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新能源建设还是气象部门扩权

时间:2019-05-14 09:5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规范新能源建设还是气象部门扩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规范新能源建设还是气象部门扩权》。

第一篇:规范新能源建设还是气象部门扩权

规范新能源建设还是气象部门扩权

“气候资源,是指能为人类活动所利用的风力风能、太阳能、降水和大气成分等构成气候环境的自然资源”,“气候资源为国家所有。”这一表述来源于6月14日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条例》。原本只是一部地方性法规的条例迅速引发了公众的猜想和调侃:如果风和阳光创造的效益也要划分所有权,那么风和阳光的所有者是谁,喝西北风,晒太阳是不是算在动用这个“主人”的东西?

而业界人士更关心的是,《条例》的出台是否意味着一些地区要收紧对风能和太阳能利用的审批?也有人质疑,《条例》从法理上来说是否站得住脚?引发公众热议的《条例》究竟要规范什么?

立法的适度超前?

尽管引发了诸多争议,但在气象部门和部分法学专家看来,《条例》的出台意义重大。黑龙江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处长马旭清说,这是我国出台的首部关于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是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黑龙江省的气候资源比较丰富,其中风力风能的可利用区、季节利用区面积大,风能储量居全国第四位,太阳辐射能储量丰富,与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华东等省份相仿。

但马旭清说,黑龙江省在气候资源的探测和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逐步解决:首先,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的监管部门还不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还不十分清楚。其次,对气候资源的探测活动缺乏有效监管。有些探测活动是企业自行开展的,探测标准不统一,资料数据不准确。再有,探测成果还未得到有效利用。由于气候资源探测成果统一汇交、复核制度尚未建立,探测结果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第四,气候资源保护机制不健全,可能会导致局部气候改变等不良后果。《条例》对规范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意义重大。

有媒体报道说,《条例》出台的第二天,恰逢全国地方气象立法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黑龙江省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去奇介绍了《条例》出台的背景。他说,近年来,黑龙江省一些企业随意探测开发风能、太阳能资源问题非常突出,针对这些问题,黑龙江省在全国率先发布了《条例》,对企业开发探测风能、太阳能资源进行规范。

会场上,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甘藏春也认为,气象立法可超前。他说,中国不仅人口众多,而且极端天气灾害偏多,地方可就气象立法空白进行探索。

马旭清说,黑龙江省早在三四年前就启动了《条例》的制定工作,有关部门在2008年年末将《条例》报送省政府。

《条例》主要规范了气候资源探测的原则和规划、探测审批制度、探测结果的资料汇交、气候可行性论证等内容。

从马旭清提供的《条例》制定过程来看,黑龙江省政府法制办曾广泛征求各地市政府和省直各有关部门的意见,会同省人大农林委和法工委进行了立法调研,充分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对《条例》内容进行了全面审查、修改,与有关部门进行了反复协调和研究,并就有关问题向国务院法制办进行了请示。

来自6月15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法制信息网的消息称: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这部地方性法规立法时机已经成熟,条款具

太阳能热水器排行榜有操作性、针对性,符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能够较好地解决目前该省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工作中的诸多问题。

而在气象部门看来,近年来,日渐完善的有关气象的地方性法规对防灾减灾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说,近年来,我国地方气象立法针对性强,地域特色鲜明,法规规章的适用性越来越好,专项立法日益增多,立法质量越来越高。截至2012年4月,全国31个省和具有立法权的较大的市,制定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为155部,其中地方性气象法规为66部,政府规章为89部。

风能和太阳能归国家所有

哪些资源被划进了《条例》要规范的范围?《条例》是这样认定气候资源的:能为人类活动所利用的风力风能、太阳能、降水和大气成分等构成气候环境的自然资源。

那么“国家拥有这些资源”的依据又是什么?马旭清说,气候资源归国家所有,主要依据《宪法》中有关自然资源的规定。宪法第九条规定,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根据《条例》对气候资源的定义,气候资源属于自然资源,所以气候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而在长期从事国有资产和政府管制政策研究的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信息部主任王军看来,该条例中对气候资源的界定不够清晰,有待商榷。

王军认为,如果气候资源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风和太阳光,从立法层面和理论上来看,国家有权力规定其为国有。但从人类的认识观来说,若如此界定就显得很荒唐。如果《条例》中的气候资源是指通过探测和开发形成的风能和太阳能,所有权应归因探测和开发付出时间和资金成本的一方所有,收为国有是不合理的。

在王军看来,确定某个事物的所有权,首先要是有形的不动产,且在物理层面上能够控制和管理。王军认为,风和太阳光是无形的,不适宜界定其所有权。

此外,王军还指出,《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法条中,没有涉及风能和太阳能是否归国家所有。王军说,不能把风、太阳光和风能、太阳能用该条文中的一个“等”字代替:概况或省略的内容应与文中列举项目为同一类。风和太阳光是无形物质,与矿产、森林等资源并非同类。

据了解,除《宪法》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气象法》中都没有界定气候资源是否该归国家所有。对于这一问题的界定,国内法律是空白。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教授王灿发认为,太阳能、风能与人们平常所指的自然资源应是有区别的,因为矿藏、水流、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规范,必定导致无序开发而枯竭。但风能和太阳能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强行收归国有没有必要,它不会因为某个人使用而影响他人继续享用。

《条例》在网络上引发的热议还包括,“如果风能太阳能属于国家所有,以后太阳能热水器是否也要收费?如果农民地里的庄稼因为长时间没有阳光或者受大风而受灾减产。农民就可向其拥有者索赔,物权法不就有这样的规定吗?”

马旭清说,《条例》中提及的气候资源是指可被开发利用的气候资源,而非直接利用的太阳光、风和空气等。并且《条例》规范的是探测气候资源的组织,而不是个人。不涉及直接利用气候资源问题,且《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开发利用不是《条例》调整的内容。《条例》主要是对气候资源的探测和保护工作进行规范,提高气候资源的探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条例》提高了新能源产业的准入门槛?

对一些风电厂商和太阳能厂商来说,他们从《条例》中读到的是,今后在黑龙江要开展风能和太阳能的相关业务又多了一个审批的婆婆——气象部门,因为《条例》规定,企业探测开发风能及太阳能资源必须经过气象部门批准,需要取得《气候资源开发探测许可证》。

一位风电厂商告诉记者,按照《条例》规定,今后,凡是进入黑龙江的风电企业都不能随便对风能资源探测,要么申请许可证,要么向气象部门购买相关资料。

对参与国家多项与环境有关的法律起草工作的王灿发教授看来,他至今还没有听说随意和过度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的现象,风能和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王灿发还说,某地因人工降雨或人工降雪的操作或有可能影响周遭气候,使其他地区出现干旱等情况发生,但还未发现有因开发风能和太阳能对环境和气候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李艳芳介绍,我国的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走在前面:近年来,各类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的企业如雨后春笋,产能过剩,但对该新能源开发和保护的立法及理论研究还比较滞后。

同时,李艳芳认为,《条例》的出台,对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有一定好处。但以上专家建议,想管理气候资源不一定要把产权属性定位国有,要想管理新能源企业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可通过土地审批、环保审批来操作。

以上专家认为,探测和使用太阳能、风能的企业要经过气象部门的审批,无可厚非,这是给企业增加了一道门槛,必然给开发商增加成本。

对气候资源“国有化”本质是行政审批扩权的质疑,马旭清解释说,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往往是通过设立使用权的方式来实现,而确定使用权是以行政审批的形式确立。因此,公众误解气候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就是要通过行政审批扩权和收费。《条例》并没有设立任何使用权,也没有规定任何收费项目,更谈不上扩权和收费。

另外,马旭清还指出,目前,黑龙江省正处于新能源大发展阶段,气候资源探测方面比较混乱,企业跑马圈地,自主进行探测。使用仪器不标准,技术标准不统一,测得的气象数据不是归一化数据,不具有科学性、可比性。一些企业包括有外资背景的企业,也在

该省探测风力资源,既有建电厂的需要,也在实际掌握具有战略意义的涉密气象资料。加之部分以转让探测资料为目的探测组织,使本已混乱的气候资源探测状况更加复杂化,这是对国家根本利益的一种潜在重大威胁,急需立法予以规范。建立气候资源探测审批制度,可有效规范企业探测行为,使各企业统一执行相同的技术标准、方法,解决数据的科学性和通用性问题。同时有利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也便于有密级资料的控制。

第二篇:扩权强县实施细则

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环境保护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细化扩权强县试点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的意见》(晋办发[2011]35号)和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扩权强县环境保护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晋环发[2012]47号),结合我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扩权强县试点县(市)以及山西省环保厅《关于扩权强县环境保护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涉及的环境管理的有关事项。

第三条 实施扩权强县试点工作,试点县(市)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取得相应的管理权限后,同时承担与管理权限相应的责任。

第四条 试点县(市)政府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调整后的管理权限及事项,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办事程序,强化内部监管。按照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行使管理权限,及时履行上报、备案、抄报程序,建立健全审批事项档案管理制度,确保环境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第五条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已成立扩权强县试点工作领导组,由省环境保护厅厅长任组长,分管副厅长任常务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领导组成员。领导组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处,具体承办领导组的日常工作,承担对试点县(市)的督促指导。扩权强县试点工作领导组将应及时研究推进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的政策措施,解决扩权强县试点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订监督、考核、评价体系和标准,组织开展考核评价。

各市环保局、各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保局应成立相应的扩权强县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扩权强县试点工作。

第二章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

第六条 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权限,下放至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即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建设项目享有与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相同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

第七条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环境保护令第5号)和《关于进一步调整和进一步下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评审批权限、服务山西经济发展的通知》(晋环发[2012] ]??232号),除环保部和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外,由市、县政府、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建设项目,市级和县(市)级政府及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建设项目,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以及晋环发[2012] ]??232号表一所列的下放权限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扩权强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环保部门审批。

第八条

扩权强县(市)环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和分级审批的有关规定,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并在规定的权限内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工作,严禁越权审批和违反法定程序或条件做出审批决定。

第九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相关规划、区域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要求,严格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并及时在网上公布拟审批的项目,将审批项目在网上公布,自觉接受公众监督。

第十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和审批建设项目需满足下列基本原则:

(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行 业准入条件;

(二)选址、选线符合城镇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工业建设项目原则须处于依法设立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工业集中区等区域内,且园区规划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保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通过;

(三)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有关要求;

(四)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能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满足环保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指标要求;

(六)项目建成后可维持或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

(七)绝大多数公众对项目建设持支持态度;

(八)项目潜在环境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第十一条

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应当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六十日内,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三十30日内,收到环境影响登记表之日起十五15日内,分别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预审、审核、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十二条 省级及以下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取消下一级环保部门对建设项目应执行的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出具书面确认函的环节,由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根据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特征、环境功能区划及建设项目排污情况等确定应执行的国家和地方相应标准,其标准选择的适宜性直接由下一级环保部门在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会上提出确认意见。

第十三条 省级及以下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实施出具书面初审意见的时限为自收到建设单位报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本)10个工作日内,逾期视为同意。

第十四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每半年将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一次,并抄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保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时间为每年6月底和12月底前,备案所需材料如下:

(1)备案申请文件一份;

(2)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目录清单1份,包括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承担单位、建设地点、建设的主要内容、投资金额(万元)、环评文件编制机构、核定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总量指标、环评文件审批时间、审批文号等;

(3)审批的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的批文批复的原件一式2份,报告表审批意见原件一式2份;

(4)审批的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电子扫描件及申报备案的相关材料光盘一份。(5)其它其他与项目审批相关的资料。

第三章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管理

第十六条

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的建设项目试生产和竣工环保验收的权限,下与环评审批权限范围一致。放至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即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申请试生产和竣工环保验收的建设项目享有与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相同的审批权限。

第十七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环境监察总队负责辖区范围内省管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监督管理,负责建设项目准备阶段、施工期监督管理、试生产阶段以及竣工环保验收后有关要求的监督落实。经验收审查,对不符合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省环境保护厅下达限期整改通知,由省环境监察总队和项目所在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限期整改要求的落实。

第十八条 根据《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晋环发〔2010〕332号)和《关于进一步调整和下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的通知》(晋环发[2012]232号)《关于调整和进一步下放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限、服务山西经济发展的通知》(晋环发〔2012〕

号),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保主管部门可以委托我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省级环保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II类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现场检查,并将验收现场检查情况和验收意见报送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三同时”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辖区内建设项目存在以下环境违法行为的,应及时调查取证,提出处理建议,报送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一)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

(二)超过法定期限开工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重新审核;

(三)项目建设过程中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四)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建设项目未经批准试生产或者试运行,主体工程擅自带负荷运行;

(五)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擅自投入生产或使用;

(六)未按法定期限办理竣工环保验收手续;

(七)其他环境违法行为。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行政处罚决定书、限期整改通知书等的执行。

第二十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接到试生产或试运行申请之日起2020日内,组织对申请试生产或试运行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并做出审查决定。

对环境保护设施已建成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已按规定要求落实的,同意试生产申请;对环境保护设施或其他环境保护措施未按规定建成或落实的,不予同意,并书面说明理由。逾期未做出决定的,视为同意。

第二十一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试生产阶段的现场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一)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或延期验收是否经过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二)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间,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三)试生产期间,建设单位是否及时委托有相应资质的验收监测或调查单位开展验收监测或调查工作;

(四)试生产期间是否存在重大环境问题和环境违法行为;

(五)限期整改要求的落实情况;

(六)其他环保要求的落实情况。

第二十二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受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需以下资料:

(一)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

(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调查报告;

(三)经试生产审批的,附试生产审批文件;

(四)建设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执行情况报告;

(五)其他相关验收材料。

第二十三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建设项目验收申请材料之日起3030个工作日内办理验收审批手续(不包括验收现场检查和整改时间),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对完成验收审批的建设项目进行公示(涉密建设项目除外)。

第二十四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每半年将负责验收审批的建设项目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一次,并抄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五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部门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时间为每年的6月底和12月底,备案所需材料如下:

(一)审批的竣工环保验收项目资料一份,包括项目的“三同时登记表”纸版和电子版各一份;

(二)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和试生产批复意见的原件一份;

(三)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或调查报告电子版及备案材料光盘一份。

(四)其他验收的相关资料。

第四章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

第二十六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享有与设区的市级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相同的核定权限。

第二十七条

根据有关规定,除环保部审和省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和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意见外,其它其他位于扩权强县试点县(市)范围内的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均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位于扩权强县试点县(市)辖区内,但根据前款规定应当由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核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该建设项目所需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置换来源和置换量出具审核意见,作为建设单位报请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依据。

第二十八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的有关规定,按照当地环境质量状况、排污现状、经济发展需求、资源环境开发强度、特别是环境承载力等因素,科学合理的确定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核定内容包括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置换量和置换来源。对于通过排污权交易获得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协助建设单位落实排污权出让对象。由建设单位持环保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意见到山西省排污权交易中心办理排污权交易有关事宜。

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需要经过专家技术评估(或审查)的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审核,应根据技术评估(或审查)明确的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结合区域总量控制目标和污染减排任务要求进行核定。

第二十九条

为了提高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工作效率,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时限,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应当自收到建设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申请书之日起二十20日内,提出核定意见。

建设项目因不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有关规定的,应当自收到建设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申请书之日起十10日内,提出不予核定意见并通知建设单位。

第三十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本辖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情况定期逐项报送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设区的市级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备案所需材料(包括电子版)如下:

(一)建设单位申请文件一份;

(二)核定依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计算说明、污染 物排放总量置换源证明文件、相关部门需提供的有关证明文件;

(三)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意见的原件一式二份。

第三十一条

各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管理档案,并定期进行汇总分析。

第五章 排污许可证管理

第三十二条

设区的市级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核发的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的权限,下放至辖区内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三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核发排污许可证。

改扩建项目建设单位已持有的排污许可证发证单位与负责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不一致的,由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核发。

第三十四条

排污单位向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需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一)排污单位所有生产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批准;

(二)生产能力、工艺、设备、产品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技术政策要求;

(三)具有与生产工艺、生产能力相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和处理能力,并通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

(四)具有按规定设置的排污口;

(五)具有按规定要求安装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

(六)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具有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出具的能够全面反映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的一年内合法监测报告;

(七)具有有效的工商营业执照;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三十五条

排污单位向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临时排污许可证,需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或者重新审核同意;

(二)建设项目试生产已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三)具有工商营业执照;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此外,限期治理期间的排污单位在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时,核发临时排污许可证。

第三十六条

所在扩权强县试点县(市)辖区的排污单位向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时,除具备第三十四、三十五条所列条件外,还须持有以下文件:

(一)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审核意见;

(二)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向设区的市级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的备案文件。

设区的市级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再出具审核意见。

第三十七条

排污单位因名称或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而申请变更排污许可证时,需在工商营业执照变更之日起15日内向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变更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排污许可证变更申请;

(二)工商部门证明材料;

(三)原排污许可证正本和副本原件。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变更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予以变更。

第三十八条

排污单位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重新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

(一)排污口发生变化的;

(二)污染物排放种类、浓度、数量发生变化的;

(三)改变排放方式、去向的;

(四)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厂址发生重大变化的;

(五)通过排污权交易污染物排放总量发生变化的。

第三十九条

因排污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续时,排污单位应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提出申请延续,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排污许可证延续申请;

(二)原有排污许可证正本和副本原件;

(三)具有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出具的能够全面反映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的一年内合法监测报告。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排污许可证延续手续:

(一)生产能力、工艺、设备、产品被列入淘汰目录,属于强制淘汰范围的;

(二)污染物排放超过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浓度或总量控制指标,经限期整改,仍不能达标排放的;

(三)功能区划调整后禁止排放污染物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其他他情形。

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撤销排污许可证:

(一)超越法定职权核发排污许可证的;

(二)违反法定程序核发排污许可证的;

(三)对不具备条件的申请人核发排污许可证的;

(四)依法可以撤销排污许可证的其其他他情形。

第四十二条

排污单位在收到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批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应向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排污单位在收到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试生产文件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临时排污许可证。因试生产延期需要延长临时排污许可证期限的,排污单位应当在收到批准延期试生产文件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申请临时排污许可证延期,并经原核发临时排污许可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第四十三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排污许可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审核完毕,符合条件的,发放排污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发放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四十四条

各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对发放的排污许可证统一编号,登记建档。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的编号由十八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和一个“-”字符组成,格式为“AAAAAA BBBB CCCC-XXXX”,“AAAAAA”六位数字为所在行政区划代码,“BBBB”四位数字为行业代码,“CCCC”四位数字为发证流水号,“XXXX”的四位数字为发证单位代码。临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在编号前标注“临”字。

第四十五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排污许可证管理档案,按月、季度对排污许可证核发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定期将核发情况、汇总分析情况抄报设区的市级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每月初前5日报送备案。

第六章 省级环保专项资金的申报

第四十六条 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按项目形式申报。扩权强县试点县(市)财政、环保部门按照省财政厅、省环保厅印发的《省级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申报通知》及《山西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要求,组织所属区域内项目单位通过县(市)财政、环保部门联合上报省财政厅、省环保厅,并抄报市财政、环保部门。

第四十七条 专项资金应当用于下列污染防治项目:

(一)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

(二)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

(三)重点行业污染源治理项目;

(四)区域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项目;

(五)农村环境保护项目;

(六)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项目;

(七)省财政、环保部门根据省委省政府重大工作部署和要求确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

第四十八条 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两种方式:

(一)以奖促治方式支持以下项目:

1、项目前期工作较好,具备开工建设条件的污染防治项目或项目已开工建设并形成一定的实物量。

2、已纳入当地环保规划或地方政府支持重点的污染防治项目。优先支持政府或企业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地方政府已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已落实了地方自筹资金等前期工作的项目。

(二)以奖代补方式支持以下项目:

1、项目为近两年内建成并已投入运行的项目。

2、项目设施(含环保设施)稳定运行且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

3、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报告。省财政、环保部门根据项目验收报告和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经现场核查合格后对项目给予奖励资金支持。

第四十九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申报专项资金项目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符合省级环保专项资金申报指南规定的范围和要求,有利于减少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量、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和当年环境保护工作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基础好,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投资结构合理,有资金来源并已基本落实,项目已实施或已具备实施的条件。

(三)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二年。

(四)项目承担单位(如是排污单位)近三年无严重违反环保法律法规行为和恶意偷排行为,能够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纳排污费。

(五)项目责任主体为企业的,项目承担单位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责任主体已灭失或以政府为主体组织实施的,项目承担单位为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

(六)同一项目只能选择一种支持方式,不能同时申请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近两年已获得省级环保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以前获得省级环保专项资金支持未完工验收的项目,原则上不予支持。

第五十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财政、环保部门应对申报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严格审查和筛选,择优上报,对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并在《山西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申报项目基本信息表》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第五十一条 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材料分正文和附件两部分。正文为扩权强县试点县(市)财政、环保部门申请专项资金的正式文件及《山西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申报项目汇总表》。附件为各个项目的申报基本信息表、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辅助材料。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提供建设方案。(项目申报材料具体要求按照《山西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执行)

第五十二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保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申报省级环保专项资金项目同时,还应以正式文件上报排污费征收情况。

第五十三条 省财政厅、省环保厅对专项资金安排的项目实行跟踪管理,并按照《山西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及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晋财建[2004]429号)和《关于推进我省环保资金项目督促验收工作的通知》(晋环发[2008]434号)要求,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和竣工验收。

第五十四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财政、环保部门负责对本区域内环保专项资金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在终了后1个月内报送环保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总结,将环保专项资金拨付、使用情况、各项目的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等上报省财政厅、省环保厅(书面材料和电子版),做为省级下专项资金项目安排及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五十五条 环保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必须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确保专款专用,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不按批准用途使用专项资金并逾期不改的,3年内不得申请使用环保专项资金,并按《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予以处罚。

第七章 危险废物的管理

第五十六条 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审批。

依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408号),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的审批颁发与监督管理工作,收集经营范围仅限于机动车维修活动中产生的废矿物油和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镉镍电池。

申请领取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应当填写《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申请书》,并且具备下列条件:

1、有防雨、防渗的运输工具;

2、有符合国家或者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和安全要求的包装工具,中转和临时存放设施、设备;

3、有保证危险废物经营安全的规章制度、污染防治措施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完成收集经营许可证核发的七7个工作日内,将所审批核发的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相关情况填写环保部下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颁发情况及经营单位经营情况汇总表》,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抄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五十七条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审批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应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危险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危险废物产生及经营单位的环境监管。扩权强县试点县(市)辖区内企业向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时,由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鉴署监管意见。

第五十八条 跨省转移危险废物的审批及转移联单管理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辖区内的危险废物产生或经营单位向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跨省转移时,由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鉴署监管意见。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应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危险废物转移完成的七7个工作日内,将危险废物转移的时间、种类、数量等相关情况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抄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八章

生态保护

第五十九条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生态示范创建等工作仍按现行规定和职责分工办理。

第六十条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根据《山西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山西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山西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验收办法》等进行申报和管理。

第六十一条

生态示范创建等工作根据《关于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的通知》、《省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

第九章

其它其他

第六十二条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全面部负责辖区内环境信访、环境污染纠纷调查处理和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的各项工作。

第六十三条

未纳入扩权强县(市)范围、未明确交由试点县(市)政府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保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的其它其他事项,未调整为由试点县(市)直报的其它其他事项,仍按现行规定和职责分工办理。

第十章

加强组织管理

第六十四三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做好试点工作衔接,确保工作依法有序、稳步推进。省、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保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试点县(市)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管理和培训服务,提高试点县(市)环保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水平,确保各项扩权强县政策落到实处。

第六十五四条 为确保扩权强县试点县(市)政府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保主管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省环保厅将于每年年初组织开展针对性的政策业务培训,年中组织开展专项督促检查,年末会同市环保局开展试点工作综合评价考核。

第六十六五条 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扩权强县试点县(市)应建立行政审批窗口,公开审批事项、审批程序等,对重大项目开设审批绿色通道,特事特办。

第三篇:抓住扩权试点机遇 建设区域经济强县

抓住扩权试点机遇 建设区域经济强县

南溪县政府县长李学焦

扩权强县试点是省委、省政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省政府把南溪县列入扩权强县试点范围,必将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创造更加优良的体制机制环境和条件。为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谋划长远,以更高的目标、更高的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区域经济强县。

一、对接扩权政策,坚持项目推动

扩权强县为项目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更为宽松的发展平台。要突出项目建设这条主线,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南溪科学发展最为关键的工作,强化项目管理理念,以项目推动发展,以项目确保增长。

(一)吃透精神争取项目。要积极研究、对接扩权所赋予的项目直接申报等政策,创新项目运作模式,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力求项目争取实现新突破。在项目谋划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求以及地区和行业规划,超前做好各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超前谋划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在项目论证上,聘请专家论证,精心筛选项目,科学规划项目,把项目库丰富起来,探索与大企业、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做项目。在项目的储备上,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做好项目启动和储备工作,争取有更多更好的项目进入国家、省的盘子。

(二)立足长远优化项目。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要着眼长远,抓住国家经济发展重大调整的关键时期,着力优化项目和投资结构。一要围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改善和优化项目结构,立足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着眼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开发项目。二要围绕工业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改善和优化项目结构,抓好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应对金融危机,储备一批后备项目。

三要围绕扩大消费需求改善和优化项目结构,着眼于激活新的消费热点找项目,着眼于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促项目。

(三)协调要素服务项目。项目的实施,离不开要素保障。要创新思维模式,超常举措运作,协调好项目建设中的资金、土地等要素,确保项目有序推进。一要拓展渠道,市场建设。运用市场的办法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学会在市场中筹集项目资金,保障项目建设;根据条件,尽可能采取BT、BOT等多种形式解决项目资金投入的问题。二要统筹资源,突出重点。从政策层面打破区域、部门利益束缚,将全县土地、环保等要素进行有效整合、统筹考虑,对能源和运输进行综合协调,将要素尽可能配置到最需要的项目中去。

(四)强化督查推进项目。项目确定后,抓落实是关键。一要定期研究。建立重点项目定期研究制度,研究项目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进项目开展。二要定期督查。项目办和目标办对重点建设项目根据重要程度,分类开展每月、每周甚至每天督查,定期通报。对涉及民生的重大项目,可适当在电视台公示,提高群众对重大项目的参与度与知晓度。三要提高效能。对项目工作不力的,采取行政问责的办法,予以追究责任。这样,有利于形成全县上下共抓项目的良好氛围。

二、抓住扩权契机,坚持三化联动

建区域经济强县的核心是经济实力的提升。要以扩权为契机,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县战略,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联动发展引领经济强县的加快建设。

(一)坚持工业主导地位,引领三化良性互动。三化联动的关键是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推动三化良性互动。要坚持以工业项目为带动,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以蓝天纸业为龙头,长信实业、恒旭铝塑、浩宇皮革、恒达纸业等企业为支撑的轻工产业链;以五粮液制药为龙头,红光医药、文龙药业、仁和中药等企业为支撑的生物制药产业链;以北方红光化工和天蓝化工为龙头,海宏

化工、天力化工等企业为支撑的精细化工产业链;以南山机械为龙头的机械装备工业产业链;以徽记食品、天成酒业为龙头,富民白鹅、庶人坊食品、国柱豆制品、玉林食品、金南福酒业、叙南酒业、长兴酒业、三江榨菜、建昌食品等企业为支撑的食品加工产业链;以达业科技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链。

(二)坚持工业农业共生,打造产业原料基地。农业产业化实质是农业工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抓好农业产业化能够有效地支持工业化、促进工业化。一方面,要狠抓农业产业发展,建设产业基地。要加大对特色主导产业的培育力度,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指导、引导和服务,引导徽记、国砫、庶人坊等豆腐干生产企业强强联合,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带动建成8万亩大豆种植基地;引进三江榨菜等榨菜生产企业,提升蔬菜附加值,带动榨菜种植6万亩;支持富民白鹅开发新产品,带动发展种鹅8.5万只,建成400万只白鹅养殖基地;扶持文龙药业、仁和中药等企业做大做强,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 2 万亩;推进酒类企业的整合,做响南溪酒业品牌,打造白酒生产基地。另一方面,要狠抓新型农民培养,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育新型专业农民和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促进农民向工业企业转移,特别是要加大返乡农民工就业扶持力度,探索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大力发展“回归经济”。

(三)坚持工业城市互动,提供工业发展承载。新型工业化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强大动力,城市日益提高的支撑作用和集聚效应,必将为工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要用市场化手段聘请城市专业策划团队,新理念、高起点、大手笔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包装策划,特别是积极打造县城西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江生态园林城市,为招商引资塑造良好的城市名片。要利用城市资源盘活存量资产,引进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开发县城建设,为工业发展筹集资金。要适应大工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着手建设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信

息咨询、现代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依托南职中优势,投资1.5亿元启动南职中整体搬迁,着力打造职业教育集团。同时,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企业的入驻,逐步形成“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格局。

三、放大扩权效应,坚持环境促动

建设区域经济强县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环境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点。要放大扩权效应,狠抓软硬环境建设,提高行政效率,为企业发展建立“绿色通道”。

(一)狠抓产业园区建设,筑牢发展平台。集中区是承载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南溪县共有罗龙工业集中区、九龙工业集中区和长信创业园区。从区域来看,罗龙产业园区距宜宾市不到20 公里,是宜宾未来城市发展拓展重点区域所在,也是宜宾城市外迁企业理想的选址地之一,应作为宜宾工业的主要基地;九龙工业集中区紧靠县城,后勤保障充分,又离自贡、泸州较近,适合作为南溪新上项目、自贡外迁企业、泸州配套企业的工业基地。当前,要发挥罗龙产业园区“市县共建”的体制优势,应以全局、综合和长远的发展眼光,高起点、高标准修订完善罗龙产业园区各类规划编制工作;采取BT、BOT等市场化运作模式,广泛引导民间资本、外来资本投资园区开发建设,市场化推进园区道路、配气站、自来水厂、变电站、码头等配套建设,使园区功能更加齐全,要素更加配套,全力保障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园区产业发展鼓励政策,不断健全“一站式服务”和“跟踪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项目入驻和产业聚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狠抓交通体系建设,凸现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川滇黔综合交通枢纽,加快交通、水电、通讯等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全力协调推进宜南快速通道罗龙至石鼓段建设,力争市上尽快启动翠屏区段建设,争取尽快建成通车;积极配合做好宜泸高速公路建设工作。抓住长江航道整治契机,加快完成港口规划前期

工作,尽快启动建设宜宾中心港罗龙作业区一期工程。此外,要为五粮液制药、红光TDA、长信实业、海宏化工等企业修建专用通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狠抓政务环境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引进、留住企业,必须要有良好的政策、政务和法治环境。一是优化政策环境。坚持财政投入向工业倾斜,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从县财政拿出部分资金为企业办理各种手续、奖励企业和技改贴息。二是优化政务环境。牢固树立“政府管墙外、企业管墙内”的发展理念,根据发展需要推进机构设置创新,梳理优化服务流程,加强政务中心服务平台建设,为外来企业实行“一窗受理、全程代理、并联审批”的全程跟踪服务,做到“全过程服务、全领域服务、全天候服务”。三是优化金融环境。进一步发挥县财源公司、宜宾罗龙产业园区投资公司融资平台作用,加快信用担保中介机构建设、构建企业贷款信用平台和补偿机制等,形成银政企和谐的合作共赢关系,破解好中小企业和全民创业融资难题。

第四篇:扩权强县工作汇报0523

阳泉市扩权强县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阳泉市扩权强县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2012年5月23日

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工作是省委、省政府为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增强县域经济活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这项工作自去年12月9日启动以来,我市扩权强县工作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扩权强县试点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全面深入地开展了此项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扩权强县工作开展以来,平定、盂县两试点县积极与市直和省直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对接业务,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步骤,紧扣重点环节和重大节点,做到了“四个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分别在2月20日、2月22日召开了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对扩权强县工作进行了研究和安排部署。市扩权强县领导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人员,通过召开专门会议等方式,积极宣传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使有关部门及人员深刻认识到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同时,两个试点县及有关部门加强学习,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全局意识,先行先试,学好、1 用好、用足、用活政策,为推进扩权强县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2月15日,我市出台了《阳泉市关于推进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试点县及市直有关单位都结合自身实际,成立了扩权强县工作领导组及办公室,制定了《实施方案》,并抽调了工作能力强、熟悉业务的骨干专门负责此项工作,以不断适应扩权强县工作赋予的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3月28日,市政府李栋梁市长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听取了扩权强县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市扩权强县工作领导组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旭明两次召集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并对具体工作作出指示。市扩权强县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也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召集试点县及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开展座谈,听取汇报,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商讨举措,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推动了扩权强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工作落实到位。第一,宣传报道方面。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开设专题采访、讲座,开辟扩权强县网络专栏,公示各部门的审批内容和流程,及时报道有关扩权强县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动态,强化了对扩权强县相关政策及工作进展情况的宣传报道,初步形成了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报刊有文、网络有言的宣传格局,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工作的知晓度。第二,落实对接方面。下发了《关于做好我市扩权强县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事项目录上报工作的通知》,有关部门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出台了移交下放权限事项的部门文件并及时下发到平定、盂县两试点 2 县相关部门,两县有关部门在接收到市直部门有关下放权限的文件之后,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专门会议,围绕如何落实好第一批扩权事项进行研究部署,制定出台了本部门接收扩权事项的文件、实施意见,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方法、业务流程上进行细化规范,对所属的涉及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事项进行了认真梳理,围绕审批事项的变化,重新编制了审批流程,并在政务大厅进行公示,纳入县级政务大厅办理,做到了无缝对接,不留空隙,积极稳妥地推进了扩权强县试点的各项具体工作。截至目前,市、县两级相关部门共出台落实扩权强县文件13份。第三,组织培训方面。两县及市直有关部门均制定了培训方案,并召集本部门业务骨干进行了培训。平定县、盂县及市直有关单位都针对第一批下放的85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事项,分别对口聘请省、市专家学者,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辅导等方法,对扩权强县有关政策事项进行了专题解读。在第一轮培训学习结束后,在5月21日至22日,又特邀省审计厅正厅级巡视员、省扩权强县办特聘专家王维荣,对市直单位、平定县、盂县开展了3场扩权强县试点工作专题讲座,为做好今后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明晰了路径,使工作人员进一步学习掌握了审批业务发生的新变化,提高了行政执法水平。截至目前,共举办培训班20余次5000余人。第四,制度建设方面。面对扩权强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协调分工,制定完善了办公室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办公室会议,每月召开一次领导组会议,对扩权强县试点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时 3 进行研究解决。建立健全了信息报送制度,在试点工作开展期间实行月报告制度,注意收集工作开展情况,帮助解决问题,整体推进工作。制定了调研督查组、综合协调组工作制度,办公室工作人员“八不准”制度,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为推进扩权强县试点工作提供了基本保障。

四是督查指导到位。市扩权强县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制订了《阳泉市扩权强县试点工作调研督导方案》,分别与2月13日至16日,4月23日至30日,两次深入平定、盂县及市直有关部门,通过听汇报、看资料、随机调查、座谈走访等方式,对省政府具体确定的七大类85个市级审批项目权限下放县区后的情况和扩权强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指导,达到了总结经验,完善机制,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明确方向的目的。与此同时,两个试点县也对本县相关部门扩权强县政策执行落实情况加大了督促检查力度。盂县出台了《关于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督查实施方案》和《创优发展环境、提高行政效能、服务扩权强县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确保了扩权强县政策得到全面落实。5月8日至19日,市扩权强县办与市政府督查室及相关部门,对各县区、各部门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和各项经济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督查,查找造成全市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落后的原因,对相关责任人实行问责,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稳中求进、进中求优、优中求快。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加快行政审批。扩强强县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市直有关 4 部门第一时间将涉及的85项权限下放到试点县,试点县有关部门全部重新编制了审批流程,并在政务大厅公示,进一步畅通了投资渠道,加快了行政审批速度改革步伐,优化了发展环境。

二是掀起项目建设高潮。申报核准工作速度明显加快,有力地促进了项目的落地建设。今年以来,平定、盂县两县紧抓历史机遇,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包括中科春明激光器、太钢石灰回窑及破碎筛分、鑫磊循环经济产业园电石综合利用 8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30亿元。此外,盂县还出台了挂牌保护制度、挂牌督办制度、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直通车。

三是带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季度,平定、盂县两县经济快速发展。平定县生产总值完成115124万元,同比增长14.2%,财政总收入完成33517万元,同比增长37.9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114万元,同比增长29.83%;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完成79391万元,同比增长1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270万元,同比增长18.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1678万元,同比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14元,同比增长20.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676元,同比增长17.6%。

盂县生产总值完成25.2亿元,同比增长4.2%,财政总收入完成7.23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亿元,同比增长13%,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完成13.7亿元,同比增长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亿元,同比增长2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9亿元,同比增长5.2%,城 5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8元,同比增长15.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70元,同比增长16.8%,两县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三、存在问题

一是长远发展受到影响。阳泉本来就面积小、辖区少,发展空间不足,这次扩权拿走仅有的两个县,对全市整体工作的推动必然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土地的制约更为明显。今年省预下达阳泉建设用地指标2250亩,其中明确到试点两县用地指标各700亩,市里仅剩850亩。随着转型综改试验区试点工作和新城建设的全面启动,市区城镇化建设用地需求将继续扩大,调整的空间更加狭小,因此,要解决新城建设、重点工程、保障性住房和新农村建设等项目用地,指标缺口很大,调整范围更小。

二是项目建设受到制约。我市市管企业少,县区管辖企业多。扩权强县后,对于平定、盂县淘汰落后产能、关闭污染企业所空出的排污总量,优先供给本县新建项目,不再由市里统一平衡。可以调整的排污总量,目前市里无法从其他县区进行调配,这直接影响区域的项目环评审批,制约了新上项目的建设。

三是试点县财政支出较大。在目前国家财政分税管理体制下,县级政府承担着财力与事权不对称的管理职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地方财政支出压力。

四是“责权统一”难以实现。扩权强县将权力下放到县区,但责任留在市里。如,减排工作是按照各市政府对区域环境负总责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原则进行考核的,市政府要向省政府交账,6 县区完不成任务直接影响市里,但市里缺乏对县区总量的约束,完不成也无法采取“区域限批”等措施,推动工作很被动。

五是业务能力还不能适应。县级职能部门受业务水平、工作经验所限,在接受权限后还存在技术业务操作和政策层面应用上不足,操作不顺的问题,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三、下一步打算

一要加强学习培训。要进一步加大对试点县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促使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忧患意识、树立追赶意识、弘扬创新意识,为扩权强县改革提供强大的精神保障。

二要搞好协调对接。着力加强与省扩权强县办公室的沟通联系,要组织安排市扩权强县办、平定县、盂县扩权强县办有关人员赴省,交流商议探讨扩权强县工作,帮助我们理清发展思路,把握发展重点,扎实做好扩权强县这篇文章,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加强扩权强县政策宣传力度,与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及时将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的精神宣传到位,把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部署上来,不断加快全市转型跨越发展进程。

四要强化督导检查和专项调研。市扩权强县办将继续定期对扩权部门的行政审批权限、项目资金实施等情况开展专项督查,严肃工作纪律,强化制度约束,确保扩权强县试点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扩权强县给我们带来了机遇,更是挑战。机遇难得,稍纵即逝,抓住机遇就能乘势而上,错失机遇必将贻误时机。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确实以这次试点工作为契机,充分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加快全市城镇化建设发展步伐,为建设“千亿阳泉、百万新城”而努力奋斗。

阳泉市扩权强县领导组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三日

第五篇:有关扩权强县政策解读

有关扩权强县政策解读

首先,谈一下扩权强县的原则。总的原则是:“依法合规、能放就放、责权统一、规范管理”。具体说,一是坚持减放并举的原则。凡是没有依据的行政许可项目,一律取消;凡是没有依据的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原则上予以取消。二是坚持能放都放原则。三是坚持权责一致原则。对下放到县级管理的事项,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责任机制,坚持放管结合、权责一致,做到职责明确,责任落实,有责可查。四是坚持提高效能原则。坚持将扩大县级管理权限与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提升行政效能有机结合,加快建立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运作制度。五是重心下移原则。通过实施扩权强县改革,逐步将经济建设重心由设区市向县和县级市转移。

其次,扩权的形式与内容。自治区和设区市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向县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扩权:一是直接下放;二是委托下放。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允许下放到县级管理的权限,原则上都下放到县级;不允许下放的权限,则通过委托的方式将部分权限下放到县级。这次自治区和设区市向县级政府放权的内容共721项,其中行政许可353项,非行政许可368项;属于直接下放县级政府的565项,委托下放县级政府的156项,均在桂政发[2010]72号文件上《下放县级管理事项目录》和《委托下放县级管理事项目录》予以明确。

第三,如何抓好扩权事项的管理。一是加强领导。自治区各部门和各市、县人民政府均成立扩权强县工作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扩权强县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放权工作依法有序进行。二是落实扩权工作方案。自治区各部门和各市人民政府都要制定《落实扩

权强县意见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工作步骤、工作措施、时间要求及具体负责人,确保放权工作按时依法完成。三是将扩权事项向社会公示,杜绝有些部门有权不放,或者名义上放权实际上不放权的现象。四是落实各县政府及其部门的承接责任。自治区、市将721项权限下放移交各县以后,各县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必须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健全管理制度,让权力阳光操作,真正做到权责对等,依法行政。五是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做好放权事项管理的培训指导工作。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部署,自治区将成立由自治区发改委牵头,自治区其他有关部门联合参与的工作组,分级分批对各市县及其他业务部门进行全面的扩权事项业务培训。

下载规范新能源建设还是气象部门扩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规范新能源建设还是气象部门扩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扩权强县工作情况汇报

    2月4日全省扩权强县工作会议以后,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冀政〔~〕8号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注重上下衔接,扩权强县工作正在平稳有序地向前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省......

    扩权强县[小编推荐]

    扩权强县背景下如何强化管理?在当前扩权强县、扩大县级环境管理权限的新形势下,现行的环境管理模式及其管理体系将面临新的问题。如何与时俱进,在汲取传统模式经验的基础上实......

    扩权强镇会议纪要

    一、下放办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及其适用范围 (一)选址意见书审批 选址意见书,是经依法审核,建设项目选址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的法律凭证,适用于按照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核准、且......

    扩权强县接收方案

    公馆镇开展扩权强县工作接收实施方案 根据自治区政府、自治区发改委、自治区质监局关于开展扩权强县工作要求,为开展好我镇扩权强县工作,确保全部扩权工作依法、有序、平稳接......

    2012扩权强县进展情况汇报

    高平市扩权强县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去年底我市被列为山西省扩权强县工作试点市,我局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传达相关文件精神,立即成立扩权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对涉......

    广西实施“扩权强镇”

    目前13省25个镇试点“强镇扩权” 2010年4月,中央编办、中央农办、国家发改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试......

    XX市扩权办工作进展情况

    XX市扩权强县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XX市自列入全省扩权试点县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扩权强县工作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根据《关于做好〈第一批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

    林业局扩权强县两年来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林业局扩权强县两年来工作总结林业局扩权强县两年来工作总结两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任政字[2005]69号和冀政[2005]8号文件精神,注重上下衔接,扩权强县工作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