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常熟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苏州常熟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1月17日在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
市 长 王建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二〇〇五年工作及“十五”发展简要回顾
过去的一年,市人民政府在中共常熟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攻坚克难,励精图治,务实创新,圆满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
一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增长。2005年,全市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78.8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19.4%;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1亿元,同比增长23.3%。扎实有效防御台风、防治虫害、防控疫情,全市农业生产在诸多不利的条件下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农业市创建验收。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完成技改投入100亿元。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市新建成标准厂房210万平方米。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650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450亿元、利税1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32%和22%。工业“333工程”有效实施,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占全市总额的75%,其中30强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超过520亿元;新增5只中国名牌产品;星岛建材成功上市,一批企业进入上市通道。服务业工作得到加强,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5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和16.9%。全市商品市场实现成交额365亿元,其中招商城实现260亿元;国际服装城等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建成投用,国际汽配城一期工程、旧机动车交易市场竣工开业,华东食品城提升改造工程启动实施。“沙家浜”入选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并跻身国家4A级景区行列;尚湖获得首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称号;梦兰集团、波司登公司、蒋巷村通过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考核验收。中江皇冠假日、天铭国际等一批高星级酒店即将竣工投用。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和59.9%,旅游业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一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开放型经济在较高平台上实现量增质升。全市新增注册外资16亿美元、到帐外资6.5亿美元;新办投资超千万美元的项目99只,注册外资占总额的77.8%。引进美国杜邦、沃尔玛和法国欧尚、瑞士诺华4家世界500强企业;华润电力,UPM二期,住友二期、三期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完成进出口总额50亿美元,其中出口3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36%;完成海关关税34.6亿元。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205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2.5万标箱;理文造纸、耀皮玻璃、长春化工等码头开工建设,兴华码头三期工程通过验收。常熟出口加工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民营经济保持全省领先。新办私营企业1747家,净增注册资本75.1亿元,户均注册资本363万元,其中超千万元的166家;有7家民营企业入选全省“百强民企”。新办个体工商户8679户。民营经济入库地方税收12.5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3.7%。成功举办第六届服博会暨金秋经贸洽谈会等节会活动。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市属、系统可改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日趋规范,改制企业股权结构不断优化;投资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全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备案制。完成市属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深化完善。国有资产重组和重建运营模式工作有序展开,市级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正式启动。城市公交公车公营改革顺利实施。完成第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全面推开,农村“三大合作”改革继续推进。
一年来,我们坚持环境优先,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大力实施城乡区域供水建设,滨江自来水厂建成投用,完成农村管网改造198公里,长江自来水入户率达98%。各镇全面建成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市日处理能力超过20万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基本竣工。天然气管网铺设加快推进,全年用气总量达到3150万立方米。220千伏师桥变电站等电力设施竣工运行。新增人防工程15.6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87公里;锡太一级公路建成通车,苏通长江大桥及南接线、沿江一级公路、通港路路面改造等工程进展顺利。新增城市道路15公里,面积50万平方米;竞文路、闽江路、泰山南路等道路和北三环立交建成通车,长江路、金沙江路贯通工程如期完成,珠江路、黄河路、虞山北路综合改造工程基本竣工;文化片区、中央商务区、谢桥居住区道路框架基本形成。虞山城墙恢复、阜安湾传统民居整治等重点工程如期竣工,北门大街、书院街沿线地块改造和方塔园三期、尚湖环湖西路等工程进展顺利,环城路沿线剩余地块改造相继启动;昆承片区、中央商务区、黄河路片区、谢桥片区开发建设按期推进,昆承湖区域建设前期规划进一步完善。完成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规划调整,试点小区建设进展顺利。滨江新城配套功能日趋完善,港城花园等工程竣工投用。生态环境继续优化,全市新增绿化面积1200万平方米;城区新增绿地面积65.7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9.1平方米。全市工业污染源按照国家一级标准全面实现升级达标排放。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区”称号,通过全国生态市创建省级调研;各镇都通过全国环境优美镇考核验收;新增省级生态村33个,省级卫生村覆盖率达95.7%。一年来,我们坚持以民为本,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年申请专利突破500件,有4件申请了PCT(国际专利合作条约)保护;荣获“江苏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市”称号,国家火炬计划常熟电气机械产业基地启动建设。教育布局调整加快推进,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顺利落成,尚湖高级中学、实验中学(新)、塔前中心小学成功组建,义庄小学、“少年之家”动工迁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5.2%。充分发挥人才市场作用,成功承办江苏沿江地区双高人才交流会,本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达91%。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美术馆、古琴艺术馆、评弹艺术馆建成开放,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全面启动,尚湖国际文化节圆满举办,群众文艺活动精彩纷呈。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体育中心抓紧建设,游泳馆竣工落成;成功举办市第四届体育运动会,承办十运会常熟赛区赛事并获“最佳赛区”称号。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步伐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能力不断提高,全市各镇建成公共卫生管理中心;第三人民医院(新)建成投用,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所整体提高性搬迁工程(市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入率达97.7%;被省推荐为创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市,成功加入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健康城市联盟。被确定为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示范单位。启动人口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称号,顺利通过创建省“十五”期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示范市首批省级考核验收。审计统计、史志档案、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事业进一步发展。富民工程扎实推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20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302元,同比分别增长14.4%和11.9%;居民储蓄超过386亿元。积极实施就业再就业政策,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大,全市新增就业岗位4.5万个,其中面向本地劳动力的就业岗位2.7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2.99%。全市新增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员1.8万人,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和基金征缴率均超过87%。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政府对低保边缘困难人群实施基本生活救助;社会帮扶救助力度明显加大,成功举办“同在阳光下”慈善募捐活动,慈善捐款额超过3600万元;全面推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被评为全省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市。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率不断提高,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1.8万人,发放住房公积金低息贷款4.2亿元。
一年来,我们坚持协调进步,文明程度日益提高。
继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及和谐社区建设得到加强;海虞镇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蒋巷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梦兰集团、常熟工商局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积极开展第三个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和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系列活动,市民教育体系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的成绩。成立了常熟市志愿者总会,大力实施社会治安、社区矫正、垃圾分类等志愿者服务行动。深入开展“四五”普法、建设“法治常熟”活动,市民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扎实推进“平安常熟”创建,社会大防控格局初步构建,刑事案件高发态势得到遏制。不断改进和加强人民信访工作,人民解调工作力度加大,市司法局受到司法部“集体一等功”表彰。首次被评为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基层民主建设深入推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民主制度继续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手段进一步强化,建成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市民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效能有了新的提高。
各位代表,200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如期实现“第一个率先”目标,也为“十五”篇章划上了圆满句号。回顾“十五”发展,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成绩:
一是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十五”时期,我们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着力构建“五大新优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33.7%;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9.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25.5%。五年累计完成注册外资65亿美元、到帐外资35.3亿美元,分别占历史总和的77.5%和65.4%。民营经济注册资本累计超过300亿元,在全省保持领先。沿江开发开放成效显著,开发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园区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区域经济共同繁荣,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综合实力连续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列。
二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十五”时期,我们坚持执政为民,大力实施富民工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持配收入年均递增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4.7%。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平方米,比“九五”期末增加7平方米。全市家用汽车拥有量达到4.5万辆,居全省县(市)之首。恩格尔系数为34.2%,比“九五”期末下降7.3个百分点。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8岁,比“九五”期末延长2岁。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事业,城乡保障水平逐年提高。
三是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十五”时期,我们坚持城乡一体,全面加快城市化步伐。古城保护性改造成效明显,东部新城已具雏形,滨江新城加快建设,“一轴双城”的城市格局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城镇布局进一步优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化率五年提高17个百分点。五年投入城市建设资金近500亿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56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实现“零”的突破,总里程达到57公里;新增城市道路197公里,面积484万平方米,完成新世纪大道和南、北三环立交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大交通”优势基本形成。电力城网、农网改造全面完成,五年新建扩建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32座;天然气管网工程建成投用;全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67.5万吨,全面实现城乡联网供水。
四是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十五”时期,我们坚持深化改革,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成效明显,市属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全面完成,市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全面推进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工作。社团清理、经济类社团“三脱钩”改革基本完成。市镇机关公务用车改革顺利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审批事项减幅达60%;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成运行,政府职能明显转变。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市工作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完成。镇村区划调整、城区工业企业“退二进三”有效实施,生产力布局更趋合理。
五是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十五”时期,我们坚持环境优先,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功实施“亮山工程”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项目,获得“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畅通工程模范管理城市”等荣誉称号。全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100%;环境空气质量优于二级标准;全市森林绿化覆盖率达20%,其中城区绿化覆盖率超过50%。六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五”时期,我们坚持统筹兼顾,致力建设文明社会。科教兴市战略深入实施,荣获“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和“全国科普示范市”等称号。教育资源得到优化整合,常熟理工学院成为全国同类城市中的首座全日制本科院校。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图书馆、国际展览中心等一批重大公共设施建成投用。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医疗卫生、疾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档案、广电、人防、消防、爱卫、地方志、防震减灾、对口扶贫、社会福利、优抚安臵等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残联及基层自治组织等群众团体发挥的积极作用日益突出。“法治常熟”、“平安常熟”等各项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市级以上文明社区比例超过80%。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市和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各位代表,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有赖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监督,归功于百万市民的辛勤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通过你们向为全市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离退休老同志,向解放军驻常部队、武警官兵,向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驻常单位,以及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常熟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各位代表,另一方面,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常熟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伐不快,规模经济优势不明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人才、资金相对匮乏,土地、能源等要素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亟待提高;财政增收后劲还不足,收入结构不尽合理,增收压力较大;城市功能和管理体制尚需进一步理顺;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少数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因利益调整、权益保障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维护稳定的任务仍比较繁重;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还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回顾“十五”发展,特别是2005年政府工作,我们更加有理由坚信:只要坚持科学理念不动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只要坚持开拓创新不动摇、积极破解瓶颈难题,只要坚持安民富民不动摇、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只要坚持求真务实不动摇、努力提高行政能力,就一定能够建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常熟!
“十一五”发展目标和二〇〇六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常熟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崭新阶段,也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胜时期;2006年则是巩固“第一个率先”发展成果,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奠基之年。展望新的一年乃至未来的五年,从有利因素看: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世界经济持续增长;而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宏观调控更加成熟,国民经济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特别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这些为我市新一轮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从不利因素看:世界经济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石油价格成为新问题,汇率变化出现新情况,外贸出口蕴藏新磨擦,围绕能源、市场、技术等因素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历史阶段,在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尤其是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环境容量十分有限;周边县市你追我赶,区域竞争态势更为严峻。这些新的形势对我市又快又好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以战略的眼光、忧患的意识、统筹的思维、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落实发展举措,破解发展难题,增创发展优势,积极谋划常熟美好的明天!
综合考虑常熟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条件,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我们将以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方针积极指导常熟“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实施,坚定不移地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确保到2010年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保持全国县域中的领先方阵。
“十一五”的主要发展目标是:⒈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3—15%,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15%;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000元;⒋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覆盖率达到9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⒌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力争达到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5; ⒎ 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
2006年作为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做好本年度各项工作对于顺利完成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确立2006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牢固树立“五大理念”,积极构建“六大体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速度与质量并举,经济与社会同步,城市与农村互动,人口、资源与环境良性循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三个文明齐头并进,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6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⒈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 ⒉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 ⒊ 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25%以上; ⒋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均增长20%; ⒌ 新增注册外资16亿美元,到帐外资6亿美元;私营企业注册资本80亿元; 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 ⒎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以上; ⒏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⒐ 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基金征缴率和老年农民补贴发放率均达到90%; ⒑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4%。
2006年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是: ⒈ 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和老居民新村综合改造工程; ⒉ 城乡公交站场建设工程; ⒊ 第二自来水厂改造及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工程; ⒋ 天然气入户工程; ⒌ 红旗南路拓宽改造工程; ⒍ 湖高级中学、义庄小学、明日星城小学(暂名)建设工程; ⒎ 市公共卫生中心和二院住院大楼建设工程; ⒏ 王石谷纪念馆、翁氏丙舍、铁琴铜剑楼建设工程; ⒐ “少年之家”迁建工程; ⒑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迁建工程。
为确保完成上述奋斗目标,新的一年里,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两区一园”为载体,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努力优化经济结构,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
着力优化资源配臵,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集聚载体优势,夯实园区经济发展根基。优化整合各类要素,加大对“两区一园”的政策支持,加速企业集中和产业集聚,促进园区经济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两区一园”对全市经济的贡献份额要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常熟经济开发区要充分依托港口优势,实施区港、区镇联动开发,提高招商引资成效,完成注册外资5亿美元,到帐外资3亿美元。集约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加快建设理文造纸、长春化工等码头泊位,抓紧筹建常熟电厂三期码头,积极做好白茆小沙开发的各项准备,推进国家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基地和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华虞国际造纸产业园建设。完善出口加工区配套设施,做好保税物流园的申报设立工作。加快推进杜邦电子气体、理文化工、车桥传动系统、诺华制药科技、科弘三期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聚和化学、耀皮玻璃、日油化工、住友四期等项目竣工投产。东南经济开发区要深度挖掘区位和功能优势,注重外资和内资双轮驱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齐头并进。围绕做优电子信息、精密机械、高档轻纺等产业,大力引进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项目,完成注册外资5亿美元,到帐外资1.8亿美元。加快推进中欧、台燿二期、恩斯克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锦湖电机、福懋兴业、金像电子、富达铝业等项目竣工投产;建成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推进东南国际生活社区、商业街以及农民集中居住区等配套设施建设。虞山高新园要利用近城优势,依托国家电气机械产业基地,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完成注册外资2.5亿美元,到帐外资8000万美元;进一步完善功能布局规划,加快鑫源坊二期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展华二期、永佳管业等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各镇工业集中区要合理定位,发挥特色,特别是要继续加强标准厂房建设,提高标准厂房租、售率,大力发展“标房经济”。
强化招商选资,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坚持“量质并举、内外并举、三产并举”的方针,按照“扩大规模、拓宽领域、创新方式、引导投向、调整结构、提高水平”的要求,切实提升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突出精细招商,建立健全以科技含量、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和生态影响为核心的项目评审筛选机制,引导外资投向新兴服务业、现代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注重品牌招商,加大对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特别是欧美企业以及世界500强企业的引进力度,优化资本来源结构。强化产业链招商,在鼓励落户企业增资扩产的同时,充分发挥现有产业群体和龙头企业的优势,下功夫引进产业链中的高端环节和各类研发机构,催发外资企业的“生根”活力。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一般贸易,努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促进外贸企业健康发展。引导外资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提高产品内销比例。鼓励企业大胆“走出去”,把增加境外投资与扩大产品出口、推动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继续扩大对内开放,积极引进国内著名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新技术的民营企业。
注重自主创新,壮大民营经济发展规模。围绕“上规模、创品牌、强科技、促外向”,大力引导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扎实推进民营经济加速扩张、高质发展。继续实施工业“333工程”,力争规模以上企业销售占全市总额的比重达到78%。重点培育一批龙头型民营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优质上市后备企业,积极培植具有较高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活力。深入推进品牌战略,力争再创5件(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注重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三者的有机结合,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全年技改投入不少于100亿元。实施民营企业“上游引进”和知识产权保护工程,坚持走产学研联合之路,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支持民营企业申请专利和技术开发,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全面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力争新创办一家国家级技术中心。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金融支持、社会补充的多元化融资体系。
二、以“主副两城”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着力完善综合功能,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能力。坚持“规划引领、建设强基、管理创优”的城市化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城市发展质量和特色,更加注重城市资源集聚和利用,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力争成为全国首批生态市。
加强规划建设,推动城市功能升级。以科学规划引导城市发展,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坚持走布局合理、城镇集聚、用地集约的城市化发展道路。编制好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启动常昆高速、绕城一级公路等高等级公路建设工程,实施常昆线等改造工程,推进苏通长江大桥南接线、沿江一级公路以及通港路、常浒线改造等工程建设。完善支线公路网和新城路网,建设开元大道西段,延伸海虞南路、香山北路、珠江路、闽江路、淮河路,实施黄河路、长江路街景改造,综合改造李闸路。加快文化片区、中央商务区、黄河路片区、昆承片区和谢桥片区建设,启动琴湖片区建设;建成一批星级酒店和高档写字楼,完成体育场建设工程。完善一批老城区防洪设施,增强城市防洪减灾能力;铺设天然气管道60公里,新增用户2万户;综合改造第二自来水厂,继续健全城乡区域供水网络。实施一批电力建设项目,确保220千伏周泾变、沙家浜变(扩建)、金桥变(扩建)建成投运。加快滨江新城建设步伐,推进滨江花园、中心医院、正大新城市广场等功能设施建设,启动滨江学校、五星级酒店及一批休闲娱乐设施建设。
发挥特色效应,优化城市生态环境。重视古城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加快老城改造步伐,增强山水城一体的环境特色。积极启动县南街综合改造工程和琴川河传统民居保护带整治工程,推进虞山南路、西门大街和环城河南岸景观改造,抓好北门大街、书院街、环城路沿线地块建设,实施红旗南路拓宽改造工程,有效疏通老城区交通瓶颈。坚持环保优先方针,切实增强生态环境承载力,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编制环境安全应急预案,建设环境安全应急机制,增强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处臵能力。积极实施昆承湖、尚湖、琴湖整治工程,充分发挥“三湖”生态综合效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督促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完善城区污水处理设施,加快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城北污水处理厂再增加3万吨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各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确保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用,扩建南湖垃圾填埋场三期工程,加快启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建设;继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推进垃圾分类收集。深入实施“绿色细胞”工程,新增一批省级生态村,力争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迪拜奖。
坚持建管并重,丰富城市发展内涵。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抓好城市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城市管理宣传,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强化属地管理职能和综合行政执法,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效能。继续加大“城市顽症”整治力度,使城市建设和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加快城镇老住宅小区综合改造,着力提高社区和物业管理水平。全面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和交通畅通工程,不断完善城乡公交基础设施,逐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和出租车扩容步伐,努力让市民出行更方便、更安全。以构建资源节约型城市为目标,大力推广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技术,提倡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树立节约的好风尚。继续强化集约发展理念,坚持走布局集中、城镇集聚、用地集约的城市发展道路,使集约发展成为常熟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涵。
三、以“山水人文”为纽带,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倾力打造休闲名城,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活力。
围绕服务业三年跨越计划,以增强服务业承载能力为着力点,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加快聚集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增创服务业发展新优势。
立足改造提升,搞活传统商贸流通。做大做强各类有形市场,加快招商城提升性改造步伐,推进国际汽配城二期工程、华东食品城等专业市场建设,力争正大新城市广场、恒隆广场等综合商贸中心建成投用。积极引进现代交易方式,在金融、物流等方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促进市场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商贸流通网络,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着力构建老城传统商贸区、中央现代商务区、滨江新城商务区、中心城镇商贸区和农村社区商贸点等商贸服务网络,形成城乡联动发展的崭新格局。积极推动现代商贸业的扩张延伸,加快常客隆等连锁经营企业的发展;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管理水平高、品牌效应好的大型商贸企业集团,加快推进欧尚、沃尔玛、大润发(扩建)等大型超市项目建设。优先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以现代物流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现有物流企业,加大保税物流园、高速公路道口物流园建设力度,加快益成、UPM、理文、耀皮等专用码头公用化步伐。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公司,努力构建技术设施先进、运转畅通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更好地适应长三角经济圈物流发展需求。
挖掘优势资源,推进旅游强市战略。牢固确立“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理念,以常熟独特的历史文化、山水环境和革命传统为底蕴,深入挖掘生态人文旅游资源,大力构建以观光为主导、休闲为核心、商务为支撑的旅游产业体系。加强旅游项目规划建设,拓展景点景区内涵,推进沙家浜风景区主入口及商贸城、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迁建)、全民国防教育基地、东扩千亩生态湿地和水乡摄影基地(二期)等工程;丰富虞山、尚湖、古城景区观光内容;加快启动琴湖、昆承湖景观建设和旅游功能延伸;超前谋划苏通大桥公园、天目岛等旅游项目的市场运作;加快开发更多的工农业旅游项目。抓好旅游要素建设,新建、改建一批高星级酒店,鼓励支持现有酒店扩建、升星,新增5家以上高星级酒店。积极培育旅游消费市场,大力发展旅游关联产业,充分展示本土旅游文化。继续开展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促销活动,积极发挥旅行社的地接作用,全力办好首届中国常熟沙家浜旅游节,进一步打响“沙家浜”等旅游品牌。激发投资活力,壮大新兴服务业态。进一步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借鉴国际先进管理方式、经营理念,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完成服务业注册外资2.5亿美元,内资30亿元。有序发展房地产业,加强市场调控和行业管理,注重开发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积极发展商务楼宇,加快培育工业房地产市场。积极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业,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支付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和服务应用系统。切实加强与国内外会展机构、行业协会的交流合作,积极承办各类会展活动。不断扩大服务业银企合作,探索建立项目融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法律、会计、审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经纪代理、劳务中介等服务业;不断完善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加快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便民服务体系。
四、以“富民安民”为根本,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致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按照统筹发展、利益兼顾的原则,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合力共建和谐社会。
突出三农优先,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本着多予、少取、放活的精神,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三大重点,不断探索新型“三农”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更多的实惠。大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外向农业,注重培育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注重农业基地化、品牌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发展农村“三大合作”经济组织,强化粮食安全和畜禽防疫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更好地接轨市场。加速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逐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一免三补”政策;不断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互动机制,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综合运用市场和行政手段,切实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和可用财力。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修编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启动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加快试点小区建设;深化动迁安臵小区整治,实施特色村落保护整饰。统筹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大力推进农村“三清三绿”、农田水利、河道疏浚、路桥修缮、改水改厕等工作,进一步提高村镇建设质量和水平,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繁荣。
注重统筹兼顾,促进各项社会事业。深入推进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城市、创新型社会建设,把科技创新的基点真正落到发展先进生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上来。建立健全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制定完善相关激励政策,充分发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留学生创业园和研究生实践基地的载体功能,加快引进和培养各类紧缺人才。重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步伐。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办学,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完成石梅小学(改扩建)、义庄小学(迁建)、明日星城小学(暂名)和“少年之家”建设。积极打造“文化常熟”,启动文庙、民间艺术馆、铁琴铜剑楼和翁氏丙舍保护修复工程,建成王石谷纪念馆;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推进实施农村文化设施“六个一”工程,丰富农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力争1—2个镇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体育中心建设,承办好第15届世界杯跳水赛和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常熟赛区比赛等重要赛事。大力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省级卫生村覆盖率达到97%。深入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努力建设健康城市。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市、镇、社区三级基本医疗服务集团化、网络化体系,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巩固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将未参保的城镇居民纳入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范围,合作医疗保险参入率达到96%以上;创建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市。实施市一院、二院住院大楼扩建工程,建成市公共卫生中心。强化食品、药品和卫生监督管理,积极推进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建设。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继续实施人口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深入贯彻落实就业政策,开展形式多样的再就业援助活动,做好特困生推荐就业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培训,切实提高就业率,完成各类劳动力培训10万人,其中再就业培训2万人。加快构建多层次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健全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努力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合理权益。重点开展非公企业住房公积金催建催缴工作,进一步提高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率。深入做好城乡养老保险工作,全面实施少年儿童住院大病医疗保险。巩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成果,逐步扩展管理服务对象和项目。大力营造全民创业氛围,不断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和引导民众自主创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体系,每年从出让土地收益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认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解决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养老、医疗、住房和子女就学等问题,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围绕稳定大局,加强三个文明建设。深入贯彻《建设法治常熟实施纲要》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强化法制宣传,完善民主制度,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民主法制环境。深入开展“五五”全民普法活动和全民公德、诚信教育,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宣传推广全国文明村镇和单位的创建经验,着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大力开展各级各类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努力争创全国消费放心城市。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切实加大平安创建力度,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社会大防控体系,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完善社会大调解机制,健全人民信访网络,及时有效地处理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完善应急救援社会联动机制,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臵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五、以“执政为民”为宗旨,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政府服务发展本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以建设责任型、进取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为目标,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行政能力建设,居安思危,开拓创新,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坚持廉洁务实树政风。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加大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促使公务员廉洁从政。深化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加强财政审计、公共工程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全体公务员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手,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珍惜民资民力,反对奢侈浪费,努力建设一支清风善政、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坚持高效服务出政绩。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切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发展软环境上来。全体公务员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提高解放思想、推进率先发展的能力,提高审时度势、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提高统领全局、促进和谐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公众、服务社会的本领。继续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深入推行“一站式”办公和网上审批,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行政服务网络;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行无纸化办公,充分发挥网络服务功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强化政府目标管理,完善绩效考评办法,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健全社会监督制度,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坚持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社)务公开,积极做好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坚持诚信守法立政德。政府诚信建设的水平是社会和谐安康的标志。要加快建立包括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面的社会信用体系,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要进一步创新行政理念,完善行政程序,规范行政行为,强化行政监督,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以及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不断汲取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切实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进一步强化民本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做到重大决策依民而定,工作措施应民而出,安危冷暖唯民而系,使我们的工作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考验。各位代表,常熟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更高起点上率先发展,在更高层次上科学发展,在更高水平上和谐发展,任务艰巨,使命崇高。让我们在中共常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2021年常熟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1 年常熟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常熟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0 年工作及“ 十三五” 发展回顾 2020 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深刻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常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盯“三增三进”工作目标,聚焦“促发展、补短板、解难题、精管理、抓落实”工作主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过去一年,殊为不易的是全市上下齐心战“疫”,常态防控扎实有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头等大事,坚决贯彻中央和上级决策部署,迅速建立依法防控、群防群控、精密智控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实现重点人员闭环管理,“疾控中心重点人员管理系统”获评中华预防医学会疫情防控优秀应用案例,在苏州大市率先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产,交出了一份彰显“常熟力量”、体现“常熟效率”、展现“常熟担当”的抗疫答卷。疫情面前,全市人民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广大医护人员舍身忘我、奋战一线,43 名“白衣天使”逆行出征、驰援湖北;1800 余名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冲锋在前,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和众多志愿者不畏风寒、不舍昼夜,用铁脚板、热心肠守城门、护家门;海关、海事、边检等部门与地方联防联控,筑牢口岸防线;快递员、外卖小哥、环卫工人冒疫奔忙,各行各业劳动者坚守本职,共同维护城市正常运转;热心群众自发值守,主动为一线人员送温暖、鼓士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参与,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海外侨胞、国际友城纷纷伸出援手,汇成了多方协同、全民动员的强大合力,凝聚了风雨同舟、不怕艰险的磅礴力量,彰显了守望相助、共护虞城的小城大爱。国内疫情形势稳定后,我们毫不动摇抓好常态化特别是秋冬季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管理,开展进口冷链食品管控,有效巩固防控成果。市卫健委、常熟海事局及 6 名同志获评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与此同时,我们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集中精力抓“六保”促“六稳”,出台常惠 12 条、惠外 16 条等政策,推行“点对点”包车、国际包机等举措,有力推动经济企稳回升,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正增长。
二、过去一年,鼓舞人心的是主要指标逆势上扬,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360 亿元、增长 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13.7 亿元、增长 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630 亿元、增长 20.6%;实际利用外资 9.3 亿美元、增
长 45.3%;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 0.55%,创历史最低。存量转型深入推进。成功举办中国苏州(常熟)工业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新增工业互联网应用企业 140 家,智能化改造项目 320 个,苏州市级及以上智能车间 38 个,工业机器人超2500 台(套)、累计超 1.3 万台(套)。培育“专精特新”产品(企业)31 个(家),新增“小微进规”企业超 200 家。波司登登峰系列羽绒服荣获第四届“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2 家企业 IPO 实现报会。首批 21 个老旧工业区改造项目启动建设。发展后劲不断积蓄。246 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工业投资总量突破 300 亿元大关、居苏州首位。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 130%。新兴产业产值突破 2000 亿元。获评苏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综合评价优秀地区。成功举办中挪北欧云推介会、常熟精英创业联盟大会、金秋经贸洽谈会等活动,引进投资达百亿元的防务科技产业园,15 个超亿美元外资项目顺利落地。新增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2 家。完成进出口总额 192 亿美元,一般贸易占比 61%、提高 6.4个百分点,“市采通”平台在全国 37 个口岸实现常态化通关。累计建设 5G 基站近1500 个,基本实现中心城区、重点乡镇和重要产业载体连片覆盖。获批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常熟大米”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董浜筒管玉丝瓜”“王庄西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创新动能加速集聚。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3.6%,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 2.2%、居苏州领先位次。“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启动建设。苏州市产业技
术研究院同位素技术研究所顺利落户。常熟高新区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280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625 家、瞪羚企业 27家、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 2 家。立项国家级人才计划1 项、省“双创计划”9 项、姑苏领军人才计划 22 项,新增苏州杰出人才奖 2 个。
三、过去一年,催人奋进的是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沪苏通铁路常熟站开通运营,百万市民圆梦高铁。交通体系提档升级。南沿江城际铁路建设快速推进,通苏嘉甬铁路常熟段线位、站位基本确定。新世纪大道北延三环至常昭段建成通车,完成珠江路等 19 条城区既有道路改造,升级农村公路 39 公里,道路综合健康指数位居苏州第一。获评省农村物流示范县。首座商用加氢站试运营,2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120 辆氢能源物流车投入使用。实施“常熟港振兴”战略,吞吐量增长 23%。城乡建设深入推进。日航国际社区和希尔顿、凯悦酒店等高端配套设施开工建设;城铁片区主要道路竣工投用。泰引线、碧溪转盘等 34 个征收搬迁项目实现攻坚清零。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入选全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专项试点项目”。19 个单元城中村自主更新稳步推进。报本、西泾岸区域试点启动历史街区整理。北门大街等 5 个区域 17 万平方米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完成。既有多层住宅试点增设电梯成功。群策群力推进“千村美居”工程,投入 14.5 亿元,优化提升 861 个村(组),新增省特色田园乡村 5 个,铜官山等“网红打卡地”火遍“朋友圈”。
城市管理提质增效。以优异成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查,获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生活垃圾“四分类”扩面提质,建成“定时定点定人督导”小区 579 个,获评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新增造林绿化面积近3000 亩。城区防洪大包围及畅流活水工程全面建成,成功抵御 1951年以来第二强梅雨季。
四、过去一年,备受关注的是污防攻坚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超额完成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优Ⅲ率和空气优良率、PM2.5平均浓度等约束性指标,高分通过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现场核查。污染防治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等反馈的各类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以及 486 项大气和 74 项水环境重点项目全部完成。智能化管控建筑工地扬尘。淘汰高污染排放机动车超 1 万辆。做好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深化长江沿线环境整治,消除沿河污水直排口 569 个,长江干流、入江支流稳定达到Ⅲ类水质。建设生态美丽河湖 73 条。创新开展重点村(社区)污染防治专项帮扶,获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新材料产业园、经开区化工园分别被省政府认定为化工园区和化工集中区。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环评通过省级批准。环保设施加快建设。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项目、金陵海虞热电替代扩建项目建成投用。城东净水厂具备调试条件,3 家城镇污水厂扩建完工,5 家工业污水厂提标改造完成,新增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 10.5万吨、污水管网超 150 公里,完成 419 个村庄、1.2 万余农户生活污水收治,获评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示范城市。
五、过去一年,令人欣喜的是公共事业稳步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进。15 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 80%。教育供给持续加大。琴湖小学等13 所学校竣工,苏外常熟校区等 15 所学校开工,学位供需基本平衡。11 所新市民子弟学校“补短板工程”实现全覆盖。普通高考主要指标实现苏州“十连冠”。职业教育 6 个市级现代化实训基地建成投用,创建省现代化专业群 1 个、实训基地 2 个。卫健事业稳步发展。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共建常熟临床医学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北部院区建成投用,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院院合作”。家庭医生服务重点人群签约率超 80%。“常熟智慧健康”微信服务平台实现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建成智慧中医专科联盟。获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全面落实稳就业系列政策,新增就业 3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1.77%,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 98.5%。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获评苏州考核 A 级。新增高技能人才 8200 余人。新增社会保险参保人员 3.8 万人。长三角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超 90%,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 10 个百分点,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人数超过 6000 人。累计建成日间照料中心 359家,实现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住房保障实现应保尽保。支出困难群众保障资金 2.4 亿元。中华慈善总会药品援助项目累计发药近4000 万元。评选表彰首届“百佳新市民”。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全面建成,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五
连冠”。31 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全部完成脱贫转化任务。助力贵州省思南县顺利脱贫摘帽,对口帮扶思南案例被国家扶贫办列为典型。15 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开工建设。文体旅协同并进。组建市融媒体中心。常熟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苏州奥林匹克青少年文化中心开工建设。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打造“虞歌畅晚”特色夜经济品牌,举办虞山文化暨沙家浜旅游节,获评长三角自驾游示范目的地城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六、过去一年,值得肯定的是“一年小灶”顺利收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亡人数分别下降 81%和 76%,火灾事故实现“三连降”。专项整治扎实推进。全面接受省委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巡视。建立“1+4+4”安全环保消防联动工作机制,深化镇村工业集中区综合整治,扎实推进“1+27”重点领域、违法违规“小化工”、危化品使用安全等专项整治,滚动挂牌整改重大隐患 152 个。“百团进百万企业”安全生产宣讲实现“两个全覆盖”。全面启动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防控体系不断升级。深化雪亮技防工程建设,初步建成新一代智能泛在感知“天网”。全面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刑事发案数实现“十三连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破获数增长 83%。治理机制更加完善。市安委办和经开区、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安委办实体化运行。建立风险防控“四项机制”,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睦邻空间”项目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智慧社区”平台一期建成投用,全科社工服务、“8+X”村(居)民议事会模
式全面推开。
在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我们坚定不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厉行勤俭节约,“三公”经费下降 20%。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监督,办复人大议案建议 139 件、政协提案 168 件。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补充意见,创新“否决事项”领导负责、企业信用修复等机制,深化“全链审批”、“一件事一次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改革,企业开办、外商投资备案实现 1 个工作日办结,兑现各类税收优惠202亿元,减免社保费31.2亿元、租金 1.9 亿元,获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县。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取消证明事项 107 项,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139 项。争创全国唯一普法先进“七连冠”县级城市,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高质量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
此外,民族宗教、侨台事务、人民防空、气象、外事、档案、地方志、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等工作都取得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2020 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践行新发展理念,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为“十四五”期间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坚持抓改革、促转型,经济越来越强。地
区生产总值预计年均增长 6.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 10.8 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 2.7 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较 2015 年末分别增长 51%和 54%。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 5家。农机化水平、智慧三农和农业电商发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创新实施“零地增长”、老旧工业区更新改造等举措,淘汰关停低端低效企业(作坊)940 家,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超 6 万亩。引进超亿美元项目 49 个,实际利用外资 36.9亿美元。入围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北大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等高水平研究机构相继落户,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 1.3 个百分点,净增高企 427 家、人才 10.6 万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23 件。
五年来,我们坚持保民生、增福祉,百姓越来越富。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 75%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41500 元增加到 60100 元。新建改建学校 47 所,新增学位 2.4 万个,学前至高中段毛入学(园)率达 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 74%,职业教育实现省级示范校、特色校全覆盖。深入推进综合医改,入选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每万人全科医生数 5.4 人,居苏州各县(市)首位。本地户籍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始终保持在 99%以上。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突破 2100 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 1045 元。职工和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别达 90%和 75%。全市人均期望寿命预
计提高 0.71 岁,达 83.13 岁。
五年来,我们坚持重统筹、优生态,环境越来越美。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重点片区开发有序推进,城市功能布局更加优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70%。“环射衔接”的快速路网体系初步成型,建成高架 55 公里,新建改建城区道路 117 条,打通断头路 11 条,实施农村公路改造 289 公里。“被撤并镇集镇区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城中村自主更新、既有建筑更新等“六大更新”扎实推进,拆除改造各类违章建筑超千万平方米,建成各类美丽乡村近2000 个。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和绿色发展,断面水质达标率较 2015 年末提高 48 个百分点、优 III 率提高 46 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 20 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下降 48%。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 123 亿元,自来水深度处理率达 100%,生活垃圾日焚烧处理能力达 3300 吨,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 33 万吨,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自然湿地保护率提高 15 个百分点,荣膺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五年来,我们坚持树新风、强治理,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持续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基本形成高效的城市管理机制,城市秩序更加优良,市容市貌更加整洁,向善向上的城市风尚更加彰显,注册志愿者总人数从 12 万增至近40 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两连冠”,省级以上文明镇实现全覆盖,市级以上文明村占比达 80%。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达 9.7 次,万人体育健身设施拥有数达 103 件,居民综合阅读率超 95%。扎实推进“331”等专项行动,创新实施“安
居超市”“数字门牌”等举措,建立城区烟花爆竹禁放长效机制,城市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不断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刑事发案数持续下降,公众安全感显著增强。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凝聚着历届市级领导班子、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常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常熟经济社会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困难:一是发展环境变化更为深刻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在持续,经济发展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二是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抓手还不多,借势借力发展的成效有待进一步彰显;三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速度不快,新产业、新经济尚未成势,空间、土地、能耗等要素制约愈发明显;四是公共服务还有短板,教育、医疗、养老等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五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仍需强化,部分领域风险隐患依然突出;六是少数干部在解放思想、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等方面与新形势、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务实有效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及 “十四五”发展目标及 2021 年工作安排
今后五年,我市既面临着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严峻挑战,更迎来了我国引领推动经济全球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全市上下必须深刻认识危与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规律,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坚决夺取“十四五”发展新胜利。
“十四五”时期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省、苏州各项部署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引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开放为路径,以人民为中心,以美丽常熟建设为抓手,聚焦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能级提升,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6%,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 5%,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 45%,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 54.9%,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 10.8%,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 4%,每万人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提高到 20 件,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以内,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 84 岁,完成安全节能环保等约束性指标。“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牢牢把握以下工作原则:
一、以“减量化”思维谋发展。当前,土地、能源等要素制约不断加剧,粗放发展难以为继,必须以资源要素的“减”促经济结构的“转”、经济增量的“优”、经济质效的“升”。要着力减少非产业用地、产业低效用地,坚持走绿色发展、集约发展道路,腾出空间落地优质项目,提升土地产出率;要着力减少低端低效企业,坚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支持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等途径提质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要着力减少各类要素资源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高市场主体满意率。
二、以“一体化”思维促融入。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沪苏同城化等战略主导区域发展的全新时代,唯有主动融入,才能真正在群雄逐鹿中不被边缘化;唯有靠大联强,才能真正搭上发展快车;唯有共建共治,才能真正分享发展红利。要坚持精准定位、全面融入,加强交通、产业、科技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发挥文化、旅游、生态、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推进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借势借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以“多元化”思维惠民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面对日益多元的民生需求,必须完善制度设计、创新供给方式,以多元服务满足多元需求。既要保
民生、兜底线,按照“当前可承受、未来可持续”的原则,逐年安排民生实事项目满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普惠型需求,织密民生保障网;又要建机制、强引导,支持社会资本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民生服务,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四、以“现代化”思维强治理。新时代社会治理对象、内涵和要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治理方式已不适应当前的形势任务,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加注重系统化,强化德治法治自治相融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更加注重科学化,坚持问题导向,着力从源头上、制度上研究治本之策;更加注重智能化,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提升精准化、高效化治理水平。
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美丽常熟建设起步之年。新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苏州和市委最新部署,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沪苏同城化战略机遇,围绕“六美集大美、幸福新常熟”主轴主线,坚定“三增三进”工作目标,构建集约高效的空间美图,建设功能完备的时尚美城,壮大绿色发展的创新美业,打造安全环保的清新美景,推出非凡体验的精品美游,彰显小城大爱的文明美德,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书写走在前列的“常熟答卷”。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
总值增长 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5.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725 亿元、增长 15%,其中工业投资 340 亿元、增长 12%;到账外资 8.8 亿美元,进出口总额 205 亿美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 5%左右,规上工业核心增加值率 1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左右;企业研发投入增长 8%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大幅提高,新经济拉动作用更加明显;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完成安全节能环保等约束性指标。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紧扣创新转型,以产业层次提高促经济质效攀高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聚焦“354”产业布局,紧盯质量效益,推动存量与增量、供给侧与需求侧共同发力,在企业稳增快转中实现产业调优做强。
1.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创建产创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矩阵式培育,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350 家。加快“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建设,组建运营国际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启动建设声学国际创新大厦等核心载体,强化创新资源和产业需求对接,推动声学产业项目集聚,争创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积极参与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等重大平台载体建设。围绕声学、氢能源汽车、服装电商等产业需求,深化与常熟理工学院校地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昆承英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继续发挥科技镇长团桥梁纽带作用,精准开
展“双招双引”,[JP3]新增市级以上领军人才项目 130 个。
2.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启动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建立财政奖补、金融支撑、专项基金联动扶持机制,加强专业服务商和技能人才引育,完成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 1000 个,新增工业机器人 2000 台(套)。探索“5G+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新增工业互联网应用企业 100 家以上。深入实施“百企引航”计划,新增上市过会企业 1~2 家、“专精特新”产品(企业)30 个(家)、“小微进规”企业 100 家,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 15 家。支持整车企业加快推出新能源车型。推进“数字科技新城”建设,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实现 5G 信号全市域基本覆盖,大力发展 5G 通信、人工智能、平台经济等产业。完善苏虞生物医药产业园等载体功能,壮大医药制造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加快省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推动多场景智能网联车辆应用落地。积极参与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创建,加快形成集创新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储氢制氢、检验检测、示范应用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JP3]建立市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产业链制度,力争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链产值增长 10%。
3.持续扩大有效需求。全力做好审批服务和要素保障,确保 358 个重点产业项目如期开工、尽早竣工。打好提振消费政策“组合拳”,放大“虞歌畅晚”“购享常熟”品牌效应,引导商业综合体差异化竞争,打造一批特色街区,提升一批“老字号”,扶持一批重点商贸企业,培育一批人气消费热
点,全力促进消费回流。加快传统商业数字化转型,完善社区商业服务布局,深入实施直播电商进企业和“万千百十”工程。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整合优化全市招商资源,立足“大循环”“双循环”,瞄准世界 500 强、央企等重点目标,用好常熟籍精英联盟、境内外优质招商机构等平台,精心策划组织专业化、小型化招商活动,集聚一批头部企业和龙头型、基地型项目。
二、紧扣开放融合,以优质要素集聚促发展动能汇聚 积极抢抓多重战略叠加机遇,以开放促发展,以融合谋共赢,集聚吸引更多优质生产资源要素,打造最强比较优势,确保常熟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持续领先。
1.加大开放融入力度。建立与上海、杭州等重点城市常态化联络机制,加强项目沟通、资源共享、渠道共建。积极争取调整优化沪苏通铁路常熟站经停车次。复制推广自贸区成功经验,加快联动创新区、“UWC+创新岛”、上海临港常熟科技产业园等建设步伐,打造一批承接沪杭优质溢出资源的一流载体。拓展常熟港功能定位,整合港口资源,提升服务长三角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发展智能化多式联运,构建跨境物流高效服务体系,积极争创国家级物流枢纽。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契机,研究用好有关制度和便利化举措,创新贸易发展业态,推动多模式跨境电商发展,完善“市采通”平台功能,力争完成市场采购贸易出口 15 亿美元。
2.加快文体旅融合发展。主动融入苏州“江南文化”品
牌塑造,启动文化产业三年倍增计划,把独特的文体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劲的区域竞争优势。出台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华侨城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壮大影视演艺、创意设计等数字文化产业,支持发展精品民宿等文旅新业态。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提高产业融合水平,打响“四色”旅游品牌,开发更多红色主题、健康养生、城市体育、田园乡村等文体旅产品,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古城历史片区“3+3”开发和环虞山文化走廊建设,加强文化遗迹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着力打造虞山文旅综合业态,争创国家级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发挥喜马拉雅大学等平台作用,加强城市推介,打造长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
3.加速营商环境优化。深化“一件事”改革、营商环境“通报制”,推进“四端融合”,打造 24 小时智慧政务连锁店,常态化开展“服务民企 360”等活动,优化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流程,不断提高政务服务精细化水平。拓展电子证照共享应用,完善“全链审批”模式,用好“水域银行”机制,争取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扎实推进产业用地更新“双百”行动,力争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1 万亩。试行建设用地使用权二级市场交易平台预登记制度。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启动第二批老旧工业区改造,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全面推行“供地合同”和“监管协议”,确保工业用地亩均税收收入增长 5%以上。建立财税惠企联络机制,开发建设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加强线上普惠金融产品推广。探索出台小面积公寓短租优租等普惠性人才政策。持
续推进“八个一”专项行动,强化企业用工服务。
三、紧扣城乡统筹,以功能品质提升促城市能级跃升 坚持更新与建新并重,拓展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高城乡环境品质和人文品质,打造功能完备的时尚美城。
1.优化城市功能。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编制,启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修编,系统研究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构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协调、有序的国土空间格局。启动城铁片区站南区域功能性配套载体建设和站北区域产业及空间规划编制,完成西站片区城市设计,开工建设琴湖文化中心,建成文化片区邻里中心。优化两大开发区用地布局,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深入对接苏州“四网融合”规划,完成常台高速东互通移位和 524 国道改扩建主线通车,推进南沿江铁路、通苏嘉甬铁路常熟段和新世纪大道北延常昭路至海虞镇段、常台高速高新区互通建设,启动青墩塘路快速化改造、常熟西站枢纽连接线工程,实施13 条城区道路、40 条农村公路修缮。优化三级公交网络,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探索公交首末站综合利用。完成蛇泾河、辛安塘除险加固和城区防汛能力提升三期工程。加快实施房屋征收搬迁,推进结转项目扫尾清零。有序实施城中村自主更新和历史街区整理更新试点,新增既有建筑更新试点项目 20 个。启动老旧小区改造 17 万平方米,扩面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提升改造城区绿地 18.9 万平方米,打造一批社区“口袋”公园。
2.深化精细管理。开启新一轮文明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完善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强化城市智慧管理,100 条重点道路接入苏州市容环卫责任监管系统,1000 台重点场所电梯加装监测设备。建成智慧停车系统,推广建设立体停车库。强化垃圾分类片区建设,完善大中型转运站等设施布点规划;建立垃圾分类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系统,完成全部垃圾处置终端和 30%以上“定时定点定人督导”小区运行数据接入。持续开展背街小巷、小微市容和违法建设整治,规范犬只管理,修缮 312 个公交候车亭及电子站牌,建成 10 家示范集贸市场。
3.聚力乡村振兴。加快智慧三农项目建设和农业机械化进程,加速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各环节中的应用。提升农业园区发展能级,推动绿色蔬菜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全年出栏生猪 14 万头。有序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扎实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稳步推进“千村美居”工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开工建设 800 个、完成 600个村(组)优化提升。深化“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巩固提升村级集体经济。
四、紧扣绿色发展,以污染防治深化促生态环境优化 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稳定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让绿水青山焕发新魅力。
1.深化污染防治攻坚。配合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落实“点位长”制度,开展新一轮挥发性有机物治
理、燃气锅炉改造、城区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示范区建设等专项行动,优化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 81%,PM2.5 均值低于 35 微克/立方米。深化河(湖)长制改革,推进昆承湖心、沈家市等国省考断面达标工作,加大入江支流综合整治、太湖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工作力度,完成城区 15 条河道清淤整治,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和优Ⅲ率超 90%。推进小微企业危废收集平台建设,加强一般工业固废规范化管理,争创省级“无废城市”。
2.提高环境治理能力。优化垃圾处理设施布局,启用建筑材料再生资源利用中心,建成中电国际常熟燃气热电厂等项目,实现全市各类垃圾全量化、无害化处理。开工建设洪洞净水厂,完成 5000 户农户生活污水收治。深化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省环保集团合作,加快推进环境监测等项目建设,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精细化治理。深入开展村(社区)污染防治专项帮扶,加强生活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长效管理,持续提升基层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水平。积极开展企业环境管理标准化建设,加强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监管。深化环保司法联动,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工作。
3.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做好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落地上图和监督管理,确保生态空间安全。制定长江“十年禁渔”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加大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力度,加快“一岛一湾一江滩”等生态项目建设。开展七浦塘、昆承湖、海洋泾
苏州市级生态美丽河湖建设。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动“近零碳排放示范企业”创建,优化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新能源公交车占比提高 16 个百分点。
五、紧扣民生福祉,以公共服务完善促生活品质改善 坚持聚焦民生关切,完善制度设计,加强服务供给,强化社会保障,切实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让服务更暖民心。
1.做好疫情防控。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因时因势、科学精准调整防控重点和应对举措。坚持“人物同防”,加强各类重点人群管理,强化冷链运输等重点环节监测,建成投用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和新冠肺炎疫苗有序接种工作,提升核酸检测和医疗救治能力。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做好重点场所、重大活动保障,确保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弹、发展不停步。
2.优化公共服务。竣工学校 20 所、开工 6 所,持续推动新市民子弟学校提档升级,加快实现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升级改造学前儿童看护点 7 家,实现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90%。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新增现代学徒制班 20 个,建设企业学院 4 个。实施青少年“绿色成长计划”。完成市医学中心实验室改扩建,加快哈佛医学创新中心等高端医疗机构建设,推动三甲医院创建取得实质性进展。启动工人文化宫建设。完成市图书馆、评弹馆提升改造,打造精品城市小剧场。
精心办好市第八届体育运动会。
3.完善社会保障。新增就业 2.1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以内,本市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95%以上。开展就业技能培训 1.4 万人。围绕实现苏州大市就医“一卡通”,全力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苏州市级统筹工作。实现与上海门诊医疗费用双向直接结算。全面完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 5%左右。推动住房保障扩面增效,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 3 万人。建成“养老顾问”信息平台,启动建设 2 家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试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开展城区“乐龄助餐”工程,建设“15 分钟养老服务圈”。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服务工作。建成民政综合服务中心。镇(街道)儿童关爱之家实现全覆盖。
六、紧扣和谐稳定,以制度建设加强促治理效能增强 全面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紧盯重点难点问题,从体制机制着眼,以系统化制度化举措防风险、补短板、精治理,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1.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系统排查和防控城市安全风险,构建城市安全发展长效机制,争创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坚决抓好省委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扎实推进“三年大灶”专项整治行动,全口径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推动企业安全风险报告制度向中小企业拓展,强化联动执法,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化“智慧应急”系统建设,推动互联网、政务外网、指挥信
息网“三网合一”,实现全市应急平台互通互联、资源共享,提升快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设立“专家超市”,分级分类系统化管理安全专家。
2.完善风险排查化解机制。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进一步落实社会风险防控“四项机制”,构建覆盖面广、敏锐度高、时效性强的社会风险排查网络,提高发现解决问题、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有序推进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行动,全面落实逐级分层负责、矛盾纠纷集约分类调处和信息研判预警等措施,及时有效化解初信初访问题和各类矛盾纠纷,坚决杜绝重大群体性和个人极端事件。全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
3.优化社会治安防控机制。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导向,实施“八心工程”,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加快智慧小区建设,构建上下贯通、协调有力的市镇村三级平安建设工作体系。推进综治中心、联动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网格化治理水平。深化“虞城无诈”专项行动,遏制通讯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
七、紧扣作风效能,以自身建设提效促政府履职高效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抓好“四史”学习教育,强化争先进位意识,全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人民满意政府。
1.强化法治思维。深入建设法治政府,完善依法行政体系,健全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执行政府重大决策程
序规定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制定政策、解决问题。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听取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高质量办好议案建议和提案。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制度。深入推进综合执法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启动“八五”普法工作,争创全国首批法治建设示范城市。
2.提升治理能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弘扬真抓实干、事不避难、知责担当的工作作风,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落实想办法。持续推进职能转变、流程再造、效能提升,切实破除求稳心态、路径依赖和部门藩篱。加快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在信息整合、建设运营、辅助决策等领域的共融共享,推动“一网通用”“一网通办”“一网通管”建设,让政府治理更主动、更高效、更精准。
3.加强廉政建设。提升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水平,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引导和管理。树牢政府过“紧日子”意识,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加强审计监督,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持续加强纪律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优化作风效能,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让我们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常熟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久
久为功、锲而不舍的韧劲,砥砺奋进,顽强拼搏,全力实现美丽常熟建设精彩开局,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
第三篇:2010江苏政府工作报告
江苏省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目录[隐藏]
一、2009年工作回顾
二、2010年工作总体要求
三、抓创新促转型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着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五、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6日在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罗志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编辑本段]
一、200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攻坚克难、经受考验、团结奋进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从年初起我省对外贸易大幅下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增速明显回落。面对严峻挑战,我们在中共江苏省委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全省经济增速持续回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232元,折合6475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29亿元,增长1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左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和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5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04元,分别实际增长10.5%和9.4%。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4%。城镇登记失业率3.25%。人口自然增长率2.56%。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如期完成。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决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强化应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国家一揽子计划和政策,制定出台扩内需保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全面回升。实施总额3000亿元的政府性投资计划,引导带动全社会投资1.2万亿元左右。省级财政安排保增长促发展资金277亿元。争取中央扩内需新增投资共四批65.27亿元,涉及大中型项目711个,总投资857亿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4亿元、企业债券431亿元。落实增值税转型和减税政策,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减免税费555亿元。出口退税1142亿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新增信贷和直接融资总量突破1万亿元,是上年的2.2倍。
增强投资消费拉动。着力扩大有效投入,京沪高速铁路江苏段、沪宁城际铁路、宁杭城际铁路、南京铁路枢纽、泰州大桥、连云港30万吨级航道和矿石码头、太仓港集装箱码头三期、通榆河北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积极扩大居民消费,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支持自住性住房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推动农业农村持续发展。连续6年保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好形势。省级财政对“三农”投入427亿元,比上年增加50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646亿斤,为2000年以来最好水平。高效农业面积新增28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新一轮六件实事工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加强区域分类指导。推进苏南加快转型升级,巩固苏中、苏北快速发展局面,苏中、苏北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42.3%,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南北共建开发区稳步推进。全面实施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加快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内外举办系列招商活动,推进重大产业项目落户。
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两年来,全省投入100多亿元援助四川绵竹灾后恢复重建,完成投资量占计划的70%,援建工作成果受到灾区群众充分肯定。援藏援疆等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不失时机推进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制定和落实11个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配套政策,提出加快工业经济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设立调整振兴专项资金2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727亿元,增长14.6%,其中民营工业增加值完成8289亿元,占49.6%。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超过100家。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30%。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始起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1355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
加快自主创新。全社会研发投入68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企业和区域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增加到21亿元,组织实施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35个。新建各类科技创业园和孵化器200家、省级以上科技平台超过900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41%和52%。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落户我省。
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实施重点节能减排项目,淘汰落后产能,深入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建成一批节能和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加强太湖、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太湖水质进一步改善,饮用水安全保障和湖泛防控取得积极成效。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20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累计完成“十一五”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总目标的98.2%和126.7%。植树造林15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加强气象预报预警和地震监测工作,防灾减灾能力得到提高。
(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有序展开。进一步落实财税分配新体制。引进和增设金融机构,地方金融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迅速发展。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民合作组织加快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实施。国有资产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新突破。
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制定外经贸发展纲要和政策措施,外贸出口降幅逐步收窄,进出口总额338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3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继续上升,实现了在全国位次不后移、份额不减少的目标。“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各类开发园区创新发展。泰州医药高新区、扬州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与新加坡合作的苏通科技产业园建设正式起步。苏台、苏港合作进一步深化,台湾江苏周等活动取得丰硕成果。中欧领导人会晤江苏接待工作圆满成功。
(四)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就业形势保持平稳,城镇新增就业115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连续28个月保持动态为零,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31万人,返乡农民工基本实现就业。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实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险全覆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9.3%和21.8%。80%的县建有示范性养老机构,建成57所示范性残疾人托养机构。住房保障力度加大,新增廉租住房1.33万套,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8.9万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5.1万户,完成城市危旧房、棚户区改造662万平方米。45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改善,100万人实现脱贫。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着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素质教育稳步实施。各类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得到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基本兑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支持省属高校化解基本建设债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影视动漫等领域优秀文化艺术产品不断涌现,有线电视、农家书屋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依法科学有序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我省体育健儿在十一届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平安江苏建设深入开展,信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廉政建设力度加大。加强市场监管和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好转。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稳步推进,优抚安置、拥军优属、军民共建取得新成绩。民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参事工作取得新进展,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慈善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和重大考验中,全省人民风雨同舟、共克时艰,携手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奋斗历程。我们不仅收获了在应对危机中推进科学发展的丰硕成果,而且增强了在复杂环境中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积累了在创新思路中破解发展难题的成功经验,为今后一个时期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各项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我省多年来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结果,是各地从大局出发,克难奋进、主动作为、奋力拼搏的结果,凝聚着全省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苏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向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兄弟省区市,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江苏建设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扩大需求存在较大制约,外部需求恢复艰难,民间投资跟进有待进一步加快,城乡居民消费后劲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难度增大,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向高端环节攀升任务艰巨。三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民就业创业技能需要继续提升。四是财税增支减收因素影响仍将持续,财政收支平衡面临较大压力。五是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解决重点人群就业任务繁重。此外,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市场监管和安全生产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方面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维护社会稳定面临新的情况。政府服务效能有待提高,勤政廉政建设有待加强。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编辑本段]
二、2010年工作总体要求
今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是巩固发展经济回升向好局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也是面临形势极其复杂的一年。从总体上看,今年经济发展环境将好于去年。全球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中央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信心明显增强。我省创新活力、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全省整体纳入长三角一体化,给我省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面临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看到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加快转型升级的难度还很大,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任务还很重,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加周全地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在新的起点上扎实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着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着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提高协调发展水平;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以上,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左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和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上述主要预期目标,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的。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与去年持平,目的是引导各地把工作重点放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今年首次把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列入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目的是引导各地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任务。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突破口,加快建立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努力为长远发展拓展新空间。二是坚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积极完善和落实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坚定不移地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努力构建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三是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途径。进一步解放思想,尊重实践,鼓励创新,更加注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政府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四是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坚定不移地落实民生优先方针,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努力形成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局面。
[编辑本段]
三、抓创新促转型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优化经济结构为重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关键、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为倒逼机制、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千方百计扩内需稳外需,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一)巩固和发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继续落实好中央宏观政策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强化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着力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一是拓展消费空间。促进旅游、汽车、通讯等重点消费,发展文化娱乐、健身休闲、家政等服务型消费,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消费,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继续实施家电、汽车、摩托车等下乡政策,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支持企业开拓苏货市场,扩大江苏产品市场份额。二是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步扩大供应范围,将廉租住房实物配租保障对象从低保住房困难家庭逐步扩大到低收入无房家庭,将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对象从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逐步扩大到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大力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推进限价商品住房建设。实施差别化信贷和税收政策,加强商品住房预售管理,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防止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三是优化消费环境。鼓励发展消费信贷,加快城乡消费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一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全力争取中央安排的投资项目,继续落实政府性投资计划。各级政府性投资集中力量保重点。抓好200个重点项目建设,积极规划并组织实施连云港港、太仓港和禄口国际机场、苏南机场以及长江深水航道建设,按期建成沪宁城际铁路、江都至海安等高速公路,加快推进京沪高速铁路江苏段、宁杭城际铁路、南京四桥等过江通道和盐河三级航道建设,尽快开工建设连盐和沪通铁路、临海高等级公路、通榆河南段航道,积极推进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新一轮淮河治理、沿海重点供水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建设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力争早建成、早收益。二是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在市场准入、政府采购、金融财税等方面提供无差别的政策待遇,进一步消除民间投资进入的不合理限制。三是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对有财政资金投入的建设项目实行全程监督。坚决把好土地、环保、信贷、节能、产业政策等审核关,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新上项目。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强化经济运行情况监测分析,搞好煤电油气运的科学调度,保障生产要素供应,确保经济稳定运行。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落实对中小企业支持的财税政策,推进银企合作,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突出财政金融支持重点。进一步增强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联动效应。财政要在统筹安排、平衡收支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保障中央新增扩内需项目配套资金、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需求,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继续安排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调整振兴和外经贸转型升级等专项资金,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金融要继续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农村、中小企业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加快引进总部性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和重点担保机构做大做强。鼓励金融机构网点向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延伸。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引导和推进企业上市、并购重组,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效融合。大力发展产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及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探索建立新型科技金融机构。注意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
(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出台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明确行动方案和发展目标,集中力量支持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重点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将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实行政策聚焦,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抓好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培育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千亿元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全面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配套政策,突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和冶金、船舶等支柱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大规模开展技术改造,深入实施百项千亿重点技改工程,引进一批先进技术设备,提高优势产业竞争力。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优势企业兼并重组,促进重点产业合理布局、集约发展,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产业。着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和市政公用事业,推动商贸、旅游业实现更大发展。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完善以农资供应、农产品营销和科技、信息、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网络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江苏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引进国内外知名服务企业。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培育服务业大企业大品牌。制定和落实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三)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关键,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企业设立和兼并国内外研发机构。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创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加大对自主创新产品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
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份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与企业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更多原创性重大技术成果。加强创新公共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快推进10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引进大批海内外高层次技术领军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政策,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
(四)在推进城乡统筹中夯实“三农”发展基础。
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坚持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一是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推进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稳定3000万亩水稻面积。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产品批发市场为载体,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培育农产品品牌。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提高高标准农田比重,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农村六件实事工程,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三是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稳妥开展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改善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发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力军作用,发展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着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服务能力。
积极推进城市化。把加快城市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协调发展、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一是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完善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增强辐射带动力。加强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提高产业集聚和吸纳人口就业能力。二是注重集约发展。推进节约型城乡规划建设,节约用地,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坚决遏制违规违法用地现象。三是突破体制障碍。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有序解决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落户和社会保障问题。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保、宅基地和住房置换城镇住房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以沿海开发为重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举全省之力推进沿海开发。江苏沿海区位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巨大。实施沿海开发战略,为我省三大区域带来了共同发展的重大机遇。要认真落实沿海地区发展的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坚持集约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统筹发展,在推进重点工作上求突破。发挥连云港港在沿海开发中的龙头作用,加强沿海地区以港口群为重点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网络建设。加快发展临港产业带,着力培育沿海特色产业基地。合理规划城镇体系,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科学有序推动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以创新的思路、扎实的工作,奋力开创沿海发展新局面。
促进区域共同发展。苏北各市要立足城市定位,抢抓沿海开发和全面融入长三角的历史机遇,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继续推进南北共建开发区,更好地接受发达地区辐射带动,加快振兴步伐。苏中要加速跨江联动、江海联动,推进产业升级,实现快速崛起。苏南要着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以积极参与和服务上海世博会为契机,提高长三角区域合作水平,在更高层次上推动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加快一体化进程。
加快支援四川绵竹灾后重建,提前实现三年恢复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继续做好援藏援疆等对口支援工作。
(六)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落实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重点任务。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和能源、原材料等行业节能改造,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园区,推动重大节能、低碳技术开发,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健全废弃物回收系统。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加强大气区域联防体系建设,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综合治理灰霾污染,改善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全面开展第二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改善铁路沿线环境,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抓好城乡河道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00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6%以上。如期完成淮河治污工程,加强沿海主要河流和长江支流综合整治,打造南水北调东线和望虞河、通榆河“清水廊道”。
加大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力度。全面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加快生态清淤和走马塘等重点工程建设,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开展污染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确保饮用水源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5%,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不低于80%。
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扎实推进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宜居为核心理念的节约型城乡建设。加快绿色江苏建设,新增造林1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制定实施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办法,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试点,开展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并扩大试点范围。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加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实行严格的环保问责制。深入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新增一批国家级环保模范城、生态市(县、区),扩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七)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一是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落实省级政府机构改革“三定”规定,全面完成市、县和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在实行财政省直管县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壮大县域经济。抓好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等试点,鼓励各地积极探索改革新举措。二是继续推进经济领域改革。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省属国有企业要通过兼并重组增强综合竞争力。完善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社会事业领域,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三是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健全预算制度,强化预算执行,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和绩效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着力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实施义务教育改革试点,完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60%的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在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经营性出版单位全面转制,积极推进报刊出版单位分类改革和市、县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
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国际竞争力。坚持外贸、外资、外经、外包、外智“五外”联动,推进科教、文化、旅游、农业等领域的开放,落实和完善支持对外开放的各项政策,继续保持开放型经济在全国的领先优势。一是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大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坚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深度开发传统市场,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完善应对贸易摩擦预警机制,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二是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引导外资参与我省企业改组改造,引导外资向苏中、苏北转移和增加投资,鼓励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等功能性机构,延伸外资企业产业链。三是加快“走出去”步伐。完善境外投资促进体系,鼓励有市场需求的行业有序向境外转移产能,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境外知名品牌和营销网络,开发利用境外资源,加快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提高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水平。四是推进开发区创新发展。推动开发区科技创新、功能创新、集约发展,加快转型步伐,加强资源整合,建设特色园区。完善苏新、苏台、苏港合作机制,促进经贸合作区建设。做好台湾江苏周活动后续工作,放大苏台合作效应。
[编辑本段]
四、着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坚持民生优先,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切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使发展成效真正体现到人民福祉的提高上。
(一)把就业作为民生工作的头等大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到期的就业扶持政策再延长一年,新增城镇就业90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围绕重点人群统筹做好就业工作,进一步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切实帮扶大龄失业人员就业,做好退伍转业军人安置工作,鼓励大学生到农村、社区和企业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加大就业服务和创业培训力度,激励广大群众自主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二)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完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技能,拓展农民增收空间。鼓励城乡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加快富民步伐,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
(三)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确保到年底所有涉农县(市、区)全部实行新农保。加快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逐步做好断保人员续保和参保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积极实施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不低于每人每年120元。逐步实现参加医保人员省内异地就医费用联网结算。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继续开展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加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和低保标准增长机制。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健全教育、医疗、司法、临时生活等救助制度,加快发展社会福利、老龄、残疾人、红十字和慈善事业。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构建我省社会保障安全网,让全省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四)继续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启动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优化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继续推进省属高校债务化解工作。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大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继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高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培养创新人才、多出创新成果和服务创新发展作为主要任务,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办学水平。
(五)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县级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加快实现以街道为单位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积极扶持经济薄弱地区乡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医务人员培训。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快建立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认真实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六)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积极发展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事业,加强新兴媒体建设,继续实施舞台艺术、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和影视精品工程,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省级重点文化工程项目建设。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全面提高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水平,支持南京申办青奥会,办好十七届省运会。
(七)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和社区公共事务公开。认真组织好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积极作用。完善利益诉求的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健全调节利益的社会政策,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完善政策制定的风险评估机制,减少不稳定因素。完善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完善平安社会的综合治理机制,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加强大调解机制、大防控体系和基层基础建设,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市场管理、食品药品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重要商品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努力保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增强防空防灾能力,推进“双拥”共建活动,落实优抚安置政策。
各位代表,我们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继续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一是着力帮扶困难群众就业。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万人,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不低于90%,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二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在完成经济适用住房三年行动计划15万套任务的基础上,再新增建设10万套,建成廉租住房1.4万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万户以上,新增公共租赁住房10万套(间),完成城市危旧房、棚户区改造730万平方米以上。三是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苏中、苏北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10元和155元以上。四是提高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规定范围内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和60%,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五是支持养老事业发展。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以上。确保符合条件的老年农民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新建2000个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机构养老床位数增长10%以上。所有市、县(市、区)建有一所示范性养老机构。六是加大助残力度。新建50家市、县(市)残疾人托养机构,建成500家乡镇和街道残疾人托养机构。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根据家庭收入状况给予护理补贴。将符合规定的残疾人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城乡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对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实行免费教育。七是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从今年春季学期起,对农村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寄宿生免收住宿费。按10%的比例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发放生活费补助,苏北发放普通高中助学金比例提高到在校学生总数的15%。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收学费,同时为所有一、二年级在校学生提供助学金。八是推进文化惠民。继续开展“送科普、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60万户,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九是积极解决城乡居民出行和饮水安全问题。落实公交优先发展的各项措施,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95%以上。提升城市供水水质,解决农村4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三年1200万农村居民改水任务。十是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确保再脱贫100万贫困人口,提高贫困地区自主发展能力。村级运转经费村均最低保障标准提高到12万元。
各位代表,做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是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在全面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的同时,充分发扬民主,凝聚各方智慧,明确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编辑本段]
五、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民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一定勤勉尽责,永不懈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着力深化政务公开。今年把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在省级政府部门和省辖市行政权力事项全部上网运行的基础上,做到在县级以上行政机关全覆盖、所有行政权力事项全覆盖、网上行政监察全覆盖,促进行政权力行使有规、监督有效。进一步扩大政府信息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坚持依法行政,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提高公众参与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重视司法监督,加强行政机构内部监督,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让人民赋予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加强对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加快构建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全面推行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强化行政问责,认真受理行政效能投诉,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
大力弘扬务实作风。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本领,提高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的水平。各级政府领导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真实意愿,倾听群众心声,使各项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发展实际、符合群众利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切实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文风,严格控制各类庆典和论坛。坚持求真务实,围绕确立的目标、制定的政策、部署的工作,扎扎实实抓出成效,增强政府公信力。
不断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继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和“小金库”等专项治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禁止高档装修办公楼,规范公务接待,从严控制公费出国出境。坚持从严治政,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强公务员队伍理想信念和廉洁自律教育,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我们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江苏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省人民,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再创新的业绩,为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江苏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2月5日在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 罗志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本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也是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大事难事较多的复杂局面,全省人民积极应对严峻挑战,经受了非同寻常的考验。在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团结奋斗,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700美元。同口径财政总收入7110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731亿元,分别增长27.2%和2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57元,分别增长14.1%和12.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如期完成。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迈出更加坚实步伐。
(一)保持经济较快增长。
经济运行调控及时有力。加强经济形势监测分析和运行调节,加大要素保障和政策调控力度,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任务。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加大的严峻形势,及时行动、积极应对、多方施策,出台了扩大内需拉动、加大财税金融支持、扶持中小企业、促进外经贸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等十多个政策性文件,全省经济保持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良好局面。
扶持企业政策措施扎实有效。大力推动银企合作,组织开展“百企千亿”银企对接等活动,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4311亿元,比上年多增加704亿元。积极构建全省信用担保体系,省财政投入10亿元组建省级信用再担保公司。支持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1家,企业发行各类债券286亿元。完善财税支持政策,建立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大幅度增加省级外经贸发展引导资金。按新标准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368家企业享受调整后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取消和停止行政事业性收费121项、政府性基金2项,每年减少收费39亿元。
投资消费带动作用增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万亿元,增长22.7%。中央作出扩大内需的重大决策后,省财政安排投资100亿元,预计到今年底可完成政府性投资3000亿元,带动全社会投资1.4万亿元。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京沪高速铁路江苏段、铁路南京南站、沪宁城际铁路、淮安民用机场、泰州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四桥等开工建设,连云港港进入亿吨大港行列,苏通大桥、沪苏浙高速公路江苏段等相继建成通车,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二期、通榆河北延工程进展顺利。泰州医药城一期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顺利实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61亿元,增长23.3%,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软件业销售收入1262亿元,增长51.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402亿元,增长25.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8%。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产业规模实现翻番。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线和沿海产业带集聚集约发展取得新进展。
自主创新能力继续提升。全社会科技投入突破1000亿元,其中研发投入540亿元,企业研发投入占80%以上。民营科技企业超过2万家,对高新技术产业贡献份额超过35%。产学研合作向纵深拓展,组织实施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09个。各类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力度加大,新建各类省级以上科技平台234个,拥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47家。全省专利申请量12.8万件,专利授权量4.46万件,分别增长43.9%和40.4%。加快人才高地建设,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落户江苏。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左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4.48%和7.2%,完成国家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完成1340个重点减排项目,提前一年实现小化工三年整治目标。扎实推进太湖、淮河、长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全面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抓好调水引流、控源截污、捞藻清淤、围网压减、生态修复和入湖河流综合整治,太湖流域水质总体好于上年。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16.5万吨,78个建制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城乡人居环境稳步改善。强化土地资源保护监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得到提高。植树造林163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国家生态市增加到5个。
(三)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呈现良好局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连续五年保持投入增加、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好势头。省财政对“三农”的各项投入377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全年粮食总产635亿斤,创九年来最好水平。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56万亩。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得到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新增5700多家,为农服务社新增2354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序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粮食物流体系和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加快建设。新五件实事工程进展顺利,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全省城市化率达54.3%。
区域发展更趋协调。抓住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我省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配合国家有关部委编制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编制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支持苏北加快发展的10条政策措施,出台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南北产业转移和共建开发区,苏北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支持苏中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形成江海联动、跨江联动新格局。引导苏南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切实抓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省级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调整财税分配政策,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壮大,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网点建设步伐加快,华泰证券完成股份制改造,紫金财产保险公司获准筹建。发展农村新型金融组织,成立农村小额贷款公司23家,4家村镇银行开业运营,农业保险试点全面推开。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中江公司、省建设集团和设备成套公司完成合并重组。
开放型经济保持领先优势。外贸进出口总额3923亿美元,其中出口2380亿美元,分别增长12.2%和16.9%。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占比提高,国际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增长近3倍。实际利用外资251亿美元,增长14.7%。引进9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68个,增长7.7%。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载体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进展顺利。无锡硕放机场、徐州观音机场、盐城南洋机场对外开放。苏台经贸合作取得新进展,南京禄口机场成为海峡两岸客运包机首批直航点,太仓港、连云港港等12个沿江沿海港口成为两岸直航港口。
(五)民生得到较大改善。
就业和社会保障取得新成效。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1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5%。全省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均稳定在95%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0%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稳步推进。城乡低保标准继续提高,困难家庭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全面落实。全省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到336.9万人、375.6万人和395.7万人。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6.11万套,新增廉租房1.31万套,廉租住房保障实物配租、租金补贴等累计超过5万户。按照时序进度,解决了350万农村居民安全用水问题。启动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年收入2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中100万人实现脱贫。
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行,各类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得到提高,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和农村合格幼儿园建设工程启动实施。基本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任务,省属高校基本建设债务化解工作全面展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8%。职业教育进一步加强。城乡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8%。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优质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首批174家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完成116个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任务,建成农家书屋5500个,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43.5万户。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省级文化产业集团实力增强。完成全省市级广电网络整合,省广电网络公司开业运营。文化市场监管得到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空间继续拓展。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重视和保护。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新成绩。南京、苏州、南通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我省体育健儿奋力拼搏,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获得金牌数均居全国首位。
社会管理得到加强。基层民主稳步扩大,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平安江苏建设成效明显,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奥运火炬接力江苏境内传递圆满成功。食品安全和质量监管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好转,安全事故明显下降。信访渠道进一步畅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和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稳步推进,人民防空、优抚安置成绩显著,拥军优属、军民共建活动深入开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参事工作得到加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红十字、慈善、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步。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力以赴组织抗灾救灾和支援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作出了积极努力。成功战胜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维护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我们广泛动员、紧急行动,举全省之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全省累计向灾区派出救援人员1.29万人,组织生产调运帐篷30.6万顶,建成活动板房2.92万套,捐款43亿元。对口支援绵竹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援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为契机促进政府自身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主题,认真制定和组织实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7个政策性文件,进一步确立了科学发展的工作导向、利益导向和考核导向。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进一步提高。坚持依法行政,严格履行职责,自觉接受监督,政府行为更加规范有序。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切实转变机关作风,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公务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加深,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外部需求明显减弱,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面临严峻挑战。我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增速持续下滑,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形势严峻,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增多。与此同时,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产业结构层次和技术水平还不够高,科教优势有待进一步转化为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公共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少数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忧患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极少数人甚至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我们一定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困难估计得更加充分,把措施考虑得更加周密,把工作推进得更加扎实,着力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把不利因素化解到最低限度,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省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省人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结果。我们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向改革开放3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我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苏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向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兄弟省区市,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江苏建设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2009年工作总体要求
今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但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总体格局没有改变,江苏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中央果断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为保增长促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外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为我省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提供了倒逼机制,也为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技术和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我省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市场主体抗风险能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多年来的经验表明,越是在形势严峻的时候,越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定广大干部的发展信心,提振企业的投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信心,增强全省人民推进“两个率先”的信心和决心。只要我们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挥优势,趋利避害,就一定能够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发挥率先作用,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两个率先”,扩大内外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综合竞争力,加大城乡区域统筹力度提升协调发展水平,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切实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力争有所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上述目标综合考虑了各种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充分体现了保增长的要求,有利于增强信心,有利于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节能减排指标是约束性的,必须确保完成。发展预期目标是导向性的,可以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行适当调整。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扩大内需保增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增长的根本着力点,增强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协同拉动力,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二是调整结构上水平。坚持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鲜明导向,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真正实现既保持增长又提高质量的双重目标。三是改革创新增活力。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以创新的举措应对挑战,加快构建更加开放有序、更富效率活力的体制机制。四是改善民生促和谐。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稳定和促进就业,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积极兴办一批人民群众期盼的实事,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今年工作的首要任务,着力扩大内外需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为更长时间、更高水平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积极有效扩大内需。
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好增值税转型改革、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措施,落实好支持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等相关优惠政策。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三农”、改善民生、社会事业、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金融在保增长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确保全省信贷投放增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推动企业上市和再融资,扩大各类债券发行规模,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加强财税政策与金融政策的配合,以财政贴息、信贷担保、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有效信贷投放。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积极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热点消费,加快发展网络、动漫等新型消费,稳步扩大汽车等大宗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家电下乡”。特别要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稳定房地产投资,支持普通商品住房消费,积极鼓励居民购买自住性、改善性住房。合理调整商品住房供应结构,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
切实加大有效投入。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引导和促进社会投资,把投资用在最直接、最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的地方,用在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行业上,为保增长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大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宁杭、宁安等城际轨道以及城市地铁、过江通道、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推进力度,抓紧启动沪通、沿海及苏北铁路建设,加快连云港港、太仓港以及洋口港、大丰港等港口建设,做好长江深水航道疏浚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南京禄口机场二期、淮安机场,做好苏中江都机场筹建工作,大力推进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新沭河整治、通榆河北延工程。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着力建设南京软件、苏州电子信息、无锡微电子、泰州生物医药、连云港新材料等产业基地,积极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加快推进一批重大生态环境项目,大力实施走马塘拓浚延伸等太湖、淮河流域水环境整治及治污工程,加强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建设,推进重点节能工程。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和审计监察制度,努力提高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完善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激励和风险补偿办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进一步取消和停止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向专、新、特、精方向发展,提高配套协作水平,形成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二)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
稳定和扩大外贸出口。积极运用出口退税、外经贸发展资金等政策措施,支持外贸企业增强竞争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提高自主品牌、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加快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重要战略资源。帮助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更高水平引进外资。稳定利用外资规模,调整利用外资结构,创新利用外资方式,重点引进龙头型和基地型外资项目,积极吸引跨国公司研发设计、咨询服务、营销物流等产业链高端环节向我省转移,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苏中、苏北和沿海地区,投向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更大步伐走出去。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和集聚区建设,尽快形成经济规模和产出效益。支持优势企业参与境外资源开发,收购境外优质资产、研发机构、知名品牌和营销网络。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上市,参与国际资产重组,开展跨国经营。支持国际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提高走出去的组织化程度。
推动开发区创新发展。积极引导开发区整合资源、强化特色、优化环境,提高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发挥高新技术园区示范带动作用,推进特色产业园区、生态产业园区建设,加快特殊功能区联动发展。积极做好部分省级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工作。支持开发区南北共建、跨江联动。抓住两岸“三通”机遇,扩大苏台经济合作,加快建设苏台经贸合作促进区。深化与欧美日和新加坡的经贸合作,推动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城、苏州工业园区和南通开发区跨江联动发展项目建设。
(三)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推动新兴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做强、传统产业做精。加快制定工业优化升级实施意见,制定和实施我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化、钢铁、造船、汽车、轻工、有色金属、纺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11个产业振兴规划纲要,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支持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强强联合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加快培育建设一批千亿元级企业、万亿元级产业,发挥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在保增长中的支撑作用。推进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着力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90个现代服务业项目和20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发展金融、信息、物流、创意、会展、商务等生产服务业,积极发展面向民生的生活服务业,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大力拓展国内建筑市场,建筑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万亿元。
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重点培育一批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和工程技术中心,支持企业突破关键技术和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增强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高消化吸收再创新水平。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鼓励更多科技人员投身经济建设第一线。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发展创新创业园区、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推进常州等一批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基地建设。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加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推动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和首购。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抓住有利时机更多更好地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技术团队。
在更高层次上统筹区域发展。着力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完善与上海、浙江的合作机制,加强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创新体系、生态环保等领域的衔接,加快构建沪宁杭1小时都市圈,促进我省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提升。大力实施新一轮沿海开发战略,在国家战略规划引导下,加大产业招商力度,统筹推进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港口、产业、城镇联动发展,加快培育新的增长极。落实苏北振兴的各项政策,大力推进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积极支持宿迁实现更快发展,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支持苏中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沿江开发和江海联动,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引导苏南加快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体制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扶持茅山、黄桥等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积极支援四川绵竹灾后恢复重建,保质保量完成援建任务。主动参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切实做好援藏援疆等对口支援工作。
(四)以农民增收为重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增加产粮大县、油料生产大县的奖补资金。稳定农资价格,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确保农民得实惠、利益有保障。坚持就地转移、异地输出、自主创业并举,大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鼓励农村企业就地安置农民就业。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坚持和完善“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下的市县长分级负责制,稳定粮食生产,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种足种好3000万亩水稻,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40万亩、高效渔业面积60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80万亩。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稳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物流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加大农产品促销力度,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确保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重点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工程。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建成县级以上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大幅度增加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对苏北等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的比例,耕地占用税提高税率新增收入全部用于“三农”,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向农业、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进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提高动物疫情防控能力。全面实施新一轮六件实事工程,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迈出实质性步伐。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行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推进县(市)乡土地流转市场建设。规范和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深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组织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壮大多种形式的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全面推开乡镇机构改革,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快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农场体制改革。
(五)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坚持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三管齐下”,推进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减排,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的节能改造工程,推动公共机构节能,有效降低能耗、水耗、物耗水平。启动第二批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实施500个高水平清洁生产改造项目,建设一批“零排放”企业。加大沿海化工园区环境整治力度,抓紧制定主要入海河流综合整治规划。加强项目环境评价管理,从源头上防止污染排放。建立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公告制度,落实差别电价、节能环保汽车消费税等政策,倒逼高能耗、高污染产品退出市场。完善并实施各项环境价格政策措施。积极倡导节约型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大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推进太湖治理重点工程建设和企业提标改造,落实环境资源补偿政策,确保太湖湖体水质有所改善。加强长江入江支流综合整治,力争淮河流域治污项目全部开工、完成率过半。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超过100万吨,实现县城以上空气自动监测全覆盖。继续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用化学品使用量,积极推广秸秆和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和农村改厕。全省植树造林15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加强海洋、湖泊、湿地环境保护,推进沿海滩涂、破损山体和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增强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认真做好全省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依法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坚决制止和从严查处违法违规用地。积极盘活存量用地,提高项目用地计划“点供”比例,工业用地供应向开发区和重点工业集中区集中。
(六)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推进扩权强县,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加强对已取消审批项目的后续监管,继续调整取消一批审批项目。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开展综合改革试点。
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预算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财税分配新体制,逐步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理顺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推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考核制度。加快地方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发展步伐,鼓励和吸引更多的省外境外金融机构落户江苏。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新增农村小额贷款公司30家,确保小额贷款公司县级全覆盖,力争三分之一的县(市)设立村镇银行,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建立健全政府投资管理体制,全面推行代建制。
增强国有和民营经济活力。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运行机制和管理创新,完善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加快省属企业改革重组步伐,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投资领域,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四、着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积极稳定和促进就业。充分发挥扩大内需拉动就业的积极效应,加大就业再就业援助力度,开发更多的公益性就业岗位,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5万人。落实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的政策,适时适度降低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率,适当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支持企业稳定现有就业岗位。指导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实施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退役士兵、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的培训,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稳定和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启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抓紧制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方案,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切实做好社会保险关系省内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及时做好关闭破产企业新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重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切实做到即征即保,逐步提高收入水平。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扩大农民工养老保险覆盖面。完善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老龄、慈善和残疾人事业。
着力办好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一是重点帮扶困难群众就业。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二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增廉租住房1.2万套,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5万套,完成危旧房改造550万平方米以上,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三是进一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进入最低生活保障,苏中、苏北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70元和130元以上。四是提高养老保障和服务水平。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推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建成省老年公寓,80%的县(市、区)建有一所示范性养老机构,扶持一批社会养老机构,建成20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增农村敬老院床位1万张。五是进一步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县级残疾人康复中心,新建50所示范性残疾人托养机构。向特殊困难残疾人发放保险补贴,向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为残疾人购买2000个公益岗位。六是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小学和初中基准定额分别提高到350元、550元,高中阶段学校适当提高,普通高校在上年基础上增加200元。七是加强基层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扶持经济薄弱地区300个乡镇卫生院、8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薄弱地区的3000个村卫生室配置必需的设备,为农村基层定向免费培养适用医疗卫生人才。八是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开展向农村送科普、送文化、送法律活动,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新建农家书屋3000个以上,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75万户。九是进一步解决农村交通和饮水安全问题。建设农村公路500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桥梁1600座。解决45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十是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农村贫困人口中100万人实现脱贫。
(二)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制定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大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巩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引导和支持高校加快内涵发展,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教学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推进省属高校基本建设债务化解,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一批国家级高水平示范性职业教育院校。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继续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加快实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改善寄宿制学校食宿条件,解决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就读和生活困难。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提高教师待遇。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加强城乡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高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扩大免费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加大对困难人群医疗救助力度。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完善补偿机制,逐步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成本得到补偿。强化医疗服务和药品监管,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和用药安全。扶持中医药事业,促进中西医共同发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推进城乡统筹的优质服务体系全覆盖。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创作一批精品力作,组织好重大文化艺术活动。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与管理。推进省美术馆新馆、省档案馆新馆、南京博物院二期和江苏大剧院等重点文化标志工程建设。加快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数字化进程,发展新媒体和网络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业态,做大做强省级文化产业集团,加快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集聚区。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广泛开展科普教育。积极备战第十一届全运会和第十六届亚运会,推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
(三)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依法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个人讲诚信、企业守信用的良好环境。扎实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以及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从管理、投入、制度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加强安全生产治理整顿和监督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入推进平安江苏建设,强化大调解机制、大防控体系和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下访和接访的长效机制,主动排查化解和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做到各种矛盾防范在前、处置在早、化解在小。完善社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有效预防、妥善处置因企业停产、征地拆迁、工程欠款、农村土地纠纷、涉法涉诉等问题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严重犯罪,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大力支持驻苏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设,进一步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人民防空工作,扎实推进“双拥”共建活动,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
五、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完成今年各项任务,对政府施政能力是重大考验。我们要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
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以思想认识的高度一致保证行动的高度协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贯彻中央精神同发挥本地优势紧密结合起来,把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敢于迎难而上,善于捕捉机遇,坚持分类指导,切实提高在复杂形势和开放条件下做好政府工作的能力。
转变职能,优化服务。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努力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可以下放的权利一律下放,可以取消的收费一律取消,可以精简的审批一律精简。健全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机制,规范和优化办事程序,积极开展绩效评估,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接受监督,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进一步健全民主集中、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制度。深化政务公开,完善信息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大力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健全行政执法体制和程序,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制度,全面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健全行政问责制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坚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虚心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使发展目标、工作思路、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形成合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确保重点环节和关键问题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艰苦奋斗,廉洁从政。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勤俭节约,精简会议、精简文件,严格控制评比达标、表彰庆典等活动,坚决制止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一般性财政支出,实行公务购车用车、会议和公务接待、出国(境)经费等支出零增长。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坚持廉洁从政、从严治政,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团结和带领全省人民战胜困难,努力创造经济社会发展新业绩。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共克时艰,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第五篇:2009年 江苏政府工作报告[定稿]
2009年2月5日在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 罗志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本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也是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大事难事较多的复杂局面,全省人民积极应对严峻挑战,经受了非同寻常的考验。在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团结奋斗,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700美元。同口径财政总收入7110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731亿元,分别增长27.2%和2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57元,分别增长14.1%和12.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如期完成。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迈出更加坚实步伐。
(一)保持经济较快增长。
经济运行调控及时有力。加强经济形势监测分析和运行调节,加大要素保障和政策调控力度,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任务。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加大的严峻形势,及时行动、积极应对、多方施策,出台了扩大内需拉动、加大财税金融支持、扶持中小企业、促进外经贸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等十多个政策性文件,全省经济保持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良好局面。
扶持企业政策措施扎实有效。大力推动银企合作,组织开展“百企千亿”银企对接等活动,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4311亿元,比上年多增加704亿元。积极构建全省信用担保体系,省财政投入10亿元组建省级信用再担保公司。支持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1家,企业发行各类债券286亿元。完善财税支持政策,建立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大幅度增加省级外经贸发展引导资金。按新标准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368家企业享受调整后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取消和停止行政事业性收费121项、政府性基金2项,每年减少收费39亿元。
投资消费带动作用增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万亿元,增长22.7%。中央作出扩大内需的重大决策后,省财政安排投资100亿元,预计到今年底可完成政府性投资3000亿元,带动全社会投资1.4万亿元。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京沪高速铁路江苏段、铁路南京南站、沪宁城际铁路、淮安民用机场、泰州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四桥等开工建设,连云港港进入亿吨大港行列,苏通大桥、沪苏浙高速公路江苏段等相继建成通车,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二期、通榆河北延工程进展顺利。泰州医药城一期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顺利实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61亿元,增长23.3%,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软件业销售收入1262亿元,增长51.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402亿元,增长25.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8%。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产业规模实现翻番。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线和沿海产业带集聚集约发展取得新进展。
自主创新能力继续提升。全社会科技投入突破1000亿元,其中研发投入540亿元,企业研发投入占80%以上。民营科技企业超过2万家,对高新技术产业贡献份额超过35%。产学研合作向纵深拓展,组织实施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09个。各类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力度加大,新建各类省级以上科技平台234个,拥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47家。全省专利申请量12.8万件,专利授权量4.46万件,分别增长43.9%和40.4%。加快人才高地建设,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落户江苏。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左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4.48%和7.2%,完成国家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完成1340个重点减排项目,提前一年实现小化工三年整治目标。扎实推进太湖、淮河、长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全面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抓好调水引流、控源截污、捞藻清淤、围网压减、生态修复和入湖河流综合整治,太湖流域水质总体好于上年。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16.5万吨,78个建制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城乡人居环境稳步改善。强化土地资源保护监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得到提高。植树造林163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国家生态市增加到5个。
(三)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呈现良好局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连续五年保持投入增加、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好势头。省财政对“三农”的各项投入377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全年粮食总产635亿斤,创九年来最好水平。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56万亩。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得到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新增5700多家,为农服务社新增2354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序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粮食物流体系和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加快建设。新五件实事工程进展顺利,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全省城市化率达54.3%。
区域发展更趋协调。抓住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我省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配合国家有关部委编制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编制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支持苏北加快发展的10条政策措施,出台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南北产业转移和共建开发区,苏北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支持苏中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形成江海联动、跨江联动新格局。引导苏南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切实抓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省级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调整财税分配政策,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壮大,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网点建设步伐加快,华泰证券完成股份制改造,紫金财产保险公司获准筹建。发展农村新型金融组织,成立农村小额贷款公司23家,4家村镇银行开业运营,农业保险试点全面推开。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中江公司、省建设集团和设备成套公司完成合并重组。开放型经济保持领先优势。外贸进出口总额3923亿美元,其中出口2380亿美元,分别增长12.2%和16.9%。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占比提高,国际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增长近3倍。实际利用外资251亿美元,增长14.7%。引进9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68个,增长7.7%。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载体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进展顺利。无锡硕放机场、徐州观音机场、盐城南洋机场对外开放。苏台经贸合作取得新进展,南京禄口机场成为海峡两岸客运包机首批直航点,太仓港、连云港港等12个沿江沿海港口成为两岸直航港口。
(五)民生得到较大改善。
就业和社会保障取得新成效。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1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5%。全省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均稳定在95%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0%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稳步推进。城乡低保标准继续提高,困难家庭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全面落实。全省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到336.9万人、375.6万人和395.7万人。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6.11万套,新增廉租房1.31万套,廉租住房保障实物配租、租金补贴等累计超过5万户。按照时序进度,解决了350万农村居民安全用水问题。启动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年收入2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中100万人实现脱贫。
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行,各类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得到提高,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和农村合格幼儿园建设工程启动实施。基本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任务,省属高校基本建设债务化解工作全面展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8%。职业教育进一步加强。城乡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8%。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优质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首批174家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完成116个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任务,建成农家书屋5500个,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43.5万户。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省级文化产业集团实力增强。完成全省市级广电网络整合,省广电网络公司开业运营。文化市场监管得到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空间继续拓展。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重视和保护。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新成绩。南京、苏州、南通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我省体育健儿奋力拼搏,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获得金牌数均居全国首位。
社会管理得到加强。基层民主稳步扩大,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平安江苏建设成效明显,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奥运火炬接力江苏境内传递圆满成功。食品安全和质量监管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好转,安全事故明显下降。信访渠道进一步畅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和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稳步推进,人民防空、优抚安置成绩显著,拥军优属、军民共建活动深入开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参事工作得到加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红十字、慈善、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步。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力以赴组织抗灾救灾和支援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作出了积极努力。成功战胜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维护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我们广泛动员、紧急行动,举全省之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全省累计向灾区派出救援人员1.29万人,组织生产调运帐篷30.6万顶,建成活动板房2.92万套,捐款43亿元。对口支援绵竹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援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为契机促进政府自身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主题,认真制定和组织实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7个政策性文件,进一步确立了科学发展的工作导向、利益导向和考核导向。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进一步提高。坚持依法行政,严格履行职责,自觉接受监督,政府行为更加规范有序。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切实转变机关作风,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公务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加深,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外部需求明显减弱,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面临严峻挑战。我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增速持续下滑,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形势严峻,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增多。与此同时,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产业结构层次和技术水平还不够高,科教优势有待进一步转化为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公共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少数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忧患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极少数人甚至以权谋私、贪污腐败。
我们一定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困难估计得更加充分,把措施考虑得更加周密,把工作推进得更加扎实,着力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把不利因素化解到最低限度,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省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省人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结果。我们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向改革开放3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我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苏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向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兄弟省区市,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江苏建设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2009年工作总体要求
今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但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总体格局没有改变,江苏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中央果断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为保增长促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外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为我省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提供了倒逼机制,也为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技术和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我省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市场主体抗风险能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多年来的经验表明,越是在形势严峻的时候,越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定广大干部的发展信心,提振企业的投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信心,增强全省人民推进“两个率先”的信心和决心。只要我们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挥优势,趋利避害,就一定能够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发挥率先作用,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两个率先”,扩大内外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综合竞争力,加大城乡区域统筹力度提升协调发展水平,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切实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力争有所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上述目标综合考虑了各种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充分体现了保增长的要求,有利于增强信心,有利于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节能减排指标是约束性的,必须确保完成。发展预期目标是导向性的,可以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行适当调整。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扩大内需保增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增长的根本着力点,增强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协同拉动力,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二是调整结构上水平。坚持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鲜明导向,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真正实现既保持增长又提高质量的双重目标。三是改革创新增活力。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以创新的举措应对挑战,加快构建更加开放有序、更富效率活力的体制机制。四是改善民生促和谐。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稳定和促进就业,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积极兴办一批人民群众期盼的实事,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今年工作的首要任务,着力扩大内外需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为更长时间、更高水平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积极有效扩大内需。
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好增值税转型改革、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措施,落实好支持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等相关优惠政策。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三农”、改善民生、社会事业、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金融在保增长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确保全省信贷投放增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推动企业上市和再融资,扩大各类债券发行规模,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加强财税政策与金融政策的配合,以财政贴息、信贷担保、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有效信贷投放。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积极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热点消费,加快发展网络、动漫等新型消费,稳步扩大汽车等大宗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家电下乡”。特别要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稳定房地产投资,支持普通商品住房消费,积极鼓励居民购买自住性、改善性住房。合理调整商品住房供应结构,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
切实加大有效投入。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引导和促进社会投资,把投资用在最直接、最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的地方,用在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行业上,为保增长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大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宁杭、宁安等城际轨道以及城市地铁、过江通道、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推进力度,抓紧启动沪通、沿海及苏北铁路建设,加快连云港港、太仓港以及洋口港、大丰港等港口建设,做好长江深水航道疏浚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南京禄口机场二期、淮安机场,做好苏中江都机场筹建工作,大力推进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新沭河整治、通榆河北延工程。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着力建设南京软件、苏州电子信息、无锡微电子、泰州生物医药、连云港新材料等产业基地,积极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加快推进一批重大生态环境项目,大力实施走马塘拓浚延伸等太湖、淮河流域水环境整治及治污工程,加强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建设,推进重点节能工程。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和审计监察制度,努力提高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完善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激励和风险补偿办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进一步取消和停止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向专、新、特、精方向发展,提高配套协作水平,形成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二)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
稳定和扩大外贸出口。积极运用出口退税、外经贸发展资金等政策措施,支持外贸企业增强竞争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提高自主品牌、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加快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重要战略资源。帮助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更高水平引进外资。稳定利用外资规模,调整利用外资结构,创新利用外资方式,重点引进龙头型和基地型外资项目,积极吸引跨国公司研发设计、咨询服务、营销物流等产业链高端环节向我省转移,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苏中、苏北和沿海地区,投向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更大步伐走出去。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和集聚区建设,尽快形成经济规模和产出效益。支持优势企业参与境外资源开发,收购境外优质资产、研发机构、知名品牌和营销网络。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上市,参与国际资产重组,开展跨国经营。支持国际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提高走出去的组织化程度。
推动开发区创新发展。积极引导开发区整合资源、强化特色、优化环境,提高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发挥高新技术园区示范带动作用,推进特色产业园区、生态产业园区建设,加快特殊功能区联动发展。积极做好部分省级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工作。支持开发区南北共建、跨江联动。抓住两岸“三通”机遇,扩大苏台经济合作,加快建设苏台经贸合作促进区。深化与欧美日和新加坡的经贸合作,推动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城、苏州工业园区和南通开发区跨江联动发展项目建设。
(三)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推动新兴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做强、传统产业做精。加快制定工业优化升级实施意见,制定和实施我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化、钢铁、造船、汽车、轻工、有色金属、纺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11个产业振兴规划纲要,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支持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强强联合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加快培育建设一批千亿元级企业、万亿元级产业,发挥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在保增长中的支撑作用。推进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着力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90个现代服务业项目和20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发展金融、信息、物流、创意、会展、商务等生产服务业,积极发展面向民生的生活服务业,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大力拓展国内建筑市场,建筑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万亿元。
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重点培育一批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和工程技术中心,支持企业突破关键技术和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增强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高消化吸收再创新水平。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鼓励更多科技人员投身经济建设第一线。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发展创新创业园区、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推进常州等一批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基地建设。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加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推动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和首购。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抓住有利时机更多更好地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技术团队。
在更高层次上统筹区域发展。着力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完善与上海、浙江的合作机制,加强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创新体系、生态环保等领域的衔接,加快构建沪宁杭1小时都市圈,促进我省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提升。大力实施新一轮沿海开发战略,在国家战略规划引导下,加大产业招商力度,统筹推进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港口、产业、城镇联动发展,加快培育新的增长极。落实苏北振兴的各项政策,大力推进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积极支持宿迁实现更快发展,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支持苏中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沿江开发和江海联动,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引导苏南加快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体制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扶持茅山、黄桥等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积极支援四川绵竹灾后恢复重建,保质保量完成援建任务。主动参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切实做好援藏援疆等对口支援工作。
(四)以农民增收为重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增加产粮大县、油料生产大县的奖补资金。稳定农资价格,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确保农民得实惠、利益有保障。坚持就地转移、异地输出、自主创业并举,大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鼓励农村企业就地安置农民就业。
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坚持和完善“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下的市县长分级负责制,稳定粮食生产,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种足种好3000万亩水稻,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40万亩、高效渔业面积60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80万亩。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稳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物流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加大农产品促销力度,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确保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重点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工程。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建成县级以上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大幅度增加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对苏北等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的比例,耕地占用税提高税率新增收入全部用于“三农”,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向农业、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进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提高动物疫情防控能力。全面实施新一轮六件实事工程,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迈出实质性步伐。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行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推进县(市)乡土地流转市场建设。规范和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深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组织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壮大多种形式的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全面推开乡镇机构改革,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快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农场体制改革。
(五)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坚持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三管齐下”,推进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减排,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的节能改造工程,推动公共机构节能,有效降低能耗、水耗、物耗水平。启动第二批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实施500个高水平清洁生产改造项目,建设一批“零排放”企业。加大沿海化工园区环境整治力度,抓紧制定主要入海河流综合整治规划。加强项目环境评价管理,从源头上防止污染排放。建立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公告制度,落实差别电价、节能环保汽车消费税等政策,倒逼高能耗、高污染产品退出市场。完善并实施各项环境价格政策措施。积极倡导节约型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大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推进太湖治理重点工程建设和企业提标改造,落实环境资源补偿政策,确保太湖湖体水质有所改善。加强长江入江支流综合整治,力争淮河流域治污项目全部开工、完成率过半。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超过100万吨,实现县城以上空气自动监测全覆盖。继续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用化学品使用量,积极推广秸秆和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和农村改厕。全省植树造林15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加强海洋、湖泊、湿地环境保护,推进沿海滩涂、破损山体和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增强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认真做好全省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依法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坚决制止和从严查处违法违规用地。积极盘活存量用地,提高项目用地计划“点供”比例,工业用地供应向开发区和重点工业集中区集中。
(六)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推进扩权强县,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加强对已取消审批项目的后续监管,继续调整取消一批审批项目。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开展综合改革试点。
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预算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财税分配新体制,逐步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理顺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推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考核制度。加快地方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发展步伐,鼓励和吸引更多的省外境外金融机构落户江苏。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新增农村小额贷款公司30家,确保小额贷款公司县级全覆盖,力争三分之一的县(市)设立村镇银行,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建立健全政府投资管理体制,全面推行代建制。
增强国有和民营经济活力。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运行机制和管理创新,完善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加快省属企业改革重组步伐,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投资领域,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