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条例
上海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条例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
(1989年6月22日上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地区开发建设的规划管理 第三章 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 第四章 建筑设计的规划管理 第五章 建筑工程执照的管理 第六章 监督和检查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合理调整城市布局,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据国家有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本市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各项建设活动,必须服从本市城市规划,不得妨碍公共安全、公共卫生、道路交通和市容景观。
第四条 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管理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局)是本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主管部门。区、县规划管理部门负责分管的建设规划管理,业务上受市规划局领导。区、县规划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由市人民政府规定。第二章 地区开发建设的规划管理
第五条 进行地区开发建设(含旧区改建)必须编制详细规划,详细规划须报市规划局或上海市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建委)批准。
第六条 开发建设单位必须根据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和新区开发建设与旧区改建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批准的详细规划和市政、公用工程地下设施先行的要求,制订实施方案,集中成片地进行开发建设。
地区开发建设的地段和规模,由市建委根据近期城市建设计划统筹安排。
第七条 地区开发建设应保护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建筑和建筑群。凡属文物保护单位,必须按照文物保护法执行。其他应予保护的建筑和建筑群,由市规划局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确定保护范围;因公益需要,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的,必须报经市规划局 批准。
第八条 城市旧区的改建应贯彻有步骤地疏解旧区工业、交通和人口的方针,重点改建危房区、简屋区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简陋、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和积水严重的地区。
原有建筑质量和环境较好的庭园住宅、新式里弄住宅等房屋,应予以保留;确需拆除改建的,按市拆迁房屋管理的法规执行。
第九条 在按规划建成的地区内,未经批准调整规划,不得改变房屋使用性质;不得插建、扩建(含加层和屋顶搭建)各类建筑。对因公益需要增设的小型公共服务设施,应从严控制,并须报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第三章 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
第十条 各项建设用地必须贯彻节约用地、合理用地的原则,并符合本市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十一条 各类新建、迁建项目的建设用地,应在综合开发建设地区内统筹安排。尚未进行综合开发建设的地区,应严格控制零星分散建设。在市政、公用等设施不能满足需要,而又无有效措施的地段,不得安排新建、迁建项目。
第十二条 在城市旧区内改建各类建筑物,应改善城市建筑过分密集的状况,增加绿地。不得在完整的居住街坊和原有的建筑庭园内插建房屋。
第十三条 城市公共绿地、专用绿地、公共活动用地以及体育运动场地和学校用地,必须妥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任意占用或改变用途。
第十四条 城市旧区内不得新建工厂,严格控制工厂扩建。易燃、易爆和污染严重的工厂企业,其主管部门应作出迁建、转产调整和治理等方案,按计划审批权限规定报经批准后,负责在限期内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搬迁单位的原有土地和房屋,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核定规划使用要求后,由土地、房屋管理部门负责调整使用。
第十六条 私房的修建,不得扩大原有宅基地面积,不得妨碍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并须依法处理截水、排水、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
第十七条 各项建设需要选址、拨地(含乡镇企业、事业单位需要使用土地)的,须按规定向市规划局或区、县规划管理部门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件:
(一)建设单位提出建设用地选址的书面申请,并附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和有关资料,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在两个月内作出选址批复和提出规划设计要求;对原址扩建用地的申请应在一个月内作出答复。
(二)建设单位根据选址批复文件在六个月内向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建筑设计方案和有关文件资料。有关部门应在一个月内答复,逾期不答复的,视为同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在一个半月内核复。经核复同意的,发给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件。
(三)建设单位逾期未报建筑设计方案而又未申请延期的,原选址批复即行失效。
(四)建设单位凭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件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第四章 建筑设计的规划管理
第十八条 建筑工程的设计须由持有设计资格证书的设计单位承担。设计单位必须按照设计资格证书规定的等级范围承接设计任务,越级承接的建筑设计文件无效。
第十九条 建筑工程设计必须符合本市关于建筑密度、建筑面积密度、建筑间距、沿路建筑高度及沿路建筑后退距离等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二十条 建筑工程设计涉及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卫生防疫、绿化、国防、人防、消防、气象、抗震、防汛、排水、河港、铁路、航空、交通、邮电、工程管线、地下工程、测量标志、文物保护以及农田水利等方面要求的,必须符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第二十一条 市规划局应制订城市道路规划红线,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沿道路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不得逾越道路规划红线。
第二十二条 道路规划红线内的现有建筑物,在改建时必须让出道路规划红线。多层及高层建筑上部改建时,应将逾越道路规划红线的底部建筑,辟作骑楼,设置人行通道。确需改建而又无条件退让的现有商业建筑,可在原址翻建两层以下的过渡性商业建筑。在交通流量大的路段,翻建的商业建筑与车行道的距离应不小于五米。在道路拓宽改建时,逾越道路规划红线部分的过渡性商业建筑,必须无偿拆除、退让。
第二十三条 新建各类建筑物必须在建筑基地内设置相应容量的机动车、自行车停车场(库)。第二十四条 建筑工程的设计必须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主要道路沿线不得布置零星、简陋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确需在道路沿线设置的建筑附属设施,不得有碍市容景观。
第二十五条 各类建筑附设的污水排放和处理设施的设计,应征得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环境卫生、市政工程等管理部门的同意。
第二十六条 建筑物的室外地面标高,必须符合地区详细规划的要求;尚未编制详细规划的地区,可参考该地区的城市排水设施情况和附近道路、建筑物的现状标高确定,不得妨碍相邻各方的排水。
第二十七条 城市主要道路广场内的或有重要历史纪念意义的城市雕塑的布点及其环境设计,应报经市规划局审批。第五章 建筑工程执照的管理
第二十八条 凡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建筑物和构筑物以及变动建筑物主体承重结构的大修、沿城市道路房屋门面的装修,建设单位和个人须按规定向市规划局或区、县规划管理部门申领建筑工程执照后,方得施工。
单项建筑工程执照必须一次申请,不得化整为零。建设单位和个人申领建筑工程执照应按规定缴纳执照费。第二十九条 下列建筑工程不需申请建筑工程执照:
(一)在建筑工程基地内的施工临时设施。
(二)不改变建筑外形、建筑主体承重结构和建筑高度的房屋维修工程。第三十条 申领建筑工程执照须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建设单位和个人填报《建筑工程规划设计送审单》,并附地形图、土地使用权属证件和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在一个月内核定设计范围,提出规划设计要求。
(二)建设单位和个人取得核定的设计范围图纸和规划设计要求文件后,参照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二)项规定办理建筑设计方案核定手续。
(三)建设单位和个人填报《建筑工程执照申请单》,并附施工图及消防、卫生防疫等有关部门的审核意见。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在一个月内核发建筑工程执照或提出审核意见。第三十一条 建设单位和个人领取建筑工程执照后,必须在六个月内开工;逾期未开工和申请延期未经批准的,建筑工程执照即行失效。
第三十二条 严格控制挖掘道路和占用道路搭建施工临时设施。确因建筑施工需要挖掘道路或占用道路搭建施工临时设施,必须报经市建委和市公安局批准,并缴纳临时占路费。凡经批准搭建的施工临时设施,必须在规定的限期内拆除。
第三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建筑工程执照图纸进行施工。变更使用性质、建筑面积、高度、结构和总平面布置的修改图纸,必须经原发照部门审核同意。
第三十四条 拆除本单位或个人所有的建筑物,必须持房产权属证件,方可申领建筑工程执照。拆除不属本单位或个人所有的建筑物,需先征得产权人同意。第六章 监督和检查
第三十五条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以下简称监查员),有权对各项建设活动执行本条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监查员执行公务时,应佩戴标志,秉公执法,不得以权谋私,营私舞弊。
第三十六条 建筑工程的施工,须由持有施工资格证书的建筑施工企业承担。建筑施工企业不得承担无照建筑工程的施工。施工现场应悬挂建筑工程执照。
第三十七条 建筑工程施工放线后,建设单位须向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申请复验灰线并报告开工日期,经核实后方得开工。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接到申请后,应在七天内核实完毕。沿道路建造的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应向市规划局申请订立道路规划红线的界桩。
第三十八条 建筑工程竣工后,基地内搭建的临时设施必须在两个月内拆除,不得转让或改作其他用途。
建设单位应按核定的设计方案,全面完成基地内的绿化和环境建设。
第三十九条 建设单位应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按规定将该项目的竣工档案无偿报送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或区、县保管城市建设档案的单位。
第四十条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违反规定或越权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件、建筑工程执照的,上级管理部门或市人民政府可指令改正或予以撤销。
第四十一条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设立举报站,受理人民群众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各项建设活动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行为的检举、控告。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四十二条 凡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给予表彰、奖励;成绩优异的,由市、区、县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一)实施城市规划、改善城市环境做出显著成绩的;
(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忠于职守做出显著成绩的;
(三)检举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建设活动或举报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行为,经调查属实的。
第四十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建筑工程属违章建筑:
(一)未按规定申领执照的;
(二)违反第三十三条规定擅自变更执照图纸施工的;
(三)私自转让执照的;
(四)违反本条例规定非法取得执照的。
第四十四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违章建筑,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责令建设单位或个人停止施工,并按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对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国防设施、道路交通、市政管线、城市绿化、消防安全、市容景观、测量标志或群众生活有严重妨碍的,必须限期拆除,逾期不拆的,加处土建工程造价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罚款;
(二)对城市规划和建设以及周围环境有一定妨碍,可采取措施改善的,必须限期改正,并处土建工程造价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的罚款;
(三)对城市规划和建设以及周围环境尚无不良影响的,必须限期补照,并处土建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对妨碍公共安全和交通的无照违章建筑,区、县人民政府可组织有关部门予以拆除,所需费用由当事人负责。
第四十六条 对逾期不拆的临时建筑物,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责令搭建者限期拆除,并处该临时建筑物造价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四十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逾期未报送建筑工程竣工档案的,市规划局或区、县规划管理部门应责令限期报送,并按竣工档案编制费的三倍处以罚款。
第四十八条 对阻挠监查员依法执行公务,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公安机关应及时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对违反本条例,应给予行政处罚的单位或个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发出处罚决定书。
当事人对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书次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条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以权谋私、营私舞弊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由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城市各项市政、公用、供电、通讯等管线工程的建设,应按照《上海市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办法》执行。
郊县村镇建设规划管理,可参照本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二条 有关本条例的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和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五十三条 本条例自1989年7月15日起施行。1980年10月20日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上海市建筑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第二篇: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学习心得
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学习心得
学习中有幸聆听毛其智老师讲解的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通过认真听课使我对城市建设与项目管理、景观设计、创新性城市的建设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让我知道了城市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又经历了那些过程?有些什么功能?它起什么作用?达到哪些目的?将城市的宗教、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活动与城市规模、结构、形式和设施等的演变结合起来,并揭示了这两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一、王权对城市规划发展的影响
一般来说,村落过去所有的功能和要素基本上都被城市所承继,但在王权的介入下,一切又有了新的变化,使得城市同以往的村落有了本质的差异。我们知道,城市的兴起是在一个有限的地域环境内将此前处于自发分散和无组织状态的许多社会功能聚拢,形成一个复合体。如果没有统一的号令,这样聚拢的顺利实现是很难想象的。在王权制度形成以后,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为了对内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对外进行防御或攻击,有必要建立一个力量据点。在这种动机下,统治者以强制的手段将长期以来处于相互分离、各自为政的社会因子、社会权力动员起来并束集在由城墙封围而成的“城市”这么一个大容器中,形成以政治、军事或宗教为核心元素的城堡,控制着辖区之内的社会组织并对其活动发出统一的号令,这是人类文明的第一次大发展时典型的社会运动现象,是城市形成的直接促动因素。刘易斯·芒 福德明确肯定了王权制度在城市诞生过程中的重大作用,他说:“从分散的村落经济向高度组织化的城市经济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参变因素是国王,或者说,是王权制度。我们现今所熟知的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工业化和商业化,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都还只是一种附属现象,而且出现的时间可能还要晚些。……在城市的集中聚合的过程中,国王占据中心位置,他是城市磁体的磁极,把一切新兴力量统统吸引到城市文明的心腹地区来,并置于诸宫廷和庙宇的控制下。国王有时兴建一些新城,有时则将亘古以来只是一群建筑物的乡村小镇改建为城市,并向这些地方派出行政官去代他管辖,不论在新建的城市或改建的城市中,国王的统治使这些地区的城市,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社会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剩余价值,在对剩余价值的争夺中阶级分化,造就了王权,城市在“王权”这只手的直接操作下才得以成型。
西方城市也只是在中世纪之后,市民阶级兴起,城市才逐渐摆脱了封建王者的统治,取得独立的政治地位,表现出新的形式。在它初始的时期和发展的历程中,都经历有受王权的支配而呈现一种特殊的理性形式的阶段,有充分理由认为,王权作为最重要的参变因素在城市的产生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介入触发了远古村落的细胞分裂,生成城市这个新的生命有机体,并且象基因一样主导着城市机体的生长过程及功能和形态特征,构成城市的第一个起步台阶。
二、商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是作为统治的工具出现的,但如果它的作用不曾突破此囿,它也 就不成其为今日意义上的城市。早先贵族统治者往往对商人采取敌视和压制的态度,因为商人大都是来自另一个阶级的人,通过商业掌握了雄厚的财富,从而形成可能颠覆其统治的潜在势力。在中外城市历史上都有过排斥商业的情形。
如公元前6世纪之后,古希腊的商人、银行家已经开始威胁到早先贵族和武士们的权力,然而显贵和大思想家们却始终将新生的商人团体排斥在城邦国体之外。甚至连一些商业城邦的宪法对待商业也视同无物,按照规定,市民不得经商,如要经商,必须象陌路人那样移居到另一个城市去。只有象爱基那等少数几个城市才准许市民从事商业活动。即使在不太有利的环境下,商业还是顽强地植根于城市中,并一天天地长大起来了。西方历史上,公元前7世纪以后,随着金银铸币作为新的交换媒介问世,商业贸易便成为城市生活中更为重要的因素了。希腊东部地区城市发展迅速一方面由于它们有丰饶的腹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机会,还由于它们把兴趣从军事征服和公开掠夺转移到了商业活动中操纵市场投机倒把的缘故。罗马帝国时期,带有柱廊、宽阔而极长的商业街成为这些城镇的典型特色。表明商业精神不顾文化的其他特征,已产生了自身特有的形式。
在中世纪黑暗时代,“西欧已经变成一个几乎是完全意义上的农业社会,城市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或许比它在任何处于同等文明阶段的其他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更小。但是从12世纪往后,中世纪世界再一次成为城市的世界,其中城市生活与市民精神几乎与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同样重要”。这次城市复兴改变了西欧的经济与社会 生活,代表了中世纪西方文化复兴的一个方面。对于中世纪城市的发展和文明化进程,有一些专家认为直接的起因是商业复兴,而刘易斯·芒福德却认为事实与皮隆尼的解释正相反,首先是有了城镇的复兴,然后才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撇开因果的顺序不谈,中世纪城市与商业千丝万缕的联系倒是的的确确的。在当时动荡不安和充满战争的世界中,城市同修道院每周一次定期的市场交易是城市最大的经济利益,商人因为获得庇护而在此永久地居住下来,并发展成一个新生物,成为中世纪城市生活的独特成分。
三、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承载了太多的文明和历史,即使一个国家已经灭亡了,但是城市作为不变的基点依然存在。就如同我们依然可以从雅典卫城,庞贝古城等城市遗址上感受到当时的城市文化和城市魅力,文化因素在这中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古代人的文化观念,对古代城市形态有明显的影响,如古埃及的死者之城,中国的天圆地方说、天人感应思想、风水说和伦理观念,都成为古代城市发展因素,使古代的人类文明蕴含在城市建设当中,文明得以循序渐进的流传下来。而渗透着这些文化观念的城市形态,也必然又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它所要表述的不仅仅是城市的精神空间与物质空间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城市与城人之间的关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文化系统与政治经济系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城市的物质和精神形态,又强化和巩固着居民原有的生活习惯 和心理情感模式。如果对文化这个概念做广义的理解,那么,城市本身便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成果,本身便是一种文化现象,最早是人类创造了城市,然后城市便创造着人。应该说,城市与生活于城市中的人,始终处于一种相互创造的关系中,正是人们创造了城市,而城市也传承这人类的文明。
战争曾经造成了一部分文化得以流传,一部分文化却永远毁灭。但是城市作为文化的载体,即使毁灭也可以重建,这种蕴含在城市内部的文明和精神是战争摧毁不了的,战争可以毁灭一座城市,从某种角度而言也可以延续文化。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创造了不同的城市文化环境。比如,中国近年很多城市也正在探讨把政治集会广场改造成市民生活中心广场的途径,并在城区开辟了很多绿地和小广场,为城市空间改造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总之,在城市物质形态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文化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听了老师的讲解,我真的受益颇多,本课不仅详尽叙述了城市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功能和形式,以及形成不同城市形态的不同渊源和宗教、经济、社会、政治等致因;还细致具体地介绍和评价了米利、巴洛克、机械式、有机式的城市规划思想和实例。同时还引人入胜地回溯了城市和人类文明寂静的过去和动荡多事的当今;同时又满怀信心地预言了城市和人类文明未来的前景。作为一名后备干部,对待城市的发展与蔓延,我们应该注意的更多——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的交通,以及如何用规划的手段控制城市的蔓延趋势。“无形的城 市”,“大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互惠关系”,以此为基点,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规划知识让城市变的更加美好。
第三篇:城市建设规划
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 建设美好家园
改革开放20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的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上海,一个全新的中国。
在为上海骄傲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我们中国的大部分城市的一些现象:排水不畅、防洪能力差、大气污染严重、河道有机物污染严重、交通拥堵、汽车尾气、噪声污染严重、城市“天天挖沟”等等现象。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由多种,主要是:政府体制不完善、政府官员政绩观不正确,部分官员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重视,城市规划不合理,财政对于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不到位,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环保意识不强等等。
城市要让生活更加美好,首先要把我们城市的基础做扎实、做牢靠。才能够解除后顾之忧,如何做到扎实、牢靠的基础,有以下几方面:
一、深化改革,要求各级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很多城市的领导都是为了体现自己的政绩,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却全然不顾,这样的体制这样的政绩观,造成了很多大城市出现一到下雨天,排水不畅,城市道路变成“河道”给老百姓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因此,要改变目前城市存在的问题,首先要从改变政绩观开始。
二、尊重自然,合理规划。马克思唯物主义观教育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在认识和撑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去开展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够发挥更大的效果,因此,无论在城市建设规划上,还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首先要做到尊重规律,设计合理,并且要做到前瞻性。不要动不支就建一幢大楼,建起大楼的同时要考虑,为这座大楼的水、电、气的供应,以及现在非常现实的交通问题,有没有足够的停车位,这些都应该在事前考虑周全。
三、加大财政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保证每年的基础设施专项建设资金,并且让这部分资金确确实实的用到实处,一个城市的基础犹如一座大厦的基础一样,需要扎实、稳固才能够再建设到更高的楼,必需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在财政政策上也给于一部分鼓励,比如在税收政策上、金融贷款上。
四、合理开发“人防”建设,加强风险防范系统。发展已有的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例如,修建地下停车场,发展地下交通,可解决地面人车混杂问题,减少交通事故,提高地面车速,减轻市中心的交通拥堵的压力。还可以利用地下空间建立污水处理系统,消除污水处理过程散发的恶臭,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针对自然灾害因素,一定要要有合理的风险防范系统,当灾难来临的第一时间可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缺失。
五、加强教育宣传,提高认识。首先,要加强风险教育,增加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认为灾难离我们很远,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不可能容你有一秒钟的多想,就像汶川地震一样,我们付出的是惨重的代价,所以我们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其次,我们要保护我们赖于生存的环境,胡锦涛同志说过“我们的地球不是从我们的父辈那里继承下来的,而是从我们的子孙后代那里借来的,我们要保护环境,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赖于生存的良好的环境”,从总书记的话里,我们能够明确的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环境。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我们更加要认真做好我们城市建设的每一步,认认真真、踏实的做好城市的规划工作、做好城市基础工程,保护好环境,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话不止是一句口号,让它深入每一个人的心里,让我们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综合评语:文章围绕题意展开,立意正确。阐述了我国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建设美好家园的论点,并从树立
1正确的政绩观、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加大财政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等角度进行了论证,呈现了
总结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行文层次。文章阐述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够全
面,还应补充:公共安全管理缺乏协调和远见,体制运行需要改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不足,重新整治城市基础设施,花费了巨大代价。所提措施具体,可操作性强,但不够全面,还可从完善法制建设、加强社会监管、借鉴经验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并
对所提措施进行必要的论证,增强措施的可操作性。文章标题“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 建
设美好家园”起到了立论的作用,较强的策论性,应保持。
XX市规划局
2011年11月15日
改革开放20年,使我们的经济飞速增长,城市也日益扩大。附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高楼
大厦、“形象工程”建起来的同时,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做得不好、不扎实。以致于,我们很
多城市中存在着:排水不畅、防洪能力差、大气污染严重、河道有机物污染严重、交通拥堵、汽车尾气、噪声污染严重、城市“天天挖沟”等等现象。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深化改
革,改变政府体制,各层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二、尊重自然规律,合理规划
城市建设,坚持贯彻合理规划,落到实处;
三、加大财政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四、合理开发“人防”设施;
五、积极构建城市风险管理系统;
六、加强风险教育,增强自我保护
意识;
七、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
综合评语:作答本题时应从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即可,对提出的措施只需简单提及,考生答题时用较大篇幅阐述针对城市建设规划中的问题
提出的措施,偏离了答题的重心。请考生注意提出要点时不能简单阐述现象,应对现象进行
深入分析,如“排水不畅„„噪声污染严重”可改为“城市的基础设施薄弱,公共安全存在隐患,城市重化工企业分布不合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答题要点不够全面,从
我国城市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的角度可补充:公共安全管理缺乏协调和远见,体制运行需
要改进;领导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与科学的发展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重新整
治城市基础设施,花费了巨大代价。从问题产生的原因的角度可补充: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在工业发展中忽视了对民生和环境的合理规划,城市规划体制不够健全,城市规划缺乏前瞻
性;社会监管体制及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XX市规划局关于本市建设的规划方案
目前,我市的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正在加快,但城市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
排水不畅、防洪能力差、大气污染严重、河道有机物污染严重、交通拥堵、汽车尾气、噪声
污染严重、城市“天天挖沟”。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我局制定方案如下:
一、合理审批城市建设项目。对于城市扩建、扩容一定要慎重,一定要事前做好评估工作,对于基础设施的评价工作由为重要,比如水、电、气、交通问题等更要做到前瞻性的规划,没有完善好基础设施的工程做到不审批或者缓批。
二、尊重规律,合理规划。我局将要日后的工作中,做到事先合理评估规划,不在规划之内的项目绝不审批,不审批先上马的项目决绝予以查处,并做出严肃处理。
三、加大财政对于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对于在基础设施上的财政投入一定要用到位,用到
实处,做好基础设施。
以前方案,请领导审批!
XX市规划局
综合评语:本题是一道《 XX市规划局关于本市建设的规划方案》应用文写作的题目,首
先应明确方案的格式要求标题位于中间,须有落款,落款居于行文末端的右下方。方案的内
容应包括定制方案的理由、指导思想、相关措施三个方面。考生阐述了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还应补充阐述解决问题的意义,并陈述制定此方案的制定思
想,如在科学发展观的宏观指导下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所提措施不够全面,建议补充:重视
城市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出台各项制度,并协调各项管理制度间的关系;加强法制和检查监
督,落实行政问责机制;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城市建设的经验;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考核机
制,转变政府官员错误的政绩观;加大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风险意识及其对城市规划重要
性的认识。部分措施缺乏论证性,如“尊重规律,合理规划”应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
划,城市规划要具有前瞻性等内容进行阐述。请考生注意区分报告和方案,方案的作用在于
指导工作,不需要撰写“以前方案,请领导审批”等类似字样。
第四篇: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1987年5月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根据1997年12月1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53号修正,根据2010年12月2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52号公布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上海市农机事故处理暂行规定〉等148件市政府规章的决定》修正并重新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建设档案的管理,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现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国发〔1980〕第302号文)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城市建设档案(以下简称城建档案),系指在城市的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城市自然面貌,城市建筑物、构筑物、地上地下管线等建设情况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照片、影片、录像带、录音带等文件材料的总称。
第三条 城建档案应当根据集中统一管理和分级保管的原则,做到完整地保存,科学地整理,有效地利用。
第四条 本办法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国土资源局)会同上海市档案局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由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以下简称市城建档案馆)办理。
第五条 凡在本市范围内进行建设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包括中央各部门和外省市在本市的单位、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 机构和职责
第六条 市城建档案馆是本市城建档案的存储中心,兼有职能部门性质,由市规划国土资源局领导,业务上受市档案局指导、监督和检查。市城建档案馆的基本任务是:
(一)收集和保管本市重要的城建档案,并参加重要项目的竣工验收;
(二)对收集和保管的城建档案进行整理、鉴定、修复和汇编;
(三)面向社会,开展城建档案的利用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四)配合市档案局对区、县城建档案部门和其它有关单位的城建档案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七条 各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地区城建档案工作的领导,应当指定有关机构负责本地区城建档案的收集和管理。
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应当加强对本系统城建档案工作的领导,并应当指定有关机构负责本系统城建档案的收集和保管。
第八条 本市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地下地上管线的建设、使用或者维护单位应当指定专职人员负责本单位城建档案的收集和保管。
第三章 城建档案管理和分级保管范围
第九条 城建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以下三种:
(一)凡记述本市重要的建设项目或者具有科学、历史研究价值,需永久利用的城建档案为永久保存档案;
(二)凡作为建设项目鉴定、维护、改建、扩建、管理等依据,需与实物共存的城建档案为长期保存档案;
(三)凡需在一定时间内查考的一般城建档案为定期保存档案。
第十条 需集中保管的城建档案的范围如下:
(一)反映市或者区、县的经济、人口、水文、地质、地名、测绘、资源、气象、地震等状况,可供城市建设利用的城市基础档案资料;
(二)城市现状图,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专业规划,以及与城市有关的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土地使用现状图等反映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情况的有关档案资料;
(三)工厂、仓库、住宅、办公楼和各类公共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地上地下管线的现状图,新建、改建、扩建的单项工程的竣工图和有关档案资料;
(四)城市的道路、桥梁、涵闸、防洪、公共交通、给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电讯(包括电话、电台、电视台、卫星地面接收站、海底电缆、无线电接收站)等市政公用设施的竣工图和有关档案资料;
(五)车站、港口、铁路、机场、地铁、隧道、停车场等交通运输设施的竣工图和有关档案资料;
(六)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墓葬、古建筑和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包括城市雕塑)的竣工图或者现状图、有关资料,以及古树名木、古园林等的历史档案资料;
(七)污染治理、环境卫生、控制地面沉降设施的竣工图和有关档案资料以及环境污染普查、污染监测、地面沉降状况等有关档案资料;
(八)城市人防设施、与城市规划建设有关的军事设施的竣工图和有关档案资料;
(九)城市建设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创造发明的档案资料;
(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文件。
前款规定中重要的城建档案,根据分级保管的要求,分别由市城建档案馆或者区、县保管城建档案的单位保管。具体办法由市规划国土资源局会同市档案局另行制订。
第十一条 各建设单位必须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6个月内,将该项目的主要的城建档案无偿报送市城建档案馆或者区、县保管城建档案的单位。
各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必须自行保管一套完整的该项目的城建档案;使用或者维护单位应当自行保管一套有关的城建档案。
第十二条 凡向市城建档案馆或者区、县保管城建档案的单位报送的城建档案,由建设单位系统整理,编制目录,详细核对,装订成卷,标明密级和保管期限,并由主管技术的负责人审核签字。
报送的城建档案应当做到图物相符,图形清晰,字迹工整。
第十三条 属于保密性的城建档案,应当划定密级。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加强管理,并定期对城建档案的保存价值和密级进行鉴定和调整。
销毁档案必须造具清册,经单位领导审定,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得销毁。
第十四条 凡停建、缓建项目的城建档案,由建设单位保管;关停单位的城建档案由上级主管部门保管。
建筑物、构筑物、地上地下管网的使用权或者管理权转移时,有关的城建档案由原单位整理后向接受单位办理严格的移交手续。
第十五条 各保管城建档案的单位应当确保城建档案的完整和安全。保管城建档案的库房应当有防火、防潮、防虫、防光、防尘、防盗等安全设施。对重要的城建档案应当复制副本,分别保管;对缺损的城建档案应当及时修复补全。
第十六条 市城建档案馆和区、县保管城建档案的单位有权征集本办法实施前已建成的建设项目的城建档案和有关资料,各有关单位有责任收集、整理并根据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送。
第四章 竣工图的编制和报送
第十七条 一切建设项目必须编制竣工图。竣工图由施工单位编制。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必须包括编制竣工图的内容。
编制竣工图的费用专项列入项目概算。除采用标准设计、复用设计的项目外,编制费用按设计费的3%至5%计算。
第十八条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指定专人编制竣工图。项目竣工后,竣工图必须经施工项目负责人审核签字后移交建设单位。
由一个施工单位总包的建设项目,各分包的施工单位负责编制分包范围内的竣工图。总包的施工单位除负责编制自身范围内的竣工图外,还应当负责竣工图的汇总整理。
建设单位自行分包给几个施工单位的建设项目,各施工单位编制分包范围内的竣工图后,交由建设单位汇总整理。
第十九条 项目竣工验收时,应当把竣工图作为验收的条件之一,并根据项目的重要性和规模分别由有关的各级档案部门派员参加验收。大、中型项目的竣工验收,市档案局必须派员参加。凡竣工图资料不完整的项目,不能进行竣工验收,更不能评为优质工程。第二十条 建设单位在向规划管理部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由市城建档案馆或者区、县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同时确定必须报送竣工图的项目。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未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6个月内报送有关竣工图的,由市或者区县规划管理部门责令限期补报;逾期不补报的,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第二十二条 凡因施工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不编制竣工图或者编制的竣工图与实物不符,而导致使用维修单位在使用维修中损坏建筑物、构筑物、地上地下管网或者造成其他事故的,由施工单位赔偿经济损失,并可追究直接责任者的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查阅和利用城建档案按市城建档案馆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1987年6月1日起施行。过去有关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五篇: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十三五”规划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对照上述目标,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市民福祉,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回顾“十二五”发展,认清面临的新形势
(一)“十二五”发展情况
“十二五”时期,上海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世博会后续效应,加快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城市面貌和形象显著改善,城乡建设和城市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1.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日趋完善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为“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过5860亿元,开工建设123项重大工程,基本建成91项。浦东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保持世界第三、国际旅客吞吐量占全国机场三分之一以上。京沪高速铁路上海段建成通车。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到15条,总长达到617公里(含磁悬浮),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跃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26公里。青草沙和东风西沙水源地建成使用,两江并举、多源互补的原水供应格局进一步完善。全面落实“一主多点”规划布局,老港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成再生能源一期、综合填埋一期等。郊区重点新城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显著提高。
2.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城市管理向精细化、综合化、社会化迈出新步伐。上海世博会后市容环境治理成果得到巩固,一批城市管理制度规定得到固化。全市所有街镇设立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近半居村委探索建立工作站,全市“一张网”和市、区县、街镇三级管理格局初步形成。推动网格化管理向城市住宅小区和农村地区拓展,推进网格化管理与大联动、大联勤、“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融合互动。加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健全物业服务市场机制,着力解决住宅小区难题顽症。群租、黑车、乱设摊、违法建筑等突出顽症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开展建筑市场集中整治,系统开展城乡建设交通领域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梳理和研究,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较“十一五”下降41%,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强化高层建筑、玻璃幕墙、地下空间、老旧公房、危险品运输、燃气管道以及大型交通枢纽等重点危险源安全运行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制定了一批安全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市、区县两级城市维护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基本建立,投入资金稳步增加,城市维护水平逐步提高。
3.城乡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聚焦城乡建设管理领域突出问题,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不断提升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市城乡建设管理委和市交通委完成分设,强化了城市综合管理和综合交通管理职能;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与市城乡建设管理委合并为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综合管理职能;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机制,单独设立市城管执法局,做实市和区县城管执法机构,健全公安对城管执法保障机制,推进城管执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基层一线执法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深化建设工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幅度近70%。深化行业市场化改革,道路设施、绿化市容、排水与河道等养护作业市场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修订《上海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进一步释放建筑市场活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适度的建筑市场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重大工程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市重大工程协调推进机制,提升市重大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4.科技创新和建设行业转型发展步伐加快出台《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新建绿色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装配式建筑发展路径,绿色建筑发展规模和质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建立“上海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在全国率先完成400万平方米的节能改造重点示范任务。全市累计建设装配式建筑超过1000万平方米,预制构件产能达到500万平方米,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初具雏形。出台《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三年内上海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应用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完善政府监管模式。在上海中心、迪士尼等大型项目中积极推进BIM技术应用,提高了建设管理效率。
5.市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加大住房保障、旧区改造、交通出行、生态环保等领域工作力度,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征收安置住房“四位一体”、购租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五年共新建筹措各类保障性住房87.8万套,完成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32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12.6万户,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效率不断提高,新开通一批“最后一公里”公交线路,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达1820万乘次。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5%,森林覆盖率达到15%。持续推进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城乡水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1%,完成23.5万农户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约680个行政村实施了村庄改造工程。除横沙岛外,全市郊区集约化供水目标全面完成,城乡供水服务均衡化基本实现。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上海城乡建设和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各类信息资源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协同运作有待加强,城市管理现状与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和市民群众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二是基础设施一体化效应有待进一步增强,运行效率有待提高,地下空间统筹开发亟待加强,城市安全运行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城市更新和房屋维护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旧区改造方式需进一步创新,“城中村”改造难度大,老旧住房改造和历史建筑保护任务艰巨。四是建设行业转型发展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建筑市场无序竞争现象仍然存在,建筑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尚未成熟。
(二)面临的新形势
“十三五”期间,上海城乡建设和管理面临着新形势,全面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已成为上海城乡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城乡建设和管理面临新约束上海城市发展面临人口、土地、环境、安全四条底线,要严格控制全市人口规模,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负增长,建设用地只减不增、生态用地只增不减,锚固城市生态基底,确保城市安全运行。面对约束趋紧的发展形势,城乡建设和管理要系统谋划,科学发展,为破解城市发展矛盾提供有力支撑。
2.城乡建设和管理进入新阶段上海持续大规模、高强度城市建设阶段已过去,城乡建设和管理要以增量建设向存量优化和有机更新转变,行业发展要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充分体现全生命周期、低影响开发、绿色化等理念,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构建与超大城市相匹配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
3.城乡建设和管理面临新要求上海城乡建设和管理正从传统建设管理和设施运行管理向城市综合管理方向转变,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已成为提高上海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的两大引擎。要注重改革和法治相衔接,充分应用科技手段,显著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不断提升城乡建设和管理现代化水平。
4.城乡建设和管理肩负新使命以人为本,建设更加生态宜居城市已成为上海城乡建设和管理的新使命。要推进政府、社会、市民协同治理,进一步加大民生改善力度,推进住房保障、旧区改造、环境建设和管理等,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市民群众分享城市发展成果,在城市发展中拥有更多获得感。
二、明确“十三五”发展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五大统筹”,按照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认识、尊重、顺应国际大都市发展规律,依法规划建设管理城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安全为先、管建并举、管理为重,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着力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着力改善城市管理服务,努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更具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民生优先。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顺应市民群众新期待,大力推进城市共建共享,努力增进民生福祉,让市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2.坚持依法管理。始终把依法治市与文明共建相结合,加强法治规范和德治相结合,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强化底线思维,坚持集约高效与安全便利相结合,着力守住底线,努力补齐短板。
3.坚持改革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坚持改革创新与传承保护相结合,在创新转型中延续历史文脉,增强城市魅力,激发城市活力。
4.坚持统筹协调。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加强长三角城市群合作,推进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坚持完善功能与宜居宜业相结合,推进城市更新和产城融合,统筹规划、建设、管理,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5.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乡建设和管理中,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推行低影响开发模式。推进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城市修复,努力形成绿色低碳的城市发展模式,营造宜居城市环境。
(三)发展目标
对标世界一流城市,以提升超大城市管理水平为主线,围绕城市综合管理、城乡一体建设、城市运行安全、生态环境改善、城乡住房发展等事关城市发展、民生改善的重点领域,以体制机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城乡建设和管理绿色化、精细化、智能化、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综合管理体系和城乡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努力建设安全、整洁、有序、高效、法治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让全市人民生活更美好。
1.形成依法管理、精细科学的城市综合管理格局。建立健全“一条热线、一个平台(网格化管理平台)、一支队伍(城管综合执法队伍)、一个综合兜底协调部门与若干行政管理部门”组成的“1+1+1+1+X”城市综合管理格局。构建资源整合、职责清晰、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城管执法体制机制。构建系统化、全覆盖的城市综合管理法规标准体系。城市维护投入不断增长。
2.建成运行高效、一体衔接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适应超大城市特点的高效基础设施系统,各类基础设施布局合理、衔接紧密,网络效应和整体运营效率不断提高。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3.形成应防有力、系统严密的城市安全防御能力。加强城市运行安全体制机制建设,注重从应急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建立与城市运行风险相匹配、覆盖应急管理全过程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到2020年,实现建设工程安全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较“十二五”进一步下降10%以上。
4.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城乡生态环境。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探索高密度条件下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新路径,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创新环境治理理念和方式,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5.形成住有所居、有机更新的民生保障体系。坚持以居住为主、以市民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构建购租并举的住房供应市场体系,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更加注重成片、成街坊历史风貌和乡村风貌整体性、普遍性保护,推进城市改造向城市有机更新转变。
6.形成创新引领、规范有序的行业发展趋势。推动上海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构建城乡建设和管理数据资源中心,探索构建城市信息模型(CIM)框架,创建国内领先的BIM综合运用示范城市,建筑行业信息化和工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建筑市场公平竞争规范有序,政府监管方式进一步转变,建设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三、加强城市综合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制度建设,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能大幅提高,市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一)建立健全城市综合管理标准体系
围绕到2020年建立“法制健全、体制协调、机制顺畅、科学合理、运转高效、市民参与”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和建设更干净、更有序、更安全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聚焦基础设施运行安全、公用事业服务、市容环境改善、各类行政执法、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等重点领域,编制上海城市管理标准体系,构建系统化、全覆盖的城市管理标准体系。按照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郊区的不同特点,建立针对性的城市管理标准。中心城区重在提升功能和品质,城乡结合部重在消除差距和短板,新城重在建设相对独立的综合性、现代化新城,新市镇突出特色和注重人居环境。完善城市管理标准执行评价机制。
(二)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
坚持系统集中性的原则,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从部门分割向综合协调、跨部门管理模式转变,提升城市综合管理能级。深化完善城市管理大部门制,进一步强化市级层面城市管理协同工作机制,发挥组织指导、综合协调、监督考核作用,并对管理边界模糊、管理空白等兜底协调。按照“上下对接、相对一致”的原则,结合实际,完善区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形成属地管理、事权明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条块联动、监督有力、执法相对集中的区城市综合管理格局。强化街镇城市综合管理体制,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健全街镇综合管理、联动执法体制机制加强基层管理执法力量,增强工作合力。
(三)拓展城市网格化管理
完善市、区、街镇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性平台,做实街镇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推进居村工作站建设,强化街镇及社区在基层城市综合管理上的发现、处置职能。推动城市网格化管理范围向住宅小区、农村地区延伸,管理内容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拓展,逐步实现对市域范围和城市综合管理领域的全覆盖。强化网格化管理与“12345”热线等协同联动,拓展网格化管理社会化参与平台,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的发现机制,进一步提升城市网格化管理效能。
(四)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
健全市、区、街镇三级城管执法工作体系,落实街镇对城管执法队伍人财物的实际管理,加快构建资源整合、职责清晰、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城管执法体制机制。合理界定管理与执法边界,防止以执法代替管理。加强城管执法部门与规划国土资源、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健全跨部门信息共享、案件移送和执法协作机制。积极推进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领域分类综合执法改革。强化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推进城管执法人员分类管理改革试点。完善城管执法人员行为规范、素质培训、激励保障、监督约束等制度,加强城管执法机构队伍下沉街镇后的指导、监督和考评。强化城管执法基层基础建设,深入推进城管执法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城管执法人员分类培训体系,健全执法人员工伤保险制度。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城市执法协管人员的招聘、管理、奖惩、退出等制度。提高城市管理执法水平,依法界定各级城管执法机构职责范围,制定公布市、区、街镇三级城管执法机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建立健全执法规范,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法治化水平。增加对城管执法部门装备、技术等方面的投入,提升城管执法装备现代化水平。全面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改进执法工作方式。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五)建立城市顽症治理长效机制
健全全方位问题发现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化监督员和“12345”“12319”热线等作用,鼓励市民积极主动发现问题,运用大数据等分析技术,及时锁定各类城市管理顽症。加强市区协同综合整治,深化部门联手、条块联动的工作格局,加强绩效考核、责任追究和社会监督。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社会自治作用,不断提高顽症治理整体水平。完善常态长效管理机制,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避免源头上产生城市管理顽症。建立滚动推进机制,开展综合整治,对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以法规形式加以固化。强化街镇对基层一线执法队伍的统筹,维护城市运行和管理秩序。
四、推进城乡建设协调发展
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要求,把低影响开发建设(LID)模式贯穿于规划、建设、管理全生命周期,加强各类设施建设紧密衔接,发挥网络效应和协同效应,推进区域和城乡建设协调发展。
(一)构建区域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统筹水路、铁路、公路、航空建设,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共建跨区域生态网络,加强长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构建沿江绿色生态廊道,重点是共同维护长三角近沪地区河口海岸滩涂湿地及自然保护区和杭州湾及长江、黄浦江等区域性生态保护地区,加强区域生态廊道对接,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围绕加强与江苏、浙江在长江和太湖流域水资源供给方面的战略合作,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内水源地联动及水资源应急机制。主动参与国家气源引进和通道工程建设,加强与长三角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形成管网反输能力,增强调度灵活性,实现区域应急救助。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坚持“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构建“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多层次城乡体系,注重交通引导发展,实现集约紧凑、功能复合,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升主城区设施能级水平。坚持公交优先,构建一网多模式的轨道交通体系,推进公交线网与轨道交通网络融合,提高地面公交服务水平和吸引力,到2020年,中心城区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55%。优化路网结构,提升路网整体通行效率和服务能力。按照“适度供给、调控需求、动态平衡、集约共享”的原则,完善差别化停车管理政策。优化城乡生态绿化布局,推进各类无障碍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宜居水平。大力推进新城和镇的建设。加大郊区特别是工业区、非建制镇等污水管网改造力度,全面提升郊区污水处理水平,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强化郊区新城、新市镇和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配套。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村庄改造为载体,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对规划保留村庄,开展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大工程,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到2020年,全面完成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规划保留地区村庄改造工作,累计创建评定100个左右美丽乡村示范村。
(三)推进重大工程建设
继续加大重大工程推进力度,充分发挥重大工程对城市功能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完善重大工程组织管理机制,进一步创新重大工程前期工作机制,优化重点区域、重要项目的规划和环评工作,提高审批效率,加快征收腾地进度,为项目推进创造条件。强化组织推进机制,加强市区之间、部门之间的统筹联动。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储备机制,加强对后续储备项目前期研究和方案设计,为项目顺利启动奠定基础。
(四)推进地下空间和综合管廊建设
顺应城市立体化发展要求,统筹协调地下空间、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安全风险,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开展地下空间竖向分层规划,拓展城市空间资源,分层、分类、分期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形成功能适宜、布局合理、竖向协调一体、横向互联互通的地下空间系统,优先确保城市公共安全保障的地下空间使用,重点建设地下公共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空间,预留地下物流、水资源调蓄、能源输送等功能通道,打造“立体城市”。加强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到2020年,构建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监管体系,建成完善的全市性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基本完成全市老旧管网改造工作,建成较为完善的地下管线应急防灾体系,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开展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加快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结合道路新建改建、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更新等,因地制宜推进综合管廊建设,“十三五”时期,建成地下综合管廊100公里。积极探索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机制。
(五)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把海绵城市理念体现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综合采取“渗、蓄、滞、净、用、排”等措施,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实现雨水综合管理,恢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提高水安全。到2020年,基本形成生态保护和低影响开发雨水技术与设施体系,基本形成完善的排水防涝体系,基本形成初期雨水污染治理体系,到2020年,海绵城市建设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建立符合上海特点的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和管控体系,建成区结合城市更新、旧区改造、道路和排水系统改造等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郊区新城、重点功能区域、重点转型区域、成片开发区域和郊野公园建设中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建设若干大型深层雨水调蓄工程。推广海绵型建筑与小区,采取屋顶绿化、雨水调蓄与收集利用等措施,提高建筑与小区的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提高城镇排水系统建设标准,中心城及郊区新城城镇排水建设标准不低于5年一遇,其他地区城镇排水建设标准不低于3年一遇。加大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力度,用5年时间消除中心城建成区排水系统空白,同步开展并支持郊区排水系统新建和完善。
五、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从应急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提升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城市运行安全。
(一)完善城市设施维护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城市设施数据库,摸清全市基础设施底数,加强动态维护和更新。加大城市设施全生命周期维护管理力度,大力推广预防性养护和综合性养护。完善城市维护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市、区城市维护事权分工,落实城市维护主体责任;加大城市维护资金投入,健全与设施规模、管理标准等相适应的维护投入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得到及时有效维护。健全养护行业一线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队伍稳定。深化城市养护作业领域市场化改革,鼓励养护企业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养护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强化设施运行安全管理
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重点做好轨道交通、道路交通、高架桥隧、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地下空间、地下管网、老旧房屋、玻璃幕墙、排涝设施等领域的安全管理。加强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健全覆盖住宅、非居住房屋的安全排查和处置机制,建立全市房屋建筑信息数据库,通过地方立法明确房屋业主和使用人主体责任,建立本市房屋周期性强制检测、强制维修、限制使用等制度。强化源头到龙头全过程管理,进一步优化“两江并举,多源互补”的原水供水格局,加强水源地保护力度,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地下空间使用安全管理,落实地下空间权属、使用和管理单位主体责任。强化轨道交通、危化品储运等安全管理,加强供水、燃气、供电、供油等各类“生命线工程”的保护,加强管线占压的排查整治。
(三)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持续加大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力度,实现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建设工程质量整体水平稳中有升,重大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筑工程安全性、耐久性明显增强。理顺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责任,严格落实质量安全管理“五方主体责任”,健全以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中心,建设、监理、勘察、设计及其他有关单位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推进落实注册执业人员质量责任,强化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完善管理制度,构建管理体系,研究建立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施工过程中的设计签认制度、工期及进度审核制度、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等,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和技术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创新监管执法机制,推进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推进建设工程在线监管,加强检测检验,推行质量安全巡查制度,建立市场与现场联动的监管机制。集中整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四)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体系
编制实施城乡建设防灾规划,加快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落地,分类推进社区防灾实施规划,研究制定大型商业区、经济开发区、重要商务区、居住区等不同类型社区防灾技术要求,推进新建社区防灾设施、避难场所与房屋建筑同步规划设计。强化城乡建设防灾规划落实。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和安全设施建设配置标准,优化完善城市防汛、排涝、消防、抗震、应对地质灾害、地下空间安全使用、重大市政工程设施沿线地面沉降等预警预报机制,全面提高灾害防治水平,有效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加强政府飞行队(警用、消防)直升飞机临时起降点、应急着陆点、取水点规划建设,加强无人机使用监控。深化城市应急联动体系建设,加强高层建筑、轨道交通、化工等消防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落实各类专项应急预案,明确部门联动职责和响应程序。完善街镇、居村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应急设施,发挥街镇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在应急联动中的作用,构建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
六、推进城乡绿色发展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努力形成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一)构建城乡绿色生态网络
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控制线,增加生态空间,推进绿地林地湿地融合发展。构建“双环、九廊、十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市域生态空间体系。加快建设郊野公园,完善地区公园、社区公园、街心公园等各类城市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打造城市绿道系统,大力发展屋顶绿化和立体绿化,全面提升市民生态文明感受度和获得感。加强绿色基础设施骨架构建,大力建设生态廊道、防护林带和生态公益林,显著增加农田林网覆盖率,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实施绿地、林地占补平衡,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8%。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管理,全面落实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示,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各类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陆域及海域生态修复。加强河道蓝线管理,到2020年,河湖水面率达到10.1%。大力推行生态绿化方式,倡导节约、自然理念,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二)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持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强化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继续保持违法建筑治理力度,聚焦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违法居住等“五违”问题,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城中村”改造和水环境治理,滚动实施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到2017年,重点整治区域生态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制定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工作方案,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加强建设资源整合、权责明确的土壤环境管理体系。以确保人居健康为核心,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推进土壤污染预防与修复。完善生态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加强全市指导协调、督促推进,健全区推进体制机制,统一部署落实辖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并逐级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街镇日常管理,形成条块结合、协同治理、联动执法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体系。
(三)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
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推行绿色施工、绿色运营,鼓励创建绿色生态示范城区。通过地方立法建立强制推行制度,全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低碳发展实践区、重点功能区域内新建公共建筑按照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的不得低于70%。倡导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积极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稳步推进太阳能热水建筑一体化技术,鼓励适宜可行的地方推广浅层地能利用技术,建设绿色宜居城市。建立各类公共建筑能耗定额标准和用能约束机制,“十三五”时期,完成1000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推广实施绿色化改造,增强宜居性。倡导建材工业绿色制造,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智能制造,引导建材生产企业提高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开展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搭建绿色建材数据库。扩大绿色建材应用范围,重点开展通用建筑材料、节能节水节材与建筑室内外环境保护等方面材料和产品的绿色评价工作。
(四)加强垃圾综合治理
坚持源头分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提升处置设施能力并重,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与生活垃圾清运体系“两网协同”,以完善无害化处理体系、提高资源化和减量化水平为目标,推进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等综合治理,显著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全面形成以“绿色账户”为特征、激励约束并重、城乡一体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模式,逐步实现分类减量居住区全覆盖。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体系,坚持“大分流、小分类”基本路径,按照中心城区市域统筹消纳、郊区属地自行处理的原则,落实区的主体责任,着力增强餐厨垃圾、厨余果皮垃圾处置能力,“十三五”时期,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加快建立建筑垃圾中转消纳处置体系,落实中转利用场所,推进拆房垃圾、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鼓励工程渣土区域内就地利用,推进工程泥浆预处理和工程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动建筑工地垃圾“零排放”。完善工业固废等回收和利用体系,实现各类工业废弃物的高效资源化利用。落实循环经济要求,推进老港等静脉产业园区建设。推进包装减量工作,推进净菜入城、净菜销售等措施,推广使用可降解、易回收、低成本包装材料,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
七、改善市民居住水平
坚持民生为先、规划引领、有序推进,注重品质、多元参与、利益共享,推进城乡住房发展和城市更新,营造宜居环境。
(一)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着力深化完善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征收安置住房“四位一体”、购租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十三五”时期,各类保障性住房新增供应约30万套(户)。健全住房保障准入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等供后管理,完善住房保障退出机制,实施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并轨。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公寓等建设,以商品房配建和代理经租社会闲置房源等多种渠道,解决青年人才阶段性住房困难。加大旧区改造力度,重点推进中心城区集中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十三五”时期,中心城区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240万平方米。积极推进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全面启动郊区城镇旧区改造。重点推进已批方案的“城中村”改造,同时,按照“成熟一个、改造一个”原则,再启动部分居住条件困难、安全隐患突出、群众要求强烈的“城中村”改造。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模式,注重增加公共开放空间和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市更新办法。通过旧住房综合改造、旧住房拆除重建、旧小区综合治理、居住类优秀历史建筑修缮等方式,多途径、多渠道地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十三五”时期,实施各类旧住房修缮改造5000万平方米。
(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完善以居住为主、以市民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住房市场体系,优化土地供应结构,提高商品住房用地的中小套型比例和保障性住房(含人才公寓)配建的比例,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持住房的比例。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贯彻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严格执行限购、限贷等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优化购租结构,引导市民通过租赁方式解决住房问题。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进一步规范交易行为,加强交易服务管理,完善商品住房网上备案管理,实行存量住房交易资金监管制度,加快建立健全房地产行业和从业人员诚信体系。严厉查处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受益范围。研究拓展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途径,更好地满足缴存职工的住房消费需求。加强商办用房市场调控,适度优化地区供应结构,有序调控土地供应节奏,进一步加强商业办公用房供需对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测、分析和研判,定期发布统一、规范的房地产市场信息。
(三)加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
统筹政府、居民、社会等多方面力量,滚动实施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着力解决住宅小区中的突出问题。细化完善市相关部门和专业单位的责任清单,落实区、街镇的相关管理职责,督促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依法加强对业委会的指导和监督。落实业主自我管理主体责任和义务,推动符合条件的住宅小区业主大会应组建尽组建,不断提高业委会规范运作能力。加强物业服务行业市场监管,探索多模式的物业服务方式,不断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持续推进二次供水、供电设施、电梯、消防设施、积水点等老旧设施设备改造,着力解决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四)加强历史风貌和乡村风貌保护
以历史文化风貌区、风貌保护道路、优秀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共同构建上海点、线、面相结合的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和乡村风貌保护管理体系。加强历史风貌保护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更加注重成片、成街坊历史风貌的整体性和普遍性保护,传承城市文脉。实施上海成片历史风貌保护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扩大历史风貌保护范围,加大历史街区保护力度。开展全市历史街区和包括近现代优秀建筑在内的各类历史建筑普查。通过先予甄别和确认机制,抢救性保护一批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加强区历史风貌保护体制优化和队伍建设,健全市、区两级风貌保护管理统筹协调机制。推进成片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修缮,提升使用功能。加强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改造和使用监管,建立工匠名录,培育掌握传统修缮工艺的工匠队伍。探索风貌保护激励机制,加大政府对风貌保护的投入,制定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出台政策,形成市、区、镇协同工作机制,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保护。
(五)提升郊区农民居住水平
加强农村居民集中点规划,引导农民到新城、新市镇居住,重点聚焦实际居住在“三高”沿线、生态敏感地区、环境整治地区以及纯农地区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到2020年,力争使全市重点区域农民进城进镇集中居住规模有明显提高,农村分散居住情况有明显改善。加快村镇规划编制,合理确定保护村庄、保留村庄、撤并村庄的范围和村民建房布点、范围和用地规模,科学引导农村住房建设。加强村民住房建设技术指导和服务,落实“工匠制”,加强建房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提高农民建房质量水平。推进农村低收入户危旧房改造,完善农村住房救助方式,建立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适时调整农村住房救助标准,提升农村村民住房托底保障水平。
八、推动建设行业转型发展
聚焦城乡建设和管理领域突出问题,以自贸区建筑业改革试点为突破口,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建立开放型、联动型、参与型体制机制,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一)深化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实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研究建立基于BIM的建设管理并联审批平台,建立建设管理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虚拟办事大厅。完善建筑市场管理法规体系,以《上海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为引领,制定一批涵盖市场准入、承包发包、招标投标、信用管理等建筑市场全过程的法规规章,逐步建立起符合国际规范和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上海建筑市场管理法规体系。转变政府监管方式,加强市场和现场质量安全行为的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市场运行管理的大数据库,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执法监管体系。探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和专业人士认可制等,引入社会化工程监管方式。
(二)创新建筑市场监管方式
深化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改革,按项目资金来源实行分类监管,调整非政府投资工程强制进场招投标的监管要求,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赋予招标人资格预审权和定标权;区分项目规模大小和技术难易程度,采用不同评标办法,避免恶意低价投标,实现合理低价中标;优化招投标监管流程,同类小型项目可实行批量和预选招标;探索实行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方案招标。全面推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竣工图数字化交付,加快推进数字化审图和建筑档案资料的电子化,实行全过程、全覆盖的工程建设电子化审查审批,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信用评价在工程招标、市场准入、日常监管中的应用。到2020年,实现建设工程全过程电子化招投标,建立完善的市场化竞争和价格形成机制,实现市场信息公开透明,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承发包市场。加强企业资质和个人注册执业资格管理,推进市场化改革,探索由“资质资格管理”向“资质资格管理和信用管理并重”转变,引入工程担保、保险等多元化市场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建设工程质量缺陷保险和施工责任险制度,建立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工程风险防控机制。
(三)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加快建筑业向信息化和工业化转型升级,促进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创建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符合条件的新建建筑必须采用装配式技术,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率达到40%以上。推广钢结构、钢混组合结构体系应用,新建改建高架、桥梁等市政工程优先采用预制拼装技术。推进内装工业化发展,推广轻质内隔墙、整体厨卫等部品部件应用,外环内的商品住宅原则上应实施全装修,逐年提高外环外商品住宅项目全装修比例。推动全产业链协同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国家影响力的建筑工业化产业联盟,加强建筑性能、建筑节能、抗震防灾、新材料应用等方面研发,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快培育国家级建筑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预制构件市场有序发展。
(四)优化调整建筑业产业结构和生产组织方式
优化建筑产业组织结构,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健全创新创业政策和服务体系。支持国有企业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拓宽非公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优化市场环境,实现市场优胜劣汰,鼓励企业通过企业转型、重组、并购等方式,通过项目设计施工组织方式的转变,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完善项目组织方式,完善与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方式相适应的招标投标、施工许可、现场监管和结算审计等政府监管方式,加大在政府投资工程中推行力度,鼓励和支持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等模式,实现项目组织方式向专业化、执业化、国际化转变。结合上海自贸区和浦东建筑业改革示范区建设,开展建筑师负责制等建筑业改革创新试点,充分发挥建筑师及其团队在前期咨询、设计服务、专业协同、工程造价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作用。
九、提升建设管理智能化水平
顺应信息化飞速发展趋势,推动信息化在上海城乡建设和管理领域的深度应用,不断提升城乡建设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一)大力推进智能管理平台建设
构建城乡建设和管理综合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整合工程建设、城市运行、城市综合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信息平台建设。完善房屋管理、城管执法、燃气监管、道路照明管理等信息系统和服务平台。在现有城市综合管理网格化平台、综合交通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市场管理信息平台、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台的基础上,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和电子政务、政务外网基础设施资源,推动本市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汇聚城乡建设和管理行业以及公安、工商等其他相关部门的基础数据,构建城乡建设和管理数据资源中心,实现各行业信息共享交换。
(二)推进建设管理智能化
发挥信息化在城市综合管理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的融合。探索构建城市信息模型(CIM)框架。按照城市管理精细化、可视化和社会治理协同化、透明化发展需求,加强互联感知、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技术的应用。以人口、法人、空间地理三大数据平台为基础,以城乡建设和管理领域共享平台为切入点,推进城市综合管理相关数据资源的内部共享和对外开放,建立基于数据共享的协同化决策和管理机制,提升市场化的数据开发利用水平。探索多样化互动技术应用,创新公众参与载体。
(三)推广BIM等技术应用
推进互联网+、BIM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建设行业的广泛应用。打造互联网+、BIM+工程建设和城市管理的发展新模式,建立健全BIM技术应用相配套的政策标准体系和推进考核机制,创建国内领先的BIM技术综合应用示范城市,加快推进BIM技术广泛应用。
(四)加强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信息化技术与城市综合管理融合应用,聚焦监测预警、城市防涝、水环境和燃气安全、工程抗震等,以地下管线和市政设施等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管理为切入点,探索信息技术与地上地下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预警及运行保障的融合运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智慧照明,探索道路照明灯杆综合利用,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移动通信、公共安全等提供空间载体,建设以智慧照明为核心功能,融合绿色能源、智慧安防、应急指挥、无线城市、智能感知和信息交互等功能的智慧照明网络。
十、落实保障措施
(一)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强化规划对各类城乡建设行为的指导,提高规划编制科学水平。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全过程监管规划实施,依法严厉处罚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二)优化行政决策机制
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凡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事项,建立完善部门论证、专家咨询、公众参与、专业机构测评相结合的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政策前期研究中的作用,加快城乡建设管理领域新型智库建设,实施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
(三)完善地方性法规标准体系
立足超大城市综合管理要求,加强城市安全运行、既有建筑使用管理、城市风貌和历史建筑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交通管理、绿色建筑、房屋租赁、物业管理、废弃物处置等重点领域地方性法规和政策的立改废释,完善城乡建设和管理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体系。建立完善城乡建设和管理的标准规范定额,构建与超大城市特点相适应的城市综合管理标准体系。
(四)推进社会多元共治
强化市民、企事业单位与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管理的自觉意识,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动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和市民等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治理。建立市民行为规范,增强市民法治意识,推进城市文明建设。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高水平、专业化、复合型城乡建设管理人才,做好各类专业人才重点帮促、分类指导和专项服务。加强行业从业人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和考核评价,提高职业素质,提升业务能力。
(六)推进行业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引领,不断深化行业文化建设。依托世界城市日、世界人居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航海日、土地日等平台,拓展市民论坛,构建更加开放的公众参与格局。深入开展富有窗口性、服务性、群众性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