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员工救助基金管理制度02
集团员工互助基金管理使用办法
(参考版)
一、设立员工互助基金目的:
帮助解决企业内部部分员工及子女因生病住院需要资金而设立的,其宗旨是基金互助、帮困解难、服务员工。
二、适用对象:
签订劳动合同的正式员工
三、帐户的建立:在集团财务设立专项帐户
四、公司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
通常设主任1名,委员6—7人。
建议:(工会2人、监察部1人、人力资源1人、财务1人、董事局办公室1人)
五、基金来源
主要来源于四个一点:集团每年拿一点、从员工工资中扣一点(在征得员工同意的情况下,每人扣5—10元)、发动员工捐一点(公司设立捐助箱)、平时从违反公司规定的员工中罚一点
六、管理原则
自主自愿,员工受益;民主决策,科学管理;专注责任,广惠员工;
七、基金交付方式
1、每年3月份公司拨款进入专项账户
2、员工自由募集资金定期由管理人员统计整理存入专项账户
3、其他渠道基金来源款项可以通过转帐、返还等方式直接进入财务基金帐户;(返还资金为救助款员工未使用完部分)
八、基金管理
1、员工救助基金委员会是该基金的管理机构,负责基金的筹集和日常管理,商议和决策相关重大事宜。
2、本基金专款专用,不得移作它用。
3、对正常救助申请的决定,由基金管理委员会采用过半数人员同意原则,以表决是否为申请救助人提供救助及救助金额的多少。特殊或重大情况由主任组织相关人员直接商讨。
九、基金救助条件
1、员工家庭因意外灾害等不可抗力原因造成严重生活困难的;
2、员工其本人或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因患重大疾病需要救助的;
3、贫困家庭子女读大学存在严重困难的;
4、员工非工伤伤残而需要经济救助的;
5、员工因见义勇为而受伤害需要救助的;
6、基金委员会决议认可需要救助的情况;
十、不能获批的情形
1、虚假申报的;
2、因不良嗜好,如吸毒、赌博、懒惰而造成家境贫寒的;
3、员工违反国家有关法律的情形或从事违法犯罪行为造成伤害的;
4、有损公司形象和声誉,有背于公司价值观、企业精神的情形;
5、参加封建迷信的活动;
6、参加非法的帮派、会道门、流氓团伙活动;
7、虽无违法的故意,但在活动过程中,突破了原定的性质或范围,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十一、救助程序
1、符合上述救助条件的,由员工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如实填写救助的因由、目的等必要环节,并写出救助申请金额(疾病或伤残必须提交相关医疗证明)。
2、经所在部门直属上级领导核实事实情况并签字确认后,由申请人或行政人事部将其提交基金委员会进行调查复核,复核后由基金管理委员会成员审议决策。
十二、办理时效:
自收到救助申请1个工作日内回复收到确认函,15个工作日完成调查
复核工作,调查复核后2个工作日内回复是否救助确认函,将救助基金申请提交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发放。重大特殊情况酌情及时发放。
说明:
1、财务部门应根据文件及时办理放款手续;
2、员工本人或委托人凭有效证件到财务中心具体办理领款手续 ;
十三、救助标准
1、原则上视事件具体情况决定救助额度,但考虑到实际运作,暂按以下标准执行:
2、扶贫、助学类:
最高救助额度≤5000元
3、重大疾病类:
最高救助额度≤20000元
4、伤残类:
最高救助额度≤20000元
5、其他类: 视具体情况决议而定
6、救助金额较大的,救助基金发放应根据其事态发展分期、分批次进行,每次发放不能超过1万元;
7、若救助情形属于综合多项类,救助金额按其中一单类高标准额度执行;
十四、监督与监管
1、公司财务部负责该基金的监管工作,定期对该基金现状和支出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报告。
2、获该基金支出后的费用,应当用于当初申请主体的申请救助事项,不得移作它用。
3、一经发现虚报或者挪作它用的,集团将作出严肃处理并收回全部资金。
集团员工救助基金委员会
第二篇:员工救助基金管理制度
员工救助基金管理制度(修订)
一、基金名称:员工救助基金
二、目的:
1、扶贫救弱,团结互助,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2、弘扬优秀企业文化,维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增强员工队伍职业道德操守,充分体现“责任、爱心、感恩”的发展理念;
三、管理机构:员工救助基金委员会
1、机构(委员会)性质:企业范围内民间的员工社团组织
2、机构人员组成:
总顾问:XX
主任:XX
副主任:XX
秘书:ZYY CH
委员:各分厂厂长
【注】
四、权责:
(一)总顾问职责:
对基金发展、管理运作提供指导建议和方向
(二)主任职责:
1、全面管控基金管理运作,并对长期发展计划和管理运作负有特定的责任;
2、主持日常管理工作,召集会议、筹集基金、评议和决策相关重大事项;
3、签署救助基金发放的书面文件;
4、提议基金委员会成员人选;
5、定期通报基金的使用情况并评估成效检讨改进;
(三)副主任职责:
1、协助主任委员主持日常管理工作;
2、行使主任委员非在岗期间相关基金文件的签署权;
(四)秘书职责:
1、执行基金委员会的决议和主任委员的决定;
2、具体救助事项和指派工作的跟踪(及时汇总和整理救助信息资料;基金会员管理;募捐公布等);
3、工作进度和相关事项的汇报和反馈;
(五)委员职责:
1、表决并代表多数执行基金委员会决议;
2、协助收集和整理需要救助的信息;
3、详实复核和评议申请报告;
4、协助征集捐助;
五、管理原则:自主自愿,谁捐助、谁受益;民主决策,科学管理;专注责任,广惠员工;
六、适用对象:所有当参与捐助该基金的在职员工(包括临时聘用员工等)。
七、基金筹集来源和交付方式
(一)基金筹集来源:
1、定期募捐:由基金委员会“爱心大使”,于每年的4月份、10月份到各部门、各车间主动收集损
款。募捐前可进行广泛的宣传,为之后的募捐活动进行思想上的准备。
2、自由募集:
定期募捐时段之外,公司爱心人士可以随时在指定相关募捐点进行捐赠,奉献爱心。
3、专项募集:为响应或倡议某一专题的事项而策划组织进行的募集活动(如抗震救灾等重大事项);
4、员工救助基金之节余。
5、工会会费政府返还部分。
6、上述各项资金的银行存储利息。
7、上述情况除外的其他所得费用。
(二)交付方式:
2、专项募集:接受现金、现金支票和实物募捐;
3、其他基金来源款项可以通过转帐、返还等方式直接进入财务捐助基金帐户;
八、基金管理
1、员工救助基金委员会是该基金的管理机构,负责基金的筹集和日常管理,商议和决策相关重大事宜。
2、本基金专款专用,不得移作它用。
3、委员会委托隆丰集团公司财务中心管理基金的开户、存储、账目核对、账目数据公布、基金转移、基金使用的审计工作。
4、对正常救助申请的决定,由基金管理委员会采用过半数人员同意原则,以表决是否为申请救助人提
供救助及救助金额的多少。特殊或重大情况由主任或副主任组织相关人员直接商讨。
九、基金救助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基金救助实行会员制,即基金会员才能享受救助;
2、参加基金会员不用申请,每年每次定期募捐均参与捐赠者(每次捐赠不小于10元人民币)即可成为基金会员;
(二)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基金会员,均可以申请救助:
1、员工家庭因意外灾害等不可抗力原因造成严重生活困难的;
2、员工其本人或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因患重大疾病需要救助的;
3、贫困家庭助学【在职员工家境贫寒,其子女读大学(统招二本以上)存在严重困难的】;
4、员工非工伤伤残而需要经济救助的;
5、员工因见义勇为而受伤害需要救助的;
6、基金委员会决议认可需要救助的情况;
(三)不能获批的情形
1、虚假申报的;
2、因不良嗜好,如吸毒、赌博、懒惰而造成家境贫寒的;
3、员工违反国家有关法律的情形或从事违法犯罪行为造成伤害的;
4、因严重违反计划生育而造成贫困的;
5、有损公司形象和声誉,有背于公司价值观、企业精神的情形;
6、参加封建迷信的活动;
7、参加非法的帮派、会道门、流氓团伙活动;
8、虽无违法的故意,但在活动过程中,突破了原定的性质或范围,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十、救助程序
1、符合上述救助条件的,由需要部门或员工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如实填写救助的因由、目的等必要
环节,并写出救助申请金额(疾病或伤残必须提交相关医疗证明)。
2、经所在部门直属上级领导核实事实情况并签字确认后,由申请人或部门行政人事部将其提交基金
委员会秘书进行调查复核,复核后由基金管理委员会成员审议决策。
●办理时效:秘书组自收到救助申请1个工作日内回复收到确认函,15个工作日完成调查复核工作,调查复核后2个工作日内回复是否救助确认函,确认救助的在7个工作日内将救助基金发放到位。
3、为简化程序,申请基金在1万元以内的,由主任委员和2名基金委员会委员决议通过,由主任委
员签批后即可生效。申请基金在1万元以上的支出必须获得委员会委员过半数以上的同意。
4、经委员会同意的救助基金支出,需由委员会书面文件通知财务支付相应的基金。
5、财务中心根据文件办理放款手续;
6、员工本人或委托人凭有效证件于财务中心办理领款手续;
十一、救助标准
1、原则上视事件具体情况决定救助额度,但考虑到实际运作,暂按以下标准执行:
1)扶贫、助学类:最高救助额度≤5000元
2)重大疾病类:最高救助额度≤30000元
3)伤残类:最高救助额度≤20000元
4)其他类: 视具体情况决议而定
2、救助金额较大的,救助基金发放应根据其事态发展分期、分批次进行,每次发放不能超过1万元;
3、若救助情形属于综合多项类,救助金额按其中一单类高标准额度执行;
十二、监督与监管
1、公司财务部负责该基金的监管工作,定期对该基金现状和支出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报告。
2、获该基金支出后的费用,应当用于当初申请主体的申请救助事项,不得移作它用。
3、有以下违规情形的,经查证属实,公司追缴其违规所得,并记大过一次,在全厂通报批评,违规数
额较大,构成违法行为的,公司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1)移作私用或它用;(2)骗取救助的;(3)收受第三方好处的;(4)其它不正当情形。
十三、生效日期:
1、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员工救助基金委员会所有,自2010年11月01日起生效;
2、此制度作为《员工救助基金管理办法》的丰富和融合,即日原制度废止。
员工救助基金委员会
2010-10-28
第三篇:6员工救助基金1
深圳市环洁兄弟清洁服务有限公司
员工基金章程
(本章程通过公司全体员工一致表决于2012年5月5日正式成立)
第一章成立基金的缘起
第一条本基金是由深圳市环洁兄弟清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甘文发起,全体兄弟自
发组织并成立,由公司全体兄弟个人自愿捐赠并进行管理的基金。
第二条本基金的宗旨是:组织并集中本公司力量帮助本公司在职兄弟的实际困难,促进公司和谐发展。
第三条本基金属于环洁兄弟全体在职兄弟所有,公司兄弟离职后就不在享受救助基
金。
第二章基金的资金来由
第一条 本基金的主要来源于公司全体兄弟,每个月公司全体兄弟每人捐出1块钱作为
公司救助储备基金(也可以自由多捐助)。
第二条 本基金的其他来源于公司全体兄弟的亲人、社会人士等,由本人自愿为我公司
捐助。其次公司员工惩罚的款项也将纳入公司救助基金里面。
第三章 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由公司在职兄弟中选举三名或三名以上兄弟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其中一人
为基金的管理主任,负责基金全面管理工作,多方位多渠道筹集基金资金。其余兄弟为基金管理理事,配合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进行基金管理工作,同时董事会也将对基金委员会的工作进行监督。基金委员会任期每届为一年,届满后再有员工大会选举产生,可以连任。基金委员会其中有一人(多人)
离职或辞职,由公司总经理暂时委派一人(多人)参加基金委员会,在届满后,再由员工大会再行选举。
第二条 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统计和救助金的发放,并召集基金救助发放会,同时每月
召开一次基金收入及调配会议。并每月向董事会汇报上月基金管理工作。每月打印一份上月账户明细表,上交董事会审核。并公示全体兄弟。
第三条 基金会每年召开一次大会,公开基金积累、救助金支付情况,并总结基金
会的工作制度、方法以及经验。并选举新一届基金管理委员会成员。
第四条 救助基金严格遵守专款专用原则,任何人不得挪用。
第五条 救助基金在银行设立活期账户存储,存储基金的利息将作为基金所有。
第六条 基金管理委员会对基金管理负全部责任,对基金流失,账目不符、挪为他用,将追究相应责任人责任,情节严重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七条 基金管理委员会的管理人员,是无偿为基金工作、无偿为全体兄弟服务。
第四章 基金使用方法
第一条 本公司内部兄弟遇到重大伤害(工伤除外)、重大疾病、交通意外事故、以及
实际困难等,都可以申请基金救助。
第二条:公司组织有利于各位兄弟成长与发展,有利于各位兄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
兄弟们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整等活动,从基金资金支出一部份,作为活动费用,支出总额不超过15%,活动支出不足部分由公司支出。具体活动所需资金提前报基金管理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后方可支出。
第三条 公司内部员工申请救助需提供以下资料:
(1)公司的员工申请救助表
(2)疾病及伤害诊断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3)困难个人及家庭则由基金管理委员会对困难员工进行调查,申请救助人需接收委员会调查
第四条 如需支付救助基金时,必须召开基金会议,讨论救助对像条件是否属实,会议
表决同意后,上报公司董事会批准后,再由基金管理会支付。每次支付都以货币的方式支付。
第五条 基金以“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确定基金的起付标准,每次支付救
助金总额不超过基金总额的55%。如困难严重者,由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提议以基金委员会的名义举行一次全公司的募捐,募捐所得的款项将以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名义全额支付给救助兄弟。
第五章 修改条例
基金会章程由公司全体兄弟制定,在职兄弟必须严格遵守及执行,如有改动或补充条款必须召开全体兄弟大会讨论。通过后实行。
公司全体兄弟签字:
第四篇: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管理,保证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根据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及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一条 农村医疗救助基金是用于农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的专用基金。基金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筹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专款专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进行管理和使用。
第二条 县级人民政府要建立独立的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基金来源包括财政拨款、彩票公益金、社会各界自愿捐助、利息收入等。
(一)地方各级财政每年根据本地区开展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的实际需要和财力状况,在年初财政预算中合理安排农村医疗救助资金。
(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每年从留归民政部门使用的彩票公益金中提取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农村医疗救助。
(三)鼓励社会各界自愿捐赠资金用于农村医疗救助。
(四)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形成的利息收入。
(五)按规定可用于农村医疗救助的其他资金。
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对实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困难地区给予资金支持。中央财政对中西部等贫困地区农村医疗救助给予适当支持,具体补助金额由财政部、民政部根据各地医疗救助人数和财政状况以及工作成效等因素确定。补助下级的预算资金全部通过国库划拨,预算外资金的划拨按相关规定办理。
第三条 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用于资助救助对象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补助救助对象的大病医疗费用,以及符合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提取管理费或列支其他任何费用。
第四条 农村医疗救助基金收支计划由县级民政部门商财政部门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民政部门定期向同级财政部门和上级民政部门报送收支计划执行情况。
第五条 县级财政部门在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中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以下简称“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用于办理资金的汇集、核拨、支付等业务。县级民政部门设立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用于办理资金的核拨、支付和发放业务。
第六条 县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按季或按月划拨至本级财政部门“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经批准用于农村医疗救助的彩票公益金应及时由财政专户划拨至“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县级财政部门收到上级补助资金之后及时全额划拨至“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社会各界的捐款及其他各项资金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及时交存同级财政部门“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
第七条 农村医疗救助的享受对象及救助金额,由个人提出申请,村民代表会议评议,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级民政部门根据县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规定审批。经批准的救助对象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缴费有困难的,由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给予资助,并对患大病救助对象难以自负的医疗费用给予适当补助。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按有关规定经批准后支付。
第八条 用于资助救助对象参加当地新型合作医疗的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从“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核拨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并通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为其办理有关手续。经县级民政部门批准的救助对象大病医疗费用补助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按时将医疗救助资金核拨至民政部门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由县级民政部门支付给乡镇人民政府发放,或由县级民政部门通过银行、邮局等直接支付给救助对象,也可以采取其他社会化发放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应逐步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第九条 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救助对象、救助金额等情况应通过张榜公布和新闻媒体等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必须全部用于农村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对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民政部、财政部根据需要,对各地医疗救助基金使用情况进行抽查。
第十条 发现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贪污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对故意虚报有关数字和情况骗取上级补助的,除责令其立即纠正,并按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外,将根据情况减拨或停拨上级补助资金。
第十一条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的具体办法。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财政部、民政部负责解释。
第五篇:交通事故救助基金
为了保证《济南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实施细则》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特向社会征求意见。如有建议,可以联系济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处(电话85082612),反馈意见,时间3天
发布者:admin 发布日期:2014-12-02 17:19
济南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
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依法及时救助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保护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山东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救助基金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济南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使用和管理,适用本细则。
第二章 部门职责
第三条 市财政局为市救助基金主管部门,对救助基金的
使用和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 市公安局为市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办公室设在济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各县(市)、区及高新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受理本辖区所发生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的救助基金垫付申请和相关证明材料、向基金管理处出具垫付通知、对符合丧葬费用垫付情形的死者法定继承人或委托代理人出具交通事故证明文件和《尸体处理通知书》;追偿垫付费用。
第五条 市卫生局负责监督各医疗机构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及时抢救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对医疗机构申请救助基金垫付的抢救费用进行审核。
第六条
市民政局负责对殡葬服务机构救助基金垫付款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条 市农业局负责协助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向涉及农业机械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救助基金垫付费用。
第八条
济南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保险监管部门是否按照规定对保险公司及时足额向救助基金专户缴纳救助基金,协调保险监督部门对保险公司是否按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及时垫付抢救费用。
第九条
各相关部门应当切实履行救助基金管理职责,借助省级救助基金管理信息平台,如实提供信息系统所需数据源,实现社会救助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并向社会公布地址、电话、联系人等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监督。
第三章
救助基金垫付申请
第十条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履行抢救道路交通事故伤者的义务。抢救费用垫付前,医疗机构不得停止或延误抢救工作。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由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及时垫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全部抢救费用。
(一)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的,垫付差额部分抢救费用;
(二)肇事机动车未参加交强险的,垫付全部抢救费用;
(三)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垫付全部抢救费用。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一般垫付受害人自接受抢救之时起72小时内的抢救费用;特殊情况下如需垫付超过72小时的抢救费用,应由医疗机构提出书面理由,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根据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地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予以审核后,按照规定的程序予以拨付。
第十二条
受害人、法定监护人或代理人通过医疗机构提出垫付申请的,应同时承诺:受害人方如有提供伪造的交通事故事实或者提交虚假资料等手段骗取救助基金的,由当事人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通过从责任方或保险等其他方式获得赔偿的,同意赔偿款首先直接用于偿还救助基金垫付的费用。
第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将受害人抢救费用和抢救情况告知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并明确医疗机构联系人员和联系方式,便于相关部门联系。
第十四条
医疗机构在抢救受害人72小时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对尚未结算的抢救费用,填写《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抢救费用垫付申请书》(附件1),并提供经县级以上卫生主管部门审核的相关抢救费用证明材料,向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申请垫付抢救费用。抢救时间超过72小时的,应同时填写《道路交通事故伤员抢救费用超过72小时情况说明》(附件5)。
第十五条 申请垫付抢救费用时,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抢救费用垫付申请书》;
(二)受害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或身份无法确定的证明;
(三)交通事故受害人抢救费用的诊断证明材料,包括自抢救之时起72小时内的抢救费用汇总清单、病历资料等复印件;超过72小时的抢救费用的,还应当提供书面说明;
(四)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所有人和驾驶人身份证明材料;
(五)公安机关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受案登记表复印件及现场图复印件。
交通事故受害人身份不明或者发生交通事故后机动车逃逸等,不能提供第(二)、(四)项有关材料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事故处理机构提供书面说明。
第十六条
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死亡,其丧葬费用符合救助基金垫付情形的,由受害人的法定继承人或委托代理人提出书面垫付申请;受害人的法定继承人或委托代理人可以委托殡葬服务机构提出申请。
对身份难以确定的死者,其丧葬费用符合救助基金垫付情形的,经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相应证明后,由殡葬服务机构提出书面垫付申请。
第十七条
申请垫付丧葬费用时,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丧葬费用垫付申请书》;
(二)受害人法医尸体检验报告或鉴定书;
(三)《尸体处理通知书》;
(四)受害人运送、存放、冷藏、火化等丧葬费用原始单据;
(五)受害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受害人近亲属或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户籍地公安机关出具的近亲属证明、委托代理人的委托书。
对未知名死者,殡葬服务机构应提供前款
(一)(二)
(三)(四)项材料。
第十八条
受害人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提出丧葬费申请的,应当同时承诺受害人方如有提供伪造的交通事故事实或者提交虚假资料等手段骗取救助基金,由当事人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通过从责任方或保险等其他方式获得赔偿的,同意赔偿款首先直接用于偿还救助基金垫付的费用。
第四章
救助基金审核、垫付
第十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事故处理机构对申请人提交的垫付抢救费用、丧葬费用申请,进行初审。应当按下列情况当场作出处理:
(一)提交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受理;
(二)提交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一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人按照要求补正的,予以受理;
(三)受理垫付申请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请人;
(四)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且申请人不能按照要求补正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的理由。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当地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对医疗机构提供的抢救费用清单进行审核,符合垫付要求的,应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抢救费用垫付申请书》上签署审核意见并盖章。
第二十一条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收到医疗机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抢救费用垫付申请书》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事故处理机构的相关证明材料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并出具《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审核结果通知书》(附件3),书面告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事故处理机构和医疗机构。
对符合垫付规定的,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将抢救费用划入医疗机构账户。
第二十二条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3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丧葬费用垫付申请书》(附件2)及其他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并出具《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审核结果通知书》(附件3),书面告知处理该道路交通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受害人近亲属。
对符合垫付规定的,由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按照相关标准将垫付的丧葬费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划入申请人账户。
丧葬费垫付最高金额为山东省上一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的六个月总额。
第二十三条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可以邀请医学、法律、交通工程、事故处理、医疗保险、物价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成立专家组,对部分案情复杂、垫付期间较长或者垫付金额较大的案件进行审核并出具审核意见。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与医疗机构因垫付抢救费用问题发生争议,由专家委员会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告知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和相关医疗机构,复核一次为限。
第五章 垫付费用追偿与核销
第二十四条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垫付丧葬费或抢救费用后,道路交通事故赔偿义务人、保险机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等有关单位、受害人或者其继承人应当协助追偿。
第二十五条
经救助基金垫付费用的道路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生效后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在3个工作日内送达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根据《交通事故认定书》上载明的责任情况,10个工作日内依法向相关赔偿义务人发出《偿还道路交通事故垫付费用通知书》(附件4),要求赔偿义务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偿还垫付费用。
第二十六条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义务人在赔付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赔偿款时,应优先偿还救助基金所垫付的费用。
第二十七条
机动车肇事逃逸涉及垫付费用的案件侦破后,该事故处理机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通知救助基金管理机构。
公安交通管理、农业机械化等部门及受害人或其继承人有义务协助救助基金管理机构进行追偿。
第二十八条
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结案等处理过程中涉及救助基金的,应当同时通知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派员参加,并协助向交通事故责任者、机动车所有人等追偿已垫付的费用。
第二十九条
交通事故责任者、机动车所有人等应当在交通事故调解、结案后偿还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所垫付费用。
赔偿义务人应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将偿还费用存入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指定的账户。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出具收款凭证,并将追偿情况告知处理该道路交通事故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第三十条
赔偿义务人逾期不履行偿还义务的,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应当敦促其偿还;对拒不偿还的,应依法追偿。
第三十一条 保险公司在办理保险赔付业务时,应及时与救助基金管理机构联系,对需要偿还救助基金垫付费用的,协助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依法向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进行追偿。
第三十二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扣留交通事故车辆的,在车辆发还前应当通知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对尚未偿还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代为垫付抢救或丧葬费用的,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可以向法院申请诉前保全。
第三十三条 赔付交通事故未知名死者的人身损害赔偿,应通过银行转账方式转入当地救助基金账户,并注明赔付具体事故受害人,并保留银行转账凭证作为已支付证明。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收到赔偿后,应书面告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机构。
第三十四条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垫付费用超过两年确实无法追偿的,根据相关规定予以核销,并保留垫付费用追偿权。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垫付费用核销后侦破的,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应按规定追偿垫付费用,追回的垫付费用纳入当地救助基金账户管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机动车在道路以外的地方通行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参照适用本细则。
农业机械在道路外发生的事故、电动自行车或其它非机动车辆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需要垫付抢救或丧葬费用的,参照本细则。
第三十六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