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法(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基本医疗建设与发展,提高基本医疗水平,保障基本医疗各方的合法权益,保护人民健康,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基本医疗,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采用国家基本药物和(或)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为人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的诊断和治疗。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医疗机构,必须要优先建设与发展基本医疗,不准以任何借口阻碍基本医疗建设与发展。
第四条 坚持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责任,确立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投入中的主导地位。
第五条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基本医疗建设与发展。
第六条 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祖国传统中医药在基本医疗中的重要作用,必要时政府扶持祖国传统中医药在基本医疗中的建设与发展。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基本医疗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医疗建设与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基本医疗配套措施和监督管理体系。
第八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基本医疗并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医疗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基本医疗工作。
军队的基本医疗工作,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第九条 各级基本医疗监督检查机构,按照职责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基本医疗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工作。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本机构范围内的基本医疗管理工作,并接受基本医疗监督检查机构对业务的指导。
第十条 国家支持基本医疗的发展,鼓励开展基本医疗学术研究,提高基本医疗的科学技术水平。
国家支持和鼓励开展基本医疗的国际合作。
第十一条 国家支持和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基本医疗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有关制度,方便单位和个人参与基本医疗建设与发展、保障、宣传教育、社会资助、志愿服务和其他投入活动。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居民、村民参与社区、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障建设。
第十二条 国家开展基本医疗教育。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基本医疗的公益宣传活动。医学院校应当加强基本医疗教育和科学研究,对在校学生以及其他与基本医疗有关人员进行基本医疗教育和培训,为我国实行基本医疗建设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定期进行基本医疗知识、技能的培训。
第十三条 对在基本医疗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基本医疗建设与发展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助、抚恤。
第十四条 国家实施基本医疗信用评价制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医疗机构和个人实行基本医疗信用评分。
第十五条 同基本医疗有关的药品、医疗器械及检查设备、保障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以及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管理,分别按照有关法律办理。
第十六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医疗机构和个人,必须接受基本医疗监督检查机构对基本医疗有关的情况进行调查、抽检、现场取证等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基本医疗监督检查机构,不得泄露涉及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技术秘密、业务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基本医疗监督检查机构和医疗机构因违法实施行政管理,阻碍基本医疗建设与发展,侵犯医疗机构和个人合法的基本医疗权益的,有关医疗机构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第二章 基本医疗建设与发展规划
第十七条 国务院领导全国的基本医疗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基本医疗建设与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实行保护、扶持、发展基本医疗的政策,为建设与发展基本医疗提供政策、资金与技术保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医疗建设与发展,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基本医疗政策,并组织实行。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把基本医疗建设与发展纳入到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并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基本医疗建设与发展,并实行统一的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基本医疗建设与发展工作。
第十九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基本医疗建设与发展的主要职责:
(一)组织制定并实施全国基本医疗建设方案与发展规划;
(二)负责组织并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管理办法》、《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管理办法》、《国家基本卫生服务管理办法》,并会同国务院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国家基本医疗保障金管理办法》,并会同国务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国家基本医疗信用评价及标准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三)监督管理各级各类基本医疗监督检查机构、医疗机构及相关单位的基本医疗建设与发展工作;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制定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成立国家基本医疗制定委员会。下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定委员会,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制定委员会,国家基本卫生服务制定委员会。
国家基本医疗制定委员会在制定基本医疗过程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国家基本医疗建设方案与发展规划;
(二)开展对国家基本医疗相关内容法制化、标准化、规划化研究工作。重点做好国家基本药物和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工作;
(三)收集、分析和报告与基本医疗有关内容的监测信息,预测基本医疗发展方向和趋势;
(四)开展对基本医疗监督检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指导、培训工作;
(五)指导、培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六)开展对基本医疗有关的药物、医学检查、卫生服务等不良反应调查,现场处理及远期疗效评价;
(七)开展基本医疗临床应用研究、评价、提供技术咨询;
(八)开展对基本医疗和非基本医疗的界定工作。
第二十一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保护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基本医疗保护规划和方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基本医疗保护规划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医疗保护计划和工作方案。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县级有关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实际情况,做好本地区基本医疗保护工作。
第二十二条 国家保护野生药材资源,建立地道基本中药材生产基地,发展现代基本用药。
第二十三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监督检查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置或者确定基本医疗监督检查机构,报国务院批准,承担实施基本医疗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设置基本医疗监督检查机构,各级地方基本医疗监督检查机构的设置规划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四条 各级基本医疗监督检查机构在基本医疗监督检查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监督检查国家基本医疗建设方案的实施情况;
(二)监督检查国家基本医疗保护规划、计划、方案的实施情况;
(三)收集、分析和报告各级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运用基本医疗有关的监测信息;
(四)开展对各级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基本医疗检查、现场处理及其疗效评价;
(五)开展对基本医疗有关的药物、医学检查、卫生服务进行鉴定;
(六)指导、培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基本医疗工作;
(七)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基本医疗知识;
(八)对被检查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限期改进基本医疗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高等教育制度。
国家支持鼓励发展传统医学教育,完善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三大医学课程体系建设,规范教学内容和方式,强化医校管理,加强医校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人才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医疗人才。建立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做好基本医疗人才评价工作。
第三章 内容与程序
第二十六条 国家建立基本药物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国家基本药物,并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十七条 国家实行基本药物制定政策。
国家基本药物由国家基本药物制定委员会负责制定,交国家基本医疗制定委员会审议,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送国务院备案。
国家基本药物制定委员会在制定国家基本药物过程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方案》;
(二)开展对国家基本药物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工作,特别开展野生药材、地道药材生存环境、采集时间、采集部位、药效成分及矿物质含量分析、现代药理分析等综合研究工作;
(三)收集、分析、报告与国家基本药物有关的各项信息。预测国家基本药物发展方向和趋势;
(四)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研究、评价,提供技术咨询;
(五)指导、培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运用基本药物的技术水平工作。
第二十八条 国家基本药物的制定要遵循安全、有效、必需、廉价的原则。国家实行基本药物总量控制和定期调整政策。
第二十九条 国家基本药物的命名,一律采用药典名称,不得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命名。
第三十条 国家实行基本药物生产、经营许可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许可,未经申报和批准的企业,不得生产含有标注“国家基本药物”字样的药品。
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批本行政区域内基本药物经营企业许可,未经申报和批准,不准经营“国家基本药物”字样药品。
第三十一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要求生产、经营、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第三十二条 国家实行基本药物保护政策。
禁止进口药品和新上市药品入选国家基本药物。对一些治疗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用药,可以适当放宽条件。
禁止国外企业生产国家基本药物。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药房内,必须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并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在门诊药房中的使用比例。
第三十三条 国家基本药物的包装、价格、广告、运输、供应、监管,必须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实行。
第三十四条 国家基本药物必须赁医师处方笺销售,调配使用,对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必须严格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时候监督管理办法》实行。
第三十五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学常规检查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并制定《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基本医学常规检查制定政策。
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由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制定委员会负责制定,交国家基本医疗制定委员会审议,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送国务院备案。
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制定委员会在制定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过程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目录》、《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目录调整方案》和《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设备目录》;
(二)开展对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的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工作,特别开展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科技研究中医四诊、证的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工作;
(三)收集、分析、报告与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有关的各种信息,预测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四)开展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临床应用研究、评价、提供技术咨询;
(五)指导、培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运用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的能力,提高诊断、治疗的技术水平。
第三十七条 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的制定要遵循安全、有效、适用、必须、廉价的原则。国家实行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总量控制和定期调整政策。
第三十八条 国家实行基本医学常规检查认证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认证管理办法》,并制定《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操作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经认证合格的基本医学常规检查人员可以在认证范围内从事基本医学常规检查。
第三十九条 国家实行基本医学常规检查保护政策。
禁止进口医学检查设备和新研究检查设备直接入选《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设备目录》,禁止对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结果进行相互攻击。
第四十条 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所需的设备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县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统一购进。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十一条 加强对从事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完善检查结果的时效性,建立检查结果互认机制。
第四十二条 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必须赁首诊医师检查通知单要求进行检查。严禁基本医学常规检查人员强行做不必要检查。
第四十三条 国家实行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有偿服务机制。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实际情况,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工商、价格等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收费标准》,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基本医学常规检查项目收费调整方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工商、价格等部门制定,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十四条 国家建立基本卫生服务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国家基本卫生服务,并根据相关法律制定《国家基本卫生服务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基本卫生服务制定政策。
国家基本卫生服务由国家基本卫生服务制定委员会负责制定,交国家基本医疗制定委员会审议,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送国务院备案。
国家基本卫生服务制定委员会在制定国家基本卫生服务过程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国家基本卫生服务目录》和《国家基本卫生服务目录调整方案》;
(二)开展对基本卫生服务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工作,特别开展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基本卫生服务研究;
(三)收集、分析、报告与国家基本卫生服务有关的各种信息。预测国家基本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四)开展国家基本卫生服务临床应用研究、评价,提供技术咨询;
(五)指导、培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基本卫生服务工作,提高基本卫生服务质量;
第四十六条 国家基本卫生服务的制定要遵循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服务原则。
第四十七条 国家实行基本卫生服务收费减免政策。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价格部门制定《基本卫生服务收费标准》,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基本卫生服务收费调整方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合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价格部门制定,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实际情况,制定《免收的基本卫生服务项目》,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诊疗程序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操作规范》、《基本卫生服务护理规范》和《国家基本诊疗程序》。
第四十九条 从事基本卫生服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基本医疗执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
第五十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为人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时,必需严格按照《国家基本诊疗程序》、《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操作规范》和《基本卫生护理规范》以及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工作。
第五十一条 国家实行首诊负责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国家首诊负责,并制定《国家首诊负责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第五十二条 国家基本诊疗程序制定要遵循安全性、科学性、系统性、评价性、可操作性原则。
第五十三条 医疗机构在执业过程中,应当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提交相关执业材料。
第五十四条 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
(二)二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两张;
(三)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本人6个月内的健康体检表;
(四)身份证明;
(五)医疗机构聘用证明;
(六)基本医疗监督检查机构出具的业务水平考核结果证明;
(七)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五十五条 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严格按下列专业特点执业:
(一)中医诊疗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要主症明确,资料详尽,四诊合参,定病定位恰当,定性辩证准确,立法、用药合理;
(二)西医诊疗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要五诊合参,认真体检,症状明确,初步解剖定位准确,定病恰当,治疗合理;
(三)中西医结合诊疗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两大医学体系内容,中医四诊和西医五诊合参,全方位对疾病进行定位、定性、定量,突出疾病螺旋式上升演变链的防治,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重点做好中西药合用出现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四)疑似法定传染病(源)就地隔离,按有关规定处理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汇报。
第五十六条 临床基本诊疗程序是依据患者病历书写记录进行判断,从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要求书写病历。
第四章 运行与保障
第五十七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基本医疗运行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医疗运行管理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负责本单位内的基本医疗运行管理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对军队的基本医疗实施运行管理。
第五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人口、医疗资源、医疗需求,根据本法有关规定,制定本行政区域内从事基本医疗为主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制定《基本医疗运行管理规范》。
第五十九条 设置以基本医疗或基本医疗为主的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基本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标准。
医疗机构设置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六十条 基本医疗运行管理规范制定的基本原则:
(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履行职责;
(二)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履行职责;
(三)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根据本法和相关法律有关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六十一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保障金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国家基本医疗保障金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第六十二条 国家基本医疗保障金筹集和使用的基本原则:
(一)强化政府监管责任,落实中央财政对基本医疗保障金投入的比例;
(二)政府主导基本医疗保障金筹集和使用工作,是基本医疗保障金主要投入方;
(三)确定个人辅助投入基本医疗保障金筹集所占的比例;
(四)加强地方财政对基本医疗建设的投入;
(五)规范基本医疗保障金的使用,优先考虑基本医疗救助启动资金的使用,确定基本医疗保障金在使用过程中,患者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所占的比例;
(六)国家基本医疗保障金实行收支两条线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借用,挪用国家基本医疗保障金;
(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医疗保障金筹集和使用方案》,报国务院批准。
第六十三条 国家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
依据《国家基本药物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证医疗机构和允许销售国家基本药物的经营企业能供应国家基本药物。
第六十四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学常规检查供应保障体系。
依据《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证医疗机构的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的供应工作。
第六十五条 国家建立基本卫生服务供应保障体系。
依据《国家基本卫生服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证医疗机构的基本卫生服务的供应工作。
第六十六条 国家建立应急救护体系。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配备兼职的急救人员,配合急救医疗机构工作,并落实各项应急救护工作。
第六十七条 国家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各级政府出台政策,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障,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
第五章 考核与培训
第六十八条 县级基本医疗监督检查机构应当按照本法有关规定,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基本医疗工作进行定期考核。
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考核结果,基本医疗监督检查机构应当报告准予执业和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考核不合格的项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法规定限期改进,并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对三次改进不合格的,对该医疗机构负责人及相关医务人员给予行政处罚。严重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医务人员注销《医师资格证书》,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第六十九条 上级基本医疗监督检查机构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下级基本医疗监督检查机构考核工作。
第七十条 从事基本医疗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一)在执业活动中,医德医风高尚,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事迹突出的;
(二)对在基本医疗诊断和治疗中,有重大技术突破,作出显著贡献的;
(三)遇到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救死扶伤,抢救诊疗表现突出的;
(四)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应当予以表彰或者奖励的其他情形的。
第七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医疗培训计划,并委托有关机构或者组织,按培训计划进行基本医疗教育,并提供教育条件。
第六章 科研与信息
第七十二条 国务院应当根据社会需求和基本医疗发展的需要,发展基本医疗教育,建立健全基本医疗教育体系,改善办学条件,支持设立基本医疗临床教学基地。
第七十三条 医疗教育机构应当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治疗和医德医风教育。在学好本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上,可以学习第二医学专业理论、技能等。
第七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培养本地区基本医学学术带头人、中青年技术骨干和中西医结合型人才。
第七十五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师承教育具体办法,鼓励在传统中医药领域有突出水平和经验人员,带徒授业。
第七十六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基本医疗技术研究规划,加强基本医疗科研机构建设,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组织重大基本医疗科研攻关项目。
第七十七条 基本医疗科研应当与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相结合,西医临床和西医教育相结合,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等。
第七十八条 重视和支持传统医学文献的收集、保护、整理以及有独特疗效的传统诊疗技术的发掘、利用,加强仲景、华陀、温病医学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开发。
鼓励捐献中医文献和有独特疗效的中医诊疗技术,对经专家鉴定确认有重要价值的中医学术专著的出版,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财政、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从资金上予以资助,出版行政部门和出版单位应当予以支持。
第七十九条 基本医疗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获取权利人的基本医疗技术及成果;未经允许,不得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掌握权利人的基本医疗技术及成果。
第八十条 鼓励开发、推广、运用基本医疗技术及成果,培育发展基本医疗技术市场。权利人手持其基本医疗技术及成果进入市场,参与开发。其报酬按有关规定收取。
第八十一条 鼓励基本医疗学术团体组织基本医疗技术交流,开展基本医疗咨询服务,搜集传统医学资料,研究基本医疗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第八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根据本地区特色和优势,组织开展基本医疗学术、人才、技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第八十三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信产行政部门制定基本医疗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规划,并将基本医疗信息化建设纳入到基本医疗建设规划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将网络信息化纳入到医疗机构基本建设标准内。
第八十四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信息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
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向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基本医疗建设不足,有权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报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履行基本医疗建设与发展等有关职责。接到报告、举报的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对基本医疗建设不足,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基本医疗建设与发展等有关职责的情况,进行调查处理。
对举报基本医疗有功的组织和个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奖励。
第八十五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信息发布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基本医疗有关的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医疗有关的信息。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全面。
第七章 信用评价及标准
第八十六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信用评价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国家基本医疗信用评价及标准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第八十七条 国家基本医疗信用评价的对象包括: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监督检查机构及其监督检查人员。
第八十八条 国家实行信用评价计分制。具体计分方案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
第八十九条 国家实行个人信用保密政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平开个人信用信息资料。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九十条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有权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报经其审批的基本医疗有关的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和隐瞒。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必须出示证明文件,对监督检查中知悉的被检查人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应当保密。
第九十一条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基本医疗管理工作履行下列监督检查职责:
(一)对下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履行本法规定的基本医疗管理职责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基本医疗监督检查机构、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国家基本药物生产、包装、价格、运输、使用实行全程监督检查;
(四)负责对药品经营企业销售国家基本药物经营权的审批、登记、校验、评审工作;
(五)对本法以外涉及医疗卫生方面的法律规定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六)责令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限期改进基本医疗管理工作;
(七)对违反本法规定又限期不改进的检查单位或者个人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行使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负责对制药生产企业生产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权审批、登记、验证、评审工作;
(二)对违反本法的各种行为给予处罚。
第九十二条 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依据本地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的监督管理职责。
第九十三条 基本医疗监督管理,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进;对限期不改进的检查单位给予公布,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
(一)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没有按照要求销售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
(二)医务人员违反《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操作规范》、《基本卫生服务护理规范》和《国家基本诊疗程序》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医疗机构未按规定配备兼职急救人员和应急准备工作的;
(四)违规筹集和使用国家基本医疗保障金,情节轻微的;
(五)未按要求写处方和病历的。
第九十五条 药品经营企业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销售含有标注“国家基本药物”字样的药品,责令停止销售、整顿,并处以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二年内不予审批销售国家基本药物。
第九十六条 药品生产企业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生产含有标注“国家基本药物”字样的药品,责令停产、整顿,并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十年内不予审批生产国家基本药物。
第九十七条 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监督管理基本医疗中,违反本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不良后果,给予降级或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法的规定履行基本医疗建设与发展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基本医疗建设与发展严重滞后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九条 基本医疗监督检查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直接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法履行基本医疗监督检查职责的;
(二)未依法履行基本医疗监督检查报告、通报职责,或者隐瞒、谎报、缓报基本医疗信息的;
(三)未主动收集基本医疗信息,或者对基本医疗信息报告未及时进行分析、调查、核实的;
(四)发现存在基本医疗问题,未依据职责及时采取本法规定的措施的;
(五)故意泄露基本医疗中有关单位和个人技术秘密、业务秘密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
第一百条 卫生行政执法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接到群众举报后,未及时组织调查的;
(二)未按要求填写现场调查报告的;
(三)未认真核查,就实行行政处罚的。
第一百零一条 违规筹集和使用国家基本医疗保障金,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对处罚决定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章 附则
第一百零三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医疗机构,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医疗机构,包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妇幼保健机构、传染病防治机构、地方病防治机构等。
医务人员,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医疗技术人员。
(二)基本药物,是指用于基本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及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物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三)医学常规检查,是指依据人体医学理论,并经科学检验安全、合格的检查,包括中医脉象、舌诊及现代医学检查等。
(四)基本卫生服务,主要包括:体检、出巡诊、急救、家庭病床、常规检查、诊断及处置、指导临床基本用药、注射国家基本药物、病后调理及预防、保健、公共卫生、心理卫生等方面的内容。
(五)基本医疗保障,是指保障基本医疗各方利益,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医务人员及医疗机构运行。
第一百零四条 基本医疗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第一百零五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执行本法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依据本法制定。
第一百零六条 本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一百零七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法(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法(草案)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各方的合法权益,保护人民健康,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基本医疗卫生,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活动过程中,采用国家基本药物和(或)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为人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诊断和治疗。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医疗机构,必须要优先建设与发展基本医疗卫生,不准以任何借口阻碍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
第四条 坚持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责任,确立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投入中的主导地位。
第五条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
第六条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祖国传统中医药在基本医疗卫生中的重要作用,必要时政府扶持祖国传统中医药在基本医疗卫生中的建设与发展。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基本医疗卫生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配套措施和监督管理体系。
第八条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基本医疗卫生并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医疗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基本医疗卫生工作。
军队的基本医疗卫生工作,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和计划生育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第九条 各级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按照职责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基本医疗卫生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工作。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本机构范围内的基本医疗卫生管理工作,并接受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对业务的指导。
第十条 国家支持基本医疗卫生的发展,鼓励开展基本医疗卫生学术研究,提高基本医疗卫生的科学技术水平。
国家支持和鼓励开展基本医疗卫生的国际合作。
第十一条国家支持和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基本医疗卫生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有关制度,方便单位和个人参与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保障、宣传教育、社会资助、志愿服务和其他投入活动。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居民、村民参与社区、农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建设。
第十二条国家开展基本医疗卫生教育。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宣传活动。医学院校应当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对在校学生以及其他与基本医疗卫生有关人员进行基本医疗卫生教育和培训,为我国实行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定期进行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技能的培训。
第十三条对在基本医疗卫生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助、抚恤。
第十四条 国家实施基本医疗卫生信用评价制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人实行基本医疗卫生信用评分。
第十五条同基本医疗卫生有关的药品、医疗器械及检查设备、保障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管理,分别按照有关法律办理。
第十六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人,必须接受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对基本医疗卫生有关的情况进行调查、抽检、现场取证等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不得泄露涉及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技术秘密、业务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因违法实施行政管理,阻碍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侵犯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人合法的基本医疗卫生权益的,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第二章 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规划
第十七条国务院领导全国的基本医疗卫生工作。将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实行保护、扶持、发展基本医疗卫生的政策,为建设与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提供政策、资金与技术保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基本医疗卫生政策,并组织实行。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把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纳入到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并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并实行统一的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工作。
第十九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的主要职责:
(一)组织制定并实施全国基本医疗卫生建设方案与发展规划;
(二)负责组织并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管理办法》、《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管理办法》、《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办法》,并会同国务院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管理办法》,并会同国务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信用评价及标准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三)监督管理各级各类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单位的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工作;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定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成立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定委员会。下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定委员会,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制定委员会,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定委员会。
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定委员会在制定基本医疗卫生过程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建设方案与发展规划;
(二)开展对国家基本医疗卫生相关内容法制化、标准化、规划化、信息化研究工作。重点做好国家基本药物和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工作;
(三)收集、分析和报告与基本医疗卫生有关内容的监测信息,预测基本医疗卫生发展方向和趋势;
(四)开展对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指导、培训工作;
(五)指导、培训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基本医疗医疗卫生服务;
(六)开展对基本医疗有关的药物、医学检查、医疗卫生服务等不良反应调查,现场处理及远期疗效评价;
(七)开展基本医疗卫生临床应用研究、评价、提供技术咨询;
(八)开展对基本医疗卫生和非基本医疗卫生的界定工作。第二十一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保护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保护规划和方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保护规划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医疗卫生保护计划和工作方案。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县级有关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实际情况,做好本地区基本医疗卫生保护工作。
第二十二条 国家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建立地道基本中药材生产基地,发展现代基本用药。
第二十三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置或者确定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报国务院批准,承担实施基本医疗卫生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设置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各级地方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的设置规划由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出,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四条 各级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在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监督检查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建设方案的实施情况;
(二)监督检查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保护规划、计划、方案的实施情况;
(三)收集、分析和报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运用基本医疗卫生有关的监测信息;
(四)开展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检查、现场处理及其疗效评价;
(五)开展对基本医疗卫生有关的药物、医学检查、医疗卫生服务进行鉴定;
(六)指导、培训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基本医疗卫生工作;
(七)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基本医疗卫生知识;
(八)对被检查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限期改进基本医疗卫生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高等教育制度。国家支持鼓励发展传统医学教育,完善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三大医学课程体系建设,规范教学内容和方式,强化医校管理,加强医校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人才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医疗卫生人才。建立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做好基本医疗卫生人才评价工作。
第三章 内容与程序
第二十六条 国家建立基本药物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管国家基本药物,并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十七条 国家实行基本药物制定政策。
国家基本药物由国家基本药物制定委员会负责制定,交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定委员会审议,报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送国务院备案。
国家基本药物制定委员会在制定国家基本药物过程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方案》;
(二)开展对国家基本药物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研究工作,特别开展野生中药材、地道药材生存环境、采集时间、采集部位、药效成分及矿物质含量分析、现代药理分析等综合研究工作;
(三)收集、分析、报告与国家基本药物有关的各项信息。预测国家基本药物发展方向和趋势;
(四)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研究、评价,提供技术咨询;
(五)指导、培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运用基本药物的技术水平工作。
第二十八条 国家基本药物的制定要遵循安全、有效、方便、廉价、必需的原则。国家实行基本药物总量控制和定期调整政策。
第二十九条 国家基本药物的命名,一律采用药典名称,不得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命名。
第三十条 国家实行基本药物生产、经营许可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许可,未经申报和批准的企业,不得生产含有标注“国家基本药物”字样的药品。
各级地方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本行政区域内基本药物经营企业许可,未经申报和批准,不准经营“国家基本药物”字样药品。第三十一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要求生产、经营、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第三十二条 国家实行基本药物保护政策。
禁止进口药品和新上市药品入选国家基本药物。对一些治疗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用药,可以适当放宽条件。
禁止国外企业生产国家基本药物。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药房内,必须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并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在门诊药房中的使用比例。
第三十三条 国家基本药物的包装、价格、广告、运输、供应、监管,必须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实行。
第三十四条国家基本药物必须赁医师处方笺销售,调配使用,对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必须严格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实行。
第三十五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学常规检查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管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并制定《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基本医学常规检查制定政策。
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由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制定委员会负责制定,交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定委员会审议,报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送国务院备案。
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制定委员会在制定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过程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目录》、《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目录调整方案》和《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设备目录》;
(二)开展对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的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研究工作,特别开展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科技研究中医四诊、证的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研究工作;
(三)收集、分析、报告与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有关的各种信息,预测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四)开展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临床应用研究、评价、提供技术咨询;(五)指导、培训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运用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的能力,提高诊断、治疗的技术水平。
第三十七条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的制定要遵循安全、有效、适用、必需、廉价的原则。国家实行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总量控制和定期调整政策。
第三十八条 国家实行基本医学常规检查认证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认证管理办法》,并制定《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操作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有关规定,经认证合格的基本医学常规检查人员可以在认证范围内从事基本医学常规检查。
第三十九条 国家实行基本医学常规检查保护政策。
禁止进口医学检查设备和新研究检查设备直接入选《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设备目录》,禁止对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结果进行相互攻击。
第四十条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所需的设备由县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统一购进。报上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十一条 加强对从事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完善检查结果的时效性,建立检查结果互认机制。
第四十二条 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必须赁首诊医师检查通知单要求进行检查。严禁基本医学常规检查人员强行做不必要检查。
第四十三条 国家实行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有偿服务机制。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实际情况,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工商、价格等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收费标准》,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基本医学常规检查项目收费调整方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工商、价格等部门制定,报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十四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管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根据相关法律制定《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定政策。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由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定委员会负责制定,交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定委员会审议,报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送国务院备案。
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定委员会在制定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录调整方案》;
(二)开展对基本卫生服务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研究工作,特别开展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研究;
(三)收集、分析、报告与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关的各种信息。预测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四)开展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临床应用研究、评价,提供技术咨询;
(五)指导、培训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第四十六条 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制定要遵循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服务原则。
第四十七条 国家实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收费减免政策。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价格部门制定《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收费标准》,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收费调整方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合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价格部门制定,报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实际情况,制定《免收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项目》,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送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诊疗程序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操作规范》、《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护理规范》和《国家基本诊疗程序》。
第四十九条从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基本医疗卫生执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
第五十条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为人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时,必需严格按照《国家基本诊疗程序》、《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操作规范》和《基本医疗卫生护理规范》以及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工作。
第五十一条 国家实行首诊负责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国家首诊负责,并制定《国家首诊负责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第五十二条 国家基本诊疗程序制定要遵循安全性、科学性、系统性、评价性、可操作性原则。
第五十三条医疗卫生机构在执业过程中,应当按照《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提交相关执业材料。
第五十四条 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
(二)二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两张;
(三)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本人6个月内的健康体检表;
(四)身份证明;
(五)医疗卫生机构聘用证明;
(六)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出具的业务水平考核结果证明;
(七)省级以上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五十五条 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严格按下列专业特点执业:
(一)中医诊疗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要主症明确,资料详尽,四诊合参,定病定位恰当,定性辩证准确,立法、用药合理;
(二)西医诊疗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要五诊合参,认真体检,症状明确,初步解剖定位准确,定病恰当,治疗合理;
(三)中西医结合诊疗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两大医学体系内容,中医四诊和西医五诊合参,全方位对疾病进行定位、定性、定量,突出疾病螺旋式上升演变链的防治,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重点做好中西药合用出现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四)疑似法定传染病(源)就地隔离,按有关规定处理并向上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汇报。
第五十六条临床基本诊疗程序是依据患者病历书写记录进行判断,从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要求书写病历。
第四章 运行与保障
第五十七条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基本医疗卫生运行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医疗卫生运行管理工作。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本单位内的基本医疗卫生运行管理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和计划生育主管部门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对军队的基本医疗卫生实施运行管理。
第五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人口、医疗卫生资源、医疗卫生需求,根据本法有关规定,制定本行政区域内从事基本医疗卫生为主的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并制定《基本医疗卫生运行管理规范》。
第五十九条 设置以基本医疗卫生或基本医疗卫生为主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符合基本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标准。
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标准由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制定。
第六十条 基本医疗卫生运行管理规范制定的基本原则:
(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履行职责;
(二)严格按照《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履行职责;
(三)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根据本法和相关法律有关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六十一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第六十二条 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筹集和使用的基本原则:
(一)强化政府监管责任,落实中央财政对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投入的比例;
(二)政府主导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筹集和使用工作,是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主要投入方;
(三)确定个人辅助投入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筹集所占的比例;
(四)加强地方财政对基本医疗卫生建设的投入;(五)规范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的使用,优先考虑基本医疗卫生救助启动资金的使用,确定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在使用过程中,患者与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所占的比例;
(六)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实行收支两条线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借用,挪用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
(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筹集和使用方案》,报国务院批准。
第六十三条 国家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
依据《国家基本药物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证医疗卫生机构和允许销售国家基本药物的经营企业能供应国家基本药物。
第六十四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学常规检查供应保障体系。
依据《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证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的供应工作。
第六十五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应保障体系。
依据《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证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供应工作。
第六十六条 国家建立应急救护体系。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必须配备兼职的急救人员,配合急救医疗机构工作,并落实各项应急救护工作。
第六十七条 国家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各级政府出台政策,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第五章 考核与培训
第六十八条 县级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应当按照本法有关规定,对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基本医疗卫生工作进行定期考核。
对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考核结果,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应当报告准予执业和注册的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对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考核不合格的项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根据本法规定限期改进,并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对三次改进不合格的,对该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及相关医务人员给予行政处罚。严重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医疗卫生机构吊销《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医务人员注销《医师资格证书》,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第六十九条 上级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下级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考核工作。
第七十条 从事基本医疗卫生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一)在执业活动中,医德医风高尚,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事迹突出的;
(二)对在基本医疗卫生诊断和治疗中,有重大技术突破,作出显著贡献的;
(三)遇到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救死扶伤,抢救诊疗表现突出的;
(四)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规定应当予以表彰或者奖励的其他情形的。
第七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医疗卫生培训计划,并委托有关机构或者组织,按培训计划进行基本医疗卫生教育,并提供教育条件。
第六章 科研与信息
第七十二条国务院应当根据社会需求和基本医疗卫生发展的需要,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教育,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教育体系,改善办学条件,支持设立基本医疗卫生临床教学基地。
第七十三条医疗教育机构应当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治疗和医德医风教育。在学好本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上,可以学习第二医学专业理论、技能等。
第七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培养本地区基本医疗卫生学术带头人、中青年技术骨干和中西医结合型人才。
第七十五条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中医药师承教育具体办法,鼓励在传统中医药领域有突出水平和经验人员,带徒授业。
第七十六条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基本医疗卫生技术研究规划,加强基本医疗卫生科研机构建设,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组织重大基本医疗卫生科研攻关项目。
第七十七条 基本医疗卫生科研应当与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相结合,西医临床和西医教育相结合,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等。第七十八条重视和支持传统医学文献的收集、保护、整理以及有独特疗效的传统诊疗技术的发掘、利用,加强仲景、华佗、温病医学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开发。
鼓励捐献中医文献和有独特疗效的中医诊疗技术,对经专家鉴定确认有重要价值的中医学术专著的出版,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财政、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从资金上予以资助,出版行政部门和出版单位应当予以支持。
第七十九条基本医疗卫生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获取权利人的基本医疗卫生技术及成果;未经允许,不得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掌握权利人的基本医疗卫生技术及成果。
第八十条鼓励开发、推广、运用基本医疗卫生技术及成果,培育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技术市场。权利人手持其基本医疗卫生技术及成果进入市场,参与开发。其报酬按有关规定收取。
第八十一条鼓励基本医疗卫生学术团体组织基本医疗卫生技术交流,开展基本医疗卫生咨询服务,搜集传统医学资料,研究基本医疗卫生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第八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根据本地区特色和优势,组织开展基本医疗卫生学术、人才、技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第八十三条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信产行政部门制定基本医疗卫生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规划,并将基本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纳入到基本医疗卫生建设规划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将网络信息化纳入到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标准内。
第八十四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信息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
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向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不足,有权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报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履行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等有关职责。接到报告、举报的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对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不足,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等有关职责的情况,进行调查处理。
对举报基本医疗卫生有功的组织和个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奖励。
第八十五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信息发布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基本医疗卫生有关的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医疗卫生有关的信息。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全面。
第七章 信用评价及标准
第八十六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信用评价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信用评价及标准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第八十七条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信用评价的对象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及其监督检查人员。
第八十八条国家实行基本医疗卫生信用评价计分制。具体计分方案由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
第八十九条 国家实行个人信用保密政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平开个人信用信息资料。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九十条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有权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报经其审批的基本医疗卫生有关的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和隐瞒。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必须出示证明文件,对监督检查中知悉的被检查人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应当保密。
第九十一条 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基本医疗卫生管理工作履行下列监督检查职责:
(一)对下级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履行本法规定的基本医疗卫生管理职责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国家基本药物生产、包装、价格、运输、使用实行全程监督检查;
(四)负责对药品经营企业销售国家基本药物经营权的审批、登记、校验、评审工作;
(五)对本法以外涉及医疗卫生方面的法律规定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六)责令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限期改进基本医疗卫生管理工作;
(七)对违反本法规定又限期不改进的检查单位或者个人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行使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负责对制药生产企业生产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权审批、登记、验证、评审工作;
(二)对违反本法的各种行为给予处罚。第九十二条 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依据本地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的监督管理职责。
第九十三条 基本医疗卫生监督管理,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进;对限期不改进的检查单位给予公布,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
(一)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没有按照要求销售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
(二)医务人员违反《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操作规范》、《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护理规范》和《国家基本诊疗程序》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医疗卫生机构未按规定配备兼职急救人员和应急准备工作的;
(四)违规筹集和使用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情节轻微的;
(五)未按要求写处方和病历的。
第九十五条药品经营企业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销售含有标注“国家基本药物”字样的药品,责令停止销售、整顿,并处以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二年内不予审批销售国家基本药物。
第九十六条药品生产企业未经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生产含有标注“国家基本药物”字样的药品,责令停产、整顿,并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十年内不予审批生产国家基本药物。
第九十七条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监督管理基本医疗卫生中,违反本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不良后果,给予降级或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法的规定履行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严重滞后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九条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直接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依法履行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职责的;
(二)未依法履行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报告、通报职责,或者隐瞒、谎报、缓报基本医疗卫生信息的;
(三)未主动收集基本医疗卫生信息,或者对基本医疗卫生信息报告未及时进行分析、调查、核实的;
(四)发现存在基本医疗卫生问题,未依据职责及时采取本法规定的措施的;
(五)故意泄露基本医疗卫生中有关单位和个人技术秘密、业务秘密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
第一百条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接到群众举报后,未及时组织调查的;
(二)未按要求填写现场调查报告的;
(三)未认真核查,就实行行政处罚的。
第一百零一条 违规筹集和使用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二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对处罚决定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章 附则
第一百零三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医疗卫生机构,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医疗卫生机构,包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妇幼保健机构、传染病防治机构、地方病防治机构等。
医务人员,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医疗技术人员。
(二)基本药物,是指用于基本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及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物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三)医学常规检查,是指依据人体医学理论,并经科学检验安全、合格的检查,包括中医脉象、舌诊及现代医学检查等。
(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主要包括:体检、出巡诊、急救、家庭病床、常规检查、诊断及处置、指导临床基本用药、注射国家基本药物、病后调理及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服务、心理卫生等方面的内容。
(五)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是指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各方利益,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医务人员及医疗卫生机构运行。
第一百零四条 基本医疗卫生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第一百零五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执行本法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依据本法制定。
第一百零六条 本法由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一百零七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又称心理分析或心理动力学,是探讨人的心理(主要是潜意识)和精神疾病治疗的一种理论和方法。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 基本原理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异常行为表现以及他们所意识到的内心体验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其真正原因在于来访者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作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矛盾冲突。精神分析的工作,就是要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那些童年创伤和痛苦体验挖掘出来,成为意识的东西。治疗的实施过程
在正式开始分析之前,需要经过两周的评估阶段即实验性分析阶段。在评估阶段中,治疗者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倾听并探索下列内容:来访者发病的原因;生活史;既往生活中的重要人物;最初的记忆;经常出现的和近期的梦;对考察来访者的理解力先前治疗及治疗者的体验;观察来访者如何与治疗者建立关系;尝试性解释。治疗者进行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在初次会谈后确定的治疗对象中仍存有不适合做精神分析治疗的来访者,并加深对来访者的了解,同时也是一个让来访者接受治疗者的过程。
第一阶段。此阶段先就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过程、治疗规则及治疗双方各自的职责进行解释,取得共识。其次,治疗者在来访者对治疗的目的、过程有所了解后,就应该对自己有所“节制”,尽可能地少讲话,而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倾听来访者关于内心世界的描述,并设法了解来访者及其潜隐的潜意识冲突的情形。但在开始阶段,治疗者只处理来访者所陈述内容的一些表面问题,不深挖更多的潜意识材料。治疗者应表现出足够的关切和温和,引导来访者把治疗坚持下去。此阶段的目的主要是建立治疗的同盟关系。
第二阶段是移情的出现及解释。随着治疗的进行,来访者开始出现对治疗者的移情。移情实质是来访者过去对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如父母的情感和反应方式在治疗者身上的投射。治疗者要向来访者解释这一点,使来访者对自己将过去的经历、体验投射到治疗者身上的情况有所认识。来访者在理解了过去的经历和体验怎样影响和决定着他现在的经历和体验后,就能选择较为灵活的行为方式并做出较为恰当的选择。
第三阶段即修通阶段,这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和深化。它运用以自由联想、解释为主的各种技术,向来访者揭示他的潜意识欲望和潜意识冲突,使来访者了解症状的意义,获得并加深理解和领悟。对阻抗的克服也是修通工作的任务之一。修通是反复、曲折的艰苦过程。此间,会不断出现一些新的联想和回忆,有时会发掘出某些重大的早年生活事件,治疗者应随时给予分析和解释,加深、打通来访者的领悟,尤其是情感性领悟。
第四阶段,是治疗的结束阶段。当主要的潜意识冲突已经修通,治疗者就确定一个结束治疗的日期。这一阶段中,要解决来访者对治疗者的依赖问题和拒绝中止治疗的企图。面临结束时,有些来访者的移情会变得更为突出。常见的表现是来访者已经消失的症状突然恢复并加重,或者推翻原来的解释和领悟,这实际旧来访者不愿结束他对治疗者的情感依恋的表现。对移情的解决仍然主要靠解释。一旦来访者正视移情问题并做好结束治疗的准备,症状就会消失,并将获得自我的成长。治疗的方法和技术 1.自由联想 一般来讲,精神分析是从自由联想开始的,或者说,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最基本的技术。自由联想方法是弗洛伊德1895年创造的,他曾称之为“到达潜意识王国的康庄大道。”
自由联想的基本要求是,让来访者集中注意于头脑中“流出”的任何念头、意象或思想,不用意识指导思维,不对出现的东西进行任何评价,随时说出这些意念。2.阻抗分析
在自由联想中,弗洛伊德发现来访者的联想并不“自由”,总是有意无意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使治疗重心偏移,他把这种现角称为“阻抗”。阻抗有些是有意识的,有些是潜意识的。有意识的阻抗可能是来访者怕治疗者对自己产生坏印象,或担心说错话,或是对治疗者还不能信任,这种情况经治疗者说服即可消除。
阻抗表现形式从产生根源来看,阻抗可分为五种。
一是潜抑性阻抗,这是自我阻止潜意识内容暴露的一种无时不在的自动倾向。
二是移情性阻抗,来访者将早期情感体验转移到治疗者身上,他不再注意自身和治疗进程而是关心治疗者了。
三是新近获益性阻抗,这是由于来访者的某种症状使他有所获益,由于不愿意放弃这种获益从而不愿改善症状。
四是反复冲动性阻抗,这是弗洛伊德对一些难以理解的阻抗所赋予的名称,他认为这些阻抗是一种自我侵犯本我所引起的。
五是超我阻抗,这是由于来访者把自身的症状作为一种应受的惩罚,他从超我的角度看待自身目前的状况,认为自己不值得变好,本就该接受惩罚。
3.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方法中最深奥难懂的方法。对梦的解释和分析就是要把显梦的重重化装层层揭开,由显相寻求其隐义。当治疗者和来访者合作揭开某个梦的秘密时,其梦的真正意义便有助于揭开来访者症状的真意,达到治疗的目的。
4.移情
在某种程度上,精神分析是让个体重新体验过去的生活。过去的情感和冲突从潜意识的深处浮现出来,实际上出现了情感的回归。当来访者重新体验这些情感时,会出现依恋于治疗者的倾向。
移情有的是正向的、友爱的,有的是负向的、敌对的。但移情并不是对治疗者产生的爱慕,也不是有意识的恐吓,而是来访者潜意识阻抗的一种特殊形式。移情表示来访者的力比多离开原来的症状而向外投射给治疗者,此时移情成了治疗的障碍,也成了治疗的对象。
移情是来访者的潜意识与这个世界的一个沟通方式,随时随地驱使来访者的行为,并且扭曲对现象(咨访关系)真实的认识,衍生出复杂的心理问题,而自己还不知道。透过移情,帮助来访者增进自我认知正是心理治疗的主要工作。
5.反移情
反移情是治疗者对来访者所产生的一种潜意识的反应倾向。狭义的反移情指治疗者把早年对父母的感觉、想法和情绪等投射于来访者身上。广义的反移指治疗者因来访者而引起的想法与感觉,包括正面与负面的反移情。
6.解释
解释是精神分析中最常使用的技术之一。在弗洛伊德看来,精神分析的实质就是解释,就是为人的行为(特别是症状)提供真实的解释。要揭示症状背后的潜意识动机,消除阻抗和移情的干扰,或使来访者领悟其症状的真正含义,解释都是必不可少的。解释的目的是让来访者正视他回避的东西或尚未意识到的东西,使潜意识中的内容变成意识的。
第四篇:中西医结合疗法[范文模版]
“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是由重庆仁爱医院精神科专家自主研发而成,主要是将传统中医中药、针灸按摩和低频电波磁疗相结合,通过内外调理,辨证施治,调理身心治疗焦虑、恐惧、疑病和神经衰弱,具有疗效快、无副作用等特点。
焦虑症、恐惧症、疑病症和神经衰弱症等心理疾病都是精、气、神严重偏差时出现的症状,单纯的西医治疗缺乏针对性,并存在依赖性、上瘾性和大剂量性的弊端,更严重的是还会损害内脏器官,对我们的身体产生毒副作用。单纯应用各类物仅能缓解部分症状,难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只有通过中医基因免疫来调整精、气、神的和谐统一与运行才能恢复正常,并且这样治疗焦虑、恐惧、疑病、神经衰弱效果会更好。“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按辨证施治原则,选择安神养心补益清火不同的处方,再配合针灸、推拿等传统的中医疗法和现代物理医学低频电波磁疗相结合,具有疗效迅速、无副作用、治愈不复发等特点,至今已为数千例患者解除广大精神疾病患者的困扰。同时在此疗法上由徐汉伟、谢纯清、刘太荣等专家教授长期坐诊。
“ 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的特色:
1、中医药免疫分型治疗
辨证施治:以中医中药的现代药理学为基础,针对各种精神疾病不同的病因类型,精选天然名贵药材,组成系列治疗失眠症的优秀方剂。
2、内神经机能综合治疗
综合调理:应用针灸、气功、推拿、拔罐等传统的中医疗法配合现代物理医学低频电波磁疗,恢复人体微循环系统,提高人体内神经机能,加强免疫力。
3、意向引导心理治疗
重在治心:心理因素是导致焦虑、恐惧、疑病和神经衰弱的首要因素,专业心理医生采用自我松弛训练法、催眠疗法,从心理层面解决患者焦虑、恐惧、疑病和神经衰弱的问题。
第五篇:活动疗法
活动疗法(Active therapy):
是指通过鼓励当事人多从事有兴趣的活动,以达到辅助治疗心身障碍,提高自信心,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类方法。
活动疗法的一般操作要点:(1)活动的种类一定要根据对象的文化程度、原先的个人爱好、兴趣和实际条件来选择。(2)活动疗法的实质在于用活动的过程来充实空虚的生活,用活动中获得的愉悦来驱除不良的负性情绪,用活动的内容来促进对问题的领悟和认知的提高,治疗者应随时把握利用活动中所提供的有利机遇、信息,帮助来访者发现问题,改变错误的认知,调适不良的情绪,纠正不适应的行为,提高自信心。(3)治疗者应及时对当事人的活动进行阶段性的讨论和小结,治疗者应对当事人所进行的活动有相当的精辟见解,以便在与当事人的讨论中“借题发挥”,启发其认知转变。
下面对几种常见的活动疗法分别加以介绍:
1、阅读疗法(Bibliotherapy)即指利用阅读书刊活动以辅助治疗心理障碍的方法。阅读的材料和指导内容应依来访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可以阅读心理卫生类书刊,阅读有针对性的知识书刊,阅读有关哲学、宗教、方法论的著作,阅读名人传记和一些名著之类书籍,阅读文娱消遣类的书籍。
艺术治疗法(Art therapy)指利用绘画、雕塑、摄影、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活动,辅助治疗心理障碍的一类方法。艺术的特点与作用有:(1)艺术具有发泄情感的作用,艺术能够表达“不能言又不能缄默的东西”,是一种开放内心世界和独白的手段,也是能够唤醒麻痹的心灵、释放积聚的情感、解除超负荷的精神压力、打动顽固的铁石心肠、安抚焦躁情绪的手段。(2)具有寄托清志的投射作用。(3)具有感染他人情绪的作用。(4)具有正负两方面的道德教化作用。(5)艺术也是使人产生意象和超经验世界体验的手段。(6)艺术曾经是、现在仍然是一个民族或群体的心理物质或文化传统的象征,通过艺术可以了解传统,了解世界,获得群体心理,而这是获得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条件。
艺术疗法的操作要点:(1)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相应合适的艺术治疗种类。(2)根据艺术作品的心理效应和治疗目标选择相应的艺术题材。(3)根据被治疗者的艺术能力确定艺术治疗的方式。(4)艺术治疗既可以单个人进行,也可以集体进行。
工作疗法(Work theraPy)是指通过让当事人参与工作,以便在工作中调整心理状况,排除心理困扰的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宜于暂时没有参加或中断了工作的对象。对于目前正在工作的人来说,则需更换新的态度来对待原来的工作。参加工作能够调整心理的机制在于:(1)繁忙的工作本身可使人精神专注,消耗过剩的思维,减少胡思乱想,抑制强迫思维和恐惧情绪;(2)在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绩,以及在工作过程中所占据的不可取代的或者是领导角色都可以显示个人价值,提高自信心;(3)在工作中不可缺少与人的协作与沟通,因此,参与工作可以增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增加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