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西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办法
陕西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办法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政府2000年第21次常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提供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和储量管理的单位和个人,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矿产资源储量是指经地质勘查证实的具有利用价值的矿产资源蕴藏量。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矿产资源储量的评审、认定、登记、统计、通报和矿床工业指标的认定工作。
省人民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或工业主管部门和有关地质勘查部门,协同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进行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储量的登记、统计制度,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的动态管理。
第二章 矿产资源储量的评审认定
第六条 矿产资源储量由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提交储量报告,经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认定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以下简称评审机构)评审,由规定的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认定。
未经评审认定的矿产储量勘查报告,不得作为矿山及地下水源地建设设计的依据。
第七条 矿床工业指标是界定矿产资源储量的依据,应当由矿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矿山企业和设计单位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经评审机构评审,由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认定。
矿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条件变化需变更已批准的矿床工业指标,应提出修订意见书和可行性论证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查后,重新评审认定。第八条 按照国家规定,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和放射性矿产的矿产资源储量,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公开发行股票时依据的矿产资源储量,外商投资勘查、开采的矿产资源储量,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矿产资源储量,以及其他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在大型以上的,由国务院地质矿
产主管部门管理评审工作并负责认定。
前款规定以外的下列中型(含中型)以下规模的矿产资源储量,由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管理矿产资源储量的评审工作并负责认定:
(一)供矿山及地下水源地建设设计使用的矿产资源储量;
(二)矿权转让时应核实的矿产资源储量;
(三)工业指标改变引起原批准的矿产资源储量发生重大变化或开采生产过程中储量发生重大变化而重新评审、认定的矿产资源储量;
(四)停办或关闭矿山时提交的尚未采尽的和注销的矿产资源储量;
(五)工程建设需压覆的矿产资源储量;
(六)应当由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管理评审和负责认定的其他情况的矿产资源储量。
第九条 设区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管理下列矿产资源储量的评审工作并负责认定:
(一)规模为小型以下的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
(二)由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委托的零星分散的矿产资源储量。
第十条 向评审机构报送评审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应当同时提交下列文件:
(一)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二)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书或矿产资源勘查合同书;
(三)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对送审资料真实性的书面承诺;有主管单位的,应当同时提交主管单位对报告的初审意见书;
(四)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研究报告;
(五)矿床开发可行性评价资料和矿产资源储量认定机构对矿床工业指标的认定书;
(六)评审机构认为与评审工作有关的其它资料。
第十一条 停办或关闭矿山时,送审尚未采尽的和注销的矿产资源储量,应当向评审机构提供储量报告或闭坑地质报告,以及矿山企业主管部门对其质量的验收文件及生产、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资料。
第十二条 评审机构评审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应当聘请具有评审资格和规定数量的专家,参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进行评审;没有统一规范的矿种,可按照《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或比照相近矿种的技术标准执行。
第十三条 评审机构应当自受理矿产资源储量报告之日起60日内完成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并出具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应当自签发之日起10日内书面通知送审单位,20日内送相应的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认定。
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对评审机构的评审结论有重大异议的,可自收到评审意见书10日内,向负责认定的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提出要求复审的书面申请。
第十四条 负责认定的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收到评审机构报送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和国家规定的有关资料后,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矿产资源储量认定手续。对符合认定条件的矿产资源储量,在30日内下达认定书,批复探矿权人或者采矿权人及有关单位;对不符合认定条件的
矿产资源储量,不予办理认定手续,但应书面通知评审机构和探矿权人或采矿权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 评审机构评审矿产资源储量按国家规定收取评审费。第十六条 供矿山和地下水源地建设利用的矿产资源储量未按本办法进行矿产储量评审、认定的,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不予颁发采矿许可证,土地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土地征用手续,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不予受理贷款申请。
第三章 矿产资源储量的登记、统计 第十七条 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应当按照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颁布的《矿产储量登记统计管理暂行办法》申报登记矿产资源储量和填报年度基层矿产资源储量表,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第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登记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工程建设压覆的矿产资源储量,以及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矿山企业占用的矿产资源储量。
设区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分别负责登记由其审批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矿山企业占用的矿产资源储量。
第十九条 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当对上报的矿产资源储量进行汇总,编制全省矿产资源储量表,进行矿产资源储量价值核算,建立实物帐户和价值帐户;定期编制矿产资源年报,通报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供需形势和矿产资源管理动态等综合信息。
第二十条 采矿权人应当建立健全占用矿产资源储量的统计台帐,按年度统计上报开采、损失、因各种原因增减的矿产资源储量。
第二十一条 采矿权人对于非正常损失量应当提出专题报告,由批准开办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或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审核后,报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认定、注销。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探矿权人、采矿权人不按本办法第八条第九条规定进行评审、认定矿产资源储量的,由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办评审、认定手续;逾期不办的,无经营活动的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有经营活动的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擅自确定矿床工业指标或变更已批准的矿床工业指标的,由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处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未按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申报登记矿产资源储量和填报年度基层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 罚款在5000元以上的,当事人有权要求听证。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评审机构在评审中违反本办法规定,延误矿产资源储量认定,造成不良影响的,由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建议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取消其评审资格。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人员在评审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玩忽职守、索贿受贿的,应当建议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取消其评审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人员在矿产资源储量认定工作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由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发布前未列入矿产资源储量表的探明储量、已取得采矿权开采占用的矿产资源储量、建设项目压覆的矿产资源储量,未计算矿产资源储量的,应由采矿权人委托具有勘查资格的单位进行简测,计算矿产资源储量,并在本办法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按规定补办登记手续。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解释。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由申请人向所在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申请办理。需要提交的以下材料:
1、评审机构提供的评审意见书;
2、评审专家署名的评审意见;
3、评审委托单位对提交资料真实性的承诺;
4、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或划定矿区范围批文复印件,或者经市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核矿产资源储量计算范围内未设置探矿权、采矿权及未划定矿区范围,评审委托单位提交合法取得地质资料的承诺;
5、矿产资源储量计算范围和拐点坐标及与探矿权或采矿权范围或划定矿区叠合图;
6、经评审后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及相关资料;
7、矿床开发的可行性评价工作的有关资料等;
8、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经评审备案后,第6、7材料退回。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程序
1、申请人到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窗口依法申领、报送相关申报表和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
2、窗口预审合格后受理;
3、准予受理的,经办处室对提交的全部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初审意见;
4、会审审定,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备案的决定并说明理由;
5、申请人到同一窗口领取《准予办理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通知》或者《不予办理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通知》,准予办理的,申请人办理相关手续,领取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不予办理的,备案管理机关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时限
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
时限划分
1、经办处室审查提出初审意见8天;
2、会审审定做出决定7天;
3、制定并下发《准予办理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通知》或者《不予办理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通知》3天;
4、申请人到行政许可中心领取通知书2天。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收费标准
该项备案不收费。
第三篇:安徽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70号)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70号 【发布日期】2004-07-07 【生效日期】2004-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安徽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办法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70号)
《安徽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办法》已经2004年6月21日省人民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省长 王金山 ?
二○○四年七月七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规范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合理利用和有 效保护矿产资源,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 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储量的评审、备案、登记和统计。
本办法所称矿产资源储量,是指经过矿产资源勘查和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矿产资源蕴藏量的总称。
第三条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储量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矿产资源储量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评审和备案
第四条第四条 矿产资源储量的评审,由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或者采矿权申请人委托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组织评审专家,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评审。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和评审专家的资格及其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第五条 下列矿产资源储量应当进行评审:
(一)探矿权人勘查获得的或者申请采矿权所依据的矿产资源储量;
(二)转让探矿权、采矿权时应当核实的矿产资源储量;
(三)以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方式筹资、融资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所依据的矿产资源储量;
(四)停办、关闭矿山时提交的尚未采尽或者准备注销的矿产资源储量;
(五)矿区内因生产性勘探或者其他原因引起重大变化,需要重新评审的矿产资源储量;
(六)建设铁路、公路、工厂、水库、输油管道、输电线路和各种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需要压覆的重要矿产资源储量;
(七)国务院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应当进行评审的其他情形的矿产资源储量。
第六条第六条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或者采矿权申请人应当向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提交下列材料:
(一)矿产资源储量报告;
(二)勘查许可证或者采矿许可证的复印件;
(三)矿床开发的可行性评价资料;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七条第七条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接受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委托后,应当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组织评审专家进行评审。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专家与委托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的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或者采矿权申请人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八条第八条 矿产资源储量的评审,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程序和技术 标准进行,并形成评审意见书。评审意见书应当盖有评审机构印章,并附有评审专家的意见 和签名。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和评审专家应当妥善保管评审材料,不得向外借阅、复制和用于其他有偿服务。
第九条第九条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应当向委托评审的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或者采矿权申请人提交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或者采矿权申请人对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提交的矿产资源储量评 审意见书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评审意见书之日起10日内,向负责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备案的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复审申请。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复审申请之 日起10日内,责令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重新组织评审专家进行评审。
第十条第十条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应当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结束后15日内,按照下列规定将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报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一)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矿,资源储量为中型及以上规 模的,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资源储量为小型及以下规模的,报 县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前项规定以外的矿产,资源储量为小矿及以下规模的,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三)国家及省财政投资勘查的和国家规定的特定矿种的矿产资源储量,以及除由国务 院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以外的其他矿产资源储量,报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 门备案。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申请;
(二)评审后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
(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对符合下列条件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应当自收 到备案申请之日起15日内,向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出具备案证明,同时抄送委托矿产资源 储量评审的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或者采矿权申请人,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 部门:
(一)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和评审专家具有相应的资格;
(二)评审标准、程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矿山设计、矿业投资和探矿权、采矿权出让、转让评估,应当依据经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第三章 登记和统计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下列矿产资源储量应当登记:
(一)探矿权人勘查获得的矿产资源储量,应当自收到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之日起30日内,到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探明登记;
(二)采矿权申请人需占用的矿产资源储量,应当在办理采矿许可证之前,到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占用登记;
(三)采矿权人占用的矿产资源储量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变更矿区范围后重新计算的,应 当自收到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之日起30日内,到原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 记;
(四)建设铁路、公路、工厂、水库、输油管道、输电线路和各种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 群,需要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储量的,建设单位应当自国务院授权部门批准之日起30日内,到 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压覆登记;
(五)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间停办或者关闭矿山的,尚未采尽或者准备注销的矿产资源 储量,采矿权人应当自收到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之日起30日内,到矿产资源储量评审 备案的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残留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申请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提交有关材料:
(一)申请办理探明登记,应当提交勘查许可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和评审备案证明;
(二)申请办理占用登记,应当提交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评审备案证明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矿山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
(三)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应当提交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评审备案证明;
(四)申请办理压覆登记,应当提交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储量的批准文件;
(五)申请办理残留登记或者注销登记,应当提交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评审备案证明。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勘查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经登记后,探矿权人依法享有优先取得该矿产资源储量采矿权的权利。
采矿权人占用的矿产资源储量经登记后,作为采矿权人占用矿产资源储量的依据。
建设项目压覆的矿产资源储量经登记后,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再受理压覆范围内矿产资源储量开采申请。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建设项目经批准压覆探矿权人勘查获得的或者采矿权人占用的重要矿产 资源储量的,建设单位应当与探矿权人、采矿权人签订补偿协议,并报批准压覆的地质矿产 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采矿权人登记占用矿产资源储量的规模应当与开采规模相适应,不得将完整矿床(体)分割开采。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矿产资源储量统计资料。
采矿权人应当对其开采、损失以及因各种原因增加、减少的矿产资源储量进行检测和统计,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矿产资源储量统计资料。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市、县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储 量进行核查统计,编制本行政区域矿产资源储量表,并将统计资料按照程序报省人民政 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
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汇总全省矿产资源储量统计资料,并按规定发布全省矿产资源储量的统计信息。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矿产资源储量的利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或者采矿权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进行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的,评审意见无效;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评审意见无效,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质矿 产行 政主管部门对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评审专家处以5000 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提请颁发评审资格的部门吊销其评审资格:
(一)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组织不具有评审资格的人员评审的;
(二)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要求评审专家出具虚假评审意见的;
(三)评审专家违反国家规定的评审标准、程序进行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的。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和评审专家将评审材料向外借阅、复制和用于 其他有偿服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提请颁 发评审资格的部门吊销其评审资格;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未按本办法规定登记矿产资源储量或者擅自更改已登记的矿产 资源储量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项目擅自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储量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拒报、虚报、瞒报、伪造矿产资源储量统计 资料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按统 计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出具备案证明的;
(二)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的;
(三)在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
(四)有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情形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序号
矿种名称
单位
规模
大型
中型
小型
煤
(煤田)
原煤(亿吨)
≥50
10~50
<10
(矿区)
原煤(亿吨)
≥5
2~5
<2
(井田)
原煤(亿吨)
≥1
0.5~1
<0.5
油页岩
矿石(亿吨)
≥20
2~20
<2
石油
原油(万吨)
≥10000
1000~10000
<1000
天然气
气量(亿立方米)
≥300
50~300
<50
铀
(地浸砂岩型)
金属(吨)
≥10000
3000~10000
<3000
(其他类型)
金属(吨)
≥3000
1000~3000
<1000
地热
电(热)能(兆瓦)
≥50
10~50
<10
铁
(贫矿)
矿石(亿吨)
≥1
0.1~1
<0.1
(富矿)
矿石(亿吨)
≥0.5
0.05~0.5
<0.05
锰
矿石(万吨)
≥2000
200~2000
<200
铬铁矿
矿石(万吨)
≥500
100~500
<100
钒
V2O5(万吨)
≥100
10~100
<10
钛
(金红石原生矿)
TiO2(万吨)
≥20
5~20
<5
续表
序号
矿种名称
单位
规模
大型
中型
小型
(金红石砂矿)
矿物(万吨)
≥10
2~10
<2
(钛铁矿原生矿)
TiO2(万吨)
≥500
50~500
<50
(钛铁矿砂矿)
矿物(万吨)
≥100
20~100
<20
铜
金属(万吨)
≥50
10~50
<10
铅
金属(万吨)
≥50
10~50
<10
锌
金属(万吨)
≥50
10~50
<10
铝土矿
矿石(万吨)
≥2000
500~2000
<500
镍
金属(万吨)
≥10
2~10
<2
钴
金属(万吨)
≥2
0.2~2
<0.2
钨
WO3(万吨)
≥5
1~5
<1
锡
金属(万吨)
≥4
0.5~4
<0.5
铋
金属(万吨)
≥5
1~5
<1
钼
金属(万吨)
≥10
1~10
<1
汞
金属(吨)
≥2000
500~2000
<500
锑
金属(万吨)
≥10
1~10
<1
镁
(冶镁白云岩)
(冶镁菱镁矿)
矿石(万吨)
≥5000
1000~5000
<1000
铂族
金属(吨)
≥10
2~10
<2
金
(岩金)
金属(吨)
≥20
5~50
<5
(砂金)
金属(吨)
≥8
2~8
<2
银
金属(吨)
≥1000
200~1000
<200
铌
(原生矿)
Nb2O5(万吨)
≥10
1~10
<1
(砂矿)
矿物(吨)
≥2000
500~2000
<500
钽
(原生矿)
Ta2O5(吨)
≥1000
500~1000
<500
(砂矿)
矿物(吨)
≥500
100~500
<100
铍
BeO(吨)
≥10000
2000~10000
<2000
锂
(矿物锂矿)
Li2O(万吨)
≥10
1~10
<1
(盐湖锂矿)
LiCl(万吨)
≥50
10~50
<10
锆(锆英石)
矿物(万吨)
≥20
5~20
<5
继表
序号
矿种名称
单位
规模
大型
中型
小型
锶(天青石)
SrSO4(万吨)
≥20
5~20
<5
铷(盐湖中的铷另计)
Rb2O(吨)
≥2000
500~2000
<500
铯
Cs2O(吨)
≥2000
500~2000
<500
稀土
(砂矿)
独居石(吨)
≥10000
1000~10000
<1000
磷钇矿(吨)
≥5000
500~5000
<500
(原生矿)
TR2O3(万吨)
≥50
5~50
<5
(风化壳矿床)
(铈族氧化
物)(万吨)
≥10
1~10
<1
(风化壳矿床)
(钇族氧化
物)(万吨)
≥5
0.5~5
<0.5
钪
Sc(吨)
≥10
2~10
<2
锗
Ge(吨)
≥200
50~200
<50
镓
Ga(吨)
≥2000
400~2000
<400
铟
In(吨)
≥500
100~500
<100
铊
Tl(吨)
≥500
100~500
<100
铪
Hf(吨)
≥500
100~500
<100
铼
Re(吨)
≥50
5~50
<5
镉
Cd(吨)
≥3000
500~3000
<500
硒
Se(吨)
≥500
100~500
<100
碲
Te(吨)
≥500
100~500
<100
金刚石
(原生矿)
矿物(万克拉)
≥100
20~100
<20
(砂矿)
矿物(万克拉)
≥50
10~50
<10
石墨
(晶质)
矿物(万吨)
≥100
20~100
<20
(隐晶质)
矿石(万吨)
≥1000
100~1000
<100
磷矿
矿石(万吨)
≥5000
500~5000
<500
自然硫
S(万吨)
≥500
100~500
<100
硫铁矿
矿石(万吨)
≥3000
200~3000
<200
钾盐
(固态)
KCl(万吨)
≥1000
100~1000
<100
(液态)
KCl(万吨)
≥5000
500~5000
<500
续表
序号
矿种名称
单位
规模
大型
中型
小型
硼(内生硼矿)
B2O3(万吨)
≥50
10~50
<10
水晶
(压电水晶)
单晶(吨)
≥2
0.2~2
<0.2
(熔炼水晶)
矿物(吨)
≥100
10~100
<10
(光学水晶)
矿物(吨)
≥0.5
0.05~0.5
<0.05
(工艺水晶)
矿物(吨)
≥0.5
0.05~0.5
<0.05
刚玉
矿物(万吨)
≥1
0.1~1
<0.1
蓝晶石
矿物(万吨)
≥200
50~200
<50
硅灰石
矿物(万吨)
≥100
20~100
<20
钠硝石
NaNO3(万吨)
≥500
100~500
<100
滑石
矿石(万吨)
≥500
100~500
<100
石棉
(超基性岩型)
矿物(万吨)
≥500
50~500
<50
(镁质碳酸盐型)
矿物(万吨)
≥50
10~50
<10
蓝石棉
矿物(吨)
≥1000
100~1000
<100
云母
工业原料云母(吨)
≥1000
200~1000
<200
钾长石
矿物(万吨)
≥100
10~100
<10
石榴子石
矿物(万吨)
≥500
50~500
<50
叶蜡石
矿石(万吨)
≥200
50~200
<50
蛭石
矿石(万吨)
≥100
20~100
<20
沸石
矿石(万吨)
≥5000
500~5000
<500
明矾石
矿物(万吨)
≥1000
200~1000
<200
芒硝
Na2SO4(万吨)
≥1000
100~1000
<100
(钙芒硝)
Na2SO4(万吨)
≥10000
1000~10000
<1000
石膏
矿石(万吨)
≥3000
1000~3000
<1000
重晶石
矿石(万吨)
≥1000
200~1000
<200
毒重石
矿石(万吨)
≥1000
200~1000
<200
天然碱
(Na2CO3+NaHCO3)
(万吨)
≥1000
200~1000
<200
冰洲石
矿物(吨)
≥1
0.1~1
<0.1
菱镁矿
矿石(亿吨)
≥0.5
0.1~0.5
<0.1
续表
序号
矿种名称
单位
规模
大型
中型
小型
萤石
(普通萤石)
CaF2(万吨)
≥100
20~100
<20
(光学萤石)
矿物(吨)
≥1
0.1~1
<0.1
石灰岩
(电石用灰岩)
(制碱用灰岩)
(化肥用灰岩)
(熔剂用灰岩)
矿石(亿吨)
≥0.5
0.1~0.5
<0.1
(玻璃用灰岩)
(制灰用灰岩)
矿石(亿吨)
≥0.1
0.02~0.1
<0.02
(水泥用灰岩,包括白垩)
矿石(亿吨)
≥0.8
0.15~0.8
<0.15
泥灰岩
矿石(亿吨)
≥0.5
0.1~0.5
<0.1
含钾岩石(包括含钾砂页岩)
矿石(亿吨)
≥1
0.2~1
<0.2
白云岩
(冶金用)
(化肥用)
(玻璃用)
矿石(亿吨)
≥0.5
0.1~0.5
<0.1
硅质原料(包括石英岩、砂岩、天然石英砂、脉石英、粉石英)
(冶金用)
(水泥配料用)
(水泥标准砂)
矿石(万吨)
≥2000
200~2000
<200
(玻璃用)
矿石(万吨)
≥1000
200~1000
<200
(铸型用)
矿石(万吨)
≥1000
100~1000
<100
(砖瓦用)
矿石(万立方米)
≥2000
500~2000
<500
(建筑用)
矿石(万立方米)
≥5000
1000~5000
<1000
(化肥用)
矿石(万吨)
≥10000
2000~10000
<2000
(陶瓷用)
矿石(万吨)
≥100
20~100
<20
天然油石
矿石(万吨)
≥100
10~100
<10
硅藻土
矿石(万吨)
≥1000
200~1000
<200
页岩
(砖瓦用)
矿石(万立方米)
≥2000
200~2000
<200
(水泥配料用)
矿石(万吨)
≥5000
500~5000
<500
续表
序号
矿种名称
单位
规模
大型
中型
小型
高岭土
(包括陶瓷土)
矿石(万吨)
≥500
100~500
<100
耐火粘土
矿石(万吨)
≥1000
200~1000
<200
凹凸棒石
矿石(万吨)
≥500
100~500
<100
海泡石粘土
(包括伊利石粘土、累托石粘土)
矿石(万吨)
≥500
100~500
<100
膨润土
矿石(万吨)
≥5000
500~5000
<500
铁矾土
矿石(万吨)
≥1000
200~1000
<200
其他粘土
(铸型用粘土)
矿石(万吨)
≥1000
200~1000
<200
(砖瓦用粘土)
矿石(万吨)
≥2000
500~2000
<500
(水泥配料用粘土)
(水泥配料用红土)
(水泥配料用黄土)
(水泥配料用泥岩)
矿石(万吨)
≥2000
500~2000
<500
(保温材料用粘土)
矿石(万吨)
≥200
50~200
<50
橄榄岩(化肥用)
矿石(亿吨)
≥1
0.1~1
<0.1
蛇纹岩
(化肥用)
矿石(亿吨)
≥1
0.1~1
<0.1
(熔剂用)
矿石(亿吨)
≥0.5
0.1~0.5
<0.1
玄武岩(铸石用)
矿石(万吨)
≥1000
200~1000
<200
辉绿岩
(铸石用)
矿石(万吨)
≥1000
200~1000
<200
(水泥用)
矿石(万吨)
≥2000
200~2000
<200
水泥混合材
(安山玢岩)
(闪长玢岩)
矿石(万吨)
≥2000
200~2000
<200
建筑用石材
矿石(万立方米)
≥5000
1000~5000
<1000
饰面用石材
矿石(万立方米)
≥1000
200~1000
<200
珍珠岩(包括黑曜
岩、松脂岩)
矿石(万吨)
≥2000
500~2000
<500
浮石
矿石(万吨)
≥300
50~300
<50
续表
序号
矿种名称
单位
规模
大型
中型
小型
粗面岩
(水泥用)
(铸石用)
矿石(万吨)
≥1000
200~1000
<200
凝灰岩
(玻璃用)
矿石(万吨)
≥1000
200~1000
<200
(水泥用)
矿石(万吨)
≥2000
200~1000
<200
大理石
(水泥用)
矿石(万吨)
≥2000
200~2000
<200
(玻璃用)
矿石(万吨)
≥5000
1000~5000
<1000
板岩(水泥配料用)
矿石(万吨)
≥2000
200~2000
<200
泥炭
矿石(万吨)
≥1000
100~1000
<100
矿盐(包括地下卤水)
NaCl(亿吨)
≥10
1~10
<1
镁盐
MgCl2/MgSO4(万吨)
≥5000
1000~5000
<1000
碘
碘(吨)
≥5000
500~5000
<500
溴
溴(吨)
≥50000
5000~50000
<5000
砷
砷(万吨)
≥5
0.5~5
<0.5
地下水
允许开采量(立方米/日)
≥100000
10000~100000
<10000
112
矿泉水
允许开采量(立方米/日)
≥5000
500~5000
<500
113
二氧化碳气
气量(亿立方米)
≥300
50~300
<50
说明:
1.确定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依据的单元:
(1)
石油:油田
天然气、二氧化碳气:气田
(2)
地势:地热田;
(3)
固体矿产(煤除外):矿床;
(4)
地下水、矿泉水:水源地。
2.确定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依据的矿产资源储量:
(1)
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气:地质储量;
(2)
地热:电(热)能;
(3)
固体矿产:基础储量+资源量(仅限331、332、333),相当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GB13908
92)中的A+B+C+D+E级(表内)储量;
(4)
地下水、矿泉水:允许开采量。
3.存在共生矿产的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以矿产资源储量规模最大的矿种确定。
4.中型及小型规模不含其上限数字。
第五篇:关于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修订的思考
现行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自1999年颁布实施以来,已经近十年了。按照分类标准而修订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以及17类矿种规范,已颁布六年多了。上一轮矿产资源储量标准的修改,对于推进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
现行的矿产资源储量标准,改变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地质勘查作为国民经济计划体系中的一个环节,由政府包揽一切的理念,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反映了矿产勘查作为商业性地质工作、作为一种市场投资性行为的特征,突出了经济与技术的融合。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作为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意志,促进了勘查与开发的衔接。现行的储量标准也从技术标准的角度,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从过去的指令性技术管理,转变为指导性技术管理,强化了政府对矿产资源勘查的监督管理。
现行的矿产资源储量标准,更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使我国的储量标准由主要参照原苏联国家储量标准,转为逐步与国际上主要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标准相衔接,建立了在矿产资源储量方面与国际上进行对话的技术平台。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的颁布,使我国成为首个与联合国储量分类框架接轨的原“东方”储量体系的国家,对促进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原“东方”储量管理体系国家的储量标准改革,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在历史地看待现行矿产资源储量标准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经过多年来储量标准的贯彻实施,现行技术标准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影响到储量标准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运用和执行。而且,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还在不断推进和完善的过程之中,储量标准作为地质技术标准的改革,必定有一个跟进的过程,有一个认识深化的过程,有一个逐步调整、完善的过程。此外,作为标准,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每经过5~10年的时间,在调研、总结的基础上,应该开展一轮修订。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标准实施情况调研,来自野外地质勘查单位、地质勘查管理部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矿山企业和设计单位,对现行标准提出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多数赞成进行必要的修订。因此,修订现行的矿产资源储量标准,势在必行。国土资源部储量司作出决定,启动新一轮矿产资源储量标准的修订,是完全正确的决策。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现行标准实施过程中所反映的主要意见,还是比较集中的。第一,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所依据的三轴分类,应该简化为两轴分类,其中的f轴,即可行性评价轴,只反映分类所依据的过程,可以隐去,其结果可以由经济意义反映在分类表中,因此可以采用两轴即地质工作程度和经济意义进行分类。第二,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的类别太多,希望减少16个类型的类别数,名称要简单、通俗、易懂,使分类易于掌握和使用。第三,矿产勘查各阶段的厘定,在地质勘查规范总则中不够明确具体,特别是普查阶段更不易把握。另外,从矿政管理和实际运用来看,希望明确各勘查工作阶段相关类别资源储量的比例。第四,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所对应的勘查工程间距,希望能够在规范中明确。第五,关于可行性评价,从目前的管理规定来说,还缺乏可操作性。第六,个别资源储量在现行分类标准中的位置问题:譬如,在开展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之前,各勘查阶段所圈定的表外矿量,没有分类的位置。再如矿山生产勘探中,三级矿量的分类位置是否给予考虑等。第七,工业指标的确定和运用问题,希望明确工业指标的管理规定,及时修订矿产工业指标,说明一般工业指标使用的范围和要求。
从调研中,对修改的意见取向来说,可以大致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加快与国际上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惯例接轨,有利于促进矿产勘查领域的对外开放,使我国的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与国际全面接轨,使我国的矿产资源储量标准得到国际上有关协调机构的认可,有助于我国直接进入国际地质勘查领域工作,并得到相关机构的认可,包括对我国地质勘查胜任者的认可。另一类认为我国的矿产资源储量规范标准,是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有适合我国国情的特色;从勘查领域工作效果来讲,我们的工作成果并不逊色于发达国家的勘查水平,所以不必向发达国家的勘查标准看齐。还有一类,即介于上述两种意见之间,即有限度地与国际上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相衔接。这是大多数的意见。
从我国地质勘查工作发展的历史来看,考虑矿产资源储量标准的改革进程,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标准体系,既不能照搬国外的“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也不可能保留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标准,两者之间的空间是需要我们探索的领域。要认真地鉴别过去的规范中有利于深化地质勘查工作改革、保证和促进提高勘查工作成果质量的部分,对这些应予以保留。同时,国际通行的规则中与我国矿产资源勘查领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吻合的,就是我们应该消化吸取的,这可能是这一轮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修订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