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

时间:2019-05-14 09:23: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

第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

2007年 第 7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已于2007年5月9日经第6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部 长 李盛霖 二〇〇七年五月三十一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船舶签证行为,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国内航行船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内办理船舶签证,适用本规则。

本规则不适用于军事船舶、渔船、体育运动船舶。但是前述船舶从事营业性运输时,应当按照本规则办理船舶签证。

本规则所称船舶签证,是指海事管理机构根据船舶或者其经营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对符合船舶签证条件的,准予其航行的行政许可行为。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主管全国的船舶签证管理工作。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的船舶签证管理工作。

第四条 船舶签证管理工作应当符合高效、便民的原则。

第二章 船舶签证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五条 除本规则另有规定外,船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申请航次船舶签证:

(一)由港内驶出港外;

(二)由港外驶入港内;

(三)因作业需要在港内航行驶出港内泊位;

(四)因作业需要在港内航行驶入港内泊位;

(五)驶出船舶修造(厂)点、港外作业点、海上作业平台;

(六)驶入船舶修造(厂)点、港外作业点、海上作业平台。

本条第一款第(一)、(三)、(五)项船舶签证统称出港签证,申请人应当在船舶开航前24小时内办理。本条第一款第(二)、(四)、(六)项船舶签证统称进港签证,申请人应当在船舶抵达后24小时内办理。船舶抵达前24小时内已经向拟抵达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船舶情况的,进港签证可以与出港签证合并办理。

第六条 船舶签证应当由船舶或者其经营人申请办理。被拖船可由被拖船或者其经营人申请,也可由拖船或者其经营人代为申请。

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船舶签证。

第七条 申请办理出港签证的船舶,应当处于适航或者适拖状态。

船舶或者其经营人申请办理航次船舶签证,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提交以下材料:

(一)船舶签证簿;

(二)船舶电子信息卡(适用的船舶);

(三)船舶国籍证书;

(四)船舶检验证书;

(五)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

(六)船员适任证书;

(七)防止油污证书(适用的船舶);

(八)船舶安全管理证书和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证明副本(适用的船舶);

(九)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

(十)船舶港务费缴纳或者免于缴纳证明;

(十一)经批准的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单(适用的船舶);

(十二)船长开航前声明和车辆安全装载记录(适用的船舶);

(十三)护航申请书(适用的船舶);

(十四)船舶营运证。

第二款第(三)项至第(八)项所列证书信息已经由海事管理机构在船舶签证簿内记载或者存储在船舶电子信息卡的,可以免于提交。

第二款第(十四)项所指船舶营运证仅要求从事国内运输的老旧运输船舶在办理船舶签证时提供。船舶营运证的发证机关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提供船舶营运证的相关信息。

第八条 船舶或者其经营人向海事管理机构提交申请材料应当如实反映情况,并对申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船舶或者其经营人可以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EDI)等方式办理船舶签证,可以采用电报、电传、传真、手机信息、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EDI)等方式报告船舶进港情况,并在船舶航海(行)日志内作相应的记载。

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船舶名称、种类、尺度、总吨、吃水、客货载运情况、拟靠泊地点。

第九条 海事管理机构负责审查船舶签证的申请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申报要求,是否有明显涂改或者伪造现象、是否在有效期内等形式要件。海事管理机构对船舶签证申请材料内容的真实性有怀疑或者接到相关举报的,应当派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核查。

第十条 海事管理机构收到船舶签证申请后,应当按照《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办理。

海事管理机构对航次船舶签证应当当场办理。签证人员应当在船舶签证簿内签注是否准予签证的意见、海事行政执法证编号、日期、加盖船舶签证专用章。不予签证的,还应当在船舶签证簿内签注不予签证的理由。

第十一条 船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重新申请出港签证:

(一)船长或者履行相应职责的船员发生变动;

(二)船舶结构、有关航行安全的重要设备发生重大变化;

(三)改变船舶航行区域、航线;

(四)出港签证办妥后48小时内未能出港。

第十二条 船舶由于抢险、救生等紧急事由,不能按照规定程序办理船舶签证的,应当在开航前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并在任务完成后24小时内补办船舶签证。

第十三条 船舶因避风、候潮、补给等原因临时进港或者航经港区水域的,免于办理船舶签证。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船长或者履行相应职责的船员发生变动;

(二)上下旅客;

(三)装卸货物。

第十四条 拖驳船队在中途要加解驳船时,加、解的船舶应当申请船舶签证,拖驳船队其他船舶不再办理船舶签证。

第二节 特别规定

第十五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船舶可以申请短期定期船舶签证取代航次船舶签证:

(一)在固定水域范围内航行的船舶;

(二)定线航行的船舶。

在固定水域范围内航行的船舶,应当向对该固定水域有管辖权的任一海事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定线航行的船舶应当向航线始发港和终点港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分别提出申请。

第十六条 符合下列情形的船舶可以向船籍港所在地的交通部直属的海事管理机构或者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海事管理机构申请年度定期船舶签证取代航次船舶签证:

(一)安全诚信船舶;

(二)安装并按规定使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三)在前一个年度签证期内按照规定递交进出港报告;

(四)已经与有关金融机构签订船舶港务费交纳协议。

第十七条 办理定期船舶签证,除需要提交本规则第七条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证明其符合第十五条或者第十六条规定情形的证明材料。

第十八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办结短期定期船舶签证,在20个工作日内办结年度定期船舶签证。准予定期船舶签证的,还应当在船舶签证簿内注明签证的有效期限、航行区域或者航线。

短期定期船舶签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超过3个月。年度定期船舶签证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有效期限为12个月。

客船、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只能办理有效期限不超过1个月的短期定期船舶签证。

第十九条 船舶超出定期船舶签证的有效期限、核定航区或者航线航行的,或者签证核定的其他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按照本章第一节的规定申请航次船舶签证。

第二十条 获得定期船舶签证的船舶,在从事本规则第五条规定的活动时,应当按照本规则第八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方式和内容,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船舶情况。

第三章 船舶签证簿

第二十一条 船舶签证簿是办理船舶签证的专用文书,是记载船舶办理签证情况的证明文件,必须随船妥善保管。除海事管理机构外,任何单位、人员不得扣留、收缴船舶签证簿,也不得在船舶签证簿上签注。

船舶签证簿的格式、内容和船舶签证印章的样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统一规定。

第二十二条 船舶签证簿由船舶或者其经营人向海事管理机构书面申请核发、换发、补发。

船舶首次申领船舶签证簿以及船舶所有人、船舶经营人、船舶名称变更后申领新船舶签证簿的,应当向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申请核发。

船舶签证簿遗失、灭失的,应当向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申请补发。申请补发时,应当提交最近一次经海事管理机构签证的船舶签证申请单复印件。

船舶签证簿使用完毕或者污损不能使用的,可向船籍港或者签证地海事管理机构申请换发。申请换发时,应当交验前一本船舶签证簿。

第二十三条 符合本规则要求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当场核发、换发、补发船舶签证簿。

海事管理机构核发、换发、补发船舶签证簿,应当将船舶概况填写在船舶签证簿内,并加盖海事管理机构的印章。非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换发的,应当将换发情况书面通报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

第二十四条 船舶可以向船籍港或者签证地海事管理机构申请在船舶签证簿内记载船舶证书和船员证书的信息,并应当在申请时交验相应证书。

对符合要求的申请,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在船舶签证簿内记载船舶证书和船员证书的信息,并签署记载人的海事执法证编号、日期并加盖海事管理机构的印章。

第二十五条 船舶签证簿应当连续使用,保持完整,不得缺页或者擅自涂改。使用完毕后,应当在船保存两年。

船舶报废、灭失或者船舶所有人、船舶经营人、船舶名称变更时,船舶应当将船舶签证簿交回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注销。

第二十六条 船舶不得伪造、变造、租借、冒用、骗取船舶签证簿。

第四章 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船舶签证的监督检查。海事管理机构实施监督检查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协助和配合,不得拒绝、妨碍或者阻挠。

第二十八条 发现船舶未按照规定办理船舶签证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责令船舶办理签证,并可以责令船舶到指定地点接受查处;拒不改正的,可以采取禁止进港、离港或者停止航行等措施。

第二十九条 发现船舶不再满足办理定期船舶签证条件的,应当要求船舶按照第二章第一节的规定办理航次船舶签证,并通知准予定期船舶签证的海事管理机构撤销有关船舶的定期船舶签证。

第三十条 发现船舶以不正当手段取得船舶签证,尚未出港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撤销船舶签证,并在船舶签证簿内签注撤销的原因、日期,加盖印章;已经出港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进行调查处理或者通知下一抵达地的海事管理机构进行调查处理。

第三十一条 海事管理机构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对下列事项应当在船舶签证簿中予以记载,并通报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

(一)船舶受到海事行政处罚的;

(二)船舶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和船舶污染事故的;

(三)船舶被禁止离港的。

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对收到的上述信息应当予以记录,并协助调查处理。

第三十二条 船舶违反船舶签证管理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按照交通部颁布的海事行政处罚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海事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有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规则所称安全诚信船舶,是指符合下列条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评定为安全诚信的船舶:

(一)12个月内最近一次船舶安全检查或者港口国监督检查记录良好,无严重缺陷;

(二)取得船舶安全管理证书(SMC)2年以上,且在最近3年内未被实施跟踪审核或者附加审核;

(三)最近3年未发生安全、污染责任事故;

(四)最近3年未受到海事行政处罚;

(五)船龄为12年及以下的船舶,最近3年内船舶安全检查或者港口国监督检查中未发生滞留;船龄为12年以上的船舶,最近5年内船舶安全检查或者港口国监督检查中未发生滞留。

第三十五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逐步建立、完善有关办理船舶签证所需的船舶、船员管理等基础数据平台,方便船舶或者其经营人办理签证和进出港报告。

第三十六条 交通部对高速客船、滚装船等特殊船舶的签证有特别规定的,适用特别规定。

第三十七条 本规则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1993年5月17日交通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交通部令1993年第3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有关事项的通知专题

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有关事项的通知

发布部门: 交通部海事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海事局,各直属海事局:

2007年5月31日,交通部颁布了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交通部令2007年第7号,以下简称《07规则》)。《07规则》已于2007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交通部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交通部令1993年第3号,以下简称《93规则》)亦于同日废止。为了保障《07规则》的顺利施行,做好《93规则》与《07规则》的顺利衔接和平稳过渡,现确定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7月1日为《07规则》施行过渡期,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船舶进出港报告

(一)航次签证船舶在进港前可以由船舶或其代理人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进港前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的船舶,其进港签证可以和出港签证同时办理。报告一般采用书面形式(格式见附件一),具备条件的海事管理机构也可以接受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EDI)方式进行的报告。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在船舶签证站点公示可以接收的报告方式。

(二)短期定期船舶签证船舶应当向当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进出港情况,报告可以采用按照航次报告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按照一定的期间集中报告的方式。集中报告方式分列表报告和汇总报告两种。采用列表方式报告时,船舶在规定的时间将前一阶段船舶进出港情况,按照航次填写列表式船舶报告单(格式见附件二)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采用汇总方式报告时,船舶在规定的时间将前一阶段各航次船舶进出港情况汇总形成总的航次数、总的船舶进出港情况,填写汇总式船舶报告单(格式见附件三)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海事管理机构在批准短期定期船舶签证时,应视辖区实际情况和监管需要,告知船舶报告的方式以及报告时间,并向船舶提供相应格式的报告单。

(三)定期船舶签证的船舶应当按照规定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船舶进出港情况。具体的报告方式和报告要求由部海事局另行规定。

二、关于需要办理船舶签证的情形

(一)《07规则》第五条已经规定了需要办理签证的各种情形,考虑到方便船舶,各单位可以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对按照《07规则》第五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办理签证的船舶,由于装卸同一航次客货作业需要在同一海事管理机构管辖范围内邻近码头、泊位、锚地之间移泊时,可以不再另行办理船舶签证。各海事管理机构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有特别规定的,要做好有关的公告和宣传工作。

(二)船舶办理船舶签证后下一港发生变更尚未出港的,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重新申请签证;已经出港的,应当到就近的海事管理机构申请签证。难以到就近的海事管理机构申请签证的,抵达目的地海事管理机构后应提出正当理由说明情况,并提供有效的证据。

(三)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在国内港口之间航行时,应当按照《07规则》规定办理船舶签证手续。航行港澳航线船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船舶进出口岸查验手续,不再要求同时办理船舶签证手续。

三、关于短期定期船舶签证

(一)《07规则》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固定水域”可以是自然条件固定水域,也可以是海事管理机构管辖水域。在固定水域内航行作业的船舶由对该固定水域有管辖权的海事管理机构批准定期签证。为了稳步推进短期定期船舶签证的施行,目前在地市级地方海事管理机构、直属分支海事管理机构或以下级海事管理机构辖区范围内航行作业的船舶可以申请短期定期船舶签证。待条件成熟后,部海事局再行通知扩大可以施行短期定期船舶签证的固定水域范围。各单位要向船公司、船舶、船员做好解释和宣传工作。

(二)定线航行的船舶适用于在两个海事管理机构之间从事定线航行、作业的船舶。船舶航线涉及多个海事管理机构时,可以按照在固定水域范围内航行、作业船舶办理短期定期船舶签证,也可以同时办理在同一期间、不同航线的多个短期定期船舶签证。

(三)短期定期船舶签证由有受理权限的海事管理机构受理,有批准权限的海事管理机构批准。短期定期船舶签证实行审核、审批两级审批制。短期定期船舶签证具体的批准程序见附件四。

四、关于定期签证

目前定期签证施行的条件尚不具备,定期签证申请暂不受理。有关签证的规定部海事局将另行制订并公布。

五、关于船舶签证簿使用和管理

新版船舶签证簿启用后(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各海事管理机构按照《07规则》要求核发新版船舶签证簿,停止核发旧版船舶签证簿。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告知船舶在2008年7月1日前必须换取新版船舶签证簿。换取新版船舶签证簿时,对未使用完毕的旧版船舶签证簿予以注销,同时在旧版船舶签证簿第一页注明“已换发新版船舶签证簿”。未换新版船舶签证簿的船舶在施行过渡期内可以使用旧版船舶签证簿申请船舶签证,施行过渡期结束后必须使用新版船舶签证簿申请船舶签证。

六、关于船舶签证监督检查

(一)各单位应当按照《07规则》规定开展船舶签证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可以结合现场监督、船舶安全检查等方式进行。实施船舶签证监督检查时应当做好有关的监督检查记录。

(二)按照《07规则》第三十一条规定需要将有关情况通报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时,通报的方式可以通过传真、信函方式。通报时应当确认是否通报成功并做好通报记录。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有关台帐,对收到的通报事项予以记载,并保存有关通报材料。

(三)在《07规则》施行过渡期内,海事管理机构对因不清楚或错误理解《07规则》条款造成违章的船舶,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但要加强教育。

七、关于船舶签证使用的有关印章

按照《07规则》规定办理船舶签证时,沿用目前使用的船舶签证专用章、校核章、注销章、船舶签证簿核发专用章(各类印章规格见附件五),接受船舶报告时,加盖船舶签证专用章。

八、在《07规则》施行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各单位要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要做好总结和报告工作。

二○○七年十月十五日

第三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安全检查员管理规定(本站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安全检查员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安全检查员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船舶安全检查工作,规范对船舶安全检查员的管理,提高船舶安全检查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发挥船舶安全检查在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1997)》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海事行政执法机构的船舶安全检查员。船舶安全检查员是指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或各直属海事局、省级地方海事局的考核,取得船舶安全检查员的资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对船舶实施安全检查的海事行政执法人员。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负责全国船舶安全检查员管理工作,各级海事机构按照“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对船舶安全检查员实施分工管理。

第四条 船舶安全检查员必须按本规定取得相应类别和等级的证书后,方可独立从事相应范围的船舶安全检查工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未取得船舶安全检查员资格的任何人员,不得独立从事船舶安全检查工作,可在持证船舶安全检查员的指导下见习船舶安全检查。

第五条 船舶安全检查员应遵纪守法、遵守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严格奉行保护人命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的工作宗旨。

第二章 类别和等级

第六条 根据检查对象的不同,船舶安全检查可分为以下类别:

(一)对外国籍船舶实施的港口国监督检查;

(二)对中国籍国际航行海船实施的船旗国监督检查;

(三)对中国籍国内航行海船实施的检查;

(四)对中国籍国内航行河船实施的检查;

(五)界河国际航行船舶实施的检查

第七条 船舶安全检查员分为高级船舶安全检查员、A级船舶安全检查员、B级(沿海或内河)船舶安全检查员、C级(沿海或内河)船舶安全检查员四个等级。

第八条 内河C级船舶安全检查员的适任范围为检查除特种船舶、大型客船以外的中国籍国内航行河船,并签发《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

第九条 沿海C级船舶安全检查员的适任范围为检查除特种船舶、大型客船以外的中国籍国内航行海船,并签发《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

第十条 内河B级船舶安全检查员的适任范围:

(一)检查中国籍国内航行河船、中国界河国际航行船舶,并签发《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

(二)指导内河C级船舶安全检查员的工作。

第十一条 沿海B级船舶安全检查员的适任范围:

(一)检查中国籍国内航行海船,并签发《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

(二)检查除特种船舶、大型客船以外的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并签发《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

(三)在A级船舶安全检查员的指导下检查外国籍船舶,但无签发《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的权利;

(四)指导沿海C级船舶安全检查员的工作。

第十二条 A级船舶安全检查员的适任范围:

(一)检查国内航行船舶、中国界河国际航行船舶,并签发《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

(二)检查中国国际航行船舶,并签发《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

(三)检查外国籍船舶,并签发《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

(四)指导B、C级船舶安全检查员的工作。

第十三条 高级船舶安全检查员的适任范围:

(一)检查国内航行船舶、中国界河国际航行船舶,并签发《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

(二)检查中国国际航行船舶,并签发《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

(三)检查外国籍船舶,并签发《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

(四)指导A、B、C级船舶安全检查员的工作。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十四条 申请船舶安全检查员需具有“海事行政执法证”。

第十五条 C级船舶安全检查员任职资格申报条件:

(一)海事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

(二)经过相应类别船舶安全检查基础培训;

(三)见习船舶安全检查工作半年以上,参与检查船舶总数不少于50艘次;

(四)掌握相应类别适任范围内船舶、船员所适用的国内法规、规范;

第十六条 B级船舶安全检查员任职资格申报条件:

(一)海事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

(二)经过相应类别船舶安全检查基础培训;

(三)具有C级船舶安全检查员资格一年以上,或从事船舶安全检查工作一年半以上,参与检查船舶总数不少于100艘次;或具有二副、二管轮以上资历,从事船舶安全检查工作半年以上,参与检查船舶总数不少于40艘次;

(四)掌握相应类别适任范围内船舶、船员所适用国内法规、规范;

第十七条 A级船舶安全检查员任职资格申报条件:

(一)海事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二)经过港口国监督专业基础培训;

(三)英语口语、听力、阅读、写作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或相当水平(由海事局组织专家考核);

(四)具有B级船舶安全检查员资格两年以上,从事船舶安全检查工作四年以上,从事港口国监督检查工作一年以上,参与检查船舶总数不少于200艘次,其中检查外轮总数不少于100艘次;或具有甲类大副、大管轮以上资历,从事船舶安全检查工作四个月以上,参与检查船舶总数不少于40艘次,其中检查外轮总数不少于20艘次;

(五)熟练掌握适任范围内船舶、船员所适用的国际公约、国内法规、规范;

第十八条 高级船舶安全检查员任职资格申报条件:

(一)具有A级船舶安全检查员资格四年以上

(二)参与检查船舶总数不少于400艘次,其中检查外轮总数不少于200艘次;

(三)具有独立解决专业领域重大技术问题的能力;

(四)英语口语、听力、阅读、写作达到熟练水平;

第四章 考试和发证

第十九条 船舶安全检查员申请人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组织的或授权组织的适任考试,适任考试合格者,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统一核发船舶安全检查员证。

第二十条 考试的科目为:相关类别及适任范围内的(一)理论考试

1.船舶、船员所适用的法规、规范;

2.海事相关专业基础知识;

3.船舶安全检查工作实务

4.专业英语口语、听力、阅读、写作(港口国监督检查员适用)。

(二)实操考核

第二十一条 申请者参加经各级海事机构认可的船舶安全检查和港口国监督检查培训班,考试成绩合格者,可免除理论考试要求,只进行实操考核。

第二十二条 B、C级船舶安全检查员的适任考试由直属海事局或省级地方海事局组织实施,报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第二十三条 A级船舶安全检查员的适任考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统一组织实施。

第二十四条 高级船舶安全检查员的选拔评估工作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组织实施。

第五章 培训和技术交流

第二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统一组织协调全国船舶安全检查员的培训和技术交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的指导下,各直属海事局、省(直辖市、自治区)地方海事局负责对本单位船舶安全检查员的培训和技术交流工作。第二十六条 船舶安全检查培训分为:

(一)各类别、等级的基础培训;

(二)专项培训;和

(三)知识更新培训。

第二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统一组织拟定培训大纲,PSC分委会负责培训大纲的更新工作。

第二十八条 申报C级船舶安全检查员所需船舶安全检查基础培训由直属海事局或省级地方海事局按培训大纲组织实施,并报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第二十九条 申报B级船舶安全检查员所需船舶安全检查基础培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授权实施。

第三十条 申报A级船舶安全检查员所需港口国监督检查培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统一组织实施。

第三十一条 船舶安全检查员每年必须参加知识更新培训。知识更新培训由各海事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拟订的知识更新培训大纲进行。

第三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统一组织协调全国船舶安全检查员的国内和国际技术交流活动,组织专家研讨会,对船舶安全检查中的课题进行研究。各直属海事局、省(直辖市、自治区)地方海事局应组织辖区内的技术交流活动。

第六章 考核和证书的保持

第三十三条 按对船舶安全检查员在工作业绩、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各直属海事局、省(直辖市、自治区)地方海事局组织对本地区船舶安全检查员的考核,对高级和A级船舶安全检查员的考核结果应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备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将抽查各单位考核结果。各海事机构应建立本单位的船舶安全检查员档案。

第三十四条 船舶安全检查员每次检查船舶时须认真填写《船舶安全检查员手册》,检查完成后将《船舶安全检查员手册》与《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或《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一并收存,每年年底汇总填写《船舶安全检查员总结报告》。第三十五条 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船舶安全检查员,负责考核的各级海事局有权对其降低等级或取消资格,对高级、A级船舶安全检查员的处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做出。

第三十六条 船舶安全检查员出现过错,由各直属海事局、省(直辖市、自治区)地方海事局视情况对持证人员作出警告、降低等级或取消资格的处理。对高级、A级船舶安全检查员的处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做出。

第三十七条 船舶安全检查员每年应完成一定艘次的检查工作量。各直属海事局、省(直辖市、自治区)地方海事局根据本辖区的情况制定本地区各等级船舶安全检查员的工作量指标。无特殊原因不能完成工作量指标的人员,视为己调离船舶安全检查岗位。对于不能完成工作量指标的海事局,上级海事局可适当减少其船舶安全检查证书的保有量。

第三十八条 船舶安全检查员调离船舶安全检查岗位,其船舶安全检查员证由各直属海事局、省(直辖市、自治区)地方海事局收回。原持证人员返回船舶安全检查工作岗位,需经知识更新培训和考核合格后,发回证书。

第三十九条 各海事机构应为船舶安全检查人员配备保护用品、工作用品和必要的后勤保障,以保障船舶安全检查工作顺利进行和船舶安全检查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七章 其他

第四十条 本《规定》所涉及的术语定义如下:

(一)海事相关专业系指航政管理、船舶工程、船舶驾驶、船舶轮机、船舶电气、海洋工程等专业。

(二)特种船舶系指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散装运输液化气船、油船、滚装船、高速船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根据安全管理需要而指定的其它船舶。

(三)大型客船系指3000总吨及以上的沿海航行客船、1600总吨及以上的内河航行客船。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解释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l:船舶安全检查员培训、考试大纲范围法律、规定、规范部分:

第一条 公共部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条例》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1997)》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检验条例》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

第二条 港口国监督检查部分

一《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74)及其议定书、修正案和相关技术规则

二《国际安全管理规则》(1SMCode)

三《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LL66)

四《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1995年修正案(STCW95)

五《73/78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MARPOL73/78)

六《1966年国际吨位丈量公约》(TONNAGE69)

七《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公约》(COLREG72)

八《国际劳工组织147号公约》(1L0147)

九《国际散装运输化学品船规则》(1BC Code)

十《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船规则》(1GC Code)

十一《国际高速船安全规则》(HSC Code)

十二《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 Code)

十三《东京备忘录港口国监督手册》(Tokyo MOU PSCManual)

十四国际海事组织19届大会第787号决议《港口国监督程序》(A.787(19))及其修正案

十五国际海事组织其它有关决议、规则等

第三条 国际航行海船安全检查部分

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1999)国际部分

二《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

三《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及其配套规定四船公司安全管理有关规定第四条 中国沿海航行船舶安全检查部分

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1999)非国际部分

二《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

三《20米以下沿海船舶检验暂行规定》(1996)

四《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及其配套规定

五船公司安全管理有关规定

第五条 中国内河航行船舶安全检查部分

一《内河船舶法定检验规则》(1999)

二《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

三《船长5—10米内河钢船舶检验规定》(1997)

四《内河船舶船员考试发证规则》及其配套规定

五船公司安全管理有关规定

专业基础部分:

第一条 船舶工程

第二条 船舶驾驶方面,包括船舶操纵、货物系固等。

第三条 船舶轮机、船舶电气第四条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专业英语部分:有关船舶工程、船舶驾驶、轮机、海事行政管理等方面专业英语。附件2:船舶安全检查员培训教学要求:

第一条 针对学员的情况,讲解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第二条 完成按照培训大纲要求的项目、标准;

第三条 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讲解检查重点和经验;

第四条 足够的实习,以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技能;

第五条 教师应与学员进行业务交流;

第六条 教师应布置学员一定量的作业;

第七条 教学结束后,学员要对教师做出“教学情况评估”。

附件3:船舶安全检查员手册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船舶基本资料

二检查的项目及状况

三查出的缺陷及处理意见

四检查结论及其他检查过程中需记录的情况

附件4:船舶安全检查员总结报告

(一)检查船舶艘次,禁止船舶离港艘次

(二)已发表或未发表的论文情况

(三)个人船舶安检业务工作总结

附件5:船舶安全检查员申请表(略备注:1.被推荐人工作经历包括安检简历、学习和培训情况,可另附总结材料。

第四篇:项目施工及工程量签证管理规1

项目施工及工程签证管理规定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根据国家有关基本建设法律法规和学院的有关规定,特制订本规定。

一、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现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及施工合同履行职责。

二、工程技术管理实施项目施工管理。设立若干项目施工管理组。每个项目施工管理组由2~3人组成,直接行使项目施工管理。

三、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图施工。施工单位必须做好质量自检和报验,未经监理验收签认,不得擅自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

四、要求并检查施工单位根据合同工期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并落实到班组,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进度计划报监理和业主。

五、要求并检查施工单位根据不同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层层落实。

六、施工单位必须按投标文件配置项目经理及主要管理人员,变更项目经理必须由施工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指挥长办公会批准同意。

七、对施工单位任何形式的转包给予处罚。在施工合同中明确:项目经理必须常驻工地。

八、加强监督力度,对施工单位由于管理或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出现问题可给予一定的处罚。在合同中明确:监理、业主代表发出的书面整改通知,质监、安监、消防等部门发出的书面整改通知,对未按规定和要求履行的施工单位经研究可给予一定的处罚。处罚额度由监理、工程部提出,由指挥部办公会议决定。

九、严格按程序加强工程变更、工程签证管理

(一)工程变更程序

1、工程变更通知统一使用工程部印制的表格。

2、因技术原因进行工程变更,报指挥长、总工同意后,由设计院发出变更通知。

3、因使用功能原因进行工程变更,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指挥长批准后,由现场代表根据批件填写工程变更单,详细说明原因和部位,报总工同意后按规定备案签发。

4、工程变更不得后补,特殊情况下,征得指挥长同意,口头或书面通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2天内按规定补办好正式变更手续。

5、未经工程部同意,设计院所出变更通知不得转发监理公司施工企业,施工企业擅自让设计院出具的变更通知,工程部不予认可,并在决算中剔除。

6、有效的变更通知应有总工签字、工程部公章和登记编号章,未经同意或后补的变更通知无效。审核人员在工程竣工决算审核时发现无效变更项目内容可以不计算。

7、工程变更通知转发后,现场代表在三天内必须将变更内容标注在受控施工图上。

(二)工程签证程序

1、凡图纸设计中明确做法的项目工序,没有特殊原因不得签证。涉及变更施工内容和用材的,一律按工程变更程序执行。

2、确需发生的零星签证,现场代表一次签证额不得超过20个工日(600元)。确属无法计算量且人工数较大的,一次签证不超过1200元/次的签证,由工程部主任签发;超过1200元/次的签证及累计签证费用超过6000元时,签证均需指挥长同意才能签发。

3、涉及工程量变化的签证,由审核人员、现场代表实地查看后,由工程部主任签发。

4、签证单用统一表格,一式四份,原件交档案员登记备案,监理、施工企业、审核人员人手一份,签证单必须由有关人员及审核人员签字并加盖工程部章,否则无效。无效的签证费用不得进入工程造价。签证单位详细注明签证原因和人工数量,不得后补。档案员负责登记,对不符合规定的签证,不予登记并报指挥长,通知审核人员并转施工企业、监理工程师。

十、做好文明施工、保护工地环境及施工成品、争创文明工地等管理工作。

十一、做好协调管理工作,协调施工单位之间及工种之间的配合工作。

十二、做好竣工验收管理工作,及时将竣工资料收集整理并移交。

第五篇:关于船舶取消签证后如何安全监管的探讨

关于船舶取消签证后如何安全监管的探讨 【摘要】 船舶进出港签证由来已久,其作为海事部门的一项基础管理手段。随着中央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的不断深化,交通运输部拟取消船舶进出港签证工作。为保证取消船舶签证后水上交通安全的持续稳定,研究取消船舶签证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监管思路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船舶;取消;签证;监管;措施

船舶签证是保障船舶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监督措施,也是获取船舶进出港、货物装卸等船舶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的重要手段和征收船舶规费的唯一途径。海事管理机构根据船舶或者其经营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对符合船舶签证条件的,准予其航行的行政许可行为。

一、船舶进出港签证的历史背景

作为海事部门的一项基础管理手段,船舶进出港管理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船舶进出港管理,始于宋代。凡经营海外贸易的商船,出海前经船司审发给“公凭”,持“公凭”在指定的港口发船。出港前要经查验,验明没有夹带违禁品给予放行;返航必须回原发港内由巡检监视(史称“编栏”),防止货物未经抽解(即征收关税)而自行交易。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开始对进出海港的船舶进行签证收税。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先后在1952年、1979年、1991年、1993年和2007年颁布了与船舶进出港管理直接相关的规章。这些规章为:1952年3月颁布的《本国轮船进出口暂行管理办法》;1979年3月颁布的《船舶进出港口签证管理办法》;1991年3月颁布的《船舶进出内河港口签证管理规则》;1993年5月17日颁布的《船舶签证管理规则(1993)》以及2007年5月31日最新颁布的《船舶签证管理规则(2007)》。同时,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的第十二条和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第十八条也对船舶进出港签证做出了具体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第十二条规定: 国际航行船舶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必须接受主管机关的检查。本国籍船舶进出港口,必须办理进出港签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船舶进出内河港口,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办理船舶进出港签证手续。

二、当前制度下的船舶进出港签证的利弊

1、船舶签证在加强船舶安全监督管理,规范船舶航行,保障船舶和人命财产安全,促进航运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船舶进出港签证有利于准确的掌握船舶、船员的动态和状态;有利于预测港区和航段内船舶交通密度、船舶等级、类别;有利于了解航行船舶及船员的状况、航行和停泊秩序;有利于进行水上交通流量统计;作为海事管理机构和船舶及船员直接接触窗口,船舶签证可向广大船舶、船员进行安全生产和安全法规宣传,提供安全信息咨询服务,收集船舶和船员对海事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船舶签证是历史遗留的产物,与当前经济发展的不相适宜。

2.1签证难以做到船舶安全监管完全到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的规定,申请办理出港签证的船舶应处于适航或者适拖状态,但实际却并不理想。船舶签证按执法人员是否到达现场对船方提供的签证材料进行核实可分为现场签证和非现场签证。

在非现场签证条件下,签证人员只对船舶提供的各类证书、文书及其它相关材料进行表面审查,看是否符合《船舶签证管理规则》的要求。在这种情形下,为船方提供虚假材料骗取签证提供了便利。例如,船舶如果配员不足,则船方可在签证时借取非本船船员的证书从表面上满足配员要求以取得船舶签证。齐齐哈尔海事局辖区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特殊性,尤其是富拉尔基海事处管辖嫰江干线303公里,涉及齐齐哈尔市7区8县,人员编制4人,随着航运事业的发展,船舶数量增多,海事人员加班加点的签证也只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对需要查验的各种船舶证书、检验证书、船旗国监督检查记录簿及船员证书进行表面的核查,对于船员证书有些情况还需要进行人证核对。繁重、单调、重复的工作使现场执法人员难免出现失误,从而给安全管理埋下了隐患。

2.2签证行政成本过于高昂

现有签证制度虽明确了应符合高效和便民的原则,但在部分站点签证的船舶由于签证频次高,而海事管理机构签证方式和审核手段单一,手续繁琐,造成船舶签证工作量大。据不完全统计,基层海事处有近1/2的人员和1/2的工作量用于办理船舶签证,牵涉的人力物力巨大,行政成本过高。

在目前实际情况下,由于船舶签证时间的不确定性,大多数签证站点实行24小时值班制。结合齐齐哈尔海事局实际情况,辖区各海事处编制均为4名执法人员,就一般情况而言,基层海事处至少有一名同志是全职签证,夜间还需实行轮流值班制度。近50%的职工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船舶签证,由此可以看出船舶签证的行政成本十分高昂。随着航运经济的发展,船舶签证量还将越来越大,行政成本也将不断增大。

2.3签证责任风险较大

“谁许可,谁监督”是行政许可的原则。《船舶签证管理规则》旨在通过签证,对船舶实施严密式的管理,实现监控船舶动态和把住船舶适航关两大功能。船舶签证虽然能够有效地掌握和控制船舶进出港动态,确保船舶、船员持有合格证书,但是却无法替代船舶履行安全责任。在船舶发生险情或事故后,往往倒追到签证许可,从而追责。但从国外海事管理机构借鉴经验来看,主管机关往往在航行安全上起到的是监管和服务的作用,而船长往往占据主体责任。按要求,签证人员应在确保船舶适航的条件下才能为其办理船舶签证。但在现实条件下,一方面船舶时常是即将开航,没有足够时间让签证人员对船舶和船员适航和适任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另一方面,也没有手段和能力做到这一点。我们知道,适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适航。有些系统性的风险,在当前条件下是避免不了的,船舶签证只是保障船舶安全的外部因素,不能让海事执法人员为系统性风险去承担本不该承担的责任。

三、建立全新的船舶安全监管模式

1、硬件方面

1.1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到现场检查与远端控制并重 随着VTS、AIS、VHF、CCTV以及手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海事机构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主动掌握船舶动态信息。事实上,我国沿海港口、经济发达地区的内河水域均已具备了海事机构主动采集船舶动态信息的能力,只不过偏僻的内河水域,信息化建设还不健全,依赖于通过船舶签证搜集船舶动态信息。为建立航道安全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统一的航道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加快航道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实现水上搜寻救助指挥应急,取消船舶签证后应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电子信息监控覆盖率,从而确保辖区水上交通安全。

1.2研究构建船舶动态信息自动报告系统,建立全国统一的船舶动态信息数据平台,并实现手机、电脑等多渠道报告船舶信息,并在船舶航海日志内作相应的记载。

船舶签证有利于海事机构搜集信息,但是从社会总成本角度考虑,通过船舶签证提供船舶动态信息的制度让航运界付出了大量的机会成本,不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用技术替代船舶签证手续,释放因签证而占用的海事监管资源,降低航运企业的机会成本。随着各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多渠道实现船舶信息报告制度,从而掌握辖区船舶信息动态。研究开发全国动态系统联网操作,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形式将全国船舶信息动态形成网状式监控。船舶动态信息自动报告系统的建立一方面掌控了船舶适航状态,另一方面节约了行政成本,充分发挥了执法资源的效率,提高了行政效率。

2、软件方面

2.1加强现场检查,建立现场检查选船机制,保证海事监管到位

船舶现场检查的现状只是对到港船舶实行现场检查,是海事主管机关有效监管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和水域污染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阶段的船舶现场检查选船标准不统一,选船随意性较大,海事管理机构应当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按照全面覆盖、重点突出、公开便利的原则,依据选船标准及风险分类分级评价、公司和船舶信用状况,制定现场检查选船机制,合理选择船舶实施船旗国监督检查和船舶安全监督。

2.2加强“四类重点船舶”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对重点船舶的分类管理体制。

结合辖区安全监管规律和实际,构建“四类重点船舶”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监管制度,制定安全监管指南、操作手册、检查清单,规范“四类重点船舶”安全监管行为。积极落实分类分级监管措施,结合辖区实际和船舶特点,科学确定检查重点,严格船舶安全检查和现场检查。加强区域联动和现场巡查,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或整治,加大对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查处力度,切实加强四类重点船舶现场监管。

加强对客船载客、载货、车辆系固和绑扎情况的检查,防止船舶超载、车客混装、装载不平衡。加大对客船船员实际操作和应急反应能力的检查力度。严格危险品查堵,防止违规夹带危险品。加强对汽渡船危险品车辆隔离的检查。严格落实客船恶劣气象条件下限禁航要求,避免冒险开航。

2.3加大巡航力度,完善巡航救助一体化建设。

加强辖区内港区、干支流交汇区和渡口的日常巡航力度,维护了重点水域内船舶航行、停泊和作业秩序,确保了水上交通安全,对发现的问题,督促业主及时整改,尽最大努力降低辖区水上安全隐患。

加强对重点时段和重点水域的巡航检查力度。一是加强了对辖区内事故多发区域的巡航力度,及时将桥区、禁航区、水上水下施工区、浅滩河段等重点水域列入重点监管和巡查范围,严厉打击船舶超员超载和冒险航行等违章违法行为,及时有效地清除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二是加大对端午、中秋、国庆等节假日的巡航力度,确保重点时段重点水域不发生水上安全交通事故。

积极推进直属海事系统与地方海事系统以及相邻海事处之间的联合巡航机制。加强信息通报和沟通,发挥区域联动的优势和作用,定期开展联合巡航检查,使海事执法有效覆盖水域盲点,强化应急搜救抢先的区域联动机制。

2.4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海事管理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调整,做到法律法规合理合法。

有法可依是依法行政的前提,取消船舶签证后,各项制度的建立必须有法律条款作为支撑依据。然而各项法规实际的操作性也有待提升。比如国内船舶满足相应技术条件的认定,我国鉴定国内航行船舶满足相应技术条件的认定原则是经过船检部门通过的适航检验,并持有《船舶适航证书》。但是,《船舶适航证书》只是船舶检验后签发证书的名称,只表明检验时船舶设备满足航行条件,与实际营运时船舶是否适航无必然联系从海事监管的层面看,船舶签证主要是核对船舶和船员是否持有合适的证书,难于对船或拖带组合的实际适航或适拖情况甚或整个航程的适航舶性或适拖性进行审核,也不可能审核。退一步考虑,即使对每条船舶办理签证前都进行现场检查或实行现场签证,也未必能保证船舶或拖带组合适航。所以,对船舶适航性把关的规定已超出了船舶签证人员的知识和能力范围,以至出现船舶签证对于船舶或拖带组合的适航性或适拖性审核不能有效落实。因此海事管理相应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调整,进而符合实际监管需要。

2.5优化“诚信船舶”、“诚信船长“评选制度,积极推进建立企业的诚信机制。

企业诚信机制的建设是指在与企业相关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机构、部门之间建立的一种越俗机制。“诚信船舶”、“诚信船长”的评选,有利于推动中国航运安全文化的建设,从而鼓励航运公司及其船员自觉做好公司和船舶的安全管理工作,促进航运公司、船员遵纪守法的自觉行为。取消船舶签证,弱化了行政许可,需进一步增强船舶和船员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意识,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切实担当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角色。

2.6转变海事管理安全监管模式,明确海事管理责任,完善海事管理机构设置。

多年来形成的“重沿海轻内河”的安全投入态势,对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安全监管水平不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内河水运市场放的过宽,准入门槛低,造成无序竞争,航运企业主体责任难以落实;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内河水上交通安全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投入较少;安全监管手段和装备落后,监管能力不足;水上搜救应急能力不强,应急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取消船舶进出港签证更需尽快转变海全监管模式,完善海事管理机构设置。2.7建立船籍港管理信息、船员档案信息、船舶动态信息的联动机制,做到直属海事系统与地方海事系统之间的互通。

一方面是建立联动协作机制、信息通报制度、违法船舶协查/重点跟踪制度以及处理反馈制度。对发现违反事实的船舶,海事部门除对该船舶依法处罚外,还应建立信息联络员将相关情况通报相关海事管理机构,另一方面是主动协调地方政府交通主管、安监、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参与联合整治行动。

3、规费收缴方面

船舶港务费,是船舶进出港口和在港停泊期间,因使用港口的水域、航道和停泊地点,由海事部门征收的费用。一般由海事机构受理船舶办理进出港签证时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征收。船舶签证制度在船公司和船员眼中,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了收取港务费的一种保障措施。船舶签证的安全管理职能在很大程度上被淡化或忽视了,这使船方潜意识中对于签证有了一种抵触情绪,造成了船舶逃费现象的不断出现。同时,空船进出港是不收取港务费的,这无形中又使港务费有了利润分成的影子,不利于海事管理人员以安全监督管理的形象出现,不利于管理权威的树立。取消船舶签证将规费收缴带来比较大的困难,对于优化规费稽查和缴纳方式十分重要。建议将船舶港务费,改收船舶港务税。根据船舶具体吨位,固定数额,在年初时一次性征缴。

四、建议内河封闭水域暂时保留对客船、客滚船、游船、油船以及危险品运输船的定期签证。

中国内河水域丰富,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总里程43万公里,大小湖泊900多个,我国内河航道目前一共有12.28万公里,主要航道主要集中在三江两河,就是长江、珠江、黑龙江、京杭运河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个地区的航道。内河水运是最古老的运输方式之一,是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内河水运具有运量大、占地少、成本低、能耗小、污染少等优势。但是内河水域内绝大部分地区存在封闭水上交通很不发达,船舶航行性能、船员的综合安全素质和法规规定相差甚远。

在封闭水域内人民思想观念相对落后,船员安全意识低,船舶适航性能差,船舶超员现象普遍,管理滞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由于经济条件差,船舶经济效益下,无法对船舶更多的投入。船主只要求船舶能载客、货,能航行就行的原则,船体的建造没有规范的图纸,没有国家认可的厂家,用材用料因陋就简,救生消防设备配备不到位,主机设备配置档次低等,船不从建造就不能适应规范标准的要求,出厂之时就“先天不足”;船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长期在单一水域内航行,见少识窄,对安全的危害性缺少感性认识,舍不得进行安全投入,船主(员)总是抱着能开就开的侥幸心里,出了事故自认倒霉。同时,乘客对船舶条件要求也不能过高,只要能满足于方便出行就行。基本上常年只同一个海事机构打交道。是否检验、是否培训,有证无证船主(员)都不在意。封闭水域往往是发生水上交通险情事故最多的地方。建议在封闭水域在基础技术状况较差,装卸设备和工艺陈旧落后的情况下,对客船、客滚船、游船、油船以及危险品运输船进行船舶定期签证,暂时利用定期签证的方式进行监管过渡,以便能及时掌握船舶动态。

五、结语

船舶取消签证是当今社会简政放权,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事物产生之初,总是不完善的、弱小的,但它在与暂时强大的旧事物斗争中,最终会取得胜利。新生事物不可战胜,这是由事物发展的本质和新生事物的本性决定的。船舶取消签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代表这海事监管的发展方向,然而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坚信海事的未来将是一条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李国明;;谈船舶签证的电脑化管理[A];2004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4年

2、邢暕;广州港集团信息系统数据与应用集成方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3]杨清武,戚明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的特点与不足[J].水运管理.2007(12)

4、张鸿钧.船舶签证制度应予完善[J].中国水运.2007(07)

5、周锦钧.关于完善船舶签证管理的探讨[J].珠江水运.1996(01)

6、张文;熊春燕.浅析船舶签证【J】.中国水运.2010(05)

7、张志锋.船舶签证制度的形成和变革建议.[J].中国水运2006(11)

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船舶管理

    厂工作内容浅谈。 一、船厂、船东、船检 船厂:造船的,不用再解释了吧!!! 船东:买船的,也不用再罗嗦了吧。 一般在建船舶的船东都会在船厂派驻5-10人的检验队伍,也就是船东代表。一些......

    船舶管理

    船舶管理 405.《MARPOL 73/78公约》通过那三个途径对船舶进行监管? (1)船旗国(2)港口国(3)沿海国 458.海上人命安全方面最古老,最重要的公约是什么公约?《ISM规则》的中文名称是什么?......

    船舶管理

    船舶管理 一、船舶进(出)港签证 海事处负责办理各自辖区范围内国内航行船舶进出港签证业务。 (一)受理 1.申请材料: (1)《船舶签证簿》(《船舶签证簿》内的《船舶进(出)港签证申请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办法20170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办法 (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8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办法》已于2016年12月8日经第29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部长 李小鹏 2016年12月13日 第......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生产许可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生产许可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船舶生产监督管理,保证船舶生产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规范船舶生产秩序,加强和改善船......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员行为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员行为规范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船舶安全检查活动,提高船舶安全检查员素质和船舶安全检查工作质量,树立良好的检查员队伍形象,依据《中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 交通运输部以交通运输部令2009年第15号发布 海事 船舶检验 ;交通运输部令2009年第1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已于2009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0年第7号) 发布机关: 交通运输部 发布文号: 交通运输部令2010年第7号发布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