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铁线路养修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修改)
高铁线路养修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
实践与探索
自2009年6月起,成都铁路局管内先后开通了遂成线、达成双等多条快速铁路通道,生产模式从“白天到黑夜”、“单线到双线”、“低速到高速”,“天窗修”、“机械修”、“集中修”大量运用,“四新”技术广泛应用,规章制度不断更新,技术标准更高,“速度快、客货混跑、密度大、重载列车”要求高铁轨道线路“零误差、零缺陷、零故障”,对传统养修理念、队伍建设带来巨大冲击。找准在职工队伍素质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高铁线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职工培训工作机制,拓展培训思路,这是确保高铁线路安全的迫切之举。
一、高铁线路技能人才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职工队伍实际文化和技能水平不适应高铁线路养修所需。成都铁路局遂宁工务段于2008年7月成立,现有固定制职工和劳务派遣工两种用工形式,共计2001人。其中1371名固定制职工中384人在初级及以下技能,占到28%,技师90人仅占6%;630名劳务工中90%的都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技能人才严重缺泛、职工队伍实际文化严重偏低在我段显得尤为突出。
2、培养机制不健全。一是拟定制度操作性不强,造成“执行难、难执行”,以前制定的《职工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一体化机制》,由于该制度涉及各工种、覆盖全职工、牵涉各级各部门、考核评比量大周期长,造成操作性不强,执行一段时间后便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达到“以素质决定岗位、以岗位和能力决定收入”的目的。二是从事高铁线路的维修作业人员收入与普速一个标准,加之技能津贴太低和各等级之间津贴差距太小,不能有效激发职工学习积极性。三是素质高低未与任用挂钩。不彻底解决以上三个问题,势必导致缺乏自觉学习的内动力。
3、未建立高铁从业人员选拔和培养制度。一是未建立高铁岗位任职资格条件,未从职业道德、理论水平、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选拔,入口把关不严导致后期培训难提高。二是对高铁岗位未建立必知必会,相对普速还应补充和更新哪些知识模块,否则导致在后期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差。三是对所有高铁从业人员未有培训规划,如何处理工种岗位人员多需要有一个统筹培养安排。四是“基层就是最好的练功场”,要强化车间和班组培训职责,制定车间和班组培训工作标准并督促落实。五是在开展各级各类培训中,必须要到现场实作。
4、软硬实力严重滞后。一是兼职教师自身素质急需提高。我局高铁发展相对较晚,其养护理念、作业标准、作业方式、作业手段、作业技能等方面都与常速铁路有着质的区别和要求,对高铁的养护维修正处在探索阶段,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加之兼职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还处在消化吸收阶段,致使开展的培训针对性和时效性相对较差。二是缺泛高铁岗位标准、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课件),目前,市场上关于高铁方面的书籍理论的多,技能培训方面的少之又少,致使在培训时深感“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三是职工教育投入不足,段、车间和班组的设施设备水平与其他一些站段相比处于严重落后状态。
二、高铁线路养修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以上情况,我段以“总工→职教科长→车间主管教育的副主任→班组学习员”为主线,以“健全体系、创新思路、抓住重点、全员推动”为工作思路,以“严格把关”贯穿培训始终,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和不断总结,形成了较为严密的培养管理体系。
(一)加强基础建设、健全培训体系,是提高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根本保障
1、建立高铁从业人员选拔制度,严把入口关。一是要建立高铁行车主要工种从业人员任职条件,我段高铁从业人员从中专文化且专业对口、中级技能水平及以上、两年现场工作经验、责任心强的职工中选拔。二是要进行任职资格考试,对班组长等关键岗位还要求面试,经理论和实作考试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对高铁安全管理规定、技术标准、作业技能不达标和责任心不强的职工要坚决剔出高铁队伍,不留后患。
2、健全育人机制、完善培训体系。一是要建立全面系统的高铁培训规划。二是要分层次、分对象对行车主要工种人员建立轮训计划,我段自2010年开始已轮训6期300余人,以1-2个月为一个培训周期,滚动式轮训,用5年时间把高铁从业人员全部轮训完。三是完善培训软实力。如:我段组织兼职教师建立了高铁线路工、高铁桥隧工培训教学大纲、培训实施方案和考试题库,开发了24个高铁培训课件。四是对高铁区段营业线施工作业人员要进行资格性培训,每2年进行一次复审培训和考试。
3、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一是与任用挂钩,我段干部实行积分管理,总分12分,半年考评一次,凡是扣分超过12分的直接降级低聘,是一般干部的解聘为工人;对一般干部、中层副职积分分别排在后2位的将重新经过理论考试、述职、面试等环节竞争上岗,凡是空缺干部岗位全部面向全段公开招聘,彻底打破干部不能下、工人提干难老大难问题。班组长每年实行竞争上岗。在我段初步形成了工人→班组长→干部晋升阶梯,只要你“能行”,就给你一个舞台,能者上,弱者下,今天的素质决定明天的岗位。以前是请职工参加培训他不愿意来,现在是他想进培训还不容易,每期培训班报名人数比例达到1:3,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培训、考核与使用一体化。二是与收入挂钩,奖励分配和津贴补助上偏向高铁职工,适当拉开差距。
4、培养一支优秀的高铁兼职教师队伍,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此,在开展高铁培训前,必须把兼职教师队伍素质提上去,否则会事半功倍。我段在抓兼职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需求分析阶段、考察研究阶段和实践验证阶段。需求分析阶段由段长牵头,组织技术部分、安全部门负责人、兼职教师等人员,分析高铁线路养护重点、难点,共同确定了24个课题(高铁线路工15个、高铁桥隧工9个),每个课题由2-3名兼职教师组成。考察研究阶段将课题研究小组分三批先后到武汉铁路局、上海铁路局跟班考察一个月,或参加部局高铁培训班,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拟定初步培训教案,回段后,再组织行家里手对其教案逐项逐条集体“会诊”,形成共识。实践验证阶段将兼职教师安排到我段遂渝线,去实践应用学习成果,对高铁培训资料再修改、再论证,为我段全面开展高铁培训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培训时有学员在培训评估反馈信息表中写道:“这是我参加工作20几年,培训针对性和适用性最好的一次”。
(三)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是提升高铁线路养修水平的关键
1、专业技术人员培养途径:一是每年分中层干部、线路专业技术主管、桥路专业技术主管三个层面,脱产轮训10天。二是利用段机关每周一11:00—12:00的固定学习时间,开展三个模块学习,第一个模块宣读2篇励志、感恩、阳光心态等文章;第二个模块由安全技术部门讲一堂业务知识专题课;第三个模块是传达上级文电或学习管理等方面知识。三是每月由技术科下达学习一个专题(附学习资料),由其自学,月底进行集中统一考试,对考试前2名和不合格者(或最后2名)分别增减干部积分,并进行经济奖罚。四是拟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和具体措施,下达年度研究课题,并开展课题论文评比。五是自2011年1月起对青年大学生签定师徒合同,师傅由段长、主管业务段长、业务能力强的科长(主任)担任,每周学习一个模块,每周星期天19:00—21:00徒弟要汇报学习情况,由师傅点评帮教,现已签订15对。六是根据阶段重点工作组织技能演练,今年已开展了红光带、胀轨跑道、防洪抢险等演练7次。
2、班组长培养途径:
一是每月利用车间生产会,对班组长进行一次理论考试,遇有新技术或新设备投入应用时,还要进行现场操作培训。
二是建立了以业绩决定岗位的动态考核制度,实行一票否决,对发生班组管理差、轨检扣分超标、发生一起A类违章违纪等直接免去班组长职务。
三是加强预备班组长培训,建立预备班长、预备工长人才库。培养方式采取校企联合办学。今年在路局职教处牵头支持下,打破以前西南交大学历教育培养模式,开创路局职工学历教育新方式,利用西南交大师资和专业优势,按现场实际所需由我段自行设计培训课程和培养实施方案,增加现场实作课程,对43名入学职工采取“每月面授4天+每月一考+每月讲一堂课+每月一个实作科目+每学期综合考评一次”模式,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是每年开展高铁班组长资格性培训,培训时间2个月,理论10天,现场实作50天,集训期间突出“四个严”和“技能”,有效提高了班组长排解现场疑难杂症的能力。(1)管理上突出 “四严管理”:严格要求教师、严格筛选学员、严格过程管理、考试严格斗硬。严格要求教师是指在开班前要组织所有授课教师、科室负责人和领导对教师教案进行评审,培训结束后由学员对教师教案质量、传授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分和建议,这一前一后的卡控,从源头上避免了以前教师照本宣科、敷衍了事的作法。严格筛选学员是指要经过层层筛选和全方位的考评,挑选技能突出、综合能力强的职工参加培训;严格过程管理是指培训期间实行军事化管理和学分管理制管理,将整个培训过程按日常操行、安全模块、综合知识模块、专业理论模块、实作技能等模块分别计算学分,学习期间扣到60分便走人,培养学员养成了“令行禁止”工作作风,改变以前以一张试卷成绩定优劣片面性做法。考试严格斗硬是指凡是参加段的各类考试均实行单人单桌闭卷考试,考试纪律明确按照“中考高考”要求,试卷严格判分,差一分也不留人情,培训结果期期通报,严格考核斗硬。
(2)培训重点突出“技能”。在2个月的时间安排上,理论时间占20%,实作技能占80%。每个实作科目都按照收集现场数据→室内分析→提出处理方案→实作指导教师审核→现场实作→召开施工作业总结会→独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等几个步骤进行,学员的每个实作科目成绩以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和实作后次日轨检车扣分进行计算。
(四)推动生产一线作业人员素质提高,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为稳步推进生产一线作业人员职工队伍素质建设,段、车间和班组分别采取以下措施:
1、段每月执行 “四个一”、季度“技能达标抽样”管理制度。“四个一”是指:每月分工种编写职工《学习手册》,人手一份;每月抽查5个以上班组日常学习执行情况;每月抽考职工学习效果一次;每月通报一次抽查抽考情况。这种方式一是解决班组学习针对性差老大难问题,又可缓解班组学习资料溃泛现状;二是时效性很强,能及时将局及段的最新作业标准、安全规定及时下发到每个职工进行学习。季度“技能达标抽样”是指每季度分若干个片区开展技能达标考评,被考评者是由段随机抽取,而不是由车间推荐,以此成绩评定各车间、班组日常学习效果。
2、车间采取的措施。车间包保干部每月必须参加或组织包保班组职工学习一次,主管教育的副主任和技术员每月分别要到班组开展一次授课,车间月度生产会要组织参会人员进行考试以检查本月学习效果;车间每季度开展一次岗位练兵活动。
3、班组执行“七个一”学习制度,即:每日一问、班前半小时集中学习一次、每周集中学习不少于一次、每月组织一次理论考试、每月组织一次岗位练兵活动、每人每月一堂课、每月考核评比一次。
三、培训模式显成效
通过以上培训模式,2人通过锻炼走上了车间主任岗位,有6人走上了车间副主任(科室副科长)岗位,14人走上了车间技术员岗位,143人走上了班组长岗位,免去19名不合格班组长,解聘干部3人,低聘干部21人。职工“两违”明显减少,设备质量明显提升,定期轨检成绩一直名列全局前列,养修理念得到明显转变,职工学习积极性不断高涨。
四、技能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1、建立督导检查小组。部分车间、班组为应付检查只做台帐,形式主义严重,各类培训管理制度如何在车间和班组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是目前基层站段职教工作存在的难题,因此建立一支定期督促、指导、检查和考评的督导检查小组显得迫切需要。
2、实作技能培训应与班组生产要结合起来。现在职工急需提高的是技能,而在集训时对技能培训又是做得最差的,因实作需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且担心安全出事而不去现场实作,往往是在教室照着课件讲一下,导致技能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实际上,我们在开展技能培训时,把学员分成若干个小组,深入到各班组,指定一名指导教师,帮助班组攻克现场病害,既搞好了设备,又提升了职业技能,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3、积极开发实作技能演练教学光盘。目前培训课件均以文字叙述为主,不适宜一线工人,其培训效果较差。如果,将作业程序、技术标准、安全要求以实作演练光盘形式展示出来,会更让成人接受。其实就用DV将实作操作过程记录下来后,再合成多媒体教学光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更佳,值得尝试。
4、开设心理辅导课十分需要。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方式,加之生产任务繁重,职工长期夜间作业致使心理上产生巨大变化。因此,开设一些心理辅导课显得特别重要,我段推行的“阳光心态、快乐工作、有效劳动、健康生活”理念深入广大干部职工,都能以“阳光心态”来调整自己心态,同时,我们请了一些心理辅导师和专职培训机构人员开展心理辅导,能让一个近五十岁、脾气一直十分火爆的干部发自内心的忏悔,足以说明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加强宣传,引起各级负责人的重视。在生产过程中,造成大量无效劳动,甚至是有害劳动,均是因素质不达标所致。基于以上认识,我段主要领导极度重视,强推基础教育,也让领导尝到了“培训转化为生产力”的甜头,各级主要负责人认识到了“培训是昂贵的、不培训更昂贵”的重要性是搞好职工培训的关键。
五、结语
铁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各部门必须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做到统筹规划,选择有效的培养途径和对策,才能带动企业职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才能保证高铁安全。
第二篇:高速铁路养修作业模式实践与探索-乔成
高速铁路“三位一体”养修管理模式
实践与探索
上海铁路局 乔成
摘要:伴随着京津、武广、沪宁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顺利开通运营,中国铁路正在稳步跨入高速时代。高铁可靠的设备、先进的技术、全新的布局必将呼唤新的养修管理模式。本文结合沪宁高铁实行的工供电“三位一体”综合养修模式实践,就高铁三专业日常生活生产相互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统筹协调、综合保障养修管理模式进行阐述分析,并进一步探索优化“三位一体”养修模式新方法、新举措。
关键词:高铁养修模式、统筹平衡、天窗、三位一体、成效 新举措
1.引 言
沪(上海)宁(南京)高铁2010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全长301公里,设置21个车站,除联络线外正线均采用CRTS I型无碴轨道结构。全线无碴部分归属上海客专基地高铁部管理,具体范围从上下行K11.7—K300.254公里,其间有18个站,3个线路所,涉及管辖范围内所有工务、电务、供电三个主要专业设备,同时兼顾车站应急值守。上海客专基地高铁部管内全面实行工供电“三位一体”综合养修管理模式,设一个综合维修车间,下设镇江、常州、苏州三个综合维修工区,工区采用图定垂直天窗作业。
2.高铁具备实行“三位一体”养修模式的现实基础
高速铁路无论从稳定的设备结构本身还是从管理养修人员精干上考量,都具备实行三位一体养修模式的基础,再加之一些诸如设备多专业多系统集成、作业标准严格等固有特性,更呼唤综合管理。2.1高铁的设备基础
高速铁路均为客运专线,采用无碴轨道结构,这种结构稳定性强,各种技术指标可靠。建设初期的投入和联调联试的精心组织,使得开通的高速铁路设备均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较低的故障率。也就是说“出生”与“孩提时的培养”决定了高铁具有性能可靠、维修工作量小的设备基础,这为三位一体综合养修提供了较可靠的硬件保障。2.2高铁的人员素质
高铁的先进技术也决定了从事高铁养修管理人员更加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学历层次、人员素质的极大提高,给三位一体养修模式本身的协调开展、三专业互相学习借鉴、一岗多能人才的培养都创造了有力条件。就沪宁高铁来说,全部定员196人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就有78人,占39.8%,而且35周岁以下青工占51.5%,计101人。2.3高铁的经济成本
维修成本是整个高铁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下行近600km的沪宁高铁,仍然按照既有线的管理模式,比照既有京沪线沪宁段,就从工区的建制来看,光工务就要50个工区,再加之车间、段级机构,再放大到三个专业,期间人员翻冗,管理成本高,专业站段配合难度大,多车间多工区上传下达效率低。走集约型养修之路是高铁养修模式的必然。2.4高铁的固有特性
高铁设备之间本身组成部分的兼容性和系统集成性强烈要求一些日常养修作业必须有工供电协同作战,不得推诿扯皮。比较典型的是工电联整缺陷道岔、轨道车作业运行配合确认、防灾系统管理等。防灾系统一个基站有工务设备、也有信号设备、还有供电设备,系统一旦故障,三家谁不到场都有可能无法消除故障,三位一体后,三专业协同配合,是你的设备也是我的设备,是我责任的也是你责任。另外高铁的三零理念和故障延时控制到最小的安全要求也呼唤三位一体,沪宁高铁实践证明三位一体对设备维护管理中的应急抢险排除故障十分有利。
3.“三位一体”高铁综合养修模式的组织实施 3.1从生活的三位一体融合到生产的统筹协调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生产对生活的依赖性增强,图定0:00-4:00共计240分钟夜间垂直维修天窗。职工主要靠白天睡眠休息,工区车间提供公寓化食宿条件。建设的前瞻性保障了生产的有序性。沪宁高铁在线路开通运营的同时建设了三个综合维修工区和一个综合维修车间的办公、公寓食宿生活设施。三个专业在同一个环境下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娱乐。人员的熟悉与融合为生产的统筹协调奠定了基础,生产中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家的事情,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标。3.2大工长负责制和综合例会制度
综合维修工区设备大工长1名,副工长2名。班长3名,并明确大工长负责制。副工长和班长只是现场专业作业的带班人,整个工区内部的生产协调和工区的对外交流都是以大工长为主。大工长统筹安排工区生产事宜,工供电都就像工区的三胞胎,都是主角。
工区除了小组作业点名分工外,均实行综合例会制度。文件学习传达、安全等会议、综合作业用车平衡、综合学习、班组天窗点名例会都采用三位一体共同召开模式,统一协调相关事业。3.3专业计划在统筹兼顾平衡后上报综合周天窗申请
设备的维修的计划管理是“三位一体”养修模式的核心,三个专业根据自身设备特点编制本专业周计划,然后集中在周四下午15:30召开专业间计划平衡会。主要是平衡劳力组织、生产用交通车辆调配、设备联合整治天窗、计划冲突点回避等事宜。经认真平衡后,一份兼顾劳力、用车、机具、通道入口、天窗综合利用、登销记、防护员、把关干部等方面的综合天窗周计划编制成功,上报调度,待批准。3.4“三位一体”下一日作业标准化的严格执行
工区实行一日作业标准化,即车间会同工区制定了工区一日不同时段需要做哪些工区的固定项目展开表,一日作业标准化同样实行三位一体制度进行落实。严格的一日标准化对工区内部专业融合与减少甚至杜绝职工“两违”起到重要作用。让工区每个职工都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从而更好地驾驭支配个人时间。3.5现场作业生产资源共享、安全卡控形成合力
高铁以桥代路也是一个特点,这样基础稳定、节约耕地、减小铁路对城市的分格影响,同时高铁线路实行全封闭管理。这样作业要通过作业通道进入线路或者上桥,通过三个专业综合天窗模式,可以统筹协调生产用车,进出作业通道管理、登销记、防护员等。同时联合作业采取指定主体,现场GSM-R通信、干部把关制度。每一现场作业均必须遵守无计划无命令不上道、依照路局文件设置驻站及现场防护员、作业人员佩戴证件上岗、作业机具摆放在两线间、作业完毕落实回检制度等作业要求和纪律。现场自控、他控、互控,形成安全合力。3.6综合模式下不失突出专业技术管理
任何事物都有其“黄金分割点”都不能偏废一边,三位一体养修模式同样也不能一味强调综合,丢弃专业管理。对于一些专业性独立的技术管理,还是要强调本专业的具体规章制度和运作方式。比如供电的《停电工作票》制度,就不能省略简单地和工务、电务《作业派工单》合在一起。能综合的、或者说综合后更有利与生产组织开展的就一定要综合,必须专业管理的,也要注重尊重客观规律,强化专业管理。
3.7应急抢险三位一体有机保障、优势互补
“三位一体”养修模式在设备应急抢险中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应急故障往往是出乎意料或者说在正常巡视检查范围所未及的地方,原因复杂,这是三个专业有主次地联动抢险,极大地缩短了延时。就工务断轨来说,既有线要通知电务、供电专业车间配合,而现在一旦发生断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三专业同步赶到现场,立即可以开展抢险抢通工作。真正的优势互补在最关键的时候体现充分。4.践行“三位一体”养修模式后的成效与优势
通过半年多的实践探索,概括地讲,三位一体养修模式在以下方面取得成效:
4.1三位一体养修制度初步形成
从最初工供电三专业的机械融合、人员融合到现在的生产组织大融合,规章制度一体化,应急抢修联动,责任共担,充分反映了三位一体综合养修制度在沪宁高铁维修生产实践中初步建立。4.2三专业配合作业能力不断提高(1)综合维修意思增强
通过半年来三位一体养修模式的推行和开展,职工综合意思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记得2010年8月还出现电务确认道岔病害后反映是工务的责任,而现在面对整个沪宁高铁设备管理,电务为工务操心,工务作业返回途中也看看供电设备。三专业互动配合意思增强。(2)专业配合能力提高
三位一体最大的好处就是专业配合协调效率高无推诿扯皮。最突出的就是工务和电务对道岔工电联整。车间专门临时成立了有电务、工务人员组成的道岔整治小组,对管内道岔病害进行销号整治,半年来,工作效率高,效果良好。道岔晃车极大得到改善。4.3生活生产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利用
车间、工区三专业同吃同住同劳动。硬件生活设施实现了共享。生产中对顽固病害的整治同样优势互补,资源合理利用。比如作业通道管理,科学的综合天窗计划,使得两个以上专业在同一区段作业,这就只要开锁一个通道门上线即可,坐同一辆交通工具到达作业点,设置一个防护员,甚至使用一套照明工具即可,避免了人力财力的浪费。
4.4高铁团队精神与整体成就感明显增强
铁路是个大联动机,高铁更是系统工程。综合维修模式锻炼培养者每个职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有一种完整的高铁自豪感。看着通过的和谐号动车组,内心总会想:列车安全平稳运营是我们齐心协力保障的结果,不再单单是工务轨道的功劳,也单单是供电接触网的功劳,而是一个荣誉体。4.5干部职工专业知识有效拓展
综合维修体制下,职工专业知识潜移默化很重要。从初期彼此不懂对方专业,到后期了解其他专业生产主要任务和工序,再到现在一岗多能担当一些简单的第二专业生产任务,不能不说这是进步。5.继续探索优化三位一体模式下高铁养修工作新方法、新举措 沪宁高铁开通以来安全有序运营,设备质量稳步提升,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管理日趋常态化,现实以无可置疑的事实证明探索中的“三位一体”模式比较适应高铁的养修管理。但任何事物的成长总是有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在管好设备的同时,继续探索优化这种综合养修体制是我们共同的课题。
5.1建议路局业务处室建立高铁合署办公制度
路局管理的不光一条沪宁高铁线,路局的处室完全像沪宁综合车间一样完全融合是不现实的。介于沪宁高铁综合管理中,路局业务处室存在多对一问题,建议路局在针对高铁下发相关制度、文件、要求或者业务指导时建立以某一处室牵头的合署办公制度,这样便于生产一线执行和落实。比如一些问题反馈时间节点的规定,如能协调统一,极大节省了车间工区劳力,同时会有效促进三位一体工作的开展。5.2在日常养修模式外注重高铁养修规律的积累探索并形成成果
立足沪宁高铁,放眼我国高铁事业发展。开创性的事业是需要胸怀和胆略的。管好一条沪宁高铁线是一批人的责任;而通过一条或者几条高铁线的养修探索形成整个中国甚至世界高铁最科学权威的养修管理知识体系,是一代甚至几代高铁人的使命。前无古人的事业,必须要自己全新探索。因此在确保当前管理高铁线路安全稳定的前提下,要注重设备病害及变化规律的摸索总结,并形成实践理论成果。5.3建立工区车间工供电专业交叉拜师业务学习考评制度
高铁“三位一体”融合的关键是人与人、人与知识的融合,借助这个有利的模式,建立工区、车间工务、供电、电务三个专业交叉学习掌握彼此专业知识的机制,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长期的制度化坚持,对内部职工个人技能的提高、一岗多能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有益的。量的积累必然换来质的飞跃,综合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增加,势必为日后更深入更顺利的综合管理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5.4尝试实行轨道车综合出行作业运送组织模式
高铁养修中,都是在垂直天窗中进行。行车对作业人员人身伤害危险性很小,而点多线长的作业环境,决定了每日有多组作业,需要多辆汽车运送,道路安全隐患极大。并且无法实现运送点—作业点零距离对接,工机具搬运不便。采取轨道车综合出行,可以将当日所有作业组乘轨道车,轨道车按照作业点具体位置临时停靠,人员机具下车后,轨道车继续开行,运送下一组,依次循环,作业结束后返回沿途接回。这样可以实现作业人员、机具点对点到达作业地点,为高铁养修带来极大方便,并且消除夜间汽车运送人员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6.结束语
我国高铁事业起步晚、发展快,其养修模式也尚未形成既定模式,都处在不断摸索不断开创的时期。高铁的养修,既不能照搬国外案例,也不能墨守成规。只能靠我们这一代自觉肩负起高铁使命的铁路人从我国高铁建设发展运营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更加适合我国国情、路情、高铁现状布局的生产养修模式。期间可以遵循这样“三个有利于”:只要是有利于高铁运营持久安全稳定;只要是有利于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高铁养修生产力;只要是有利于高铁知识体系建立健全的做法都是可以尝试并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铁道工程》郝瀛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8 2.《铁道工务(第1册)》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0 3.上海铁路局高铁养修管理相关技术文件
第三篇: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1-8-8信息来源:《计算机教育》 作者:李 祥
1绪论
我国软件产业的年销售额和出口额递增速度保持在35%左右,2005年销售额将达到2500亿元,出口额将增至50亿美元。按合理的金字塔型软件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我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2007年我国IT市场总值将达到519亿美元,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世界IT产业生产基地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正陆续在我国设立,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据测算,我国为了发展信息产业,每年至少需要100万人才,其中专业人才需求在40万人以上,我国每年只能培养20万左右,缺口很大。
目前,我国软件高级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在中国,国内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每年高达20万人,而高校计算机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还很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的极度短缺。尽快培养起适合信息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已经成为信息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中国的软件产业正遭遇着人才悖论的尴尬:软件工程人才过剩。深层次分析表明,软件工程仅仅多的是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技术掌握层次低、缺乏诚信的人员。事实上,中国软件工程人才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新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出合格的、适应我国软件产业需要的软件工程人才,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2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
社会对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目的来分析,现代社会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理论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
2.这种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
3.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培养过程,同样也能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层次
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总体主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国家的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体制进行重大变革时,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种重大的变革,需要进行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是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首先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并对每一个专业,包括增设的专业、合并后的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定位、设计新的培养规格、制定新的培养方案、选择新的培养途径。
第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整体适应社会的表现。当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交付社会检验,社会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时,就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是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调整,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培养途径,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第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局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用原定位的培养目标予以评价时,学校认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不能很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标时,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它是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标准,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定位及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即更好地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
上述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和优化。
4我院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结构及特点
软件工程专业是我院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在依托计算机类专业优秀的军工特色力量的基础上,充分整合中外教学资源,于2002年建立起来的一个面向IT领域的全新的特色专业。作为一个新型专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始终在不断的调整与优化过程中,从最初的两个专业方向,到目前拥有信息处理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网络应用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财务管理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科学计算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资源信息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等六个专业方向多样化与个性化教学的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框架体系如图一所示:
整个课程培养体系包括公共基础、核心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培养、实践教学培养四个方面构成: 公共基础:主要从学生整体知识需求出发,按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及高校教学整体框架需求设置,包括语言基础、体育类基础、数学基础、工程基础、经济类基础等课程;核心专业基础:按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整体需求,重点加强学生在操作系统类、软件方法类、数据结构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原则,按按学生在应用中体会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按照当前技术发展及企业需求,侧重于培养学生工程管理、程序开发、数据库应用、网络应用四大方面的技能,在程序开发技能侧重于系统开发级、应用开发级和网络开发级三个方面;实践教学技能是与专业教学体系同步,更侧重于从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培养的过程性。
作为新型IT类专业,在办学上有如下特点:
(1)双语教学:采用美国电脑行业软件人员最新教学方法和原版教材,大部分专业课程由美国莫斯理工学院派遣专业教师进行中、英双语执教,并配有东华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师参与教学与辅导,同时大量增加英文课程及专业英语课程。
(2)职业证书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参照美国莫斯理工学院软件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莫斯软件学
院将实行学历教育与国外权威证书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合格毕业生须拿到两个以上权威软件专业证书,如国家计算机等级(三级)考试证书、计算机水平考试证书(中级)、思科的CCNA、微软的MCP或甲骨文的OCP等认证证书;同时获得东华理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3)工程化与实用性。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实践和工程方面的课程,结合最新软件发展潮流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重视案例教学和实用技术教学,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和工程能力培养,加强CMM、ISO9000等工程管理以及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建立多样化教学体系与模式,使学生熟悉现代软件生产的流程,建立起符合软件工程思想和软件生产工厂化要求的培养体系。
(4)双毕业证书:当莫斯软件学院的学生通过了教学计划要求的课程与学分后,可取得中国教育部颁发的东华理工学院毕业证书,与此同时还可获得美国莫斯理工学院颁发的毕业证书
(Certificate of Graduation)。
(5)产学研结合。将与软件园、著名软件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途径和条件优越的软件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参与实际的软件开发工作。允许用高水平的开发成果和管理成就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用研发来加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密切教学与软件产业的联系,并进一步促进教学工作。
5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探索
自我院软件工程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以来,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一直在进行相应的改革尝试:
(1)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自2002年来,双语教学一直是本专业坚持卓有成效的一个特色。在聘请师资、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少尝试,曾聘请过欧美外教、印度外教、海归留学人员,现有外教5人,在各年级中共开设了近20门专业双语课程,并先后尝试过中外双师同步授课、中外双师异步授课、外教授课等多种模式,积累了大量的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资源。
(2)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索:在专业教学中,即坚持专业主线一致性原则,对于重要专业课程要求统一要求,又针对学生兴趣,广泛开展个性化教学模式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成多模块、多方向教学。在06级教学计划中,分为英语和日语两个语种进行教学,同时,还设置了信息科学、电子商务、网络软件、嵌入系统四个专业方向,供学生自由选择;②在实践技能培养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特性进行个性化引导,并通过教师导师制工作模式,将不同兴趣的学生纳入不同的工作小组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小组为中心辐射扩大影响,从而达到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的效果。
(3)实践教学模式探索:首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调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提高单项技能水平。课程实验中普通要求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在课程设计的指导与检查中,特别强调学生过程管理及协作精神培养;其次,坚持与企业相结合,将产学研相结合,建立了企校联合实验室,让学生在校期间直接参与到企业实际的项目中去,现已与北京文思合作成为了联合实验室;再次,在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等综合性实践环节上,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分散模式管理,即请企业的技术骨干到学校指导学生实习,也将一部分同学送到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中去。软件工程专业02、03级的生产实习,都分为校内和校外实习两部分进行,为保证实习效果,学校除了将一部分同学直接送到软通等大型软件企业之外,还先后从文思、软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携带公司实际分解项目,来校指导学生的实习,模拟公司化的生产与管理流程,取得较好的效果。
6结束语
总之,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根据社会与应用型人才需求相适应,它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在遵循高校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不断调整,充实新的内涵,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作为培养应用型
软件技术人才的软件工程专业来说,更是如此,这也奠定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
第四篇: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系统整理了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教改实验班的办班实践,总结其经验有四:一是采取“分数”与“兴趣+潜力”相结合的选拔方式;二是重视中医经典和中医传统文化课;三是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四是严格而规范的培养过程管理。
关键词: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0-0111-02
中医药高等教育历经约60年的发展,目前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也使中医学融入到了大教育、大卫生的体系之中[1]。然而,不少人对高等中医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质疑[2],许多毕业生中医理论不够扎实、动手能力不强,很难适应医院的要求。我校早在1958年即开展中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58级4班实行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出了张六通、孙国杰、梅国强、陈如泉、涂晋文等一批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学家,其中梅国强教授今年被评为全国第三届“国医大师”。我校针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形势,于2004年成立了中医教改实验班,经过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成效显著,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组班方法及班级管理
采取“分数”与“兴趣+潜力”相结合的选拔方式,遴选出综合素质高、对传统中医文化和中医专业有学习潜能和浓厚兴趣、特长突出(如医古文或英语特长)的学生30名左右组建新班级。选拔环节有志愿报名、资格审查、笔试和面试。笔试考英语、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面试重在对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和意志品质及思维能力进行考核。同时,专门给中医教改实验班配备专任教师作为班级辅导员,要求工作认真负责、教学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并针对学生跟师临床,建立了定期考核、监管和反馈机制。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该班执行独立的教学计划,目标是培养中医基础理论扎实、中医经典功底深厚、临床思辨能力强、具有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中医专门人才。
1.院校教育中结合师承,班级制与导师制互补。“院校教育”有系统培养的优势,“师承教育”有早临床、多临床、名师指导的优势。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外,我校为该班每名学生配备一名临床指导老师。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有18个单元时间跟师临床,每次跟师临床要写跟师临床记录,至少记录3个完整病案。同时,每学期必须至少完成10篇读书心得,其主要内容为学生读经典心得体会、记录导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以及在课程学习、跟师临床中发现的问题、设想的解决方案等,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师古而不泥古,继承又能创新,积极开展古方古法新用、成方成法活用等。
2.课程体系中突出中医经典和中国古代文化。我校对中医教改实验班的课程进行优化、整合,设置以中医课程为主体,中医文化课程为基础,经典课程突出,西医课程少而精,先中医后西医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群有五类:一是中医文化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医哲学基础》和《国学经典选读》等;二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三是中医经典课程,包括《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四是中医临床课程,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等;五是中医临床思维拓展课程,包括《名医医案精华选讲》、《经方临床应用》等。其特点:一是确保中医经典课程学时占中医类课程的■,并突出其核心地位;二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学内容涉及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理论特色等。
3.培养计划中强化临床,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我校通过合理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中医基础、中医临床以及中医与西医课程比例,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等来强化临床实践环节。通过构建课程实践、预实习、跟师临证、实训、毕业实习等多环节、立体式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使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技能训练融为一体。
三、改革成效
1.学生培养质量。目前,我校已有9届中医教改实验班学生毕业,硕士研究生平均录取率约80%,其中2008级达到88%,就业率基本上达到100%。在已毕业9届中医教改实验班学生中,有10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有10余篇论文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有近20篇论文获得湖北中医药大学优秀论文奖,并在国内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2.社会影响。通过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国内同类院校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至今,已有十余家新闻单位如中国医药学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湖北电视台就该班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医文化课等方面进行了多次报道。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单位对中医教改实验班培养出来的学生评价非常高。
四、成果应用
1.中医学七年制拔尖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建立。2011年我校“中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卓越中医师)培育试验计划”成功入选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项目,这是我校总结传统“师承教育”经验,实施中医教改实验班,同时结合国家教育部“中医继承型人才培养模式??新实验区”项目而取得的又一成果。“基于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培养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于2013年获湖北省政府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我校针对中医学七年制实行多元化的中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简称“五个结合”,即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基础理论教学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相结合、学期教育与假期访学(访名院、名科、名医、名药)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名医名家讲坛相结合、国内教育与国际交流相结合。
2.试点学院改革项目的确立。我校在成功举办中医学教改实验班的基础上,2013年成功申报湖北省高校试点学院改革项目――国医学院(鄂教高函〔2013〕15号),标志着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试点学院改革是在普通本科高校选择专业学院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推进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学院与社会创新资源协同发展为路径,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至此,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的试行与教育部中医学专业改革试点项目以及省级试点学院相适应,形成一条以“试点班―试点专业―试点学院”为主线的富有中医特色的试点改革之路。
五、?w会
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能够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采取“分数”结合“兴趣+潜力”选拔人才组建新班级,重视学生对中医传统文化和中医专业的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克服了单纯分数选拔方式的不足。(2)重视中医经典和中医传统文化课程。调查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发现熟读经典是学好中医的关键因素[3]。但随着学科的分化、学分制的推行,西医课程、选修课,以及顺应素质教育要求开设的课程均有所增加,因此中医经典课程学时数大幅度削减,以致学生普遍对中医经典课程的学习采取应付态度。另外,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中医学要发展就要对中国的宗教、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方面有所涉猎,才能够谈得上研究和发展中医[4]。(3)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合二为一。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无论经验的获得或是理论的深化,都离不开临床实践。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正是实现二者结合的最佳方式。(4)严格而规范的培养过程管理也十分重要。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的办班实践证明了熟读中医经典、反复临床实践是中医药人才成才的必由之路;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班级制与导师制互补,是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最佳模式[5]。
参考文献:
[1]陈晓明,罗小泉,吴伟.对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反思[J].陕西中医,2008,29(11):1567-1568.[2]赵志英.浅论中医高等人才之现状[J].中医药导报,2007,13(2):20-21.[3]黄利兴,刘英钱,查青林等.当代百名名老中医成才之路调查[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2:)87.[4]王新陆.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2):83-90.[5]王华,梁忠,刘松林,等.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的探讨[J].中医教育,2009,28(4):4-6.Abstract:This article system to sort out the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reform experimental classes of the class practice,summarizes its experience has four:one is to take “scores” and “interest and potential”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election;Second,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lass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ree is the theoretical study and clinical practice;The cultivation of the four is the strict and standard process management.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alent training mode;explore;practice
第五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研紧密结合:民办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民办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它在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民办高职教育与社会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可以说,目前的民办高职教育既处在一个发展机遇期,也处在一个发展挑战期,而如何在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形成特色,脱颖而出,关键还是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性人才。
近几年来,我院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努力切合高职教育特点和学院自身特色,克服困难,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以生产性实训为抓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笔着认为,这些的宝贵的经验和做法对其他民办高职院校进一步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所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作为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时间、工学交替的方式,让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习基础知识和进行技能的训练,另一部分时间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实习,形成了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质是学校和企业将共同承担起对学生的培养任务。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做到五个方面的结合:职业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学生在校学习与在企业顶岗实习结合;专业知识学习、技能操作训练与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结合;生产与教学、科研结合;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与企业用人结合。其特点是岗位针对性强,结合的广度较强,结合的深度强。
二、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理念认识不清。一种形式表现为“以工代学”,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最常见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学代工”,把工学结合等同于以往的“见识实习”,仍然强调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不到训练。由于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必然会带来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对学校职能部门以及专业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上好课,还要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因此,很多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都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作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由于每个人的认识不同,实践能力不同,对教学的理解把握也不同,推进的难度很大。
(二)自身优势不明显。本科院校有科研优势、技术服务优势和人才培养质量优势,能吸引知名企业、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合作;一些中小企业由于需求的人才中职学校就能培养,而且廉价,因此更乐意与中职学校合作。高职院校难以吸引企业参与开展深层次的合作,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自身实力不强,优势不明显,尤其是作为民办高职院校,因办学年限一般都较短,存在着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仍有脱节、课程开发多数还不能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实训条件仍需改善等问题,因此,相对而言,民办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更是存在很大困难。
(三)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不能适应需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需要建立相应的创新教学管理体系。其理由有三:(1)在教学管理运行中,由于行业、企业的参与,工学交替进行,必须做到工学过程科学,工学衔接合理,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2)由于教师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下企业、进车间指导实训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工学结合在具体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阻力,而且由于下企业指导教师的业绩考核、工作量难以计算等原因,对校内的业绩考核、津贴分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在教学质量监控上,由于学生分散在不同的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成绩的考核很难统一标准,而且当前
多数院校工学结合质量管理停留在末端检验阶段,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使工学结合的实效大打折扣。
(四)民办高职院校负担过重。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中,往往既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起者,也是组织者、策划者和主要的实施者,在出现问题和困难时,还是主要的解决者、协调者。校企合作前,学校要找市场,找专业对口的合作企业,不仅要了解、掌握行业状况和前景的任务,还要处理与企业和相关行业部门的关系。校企合作意向确定之后,学校不仅要考虑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要考虑如何建立相关机构和组织,使工学结合能顺利、持久地开展,同时要与企业商讨学生顶岗实习的报酬,还要组织相关人员编写有关实习材料,安排实训项目,监控实训质量和效果如何等,这样也往往使得很多民办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中,负担过重,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三、民办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大胆尝试“2+1”“产学融入”“半工半读”等教学改革试点,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实践基础。
“2+1”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与生产实训,后一年到企业顶岗生产(工作)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模式”。我系自2008年以来,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施了教学改革试点,先后与宁波慈溪迈思特电子有限公司、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有80余名学生先后进入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同时,在实习期间,我系还与企业共同开展学生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共同研究确定指导方案,以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任务为主线,确定毕业实践课题,实施相关岗位的轮岗实训,效果较好,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而已毕业的2009届、2010届毕业生部分已走上了基层管理岗位或技术研发岗位。
“产学融入”模式,即“企业提供软硬件设备,在学校建立技能培训中心、实验室或实训车间,将企业的标准、规范和工艺要求等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并通过开展生产性实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模式”。2010年6月,我系与嵊州明升电子照明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合作,主要面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校内建立建设电子节能灯生产实训车间,从而推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等改革,并以实训基地为平台,通过积极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学生生产实训等产学结合活动,使学校在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的同时,企业也充分参与学校的建设、改革与发展,从而达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
“半工半读”模式,顾名思义是一半时间工作,一半时间学习,其工学交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2009年下半年,我系与浙江京东方显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主要面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安排其于每周末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训,这即解决了作为民办高职院校教育资源有限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了生活问题,即缩短了岗位适应周期,又提高了从业就业竞争力,效果较好。
目前,我系还在继续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思路,将计划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方太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实行“订单式”培养。
2、从调整专业和开发课程入手,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有利的施展空间。第一,调整专业。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就是围绕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为企业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从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出发,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有效结合起来,让企业由配角变成主角,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决策则是至关重要的。我系于2010年3月在走访了绍兴地区多家行业企业,如绍兴通用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绍兴雪花机电有限公司和环球光伏等企业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企业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进一步明确了我系各专业的方向。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方向和设备电气控制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发展方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单片机方向和节能灯方向,并积极申报了一门新专业:汽车电子维修技术专业。同时,我系还邀请多名行业企业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如:绍兴市雪花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国等,共同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开发课程。以企业生产活动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校企共建课程体系,并以此推
动课程建设与改革。2009年,我系在通过了省级精品课程“单片机原理与技术应用”中期验收后,根据课程体系建设需求,成功申报了《数控加工技术》和《电气控制与PLC技术》两门院级精品课程,还有两项课题被确定为2009学年院级课题立项项目,分别是“利用Pro/E进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践研究”和《数控加工技术的仿真教学与实践》,这些工作的开展都大大推动了我系的课程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符合企业生产活动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与此同时,我系还结合新课程的开发,积极开展配套的教材建设和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
3、将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和生产性实训有机结合,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基本平台。
所谓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就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体系,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我系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外,另一方面以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和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项目为载体,通过基于制作某一件电子作品为任务,要求学生学会制作、调试。其工作任务包括读懂电路图、器件插装、线路板焊接、电路调试、撰写项目报告等。通过亲手制作和最后研讨,学生掌握了基本技能,培养了创新精神。
同时,把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和生产性实训有机结合,则将更好地让学生在掌握高技能的同时,缩短岗位差距,培养良好职业道德,提高就业从业竞争力。如电子节能灯生产实训车间的建设,一方面,我们将安排学生按周参加实训(轮训),另一方面,在生产实训过程中,选拔优秀学生与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新产品的研发。这样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完成整个生产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产品,既符合企业培养规律,又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因此,适应职业要求应当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本源,而开展项目课程和生产性实训是直接体验职业生活的过程,比传统课堂教学更直接、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4、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力保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是要有一支能够“工学结合”的教师队伍。因为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专业调整模式整合、课程体系及内容的设计并实施、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都要靠这样的教师队伍去操作完成。所以,要真正创设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建立起完整的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制度,必须下苦功夫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因此,近几年来,我系一方面在学院有关文件政策的指导下,不断完善“双师”队伍建设制度,要求每位教师在假期下企业锻炼学习,并每年不定期的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省市各级各类培训,鼓励考取“高级技师”证书等。同时,在不影响基本教学的前提下,鼓励倡导教师参与企业横向课题研究,提高个人研究水平,并为其个人成长和发展积极搭建平台,如:成立“单片机应用研究所”、“电子节能灯研发室”等。另一方面,我系还主动聘请来自企业一线的技术核心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始终保持着最紧密的联系,始终与前沿的技术与工艺保持着最迅速的对接和应用。
5、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造必要条件。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真正实施,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这是以往主要制约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瓶颈”之一。因此,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个“瓶颈”问题,就必须走校企合作、校内校外结合的双轨建设之路。
首先,着力建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目前,随着学院加大了对我系实验实训室建设的力度,部分满足了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需要。特别是数控加工中心的建立,实现了我系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离校前操作数控车床的愿望,同时通过数控加工实训,增加了学生心理筹码,提高了我系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投入往往是有限的,因此,2010年,我系与嵊州明升电子照明有限公司在校内共建“电子节能灯”生产实训车间,这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将基本保证我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
其次,大力建设满足各专业顶岗实习需求的校外实习基地。近年来,我系一直致力于将教学实习基地与学生就业基地相互结合,同步建设,从而建立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三位一体的实施运作机制,且这一做法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的合作,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对这一种合作方式,有多家绍兴地区的企业表现出了强烈兴趣,如:绍兴虎彩激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康迈尔机电(绍兴)有限公司等,我系也将进一步通过制定完善《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手册》,实施网络管理平台,提高学生就业从业的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语
通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将有助于改革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对顶岗实习、工作实践等环节的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把学院建成一所具有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