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学生行为习惯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09:25: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寄宿制学生行为习惯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寄宿制学生行为习惯调查报告》。

第一篇:农村寄宿制学生行为习惯调查报告

浅谈农村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及对策

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校进行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一主要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习惯塑造人格,习惯成就人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成就一个人的事业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所在的学校由于种种原因,每年招收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农村学生,他们的身上尽管有着农村人特有的朴实与憨厚,但是在他们身上也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一、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一)卫生和消费方面:

住校生(农村学生全部住校)中大部分的学生宿舍卫生经常不及时打扫,缺乏责任心。有些学生经常将方便面等零食的袋子随便扔在地上(其实簸箕就在脚下),有些男生在学校不能搞好个人卫生,不洗头、不洗脸、不刷牙,不洗衣服,不洗脚。部分男生有往盆子里小便的行为,结果宿舍里外空气污浊不堪。

大多数农村学生的家境本来就不宽裕,有少部分学生把家长负担的有限的伙食费拿到小卖部买零食,前半周就把钱花光了,弄得下半周借钱过日子。有些同学不能抵御小食品的诱惑,经常提前花完生活费,然后向好多同学甚至老师借钱,而且是有借无还。有时在小卖部赊帐,久而久之债台高筑,影响个人及班级的形,同时给家庭带来没必要的负担。男生有少部分在抽烟,烟钱往往是几个学生每人从伙食费中抽出一元钱凑到一起买的。更有甚者,利用中午时间在外面上网,没有钱就和同学借,没有钱饭也不吃,严重影响了健康和学习。有些学生给同学过生日,花费很多,其实这些同学的家境都不好。

(二)行为方面:

住校同学之间常因小事发生矛盾打架,宿舍有偷盗行为,同学在晚休熄灯铃响过后,不能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及时休息,晚上不睡觉,早上起不来,结果影响了一天的学习精力,又不能保证身体的需要,有些住校同学还将走读生约到宿舍,将其他同学的被褥铺到床底下,以躲避学校的检查。还有的住校生趁楼管员休息之后,翻墙而过,到街上的网吧去上网。

(三)自我保护方面:

观察发现有少数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老师的严格教育而逃课,有少数学生在逃课期间被社会青年蒙骗、拉拢,走上犯罪道路,从这些事可以看出,未成年人不能明辨是非,对现实社会中侵害他们合法权益的事情还没有清醒的认识,防范和保护意识还很不强,自我保护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主观认识的片面性或偏激性造成的不良行为习惯 高中阶段,中学生认识世界的敏感度大大提高,并且时值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时期。他们认识和接受事物的方式不再停留在小学阶段那单纯的接纳和模仿过程,往往不自觉的渗入自己的意识和观点,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做出错误的判断,产生不良的心理。如:通过调查发现住校生男生吸烟的占住校生男生学生的15%。这对他们来说,既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又不利于身体健康。他们看到现实生活中成人的一些有不良行为,并错误的认同甚至羡慕某种本来就不正确的,却很符合或能满足青少年的心态的现象时,就更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倾向了。

(二)中学生的理想与现实的差异造成的不良行为习惯

调查中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异造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的中学生占了11.5%。中学生正处于开始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启蒙阶段,他们常常被多彩的世界搅得眼花缭乱、浮想联翩,时刻憧憬、幻想美好、理想的未来。但是,这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往往很容易在现实有限的条件中受挫折。理想越多,追求欲望越强,在实际生活中受挫折机会越多。当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多次不能满足时,便很容易产生一种不良心理行为,最终促成不良行为习惯。正常人都有荣誉感和好胜心,如果一个人很想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但未能如愿。多次失败后又没有正确引导,就很容易自暴自弃或为获得虚荣采用不正当手段的不良行为。

(三)社会影响与教育不一致造成的不良行为习惯 通过调查发现,老师家长希望小孩朝理想、积极的方向发展,但家长树立积极榜样较少,只是说教。积极的社会现象使他们在心中证明了老师家长的教导;消极的社会现象又让他们感到好奇、彷徨。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正确的引导,这些社会信息负面影响也会逐渐抵消,甚至超过学校、家庭的正面教育效果,使中学生在这危机时刻促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四)学校教育观念、方式陈旧而造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引导学生向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通过调查发现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派生的问题,使学校教育活动始终离不开应试教育,畸形的教育体制、陈旧的教育观念严重偏离了素质教育方向和目标,影响了中学生的正常心理发展。如:不恰当的教育方法,一成不变,没有充分了解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仍然采用封闭式、程式化方法去管理和教育学生,有的简单偏激,有的冷漠放任,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感到困惑。学校生活单调乏味,不注意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满足青少年的精神需要,使他们转向外界寻找刺激和补偿等。所有这些,都会促成中学生心理发展偏离正常轨道,产生不良行为习惯,一旦误入歧途,其后果不言而喻。

(五)农村隔代监护现象造成的不良习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增加,绝大多数农村学生的双亲为了家庭的生存、发展而远离家乡,常年外出务工、经商,而祖辈们临时担负起父辈的监护子女的重任,教育孩子的责任主要落在祖辈身上。这种“隔代监护”,因为父母的缺席,存在很多的弊端。集中表现在:

一、父母不在身边,学生缺乏依靠,有一种不安全感,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祖辈不能解决;第二、学业成绩不佳,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他们不愿主动与人交往。

三.是性情比较暴躁,自我控制能力差,不遵守纪律,常因为一些小事与同学闹纠纷,一触即发,动不动就打人骂人,甚至跟社会上一些人打架斗殴。

四.是懒惰。由于是祖辈监护,传统的“隔代亲”使祖辈在监护孙辈上更容易满足孙辈的要求,溺爱、包办代替、骄生惯养等现象比较普遍。祖辈们“临危受命”,惟恐在生活上照料不周,亏待了孙辈不好交待,无形之中会降低对孩子的要求,事事依着他们,从而养成了懒惰、做事拖拉的习惯,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生活自理能力自然不如他人。

五.是冷漠。这些学生由于父母亲长期不在身边,得不到父母呵护,缺乏亲子之间的沟通,虽然也有祖辈的照料,但这与父母亲的爱不可同日而语,一些孩子认为父母远离家乡,是不管他,不爱他的表现,故而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对社会及他人有强烈的不信任感。在多种因素的交织下,他们逐渐形成了冷漠的心理,对人、对事缺乏应有的热情。

三、矫正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应对措施

(一)家校配合,建立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

学校和家庭的联系至关重要,应充分利用开办家长学校这种有效形式,加强了校内外教育的衍接沟通。“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作为对孩子有重要影响的成人,无论是父母亲还是祖辈都应有正确的孩子观念及科学的育人方法。在农村,父辈的文化素质偏低,祖辈的水平更低。调查表明农村高中“隔代监护”的祖辈的文化程度为:文盲53.27%,小学38.29%,初中5.85%,高中以上只有2.13%。祖辈们虽有良好的愿望,但家教观念陈旧,家教方式简单,很难与孙辈有效沟通。祖辈育人素质低是农村初中“隔代监护”学生的不良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在目前不太可能改变父母外出的情况下,举办各种形式的祖辈家长学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有条件的地方要开办各种形式的隔代家长学校,把爷爷、奶奶这些“临时监护人”请到学校来或送教上门,向他们宣传先进的家教理念,帮助他们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指导他们搞好家庭教育。及时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抓好定时家访,填写家访联系单,记录每个学生的家庭档案。做到学校尤其是班主任对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经济水平、智力水平、思想情操等有全面的了解。努力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收到对孩子的最大教育效果。

对于抽烟、打架、偷盗等行为,采取和家长密切联系的方式,对于他们重在从心理上讲清道理,和家长一起入情入理地和他们谈心,明事非,辨方向,改错误,展未来。让他们认识到这样下去的危害性和不良影响。其实这些学生并非本质是坏了,而是相互受到不良的影响,而且是自控能力相差,认为只有和他们在一起才是朋友,才不和朋友掉队,才是团结同学,这些学生对于这类事情就会不想后果,不管原因做就做了。因此,我必须和这些同学的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弄清学生的在家和在校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地鼓励学生产生的哪怕是很小的改变,帮助他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有效监控下,克制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好的行为习惯,改掉不良行为,并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带来的快乐和慰藉。

(二)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

对于不讲卫生的行为,班级和宿舍都要制定规章制度和奖勤罚懒的纪律,要求先进带后进,形成示范效应,形成学习效应。老师和部分同学有时还要亲自带动他们,对他们进行手把手的帮扶学习,让不讲卫生的学生也去亲身体会良好环境带给大家的愉悦和快乐,形成向往优美环境,创造优美环境的心理,最终去做一个真正的实践者。

(三)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

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良现象,抓好学科渗透。政治课老师将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都落到实处。在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本校实际,教给学生如何蒸饭、洗衣、刷牙、洗浴、管理财务、与人交往等一些常识。同时对学生行为习惯提出适当的要求,采用直观的、形象的方法向学生阐述,使他们有感性的认识。如有的学生身上的零用钱较多,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这些钱,教师就适当加以引导。如有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每天吃许多零食。教师就帮助他统计一下一天或一个星期吃零食所花的钱,并建议他用同等的钱买一些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或学习用品。通过认知、对比,学生渐渐主动地能节约用钱,多买书,多看书,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四.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中学生正处于渴望亲情、友情的“情感饥渴”期,这种情感的满足与否,将会对他们的习惯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学校的领导、教师要高度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与交往中,充分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用真情弥补由于父母外出产生的失落感。在学校里,在班级中创设家一样的温馨氛围。努力办好寄宿制中学,使学生真正找到家的感觉。同时,学校还可为这些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咨询,加强与这些学生的父母与祖辈的联系,定期向远在他乡的学生父母通报孩子在校的情况,并做好这类学生的家访工作,及时沟通学生在学校及家里的情况,形成合力,共同促进这群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中学生的行为习惯是随着年龄、社会环境变化而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协作和配合。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材,社会的栋梁。

第二篇: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一、强调各研究成员紧扣开题报告进行研究:

1、课题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对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对存在问题加以调查。

谈话法:访谈对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养成的方法、途径的看法。

统计法:对调查研究等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法:确定实验对象,进行课题研究。

经验总结法:对寄宿制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经验总结。

根据课题研究内容,总体属于教育行动研究法。采取边“调查”边“研究”边“理论化”的研究模式。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再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分析其变化过程,找出内在规律,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2、课题研究的步骤

①.调查摸底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0月)

②.确定目标阶段(2009年11月——2009年12月):研究制定行为习惯的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方案要有针对性,有明确的阶段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同时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真正有利于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③.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2月):每学期为一个周期,每年为一个大周期,使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现一年有效果,两年而有变化。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④、总结阶段(2011年1月——2011年4月),各专题负责教师整理,调查研究资料,撰写课题研究论文与课题总结。

3、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本课题研究是在认真落实农村寄宿制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展开的,是管理模式的又一延伸,力争使住宿生做到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生活、学习的主人。

①、学生生活自理化;②、学生学习自主化;③、学生卫生日常化;④、学生安全意识化。

4、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①、《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实验档案、相关论文、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分析报告、研究报告、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

二、本次交流活动的有关内容(材料准备)

1、制作相关调查表(教师、学生、家长)、谈话表、调查分析报告。

2、给家长的一封信(期末用)

3、近期研究情况:不同时期的学生变化、论文、案例等。

4、研究途径:

①建章立制:规章制度(小册子)

②示范:榜样、师生典型、光盘中的礼仪学习、讲座

③活动熏陶:一封信、劳动实践、社区服务等

5、完成课题研究的工作报告、进展报告、变更情况报告。

三、下步工作安排。

1、搜集有关研究材料:论文、案例、调查报告、学生实践图片等。

2、制定实验研究的具体开展步骤(各参与研究的寄宿制完小)。

3、完善规章制度、完善研究档案资料、撰写相关论文、案例等。

第三篇: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调查报告

城关小学一年级三班学生行为习惯

调查报告

一、调研慨况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正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为了更好地对一年级学生进行习惯培养教育,我于204年4月,对我校的一年级三班学生的健康知识及行为习惯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特点,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客观依据。一年级三班共有学生36人,发出问卷36份,收回35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1、看书、写字姿势:能做到三个一65%;被提醒时才能做到33%;从不注意写字姿势2%。

2、和家长说再见:上学家长送到校门口,主动与家长说再见70%;不说的30%。

3、见到教师主动问好:主动问好90%;被动5%;低头走过5%。

4、与别人交流使用礼貌用语:经常使用88%;偶尔使用10%,从不使用2%。

5、饭前便后洗手:每次都洗手90%;有时洗手8%;太脏了才洗手2%。

6、勤洗澡:勤洗85%;不常洗15%。

7、校内发现脏物主动捡起 :主动捡起来70%;有时会捡起来10%;装作没看见20%。

8、帮助有困难的人:主动帮助65%;有时帮助25%;从不帮助10%。

9、发生冲突时主动谦让:能谦让80%;和同学理论15%;动手打架5%。

10、主动承认错误:主动承认70%;教育下承认 25%;死不承认5%。

11、能认识简单的交通标志,知道一些常用的急救电话:认识、知道的86%,了解一点的10%,不太熟悉的4%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一)课中渗透,注重引导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培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各科教材中都程度不同地渗透着行为规范的教育内容,教学活动又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它所使用的时间最充足,频率最稳定。在教学中渗透着行为规范内容并进行潜移默化的养成教育,学生容易接受,效果也比较明显。新课改十分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每册课本都安排此项内容

(学习习惯篇)。因此,我们教师都应认真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思想教育素材,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定明确的德育目标,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尤其是语文、数学、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健康教育、体育等涉及养成教育内容最直接的学科,更应充分发挥教育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树立榜样,身先垂范

模仿大人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特别希望从具体的人身上找到学习的目标,并做为模仿的对象。所以他们喜欢模仿自己崇拜的人,根据他们善于模仿的这一特点,使他们在榜样的鼓舞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可以以伟人名人故事为榜样教育学生。如向学生介绍毛主席少年时在雨天帮助毛四阿婆收稻谷的故事,引导他们养成“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和残疾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列宁小时候的故事,引导他们养成不说谎话,诚信待人的良好习惯。

其次是用学生中的榜样教育学生的良好行为。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作业工整、讲究卫生的学生,可以在班上评选出“学习星”、“劳动星”、“文明星”、“卫生星”“希望星”等等。由于这些榜样是在学生中产生的,因此,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更容易被其他学生理解和接受,并激起上进心,使他们自觉模仿形成习惯。

最后,要注意教师本身所起的榜样作用。在学校教师是学生最崇拜的人,所以教师是学生最经常、最直接的模仿对象。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把教师看成完美无缺的人物,一切都要向老师学习。因此,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及其深远的影响。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习惯,尽力使自己的言行大方得体,给孩子们树立好的榜样。

(三)常规教育,反复训练

行为习惯的教育要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做到落实。班主任、科任教师要密切配合学校规定,抓住契机,开展扎实的训练,才会卓有成效。比如开展“上下楼梯靠右行”这一训练时,边训练走边讲解,特别是楼梯转角处,给学生强调:上楼时走黄线外面,下楼时应该走黄线内面。每个班都必须训练。对于部分有困难的学生,要开展了单独训练,让所有学生真正明白“靠右缓行”该怎样做。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周选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其中一条内容变成短小易懂易记的儿歌进行学唱,要求学生认真执行;并让班干部组成行为规范检查小组,由组长负责将当天的情况记录下来,作为评比的依据,有奖有罚。学校也可将某月定为行为规范月,对学生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

在课堂上、班会上、活动中,都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去做。培养他们按时上学、准时回家、认真听课、认真读书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一次不

行,就两次、三次,通过训练,学生就习惯成自然。所以应该注意使学生事事时时严格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长期坚持不懈,并且要督促检查,不能忽松忽紧。

(四)环境优美,潜移默化

环境对人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班级努力追求育人环境的构筑。如:班训上墙,教室内设置文明警示语,展示学生特色作品等,美化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优良行为品质的养成。通过耳濡目染,使养成教育的各项要求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

(五)家校合作,同步培养

家校结合,形成合力。小学生的一半时间在学校度过,还有一半时间在家里度过。更多的学生在学校形成的良好习惯,经过一个假期,不知不觉就丢失了,而他们接触社会机会不多,可见家庭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家长在家要留心观察孩子的表现,及时提醒他们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杜绝不良习惯的养成。

每学期举办一次“优秀家长”评选工作,家长把自己教子的科学方法及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做法用书面的形式总结出来,评选出好家长。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学生做到在校在家一个样,促进行为习惯的内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保持教育连续性,提高教育实效性。这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时时都生活在良好的教

育氛围中。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就尤为重要,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从小抓起,它需要学生长期的努力,也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这样持之以恒,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受益终身。

第四篇:农村寄宿制学生管理总结1

农村寄宿制学生管理总结

我校建校于1997年,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全校占地面积15.2亩,办学规模为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28名,教职工35人,经过十余年的办学,我们始终把保护师生生命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

一、建立校内安全管理制度。

校内安全管理制度,要结合学校实际,有自身的特色,确确实实的起到管理效果。

如我校的门卫制,门卫就只在每天学生上下课前后10分钟上岗,原因:一来学校没条件建门卫室,校园狭小,南面依山为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封闭式管理;二来人员配制不足,只能兼职。平时教职工出入都配有钥匙,人人都负有门卫职责,加之临校门有一学校学习用品服务点,服务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门卫。所以我校形成了人人都是门卫,上下齐抓共管的好局面。

学校行政、值周教师、学生、宿管员四级联动值周制。

我校的值周制度:分工明确,相互督促,互相联动。学生首先自治自管,值周老师全盘负责,宿管专人负责,昼夜巡查,行政监督,相互协调。使学校呈井然有序之貌。

最完全的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二、执行力。

各项制度能否起到确实有效的作用,最主要的取决于学校对制度的执行力。

1、分工明确,落实到人,明确职责。

2、签定安全责任书。

班主任安全责任书;

科教师安全责任书;

宿管员安全责任书;

食堂人员安全责任书。

3、建立有效的相互监督、落实机制。

4、工作成果与履考挂钩。

三、预防为主。

安全的重点在防范,预防工作是全部安全工作的出发点。

1、重视硬件设施的安全投入,避免风险。

2、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和训练,使他们能识别危险,预防危险的发生。

以预防为主,减少和防止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为孩子的幸福成长奠定基础。

四、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寄宿制学校的首要工作。

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多,学生生活在学校,学习在学校,加之我校校园狭小,463名师生员工就长年生活在15.2亩的校园里,矛盾就显得更加突出。所以养成教育才是确保校园长治之安的基石。

五、建立完善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度。

我校紧临高山,师生宿舍依山而建。最小距离不足半米,历史上曾发生过小范围的泥石流,加之我乡是地质灾害重灾区。所以我校在当地教育局和乡政府的指导下建立了相应的应急预案,每学期组织二次全体师生参加的预案演练,白天一次,夜晚一次。

六、培优帮扶,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帮扶生往往是校园人身伤害的高发人群,我乡又是峨山县劳动力转移的大户,许多帮扶生家里仅有老人,不能有力地对孩子监护。故而我校采取如下对策:

1、建立培优帮扶制度,不“丢弃”任何一个学生;

2、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不疏忽每一个隐患,也不放过表扬他们的每一个进步;

3、促使老师向口勤、腿勤、心善方向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七、身心并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安全工作应把学生身体安全和平心理安全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只着眼于学生人身安全,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同治标弃本,难保安全。人的心理和生理是密不可分的,心理的问题常常引出人身安全问题。故而学生的心里健康问题应列为学生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生的学习、生活并重,二者不可偏废,否则难以可持续发展,更会埋下安全隐患。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让学生活得精彩,学得带劲。

通过长期不懈的抓安全工作,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我校2004、2005、2006连续三年被峨山县教育局授予目标管理及教学质量一等奖。2005年被云南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2007年1月被峨山县人民政府评为“峨山县第五届文明单位”。

在取得一点成绩的同时,我校面临着更多的困难,隐存着更多的危机:

1、硬件设施落后。

校内没有运动场;

生均占地面积过小,校园狭小而拥挤;

学生住于土木结构的小平房中,非常拥挤;

1/3的老师还暂住于D级危房中;

全校只用两台电脑。

2、“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由于我乡是省级贫困攻坚乡,没有任何企业。乡政府把劳动力转移定为发展我乡经济的工作重点,留守学生逐年增多,学校管理难度逐年增大。

3、教师观念陈旧,有的老师教书育人“几十年如一日”。方法、手段从不改变。现在的教法与一、二十年前一样,改变的只有热情消退,责任的缺失。

4、优生源流失。由于我县教育资源、办学水平极不平衡,我县各乡下的优生源大量流向县城双江中学学校在普及与提高的双重压力下顾此失彼,难以维系可持续发展。

虽然前途坎坷,但我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通过岔中人探索,努力勤奋工作。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充满期待。

------------------

第五篇: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早晚管理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日常管理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小学寄宿制产生的背景,然后笔者通过自身五年的住校生管理经验,分析了当前寄宿制学校在日常生活学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然后阐述了山区小学根据自身条件,如何解决当前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农村小学;寄宿制;学生管理

现阶段,由于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或外出经商挣钱,导致一大部分农村少年儿童成为留守儿童,所以农村小学推行寄宿制学校建设,是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寄宿制小学特有的优势,有助于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学习,让他们得到在家无法得到的照顾和管理,使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快乐健康成长。

我校是地处铜梁县最偏远的农村山区小学,学区面积广,道路崎岖,学生上学困难;而且近80%的学生家长都是由于家庭贫困常年在外务工,大部分少年儿童都是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他们放学后的学习和生活得不到健康的管理。鉴于这种情况,我校于2004年秋期开始就实施小学生寄宿制学习,出于学校工作安排,我担当学生寄宿制管理也已经5年,对寄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作了仔细的观察和分析。

一、当前寄宿制学校在日常生活学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地广人稀的山村小学来说,学生实行寄宿制学习确实是一件好事情,不但方便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也减轻了农村留守老人照顾孙辈生活的负担;但是寄宿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也同时加重了学校的师资安排和住宿不便,存在许多的管理问题。

1、学生住宿条件差,宿舍不达标给住校生管理带来不便 由于寄宿制学校现在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寄宿制学校校舍面积基本上都不达标,学生宿舍也不达标,比如我校在开始实施寄宿制时,就是将教室改造成学生宿舍使用,一间宿舍同时住三四十名学生,宿舍内无供水和厕所,学生洗漱极不方便,晚上更是要跑到离宿舍一两百米的厕所进行大小便,更别说热水和澡堂了,使学生住校期间无法换衣服、洗澡;学校没有配建学生餐厅,学生只能露天就餐,这些不利因素,必然给住校生的日常管理带来不便。

2、偏远山区教师力量不足,缺乏住校生管理师资,住校学生放学后处于无人看管状态

从小学放学之后,一直到第二天小学生开始上课,这一大段时间都属于寄宿制学生在校生活和学时间,这段时间比小学生白天在学校上课的时间还长。如果学校不加强管理,这段时间的寄宿学生最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经过一天的教学活动之后,大部分教师已经离校返家,由于偏远山区的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校在维持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后,往往抽不出师资力量来管理放学后住校生的活动情况,这时候的寄宿学生经常就处于一种无人看管的状态,他们随意安排着这段时间,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就容易出现如学生随意出校门、相互之间做危险游戏等问题。

3、寄宿学生缺乏纪律意识,生活懒散,生活卫生习惯差,给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在学校寄宿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因素,以及多数是留守儿童的原因,导致大部分学生的自理能力差,他们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在家里没有进行良好的培养,所以他们在学校寄宿时,对自己的生活和卫生习惯都不注意养成,如学生的脏衣服、臭袜子乱扔乱放,有的学生住校期间从不漱口、洗脸洗脚等等,以至于一走进学生寝室,就有一股刺鼻的怪味。而且由于寄宿学生以前在家里都是由家长监管,对作息时间和作息制度没有一定的认知,所以在住校的过程中,容易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作息安排不遵守,晚上不按时睡觉,早上又不按时起床,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住校生各项活动,生活学习懒散。

4、住宿生的管理经费没有保障,也将导致学校对住校生安排管理师资时放不开手脚

住校生一天24小时吃住在校,用水、用电、及维修等的费用开支大,管理老师的管理费没有得到落实,而目前学校的公用经费十分有限,根据近几年来的管理经验,每生一年的管理费用两百元左右,久而久之将造成学校负新债,给学校的正常运转带来了困难,这样就会导致学校不可能安排充足的师资来对住校生进行管理,造成对住校生的管理松懈。

二、解决当前住校生管理问题的方法

1、规范学校住校生管理制度,重点抽调师资对住校生进行管理 宿舍是住校生走出教室之后的家,同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这里也需要和谐,需要温暖,需要快乐,学校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幸福温馨的环境,使他们在快乐中生活,在快乐中学习,让他们在这个家里享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真情也回报真情,提升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但同时也要加强宿舍管理,规范化学生生活行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制定宿舍各种管理制度。制订《内务检查记录表》、《寝室公约》、《住校生作息制度》等制度,利用开学典礼、每周升降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班会等时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学习等让学生人人知晓学校校规校纪,从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二、抓宿舍“军事化”管理。训练学生做到:毛巾叠成一条线、口杯摆放一条线、牙刷倾斜一条线、被子摆向一条线、鞋子摆放一条线、盆桶摆放一条线;室内整洁做到:地面无纸屑、墙上无印迹、室内无垃圾、桌内无杂物、窗台桌面无积灰、桌面无涂刻。使宿舍就像在军营里的一样整洁。通过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克服生活懒散、拖沓、杂乱无章的生活作风。形成生活有节奏、有规律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一生受益无穷。

第三、增强住校生管理的师资力量。期望上级部门能够根据寄宿制学校的实际情况,配备充足的师资力量,让学校能够安排专门的住校生生活管理老师,从放学时开始,对住校生进行时时跟踪管理,不能发生管理脱节情况,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住校生在学校产生的问题。

2、开展丰富多彩的住校生文娱活动,加强对住校生的课余安排和管理

陶行知先生1921年在《中国教育实验之必要》一文中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前进的生活就是前进的教育,倒退的生活就是倒退的教育。”学生课外生活的方向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体、思想、品德、道德素养的发展。所以课余生活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放学开始到学生晚上睡觉的一大段时间里,学校只有通过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让寄宿学生在休闲和娱乐中,获得社会经验而进入社会,从而获得身心舒畅、个性发展、人格完善和个人成长,进而确立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在这几年中,我校组织住校学生分别开展过象棋比赛、篝火晚会、讲故事等等活动。

3、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硬件资源让住校学生健康成长,让学校有限的资源为住校生服好务

农村偏远山区小学的教学硬件资源虽然比不上城区学校,但是自从举办了寄宿制之后,学校就利用晚辅时间组织住校学生到图书室看书,阅读各类课外书籍,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学校还利用有限的几台电脑,为住校生安排了一间亲情聊天室,让学生通过网络与家长进行视频聊天,让住校的孩子时时感受来自父母的关爱,同时也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使“亲情聊天室”真正成为住校生与父母情感交流的“亲情之家”。

4、上级部门加大寄宿制建设投入,完善寄宿学校基本设施建设,有利于住校生的生活和学习

为了改善寄宿制学校住校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健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只有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资金和人力保障,认真落实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计划,让学生有符合标准的学生宿舍、学生食堂、饮用水、厕所、学生澡堂,切实解决好寄宿制学校的维修改造和学生“就餐难、如厕难、住宿难”等问题。

截止目前,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制约着寄宿制学校的发展,有着不利于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前提,也不利于住校生的健康成长,但是农村小学寄宿制的举办确实解决了农村广大儿童上学难的问题,为外出务工的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所以,我们只能在上级领导的关心照顾下,克服困难,摸索着为寄宿的孩子们服好务,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下载农村寄宿制学生行为习惯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寄宿制学生行为习惯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

    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 长顺县周培云 农村人口比较分散,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重新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加大了校家距离。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耽误了很多宝贵时间,来到学校又疲惫......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日常管理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日常管理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小学寄宿制产生的背景,然后笔者通过自身五年的住校生管理经验,分析了当前寄宿制学校在日常生活学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

    浅谈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

    浅谈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 [来源:巴东东壤中心小学 | 作者:刘宏宣 | 日期:2010 年3月29日 | 浏览2953 次] 字体:[大 中 小]农村人口比较分散,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重新合理规......

    关于我县农村寄宿制小学运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县农村寄宿制小学运行情况的调查报告来源:作者:郭向阳 刘建才 崔宽宏 时间:2008-12-23 点击:1325为了进一步巩固我县寄宿制学校建设成果,促进我县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

    关于我镇农村寄宿制小学运行情况的调查报告(本站推荐)

    商桥镇农村寄宿制小学运行情况调研 为了进一步巩固我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成果,促进我镇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特对寄宿制小学实际运行过程中凸显的利弊进行专项调研......

    农村留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农村留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课题研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也要面对许多困难。 首先,从课题组成员本身来看 我校学生多,教师少......

    寄宿制小学调查报告

    完善寄宿制小学管理,创新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2006年,我县率先在全省进行学区建设改革,实行集中办学,规模办学,优化教育资源,提高了农村小学的竞争力,提高了办学效率和办学效果,为真正......

    谈谈农村寄宿制

    谈谈农村寄宿制几年前就听说过在农村有条件的的地方要实施寄宿制,可是到现在都还没有得以实施。今天第一节课上,主任匆匆来到教室问:“宝山、龙潭的同学哪些愿意住校?”大家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