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坝县夏云镇桥上村围绕“五心”建设新农村

时间:2019-05-14 09:5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平坝县夏云镇桥上村围绕“五心”建设新农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平坝县夏云镇桥上村围绕“五心”建设新农村》。

第一篇:平坝县夏云镇桥上村围绕“五心”建设新农村

平坝县夏云镇桥上村围绕“五心”建设新农村

近年来,平坝县夏云镇桥上村立足实际,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的要求,以“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以“富”为核心,打牢发展基础。一是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基础,强力推进班子自身建设。全村现有党员39名,男党员30人,女党员9人,预备党员2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人,占12.9%,建立了村级妇代会、团支部、工会,建立健全各类工作制度、学习制度、村务管理制度、村民会议制度等,村级组织机构健全。高度重视村务公开和民主决策,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凡是涉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都要提请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策,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推动村级管理逐渐走上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新建占地4亩、建筑面积465.19平方米的村综合办公楼、1个便民利民服务点,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对党员的村庄整治规划,科学规划定位发展方向,找准发展路子,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在巩固传统农业发展的同时,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在顺龙米业有限公司支持下,种植优质高产大米1200亩;利用夏云打造“黔中菜都”主体的机遇,种植各类蔬菜500亩,脱毒马铃薯200亩,修建蔬菜钢架大棚34个;鼓励村民发展畜禽养殖。引进二元杂交能繁母猪养殖场1个,存栏能繁母猪百余头,示范带动农户养殖1300余头,其中规模以上的养殖户4户;养鸡专业户1户,饲养肉鸡1000余羽,养鸭专业户5户,饲养肉鸭、蛋鸭500余只;充分利用交通、区位、资源等优势,支持鼓励第三产业发展,运输、建筑、商业等行业的发展迅速。现有大型冷藏运输企业1家、拥有冷藏运输车辆18辆,建筑队10支,运输车辆30余辆,屠宰户9户,经商户27户,经济总量不断壮大。

以“学”为中心,提升群众素质。一是结合农村实际,广泛组织村民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村民法制观念,提高村民法制意识。二是通过办培训班、外出参观考察学习、现场观摩指导等方式,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农民工技能和交通等法律法规培训,努力提高群众致富的技能和本领。每年培训1500人(次)以上,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组织群众60余人,到素有“庖汤第一村”美誉的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王岗村参观学习,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经营意识,切实转变群众的发展观念。三是整合“农民文化家园”、“农家书屋”等项目,设立便民利民图书室,每周向群众开放2次,使群众有书读、“有学上”,切实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整合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制作光盘,组织群众集中收看,让农民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技术空间。

以“乐”为重心,丰富精神生活。一是抓农村文化建设。修建1个村级文化广场,安装1套体育健身器材,建设农民文化家园1个、农家书屋1个,拥有各类图书2500余册,涉及种植、病虫害防治、养殖等;组建4支文艺宣传队,挖掘农村花灯、摔跤、秧歌、舞蹈等民间艺术,逢年过节,村民自发组织新春文艺汇演,自娱自乐,有力宣传了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打造涵盖美术、诗词、格言等为内容的文化长廊100米。配合做好文化“三下乡”活动和“2131”电影放映工作。二是发展乡村旅游业。围绕节溪河流域,利用水资源优势,着力打造节溪河乡村旅游文化长廊,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在节溪河已建农家乐2家,有1家企业已入住桥上,拟投资2000万元建大型乡村旅游酒店1个,有4家企业已与村支两委达成投资建设意向协议,着手打造乡村旅游业,吸引外地客人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享农家乐、赏农家风景。

以“美”为“外心”,构建秀美家园。一是实施道路硬化工程,着力打造外部环境。2006年以来,争取建设资金600多万元,水泥硬化村寨主要道路路面8000平方米,寨内连户路路面9000米,村寨道路“白改黑”1600平方米,铺设人行道彩砖600多平方米。修建田间机耕道10.8公里,田间水利设施沟渠560米,整治河道600多米。二是推进村寨亮化工程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夜间“行路难”。安装村寨简易路灯120盏,钢杆路灯30盏,射灯1盏,实现了村寨亮化。三是加强村庄美化、绿化建设,打造适宜人居的环境。争取危旧房改造和景观整治资金200余万元,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的要求,对100多户农房进行立面改造和实施景观整治,消除了危房和危旧房,实现了老百姓居有所安。安装原生态寨门标志石1块,修建村民休闲长亭1处。栽种行道树100余株,村容寨貌得到了美化、绿化。四是实施环境净化,营造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实行门前三包,生活垃圾定点堆放,聘请3名保洁员,分片包干,每天打扫主干道卫生,确保公共环境有专人负责日常保洁。建设农村沼气池180口,修建卫生公厕2幢,垃圾池4座,改厕20户。实现了圈舍规范有序,村内环境大为改观。

以“和”为圆心,提高幸福指数。一是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等公民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倡导邻里和睦,家庭和睦,守望相助的社会风尚。二是强化社会创新管理,村支两委亲自抓,广大群众配合抓,“五老人员”协助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通过“四在农家”活动的创建,广大群众的思想观念明显转变,聚众赌博、酗酒闹事的现象没有了,全村没有发生任何刑事案件,没有一起群众上访案件,民事调解成功率达到100%。“平安村寨”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和谐、平安村寨不断涌现,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三是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新建村级卫生室和计生服务室,全村1539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计划生育合格率达到100%,农村60周岁以上老年人均领取养老金,农村低保户和生活困难群众实现了应保尽保,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100%。四是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从简,杜绝了大操大办的现象发生。营造了社会主义新风尚。五是建立党内激励关怀机制。关心老党员、生活困难群众、农民工及子女、关爱留守儿童、关怀 “空巢”老人。——责任编辑:陈苏洋

——信息来源:平坝县人民政府网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材料-镇村

新农村建设材料

西来桥镇西来村

西来村位于西来桥镇西南,地处集镇,南接常州,西傍长江,238省道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区域面积约4.6平方公里,下辖4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37户,常住人口4275人,耕地2420亩。在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中,村两委班子以“20字方针”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体村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事业同步推进,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紧抓强村富民这一主线。近年来,村累计投资260万元,分期建立富民工业区,新建标准化厂房2100平方米,改造老厂房2000余平方米,工业区内实现水、电、路三通,各项基础设施完善,承载经济发展的平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村域经济长足发展,一方面带来了村级集体的增加,由“十一五”初的不足万元,到2010已达38万元;另一方面,带来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全村约400余人就近上班,村民收入得到进一步提高,2010年,村民人均收入达9400余元。

发展特色农业,规模农业,高效农业是强村富民的必由之路。为了充分利用岛镇特有的江滩资源,我村在不破坏原有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对江滩进行围垦,建成农业生态园一座,现已成为集江虾、特色鱼养殖,花卉苗木种植培育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基地。在发展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的探索中,我村大胆尝试,09年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流转土地100亩建成大棚秧草种植基地,随后在此基

础上,又成立了秧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引导农民组织化生产、专业化种植、规模化经营的探索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集镇的优势为发展三产服务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整个西来桥镇“产业岛”建设的深入,三产服务业的需求也会更加迅猛,为此,村里的三产服务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中,以提供物业房的形式引导和带动三产服务业的发展,正如村支书施为民所说:“

一、二产的发展能强村,但真正要富民,还要靠三产,要人人有事干,人人有生意做,那么西来村就真正富裕了。”

发展重在利民,截止到2010年底,村累计投入400万元,铺设改造高标准水泥路面40000余平米,村内水泥路覆盖率达98%。下大力气进行村容村貌的改造,强化环境治理力度,对河道沟塘进行疏浚清淤,对道路、河道两旁种植香樟、紫薇、广玉兰、黄香球等花卉和美化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道路整洁,环境优美。一条条水泥路直通村民的家门口,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家家户户院里整洁卫生,鲜花盛开。“村强,民安居”的设想已经初步实现。

以村民服务中心为阵地,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其中,每年定期举办文化培训不少于8期,累计培训村民不少于400人次。各项文体活动蓬勃开展,西来村老年秧歌队和太极柔力球队先后在市镇表演比赛中获奖。

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几年来,该村把政治文明建设作为重点,不断健全规范村务运行体系。建立三级议事机制。对于事关村级发展,群众利益的大事,都要经过党

员、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大会讨论通过。

我村通过“产业强村、生态建村、文化兴村、民主治村”,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第三篇:五凤镇小凤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五凤镇小凤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2007年——2010年)

第一章

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五凤镇小凤村地处龙泉山脉中段,属浅丘村,平均海拔400米,辖17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4.93平方公里,常年气温16.7度。东与简阳市宏缘乡交界,南与五凤溪社区、金凤村接壤,西与金凤村相连,北与小凤村、罗坝社区相邻,距县城40公里,距镇政府1公里。2004年12月村级区划调整时由原鸣阳、金牛村合并而成。

(二)人口状况

全村共17个组,1347户3465人,其中男性1802人、女性1663人。全村共有劳动力1840人,其中男劳动力957人、女劳动力957人。残疾人86人,五保户18人,低保户47户。经商个体户61人,从事汽车运输48人,种植业大户5户,养殖业大户2户,营销大户2户。

(三)务工和就业情况

常年外出务工739人,其中男性348人,女性391人,省内务工165人,省外务工295人,县镇内务工279人,男性主要从事建筑业,女性主要从事服务业。

(四)农民生活条件及基础设施状况

农民居住方面:目前仍有125户323人还居住在土坯房内,主要集中在4组和8组。生活用水方面:目前受干旱影响,饮水困难户数110户318人,牲畜数607头。交通方面:县级公路2.3公里,村级公路9公里,社级公路13公里,硬化路面13900平方米。水利设施建设方面:小凤村共有堰塘3口,常年蓄水1万立方米,可灌溉面积530亩。100立方米以上的蓄水池7个,沟渠25公里,水井450口,沼气池102个。

(五)土地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

全村有土地资源7395亩,其中农业用地2546亩(田424亩,土1849亩),林地面积1151亩,主要林种为椪柑、脐橙及苗木;水域面积2219亩,滩涂等1479亩,采掘业2006年利税额为81万元。基本农田数量1040亩,人均耕地面积0.66亩。粮食作物4066亩,产量1140吨,经济作物737亩,产量136吨。2006年生猪出栏7102头,小家畜29463只,人均占有粮食329公斤,人均纯收入4175元。

(六)社会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全村有电视农户1280户,电话543户,卫生站点2个,村小学1所学生68人,幼儿园 1所23人,村党员活动室和村两委办公室占地90平方米,计划生育服务室1个。2006年 2352人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

(七)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党支部和团支部基本情况。共有党员76名,其中男性党员

62人,女性党员14人;高中及以上文化9 人,初中文化30人,初中以下文化37人;35岁以下5人,35至45岁10人,45至59岁26人,60岁以上35人;外出务工24 人。党支部委员会由3

人组成,刘维兵同志任党支部书记。共青团员252人。

村委会基本情况。村委会由3人组成,肖桂木同志任村委会主任。分别成立了民事调解委员会、治安巡逻队、应急分队、计生协会、村民代表大会、民主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领导和监督小组。

第二章

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

发展思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位一体”和推进城乡一体化“三个集中”及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环境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发展定位:重点打造椪柑、野山椒、速生杨产业,建野山椒深加工厂一个,形成“一村一品”;建服装加工厂两个;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展目标:到2010年,土地规模经营达到60%以上,农民集中居住达到90%以上,农村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0%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以上,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基本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第三章

产业发展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按照县委农业“五化”工作要求,着力打造椪柑、野山椒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以组建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载体,建立新的产业发展体制和机制,实行集中发展、规模经营、公司运作,以此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二)产业规划项目

1、种植业。在沿淮罗路两侧发展椪柑1000亩,并在各组发展野山椒1000亩。

2、养殖业。动员广大农户积极发展养殖业,抓好生猪及小家禽的养殖,2010年生猪出栏达到2600头,小家禽达到2.5万只。

3、林业。动员广大苗木积极种植各种经济苗木;增加花卉的培植;在沱江河鸣阳河段新种植1000亩的速生杨, 集中发展规模生态林和经济林。建好小凤村生态观光走廊。

4、服装业。抓好小凤村缝纫技能培训站的培训工作,为鸿翔制衣厂输送更多优秀的熟练技术工人,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就地就业。

5、野山椒加工业。新建年生产野山椒1000吨的加工厂一个;做好野山椒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工作,继续扩大野山椒种植面积,为野山椒加工厂提供量多质高的原材料。

(三)产业运行管理规划

1、形式。组建小凤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土地整理后的新增耕地由公司集中规模经营,实行公司化管理,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2、工作任务。由公司集中开发椪柑、野山椒、经济苗木产业,由公司为服装厂、野山椒加工厂提供配套的基础设施、场地、原料及人才资源,支持、鼓励农户向二、三产业转移。

3、集体经济的利益分配原则。集体经济壮大后,一是继续扩大开发、建设规模。二是发展社会事业。三是保证农民在公司务工中获取稳定的收入。四是在条件成熟后达到农民以股份换社保目标。五是保证农民有一定的分红收入。

第四章

基础设施建设

(一)完善道路建设

为使村组、集中聚居点、企业等的连接更畅通、密切,2007年将新增2条硬化路面6千米,泥结碎石路9条共计5556.77米以改善目前村道道路状况。

(二)巩固水利设施建设

2008年前将完成微水池300口,新建农渠21条,改造提灌站5个,完成人畜饮水工程3处;通过以上工程可基本解决全村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三)配强电力设施设备

2007年新增200千伏安变压器2台,新增电力线路4.2千米,实现“户户通电”和城乡“同网同价”目标。

第五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环境建设 1、2008年底,完成300户农户“一池三改”工程;为14组的农户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安装自来水管网。

2、加大对市县争取力度,认真落实土坯房改造政策,2007年完成50户、2008年完成75户,2年内将125户土坯房改造成砖瓦房或楼房。

3、加强院落环境整治,实施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集中统一处理,对公路沿线农户的垃圾实行集中清运。

(二)“中心村”和聚居点建设

1、建设原则。按照遵重农民自愿的原则,动员、鼓励、支持农民到“中心村”聚居点建房,集中居住。建房形式为统规统建或统规自建。

2、工作要求。未来五年中,凡本村农民不得再在原地原址改建或新建农房,必须到规划的“中心村”或聚居点进行统一建房。

3、“中心村”规划地点在12组,建设期限为3年,规划规模为集中农户167户,分二期完成,其中第一期完成87户(2008年8月以前)、第二期完成80户(2009年8月以前)。聚居点两个,一个规划在4组, 建设期限为4年,规划规模为集中农户57户,在2010年8月以前完成。另一个聚居点规划在6组,建设期限为4年,规划规模为集中农户88户,在2010年8月以前全部完成。

4、在“中心村”及聚居点建设中做好供水、环境、绿化、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

第六章

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1、完善集培训、教育、党员活动为一体的建筑面积90平方米的多功能村级标准活动室,设置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室、文化服务站、农村便民书店、村广播室,以此为载体,加强党员、群众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和农村实用技术及农民就业的培训,培养一支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队伍。

2、建立村级标准化卫生站建设,继续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完善计生服务体系,建立计生服务室,抓好“三查一治”,保持低生育水平,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3、落实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救助体系,不断提高对农村低保户、五保户、特困户等群众的救助能力和水平,落实农村土坯房改造,扩大土坯房改造面。

4、切实搞好劳务培训,实现充分就业。认真做好本村劳动力调查、核实与登记工作。重点抓好以制衣为主的技能培训,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村劳动力就业全覆盖和充分就业目标。

第七章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一)党组织建设规划

1、继续开展村级党组织“五个好”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2、配强配足村级班子,认真开展好后备干部的考察培养工作,对个别年龄大、能力差的村干部进行调整,充分发挥“一村一名”大学生参谋助村作用。

3、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十六字”方针,力争每年发展一至二名新党员。

4、加强党员教育与管理,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抓好党员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农村实用技术的学习与培训,重点加强流动党员、在外务工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建立和完善党员活动室,规范各项工作制度,以此为载体,发挥阵地作用,培养、造就一支新型党员和农民队伍。

(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全面实行党务和村务公开,完善民主管理、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继续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

(三)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经常组织文化支农助教活动,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特别要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教育。通过努力,形成生存环境怡人、生活条件优越,文化生活丰富,家庭和睦,勤俭自强、诚信守法,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文明程度较高的新农村、新风尚,塑造农村新风貌。

1、小凤村村2007年至2010年新村扶贫发展规划表

2、小凤村产业和项目建设资金概算表

第四篇:云台镇陈峡村新农村建设进度

云台镇陈峡村新农村建设进度情况

一、工程进度

1、村内道路硬化1600米。

2、房屋亮化45座。

3、健身广场400平方米已完工。

4、文化墙已建70米。

5、庭院改造正在实施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

1、广场实有面积有所增大,因地面不平。

2、资金划拨存在缺口。

三、今后打算

1、加快新农村建设整体进度。

2、在新农村建设文化上突出康北文化。

3、在新农村建设特点上突显云台特色。

第五篇:**镇**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镇**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要求,现结合我镇的实际,计划通过建设**村新农村示范点,实行以点带面,力争利用5年的时间,把我镇各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蒙山县城西北部,全村辖27个村民小组,976户农户,人口3500人。村设党支部,8个党小组,现有党员65名。全村总面积为2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76亩,其中水田面积1721亩,旱地面积580亩,全村林地面积10933亩。二○○五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375元。

**村地处丘陵山区,全村土地、森林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村委驻地距离县城2.5公里,依山傍水,交通便利。近年来,**村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的号召,充分利用本村的优势,大胆探讨发展经济的新路子程村组属北楼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村委会北面2公里,依山傍水,交通方便。全组52户185人,有耕地面积500亩,全组经济发展以种养为主,程村组在北楼村经济发展中始终走在全村的前列。该组村民群众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市场意识,能够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密切配合村委开展各项工作,积极探索适合本组经济发展的好路子。全组现有桑园230多亩,果园(柑橙类)80亩,早熟板栗100亩。养殖业方面,主要以瘦肉型猪为主。全组村民根据饲养瘦肉型猪经济效益好和市场前景看好的特点,纷纷实行牲猪品改。目前,全组有瘦肉型母猪60多头,牲猪存栏220多头,水产养殖15亩。

近年来,程村组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与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和美化生活环境。全组群众兴起了自觉投工投劳进行道路硬化、改水改厕、建设沼气池、村级篮球场等,到目前为止,全组52户中新建或者正在建设的砖混钢筋结构房屋38户,户均80M2,全组沼气池入户率达80%以上,该组的用电入户率和闭路电视入户率均达到100%,电话普及率达52%。

程村组全体村民积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村风民风,科技学习蔚然成风,社会治安稳定,无赌博、迷信、吸毒等不良社会丑恶现象,总的来看,程村组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示范点的良好基础。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区党委提出的“突出抓好农村道路、水利、能源、教育、医疗卫生等设施,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的要求,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改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生活条件为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新的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逐步把全镇各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总体目标

从2005年2月开始到2006年8月,力争完成示范点新农村建设达标,并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用五年的时间完成全镇各村新农村建设目标。以“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工作起点,以“‘五通’、‘五化’、‘六有’”为目标,进行总体设计规划,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组制宜,分步实施,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治安良好,社会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具体标准是:

1、“五通”,即村通路,户通电、通水、通讯、通广播电视。

2、“五化”,即农民住宅内外墙批灰粉刷涂料美化;从行政村主干公路通往新村支道和村庄内主干道路铺设混凝土硬化;农户建设沼气池、卫生厕所、卫生厨房、村庄设立垃圾池、人畜分离、排水系统完善净化;村庄主干道两旁以及住宅之间、农户庭院绿树成荫绿化;村庄主要道路挂路灯亮化。

3、“六有”,即有健全的村级组织,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有科学的产业发展路子,有功能齐全的科普文化活动中心,有体育娱乐活动场地,有标准的宣传栏。

四、方法步骤

(一)、抓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调查测算、规划设计。时间在2006年3月中旬前完成。村庄规划要结合地形,依山就势,不推山填土,不大拆大建,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三清三改”,规划拆除闲置旧房,集中规划建设猪牛栏,配套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力求规划切合实际,让农民接受。村庄规划编制要坚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科学编制的原则。要求在月底前组织国土资源所及规划所设计人员,根据本村区域特色和人文环境进行调查测算与规划设计,在经

多方征求群众意见并修改后,形成符合现代特色的新农村规划设计图。并且国土部门要严格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要求审批农民宅基地,不得在规划区外批宅基地。

2、实施阶段:从2006年3月中旬起至2006年8月止。

(1)通新村道路建设:组织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完成由国道321线通往新村的主干道路及环村路建设,总长1.2公里,计划全部实行水泥路面硬化。路基宽4米,路面混凝土厚度不少于10厘米,并设错车道及安装路灯亮化。

(2)住宅外墙粉刷:组织动员群众争取在2006年8月底前完成38户混凝土住宅户外墙批灰粉刷涂料工作。

(3)“三清三改“工作:

①清垃圾、清路障:根据规划设计图,建设垃圾池,并组织群众清理卫生死角,清除各类垃圾、路障。实现村中心无成片暴露垃圾与路障。

②清淤泥:充分利用今年成立的北楼村古排河用水者协会的契机,组织发动群众交纳水费与投工,主要清理从新村旁边经过的古排河水利渠道的淤泥。并向上争取资金全面实现渠道三面光工程。涉及的渠道总长约1.2公里,清淤泥约需投工100个工日。

③改厕、沼气池建设:年内完成余下的10户沼气池与卫生改厕、改厨工作。

④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为使全组村民喝上干净的自来水,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计划在屋背岭修建一个自来水池,总投资约25万元。该项工程可解决250多户1000多人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4)建设养殖小区:根据规划设计要求,由国土部门统一调拨土地,农户自建方式,统一养殖场地,统一排放污水,全村养殖小区面积为1000平方米,分为家禽区、畜牧区。

(5)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①村级篮球场及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计划争取上级包村单位的支持,在村中心建设一个500平方米的村级篮球场,并按规划设计要求,在篮球场边(古排河渠道面)建设一座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及村民议事室。篮球场及道路两旁、住宅旁实现花草、果树绿化。

②宣传栏:计划在村级篮球场边建设一面宣传栏。主要用于党的有关政策法规、法制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及精神文明宣传等。

③实现农产品信息入户工程:争取电信与广电部门的支持,实现互联网宽带到村,闭路电视到户。

(二)抓好新农村的产业开发

新农村建设要根据本村实际,着力抓好适合本村产业发展的好路子,要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与区域优势,大力调整农村种养经济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1、桑蚕产业:要充分依托本县龙头企业的带动,北楼村作为梧州市桑蚕专业村及当前蚕茧市场价格上扬的有利契机,大力发展桑蚕生产。计划在今冬明春再扩种桑园面积100亩,并在新村主干道两旁的水田建立起一个50亩以上的优质桑种植示范基地,使得全村人均拥有约2亩的桑园。仅此项可使人均增收80元。

2、养殖方面。充分发挥市级瘦肉型母猪专业村的带动,抓好瘦肉型母猪的养殖,计划每户年出栏瘦肉型肉猪10头;同时发展养牛,计划年发展户均养牛10头以上5户。

3、做好山上发展文章,重点抓好早熟板粟的种植。充分利用新村靠山傍水的优势,开发山地,在抓好当前现有的早熟板粟的管理外,要扩大种植规模,使全村板粟面积达到300亩以上。同时抓好优质水果的种植,力争三年内人均拥有经济林2亩以上。

(三)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1、实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充分利用党员电教中心户、电视、电脑、宣传栏及农产品信息进村入户,组织各类培训班等形式,加强新村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年至少培训农民5期,重点围绕村发展项目如桑蚕、板粟、瘦肉型猪养殖等知识的培训。

2、围绕桑蚕、水果、瘦肉型猪建设1到2个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并设立基地简介和牌子。利用基地带动全村的科技种养。

3、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和就业指导。在节日等外出人员返乡期间,召集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就业的情况并进行登记造册,并积极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并认真组织本村农民参加县内的各类人才交流市场的招聘会,扩大就业。

(四)倡导新风尚

1、建立健全村级自治组织,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认真召开好村民代表大会,制定好村规民约,按照新村规划,重点抓好新村环境整治,建立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努力建设文明新村。

2、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文明户”“信用户”等评比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并利用春节期间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3、团结互助,结对帮扶。加大帮扶力度,关心弱势群体,全村要形成结对帮扶,共同致富,在全村树立一股互助友爱的好风尚。

五、工作措施、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镇、村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始终把它作为今后五年农村工作的重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人力、物力、财力到位,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2、优化服务,形成合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镇党委、政府在加强领导的前提下,要积极支持各村及示范点建设,并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及包村单位的大力支持,搞好各项建设服务,形成合力。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研究,细化方案,切实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

3、整合资源,争取政策扶持。一是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二是要把新农村建设项目精心包装向上争取资金,要捆绑扶贫、以工代赈、农业以及果业、水利、能源专项资金新农村建设。三是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引导群众想方设法筹集资金,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

4、明确责任,层层落实,确保按期完成示范点建设目标。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作,时间紧,建设任务重,全镇要细化建设项目,落实好具体责任人与责任目标,集中力量抓好示范点的各项建设工作。

5、加强督查,严格考评。镇党委、政府将这项工作列入各村、包村干部目标责任考评。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定期检查建设项目进展情况,确保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

**镇人民政府

二○○六年

下载平坝县夏云镇桥上村围绕“五心”建设新农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坝县夏云镇桥上村围绕“五心”建设新农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计划

    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计划一、夹皮沟村基本情况××沟村位于市区西南侧,沿303国道与××市交界处,四面环山,环境优美,林业资源丰富,属于山区地带,距市中心8公里,全村辖13个行......

    xx镇xx村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

    抓产业促发展 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xx镇xx村新农村建设交流材料xx村位于腾冲县西北部,是xx镇的南大门,距镇政府12公里,距腾冲县城41公里,东连马站乡,西接永兴村,南至中和乡,北通......

    *镇*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侧记

    文章标题:*镇*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侧记 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树绽放着幽幽醇香,醉人的芬芳弥漫在__桥村的空中。沿着宽阔、整......

    关于夏庄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关于夏庄中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小组: 1组姓名:董昊轩 学院: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班级:车辆工程2班学号:11011240205 导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大以来党......

    吴名镇吴名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平川镇芦湾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2008年5月16日平川镇芦湾村现有4个合作社,361户,1459人,耕地面积3051亩。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社区党支部,老年党支部,蔬菜协会党支部)有党员......

    XX镇XX村星级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XX镇XX村星级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XX镇XX村星级村新农村建设,充分结合本村实际,强班子、重宣传,合理规划、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全村星级村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汇报如......

    醒狮镇2011年度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情况汇报

    醒狮镇2011年度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情况汇报 2010年以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州、县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文件精神,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制定了醒狮镇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枞阳镇新楼村新农村建设先进材料

    枞阳县枞阳镇新楼村新农村建设 先进事迹材料 新楼村地处城郊,现有人口2739人,辖35个村民组,耕地面积2100亩,水面300亩。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从06年开始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村支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