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与政府的博弈(大全)
医院与政府的博弈
在政府管制和医生应对的博弈中,政府压根儿就是帮倒忙。真正降低患者医疗负担的根本措施是消除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和药品零售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西方有句谚语:“通往地狱的路往往是由善意的砖石铺成的”,政府管制常常是对这条谚语的最好注释。为了控制医疗费用,降低患者医疗负担,政府引入了一系列的管制措施,管制医院医生行为,管制医疗服务及药品价格,结果却事与愿违。
由于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和药品零售环节拥有垄断地位,使其能够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政府的一系列价格管制政策。
如果政府管制医疗服务价格,但不管制药价,比如规定三甲医院的普通门诊挂号费为5元。医生(医院)就会通过给患者开药来收回医疗服务价格管制导致的收入损失,尽管许多患者并不需要用药。由于没有管制药价,医院的药品毛利率很高。过度用药现象尚不严重。于是政府不仅管制诊疗服务价格,同时开始管制药品最高零售价,比如此前定价500元的药品政府规定最高零售价不准超过100元。那么医生(医院)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开药数量来应对这一点,原本开一盒药现在开5盒药,过度用药、滥用药现象开始出现并泛滥,而患者的开支不会有任何下降。另一方面,药品的最高零售价被政府强制降低,药企总能够利用新药审批和单独定价政策给医疗机构及医生提供新的高价药品供其处方。
接着,政府不但管制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最高零售价,还进一步管制医院的药品购销加价率,规定其不能超过15%。这意味着,采购价10元的药品过去能够卖到100元,现在不可以了,最高只能卖到11.5元。如果该药零售价要达到100元,采购价就要达到87元。利用在药品采购上的买方垄断地位,医院和药品供应商合谋抬高药品采购价,把过去10元的采购价提高到87元,然后医院加价15%以100元的零售价销售,虚增的77元采购价并不会归药品供应商所有,其中大部分比如50元以返利和回扣的形式返还给医院及医生。注意,此时开始出现返利(返点)和回扣了。返利(返点)和回扣的泛滥,加价率管制是罪魁祸首之一。当然,抬高的77元批发价不能全部以返利和回扣的形式返给医院及医生,由于名义批发价提高,药品供应商要么需要多缴税,要么需要倒卖发票以偷税漏税,同时由于返利特别是回扣需要以现金形式支付,因此医药企业需要洗钱以获得现金,同时送回扣需要大量的医药代表,这些医药代表也要拿取报酬。因此,上述虚增药品批发价,然后以返点和回扣形式给医院(医生)返钱的药品购销模式显著抬高了药品配送成本。所以,抬高的77元最多只能有50元返给医院(医生)。另外27元消耗在医药公司的倒票、洗钱和支付医药代表报酬上了。总之,加价率管制的结果是,患者的医疗费用并没有下降,而医院(医生)的收入下降了,社会资源浪费的更多了。
鉴于以上结果,政府决定“改进”加价率管制方法。在上述所有管制措施依然保留的情况下,将原来的统一加价率改为差别加价率:低价药高加价率,高价药低加价率。比如采购价30元以下的药品加价率可以达到30%,而采购价100元以上的药品加价率只能是10%。政府期望这样的差别加价率政策能够诱导医院医生购销低价药品。
医院(医生)和医药企业规避这一管制措施的一种办法是,医药企业为医院提供所谓的低价药:原来20粒一盒的药品采购价是150元,现在缩小包装为4粒一盒,采购价为30元,原来给患者处方一盒,现在给患者处方5盒。原来一支注射剂有效成分为1毫克,一次注射一支,150元一支;现在一支有效成分0.2毫克,一支30元,一次注射五支;“低价药”出现了,医院(医生)可以堂而皇之地执行高加价率。可是患者的药费负担一点也没有下降,社会资源浪费的更多了(小包装成本高)。过去,药品公司向医院支付返点(明折明扣)是合法的。现在政府规定折扣返利不合法,这无疑打击了医院的利益。于是,就出现了新的隐形返利方式,隐性返利不再是以药品折扣的形式。具体有多少种形式?很少有人说得清,比如医药企业资助医院盖大楼、买设备,资助医院的医生培训和学术交流,资助医院领导和医生出国,资助医院的科研活动,一些三甲医院同时是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医科大学的教授同时是附属医院的主任医师,药企资助医科大学教授搞科研名正言顺。
还有一种返利方式人们熟视无睹,没有意识到那是医药公司在向医院返利。众所周知,医院拖欠药企药品采购款往往长达半年到一年,也就是无偿占用医药企业资金一年左右,一年期银行贷款成本是多少?10个百分点左右,一年期民间信贷成本是多少,30个百分点左右。医院无偿占用医药公司资金一年,意味着医药公司为医院贴息一年。补贴医院的这10-30个百分点的利息事实上是在隐性返利。笔者还听到一种返利方式,医药公司减免医院的药款欠债,医院拖欠医药公司1000万元药款,医药公司为其减免10%,只要900万元。当然,所有的这些隐性返利都不如直接的现金返利效率高,都带来更大的资源浪费。所以在隐性返利下,医药公司付出更多,他们只能将高出的成本加在药品批发价中。
为了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上述管制措施之后,政府进一步增加管制,开始限制单处方开药量,医院(医生)的应对措施是增加处方数,原先一个处方开六种药,现在一个处方只开两种药,但是给你开三个处方。于是政府又进一步限制均次门诊费用,医院(医生)的应对措施是,此前没有均次费用限制时,一次给患者开一周的用药量,现在一次只给你开两天的用药量。因此,均次门诊费用管制前,患者一周去医院一次就可以,均次门诊费用管制后,患者一周需要去三次医院。患者实际支付的医药费用一点也没有减少,麻烦和辛苦却增加了。为了遏制医院(医生)过度用药,政府又开始管制医疗费用中药品费用所占的比重,简称药占比。比如规定医疗费用中药占比不能超过50%。没有这个管制前,医生收患者五元挂号费,开995元的药,药占比达到了99.5%,有了这个管制后,医生收患者5元挂号费,开495元的药,然后让患者做一个500元左右的检查,比如做个CT。患者支付的费用还是1000元。更严重的情况是,医院(医生)用增加医疗检查费从而增加总医疗费用的办法来降低药占比。我将之称为:“不能降低分子,就提高分母”。比如,过去一个阑尾炎手术患者支付的总医药费用为8000元,其中药费6000元,药占比达到75%。现在政府规定药占比不能超过50%,医院(医生)不能通过把药费降到2000元的办法满足这一要求,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而是依然维持6000元的药品,但是增加4000多元的医疗检查,比如做几次磁共振、CT等等,把总医疗费用提高到12000多元,从而使得药占比降到50%之下,也就是说,政府的这个规定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医院的药费比重在下降,检查费比重在上升,另一个事实是,近年来各级公立医院引进新型检查设备的兴趣居高不下,大型新型设备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实际上,在没有药占比管制之前,公立医院虽然拥有很强的垄断地位但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医院只能把收费标准定在8000元上,没有能力把收费标准提高到12000元。引入“药占比管制”后,所有医院(医生)均不可能通过减少药品销售收益来满足这个管制要求,而只能通过增加检查费的办法也就是提高医疗总费用的办法应对这个管制措施。也就是说该管制的引入消除了本来就有限的竞争,起到了促成“价格联盟”的作用。
政府严厉打击回扣等商业贿赂,医生的应对措施就是增加药品销售额以获得更多的合法卖药加价。比如一个感冒患者,医院不可能通过处方几十盒低价药品的办法做大销售额,可行的办法是处方高价药。进口药、外资药(原研药)多为高价药,最近数年来,三甲医院用药中,进口药、原研药比重越来越高,内资药比重被逐步压缩。外资药企依靠自身力量做不到的事情,政府帮他们做到了。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药费负担进一步加重。上面分析“药占比”管制的结论也适用于打击商业贿赂管制,该做法同样消除了公立医院之间的有限竞争,使得他们全部只能通过提高患者医疗费用来满足管制要求,它起到了促成“价格联盟”的作用。换句话说,这两个管制使得富人的医疗负担提高,穷人开始看不起病!
此处必须申明一句,笔者并非反对打击商业贿赂。这里只是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扬汤止沸远不如釜底抽薪。
本文说明,在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和药品零售市场上拥有垄断地位的情况下,现有的各种价格管制措施均无助于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反而带来了很严重的弊端,比如大量的社会资源浪费、过度用药、滥用药、商业贿赂泛滥、医疗医药行业大面积违规违法,医药行业“多、小、散、乱”格局等等。降低患者医疗负担的根本措施是消除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和药品零售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在消除这一垄断的过程中,同时应该尽快取消现有对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的各种直接间接的管制措施。解除这些管制能够消除医疗医药行业的大部分现存乱象和弊端。同时,应致力于完善医保付费机制,以此来控制医疗费用。在公立医院垄断地位没有消除的情况下,后一点尤为关键。因为,医保的垄断买方地位可以成为制约公立医院垄断卖方地位的有效手段。前提是医保机构建立了较完善的治理结构。朱恒鹏
第二篇:生活与博弈分析
《生活与博弈分析》中的收获和建议
第一次接触到博弈论,是在大二的一次基础英语课上,老师放了一部叫《美丽心灵》的电影。
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讲述了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以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离奇又震撼人心的一生的故事。
虽然当时更多地是被纳什传奇的一生所吸引,对博弈论并没有太多的认识和理解,但影片中一个用来描述纳什均衡的有趣场景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电影中,纳什与他的三位同行在酒吧遇见了一位美丽的金发女郎,大家纷纷表示自己很有欲望,想追求她并和她上床,可惜这几位科学家都没有勇气,他们互相推诿,却没有人敢于实践。此时纳什提出了这样一个博弈:如果所有的人都去追求金发美女,那么这位美女就会很高傲进而拒绝他们,他们都会失败,当他们再转而追求她的女伴们时,也会惨遭拒绝,因为没有谁会愿意屈居第二当次品;但如果他们一开始就去追求她的女伴们,那么就会成功,而金发美女则会遭到冷落,纳什便能乘虚而入,这样所有人就都得到了上床的机会。进而纳什得结论:“团体中的每个人,都作出对本身和团体都有利的事时,才会促进社会利益”,也是因为这次“灵感”,纳什突破了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的自私促进社会公益”的理论。
当时就觉得博弈是一个很有趣并且深奥的事。不过后来去查资料发现这个场景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纳什均衡,很大程度上只是导演的牵强附会。虽然不免有些失望,但仍然就博弈以及纳什均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之后选修了《生活与博弈分析》,才算是真正认识了博弈论和纳什均衡。查资料得知,“博弈行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在经济学上博弈论是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而这种博弈行为其实是很常见的,并且广
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在学了这门课后,我发现确实是这样的,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都有博弈论的影子,比如说下棋、赌博、甚至是我们经常会玩的剪刀石头布,也是受博弈论的影响。
博弈论真的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虽然我的知识和理解能力还没有到可以运用博弈论解释清楚日常生活中有关的现象的程度,但是意识到博弈论的存在和作用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充满乐趣的。就拿许多宿舍周末经常会发生的一件事来说,到了周末大家通常会比较懒散,每次大家早上醒来时基本上都已经饥肠辘辘了,而我们学校因为北京同学较多,到了周末通常宿舍里只有两个人,这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是自己去买饭,同时也帮另一个同学带饭;自己去买饭,不帮另一个同学带饭;另一个同学买饭,同时也帮自己带饭;另一个同学买饭,不帮自己带饭;一起去吃饭还是都不去买饭。而通常如果另一个人被要求带饭的话,考虑到宿舍感情等的问题,一般是不会拒绝的,因此就剩下以下几种情况,即:自己去买饭并帮另一个人带饭;自己不去买饭让另一个人帮忙带饭;两个人一块去买饭或者两个人都不去买饭。在这里假设这两个同学为甲同学和乙同学。很明显,对于甲同学来说,在他自己不去买饭,而让乙同学帮忙带饭时收益是最大的,同理,乙同学的最大收益也是出现在自己不去买饭,而让甲同学帮忙带饭的时候。当两人都不去买饭时,两人均没有收益,只能饿肚子。而当两人一块去吃饭时,两人都能得到一定收益,只是小于各自的最大收益。这时,甲和乙都想获得最大收益,即让对方去买饭并帮自己带饭,因此就会出现两个人都不愿意去买饭的情况,这样的话就会使得两人都没有收益。因此最好就是两人一起去买饭,这样两人都可获得收益。就如前文中纳什所说,“团体中的每个人,都作出对本身和团体都有利的事时,才会促进社会利益”。然而现实生活中,因为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而且个人的性格和两个人的关系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因而大多数时候这个问题的结果是:先忍不住饿的那个人去买饭并帮另一个人带饭。在两个人对峙都想获得最大收益的时候,先忍不住饿的那个只好放
弃最大收益选择去买饭,而且因为前面提到的原因,一般也会帮另一个人带饭。我就是我们宿舍那个经常忍不饿所以帮别人带饭的人。这大概就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吧。
博弈论确实是无处不在的。就如那句谚语所说,“人生如棋,一步下错,全盘皆输。”人生本身就是一场博弈啊,而我们生命旅途中的每一次选择更是一种博弈。因为选择即是与自己博弈的一种形式。譬如,填高考自愿,在当时的一种环境条件下,考虑了各方面的原因,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各种纠结后做出了我们最后的选择。所以,可以说,经过这么一场与自己博弈的过程,在那一瞬间的选择,我们就已杀死了无数个在其他学校或是辍学在外打工的自己。又如在大学毕业季,每个毕业生都面临着出国、考研或者找工作这三种选择,在利用现有信息经过一番博弈之后,每个理性的人都会尽力选出对自己收益最大的选项,而一旦做出了选择,就是否定了其他的可能性。就比如选择了出国,就杀死了当时考研或者找工作的自己。再比如小到选课,其实也是一种博弈,通过权衡选修课的授课内容、结课方式和难易程度以及授课老师等因素,与自己进行博弈,最后选出结果。比如我,选修了《生活与博弈分析》,就是否定了其他的选修课。
而在《生活与博弈分析》课上,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在某节课上做的一个实验。当时老师说如果愿意投几块钱的同学超过90%,老师就会给每个人更多的钱。虽然具体的条件和数额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我仍是记忆犹新。当时我想这不是很轻松就可以赚到钱嘛,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很容易就可以做到,让老师给我们钱了。当然还是我考虑不周,想得太简单了,结果真的是让我大吃一惊,举手选择投的人很少,可能50%都不到。接着老师又把条件降到70%,这次我想经过上次的教训,大家更应该团结起来,只有这样大家猜可以获得收益。当然结果又让我失望了,举手选择投的人甚至比上次还要少。之后老师又把条件降到50%,有了上两次的教训,我是不会选择投了,果然,举手选择投的人已
经非常少了。现在想来,其实这个问题很像囚徒困境。对于两名罪犯来说,如果都抵赖,那两人都可以获得最大收益,;如果一方坦白认罪而一方抵赖,坦白认罪的那方将获得自己的最大收益,而抵赖的那方将获得最小收益;如果两人都可以获得一定收益。而因为这两名罪犯是分别关押的,他们无法串供或结成攻守同盟,因此他们会表现为不合作。两名罪犯都只会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坦白”为他们二人各自的最优选择。所以两名罪犯都会坦白认罪。就像在这个实验问题中,因为每个人给出自己的答案就好,不能与其他人交流,所以就很难团结起来,每个人都有两种选择,谁也无法知道他人的想法,而一旦大多数人选择不投,自己就会亏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会表现为不合作。除非条件很低,比如说20%或者10%,只有大家都觉得万无一失时才会选择投。而在这个实验中,因为前面已经进行了三次,都次举手选择投的人都是越来越少,有了这样的经验,即使条件降到20%,也未必能够达到。因此,经过这个实验以后,我想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我是断然不会轻易选择投了。
总之博弈论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像卖家和买家的讨价还价,卖家和卖家之间的降价竞争,再比如说每逢期末就会出现的作弊问题,这些都可以用博弈论来解释和解决。就拿学生考试作弊来说。不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只要是存在考试的地方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诚信的作弊问题。就像我们学校,虽然每学期考试都会有诚信考试的签名以及考试宣讲会,包括各科老师也都会反复强调,而考试作弊现象还是会出现,并且屡禁不止。通过用博弈论分析可以发现,如果一个同学所在的学校作弊成风,那么可以看出,在考试作弊的群体中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作弊带来的好处,自然不会有人选择诚信考试。如果在这种环境下,同学选择考试作弊也是合情合理的。所以说,良好的学生诚信氛围是对学生有约束作用,反过来,不良的诚信氛围会使很多学生选择从众行为,因而,成为一种恶性蔓延。而学校的学习氛围,为人诚信氛围与学校的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想解决考试作弊问题,学校就
要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制度。由此就可看出博弈论的重要性。而博弈不仅仅存在于人与人、团队与团队、厂商与厂商之间,他还存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不管是个人,企业,还是整个国家,博弈论对其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毫无疑问,我从《生活与博弈分析》这门课上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不小的收获。以下我想说一下我个人一点建议。
首先是我希望老师今后讲课能多使用幻灯片的形式,虽然博弈论有许多需要分析的地方,或许使用板书可以和同学有更好的交流,但是使用幻灯片会更清晰明了,而且板书经常是即使坐在前排也不太能看清。而且博弈论本身就比较复杂难懂,再加之我们学校是文科学校,大多数同学之前对这方面没有基础和认识,因此我认为通过放一些博弈论方面有趣的视频之类的能够让大家对此产生兴趣,寓教于乐。因此我认为将板书和幻灯片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其次是这学期老师有两次有事没能来上课,我个人认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事先告知学生,这样学生就不会扫兴而归。而且如果这种情况如果出现较多的话,学生会不知道是否要上课,导致会有人带着侥幸心理而不去上课。而且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的。一次我叫一位同学一起去上课,那位同学说她有两次去上课结果到教室会发现停课了,白跑一趟,也不知道这节课上不上,所以她就不想去了。我想这件事也是可以用博弈论来解释的吧。老师和学生均有两种选择:上课和不上课。当老师和学生都去上课时,双方都能取得最大收益;而当有一方不去上课时,另一方就会有亏损,而自己则即不亏损,也无收益;当然在老师和学生都不去上课时,双方都是零亏损和零收益。这时,老师和学生本应追求最大收益,即都去上课,但是由于没有交流和沟通,就会导致不合作的情况,就像前面的提到的囚徒困境一样。所以学生就会选择不上课。当然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到其他因素,要复杂的多。
其实这门课总的来说是很好的,老师也都是很耐心地在讲解,同学也收获了不少。以上
就是我个人的建议,可能也有不合理的地方,还望老师见谅。
第三篇:《博弈与社会》读后感
《博弈与社会》读后感
原创: 何徐任
《博弈与社会》这本书是大二时教授《经济学原理》的老师推荐的,老师曾无数次在课堂上提起过“博弈论”这个概念,对于这个概念我的初步认识是:博弈论的全称是“非合作博弈理论”——这是我从百度百科中得到的。“非合作博弈理论”?!在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时,不自觉的在心里默念了好多遍,说实话,心里充满了不解——难道博弈论是在讨论如何不合作吗?带着这个疑惑,我开始看起了《博弈与社会》这本书,从书中寻求解释。
该书开篇便向我们抛出了两个问题——协调问题与合作问题。
张维迎说:“人是群居动物,群体人具有社会属性”。这个不难理解,毕竟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从来都不是具有“个体优势”的生物,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选择聚集在一起——生活在“社会”中而不是“孤岛”里,这也让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无法“独善其身”。简单地说,即你的“所思所想”不仅仅取决于自己还会受到群体的影响;你的“所作所为”不仅影响自己还有他人——这就是我们的“社会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意味着生活在群体中的个体将不得不与其他人频繁打交道,这个过程必然涉及彼此之间的合作与协调,而如何解决合作与协调问题,是这个社会运行的基础——决定了这个社会能否顺畅的运行。
该书在开始探讨博弈论前向我们抛出这两个问题,用意十分明显——能否深刻的认识协调与合作问题,是我们掌握后续博弈论知识的前提和基础。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特定的博弈论是以特定的社会作为载体的——也就是说关于博弈论的一切讨论都是以一个特定的社会为背景展开的。因此,在揭开博弈论的神秘面纱前,搞懂这个特定的社会是如何运行的将是必要的,这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去理解和接受后续的博弈理论。可以说,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对一个博弈论领域的小白是十分友好的,很适合初学者阅读。
当然仅仅讨论载体是远远不够。载体——特定的社会、主体——博弈的双方、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博弈知识,这是博弈论的三大构成部分,它们一起组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
书中把博弈论主体定义为:理性人——有限理性的人。
所谓理性人,就是在给定的条件下,总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用张维迎的话说,便是“可以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做出最好的选择”。虽然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存在完全理性的人——理性人是不现实的。然而理性人假设的存在却是有一定道理的:张维迎的解释是“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都在做出自认为最好的选择,都有着趋向于理性人的趋势。”——即在追求利益的时候,人们会尽可能地成为一个理性人。这为理性人假设的存在提供了合理性。
协调与合作以及理性人假设,初步为我勾勒出博弈论的外部轮廓,带着对于博弈的粗浅认识继续来读这本书。
介绍完博弈的载体以及博弈的主体之后,毫无疑问,博弈双方在特定的社会中展现的交互关系将是该书接下来要阐述的重点。作者通过对一个接一个的博弈例子的剖析以引出相应的博弈思想,这种方式不仅在我的脑海中构建起了一个博弈论的世界,还在这个世界与现实社会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如何用一个博弈的知识去解决另一个博弈问题——可谓是“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
以囚徒困境为例。
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八年。此时,从集体理性的角度来看,沉默是对集体最好的选择。然而,由于囚犯们互不能沟通,出于个人理性,坦白便成了囚犯们各自的占优战略。因此他们会相互揭发,从而各自获刑八年。
这就是所谓的囚徒困境,很多人都知道何为囚徒困境,甚至能够清楚的明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类似困境——企业的恶性竞争、国家间的军备竞赛、乃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等等。然而知道有这么一个概念并不意味着你掌握了如何去应用它,在这之中的大多数人,应该都不曾想过当有一天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看似不可避免的囚徒困境时该如何去走出来。
而《博弈与社会》这本书告诉了我如何去走出这一困境——用博弈知识去应对博弈问题。
张维迎说:“人不仅趋利避害的,还具有长远的眼光——我们可以为了长远的利益而放弃眼前的短利。”这就是我们走出囚徒困境的基础——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有一次性的短期博弈,但大多数情况下博弈是多次、长期的,在一次性博弈中走入困境所得到的短期利益和在重复性博弈中所能得到的长远利益那个较大,直接决定了博弈中参与者的个人决策,从而间接的决定了集体能否走出囚徒困境。也就是说,走出囚徒困境的方法就是让博弈者认识到“合作”带来的长期利益。
读到这里我终于开始理解何为“非合作博弈理论”了——能够理解人们为什么“不合作”,我们才能找到促进合作的有效途径。人既然可以因为“利益”而放弃合作,那么要使他们能够趋于合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更大的利益——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去引导他们进行合作,从而真正做到走出困境。
当然,帮助我真正理解何为“非合作博弈理论”只是《博弈与社会》带给我的一小部分。在这之上,《博弈与社会》教给我的是一种走出人生困境的思路——探究困境发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导致你陷入其中的,那么走出困境的关键就是用它来引导你走出困境,或许就是常说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吧。这才是这本书所教给我的,最为重要的,足以影响我一生的东西。
作者 | 何徐任
第四篇:政府采购招投标中的博弈分析范文
摘要 从我国政府采购招标的实践出发,结合政府采购法及招标投标法,运用经济学原理、博弈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政府采购招投标中采购当事人之间的博弈,并提出了博弈人之间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关键字 政府采购招标 博弈论模型 制度 1 我国政府采购招标现状分析2003年1月1日我国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政府采购制度进入全面施行时期。据统计,2003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超过了预定目标,达到1 659.4亿元,比2002年增加650亿元,增长了64.4%,2003年全国实施采购的预算为1 856亿元,实际支付(采购规模)1 659.4亿元,节约预算资金196.6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0.6%.政府采购的目标就是节约采购资金和提高采购效率。以竞争性招标方式是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我们下面就从这种竞争性的招标方式来制定政府采购招标的博弈模型,以此分析如何使政府采购的成本最低以及在个人得益和整个社会得益中如何达到整个社会得益的最大化,并由此提出采购招标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应对策。2 理论与模型
2.1 博弈论博弈论(game theory),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人、行动、信息、战略、支付函数、结果、均衡。纳什均衡是所有均衡中最基本的理论,其余三个(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都是对纳什均衡的一种扩展及优化。
Nash均衡是标准的非合作战略中的概念。这种战略中有N个参与人,每个参与人i有一个战略Si,和一个支付函数ui,ui是所有局中人的战略函数,代表每个参与人的利益。有n个参与人的战略式表述博弈
G={S1,…,Sn;u1,…,un},战略组合s*=(s1*,…,si-1*,si+1*…,sn*)是一个纳什均衡,如果对于每一个i,si* 是给定其他参与人选择s_i*=(s1*,…,si*,…,sn*)的情况下第i个参与人的最优战略,即:ui(si*,s_i*)?叟ui(si,s_i*),?坌i.2.2 模型的建立2.2.1 采购人与供应商之间的“纳什均衡”
政府采购活动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得知,博弈的参与人即采购人和供应商。为了方便讨论,我们结合一个案例进行说明。
采购项目:汽车(包括轿车、载客车、越野车、载重车及特种车辆);采购机关:XX省政府采购中心;采购数量:153辆;采购方式:公开招标;招标机构:XX省政府采购中心;开标日期:1999年9月8日;投标人数量:14家;中标人数量:3家;合同签订方式:由省采购中心与各中标人签订合同。
为了直观的表达,两个数字代表对应战略组合下两个博弈方的支付函数(效用),其中第一个数字是供应商的支付,第二个数字是采购人的支付。在这个有限(14家投标人)战略博弈中,我们可以得到纳什均衡。我们假设如果双方合作则得(2 000,2 000)效用,这应该是双方最有利的选择,但考虑到对方有可能为了得到各自最大利益而采取不合作的策略,故2 000效用不可能成为双方的选择。这个分析过程如下,首先考虑供应商的战略,假定采购人合作,对于供应商的战略,如果合作可得2 000个单位效用,非合作有1 000个单位效用,则供应商选择合作。当采购人不合作时,供应商合作得800个单位效用,不合作得1 800个单位效用,则供应商选择非合作。同样,再考虑采购人的战略,假定供应商合作,对于采购人,如果合作可得2 000个单位效用,非合作有2 100个单位效用,则采购人选择非合作。当供应商非合作,对于采购人,如果合作得500个单位效用,非合作则得1 800个单位效用,所以采购人非合作。故(非合作,非合作)是一个纳什均衡。由经济学原理,我们可以得知个人利益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政府采购中竞争性的招标使得竞争结果对于社会是最好的,因为这个结果使总剩余(即买者的评价与卖者的成本之差)最大化,即这种配置是有效率的。如果一种配置是无效率的,那么买者和卖者之间交易的一些好处就没有完全实现。换句话说,只有在市场竞争的时候,看不见的手才能引导资源有效的配置,而只有市场上的企业不能合作时,市场才是竞争的。“这种博弈使得供应商采购者之间非合作博弈均衡提高了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以及社会福利水平。” 2.2.2 投标人(供应商)与投标人(供应商)报价之间的博弈招标就其本质而言是为采购人创造了一个买方市场,因此,在招标中,采购人一般处于有利地位,而投标人则处于被动的、响应的地位。在选择投标策略和投标方式时,遵循合理低价中标的原则,虽然各投标人都知道采用高价策略会获得最大收益,但这种最惠情况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在供大于求的市场情况下,不论对方采取什么策略,自己的最佳决策就是选择低价策略,每一个博弈参与者(投标人)都会有选择低价策略的强烈愿望。博弈的最终结果就是大家都实行低价策略。这是一个最简单而且唯一的非合作博弈论的均衡结果。如此一来,各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将接近其自身个别成本价,在竞标中自身的报价能力、综合实力水平将暴露无遗,不是实力雄厚的企业是无力参与这场博弈角逐的。
本例中,发标人是政府,准备以招标方式采购汽车。政府对采购汽车的价值评估是一随机变量,v∈[,],和分别表示采购汽车的最低和最高价值,其分布函数F(v)是共同知识。设有n个投标人,第i个投标人对汽车采购的评估价值是vi,i=1,2,…,n,vi 只有i自己知道,且vi 独立地取自定义在区间[0,1]上的均匀分布函数。令bi≥0是投标人i的出价,如果他中标则其净所得为(vi-bi),否则效用为0.投标人i的支付如下:
u(b,b;v)=v-b,if b>b(v-b)/n,if b=b 0,if b假定投标人i的出价bi(vi)是其价值vi的严格递增可微函数。显然,bi>1≥vi不可能是最优的,因为没有人愿意付出比物品的价值本身更高的价格。因为博弈是对称的,只需考虑对称的均衡出价战略: b=b*(v)。
给定v和b,投标人i的期望支付为:
u=(v-b)prob(b这里Prob(。)代表bj因此,投标人i面临的问题是maxui=(v-b)prob(b 当均衡情况下Φ(b)=v时,上式可为-vdb+(v-b)(n-1)dv=0(1)设M(b,v)=-v,N(b,v)=(v-b)(n-1),则=-1,=-(n-1)
当n?叟3 ≠故方程(1)不是全微分方程。但方程(1)存在与b无关的积分因子,可得:
-vn-2 [-vdb+(v-b)(n-1)dv]=0(2)
因为=,故解得全微分方程为b*(v)=(n-1)v/n可见,随n的增加b增加。特别当n→∞,b*→v,就是说,投标人越多,政府能得到的价格就越合理,越接近对采购物的评估值。因此,扩大招标范围让更多的人参加竞标是招标方的利益。面临的问题及对策3.1 问题(1)由于是不完全静态信息博弈,从采购当事人来看,选择供应商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缺乏科学的选择方法,随意性较强;选择余地小,缺乏有效竞争;对供应商信息缺少了解,选择缺乏针对性等等。由于目前制度尚不完善,尤其是信用制度,在大多数项目选择供应商时,更多的是参考供应商本身提供的资料及在市场上的口碑,选择供应商参与竞标,因而人为因素比较大,这既不利于政府采购的规范操作,同时也会给广大供应商造成不良的影响,影响了政府采购的声誉。
(2)政府采购的组织管理中,分散采购依然是政府的主要采购体制。虽然我国随着政府采购的进一步发展,初步形成了多种采购组织形式相结合的局面,但是分散采购依然是政府的主要采购体制。如2003年为351.2亿元,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比重为21.2%.这种体制一方面不利于预算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监督管理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统一和协调,另一方面也不能实现集中采购的规模效益;盲目采购、重复采购等浪费现象突出,使政府多花钱少办事。
(3)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招标投标法并建立了招标投标制度,但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我国整体上还没有从公共支出管理的角度认识招标投标制,并且,招标投标法只能管理一定采购金融之上的采购项目,也没有提供足够的适合各种采购情势的一揽子采购方法和程序,显示出了其局限性。
3.2 对策政府采购招标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机关、预算单位和广大供应商的支持配合。
(1)采购方与供应商。对于采购方,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政府采购的基础上,要树立精品意识,利用有影响的项目,以规范、公共的采购程序、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供应商的认可,让广大的供应商真正体会到政府采购的公开、公正和公平,从而吸引更多的供应商与政府采购活动。供应商方面,应该建立健全良好的评估体系,加强自身实力和信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采购方有效的了解供应商的信息。
(2)招标采购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经。博弈论是研究如何使得人们在市场经济中,自愿遵守和实施有效制度安排,以增进社会的福利的机制。“纳什均衡”的关键是设局者如何让参与人做出有利于社会的选择。这里关键的是制度的选择。一种制度(体制)安排,要发生效力,必须是一种纳什均衡。否则,这种制度的安排便不能成立。评审合理低价中标的方法正是设局者———政府采购部门为最终实现“非合作均衡”结果而设置的博弈规则。通过公开竞争,使参与投标博弈的各方的陪标、串标、泄标等相互合作失去意义,迫使投标人必须在高价赢利和低价中标(好比坦白和抵赖)之间进行两难选择,最终做出实现自身风险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决策。这正是博弈论选择战略的关键。
第五篇:气候变化与大国博弈【教案】
气候变化与大国博弈
吕艳君
气候变化问题是近年来国际社会一直关注的热点,从联合国到各式非政府组织,从多边舞台双边关系,从政府到企业、普通个人,无不津津乐道,尤其是2009年底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将人们对气候问题的关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在这场全球瞩目的关乎地球、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前途命运的大会中,充分暴露出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问题上的严重分歧,与此同时也将中国置于这场争议的风口浪尖中。本教学专题就是围绕气候变化问题的严峻性、国际关系中的气候变化问题和中国在气候谈判问题上的机遇挑战三个问题进行分析,以使同学清晰了解国际关系中的气候变化问题,了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和对策,充分认识到气候变化问题的严峻性,认识到低碳经济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认识大学生在低碳生活中的角色作用。
一、气候变化问题的严峻性
教学安排:首先看视频:美国气候灾难片《后天》,对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后果有一个感性认识;
其次看视频:央视新闻调查《面对气候变化》,对气候变化对中
国产生的影响有一个现实感受。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 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尤其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了过量的二氧化 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过高,从而在全球平均气温基础上产生了以增温为主要特征的全球范围的气候变化现象。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根据IPCC的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
将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所造成的危害,谁也无法确切地说明将来会有多严重。科学家正在估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害,但事实总是超出人们的预期。按目前的技术水平计算,真正理解这一切要到2050年。显然,科学家和政治家都不会等到进一步的结果出来才采取防治措施,现在的观察和研究成果应该都让公众了解,才不至于使人们不得不在50年后自咽苦果。全球海平面上升: 由全球变暖,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10-20厘米。如果海平面上升多1米,一些岛国,比如马尔代夫便会被淹没。而IPCC在2007年的报告中预测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18-59厘米
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两极冰川融化:北极的地区暖化情况比全球平均高出1至3倍。科学家预测最早在2030年,北冰洋将迎来第一个无冰的夏天。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南极。如果两极冰盖全部融化殆尽,将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约70米。
大量物种灭绝:英国一份研究表明,地球历史上的四次物种灭绝都与温室效应有关。如果全球变暖继续加剧,将会导致地球一半的物种灭绝。首当其冲的将是北极熊,目前世上仅存的2万只北极熊被预计将在2050年灭绝
淡水资源流失:如果世界几大山脉上的冰盖不断消褪,山下居民将面临淡水资源危机。其中源于青藏高原的江河流域影响涉及到世界1/3的人口。另外,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赤道雪峰”也将在10年内消失
农作物减产: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反常的旱灾或洪灾现象,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
疾病肆虐:气候变暖将使西尼罗病毒、疟疾、黄热病等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另外,全球气温上升令北极冰层溶化,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
造成新的冰河期:由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风的类型的不断改变,大量淡水正汇入北西洋,从而对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破坏。而墨西哥暖流一旦因全球变暖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可能会下降5-8℃之多。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世界各地,地球甚至可能面临一次新的冰河时代!
气候是公共物品,气候变化问题是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外部性。温室气体排放者没有承担其排放成本,而是将其成本转嫁给全社会和未来。除非实施有效的政策干预,市场无法纠正外部性。气候又是均质流动的,气候危害产生的后果是全世界的,因此对气候变化的治理也必须是全世界的。面对气候变化有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世界各国必须行动起来,共同应对这一危机。
二、国际关系中的气候变化问题
(一)气候变化问题国际博弈
1、力量结构:一个地球两大阵营三足鼎立
所谓“两大阵营”,指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它们之间的互动也就是国际政治上俗称的“南北关系”。两大阵营在气候政治中的博弈始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简称《公约》)谈判启动之时,博弈的重要结果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成为《公约》框架下的首要合作原则。三足鼎立则形成于《京都议定书》谈判时期,指的是欧盟、伞形集团以及七十七国集团加中国这三大集团共同作用影响国际气候政治进程的格局。欧盟。欧盟当然不是为国际气候政治所建的集团,而是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欧盟《公约》生效之初,欧盟仅有12个成员国,1995年扩大到15个。在《京都议定书》中,欧盟15国集体性承诺到2012年前将温室气体减少到比1990年低8%的水平。随着地区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欧盟迄今已发展为27个成员国。多年来,欧盟一直是全球气候合作的推动者,并自称为领导者。
伞形集团。伞形集团形成于1997年,由9个国家构成,即: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冰岛、俄罗斯和乌克兰。“伞形集团”这一名称从何而来,至今尚无定论,该集团也从未对此发表声明或解释。但一般的说法是,伞形集团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用线条连起来就像是一把伞,故此得名。伞形集团成立的初衷是反对在京都议定书》中制定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其自议定书达成以来的所言所行也从未违背其成立初衷。
七十七国集团加中国。七十七国集团成立于1964年,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集团,目前有130个成员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七十七国集团长期以来拥有良好的合作。作为一个大的谈判集团,“七十七国集团加中国”并非创建于国际气候政治领域,而是开始于国际贸易领域,该集团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际气候谈判问题上,七十七国集团加中国自《公约》生效以来就一直代表着广泛发展中国家的立场,要求发达国家承担应有的减排责任,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在《京都议定书》谈判过程中,伞形集团、欧盟以及七十七国集团加中国的三足鼎立格局对进程的作用相对而言是积极的,它直接推动了《京都议定书》的生成。进入哥本哈根谈判阶段,“两大阵营、三足鼎立”的格局依然延续。
2.博弈新舞台:哥本哈根会议
国际社会希望哥本哈根会议能够落实于2007年12月通过的《巴厘行动计划》,即:达成一个气候协定,就2050年的长远目标有一个共同愿景;发达国家在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相对于1990年下降25%-40%;发展中国家采取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的减缓行动;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毁林。然而,哥本哈根会议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两大阵营围绕在多个问题上争执不下。归纳起来,博弈的焦点集中在谈判机制、减排问题和资金供给三大方面。
(1)谈判机制:单轨 VS 双轨
根据“巴厘路线图”安排,哥本哈根谈判是一种“双轨”谈判机制,即《公约》框架下的长期合作谈判与《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后期承诺谈判。这种机制安排的好处是,既能将美国纳入谈判进程,又可以维持各阶段承诺的连续性与可比性。令人遗憾的是,在哥本哈根会议伊始,发达国家就主张将谈判并轨,仅保留《公约》框架下的谈判,企图扼杀《京都议定书》,以否认它们在京都第一承诺期所作的减排承诺。发展中国家坚持双轨制谈判,坚持《京都议定书》。迫于发展中国家的压力,会议同意继续进行《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的谈判。
(2)减排问题:北方 VS 南方 减排问题是气候谈判的首要问题。在哥本哈根会议中,代表北方的发达国家和代表南方的发展中国家就减排问题分歧很大,在多个方面均有角力。首先,全球和发达国家长期减排目标。IPCC报告主张将气温上升限制在比前工业化时期高2℃的水平之内,全球排放量到2050年至少应比2000年水平减少50%,其中发达国家到2050年比1990年水平减少80%,温室气体浓度维持在450ppm。在“丹麦草案”中,发达国家虽为自身设定到2050年减排80%的目标,却没有提及到2050年的全球长期减排总目标,反而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别制订了2050年人均排放目标。其中,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为2.67吨,而发展中国家则为1.44吨以下。这种毫无公平基础,无视发展中国家发展需求的行为遭到发展中国家的震怒。发达国家的减排承诺表现出以下特征:①远期目标明确,中期目标模糊,意在要求发展中国家做出远期减排承诺;②中期目标与其长远目标并不匹配,并不能满足其长远目标要求;③承诺不仅留有余地,而且以他国、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减排承诺为条件。
最后,发展中国家行动。发展中国家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是《巴厘行动计划》的
一个重要安排,是哥本哈根谈判的重要内容。但是,包括《公约》、《京都议定书》和 “巴厘路线图”在内的所有政治协议都没有要求发展中国家做出有约束性的量化减排承 诺。这是分阶段性谈判的一种制度安排。
哥本哈根会议前夕,巴西、中国、印度和南非等主要发展中国家相继提出了到2020 年的各自自主减排目标。这些举措大幅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得到了 包括大部分发达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然而,一些发达国家在承认发展中国 家减排承诺力度很大的同时,在自身没有任何新的积极承诺或让步的前提下又要求主要 发展中国家做出进一步的减排承诺。除此之外,发达国家还提出发展中国家所承诺的减 排目标要接受“三可(可衡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国际监督。美方表示,如果发展中 大国拒绝接受“三可”,根据美国国会刚刚公布的应对气候变化框架性文件,在遵守世 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前提下,美国可能采取措施,以防这些贸易竞争对手逃避履行碳减排 义务。
对于发达国家这种采取双重标准和违反“巴厘路线图”授权的做法,发展中国家坚
决反对。解振华表示,中国自主采取的减缓行动是公开透明的,有法律保障,有统计考 核体系和问责制度,要向社会和世界公布,但决不接受国际“三可”。发展中国家的减 排目标是自主自愿的行动。只有那些在获得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情况下采取的行动,才应 接受“三可”监督。
(3)资金供给:供方 VS 需方-71-资金问题是《巴厘行动计划》授权谈判的四个支柱内容之一。由于发达国家的保
守,资金问题成为哥本哈根会议中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供资方和需资方就资金供应的 大小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博弈。
在“丹麦草案”中,发达国家仅提出2010年至2012年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 亿美元的应对气候变化基金,且这笔资金只向草案所列附件C发展中国家供应;草案还 主张将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拨款大权交给世界银行管理。对于发达国家这种既保守又试 图破坏发展中国家团结的做法,发展中国家予以嘲讽和抵制。一些发展中国家指出,100亿美元平均到全球,人均不到2美元,连买棺材板都不够。世界银行的最新统计指 出,发展中国家仅在减缓气候变化影响这项工作上,每年就需要至少4000亿美元。为发 泄不满情绪,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要求发达国家每年拿出GDP的1.5%,也就是4500亿 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供资承诺离《公约》要求还相去甚远。
为缓解发展中国家不满,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一些新的供资承诺。11日,欧盟宣布
2010年至2012年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24亿欧元的援助资金。14日,美国能源部部长 朱棣文提出美国将提供8500万美元在未来5年内帮助发展中国家尽快掌握可再生能源技 术和提高能效的技术。15日,日本宣布在2010年至2012年出资约100亿美元。16日,日 本又提出,如果哥本哈根会议能达成强有力的协议,未来3年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资金 将提高至约150亿美元。但这些资金数目依然是杯水车薪,七十七国集团主席卢蒙巴指 出,对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供资不应与官方发展援助资金混为一谈,因为这不是 “施舍”,而是义务。
在双方预期相差巨大的形势下,谈判裹足不前,全球目光都聚集在哥本哈根,聚焦 在发达国家身上。17日,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突破性”地提出了 发达国家的供资新目标:美国将和其他国家一起到2020年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每 年筹集1000亿美元。这一目标虽然离《公约》的要求还有些距离,也没有阐述资金的具 体来源,更没有说明美国将会出资多少,但它基本上也算得上是发达国家的一个重大让 步和会议的重大进展。需要提及的是,希拉里提出的新供资承诺也并非无条件的,前提 是所有主要经济体所采取的减排行动都必须是透明的。这被发展中国家认为是“颠倒逻 辑”,违背《公约》和“巴厘路线图”的规定。代表欧盟谈判的瑞典环境大臣卡尔格伦 也责怪美国提出的这项建议为时太晚。3.哥本哈根会议结果
作为规模空前的一次气候谈判,来自世界194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国际组织、非
政府组织、学术团体和企业界的4万3千名代表参与了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包括119个国 家首脑。然而,这次被形容为拯救地球的会议,却没能在“童话之国”编织令人欣慰的 童话。在谈判机制、减排目标、资金供给等诸多问题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经过13天 马拉松式谈判的哥本哈根会议在全球期待却无奈的心情中落幕。在这个“希望”之城,会议唯一留给世界的是一份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哥本哈根协议》。-72-尽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从正面对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做出积极评价,但国际 社会普遍表示了失望情绪,尤其是那些满腔热情、风尘仆仆、忍冻耐寒却难以进入会场 的非政府谈判代表。《哥本哈根协议》是在谈判最胶着状态下,18日由美国、中国、印 度、巴西和南非五国讨论提出的。根据规则要求,任何协议都须经所有缔约方,也就是 192个国家一致通过后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哥本哈根协议》在19日的表决中仅得到了 部分国家的通过,各国只是注意到有这样一份协议,可自愿决定是否签署。
《哥本哈根协议》的关键内容可归纳为三点:一是长期行动目标方面,维持了将
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比前工业化时期不超过2℃的此前共识。二是减排承诺方面,《公 约》附件一缔约方在2010年1月31日前提交2020年的量化减排目标;非《公约》附件一 缔约方在2010年1月31日前提交减缓行动措施,仅供文件汇编用途。三是资金供给方 面,在有意义的减缓行动和透明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到2020年每年共同筹集1000亿美元 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需要;在2010年至2012年间发达国家提供300亿美元额外资金 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因毁林和森林退化造成的排放;上述供资大部分均由新设立的“哥 本哈根气候绿色基金”管理。
正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除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之外,国际社会对《哥本 哈根协议》最大失望莫过于未能就发达国家2020年的减排目标作出规定,即便是给出相 应的数字。
回顾哥本哈根会议,期间不时出现一些插曲。先是发达国家爆出“气候门”事件,质疑气候变化数据的可靠性,混淆视听,动摇人心;接着发达国家密谋的“丹麦草案” 又被曝光,试探发展中国家底线,同时利用岛国忧心“水淹”的焦虑,离间发展中国 家;会议期间欧盟、日本大力鼓噪“中美对峙”、“美中共治”,企图推卸责任;会议 临近最后,大会主席换人,康妮·赫泽高辞职,由丹麦首相拉斯穆森接替,又引发来诸 多猜测。实质上,这些插曲都是气候博弈的表现形式。
人们有理由对此次会议感到失望,但还不至于绝望。《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公
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同时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 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做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至少,各国都亮出来底牌,也学会放弃一些不切实际 的幻想和不合理预期,这会为后续谈判奠定一定的基础。哥本哈根已逝,后续谈判更难。关注点将集中在温升2℃目标与减排幅度的关联、发达国家的中期减排目标的量化明确、发展中国家“适当的减缓行动”的具体化、测量、报告和核查的技术细节与安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