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思考
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思考
截至2006年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五年过渡期结束,我国金融业进入对外开放的后“WTO”时期。而在国有银行引进外资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相关问题,很可能对中国的金融安全造成威胁。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应注意的问题
银行业外资的大量进入,对我国国有银行业的冲击在所难免。因此,在新形势下我国国有银行业引进外资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好注资比例和关系,很可能对中国的金融安全造成一定威胁。为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引进外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倒逼机制”可能使国有商业银行没有选择到真正的战略投资者。2004年初,中国银监会对国有商业银行股改提出新的考核标准和实现标准的时间表。而我们承诺的“准入宽松期”实际上也锁定了国有银行改革的进程,并同时确定了股改上市的前提条件是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来自政府的时间目标,迫使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引资谈判,这样,实际在引资前,已把谈判的主动权全部交给境外投资者。不仅如此,对国有商业银行价值的评估权也无一例外都交给外资机构。在这种“倒逼机制”情况下,两年多来,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加快股份制改造的步伐,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定价能否做到公平、合理,也就不难得出结论。
(二)要正确认识国有商业银行的品牌价值。尽管国有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是判断一家银行价值的重要依据,但绝不是唯一依据。由于建行、中行、工行出售给战略投资者的股权价格都没有超出1.20元人民币,这些价格甚至低于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出让价格,国有商业银行是否被贱卖是引起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品牌是中国商业银行中最有价值的品牌,在与其他商业银行竞争中具有先天的优势,其品牌认知度是其他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它拥有巨大的销售网络,其网点遍布全国城乡,具备在全国所有地区开展各种业务的物质条件。而且,这些网点大多占据各商业中心的黄金地段,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升值潜力。从已经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的城市商业银行看,出售给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价格普遍高于国有商业银行,有的甚至高出一倍,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无论是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还是无形资产,都不可能与国有商业银行同日而语。
(三)战略投资者的“曲线抛售”,可能导致国有股东丧失绝对控制权。为保证国家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绝对控制权,监管部门要求国有商业银行中引进的外资必须是战略投资者,提出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四条标准,并把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在20%内,这样国有商业银行似乎不可能失去控制权。但如果国有股份被分散到一定程度,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若在香港仍延续股权分置模式发行上市,其境外战略投资人持有股份可申请转为H股,进而利用涉及类别股股东权益议案须经类别股东表决的规则,可能导致国有股东丧失绝对控制权。另外,战略投资者四条标准的核心是投资入股后3年内不能撤资、转让,但这一持股时间的限定也只是一个软约束,战略投资者完全可以在规定时间到期前“曲线抛售”。转让股权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国外投资者直接购买商行的股权可以在3年内不转让,但当国有商业银行股票在境外上市后从市场上购买的股权就不受此限。能不能使投资者持续持有股权,关键在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和可能分得的红利。从这个意义上讲,引进的外资是否都是战略投资者取决于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后对投资者的回报。
(四)用股权换机制、换管理、换技术的政策意图可能难以完善治理结构。引进战略投资者,是为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和完善。目前虽然通过战略投资者资金及管理经验的注入,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在体制及生存能力方面都取得一定进步,但有资料表明,我国先期引资的商业银行并没有出现人们所期待的绩效改善的结果,相反却出现某种程度的业绩下滑。不久前发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生态研究报告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问题70%是由于外部环境造成的。招商银行虽然没有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但通过其自身努力,也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其核心竞争力在国内各家银行中居于前列,在国际上也显示出强劲的竞争力。这说明,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和完善,并不一定需要通过向外国投资者出售股权的方式来实现。为推进商业银行的改革而学习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产品、运行机制是必要的,甚至把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作为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一种途径也是合适的,但以此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必然步骤未免缺乏充分的依据。
(五)租金效应可能诱使外资战略投资者寻求获得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租金是指由于不同体制、权利和组织设置而获得的额外收益。银行业作为特种经营行业,在我国具有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拥有特殊的地位和垄断权利,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据我国银行业的绝对份额,在国内直接融资市场不发达、融资渠道单一的情况下,谁能取得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或经营权,谁就可获得巨额的租金效应。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作为一种“壳资源”,其“特许权价值”比起其他国家来就显得更加昂贵。因此,争取“壳资源”就成为各方利益主体争夺的焦点;进而负责审批这种“壳资源”的金融监管者就成了“公关(攻关)”的重点,金融监管者手中的“审批权”也随之身价倍增。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缺乏严格的内部约束机制和透明的政务公开制度,就难免会有某些金融监管官员在“暴利”的诱惑下置社会公众的利益于不顾铤而走险。在巨大的租金效应诱使下,外资战略投资者可能基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巨大租金效应而积极寻求获得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
(六)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否影响金融安全。我们知道,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优质客户。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否影响金融安全,除考虑国有商业银行控制权的丧失外,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面临高端客户的丧失。外国银行的进入往往盯住的是那些优质客户资源,以其在个人金融服务上先进的理念和产品,迅速占领国内高端个人客户市场。最近以来发生的数例大企业“倒戈”转向外国银行的事件,不得不令人深思。而国有商业银行一旦失去了高端客户,把高端市场拱手相让,最后的局面,恐怕是外资银行吃“肥肉”,我们的国有银行“啃骨头”,则中国的金融体系将面临拉美化的严重后果;二是外资银行的进入,会使国内银行业中的优秀人力资源外流,从而使中资银行面临人才短缺的局面。因此人才争夺战的结果势必会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更大的消极冲击;三是外资银行的进入,不可避免地造成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国际结算业务和外汇业务的大量流失,这已经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当然,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并不一定会威
胁国家安全,关键是我们应该有安全意识,在引资谈判和引资后的具体业务合作中,尽可能地明确哪些是可以对外资开放的,哪些是不可以开放的。
二、国有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建议
(一)防止将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对立起来的倾向。因此,金融改革的目标不是看有多少家上市公司,不是看资本市场有多少市值,不是看股票指数的点位在什么位置,而是看金融体系能不能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能不能支持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当前特别要防止将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对立起来的不健康倾向。
(二)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背景下,把握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时间和节奏。在现阶段,需要及时制止各金融机构竞相甩卖金融企业股权的现象,避免各级政府和部门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为名,通过鼓励外资参股控股金融企业的制度和规定,主动地为外资进入中国进行人民币升值套利提供便利。我国在全面开放金融业后,监管部门也应在坚持WTO总体原则框架下,有效利用国际通行规则,特别要利用类似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来保护银行业,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体系安全。必须认真考虑国内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升值趋势、国际贸易环境等因素,重视把握对外开放的时间和节奏。
(三)支持中小股份制银行的试点。面对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建议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支持有条件的中小股份制银行进行综合经营的探索,对已有明确战略目标、良好合作伙伴、谈判条件成熟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应不限其规模、类别,公平对待,鼓励试点。参股、合资、独资是外国银行可能选择的三种模式,在这三种模式中,近期可能以参股和合资为主。参股和合资可使外国银行与东道国优势互补,可以通过“所有权保持国有、管理权民营化”的方式,以低成本的代价,达到“双赢”的目的,建立金融产业的治理结构。
(四)完善外资并购法规。由于银行业在外资比例控制或经营方式等方面都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而目前尚未针对银行业的外资并购出台专门法律。因此,要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租金,必须消除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垄断地位、逐步放开国内银行市场的准人条件、发展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为此,一方面应抓紧制定包括反对行政垄断、反对政商勾结、反对合谋垄断等内容在内的反垄断法;制定反欺诈法,惩治银行商业欺诈和财务欺诈等行为。另一方面,放弃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人员选拔中的行政任免和暗箱操作,引入公开、公平竞争的选择机制,形成经理人员自身条件信息、经营管理业绩记录信息、经理人员供求信息充分、集中、公开的、具有流动性的职业经理市场,有效降低银行经理人员的寻租行为。
(五)坚持以风险可控为基础的金融创新。没有金融安全,就没有经济安全、政治安全,也就没有国家安全。当前,鉴于国有商业银行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金融创新要同风险监管能力相适应,要强化金融监管手段,积极采取先进的监控和检查技术方法,对重大金融活动和交易行为实行严密监测。政府要对银行业中的外资股权并购实行开放条件下的适度保护策略,即确定外资进入的底线,只要外资没有触及底线,可实行开放的政策,但一旦涉及底线,金融监管部门要对其进行合理规制。要遵循开放中的循序渐进原则,实现监管与开放同步。要适应金融改革、创新、发展、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建立救助应急机制和协调机制,切实履行金融监管职责,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或外资股权并购对国内金融安全的冲击。
第二篇: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金融安全的隐患及对策
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金融安全的隐患及对策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关系着国家经济安全。金融可以强国,可以弱国,也可以亡国。号称“第二国防”的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保障。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能否通过国有银行改制保障国家金融安全需要探讨。本文探讨在金融环境不具备的情况下,外资的进入对我国国有银行业的影响问题,并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金融监管的高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外资的政策意图分析
具体来说, 我国国有银行引进外资的必然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消除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2.补充较低的资本充足率,应对金融机构的支付危机。
3.明晰金融产权,提升法人治理结构。
4.解决利率非市场化与市场结构问题。
5.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金融监管的强化效应。
二、新形势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外资可能产生的隐患
理论上讲,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存在的隐患,能否对我国经济造成威胁和伤害,则要看我国的金融体制是否适应全面开放引发的激烈竞争,看本土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是否健康。跨进21世纪,我国加快了银行业改革的步伐,从改制情况看,存在明显的内生性缺陷,比如 大银行战略形成决策权高度集中,致使决策系统反映迟钝,在曾经封闭的环境中运行还能维持,随着外资银行大量进入,原来垄断经营形成的储蓄资源、信息等优势不复存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缺陷则暴露在外商面前,欲防备而防不胜防。因此,在新形势下我国国有银行业引进外资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好一定的注资比例和关系,很可能对中国的金融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引起经济的恶化。为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不得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倒逼机制”可能使得国有商业银行没有选择到真正的战略投资者
2004年初,中国银监会对国有商业银行股改提出了新的考核标准和实现标准的时间表。而我们承诺的“准入宽松期”实际上也锁定了国有银行改革的进程,并同时确定了股改上市的前提条件是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于是, 国内投资者首先被排除在外, 而来自政府的时间目标, 又迫使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引资谈判。这样,实际上在引资之前,我们已经把谈判的主动权全部交给了境外投资者。不仅如此,对国有商业银行价值的评估权也无一例外地都交给了外资机构。在这种“倒逼机制”情况下, 两年多来,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加快了股份制改造的步伐,国有商业银行股权定价能否做到公平、合理,也就不难得出结论。一个重要佐证就是城市商业银行引资价格普遍高于国有商业银行, 这是因为其引资过程更加符合市场化原则, 其谈判条件较为公平,在城市商业银行评估、定价过程中,并没有把主动权全部交给外资机构,而是让更加熟悉中国商业银行实际情况的中资机构参与。
2.国有商业银行的品牌价值如何衡量
我们知道,尽管国有商业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是判断一家银行价值的重要依据, 但绝不是惟一依据。由于建行、中行、工行出售给战略投资者的股权价格都没有超出1.20元人民币,这些价格甚至低于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出让价格,国有商业银行是否被贱卖引起国人谈论最多的话题。要知道,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是市场竞争的利器,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品牌是中国商业银行中最有价值的品牌,它凝结了几代人的心血;它掌握了中国最主要的公私客户资源和大量优秀的人力资源,而这是商业银行创值能力的核心因素;它有国家信用的强大支撑,但同时也因为其国有性质,获取了来自于政府的巨大利益, 在与其他商业银行的竞争中具有先天的优势,其品牌认知度是其他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它拥有巨大的销售网络, 其网点遍布全国城乡,具备了在全国所有地区开展各种业务的物质条
件,而且,这些网点大多占据了各商业中心的黄金地段,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升值潜力。从已经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的城市商业银行来看,其出售给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价格普遍高于国有商业银行,有的甚至高出一倍,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无论是资产质量、盈利能力, 还是其无形资产,都不可能与国有商业银行同日而语。所以,国有商业商业银行是否被贱卖, 我们可以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引资价格的比较中作出判断。
3.改制的“圈钱”行动,可能积聚的是系统性风险
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转让股权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 国外投资者直接购买商行的股权可以在3年内不转让,但当国有商业银行股票在境外上市后从市场上购买的股权就不受此限。能不能使投资者持续持有股权,关键在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和可能分得的红利。从这个意义上讲, 所引进的外资是否都是战略投资者取决于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后对投资者的回报。国有银行和国企有一个共同特点,都称上市不是缺钱,是引进海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事实却是,改制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圈钱,今后还会以改革的名义圈钱,比如高管股权激励、增发股票等(浦发银行反复融资已勾画出场景)。因此需质疑这个五彩斑斓的肥皂泡,让历史告诉未来,躺在钱袋里的企业没有参与市场竞争的动力,国企照搬私企主导的西方企业制度,形似神不似,沿着敛财之路走下去道路将越走越窄,积聚的是系统性风险。
4.用股权换机制、换管理、换技术的政策意图可能难以完善治理结构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一直被视为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主流学者认为,应理顺所有者与监管者的关系,设立统一行使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微观上,加强内部授权授信管理和内部审计,防止内部人控制。然而,国家这个股东不是自然人,从外部和内部增加监管机构和人员,都难以解决最终控制人的监管问题。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在西方国家的制度环境中产生,是处理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债权人和员工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制度安排,以期形成相互约束机制。但移植公司治理结构不等于移植了治理效果,最直观的是,不少外资企业对中国员工实行10小时以上工作制,在本国本地区实行8小时工作制,说明同一家公司在中国的公司治理变了味。为推进商业银行的改革而学习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产品,运行机制是必要的,甚至把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作为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一种途径也是合适的, 但以此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必然步骤未免缺乏充分的依据。
5.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否影响金融安全
我国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意味着外资银行将像血管一样嵌入中国经济肌体,参与我国的财富分配和转移,不但要继续为外资与中外合资企业提供外资贷款,还能吸纳人民币为其提供更多的贷款,可以使我国的外向型经济进一步扩张,消耗更多资源换来更大的贸易顺差,并对内地房地产过热推波助澜。再者,外商有了在中外合资银行董事会任职之便,可以像血液一样渗入中国经济肌体,了解本土企业的生产经营、营销渠道、市场竞争、股权并购等,当这些有价值的信息置于另有谋图者跟踪下,竞争对手支付佣金就能获得宝贵的商业信息,让竞争对手占得先机。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还意味着中国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国际竞争搬到了中国领土上,面对这样的竞争态势,我们所做的准备能在国际竞争中胜出吗?我们知道,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优质客户。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否影响金融安全,除了考虑国有商业银行控制权的丧失外,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__虑:一是面临高端客户的丧失。外国银行的进入往往盯住的是那些优质客户资源,以其在个人金融服务上先进的理念和产品, 迅速占领国内高端个人客户市场。最近以来发生的数例大企业“倒戈”转向外国银行的事件,不得不令人深思。
三、应对策略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和突出了金融改革的配套性和远见性。1月23日召开的中央
政治局会议在对今后时期金融工作的总体要求中更进一步强调指出,要着力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着力加强金融调控和监管,着力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显著增强我国金融 业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此,我国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谨防假借“金融安全”之名,将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对立起来的倾向
在市场经济中,实体经济都是创造价值的主体,金融不过是实体经济的价值反映。因此,金融改革的目标,不是看有多少家上市公司,不是看资本市场有多少市值,不是看股票指数的点位在什么位置,而是看金融体系能不能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能不能支持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在过去几十年中,在基本上没有外资参与的情况下,基本封闭的国内市场上,商业银行积累了几万亿的不良资产,目前仍在处置过程中。证券公司半数以上有流动性问题;信托业经过了多次整顿,但是仍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困境。至于城市信用社的改革目前仍在探索中。这样就告诉我们,影响我国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的主要危险不在外部竞争,而是内部,是我们自己工作没有做好,是我们自己的改革没有到位。当前特别要防止将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对立起来的不健康倾向。
2.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背景下,把握对外开放的时间和节奏
两年来,国际上关于人民币汇率应当升值的议论逐渐升温。从2001年开始,日本、美国、欧洲中央银行等政府官员及《经济学家》、《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纷纷加入了人民币升值论的合唱中。上述现象反映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逐渐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必然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过程中倍受其他各国关注。在现阶段, 需要及时制止各个金融机构竞相甩卖金融企业股权的现象, 避免各级政府和部门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为名, 通过鼓励外资参股控股金融企业的制度和规定, 主动地为外资进入中国进行人民币升值套利提供便利。我国在全面开放金融业后,监管部门也应当在坚持WTO 总体原则框架下,有效利用国际通行规则,特别要利用类似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来保护民族银行业,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体系安全。必须认真考虑国内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升值趋势、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等因素, 重视把握对外开放的时间和节奏。
3.取消“超国民待遇”,支持股份制民营化银行的试点
我国政府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为引进更多外资金融机构,采取了许多减免税费等优惠措施,这在开放初期是必要的。但在金融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金融机构的这种“超国民待遇”应该逐步取消、清理。例如,要尽快统一中外资银行的所得税税率和营业税税率,取消地方政府对外资银行的各项减免税费的优惠措施,保证中外资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国有银行民营化是将一些国有金融机构分拆成小银行,向私人出售相应的股份,明晰私人对小银行的所有权,这与明晰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相似。覆盖城乡的小银行与中小企业、农户为基本单元的生产经营模式匹配,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可以说,国有银行民营化是我国银行业的一场深刻的产权改革,意义深远。面对金融业全面开放,建议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支持有条件的中小股份制银行进行综合经营的探索,对已经有明确战略目标、良好合作伙伴、谈判条件成熟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当不限其规模、类别,公平对待,鼓励试点。参股、合资、独资,是外国银行可能选择的三种模式,在这三种模式中,近期可能以参股和合资为主。参股和合资可使外国银行与东道国优势互补,可以通过“所有权保持国有、管理权民营化”的方式, 以低成本的代价, 达到“双赢”的目的,建立起金融产业的治理结构。
4.完善外资并购法规,使寻租成本最大
由于银行业在外资比例控制或经营方式等方面都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而目前尚未针对银行业的外资并购出台专门法律。因此,要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租金,就必须消除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垄断地位、逐步放开国内银行市场的准入条件、发展多样化的融 资渠道,从金融市场微观基础建设方面来加以解决,使寻租机会最小化、寻租成本最大化、寻租收益趋于零。为此,一方面根据现有的外资并购法律抓紧制定包括反对行政垄断、反对政商勾结、反对合谋垄断等内容在内的反垄断法;制定反欺诈法,惩治猖狂的银行商业欺诈和财务欺诈等行为;制定自由竞争法,约束行政割据、地方保护等分割市场、阻碍要素和商品自由流动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放弃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人员选拔中的行政任免和暗箱操作,引入公开、公平竞争上岗,公开考评,公开流动的竞争性选择机制,形成经理人员自身条件信息、经营管理业绩记录信息、经理人员供求信息充分、集中、公开的、具有流动性的职业经理市场,有效降低银行经理人员的寻租行为。
5.坚持开放与监管同步、提高以风险可控为基础的金融创新
没有金融安全,就没有经济安全,就没有政治安全,也就没有真正的国家安全。当前,在金融自由化趋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实行封闭的金融保护主义已不可取,必须开展以风险可控为基础的金融创新。在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向外国战略投资者出售股权的时候,人们担心由此埋下金融安全隐患, 也不能说是杞人忧天。因此,鉴于国有商业银行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金融创新要同风险监管能力相适应,要强化金融监管手段,积极采取先进的监控和检查技术方法,对重大金融活动和交易行为实行严密监测。政府要对中国银行业中的外资股权并购实行开放条件下的适度保护策略,即确定外资进入的底线,只要外资没有触及底线,可以实行开放的自由政策,但一旦涉及底线,则金融监管部门要对其进行合理规制。要遵循开放中的循序渐进原则,实现监管与开放同步,通过改善相关制度、构建监管体系进行日常监管、货币政策等方式将总体金融风险控制在危机临界点之下;同时,要适应金融改革、创新、发展、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建立救助应急机制和协调机制,切实履行金融管理和监管职责,来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或外资股权并购对国内金融安全的冲击。
07新闻沈滔40729020
第三篇:引进战略投资者问题探讨
2006年,省委省政府发出了《关于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指导意见》,这是我省首次针对扩大改革开放,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同年,省委书记张春贤在全省园区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力度,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三年来,我市在落实省委省政府方针、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全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引
进战略投资者个数少,项目规模小和带动力不足的格局仍不容忽视。
一、战略投资者的内涵
所谓战略投资者就是指具有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人才优势,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拓展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致力于长期投资合作,谋求获得长期利益回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境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投资者必须具有较好的资质条件,拥有比较雄厚的资金、核心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等,有较好的实业基础和较强的投融资能力。当今世界,一个经济现象十分瞩目:越来越多的企业从竞争走向战略合作。全球范围内跨国并购风起云涌,全国各地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举措方兴未艾。应该看到,引进战略投资者,是我市大力推进“三化”进程的加速器,是抓住中部崛起这个战略机遇促进全市产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引进战略投资者不是一般的招商引资,而是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大影响、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不光可以引进其雄厚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进其先进技术、先进管理、著名品牌、营销网络,并可通过引进重大项目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实现与世界经济和国际惯例的全面对接,从而实现技术跨越、市场跨越,提高市场竞争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可以推动强势企业的出现、优势产业群的形成,可以加快我市发展步伐,从而实现经济的崛起。
二、三年来我市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现状及主要成就
按照上述概念,我们可将计划投资额在亿元以上的投资者视同战略投资者来分析。据统计,三年来全市共有 176个亿元项目,涉及到农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13个行业,其中一、二、三产业中项目个数分别为5个、105个和66个,占全部项目个数的2.8%、59.7%和37.5%;计划投资总额达502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亿元项目的计划投资额分别达14..7亿元、372.1亿元和116.8亿元;据统计,176个亿元项目三年合计完成投资达到130.9 亿元,占三年间全市城镇以上投资项目完成投资额的30.3%。
2005-2007年全市亿元项目分行业情况
行业类别 项目个数(个)计划投资额(万元)当年完成投资额(万元)
05年 06年 07年 05年 06年 07年 05年 06年 07年
农业 1 2 2 35510 55510 55510 2500 2800 910
采矿业 4 7 7 44000 186464 193559 34700 39470 106413
制造业 8 20 25 187980 431833 504680 12994 72047 123817
电气水生产和供应业 11 14 9 761065 764265 647161 172973 260035 178481
交通运输业 2 3 4 23902 44273 75980 10709 10632 22170
房地产业1 515813 636084560 19919
信息传输 1119721017
2住宿和餐饮业 34800033120
水利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 12 12 106112 294325 258969 29765 59278 54066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 1 1 10000 12000 12000 1300 430 1100
教育 2 1 1 27000 10000 17000 6200 100 670
卫生、社保和福利业2299966193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4 2 1 59082 32334 15334 25197 5700 1100
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为**企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三年来我市引进战略投资取得的主要成绩表现在:
1、引进了大量建设资金。三年间,通过亿元项目的建设,引进了大量了的资金,176个项目的累计完成投资额达到了130.9亿元,将近占到三年间全市城镇以上投资
项目完成投资额的三分之一。各项目在相关行业中大多占核心主导地位,特别是电、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的投资额中亿元项目的比重超过了50%,其他多数行业的比重超过了四分之一。
05年-07年亿元项目投资占行业的比重
行业类别 当年亿元项目完成投资额占所属行业总投资的比重
05年 06年 07年
农业 0.07 0.08 0.02
采矿业 0.14 0.13 0.24
制造业 0.04 0.18 0.25
电、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68 0.79 0.6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0.26 0.27 0.27
房地产业0.71 0.06
信息传输 0.52住宿和餐饮业 0.8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37 0.51 0.45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0.45 0.24 0.64
教育 0.21 0.01 0.04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0.42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0.40 0.07 0.02
2、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在引进的战略投资项目中,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和为二三产业发展服务的基础建设的项目共有77个,占全部亿元项目的43.8%,其中华润电力、煤矸石电厂、江源引水工程和农网改造等水电建设项目34个,完成投资61亿元;燕泉河、玉溪河综合治理、东江河道整治工程等城建工程项目31个,完成投资14亿元;g106线改建、永安公路、临嘉公路及通村通乡公路等交通建设项目9个,完成投资4.4亿元;东江明珠、华天大酒店、雄森大酒店等住宿和餐饮服务设施项目3个,完成投资3.3亿元。这些重点投资项目的完工,极大地改善了城镇人居环境,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3、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台达电子作为全球最大的电源供应器制造商,其国际市场占有率达25%,落户出口加工区后,高斯贝尔、华录数码等高新技术企业也相继落户**,提高了我市高新技术产值的比重,填补了电子信息产品的空白;华润电力依托原湖南鲤鱼江电厂,经过四期扩建,建成了湘南地区最大的西电东送工程,变输煤为输电,且机组燃用低硫、高灰份、低发热量烟煤,充分利用了本地的资源;由株洲硬质合金集团公司与柿竹园有色金属公司投资1.46亿元建成的**钻石钨制品公司,是我省目前最大的钨加工项目,充分利用了601厂的技术和柿竹园有色金属矿的资源,年创销售收入4亿多元,利税4000多万;另外国内有名的有色金属采选企业云南锡业、国际建材业巨头菲律宾的胜利--康达水泥有限公司也在**投资办厂,这些重大投资项目的竣工投产,带来了新产品、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直接提高了我市经济技术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为新型工业化的产业结构调整、拓展国际发展空间、利用境外资源提供了新的途径,加快了我市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技术与管理的“外溢效应”促进了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4、增加了劳动就业人数。随着招商引资规模的扩大,外资企业吸收的劳动力数量逐年增加。2007年末,全市外资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城镇就业人员1.07万人,比2001年增长3.3倍;新增就业人员0.82万人,占同期新增城镇就业人员的15.7%。
5、拓展了产品销售市场。战略投资者的引进,让**进一步对接全国甚至全球市场网络,将产品打入世界各地。一方面,**产品不断进入跨国公司采购网络。沃尔玛、家润多、步步高、新一佳等境内外零售业企业进驻**以来,超过30%的产品就是从本地采购的,不仅如此,还有临武鸭、东江鱼、裕湘面等20多种品牌商品已进入沃尔玛等企业的采购配送系统,通过这些企业的销售网络,拓宽我市的名优产品的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产品在全省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主要工业行业中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的销售收入占全省份额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销售收入占全省比重及变化
单位:%
行业类别 2007年 2000年 2007比2000年增加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30.9 18.5 12.4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59.4 58.9 0.5
农副食品加工业 4.0 3.3 0.7
食品制造业 2.2 1.9 0.3
饮料制造业 2.8 0.7 2.1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9.8 6.2 3.6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8.3 7.8 0.5
木材加工 7.1 4.8 2.3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4.8 4.1 0.7
橡胶制品业 1.1 0.7 0.4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0 0.8 3.2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4.2 5.5 18.7
通用设备制造业 5.4 3.8 1.6
专用设备制造业 9.3 4.8 4.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0 0.3 0.7
电子设备制造业 2.7 0.2 2.5
电力生产和供应业 10.4 10.1 0.3三、三年来我市引进战略投资者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三年以来,通过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引进一些战略投资者,使全市社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也应该看到,大项目投资规模小、建设周期长和带动力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投资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的后劲。
1、项目规模小。近年来,全市投资兴建了许多亿元项目,为完善全市基础设施,破解经济发展瓶颈,提高工业生产能力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与全省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亿元项目个数不多,投资规模偏小的差距仍然明显。一方面亿元项目个数不多。05-年-07年,全市在建亿元项目为176个,分别比长株潭少824个、6个和1个,在一点一线城市中也比岳阳少71个,仅比衡阳多8个。第二方面亿元项目规模小。05-年至07年这三年,全市亿元项目计划投资额合计和完成投资额合计在一点一线城市中均列倒数第一,平均每个亿元项目计划投资额3.13亿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0.9%,在一点一线城市中只比岳阳(2.41亿元/个)高,而低于长沙(3.33亿元/个)、株洲(4.1亿元/个)、湘潭(4.1亿元/个)和衡阳(3.38亿元/个)。
05年-07年全省及一点一线城市亿元项目情况
地市 项目个数(个)计划投资额(亿元)完成投资额(亿元)
全省合计 3113 13731 3493
** 176 502 131
长沙 1000 3326 999
株洲 182 747 193
湘潭 177 725 251
岳阳 247 595 187
衡阳 168 567 143
2、建设周期长。2005年-2007年,全市176个亿元项目的平均建设工期是3.8年,比全省亿元项目平均建设工期长5.5%,也长于全部年计划投资500万元项目2.1年的建设工期。建设工期拉长,就沉淀了地方政府为项目配套建设基础设施的资金,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益。还有的项目如康达水泥,因多方原因,工程进度严重落后于建设计划,造成地方配套资金沉淀,导致投资方先期到达的部分设备因无法安装而锈坏报废。
3、带动力不足。从亿元项目的行业分布情况看,05年-07年全市亿元项目中,项目个数最多的是第二产业,共有亿元项目105个,占全部项目的59.7%,其中采矿业18个,制造业53个,电气水的生产供应业34个;第三产业66个,占37.5%,其中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31个。从完成投资情况,完成投资额最多的是电、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年共完成投资61亿元,其次是制造业和采矿业,分别完成20亿元和18亿元,分别占投资总额的46.6%、15.2%和13.8%。
亿元项目个数行业分布
单位:个、%
行业类别 个数 占比例
第一产业 5 2.8
第二产业 105 59.7
#:采矿业 18 10.2
制造业 53 30.1
电、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4 19.3
第三产业 66 37.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9 5.1
房地产业 6 3.4
信息传输 1 0.6
住宿和餐饮业 3 1.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1 17.6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3 1.7
教育 4 2.3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2 1.1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7 4.0
从项目个数和完成投资额来看,制造业都不占绝对优势,而在所有行业,制造业是公认带动力最强、辐射范围最广、技术含量最高、附加值最多的行业,在53个制造业项目中,有16个冶炼项目,11个化工医药项目,9个水泥项目,7个机械项目,代表当今制造业发展新方向的新材料、新能源、光电一体化、数控机械等行业这三年几乎没有项目,也没有引进象中联重科、三一重工、远大空调这样全国行业龙头的战略投资者。
据了解,我市引进战略投资者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历史上**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计划经济时代在**兴建的大型国有企业及大的产业项目就不如长株潭、岳阳和衡阳等地多,现在可提供用以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企业和项目相应少些;二是与长株潭、岳阳和衡阳,以及毗邻的赣州、永州相比,**交通方式较为单一,没有上述地区那样的黄金水道,也不具有40英尺标准集装箱运转的铁海联运车站,且目前通过铁路运输的货运量不到5%,多数厂矿企业的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运出运进都得靠公路,而公路运输是上述三种方式中成本最高的,特别是当前油价不断攀升,更加大了前来投资者的物流成本;三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主要是采矿业和冶炼业,这类企业多分布在山区和非居住区,在地理位置上就限制了引进外来资金的规模,而且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冶炼业多为家族式企业,大多是从小作坊式原始积累一步一步扩大的,在资本引进和扩大经营过程中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四是一些地方对引进战略投资者上思想还不够重视,有的走了“重引进、轻服务”的误区,导致像远大空调等原落户在郴的企业搬迁到外地去发展,像7429工厂的“南燕”原本强于永州的“猎豹”,却因在引进战略合作者上不如对方而使企业破产倒闭。
四、对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建议
“十一五”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时期,也是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集中时期,对我市经济发展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如何采取措施,加大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力度,应对来自同处中部且地理位置、发展水平及条件相近的衡阳、永州、赣州等地的强力竞争,提高我市的投资结构水平,带动全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对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思想认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东部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新机遇,都为我们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在引进战略投资者中,我们要大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用战略的思维、开放的视野来把握机遇,寻求合作。要舍得拿最好的资源向战略投资者全面开放,要敢于拿出优势产业、优秀企业、优良资产和优质项目来吸引战略投资者。要敢于“靓女先嫁”,在企业发展处于上升期时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要树立谋求共赢的新理念,既要自己从中获利发展,又要让合作方得到更多实惠。要放宽市场准入机制,只要不是国家禁止的产业,都要鼓励战略投资者积极进入,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为契机推进国企改革改制。
2、加大对本地企业和资源的对外宣传力度。一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以及跨国公司内部媒介,加强对外宣传,提高**和**企业的知名度;二是要有效利用政府组织的各种活动,推介**企业和**资源,尤其是通过来郴合作成功的投资者,加强示范性宣传;三是要充分发挥驻外机构、国际性商协会及在外郴籍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经常性的交流和沟通等。通过必要的宣传投入和广泛的推介,使**的一些优势资源、优势企业改变“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现状,树立“开放**”的品牌形象,提高**的国际国内知名度。
3、切实做好提高投资结构水平的长期规划。一是要确定优先发展和后续发展的行业和企业。结合我市的经济现状、产业结构、资源优势和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好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长期规划。尤其要对煤炭化工、有色金属深加工、基础设施建设、机械电子等行业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增强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科学性、针对性、系统性,做到统筹兼顾即期经济利益和长远发展。二是要按照长远规划推出招商项目库。精选一些招商引资项目组建引进战略投资者项目库,并根据当前经济发展和国际产业发展潮流适时维护,保持项目的吸引力。三是要加大高科技、深加工行业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力度。
4、继续优化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招商环境。在吸引外来投资者的营商环境建设中,交通等基础设施是硬环境,政策、法制、办事效率、诚信等是软环境,而搞好外商工作生活配套建设、营造安商的人文环境,既需要改善硬环境,也需要改善软环境。一方面,要加快高铁新区、槐树下铁路货运车站、厦蓉高速等交通基础设施和出口加工区标准厂房的建设,促进物流业的发展,降低投资者来郴投资兴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与其他城市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要做到树立诚信意识,遵守商业道德,对外商要以诚相待,做到平等、公正、互利互惠,认真履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引进战略投资者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使没有来**投资的战略投资者愿意来湖南投资,已在**投资的战略投资者愿意增加投资。第三方面,要学习借鉴上海、苏州、长沙等地经验,了解外商生活习性和精神需求,通过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方式,切实解决好外商在郴的居家、子女就学等问题,营造优美的安商环境,使外商不仅引得进,更要留得住、发展好。
第四篇:论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合理性
论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合理性(1)
摘要:近年来,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的进程不断加快,投资总额已达126亿美元,其中建行和中行的引资额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文章试从建行、中行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的方式和过程,探讨其具体环节的合理性,并给出适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资战略投资者;国有商业银行贱卖论;股权定价
二十多年以来,我国银行业不断加快开放的进程,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外资战略投资者有人才和技术优势,中资银行有庞大的客户群和机构网点。前者是技术密集型的,随着市场深化和竞争加剧,其优势是递增的;后者是劳动密集型的,其优势是递减的。为了适应新的金融形势,促进银行业健康持续发展,银监会成立后适时调整思路,于2003年12月发布了《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致力于促进中外资银行合作的“双赢”。
到目前为止,18家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了16家中资银行,投资总额近126亿美元。具体情况是:对国有银行,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公司投资建行54.66亿美元,苏格兰皇家银行、瑞士银行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投资中行36.75亿美元;对股份制银行,亚行、花旗和汇丰银行等投资了交通、光大、民生、兴业、浦发、深发以及筹建中的渤海银行等,投资额为29亿美元;对城市商业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荷兰国际集团、德国投资与开发公司、国际金融公司等投资了北京银行、上海银行以及西安、济南、杭州和南充等地的商业银行,投资额为5.6亿美元。从投资方看,既有国际金融组织也有商业银行,既有大型机构也有中小型机构;从被投资方看,既有国有银行也有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既有沿海和东部地区的机构也有内地和西部地区的机构。外资机构和中资银行均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在这些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的案例中,投资于建行和中行的资金占据了较为明显的位置,因此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讨论。
一、“国有银行贱卖论”
建行于2005年10月27日在香港成功上市,其示范作用不可低估。建行股份卖给外国投资者的价格仅为账面价格的1.2倍,但上市后建行股价不断攀升,目前已经上升到账面价格的约3.7倍,上市融资达92亿美元,刷新了亚洲除日本市场以外的上市规模纪录。建行首次IPO(即首次公开上市)有如此表现引发了国人对银行贱卖的质疑。银行业界人士纷纷撰文引出“国有银行贱卖论”。“国有银行贱卖论”的主要观点是: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时定价偏低,赴境外上市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会威胁到整个国家的金融安全。“国有银行贱卖论”的主要依据是:
(一)“按净资产定价不合理”
金融学家吴念鲁认为,不仅要按净资产来算股价,还要考虑这几家银行的品牌、客户、市场和产品。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也指出,在我国,由于监管当局对银行业的准入进行管制,银行特许权本身也有很大的价值,这些都远未体现在股权溢价上。
(二)“境外投资者便宜捡得太大”
2004年工行实现盈利747亿元,用30亿美元换来工行10%的股权,意味着境外投资者在4年之内就可收回投资。假如今后交行的股价上涨到3.72元,汇丰只需把入股交行的19.9%的股权脱手9.9%,就可以拿回本金,而不花分文持股交行10%的股份。按照目前H股平均市净率2.2倍保守估算,中行的股份在3年内将给境外投资者带来95%的收益,境外投资者便宜捡得太大。
(三)“股权交易存在不对等性”
该观点认为,交易的不对等性并没有反映在股权价格中。一是境内投资者被边缘化,国内银行的股权售让对象明显偏向境外投资者。二是中方提供收益承诺,境外投资者“稳赚不赔”,如建行、中行承诺,一旦今后每股净资产低于对方的入股价,汇金将给予补偿。三是同股不同权,如2005年西安商业银行新股东大会后,拥有5%股份的国际金融公司和加拿大丰业银行各获得一个董事会席位,但拥有5%以上股份的其他几家内资股东却没有得到同等待遇。
(四)“国人已承担巨额重组成本”
在股权交易前,为了提高国有银行质量国家已付出了巨额投资。如在1998年增加2700亿元国债用以充实国有银行资本金,2000年剥离近14000亿元的四大银行不良资产,2005年通过汇金公司向中、建、工行共注资600亿美元。另外,工商银行改革下岗20万人,建设银行裁员了10多万人。当前国内银行转让股权获得的溢价太低,没有体现国人为此付出的代价。
二、对建行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分析
对于建行在出让股权时是否有贱卖之嫌,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动态比较方面看。战略投资者在银行IPO前入股的市净率一般要低于IPO市净率。这是因为战略投资者与IPO时的公众投资者性质与作用不同,战略投资者愿意与国内银行长期合作、共担风险,必须承诺股票锁定期和竞争回避,而公众投资者更多考虑股票投资收益,具有长期持股和短期投机的选择权。以交通银行为例,汇丰银行的入股市净率为1.76,后期的IPO市净率却为1.60,也即汇丰的股权购买价格高于公开上市的股票价格,显然不存在交行股权被贱卖给汇丰的问题。对建设银行而言,美洲银行的入股市净率(1.15)和淡马锡的入股市净率(1.19)都远远小于建行IPO的市净率(1.96),差距略显过大,美洲银行和淡马锡在短短的4到5个月内就分别获得差价收益0.81元/股和0.77元/股,因此,两者的入股价有被低估之嫌。
第二,进行横向比较。市净率显示的是入股价格的溢价程度,反映了投资者对银行经营能力和投资价值的综合判断。因而,银行的经营能力越强,获得的市净率一般就应该更高。以建行为例,2004年建设银行的主要经营效率指标均明显优于交通银行,但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建设银行的境外投资者入股市净率(1.15和1.19)却大大小于交通银行(1.76)。另外,境外投资者的入股比例越大,对应的入股市净率应该越低,交通银行的入股比例(19.9%)超过建设银行的入股比例(14.1%),而两个银行在入股市净率上的表现却恰恰相反。因此得建设银行境外投资者的市净率偏低,也即转让建行股份的定价偏低。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合理性(2)
三、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理性化的政策建议
为了更加稳妥高效地推进我国银行业的产权改革,针对现阶段国内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在引资对象上,应树立“战略一致,优势强化,文化融合”的理念,把一些具备业务专长的中上等规模银行纳入选择范围。首先,双方在经营发展战略上的一致性,可以减少战略融合成本和风险,更能确保外方作为“战略投资者”的稳定性。其次,讲求“优势强化”,而不局限于“优势互补”,有利于在日趋激励的竞争中巩固已有的市场地位,并通过双方合作不断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再次,很多中上等规模银行在华尚未设立分支机构,与之股权合作更能实现“竞争回避”。最后,中上等规模银行不容易实施对国内银行的股权控制,不仅可以形成长期合作关系,更有利于维护我国金融安全。
第二,在投资方式上,可推行股权互换、债转股两种方式,增加境外银行机构投资入股的灵活性。股权互换,即境外银行机构以自身股权换取中资银行相应的部分股权,而非仅仅以现金购买股权,这种方式可以先行在资本充足率已达标,而着重于改善治理结构的国内银行中推行。其优势在于,可以减轻境外投资者的资金压力,通过相互持股,增强中外资银行间战略合作关系的稳定性,有利于中资银行拓展国际市场。债转股方式,适用于当前中外银行间已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而尚未交割,或者外方承诺在未来时期追加投资的银行(如工商银行、浦发银行、西安商业银行等),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充实国内银行运营资金,减轻融资压力,加强双方的业务合作,而境外投资者可以选择在适当的时机增持国内银行的股份。
第三,在股权定价上,由双方竞价为主向多方询价为主转变,引入拍卖和招投标方式,完善银行股权转让的价格发现机制。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不少国内银行的做法局限于选择单一入股对象,然后进行双方竞价,这很可能因竞价不充分导致股权价格低估。建议在同时引入和考察多个合格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基础上,建立多方询价渠道,同时构建多方竞价平台。除了协议转让方式,还应该积极引进股权拍卖和招股投标方式。
第四,在上市地点上,重组后的国内银行不应局限于海外上市,应充分考虑内地上市的可行性。建议内地证券市场上市应该有国有银行的参与,中小规模的银行IPO可以考虑在内地市场进行。目前我国内地市场银行股仅有5家,金融股所占比重仅有5%,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50%以上,这样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和金融蓝筹股的培育。兴业、华夏、广发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均可根据IPO规模的大小,充分考察内地上市的可行性。同时条件成熟的银行,可将优质业务或潜力业务(如信用卡、资产托管、票据等有必要单独核算的业务)进行在内地分拆上市。尤其针对中外银行合资后双方重点发展的业务,如建行与美洲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浦发与花旗的信用卡业务,可以先行分拆上市。
第五,在风险防范上,建立境外投资者(主要针对“财务投资者”)的退出机制,减轻资金抽离可能对国内银行造成的冲击。当前中国银监会对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做出了“持股三年”的政策要求,笔者认为三年时间偏短,何况之前进入的一些境外投资者并不存在持股期间约束。因此,国内银行自身应该加强研究和完善境外投资者的退出机制,以确保银行营运的长期稳定
第六,在发展战略上,不仅要“引进来”,更应该鼓励和支持国内银行“走出去”,全面提升我国银行业竞争力。国内银行必须主动介入全球金融格局大调整中去,才能避免我国金融资源为别国所控制,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具体措施包括:一是与国际银行金融机构广泛开展业务合作,加强与先进银行在信息、技术及人才等多方面的交流;二是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银行参与国外银行机构的股权并购,如结合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与国外银行开展股权置换和相互持股;三是直接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选址上可以先行考虑金融市场发达国家以及经济增长潜力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四是顺应国际银行业监管要求及国际司法、会计、计量制度标准,关注国际金融需求的变化,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创新经验,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唐双宁.引进合格战略投资者,促进中外资银行双赢[N]经济日报,2005-11-03.2、吴念鲁.对国有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及上市的评析[J].银行家,2005(9).3、余云辉,骆德明.谁将掌控中国的金融[N].上海证券报,2005-10-25.4、王森.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改善治理结构还是拓展市场业务[J].金融研究,2005(6).
第五篇:20140215如何引进战略投资者之我见
如何引进战略投资者
一、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意义
引进战略投资者, 不光可以引进其雄厚的资金, 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进其先进技术、先进管理、营销策略,使公司自身发展壮大,增强整体创利能力;同时,可增强抗拒风险能力,分散自身经营风险;另外,即使有些投资者没有实际投资,但也能够提升公司知名度与信誉度,提升公司的潜在价值。
二、遵循原则
1、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2、严格审批程序。应提前做好可行性研究, 提出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实施方案, 包括产权(股权)转让比例以及对战略投资者的具体要求和选择条件, 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实施方案。
3、应发布招募战略投资者的信息, 广泛征集战略投资者。
三、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方法措施
1、明确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指导思想。
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日前在《求是》杂志撰文指出:“鼓励具有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的战略投资者以及社保基金、保险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国有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 , 是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像我们这种刚起步的公司,必须要积极努力地抓住当前国家对国有企业产业结构改革的有利机遇,寻找对象, 主动出击, 积极引进、嫁接国内外实力强、信誉好的公司作为战略合作伙伴, 达到将公司做大做强的目的。
2、通过公司各种资源平台,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 在过去的2013年,省委省政府6位领导先后到集团公司进行调研,这充分体现了政府对集团公司的重视。另外,现在国家也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新能源。地热公司作为西南能矿集团的控股公司之一,在政策优势和外部环境上占有绝对优势。这有利于争强投资者和合作开发商对投资的高度信心。
四、引进战略投资者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重战略投资者的选择,防止“合作过路客”。引进的战略合作伙伴, 能够通过合资合作或其他方式, 给公司带来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 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推动公司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但是,我们在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中,应注重战略投资者的选择, 防止合得快、散得快。伙伴选择不当, 没有稳定的合作基础, 双方形成利益违背, 不仅不能使公司取得进步和发展,反而会使公司停止不前。公司在选择战略投资的伙伴时, 并不一定非要寻求与国内外一流公司合作,关键在于合作能否产生优势互补的效应。同时, 要审核战略投资者的资质条件。引进的战略投资者, 我认为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公司之间的产品有关联度, 业务紧密, 产业、产品构成上下游关系, 能够进行项目合作、资源整合, 促进产业升级, 延伸产业链。二是具有行业领先技术,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通过引进其新技术、新工艺, 能够促进产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三是拥有一定的知名品牌, 市场开拓能力强, 有健全的营销网络, 特别是具有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的优势和条件, 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四是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经济实力, 银行资信好, 自有资金充足, 有较强的投融资能力。五是拥有先进的公司文化, 能够给公司带来先进的现代管理模式、理念和机制;经营管理能力强, 有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人力资源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六是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诚信记录, 具有并购和重组其他公司的成功范例。公司守法经营, 公司无不良经营记录。
2、采用多种方式客观地引进战略投资者。
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应当坚持因企制宜的原则。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主要方式包括兼并、收购、增资扩股、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除国家明确要求国有独资和国有绝对控股的以外, 应主要采取减持产权(股权)或增资扩股吸收增量资本人股的方式, 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第二大股东。如引进国内外知名强公司和同行业的先进公司, 可考虑并列第一大股东, 经政府批准也可由其控股。二是在某些小的项目上可考虑控股或参股, 也可以退出, 转让给其他非国有企业经营。鼓励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形成小的阿米巴经营模式,采取多种形式引进战略投资者。
3、搞好内部管理、利益分配和风险防范与分担, 防止出现只做股东、不管经营的问题。
合作各方应按照现代公司制度和产权制度的要求, 加强公司的管理工作, 在战略规划、组织实施及成本、质量、安全、资金、销售等方面健全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 促进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使合作得以有效、稳固地延续下去。利益分配和风险防范是合作能否形成和延续的核心问题。因合作而产生的利益增加, 需要在成员中进行分配, 若分配不当, 则容易导致战略合作的解体。合理的利益分配和风险防范与分担是合作成功的保证, 也是激发成员积极性的关键所在。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 组建股份公司, 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人才、资源和市场等各种要素, 更重要的是, 它能促进建立更适应现代公司制度要求的产业结构, 有利于把改制后的公司做大做强, 对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