统一销售,避免了客商压级压价,减少了中间环节,避免了中间盘剥,确保了社员利益不受侵害。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了高效农业,富民效应逐步显现。如:赵庄甜豌豆专业合作社,105个成员带动了6000多户,面积由原来的100亩增加到1万多亩,亩纯收入由过去的稻麦两熟1000元增加到现在甜豌豆一熟就3000多元;七贤绿花菜专业合作社,推行“甜豌豆—绿花菜”模式,185个成员种1134亩,平均亩收入7600元。
五是为合作社建设模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市各合作社牵头人中有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技术能手、农业服务部门、农业龙头企业、村组干部等,牵头人不拘一格,他们各具优势和特色。基层党员、干部、大学生村官,思想素质好,号召力强,有奉献精神,他们牵头办合作社,一般都能秉公办事、规范运作,影响力大;能人牵头办合作社,科学技术普及快,产品销售快;龙头企业牵头办合作社,产品适销对路不愁卖,加工升值空间大。但是,高效设施农业经济效益好,但投资规模大,技术要求高,市场开发难,普遍社员望利兴叹。各牵头人积极创新,如元竹芦蒿专业合作社、马甸金强花卉专业合作社,他们由企业老板投资租土地、建大棚、配套现代化设施,实行统一供应种苗、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包装销售,各成员租大棚承包田间管理,拿基本工资,盈利部分,按产量依比例分成。实践证明,这种运营模式,成员不担心没钱、没技术、没销路不能发展高效农业,牵头人不担心成员出工不出力,形成了优势互补。
二、当前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带动能力还不够强势。目前,我市各类合作社数量多、规模小,不少乡镇为了应付考核,动员了五、六个农户组建了合作社,至今却不发展、不扩大;有的合作社成员是为牵头人打工服务,实际上没有农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没有服务对象,只是为自己服务,为自己赚钱,没有起到建一个合作社,带动一方经济、带富一方百姓的作用。
2、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不少合作社挂了牌子,搭了架子,却没有实实在在开展合作服务,还是简单的信息交流、技术指导,没有开展农业生产投入品的代购代销,农产品的加工、包装、销售等深层次服务,由于社员迫切需要的农产品销售服务得不到支持,合作社失去了向心力。
3、思想固旧还不够解放。多数合作社领了营业执照不搞经营,至多是拉客商、引经纪人上门收购,而不是亲自把农产品送进大市场,这样一来,农产品出售价格低,升值少,农民得不到实惠,合作社得不到收益。一方面反映了合作社缺乏能人搞加工、跑市场,另一方面反映了合作社成员还没有抱团闯市场的意识,他们习惯于田头,不愿到街头;习惯于捞现成的,不愿意到市场冒风险;习惯各卖各的,不愿合伙做生意。
4、品牌效应还不够强大。各合作社中,农业品牌相对较少,通过农产品“三品”认证认定的更少,就济川街道来说,全街道有5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拥有自主注册商标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市星辰鹅业专业合作社,一个是**市天恒银杏专业合作社,也只有天恒通过了农产品“三品”认证认定,但由于市场认可度不高,合作社产销量小,形不成规模,这两个品牌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应。
5、内部运作还不够规范。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机构不健全,财务管理、成员管理、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备,“三会”活动不正常。少数合作社成员出资不到位,个别成员一股独大,民主管理很难落实,出现了少数人决策、少数人获利的情况,合作社失去了凝聚力。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部分乡镇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像抓工业、抓招商引资、抓园区建设一样抓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少数基层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农民发家致富是自己的事,合作是自愿的,农业生产风险大,担心揽事上事;部分农民缺乏合作意识,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地区缺乏特色产业支撑,缺乏能人引领;各项扶持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到位,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对策和建议
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我省明确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今后一个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要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注重以“五好”示范社建设为抓手,加强指导服务,加大政策支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特色产业基地、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推进。
一要进一步加大行政推动力度,促进合作组织快速发展。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试金石,针对当前农村青壮年绝大部分都外出从事二、三产业,在家种田的几乎全是60岁以上的老人的现象,如何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如何提高土地产出率,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和重点考虑的问题。土地向少数人集中,搞高效规模农业,目前这种分配制度,仅是让少数有资本、有技术、有劳力的人富起来,而绝大部分农民增加收入还是困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互助性的经济组织,它能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要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组织各职能部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实事。
二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促进合作组织多元发展。进一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的宣传贯彻力度,提高各级干部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广大干部依法支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观念,动员广大农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依法办社,开展相互服务,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时,围绕粮食、蔬菜、生猪、家禽、羊业、花木水产、银杏等特色产业,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兴办各类合作组织。加快建设产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能人带动型、基层组织带动型的合作组织。通过典型示范,让农民亲眼看到参加合作组织的好处和前景,激发主动参与合作社的热情和欲望。
三要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促进合作组织规范发展。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坚持扩大数量与提高质量并举,从抓规范、促完善入手,积极引导合作组织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培训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奉献精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二是加强分类指导。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建立合作社名录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规范化建设,大力发展合作社成员;对土地股份合作社,积极鼓励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并进行工商登记;对社区股份合作社,要求将经营性资产全部折股量化到每个成员,整村建制组建合作社,并进行工商登记,单独建帐。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指导合作社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以及内部积累和风险保障制度等,引导合作社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四是加强“五好”示范社创建。以“五好”示范社建设为平台,加快在合作社内部推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品牌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四要进一步落实扶持政策,促进合作组织健康发展。一是实行项目支持。牢固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研究落实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办法,所有涉农扶持项目优先向合作社倾斜,同时,落实专门经费,为合作社提供培训、信息、法律、营销等方面的服务。二是引导信贷支持。引导、鼓励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积极提供信贷,帮助合作社解决资金问题,并实行优惠利率,研究制定贷款贴息办法。三是优化发展环境。相关职能、业务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合作社登记、税收、用地、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杜绝向合作社乱收费的行为。
第五篇: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情况的报告
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果品、蔬菜、畜牧、水产四大主导产业,以服务“三农”、助农增收为宗旨,按照“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思路,通过科学谋划、积极引导、典型带动、强化服务等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使全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了长足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
一、基本情况
按照市、县关于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坚持把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作为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大力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县《关于在农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以农民自愿为基础,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为依托,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突破,采取基层社领办,村干部牵头办,龙企参与办等多种形式,坚持“发展与规范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和发展。目前县农合联会员由成立初期的66个发展到现在的275个,其中:合作社总数达185个,入社成员3836户,社员出资额3.5亿元,年交易额14.7亿元,辐射带动农户近4万户,年助农增收2.1亿元;全县农产品 经纪人3100多名,分布在种植、养殖、加工、储运、流通、机械化作业等多个领域,为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做法与成效
发挥职能,强化服务,为农合组织发展营造宽松环境
一是打造农合组织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于XX年11月由供销社牵头成立XX县农合联,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农合联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建立XX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分会的意见》。全县14个乡镇在XX年12月底全部成立农合联分会,由主管农业的副职担任分会会长,办公地点设在镇(乡),形成了县、镇、村三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网络体系。二是扩大宣传。今年7月1日,与市供销社、市农合联共同在城南大市场隆重举办“XX·国际合作社年在中国”庆祝纪念、《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五周年宣传、特色农产品展示活动,进一步提升合作社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三是开办《XX农合网站》。不断更新栏目内容,为广大会员和农民群众提供政策、科技、市场供求等信息咨询和服务,为农民提供“网络快餐”。四是组织专业社成立服务队,拓展服务功能。金畅合作社利用网络成立果菜视频医院,随时和专家对话咨询,解决生产上遇到的技术难题。配备弥雾机12台,成立了一支高科技弥雾机喷服务队。秋利机械化作业合作社购置60台新型喷雾机,成立病虫害机 防队,免费为社员提供服务。金鑫合作社利用科技服务车,为社员提供巡回指导服务。五是提供资金扶持。近三年,通过项目申报,先后为大荣笤帚苗等6家合作社争取到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持资金85万元。六是创新服务载体。金畅合作社为社员开通“一卡通”服务,将社员的股金数额、种植品种、农资投入、产品销售等信息全部录入卡中,社员的交易活动可以直接刷卡办理,不用现金结算,社员卡兼具借记的功能,社员手头资金紧张可以透支,极大地方便了社员的生产和生活。
培树典型,示范带动,为合作社规范发展打造样板
按照“九个有”的标准,把制度健全、运作规范、带动能力强、群众满意度高的合作经济组织作为示范标准。针对各专业合作社基础不同,办公场地和服务设施不齐全的实际情况,协调镇政府和专业合作社,先后投入600多万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和软、硬件建设。目前全县有绿野、金畅、惠民、佳音等十多个专业合作社,新建办公场所、培训中心、农产品展厅和农资服务部,添置电教设施,增设无公害产品检测设备,并做到名称牌匾规范、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基地分布图表上墙。为强化年终考评,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考评标准,年终予以总结表彰。几年来,先后培育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7家,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社16家,88人被评为“十佳经纪人”。
创建品牌,提升档次,助推农产品占领高端市场
以我县被省政府确定为蔬菜产业发展示范县为契机,引导合作社、龙头企业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到目前,全县有益农、秀忠合作社的“冯哨”牌和“赵滩”牌果菜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丞起、金畅、绿野、小捞、财运果菜等5个合作社的“颐天源”牌、“金畅王”牌、“唐硕”牌、“唐蔬”牌、“田硕”牌果菜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秋利有机水稻合作社的“第一斗”牌大米取得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并获得河北省著名商标。目前全县已注册农产品商标44个,“第一斗”有机大米成功打入XX上海世博会,这是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唯一一种进入上海世博会的食品类产品。合作社与经纪人的发展壮大,使我县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地打入京、津、沪及东北地区等大中城市高端市场,并向国际市场拓展,切实收到了“创名牌,闯市场,扩影响,增效益”的良好效果。
内引外联,农超对接,不断拓展农产品销售空间
为进一步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积极开展农超对接活动,适时组织合作社参加省内外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全县有近8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参加中国农产品交易会、河北蔬菜节洽谈会、唐山市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等40余次,有效地提高了XX县农产品的知名度,拓展了销售空间,增加了市场占有份额。雷刚果树等合作社与XX京客隆 超市等省内外大型超市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成功实现了农超对接。大荣笤帚苗等合作社的产品出口到韩国、俄罗斯及东南亚地区,出口创汇年均200万美元以上。
外聘专家,内育人才,提升农合组织管理人员素质
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以开展“十万农民大培训”活动为契机,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集中办班与巡回讲座相结合、组织观摩与交流学习相结合等多种有效形式,对合作社管理人员和农民骨干进行培训。先后举办“农民合作经济管理师”、“庄稼医生”、“农产品经纪人”等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有360人取得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供销总社颁发的中级、初级职业资格证书,有931人领取了由省工商局核发的《经纪人资格证书》。在集中办班的同时,指导合作社利用自身的培训阵地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绿野合作社被列入河北农大国家星火计划“环首都蔬菜安全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与产业化示范”项目的产业技术联盟单位,成为河北农大的教学科研及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通过普及推广高效节能日光温室、集约化育苗、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和商品化处理技术,培育较完善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发挥了辐射带动全县蔬菜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的良好作用;金畅合作社邀请县内知名农业专家及日本松井产业株式会社蔬菜专家,对社员和农民传授蔬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秋利有机水稻 合作社参与基层供销社改造工作,利用供销社场地成立XX县第一家农民综合驾驶技术培训学校,目前已办班5期,培训学员40余人,为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业奠定了人才基础。
三、存在问题
经过几年的努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和推广,提升了农产品的安全水平,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效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合作组织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辐射带动能力尚待提高。我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总体上看仍处于起步阶段,合作社覆盖面不广,规模不大,入社农户占农村农民总户数的比例还比较小。服务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基本停留在成员间的技术互助和信息互通水平上。
二是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部分农民合作组织与成员的利益关系比较松散,合作社与社员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盈余分配办法有待完善,内部管理需要加强。
三是外部环境需要改善。合作社发展受资金制约明显,贷款“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合作社在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和取得税务发票等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成为制约农超对接的瓶颈;合作社用地问题日益显现,办公场所、服务场地、园区扩建、配套用房、冷链物 流设施等建设用地受到了制约,影响了合作社作用的正常发挥。
四是人才素质有待提高。合作社领办人文化程度有80%处于高中以下学历,大专以上学历不足5%,尤其是缺少经过正规院校学习的种植养殖人才,形成了目前合作社管理水平不高的现实状况。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健全规范运作机制。要引导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合作社章程、社员大会制度和财务管理、社务公开等配套制度,引导有效益的合作社开展二次返利分配,让入社社员得到更多的实惠。
2、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坚持推进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抓好从“种子”到“筷子”产销一体化服务,积极推行农产品“四子”流通方略,即晚上在园子里、早上在车子里、上午在篮子里、中午在盘子里,创新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指导有条件的合作社注册商标,搞好绿色认证,实行品牌化经营,提高品牌效益。
3、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扶持。从资金、税收、信贷和经营场地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县财政要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各涉农部门从上级争取的财政扶持资金,应整合捆绑使用,扶持重点要向合作社倾 斜;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为合作社办理税务登记、出具税票提供方便;进一步放宽金融信贷政策,扩大对合作社的信用评定范围,采用“合作社+农户”和“农户联保”等灵活的担保形式,并在利率上予以优惠,切实解决农民在发展生产中资金短缺的问题。
4、提高管理者整体素质。管理人才缺乏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实施人才兴社战略。一是培养在岗人员。对合作社的管理人员,要实行定期培训或参加自学、函授教育,使合作社的主要负责人基本达到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二是吸收当地人才。积极引导有组织能力、有经济实力、有抗市场风险能力的社会能人和农村实用人才引领创办合作社,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三是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合作社工作。组织人事部门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合作社创业,施展才华,为合作社注入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