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水利部
第一章总
第一条
水规计[2003]344号
则
为了加强和规范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利产业政策》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及国家基本建设管理有关法规,结合水利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包括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类型划分、事权划分、前期工作阶段报批程序、投资计划管理、项目后评估等内容。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安排中央投资(包括中央安排的外资)进行建设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和地方投资建设的省际边界建设项目。全部由地方投资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本办法,结合本地区水利建设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第二章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类型划分
第四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是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水利固定资产并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水利项目。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已批准的江河流域综合规划、专业和专项规划及水利发展中长期规划确定。
第五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按其功能和作用分为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三类:
公益性项目指具有防洪、排涝、抗旱和水资源管理等社会公益性管理和服务功能,自身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的水利项目,如堤防工程、河道整治工程、蓄滞洪区安全建设、除涝、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资源保护、贫困地区人畜饮水、防汛通信、水文设施等。
准公益性项目指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水利项目,其中大部分是以社会效益为主。如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水库)工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等。
经营性项目指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水利项目。如城市供水、水力发电、水库养殖、水上旅游及水利综合经营等。
第六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按其对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为中央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以下简称中央项目)和地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地方项目)。
第七条
中央项目是指对国民经济全局、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防洪、水资源配置、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资源保护等项目,或中央认为负有直接建设责任的项目。中央项目应在规划中界定,在审批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时明确。中央项目由水利部(或流域机构)负责组织建设并承担相应责任。
第八条
地方项目是指局部受益的防洪除涝、城市防洪、灌溉排水、河道整治、供水、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中小型水电建设等项目。地方项目应在规划中界定,在审批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时明确。地方项目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并承担相应责任。
第九条 地方项目按审批程序、资金来源分为三类:中央参与投资的地方项目、中央补助地方项目、一般地方项目。
中央参与投资的地方项目是指由中央审批立项,并在立项阶段确认中央投资额度的项目;中央补助地方项目是指由地方审批立项、中央根据有关政策给予适当投资补助的项目;一般地方项目是指由地方审批立项并全部由地方投资建设的项目。
第九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根据其建设规模和投资额分为大中型和小型项目。
大中型项目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项目:
1、堤防工程:
一、二级堤防;
2、水库工程:总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含1亿立方米,下同);
3、水电工程:电站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以上;
4、灌溉工程:灌溉面积30万亩以上;
5、供水工程:日供水10万吨以上;
6、总投资在国家规定限额以上的项目。
第三章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事权划分
第十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属于国民经济基础设施,根据项目类型,其建设投资应由中央、地方、受益地区和部门等分别或共同承担。同时鼓励企业、集体及个人筹资兴建。
第十一条
中央项目的投资以中央为主,地方受益地区按受益范围、受益程度、经济实力分担部分投资;地方项目的投资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主要由地方、受益区域和部门按受益程度共同投资建设,中央视情况可参与投资或给予适当补助;中央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水利建设项目给予投资倾斜。
第十二条
中央水利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公益性和准公益性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对于经营性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中央可适度安排政策性引导资金,鼓励水利产业的发展。
第十三条
地方水利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地方水利基本建设和作为中央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地方项目使用中央投资可以在项目立项阶段申请,由中央审批立项。地方审批立项的地方水利基本建设在建项目在地方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国家的投资政策申请中央投资补助,中央视项目情况给予补助。
第四章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报批程序
第十四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报批程序一般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开工报告的上报、审核和审批。
第十五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实施,必须首先通过基本建设程序立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立项报告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已批准的江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专业规划和水利发展中长期规划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通过基本建设程序申请立项。立项过程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第十六条 符合下列情况,水利基本建设立项过程可适当简化:
1、在已有的堤防基础上实施的堤防加高加固工程,可直接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申请立项;
2、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立项工作,在流域机构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三类坝鉴定意见和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机构复核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总投资2亿元(含2亿元)以上或总库容大于10亿立方米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必须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立项;总投资2亿元以下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直接编制初步设计报告(水闸除险加固参照执行);
3、拟列入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年度计划的大型灌区改造工程、节水示范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可在限额之内(3000万元)直接编制应急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申请立项;
4、小型省际边界工程,可直接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申请立项;
5、其他国家计划主管部门认为可以简化水利基本建设立项过程的项目。
第十七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或项目法人组织编制。
第十八条
中央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由水利部(流域机构)或项目法人组织编制;地方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由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或项目法人组织编制,其中省际水事矛盾处理工程的前期工作由流域机构负责组织。
第十九条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等前期工作技术文件的编制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勘测设计单位承担,条件具备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招投标的方式,择优选择设计单位。
第二十条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已批准的流域综合规划及专业规划、水利发展中长期规划为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为依据(立项过程简化者除外);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以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立项过程简化者除外)。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应执行国家和部门颁布的编制规程规范。
第二十一条
中央大中型水利基本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后,由水利部组织技术审查,其他中央项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水利部或委托流域机构等单位组织技术审查。
第二十二条
地方大中型水利基本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省级计划主管部门报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并抄报水利部和流域机构,由水利部或委托流域机构负责组织技术审查。地方其他水利基本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后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技术审查;其中省际边界工程,须由流域机构组织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技术审查。
第二十三条
中央项目的初步设计由流域机构报送水利部,其中大中型项目由水利部组织技术审查,一般项目由流域机构组织技术审查。地方大中型项目初步设计,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水利部,由水利部或委托流域机构组织技术审查。地方其他项目初步设计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其中地方省际边界工程的初步设计须报送流域机构组织技术审查。
第二十四条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权限:大中型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技术审查后,由水利部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其他中央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水利部或委托流域机构审批;其他地方项目,使用中央补助投资的由省有关部门按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涉及省际水事矛盾的地方项目,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报经流域机构审查、协调后再行审批。
第二十五条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未能在3年内按条件报送下一程序文件的,需重新编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十六条 项目初步设计审批权限:
以下项目的初步设计由水利部或流域机构审批:
1、中央项目;
2、地方大中型堤防工程、水库枢纽工程、水电工程以及其他技术复杂的项目;
3、中央在立项阶段决定参与投资的地方项目;
4、全国重点或总投资2亿元以上的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工程;
5、省际边界工程。
其它地方项目的初步设计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二十七条
中央项目、中央参与投资的地方大中型项目内的单项工程初步设计需要另行审批的,一般由流域机构根据批复的总体初步设计审批,其中重大的由水利部审批。
第二十八条
已列入国家基本建设年度投资计划的应急工程项目,可依据规划或已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直接编制年度应急工程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中央项目的年度应急工程的初步设计由流域机构报水利部审批,地方大中型项目年度应急工程初步设计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流域机构审批,地方一般项目年度应急工程初步设计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二十九条
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子项目调整、建设标准调整、概算调整等,须按程序上报原审批单位审批。在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和概算投资范围内,依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原则,一般的非重大设计变更、生产性子项目之间的调整,由项目主管部门审批。
第三十条
初步设计编制的概算静态总投资原则上不得突破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的静态总投资。由于工程项目基本条件发生变化,引起工程规模、工程标准、设计方案、工程量的改变,其静态总投资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应估算静态投资在15%以内时,要对工程变化内容和增加投资提出专题分析报告;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静态投资15%以上(含15%)时,必须重编可行性研究报告,重新按原程序报批。
第三十一条 项目建议书上报应具备的必要文件:
1、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外部建设条件涉及其它省、部门等利益时,必须附具有关省和部门意见的书面文件;
2、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签署的规划同意书;
3、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初步方案;
4、项目建设资金的筹集方案及投资来源意向。
第三十二条 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应具备的必要文件:
1、项目建议书的批准文件;
2、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各方的资金承诺文件;
3、项目建设及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管理体制及管理机构落实方案,管理维护经费开支的落实方案;
4、使用国外投资,中外合资和BOT方式建设的外资项目,必须有与国外金融机构、外商签订的协议和相应的资信证明文件;
5、其它外部协作协议;
6、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审批文件;
7、需要办理取水许可的水利建设项目,要附具对取水许可预申请的书面审查意见以及经审查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第三十三条 初步设计报告上报应具备的必要文件:
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准文件;
2、资金筹措文件;
3、项目建设及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管理机构批复文件和管理维护经费承诺文件。
第三十四条
设计文件在报批前,文件的组织编制单位一般需要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或组织专家,对勘探设计中的社会经济、重大技术、环境问题和工程方案进行咨询论证。
第三十六条
由水利部负责审核(审批)的项目前期工作技术文件,水利部在收到文件报告后,要及时研究,按同意审查、暂缓审查、修改重编技术文件三种情况处理,并在收到文件2个月内通知申报单位。
经水利部同意审查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由水利部委托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流域机构等单位进行技术审查,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或流域机构要制定审查计划、及时组织审查并将审查意见报部。
第三十五条 大中型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批准后,项目法人应按有关规定申请开工。
第三十六条
项目开工报告由项目法人提出并按程序上报。中央大中型项目由水利部提出审核意见,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其它中央项目由水利部审批;地方项目开工报告由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送同级计划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其中大中型项目由省计划主管部门报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其它项目由地方计划主管部门审批。
第三十七条
利用外资项目的报批程序,除按上述条款要求编制文件、申报立项外,同时要编制利用外资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执行国家现行其它规定。
第三十八条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调整初步设计概算的,需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程序报批。
第三十九条
部直属事业单位和流域机构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的立项申请文件由项目主管单位组织编制,按基本建设程序经水利部审查后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初步设计报告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或水利部审批;300万元以上、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实行项目建议书和初步设计报告两个审批阶段,部直属事业单位和流域机关本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议书和初步设计报告由水利部审批;流域机构二级单位以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500万元以上、3000万元以下的由水利部审批,500万元以下的由流域机构审批,报水利部核备。
第四十条
规划、项目立项和重大科研等前期工作项目实行项目任务书审批制度。使用中央水利前期经费的项目任务书原则上由水利部负责审批,经部授权也可由项目主管单位审批。
第五章 年度投资计划管理
第四十一条 年度投资计划管理主要包括年度投资建议计划的编制、上报和年度投资计划的下达、调整和检查监督。
第四十二条
水利基本建设年度投资计划实行“统一管理,分类、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计划管理部门是各级年度投资计划管理的责任单位。
第四十三条
各级水利部门要根据国家政策、水利发展中长期计划和项目前期工作情况以及国家投资规模,按项目的轻重缓急和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安排年度计划。
第四十四条
中央项目年度投资建议计划由流域机构、部直属单位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水利部要求组织项目法人编制,上报水利部;水利部在宏观调控、综合平衡基础上,每年第四季度编制下一年度中央项目年度投资建议计划,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四十五条
地方项目年度投资建议计划由省计划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联合报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同时抄送流域机构;其中的一、二级堤防和列入国家计划的大中型项目年度建议计划须报送有关流域机构审核,审核意见由省计划、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没有流域机构审核意见的地方项目年度建议计划不予受理。
第四十六条
流域机构要根据流域规划、项目前期工作状况以及建设情况,对地方报送的一、二级堤防和列入国家计划的地方大中型项目年度建议计划认真审核,按轻重缓急提出本流域年度建设项目排序,并将审核意见和年度建设项目排序报水利部。
第四十七条 编制年度投资建议计划,要对上一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并随建议计划一并上报。
第四十八条
年度投资计划编制的主要内容为:①项目名称、地点、建设性质、建设起止年限;②建设规模、设计工程量、总投资、投资来源、前期工作状况;③已完成投资和实物工程量、形象进度等建设内容;④建议计划工程量、工程形象进度、建议计划投资量等。编报时必须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图表等。
第四十九条
编制年度投资建议计划要按先中央项目后地方项目的顺序落实地方配套资金,要说明地方资金的具体来源,并出具证明,确保地方配套资金与中央投资同步安排;地方配套投资不能落实的项目不列入中央年度投资计划。
第五十条
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了年度中央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基础上,水利部根据流域机构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的建议计划以及流域机构审核意见,编制中央年度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报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凡列入中央年度投资计划的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批复的初步设计;
2、流域机构或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的年度建议计划,或对于具体项目提出的当年申请中央投资补助的请示报告;
3、应急项目要有批复的应急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年度应急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
4、符合中央投资事权范围。
第五十一条
中央项目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到水利部;地方项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水利部联合下达各省计划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抄送各流域机构。
第五十二条
水利部根据工程进度、地方配套资金落实情况等,将中央项目投资计划按项目下达到流域机构、部直属单位或项目法人,同时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水利部下达流域机构的年度投资计划,由流域机构按项目下达到项目法人,其中需要按单项工程下达的,由流域机构分解下达,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文件报水利部备案。
第五十三条
流域机构、各省计划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接到中央投资计划后,要尽可能减少中央投资计划下达层次和环节。中央下达的资金,要按批准的设计方案、建设标准、工程规模和施工定额使用,做到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名义滞留、克扣和挪用。
第五十四条
根据下达的中央年度投资计划,流域机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项目法人要组织编制大中型项目和省际边界项目年度工程实施计划,报主管部门批准。中央项目和省际边界项目年度实施计划报水利部或流域机构审批,中央参与投资地方项目的年度工程实施计划报流域机构审批。
第五十五条
项目年度工程实施计划要严格按照批复的初步设计建设方案和建设标准编制,不符合初步设计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的年度工程实施计划不予批复。年度工程实施计划批复后,项目法人单位应据此认真组织实施。年度工程实施计划需要调整的,按原审批渠道,由原审批部门调整。
第五十六条 部直属机构科研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建设项目计划管理按照水利部《部属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实施。
第五十七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因各种原因不能按计划执行而需要调整的,由项目主管部门及时提出调整意见,报原下达投资计划的部门进行审核批准,并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
第六十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计划管理,制订计划管理检查监督制度,加强对投资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管,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和处理。
第五十八条
水利部负责对中央投资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进行计划检查监督。流域机构对所在流域的中央项目、中央参与投资的地方项目负有直接检查监督责任,中央补助地方项目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直接检查监督责任。
第五十九条
计划检查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计划执行进度与工程量完成情况,是否越权调整投资计划、擅自更改设计内容、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及不合理压低或提高工程单价等。
第六十条
项目法人要在每季度末及时将工程建设进展、工程质量、投资计划安排和执行、资金到位情况等上报主管部门,其中中央参与投资的地方项目和省际水事矛盾工程的情况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总报流域机构。
第六十一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发现问题要及时出具整改通知,督促有关主管部门和项目法人进行整改,整改情况应及时上报。对未按要求整改的,必要时可调整计划和停止安排计划。对地方配套投资到位不足的,要督促地方补足,必要时可采取调整计划等措施,督促地方建设资金落实到位。
第六章 项目后评估
第六十二条
项目竣工验收是全面考核建设项目成果的重要环节。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按设计要求建成后要及时组织验收。水利计划管理部门应按项目验收有关规定参与工程验收工作,全面检查竣工项目是否符合批准的设计文件要求,审核概、预算执行情况,总结概、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对项目投资计划执行中遗留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第六十三条
项目主体工程投入运行后,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工程设计能力的发挥、产生的财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跟踪。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的立项决策、勘测设计、施工、生产运行、效益进行系统评价,综合研究分析项目实际状况及其与预测状况的偏差,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并将评估结果上报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七章 附 则
第六十四条 本办法实施以前发布的水利基本建设计划管理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六十五条 本办法由水利部负责解释。
第六十六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湖南省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湖南省水利基本建设 投资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水务)局,各委、厅直属单位:
为了加强和规范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省发展改革委和省水利厅制定了《湖南省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湖南省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附件:
湖南省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及国家关于水利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申请中央和省两级投资(包括借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全部由地方(含市、州及以下,下同)投资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各地可参照本办法,结合本地区水利建设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第二章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类型划分与事权划分
第三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按其功能和作用分为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三类:
公益性项目指具有防洪、排涝、抗旱和水资源管理等社会公益性管理和服务功能,投资者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的水利项目,如堤防工程、河道整治工程、蓄滞洪区安全建设、除涝、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资源保护、人饮解困、防汛通信、水文设施及必要的水利管搞设施等。准公益性项目指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水利项目,其中以社会效益为主,如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水库工程、灌溉工程等。经营性项目指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水利项目。如城市供水、水力发电、水库养殖、水上旅游及水利综合经营等。
第四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按其对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为中央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以下简称中央项目)、省级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省级项目)和地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地方项目)。
中央项目是指对国民经济全局、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有重大影的防洪、水资源配置、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资源保护等被中央确认应当由中央直接投资的项目。
省级项目是指对全省国民经济全局、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防洪除涝、灌溉排水、河道整治、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资源配置及保护、水库建设等项目。
地方项目是指局部地区受益的防洪除涝、城市防洪、灌溉排水、河道整治、供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资源配置及保护、水库建设等项目。
上述项目的分类应在规划中界定,在审批项目建议书中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时明确。
第五条 水利项目按投资来源分为五类:中央参与投资项目,中央补助投资的项目,省参与投资项目,省补助投资的项目,一般地方项目。中央参与投资的项目是指由中央审批立项,并在立项阶段确认中央投资额度的项目;中央补助投资的项目是指省审批立项,中央根据有关政策给予适当投资补助的项目;省参与投资的项目是指由省审批立项,并在立项阶段确认省投资额度的项目;省补助投资的项目是指地方审批立项,省根据有关政策给予适当投资补助的项目;一般地方项目是指由地方审批立项并全部由地方投资建设的项目。第六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根据建设规模和投资分为大、中、小型。堤防工程:
1、2级堤防为大型,3、4级堤防为中型,其余为小型; 水库:总库容1亿m³以上(含1亿m³,下同)为大型,总库容1000万m³以上1亿m³以下(不含1亿m³,下同)为中型,其余为小型; 水库灌区:灌溉面积3万亩以上为大型,灌溉面积3万亩以上30万亩以下为中型(其中湘西地区2万亩以上),其余为小型; 水闸:流量1000m³/s以上为大型,流量100m³/s以上1000m³/s以下为中型,其余为小型。
排涝机埠:总装机容量1万KW以上为大型,总装机容量1千KW以上1万KW以下为中型,其余为小型;第三章 水利水利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报批程序和审批权限 第七条 水利水利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报批程序一般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开工报告的上、办理审批和审批。
第八条 原则上大型 大型报中央审批,中型项目由省审批,小型项目由市州审批。
1、枢纽建设:新建大中型水库报国家审批,小型水库由省水利厅提出审查意见,省发改委审批。
2、病险库除险加固:大型病险库(水闸)除险加固项目报中央审批;中型病险库(水闸)由省水利厅组织安全鉴定后报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核准,初步设计经流域机构复核后由省发改委审批;争取中央投资的小型病险库由市州水利局组织安全鉴定,初步设计由省水利厅提出审查意见,省发改委审批(每立方米单位库容建设建设大于4元的须先报流域机构复核),不争取中央投资的小型病险库前期工作由市州负责审批。
3、灌区续建配套:争取国家投资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应在规划报告的基础上编制应急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省水利厅审查,省发改委审批,初步设计由省水利厅审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直接编制可研报告,由省水利厅审查,省发改委审批,初步设计由省水利厅审批。
4、排涝泵站:争取中央投资的大型排涝泵站初步设计由省水利厅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家投资概算评审中心复核后由省发改委审批。
5、江河治理项目:申请中央投资的江河治理项目报中央审批,其它项目按一般程序进行。
6、争取国家投资的安全饮水、节水示范、水土保持、机电提灌等工程,直接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限额之内(3000万元)由省水利厅提出审查意见,省发改委审批,初步设计由省水利厅审批。大于3000万元按中央有关规定审批。
7、水利工程升型项目,需扩建的按大中型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建设程序立项报批,只需规模复核的由省水利厅核准后报水利部和省发展改革委备案。
8、利用外资项目的报批程序,除按上述条款要求编制文件、申报立项外,同时要编制利用外资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执行国家现行相关规定。
9、省水利厅直属事业单位基建项目需申请中央或省补助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总投资在1000元以上的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由荐主管单位组织编制,按基本建设程序由水利厅审查后报省发展改革委审批;总投资在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项目可直接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省水利厅提出初审意见报省发展改革委审批;初步设计报告按现有基本建设项目程序审批。
第九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按事权划分,由相应水利部门或项目法人组织编制。第十条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等前期工作技术文件的编制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勘测设计单位承担,条件具备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招投标的方式,择优选择设计单位。第十一条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以国家的水利产业政策、已批准的流域综合规划及专业规划、水利发展中长期规划为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为依据(依据本规定可简化者除外);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以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依据本规定可简化者除外)。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应执行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布的编制堆积规范。
第十二条 需报国家审批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水利厅进行初审后报国家审批,并抄报流域机构。省际边界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须报流域机构审查。需报国家审批的专项规划和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由省水利厅组织初审后报国家审批。
第十三条 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未能在3年内按条件报送下一程序文件的,需重新编报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十四条 初步设计编制的概算静态总投资原则上不得突破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估算静态总投资。由于工程项目基本条件发生变化,引起设计方案、工程量及单价的改变,其静态总投资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应估算静态投资在15%以内时,要对工程变化内容和增加投资提出专题分析报告;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静态投资15%以上(含15%)时,必须重编可行性研究报告,按原程序报批。已批初步设计项目需调整概算的,必须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程序报批项目修正概算报告。
第十五条 项目建议书报批除了市州发改委、水利(水务)局(可省级项目法人)各自申报的请示文件外,还应具备以下必要文件:
1、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外部建设条件。涉及其它地区、部门等利益时,必须附具有关地区和部门意见的局面文件;
2、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签署的规划同意书;
3、需新征建设用地的,须出具国土部门用地预审意见;
4、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审批文件;
5、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初步方案;
6、项目建设资金铁筹措方案及投资来源意向。
第十六条 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除了市州发改委、水利(水务)局(或省级项目法人)各自申报的请示文件外,还应具备以下必要文件:
1、项目建议书的批准文件;
2、当地政府上报的项目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及资金筹措各方的资金承诺的文件;
3、项目建设及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管理体制及管理机构落实方案,管理维护经费的落实方案;
4、使用国外投资,中外合资和BOT方式建设的外资项目,必须有与国外金融机构、外商签订的协议和相应的资信证明文件;
5、其它外部协作协议;
6、需新征建设用地的,须出具国土部门用地预审意见;
7、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审批文件(其中包括水土保持);
8、需要办理取水许可的水利建设项目,要附具对取水许可预申请的局面审查意见及经审查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9、对影响防洪的项目需编制防洪影响评估报告及审批文件;
10、相关法规确定需提供的其它文件。第十七条 初步设计报告报批应具备的必要文件
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准文件;
2、项目建设及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管理机构批复文件和管理维护经费承诺文件。
第十八条 中央审批立项的大型项目开工报告,报国家审批;省级审批立项的项目开工报告,以投资计划下达确认。
第十九条 使用省预算内水利基建投资开展规划、项目立项和重大科研等前期工作,实行项目任务书审批制度,项目任务书由省水利厅规划计划部门审核并据此提出前期经费安排建议计划,报送省发展改革委审批下达。第四章 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安排原则
第二十条 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安排坚持以“保安全、保重点、保效益”为目标,衽分级负责原则。根据项目类型,其建设投资分别由中央、省、受益地区和部门等承担,同时鼓励企业、集体及个人筹资兴建。第二十一条 省级项目的投资以争取中央投资和省投资为主,受益地区按受益范围、受益程度分担部分投资;地方项目的投资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主要由地方、受益区域和部门按受益程度共同投资建设,省视情况或根据相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助,或申请中央参与投入或补助。省对西部地区、省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水利建设项目给予适当照顾。
第二十二条 省水利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补助以下公益性和准公益性大、中型水利基本建设项目:
1、中央投资计划安排的病险库治理、灌区配套、饮水安全、水土保持、水利枢纽等项目的地方配套;
2、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3、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4、大、中型灌区(含抗旱泵站灌区)渠配套工程;
5、水利厅直属单位基建工程;
6、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7、其它重要项目。
第二十三条 对水利基建投资项目,省投资采取定额补助的办法,在可研审批时确定投资补助额度,按本办法直接审批初步设计的项目,省补助投资额度在审批初步设计时由省水利厅商省发改委确定。根据不同类型项目,省补助的比例为:
1、大、中型水库除险保安工程,小安排投资比例不超过50%;
2、大、中型水利枢纽主体工程,省安排投资比例不超过公益性部分40%;
3、大、中型灌溉工程,省安排投资比例不超过40%;
4、中央安排投资的项目省配套按中央有关文件规定。
5、重要堤防河道整治工程及水利信息化建设省投资补助在审批立项时确定。
第五章 投资计划管理
第二十四条 投资计划管理主要包括投资建议计划的编制、上报和投资计划的下达与检查监督。投资计划由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的计划管理机构负责归口管理。
第二十五条 向国家申请投资计划,应根据国家政策与国家投资管理规定、全省水利发展规划以及项目前期工作情况、荐轻重缓急和工程建设进度,依据市州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门联合编制上报的建议计划,由省发展改革委和省水利厅联合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并抄报流域机构。
第二十六条 省预算内水利基建投资计划编制程序为:市州发展改革部门和水利部门按照省确定的水利建设重点、投资规模和项目前期工作情况,联合编报水利基建投资建议计划,省水利厅审核提出全省计划安排意见,报省发改委审批下达。第二十七条 编制投资建议计划,要对上一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并随建议计划一并提交。
第二十八条 投资计划编制的必备内容为:项目名称、地点、建设性质、建设起年限;建设规模、设计工程量、总投资、投资来源、前期工作情况;已完成投资、形象进度;建议计划投资量等。第二十九条 编制投资建议计划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说明地方资金的具体来源,确保地方配套资金与中央、省投资同步安排;地方配套投资不能落实的项目不列入中央和省投资计划。第三十条 凡申请中央投资计划的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已批复初步设计报告;
2、市州上报的建议计划,或对于具体项目提出的当年申请中央投资补助的请示报告;
3、应急项目要有批复的应急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应急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
4、符合中央投资事权范围。
第三十一条 凡列入省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已批复初步设计报告;
2、已列入市(州)上报的建议计划,或具有市(州)申请渌年省预算内基建投资补助的专项请示;
3、应急项目要有批复的应急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批复的应急初步设计报告(或实施方案);
4、符合省级投资事权范围。
第三十二条 中央安排投资的项目计划,地方各级发展改革和水利主管部门要尽快下达。
对中央安排补助投资的项目实施计划,由市州水利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联合审批下达,并报省水利厅、省发改委备案。
第三十三条 实施建议计划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建设标准、工程规模和施工定额等编制,在实施计划中不得以挂靠等形式安排设计外项目。专项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名义滞留、克扣和挪用。
第三十四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计划或实施计划因各种原因不能按计划执行而需要调整的,由项目主管部门及时提出调整意见,按程序报原计划下达部门审核批准。对擅自变更计划的,省发改委和省水利厅将协调财政部门对回拨付资金,并停止安排下一所在地区同类资金计划。
第三十五条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和水利部门要严格计划管理,加强对投资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管,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和处理。
第三十六条 计划检查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计划执行进度与工程量完成情况,是否越权调整投资计划、擅自更改设计内容、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及不合理压低或提高工程单价等。
项目法人每月未应及时将工程建设进度、投资完成情况上报水利主管部门。
第三十七条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和水利部门发现问题要及时出具整改通知,督促有关主管部门和项目法人进行整改,整改情况应及时上报。对未按要求整改、地方配套投资到位不足和不及时上报进度的,省发改委和省水利厅可调整计划和停止安排计划。
第六章 项目后评估
第三十八条 项目竣工验收是全面考核项目建设成果的重要环节,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建成后,项目法人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水利部门按有关规定会同发展改革等相关部门及时组织验收。
第三十九条 项目主体工程投入运行后,水利部门要加强对工程效益的跟踪,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的立项决策、勘测设计、施工、生产运行、效益进行系统评价,综合研究分析项目实际状况及其与预测状况的偏差,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省水利厅负责解释。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第三篇:国家环境保护局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局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局1986年8月2日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家关于加强和改进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基本建设投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环境保护局各直属单位、双重领导单位及国家环境保护局补助地方的环境保护部门建设项目。
第三条 国家环境保护局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国家环境保护局各直属单位的建设,部分双重领导单位的科研、监测、教育等项目的建设补助,以及国家环境监测网络站的建设补助。
第四条 对以下环境保护建设项目酌情给予适当补助:
1.环境保护部门主管的重点自然保护区和重点自然保护项目的建设;
2.重点边境环境监测站的建设;
3.其他重点环境保护项目的建设;
4.省、自治区、直辖市放射性废物设施的建设。
第五条 补助地方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环境保护系统各种业务用房的建设,及科研、监测仪器设备的购置。
第二章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的编报和审批
第六条 凡属环境保护投资建设项目,均须编制计划任务书。其中,自然保护区、放射性废物设施等建设项目,以及建设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单项工程,还须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七条 直属单位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的编报和审批。
1.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由建设单位主持,设计部门参加,共同编制上报。
2.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不含3000万元)的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扩初设计,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审批;30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由国家环境保护局提出审批意见,报国家计委审批。
3.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经批准后,建设单位应按照批准的内容组织初步设计,建设投资在10万元以下(不含10万元)单项工程(不包括专项仪器、设备购置)的初步设计,由建设单位组织审批,抄报国家环境保护局;建设投资在10万元以上单项工程的初步设计,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审批。
第八条 双重领导单位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的编报和审批;
1.以国家环境保护局为主的双重领导单位,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的编报和审批,按直属单位项目计划任务书编报和审批的规定进行。
2.以地方或其他有关部门为主的双重领导单位,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的编报和审批原则上按地方或有关部门的规定进行,同时抄报国家环境保护局。其中需国家环境保护局投资在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项目,须经国家环境保护局会签。
第九条 补助地方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的编报和审批
1.国家环境监测网络站建设的计划任务书,由建设单位组织编报,按双重领导单位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审批的规走进行。
2.其他补助地方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的编报和审批,按地方计划部门的规定进行,其中需由国家环境保护局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的审批,须征得国家环境保护局同意。
第三章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编报
第十条 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应实事求是地进行编制。凡列入基本建设计划的项目,必须具备已经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和开工的条件。
第十一条 直属与双重领导单位,编制单项工程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应符合经批准的初步设计。在批准的设计之外增加的单项工程(含扩建、改建工程及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应经审批初步设计的部门批准,方可列入计划。
第十二条 补助地方项目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编报
1.凡需国家环境保护局补助基本建设投资的地方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城市环境保护部门统一汇总编报。
2.补助地方的环境保护建设项目,投资ー般以地方为主,在编报前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国家和地方的投资比例,地方投资必须落实,国家投资可以包干的形式固定下来。
3.列入计划的补助地方建设项目,必须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否则,一概不得列入计划。
第十三条 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编报的格式与时间
1.直属单位编制下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按附件(表一)、(表三)编报,上报时间为每年8月31日之前。编制本基本建设投资调整计划,按附件(表四)编报,上报时间为每年6月30日之前。.2.双重领导单位和补助地方建设项目的下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按附件(表二)编报,上报时间为每年9月30日之前。
第四章基本建设投资的管理
第十四条 直属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的管理
1.各直厲单位应有一位主要领导分管基本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基本建设管理机构,基本建设管理人员要相对稳定。
2.各直厲单位基本建设管理部门的职责是,按照经批准的计划任务和初步设计,编制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与季度拨款计划、季度拨款计划(表五)、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下达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组织施工设计和建设项目的施工,检査工程完成情况,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及时向上级计划部门汇报工程进展情况;严格制止计划外工程的开工;认真贯彻执行计划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3.各直属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统计制度和财务报表制度,按时上报基本建设完成情况的统计报表和基本建设财务报表。
第十五条 双重领导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的管理,按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第十六条 补助地方项目基本建设投资的管理,委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城市环境保护部门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
第十七条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主要适用于直属单位。双重领导单位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按计划任务书批准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补助地方投资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由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八条 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设计、施工等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其中建设总投资在59万上(含50万元)的单项工程,要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第十九条 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是:经批难的计划任务书、扩初设计、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施工图、施工更改联系单、隐蔽工程施工记录,以及其他有关文件和技术资料。
第二十条 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竣工验收的标准是,国家颁发的建筑工程与设备、管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以及其他有关规定。
第二十—条 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正式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及时将竣工图及资料统一整理归档,并组织基建、财务、物资等部门办理固定资产的转交和落户手续,然后交付使用,否则不得动用。
第二十二条 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由于设备、材料或其他客观原因,需要延长建设工期时,须由建设单位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延长建设工期。
第二十三条 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由于建设单位基本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违反基本建设程序、施工管理混乱而造成质量不合格,拖延工期和浪费基本建设投资等问题,要追究建设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 直属单位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和奖罚细则另行制定。第二十五条本办法如有与国家规定不符之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划标准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从正式下达之日开始执行。
第四篇: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建[2002]338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检院,高法院,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武警总部,有关人民团体,有关中央企业集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
为了加强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管理,将基本建设支出按经济性质划分具体用途并编制细化预算,逐步实行基本建设支出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我部研究制定了《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试行),现予印发。我部将选择部分项目在编制2003年预算时试点,并请各部门、各地区参照试行。
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管理,逐步实行基本建设支出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02]356号)以及基本建设财务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是指各部门或单位(以下统称“主管部门”)根据财政部下达的基本建设支出预算指标(控制数),将基本建设支出按经济性质划分具体用途编制的细化预算。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是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主管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应将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一并编入部门预算。
第三条 财政部依据有关规定审核批复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办理基本建设项目拨款,确定实行政府采购项目,对基本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条 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含国债专项建设资金)、纳入中央预算管理的专项建设基金。中央财政专项基建支出均应按本办法编制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
第二章 基本建设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内涵
第五条 按照经济性质,将基本建设支出划分为项目前期费用、征地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等购置费、其他各种费用。
第六条 项目前期费用指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施工前发生的管理性支出,主要包括:
1.可行性研究费。反映项目建设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发生的各种合理支出。
2.勘察设计费。指项目建设单位自行或委托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设计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3.其他费用。指建设项目筹建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
第七条 征地费指项目建设单位办理征地、拆迁安置等发生的支出。包括:
1.土地征用费。反映项目建设单位为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出让金等支出。
2.迁移补偿费。反映项目建设单位征用土地中支付的土地补偿费、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土地征收管理费等支出。
第八条 建筑工程费指构成建筑产品实体的土建工程、建筑物附属设施安装工程和装饰工程支出。包括:
1.土建工程费用。反映各种房屋、各种构筑物的结构工程、设备基础工程、矿井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发生的费用。
2.建筑物附属设施安装工程费。反映建筑物附属的卫生、给排水、采暖、电气照明、通风及空调、消防、信息网络等安装工程发生的费用。
3.装饰工程费用。反映各种房屋、各种构筑物二次装饰发生的费用。
第九条 安装工程费。反映各种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热力设备、化学工业设备等专业设备安装发生的支出。
第十条 设备等购置费。指项目建设单位购置的各种直接使用并能够独立计价的资产发生的支出。
1.设备购置费。反映项目建设单位采购各种工程设备的费用。
2.房屋购置费。反映项目建设单位为购置在建设期间使用的办公用房屋或为使用单位提供各种现成房屋面发生的支出。
3.无形资产、递延资产购置费。反映项目建设单位购置各种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所发生的支出。
4.其他购置费。反映项目建设单位购置办公用家具、器具、基本畜禽、林木等支出。
第十一条 其他各种费用。指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期内发生的不能列入上述项目的其他各种支出。包括:
1.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费。指项目建设单位按规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为管理项目所发生的必要支出。包括:工资性支出、社会保障费支出、公用经费、房屋租赁费等。2.招标费用。反映项目建设单位在招标过程中发生的标底编制和招标代理费等支出。
3.监理费。指项目建设单位按照规定的标准或合同协议约定支付给工程监理单位的费用。
4.其他费用。指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期内发生的其他费用。
第十二条 基本建设支出用于项目资本金或归还基本建设贷款的,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增设“项目资本金”、“归还基本建设贷款”细类。
第十三条 基本建设支出内容因项目不同而差别很大,主管部门或项目建设单位在本办法分类的基础上,可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再细分,保证直接支付到最终的用款单位(供应商),保证实行政府采购的项目都能体现出来。
第三章 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的编报程序
第十四条 主管部门应按照财政部关于编报部门预算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编制、审查、报送本部门或本单位当年的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
第十五条 财政部根据编报部门预算的时间要求,与有关部门协商确定各部门当年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的预算控制数,及时下达给主管部门。
第十六条 主管部门收到财政部下达的基本建设项目投资预算控制数后,应及时将预算控制数下达项目建设单位。
第十七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在主管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内,以批准的项目概算和签订的施工、采购合同等为具体依据,编制《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表》及说明,并按有关规定上报主管部门。
第十八条 编制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时,对于出包工程的直接支出要按照中标价和签订的施工合同分项编制(自行施工的工程直接支出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各种取费和定额标准分项编制);对于其他各种购置要按照采购合同价分项编制;对于各种费用性支出要按照规定的收费标准以及财务制度允许列支的内容编制。
第十九条 对尚未进行招投标、未签订有关合同的新建项目,在预算控制数内,按经批准的项目概算的有关内容和当年项目进度需要,编制投资项目预算。项目进行施工、采购招投标并签订有关合同、协议后,跨项目可在编制下一预算时按照有关合同、协议的内容,并结合上年预算安排的情况,调整和编制投资项目细化预算;当年完工的项目预算不再调整,项目建设过程中按有关合同、协议执行,按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管理和核算。
第二十条 主管部门负责本部门或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的汇总编报工作。要按照部门预算编制的要求,统一布置本部门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的编制工作;对所属各项目建设单位上报的《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表》及说明认真审查汇总后,编入部门预算并及时报送财政部。
第二十一条 财政部对主管部门报送的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进行审核,并确定政府采购项目,在批复部门预算时一并批复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
第二十二条 主管部门应及时向财政部报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概算及批复文件等项目相关资料。如审查预算时需要,应按财政部的要求及时提供以下项目资料: 1.项目征地拆迁等相关合同或协议;
2.项目勘察、设计、监理等相关合同资料;
3.工程招投标承包合同、设备、材料采购及房屋购置合同等资料;
4.工程项目建设形象进度情况说明;
5.财政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四章 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的执行和调整
第二十三条 财政部根据审核批复的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和项目用款计划,按照有关规定拨付项目基本建设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项目资金按财政部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预算执行中,建设项目如发生重大设计变更或其他不可预见因素,确需增加投资的,按原申报程序审批后,项目建设单位重新编制《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表》及说明,由主管部门上报财政部,财政部审核批复调整预算。
第二十五条 预算执行中,财政部经审核调减项目当年投资预算的,财政部及时通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应在5个工作日内将财政部通知的预算调减数下达给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根据预算调减数,在10个工作日内编制调整后的《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表》及说明,由主管部门上报财政部,财政部于10个工作日内予以审核批复。
第二十六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财政部审核批复的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调整文件,在10个工作日内调整本单位原上报的季度分月用款计划,由主管部门上报财政部核批。
第二十七条 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的,其资金拨付按照财政部有关国库集中支付的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八条 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对跨的项目,主管部门应在财政末向财政部提交投资项目进度报告。投资项目进度报告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简述;
2.项目的总体进展情况;
3.项目资金的筹措和使用情况;
4.项目的组织管理情况;
5.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的建议;
6.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进度的调整情况。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 主管部门应严格按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规定编报细化的投资预算,不得隐瞒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的相关内容,确保投资项目细化预算的真实、准确。
第三十一条 主管部门对收到的项目资金拨款要及时拨付项目建设单位,无特殊理由不得缓拨,不得截留占用。
第三十二条 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的资金要保证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和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未经批准,均不得随意扩大或缩小建设规模,不得擅自提高建设标准,不得改变资金的使用性质。
第三十三条 财政部对投资项目实施追踪问效制度,负责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委托相关机构对投资项目支出进行重点审查。对违反有关规定情节严重的,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目前尚未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在中安排的基本建设项目,可参照本办法编制细化预算。
第三十五条 地方财政可参照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办法。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2年10月1日起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建设投资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
财建[2009]5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按照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央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现将进一步加强中央建设投资预算执行管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要督促各部门或单位,加快中央建设投资预算执行
项目主管部门或单位是中央建设投资预算执行的责任主体。各级财政部门要把督促项目主管部门或单位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作为工作重点,会同相关部门强化预算执行工作。
一是对中央建设投资切块下达地方项目预算,抓紧做好进一步细化、拆分和预算下达工作。并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工程建设进度需要安排资金,防止出现“要么执行缓慢、要么超量预拨”的现象,避免“库款搬家”问题。
二是督促和指导项目主管部门或单位做好项目用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招投标、编制用款计划、政府采购计划等。
三是督促项目主管部门或单位抓紧项目开工建设,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对重点项目要实行专人负责制度,指派专人督导预算执行。对预算执行偏慢的项目,要及时采取措施改进提高。
四是在继续加强资金拨付审核把关的同时,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提高办事效率。五是加强对中央建设投资补助地方项目预算执行进度管理,及时分析、跟踪和通报有关情况,掌握预算执行动态,把强化预算执行进度管理经常化、制度化。同时,要按照有关规定每月按时向财政部报送相关预算执行进度情况。对预算执行中发现的问题,要早研究、早报告、早解决。
二、要统筹地方财力,确保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落实到位
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要及时落实到位,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财力,切实保证中央建设投资项目及时开工和加快预算执行,推动实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战略目标。
2009年为解决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不足问题,中央采取了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办法,并明确规定了用途。按照国务院规定,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要首先用于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地方政府配套,尤其是公益性项目配套。在满足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地方配套后,方可用于地方公益性建设项目,严禁用于经常性支出以及楼堂馆所建设。具体安排使用请按照我部制定的《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项目安排管理办法》(财建[2009]121号)执行。
各地财政部门要严格遵循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的使用次序,确保中央扩大内需投资公益性项目的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三、要主动研究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中央建设投资预算编制和执行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把加快中央建设投资预算执行作为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将中央建设投资预算执行结果,作为今后安排和编制项目预算的重要依据。
一是对已经安排但长期不能执行的项目预算,要协商相关部门调整项目投资计划,财政部门相应调整项目资金预算。
二是对预算执行进度慢、延续结转资金较多的项目或单位,要采取控制措施,加大督促核查预算执行的力度;对项目预算当期执行确有困难的部分,要协商相关部门,实行调减,收回中央投资;对后续新安排的上述项目投资计划,一律暂不下达项目资金预算。今后视项目建设进度需要,在基建支出总预算内,办理项目资金预算调整手续。
三是协调相关部门将中央建设投资预算执行结果,作为今后安排项目、下达投资计划的重要参考。对基建资金预算执行慢、延续结转资金较多的项目或单位,不下或缓下项目投资计划。
四是对于配套资金不落实的地区,要相应扣减或暂缓下达该地区后续中央建设投资预算。
五是对于没有按规定安排使用中央代发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的地区,要限期整改,调整用于中央扩大内需投资公益性项目地方配套。凡没有按规定安排使用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且又存在配套资金缺口的地区,中央将采取核减发债规模等政策措施。
财政部
二○○九年九月二日
第五篇:洛阳市水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洛阳市水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水利专项资金的管理,增强水利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为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结合有关政策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水利专项资金是指中央、省及市预算安排用于本辖区内的骨干河道、重点水库的治理、维护和建设;跨县市区的灌溉、排涝等重点水利工程及城市防洪设施建设;水利防汛、抗旱工程设施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节水灌溉工程、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资金。
第三条 水利专项资金的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需要与可能的原则;
(二)适当集中使用,突出重点原则;
(三)分级负责原则;
(四)专款专用原则。
第四条 水利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
(一)特大防汛补助费的开支范围是遭受特大洪水灾害后为抢险、堵口、修复堤防以及汛前采取应急度汛措施所耗用的人工费、器材费、通信费、车船运输费、机械使用费及其他费用。
1、人工费。组织民工参加抢险、堵口、修复堤防工程时发给的伙食补助。
2、器材费。防汛抢险时所需器材的采购、运输、储备、报损等费用。防汛器材主要包括:楠竹、木料、铅丝、元钉、炸药、雷管、芦苇、麻袋、无纺布、纺织袋、草袋、蒲包、石料、照明设备等。
3、通信费。防汛抢险时临时架设、租用报汛通信线路及其维修费用和临时设置水文报汛站所需费用。
4、车船运输费。防汛抢险期间租用及控制的车船租金及运输费用。
5、机械使用费。为防汛、抢险、堵口、修复水毁堤防工程动用的各类机械的燃、油料或台班费。
6、其他费用。为组织防汛抢险而成立的临时防汛指挥机构所需的办公费、会议费、邮电费等。
凡属下列各项不得在特大防汛补助费中开支。
1、小河流、水库、闸坝及灌溉渠道、渡槽等农田水利设施的水毁修复。
2、工矿、森工、铁路、公路、邮电以及其他部门和企业的防汛抢险费用。
3、列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项目的在建工程,包括河道堤防、闸坝等工程,其水毁修复和应急渡汛所需经费应由基本建设投资解决。
4、城市防洪骨干工程建设所需投资。
5、汛期临时抽调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参加防汛抢险的费用。
6、其他应在正常防汛费中列支的费用。
(二)特大抗旱补助费的开支范围是:
1、水利部门组建的县(区、乡)抗旱服务组织添置抗旱设备设施所需费用。抗旱设备设施包括柴油机、汽油机、抽水机泵及其附加设备等。
2、抗旱服务组织进行抗旱服务时所需的简易运输工具包括机械动力和畜力等的购置费补助。
3、抗旱中油、电费支出超过正常支出部分的补助。
4、为抗旱进行大面积人工降雨的材料费补助。
下列各项不得在特大抗旱补助费中列支。
1、应由“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补助费”中开支的费用。
2、为抗旱工作提供数据资料而设的墒情测报点及其仪器设备费用。
3、印发抗旱材料、文件等耗用的宣传费用。
4、各级抗旱服务组织的人员机构费用。
(三)农村饮水安全专项补助资金的开支范围是:新建、改建、扩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必需耗用的工程材料费、机电设备购置费、施工费及其它必需费用。
1、工程材料费。工程建设所必需的钢材、水泥、石料、砂料、管材等。
2、机电设备购置费。工程安装配套所必需的电机、变压器、水泵、电线等。
3、工程施工费。施工人员及设备安装调试人员的劳务报酬。
4、其它必需费用。工程必需而上述项目没有包括的费用。
下列各项费用不得在安排的农村饮水安全专项补助资金中列支。
1、工程的前期工作费(包括规划费、勘测设计费等)。
2、项目管理费(包括办公费、差旅费、印刷费等)。
3、工程监理费。
4、以盈利为目的的供水工程的维修、养护、改造费用。
5、为工程施工而临时抽调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
6、其它应在正常业务费中开支的项目。
(四)水土保持补助费开支范围是小流域综合治理所需骨干塘、坝、堰、小水库工程建设资金,所需树种、树苗、草籽补助费用。
(五)移民的补助资金
移民资金使用主要用于解决农村移民缺乏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而产生的贫困问题,具体使用范围是:
1、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指用于解决水库移民生产、生活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包括:人畜饮水工程、交通道路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其他移民工程。
2、生产扶持支出:扶持移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业及二、三产业等生产开发项目的补助。
3、搬迁安置支出:指移民二次搬迁安置费用的补助。
4、专项支出:指以上项目中未包括的其他移民专项费用支出。包括科技推广费的支出,科技推广费的使用范围:移民生产和就业技能的实用技术培训,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引进推广、科技示范、开展培训必要的普通教学器材购置及必要的移民干部培训。
(六)水资源费开支范围:
1、调水、补源、水源工程等重点水利设施建设;
2、水资源的综合考察、调查评价、规划、监测及科学研究;
3、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推广以及计量设施的维护、节水项目的补贴;
4、水资源管理、水行政执法、政策法规的调研、宣传教育、业务培训以及技术交流与合作;
5、添置必要的水资源管理设备、仪器;
6、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与水资源管理有关的其他支出。
第五条 各县(市)区申请水利专项资金的,须由县(市)区财政部门会同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向市财政局和市水利局申报。市水利直属单位申请水利专项资金的,应由该单位向市水利局提出申请,经市水利局审查同意后,再由市水利局向市财政局提出资金申请。
第六条 申报项目必须以正式文件逐级上报,不得越级上报,同时应按规定提供合格的项目标准文本及必要的附件。
第七条 重点工程项目,申请单位应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具备相应设计资质条件的单位编写,保证项目申报文件的真实、科学、完整。
第八条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和水利主管部门应对上报项目的真实性和文件的合规性负责。
第九条 凡不按规定程序,越级申报,申报内容不全、不实的,市财政局、市水利局不予受理。
第十条 水利专项资金的使用实行项目管理。为节约使用资金,水利项目实行招标、施工监理和竣工财务决算制。项目预算编制定额以《河南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简称95定额)为依据。
第十一条 水利专项资金使用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项目执行。水利工程维修建设项目管理费不得超过项目预算的3%;节水灌溉项目管理费用不得超过项目预算的5%,监理费不得超过工程预算的2.5%。质量监督费按2.5‰执行,定额管理费按1.5‰执行。
第十二条 项目所在地财政部门或水利主管部门应与项目单位的法人代表或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
第十三条 水利专项资金应根据工程进度,及时拨付,实行报帐制的水保、饮水安全资金应按要求及时报送有关材料。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资金专款专用。
第十四条 水利专项资金实行项目责任追究制。水利部门要加强项目监督和技术指导,督促项目承建单位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按期完成任务。项目法人单位要保证项目建设质量,按期完成任务。凡因质量不合格,造成损失的,要追究项目法人单位及其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五条 对在项目申请和项目执行中弄虚作假的项目单位,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并取消该单位今后的申报资格。对于报送虚假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文件的财政部门和水利主管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做为今后是否安排该县(市)区水利项目的依据。
第十六条 对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因人为因素造成重大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的,追究当事人的行政责任,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各县(市)区水利部门要在每年年底前,将水利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报送到市水利局。
第十八条 按照“先审计,后验收”的原则,在项目完工后,有关项目单位要及时组织审计,余后申请同级水利部门和财政部门进行检查验收;验收资料应完整、归档。市水利局根据有关情况组织重点检查。
二○○五年七月五日
发布部门:洛阳市其他机构 发布日期:2005年07月05日 实施日期:2005年07月05日(地方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