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审计厅关于印发审计业务规范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09:07: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审计厅关于印发审计业务规范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审计厅关于印发审计业务规范的通知》。

第一篇:山东省审计厅关于印发审计业务规范的通知

山东省审计厅关于印发审计业务规范的通知

(鲁审法字[2011]38号)

厅届各单位:

《山东省审计厅审计业务规范》已经厅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二日

山东省审计厅审计业务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审计行为,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防范审计风险,根据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厅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是对审计(含专项审计调查,下同)项目计划、实施、审理、执行等全过程的重点环节和程序作出的质量要求,是厅机关和审计人员履行法定审计职责的行为准则。

第三条 本厅实施的所有审计项目均应遵守本规范。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本厅的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加本厅审计业务,也适用本规范。

第四条 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应当恪守严格依法、正直坦诚、客观公正、勤勉尽责、保守秘密的基本审计职业道德。

第二章 审计计划

第五条 本厅组织实施的所有审计项目,均应纳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审计项目计划之外,任何单位不得自行安排或向下级审计机关下达审计任务。

第六条 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办公室负责审计项目计划的编制、调度、调整和检查。省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项目,由行政事业综合处牵头提出初步安排意见。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由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提出初步安排意见。各业务处室可根据审计目标任务,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安排审计项目计划的建议。

第七条 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实行“两下两上”的办法。办公室提出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安排的指导意见,各业务处室调查审计需求,初步选择审计项目;办公室对初选审计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评估审计资源,确定备选审计项目及其优先顺序,征求业务处室意见后,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草案,经总审计师、分管厅领导、厅长审核后,报经厅长办公会审定。

第八条 审计署统一组织安排的审计项目,按照上下对口的原则确定实施单位。相关业务处室应按照要求及时与署对口业务司联系,提出落实方案。

第九条 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的规定报经省长批准,并向审计署报告。

第十条 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中确定对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金融机构进行审计的,应当自确定之日起7日内告知列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企业、金融机构。

第十一条 审计项目计划一经确定并下达,不得擅自变更。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计划的,有关业务处室应写出书面调整报告,经办公室审核后,报厅长办公会研究决定。

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计划需要调整的,向审计署提出书面调整意见。

第十二条 审计项目的授权由办公室统一管理。省属单位(项目)的授权,由办公室审核汇总各市审计局申请名单,并会商有关业务处室,提交厅长办公会研究后,下达授权审计通知。中央单位(项目)的授权,按照审计署有关审计事项授权的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领导交办和部门委托的其他审计事项,由办公室按照业务分工提出初步安排意见,经总审计师、分管厅领导、厅长审核后,报厅长办公会审定,由有关业务处室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实行月度报告制度。办公室定期检查、通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评估执行效果。

业务处室应当按有关规定向办公室报送审计项目计划进度,填报审计情况统计报表。

第十五条 本厅实施的审计项目,分为一般审计项目和重要审计项目。

办公室结合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编制,拟订重要审计项目计划和审计结果公告计划,经总审计师、分管厅领导、厅长审核后,提交厅长办公会审定。

第三章 审计方案

第十六条 本厅统一组织下级审计机关或多个审计组对行业、专项资金等实施审计或审计调查,相关业务处室应当编制审计工作方案。

省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方案由财政处牵头组织相关业务主管处室编制。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由相关业务主管处室负责编制,并与经责办会商后提交审批。

第十七条 审计组在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的基础上,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确定审计重点和应对措施,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审计实施方案应与审计工作方案相衔接,审计工作方案确定的审计工作目标、审计重点、审计工作要求等应在审计实施方案中具体化。

采取跟踪审计方式实施审计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对整个跟踪审计工作作出统筹安排。

第十八条 一般审计项目的审计方案由总审计师审核、方案编制处室的分管厅领导审签;重要审计项目的审计方案,还应经业务会议或厅长办公会审定,厅长审签。

第十九条 审计实施方案原则上应当在审计组进点后 10个工作日内编制完成,有特殊情况,经分管厅领导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10日。审计组应当在审计实施方案审定后3日内,报所在业务处室和法规处备案。

已经下达审计工作方案的,有关审计实施方案在报分管厅领导审批前,应当提交编制或牵头编制审计工作方案的处室审核,预算执行和同类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比较集中的,也可由编制或牵头编制审计工作方案的处室组织有关业务处室通过小型会议等方式共同讨论审核。

第二十条 审计组实施审计过程中,应当持续关注已作出的重要性判断和对存在重要问题可能性的评估是否恰当,及时作出修正,调整审计应对措施,并及时调整审计实施方案。调整审计目标、审计组组长、审计重点、现场审计结束时间等事项,应当报经厅长批准。

第四章 审计实施

第一节 组成审计组

第二十一条 在实施项目审计前组成审计组,实行审计组组长负责制。审计组组长由业务处室负责人提出建议人选、报分管厅领导确定;主审由审计组组长确定,主审履行其规定职责和审计组组长委托履行的其他职责。

组成审计组时,审计组组长应当了解审计组成员可能损害审计独立性的情形,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避免损害审计独立性。

第二十二条 符合《山东省审计厅聘请外部专业人员参与审计管理办法》中规定条件的,可以按规定程序聘请社会中介机构或者其他机构专业人员参与审计。

第二十三条 审计通知书应当在实施审计3日前(不含送达日、进点日和法定节假日),向被审计单位送达。遇有办理紧急事项的、被审计单位涉嫌严重违法违规的或其他特殊情况,经省政府批准,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

审计通知书可以附提供资料清单,应当向被审计单位告知审计纪律要求。

采取跟踪审计方式实施审计的,审计通知书应当列明跟踪审计的具体方式和要求。

实行送达审计的,应当在审计方案中明确审计方式;审计通知书附件中应当指明送达时间、地点。

第二节 审计方式

第二十四条 全省范围内统一组织的行业性审计项目,原则上应对主管的一级部门或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下属二、三级单位名单附后;特殊情况,可按系统内的主要单位分别立项,分别下达审计通知书,但必须写出综合审计报告。

第二十五条 预算执行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进行的项目,预算执行年度在任职期间内的原则上应作为一个项目实施,下达一个审计通知书,通知书中应同时明确预算执行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编制两个审计实施方案,分别明确预算执行和经济责任的审计目标、范围、内容、重点及审计应对措施;可分别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应按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的要求引用预算执行审计的相关成果;审计项目完成后按一个审计项目立卷归档。

第二十六条 审计组进点实施审计时,应当在被审计单位的显著位置张贴审计公示,公示审计内容、审计纪律、监督电话等。

第二十七条 对审计对象范围较多、审计内容复杂以及首次进行审计的重要审计项目,在实施审计的第1日,应由分管厅领导带领审计组到被审计单位,召开由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其他有关人员参加的审计进点会议。

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另有要求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八条 被审计单位在济南市区的下列项目应实行送达审计:

(一)一般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审计;

(二)一般行政(包括党的部门和群团组织)、事业单位、管理性公司的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及其他专项审计;

(三)一般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性公司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四)一般国家建设项目的预决算和财务收支审计;(五)需查阅会计资料的专案审计;

(六)多次审计认为会计核算比较规范,便于进行送达审计的其他审计项目。

其他审计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送达审计和就地审计相结合。对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可实行送达审计,对政府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实行就地审计;对业务较少的集团公司本部和规模较小子公司可实行送达审计,对规模较大子公司实行就地审计。

第三节 审计证据

第二十九条 审计组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应当编制调查了解记录,并将收集的相关资料和取得的审计证据附在调查了解记录之后。

第三十条 审计人员应当取得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提供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书面承诺。审计组应当在开始实施审计时向被审计单位提出承诺要求,在审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持续提出书面承诺的要求。对审计涉及的被审计单位的下属单位,应对所涉及的有关单位采用分层次、分单位承诺。承诺日期不得迟于现场审计结束日。

第三十一条 审计人员取得证明被审计单位存在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以及其他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证据材料,应当由提供证据的有关人员、单位签名或者盖章(所有证据均应盖章),移送事项等重要审计证据的复制件盖章时还应加注“与原件一致”说明。不能取得签名或者盖章不影响事实存在的,该审计证据仍然有效,但审计人员应当在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中注明拒绝签名或盖章的原因等。

审计事项比较复杂或者取得的审计证据数量较大的,可以对审计证据进行汇总分析,编制审计取证单,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

除补证事项外,审计取证应当在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对象意见前完成。

第三十二条 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资料、资产可能被转移、隐匿、篡改、毁弃并影响获取审计证据的,应当依法采取相应的证据保全措施。

封存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和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的,应当持厅长签发的封存通知书,并在依法收集与审计事项相关的证明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后解除封存。封存的期限为7日内,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7日。

对被审计单位在金融机构的有关存款需要予以冻结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第三十三条 在审计过程中,因行使职权受到限制而无法获取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或者无法制止违法行为时,可以根据需要,提请有权处理的机关或者相关单位予以协助和配合。

第三十四条 审计人员需要使用有关监管机构、中介机构、内部审计机构等已经形成的工作结果作为审计证据的,应当对该工作结果作出判断,获取相应的审计证据,取得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的盖章和签名。

第三十五条 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应当持续评价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凡是能够取得原始资料的应当收集原件、原物;不能或者不宜取得原始资料的,可采取复制、复印、拍照等方式取得证明材料。

已采取的审计措施难以获取适当、充分审计证据的,审计人员应当采取替代审计措施;仍无法获取审计证据的,由审计组报请审计机关采取其他必要的措施或者不作出审计结论。第三十六条 审计取证单由负责取证的审计人员编制,并签字负责。对由多名审计人员共同查证的审计事项,应由多名审计人员共同签字。

第四节 审计记录

第三十七条 审计人员应当真实、完整地记录实施审计的过程、得出的结论和与审计项目有关的重要管理事项。

审计记录包括调查了解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和重要管理事项记录。

第三十八条 审计工作底稿主要记录审计人员依据审计实施方案执行审计措施的活动。

审计人员对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每一个审计事项,均应当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一个审计事项可以根据需要编制多份审计工作底稿。

第三十九条 审计证据材料应当作为调查了解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的附件。一份审计证据材料对应多个审计记录时,可以将审计证据材料附在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审计记录后面,并在其他审计记录中予以注明。

调查了解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日期,应当在取得相关证据后。

第四十条 重要管理事项记录应当记载与审计项目相关并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管理事项。重要管理事项记录可以使用被审计单位承诺书、审计机关内部审批文稿、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审理意见书或者其他书面形式。

第四十一条 审计组起草审计报告前,审计组组长应当根据国家审计准则的规定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审核,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出予以认可、责成采取进一步审计措施获取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纠正或者责成纠正不恰当的审计结论意见。

第五节 重大违法行为检查

第四十二条 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保持职业谨慎,充分关注可能存在的重大违法行为,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涉嫌经济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

重大违法行为,是指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违反法律法规、涉及金额比较大、造成国家重大经济损失或者对社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行为。

第四十三条 实行重大审计事项报告制度。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项和问题,审计人员应当及时报告审计组长;审计组长核实确认后,应当及时向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分管厅领导报告,同时向厅长报告。

第四十四条 审计组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时,应当至少2人实施,并向被调查者出示审计通知书副本和审计人员的工作证件。

审计人员应当依法取得有关证明材料,形成调查了解记录,并由被调查者签名和盖章。

第四十五条 审计组就审计事项向金融机构查询被审计单位的各项存款时,应当至少2人实施,出具由厅领导签发的《协助查询单位账户通知书》和工作证件,并提供被审计单位的开户银行名称、账户名称及账号。对因群众举报等原因,无法提供被审计单位准确的账户名称及账号的,应当向有关金融机构作出说明。

第四十六条 查询被审计单位以个人名义在金融机构的存款,应当有证据证明是被审计单位以个人名义存储公款,并经厅长批准签发《协助查询个人存款通知书》。

第四十七条 审计过程中发现明显涉嫌犯罪的,可以依法提请有关机关予以协助。对违纪案件和涉嫌犯罪案件的审计结束后,应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不得隐瞒审计发现的违纪和涉嫌犯罪案件,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移送。

第五章 审计报告

第四十八条 审计组实施审计或者专项审计调查后,应当提交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含专项审计调查报告,下同)。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经审定后,应当出具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遇有特殊情况,可以不向被调查单位出具专项审计调查报告。

第四十九条 审计报告的内容除国家审计准则的一般要求外,还应包括:

(一)审计发现的移送处理事项的事实和移送处理意见,但是涉嫌犯罪等不宜让被审计单位知悉的事项除外。

(二)审计期间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已经整改的,审计报告还应当包括有关整改情况。

(三)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还应当包括被审计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并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界定其应承担的责任。

(四)核查社会审计机构相关审计报告发现的问题,应当在审计报告中一并反映。

(五)行业审计或统一组织项目有其他要求的内容。第五十条 采取跟踪审计方式实施审计的,审计组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以厅机关名义及时向被审计单位出具《跟踪审计意见单》,并要求其整改。

跟踪审计全部结束后,应当出具厅机关的审计报告,反映审计发现但尚未整改的问题,以及已经整改的重要问题及其整改情况。

第五十一条 审计组在起草审计报告前,应当讨论确定审计目标的实现情况、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完成情况、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等有关事项。审计组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和审计报告讨论的过程及结论,作为重要管理事项记录。

第五十二条 审计组组长应当确认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已经审核,并从总体上评价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

第五十三条 审计组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以审计认定的事实为基础,在防范审计风险的情况下,按照重要性原则,从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方面提出审计评价意见。

审计组应当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适当或者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评价意见。

第五十四条 审计组应当在现场审计结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计组审计报告的起草工作,特殊情况经分管厅领导批准可延长10个工作日。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经分管厅领导审定后,以厅机关的名义征求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和拟处罚的有关责任人员的意见。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还应当征求被审计人员的意见,必要时,征求有关干部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

审计报告中涉及的重大经济案件调查等特殊事项,经厅领导批准,可以不征求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人员的意见。

第五十五条 被审计单位应当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 10日内提出书面意见,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10日内没有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

第五十六条 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被审计人员或者有关责任人员对征求意见的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审计组应当进一步核实,并根据核实情况对审计报告作出必要的修改。

审计组应当作出“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意见的说明”,逐项说明采纳被审计单位意见的情况和原因,并由审计组长签字。对被审计单位或人员未在法定时间内提出书面意见的情况,也应作出书面说明。

第五十七条 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的审计报告原稿应予保留,不得遗弃或者修改,存入审计档案。

第五十八条 对被审计单位或者被调查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进行处理处罚的,审计组所在业务处室应当起草审计决定书。

第五十九条 实施处理处罚时,应遵循法律适用的原则和规定。应当先处理归还原位,后进行处罚,不得以处罚代处理。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处罚,但应依法作出处理。审计处罚时效从违法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第六十条 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文书中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应合理归类,按照重要性原则排序,并分别引用定性、处理或处罚的依据。

在引用法律和法规时,应列明文件名称、具体条款号及条款内容;在引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应列明发文单位、文件名称、发文号、具体条款号及条款内容。

第六十一条 审计或者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依法需要移送其他有关主管机关或者单位纠正、处理处罚或者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事项,审计组所在业务处室应当起草审计移送处理书。

(一)对违反国家规定的非财政、财务收支行为需要处理处罚的,移送给对该事项有管理及处理处罚权限的财政、建设、工商等有关主管部门处理。

(二)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或者违反审计法的行为,需追究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党纪政纪责任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分别移送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以及纪检监察机关处理。

(三)对违反刑事法律,符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有关要求,涉嫌构成贪污贿赂罪、挪用公款罪、渎职罪等职务犯罪,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移送同级检察机关处理。

(四)对被审计单位及有关人员违反刑事法律,根据刑法关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规定涉嫌构成犯罪,符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要求,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移送同级公安机关处理。

第六十二条 对审计过程中需要移送处理的事项,审计组所在业务处室代拟审计移送处理书,连同审计证据送法规处复核后,报总审计师、分管厅领导和业务会议审定。

审计实施结束后提出的移送处理事项,按规定程序办理。移送纪检监察、公安、检察机关的,移送处理书由厅长签发;移送其他部门的,移送处理书由分管厅长签发。

第六十三条 审计组应当将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被审计单位对报告的书面意见、审计组的书面说明、审计实施方案、审计记录、审计证据以及其他有关材料,报审计组所在业务处室复核。2个以上处室人员联合审计的,由审计组长所在业务处室复核。

第六十四条 审计中发现涉嫌重大违法犯罪问题、与国家财政财务收支有关政策及其执行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影响人民群众经济利益的重大问题等重大事项,可以采用专题报告、审计信息等方式,向省政府、审计署报告。

第六十五条 本厅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应按照计划规定要求汇总审计情况和结果,编制审计综合报告。必要时,审计综合报告应当征求有关主管机关的意见。

审计综合报告报总审计师、分管厅长、厅长审定后,向省政府和审计署报送,或者向有关部门通报。第六十六条 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每年汇总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形成审计结果报告,报送省政府和审计署。

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代省政府起草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稿),经省长审定后,受省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务委员会报告。

财政处负责起草上述两个报告。

第六章 审计审理

第六十七条 审计业务文书和审计综合报告由实施审计的审计组所在业务处室起草,并由专人进行复核,确保数据及勾稽关系等内容准确无误。审计组所在业务处室负责人应当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的规定认真履行复核职责,提出书面复核意见后报送审理。

第六十八条 审计组所在业务处室应当根据《山东省审计厅审计项目审理工作试行办法》的规定,将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结果类文书代拟稿及书面复核意见等审计项目相关资料,送法规处审理。

法规处接收业务处室的资料,应当办理签收手续,对报送资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的,退回业务处室补充完善。

第六十九条 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在报法规处审理的同时,还应将审计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及相关资料报送经责办审核。经责办按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规定审核,在收到有关审核材料后7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审核意见。

第七十条 审理主要采取报送方式进行。必要时,经总审计师和分管厅领导同意后,审理人员可以参加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的会议,或者到被审计单位向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了解相关情况。

第七十一条 审理人员以审计实施方案为基础,重点关注审计实施的过程和结果以及不同项目的统一定性处理口径。可以根据情况要求审计组补充重要审计证据,对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书进行修改。

第七十二条 审理人员应当对审理的主要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对审理发现的问题提出明确意见,出具审理意见书。

业务处室应当对审理意见的采纳情况逐一作出书面说明,不采纳的要说明具体原因。审理意见采纳情况的书面说明,作为重要管理事项记录应当归档。

第七十三条 审理人员应当在收到审理资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提出初步审理意见送业务处室。法规处根据需要,可以提请总审计师召开审理会议,进行集体研究讨论。

遇有重大项目或集中成批审理等特殊情况时,经分管厅领导批准可适当延长审理时间。

第七十四条 审理会议由总审计师主持,法规处负责人、审理人员、审计组所在业务处室负责人、审计组组长及相关人员参加。必要时,也可以吸收其他相关业务处室的人员参加。

必要时,经分管厅领导同意,审理机构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第七十五条 审理人员应将审理后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连同审理意见书报送总审计师审核。

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原则上应当由审计业务会议审定;特殊情况下,经厅长授权,可以由分管厅领导审定。

第七十六条 一般项目召开小型业务会议,重点项目召开大型业务会议。

小型业务会议由审计组所在业务处室的分管厅领导主持,总审计师、法规处、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行政事业综合处(预算执行审计项目)及审计组所在业务处室等相关人员参加。

大型业务会议由厅长或厅长委托的厅领导主持,法规处的分管厅领导、审计组业务处室的分管厅领导、总审计师、法规处、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行政事业综合处(预算执行审计项目)及审计组所在业务处室等相关人员参加。

第七十七条 召开审计业务会议,由法规处汇报有关项目的审理情况,经责办汇报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审计评价和责任界定审核情况。执行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参加审计业务会议,对审计执行事项发表意见。

审计项目主审负责审计业务会议的记录。“业务会议记录本”由各处室保管。

第七十八条 审计业务会议应当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审计业务会议决定。

审计业务会议决定由审计项目的主审起草,法规处审核,主持审计业务会议的厅领导审定。

第七十九条 审计决定书经审定,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决定与审计组征求意见的审计报告不一致并且加重处罚的,审计组所在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告知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并所取其陈述和申辩。

第八十条 对于拟作出较大数额罚款的处罚决定,符合听证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被审计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自收到告知书之日起3日内有权要求举行听证。较大数额罚款的具体标准按审计署的规定执行。

第八十一条 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经总审计师审核、厅领导签发后,审计组应分别按照下列要求办理:

(一)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审计建议书等审计结论文书在5日内一式三份送交执行机构,并办理移交手续,由执行人员向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或有关人员履行送达手续。

(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等结论性文书在5日内,送交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由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负责报送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及相关单位。

第七章 审计执行

第八十二条 建立审计整改检查机制,由专门机构负责督促被审计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整改落实审计结论。

第八十三条 执行人员在收到审计文书后5个工作日内,将需落实事项登记台账,将审计文书送达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协助执行的部门和受移送处理的部门,取得送达回证。

重要审计项目可到被审计单位送达并通报审计情况,提出落实要求。

第八十四条 执行人员应当定期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报告中的建议事项、整改事项,执行审计决定事项;向已过执行期限没有执行审计决定的被审计单位制发“催办函”;现场督办审计结论落实。审计执行过程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第八十五条 未落实到位事项需要履行专门的审批程序,由执行机构集中上报厅长办公会审定。执行机构汇报执行中采取的督办措施,对被审计单位未能执行审计结论情况的说明,以及与审计组所在处室的会商情况。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论或审计事项认定提出疑义的未落实事项,审计组所在业务处室相关人员列席会议,对有关情况进行说明。

执行机构根据厅长办公会议决定,办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提请省政府将重要事项审计结论的落实列入政府督查范围,对单位和责任人员处理处罚文书,审计结论落实资料移交手续等措施,督导执行审计结论。

第八十六条 定期召开省十一部门审计结论落实联席会议,通报审计结论落实情况和审计移送处理情况,研究解决审计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健全相应的沟通、协调机制。

第八十七条 对在审计执行中发现的审计结论中存在的重要错误事项,应当向厅长办公会汇报,采取相关措施予以纠正,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八十八条 执行人员定期汇总审计整改情况,向省政府报送关于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问题的整改情况的报告。

第八十九条 审计执行完毕,执行机构应当将审计执行资料、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决定报告、审计项目办结审批表等资料移交审计组所在处室立卷归档。

第八章 审计质量控制

第九十条 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审计组成员、审计组主审、审计组组长、业务处室、审理机构、执行机构、总审计师、分管厅领导和厅长分别按国家审计准则中确定的职责,对审计业务实行分级质量控制。

第九十一条 实行审计管理系统与现场审计实施系统信息交互制度。办公室、法规处、业务处室、信息中心及审计组均应按照制度规定要求,实现“OA”与“AO”两个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

第九十二条 审计组实施审计项目应严格遵守审计项目限时管理的规定。

第九十三条 实行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审计组成员、审计组主审、审计组长、业务处室负责人、法规处负责人和审理人员、执行人员、总审计师、厅领导违反审计法规和国家审计准则有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规定的,依照《山东省审计厅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试行办法》追究相应责任。

第九十四条 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审计厅审计结果公告试行办法的通知》进行审计结果公告。

第二篇:规范跟踪审计通知

关于规范在建项目跟踪审计的通知

审计机构:

为了进一步规范在建项目跟踪审计管理,及时发现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整改落实,现就在建项目跟踪审计报告等有关事项提出以下要求:

一、跟踪审计报告初稿提交期限

为了保证跟踪审计的及时性,要求在建项目跟踪审计上半年审计报告初稿提交截止期限为当年10月底,下半年审计报告初稿提交截止期限为下一年5月底,过期不予受理,将视为未完成审计约定任务。

二、跟踪审计报告提交流程

高管局负责组织在建项目跟踪审计报告初稿的交换意见。审计报告初稿上报高管局后,局组织机关相关部室,会同项目建设单位一起听取审计机构的汇报,对审计问题进行分析核实,对整改落实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审计报告交换意见稿,上报局领导审批后下发各建设单位进行整改。

三、监督审计问题的整改落实

加强审计问题整改落实的跟踪监督,在本期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中,逐条对上期审计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核实,未整改落实的须注明原因。

四、审计问题年终交流

为了避免审计问题重复发生,2015年年初,局机关将组织各审计机构及在建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已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报交流,对同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举一反三,防患于未然。各审计机构汇总整理2014及以前审计发现的问题,以PPT方式进行汇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抄送:各在建项目

年9月5日

2014

第三篇:安徽省审计厅

安徽省审计厅

皖审科“2009”24号

关于2009审计科研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市审计局,各审计学会,省经济责任审计局,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及时总结、提炼审计实践经验,进一步增强审计理论研究对审计创新和审计转型的指导、服务作用,根据我省审计工作实际,结合中国审计学会、审计署科研所2009重点研究课题安排,经研究,现将2009全省审计科研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开展审计工作在创新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研究

2009年是‚审计创新年‛,安徽审计在创新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是各级审计机关必须面对的课题。各市审计机关应围绕审计转型、审计创新中的总体及某个侧面(工作思路、方法、经验)开展研究,系统总结审计转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和展望安徽审计发展的趋势,为加速安徽崛起提供审计支持。该项研究由省审 —1—

计科研所、合肥市审计局牵头,完成时间为10月底。

二、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研究

加强专项审计调查是提升审计成果质量和提高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省审计厅要求2010年除审计署和省政府交办任务外,省厅自定项目以专项审计调查和绩效审计为主。审计调查在目的、范围、程序、评价、报告等方面有别于项目审计,因此,要把专项审计调查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方式进行研究,充分发挥专项审计调查在问责、问效中的建设性作用,为领导决策服务。各市审计局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某一专题进行研究,其中合肥、芜湖、淮南、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市审计局为重点研究单位,完成时间为9月底。

三、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转型研究

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2009年全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意见》,规定了政府、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六个方面的内容,以尽快实现经济责任审计从‚财务型‛为主向‚绩效型‛为主的转变。各市审计局要选择2009年实施的一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总结和研究的重点是:不同类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确定、审计内容和重点的把握、审计评价和责任界定、审计整改和结果利用。请各市审计局于2009年10月底以前提供总结和研究成果,争取于2009年底结集出版,以指导全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践。该课题由省审计科研所和省经济责任审 —2—

计局负责组织。

四、开展审计“免疫系统”论研究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为了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各市审计机关应围绕发挥‚免疫系统‛功能这一主题,对‚免疫系统‛论提出的理论基础、历史背景及‚免疫系统‛论指导下的审计项目评价标准、功能作用发挥等开展研究。该课题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市审计局承担,芜湖市审计局为具体牵头单位,完成时间为9月底。

五、开展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该课题由省厅综合法规处和省审计科研所负责组织,各市审计局在去年分工研究的基础上,按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审计计划管理、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评估、审计分析性复核方法、内部控制测评方法、审计抽样方法、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事项评价、审计档案、审计项目质量责任划分及责任追究、审计信息化与审计质量、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质量控制等子课题,由原承担子课题研究任务的审计局确定执笔人,按照专著的要求进行充实完善。初稿完成时间为今年年底。

六、开展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情况调研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管好用好新增 —3—

中央投资,关系到保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政府公信力的重大考验。为积极发挥审计监督在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建设性作用,服务领导决策,推动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各级审计机关应加强对我省新增中央投资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服务宏观决策角度提升审计监督层次,加速审计转型,服务安徽崛起。该项调研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完成时间今年年底。

七、积极参与中国审计学会、审计署审计科研所重点课题研究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2009重点研究课题为:1.公共治理视角下审计的职能作用研究;2.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途径和方式研究;3.新形势下国家审计为宏观调控服务研究;4.国家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研究;5.金融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预警和防范金融风险研究;6.金融监管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研究;7.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难点及对策研究;8.资源审计研究;

9.我国联合国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2009招标课题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基本理论;2.绩效审计指南;3.审计文化建设;4.审计职业道德建设;5.当前金融审计领域若干重大问题。具体包括如下3个分别招标的子课题:(1)会计政策对央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2)扩大内需: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3)我国新型的金融监督体系框架。对以上所列课题,各市审计局可根据自己的力量,有选择地开展研究,研究成果由省审计科研所 —4—

和省审计学会秘书处负责推荐。

八、组织全省优秀审计科研论文评选活动

为提高审计人员参加审计科研的积极性,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利用,省审计厅将组织对近两年(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全省审计人员在全国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审计科研论文进行评优,请各市审计局做好推荐上报的准备工作。具体评选要求和时间另行通知。

二〇〇九年四月十三日

—5—

主题词:审计科研工作通知

安徽省审计厅办公室2009年4月13日印发

—6—

第四篇:浙江省审计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审计厅审计发现问题处置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审计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审计厅审计发现问题处置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审计局、省厅各处室、直属各单位:

《浙江省审计厅审计发现问题处臵管理办法》已经厅长办公会议审定,现予印发。请厅机关各部门遵照执行,各市、县(市、区)审计局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参照本办法执行。如有不明之处,请咨询办公室、法规处。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浙江省审计厅审计发现问题

处置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审计发现问题处臵行为,促进被审计单位及时整改,最大程度提升审计价值和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审计在经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审计发现问题,是指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和审计调查查实的,违反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标准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和相关管理事项。

第三条 审计发现问题可以通过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综合报告、审计结果公告等法定审计结果文书反映,也可以采取审计信息、专报等形式反映。

第四条 根据审计发现问题的性质、数额及其产生的后果进行处臵。

第五条 选择审计发现问题处臵方式应当关注下列因素:

(一)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审计职权范围;

(三)问题的性质、金额、情节、原因和后果;

(四)对同类问题处理的一致性。

第六条 审计发现问题处臵方式主要包括口头责令纠正、审计整改联系单、审计报告、审计决定、责令监督整改、审计建议书(函)、专题报告党委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移送相关部门、审计结果公告。

选择处臵方式应作为审计重要管理事项进行记录。第七条 口头责令纠正处臵方式适用审计实施中的以下情形:

(一)纯技术性差错问题(计算差错、理解偏差的问题);

(二)涉及款额较小、情节轻微,且能主动消除或者恢复原状的问题。

审计组在口头交换意见时,责令纠正。问题整改结果经审计组讨论确认,一般不再在审计报告中反映。

第八条 审计整改联系单处臵方式适用于驻地跟踪审计法定审计对象发现问题。由驻地审计人员经其所在部门负责人批准,以厅机关名义发《审计整改联系单》(一式二份,一份送被审计单位,一份审计机关留存归档),提出整改要求,通知被审计单位即时整改。

第九条 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处臵方式适用情形: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管理活动事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以及有关管理活动事项,除口头责令纠正事项和涉密事项外,在审计报告反映。

可恢复原状的问题,并在出具审计报告前完成整改提供相应整改的证明材料,经审计组讨论确认,分管厅领导批准,在审计报告反映,不再出具审计决定。在出具审计报告时未能提供恢复原状证明材料的,采用审计决定纠正处臵方式。

第十条 责令监督整改处臵方式适用于延伸审计(调查)发现的延伸单位问题。审计机关责成被审计单位监督整改,监督整改情况由被审计单位随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的整改情况一并书面报送审计机关。

第十一条 审计建议书(函)处臵方式适用情形:

(一)没有定性处理依据的问题;

(二)体制、机制、制度、管理等缺失或不完善的问题;

(三)可以改善的绩效问题。

第十二条 专题报告、审计信息等报告本级党委、政府处臵方式适用情形:

(一)审计发现问题属于重大问题,经厅长批准,采用先专题报告、审计信息等报告本级党委、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再行处理。

(二)审计发现问题属于以下特别情形的,经厅长批准,采用专题报告党委、政府处臵方式。因审计手段有限,需多个部门联合查处的问题;不及时查处会造成更大损失且需多部门联合查处的问题;属于具有典型性、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属于体制性、机制性、制度性的问题。

专题报告、审计信息中一般应同时报告问题整改的进程,涉及重大案件线索或其他需要及时报告的除外。

第十三条 移送处理处臵方式适用情形:

(一)审计发现问题属于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需采取审计法第45条规定处理措施以外处理措施的问题;

(二)审计发现问题属于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需采取审计法第45条、审计法实施条例第49条通报批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以外处理措施的问题;

(三)不属于财政财务收支行为的问题;

(四)属于非法定审计对象的问题。

第十四条 移送单位选择管理。审计组要了解移送问题发生单位的系统组织结构、单位性质、涉及人员身份,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财政财务隶属关系、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行政管理(或许可)权限选择移送单位。对垂直管理的事项,移送其上一级主管部门。

移送纪检、公安、检察的事项,经业务处、法规处与纪检、公安、检察相关部门会商后,确定其移送单位。

第十五条 审计结果公告处臵方式适用情形:

(一)涉及民生、全省性的社会公共资金(基金)审计结果实行广域公告,书面印发至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并同步在浙江省审计厅门户网站公告。

(二)单一个体性的审计结果一般实行局域公告或通报,书面印发至相关单位、部门。必要时,也可以同步在浙江省审计厅门户网站公告。

公告审计和审计调查结果的项目,一般在审计整改期限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公告。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在征求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干部意见中和出具审计报告中明确审计结果公告的时间。特殊项目从其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不能完成整改的,按审计报告、审计决定所规定的期限整改。审计组可根据审计发现问题情况设定整改期限,但在收到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之日起90天内必须向厅机关提交书面整改情况报告。审计组所在部门要跟踪督查整改进程。

第十七条 审计组、业务部门、审理机构在审核、复核、审理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审计发现问题处臵方式选择的合法性、适当性、时效性,并在审核、复核、审理意见中予以反映。

第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问题包括:

(一)不遵循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内部管理规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国有资产(资金、资源)流失的问题;

(二)数额巨大涉及面广影响大,完全恢复原状有困难的问题;

(三)涉嫌重大违法犯罪的问题;

(四)经济业务活动存在明显异常和重大管理缺陷的问题;

(五)关系国家、地区经济安全的问题;

(六)关系国家信息安全的问题;

(七)侵害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的问题。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厅办公室、法规处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办法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审计整改联系单参考格式

审计整改联系单

(驻地跟踪审计单位):

我厅在驻地跟踪审计中发现以下事项违反财政财务收支和有关管理制度规定,请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书面反馈给我厅。

需要整改的事项:(包括事项内容、审计依据)

浙江省审计厅(公章)年 月 日

第五篇:四川省审计厅业务综合考核实施办法

四川省审计厅文件

川审发„2010‟76号

四川省审计厅关于

印发对市(州)及扩权试点县审计机关 《审计业务综合考核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市(州)、扩权试点县(市)审计局,厅机关各单位:

《四川省审计厅对市(州)审计局审计业务综合考核实施办法》和《四川省审计厅对扩权试点县审计局审计业务综合考核实施办法》已经厅长办公会议审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其中对各单位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情况的综合考核细则由省厅计算机技术中心另行制定。以后考核内容如有调整,另行通知。请各市(州)审计局结合省厅的考核办法,安排部署好对所属县(市、区)的考核工作,促进审计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和审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一○年十月十九日

执行情况的复印件。

4.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得8分。审计成果促进当地党委、政府出台了体制机制制度性和政策规范性措施,或促使当地党委、政府对原有制度规章进行了废止、修订和完善,在加强宏观管理、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发展地方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每年不少于2件事例,得8分,少1件少计4分。以审计机关的建议、意见及党委政府出台的机制制度性和政策规范性文件为考核依据,与审计工作相关的证明性材料不足或效果不明显的一件少计1分。

5.审计工作成效明显,被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明确肯定和表扬达到10件以上的得5分。同项工作被重复批示表扬的按1件计算,不足10件的按实际比例和本项分值计算得分。报送的考核资料中,应当提供领导批示或相关资料的复印件。

(二)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分值25分)

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由厅法规处组织对市级审计机关审计业务质量及审计质量控制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当年所检查单位,均以抽查结果为考核计分依据,并按所得分折算后计算本项考核分值。

当年未经厅法规处进行审计质量检查的单位,以《四川省优秀审计项目评分标准》为考核依据,由法规处组织人员对所送审的优秀审计项目进行考评,按得分的25%进行折算后计算本项分值。

(三)审计综合管理和平常工作考核(分值35分)此项考核内容,各地只需在自查报告中一一对应进行自查,除有特定要求的事项外,不再另外报送纸质材料,省厅根据平常工作记录为考核依据。

1.计划管理工作考核(分值2分)。以《四川省审计计划管理工作考核办法》为标准进行考核。按时完整准确报送审计项目计划编制备案表、调整表的得1分;按时完整准确报送季度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进度表的得0.5分;按时完整准确报送项目计划执行综合报告的得0.5分。本项分值扣完为止。

2.统计管理工作考核(分值5分)。以《四川省审计项目统计管理工作考核办法》为标准进行考核。按时完整准确报送统计报表的得2分;按时完整准确报送统计台账的得0.5分;按时完整准确报送统计分析(每半年报送1次)的得0.5分;按时完整准确报送移送案件及其处理结果备案资料(移送处理书及有权机关处理结果资料,含扩权试点县在内的所属县)的得0.5分;认真复核所属县(含扩权试点县)审计统计报表的得1.5分。未达到要求的相应减少记分。

3.审计信息工作考核(分值6分)。以《四川省审计信息工作考核办法》的标准对各市州审计局审计信息的报送和采用情况进行综合考核,按照得分多少进行排名,以排名位次确定本项考核得分:得分列全省第一名的计6分,以后名次依次递减0.3分。

4.审计档案管理(2分)。以《审计机关审计档案工作准则》

政府办名义出台了加强审计工作类的规范性文件,1件加计0.5分;审计机关制定的规章制度(含规范性文件)被市级党委、政府和省审计厅等市厅级单位转发的1项加计0.5分;在审计业务管理、审计组织方式和方法创新上有明显成果的(提供有关证明性材料,由考核小组认定),1项加计0.3分。本项加分最高不超过3分。

(6)审计宣传工作成果加分。在省级公开发行的刊物发表文章,新闻类每篇加计0.1分;理论研讨类(不少于1000字)每篇加计0.2分;在《中国审计》、《中国审计报》、《四川日报》发表稿件,新闻、图片类每篇加0.2分,理论研讨类每篇加0.3分,加分最高不超过4分。另外,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国家级重要刊物上发表稿件,每篇加计0.5分且不受加分限制。

(7)审计信息工作加分。经省厅转报的审计信息被省委、省政府和审计署信息刊物采用的,1件加计0.3分,被省部级领导表扬性批示的,1件另加计0.5分。

(8)审计科研成果加分。获得省部级社科联、学会、协会授予的论文成果奖的,1项加计0.8分;获得市厅级社科联、学会、协会授予的论文成果奖的,1项加计0.5分。有表彰等次的,一、二、三等奖分别按上述分值的100%、80%、50%加分。年终考评时,需提供获奖文件或证书复印件。本项表彰奖励加分最高不超过3分。

(9)积极推行审计公告制度加分。审计工作报告向社会公开(通过公开发行的报刊或广播、电视、互联网公告,下同),加计0.8分;积极探索单项审计结果公开的,每项加计0.3分。本项加分最高不超过3分。

(10)其他特定事项加分。除全省统一布置的审计事项外,在完成省厅临时交办的审计事项中取得明显成果的,以及抽调人员参与省厅审计项目或综合性工作的,由省厅相关部门提出加分建议,由厅考核小组认定给予适当加分。本项加分最高不超过2分。

2.扣分事项及标准(扣分最多不超过10分):

(1)不如实向上级审计机关报告审计情况,隐瞒审计所发现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每出现1项扣1分。

(2)发生行政复议或被审计单位提请政府裁决后,改变审计决定的,每出现1次扣2分。

(3)所作出的审计决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被上级审计机关责成其变更或撤销,或被上级审计机关直接变更或撤销的,每出现1次扣1分;被上级审计机关责成其变更或撤销而未予变更或撤销的,每出现1次扣1.5分。

(4)本局一般工作人员因工作失察失职,被地方党委、政府通报批评或被追究责任的,每出现1起扣1分。

(5)本局一般工作人员(含中层干部)因违法违纪被追究刑事责任或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每1起扣2分;违反审计人员“八不准”纪律规定并被追究责任的,每1起扣1分。

(6)上报的统计数据、审计信息等资料严重失真,但尚未造

四川省审计厅

对扩权试点县审计局审计业务

综合考核实施办法

为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全省审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和《四川省审计厅关于加强扩权试点县审计监督管理的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本着节省考核成本、有利于发挥省市两级综合管理作用的基本思路,现制定对扩权试点县(市,以下统称扩权县)审计局审计业务综合考核实施办法。

一、考核原则

本着“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的法定原则及审计署有关审计质量控制与检查的要求,对扩权县审计业务综合考核工作坚持“围绕总体目标、突出年内重点、实行统分结合、注重实际效果”的总体原则,坚持突出扩权试点的特点和要求,坚持以注重实际效果为基本导向,坚持以确保重点审计项目全面完成和促进审计工作质量与水平全面提高为基本目标,由省市两级审计机关共同组织实施。

二、考核的组织实施

审计业务综合考核工作由厅分管绩效管理工作的副厅长负总责、厅总审计师协助,负责组织领导工作。考核日常工作由厅办

公室牵头,组织扩权县所在市审计局、厅法规处、人事处、内审监督指导处、省监察厅驻厅监察室、厅计算机技术中心及相关业务处(局)共同配合完成考核工作。考核具体实施办法采取省厅直接考核与委托市州考核、综合考核与专项考核、集中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分为两个步骤:

(一)省厅委托扩权县所在市审计局完成部分考核工作。每年12月15日前,各扩权县审计局按照本考核办法的考核内容向所在市审计机关报送自查报告及考核资料,市级审计机关按照本考核办法的评分标准进行考核。每年12月底以前,市级审计机关向省厅报告考核结果(附所有扩权县的分项考核详细得分),并根据得分顺序,按照其所在地扩权县数量的70%(四舍五入)推荐拟表彰单位。属于一票否决范围的,市级审计机关应在向省厅报送的推荐报告中写明原因。

(二)省厅直接综合考核。在市级审计机关所推荐的拟表彰名单的基础上,省厅根据具有直接综合管理职责的处室平常考核情况、相关业务处(局)布置的行业性审计工作考核情况、审计查处经济案件的成果、审计信息采用情况、计划及统计报送质量情况等内容进行评分(各扩权县不再向省厅报送考核资料,以省厅各相关部门日常记录为考核依据),最后按照得分顺序,取前30名作为综合考核先进单位予以通报。

三、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对扩权试点县审计工作考核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其中,市级

314

计条例》,加强对内审工作监督指导的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按权数折算计入考核得分。

5.人事教育工作考核(分值4分)。根据省厅教育培训规划完成情况、人事资料报送情况、学历与职称达标情况等方面内容,进行定性、定量考核,按权数折算计入考核得分。

6.纪检监察工作考核(分值4分)。根据各地廉政建设组织实施及其效果情况、当年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按权数折算计入考核得分。

(三)加扣分及一票否决事项

根据下列加分、扣分事项据实量分;属一票否决事项的,取消其当年推荐先进和评选先进单位资格。

1.加分事项及标准(加分最高不超过20分):

(1)表彰奖励加分。表彰奖励系指集体、个人被表彰或被授予各种荣誉称号。获省部级及其以上表彰的先进集体,1项加计2分(荣获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的照此计分);获四好领导班子或创四好先进集体,加计1分;获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表彰的先进集体,1项加计0.6分;获当地党委办和政府办表彰的先进集体,1项加计0.4分;有表彰等次的,一、二、三等奖分别按上述分值的100%、80%、50%加分。获得表彰的先进个人,按上列档次的50%加分。年终考评时,需提供获奖文件或证书复印件。本项表彰奖励加分最高不超过5分。

(2)优秀审计项目加分。审计署评定的优秀审计项目,1个

加计1.5分,表彰项目1个加计0.8分;省厅评定的优秀审计项目,1个加计0.8分,表彰项目1个加计0.5分。

(3)审计信息化建设成果加分。审计署评定的优秀AO应用实例和优秀计算机审计方法,1个加计1分;获得审计署AO实例应用奖的,1个加计0.5分;入选审计署计算机审计方法数据库的,1个加计0.3分;本单位职工年内通过审计机关计算机中级考试的,1人加计0.2分;在计算机审计中自行开发有关审计软件模块,经认定效果明显的,一项加0.2分。本项加分最高不超过3分。

(4)审计创新成果加分。审计工作成效明显,受到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重视,以当地党委、政府或党委办、政府办名义出台了加强审计工作类的规范性文件,1件加计0.5分;审计机关制定的规章制度(含规范性文件)被市级党委、政府和省审计厅等市厅级单位转发的1项加计0.5分;在审计业务管理、审计组织方式和方法创新上有明显成果的(提供有关证明性材料,由市局考核小组认定),1项加计0.3分。本项加分最高不超过3分。

(5)审计宣传工作成果加分。在省级公开发行的刊物发表文章,新闻类每篇加计0.1分;理论研讨类(不少于1000字)每篇加计0.2分;在《中国审计》、《中国审计报》、《四川日报》发表稿件,新闻、图片类每篇加0.2分,理论研讨类每篇加0.3分,加分最高不超过4分。另外,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国家级重要刊物上发表稿件,每篇加计0.5分且不受加分限制。

718

对相关市级审计机关推荐进入表彰候选名单的扩权试点县审计局,省厅对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实行综合考核。

1.行业审计成果综合考评(分值20分)。以省厅当年有组织全省行业性审计工作的相关业务处(局)的综合考评结果为计分依据,分“优、良、中、差”四个档次,分别计20分、18分、15分、12分,其中各行业审计考评中评为“优”等次的单位数不能超过1/3。各相关处(局)的每项考核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后为该项考核内容的最后得分。

2.审计移送处理加分。以各地上报的统计报表、台账及相关资料为考核依据。审计移送司法、纪检监察和其他有权机关后,责任人被给予了刑事处罚和党纪、政纪处理(以处理结果文件的复印件为依据),每1个有查处结果的移送处理事项加计1.5分;如系重大的窝案、串案,查处人员达到2人及其以上,或查处科级及其以上干部1人及以上,并受到刑事处罚或党纪、政纪处分的,1件直接加计2分。

3.审计计划管理工作考核(分值6分)。以相关职能处室对各县该项工作的综合考评结果为计分依据,分三个计分层次,每层次的单位数各占1/3,分别计6分、4分、2分。

4.审计信息工作考核(分值12分)。根据《四川省审计信息工作考核办法》的标准对各扩权试点县审计信息得分情况进行排名,以得分排名确定本项考核得分:得分列全省第一名的得12分,以后名次依次递减0.3分。

5.审计信息化建设(分值12分)。由相关职能处室根据《对扩权县审计局审计信息化工作目标考核办法》进行百分制量分,按权数折算计入考核得分。

6.其他扣分事项。依照审计法规定应当抄送省厅的审计报告、综合报告、工作报告而未予抄送的,每发生1项扣0.5分;对省厅布置的督办及领导交办事项不及时办理或推诿不办的,每发生1次扣0.5分;未及时报送省厅催报的各类综合性材料,每发生1次扣0.3分;上报公文不符合规定,出现重大失误的,每发生1次扣0.2分。本扣分事项,以省厅办公室记录及征求厅领导和相关处(室、局)意见为考核依据。

122-

下载山东省审计厅关于印发审计业务规范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审计厅关于印发审计业务规范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审计研究报告-四川审计厅

    审计研究报告 第9期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2017年6月2日最高审计机关在大数据 审计实践方面的经验与启示 ——13个最高审计机关在“世界审计组织大数据 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上的......

    河南省审计厅文件

    河南省审计厅文件 豫审„2010‟34号 河南省审计厅关于印发 2010年省直部门厅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 审计工作方案的通知 厅属各单位: 《2010年省直部门厅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

    审计厅审计工作侧记

    审计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经济监督工作,担负着服务社会发展大局,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责任。近年来,江苏省审计厅坚持“主动服务经济建设,突出抓好依法审计,注重防范审计风险,努......

    审计业务合同范本

    合同编号: 审计业务约定书 项 目 名 称: 委托方(甲方): 服务方(乙方):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签订地点: 编制及使用说明 1、本示范文本主要适用于聘请有专业资质的审计服务机构对有关......

    审计业务题

    1. 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审计Y公司2008年度的会计报表。A注册会计师了解和测试了与应收账款相关的内部控制,并将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A注册会计师取得了2008年12月31日......

    审计业务操作规程(模版)

    审计业务操作规程第一条为了规范审计业务工作,保证审计业务质量,根据有关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所审计业务工作实际,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是我所及审计业务人员依法办......

    审计业务会议记录

    **市审计局审计业务会议记录 日期:2011年6月27日 地点:**办公室 主持人:*** 出席人员:****** 审计项目:**********财政决算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记录人:*** 会议内容:**********......

    审计业务操作程序

    **市审计局审计业务操作程序 (发稿时间:2004-11-12 16:53:14 阅读次数:1487) 为进一步规范审计执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