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09:5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检验科的质量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检验科的质量管理》。

第一篇:检验科的质量管理

检验科质量管理

一、检验科质量管理要求

1.制定科室质量管理的方针和目标

质量管理方针是实验室开展质量管理的“纲”,是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出发点。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对内明确质量方向,激励员工的质量责任感;对外是科室管理者的决心和承诺。因此,质量方针由最高管理者起草,广泛征求意见,经管理层讨论定稿。向全体员工宣讲,要求每个员工落实到自己的本职岗位上。

质量管理目标是质量管理方针的具体化,管理者应将与质量关键要素有关的目标及其对所作的承诺写成文件。要求既有先进性,又有可行性,便于实施和检查。质量目标分近期(一年内)和远期(三年或五年)目标,要求至少订出近期可控制、检查的目标,如检验报告差错率、事故率和报告及时率等。

2.建立科室质量保证的组织结构

把质量职权合理分配到各个层次及部门;明确规定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具体职权,建立起集中统一、步调一致、协调配合的质量保证职权结构。组织结构可以用结构框图予以公示。

3.建立科室质量管理的程序性文件

程序性文件是科室人员工作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明确规定从事与某一程序性文件对应的工作,应由哪一个部门去做,由谁去做,怎样做,由谁来协助,应用何种样品、试剂、设备,在何种环境条件下去做等。文件应实事求是地反映科室客观工作情况,不能照搬人家的文件。同时,文件一旦制定,任何人均不能违反相应的程序。

质量管理程序性文件内容包括从检验申请单受理,采集样品,样品接收及处理,检测前仪器校准,试剂校准,校准品准备及定标,质控品的放置,样品检测,数据处理,报告编制和签发,检验结果报告后的信息反馈,患者投诉及处理等均应制订相应文件、操作规程、手册或作业指导书。

4.检验标本从采集到检测后的保存,实行唯一性标识,防止标本差错。5.检验项目的测定方法,应采用公认的方法,国家或国际标准中已发表的方法。若采用教科书、科技论文、专业期刊杂志上发表的方法,应对方法学作评价,或通过实验室间的比对,实验室内的比对,重复性试验等,确认所用的方法是有效的。要有测定方法选择的原始记录备查。在一个实验室,同一检验项目有不同的方法或仪器检测时,必须有相似的结果。

6.新购或故障修复后的仪器,在用于检测标本前必须经过校准。要有仪器校准、使用、维护及修理的原始记录。

7.使用的试剂、标准品、质控品、校准品等需经国家有关部门监测批准的合法、合格的产品。标准品还应可以溯源到国家或国际基准,或是国家标准参考物质。所用的标准品、校准品、质控品、试剂等应有原始记录,不准使用不合格或过期、失效的产品。

8.工作人员上岗前应作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应建立人员工作业绩档案,反映人员工作能力(包括咨询服务能力)等。

9.建立和实行检验报告审核与签发制度

审核检验报告应由资深、熟悉业务的人员进行;由部门业务主管签发报告;报告的单位要符合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10.开展室内质量控制

要有原始质控数据、质控图和室内质控记录。质控记录应有责任人的签名及具体时间。

11.参加本省及国家的实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12.要有临床反馈信息、患者投诉的登记和处理情况的记录。必须有措施保证听取患者投诉,进行调查和处理。如投诉情况属实,应制订纠正措施。

二、室内质量控制

一、室内质控的基本要求

(一)使用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批准和注册登记的仪器、试剂盒和检验系统,实验室应遵守制造商对质控的要求和说明。如使用制造商规定的校准品和校准方法进行校准等。

(二)质控品(校准品)必须与患者测定标本等同进行检验。

(三)检验结果报告前,质控品的结果必须达到实验室设定的接受标准。

(四)使用实验室自己开发的方法或自己修改的方法,必须建立相应的质控措施。包括选择和确定质控品的数目、来源、类型及测定的频度,并建立在一次操作中决定是否接受检验结果的质控规则。

一次操作是指在这一段时间内,仪器和检验系统的准确性与精密度是稳定的。一次操作的时间不能大于24小时,或小于制造商建议的时间。对每一个方法,实验室都应使用校准品或/和质控品来监视分析过程的稳定性。

1.定性检验:在检测患者标本的一次操作时,应含有一个阳性和一个阴性的质控品。

2.定量检验:每一次操作至少要进行一次质控测定。每次应包括两个不同浓度的质控品或/和校准品。

3.抗原抗体测定的方法,每一工作日必须用证实的阳性或阴性质控品来评估测定的质量。如果方法中包括提取步骤,最好用被测定的靶物质作为质控品。

4.如果得不到校准品或质控品,应设立一个取代方法来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

(五)室内质控品使用前,都要通过重复检测来确定每批号质控品在本实验室的统计学参数,如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

1.定值质控血清的值,可用作室内质控的靶值,但要保证所定的值和所用的方法学与仪器相匹配,并被实验室所证实。定值质控血清的靶值,在进行室内质控时,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实测情况作一定的修正。

2.未定值质控品,应通过同时检测校准品或已有统计学参数的质控品,建立起未定值质控品的统计学参数。

(六)注意试剂和供应品的质量检查,如:

1.必须检查每一批号的试剂,纸片,染料,抗血清,细菌鉴定卡等是否合格。2.每一工作日,必须检查染色(呈色)物质的反应性,以保证出现预期的染色(呈色)反应。

3.使用荧光反应时,必须检查荧光色素的阳性或阴性反应。

4.细菌培养要检查每一批号培养基的无菌性,以及培养基支持微生物生长的能力,如培养基选择或抑制能力,生化反应能力等。如果使用制造商供应的培养基,应检查其质量是否可靠。同时,实验室应遵守制造商的使用说明并对检验结

果负责。

(七)实验室应有纠正措施,以维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下述情况(不限于)时,实验室必须将纠正措施记录并写成文件:

1.仪器或检测系统未达到所规定的操作性能时; 2.检验结果在实验室结果的范围之外;

3.所提供的检测方法的参考范围对本实验室的检验对象不合适时;

4.质控和校准的结果未达到实验室确立的接受限,此时,应对不能接受的那次操作的所有检验结果或是上一次可接受检验以后的检验结果进行评估,要决定检验报告是否受到不利影响。

(八)当实验室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验并报告结果时,应考虑受检者的利益,要决定是否发出此耽误的检验结果,并通知有关人员。

(九)如发现发出的检验结果有错误,实验室必须: 1.立即通知申请检验者或使用此错误报告者;

2.立即向申请检验者或使用此错误报告者发出纠正过的报告,同时收回原错误报告,并与纠正报告的副本一起保存一年。

(十)室内质控必须按要求实行原始记录,并保存适当时间。

二、开展室内质控前的准备工作

(一)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

每个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应对质控的重要性、基础知识、一般方法有较充分的了解,并在质控的实际过程中不断进行培训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质控工作的技术骨干。

(二)建立标准操作规程

实施质控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操作规程文件(SOP)做保障。

(三)仪器的检定和校准

对所用计量仪器、量具等要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对仪器要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校准,要选择合适的(配套的)校准品,如有可能校准品应溯源到参考方法或/和参考物质。对不同的分析项目要根据其特性确定各自的校准频度。

(四)质控品的选择

质控品是保证质控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按质控品的物理性状,分冻干质控品、液体质控品和混合血清等;依据有无测定值分定值质控品和非定值质控品。实验室可根据各自的情况选用一种作为室内质控品。

(五)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1.严格按质控品说明书操作;

2.冻干质控品的复溶要确保所用溶剂的质量;

3.冻干质控品复溶时所加溶剂的量要准确,并尽量保持每次加入量的一致性;

4.冻干质控品复溶时应轻轻摇匀,使内容物完全溶解,切忌剧烈振摇; 5.质控品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保存,不使用过期质控品; 6.质控品应和患者标本同样条件下进行测定。

(六)临床化学质控血清一般技术要求

1.总体要求:质控血清应能在不同方法之间获得其组分的可比较的标定值。质控血清应尽可能与人血清样品一致,减少基质效应。调制物(如添加的代谢物及酶制品等)应尽可能的纯,反应速率尽量与人血清一致,并考虑合理的成本。

2.包装瓶:应坚固耐用,运输过程中不易破损,材料应为玻璃或惰性塑料,最好棕颜色,平底瓶应有牢固的瓶塞而又不需任何工具就能打开瓶塞。瓶塞应密封并有盖,要易于开启及盖上。

3.技术要求:

(1)质控血清应满足质控基本要求,绝对不能含有变性的物质(如蛋白质、酶),用湿化学分析法没有或只有很小的基质效应。

(2)制备质控血清的材料最好来源于人血。

(3)保证质控血清中不含HIV1/2抗体,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及其它感染源。

(4)质控血清应包含室内质控所需项目,浓度分别为参考值、病理值、医学决定水平等。

(5)添加剂和调制物的数量应尽可能的少。所有添加剂和调制物应有文件记录,包括:类型、来源、含量和纯度;不能加入稳定剂和非生理性缓冲液;反作用剂和其他添加剂应在生理水平。

三、室间质量评价

一、室间质评的含义

室间质评是将实验室的性能与其同等组和/或参考实验室进行比较而对其进行评价的过程。其目的是相互校正各参加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室间质评不仅可用于定量测定的分析项目,也可应用于定性测定的结果,如微生物的鉴定,血型及细胞鉴定等。所以,临床实验室可以利用室间质评作为实验室质量改进的工具。

室间质评仅评价标本检测的分析阶段,而不包括检测过程分析前和分析后阶段的活动。室间质评的结果会受到病人检测过程中无关因素的影响,如室间质评样品的制备、基质效应、书写功能、统计方法评价的选择以及同等组的定义等等。因此,使用室间质评作为评价实验室质量唯一的手段是不恰当的。室间质评仅是确定实验室质量的一种方法,且实验室质量不应是唯一依赖室间质评的结果。

室间质评活动在我国通常由卫生部及各省、市临床检验中心负责实施,作为卫生行政部门一种检查手段,定期(一季度或半年)进行。

实验室偶尔会有不及格的室间质评结果。不及格的室间质评结果可以揭示出标本处理不当,或其它指征无法揭示的分析过程。应充分研究每一个不及格的结果来最大限度地提供纠正问题的机会。不论何时,应尽可能利用从不及格结果中获得的信息来预防在以后出现类似的问题。

二、室间质评的方式

(一)定期发放质控物调查。这是我国临床检验中心至今所采用的方式。其做法是临床检验中心向所有参加室间质评的单位定期发放质控物,各实验室接到室间质评样品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按常规测定程序予以检测,将测定结果按规定的格式填入室间质评报告单,在规定的时间内寄回临床检验中心。临床检验中心根据各单位返回的检测报告,整理统计分析,评价(评分)检验质量,观察各项结果与靶值的偏离程度,然后将室间质评的结果及建议反馈各参加单位。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省时、省钱、范围广。但缺点也显而易见,由于执行不规范,不按

常规程序检测,往往不能反映真实水平。

(二)不定期、事前不通知、临时派员到现场抽检的形式。这种方式费时、费钱,但可以了解真实情况,起到检查、监督的作用。

(三)由组织室间质评的机构,安排专业人员对参加室间质评的实验室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帮助寻找失控原因,给予具体指导,现场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对参加室间质评活动不久,缺乏经验或相对技术条件滞后的单位较为适用。

三、室间质评不及格的原因分析

(一)应审核所有EQA的资料,包括仪器打印结果,操作记录,电脑储存数据,质控记录,仪器功能检查的审核,校准状况,测试标本及抄写结果人员间互相审核等。

(二)引起不及格结果的问题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书写误差; 2.方法学问题; 3.技术问题;

4.室间质评物问题; 5.结果评价问题;

6.经调查仍无法解释的问题等。

使用上述问题分类可帮助调查分析问题。例如,多个不及格的结果偏向同一方向,提示系统误差与方法学问题有关(如不正确的校准,仪器参数设置),或干扰物质(如基质效应)的问题。单个不及格的结果,或多个不及格的结果在平均数的两侧,提示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可能源于技术问题(如手工移液的不精密)或仪器的问题(如不稳定的检测温度,样品、试剂的携带污染,管道阻塞)等。

(三)书写误差或错误可造成单一或多项不及格结果。例如,在填写报告单时仪器、方法、报告单位或小数点位数填写错误;测试结果没有正确地从仪器读数窗口抄写到报告单上,如标本的结果以相反的顺序拷贝等。

(四)方法学的问题可出现在很多方面

1.未能恰当地执行仪器的定期维护,仪器性能不在正常状态(如温度、空白读数、压力、管道堵塞等);

2.不正确的仪器校准; 3.不正确的温浴时间;

4.仪器的数据处理功能问题;

5.自动加样器没有校准到可接受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6.标准物或试剂不恰当的复溶和保存,或使用过期产品; 7.厂家试剂或标准,或厂家规定的仪器设置问题; 8.测定结果不在仪器或试剂线性范围内; 9.样品、试剂的携带污染;

10.对于微生物学检测,不适当的温孵条件,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微生物的不正确鉴定等。

(五)技术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

1.室间质评物不恰当地复溶或复溶后检测时间耽搁; 2.检测仪器上标本放置顺序不恰当;

3.不正确的温度、稀释液,不准确的手工移液、稀释;

4.不适当的质控界限、规则。如可接受范围太宽,结果落在可接受范围内的概率增加,同样会超过及格的EQA限;

5.尽管有不及格的质控结果,仍发出结果;

6.形态学误差,如细胞病理学筛查误差、错误的解释(血液学、微生物学、细胞病理学等);

7.第二级标本管不正确的标记;

8.免疫血液学方面,如ABO差别没有解决,反应强度没有规定,正确的试剂未加入,不适当的重新悬浮液,阳性、阴性对照物的误差等;

9.微生物学方面,选择不适当的培养基,染色不充分,病情检查特定情况不适当的培养,结果并没有反映当前的分类学,由于实验室常规没有进行微生物的试验导致EQA样品结果不适当等;

10.操作没有按实验室书面规定的程序进行;

(六)室间质评物的问题包括:

1.基质效应:有些仪器与其方法结合的性能会受到EQA样品基质的影响。当实验室使用该仪器与其方法时,却以决定性方法或参考方法平均值或所有方法的平均值进行评价,有可能导致不及格的结果。当分析物以相同组平均值评价时,如少数实验室使用该特定仪器与其方法时,基质效应就会起作用;

2.非均匀性试验物的影响:如装液的变异性,不恰当的混匀或冻干品不一致的加热等情况下,在参加者中将有很高的变异系数;

3.样品细菌污染或溶血(免疫学、血液学检测);

4.特定的微生物学:无活性样品,样品没有代表性,特定免疫血液学反应,抗体可检出,但不能识别。

(七)室间质评评价的问题包括: 1.同组(分组)不适当;

2.不适当的靶值,如非均匀性的测试材料,或保留的异常值;

3.不适当的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太窄,如对高精密度的方法采用±2s单位,用于临床实用性需求,可接受的范围太窄;

4.EQA提供不正确的数据输入等。

(八)对不及格的EQA结果调查后仍无法解释的问题,当已排除了所有可识别的误差后,单个不及格的结果可能来自随机误差,特别是当重新检测时其结果是可接受的,这种情况下,不应采取纠正措施。

如果两个或多个结果不及格,且两个结果偏向一侧,则更可能是系统误差(偏倚)。重检的不及格结果分散在平均数的两侧提示实验室方法不够精密。

四、操作手册的制定实验室所用的检验方法都应建立操作手册,手册应符合实际工作情况,并为操作人员所熟悉和遵守。

操作手册制订工作量很大,应发动群众,可按工作岗位分到每个人负责编写,写好初稿后,召开小组会议逐一讨论、补充、修改,直至大家统一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为止,最后由科主任审查、批准、签字后执行。这样做能使人人都知道操作手册,成为科室的技术法规,人人必须遵守。

操作手册包含的内容:

1.标本收集和处理的要求、标本运送和管理程序、标本拒收的标准;

2.检测方法的每个操作步骤,包括检测的计算和结果的解释;

3.用于检测的溶液、标准品、质控品、试剂、染色液和其他试剂的配置; 4.校准和校准验证的方法(各个步骤); 5.检测结果的报告范围;

6.室内质控的规则(各个步骤)和失控限;

7.当校准后质控结果达不到实验室可接受标准时应采取的纠正措施; 8.方法的局限性,包括干扰物质; 9.参考范围;

10.生命危险的“紧急值”或“恐慌值”的报告规定;

11.为保证试验完成前标本的完整性,标本储存的条件及防腐的标准; 12.当测试系统故障时,应采取的补救措施。注:(1)操作手册必须由科主任批准、签字并注明日期。如果科领导改变,手册须有现领导再批准、签字和注明日期。

(2)操作手册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有问题或方法改进时,手册须重新编写,经科主任批准、签字后执行。旧手册归科室存档。

第二篇:检验科质量管理

医院检验科检验质量管理制度

一.必须把检验质量放在首位,普及提高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理论知识,使之成为每个检验人员的自觉行动。同时,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和临床检验中心的要求,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ISO17025)》要求,全面加强技术质量管理。

二.建立和健全科、室(组)二级技术质量管理组织,适当安排兼职人员负责检验科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管理内容包括:制订目标、计划、指标、方法、措施、实施检查、总结、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定期向上级报告。

三.各专业实验室要制订质控制度,开展室内质控,做到日有操作记录,月有小结、分析,年有总结。发现失控要及时纠正,未纠正前停发检验报告,纠正后再重检、报告。

四.加强仪器、试剂的管理,建立大型仪器档案。新引进或维修后的仪器须经校正合格后,方可用于检测标本。

五.及时掌握业务动态,统一调度人员、设备,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保证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

六.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类人员职责,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七.做好新技术的开发和业务技术的保密工作。

八.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努力提高质评水平。

九.制订技术发展计划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检查。

第三篇:检验科质量管理

检验科的质量管理

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层是检验科质量管理的决策和管理机构,由检验科主任及指定的授权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对实验室的质量体系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实验室按照建立的质量体系有效的运转。检验科主任为检验科的第一责任人。

一、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负责全科质量体系运作的具体实施。

2、负责全科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评审的具体实施。

3、负责科室外部评审的具体实施。

4、负责指导和监督全科质量保证工作的实施,并负责质量保证方面的继续教育、科研、和教学工作。

5、负责科室质量保证工作的具体实施。

6、负责科室室内质量控制的日常工作,并对质控结果进行评价、分析、总结。

7、负责科室室间质评的具体工作:包括质控品的发放、质量评价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8、负责科室质量持续改进方案的制定与落实。

9、质量管理会议记录及落实情况。

10、XX负责临床检验室、骨髓检验的质量控制;XX负责生化室质量控制;XX负责细菌组的质量控制;XX负责急诊室的质量控制;XX负责血库的质量控制。

三、质量管理内容

1、各专业实验室根据区有关规定,开展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并制定有关措施。对室内质控应每日有总结,有质控日记,对失控情况有纠正方法,有预防性措施,对于目前尚无完整的室内质控体系的实验室,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室内质量控制体系。

2、各专业实验室必须参加室间质控活动,对每次质控评价应有记录。

3、计量仪器应定期校正,每年一次。

4、大型分析仪器必须专人负责,有使用、维护、维修记录。

5、不得使用过期、无批准文号的劣质试剂,进货统一由科室管理,自配试剂须严格校正后方可使用。

6、必须建立完整的操作程序,并应严格按程序执行。

7、当日发出的全部检验报告单须经严格审核后方可发出。

8、科室在完成严格的室内、室间实验质量控制体系的同时,应逐步建立全面质量控制体系,对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等纳入严格的管理之中。

9、急诊检验应严格按照急诊制度执行。

10、试剂厂家更换后,为确保试剂更换后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必须作重复性、稳定性、灵敏度检查并作比对试验,并有书面记录。

四、临床检验质量管理要求

1.临床检验工作人员要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理论和具体方法。

2.建立健全的临床检验室的科学管理制度。

3.临床检验的一切操作要做到规范化、程序化。

4.依照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认真做好检验标本的收集、采集和送检。

5.对有计量标准的各件仪器、器皿必须经过校正标定,合格后方准使用。血细胞计数仪、血红蛋白仪、尿液分析仪要定期调试、校正,同时,以血、尿液质控物作对照。

6.认真开展临床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1)临床检验中,应对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尿蛋白定性、尿糖定性、酮体及胆

红质定性等项目实行质量控制,逐渐扩大质量控制项目。

(2)对尿蛋白定性、尿糖定性、酮体和胆红质定性等试验,要用尿液质控物对每个专业人员进行质量考核,使每个专业人员的质量标准达到要求。

7.在认真开展室内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必须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比活动,对成绩优秀者由省临检中心推荐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评价。

8.对检测操作中出现的失控“脱靶”项目,要停止报告,查找原因,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再作正确报告。

9.定期对质控工作进行总结,对质控不合格者,责令其整顿,限期改正。

五、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要求

1.临床生化检测人员必须掌握本专业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2.建立健全临床生化检验室的科学管理制度。

3.临床生化检验各项操作要做到规范化、程序化。

4.认真做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检验标本的收集时间、采集方法及送检过程必须符合生化检验要求。

5.对各件检测仪器、器皿如加样器、加液瓶、各种吸管、容量瓶必须定期进行功能及质量检测并在标定后使用,对酸度计、分析天平等测量仪器,须经常进行功能监测并定期送计量部门测定。

6.按要求使用统一供应的商品试剂,如各种标准液和生化检测试剂,减少各项参考值的误差,以促进检验方法的统一和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7.统一按照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推荐的各项生化检测方法,如没有统一推荐方法的,要求选择精密度、准确度、敏感度较高的检验方法并须经方法学评价和对比试验,使之符合要求。

8.按卫生部规定和要求,认真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工作,对每项控制项目,须测出O.C.V.和R.C.V.值,R.C.V.值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9.在开展室内质控的基础上,必须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对成绩优秀者由省临检中心推荐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评价。

10.当工作质量失控时,应立即停止该项报告,查找原因,待纠正失控后再报告。

11.定期对室内、室间质控工作进行总结,各质控单位要逐级接受监督、检查,对质控不合格者,吸取经验教训,限期改正。

六、免疫血清检验质量管理要求

1.临床免疫血清学检验专业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质控的理论和方法。

2.建立健全免疫血清检验的科学管理制度。

3.做到临床免疫血清检验的各项操作规范化和程序化。

4.认真做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检验标本的采集时间、方法和送验过程,必须符合免疫血清学检验的要求。

5.实验用的诊断血清、抗原和致敏血球、胶乳试剂等生物诊断试剂,要使用商品供应制品,购进后须经阳性和阴性标本对照试验,符合质量要求后,方能应用。

6.检验试验中心须设阳性和阴性的对照盐水或稀释液的对照,以监测质量,对某些低滴度的阳性结果,必要时用中和试验证实后,方可出正式报告。

7.检测中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结果时,须停止报告,及时查找原因。

8.在开展好室内质控的基础上,必须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对成绩优秀者由省临检中心推荐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评价。

9.免疫血清的质控工作要定期进行总结,各质控单位的工作,要逐级接受监督、检查、对质控不合格者,应吸取经验教训,限期改正。

七、临床细菌学检验质量管理要求

1.临床细菌检验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2.建立健全临床细菌检验的科学管理制度。

3.做到临床细菌检验的各项操作规范化、程序化。

4.认真做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细菌检验标本的采集时间、部位、容器、方法及送检过程,必须符合临床细菌检验要求。

5.实验用的各种玻璃器材必须无菌,仪器及玻璃器材的性能、质量必须经常进行监测,如对培养箱、干燥箱、水浴箱、高压灭菌器、厌氧培养箱等仪器必须进行调温、恒温、高压灭菌效果等质量监测。

6.实验用的试剂、药敏纸片等必须经质量监测,并须使用统一供应的商品试剂。

7.在开展室内质控的基础上,必须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空间质评活动,成绩优秀者由省临检中心推荐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评价。

8.工作质量失控或可疑失控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待纠正后,再发报告。

9.定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细菌检测的质量,逐级接受监督、检查,对质量严重失控者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改进。

八、骨髓检验质量管理要求

1.骨髓检验人员必须掌握骨髓检验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2.建立健全骨髓检验的科学管理制度。

3.做到骨髓检验的各项操作规范化、程序化。

4.认真做好骨髓室的室内质量控制,骨髓检验的标本采集时间、方法、部位、容器及送检过程,必须符合要求。

5.实验用的各种玻璃器材必须清洁干燥,仪器性能、质量必须经常检查、检测,保持良好状态。

6.实验用的试剂应使用商品供应制品,购进后须经阴阳性标本对照试验,符合质量后方可应用。

7.检测中心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结果时,必须停止报告,及时查明原因。

8.在开展室内质控的基础上,根据省临床检验中心的要求参加室间质评活动。

9.定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检验质量,逐级接受监督、检查,对质量不合格者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改进。

九、质量检查内容质量管理小组人员定期对各科室检验质量进行检查、促改。

1、临检、急诊检验

1.1.报告单及时,有记录可查:查急诊化验登记及收发时间。

1.2.内部审核制度落实:查病历中急查生化项目、尿常规、血常规、血型检测有无双签名。

1.3.血常规质控:查质控图或当月质控记录,失控分析记录。

1.4.尿液质控:查每月尿质控品原始检测记录,失控分析记录。

1.5.交接班制度完善:查交接班记录本内容及双签名。

1.6.血常规异常复核:白细胞分类,查登记本,有否祥尽记录。

2、生化检验

2.1.质控:高低值质控,查原始资料,每月RCV应小于国家推荐的RCV,失控分析记录。

2.2.仪器使用及保养记录。

2.3.生化检验项目SOP文件。

3、免疫检验

3.1.质控:HBsAg阴、阳性对照;质控图及原始记录。

3.2.操作规范:查酶标仪打印记录和结果登记表。

3.3.免疫检验项目SOP文件。

4、微生物检验

4.1.操作规范:查检验工作单,检查原始登记。

4.2.初步报告制度:查原始登记。

4.3.微生物检验SOP文件。

5、血库工作

5.1.发血核对制度:查血液入出库登记(有无取血、发血双方签名),合血登记双签名。

5.2.储血冰箱消毒、培养规范:查原始记录。

5.3.血型鉴定及交叉合血报告规范:查原始记录。

5.4.成分输血率及输血适应症达标。

6、科室管理

6.1.检验记录规范

6.2.参加室间质评

6.3.室间质评成绩

6.4.各项管理制度完善

质量管理会议记录

第四篇:检验科试剂-检验科质量管理- 文档

检验科试剂-检验科质量管理-

检验科是医院进行医学检验,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可靠信息和科学依据的医技科室。近十多年来。

我国各级医疗单位的检验科发展很快,实验室条件普遍改善、仪器自动化、试剂商品化、检验人员的素质和检验质量稳步提高,所有这些均使检验科的医学检验出现了向检验医学发展的根本性变化。与此同时,由于社会进步、科学的发展、医院间的竞争,又向检验科的检验工作提出了快速、微量、优质、高效的新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检验科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一、检验科的管理制度

保证检验科的检验质量,必须有一个全面的、完善的管理制度,至少有以下规章制度

(一)检验工作制度

1.全科人员应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上班后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检验单由医师逐项填写,要求字迹清楚,目的明确。急诊检验单上注明“急”字。

3.收到标本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标本不符合要求的应重新采集。对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管。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下班前发出报告。急诊检验标本随时做完随时发出报告。

4.遵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化操作,认真做好每项检验工作。5.要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作好登记。

签名后发出报告。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或可疑时,主动与临床科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院外检验报告,应由主任审签。

6.特殊检验标本发出报告后保留24小时,一般标本检测后和用具一样立即消毒。

7.为保证检测质量,应定期检查试剂和校对仪器的灵敏度。定期抽查检验质量。耐心听取医师和病人的意见,妥善处理。

8.建立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制度,开展室内质控,并积极参加室间的质量评价活动。

9.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和体检工作。配合临床。引进新技术,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更新。

10.做好菌种、毒种、剧毒试剂、易燃、安全保卫、清洁卫生、试剂管理、仪器管理、输血管理、信息反馈、经济核算等制度,保持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1.必须把检验质量放在首位,普及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知识,使之成为每个检验人员的自觉行动。

2.建立健全科组二级管理组织,并配有兼职人员负责管理。管理内容包括:目标、计划、指标、方法、措施、检查、总结、效果评价及反馈,定期向上级书面报告。

3.各专业实验室应按照省检中心的有关规定开展室内质控,制订相应的措施,做到日有记录、月有小结、年有总结。有原始记录及质控图。对失控情况应及时纠正,未纠正前停发报告。

4.各专业实验室应必须参加临检中心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努力提高质评成绩。

5.加强人员培训及仪器、试剂管理。建立仪器档案。

(三)急诊检验

1.急诊检验的要求

检验人员接到急诊检验单后。要迅速及时地采集标本,及时入行检验,准确地报告检验结果。检验科可根据急诊工作的实际需要,配备专职急诊检验人员,从事急诊检验工作。

(1)急诊检验由各科临床医师根据急诊病情需要,填写急诊检验单。

由护士、工人或病人家属急送化验室,也可用电话或传呼告知急诊检验值班人员。

(2)急诊检验人员接到急诊检验单后,必须在5分钟内将标本采集完毕。血常规标本由检验人员采集,难以行动的病人。

由检验人员到床边采集。静脉血由护士采集,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胃液由医师采集。粪便、尿液等由护士、工人或病人家属连同检验单一起送至急诊检验室。

(3)急诊检验值班人员接到标本后,必须先检查检验标本是否符合要求。

而后进行检验并及时报告检验结果。(4)急诊检验值班人员将急诊检验结果报告单及时送检医师或电话告知送检病区,由送检病区的护士或医师记录结果,其检验报告单应于当日或次日早上交给送检病区。

2.急诊检验的范围

(1)急诊病人。

(2)门诊中的急、危、重病人。

(3)急诊室看察病人病情突然变化者。

(4)住院病人中病情突变者。

3.急诊检验项目

(1)血液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血色素测定,出、凝血时间测定,血型鉴定,血交叉配合试验,疟原虫等。

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2)尿液常规检验:尿蛋白定性试验、尿糖定性试验、酮体测定、尿沉渣镜检、尿胆红素定性试验、尿胆元试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3)大便常规检验:粪便理学检验、涂片镜检、潜血试验等。

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4)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检验:理学检验、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蛋白定性、糖定性或半定量。涂片法作细菌检查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5)生化检验:钾、钠、氯、糖、肌酐、尿素氮测定,淀粉酶测定。胆碱脂酶测定,血氯分析,脑脊液蛋白、糖、氯化物定量测定,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6)胃液的毒物分析:如巴比妥类。有机磷类的毒物测定,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7)其他,根据临床需要,由临床科室与检验科商定。

(四)安全管理制度

1.医院检验科必须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2.专人保管易燃、易爆和剧毒化学药品,建立易燃、易爆、剧毒化学药品的使用登记制度。

3.易燃、易爆药品的贮存。要求有专用的危险品库,并符合危险品仓库的管理要求。

4.普通化学试剂库设在检验科内,要专人负责。并建立试剂使用登记制度。

5.各种电器设备,如电炉、干燥箱、保温箱等仪器,以实验室为单位,由专人保管。并建立仪器卡片。

6.使用煤气的实验室,要防止中毒或失火事件的发生。

7.上班时检查科室有无异常,下班前关闭好门窗。有不安全现象应立即报告医院保卫科。

(五)感染管理制度

1.各种检验标本的收集、送检,必须有统一的容器留好。

不得外溢和污染。2.静脉采血、指尖采血。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采血针,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便、尿标本一律用一次性便盒、尿杯。

3.已检验的标本,必须先经消毒、灭菌或相应措施处理后,方可弃去或焚烧。细菌培养用的废弃标本(含各种培养基和培养物)必须经消毒或高压灭菌后弃去。

4.检验科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必须经消毒处理后集中,按规定处置。

5.工作台上、放有检验标本或其他传染物品的冰箱、冰柜内不得存放食物。

6.工作人员下班前必须用肥皂水清水洗手。

7.工作台面、被污染的地板应用过氧乙酸或漂白粉消毒液擦洗。实验室定期用紫外线消毒。

(六)值班制度

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因工作需要等暂离值班室时,应标明去向。

2.认真做好值班室的检验工作。急诊优先,做到快速、准确、服务优良。

3.值班期间遇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向医院总值班汇报。以求妥善处理。

4.下班前做好签收标本的工作及交班记录,办好交接班手续,搞好清洁卫生。

5.值班人员如有擅离岗位或失职行为应严肃处理;如做好事应表扬或奖励。

(七)仪器管理制度

1.操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事业心,熟练掌握有关仪器的性能,严格遵守仪器的操作规程,熟练地进行操作。

2.仪器实行专人专机,使用前应检查是否完好、功能是否正常,操作中若发现异常或故障,应立即向科主任汇报。不能擅自乱**修,按照正常渠道入行检修。使用后须检查仪器并恢复原位,清理好试剂、操作台,做好使用、维修记录。

3.仪器与仪器资料不分离,便于随时查阅。仪器室内应有简明操作规程。

4.进修实习人员原则上不能独立使用本仪器,必要时,应在指导老师严格指导、监督下进行操作,并由指导老师负全部责任。

5.做好仪器室的安全、清洁工作、严禁在仪器室内吸烟、进食或接待客人。外来参观人员须经医院或科领导同意方可接待。

6.保管人员应定期检查及纠正各种仪器的指标。天天了解仪器的运转情况、试剂的使用情况;检查仪器的整洁、安全、水源、电源情况。努力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7.检验得意忘形任应经常了解、检验仪器室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8.选购仪器由专业人员、检验科主任会同医院分管领导,经多方考察了解后。按正常渠道进货,并建立仪器档案,检查、登记入帐。仪器报损也应按医院规定手续办理。

(八)试剂管理制度

1.各专业实验室应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从节约的原则出发,每日向科主任早报所需试剂,列入请购单内。由科主任负责处理。

2.科内确定由专人负责试剂管理,协助科主任做好请购、登记入库、领发、保管、清点盘存、报废等工作。

3.所有试剂的请购、进货均由科统一管理,做到来源渠道正规,货物正常。有批准文号,有生产日期和供货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4.各专业实验室应做好本室试剂的请购、使用、保存、检查工作。防止浪费、变质、过期,如有发现应及时处理。

5.剧毒试剂必须由科室统一保管,存放于保险箱内或双门双锁。由科主任和负责保卫的人员负责,使用时,应有两人在场并做好使用记录。易燃、易爆试剂遥离水源、火源,存放于沙堆内。强酸、强碱试剂也须妥善保存。

(九)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1.建立检验工作查对制度,包括:采集,收集标本、化验单的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检验标本的质量和量;检验时的项目、所用的试剂、编号;检验结束时的检验结果、登记;发报告时的科别、病房。

2.要做过细的工作,严防检验标本丢失或损坏,尤其是脑脊液、心包液、骨髓、胸腹水液等重要标本,收到后应立即登记并检验,防止漏检、错检;生化、免疫检验标本验后应保留24小时,输血标本应保留三天以上;防止在工作中,特别是离心沉淀时损坏标本;防止仪器错用、试剂错配、错用及计算错误;防止定错或错报血型及交叉配合试验等等。

3.建立检验标本难收制度。病区送检验的检验标本和化验单应经检验科有关人员验收、签名,发现有不合要求的标本或与化验单不符的标本应当即退来回。并要求重送。

4.发现差错应及时向专业组长及科主任报告。力求妥善处理,并登记入册。发现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后,立即组织抢救,并报告医务科、院领导,对重大事故,应做好善后工作。

5.对已发生的差错事故,科主任应视不同情况对有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严肃处理。

6.科主任及专业组长加强对差错事故的防范管理及对检验人员的安全医疗教育,经常检查、分析,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十)信息反馈制度

1.建立检验差错事故及检验信息把握意见登记制度、分发检验科信息反馈卡。凡有反馈意见或差错事故应及时登记。

2.检验人员应虚心听取病人及家属的意见。做到暖心、耐心。

3.科主任及全科人员应冷静对待病人和家属的意见、临床科室的反馈信息。分析情况。

作出妥善处理。必要时,应进行复查。

(十一)输血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卫生部《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输血工作应纳入本地区血液三统一管理。不得自找血源、自采、自供血源。

2.临床需要输血、配血、应由医师逐项填写好申请单,由护士或工人连同受血者之血2毫升,提前一天送交全血室或血库。需要新鲜血或成分血,应提前三天通知输血室或血库。抢救用血,随即定型、配血。

3.血型鉴定及交叉配合试验完成后,仔细填写检验报告单并详细核对结果。同时,保留标本三天以上。

4.临床采血时。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严防采错血标本,工人送标本应严防损坏或污染。

5.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并做到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病人如有输血反应,应立即分析原因,如疑血型定型及交叉配血问题,应及时进行复查、处理。

6.血库或输血室应定期用紫外线消毒。严防输血感染。

二、检验科质量管理

(一)临床检验质量管理要求

1.临床检验工作人员要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理论和详细方法。

2.建立健全临床检验室的科学管理制度。

3.临床检验的一切操作要做到规范化、程序化。

4.依照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认真做好检验标本的收集、采集和送检。

5.对有计量标准的各件仪器、器皿必须经过校正标定,合格后方准使用。血细胞计数仪、血红蛋白仪、尿液分析仪要定期调试、校正,同时,以血。尿液质控物作对照。

6.认真开展临床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1)临床检验中,应对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尿蛋白定性、尿糖定性、酮体及胆红质定性等项目实行质量控制,逐渐扩大质量控制项目。

(2)对尿蛋白定性、尿糖定性、酮体和胆红质定性等试验,要用尿液质控物对每个人进行质量考核。使每个专业人员的质量标准达到要求。

7.在认真开展室内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必须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选活动,对成绩优秀者由省临检中心推荐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评价。

8.按卫生部规定和要求,认真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工作,对每项控制项目须测出O.C.V.和R.C.V.值,R.C.V.值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9.在开展室内质控的基础上,必须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对成绩优秀者由省临检中心推荐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评价。

10.当工作质量失控时,应立即停止该项报告,查找原因。待纠正失控后再报告。

11.定期对室内、室间质控工作入行总结,各质控单位要逐级接受临督、检查、对质控不合格者。吸取经验教训,限期改正。

(二)免疫血清检验质量管理要求

1.临床免疫血清学检验专业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质控的理论和方法。

2.建立健全免疫血清检验的科学管理制度。

3.做到临床免疫血清检验的各项操作规范化和程序化。

4.认真做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检验标本的采集时间、方法和送验过程,必须符合临床细菌检验要求。

5.实验用的诊断血清、抗原和致敏血球、胶乳试剂等生物诊断试剂,要使用商品供应制品,购进后须经阳性和阴性标本对照试验,符合质量要求后,方能应用。

6.检测试验中心须设阳性和阴性的对照盐水或稀释或稀释液的对照。以监测质量,对某些低滴度的阳性结果,必要时用中和试验证实后。方可出正式报告。

7.检测中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结果时,须停止报告,及时查找原因。

8.在开展好室内质控的基础上,必须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对成绩优秀者由省临检中心推荐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评价。

9.免疫血清的质控工作要定期进行总结,各质控单位的工作要逐级接受监督、检查、对质控不合格者,应吸取经验教训限期改正。

(三)临床细菌学检验质量管理要求

1.临床细菌检验人员,必须认识本专业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2.建立健全临床细菌检验的科学管理制度。

3.做到临床细菌检验的各项操作规范化、程序化。4.认真做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细菌检验标本的采集时间、部位、容器、方法及送检过程。必须符合临床细菌检验要求。

5.实验用的各种玻璃器材必须无菌,仪器及玻璃器材的性能、质量必须经常进行监测,如对培养箱、干燥箱、水浴箱、高压灭菌器、厌氧培养箱等仪器必须进行调温、恒温、高压灭菌效果等质量监测。

6.实验用的试剂、药敏纸片等必须经质量监测,并须使用统一供应的商品试剂。

7.在开展室内质控的基础上,必须参加省监检中心组织的空间质评活动,成绩优秀者由省临检中心推荐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 的室间评价。

8.工作质量失控或可疑失控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待纠正后,再发报告。

9.定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细菌检测的质量,逐级接受监督、检查。对质量严重失控者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改进。

(四)骨髓检验质量管理要求

1.骨髓检验人员必须掌握骨髓检验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2.建立健全骨髓检验的科学管理制度。

3.做到骨髓检验的各项操作规范公、程序化。

4.认真做好骨髓室的室内质量控制,骨髓检验的标本采集时间、方法、部位、容器及送检过程必须符合要求。

5.实验用的各种玻璃器材必须清洁干燥。仪器性能、质量必须经常检查、检测,保持良好状态。6.实验的试剂应使用商品供应制品。购入后须经阴阳性标本对照试验,符合质量后方可应用。

7.检测中心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结果时,必须停止报告,及时查明原因。

8.在开展室内质控的基础上。根据省临床检验中心的要求参加室间质评活动。

9.定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检验质量。逐级接受监督、检查,对质量不合格者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改进。

第五篇:检验科质量管理及考核制度

文件编号:LY-JYK-102 辽渔医院检验科

NO 002

第1页,共4页

程序性文件

质量管理及考核制度

版本:第二版,第0次修改

生效日期:2009-09-15

1目的:对检验科各项活动质量进行控制,确保检验工作公正、科学、准确、及时、有效的完成检测,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要。2适用范围: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3职责:

(1)检验科负责人负责编写此工作制度,并负责对实验室其他工作人员的培训。(2)各实验室主管检验师负责监督制度的落实。4内容:

(1)质量管理小组: 1)组成:

组长:程桂卿

成员:张红敏,明丽君 2)工作职责:

a在医院质量控制委员会领导下,制定本科室的检验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b监督、检查检验质量,并且在监督、检查中不断完善检验质量工作计划、具体实施方案。c定期(一个月)召开检验质量管理小组会议,讨论近期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d定期对全体检验人员进行管理质量知识培训,反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检验质量不断提高。

(2)质量控制标准:生化实验室、免疫实验室、临检实验室、爱滋病初筛实验室均采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微生物实验室采用用标准菌株培养的第一代分装后的菌株每月培养一次,监测各培养基及药敏情况。

1)室内质控标准:

a生化检验室失控原则遵循13S、22S、10S规则; b临检实验室失控原则遵循12S规则; c免疫实验室失控原则遵循13S规则;

d爱滋病初筛实验室失控原则遵循13S规则;

e将结果及时绘制到当月的质控图上,发现有曲线漂移,出现趋势性变化、规律性变化等情况时,当天结果可发出,但必须将情况上报本室组长,分析查找原因.2)室间质控标准:

a VIS〈 150为及格,b VIS〈 80为优秀。

C 室间质评结果要求及格,争取优秀。

文件编号:LY-JYK-102 辽渔医院检验科

NO 002

第2页,共4页

程序性文件

质量管理及考核制度

版本:第二版,第0次修改

生效日期:2009-09-15

(3)质量管理:

1)确保检验质量,建立由科室负责人在内的专业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协助、参与科室各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包括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SOP文件的正确执行、与各科室的工作沟通、对下级工作人员及新进人员的培训等工作。每月开质量总结会,针对质量存在的问题或隐患提出改正措施,检查上一次质量考核中提出的改进措施落实和完成情况。

2)重视室内质量控制工作。科室负责人定期检查各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执行情况,检查失控分析及解决情况及原因、质控记录是否完整等情况。

a加强科室工作人员对室内质量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日常的培训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对质控的基础知识、一般作图方法有充分的了解;

b注意培养一些质量控制工作的技术骨干,特别是质量管理小组必须掌握分寸跟踪各工作室质控的过程、结果;

c建立健全仪器的维护、保养、校正规程;

d购进质控品后,质量管理小组亲自参与各工作室质控品OCV、RCV的测定工作,并汇出此批质控品的空图;

e保证室内质控的连续性;

f同批剩余的质控品用注射用水溶解后,分装小包装放入冰箱冰室内保存,一天用一个小包装,避免反复冻融;

g使用前,应使质控品血清彻底融化混均,并达到室温;

工作人员应加强实际分析能力,学会用多种方式,从多方面防止误差,提高质量。3)重视市检验中心室间质评活动情况,是否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是否按规定时间完成,报告是否及时及室间质评成绩。科室负责人检查各工作室室间质评结果分析,真正把室间质评结果作为衡量自己实验室质量的一个砝码。

4)建立建全各种仪器设备使用、保养、维护情况及仪器使用记录。各工作室各仪器负责人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及使用情况的汇报工作。

5)各工作室主管负责本工作室的试剂、药品、培养基等请领、登记、保管等工作,并负责试剂等购入是否及时,有无积压及消耗情况以及相关记录是否完整。

6)各工作室主管负责检查本工作室检验报告的审核情况,检查报告单字迹清楚、有无签名、图章整齐,有无涂改,有无发生错误报告、误发报告及拖延报告情况。7)科室负责人负责检查各工作室的各种记录,交接班情况记录。

8)科室负责人负责检查实验室是否整洁,实验室环境是否符合《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要求,安全措施是否落实,有无不安全隐患。(4)质量控制:

文件编号:LY-JYK-102 辽渔医院检验科

NO 002

第3页,共4页

程序性文件

质量管理及考核制度

版本:第二版,第0次修改

生效日期:2009-09-15

1)检查各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及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和执行情况。是各项检验严格按检验操作规程进行。

a考核各实验室室内质控执行情况,检查失控情况及原因、质控记录是否完整、情况。b考核市检验中心室间质评活动情况,是否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是否按规定时间完成,报告是否及时及室间质评成绩。

c检查各种仪器设备使用、保养、维护情况及仪器使用记录。

d检查各实验室检验标本的采集,收验及不合格标本的处理、特殊标本保存情况。有无标本丢失、保存不当、三查三对及有无标本顺序搞错现象。

e检查各室试剂、药品及培养基等保管是否符合条件、使用是否正确、有无使用过期试剂,购入是否及时,有无积压及消耗情况以及相关记录是否完整。

f检查检验报告审核及审查情况,检查报告单字迹清楚、有签名、图章整齐,无涂改,有无发生错误报告、误发报告及拖延报告情况。g检查各实验室的各种记录,交接班情况。

h检查实验室是否整洁,实验室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安全措施是否落实,有无不安全隐患。2)科内核心组每月按上述内容进行一次各室、各专业的检验质量考核,指明各专业组发现的质量问题、改进措施并写出书面总结。

3)每月进行质量考核的同时,检查上一次质量考核中提出的改进措施落实和完成情况。(5)质量控制达标措施:

1)控制室内质控达标措施

a加强科室工作人员对室内质量控制重要性的认识,要求工作人员对质控的基础知识、一般作图方法有充分的了解;

b注意培养一些质量控制工作的技术骨干,特别是各室组长必须掌握分寸跟踪各室质控的过程、结果;

c建立健全仪器的维护、保养、校正规程; d从市临检中心购置室内质控品,不许外购;

e购进质控品后,各室组长亲自参与各室质控品OCV、RCV的测定工作,并汇出此批质控品的空图;

f保证室内质控的连续性;

g同批剩余的质控品用注射用水溶解后,分装小包装放入冰箱冰室内保存,一天用一个小包装,避免反复冻融;

h使用前,应使质控品血清彻底融化混均,并达到室温;

i工作人员应加强实际分析能力,学会用多种方式,从多方面防止误差,提高质量。2)室内质控失控处理程序

文件编号:LY-JYK-102 辽渔医院检验科

NO 002

第4页,共4页

程序性文件

质量管理及考核制度

版本:第二版,第0次修改

生效日期:2009-09-15

当质量控制血清的检测结果超出±3S范围时,即判断为失控。发生失控情况后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当天该项目的化验报告不可填发,并迅速查找原因、纠正失控情况,必要时复测部分甚至全部化验标本,然后方可填发报告。

a分析原始数据及初步估计失控原因,对全部原始数据(包括标准管、试剂空白或对照管、质量控制血清管及病人标本测定管等)结合近期室内质量控制图和平时的经验进行分析,估计失控原因的大体方向。

b对具体检测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有无特殊情况,如电压波动、试剂不稳、试剂瓶标签脱落、试剂放置位置不符和要求、质量控制血清瓶盖松动、复溶过程异常等,并检查使用的容器、量器是否正确、仪器有无变动、标准品或试剂有无变更生产厂家、批号或接近失效期等,同时复查计算结果。

c通过选择性复查进一步分析判断失控原因和决定处理办法,复查1 失控时使用的质量控制血清

重新打开一瓶相同批号的质量控制血清 3 失控时使用的标准品

重新打开一瓶相同批号的标准品

5少数几个病人标本,最好包括已知病情、近期曾做过该项目检测的病人标本 6 加测一瓶质量控制血清

d若查找不出原因,可更换操作者。

e无论查出原因是哪方面的,对全部标本均需复查,确定误差因素已排除,方可填发报告。3)对室间质评结果不及格的处理程序

a各室组长拿到室间质评结果回执,发现有VIS〉200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迅速分析,查找原因。

b查看室间质控当月的此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图,如室内质控符合要求,分析测定当天有无特殊情况发生,如电压波动、试剂不稳、操作人员自身的原因等等; c观察近期此项目的室内质控结果。

d全科认真总结分析,避免错误的发生。5相关性文件

LY-JYK-101《检验科工作制度》 LY-JYK-103《标本管理制度》 LY-JYK-104《仪器管理制度》 LY-JYK-105《试剂管理制度》

编写者: 程桂卿 审核者:沈连平批准者:任元和 时间:2009-09-13 时间:2009-09-13 时间:2009-09-15

下载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检验科质量管理及考核制度

    文件编号:LY-JYK-102 辽渔医院检验科NO 002第1页,共4页 程序性文件质量管理及考核制度版本:第二版,第0次修改生效日期:2009-09-15 1目的:对检验科各项活动质量进行控制,确保检验工......

    检验科质量管理试题及答案

    质量管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统计学中用来描述数值变量集中趋势的指标是A.平均数B. 标准差 C. 方差D.变异系数 2. 某生化指标在人群中呈正态分布,制定其参考区间常用......

    检验科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修订日期生效日期 检验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与持续改进。 2、根据核心制度及医院要求,制定和完善本科室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

    检验科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刘桂林 成员:李丽芳 许振宇 李雪珍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1、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

    检验科质量管理失控分析制度

    检验科质量管理失控分析制度 目的:检验质量是提高医院诊疗基础,直接指导临床工作。因此,检验质量是生命。 为了保证检验质量地准确性,防止检验结果失控,同时纠正失控结果,特制定此......

    检验科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检验处责任追究制度 (试行) 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保证政令畅通,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性,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机关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结合我处工......

    检验科的质量管理活动总结

    检验科的质量管理活动总结 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层是检验科质量管理的决策和管理机构,由检验科主任及指定的授权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对实验室的质量体系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1.2014年检验科质量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2014年检验科质量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组长:程平 质控小组成员:蒲孝敏、邓兰、林雪梅 为加强检验科质量管理工作,特作如下工作计划: 1、组长负责全科检验质量的监督、检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