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09:35: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朝阳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朝阳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第一篇:朝阳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朝阳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朝阳市人民政府一九九八年十月十八日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供水管理,促进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保障城市生活、生产和其它各项建设用水,根据国务院《城市供水条例》和《辽宁省市政公用设施保护条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我市城市规划区域内从事城市供水和使用城市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城市供水应遵循合理开发水源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相结合的原则,优先保证城市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工业用水和其它建设用水。

第四条 朝阳市建设局是城市供水的行政主管部门。朝阳市自来水公司是城市供水的服务性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供水单位),负责城市供水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 城市供水水源管理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组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共同编制城市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第六条 在城市规划区域内,城市供水单位和自建设施供水单位开发供水水源,必须经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经环保和卫生部门进行环境卫生评价,到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取水许可审批手续后方可实施。

第七条 城市供水水源保护区,由市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建设、水利、卫生等有关部门共同划定,经市政府批准后予以公布。各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

第八条 在城市供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污染水质和有碍水源保护的活动。

第三章 城市供水工程建设

第九条 城市供水工程建设,应按照城市供水发展规划及年度建设计划进行,并严格依照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和基本建设程序报批。

第十条 城市供水工程竣工后,应当按国家规定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供水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一条 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必须由持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禁止任何单位无证或超越资质证书规定的经营范围从事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严禁使用不合标准的供水设备和材料。

第十二条 需新建、改造供水设施的用水单位或个人,必须持有关证明,到供水单位办理审批手续。第十三条 对应加设二次加压供水设施的,建设单位应按照供水单位的要求设计和施工,费用由产权单位负担。

城市居民用水二次加压设施,由城市供水单位统一管理。第十四条 城市供水范围内,用户增加用水量和新增用户要求城市供水单位供水的,须按有关规定向城市供水单位缴纳供水设施增容建设费,作为城市供水工程的专项基金。

第四章 城市供水经营管理

第十五条 城市供水单位必须经资质审查合格,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后,方可从事供水经营活动。

第十六条 城市供水单位要建立、健全水质检测制度,确保城市供水的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十七条 城市供水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管网压点,实行管网水压连续监测,确保管网压力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第十八条 城市供水设施安装、维修后,必须经法定检测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九条 城市供水单位、二次加压供水单位均应保持不间断供水。确需停止供水的,应报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提前二十四小时通知用户;因发生自然灾害或紧急事故,城市供水单位不能提前通知的,应在抢修的同时通知主要用水单位,并向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第二十条 城市供水单位应与主要用户签订“供用水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等主要内容,并严格履行。

第二十一条 用户申请临时用水,必须到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临时用水手续。临时用水结束后,用户不得擅自将临时用水转为正式用水。

第二十二条 在进行城市动迁改造时,动迁单位应在动迁前15日内,将动迁区域内全部动迁户的姓名、人口、去向等情况报供水单位,并将被动迁区的供水设施上交供水单位,办理供水手续。

第二十三条 城市供水实行以表计费制。居民每月用水量不足3立方米的,按3立方米计费;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每月每表用水量不足5立方米的,按5立方米计量收费。超过最低计量标准的,按实际用水量计算。

没有条件实行以表计量的用户,按人口、设施、用水类别等情况计费。

第二十四条 用户安装的水表,必须经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产权单位要对所有在装水表进行周期检定,保证水表正常使用。

第二十五条 用户必须使水表保持正常受检状态。用户因使用、管理不当造成总表损坏的,应及时通知供水单位,供水单位要组织修理,修理费用由用户或产权单位负责;用户不及时通知供水单位的,水表损坏期间的用水量,按管径流量,生活用水每天按8小时,生产经营用水每天按12小时计算由用户缴纳水费。供水单位接到通知后未及时修复的,水费由供水单位承担。因水表故障不能正常计量或因障碍造成无法检表时,供水单位可根据用户前三个月平均用水量或技术标定量计收水费。

第二十六条 用户对水表计量准确性有异议时,可申请具有法定检测资格的单位予以检测。经检测,水表计量误差未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检测费用由用户承担;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所需费用由供水单位承担,水费以水表计量误差值折算收取。

用户分表与总表出现误差时,以总表为准计算水费。

第二十七条 城市供水单位安装的水表,用户不得私自拆装改动,不准以任何手段改变、妨碍水表计量。

第二十八条 用户应加强用水管理,经常对用水设施进行维护、检修。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盗用或转供城市供水。

第二十九条 提倡和鼓励节约用水,禁止浪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用自来水直接浇浸各种建筑材料、浇灌园田和用于水产养殖等。确需使用的,必须报经城市供水单位批准。

第五章 城市供水设施管理

第三十条 城市供水单位和用户应对其使用的水源井、水厂、泵站、输配水管道及附属的闸门井、消火栓、水表、表井、通讯 等城市供水设施负责管理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完好,防止出现跑、漏及水质污染等现象。第三十一条 供水设施的产权,总水表以外(没有总表的,以围墙3米为界)的供水设施,产权归供水单位,总水表以内的供水设施(不含总水表)产权归使用单位或个人。在用户地域内的总水表由用户负责保护。

第三十二条 在规定的城市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地面和地下的安全保护区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挖掘取土、修建建筑物或构筑物、堆放物料、植树打桩及进行顶进作业等一切危害供水设施的活动。

在供水管道两侧或交叉埋设其它管道等地下设施时,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进行。

第三十三条 城市供水管道上的阀门、消火栓不得擅自开启。遇有火灾开启消火栓的,应在3日内将使用地点、时间、水量报告供水单位。消防部门因训练试验使用消火栓时,应提前2日报请供水单位同意。

消火栓由供水单位负责维修。

第三十四条 供水单位抢修供水设施,公安、交通及市政管理等部门要予以协助。紧急情况下供水单位可先进入场地作业,然后补办有关手续。

第三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行为:(1)擅自将自建供水设施管网与公共供水管网连接;

(2)产生或使用有害物质单位的用水管网与公共供水管网直接连接;

(3)窃用、转供城市供水或擅自改变供水用途;(4)擅自拆除、启封总水表和动用管网等设施;(5)在公共供水管网上直接装泵抽水。

第三十六条 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向城市供水单位查明地下供水管网情况。施工可能影响城市供水设施安全的,应与供水单位商定保护措施,确保供水管网的安全。对因施工造成供水设施损坏或其它损失的,由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予以赔偿。

因运输等其他原因造成供水设施损坏的,由责任者及时修复,并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

第三十七条 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私自安装、改装、拆迁、转移供水设施。确需安装、迁移或拆除供水的,必须经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由城市供水单位设计和施工,工程费用由申请单位或个人承担。

第三十八条 属供水单位管理的供水设施发生故障,供水单位要及时修复;属用户管理的供水设施发生故障,可以委托供水单位给予修复,费用由用户承担。

第六章 罚则

第三十九条 城市供水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一)供水水质、水压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

(二)擅自停止供水的;

(三)不按规定检修供水设施或在供水设施发生故障后未及时抢修的。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以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一)违反城市供水发展规划,未经批准兴建城市供水工程的;

(二)无资质证书或超越资质证书规定的范围承担供水工程设计、施工的;

(三)未按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或使用不合格的仪器设备、材料进行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或者施工的。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侵害行为。未造成损失的,可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除责令赔偿损失外,可处以赔偿费1至5倍的罚款;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管理人员私自启闭公用供水阀门的;

(二)盗窃供水井盖、阀门、管道等供水设施的;

(三)损坏供水水井、净配水厂、输配水管道及附属设施、加压泵站及输、变、配电设施和机泵设施的;

(四)在供水管道上方堆放物料或者进行建筑的;

(五)在供水管道上擅自安装用水设备的;

(六)依附供水设施搭建棚厦,修砌构筑物的;

(七)其他损害城市供水设施或影响其使用功能的行为。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罚款;

(一)未按规定缴纳水费的;

(二)擅自拆除、改造或者迁移城市供水设施的;

(三)窃用、转供城市公共供水的;

(四)擅自将自建供水设施水管网系统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系统连接的;

(五)产生或者使用有毒物质的单位,擅自将其生产用水管网与城市供水管网直接连接的。

第四十三条 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及供水单位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由朝阳市建设局负责解释。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朝阳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

朝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朝阳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的通知

来源:朝政发[2004]40号 作者:朝阳市人民政府 日期:04-09-29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三章 供热设施

第四章 供热与用热

第五章 采暖费

第六章 罚则

第七章 附则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现将《朝阳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朝阳市人民政府

二00四年九月二十九日

朝阳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朝阳市人民政府2004年9月29日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供热管理,维护热用户和热源企业、供热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辽宁省城市供热管理办法》、建设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及国家和省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供热,是指城市内核热、热电联产、工业余热、区域锅炉、分散锅炉、太阳能、地热等热源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有偿供给的公共采暖用热。

第三条 在我市行政区域内进行城市供热的规划、建设、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供热的监督管理工作。

朝阳市城区内城市供热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市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各县(市)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供热的监督管理工作。

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城市供热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监督管理工作。

城市规划、财政、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物价、环境保护等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城市供热管理工作。

第五条 城市供热实行社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以及多元化投资经营。

城市供热必须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优先发展集中供热,限制并逐步取消分散供热,推行分户供热并逐步达到按用热量计量收费。

第六条 政府鼓励从事生产蒸汽、热水等热介质的企业(以下简称热源企业)和从事供热经营的企业(以下简称供热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利用污染小、耗能低、运行安全的先进供热方式和设施,推广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城市供热水平。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七条 城市供热规划由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等有关行政部门编制,报本级政府批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八条 新建、改建、扩建城市供热工程,应当符合城市供热规划,经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办理有关基本建设审批手续。

已有城市供热工程中,供热锅炉的更新、改造,供热管线的更新、改造,供热管网的拆网、并网,须经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

第九条 对不具备集中供热条件又确需建临时热源的,必须经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中,属朝阳市城区内的,必须经市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属其他县(市)的,由当地县(市)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报市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对现有分散锅炉和旧房屋,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规划,统筹安排,分期分批在限期内完成集中供热改造(含并网、下同)和分户供热改造,有关单位和个人应予以配合。

新建商品房未采用分户供热、未安装热量表实行分户计量的,其施工图设计文件不予批准;已竣工的,不准验收、使用。

第十条 城市供热工程的设计、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选用的设备、材料、计量器具等,应当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

第十一条 承担分户供热改造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施工。因施工不当,给使用热源企业生产、供热企业经营热能的单位和个人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因拖延施工进度而影响采暖的,应当承担责任。第三章 供热设施

第十二条 城市供热设施包括热源厂和锅炉房、换热站、管网及室内管道、管道井、泵站、阀门室、计量表具、散热器及其他有关设施。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对供热设施的保修期届满后,供热设施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由供热企业负责。但利用电能供热,供热设施附属单元房屋内部的,供热设施由建设单位负责维修。

供热企业维修供热设施,不得对热用户收取采暖费以外的其他费用。

第十四条 禁止下列损害供热设施或者影响其使用功能的行为:

(一)在供热设施管理范围内采砂、取土、爆破和其他有害作业;

(二)擅自将自建供热设施与公用供热设施相连接;

(三)依托锅炉房或者地上管网设施搭建构筑物和牵拉、吊装等承重作业;

(四)在地下管道上方建筑施工,堆放物料,植树;

(五)向供热管道地沟或者检查井内排放雨(雪)水、污水、倾倒垃圾等;

(六)将室内供热明管砌入建筑物或者隔离墙内;

(七)其他损害供热设施或者影响其使用功能的行为。

第十五条 因公益建设确需进行影响供热设施安全运行施工的,必须事先征求热源企业或者供热企业的意见,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供热设施安全。

第四章 供热与用热

第十六条 城市供热按照国家规定实行特许经营,由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条件通过招标选择特许经营者。

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与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供热企业签订城市供热特许经营协议。本办法施行前已在从事城市供热的供热企业,必须按本办法规定,与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城市供热特许经营协议,方可继续从事城市供热经营活动。

第十七条 热源企业与供热企业,供热企业与热用户,应当分别签订供用热合同。供用热合同内容,包括供热期限、室内温度、维护责任、收费标准、收费时限、结算办法及违约责任等。

对个人热用户的供热期限为:当年十一月五日零时至次年四月五日二十四时,全天供热;温度标准为:室温不低于16℃。热用户对供热期限、温度标准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供用热合同执行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示范文本。

第十八条 热源企业和供热企业的操作、维修人员,应当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第十九条 热用户改变用热规模或者转让供热设施,应当提前30日到供热企业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条 供热企业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检修、维护供热设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和稳定供热;

(二)对采暖用户实行24小时连续供热,不得实行间歇供热;

(三)建立健全报修处理、供热设施档案等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室温监测手段,了解供热效果;

(四)执行市政府规定的供热期限、室温和收费标准;

(五)听取热用户意见,及时处理供热问题,改善服务质量。

第二十一条 供热企业在特许经营期间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终止特许经营协议,取消其特许经营权,并可以实施临时接管。

(一)擅自转让、出租特许经营权的;

(二)擅自将所经营的财产进行处置或者抵押的;

(三)因管理不善,发生重大质量、生产安全事故的;

(四)擅自停业、歇业,严重影响到社会公共利益的;

(五)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城市供热特许经营项目的临时接管应急预案。

第二十二条 热用户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及时缴纳采暖费;

(二)不得擅自启动和关闭供热阀门;

(三)不得擅自改动供热设施;

(四)不得排放、盗用供热设施循环热水和蒸汽;

(五)不得擅自挪动、改动热计量仪表及其附件;

(六)不得实施影响供热效果的其他行为。

因热用户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室内供热设施或装饰、装修而影响供热效果的,责任自负。

第二十三条 供热设施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供热的,热源企业和供热企业应当立即组织抢修,并报告当地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需要占用道路等公共场所抢修的,可以先行抢修,后补办手续,公安、交通、城建等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在抢修期间,现场应当设置警告标志和安全设施;抢修结束后,应当恢复原状。

第二十四条 停止供热8小时以上(含本数)的,供热企业应当提前24小时公告热用户周知。

供热企业未按规定或者约定的供热期限供热,未达到规定或者约定的供热温度的,热用户有权要求供热企业退还采暖费;给热用户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但不可抗力造成无法供热的除外。

退还采暖费应当根据温差和累计时间并按收费标准计算,具体计算办法为:

(一)供热企业连续停止供热超过24小时,或者每月停止供热累计超过48小时的,经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后,供热企业应在15日内,按照[(供暖面积×收费标准)/150天]×停供天数的标准,退还采暖费;

(二)由于供热企业的原因,造成一栋楼或一个单元用户居室温度低于16℃或约定温度,连续超过72小时或每月累计超过168小时的,经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后,供热企业应在15日内,按照[(供暖面积×收费标准)/150天]×低于16℃或约定温度天数×70%的标准,退还采暖费。

第二十五条 实行热量计量的房屋未用热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室内给排水设施正常使用。因室温过低致使管道冻裂,给供热企业或者相邻热用户造成损失的,由该热用户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六条 热用户应支持、配合供热企业对供热设施的检查、维修和室温检测工作,及时反映供热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并有权向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供热企业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二十七条 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公布投诉电话,受理热用户投诉,并接受社会监督。

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处理热用户投诉,不得超过24小时。

第五章 采暖费

第二十八条 城市供热实行谁用热,谁交费的原则,由供热企业直接向热用户收取采暖费。

第二十九条 已经实行分户供热并安装计量器具的,应当按用热量计量收取采暖费。

尚未实行分户供热并安装计量器具的,应当按建筑物使用面积收取采暖费。其中,非独立式阳台应计入供暖面积,有供暖设施的独立式阳台计入供暖面积,无供暖设施的不计入供暖面积;建筑物层高超过3米(不含本数)的,按照每增加0.3米加收10%采暖费的标准计算采暖费;商业网点、车库等非生活取暖,应相应提高采暖费收费标准。

采暖费的收费标准由市及各县(市)政府确定。制订采暖费收费标准必须遵循保本微利的原则,考虑供热企业的热源建设和管网维修费用及税金等因素,并听取热用户和供热企业的意见。

第三十条 对不按时缴纳采暖费,经催缴仍不缴费的单位热用户和分户供热的个人热用户,供热企业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实行限供、缓供或者停供。

缴费确有困难的单位热用户,应当与供热企业签订分期交款合同。对既不交费,又不与供热企业签订分期交款合同的,供热企业在缴款通知书送达10日后,可以停止供热。

市、县(市)政府应当建立城市供热专项调节资金,用于为城市特困家庭贴付采暖费。

第三十一条 热用户改变供用热合同的主要内容或者转让房屋的,应当到热源企业或者供热企业重新签订或者变更供用热合同。

未重新签订或者变更合同的,所发生的采暖费由原热用户承担。已经供热的商品房售出未进住的,其采暖费由房屋所有权人或者承租人承担;尚未售出的,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六章 罚则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未经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新建、改建、扩建城市供热工程,对符合城市供热规划的,由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补办有关手续;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不符合城市供热规划的,责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没收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新建住宅未采用分户供热设计而建设、使用的;

(二)未经批准兴建临时热源等擅自不采用集中供热的;

(三)分散锅炉房在限期内未实施或者拒不接受集中供热改造的。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由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辽宁省城市市政公用设施保护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处罚。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检修、维护、操作失职或者管理不善,致使供热设施不能正常运行或者不能稳定供热;

(二)擅自缩短市政府规定的供热期限或者达不到室温标准。

超出规定标准收取采暖费的,由物价行政部门依法处罚。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的,由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50元以上500以下的罚款;造成供热设施损坏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三十七条 热源企业和供热企业因违反本办法被罚款的,对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同时处企业罚款额的1%至5%的罚款,但不得超过1000元。

第三十八条 实施行政处罚,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执行;罚款和收缴罚款,应当按照《辽宁省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城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供热管理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条 建制镇、独立工矿区的供热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朝阳市房产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中关于“按建筑物使用面积收取采暖费”的规定,暂缓执行;在条件不具备之前,仍按建筑物建筑面积收取采暖费。

第三篇:朝阳市燃气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朝阳市燃气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燃气行业管理,规范燃气经营行为,确保燃气供应和使用安全,促进燃气事业的发展,根据住建部颁发的《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和《辽宁省燃气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燃气,是指作为燃料使用并符合一定要求的气体燃料,包括天然气(含煤层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等。

第三条 本市燃气事业的发展规划、工程建设施工,燃气的生产、储存、输配、经营、使用和燃气具生产、销售及管理,特许经营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朝阳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是本市燃气的行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燃气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及本市燃气工作的日常监督和管理。

各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辖区内燃气工作的日常监督和管理。

发改委、住建委、规划局、公安局、国土局、财政局、质监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安监局等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 范围内,协同做好燃气工作的日常监督和管理。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五条 各县(市)人民政府应该将燃气事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燃气发展专项规划》、《汽车加气站建设项目布局专项规划》由主管部门会同规划部门征求发改委、公安消防、质量监督部门、环保等部门的意见后编制,编制的规划必须符合城市燃气总体规划。

第六条 新建、扩建和改建燃气场站、管道燃气输配设施、工程施工建设项目,汽车加气站等必须先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后,方可办理工程报建等前期手续。瓶装燃气经营点(供应点)的设置,应当符合燃气建设规划,并经主管部门会同规划、公安消防、质量技术监督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报主管部门批准。

第七条 新建、改建住宅建设项目,开发建设单位应当会同燃气供应企业确定燃气供应方案。燃气供应方案应当包括燃气供应方式、配套设施建设规划、过渡性燃气供应措施等内容。

燃气供应方案应当符合规划要求。开发建设单位应当公开燃气供应方案,并在新建、改建住宅建设项目的房屋销售合同中明确燃气供应方式。

第八条 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必须持有燃气工程设 计、施工专业资质证书,并在市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的设计、施工单位承担。从事燃气工程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法定机构确认的相应资格。设计、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和标准执行。承担燃气压力容器安装的施工单位必须同时持有社保部门核发的资格证书。

第九条 燃气工程的施工,必须选用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施工监理,由市主管部门工程质量监督单位负责质量监督。

第十条 燃气场站、气库、储配气站、供气管道(含庭院、室内管道)、输配气站及设施、临时瓶组供气站等工程竣工后,由主管部门、公安消防、安监、环保、质量监督等部门按有关规定进行验收,未按规定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一条 新建、改建住宅项目的开发建设单位应当根据燃气供应方案,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配套建设燃气设施。配套燃气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第三章 特许经营

第十二条 燃气经营分为管道燃气、瓶装燃气、燃气汽车加气站和其他类四个经营类别,依法实行特许经营制度。

第十三条 燃气经营企业向城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申 请特许经营权,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并提交相应材料:

(一)依法注册的企业法人;

(二)有相应的注册资本金和设备、设施;

(三)有良好的银行资信、财务状况及相应的偿债能力;

(四)有相应的行业经历和良好业绩;

(五)有相应数量的技术、财务、经营等关键岗位人员;

(六)有切实可行的经营方案。参照《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燃气经营企业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燃气经营许可申请书;

(二)企业章程和企业资本结构说明;

(三)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运行、维护和抢修等人员、瓶装燃气送气工的身份证明、所取得的有效期内的燃气从业人员专业培训考核合格证书,其数量及岗位类型参照《辽宁省燃气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四)固定的经营场所(包括办公场所、经营和服务站点等)的产权证明或租赁协议;

(五)燃气设施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及备案文件;

(六)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应提供当地燃气行政主管部门为其划定的经营区域证明文件或者《城市供气特许经营协议》申请的燃气经营类别和经营区域),企业实施燃气发展 规划的具体方案;液化石油气灌装站经营企业、燃气汽车加气站经营企业、其他类经营企业应提供燃气主管部门出具的核准意见;

(七)气源证明。燃气气质检测报告;与气源供应企业签订的供用气合同书或供用气意向书;

(八)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健全的经营方案;

(九)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燃气经营点(供应点)除具备上述(六)、(七)项条件外,还应提供所属燃气企业燃气经营许可证;市、县(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瓶装燃气供应站(点)核准意见;公安消防部门出具的验收意见,同时必须是本市有资质的燃气公司的下属单位或企业。

第十五条 城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选择燃气经营者。

第十六条 特许经营协议所包含的内容必须符合《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第十七条 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应到主管部门和公安消防、安监、质量监督、工商等部门办理《燃气经营许可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许可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注册登记证》、《化学危险物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后,方可从事燃气经营活动。

主管部门和公安消防、安监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 起十五日内作出答复。工商行政部门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答复

第十八条 获得特许经营权的燃气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城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终止特许经营协议:

(一)擅自转让、出租特许经营权的;

(二)擅自将所经营的财产进行处置或者抵押的;

(三)擅自停业、歇业,严重影响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安全的;

(四)因管理不善,发生重大质量、生产安全事故的;

(五)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科学合理地制定企业生产、供应计划、按季度向燃气主管部门提交生产经营状况;

(二)每年的1月31日前向燃气主管部门提交上一的特许经营报告(内容包括特许经营资产情况、发展、管理、服务质量报告、经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企业基本状况等)、特许经营财务报告;

(三)按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规范,组织企业安全生产;

(四)履行经营协议(《特许经营授权书》),提供符合标准的产品和服务;

(五)接受城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 量的监督检查;

(六)燃气企业应在下列事项发生十日内向燃气主管部门备案报告:远期经营计划(五年或十年经营计划);董事会或监事会作出的有关特许经营的决议;燃气企业签署的对企业特许经营业务有重大影响的合同、协议或意向书;高级管理人员确定或发生人员变更(包括董事、监事、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总工程师等);发生影响燃气价格、安全、技术、质量、服务的重大事项及其它对燃气企业特许经营业务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七)加强对生产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和更新改造,确保完好;

(八)协议约定的其他责任。

第十九条

特许经营期限届满,城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法定的程序组织招标,选择特许经营者。

第二十条 燃气企业合并、分立、终止、经营场所及其他重大事项变更特许经营权的,必须提前90个工作日向经营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向燃气主管部门重新申请资质审查或办理注销登记或变更登记。

市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检查并予回复。

第二十一条 特许经营权发生变更或者终止时,城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城市燃气供应的连 续性与稳定性。

燃气企业应在授权主体规定的时间内,保证正常供应和服务的连续性。在移交用于维持特许经营业务正常运作所必需的资产及全部档案给授权主体指定的单位时,对交接期间的安全、服务和人员安置承担全部责任。

第四章 经营管理

第二十二条 无《燃气经营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燃气经营业务。禁止伪造、涂改、出租、转让或出卖《燃气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三条 燃气企业必须在燃气设施及其经过地段路面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二十四条 燃气企业投资建设的供气设备及管道经竣工验收合格后由投资建设的燃气企业统一管理和维护。室内燃气设施的维修保养及更换设备的费用,由使用燃气的单位和居民(以下统称用户)负担,其它设施的维修和更换设备的费用,由燃气企业负担。

第二十五条 需要安装燃气的开发企业应当向燃气供应企业提出燃气安装申请,燃气企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应当在接到申请和有关材料后给予及时办理,并与企业用户签订供气使用合同或协议,报主管部门备案。

燃气企业进行燃气安装工程施工前,要依据公平、公开、公 正的原则统一进行工程招标,投标企业必须具备燃气工程施工相应的资质,燃气主管部门依法对燃气安装工程招投标工作进行监督。

第二十六条 燃气储存和输配所使用的压力容器,必须经质量监督部门定期检验登记,合格后并按期申报检验。

第二十七条 燃气企业应当对从业人员(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运行人员、维护人员、抢修人员、瓶装送气工)进行上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者才可持证上岗,未经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燃气企业从事检测、维修、安装工作的员工,必须具有相关专业资格。无专业资格的,不得单独作业。

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培训、考核、监督。

第二十八条 燃气企业应当保证燃气的热值、组份、嗅味、压力达到国家标准,保证正常供气和供气质量。燃气企业需要停气、降压作业影响居民用气的,除紧急情况外,必须提前四十八小时通知用户。

管道燃气连续停止供气四十八时以上的,燃气企业应当采取措施,保证用户生活用气。

第二十九条 瓶装气的充装量应当与该瓶标称重量相符,其误差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允差范围。

第三十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物 价部门批准的燃气价格执行,如需调整价格的采取听证会的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按有关规定制定调整价格。

第五章 燃气安全及设施保护

第三十一条 燃气生产、储存、输配、经营和使用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燃气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燃气事故统计分析制度,定期通报事故处理结果。

第三十二条 燃气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建立燃气设施安全定期巡查制度,做好安全用气知识普及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安全用气手册、二十四小时咨询服务电话等多种途径对用户进行安全教育。

燃气企业对单位用户要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并负责对其操作和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

第三十三条 入户安全检查,要明确安全检查项目和内容,检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拍摄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由燃气企业和用户双方签字后,共同留存、备查。对发现的问题向用户提出整改建议,建立完整的检查档案,发现疑似盗用燃气的行为,燃气企业应当及时向燃气主管部门报告,由燃气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安监、消防、公安、质量监督等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取证、鉴定,燃气主管部门根据鉴 定结果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处罚款项交市财政局。燃气企业无权对用户进行摘除燃气表、停止供气等其它处罚。各燃气经营企业应设立入户安全检查的服务和监督电话,并在媒体上向社会公布,入户前要安民告示,预先张贴通告,并与社区组织联系,以便于市民及时联系或查询相关企业入户安全检查工作的资讯,防止上当受骗。

入户安全检查的工作人员,应是本燃气经营企业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工作人员,燃气用户要对入户检查给予配合。对极端不予配合检查的用户,由主管部门组织公安、安监等部门共同到场,采取强制开锁入户检查。

第三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拆除、涂改、移动、毁坏或覆盖燃气企业设立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三十五条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燃气管道及设施上修筑建筑物、构筑物和堆放物品。燃气企业和主管部门发现上述行为的,应当立即制止,并责令恢复原状;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

第三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进行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的施工作业之前,必须书面通知燃气企业,由燃气企业派人到现场监督指导施工。

需要拆除、迁移供气设施的,必须先到燃气企业办理手续,由燃气企业组织拆迁,费用由需要拆迁供气设施的单位或个人承担。第三十七条 禁止燃气经营单位和燃气用户(任何单位和个人)向钢瓶超量充气、用槽车直接灌装气瓶、加热和摔、砸、倒卧燃气钢瓶、自行倒灌、排残和拆修瓶阀等附件、自行改换检验标记或瓶体漆色、使用超期未经检测和检测不合格的钢瓶,燃气钢瓶应定期送交有法定资格、资质部门批准的钢瓶检测机构检测。

第三十八条 燃气储存、输配系统的动火作业应当按公安消防部门的规定要求作业。

第三十九条 从事燃气运输的机动车辆,需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申请并领取准运证报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从事燃气运输。

第四十条 公共建筑类用户、工业用户及住宅区由物业办负责管辖区内供气系统的管理和监护。第六章 使用管理

第四十一条 用户不得擅自安装、改装、拆除户内燃气设施,燃气计量表由燃气企业统一安装、管理和维修,并由质量监督部门授权的检测机构定期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用户不得擅自操作公用燃气阀门,不得将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线,不得使用不符合气源要求的燃气燃烧器具。

第四十二条 用户需要变更名称、使用地址、燃气用途或者停止使用燃气时,应当向燃气企业申请办理变更和停用 手续。燃气企业应当在五日内予以办理。

第四十三条 自购自用燃气单位必须按本规定第十三条(一)至(三)项规定办理相应手续和证件,方可自购自用燃气,同时不得对外经营。

第四十四条 用户不得转卖或盗用燃气。

第四十五条 禁止燃气具的销售单位销售未经备案认证的燃气具,不得经销无产品合格证和安全使用说明书的燃气用具。

燃气具的生产单位、销售单位应当在燃气具上明确标识所适应的燃气种类。

燃气具的生产销售单位应当设立或者委托设立售后服务站点,配备经考核合格的燃气具安装、维修人员,负责售后的安装、维修服务。

第六章 抢修和事故处理

第四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燃气设施损坏、泄漏气体等燃气事故,应当立即向主管部门及燃气企业报告;发生火灾的,应同时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发生燃气中毒,应当及时抢救。

第四十七条 燃气企业应该设立二十四小时事故报告电话,接到燃气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组织抢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密切配合。因抢修不及时,造成用户损失,燃气 企业应按有关规定赔偿。

燃气专业抢修人员在处理燃气事故紧急情况时,对影响抢修的市政、园林等其它设施,必要时可以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但事后应及时恢复原状,并按规定补办手续及处理善后事宜。

第四十八条

燃气安全事故发生后,燃气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消防机构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各自职责,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根据有关情况启动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燃气安全事故抢修抢修完毕后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消防机构等有关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共同及时、准确查明事故原因、性质、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相关责任者根据责任的性质和大小,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

(一)擅自转让、出租特许经营权的;

(二)擅自将所经营的财产进行处置或者抵押的;

(三)擅自停业、歇业,严重影响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安 全的;

(四)因管理不善,发生重大质量、生产安全事故的。

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办法规定,燃气经营者不按照燃气经营许可证的规定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燃气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燃气经营者未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设置燃气设施,如防腐、绝缘、防雷、降压、隔离等保护装置和安全警示标志的,或者未定期进行巡查、检测、维修和维护的,或者未采取措施及时消除燃气安全事故隐患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燃气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燃气经营许可证;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绝向市政燃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符合用气条件的 单位或者个人供气的;

(二)倒卖、抵押、出租、出借、转让、涂改燃气经营许可证的;

(三)未履行必要告知义务擅自停止供气、调整供气量,或者未经审批擅自停业或者歇业的;

(四)向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用于经营的燃气的;

(五)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储存燃气的;

(六)要求燃气用户购买其指定的产品或者接受其提供的服务;

(七)燃气经营者未向燃气用户持续、稳定、安全供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燃气,或者未对燃气用户的燃气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为非自有气瓶充装燃气或者销售未经许可的充装单位充装的瓶装燃气的,依照国家有关气瓶安全监察的规定进行处罚。

违反本办法规定,销售充装单位擅自为非自有气瓶充装的瓶装燃气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办法规定,冒用其他企业名称或者标识从事燃气经营、服务活动,依照有关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定进行处罚。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燃气用户及相关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可以处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可以处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操作公用燃气阀门的;

(二)将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线的;

(三)安装、使用不符合气源要求的燃气燃烧器具的;

(四)擅自安装、改装、拆除户内燃气设施和燃气计量装置的;

(五)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使用、储存燃气的;

(六)改变燃气用途或者转供燃气的;

(七)未设立售后服务站点或者未配备经考核合格的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人员的;

(八)燃气燃烧器具的安装、维修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

盗用燃气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况严重的,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盗用燃气数额确定依据计算公式,即犯罪数额=设备总流量×用气时间×用气天数×燃气单价,设备流 量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实际测算的流量计,用气时间和用气天数确定根据查明的实际情况确定,燃气单价确定依据案发时燃气价格为准。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从事下列活动之一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进行爆破、取土等作业或者动用明火的;

(二)倾倒、排放腐蚀性物质的;

(三)放置易燃易爆物品或者种植深根植物的;

(四)未与燃气经营者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从事敷设管道、打桩、顶进、挖掘、钻探等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活动的。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建设占压地下燃气管线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依照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侵占、毁损、擅自拆除、移动燃气设施或者擅自改动市政燃气设施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000元以上5万 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毁损、覆盖、涂改、擅自拆除或者移动燃气设施安全警示标志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状,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工程施工范围内有地下燃气管线等重要燃气设施,建设单位未会同施工单位与管道燃气经营者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或者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未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第五十七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燃气设施,是指人工煤气生产厂、燃气储配站、门站、气化站、混气站、加气站、灌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市政燃气管网等的总称,包括市政燃气设施、建筑区划内业主专有部分以外的燃气设施以及户内燃气设施等。

(二)燃气燃烧器具,是指以燃气为燃料的燃烧器具,包括居民家庭和商业用户所使用的燃气灶、热水器、沸水器、采暖器、空调器等器具。

第五十八条 燃气企业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罚:

(一)供应燃气压力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二)擅自停止向用户供应燃气或需要停气、降压未按规定通知用户的;

(三)使用槽车直接灌装气瓶的;

(四)未按规定检修、保养燃气设施及造成事故的;(五)发现或得知燃气事故未及时抢修处理造成损失的;(六)未经批准擅自建设燃气工程或将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燃气工程投入使用的;

(七)给未经检测、超期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钢瓶充气的;

(八)给无燃气经营资质证书的经营者提供气源的;(九)擅自进行企业合并、分立、终止、变更经营场所或其他重大事项的。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罚:

(一)无证或超越燃气工程资质证书范围进行燃气工程设计、施工的;

(二)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燃气工程设计、施工的;

(三)自购自用燃气单位擅自对外经营燃气的;(四)无取得燃气经营资质证书擅自经营燃气的;(五)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出卖燃气经营资质证书的;

(六)无生产许可证生产燃气用具的。

第六十条 违反本规定,涉及工商、消防、劳动、规划、技术监督、物价等部门的,由工商、消防、劳动、规划、技术监督、物价等部门依照本部门的法律、法规处罚。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照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法律、法规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执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十二条 本办法由朝阳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六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朝阳市燃气管理办法》废止。

第四篇:朝阳市城市规划区内集体土地征收管理办法

朝阳市城市规划区内集体土地征收管理办法

《朝阳市城市规划区内集体土地征收管理办法》业经2010年5月27日朝阳市第九届人民政府第二十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市长

二O一O年五月三十一日

朝阳市城市规划区内集体土地征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集体土地征收管理,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及国家和省其他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朝阳市城市规划区内集体土地征收(以下简称征地)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市政府负责朝阳市城市规划区内征地工作。区政府负责辖区内征地的具体实施工作。

市国土资源部门是朝阳市城市规划区内征地补偿安置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市征地事务机构负责征地补偿安置管理的事务性工作。

第四条 市、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经、民政、财政、公安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征地管理工作。

第二章 征地程序

第五条 征地项目依法确定后,市国土资源部门起草预征地公告,报市政府批准。预征地公告应包括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

第六条 区政府收到市政府预征地公告后,在拟征地的村、组向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进行公布,同时抄告相关部门。

预征地公告发布后,凡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地上抢栽、抢种、抢建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征地时一律不予补偿。

第七条 征地预公告发布后,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应在征地范围内暂停办理下列事项:

(一)审批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

(二)审批新建、改建、扩建房屋;

(三)办理入户或分户,但因婚姻、出生、士兵退伍以及刑满释放、解除劳教等情况必须入户或分户的除外;

(四)核发工商营业执照;

(五)变更房屋、土地用途。

第八条 开展征地调查。发布预征地公告的同时,区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核定征地红线图、组织征地测量放线,并组织相关部门及乡(镇)、街道和村,配合区国土资源分局对拟征地的土地权属、地类、面积、村组农业人口数及需要安置人

数和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由区国土资源分局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包括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及其他权利人,下同)共同确认。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拒不配合的,调查结果由区国土资源分局和被征地所在乡(镇)、街道、村有关人员签字并进行公证。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应当配合征地调查,对阻挠征地调查,拒不提供有效权属证明,造成调查不实、漏项的,由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承担责任。

第九条 组织征地听证。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区国土资源分局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申请听证的,须在接到《征地听证告知书》后5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听证申请,区国土资源分局应当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的规定组织听证;逾期未提出听证申请的,视为放弃听证。

第十条 组卷报批。区国土资源分局会同相关部门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和征地方案(单独选址的项目,供地方案一并拟定),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经区政府审核同意,上报市国土资源部门审查。市国土资源部门对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上报省以上政府审批。

第十一条 征地方案公告。征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市政府发布征地方案公告,同时向区政府下达《集体土地征收通知书》,由区政府负责征地方案的实施。征地方案公告由区国土资源分局根据批准文件拟定,经市征地事务机构审查,市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以市政府名义在被征地所在地的村、组进行公告。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或其他有效证明到指定地点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第十二条 征地方案公告包括下列内容:

(一)征地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批准用途;

(二)被征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和面积;

(三)征地补偿标准和农业人口安置途径;

(四)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的期限、地点。

第十三条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根据依法批准的征地方案,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指导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初拟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并经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和区农经部门审查,区国土资源分局报区政府审核同意后,交市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公告,公告时间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公告期内被征地农民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持有异议或要求举行听证的,区国土资源分局会同农经等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组织听证,针对提出的意见,依据有关规定和批准的征地方案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进行修改。报市政府审批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应附村民会议记录、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和区农经部门审核意见以及对提出意见的采纳情况,举行听证的,还应附听证笔录。

第十四条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本集体经济组织被征收土地的位置、地类、面积、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种类、数量,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量等;

(二)征地补偿费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人数和支付方式 ;

(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补偿标准、数额和支付方式;

(四)农业人口的具体安置途径;

(五)其他有关征地补偿、安置的具体措施。

第十五条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区国土资源分局应当依照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向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支付征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区政府应当组织落实需要安置农业人口的安置。

第十六条 征地的各项费用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足额到位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应按时交付土地;经依法补偿安置后,当事人拒不交付土地的,由市国土资源部门责令限期交付土地,逾期不履行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七条 在征地方案实施过程中,对征地补偿费标准有争议的,按照《辽宁省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办法》的规定由市政府进行协调;协调不成的,依法向有权机关申请裁决。征地补偿安置标准、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等争议不影响征地方案的实施。

第三章 征地补偿安置

第十八条 征地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土地应依法支付征地补偿费(土地补偿费与安置补助费之和)、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

第十九条 征地执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征地区片地价标准,是指征收一般农用地土地补偿费与安置补助费之和,其他地类以综合地价标准为基础按以下系数调整:建设用地1.0;未利用地0.8。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降低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

第二十条 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所有者。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补偿费按下列标准执行:

(一)附着物按其价值和实际损失给予相应补偿;

(二)青苗补偿费按一茬作物的产值计算。

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标准由市国土资源部门会同财政、物价部门另行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并定期调整、公布。

第二十一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的征地补偿费,应当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合理使用分配。使用分配方案须在农经部门指导下制定,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同意,并报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备案。

未经拥有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同意,村民委员会不得使用集体经济组织的征地补偿费。

第二十二条 征地补偿费须严格按使用分配方案的规定使用和分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征地补偿费用的收支状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公布,接受监督。农经、民政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指导、监督征地补偿费用的使用和分配,及时受理群众的投诉,对违法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查处。

第二十三条 土地被全部征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被撤销建制、实行“农转非”的,征地补偿费主要用于原村、组人员生产和生活安置;确需用于偿还集体经济组织债务的,应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并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同意。第二十四条 建立征地补偿费专项审计制度。各级农经部门和农村审计机构要定期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费的拨付、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区、乡两级农经部门和农村审计机构,要切实建立并落实好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费的审计监督,审计结束后,要及时将审计结果向农户公布。

第四章 临时用地补偿

第二十五条 城市规划区内因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等需要临时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应经市规划、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土地使用者应当根据土地权属,与市国土资源部门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并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临时使用土地补偿费。

临时使用土地的使用者应当按照临时使用土地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并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

临时使用土地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

第二十六条 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等需要临时使用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期为1年的,补偿标准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15%;使用期为2年的,补偿标准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20%。

第五章 征地费用管理

第二十七条 征地费用包括征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耕地开垦费、土地管理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新菜田开发建设基金管理费、不可预见费、征地工作业务经费、勘测定界费、评估费等。

第二十八条 征地费用测算。区国土资源分局对征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不含房屋拆迁费用)、不可预见费、征地工作业务经费进行测算,报市征地事务机构审查。市征地事务机构对应发生的征地费用进行测算,报市国土资源部门审核批准。

第二十九条 征地费用预存。征地报批材料报送市国土资源部门审查之前,用地单位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预存入市财政专户,征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耕地开垦费、土地管理费、新菜田开发建设基金管理费等按照测算的费用全额存入市征地事务机构征地专项资金帐户。

第三十条 征地费用按下列规定拨付:

(一)征地补偿费用拨付。征地方案获得批准后,区国土资源分局根据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的征收土地协议书和被征地农户签订的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协议,向市征地事务机构申请拨付征地补偿费用。市征地事务机构审核后,报市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将征地补偿费用拨付到区征地专项资金账户。区国土资源分局将征地补偿费用实名、足额发放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其中用于被征地农民社保的费用,从征地专项资金账户中拨付到社保资金账户。申请拨付征地补偿费用应提供以下材料:征收土地协议书;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用明细表;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档案(包括身份证复印件、调查表、作价表、评估报告及其他相关材料)。

(二)省国土资源部门下达《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款通知书》后,由市财政部门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拨入国库。耕地开垦费、土地管理费、新菜田开发建设基金管理费等费用,由市征地事务机构按照有关规定统一拨付。第三十一条 不同建设项目、批次建设用地的征地费用不得混用,按照“专项核算,专款专用,专项审计,封闭运行”的原则对预存征地费用实行封闭管理。严禁克扣、侵占、截留和挪作他用。

征地费用按照实际发生额结算,实行多退少补。征地未获得批准的,市征地事务机构将预存征地费用如数退回原缴款单位。

第三十二条 征地工作业务经费的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由市国土资源部门会同财政、物价部门另行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侵占、挪用被征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四条 阻碍国土资源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国土资源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国家和省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对征地补偿安置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 市政府将征地工作实施情况纳入对各区政府的工作目标考评体系。

第三十八条 征收朝阳县位于朝阳市城市规划区内集体土地的,参照本办法执行。其他县(市)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由朝阳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朝阳市城市规划区内集体土地征用管理办法》(朝政发[2003]47号)同时废止。[1]

第五篇:朝阳市基本情况

朝阳市基本情况

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南临河北省,北接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京、津、唐和东北城市群中间,辖北票、凌源二市,朝阳、建平、喀左三县,双塔、龙城两区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131个乡镇,5个农牧场,37个街道,1330个村,184个社区。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占辽宁省的七分之一,属低山丘陵山区,亚干旱气候类型,地理概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耕地面积600万亩,林地面积1458万亩;总人口340万,其中农业人口247万;市区面积4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 43 万。

历史悠久绵长,文化积淀深厚。“鸽子洞”古人类遗址,佐证了这里在15万年前就有人类开始繁衍生息;举世瞩目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把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500多年。朝阳是一座历史名城,战国时期,燕置塞上五郡,朝阳属辽西郡;西汉时期,朝阳成为辽西郡西部都尉治所;十六国时期,前燕、后燕、北燕在朝阳建都52年。朝阳是东北佛教文化的“祖庭”,在北塔天宫中发现的佛祖真身舍利及在南塔发现的定光佛舍利是佛家至宝,可与陕西法门寺佛指舍利、北京西山佛牙舍利相媲美,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两佛同现”的地方。朝阳还是世界古生物化石的宝库,有“世界上第一只鸟飞起、第一朵花绽开的地方”之美誉。2006年,朝阳正式晋升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自然资源富集,发展前景广阔。全市矿产资源分布广、种类多、开发潜力大,目前已探明的有益矿藏 53 种,产地 570 余处,储量占全省的 70%,其中锰储量居东北之首,储量是4470万吨,钼产量居全国第二位,是全国八大黄金主产区之一。铁矿石储量7.05亿吨,煤炭储量3.08亿吨。朝阳拥有天然、绿色的农业生产环境,而且气候资源独特,杂粮、畜禽等特色农副产品众多。2007年粮食总产量是 37.1亿公斤,猪、牛、羊、禽各存栏222.8万头、53.4万头、248万只、5999万只,蔬菜产量是55亿公斤,花卉产值是1.8亿元,保护地面积32.3万亩。朝阳还拥有世界最大的人工沙棘林,有46.2万亩,亚洲第一的人工油松林,有403.6万亩,是全国四大苦杏仁产地之一,产量是4129万斤,朝阳大枣、南国梨、苹果驰名大江南北,其中大枣2200万株、产量1.6亿斤,南国梨产量1.5万吨,苹果产量9万吨。全市有贫困村718个(农民人均纯收1800元以下的),有贫困人口32.77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

工业基础雄厚,配套能力较强。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化城市,目前共有工业企业1.5万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70多户,已经形成了以冶金、化工、机械、电子、建材、医药等为主,门类齐全、布局日臻完善的工业体系。凌钢、朝柴、浪马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最近,鞍凌精品钢项目、中建通讯及高科技产品工业园和豪德光彩贸易广场几个大项目纷纷启动,为下一步朝阳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同时,穿境而过 10 条国省干道,朝锦、朝赤、京四高速公路和6 条铁路纵横交错,使朝阳成为辽冀蒙三边的交通枢纽。“十一五”期间,朝阳将着力打 1

造全省精品钢材、新型能源、农产品加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矿产资源深加工和装备制造业“5+1”产业基地。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实现410亿元和118亿元,分别增长48%和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1%提高到3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由122户增加到550户,亿元企业数量由原来的2户发展到62户【全口径亿元以上企业77户】。

近年来,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全省加快辽西北地区发展的政策带动下,朝阳经济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200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52.3亿元,增长17.6%,增速连续三年排进全省前三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4.9亿元,增长36.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7亿元,增长63.2%;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80元,分别增长12.5%和12.6%。2007年,全市GDP实现333.1亿元,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30亿元,增长64.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1.8亿元,增长46.4%;国地两税收入总量完成46亿元,增长43%;GDP含税率达到13.9%,农民人均纯收入413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9009.6元,朝阳经济总量已经由2001年的“一个朝阳”变成“三个朝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已经由“一个朝阳”变成接近“五个朝阳”;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两税收入等指标的增长速度在全省14市中位居第一,农民人居纯收入、工业增加值等指标位居第二。

2008年主要经济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1%以上,总量争取突破41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8%以上,达到2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以上,总量争取达到322亿元。力争用六年时间,把目前的“一个朝阳”再造成“三个朝阳”。六年后,GDP达到10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00亿元,城市成为一个100万人口的大型城市。

有关数据对比情况:(1)全省人口4300万,朝阳市人口340万,大致占全省7.95%;全省土地面积13.8万平方公里,朝阳市土地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14.3%或七分之一;全省2007年末人均GDP是2.6万元,朝阳市是9700元,相当于全省1/3强。(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省人均是2500元,朝阳市是全省的1/4左右。(3)农民人均纯收入,全省是4773元,朝阳市是4130元,比全省平均线低600多元。(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全省是12300元,朝阳市是9009.6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200元。(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7年全省完成7200亿元,其中沈阳2300亿,大连1900亿,鞍山477亿,营口411亿,铁岭309亿,朝阳230亿,仅在锦州、阜新、辽阳、葫芦岛之前,占全省的3.2%。(6)2007年工业增加值朝阳是116.94亿元,占全省的2.32%。(7)实际利用外资额朝阳市完成4130万美元,增长65.6%,排在全省第五,但总量仅占全省的0.45%,相当于1/200。(8)出口总额朝阳市完成3096.5万美元,仅占全省的0.88%。

(9)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与阜新一样(阜新市人口为140万左右),仅占全省的2.18%,与人口总量不协调。2008年3月

下载朝阳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朝阳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水管理办法

    2014年用水管理规定及办法为进一步加强用水管理,促进节支降成,特制定本实施办法一、 管理办法1、为更好地节约用水,降低水的消耗,各用水单位要认真管理好自己的供水设施。责任落......

    防治水管理办法

    义煤集团××××有限公司 防 治 水 管 理 办 法 一、总 则 1、为加强我公司的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免遭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煤......

    水电暖管理办法

    肃南县水韵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水电暖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规范和完善公司水、电、暖等重要设备的内部管理,保障公司安全有序用水、用电、用暖的环境,达到开源节流、提高管......

    防治水管理办法

    攀枝花市翼腾工贸有限公司干坝塘煤矿 矿井防治水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煤矿水害防治工作,杜绝煤矿重大水害事故,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

    城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

    城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城市公厕管理,提高城市公厕卫生水平,方便群众使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城市(指国家按......

    城市公厕管理办法

    城市公厕管理办法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城市公厕的规划 第三章 城市公厕的建设和维修管理 第四章 城市公厕的保洁和使用管理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城市燃气管理办法

    《城市燃气管理办法》2003-10-21 15:44:4121cn房产频道 『文章内容彩信发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62号《城市燃气管理办法》已于1997年12月18日经第八次部常务会议通过......

    城市燃气管理办法

    城市燃气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62号 《城市燃气管理办法》已于1997年12月18日经第八次部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 侯捷 一九九七年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