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录像片及辅助材料制作要求
附件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申报录像片及辅助材料制作要求
一、申报录像片(每个申报项目必须提交录像片)
(一)技术要求: 制式:DVD格式。长度:5-7分钟。
文件类型:应是专为项目申报制作的录像,而不是任何现成的风光旅游宣传片之类的录像资料。
画外音及字幕:配有普通话解说词,并配以中文字幕。录像片制作:摄制、编辑要保证质量,尽量避免过多使用变焦、距离过近或过远,摄制、剪辑技术过差,音量饱和等。
(二)录像片内容:应主要真实体现项目文化表现形式的动态过程(表演过程、技艺流程、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概述
概括说明项目的显著特征、杰出价值,及其社会和自然环境。
第二部分:文化表现形式的动态过程
通过项目文化表现形式整体过程的呈现,体现项目对相关区域和中华民族文化所具有的重大价值和重要影响。
第三部分:存续与传承状况 说明项目的存续现状及传承情况。第四部分:保护计划
简明扼要地展示保护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步骤。
二、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其他资料
(一)分布图及其他图表;
(二)附有底片或幻灯片的照片(统一编号,并附文字说明及摄影者或版权所有者的姓名);
(三)CDVCDDVD等格式的音频、视频资料,数字化文件;
(四)历史文献、书面资料等;
(五)其它资料。
第二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辅助材料制作要求
附件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项目申报辅助材料制作要求
一、申报录像片
(一)技术要求: 制式:DVD格式。长度:5-10分钟。
文件类型:应是专为申报书制作的原版录像,而不是任何现成的录像资料(如风光旅游宣传片之类)。
画外音及字幕:配有普通话解说词,并配以汉文字幕。录像片制作:摄制、编辑要保证质量,尽量避免过多使用变焦、距离过近或过远,摄制、剪辑技术过差,音量饱和等。
(二)录像片内容: 第一部分:概述(1-3分钟)
概括说明申报项目的显著特征,及其社会和自然环境。第二部分:杰出价值(2-3分钟)
阐释申报项目对相关区域和中华民族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以及申报理由。
第三部分:濒危状况(1-2分钟)说明申报项目的濒危状况及其原因。
—1— 第四部分:保护计划(1-2分钟)
简明扼要地展示保护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步骤。
二、申报项目照片
500万像素以上6吋数码照片10张(附文字说明、摄影者或版权所有者的姓名,及其未经压缩的电子版本)。
三、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其他资料
(一)分布图及其他图表;
(二)附有底片或幻灯片的照片(统一编号,并附文字说明及摄影者或版权所有者的姓名);
(三)CDVCDDVD等格式的音频、视频资料,数字化文件;
(四)历史文献、书面资料等;
(五)其它资料。
三、证明材料和授权书
(一)相关区域、群体或传承人同意申报该项目的书面授权证明;
(二)保护单位应出具一份同意无偿使用申报材料进行宣传和推广工作的授权书。
四、申报材料总目录
包括申报报告、申报书、辅助资料和证明材料等,标明编号、文件名称、介质类型、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姓名及必要的文字说明和相关信息。
—2 —
第三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辅助材料制作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辅助材料制作要求
省保护中心 朱林飞 大家好!2009年8月17日至21日,我们参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北京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培训班”,现就参加学习班的体会,并结合我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关辅助材料的制作,主要是申报录像片的制作和申报项目照片的要求谈一点个人的想法,谈得不对的地方和不妥之处,望我们来自全省一线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同行们批评指正。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文化部要求各省市要9月30日之前报国家中心。国家中心将进行初审,并于10月底以前将初审不合格的项目返回各省市,要求申报单位对项目进行修改再报参加评审,如参评名录项目不合格的下一次没有申报资格。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辅助材料包括:申报录像片、申报项目照片,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其他资料证明材料和授权书以及申报材料总目录等部分组成。
大家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其辅助材料主要是对项目申报书进行具体说明和证明的材料。项目申报书是名录项目的主体,专家是通过项目申报书来评判一个名录项目的价值,并来确定一个名录项目是否能入选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做好名录项目申报书是基础。做好了名录项目申报书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的辅助材料同样也是很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特别是申报录像片。
一、我省第二批省级名录申报片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的第二批省级名录申报片较第一批比较有很大的进步,大部分申报片的图像比第一批清晰,大部分都能按要求制作申报片。但是,由于时间紧、缺乏摄像方面的专业人员,加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理解没有完全到位,对项目的理解以及对项目的把握尺度不准,难免存在一些遗憾和不足之处。主要是:
1、普遍存在时间过长,没有抓住项目的重点。顾此失彼,片长压不下来。
2、相当一部分申报片中的质量不高,简单粗糙。
有的项目没有专门拍片子,就是原来演出的片子,不清晰。这种没有活态的传承。
3、有的项目进行拷贝。有一个县有四个项目,片头片尾是一样的。片头:介绍当地的情况,拍成了风光片。片尾:是县领导讲话。
这样一来这个片子不是申报片,成当地电视台能播放专题片子,这样的项目申报片肯定是通不过的。
我记得省中心吴志坚老师在2007年全省群众艺术馆馆长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班上讲课时就指出我省第一批省级名录申报片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1、对项目细部特征、制作过程等微观信息的拍摄。(参看《武汉木雕船》、《天门糖塑头部制作》)
2、申报片背景音乐(参看《伯牙子期传说》、《建始喜花鼓》)
3、评价性解说词(参看《武汉剪纸》)
4、申报片片头制作(参看《鄂州牌子锣》)
5、申报片由于拍摄、制作等技术问题未很好按照规格落实,导致申报片成为“废片”。(参看《通山李闯王传说》、《通山山歌》、《五虾闹年》)
6、申报片中分析性话语中的问题(例如:啰啰咚中关于音乐本体分析的语词过于夸张,并且不符合民间音乐本体分析的要求,没有按照适当的分析程序进行分析。)
造成这些遗憾与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与认识存在偏差,要把非遗的有关文件学习透彻,有的将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混淆,有的只强调濒危与民间,忽略了典型性、代表性的其他表现形式。另外,由于我们缺乏专业的摄像及后期制作人员所导致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片的具体要求:
今年文化部对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辅助材料制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对申报录像片的要求是:
(一)申报录像片
1、技术要求: 制式:DVD格式。长度:5-10分钟。文件类型:应是专为申报书制作的原版录像,而不是任何现成的录像资料(如风光旅游宣传片之类)。
画外音及字幕:配有普通话解说词,并配以汉文字幕。
录像片制作:摄制、编辑要保证质量,尽量避免过多使用变焦、距离过近或过远,摄制、剪辑技术过差,音量饱和等。
2、录像片内容:
第一部分:概述(1-3分钟)
概括说明申报项目的显著特征,及其社会和自然环境。第二部分:杰出价值(2-3分钟)
阐释申报项目对相关区域和中华民族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以及申报理由。
第三部分:濒危状况(1-2分钟)说明申报项目的濒危状况及其原因。第四部分:保护计划(1-2分钟)
简明扼要地展示保护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步骤。
总的要求:录像片是最直观、信息量最大,特别是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技艺类;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以5-7分钟为好。要在有限时间内把项目最关键的内容与环节、最重要的特征与价值介绍清楚并达到技术要求。注意刻录质量。有的刻录质量太差,放不出来,没有办法审看,有的音量太小,长度超时,专家讲话、领导讲话太多。要把项目本体最精采的内容展现出来。要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将具有人文价值的、核心的、记忆的东西、主要传承人掌握的技艺展现出来,让这些展现出来的主体能打动人,少来虚的,多来实在的。注意项目的文化空间,有的项目特别是民俗项目,注意拍摄的季节。
(二)对申报录像片的制作
现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传统舞蹈(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民间美术)、传统技艺(传统手工艺)、传统医药、民俗共10大类。
在制作申报片时,类别与类别之间、项目与项目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应根据不同类别,不同项目来进行具体操作。下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类别进行简单的分述,以便我们掌握他们各个类别的特点供大家在制作申报片时参考。
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又称口头文学,主要是靠口传心授而世代传承,这是民间文学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特点。在做民间文学申报片时,要注意全面性、代表性和真实性。要注意民间文学在民间流传的状况以及传说和故事,有多少传承人。在做申报片中,注意传承人与听众的互动关系,要把传说与故事的历史状况记录下来。
传统音乐:传统音乐即民间音乐。主要指由各民族人民所创造、流传在民间的、未经专业音乐工作者加工的各种音乐品种。既包括如声乐、器物等有形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传承人的审美观、实践观、价值观等无形的精神因素。在做申报片时,要忠实记录民间音乐演唱或演奏的原始面貌,以及有关当事人的解说,其中包括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等等。传统舞蹈:传统舞蹈即民间舞蹈。他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是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原则要有悠久的历史,至今还能活态的传承,表演形态要有比较强的典范性,要有文化艺术价值,做申报片时,该项目要有一段有特点的比较完整的舞蹈呈现出来。
传统戏剧:戏剧是我国各地、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反映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感情和审美品格的优秀传统文化。由于民族和地域文化的差异,形成了千姿百态、各具牟艺术风格。在做传统戏剧申报片时,注意该项目的特点和风格,包括唱、念、做、打及声腔的特点和各种表演特技。
曲艺:曲艺是以口头语言进行的“说唱”的表演艺术,品种繁多。丰富多彩的曲艺文化遗产,历史悠久、传流深厚、流布广泛、价值独特。不仅是各族民众十分重要的精神生活养料,而且是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特殊传承载体。曲艺申报片的制作、项目的特点及传承人的表演,以及使用的道具等。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间游艺是指流传于各民族大众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称“玩耍”。传统体育与竞技是活跃在各民族民间的传统体育、技巧的比赛活动。
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在民间生活习俗中,五花八门,样式繁多,许多游戏规则和竞赛规则也都十分复杂多样,因而它们的分类也较为困难。一般分为民间游戏、传统体育与竞技。
传统美术(民间美术):民间美术是劳动者为适应生活的需要和审美要求,运用集体的智慧,以手工的方式就地取材生产制造的具有观赏价值的适用工艺品。不要把与领导人的合影照片等用上去。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民间美术,由于社会风尚、历史环境、地理位置、审美观点的差异而各具特色,并有着明显的地域域和相应的传承性。
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劳动人民生活有多么广泛,民间美术的范围就有多么广泛,它遍布人们的社会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各个领域,令其它文学艺术无可比拟。做申报片时,要体现传承人自己水平,有影响的艺术作品。
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手工技艺,指手工业的技术与工艺。手工技艺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它和社会生产、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在制作申报片时,对该技艺所用的原材料、工艺流程、技法、工具、设备,对传承人的访谈。对传承人或民间艺人在制作作品时的一些细部特征都应反映出来。
传统医药:中国传统医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医药蕴含了中华各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在其传承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特有的认知思想、诊疗方法、用药技术等,具有系统性、完整性、高度文献化以及广泛传播的鲜明特征。
中国传统医药的存在与发展形态多种多样,中医学以及部分民族医药因其较早地形成了系统理论与技术,脱离了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人们通过读书、师承学习即可掌握。但尚有一部分在民间流传的经验与技术,以口述的方式世代传承。传统医药的生存陷入被质疑、验证、萎缩的困境。掌握中医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思维方法者日见稀少,中医传统诊疗方法与技术日益淡化,中药传统炮制技术面临流失的危险,现代化制剂正在取代传统制剂方法,特别是民间、民族医药的传承,面临濒危的境地。传统医药是我们比较少的一个项目,希望各地在以后的申报过程中,将通过普查所掌握的一些有绝技的传统医药以及传承人进行挖掘、申报。
民俗:民俗是指民众的生活方式(或生活模式),它的特性概括地说具有历史性(历史性又包括传承性、稳定性、变异性)。具有民族性,具有地方性,具有流动性,要有真实、活态的民俗内容和特点。在制作民俗申报片时,注意拍摄的季节,因民俗活动往往场景比较宏大,拍摄时注意画面的完整及美感,应避免无关人员进入画面。做好申报片,首先要做好申报文本,申报文本是做好申报片的基础和依据。申报片是申报文本的延伸和形象化的体现。申报文本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申报片质量的优劣。可以说申报文本做好了,申报片成功了一大半。要注意申报片要用说明式的方式,以形象化的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展现出来。要去掉学术化、历史化、政府化、宏大化,要使做出来的申报片具有本真性。不然,我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申报片就不符合要求。
三、申报项目照片
500万像素以上6吋数码照片10张(附文字说明、摄影者或版权所有者的姓名,及其未经压缩的电子版本)。
要体现该项目特点符合要求的照片。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有项目简介是要对外公布的,再就是照片也是要对外进行公布和宣传的,项目简介和照片是要出图录用的。所以要求要注明照片的文字说明、场地说明、摄影者、板权所有者的姓名。
照片应注意构图、注意图片质量。千万注意照片要每张单独存电子文本,不要压缩在一张A4纸那么大的一张纸上。
四、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其他资料
(一)分布图及其他图表;
(二)附有底片或幻灯片的照片(统一编号,并附文字说明及摄影者或版权所有者的姓名);
(三)CDVCDDVD等格式的音频、视频资料,数字化文件;
(四)历史文献、书面资料等;
(五)其它资料。
五、证明材料和授权书
(一)相关区域、群体或传承人同意申报该项目的书面授权证明;
(二)保护单位应出具一份同意无偿使用申报材料进行宣传和推广工作的授权书。
六、申报材料总目录
包括申报报告、申报书、辅助资料和证明材料等,标明编号、文件名称、介质类型、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姓名及必要的文字说明和相关信息。做好辅助材料的要求(样本讲解)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辅助材料制作的要求,由于本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文本和申报片制作理解有限,难免挂一漏万,我们可以在会后进行不断地探讨。不到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二○○九年八月二十六日
第四篇:鄂尔多斯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鄂尔多斯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截止2010年,鄂尔多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5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4项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6项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产生31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84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了更好地引导社会公众关注并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以全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非遗保护宣传主题“非遗保护,人人参与”为题,对我市5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做一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成吉思汗祭奠
成吉思汗祭奠是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5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编号482 IX-34。成吉思汗祭奠,完全保留着十三世纪以来的蒙古帝王祭祀仪式,成吉思汗祭祀中所应用的祝词、颂词、祭文、祭歌等,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蒙古民族古老、原始的历史、文化、信仰、观念、风俗、语言、文字、法律等诸多方面,是蒙古民族原始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227年成吉思汗在西夏(今宁夏)去世后,在鄂尔多斯和漠北建立祭祀宫帐,派遣守护、祭祀专人达尔扈特部落祭祀成吉思汗。1282年元朝忽必烈钦定四时大祭,规范祭文祭词,制定祭祀制度,委任祭祀官员,使成吉思汗祭祀不断完善。十五世纪,在蒙古高原供奉成吉思汗几位夫人的成吉思汗四大鄂尔多(宫帐)随鄂尔多斯部迁至现在的鄂尔多斯高原,形成成吉思汗“八白宫”,守灵部落达尔扈特人世代守护,一直祭祀至今。
基于原始萨满教的成吉思汗祭祀,在内容上主要表达对长生天、祖先、英雄人物的崇拜;在祭奠形式上再现了蒙古民族牲祭、火祭、奶祭、酒祭、歌祭等形式;在祭祀用具上,表现了草原民族对大自然和动物的艺术审美属性。
成吉思汗祭奠由圣主宫帐为核心的八白宫祭奠和成吉思汗苏勒德祭奠两大部分组成。其圣主祭奠以日祭与奉祭、月祭、米里亚古德祭(点奶祝福祭)、公羔祭、台吉祭、香火(灶)祭和四时大典组成。四时大典为春季查干苏鲁克大典、夏季淖尔大典、秋季斯日格大典、冬季达斯玛大典。祭奠仪式包括敬献哈达、神灯、全羊、圣酒,祭圣火,念讼祭词等多种。除此之外,在鄂尔多斯的查干苏勒德、阿拉格苏勒德以及其它所供奉的圣物,都有各自的祭祀规程。
春季查干苏鲁克大典,是成吉思汗陵寝原型八白宫最隆重的一次祭祀,于农历每年三月十七至二十四日举行,前后历时八天。查干苏鲁克大典中所举行的各种祭祀仪式包括:八白宫聚集仪式,嘎日利祭,祭天仪式、金殿大祭、巴图吉勒祭,招福仪式等等。
大祭,以牲羊祭开始,举行金殿大祭、祭天仪式和招福仪式。祭天仪式,是成吉思汗在世时举行的“拉起万群牲畜的练绳,用九十九匹白骒马之乳祭祀长生天”的仪式。将九十九匹白骒马的四百斤鲜奶斟满叫“宝日温都尔”的圣奶桶。在距宝日温都尔三九二十七步远的地方,竖起名叫阿拉坦嘎达斯的“金马桩”。然后将成吉思汗神马“溜圆白骏”请出,供人们膜拜、祭祀。成吉思汗“溜圆白骏”,相传是上天赐予的神马,使成吉思汗马背上征服天下。后来,守灵部落使溜圆白骏作为神物世世代代传承,进行供奉。鄂尔多斯蒙古族又将它作为吉祥的图腾,印在风旗上,与成吉思汗战神苏勒德一起竖立在家家户户门前,称“禄马风旗”,成为守护成吉思汗宫殿部落鄂尔多斯蒙古族的标志。祭洒鲜奶仪式开始,祝颂人吟诵《九十九匹白马之乳祭洒祝词》,人们一个接一个接过“楚楚格”,围绕象征“天座”的“哲勒玛”把马奶洒向苍天。
成吉思汗祭祀中,祭奠祭词成为核心,是成吉思汗祭祀形成的主体,也是成吉思汗祭祀能够世代相传的载体。成吉思汗祭奠祭词,主要对长生天、成吉思汗及其夫人、功臣等表示祭祀,赞颂他们的丰功伟绩,以美好吉祥的语言为他们祝福,并祈祷圣主为百姓赐给美好的生活。成吉思汗祭奠祭词,主要由祭文、祝颂词、祝福词、祝祷词、祭歌等组成。这些祭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内涵深刻。其内容涵盖了蒙古民族古老、原始的历史、文化、风俗、礼仪、观念、信仰、语言、文字、法律等诸多方面。在成吉思汗祭奠中应用的祭词,有五十多部(篇),长达近五千行,形成丰富多彩的长篇韵文,成为蒙古民族珍贵的巨幅文献。
在成吉思汗祭奠中所唱的歌,是蒙古王朝专门为祭奠所创作的祭歌。这些祭歌是伴随查尔给(马头响板)的打击声唱的,因此称“查尔给之歌”。这些祭歌包括《大蒙古》、《召木尔苏》、《德尔特》等十二首歌。多数歌的歌词,是用听不懂的“苍天语言”唱的,所以这些祭歌也称为“天歌”。成吉思汗祭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它将成吉思汗祭奠推向高潮。
鄂尔多斯婚礼
鄂尔多斯婚礼,这里特指鄂尔多斯蒙古族婚礼,她集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的宗教文化、祭祀文化、宫廷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礼仪习俗、民族歌舞于一体,是我国最重要的、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编号503 IX-55。
鄂尔多斯婚礼发源于古代蒙古,形成于蒙元时期。15世纪,随着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进入鄂尔多斯地区,祭祀成吉思汗的“八白室”安奉在鄂尔多斯境内的甘德尔敖包上,蒙古族的鄂尔多斯婚礼便以其特有的仪式程序流传在鄂尔多斯民间。七百多年来,鄂尔多斯婚礼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悠扬的歌舞形式和热烈隆重的场面,表达了勤劳、勇敢、智慧的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追求和粗犷、豪爽、善良的性格,使其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礼仪化、规范化、风俗化和歌舞化的民俗文化现象。
鄂尔多斯婚礼有哈达订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分发出嫁、母亲祝福、抢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大小回门等一系列特定的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
鄂尔多斯婚礼至今仍保留着男到女家娶亲的习惯。结婚那一天,男家附近另设一座披红挂绿的蒙古包,作为新房。包里包外都是穿着鲜艳的蒙古袍、欢声笑语的男男女女,新郎也换上崭新的装束,忙碌着准备去娶亲。新娘则在自己家的蒙古包内梳洗打扮,迎接新郎的到来。
佩弓娶亲
下午申时,新郎家中,宾客盈门,馈赠礼品。主家摆下宴席,请来乐手、歌手,宴请大宾、伴郎、祝颂人为首的娶亲代表。宴罢,鼓号一响,已近日暮。娶亲的人们来到禄马下面,祭过圣主成吉思汗。此时,披弓挂箭的新郎如一位即将出征的勇士被众人簇拥过来。据传,战时娶亲,必佩戴弓箭,一为随时备战,二怕“抢亲”的习俗。新郎翻身上马,充当司仪的祝颂人端起一碗鲜奶,高声吟诵《弓箭赞》、《骏马赞》。念了三遍后,一行四人的娶亲队伍策马向新娘家驰去。
拦门迎婿
按照传统的礼节,娶亲队伍在新娘所在的浩特先骑马绕跑一圈,正停在新娘的蒙古包前下马,欢聚在新娘家的亲友便迎上来,寒暄之间,娶亲的祝颂人还未来得及下马,他手捧的哈达就给新娘家的一位厨师用烧火棍接过去。这时,新娘的亲友们在包外围成一个半月形圈子,作出拒娶的样子,还用一条丝带将迎亲者挡住,这叫“彩带隔门”。于是善于辞令的祝颂人便高唱鄂尔多斯民歌发问:“你家天天关门,还是见我们来了关门?是嫌我们来的人多,还是因为错过了时辰?”口齿伶俐的伴娘就会用民歌反唇相讥。这样,双方一唱一答,充满情趣,直到最后,伴娘才收起彩带,放迎亲者进包。进包后,祝颂人拿出送给新娘的首饰和衣物,请女方父母亲友过目,并敬献上奶酒和全羊。之后,新娘家举行盛宴,招待迎亲的人。蒙古包内,男女老少围坐一堂,杯盏交错,歌声不绝,直到深夜。
求名问庚
入夜,开始进行另一个仪式:求名问庚,这是婚礼过程中时间最长的一项内容。鄂尔多斯少女,出嫁时都要另起一个名字,在婚宴上公开。男方祝颂人与手持银盅的新郎跪在地下,千方百计想套出新娘的新名字,女方四位大嫂答非所问,有意刁难。直到最后,新郎把哈达举在手上,把求婚的礼品金银对环摆在哈达上,祝颂人再次求情,大嫂们才生恻隐之心,从怀里取出一条哈达,说出新娘名字,双方互换信物,此时已是黎明时分。
送亲上路
女方家最盛大的婚宴就要开始了。宴毕,新娘就要出嫁。所以也称“离娘宴”。同时也是新郎的最后一次过关考试。新郎先轮流给宾客叩头敬酒,接受女方家亲戚赠送的衣服佩饰并穿上才可以娶走新娘。进膳时,新郎必须当众掰开一个半生不熟的羊脖子(即卸羊脖子),一般羊脖子里总要塞根红柳棍,以考验新郎的腕力和智力。当新郎识破伎俩,终于把羊颈骨折断时,他要当众与新娘分着吃,以示全心全意的爱情像羊颈骨那般紧紧相扣。宴后,新娘就要登程,女友们把新娘团团围住,进行“阻嫁”,男方奋力抢亲。之后,开始装扮新娘。冠头额吉解开新娘的大辫,蘸着碗里的清水,梳得油光净亮,把链垂头饰戴上,意味着少女时代就此结束,今后将以少妇的形象出现(即分发出嫁)。女方送亲的人准备好骑乘,在悠扬的礼赞声中,蒙着红纱的新娘由俩位胞兄牵着,缓缓穿过人群上了红马,向婆家走去。这时,女方宾客唱起了惜别的歌为她送行,直唱得新娘泪如雨下,不时地停马回望。
迎新拜灶
娶亲队和送亲队都想抢先到男方家,双方在路上都尽情驰骋,互相追逐戏逗。离婆家不远时,男方派出的人已在野外迎侯多时,就地摆开酒宴为送亲者接风洗尘。娶亲到家,在新郎新娘下马前,要先绕蒙古包走三圈。下马后,拿着马鞭,双双通过两堆旺火,表示爱情的纯洁、忠贞不渝,象征着婚后生活的兴旺、幸福、纯洁。新郎新娘先拜佛爷、灶神,男方祝颂人同时为她吟诵《祭灶词》。拜灶时,先在灶里燃起红彤彤的旺火,新人并排跪在一起,新郎的膝部还要压着新娘的袍子边,以示男贵女贤;同时新郎伸右手插入白布口袋的日形处,新娘伸左手插入白布口袋的月形处,手携手,表示同心同德,永不分离。再拜父母、拜亲友,和小姑小叔一一相见互献洁白的哈达,互换鼻烟壶,新郎也向新娘的亲友礼拜,跪拜完毕,揭去喜帕,新娘方可在众人面前亮相(即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
新婚庆典
喜宴摆开,新婚典礼就此开始,第一个招待贵宾的隆重礼仪是献羊背子,等《全羊赞》的吟诵声一落,宾客就可以尽情品尝,开怀畅饮了。同时,新娘开始接受各方亲戚的赠礼,而这些送礼的宾客也会得到一份新郎家的回礼。接下来,新娘与新郎的父母依次向宾客敬酒。在一片歌舞声中,鄂尔多斯婚礼走向了高潮,也走向了尾声。
古如歌
被誉为蒙古族古典音乐的“活化石”及蒙古族古老文明的“活标本”——古如歌,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编号604 II-105。
“古如歌”中的“古如”蒙语意为“国度”或“朝政”,它源于宫廷,后因王权衰落而流传于民间,成为了一种古老的民间音乐体裁。应该说“古如歌”是蒙古族古典音乐的精品,它集中展示了蒙元以来蒙古宫廷礼仪音乐的面貌。目前,古如歌仅留存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北部沿河一带,以独贵特拉镇、吉日嘎朗图镇为主,另外,梁外原白音恩格苏木靠近沿河一带也有传唱。“古如歌”的基本特征就是无伴奏,而且不能随意吟唱,一般只在隆重而盛大的庆典仪式上演唱,主题非常严肃,内容相当正统,旋律优美独特,节奏舒缓自由,演唱细腻独到,风格高贵典雅,以唱时政、唱佛教、唱父母、唱故乡、唱骏马和说教为主。正宗的鄂尔多斯民歌“古如歌”演唱时以三首为一组,称为“三支首歌”或“三首正歌”,都是一些正统的说教歌曲,旋律缓而不拖,慢而不沓,节奏若隐若现,若即若离,旋法大跳大落,跌岩起伏。整个音乐充满苍凉之美、空灵之美和悲壮之美。“古如歌”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音乐学、文艺学和语言方面,而且也体现在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等方面,它既是蒙古族古典音乐的经典,又是蒙古族古老文明的结晶。
漫瀚调
漫瀚调,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编号591 II-92。
漫瀚调,又名蛮汉调、蒙汉调,是蒙汉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交往中,在文化艺术方面的相互融合中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歌歌种。它主要分布于蒙、汉杂居的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另外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等地也有传唱。清朝晚期,大量的山西、陕西和河北等地的逃荒饥民冒着风险“走西口”涌入内蒙古,伊盟沿河地区是主要聚集地,再加上该地是清末新政“开放蒙荒”、“移民实边”主要地区,逐渐形成了蒙汉杂居、农牧兼营的局面。清末,在准格尔旗、达拉特旗,蒙汉杂居已成气候,人们经常在一起吹拉弹唱,起初蒙古族唱蒙古民歌,汉族唱晋陕民歌,时间一长,一些蒙古族短调被汉族接受,而且还按着即兴填词方法随意编词,听起来备感新鲜,很快又被蒙古族人所欣赏。就这样逐渐形成现在的漫瀚调,所以“漫瀚调”又叫“蒙汉调”、“蛮汉调”。“漫瀚调”的另一种解释认为“漫瀚”二字,是蒙古语“芒赫”的译音,意为“沙丘”“沙梁”“沙漠”,而当地多为沙丘、沙梁地貌,因此得名。
漫瀚调主要特点是:旋律以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为主,吸收了爬山调的特点;唱词以汉语为主,但又吸收了蒙语词汇,使两种风格的旋律互相揉合,两个民族的语言混合使用。如《王爱召》、《栽柳树》,均属此例。其它还有《阿拉坦岱日》、《扫帚花日》、《毛主席带将幸福来》等。
“漫瀚调”的演唱形式主要是对唱。一般采取男女对唱,即兴填词,有问有答,一唱一和;漫瀚调的唱腔洒脱奔放,旋律朴实舒展,曲调简洁明快,男女歌手们在演唱漫瀚调时,男的嗓音高亢、强劲、明亮;女的嗓音清脆、柔和、甜美。“漫瀚调”以民族传统乐器四胡、粗管笛子(俗称“梅”)、扬琴、三弦等伴奏。“漫瀚调”的曲名有40多个,绝大多数仍保留着蒙古曲名,如“广林召”、“韩庆达哇”等;部分为汉名,如“白菜花”、“双山梁”等;部分为蒙汉音合成,如“哈岱沟”、“合彦梁”等;有的则保留蒙汉两种称谓。调式共4种:羽调式、宫调式、征调式、商调式。“漫瀚调”歌词题材广泛,采用叙事,抒情两种方式,既有时政内容,又有生活反映,更多的为爱情吐露,三十句、五十句不限,即兴出口,一气呵成。
鄂尔多斯短调民歌
鄂尔多斯短调民歌,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编号604 II-105。
鄂尔多斯“短调”民歌,以其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而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它旋律新颖别致,明朗优美,调式既有一般羽调式为主的蒙古族民间歌曲的共同风格,也有其自己特有的民族特点与地方色彩。鄂尔多斯短调民歌风韵独特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密不可分,历史上游牧民族交替入住鄂尔多斯,自然留下了自己音乐印记;西夏王朝统治鄂尔多斯约150年,无疑对鄂尔多斯民间歌曲产生重要的影响。
鄂尔多斯短调民歌与长调截然不同,“短调”民歌结构短小玲珑精悍,句法整齐、节奏明朗有力,情绪欢快活泼,音乐形象鲜明,曲调优美动听。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短调”民歌在旋律中经常采用反向转位的手法,在六、七、八九度远距离跳进现象十分常见。
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多以五声音阶构成。其中,由四个音构成的歌曲也不少(五声音阶隐伏其音阶的“商”音),如《协布仁喇嘛》、《阴山》等,六声音阶的歌曲也颇多,如《森吉德玛》、《山头》、《西召》等,也有七声音阶的歌曲,如《巴音杭盖》等。不论六声音阶的歌曲,还是七声音阶的歌曲,其中4与7两个音在旋律中多以经过音的形式出现。
鄂尔多斯民间音乐的调式,主要是以蒙古族音乐所特有的羽调式为主及其副调式。其他的宫、商、角、徵调式也不少(其中尤以宫、徵调式居多)。宫调式的歌曲如《金色的百灵鸟》、《嫦娥》;商调式的歌曲如《嘹望》、《乌达高勒》;角调式的歌曲如《蓿骇滩》、《哈地温都尔》;徵调式的歌曲如《巴音杭盖》、《我有钱的弟弟呀》等。就其调式意义来讲,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比较丰富,表现手法多样。
另外,在传统的五度调式的民歌中加入七度调式的引子和过门,更别具一格。这些特点使“短调”民歌具有强烈的舞蹈性,比如《圆顶帽子》、《鄂托克的西部》等,使鄂尔多斯的歌和舞两朵并蒂花在高原上交相辉映。
蒙古族马奶节
[ 来源:内蒙古旅游网 | 发布日期:2012-06-26 | 浏览(58)人次 | 投稿 | 收藏 ]
马奶节是蒙古族传统节日,因为这个节日以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马奶节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的部分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扒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等。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蒙古族燃灯节
[ 来源:内蒙古旅游网 | 发布日期:2012-06-26 | 浏览(51)人次 | 投稿 | 收藏 ]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娱乐活动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有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演唱、民间舞蹈。土尔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还有随歌伴舞,舞姿飘逸豪放,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第五篇: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下简称“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是指列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的项目。
第三条 省级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全省范围内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管理工作。
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在省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认 定
第四条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认定工作由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具体实施。认定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评审,严格履行推荐、审核、评审、公示、审批、公布等程序。
第五条 推荐申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应当符合以下条 1 件:
(一)真实存在,并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等价值;
(二)具有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三)在一定群体或地域内世代相传,具有较长的传承历史和清晰的传承脉络,至今仍以活态形式存在;
(四)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当地有较大影响。
第六条 推荐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名称、简介、分布、历史、现状、价值、传承范围、传承谱系、传承活动、社会影响等;
(二)项目保护计划,包括保护目标、已采取的措施和实现的成效、拟采取的措施、管理制度等;
(三)推荐的保护单位情况,包括保护单位资质、保护承诺、相关传承人(群体)认可意见等;
(四)设区市专家评审委员会对该项目的推荐意见;
(五)项目图片及视听资料等。
第七条 各设区市文化主管部门统筹辖区内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推荐工作,基本程序为:
(一)从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进行遴选;
(二)组织专家论证,评出推荐项目;
(三)将推荐名单向社会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
(四)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向省级文化主管部门提出推荐报告。第八条 省直属单位经组织专家论证并经其主管部门同意后,可直接向省级文化主管部门提出推荐。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浙江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价值的,可以向项目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提出列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建议,由受理的文化主管部门逐级上报,论证通过后按程序向省级文化主管部门推荐。
第九条 省级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认定工作,基本程序为:
(一)省级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对推荐材料进行初步审核。
(二)组成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专家评审委员会,并根据申报的项目类别,在专家评审委员会下设若干专家评审小组。
评审委员会由省非遗保护专家和文化主管部门有关人员组成。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主任由省级文化主管部门有关负责同志担任。
专家评审小组由省非遗保护专家库中抽取相应类别专家组成,每组不少于5人。专家评审小组采取召集人制度,每组设1至2名召集人。
(三)专家评审小组详细审阅推荐材料,通过集体评议,讨论产生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初选名单。初选名单应当经专家评审小组成员过半数通过。
(四)评审委员会对评审小组意见进行审议,提出推荐名单。推荐名单应经评审委员会成员三分之二通过。
(五)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将推荐名单向社会公示,征求公众 意见,公示时间为15个工作日。
(六)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将公示后的名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条 专家评审小组和评审委员会成员,应本着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并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向外界泄露有关评审工作的资料及情况。对直接参与申报材料制作的项目,或与推荐项目存在利益关系的,应回避。
凡违反评审工作纪律者,经核实后取消其参与评审资格,并从专家库和评审委员会中除名。
第三章 保 护
第十一条 省级文化主管部门指导筹辖区内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项目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制定区域内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并组织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编制保护计划,落实保护责任,量化保护任务指标。
由省属单位推荐申报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该省属单位应指导该项目保护单位,编制项目保护规划和保护计划。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应上报省级文化主管部门。
第十二条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具体承担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保护单位的拟定名单在推荐项目时一并提出,经专家评审小组审核通过后,由省级文化主管部门予以认定公布。
第十三条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地区范围内,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二)有专人负责该项目保护工作;
(三)有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或者该项目的完整资料;
(四)有实施该项目保护计划的能力,开展传承、传播的场所和条件。
(五)得到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或传承群体的认可。
第十四条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具有以下权利:
(一)悬挂和保存省级文化主管部门统一制作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标牌;
(二)在各项活动中可使用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标志;
(三)参与制定项目保护规划;
(四)优先参与各级文化部门组织的非遗研讨、推广活动;
(五)按规定申报获得各级文化部门的财政资金专项补助;
(六)依照法律法规应当具有的其他权利。
第十五条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按照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规划和保护计划,落实保护措施,积极开展传承、传播活动;
(二)积极开展项目调查、建档和实践研究工作;
(三)密切联系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及时掌握代表性传承人的身心状况和传艺情况,并为其开展传承活动提供保障支持;
(四)保护该项目所依存的文化场所;
(六)科学规范使用保护经费,确保专款专用;
(七)定期向当地文化主管部门报告项目保护实施情况及保护资金使用情况,并接受监督;
(八)其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义务。
第十六条 保护单位确需调整的,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一)项目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组织项目相关传承人、群体、单位集体评议;
(二)评议通过后,由项目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向设区市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包括保护单位确需调整的理由、新推荐的保护单位资质材料和履责承诺;
(三)设区市文化主管部门经调查核实后,将有关材料报送省级文化主管部门;
(四)省级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对材料进行审核,研究确定确需调整的保护单位名单并在官方网站公示、公布。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等相关实物、资料的保存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妥善保管项目实物、资料,防止损毁和流失。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文化主管部门应当通过以下措施,促进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
(一)在有效保护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扩大传承人群和消费人群,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融入现代生活。
(二)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前提下,开展传统工艺关键技术、原料的研究和改进,提升传统工艺产品品质,提升项目的创造性价值,增强传承活力。
(三)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且形成鲜明文化形态的特定区域,可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制定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
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应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并与环境治理、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各类专门性规划相衔接。
(四)在社区、乡村以及各级公共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机构或者设施中广泛开展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传播,通过展览、展示、教育、比赛、大众传媒等途径,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众认知。
(五)建设本行政区域综合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传习场所;鼓励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建设该项目的展示场所或传习场所,并向公众开放。
(六)建立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数据库,真实、系统地记录项目信息,定期开展项目调查,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手段予以记录、存贮,及时更新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传播活动等有关信息,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应向社会开放。
(七)开展非遗保护多部门合作,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展传承、推广、经营等活动所需的场所、环境和原材料进行统筹协调,形成非遗保护发展合力。
积极鼓励引导社会法人、自然人提供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 护资金、场所及志愿服务。
(八)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传承人等参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工作。
鼓励采取合作、共建等形式,与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条件、能够承担培训任务的相关研究机构或高等院校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工作。
第四章 考核与管理
第十九条 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和传承工作实行监督检查、绩效考评、动态管理制度。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和传承工作进行监督。
第二十条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应建立项目保护工作的定期自查和报告制度。项目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应定期对项目保护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督查。
设区市文化主管部门应每年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计划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并于年初将上一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存续情况、保护规划实施情况、传承工作情况、经费使用情况、传播展示情况,以及本项目保护计划报送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并在官方网站向社会公开。
由省属单位推荐申报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该省属单位应每年将该项目上项目存续情况、保护规划实施情况、传承工 作情况、经费使用情况、传播展示情况,以及本项目保护计划报送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并在官方网站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一条 省级文化主管部门不定期开展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和传承工作情况抽查,对抽查中发现保护和传承工作存在问题的保护单位予以警告,并督促纠正、整改。
第二十二条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应当制定突发重大事件应急预案。设区市文化主管部门应及时向省级文化主管部门报告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发生的突发重大事项。
第二十三条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情节特别严重或整改不力的,经省级文化主管部门核实,撤销其保护单位资格,收回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标牌,重新认定保护单位,并向社会公布:
(一)保护不力或保护措施不当,导致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存续状况恶化或出现严重问题;
(二)怠于履行保护职责,未能有效实施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计划的;
(三)歪曲、贬损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四)未按照有关规定使用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
(五)未按照有关规定报送项目保护情况的。
第二十四条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因客观环境改变、保护不力等原因导致不再呈“活态”特性而消亡的,经省级文化主管部 门组织专家审核认定,报省政府批准退出名录,并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五条 对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保护和传承工作中作出显著贡献的个人、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依照国家相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十六条
2018
第五章 附 则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浙江省文化厅 年 月 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