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震事业规划
2014年6月7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Rss订阅 繁體中文 WAP 政务版通用版首 页 新闻资讯 政务公开 服务办事 交流互动 地震频道 资料库 时政要闻防震减灾要闻 行业动态市县工作 媒体播报热点报道 重要专题震情速递 机构概况领导简介 政策法规规划计划 财政资金统计信息 招标采购通知公告 人事信息行政审批 政府信息公开行业标准 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的审定及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 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资质认定 外国组织或者个人在华从事地震监测活动行政许可 我要订阅地震速报信息 我要了解应急避难场所 我想了解科普教育基地 12322咨询平台在线访谈 公众留言网上调查 信访信箱常见问题解答 视频点播 历史地震目录台站建设 地震专题地震科普 校安工程农居安全 灾评通告院士风采
政务公开 机构概况
领导简介
规划计划
财政资金
统计信息
招标采购
通知公告
行政审批
政府信息公开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中国地震局“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08-06-04 16:45:24
信息来源:中国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中国地震局“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编制,主要阐明中国地震局发展战略要求,规划未来5年发展蓝图,明确全局工作重点,是地震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第一章
指导原则与目标任务 第一节
指导原则
—— 坚持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重点开展基础性和示范性工作,分阶段、分地区提升防震减灾能力,逐步向有重点的全面防御拓展。
—— 坚持以震情为中心。根据科学的震情预测,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一手抓震情,一手抓发展,合理配置资源,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坚持以提升自身能力和社会防灾能力为着力点。推进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实现地震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 坚持防震减灾工作“面向社会,面向科技,面向经济,面向市场”。增强地震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第二节
目标任务
根据国家防震减灾总体和阶段目标,中国地震局“十一五”事业发展目标任务为:
—— 加强台网建设规划研究,完善和优化全国监测台网结构和布局,提升监测台网技术质量与服务能力;深化地震监测预报理论和应用研究,探索和推进地震数值预测理论和方法;初步建成重点地区地震预报实验场,不断提高地震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灾害预测预警能力。
—— 健全完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和监督机制;建立城市群与大城市地震安全服务平台,开展城市群与大城市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推进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建设,提升重大工程紧急自动处置服务能力;建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技术服务系统,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震减灾素质。
—— 健全我国地震应急管理体制,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逐步完善地震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完善应急指挥、协调和区域联动机制及技术平台;加强社会志愿者队伍及避难场所建设和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研发;初步实现地震灾情监控,逐步提高应急指挥能力和紧急救援能力。
—— 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地震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优化地震科技总体布局,加强基础研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三大工作体系的科技支撑度。
—— 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和人力资源配置,优化人才的区域分布,初步形成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优秀团队和科技创新基地。
—— 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法律、标准、计量检测和质量监督体系,完成防震减灾法的修正及《全国服务标准2005年—2008年发展规划》设定的地震服务标准的制定任务。
—— 继续贯彻落实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事业发展,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建立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 健全和完善事业投入机制,争取各级财政逐步增加对地震事业的投入;强化资源配置,改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完善预算的约束功能,加强绩效考评,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第二章
地震监测预报
第一节
开展地震背景场探测
根据国家防震减灾工作和地球科学发展需求,统一规划和完善测震、强震动、地壳运动、重力、地磁、地电、地形变和地球化学等观测网络;完善现有地震流动观测系统;完善地震活动构造探测系统;完善科学测震台阵观测系统;加快海洋地震观测系统建设;推进我国周边国家测震台网建设。
第二节
建设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
在首都圈、川滇地区建设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建设测震和地震前兆密集观测系统;建设地震活动构造精细探测系统;建设地震孕震实验室和地震数值模拟实验室;建设地震预测系统和地震预报辅助决策系统。努力实现有一定减灾实效的地震短临预报。第三节
提高地震观测系统效能
调整和优化台网结构和布局,改造地震台站观测环境,健全观测管理制度,确保观测系统运行质量,提高观测效能;建立健全地震专用观测设备入网许可制度,制定和完善各类观测仪器的评估体系,建立地震仪器质量检测检定系统;发展虚拟观测网络,加快推进地震数据库系统建设,研究海量数据筛选等技术问题,建立地震科学数据共享机制和平台,实现观测资料规范化、标准化和实时入网共享。第四节
完善地震预报工作体系
改进会商制度,建立完善的预测工作体系。建设基于大型计算平台的会商技术系统,提高会商的科学内涵和水平,提高会商质量;强化重点危险区短临跟踪工作,提高短临跟踪效能,准确判定震情,提出科学的地震预测意见,持续提高地震预报水平。
第五节
提升海洋地震、水库地震、火山等监测能力
探索海域地震活动规律,提高海域强地震和海啸预测预警能力;加强库区地震监测系统建设,推进水库地震预测研究;监测预测我国重点火山活动;建立专用测震台网,提升国家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专栏1:地震监测预报项目
1.中国测震观测台网(★★)。在中国大陆建设或扩建国家和区域数字测震台网。
2.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建成基本覆盖中国大陆及近海的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多尺度、实时和多种卫星定位系统兼容的地面观测基础设施。
3.中国强震动观测台网(★★)。针对重点监视防御区、重点活动断层、重大工程密集地区等布设强震动台网。
4.中国重力、地磁等观测台网(★★)。建设或扩建重力、地磁等多种观测手段的中国背景场观测系统。
5.中国海洋、火山地震背景场观测(★★)。建设海洋地震综合观测系统,初步实现地震海啸预警;加强火山地震活动的监测。
6.活动断层填图与地震构造探测(★★)。在南北地震带中北段,对不确定的大震发震构造和主要断裂进行探测和鉴定,编制活动断层分布图;选择区内具有发震危险的主要地震活动断层开展条带状地质填图;选择位于不同地震构造环境的大中城市进行活动断层探测;建立和完善活动断层基础数据库和社会服务系统。
7.测震科学台阵(★★)。扩充完善已有的测震科学台阵系统。
8.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以首都圈和川滇地区为核心,初步建成地震预报实验场。
9.周边国家台网(★)。制定完善我国周边国家台网规划,积极推进周边国家地震台网建设。
10.三峡重庆库区段地震监测系统(★)。建设以服务于三峡重庆库区段水库地震监测为重点的技术系统。
11.子午工程(★★)。运用无线电、地磁、光学和探空火箭等探测手段,建设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
12.极低频电磁探地工程(★★)。发展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电磁技术,建设地下资源与地震预测极低频电磁探测网。
13.台站优化改造(★)。继续实施台站基础设施和观测环境的改造。
14.地震危险区短临跟踪项目(★)。根据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开展加密和流动地震与前兆观测,动态监视,强化分析,准确判定震情,提出科学的地震预测意见。
注:项目后的★代表正在实施的项目;★★已经基本规划确定的项目。
第三章
地震灾害预防
第一节
提高城市与城市群综合防御能力 整合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地震小区划、震害预测等地震安全基础信息,建立具备地震安全服务信息数据库、技术支撑系统和地震安全评价工具库等功能的管理技术平台;在环渤海、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部分市县实施地震安全服务技术系统示范工程,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地震应急等服务,完善城市及城市群地震安全管理,切实提升城市群与大城市综合防御能力。
第二节
逐步提升农村民居抗御地震的能力
开展农村民居基础资料调查与抗震防震能力评价、农村民居抗震实用化技术研究与开发、地震安全农村民居实用技术的试点与推广;建设农村民居抗震技术服务网,建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技术服务系统。为各级政府建设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提供服务,逐步提高农村民居抗御地震的能力,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三节
提升地震科技为建设工程的服务能力
编制以抗倒塌为目标的地震区划图,作为新建、改建和扩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并为国家防灾减灾规划、国土利用规划等提供依据;建设重大工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服务系统,建筑物、构筑物地震健康诊断系统和灾害预测系统;建立重大工程地震安全评价机制,提升地震科技为建设工程服务能力。第四节
提升震害防御的综合能力
建设大中城市活断层探测系统,开展中国大陆主要活动构造带和强震多发区地震构造探测;积极推进市县地震机构建设,继续加大群测群防工作力度,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建立长期培训机制,切实提升市县机构业务能力和队伍素质;推进地震保险制度、社区自救互救体系等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建立,提升震害防御的综合能力。专栏2:地震灾害预防项目
1.城市与城市群地震安全公共服务技术系统示范工程(★★)。在环渤海、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部分市县实施地震安全服务技术系统示范工程。
2.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技术服务工程(★★)。建立我国农村民居基础资料数据库,研究推广农村民居防震技术,构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技术支持与信息服务网络,加强技术指导,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
3.新一代全国地震区划图编制(★)。编制以抗倒塌为目标的全国地震区划图。
4.重大工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服务系统(★★)。完善选定的重大工程目标区强震动观测系统,实现数据实时汇集和分析处理,为紧急自动处置提供服务。
第四章
震灾应急救援
第一节
健全地震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
完善地震应急管理体制,健全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和相应工作制度;完善地震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指挥、协调和区域应急协作联动机制及工作流程;加强大震灾应对机制研究;开展地震应急风险评估工作;加强指导社区和乡村应急管理工作;完善地震现场工作制度和技术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重大地震灾害派出和接受国际救援的机制。第二节
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
完善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建立审查备案和评估机制,建设地震应急预案数字信息平台;重点推进区域协作联动, 编修地震巨灾应急预案;强化指导大型企事业、重要生命线工程系统以及社区、企业、学校、医院、车站等人口密集场所应急预案和家庭应急对策编修工作;加强应急预案宣传、培训、演练和应急检查工作。第三节
完善地震应急救援技术平台建设 建立城市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标准与规范,提升我国城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成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初步实现灾情监控和信息的快速获取,更新和完善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成和完善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建立地震应急与紧急救援决策指挥系统,实现救援力量调度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现场搜救方案的辅助决策、行动协调、信息保障功能;推进建立灾时利用国际组织应急观测资源的机制。第四节
推动地震应急与救援队伍能力建设 加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的建设,加强地震现场应急与救援技术和装备研发,制定地震灾害专业救援队训练、装备配备和训练设施建设标准及现场工作规范;指导地方救援队伍建设,强化指挥员的培训,建立志愿者培训、考核和备案制度;开展市县地震工作机构和台站人员地震现场培训工作;强化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管理与运行,建立信息保障、技术保障和装备保障机制;做好联合国灾害评估协调队伍(UNDAC)和亚太地区人道主义事务合作伙伴装备队伍(APHP)的派遣、接收和保障工作。建立完善应急值守机制,落实工作制度;加强应急值守平台建设和突发事件的信息收集、报送工作,发挥突发地震事件信息的总入口和总出口作用,切实提高处置突发地震事件应急管理的能力。专栏3:震灾应急救援项目
1.国家地震应急联动协同系统(★★)。建设强震灾情速报与监控系统、地震快速协同评估、指挥技术系统和应急联动支撑系统。
2.国家地震灾害救援系统(★★)。建成城市救援指挥辅助决策系统、地震应急救援管理培训系统、次生灾害救援培训系统、山地救援培训系统、救援装备检测校准中心和救援装备研发实验中心、地震应急救援预案数字化管理系统。
3.国际救援支持系统(★★)。建设国际地震救援基础数据库与巨灾判断系统、国际地震救援移动支撑技术系统、全天候救援保障系统。
4.地震高危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配备地震现场技术装备和野外生活装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第五章
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第一节
加强科技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组织实施国家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显著改善科研基础条件和环境;推进实验和计算能力建设,建设高性能计算系统;建设地震、地壳运动观测实验系统;建设能够有效模拟地球内部环境条件和力学性质的实验系统、年代学实验系统、岩土动力学和结构抗震实验系统;建设地震仪器的检测、标定系统;建立地震电磁卫星观测系统。加强防灾科技学院的建设,引进师资力量,拓宽专业领域,开展学科建设,充实教学实验设备,形成教学研究和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局属研究生培养基地,改善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第二节
加强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组织实施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多渠道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支持关键科技问题研究,稳定科技队伍,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依托地震预报实验场多学科、多参数、高密度、大动态、近震源的立体观测系统和野外实验站,开展地球物理观测与地质构造探测相结合、短临预测与中长期预测相结合、理论模型与实际观测相结合、室内实验与野外实验相结合的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探索和推进地震数值预测理论和方法。
开展震源破裂及大型场地地震波传播过程的研究,推进强地面运动研究和地震成灾机理研究;发展生命线工程与建筑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加强岩土工程液化、震陷和失稳机理的研究;发展新型结构和岩土工程地震破坏机理的实验研究手段、工程结构地震安全性评估方法和抗震加固新技术;加强地震预报的社会响应和灾害社会行为研究;发展灾害应急救援理论;开展灾情监控基础技术和地震预警技术与实验研究。
以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为目标,通过市场机制,完善地震监测设备的工业化设计,实现产品化和产业化发展;重点解决基于新一代互联网的地震观测系统组网技术、新型地震与磁测网络传感器、精密常时可控震源、星载地震观测设备、井下综合观测设备、海底地震观测设备等关键技术问题。第三节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政府间合作与交流,跟踪大型地学研究和减灾计划,掌握主要地震科技强国的动向;加强与国际组织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和发起国际大型合作计划,鼓励科技人员,特别是年轻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国际地震科技交流与合作;认真筹备并组织好2008年第14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推进我国地震科技的国际化进程,树立形象,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援助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南太平洋岛国等国建设测震台网。专栏4:地震科技创新项目
1.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以地震孕育、发生和形成灾害的过程为主线,对关键性科学问题开展前瞻性、基础性和实用性的研究。
2.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改善科技基础条件(房屋修缮、基础设施改造、仪器设备购置及升级改造),提升地震科技创新能力。
3.地震、地壳运动观测实验室(★★)。建设地震、地壳运动观测实验室,更新、改造实验设备。
4.防灾科技学院教育基地(★★)。完成防灾科技学院的扩建工程。
5.科技支撑计划——强震监测预报技术研究、地震防御与应急救援技术研究(★)。研究地震预报关键技术、地震区划与震害防御关键技术、地震灾情响应决策技术;研制地震监测设备、搜救探查装备。
6.地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加强和完善局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网络科技环境建设,开展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国家地球物理野外观测研究台网建设,开发基于IPv6的地震传感器示范网络。
7.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下明灯计划(★)。在华北开展高分辨率深部结构探测,探索震源体高精度聚焦成像和4D观测方法。
8.地震电磁探测试验卫星项目(★★)。发展电磁卫星资料分析处理技术和载荷技术,探索电磁卫星资料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开展相关地磁和地电科学研究。
9.援外台网建设(★)。援建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南太平洋岛国、巴基斯坦等国地震台网。
第六章
防震减灾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第一节
完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协调体制与运行机制 继续完善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日常沟通协调机制及联络员会议、信息通报制度,加强信息共享;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增强应对和处置突发地震事件的协同作战能力;加强对联席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贯彻落实检查力度。继续完善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应急预案和运行机制,改进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工作流程,建立指挥部成员单位间信息传递制度;建立面向社会的宣传网站,加强平震结合能力;建立国务院和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制度和统一技术交流平台。第二节
加强法制和防震减灾教育宣传工作
宣传普及防震减灾法律知识,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逐步形成依法减灾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开展防震减灾活动;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加强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加强防震减灾和地震知识普及读物出版。
加强与宣传、教育部门,新闻媒体及社会团体的协作,推进协作机制的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网络;推进国家防灾科普教育支撑网络平台的建设,实现交互式远程专业技术教育,积极推进以虚拟现实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主体的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推进将防震减灾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知识受教育程度。
加强对防震减灾新闻宣传的组织与管理,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加强新闻信息汇聚工作,建立统一的新闻信息工作平台;强化突发地震事件新闻管理,组织好新闻报道和信息发布工作;拓宽新闻宣传领域,提高公众防震减灾素质。第三节
加强防震减灾社会管理
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完善社会监测预测管理制度。依法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建立健全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社会地震监测台站(点)审批备案制度,逐步推进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加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管。依法完善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制度,加强执法监督,确保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推进地震安全性评价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完善质量检查制度和评审制度,严把地震安全评价报告质量;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实施地震安全评价个人执业资格制度,保证从业队伍的素质。建立应急救援人员、志愿者管理制度,推进救援能力评价制度的建设;推进救援队职业化进程,推进城乡社区的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增强社区防震减灾意识,提高民众对地震灾害事件的反应和参与能力;建立地震应急救援综合实验区,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大中城市整体规划的进程,建设城乡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推进各地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的落实。
第四节
扩大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领域
建立统一发布、分级、分类的地震信息共享制度和平台,完善服务体系,实现各类资源的共享;建立完善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进展公告制度;有条件开放基础数据,为国家经济建设、规划布局和地球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服务。
做好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监测、应急、救援的保障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保障对策,部署应急工作措施;对地震重点危险区所在的县级人民政府地震应急预案进行检查,确保灾时快速启动和迅速部署;制定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2010年亚运会等国家重大活动地震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确保国家重大活动地震安全。专栏5:防震减灾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项目
1.首都圈地区奥运地震安全(★)。在首都圈及全国其他承担奥运比赛项目的地区开展地震观测、地震应急与宣传工作,保障奥运安全。
2.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升级改造中国地震科普馆,推进各地防震减灾 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完善法律、标准、计量体系 修正《防震减灾法》,继续推进地方立法;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实行政务公开;加强地震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健全地震行政执法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推进执法责任制,建立公开、公正的评议考核和执法过错追究制,探索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按照建立法治政府的要求,推进依法行政,完善地震系统层间和层级监督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加大执法检查工作力度,保证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全面正确贯彻实施;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对行政复议案件依法进行处理,维护社会正义。完成地震信息公共服务图形符号标志、地震信息公共服务数据共享与信息发布、社区地震现场应急救援志愿者工作指南、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服务规范、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与功能设施要求、人员密集公共场所震时避险服务、医院震时避险服务、中小学校震时避险服务、社区震时避险服务等9项《全国服务标准2005年—2008年发展规划》设定的地震服务标准的制定任务;推进地震现场工作技术、地震观测技术等标准的制定工作;推进地震计量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地震标准制定、实施和实施监督制度,建立健全计量管理认证制度。第二节
积极推进体制改革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建立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行事业单位整体改革,构建工作目标明确、布局结构合理、投入机制完善、组织运行高效、监管制度健全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和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学科的交叉融合,鼓励学科创新和拓展。
全面建立并推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推行以聘任制为基础,以岗位管理为核心,以公开招聘为渠道,以绩效分配为动力,以聘用合同为依据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以科学设岗、竞聘上岗、岗位考核、奖惩、合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固定与流动相结合、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
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探索实行按岗、按任务、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办法,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开展按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的试点,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逐步形成分配激励机制。
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生活,延伸业余文化活动范围,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改善职工生活环境。努力实现环境的创新,营造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第三节
开展战略与政策研究
加强战略与政策研究队伍建设,探索战略与政策研究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战略与政策研究。围绕防震减灾的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跨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研究,认真分析事业发展现状,找准影响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事业发展方向、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提供决策咨询建议;围绕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综合性调研,跟踪重要决策、重点工作实施情况,提出决策咨询意见和政策性建议,提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对策及政策建议。
第四节
完善政务保障体系
健全机关工作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强化综合协调,不断提高办文、办事、办会工作水平;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推进政务公开;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做好新时期保密和密码管理工作;大力推进地震信息化建设,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完善地震政务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中国地震档案馆,提高档案管理与服务功能;加强信访工作。第五节
加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515”人才工程,加速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高级管理人才,大力培养科技骨干和管理骨干,继续实施优秀人才“百人计划”和“西部访问学者计划”;实施教育与培训工程,优先发展教育,加强研究生培养,加强在职培训,制定并实施在职人员培训计划,推进继续教育,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质量。
第六节
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 健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与防震减灾工作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理论武装,创建学习型组织,创建先进文化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重视群众切身利益,多办实事、多办好事,使党的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群众要求并落到实处。继续加强离退休工作,提高服务能力。建设一支与防震减灾工作相适应的干部队伍。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选拔任用干部的新方式、新方法,大力推进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建立与防震减灾工作目标相适应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培养一批能够胜任社会管理、危机管理和业务管理的优秀管理干部,重点打造一支勇于创新的领导干部队伍;加大干部培养力度,建立境内外培训、轮训制度,进一步提高干部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水平;重点组织局管干部和后备干部的培训,继续办好局管干部研讨班和后备干部培训班,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加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推进干部交流和挂职锻炼;加强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为选拔强有力的领导干部提供强大的后备军。专栏6:保障措施项目
1.中国地震电子政务(★★)。建设地震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建设地震政务信息集成系统、新闻发布系统和政务信息网站群系统。
2.国家和区域防震减灾中心(★★)。完善国家和区域防震减灾中心。
3.国家地震数据灾备系统(★★)。建设地震数据信息灾难备份系统。
4.地震计量中心建设(★★)。
5.中国地震档案馆建设(★★)。建设中国地震档案馆馆舍,实施馆藏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
6.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修正防震减灾法,建设执法队伍,开展行政执法和法制监督检查,制定、完善地震应急救援等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
7.改革配套政策和相关制度建设(★)。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研、制定完善相关人事管理制度配套政策;调研防震减灾对科技工作的需求,根据国家政策及时调整地震科研机构的发展方向及模式。
8.防震减灾战略和政策研究(★)。
9.人才培养和持续教育(★)。实施“515”人才工程和教育与培训工程。
10.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支持科研单位优秀人才或团队开展自主选题研究。
11.建立局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
12.地震事业单位基础设施维修改造(★)。改善系统各单位工作和生活条件。
13.地震系统先进文化载体建设(★★)。建设宣传创作骨干队伍;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14.党建长效机制建设(★★)。完善党建网站,加强党校、干部培训、审计监督等工作。
15.干部选任、培训与考核(★★)。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推进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建立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建立与干部培训任务相适应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第八章
规划实施机制
第一节
建全科学规范的规划系统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作为各省级防震减灾规划的上位规划,对中央事权范围内的事项具有决定作用,对地方事权范围内的事项具有指导作用。省级防震减灾规划要在充分体现国家规划精神和任务的基础上,体现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计好本行政区的工作任务,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同时,省级地震部门要切实推进市县防震减灾规划编制工作。
纲要是国家防震减灾规划在中国地震局系统各项任务的具体化,是国家防震减灾规划的子规划,是中国地震局系统内部的总体规划。中国地震局编制的其他专项规划是纲要的子规划,必须符合纲要的要求,并落实纲要中确定的各项任务。第二节
建立规划实施机制
实现纲要确定的目标和各项任务,必须强化规划实施机制,实行规划实施的跟踪评估和规划调整。
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纲要要求,把制度协调、规划协调和政策协调作为调控的重要内容,统筹考虑全局利益和部门利益,防止规划部门化,统筹考虑长期发展与短期发展,近期措施要利于解决长期性发展难题,为全面完成纲要服务。
建立规划纲要实施跟踪评估和规划调整机制,跟踪纲要执行及影响目标和任务的因素,确定评估标准和方案,实施中期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纲要调整的依据,适时按原审批程序对纲要进行调整。第三节
完善规划计划的引导功能
纲要作为中国地震局“十一五”期间事业发展的工作指南,必须按照定位准确、规则清晰、执行严格、监督到位的总体要求,完善规划计划的引导功能,全面、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完善计划的引导功能,纲要确定的目标和各项任务必须通过计划具体化,实现目标和任务的按年度分解,谋求外部环境、内部条件、纲要目标和任务的动态平衡,具体回答如何做、何时做、由谁做、在哪儿做等基本问题,并通过年度计划的下达,实现规划、计划的有效衔接。第四节
加强项目管理 项目是实现纲要目标的基础保障,是能力建设的关键。对于纳入纲要的项目,中国地震局和各省、市、县地震部门要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努力争取各级政府对防震减灾事业的支持,鼓励企业、社会投资;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体制,按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等有关要求,结合实际,确立项目分类管理体制,保障项目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制定项目申报、实施计划,共同推进项目立项和实施。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单位备案号
京ICP备06029777号 中国地震局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第二篇:人防事业工作总结规划
人防事业工作总结规划
人民防空工作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防空工作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今天利用“干部论坛”的机会分三个方面做汇报.一、我国人民防空的由来和发展1950年3月,根据中央指示,在我国华东、中南、东北地区各省的大中城市以及工矿企业相继成立了人民防空机构。1953年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防会议,制定了“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方针,布署了人民防空建设的长远规划和任务。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领导人对人民防空工作十分重视和关怀,为人民防空建设做了许多重要指示。1972年毛泽东发出“深挖洞、广积粮、不
称霸”的号召。1978年10月13日邓小平作出“人防工事要平战结合。平战结合才能靠得住”的指示。江泽民同志也深刻指出“人民防空建设事关战略全局、事关国家整体防御体系的稳定、事关战争潜力的保存”。这些重要指示都为人民防空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民防空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96年10月29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人防大法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从而使我国人民防空建设纳入了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为贯彻落实好这一法律,国务院于2001年4月召开了全国第四次人民防空会议,在同年的5月份,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工作的决定》(即9号文件)这次会议的召开和中央9号文件的颁发,是我国人民防空事业发展的新起点和里程碑。它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对人民防空事业的高度重视和
关怀,对于全面推进人民防空的各项建设,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我区人防工作的发展和现状西岗区人民防空指挥部成立于1965年5月8日,后改为西岗区战备办公室。1975年10月市革委会决定将战备办公室改为人民防空办公室,列入区革委会编制部门。1976年10月人防办正式列为区政府部门编制。几十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区人民防空事业从无到有,艰苦创业,各项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步,为我区的战备工作、城区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不断加强人民防空基础建设。(1)我区现有人防地下坑道3万余平方米,完好率达96%以上。(2)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工程 5万余平方米(这一部分结建工程归市人防办管理)。(3)随着城区山林、绿化面积不断增加,可供战时人员紧急隐蔽的山林、绿地约 11平方公里。以上这些人防工程或简易隐蔽地域,在预有准备的
情况下,可使我区留城人员就地疏散隐蔽。(4)通信警报建设。全区建有20台防空警报器和一辆机动报警车组成的统控警报网络,并同全市联网,每年“”进行防空警报试鸣试验。
(二)健全防空组织,完善防空预案。大政办发[2003]81号文件《关于修订区防空袭预案的通知》中明确要求,成立了由区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第一总指挥和总指挥的西岗区防空袭指挥部。全面修订完善了《西岗区防空袭预案》(包括1项主案、4项附案和7项保障计划)(详见各案)。组建了由区卫生局、城建局、民政局、公安局等部门牵头组成的七支防空袭专业队伍。根据“人防、民防一体化”和“推进街道、社区民防建设”的要求,完成了街道的防空袭预案修订工作。完善了街道、社区人防、民防指挥机构和社区志愿者队伍,构筑了街道和社区的民事防护体系。
(三)不断加大开发利用人防资源工作的力度。根据“平战结合”的要求,我区建有人防伪装楼两处、面积3000多平方
米,平战结合收入稳定。
(四)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思想解放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和我办存在的一些客观原因,在平战结合、开发利用人防资源工作方面,步子迈得不够大,效果不够明显。
2、近年来,我区旧城区大面积改造,建设开发单位擅自拆除人防工程的现象不断发生,给行政执法和收取拆除人防工程赔偿费工作加大了难度。
3、在推进街道、社区民防建设工作中,由于目前编制、体制、装备器械等原因,当前民事救援工作暂由市联动指挥部承担。区级虽然建立健全了组织、制度,但无法开展基本的工作。
三、新时期人民防空工作的思路及措施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斗争形势日益复杂,国际上三种势力给我国带来了严重威协。我们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经济上是连接东北亚的重要出海口,战略上则是防护北京、天津和渤海湾的天然屏障,素有“海空前哨”、“京津门户”之称。当前台海局势十分严重,台海一战很难避免,一旦开战,大连是“台独”势力重点打击的大陆十个城市之一。另外,两次伊拉克战争和科索沃战争表明,现代战争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地毯式狂轰乱炸,而是“外科手术”式、“点穴”、“斩首”等战争样式的精确打击。把打击对方战争潜力置于重点和优先地位。.比如,这次修案已不把党政机关作为战时防护的重点目标,而是将关系国计民生和具有战略意义的机场、车站、发电厂、炼油厂等经济目标作为防护的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重点。这
[1] [2] 下一页
第三篇:工程造价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工程造价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工程造价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本规划力图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提出了工程造价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发展理念和重点任务,是指导“十三五”时期工程造价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工程造价事业发展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和部署,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共同推进工程造价事业健康发展。
(一)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程造价事业发展成绩显著。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复杂艰巨的发展任务,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仍然保持了平稳发展,工程造价事业通过工程计价制度改革、工程计价依据和工程造价信息化服务,在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提高投资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工程造价咨询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全面启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建标〔2014〕142号)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市场化改革。按照市场决定工程造价的要求,完善了“企业自主报价,竞争形成价格”的工程造价形成机制。发布《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第16号令),启动《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修订,进一步规范建设市场的发承包及价款结算活动。各地配合改革意见的出台,立法和制度建设有序推进,公布了工程造价地方法规,开展了工程造价纠纷调解工作,工程造价管理更加规范。工程造价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信用管理制度初步建立。
——工程造价咨询业健康发展。“十二五”末,工程造价咨询业年营业收入达到1079.47亿元,年均增长14.4%。企业数量达到7107家,其中甲级3021家,乙级4086家;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从业人员41万余人,其中,注册造价工程师73,612人,造价员108,624人,服务工程投资28万亿元。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结构向中高端咨询业迈进,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业务占比上升10%,全生命周期、建筑信息模型(BIM)、信息服务等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素质不断提升。“十二五”末,全国从事工程造价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逐年攀升,共计145万人,在工程造价咨询、监理、招标代理等各类企业注册的造价工程师15万人,基本覆盖工程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全过程。开设工程造价专业本科学历的高校增长较快,“十二五”末已超过130所,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不断提升。工程造价专业人才交流频繁,根据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协议,300多名香港工料测量师获得内地造价工程师互认注册,360多名内地造价工程师获得香港工料测量师的认定。
——工程计价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及对应的9套不同专业的工程量计算规范发布,建筑、安装、市政全国统一定额修订完成,行业、地方定额不断更新,截至“十二五”末,国家、行业、地方共发布各类定额、估概算指标1600多册,基本满足了市场需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规范》等行业自律标准相继发布。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根据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需求,制定了《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标准》等一系列标准规范,奠定了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和信息收集成效明显,专业工具软件和办公管理软件提高了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云技术和BIM技术等也取得了大量成功经验。全国各省(区、市)建筑材料价格、人工单价等信息服务实时动态发布,满足了工程建设各方需要。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旧广阔。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建设为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发展释放新的动力、激发新的活力,建筑业体制机制改革和转型升级的需求不断增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及工程维修养护。工程造价咨询业新的创新点、增长极、增长带正在不断形成。但我国仍然面临经济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放缓,经济增长驱动由投资转向创新,房地产投资增速变慢,建筑业紧缩风险加大等问题。与此同时,工程造价仍存在计价规则不统一,计价依据满足市场需求能力有待提高,服务绿色、节能、低碳、装配式建筑的计价依据不系统,工程造价信息服务缺乏统一规划、时效性不强、覆盖面不广,造价咨询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缓慢,工程项目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造价控制理念不深入等问题,工程造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尚需进一步完善。综上所述,工程造价事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必须准确把握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工程建设的特点及国际化发展趋势,遵循规律,结合国情,坚持工程造价的市场化改革和诚信体系建设,坚持提高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坚持调动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各方面积极性,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国务院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的工作部署,按照市场决定工程造价的原则,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转变政府职能,围绕制定规则、发布指标、动态监测、调解纠纷等内容,完善公共服务和诚信体系建设,实现工程计价的公平、公正、科学合理,达到提高工程投资效益、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目的。
——坚持计价规则全国统一。在现有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相关规则的基础上,建立共享计价依据,进一步统一全国工程计价规则,服务全国统一建筑市场,为工程建设领域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坚持计价依据服务及时准确。在做好现有工程计价依据更新的基础上,发布工程造价综合指数、人工、材料等指数,做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地下城市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专项计价依据服务及其工程造价监测。——坚持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优化工程造价执业资质资格管理,积极营造工程造价咨询市场良好环境,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激发市场活力。大力推进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服务,鼓励造价咨询企业通过联合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
(三)主要目标。
健全市场决定工程造价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造价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全面覆盖、更新及时、科学合理的工程计价依据体系。建立多元化工程造价信息服务方式,完善工程造价信用体系和工程计价活动监管机制,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实施工程造价人才发展战略,加强工程造价专业队伍建设。
——健全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实现“制度规则统一,市场决定造价,计价活动规范”的工程造价生态环境。
——完善以市场交易环节为主的工程计价和计量规则,实现工程总承包、施工承包、专业分包工程计价和计量规则的全覆盖。
——优化以工程计价依据和信息为主的公共服务,实现建设工程各阶段工程计价定额的全覆盖和工程计价信息的动态化。
——提升计价成果文件的质量,完善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标准规范,实现各阶段工程计价文件的规范化、数据格式的通用化,积极推进大数据服务。——推进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规模化、综合化和国际化经营,大幅度提升造价咨询服务总产值,发挥造价管理在工程咨询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企业。
——完善以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为龙头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通过打造100名专业领军人才、5000名金牌造价师,带动工程造价人才素质全面提升。
(四)发展理念。
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工程造价管理市场化改革,加大新技术工程项目专题计价依据、投资估算指标、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工程造价数据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最大限度激发各方动力,推动工程造价事业整体发展。
必须把创新摆在工程造价事业发展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工程计价依据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
必须正确处理工程造价管理中政府与市场、发包与承包、监管与服务等关系,促进工程造价事业协同发展。必须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等作为约束条件和目标,编制工程计价依据,大力推进工程建设绿色发展。
必须确保全国统一的工程计价规则,促进各地区各行业的市场开放,支持企业走出去,为注册执业人员与国际接轨创造便利条件。
积极完善工程造价数据信息标准,保证工程造价数据互联互通,推进建设工程造价数据库、计价软件数据库标准的统一,促进数据共享。
二、建立统一的市场计价规则
(一)完善建设工程造价费用项目构成。
按照方便适用、统一协调的原则,完善建设工程造价费用项目构成,形成与国际工程建设计价费用构成相对接,与国内工程建设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构成相协调,适应“营改增”要求的基础标准,满足工程总承包的需要,为建立规范有序的建设市场提供基本保障。
(二)统一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
完善工程量清单格式、项目组成、费用构成、编制方法及交易规则,建立适应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计价规则,实现全国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和计价规则的统一。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和工程造价信息发布机制,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推行建设工程全费用综合单价,加大以价格指数调价的推广力度。研究价格指数的测算方法,定期发布价格指数。
(三)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完成对市场化工程计量与计价基础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开展工程量清单项目划分规则、项目特征描述规则、工程量计算规则等规范的制定。建立适应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计价规范,建立和完善满足不同设计深度、不同复杂程度,适用于各专业工程建设需要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三、提升工程计价依据市场化水平
(一)提高计价依据编制科学性和时效性。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计价依据编制方式,完善人工成本、住宅、轨道交通、地下城市综合管廊等工程造价信息要素收集、整理和发布的相关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加计价依据编制工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编制计价依据,提高编制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二)完善计价依据体系。
以服务工程建设全过程为目标,健全建设前期估算指标、概算指标、概算定额以及使用期修缮定额等的编制。以服务工程建设、城市建设的创新发展为目标,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建筑、智能和装配式建筑、低碳建筑等工程计价依据的编制。以市场形成价格为目标,提高不同阶段计价依据与相应层级清单在项目划分、工作内容、计量规则等方面的匹配性。以市场化为导向,鼓励企业定额的编制和应用。
(三)加强计价依据的动态管理。
完善计价依据的修订制度,加快推进共享计价依据的制订工作,适应新技术发展、税制改革的要求,及时反映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加快定额人工单价等要素价格的市场化调整,引导企业将工资分配向关键技术岗位倾斜,逐步形成规则统一、专业化、市场化、动态化的计价依据体系。
四、推进工程造价信息化
(一)夯实信息化发展基础。
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行业协会参与的原则,构建高效的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协同机制。完善各级政府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整合全国及地区造价信息资源,建立并逐步完善包括指数指标、要素指标、典型工程案例等在内的工程造价数据库。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技术研究,加快工程造价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统一工程交易阶段造价信息数据交换标准,实现互联互通和跨部门信息协同。
(二)提升造价信息服务能力。
大力开展工程造价动态监测,提高工程造价综合指数、人工、材料等指数监测敏感度,建立市场行情分析、多方联动、快速反应管理机制。以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基础性信息和城市轨道交通、海绵城市、地下城市综合管廊、棚户区和危房改造、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工程维修养护等重点工程的造价信息为基础,制定工程造价信息公共服务清单。加强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招标控制价、中标价、竣工结算价以及工程项目造价信息等数据的积累与分析,发布工程造价人工、材料以及综合指数等指数、指标,引导市场对价格发展进行预判,为建设各方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三)构建多元化信息服务体系。
加强对市场价格信息、造价指标指数、工程案例信息等各类型、各专业造价信息的综合开发利用,丰富多元化信息服务种类。鼓励社会团体开展细微、精准的工程造价信息服务。建立健全合作机制,促进多元化平台良性发展,大力推进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事业中的应用。
加强对商业信息服务行为监管,重点防止行业和地方技术壁垒。加强“互联网+”协同发展,促进工程计价方式改革,注重造价与设计、工期、施工的结合,提高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精准度。
五、提升工程造价治理水平
(一)推进工程造价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和项目信息查询、披露和使用制度,完善不良行为认定标准。积极开展以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和从业人员执业行为以及执业质量为核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工程造价咨询服务信用管理办法,通过建立“基础信息”“良好信息”“不良信息”数据库,建立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探索在工程造价行政监管中实行差异化管理。加快实现全国工程造价咨询业信用信息管理平台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数据共享交换。加强与各部门、各行业的协作,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协同机制。
(二)建立工程造价纠纷调解机制。
按照完善工程造价市场形成机制的要求,充分发挥金牌造价师在调解纠纷中的专业优势,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在多元化纠纷调解中创新机制,搭建平台研究并制定建设工程造价纠纷调解规则,开展纠纷调解工作,加强行政调解、行业协会调解、司法及仲裁之间的联动,提高工程造价纠纷解决效率,维护建设市场稳定。
(三)完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监管。
明确执业主体责任,建立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和人员的追责机制,建立工程造价咨询成果质量检查制度和信息公示制度。完善资质资格管理制度,有序发展合伙制事务所,推动建立工程造价执业保险制度。加强对参与计价活动的工程建设各方主体、从业人员的监督检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工程造价市场主体黑名单制度,依法依规全面公开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推动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参与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六、促进工程造价咨询业可持续发展
(一)促进工程造价咨询业创新发展。
拓展工程造价咨询业务范围,优化业务结构,在服务阶段、服务层次、服务领域等进行全方位的业务拓展,探索研究建筑物碳计量、信息工程计价等新业务的市场开发。制定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技术标准和合同范本。推广以造价管理为核心的全面项目管理服务,为PPP和项目管理总承包模式的发展提供投融资管理、投资控制、设计优化等咨询服务。以信息技术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向工程咨询价值链高端延伸,运用BIM、大数据、云技术等信息化先进技术提升工程造价咨询服务价值。
(二)打造工程造价咨询领军品牌企业。
推动大型造价咨询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形成业务领域各有侧重、市场定位各有特色、业务竞争公平有序的合理布局。鼓励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采取优化重组、强强联合、战略联盟等形式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培育100家可承担以造价管理为核心的综合工程顾问业务、产值过亿元的大中型企业。
(三)鼓励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走出去。
开展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国际化战略及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模式研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积极参加国际标准认证、国际交流等活动,继续推动造价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开展工程造价标准的双边合作。研究建立国有企业国外投资的风险控制机制,健全合同管理、风险评估和控制制度,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国际化发展给予政策引导和支持。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引领,以项目、资金、技术“走出去”为发展契机,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重点扶持一批大型企业走出去,探索通过新设、收购、合并、合作等公司运作方式参与国际咨询业务,推动企业提高属地化经营水平,实现与所在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完善职业教育制度。
积极适应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建立符合工程造价专业特点的继续教育体系和培训体系,创新继续教育模式和方法,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加强交流与互动,紧抓重点领域和热点话题,为工程造价人才成长、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健全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专业人才培养和储备机制,建设专业人才梯队,形成人才培养的常态化。发挥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核心作用,引导企业加强知识管理体系构建。
(二)实施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培养和造就一批精通业务、善于管理、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制定培养方案及管理制度,搭建领军人才施展才能的平台,充分发挥领军人才作用。建立工程造价领军人才的培养机制,加快培养熟悉国际规则、善于处理疑难问题纠纷的金牌造价师。
(三)引导高校专业人才培养。
制订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战略规划,支持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培训工作,加强对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的指导,积极引导高校参与造价管理重点课题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选拔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引导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八、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一)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建设。
建立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和项目信息查询、披露和使用制度,完善不良行为认定标准。积极开展以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和从业人员执业行为以及执业质量为核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工程造价咨询服务信用管理办法,通过建立“基础信息”“良好信息”“不良信息”数据库,建立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探索在工程造价行政监管中实行差异化管理。加快实现全国工程造价咨询业信用信息管理平台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数据共享交换。加强与各部门、各行业的协作,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协同机制。
(二)充分发挥协会作用。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发挥好各级工程造价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行业协会要在加强行业自律建设、促进企业诚信经营的同时,认真研究工程造价事业发展方向、发展政策,积极参与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展规划和战略的研究,配合做好统计数据和分析、调研等事务。行业协会要建立和完善协会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协会自身制度建设。
第四篇:11年文体局加强事业建设规划
2011年文体局加强事业建设规划
2011年文体局加强事业建设规划
文化体育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也是跨入新世纪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全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为出发点,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和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整体素质为根本目标,加快发展我区文化体育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二、主要任务:
1、群众文化工作:要围绕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区的奋斗目标,努力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文化工作网络,繁荣社区文化,丰富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和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省文化先进县标准》,完成“两馆一站”,即区文化馆、区图书馆、街道文化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文化工作网络。
——区文化馆要有1200平方米以上馆舍面积,其中用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场馆面积不少于900平方米;有比较齐全的设备,能满足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基本需求;业务经费不少于辖区人口人均元的最低标准并列入财政预算。
——区图书馆要有1000平方米以上馆舍面积;藏书为辖区人口人均册以上;有较好的防火、防尘、防蚀、防霉设施;年增新书1000册以上;年订报刊
100种以上。
——街道文化站要有不少于300平方米的站舍面积,其中应设有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和游艺室等;藏书不少于册,年订阅书刊20种以上。
——社区要有不少于30平方米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并有必要的活动设备、报刊和经费。
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文化工作网络。要在人员培训、社团建立、活动指导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使三级网络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努力营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环境;充分发挥区街文化单位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培养文化艺术人才和文化艺术精品,不断繁荣我区的群众文化事业。
繁荣社区文化。加强社区文化骨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的示范和带头作用,不断提高社区文化活动的整体水平。加强群众文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在巩固现有文艺团队的基础上,继续广泛地在社区组建具有一定艺术水平的文艺
团队,并给予辅导和培训,使之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不断推动社区文化活动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到末期,全区群众文化辅导员达到名,每个社区均要有1—2个能常年坚持开展活动的文艺团队。
丰富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组织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十五”期间我区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了一些鲜明的特色,诸如春节文化活动、红五月音乐会活动、夏日群众纳凉晚会活动、全民健身周活动、社团活动、机关干部文化活动等等,已经成为传统的、常项活动,同时具有群众喜闻乐见,参与面广,活动形式多样,持续时间长等特点。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我区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期间,要在保持群众文化活动传统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力争多出精品;要以街道、社区为单位,组织好重大节假日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全区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要集中精力开
展各种主题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求新、求变,不拘于传统,力求新颖、活泼;要创造条件,塑造品牌,把近几年开展的“欢乐大家唱”活动坚持下来,争取多方支持,购置相应设施、设备,使之能够常年定期在各街道、各社区巡回开展,成为我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品牌。
2.体育工作:要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加快体育事业的发展。
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群众开展健身活动创造条件。“十五”期间,国家、省、市、区、街道共投资300多万元在我区建立了十一个全民健身中心和55套健身路径,使各街道都拥有了各自的全民健身场所和组织机构。期间,要新建一处5000平方米具有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健身健美、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等项目、功能齐全的区全民健身中心。要使全区体育健身路径达到
150套,并且要在幸福林带建立3处以上健身广场,满足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
进一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规划和措施,研究、解决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认真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各项要求。加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将国民体质监测指标纳入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定期进行国民体质监测,并公布监测结果。
不断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这个网络包括有行业、系统、街道组成的体育社会团体网络,有工、青、妇组成的体育社会团体网络,有区体育总会和各个协会组成的体育社会团体网络。要从组织上、制度上不断完善其组织、协调职能,充分发挥这些各有自身优势的管理网络的组织、协调作用。
继续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社区、行业、学校要举办各具特色的健身活动,不断丰富、发展体育社团举办的
传统性健身系列活动,进一步促进基层单位开展的广播操、工间操和群众性的晨晚练活动,使全民健身运动广泛深入地向前发展。
积极发展社区体育。要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和“因地制宜,科学文明”的原则,充分发挥街道和居委会的作用,提高群众体育社会化、普及化、生活化水平,不断推进“三边”工程,即组织、场地、活动在群众身边。要继续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并且积极引导社会投入,建设社区体育设施。到今年,全区95%的小社区建有“全民建身工程”场地设施。社区体育逐步朝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国家投资和社会投资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和审批、管理工作,建立一支数量、质量兼备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不低于800名。
加强业余训练,提高竞技体育水平。要高度重视体育人才的培养,按照
“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原则,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已形成的业余训练网络,逐步改善业余训练的条件,拓宽业余训练的渠道,扩大业余训练的规模,加大业余训练的科技投入,对输送运动员有贡献的教练员加大奖励力度。业余训练要建立有偿训练制度,走体教结合的道路。要以业余体校为基础搞好体育人才基地建设,抓重点、抓特色,加强培养和训练,为省、市输送更多的体育后备人才;以传统项目学校为骨干,以各基层训练点为基础,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体育人才,使我区在训练工作方面上档次;要进一步调整运动项目结构和布局,突出重点,扬长避短,集中力量发展符合我区实际的项目,尤其是田径、游泳、举重等大项;要优化结构,有取有舍,推动整个项目提高水平,扩大整体优势,力争在期间继续保持竞技体育在我市的领先地位。
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是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教育部门和
学校要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执行《教育法》、《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内容,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要以学校体育传统项目为基础,合理整合体育资源,创建足球、篮球、游泳、乒乓球、举重5所体育品牌学校。
大力发展体育产业。要加大投入,培育和管理体育市场,制定我区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争取用5年时间,初步形成以本体产业为主体,门类较为齐全,布局较为合理,具有我区特色的体育产业结构。要推动全社会兴办体育产业,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各行业、企业和个人参与体育市场的开发,投资体育产业建设,形成以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体
育产业发展格局。要以培养、发展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为重点,使之成为吸引群众参与体育消费的主体市场,并同时带动其他体育产业发展。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定并完善《体育市场管理办法》,加强对体育市场行业管理,反对不正当竞争,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加强依法行政,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要继续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文化市场管理的政策、法规,加强依法行政,积极扶持、引导文化市场各行业朝着健康、繁荣、有序的方向发展,为我区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出版物市场的管理,要努力营造平等的竞争环境,扶持民营发展。在已开放的许可经营领域里,审批资格
平等对待,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业外资本进入出版物市场。要依照《出版物管理条例》等法规,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成立行业协会,发挥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我管理。要培育和发展电子出版物市场,积极支持,依法管理,规范市场的发展。
——加强印刷行业的管理,把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结合起来,进一步规范印刷企业的经营行为,支持、引导印刷企业向规模化、效益化方向发展。对不符合资格的印刷企业予以限期整改,促进企业的发展。严格年检程序和资格条件的审批,及时查处企业违法违归案件和行为。
——进一步落实“扫黄打非”责任制,健全管理机制,认真组织实施“扫黄打非”工作,强化市场日常检查,坚持开展集中行动与加强日常管理相结合;查办大案、要案与规范出版物市场秩序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对全区印刷企业的监控,从源头上遏制非法出版物流入市场。
建立和完善重大案件查办快速反应机制和舆论宣传联动机制,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按照省、市统一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打击和取缔各类非法经营活动。
——对于音像市场的管理,要深入开展打击盗版光盘专项行动,坚持专项治理与日常监管相结合,严历打击销售盗版光盘的经营活动,坚决取缔违法经营单位,遏制侵权盗版的蔓延;要在继1 2 下一页
第五篇: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
成都高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
中医药事业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等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和促进高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根据《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成都高新区社会事业发展规划(2008—2012)>的通知》,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全区中医药事业回顾
(一)基本情况
2007年,高新区启动了社区卫生综合配套改革。改革前,全区面积87.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32.8万,辖5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乡镇卫生院3个,卫生技术人员226人。目前经区划调整面积扩大到13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52.9万,辖6个街道,建成肖家河、芳草街、石羊、桂溪、合作、中和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技术人员达413人,执业医师总数181名,配备中医类别执业医师72名(主治医师47人),占医师总数39.7%。高新区通过卫生综合配套改革构建起“政府建、街道管、三级考、社会评”的具有高新区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新模式,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区域社区卫生特色服务新突破。
(二)主要成绩
“十一五”时期,高新区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疾病防治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覆盖面显著扩大,中医药文化不断普及,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促进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中医药发展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中医药服务融入社区“六位一体”功能中,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了中医的独特作用。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纳入医保定点单位,针灸、火罐、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均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2.中医药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全区形成了以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联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著名专家教授,实行专家包片责任制,通过巡诊、坐诊、示教等方式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
3.中医药机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加强中医药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中医馆,设置中医科、名中医工作室、康复理疗室等科室,不断改善服务条件。加强了中医内涵建设,推广1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增强中医药应对“甲流”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艾滋病、肝炎等重大疾病的防治能力。全区10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一级科室设置中医科;57.1%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为主。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评为“成都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
4.中医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蓬勃开展。通过中医药健康教育、文化理念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广泛开展了中医药科普宣传及周末名中医义诊活动。开展了“弘扬传统医学、服务大众健康——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大型宣传活动”、“高新区中医适宜技术大赛”等活动,利用多种形式向居民宣传中医药常识和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传统文化博物馆位于成都高新西区,面积5000平方米,展出内容丰富、极具特色,包括中药博物馆、医史博物馆、人体奥秘馆、校史馆和科技成果陈列馆。中医药传统文化博物馆已经省、市团委批准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省、市科协批准成为科普知识教育基地。“肖家河中医一条街”建设初具规模,为老百姓提供多种模式的中医药服务,受到国家和省、市中医药管理局的充分肯定,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大型媒体报道。
大力开展中医知识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高校、进家庭“五进”活动,提升了全区居民的健康素养,群众对中医药知晓率达到90%以上。
5.中医药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改革中医行政审批制度,实施中医坐堂医诊所审批制度。启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规范设置中药房,健全药品管理制度,规范中医药服务秩序,提高中医药行业管理水平。
“十一五”期间,全区中医药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发展水平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要,突出表现在:中医药资源配置不合理,城乡居民不能公平享受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临床专业骨干缺乏,高层次人才引进不畅;中医学术水平不高、科研能力和专科特色不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不突出。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政策还需进一步细化落实等问题。
二、“十二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中医工作的出发点。遵循中医发展规律,保持和发展中医特色优势,推动继承与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推动高新区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把中医药和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位置,促进中西医结合;坚持政府扶持和主导原则,动员各方面力量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坚持继承与创新原则,既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坚持城乡统筹,全面发展的原则,城乡居民公平享受中医药服务。
(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高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与高新区发展相适应的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方便可及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学术水平较高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突出的医疗服务机构。
三、“十二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1.科学规划,优化中医药资源配置。坚持城乡统筹,合理布局全区中医药资源,提高中医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基本实现以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发挥成都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辐射作用,实现各级各类机构的功能互补、梯度支持,形成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2.大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完成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二期工程建设工作,将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成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设施、人才、管理、科研、服务一流的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医院。不断提高应用中医药诊疗手段的实效性和规范性。
3.深入开展“中医治未病”工程。传承中医“上工治未病”学术思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的“治未病”中心的基础上,培养优秀的中医预防保健人才,开展临床诊断和保健服务。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根据居民不同体质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进行健康指导。
4.推进社区中医药服务。以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契机,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积极推广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均具备开展按摩、推拿、足底反射疗法等中医特色服务的能力。促进中医药服务与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的有机融合。依托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强化共建,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提供人员、技术支持。
5.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总结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经验,继续组织中医
药诊疗适宜技术的筛选、整理与推广应用。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推广不少于20项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易于操作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针对社区常见病症、慢性病,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验方)的培训推广应用,力争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覆盖。
(二)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1.加大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加强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加强与高等院校及三级医院中医科的合作,围绕影响临床疗效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技术,开展科研攻关,以科研带动临床,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能自觉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指导实践的复合型中医药优秀人才。对副高级以上职称及急需特殊岗位的专业人才,在引进政策上予以支持。
2.强化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完善中医药继续教育制度,提高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层次、覆盖面和内涵,重点强化中医药经典理论、诊疗护理技能的培训。建立中医药人员规范化培训、岗位培训制度。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中医护理队伍的专业培训。加强中医药管理人才培养工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国家、市级中医技术培训,到全国知名的中医院校、中医医疗机构进修学习,聘请知名中医药专家、学者来高新区授课或指导临床。到2015年,全区医疗机构的中医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学科带头人由中医类别高级职称人员担任,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中医药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
3.加快培养社区中医药人才。实施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养计划,加强基层全科医师的中医培训和“西学中”工作。培养40名中医全科医师,并开展社区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知识全员培训,培养20名社区中医临床骨干。
(三)提升中药服务水平,打造标准化中药房
全面推广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饮片和中医信息化、智能化给药工作,保证中药饮片质量,构建完善的中药质量追溯体系,以更好地发挥中医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强中药新药和中药自制制剂的研究应用。依托辖区制药企业和高校药学专业及实验室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名医名方开发及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继续开展对组方合理、疗效确切的中药自制制剂的筛选、研制开发。强化中药零售企业中药饮片调剂能力,打造标准化中药房。
(四)强化中医药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加强中医基础研究。遵循中医药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借鉴现代生命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前沿理论、方法及技术,依托高等院校的优良资源,对中医藏象、证候、经络、病因理论及方剂、药性理论等中医药基础理论进行研究。进一步加强四诊客观化识别、中医药研究方法学、中西医比较、中医术语的标准化和国际化表述的研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五)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
加快中医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肖家河中医一条街”形象建设和内涵建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将中医药文化特征作为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体现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公共教育场所。各街道、社区和区属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开设专栏,宣传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加大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高校、进家庭“五进”活动力度,培养一批优秀的中医药宣讲人才,提升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知晓程度,普及有中医特色的防病治病知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切实落实中医药相关政策
各街道和有关部门要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分工合作、协调配合,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四川省中医药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经贸发展局负责,优先安排对公立中医药机构的基本建设和其他重点项目,积极争取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价格措施,体现中医技术劳务价值。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支持中医药人才培训与引进工作,优化中医药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扩大中医药报销范围,将符合条件、经有关部门批准的中医特色诊疗项目、中药品种、中药免煎颗粒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鼓励患者就诊中医,积极争取中医药报销比例的适当调整。科技局对区内中医药科研课题项目予以倾斜,扶持中医药科技发展。发展策划局要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加大中医药政策和中医药科学知识的宣传力度,为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完善投入和补偿机制
要逐年加大财政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力度,落实对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及基本药物制度中药饮片的补助政策。建立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服务的长效机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支持中医药事业。各街道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发展中医药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的设施设备、学科和专科(专病)建设、人才培养、中医科研等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
(三)深化改革,积极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中医药行业要积极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大中医药在医改中的比重,发挥中医药在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在区域卫生规划中,统筹设置中医药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独立的中医药机构,鼓励有资质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行业按照有关规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加强区域合作,加大开放力度,支持和鼓励成都中医药大学来高新区举办医院和中医药科研机构。公立中医药机构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营模式、分配体制、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既要体现政府创办的公益性,又要适应市场经济与健康服务的需求。
(四)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
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强化内部管理,调整中医院诊疗服务结构,增加中医药特色服务,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大力加强中医药治疗疑难病、老年病及“治未病”、养生保健等特色优势建设。认真抓好中医药机构药剂室、名医馆等建设。支持有中医药特色、有创新、有临床应用价值的中医药科研项目申报,提升全区中医药学术及科研水平。
主题词:卫生中医规划通知
信息公开类别:主动公开
抄送:市卫生局。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2011年7月27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