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准水利形势 突破水利瓶颈 高标准完成十三五水利规划建设5.12

时间:2019-05-14 09:05: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认准水利形势 突破水利瓶颈 高标准完成十三五水利规划建设5.1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认准水利形势 突破水利瓶颈 高标准完成十三五水利规划建设5.12》。

第一篇:认准水利形势 突破水利瓶颈 高标准完成十三五水利规划建设5.12

认准水利形势

突破水利瓶颈 高标准开展“十三五”水利规划建设

三台县水务局(2015年5月12日)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全县水利现状、“十二五”水利规划执行情况及“十三五”水利规划思路等方面向各位领导作如下简要汇报:

一、全县水利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地表水资源总量5.4亿m3,地下水储量1.415亿m3,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用水总量控制、节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三条红线”已初步确定;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7262处,其中各类水库101处(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98座;塘堰8448处,小型泵站1178处,抗旱机井104口,蓄水池、水窖等雨水积蓄工程6841处;已建成各类渠系8161km(干支渠1080km,斗渠长2680km,农毛渠长4401km,各类渠道已防渗长度1790余km);已建成规模以上防洪堤14处40.027km;已建成集中供水工程81处;各类水利工程总蓄引提能力为6.24亿m3,设计灌面109.68万亩,有效灌面79.81万亩,分别占设计灌面和耕地面积的71.8%和64.9%。

2.民生水利工程

(1)农村饮水安全:在全面完成农村饮水灾后重建任务的基础上,切实抓好2010~201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设计工作,因地制宜的采用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管网延伸等方式,加快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63个镇乡,840个行政村中的80.9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其中学生11.26万人;项目规划投资4.41亿元,申请国家投资3.53亿元,地方配套0.88亿元。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确保工程建得成、管理好、用得起、长受益。

(2)已成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实施我县武引、都江埝人民渠六、七期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建设永和埝、大围埝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完善农田水利设施。

①团结水库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总规划整治30公里渠道及小型渠系建筑物等,规划总投资0.5亿元,申请国家投资0.4亿元,地方配套0.1亿元。

②鲁班水库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总规划整治100公里渠道及小型渠系建筑物等,规划总投资1.03亿元,申请国家投资0.85亿元,地方配套0.18亿元。

③武引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总规划整治150公里农毛渠及渠系建筑物等,规划总投资0.32亿元,申请国家投资0.19亿元,地方配套0.13亿元。

④永和埝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总规划整治2

2-3

3.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拟新建城市供水工程祠堂湾水库,建设地点三台县永新镇。祠堂湾水库总库容2600万立方米,本工程是一座以城市备用水源、灌溉、防洪功能为一体的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水库枢纽工程包括拦河大坝、放空洞、溢洪道、取水洞等;工程规划投资2.94亿元,申请国家投资2.35亿元,地方配套0.59亿元,工程建成后,可新增灌面2.52万亩,解决30万城镇人口、5万乡村人口和数万头牲畜用水。

4.水资源节约保护

(1)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在县城范围内建立企事业单位节水示范区、针对学校居民区进行节水改造,针对建立节水型社会开展广泛宣传,工程规划投资0.05亿元,申请国家投资0.04亿元,地方配套0.01亿元。

(2)水源地保护: 对城区及乡镇重要饮用水源进行保护,使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工程规划投资0.05亿元,申请国家投资0.04亿元,地方配套0.01亿元。

(3)水库水质治理:拟对三台境内的鲁班水库、团结水库和红旗埝水库进行水质进化处理,主要内容包括网箱取缔、生物技术进化水质等,工程规划投资0.7亿元,申请国家投资0.6亿元,地方配套0.1亿元。

5.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

水土保持:拟计划综合治理水土流失122平方公里,建设内容和措施包括:坡改梯、经果林、水保林、封禁治理;

(二)执行情况

“十二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水利建设以“十二五”水利规划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大力开展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水资源合理配置能力”的“四力提升”,确保全县“防洪、饮水、供水、水生态”四个“安全”、努力促使全县水利持续健康发展。全县通过中小河流治理、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小农水重点县、节水型社会重点县、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建设,整合其他涉水资金和项目,共同引导和推动全县水利建设;共完成防洪堤新建0.6公里,重点中小河流治理2.4公里,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渠系及新建整治最后一公里末级渠系1104公里,解决1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8座,整治塘堰1150处,新建蓄水池483口,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6.5万亩,完成鲁班、团结、红旗埝三大水库网箱取缔及水质治理工程,冬瓜山电站已开工建设,祠堂湾水库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各项涉水项目累计完成水利总投资11.27亿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规划执行以来,水利建设投入已有较大增长,水利现代化水平有一定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主要的问题:

1.项目规划难以落地;

2.规划项目与实施项目变化大;

提升了人才技术水利建设管理的支撑能力。

(三)“十三五”水利规划的主要任务

“十三五”期间计划继续在防洪抗旱减灾、民生水利、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节约保护、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行业能力建设六个方面下功夫,同步推进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1.防灾减灾工程

(1)大江大河堤防:规划新建防洪堤13公里,其中花园防洪堤8公里,灵兴防洪堤5公里。规划工程总投资1.95亿元。

(2)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主要在秋林等5个镇乡新建防洪堤5公里,综合防治7.5公里。工程规划总投资0.95亿元。

(3)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主要在凄江等5个镇乡综合防治堤防7.5公里。工程规划总投资0.3亿元。

2.民生水利工程

(1)农村饮水安全:管网延伸1602.2公里,加快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解决71.1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确保工程建得成、管理好、用得起、长受益。规划总投资2.378亿元。

(2)已成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实施我县武引、都江埝人民渠六、七期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建设永和埝、大围埝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完善农田水利设施。

库、金龟水库、瓦窑水库,总库容2320万m3,规划总投资4.6亿元。

4.水资源节约保护

大力开展水资源节约保护,规划建设三台县节水型社会农业节水示范区,开展涪江三台饮用、工业用水水功能区水资源保护,鲁班水库备用水源、团结水库备用水源、红旗埝水库饮用水源、常乐水库饮用水源和农纲水库饮用水源的水资源保护工程,规划总投资1.23亿元。

5.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

大力开展水土保持与水生态生态修复,在幸福、下新等地实施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km2,规划总投资0.26亿元,同步开展塘库堰水环境治理及水生态保护工作。

6.行业能力建设

大力开展水利行业能力建设,对32水资源的监测点进行升级改造,建设三台县水利信息化系统、对重点水利设施、重点小型水库预警预报信息化管理,加大水政执法能力建设,大力开展水务行业业务能力培训,提高水利专业技术人才支持能力。规划总投资0.29亿元。

同时加快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促使水利事业“以改促管、以管促建、以建促产、以产增收”;拟在绵阳市三台县(南部)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并在全县范围内开逐步推广,做到水利工程“三有五落实”;即水利工程逐处有产权证书、运行制度、工程档案,水利工

第二篇:内江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

内江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

目录

前言.................................................................................3

一、“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5

(一)水利投资持续稳定增长.................................................5

(二)骨干水利工程取得新突破.............................................6

(三)农村水利蓬勃发展........................................................7

(四)民生水利成效明显........................................................8

(五)发展能力明显提升........................................................9

(六)依法管水能力进一步加强.............................................9

(七)水利改革不断深化......................................................11

二、“十二五”水利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12

(一)水利发展现状.............................................................12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3

三、“十三五”水利发展总体思路..............................................15

(一)指导思想.....................................................................15

(二)基本原则.....................................................................16

(三)基本思路.....................................................................17

(四)主要目标.....................................................................19

(五)总体布局.....................................................................20

四、“十三五”规划重点任务.....................................................25

(一)加强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25

-1-

(二)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26

(三)加强防洪减灾工程建设...............................................27

(四)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28

(五)加快推进水利扶贫......................................................29

(六)加强水土保持及水生态文明建设.................................29

(七)加强发展能力建设......................................................30

(八)强化水利管理.............................................................31

(九)深化水利改革.............................................................32

五、水利投资测算和规划实施效果分析..................................37

(一)投资测算.....................................................................37

(二)资金筹措.....................................................................39

(三)实施计划.....................................................................40

(四)规划实施效果分析......................................................40

六、环境影响评价................................................................40

(一)环境影响分析.............................................................40

(二)对策与保护措施..........................................................42

(三)评价结论.....................................................................43

七、保障措施.......................................................................43

(一)加强组织领导.............................................................43

(二)强化协调配合.............................................................44

(三)全力推进项目.............................................................44

(四)促进公众参与.............................................................44

-2-

前言

“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水利事业紧紧围绕“兴水为民、造福内江”工作主线,创新工作,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水利建设取得新突破,水利投资持续稳定增长,依法治水能力进一步提升,水利改革不断深化,水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幸福美丽内江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攻坚时期,也是有效破解新老水问题、完善水安全保障体系的关键时期。

按照市政府和水利厅要求,市水务局在学习领会全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思路报告精神、组织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各县(区)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认真分析全市水利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主动对接全国、全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围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攻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脱贫攻坚“三大攻坚战”,研究提出了“十三五”水利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总体布局、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编制了《内江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

《内江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总体布局涵盖大中型水利、农村水利、防洪减灾、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利扶贫、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利发展能力建设、水利管理、水利改革等九个方面,-3- 涉及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小型水库、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农村水电、农村河塘整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沱江干流堤防和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节水型社会重点县、水土保持等项目建设,大力实施水利扶贫攻坚,推进“长征渠”引水工程规划修编,打造农建综合示范区。

“十三五”期间,全市将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遵循“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围绕“推进两大引水、实施三大灌区、建设四座水库、治理十条河流,提升城乡供水、攻坚水利扶贫、深化水利改革、严格水资源管理、构建水生态文明”的基本思路,大力实施水利扶贫攻坚,开工建设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内江隆昌供水管线工程,继续推进长征渠引水工程规划修编并适时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完成隆昌石盘滩大型灌区和威远长葫水库—胜利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进都江堰灌区东风渠六期简资干渠资中灌区工程建设;建成2座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和改扩建1座水库,开展2座中型水库和7座小型水库前期论证工作并适时开工建设;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建沱江干流堤防10.7公里,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河长58.8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8平方公里,推进69座新增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前期工作,打造农建综合示范区25个,实现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节水灌溉 -4- 面积20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十三五”规划项目总投资165.1亿元(其中续建项目投资4.46亿元,拟建项目投资74.65亿元,储备项目投资85.99亿元),拟实施项目规划投资79.11亿元。

一、“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

2011年以来,在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水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兴水惠民“五年行动计划”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了内江市近、中、远期水资源保障规划,启动实施了以“完善一套规划、推进两个大型、续建三类灌区、建设四座中型、治理十条河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兴水惠民“五年行动计划”,全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进展顺利。

2011-2015年,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1.95亿元(其中调动社会和群众投入农田水利建设9.04亿元),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1.37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8.35万亩、节水灌面42.3万亩。解决了农村102.4337万农村人口和10.1092万学校师生饮水不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1平方公里,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5000千瓦。

(一)水利投资持续稳定增长。

2011-2015年全市共争取到水利项目369个,到位中央和省

-5- 级水利项目资金24.05亿元,为“十一五”的近3倍,年均争取投资4.8亿元。

(二)骨干水利工程取得新突破。

1.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工程通过审批立项。四川省向家坝灌区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组建顺利完成。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工程纳入了国家规划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和省政府加快推进的50个重点项目之一。2011年4月29日,由三峡集团公司筹资代建的向家坝灌区工程首部取水隧洞动工建设,开挖南北隧洞11.67公里。2015年4月16日,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获国家发改委批复,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2015年12月,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水保、环评、移民安置大纲等专题通过了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的审查。

2.长征渠引水工程规划修编全力推进。长征渠引水工程已纳入《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建设内容。2012-2013年,内江市完成了长征渠沱东片区、沱西片区初步规划方案编制。省水利院、省院德阳分院已完成长征渠引水工程总体规划调整初步成果编制,灌区水资源配置已分别纳入全省水资源总体规划和天府新区-成都经济开发区水资源战略配置规划。2015年6月,长征渠引水工程座谈会在眉山市召开,在灌区五市的共同努力推动下,水利厅已将长征渠引水工程上报国家,争取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6- 3.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有序推进。隆昌石盘滩大型灌区已累计完成172.02公里渠道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区有效灌面累计达到29.4万亩,占规划灌溉面积(35.53万亩)的82.75%。长莎坝-葫芦口水库灌区累计完成215公里渠道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区有效灌面累计达到30.09万亩。启动并实施了黄河镇、龙江、老寨子水库等中型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整治干支渠26.141公里和 28.653公里。

4.中型水库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东兴区联合水库于2014年11月26日顺利开工,成为全市改革开放以来新建的第一座中型水库,导流(放空)洞和取水遂洞已全线贯通,大坝基础混凝土防渗已浇筑完成。资中县两河口水库已完成可研报告审查和21个专题报告的审查批复,已建成500米工程施工便道。

5.小型水库建设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以来新建成的第一座小1型水库--威远县象鼻咀水库全面完工。隆昌县长桥水库争取到位中央资金6249万元,项目可研报告已审批,初步设计报告已通过审查,将于2016年全面开工建设。

(三)农村水利蓬勃发展。

实施5个县(区)6批次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新建整治渠道2028公里,改造泵站225处,整治石河堰135处,整治山平塘2690口,新建蓄水池3222口。启动并实施了东兴区郭北镇“五小水利”工程,完成新建蓄水池176处,整治塘坝50处,整治小型泵站3处,新建1处,渠系配套改造25.87公里。基本

-7- 完成5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启动首批2个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1平方公里,连续四年实施国家重点水土保持项目。开创了坡耕地治理“东兴模式”,创新了“基础设施+流转收入+务工收入+收益分红”新机制,受到水利部和水利厅的好评和推广。农村水电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5000千瓦。建成农建综合示范区15个、全域灌溉示范小区27个,农建示范区面积达31.47万亩,“水利助推配套产业、产业点亮巩固水利”的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理念得到有力彰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委员会的作用凸现,涉水涉农项目整合力度和扶贫攻坚、现化农业园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效益明显增强,在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李冰杯”竞赛评比中,“水利项目”和“农建综合”连续三年获二等奖,连续创造了我市参加该竞赛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

(四)民生水利成效明显。

完成市中区史家、白马关圣殿沱江干流堤防工程建设,建成堤防2.03公里,东兴区椑木段沱江干流堤防工程加快推进。实施市中区凌家镇乌龙河、东兴区永福乡大清流河、资中县金李井麻柳河、隆昌县龙市河等17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综合治理河长52.44公里。先后完成了164座(次)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91座水库安装了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38座新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全面开工。

按照“区域服从总体”的原则,坚持“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 -8- 的建设思路,打破行政区划,统一配置水资源,全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完成“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目标任务,建成骨干集中供水站12座,集中供水管网延伸工程235处,分散供水工程323处,解决了102.4337万农村人口和10.1092万学校师生饮水不安全问题,构建起了以集中供水工程为主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基本框架。开展了农村水井水质监测和不合格水井整改工作,启动实施了严重缺水地区人畜饮水安全工程,着力解决严重缺水地区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五)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加强防洪抗旱管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知识普及,完善了基层防汛抗旱组织体系和能力建设。完成了山洪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基本建成以县级监测预警平台为主的山洪灾害防御系统,实现了中央、省、市、县四级视频会商,建设5个水文站、自动雨量站65个,自动水位站33个,自动水位雨量站41个,自动监测视频站33个,气象监测站16个,简易雨量报警器475个,简易水位站105个,安装无线预警设备494套,编制完善县级预案5个、乡级预案106个、村级预案386个、企事业单位预案40个。基本建成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国控取水户在线监测系统,水利信息化进一步提升。

(六)依法管水能力进一步加强。

1.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提出了市和县(区)近、中、远期水源保障规划、内江市长征渠沱东片区和沱西片区初步规划,-9- 完成了《四川省沱江干流内江段防洪规划修编报告》、《四川省内江城市总体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五县(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内江市“十三五”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配合完成了《四川省沱江流域合规划》、《长征渠灌区水资源配置规划》等,为科学治水、依法治水提供了规划依据。

2.资源管理进一步强化。强化水资源管理,认真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达了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开展了市对县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严格实施了取水许可和用水计量,分下达了取水户用水计划,完成了国控取水户在线监测设施项目,严格水资源有偿管理,水资源费征收数额屡创历史新高,市中区、资中县成功申报为全省首批节水型社会重点县,连续4年获得节水项目资金支持。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的实施意见》,构建了现代农业综合节水体系。编制了《重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制排污总量实施方案》,设立了重要水功能区标志牌,启动了市级水功能区划定工作,做到了重要河流、中型水库水质每季度检测,小型水库水质每检测。在2013首次省政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评中,内江市名列全省三个优秀市之一。

3.水行政执法能力进一步提升。强化了河道管理和水行政执法,建设了水行政执法基地,支持内投集团所属国有独资的川海公司负责沱江内江段河道砂石开采经营工作,实现了“有序开采、经营收入、社会稳定”三统一,维护了河道采砂秩序和沿岸社会稳 -10- 定,为全省提供了经验借鉴。开展了以甜城湖综合执法为重点的各类专项执法,重点打击了沿湖乱堆、乱倒、乱建等违法行为,维护了河道和水利工程的水事秩序。

4.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认真落实市政府《甜城湖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内投集团启动实施了甜城湖清淤疏浚护堤工程,开创了全省大江大河清淤疏浚先河。深入实施水库“清水工程”,按照“县(区)负责、分级落实、饮用优先、限期治理”的思路,启动了以取缔肥水养鱼、网箱养鱼、承包养鱼为主要内容的水库清水工程“三年攻坚战”。开展了市中区黄河镇、隆昌县古宇庙、威远县船石湖等水库水质生态修复试点工作,成功申报省级水利风景区3处,国家水利风景区2处(隆昌县古宇庙水库、市中区黄鹤湖水利风景区)。

(七)水利改革不断深化。

完成了基层水管体制改革,建立基层水利服务机构115个,其中由县级水务部门垂直管理的机构62个,水利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500余人。创新水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学历提升、人才引进、师徒结对、递进培养、挂职锻炼等五大水利人才培养计划。提出并启动了加强水利法治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创新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水利工程管理改革、推进水利科技创新等11类34项改革内容。深化水行政权力运行管理,及时下放和调整行政权力,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政务中心窗口统一办理,其它行政权力事项全部录入行权平台公开运行,提高了权力运行

-11- 的透明度。“十二五”末,水行政权力事项从207项下放调整为98项。建立了行政电子监察工作领导机制,提高了行政效能。制定并完善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管护和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等考核机制,进一步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启动了资中县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工作。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小农水“民办公助”建设管理机制。大力实施饮水安全、水源保障、产水配套、水生态治理、水利改革和人才支撑六项水利扶贫行动,构建了水利扶贫“需求调查、项目储备、投资倾斜、考核”等四大工作机制。继续完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积极探索社会资本投入重大水利项目建设的合作(PPP)机制,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和资中县两河口水库建设工程成功入围省级PPP项目,金融机构支持水利信贷资金投入不断加大。

二、“十二五”水利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水利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水利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市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54.44万处,其中水库349座(其中:中型9座,小1型70座,小2型270座),总库容5.35亿立方米,有效库容4.48亿立方米;河流电站型水库29座,总库容1.06亿立方米,有效库容0.64亿立方米;山平塘、石河堰等小型水利工程54.4万处,总库容1.98亿立方米。建成了石盘滩、长葫2个大型灌区和一批 -12- 中小型灌区,渠道配套4783公里、渠道防渗2747公里。水利工程蓄引提水能力8.85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64.9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87.34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09.6万亩)。2014年末水利工程蓄水总量5.12亿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蓄水2.11亿立方米,小1型水库蓄水量1.11亿立方米,小2型水库蓄水0.48亿立方米,其它小型水利工程蓄水1.42亿立方米。2014年总供水量为8.74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3.6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3.32亿立方米,生活用水1.76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0.02亿立方米。

累计解决了177.354万农村人口和10.1092 万学校师生饮饮水不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24.59平方公里,建成各类堤防63.5公里(其中沱江干流内江资中城区段堤防27.04公里,中小河流堤防36.46公里),农村水电装机容量4.3万千瓦,年发电量0.7362亿千瓦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资源严重不足。全市主要属沱江流域,面积为515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95.67%,其余属岷江流域,面积为23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4.33%。全市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河流有24条,长度1485公里。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86毫米,水资源总量11.31亿立方米,属川中丘陵低水值区,是典型的资源性、工程性缺水地区,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仅351立方米,占全省多年人均值2916立方米的12.03%,位居全省市(州)的第

-13- 20位;占全国多年人均值2200立方米的15.95%,是全国108个最严重缺水城市之一

2.旱洪灾害严重。全年70%左右的降水集中在5-10月(大多以洪水形式流失),十年九旱、洪水频发、旱洪交错是我市的基本水情。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旱洪灾害日趋严重,部分区域水资源日益短缺,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损失。

3.保障能力急需加强。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仅设计灌溉面积的70%,还有相当部分耕地“靠天吃饭”,工程性、水质性、区域性缺水严重,随着“四化同步发展”,供需水矛盾日益突出。水利骨干工程少,蓄水量小,全市9座中型水库年均蓄水18589万立方米。江河堤防工程建设滞后,量大面广的中小河流和山洪沟治理任务繁重,病害水利工程存在安全隐患,防汛保安能力不强,制约工程效益发挥。工业排污、农业面源、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污染较为严重,影响水源地水质和供水水质安全的因素众多,城乡饮水保障率和自来水普及率有待提高,城乡饮水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已成水源工程渠系配套建设滞后,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突出。

4.水利扶贫任务重。全市有301个贫困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保障能力弱,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

5.水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全市水土流失面积2447.52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45.45%,一些河段生态基流不足,局部河段、塘、库水污染较严重,威胁水生态安全。

-14- 6.水情教育有待加强。全市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突出,群众知水、用水、节水、护水、亲水等意识不强,再生水利用有待开展,节水灌溉措施有待加强,“爱惜水、节约水、保护水” 水情教育活动有待深化,公众水安全、水忧患、水道德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7.水行政综合执法需进一步加强。全市水行政工程管理与巡查执法、规费征收与现场监管、行政许可与后续监督执法之间的工作衔接制度不完善,不少水事违法行为还涉及交通运输、渔业、环保等部门,特别是重大水事违法案件的查处,还存在一定难度。

8.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水务一体化体制尚未完全建立,水资源管理职能城乡分割、部门分割的状况仍然存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建立,水价形成机制有待完善,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有待加快,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尚需探索。

三、“十三五”水利发展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以及市委六届十次会议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遵循“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加快推进“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健全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提升民生

-15- 水利发展水平,强化依法治水和科技兴水,切实增强水利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后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发展,树立“创新强水”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大力推进水利科技创新、管理运行方式创新和支持保护制度创新,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协同发力,整合各种资源,集中各方力量,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水治理制度体系,实现水利跨越发展。

2.坚持协调发展,树立“协调兴水”理念。统筹自然生态各要素,综合考虑流域和区域、上下游、左右岸、地表地下、城市乡村、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协调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等问题。坚持水资源战略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一致,统筹解决河流区域、城市农村、贫困偏远地区水利突出问题,补齐短板、缩小差距,保障城乡供水安全。

3.坚持绿色发展,树立“绿色助水”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和合理利用,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尊重自然、人水和谐,以水定需、因水制宜、量水而行,促进经济社会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绿色发展助力水利发展。坚持节水优先、高效利用,加强用水需求侧管理,加快转变用水方式,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利用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16- 4.坚持开放发展,树立“开放活水”理念。坚持战略思维眼光,主动开放、双向开放、公平开放、共赢开放,积极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把眼光瞄准市内外,站高起跳,跳出水利看水利,跳出内江看世界。

5.坚持共享发展,树立“共享惠水”理念。立足普惠共享,坚持普惠性、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聚焦贫困地区,推进水利脱贫六大专项行动,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三)基本思路。

围绕“推进两大引水、实施三大灌区、建设四座水库、治理十条河流,提升城乡供水、攻坚水利扶贫、深化水利改革、严格水资源管理、构建水生态文明”的基本思路,突出抓好六项工作,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利基础。

1.突出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坚持“一引、二蓄、三保护”的基本思路,大力推进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长征渠引水工程等跨区域引调水工程、中小型水源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提升域内水资源保障能力。

2.突出增强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建设。突出抓好沱江干流堤防、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等建设,健全防汛抗旱应急保障机制,积极整合水库防汛预警、山洪灾害防治信息平台和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提升防汛保安能力。

-17- 3.突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强化依法治水,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抓实水情宣传教育活动、水情教育基地建设和节水载体创建等细胞工程,抓好市、县水功能区划分,强化执法监督和管理考核,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遵循“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抓好工业节水,完善高耗水行业取用水定额标准,严格用水定额管理,积极创建节水型企业;发展农业节水,积极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积极创建节水型园区,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理念,积极促进雨水资源有效利用,助推海绵城市建设。积极参与饮用水源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强化农村供水水质行业检测,科学保护水资源,从严核定水域纳污能力,加强河库水量调度管理。积极开展河库水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系绿化和水利风景区建设,助推森林城市建设。

4.突出水利扶贫攻坚。按照因地施策、精准配置、产水相融、整村推进的思路,积极整合各类涉水资金,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农田水利、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建设,突出抓好301个村水利扶贫攻坚,夯实贫困村水利基础,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的饮水问题。

5.突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按照全域灌溉理念,坚持“水利助推配套产业、产业点亮巩固水利”的发展思路,以“配套基础设施、促进产业发展、推进新村建设、强化设施维护、促进效益永续”为中心,积极打造农建综合示范区,促进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18- 助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6.突出水利改革创新。积聚改革创新活力,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利法治建设、水资源管理、水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综合水价、水利工程管理等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努力形成兴水惠民新合力。

(四)主要目标。

1.防洪减灾目标。积极开展69座新出现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前期工作,新建沱江干流堤防10.7公里,重要河段防洪能力显著提高,推进山洪灾害防汛和防汛非工程措施建设。

2.水资源开发和供水目标。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4000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0%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水质达标率比2015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供水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

3.水资源节约保护目标。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2.3亿立方米以内,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55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

4.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逐步退减被挤占的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实施水系绿化194公里,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8平方公里,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河长58.8公里。

-19- 5.水利扶贫攻坚目标。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明显加强,饮水安全有效保障,产水相融水平提升,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2020年,贫困村灌溉保证率力争达到75%,集中供水率力争达到90%以上,自来水普及率力争达到85%以上,供水保证率力争达到95%,水利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6.水利改革管理目标。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基本完善,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的水价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依法治水全面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基层水利服务机构能力明显提升,水利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基本健全,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水情教育工作扎实推进,水忧患、水危机、水战略意识得以强化,各县(区)分别建成水情教育基地1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基本实现 “产权明晰、权责落实、经费保障、管用得当、持续发展”的改革目标。

(五)总体布局。

根据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利用现状、区域发展需求,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实施水利扶贫攻坚,努力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利发展格局。坚持开源节流结合,统筹解决城乡供水问题。开工建设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内江隆昌供水管线工程,继续推进长征渠引水工程规划修编并适时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完成隆昌石盘滩 -20- 大型灌区和威远长葫水库—胜利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进都江堰灌区东风渠六期简资干渠资中灌区工程建设。完成联合水库、两河口、长桥水库等中小型水库和五星水库改扩建引水工程建设。有序推进资中铜马桥、威远大石包等中型水库以及市中区李子林、东兴区天池堰和雷家庙、资中太平和高桥、威远羊叉沟、隆昌碾子湾等7座小型水库工程前期论证工作,并适时开工建设。加快沱江干流内江、资中城区段防洪治理,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积极开展69座新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升行业水质监测能力。依法管水,全面落实“水十条”相关工作,强化工程管护和执法监督,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建成水情教育基地6处。

1.市中区。开工建设向家坝灌区一期内江供水管线工程,继续推进长征渠引水工程规划修编并适时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继续实施沱江干流堤防项目、乌龙河防洪治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李子林水库工程前期论证工作,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升行业水质监测能力。大力实施水利扶贫攻坚,实施农田水利、农村河塘整治、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推进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依法管水,全面落实“水十条”相关工作,强化工程管护和执法监督,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积极参与黄河镇水库饮用水源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推进黄鹤湖水利风景区一期工程

-21- 建设,打造市中区金龟湖水利风景区。扎实推进水情教育,建成水情教育基地1处。

2.东兴区。继续推进长征渠引水工程规划修编并适时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完成联合水库工程和五星水库改扩建引水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天池堰、雷家庙2座小型水库工程前期论证工作并适时开工建设。积极开展27座新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升行业水质监测能力。大力实施水利扶贫攻坚,实施农田水利、农村河塘整治、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推进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实施苏家乡大清流河、高桥镇青龙河等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工程。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抗旱应急能力。依法管水,全面落实“水十条”相关工作,强化工程管护和执法监督,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打造团结水库、松林水库、联合水库、五星水库等水利风景区。扎实推进水情教育,建成水情教育基地1处。

3.资中县。继续推进长征渠引水工程规划修编并适时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完成两河口水库工程建设,有序推进铜马桥水库(中型)和太平、高桥2座小型水库工程前期论证工作并适时开工建设。推进都江堰灌区东风渠六期简资干渠资中灌区工程建设,加快资中城北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河库联网工程,完成大河沟、高坡至老鹰岩水库连通工程建设。完成资中县城北水资源综 -22- 合开发利用工程—城区水厂改扩建工程建设。积极开展37座新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升行业水质监测能力。大力实施水利扶贫攻坚,实施农田水利、农村河塘整治、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推进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实施沱江干流资中城区段堤防和罗泉镇球溪河、龙江镇蒙溪河防洪治理工程。推进五里店水电站新增一台机组扩建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头滩、曾家滩等9座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和新建甘露寺电航、苏家湾水电站项目前期论证工作。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实施龙江水库清淤、节水型社会重点县项目建设。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开展血防水利工程建设。依法管水,全面落实“水十条”相关工作,强化工程管护和执法监督,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打造资州水利馆、资中县城北水系景观及老寨子、龙江、白云湖水库等水利风景区,推进资水文化建设,创建省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扎实推进水情教育,建成水情教育基地1处。

4.威远县。继续推进长征渠引水工程规划修编并适时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大石包(中型)水库和羊叉沟小型水库工程前期论证工作并适时开工建设。积极开展3座新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升行业水质监测能力。大力实施水利扶贫攻坚,实施农田水利、-23- 农村河塘整治、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推进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实施长葫水库—胜利渠灌区渠道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推进向义镇高硐、界牌镇廖家堰、黄荆沟镇吊洞子水电站项目前期论证工作。完成威远河6个乡镇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依法管水,全面落实“水十条”相关工作,强化工程管护和执法监督,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打造河口水库、菜子沟水库等水利风景区。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抗旱应急能力。扎实推进水情教育,建成水情教育基地1处。

5.隆昌县。开工建设向家坝灌区一期隆昌供水管线工程,继续推进长征渠引水工程规划修编并适时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继续实施隆昌县石盘滩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成长桥水库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碾子湾水库工程前期论证工作并适时开工建设。实施山川镇、圣灯镇乐只场等中小河流治理。积极开展2座新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升行业水质监测能力。大力实施水利扶贫攻坚,实施农田水利、农村河塘整治、小微水惠民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推进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抗旱应急能力。依法管水,全面落实“水十条”相关工作,强化工程管护和执法监督,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适时开展隆昌河(流)生态修复,开展古宇庙水库功能区划分,加强水库水源地保护综合治理,实 -24- 施污水处理厂扩能提标升级和第二生活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水情教育,建成水情教育基地1处。

6.内江经开区。继续推进长征渠引水工程规划修编并适时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升行业水质监测能力。大力实施水利扶贫攻坚,实施农田水利、农村河塘整治、小微水惠民工程、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推进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依法管水,全面落实“水十条”相关工作,强化工程管护和执法监督,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推进太子湖水利风景区建设,扎实推进水情教育,建成水情教育基地1处。

四、“十三五”规划重点任务

(一)加强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

1.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建成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内江供水管线和隆昌供水管线工程。推进隆昌石盘滩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继续推进长征渠引水工程规划修编并适时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发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作用,保障区域供水安全和防洪安全。

2.其他大中型工程。按照《全国中型水库建设总体安排意见(2013-2017年)》《西南五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水源工程建设规划》等国家级规划的要求。完成联合水库和两河口水库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大石包水库、铜马桥水库等新建(改扩建)中型水库工程前期论证工作,并适时开工建设,增强城乡供水保障和应急能力。实施威远县长葫水库—胜利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

-25- 水改造,推进都江堰灌区东风渠六期简资干渠资中灌区工程建设。

(二)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

1.小型水源工程。建成隆昌长桥水库工程,完成东兴区五星水库改扩建及引水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市中区李子林、东兴区天池堰和雷家庙、资中太平和高桥、威远羊叉沟、隆昌碾子湾等7座小型水库工程前期论证工作,并适时开工建设。

2.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大力实施以“改造升级、配套联网、水源保护、供水水质、供水保障”为重点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提高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障程度。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进一步完善县级农村供水水质检测机构,提升水务行业自检能力,加快完善规模水厂水质化验室及信息化建设。

3.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施市中区白马提灌站改造、市中区黄河镇水库和八一水库中型灌区渠配套与节水改造,东兴区团结和松林水库中型灌区渠配套与节水改造、资中县龙江水库和老寨子水库中型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9座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着力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建成一批实现水利现代化灌区示范片。

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继续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快建设“五小水利”工程,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平,新建(整治)渠道851.52公里、蓄水池899口,整治山坪塘1304座、石河堰72处,新建及改造泵站48处。实施资中县水利血防工程,综合治理河长43公里,改造灌区渠道60公里,改建31个有螺 -26- 涵闸,实施33座小

(一)型水库环境改造工程,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5.农村水电工程。加快实施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程,推进绿色小水电建设。推进资中五里店水电站新增一台1.1万千瓦机组扩建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资中县头滩、曾家滩等9座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前期论证工作。有序推进威远向义镇高硐、界牌镇廖家堰、黄荆沟镇吊洞子水电站和资中苏家湾水电站、甘露寺电航工程等5座新建电站项目前期论证工作。

6.农村河塘整治。以“引排顺畅、水源互济、灌溉保障、水清岸绿”为目标,开展农村小河道、小河沟、小塘坝、小湖泊的清淤疏浚和岸坡整治、河渠连通等集中整治,完善灌溉排水体系,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河流生态,完成农村河塘整治3296处。

7.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建设农建综合示范区,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打造市中区永安镇石板-连部湾示范区、东兴区顺河镇示范区、隆昌云顶镇示范区等25个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示范区面积69.9万亩。

(三)加强防洪减灾工程建设。

1.主要江河和中小河流防洪治理。积极推进甘露寺、苏家湾控制性电站水库工程,增强对洪水的调控能力。继续实施中小河流的防洪治理,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防御洪水能力,修复河流生态环境。加快完善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健全城市洪涝预报预警、指

-27- 挥调度、应急抢险等措施,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实施沱江干流内江城区段和资中城区5段堤防工程建设,新建堤防10.7公里;实施寿溪河、大清流河、青龙河、威远河、隆昌河等10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综合治理河长58.8公里。

2.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积极开展新出现病险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加快推进东兴区黄泥坝、资中东岳庙、威远田湾、隆昌红旗等69座新增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前期工作并适时开工建设,尽早消除水库工程安全隐患,发挥工程效益。

3.山洪灾害防治。继续补充完善山洪灾害防御系统。整合山洪灾害防御系统、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水库动态监测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系统运行长效机制,探索委托第三方公司对山洪系统进行运维管理的有效机制。

(四)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全面落实节水优先的方针,加强需水管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创建节水型社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园区,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工业节水,提高工业重复用水利用率,提倡中水回用。培养公民节水洁水意识,积极推进城镇生活节水,加快城镇供水管网改造,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全面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逐步实现城区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推进农业节水,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积极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 -28- 用系数,建设3-4个节水型社会重点县。

(五)加快推进水利扶贫。

按照市委、市政府扶贫攻坚工作的总体部署,以改善全市301个贫困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贫困人口脱贫解困为目标,整合各类涉水项目资金,加大水利扶贫投资力度,加快推进饮水通村入户工程,实现持续可靠安全饮水,大力提高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和自来水普及率,加快推进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和“五小水利”工程,着力构建旱山村、缺水村用水保障体系,到 2020 年底,贫困村集中供水率力争达到90%,自来水普及率力争达到85%,灌溉保障率力争达到 75%,全力破解“因水不稳、因水不兴、因水致贫”难题,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摘帽”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六)加强水土保持及水生态文明建设。

1.水土保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项目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和省级财政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开展以坡耕地改造、经果林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水系绿化,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8平方公里。

2.水资源保护。按照水功能区管理要求,控制入河排污总量,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加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善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提高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实

-29- 施黄河镇水库、古宇庙水库等16座水库水源地保护。积极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务工作内容,全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3.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快推进东兴区松林水库、资中县城北水系景观工程、威远河口水库和菜子沟水库、内江经开区太子湖等水利风景区建设,实施市中区黄鹤湖水利风景区一期工程建设,适时开展隆昌县隆昌河水生态修复。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理念,积极探索促进雨水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服务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实施资中城北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水库联网输水工程、资中县城南河湖水系和隆昌沱灌右干渠渠道延伸连通工程、隆昌县古宇庙水库至自来水厂连通二期工程、隆昌县黄家镇莫家村至中心村渠道连通工程等河库连通工程,构建合理的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增强水资源调配能力。

(七)加强发展能力建设。

1.防汛抗旱能力建设。推进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建成东兴区新店乡引水工程,资中县13口抗旱应急备用井工程,威远县韦家沟水库、菜子沟水库、老堰等3处引提水工程,隆昌县龙市河至响石镇石硖村连通工程,提高抗旱应急能力。探索防汛抗旱物资设备“平战结合”机制,充分发挥防汛抗旱物资设备效益。

2.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与水土保持监测。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综合监管体系,强化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提升综合监管能力和 -30- 发挥水土保持监测在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的参谋作用。

3.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健全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和高新技术应用,加快推动水利重大问题研究,提高科技兴水能力。加快完善水利信息基础建设,建设完善水资源综合管理平台,初步整合水利信息化资源,不断提高水利信息化水平。

4.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层水利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健全水利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加大干部交流培养力度。鼓励支持中青年技术骨干承担重大技术攻关、重要项目研究和设计,支持水利院校与基层水利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联合办学,建立水利基层人才定向培养机制,为基层单位培养水利实用人才。扎实推进水情教育工作,增强水忧患、水危机、水战略意识,各县(区)分别建成水情教育基地1处。

(八)强化水利管理。

1.强化依法治水。全面加强水利法制建设,深入推进水利依法行政,建立完善水法规体系,依法履行管理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整合水利执法队伍,为水利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加强水利普法宣传教育,树立全社会水法治意识。

2.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确立“三条红线”控制

-31- 目标,严格实行“四项制度”,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强化考核管理。开展河流、水库的行业水质监测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研究。分级划分市、县级水功能区,核定纳污总量,实现分级水功能区管理工作全覆盖。

3.强化规划管理。进一步完善水利规划体系,强化水利规划的引领和约束作用,为加强水利建设和涉水事务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水利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其他行业规划相衔接,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4.强化河湖管理。完善河道等级划分,创新河湖管护机制,推进河湖划界工作,落实河湖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建立健全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岸线补偿制度。规范涉河建设项目和河道采砂审批,依法查处违法侵占河湖、非法采砂等行为,加强涉水行政执法。

5.强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全面深化水利建设“三项制度”,坚持以“质量、安全和效益”为核心,严格水利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强化工程进度管理,大力推进项目合理工期内完工,促进完工项目及时竣工验收。加大对建设单位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建设项目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监管和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和落实水利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九)深化水利改革。

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考虑水利 -32- 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特点,积极稳妥深化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着力健全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

1.健全水行政审批监管。积极下放权力,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减少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加强行业指导和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督促县(区)主动承接履责。

2.深入推进水行政综合执法。建立水政监察统一组织实施,业务部门全力参与,水行政综合执法体系和运行机制。探索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深化与公安、司法、海事、航道、渔业、城管等部门的合作,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占用水域、非法取水,破坏水利水电工程等涉水违法行为。健全流域与区域联合执法机制,构建执法平台,提升执法效能。

3.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完善流域用水、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等制度及相应措施,探索建立水资源管理考核的公众参与机制,强化用水过程的评估与核查,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和技术支撑能力建设,确保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主要目标。完善水资源论证制度,把水资源论证作为城乡发展、产业布局、项目建设等规划审批的重要前置条件。

4.深入推进水价改革。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水利工程非农业供水水价改革。

5.探索水权交易试点。探索制定水权交易市场规则,积极

-33- 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开展水权交易试点工作,实行用水权有偿转让和水资源的高效配置,进一步优化全市用水格局。积极探索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落实灌排工程运行维护经费财政补助政策,合理确定农业用水价格,研究实行定额内用水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

6.健全河道管理体制。完善骨干河道管理机制,强化河道巡查和执法管理。按照分级管理原则,进一步落实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建立政府主导、水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良性河道管护机制,严格管护考核。

7.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健全水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利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各环节。立足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禀赋条件和水生态系统特点,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加强水资源保护,强化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综合整治水生态环境,积极推进水美库区、河库连通、健康湖泊、生态河道、水利风景区等建设。

8.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以“三有五落实”为目标,逐处工程做到产权证书、运行制度、工程档案“三有”,产权所有者、工程管理者、工程管护制度、管护经费、监管责任“五落实”,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水利工程管护主体和责任主体,建立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制度。

9.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创新运行管护机制。以“明晰产权”为核心,坚持“多权同确”,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 -34- 度改革试点,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到2020年,实现县域内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高效、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投入保障、管护规范的目标,全面建立符合市情、水情、工情实际及满足县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

10.建立水利支持新农村建设机制。强化水利与其它农村基础设施的融洽,创新幸福美丽新村水利建设机制,确保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11.建立水利扶贫工作机制。建立水利扶贫需求调查机制、水利扶贫项目储备机制、水利扶贫投资倾斜机制和水利扶贫考核机制等水利扶贫工作机制,破解制约贫困村水利发展的重点问题和难题。

12.强化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全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市、县(区)级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深入开展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培训,加强对县(区)的水利建设质量考核。强化水利工程第三方质量检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机构,推进重点建设项目安全监督常态化,提高监督管理能力和水平。

13.建立健全农村水电站安全运行管护机制。健全农村水电站日常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和管护责任,加强安全教育、技能培训和技术监督,积极开展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试点推广工作,做好辖区内农村水电站的安全监管。

14.完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好土地出让收益计提

-35- 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以及水利建设基金等水利专项资金政策,加大对县(区)水利投入政策落实的考核,促进地方水利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5.探索水利项目投资新模式。探索社会资本投入重大水利项目建设的合作(PPP)机制,鼓励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进一步完善“民办公助”“村民自建”机制,激发农民参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

16.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探索建立水利中长期政策性贷款机制,推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专项债务支持范围,降低贷款成本,扩大融资规模。综合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对有条件的项目实行放贷利率竞争和争取财政贴息政策,提高水利项目融资能力。

17.提升防汛抗旱防控能力。探索建立防汛抗旱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防汛抗旱组织机构自身能力建设,建立市、县(区)各级各部门防汛防旱责任落实体系,积极整合防汛、抗旱、排涝、抢险队伍,逐步形成一支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稳定持续的防汛抗旱应急抢险专业力量,提高防汛抗旱应急保障水平。创新防汛抗旱物资储备方式,实现市、县(区)共同储备、平战结合、高效使用的方式。探索建立防汛抗旱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和完善跨流域跨区域、跨部门跨市县的信息共亨机制。

18.鼓励水利科技创新。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强科技资源整合,加大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转化力度。整合 -36- 现有水利科技资源,加大智力资源外引力度,壮大水利科研平台,支撑和引导水利科学发展。

五、水利投资测算和规划实施效果分析

(一)投资测算。1.投资测算的原则和方法。

本规划投资主要执行四川省水利厅有关规定、定额以及费率标准等,主要依据如下:

定额:建筑工程定额采用2007年《四川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计算。

费用依据和标准:计算依据采用2007年《四川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和我市各县(区)已建成的水利水电实际投资进行估算。

2.工程投资测算。

“十三五”规划项目总投资165.1亿元,其中:续建项目投资4.46亿元,拟建项目投资74.65亿元,储备项目投资85.99亿元。“十三五”期间拟实施项目规划投资79.11亿元。具体分项投资如下:

(1)大中型水利工程。

①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完成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内江隆昌供水管线工程建设,工程总投资23.44亿元。完成隆昌石盘滩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工程总投资0.5亿元。

②其他大中型工程。续建联合水库工程建设,“十三五”期间完

-37- 成投资2.12亿元。完成两河口水库工程建设,完成工程投资7.9亿元。适时开工资中县铜马桥水库改扩建和威远县大石包水库工程,“十三五”期间规划总投资1.3亿元。实施威远县长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投资1.24亿元。推进都江堰灌区东风渠六期简资干渠资中灌区工程建设,“十三五”期间规划投资0.6亿元。

(2)农村水利工程。

①小型水源工程。适时开工市中区李子林、东兴区天池堰和雷家庙、资中太平和高桥、威远羊叉沟、隆昌碾子湾等7座小型水库工程和东兴区五星水库改扩建及引水工程,“十三五”期间规划总投资4.75亿元。建成长桥水库,十三五”期间规划投资0.89亿元。

②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期间,规划投资6.79亿元。

③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施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排泵站更新改造,规划投资1.66亿元。

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施小农水重点县、五小水利、农田水利维修养护、小微水等工程,规划投资3.58亿元。

⑤农村河塘整治。规划投资0.88亿元。

⑥水利血防及其它。实施水利血防、资中县城北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农村用水及城区水厂改扩建工程等,规划投资1.86亿元。

(3)防洪减灾工程。

-38- ①沱江干流堤防工程和中小河流防洪治理。新建沱江干流堤防,规划投资1.64亿元。实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规划投资6.1亿元。

②抗旱应急水源工程。规划投资0.3亿元。③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规划投资0.11亿元。(4)水土保持及水生态文明建设。①水土保持工程。规划投资0.85亿元。

②水资源节约保护。实施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水库清淤工程、水库功能区划分、水库水源地保护、污水处理厂扩能提标升级等,规划投资2.76亿元。

③河库连通工程。规划投资8.87亿元。④其它。规划投资0.97亿元。(5)储备项目。

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减灾、农村水利、水土保持与水生态文明建设、行业能力建设共5大类项目,规划储备项目投资85.99亿元。

(二)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方案按照中央补助、省补助、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及投劳等方式筹措项目资金,中央为分期补助,地方自筹主要用于前期工作经费、征地费用、工程建设资金配套等方面投资,同时,积极发动受益群众以筹资与投劳等方式自筹资金投入水利建设。

-39-

(三)实施计划。

“十三五”期间,计划2016年投资9.43亿元,2017年投资18.38亿元,2018年投资17.01亿元,2019年投资18.09亿元,2020年投资16.20亿元。

(四)规划实施效果分析。

“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实施后,全市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生态与水环境保护、水利综合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实施后可合理提高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强化水功能区管理,加强水污染防治,大大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及损失,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产、生活及社会环境,为区域内工农业发展及人民生活用水、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等提供有力的保障。

六、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分析。

1.主要有利影响分析。“十三五”规划涵盖了大中型水利、农村水利、防洪减灾、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利扶贫、水土保持及水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能力建设、水利管理、水利改革等九个方面内容。规划项目实施后,可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4000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全市水资源保障能力将明显提升,水库和重要河段防洪减灾能力将明显增强,城乡供水保障程度和水质达标率将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将得以 -40- 夯实,水环境保护更加有力,水生态环境将明显改善。通过《规划》项目的实施,将为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2.主要不利影响分析。

(1)“十三五”项目建设和运行中施工期废污水排放、灌溉回归水、水库蓄水、河库连通等将对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分析,工程施工和运行对水环境的影响范围较小,影响程度轻微,在采取水源水质保护、施工期废污水处理等措施后,影响可得到控制或消除。

(2)项目建设期间的工程占地、弃渣堆放、水库淹没、移民安置等将破坏评价区原有植被,造成新增水土流失,破坏工程直接影响区生态环境,是本规划项目的主要不利环境影响。在采取本规划中提出的水土保持管理、水土保持监测和水土流失防治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后,新增水土流失可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减轻。

(3)水源工程建设过程中将使评价区实际生物生产力略有降低,主要是施工占地和水库淹没使原有土地生物生产力丧失,但总体上仍处于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工程运行后,由于灌溉条件的改善,农田生态系统实际生产力将比现状水平有较大幅度的升高。

(4)本规划项目建设的其它不利影响,如工程施工对工区人群健康、大气环境与声环境的影响,以及灌溉对农业生态的影响等,影响范围小,影响程度均较轻微。在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后,-41- 这些不利环境均可得到有效减免。

(二)对策与保护措施。

全面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法法》和“水十条”的相关规定,坚持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认真落实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设置工程河段生态流量,满足生态环境系统稳定所需的水量。加强施工期和运行期生态环境管理,尽可能的减小对陆生生态的影响。抓好施工后期施工迹地植被恢复工作,达到生态恢复和保护目的。加强水环境保护,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创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园区,大力实施节水型社会重点县项目、水源工程、引调水程、河库水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系绿化和水利风景区建设。划定工程管理范围和水源保护区,加强地下水水源保护和库底卫生清理,强化水质监测检测,加强灌区水质和减水河段水质保护,严格核定水域纳污能力,强化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水源保护的执法力度,加大宣传,动员全社会共同节约用水。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砂石骨料及混凝土拌和冲洗废水、油污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废污水和废弃物管理,做到达标排放。通过减振、降尘、降噪等措施,强化敏感点防护,加强工区人群健康保护,减轻施工扬尘和噪声对周围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影响。建立健全减水河段安全警示标记及预告管理制度,防止河水突然变化带来的人、畜伤亡 -42- 和财产损失。严禁在施工临时用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重视耕地生产力恢复期的扶持与补偿,尽量将工程占地的社会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评价结论。

通过本规划项目的实施,对提升全市水资源保障能力,增强水库和重要河段防洪减灾能力,提高城乡供水保障程度和水质达标率,夯实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将发挥重大作用,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显著。不利影响主要是工程施工对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施工期的环境污染问题;工程运行期主要是对下游水资源与水文情势、退水等对受水区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在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各种不利影响均可得到缓解和控制。

从环境保护角度总体评价认为,内江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项目不存在重大的环境制约因素,各种不利影响可接受,环境风险可控,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区)人民政府是水利发展的责任主体,要把水利作为“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领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水利工作纳入政府任期工作目标。要根据全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思路,结合本地实际,组织编制好县(区)级水利发展规划,-43- 细化目标任务,认真梳理项目,搞好资金平衡,保证规划成果质量。

(二)强化协调配合。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抓好水利改革发展各项任务的实施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合力。

(三)全力推进项目。

各县(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抢抓机遇,强化措施,全力以赴推进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尽快建成一批,开工一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工程效益;加快推进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努力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产品,改善群众生活生产条件。严格实行“三制”,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

(四)促进公众参与。

加大对我市水情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和水法制观念,为水利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健全水行政主管部门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决策的途径和方式,积极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水利建设和管理。依法公布水资源信息,鼓励社会监督水利工作,构建全民行动格局。

附件:1.内江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表

-44- 2.内江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续建重点项目表 3.内江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拟建重点项目表 4.内江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储备重点项目表

-45-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内江军分区。

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6月21日印发

-46-

第三篇:水利规划

水利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水利发展的方针政策,从战略高度认识和推进水利事业,把防洪减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⑴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力解决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利问题

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⑶坚持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发挥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⑷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解决好全镇水利事业和用水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三、总体布局与规划目标

1、总体布局

根据我镇自然条件和现有经济发展水平,按照我镇现有的发展目标,将水利建设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全镇水利建设规划的总体布局为:以提高和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小石河堤防工程和马牧河新打造排洪工程为重点,通过除险加固处理,建立并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同时,对全镇现有提灌站进行改造加固,改造中低产田和宜农荒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抗旱减灾能力,加快马牧河治理步伐,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积极治理水污染。

2、规划目标

①全面规划我镇境内的所有河道提灌,重点实施马牧河、小石河防洪治涝建设,达到规范要求的治涝标准,提高治涝效率,基本达到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效果。确保排灌防洪标准和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②通过小石河的加固和马牧河的打造新建,全镇新增供水能力XX万m3,全面解决各村安置点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全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0%左右;基本满足城镇居民生活用水要求,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等用水需求。

③加强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按照水功能区划要求初步实施水域排污总量控制,要求城镇主要生活废污水基本实现达标排放,现已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处(厂址清凉村11组)。使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45%左右,主要生活供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确保城镇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其它供水水质基本满足用水部门要求,主要提灌站得到明显改善,地下水得到控制。切实搞好水土保持,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④加强水法规体系建设和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水政监察制度,实施水利产业政策,建立规范的水利发展机制和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为水利建设提供政策法规保障;以政府为责任主体,逐步建立稳定的政府投资渠道,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利用国内外贷款和社会资金,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资体系;加大依法治水和依法管水宣传力度,加强对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第四篇:水利管理体系规划

水利管理体系规划

一、水利管理存在问题:

1、体制尚未理顺。涉水事务多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尚未理顺。

2、制度还不够健全。政府加强涉水事务社会管理的规划、政策、制度等措施仍需进一步加强;洪水管理制度还不健全,防洪减灾社会化保障体系亟待完善。由于水资源还未实行统一管理,既造成水资源开发利用上的无序竞争,也使得水资源保护缺乏责任和利益上的主体,给水资源、特别是城市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带来许多新困难、新问题。

3、措施还不够有力。一些地方经济活动侵占河道和妨碍河道行洪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排污总量控制、排污口审批制度尚未落实;由于政策不落实和地方责任制不到位,有些工程运行管理措施不严,一些建设成果难以巩固和持续发挥效益。

4、机制还不够活。基层水管单位机制不活,管理设施落后,队伍不稳,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水利基础设施的安全维护和良性运行。

二、水利管理目标

洪水管理目标:在主要江河流域和区域建立洪水风险管理制度,完善防洪保护区、蓄滞洪区以及洪泛区的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洪水保险制度;完善洪水影响评价制度;加强水灾害防治的经济机制建设,探索建立合作机制、协调机制、补偿机制;建成全流域性的洪水管理预测预报信息体系;完成主要江河湖库防御洪水方案,建立流域、区域防洪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

水资源管理目标:强化水资源与河湖管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设两型社会。

基本完成主要中小河流、湖泊水量分配方案,建立初始水权分配和转让制度,初步形成利用市场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机制;完善取水许可、排污口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水土保持社会管理目标: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预防监管体系,建立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水土流失监测信息制度;加强对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管,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率达到100%。

建立节水型社会目标:节水社会建设全面展开,采取“水价调控、水权交易、水市场监管”等措施,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动力机制,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和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建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和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机制,形成节约用水的社会风尚。

行业发展能力建设目标:建立、完善与国家水法律法规相配套、与依法治水要求相适应的法规体系,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依法治水能力明显提高;水利管理机构逐步健全,水利管理基础设施得到显著完善,水利信息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水利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水利技术明显进步,科学治水能力明显提高;实施“人才强水”战略,建设学习型行业,水利干部职工素质和水平明显提高,完成水利行政审批制度项目清理,规范水行政审批办理流程,形成高效便民的服务机制。

水利改革目标:针对水利发展与改革中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和薄弱环节,继续深化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与公共财政政策相适应的相关体制,改革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和征收体制,加强水利管理,推进水利创新,逐步建立健全保障水利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法制完备、体制健全、机制合理的水管理体系,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三、水利管理任务

(一)建立洪水管理制度

“十二五”期间,依据流域防洪规划,划定防洪保护区、蓄滞洪区、洪泛区以及规划保留区的范围和边界;基本建成覆盖全市范围重点流域、重点区域、主要城镇、骨干防洪工程的综合信息采集传输系统、自动化调度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防洪保护区、蓄滞洪区的管理制度;探索洪水保险制度和健全洪水影响评价制度;完善主要江河湖库防御洪水方案,建立防洪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引导并鼓励公众参与洪水管理;加强我县防汛抢险机动队建设。

(二)建立抗旱减灾应急管理制度

完善抗旱减灾法规制度、组织机构。构建抗旱减灾应急预案体系,制订各流域和区域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预报,切实细化防范和应急措施。加强建设和完善抗旱服务体系。注重抗旱宣传,开展旱情分析及等级标准研究。初步建成防汛抗旱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

(三)建立以“三条红线”为基础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十二五”期间,按照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结合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用水定额管理和水功能区管理,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划定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用水效率红线和入河污染物限排总量控制红线等“三条红线”,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强化水资源与河湖管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合理确定江河水资源开发利用限度、生态最低需水量,统筹规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初步明晰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基本完成主要江河和湖泊水量分配方案,确定各乡镇的用水权指标;在已分配的水量指标基础上,对不同地区和行业进行再分配,初步建立水权制度。研究建立水权转让制度,规范水权转让行为,研究水权转让的价格形成机制,在初始水权确定之后,逐步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

(2)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推进用水定额管理,逐步把定额指标落实到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管理、计划用水、水资源费征收等水资源管理的具体工作中去,真正将用水定额作为考核节水成效的主要指标。

(3)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完善水功能区管理制度,根据水功能区划,科学核定各个河段、湖泊、水库等水体纳污能力和纳污控制总量,实施新改扩排污口设置论证,已经设置的排污口要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排污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排污权管理;建立入河(湖泊)排污口登记制度和审批制度。积极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使水体满足水质保护目标要求。同时,全面提升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能力。

(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在全县大力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培育和强化全社会节水意识,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和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

在农业节水方面,明晰农业用水权,建立先进的灌溉用水制度;拓宽农业节水投资渠道,探索农业用水权有偿转让制度,建立城市、工业补偿农业节水的机制。在城市和工业节水方面,完善城市规划、经济布局、重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形成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发展布局;全力推广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方法,努力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发展节水减污型产业。在生活节水方面,大力推广节水器具,形成以县城为重点,逐步向乡镇全面推进的节水格局。

稳步推进全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建设节水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市,积极开展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项目建设,争取把试点办出实效,力争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这个平台,倡导文明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形成节约用水的社会风尚。

(五)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推进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逐步建立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责权明晰、运转协调的管理体制,积极推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

大力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制度,加强水资源规划,推进涉水事务统一管理,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

做好水资源统一管理工作,要逐步实现工作领域从农村水利向城乡一体化转变,管理方式从间接管理向直接管理转变,运行机制从单纯的政府建设管理向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行、企业开发转变,人才结构从注重工程技术人才向技术、管理、经营人才并重转变。

(六)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科学地确定水利公益性为主的社会定位,把对水利的投入纳入公共财政投入的主框架。对防洪工程、生态建设等公益性水利工程,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水利投资体制,建立起各级政府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对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水利工程,建立财政投入和社会融资相结合的投融资体制;对以经营性为主的水利工程,建立放活市场、政府监控、多渠道融资的建设体制。探索建立稳定的投资渠道,建立保证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定增长的水利投入机制,建立体制健全、机制合理的水利投融资体制。

(七)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水利建设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水利建设管理法规的执行力度,严格监督水利建设管理制度的执行,加强水利建设管理队伍和机构建设,加强重点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工作,加强水利建筑市场秩序管理,进一步规范水利建筑市场秩序,严把水利建筑市场准入关,确保重点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投资效益。

对使用政府投资的水利建设项目,可推行项目法人招标和建设项目代建制;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加强政府对建设全过程的监管,规范水利建设市场。进一步加大对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管理力度;强化工程验收管理;理顺并明确对非政府投资水利工程管理关系。

研究开发平陆县水利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水利建设管理工作的设施建设建立水利建设管理人员和水利建筑市场主体从业人员的培训机制。

(八)推进农村水利改革 因地制宜地进行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乡镇水利站改革。对农村小微型水利工程,有条件的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调动农民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把水利管理规划的编制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投入精兵强将。成立领导小组,各站股长任领导小组成员,落实工作责任制,切实保障编制人员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编制。

2、注重科技创新

建立水利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型,重点抓好防洪、节水、水资源保护、抗旱、水环境治理等领域水利关键技术研究。健全水利科技推广机构,增加科技投入,完善水利质量技术监督体系和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全面开展水利计量认证和生产许可证管理。按照“数字水利”建设要求,积极开发工程规划、优化设计、建设管理、防洪决策抗旱减灾等应用软件

3、注重培养人才 大力实施和推进水利人才战略,完善水利人才资源开发和教育培训工作体系,积极推进水利干部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围绕水利发展目标,以高层次水利人才队伍建设为龙头,以水利人才能力建设为重点,增加人才总量,提高人才素质,调整人才队伍结构,加强教育培训,加快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建立一支与水利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高素质水利人才队伍。

4、集思广益,科学决策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通过多种形式扩大社会参与,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和群众意见。要及时公布规划进展情况,听取反馈意见。要进一步健全规划咨询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在规划编制、论证、咨询、审查等方面的作用,形成规范化的规划决策咨询机制。229350148

第五篇:水利规划 试题

水利规划复习资料及试题

一.填空题

1.在河流上建立水电站的主要动能指标是多年平均发电量和(保证出力)

2.设计多年径流系数是从长系列资料中选出的有代表性的(径流深度y(或径流总量W)与同时段内的降水深度x(或降水总量)的比值)3.我国的基础产业有:农业、能源工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原材料工业和(电力工业)。4.在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通常被人们忽视的是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5.水库水利量损失包括蒸发损失和(渗透损失)

6.水库的兴利库容从空库—蓄满—放空的完整的蓄放过程称为(兴利调节)7.水电站发电机组的出线端输出的功率称为(出力)

8.在防洪与兴利结合的水库调节中,必须把水库的安全放在首位,要保证在整个汛期内(都要留出足够的防洪库容,等待洪水的来临)9.落差和流量是决定水能资源瘟藏量的(两项基本指标)

10.水电站厂房健在坝下侧,不随坝上游的水压力,其形式成为(坝后式厂房)11.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水利和水害的两重性,综合利用,再生性,随机性,地区性和整体性)12.天然水流又称为(径流)

13.由于洪峰流量超过河床的安全泄量,因而泛滥成灾,称其为(洪水成灾)14.减少某一河段洪水流量的方法有分洪、滞洪和(蓄洪)

15.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农业上采取的水利措施是(修建灌溉工程)16.利用水文条件的差别来进行的补偿,称为(水文补偿)

17.水库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允许水库的最低水位,称为(死水位)18.随着正常蓄水位的增高,水利枢纽的投资和年运行费用(会增加)

19.两水库联合调度,利用库容差异所进行的径流补偿,称为(库容补偿)20.正常蓄水位与设计死水位之间的库容,称为(兴利库容)

21.水电站的最大工作容量、备用容量和重复容量组成为(水电站的装机容量)22.水电站的主要动能指标有两个,即多年平均发电量和(保证出力)

23.水库调洪计算的目的,正(是为了定量的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决定水库的有关参数和泄洪建筑物形式、尺寸等)24.水库对于灌溉、给水和航运等部门的供水,多根据需水过程按(计划放水)25.假定整个供水期为均匀供水,称这种径流调节计算为(等流量调节)26.水力发电是利用天然水能生产电能的(动力生产企业)27.河川径流相对于海平面而言具有一定的(势能)

28.水利水电部门的正常工作的保证程度,称为(工作保证率)

29.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水库,称为兴利库容或(调节库容)

30.假如不能形成供径流调节的水库,则水电站只能引去天然流量发电,称为(无调节电站)

31.对于已经污染的水域,为促进和强化水体自净能力,要采取一定(的补水措施稀释污染水体,增加其流量和流动性)32.当水库以发电为主是,水电站保证出力是指符合水电站保证率要求的枯水年供水期的(平均出力)33.当水库有下游防洪任务时,其主要任务是滞洪。滞洪只消减(洪峰流量)

34.根据国民经济各有关部门的用水要求,利用水库重新分配天然径流所进行的计算,称为(兴利调节)35.多年调节水库一般总是同时进行年调节和(周调节、日调节)36.水库水位与水面面积的关系曲线为(z~F曲线)

37.将求得的供、蓄水期的基本调度线绘制在同一张图上,就是(水库调度图)38.由于不完全年调节水库的容积较小,(弃水现象比较严重)39.洪水在水库中进行时,气流态属于(明渠非均匀流)

40.在既定库容条件下,水库使用过程与其操作方式可分为(定流量和定水头)

41.在水利水电规定时,假如不能形成径流调节的水库,则水电站只能引去天然流量发电,称为(径流式电站)42.在水库的水能计算中要考虑水库水量损失,水库水量损失包括渗漏损失和(蒸发损失)43.水库调洪计算的方法很多,目前我国常用的方法是:列表试算法和(半图解法)

44.根据用水过程确定水库兴利库容时,假定整个供水期为均匀供水。称这种径流调节计算为(等流量调节)45.水能计算的目的和用途虽然可能不同,但计算的方法并无区别,可以采用列表法、图解法或(数值解法)46.水库对灌溉、给水和航运等部门的供水(多根据需水过程按用水计划向下游放水)47.在开发水电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防治水害和水资源的(浪费)48.径流式电站的设计代表年的径流资料要给出日平均(水位和流量)49.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天然水能又称为(绿色能源(清洁能源))50.我国水资源比较集中于(西南地区)

51.决定水能资源瘟藏量的两相要素是(落差和流量)

52.污染天然水源的主要物质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5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经过(勘察、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程序)54.水电站装机容量是由以下组成的(最大工作容量、备用容量、重复容量)55.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库容,称为(兴利库容)

56.在水库的水能计算中要考虑水库水量损失,水库水量损失包括(水面蒸发、渗透损失和其他损失(包括结冰损失))57.水库调洪计算的方法很多,目前我国常用的方法是:(列表试算法、半图解法、简化三角形法)58.蒸发分为(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散发三种类型)59.多年调节水库一般总是同时进行(年(季)、周和日的调解)

60.灌溉系统取水方式有四种,即(无坝引水、有坝引水、抽水取水、水库取水)

61.灌溉制度的含义是(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62.河川水能资源的基本开发方式有(坝式开发、引水式和混合式三类)

63.对于具有多种用途的综合利用水库,其水利水能计算要复杂一些,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要遵循的原则是(一致的)64.年调节水电站在一年内按来水情况一般可划为(供水期、蓄水期、弃水期和不蓄不供期)65.灌水方法按照向田间输水的方式和湿润土壤的方式分为(全面灌溉和局部灌溉)66.水电站的装机容量由三部分组成:(最大工作容量、备用容量、重复容量)

67.正常蓄水位是水库或水电站的主要特征值,它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规模以及有效库容(调节流量、装机容量和综合利用效益等指标)68.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有(水电站、火电站、核电站)69.兴利调节按调节周期分为(无调节、日调节、周调节、年调节和多年调节)

70.水资源的特点是(循环性和有限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用途广泛性和经济上的两重性)二.单项选择题

1.要使防洪库与兴利库容部分结合,则防洪限制水位必须(低于正常蓄水位)2.水库的总库容可以表示为(有效库容+死库容)3.与校核洪水位相应的水库拦洪库容是(调洪库容)

4.确定年调节水电站设计代表年的关键是(设计苦水年的供水期)

5.长系列法计算年调节水库兴利,要求实测径流资料不少于(20~30)6.满足系统最大负荷要求,系统必须设置(最大工作容量)

7.下列情况中,水电站宜运行在系统负荷图基荷位置的是(无调节电站在枯水期)8.年调节水电站一年内按来水情况可分为(供水期蓄水期弃水期和不蓄不供期)9.对下游无防洪要求的水库,设计中不需要确定(防洪高水位)

10.适当提高某级水库的设计死水位,可增加相邻(上游梯级电站的平均水头)

11.某年调节水库的兴利库容为2.0亿m,设计苦水年洪水期来水总量为(14.26m/s)

12.用图解法求解时,年调节水库兴利库容是水量差积曲线上(通过供水段两端,以调节水量为斜率的两切线之间的纵距)13.当水库拦蓄的洪水水量达最大值时,(泄洪流量与坝前水深同时达最大值)14.流量较大而纵坡较小的河段,适宜的水能开发方式是(坝式)

15.电站出力水=,大型水电站的出力系数A一般取(8.5)

16.每年年初在银行存入1万元,连存2年,设年利率ⅰ=10%,以单利计算,则第3年年底可从银行取出(2.50万元)

枯日平均枯日平均17.日调节水电部保证出力的计算式是()18.下列属于清偿能力分析指标的是(贷款偿还期)

19.选择调频电站时,应当优先选择电力系统中(装机容量大的坝后式电站)20.年调节水电站在弃水期的经济运用方式是(加大电站出力)三.多项选择题

1.水能是指水体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机械能)2.下列属于动态评价指标的是(内部收益率)、(经济效益费用比)、(贷款偿还期)、(财务净现值)

3.关于日调节电站的运行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在不发生弃水的情况下,应尽量让让水电站担任峰荷)、(在枯水期一般总是担任峰荷)、(在丰水期要逐渐使其全部装机容量担任基荷,以节约煤耗)

4.使水电站发电量最大的并联水库群蓄放水次序是(供水期,不蓄电能损失较少的水库先放水)、(蓄水期,不蓄电能增加较多的水库先蓄水)、(蓄水期,库容较大,弃水较少的水库先蓄水)

5.平原地区不宜建高坝,这是因为平原地区(高坝的水库蒸发损失可能会抵消加大坝高所增加的库容)(具有平缓的水库面积特性曲线)(高坝的淹没损失比山区水库大)四.判断题

1.水流的出力就是电站的出力,二者在数量上是完全相等的。(×)2.兴利库容中,除去死库容后剩余的部分,称为有效库容。(×)3.能对天然日来水量进行调节的水电站称为蓄水式电站。(×)4.综合利用工程中某一部门的可分投资比它的专业投资要大些。(√)5.无调节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宜承担系统的基荷。(√)6.水库群联合运用的目标是使总部蓄水量尽可能多的发电。(√)7.效益相同的两方案进行比较,其中费用现值较大的方案较优。(×)8.年调节水电站最大工作容量就是按设计保证率求出的保证出力。(√)9.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主要是根据水利部门的最低兴利要求来拟定。(√)10.水库的基本调度线即是某一设计典型年的水库水位过程中线。(×)五.解释概念题 1.设计保证率:(为拟建的工程所选定的一个合理的工程保证率,称设计保证率。根据兴利的目的,可分为水电站设计保证率、灌溉设计保证率、供水设计保证率、通航设计保证率等)。

2.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全社会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用影子价格分析计算项目所需投入的费用和可以获得的效益,评价建设项目的经济和理性)。3.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为电站的装机容量是指该电站上所有机组铭牌出力之和。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便是所有电站装机容量的总和)。4.工作保证率:(水利水电部门正常工作的保证程度)。

5.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6.防洪高水:(是指水库承担下游防洪任务,在调节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洪水时,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7.径流式水电站:(是无调节水库的电站)8.多年平均年发电量:(指在多年运行时间内,平均每年所产生的电量)。9.特征水位:(根据任务要求,水库在各种不同时期的水文情况下,需控制或允许达到消落的各种库水位)。10.有效库容:(指水库正常运行的最低水位以上到正常高水位间的库容)。11.淹没损失:(修建水库时,必然会淹没部分土地,以及这些土地上的设施、森林、房屋等,并且生活在这些土地上的居民必须迁移,重新安排他们的生活)

12.水库正常蓄水位:(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兴利要求应在开始供水时蓄到的高水位)。13.水库水面面积:(用求积仪(或按比例尺数方格法),在地形图上量得的由水面所在的等高线与坝轴线所围成的闭合区域的水库面积)14.蓄水式电站:(水库有一定调节能力的水电站)15.无坝取水:(没有拦河坝调节径流的取水方式)16.水能资源瘟藏量:(河川、湖泊和海洋水体中温藏的位能和动能资源量)17.特征水位:(根据任务要求,水库在各种不同时期的水文情况下,需控制或允许达到消落的各种库水位)18.水库正常蓄水位:(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兴利要求应在开始供水时蓄到的高水位)19.特征库容:(相应于水库特征水位以下或两特征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20.库容补偿:(两水库联合运行就可提高总的枯水流量和水电站总的保证出力,提高系统供电的可靠性,这种利用各水库调节性能的差异的补偿称为库容补偿)33NAQHN9.81QH21.水库正常高水位:(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兴利要求应在开始供水时蓄到的高水位。也就是水库正常蓄水位。)22.基本调度图:(具有控制意义的水库需水量(或水位)变化过程线所构成的水库调节运行图)23.水库淤积:(水流夹带的泥沙在库内发生淤积的现象)24.径流式水电站:(是无调节水库的电站)25.库容补偿:(两水库联合运行就可提高总的枯水流量和水电站总的保证出力,提高系统供电的可靠性,这种利用各水库调节性能的差异的补偿称为库容补偿)26.来水过程线:(河流中来水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过程线)27.径流调节:(是通过修建水库,重新分配不同季节河流流量(蓄洪济枯),该造枯水季节河流通航条件的一种工程措施)28.极限死水位:(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29.基础产业:(是指在一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着制约和决定作用,决定其他产业发展水平的产业群,它的产品通常要成为后续产业部门加工、再加工及生产过程中缺一不可的投入品或消耗品,通常具有不可再生性质)六.简答题

1.简述水库的调洪作用。

答:利用水库蓄洪或滞洪是防洪工程措施之一。当水库游下游防洪任务时,它的作用主要是将超过下游安全泄量的那部分洪水暂时拦蓄在水库中,消减下泄洪水流量,使其不超过下游河床的安全泄量。此时,水库的任务主要是滞洪。滞洪也会起到“错峰”的作用,避免下泄洪水与下游洪水同时到达防护地区。对与防洪与兴利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水库,水库除了滞洪作用外还起蓄洪作用。2.对于多年调节水库,如何从长系列中选择出设计中水系列?

答:设计中水系列一般选1015年为代表期,选择时要求:①系列连续径流资料至少要有一个以上完整的调节循环;②系列年径流均值应等于或接近于多年平均值;③系列应包括枯水年、中水年、丰水年,它们的比例关系与长系列大体相当,设计中水系列的年径流变差系数与长系列的相近。3.水能计算的目的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1)确定水电站的工作情况,如出力、发电量及其变化情况;(2)选择水库及水电站的主要参数,如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死水位、装机容量等;(3)根据水库来水流量、各部门用水要求及电力系统符合情况,计算水电站的时段出力和发电量,选择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最佳运行方式。4.在设计阶段,按机组所承担的任务不同,电力系统的总装机容量可分为那几个部分?

答:(1)为了满足系统最大负荷要求而设置的容量,称为最大工作容量(2)为了确保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电力系统还需设置另一部分容量,当系统在最大负荷时发生负荷跳动因而短时间超过了设计最大负荷时,或者机组发生偶然停机事故时,或者进行停机检修等情况,都需要准备额外的容量,统称为备用容量

N工”N备,它是由负荷备用容量、事故备用容量和检修备用容量三部分组成。(3)为了尽可能多的利用丰水年或平水年汛期多余水量多发电,而额外增加的容量,称为重复容量。所以,总装机容量可以表示为:=+备+重

5.如何制定水库防洪标准

答:①对于洪水泛滥后可能造成特殊严重灾害的城市工矿企业和重要粮棉基地,其防洪标准可适当提高,或由国家另作规定;②交通运输及其其他部门的防洪标准,可参照有关部门的规定③防洪标准较高一时难以到达者,可采取分期提高的方法。设计永久性建筑物所采取的防洪标准又分为两级:其一是正常运用标准(通常称为设计标准);其二是非常运用标准(通常称为校核标准)6.水利水能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首先根据地形、地质、淹没条件,对可能考虑的水库正常蓄水位拟定几个方案,然后对每个方案分别进行水能计算,确定有利的死水位、装机容量、多年平均电能等。通过多个方案的综合经济比较来选定合理的正常蓄水位、装机容量、保证出力和多年平均电能。7.防洪采用的主要工程措施 答:(1)增大河道泄洪能力。包括沿河筑堤、整治河道、加宽河床断面、人工截弯取直和消除河滩障碍等工程措施。(2)拦蓄洪水控制泄量。主要是依靠在防护区上游筑坝建库而形成的多水库防洪工程系统(3)分洪、滞洪与蓄洪。8.水库渗漏损失的分类

答:水库渗漏损失的分为坝区渗漏和库区渗漏。9.灌溉工程的主要水源

答:灌溉水源天然资源中可以用于灌溉的水体,有地表水和地下水,其中地表水是主要形式。地表水包括河川、湖泊及在汇流过程中拦蓄起来的地面径流。地下水一般是潜水和层间水。10.绘制水库调节图的基本依据 答:(1)来水径流资料,包括时历特性资料和统计特性资料(2)水库特性资料和下游水位、流量关系资料(3)水库的各种兴利特征水位和防洪特征等(4)灌溉用水过程线(5)水电站保证出力图(6)其他综合利用要求,如航运、给水、旅游等部门的要求。11.选择水库死水位的下限应考虑的因素

答:选择水库死水位的下限应考虑的因素有:(1)保证灌溉引水需要。

(2)考虑水库泥沙淤积的需要。(3)保证水电站最低水头要求。

(4)其他要求(包括水库有水产养殖任务是要考虑养鱼对水深和睡眠要求。)12.水利建设的长期性为题可从哪方面需要来看 答:(1)开发利用滞后与经济发展。

(2)北方地区缺水形势加剧。

(3)城市缺水现象日益突出,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和农业用水。

(4)用水浪费和缺水现象并存,节水和挖潜还有较大潜力。

(5)江河湖库水污染严重。

(6)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生态环境恶化。

(7)地下水开采过量。

1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经过的过程。答:(1)供水基础设施及供水能力调查统计分析。

(2)供水量调差统计分析。

(3)供水水质点差统计分析。

(4)水资源开发程度调查分析。

(5)用水量调差统计及用税效率分析。

(6)实际消耗量计算。

(7)水的供分析。

N重N装N工”NN(8)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不良后果的调查与分析。

(9)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14.水库产生渗漏损失的原因 答:(1)设计中由于帷幕灌浆不够深、或孔距不满足,而出现扬压力升高、或排水孔涌水等现象。

(2)由于混凝土坝与基岩接触不良,产生接触渗流。

(3)混凝土坝两岸岩石不好,又未进行处理米蓄水产生绕坝渗透。

(4)由于断层、破碎代为彻底处理,蓄水后断层裂隙增大,排水量增加,渗漏严重。

(5)排水设备堵塞或排水不畅,都会使扬压力升高。

(6)其他自然变化,如遭受强烈地震,使大坝与基础产生裂缝而引起渗漏。15.应从哪几个方面的需要来认识水利建设的长期性问题 答:(1)开发利用滞后于经济发展。(2)北方地区缺水形势加剧。(3)城市缺水现象日益突出,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和农业用水。(4)用水浪费和缺水现象并存,节水和挖潜还有较大潜力。(5)江河湖库水污染严重。(6)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过高,生态环境恶化。(7)地下水开采过量。16.水库的特征水位和特征库容

答:水库的特征水位指根据任务要求,水库在各种不同时期的水文情况下,需控制或允许达到消落得各种库水位.特征库容指相应于水库的特征水位以下或两特征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17.如何防止、减轻水库淤积

答:减少泥沙入库,减少泥沙在水库淤积和将淤积的泥沙清除。减少泥沙入库的措施有生物措施、农业措施和工程措施。减少水库淤积的措施有引洪放淤、蓄清排洪、异重流排沙。清除水库泥沙的措施有机械清淤法、虹吸清淤法、高渠泄水冲滩。18.径流式电站的设计代表年

答:径流式电站的设计代表年有设计枯水年、设计平水年和设计丰水年。19.灌溉设计保证率的选择

答:灌溉设计率是在干旱期作物缺水情况下,由灌溉设施供水抗旱的保证程度,可用灌溉用水全部得到满足的年数占计算总年数的百分数表示,灌溉设计保证率可采用经济频率法按下式计算,计算系列年数不宜少于30a。P=[m/(n+1)]*100% P灌溉设计保证率(%)M按设计灌溉用水量供水的年数(a)n计算总年数(a)20.水资源的涵义和特点

答:水资源的涵义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

水资源的特点:(1)循环性和有限性。(2)时空分布不均匀性。(3)用途广泛性。(4)经济上的两重性。21.水库调洪计算的列表试算法的步骤

答:(1)引用某一频率的洪水过程线Q~t,选取合适的计算时段t,摘录出(2)确定调洪计算的起调水位Z初=Z1、V初=V1、q初=q1

(3)根据q=f(h),z=f(h),及v=f(z)求解并绘制蓄泄方程q=f(v)曲线。

Q1、Q2、Q3....Q1Q2(4)假定q2=c,由2查,若tq2q1q22q2tV2V1q2,求的V2,直到两者相等为止。根据q=f(v)曲线查的(5)(6)将q2查≠=c,则重新假定

q2作为第2时段初的泄流量,再假定并试算求解第2时段末的泄流量,如法炮制可求的q~t。

将Q~t与q~t过程线绘制在同一张坐标纸上,如计算得选取过长,应缩小t重新试算,直至

qmax正好为两曲线的交点,说明计算得的qmax正确,否则说明

qmax附近t时段qmax正好为两曲线的交点。

(7)用max查q=f(v)曲线既得到对应的总max,查v=f(z)曲线得Zmax利用公式V需max=V总max-V初可求的本次调洪所需的库容。22.水库产生渗漏损失的原因及其防止、减轻水库淤积,需做好哪些工作

答:水库产生渗漏损失的原因有(1)设计中由于帷幕浆不够深、或孔距不满足,而出现扬压力升高、或排水孔涌水等现象。(2)由于混凝土坝与基岩接触不良,产生接触渗流。

(3)混凝土坝两岸岩石不好,又未进行处理,蓄水后产生绕坝渗漏。

(4)由于断层、破碎带末彻底处理,蓄水后断层裂隙增大,排水量增加,渗漏严重。(5)排水设备被堵塞或排水不畅,都会是扬压力升高。(6)其他自然变化,如遭受强烈地震,使大坝与基础产生裂隙而引起渗漏。

减少泥沙入库,减少泥沙在水库淤积和将淤积的泥沙清除。减少泥沙入库的措施有生物措施、农业措施和工程措施。减少水库淤积的措施有引洪放淤、蓄清排洪、异重流排沙。清除水库泥沙的措施有机械清淤法、虹吸清淤法、高渠泄水冲滩。23.泥沙淤积对水库运行的影响

答:(1)由于水库淤积,库容减少,水库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少,从而降低和丧失防洪能力,这不仅加重了下游河道的防洪负担,而且在洪水时期还有漫坝和溃坝的危险。(2)加大了水库的淹没和侵没。(3)降低了水库的综合效益。(4)由于泥沙在水库淤积,水库下泄水流中的含沙量减少,因而会引起下游河床冲刷,河道水位下降,影响下游河道两岸的引水,并使下游河道的堤防出现险情。(5)水库蓄水后,上游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也随河水进入水库,水流中挟带的铜、锌、铅、镉、汞、砷等金属元素随泥沙在水库淤积,积累,因而造成水库水质的恶化。错误!未指定书签。11.选择水库死水位的下限应考虑的因素

答:选择水库死水位的下限应考虑的因素有:(8)保证灌溉引水需要。

(9)考虑水库泥沙淤积的需要。(10)保证水电站最低水头要求。

(11)其他要求(包括水库有水产养殖任务是要考虑养鱼对水深和睡眠要求。)12.水利建设的长期性为题可从哪方面需要来看 答:(1)开发利用滞后与经济发展。

(2)北方地区缺水形势加剧。qq(3)城市缺水现象日益突出,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和农业用水。

(4)用水浪费和缺水现象并存,节水和挖潜还有较大潜力。

(5)江河湖库水污染严重。

(6)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生态环境恶化。

(7)地下水开采过量。

1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经过的过程。答:(1)供水基础设施及供水能力调查统计分析。

(2)供水量调差统计分析。

(3)供水水质点差统计分析。

(4)水资源开发程度调查分析。

(5)用水量调差统计及用税效率分析。

(6)实际消耗量计算。

(7)水的供分析。

(8)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不良后果的调查与分析。

(9)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14.水库产生渗漏损失的原因 答:(1)设计中由于帷幕灌浆不够深、或孔距不满足,而出现扬压力升高、或排水孔涌水等现象。

(2)由于混凝土坝与基岩接触不良,产生接触渗流。

(3)混凝土坝两岸岩石不好,又未进行处理米蓄水产生绕坝渗透。

(4)由于断层、破碎代为彻底处理,蓄水后断层裂隙增大,排水量增加,渗漏严重。

(5)排水设备堵塞或排水不畅,都会使扬压力升高。

(6)其他自然变化,如遭受强烈地震,使大坝与基础产生裂缝而引起渗漏。15.应从哪几个方面的需要来认识水利建设的长期性问题 答:(1)开发利用滞后于经济发展。(2)北方地区缺水形势加剧。(3)城市缺水现象日益突出,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和农业用水。(4)用水浪费和缺水现象并存,节水和挖潜还有较大潜力。(5)江河湖库水污染严重。(6)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过高,生态环境恶化。(7)地下水开采过量。16.水库的特征水位和特征库容

答:水库的特征水位指根据任务要求,水库在各种不同时期的水文情况下,需控制或允许达到消落得各种库水位.特征库容指相应于水库的特征水位以下或两特征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17.如何防止、减轻水库淤积

答:减少泥沙入库,减少泥沙在水库淤积和将淤积的泥沙清除。减少泥沙入库的措施有生物措施、农业措施和工程措施。减少水库淤积的措施有引洪放淤、蓄清排洪、异重流排沙。清除水库泥沙的措施有机械清淤法、虹吸清淤法、高渠泄水冲滩。18.径流式电站的设计代表年

答:径流式电站的设计代表年有设计枯水年、设计平水年和设计丰水年。19.灌溉设计保证率的选择

答:灌溉设计率是在干旱期作物缺水情况下,由灌溉设施供水抗旱的保证程度,可用灌溉用水全部得到满足的年数占计算总年数的百分数表示,灌溉设计保证率可采用经济频率法按下式计算,计算系列年数不宜少于30a。P=[m/(n+1)]*100% P灌溉设计保证率(%)M按设计灌溉用水量供水的年数(a)n计算总年数(a)20.水资源的涵义和特点

答:水资源的涵义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

水资源的特点:(1)循环性和有限性。(2)时空分布不均匀性。(3)用途广泛性。(4)经济上的两重性。21.水库调洪计算的列表试算法的步骤

答:(1)引用某一频率的洪水过程线Q~t,选取合适的计算时段t,摘录出(2)确定调洪计算的起调水位Z初=Z1、V初=V1、q初=q1

(3)根据q=f(h),z=f(h),及v=f(z)求解并绘制蓄泄方程q=f(v)曲线。

Q1、Q2、Q3....Q1Q2(4)假定q2=c,由2查,若tq2q1q22q2tV2V1q2,求的V2,直到两者相等为止。根据q=f(v)曲线查的(12)将q2查≠=c,则重新假定

q2作为第2时段初的泄流量,再假定并试算求解第2时段末的泄流量,如法炮制可求的q~t。

(13)将Q~t与q~t过程线绘制在同一张坐标纸上,如计算得选取过长,应缩小t重新试算,直至

qmax正好为两曲线的交点,说明计算得的qmax正确,否则说明

qmax附近t时段qmax正好为两曲线的交点。

(14)用max查q=f(v)曲线既得到对应的总max,查v=f(z)曲线得Zmax利用公式V需max=V总max-V初可求的本次调洪所需的库容。22.水库产生渗漏损失的原因及其防止、减轻水库淤积,需做好哪些工作

答:水库产生渗漏损失的原因有(1)设计中由于帷幕浆不够深、或孔距不满足,而出现扬压力升高、或排水孔涌水等现象。(2)由于混凝土坝与基岩接触不良,产生接触渗流。

(3)混凝土坝两岸岩石不好,又未进行处理,蓄水后产生绕坝渗漏。

(4)由于断层、破碎带末彻底处理,蓄水后断层裂隙增大,排水量增加,渗漏严重。(5)排水设备被堵塞或排水不畅,都会是扬压力升高。(6)其他自然变化,如遭受强烈地震,使大坝与基础产生裂隙而引起渗漏。

减少泥沙入库,减少泥沙在水库淤积和将淤积的泥沙清除。减少泥沙入库的措施有生物措施、农业措施和工程措施。减少水库淤积的措施有引洪放淤、蓄清排洪、异重流排沙。清除水库泥沙的措施有机械清淤法、虹吸清淤法、高渠泄水冲滩。23.泥沙淤积对水库运行的影响

答:(1)由于水库淤积,库容减少,水库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少,从而降低和丧失防洪能力,这不仅加重了下游河道的防洪负担,而且在洪水时qq期还有漫坝和溃坝的危险。(2)加大了水库的淹没和侵没。(3)降低了水库的综合效益。(4)由于泥沙在水库淤积,水库下泄水流中的含沙量减少,因而会引起下游河床冲刷,河道水位下降,影响下游河道两岸的引水,并使下游河道的堤防出现险情。(5)水库蓄水后,上游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也随河水进入水库,水流中挟带的铜、锌、铅、镉、汞、砷等金属元素随泥沙在水库淤积,积累,因而造成水库水质的恶化。错误!未指定书签。

2、水资源的范畴:江河、湖泊、井泉以及高山雪水、冰川等可供长期利用的水源;天然水能;天然航道、天然水域等等。

4、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同一河流或同一地区的水资源,同时满足几个水利部门的需要,并且将除水害和兴水利结合起来统筹解决。这种开发水资源的方式,就称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5、开发利用水资源,对自然环境和生态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常被人们忽视。修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常常要集中大量人力、资金、设备,并耗用大量建筑材料;工程本身常需占用大片土地,特别是水库常造成大面积的淹没;此外,水利工程是人们改造自然的一种重要手段,必然对河流的水文情况产生重大的影响;等等。人们通过实践,逐步认识到忽视这类问题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例如,某些位于林区的水利工地,由于忽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几年施工期间就造成周围童山濯濯。因此,我们在进行水利水能规划时,还必须尽量避免工程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6、为利用地表水及地下水进行灌溉,可以修建的水利工程:修建水库、塘坝等蓄水工程;自然灌溉引水渠首工程;提水灌溉工程;渠系;长藤结瓜水利系统。

7、水利发电的基本原理:水利发电是利用天然水能(水能资源)生产电能的水利部门。河流径流相对于海平面而言(或相对于某些准面)具有一定的势能。因径流有一定流速,就具有一定的动能。这种势能和运能组合成一定的水能,水体所含的机械能。在地球引力(重力)作用下,河流不断下下游流动。在流动过程种,河水因克服流动阻力、冲蚀河床、挟带泥沙等,使所含水能分散地消耗掉了。水力发电的任务,就是要利用这些被无意消耗掉的水能来生产电能。则按伯努利方程,流经首尾两断面的单位重量水体积所消耗掉的水能应为 在t秒内此河段上消耗掉的水能为

8、出力的概念:在电力工程业中,电站发出的电力功率称为出力,因而也用河川水流出力来表示水能资源。水流出力是单位时间内的水能。在某一河段上,水流出力为

9、河川水能资源蕴藏量的估算:落差和流量是决定水能资源蕴藏量的两项要素。因为单位长度河段的落差(即河流纵比降)和流量都是沿河长而变化的,所以在实际估算河流水能资源蕴藏量时,常沿河长分段计算水流出力,然后逐段累加以求全河总水流出力。在分段时,应注意将支流汇入等流量有较大变化处以及河流纵比降有较大变化处(特别是局部的急滩和瀑布等),划分为单位的计算河段。在计算中,流量取首尾断面流量的平均值。根据多年平均流量计算所得的水流出力,称为水能资源蕴藏量。

10、河川水能资源的基本开发方式:A.坝式(抬水式)。拦河坝或闸来抬高开发河段水位,集中到坝址处,从而获得水电站的发电落差。根据电站厂房的是否挡水,又分为坝后式和河床式两种。坝式开发方式有时可以形成比较大的水库,因而使水电站能进行径流调节,成为蓄水式水电站。反之,为径流式水电站。B.引水式。当河道流量比较稳定,河床纵向比降大,不适宜修建坝式电站时,可沿河修建平缓的引水道,以使原河段的落差集中到引水道末厂房处,从而获得水电站的水头。利用引水道集中水能,不会形成水库,也不会在库区造成淹没。因此,引水式水电站通常都是径流式开发。分为有压引水式和无压引水式两种。C.混合式。为以上两者的组合,在河段上既有坝式,又有引水式。

11、引水式水能资源开发方式的特点和主要形式:河道纵比降大,不宜通过坝址来集中水头的情况下,沿河修建引水道,使原河道的落差集中在引水道末厂房处,从而获得发电水头,这种开发方式称为引水式开发。利用引水道集中水能,不会形成水库,也不会在库区造成淹没。因此,引水式水电站通常都是径流式开发。主要形式:分为引水式和无压引水式两种。

14、灌溉水源的常见类型:(1)蓄水补枯。(2)引取水量较丰的河水湖水。(3)汲取地下水。(打井汲水)15.灌溉工程的形式。(1)蓄水工程;(2)自流灌溉引水渠首工程。(3)提水灌溉工程。当水源水位低于灌区工程时,就需提水灌溉。其年运行费较贵,灌溉成本较高。(4)渠系。指渠首或泵站下游的输水及配水渠道,以及渠系建筑物。(5)长藤结瓜水利系统。

16、灌水方法:按照向田间输水的方式和湿润土壤的方式分为,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和滴灌等四大类。17.水库的特征水位和特征库容。

特征水位:水库工程为完成不同任务在不同时期和各种水文情况下,需控制达到或允许消落的各种库水位,统称为特征水位。特征库容:相应于水库特征水位以下或两特征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特征库容。(1)死水位(Z死):在正常运用的情况下,允许水库消落的的最低水位称死水位。死库容(V死):死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称死库容或垫底库容。死库容一般用于容纳水库泥沙、抬高坝前水位和库内水深。在正常运用中,死库容不参与径流调节,也不放空。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拍洪、检修和战备需要等,才考虑泄放其中的蓄水。(2)正常蓄水位(Z蓄):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设计兴利要求而在开始供水时应蓄到的高水位,称正常蓄水位。它决定水库的规模、效益和调节方式,在很大成都上决定水工建筑物的尺寸、型式和水库淹没损失。当采用无闸门控制的泄洪建筑物时,它与泄洪堰顶高程齐平;当采用闸门控制的泄洪建筑物时,它是闸门关闭时允许长期维持的最高蓄水位,也是挡水建筑物稳定计算的主要依据。兴利库容(V兴):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库容,称兴利库容或调节库容,用以调节径流,提高枯水时的供水量或水电站出力。(3)防洪限制水位(Z限):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称防洪限制水位。它是水库汛期防洪运用的起调水位。当汛期不同时段的洪水特性有明显差异时,可考虑分期采用不同的防洪限制水位。(4)防洪高水位(Z防):当遇下游防护对象的设计标准洪水时,水库为控制下泄流量而拦蓄洪水,这时在坝前(上游侧)达到的最高水位称为防洪高水位。只有当水库承担下游防洪任务时,才需确定这一水位。防洪库容(V防):防洪高水位与防洪限制水位间的库容,称为防洪库容,用以拦蓄洪水,满足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要求。当汛期各时段具有不同的防洪限制水位时,防洪库容指最低的防洪限制水位与防洪高水位之间的库容。(5)设计洪水位(Z设洪):水库遇大坝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设计洪水位。它是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达到的最高库水位,也是挡水建筑物稳定计算的主要依据。拦洪库容(V拦):防洪限制水位与设计洪水位之间的库容。(6)校核洪水位(Z校核):水库遇大坝校核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校核供水位。它是水库非常运用情况下允许达到的临时性最高洪水位,是确定坝顶高程及进行大坝安全校核的主要依据。调洪库容(V调洪):校核洪水位与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库容成为调洪库容,用以拦蓄洪水,确保大坝安全。当汛期各时段分别拟定不同的防洪限制水位时,这一库容指最低的防洪限制水位至校核洪水位之间的库容。

19、总库容(V总):校核洪水位以下的全部库容称总库容,即V总=V死+V兴+V调洪-V共。总库容是表示水库工程规模的代表性指标,可作为水库登记,确定工程安全标准的重要依据。有效库容(V效):校核洪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库容,称为有效库容,即V效=V总-V死=V兴+V调洪-V共。20.影响蒸发损失的因素有:水面面积、温度、湿度、风速等。

21、渗漏的途径。渗漏损失可分三类:(1)通过坝身及水工建筑物止水不严实处(包括闸门、水轮机、通航建筑的)的渗漏损失;通过坝基及绕坝两翼的渗漏损失;(3)由坝底、库边流向较低渗水层的渗漏损失。

22、径流调节:为了兴水利、除水害,达到安全高效利用水资源的目的,通过水库的蓄水、泄水作用,控制天然径流和重新分配径流。23.水库兴利调节按调节周期进行分类:A.日调节。B.周调节。C.年调节。D.多年调节。

24.年调节和多年调节的特点。年内河川径流变化甚大,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来水量相差悬殊。径流年调节的任务是按照用水部门的年内需水过程,将一年中丰水期多余水量蓄存起来,用以提高缺水时期的供水量,调节周期在一年以内。分完全调节和不完全调节。年调节水库的库容系数一般在β=8%~30%。径流多年调节是利用水库兴利库容将丰水年多余水量蓄存起来,用以提高枯水年份的供水量。这时,水库兴利库容可能要经过若干丰水年才能蓄满,然后将蓄水量在若干个枯水年份用掉,其调节周期要超过一年。根据经验,若年水量变差系数较小,年内水量分配较均匀,便可进行调节,否则,需要有更大库容才能进行多年调节。多年调节水库一般可同时进行年调节、周调节和日调节。25.设计代表年分为哪几类?

在水利水电设计规划中,常选择有代表性的枯水年、中水年(也称平水年)和丰水年作为设计典型年,分别称为设计枯水年、设计中水年和设计丰水年。

26.对于多年调节水库,如何从长系列中选择设计枯水系列?

对于多年调节,由于水文资料的限制,能获得的完整调节周期是不多的,难以应用枯水系列频率分析法选择枯水系列,通常采用扣除允许破坏年数的方法加以确定,即先按下式计算设计保证率条件下正常工作允许破坏的年数

然后,在实测资料中选出最严重的连续枯水年组,并从该年组最末一年起逆时序扣除允许破坏年数,余下的即为所选的设计枯水系列。28.兴利调节计算方法:时利率和概率法(也称数理统计法)两大类。

29.兴利调节计算原理:径流调节计算的基本依据是水量平衡原理,计算时段的水库水量平衡方程为 30.时历列表法求水库的库容的方法。

根据要求用水确定兴利库容是水库规划设计时的重要内容。由于用水要求为已知,根据天然径流资料(入库水量)不难定出水库补充放水的起止时间。逐时段进行水量平衡算出不足水量(个别时段可能有余水),再有分析地累加各时段的不足水量(注意扣除局部回蓄水量),便可得出该入库径流条件下为满足既定用水要求所需的兴利库容。显然,为满足同一用水过程对不同的天然径流资料求出的兴利库容值是不相同的。

按照对径流资料的不同取舍,水库兴利调节时历法可分为长系列法和代表期(年、系列等)法。其中,长系列法是针对实测径流资料(年调节不少于20-30年,多年调节至少30-50年)算出所需兴利库容值,然后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计算、绘制兴利库容频率曲线。然后根据设计保证率即可在该库容频率曲线上定出欲求的水库兴利库容;代表期法是以设计代表期的径流代替长系列径流进行调节计算的简化方法. P41库容系数为:

31.具有一定调节库容的水库,根据兴利库容确定调节流量的方法。

调节流量是指天然径流经过水库调蓄作用,水库在供水期可提供的用水流量确定水库的调节流量,是水库规划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它对于判断水库的调节性能,进行不同方案比较,计算工程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调节流量为未知值,不能直接认定蓄水期和供水期,因此,只能假定若干调节流量方案,对于每个方案应用水量平衡原理,逐时段推算出各方案的水库兴利库容,然后一一对应的绘成Q调~V兴曲线,根据给定的兴利库容,即可由Q调~V兴曲线查处所求的调节流量Q调。

对于年调节库容,也可根据设计枯水年水量资料直接计算: 其中,分别为设计枯水年供水期总量、损失水量和供水历时。书P46(扫描)计算调节流量和调节系数。32.水量累积曲线的含义。

以时间为横坐标,纵坐标表示从计算起始时刻t0(坐标原点)到相应时刻t之间的总水量,即水量累积曲线是流量过程线的积分曲线。33.水量差积曲线的含义。

这种在斜坐标里绘成的水量累积曲线对水平轴而言,叫做水量差积曲线。即把斜坐标网格换成水平横坐标网格,却不变动其曲线,这时曲线就成水量差积曲线。

34.已经调调节流量,确定调节水库兴利库容的图解法。

当采用代表期法,首先根据设计保证率选定设计枯水年,然后针对设计枯水年进行图解,其步骤为:(1)绘制设计枯水年数量差积曲线及其流量比尺。

(2)在流量比尺上定出已知调节流量的方向线(Q调射线),绘出平行于Q调射线并与天然水量差积曲线相切的平行线组。(3)供水期(bc段)上,下切线的纵距,按水量比尺量取,即等于所求的水库兴利库容V兴。P54的图。35.确定多年调节水库兴利库容的图解法,P55能完整叙述作图求解过程。

针对设计枯水系列水量进行多年调节的图解方法,与上述调节代表期法相似,其步骤为:(扫描)(1)绘制设计枯水系列水量差积曲线及其流量比尺。

36.供水调节:为拦蓄洪水,消减洪峰而进行的径流调节。38.水库防洪标准的确定方法。

防洪标准是水库建筑物及下游防护对象所应抗御的设计洪水标准,它以洪水的频率(或重现期)指标综合设计反映设计洪水概率特性,以此来处理防洪安全与工程经济之间的关系,使设计的工程在达到比需要的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经济合理。防洪标准确定之后,入库洪水就定下来了。

规划设计阶段根据水库建筑物级别选定不同的洪水频率作为防洪标准,一般分为正常运用和非常运用两种。洪水频率选定后,就可以依据相应的洪水过程线,进行调节计算。

若水库要承担下游防洪人任务,则除了要选定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标准外,还要选定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国家同一规定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根据防护对象的重要性、历次洪灾情况及对政治、经济的影响,结合防护对象和防洪工程的具体条件,经综合分析后选定。39.写出水库调洪计算的两个方程,并说明其中字母的含义。水量平衡方程和蓄泄关系方程

40.简述在水库调洪计算的列表法中由时段初水力参数推求时段末参数的方法。

调洪计算,是联立水量平衡方程式和蓄泄方程逐时段进行的。在计算过程中,每一时段初的

及时段末 是已知的,先假定一个,由水量平衡方程式求出,然后按此值在蓄泄关系曲线上查得,将其与假定的相比较,若二者不相等,则重新假定,重复以上过程,直至相等。此时的 和 就是该时段末的下泄流量和库容。41.泄水过程中,入库洪水过程线、下泄洪水过程线、水库水位之间的关系。(扫描)42.费用包括规定资产投资与年运行费。

43.固定资产投资:是指项目达到设计规模所需投入的全部建设费用。

44.年运行费。水利建设项目的年运行费,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在运行管理中每年所需支付的各项费用,一般包括:材料和燃料动力费 维修费、大修理费、管理费其他费用。

45.水利工程效益包括防洪(防凌、防潮)效益、治涝(治碱、治渍)效益、灌溉效益、城镇供水效益、水力发电效益、航运效益以及其他水利效益。46.计算指标。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中有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和经济效益费用比等。在财务评价阶段,用市场价格计算各种财务支出和财务收入。财务支出包括水利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年运行费、总成本费和税金等。总成本费用包括年运行费、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净支出;税金包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等。财务收入应包括出售水利产品和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水费、电费等收入。财务评价指标计算中有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固定资产投资借款偿还期等。47.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不断增值。48.资金流程图和计算基准年。

资金流程图以横坐标表示时间,时间的进程方向为正,反之为负;以纵坐标的大小表示资金的多少,投入的箭头方向朝向时间轴,产出的箭头方向背向轴。

从理论上说,计算基准年可以选择在计算期内的任何一年,一般建议计算基准年定在建设期即施工期的第一年年初t0.49.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掌握单利、复利、现值、终值、等额年值。P:资金的现值。所谓现值,是指资金折算至基准年的数值。

F:资金的期值或终值,即从基准年起折算资金至第n年年末的数值。

A:资金的年值或等额年值,指第一年至第n年每年年末的一系列收入或支出值。i:折现率或银行的利率。

N:计算期的时间,一般一年计。一次收付期值公式

已知本金现值P,年利率为i,则n年后的终值(本利和)为F.F的计算式为

(2)一次收复现值公式,以知年后的期值(终值)为F,要反求现值P。P的计算公式为

(3)分期等收(付)期值公式:已知从现在起,每年年末向银行存入等额年值,年利率,求年后的准值(本利和)。的计算式为(4)资金存储公式 如已知 年后的终期,反求每年年末的年值

(5)分期等付(收)现值公式

已知某工程正式投产后每年年某获得收益,生产期为年,则整个生产期的总收益折算至生产期初的现值为。则(6)本利摊还(资金回收)公式

设现在借入一笔现金,年利率,则在 年内每年年末需等额摊还本息,才能保证在第 年末清偿全部本金和利息。

50.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内容。包括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两大部分,是建设项目优选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全社会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分析用影子价格计算项目所需投入的费用和可以获得的效益,评价建设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是从项目财务核算单位的角度出发,分析用财务价格计算项目所需的支出和可以获得的收益,评价建设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51.固定资产投资。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如建筑物、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52.社会折现率。它是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重要通用参数,在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中作为计算经济净现值的折现率,并作为衡量经济内部收益率的基准值。是项目经济可行性和方案比选的主要判据。

53.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和评价准则: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等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54.项目费用主要包括总投资、年经营成本和各项应纳税金等。55.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

56.总成本费用包括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57.折旧费为生产过程中每年耗费的固定资产价值中的一部分。折旧费=固定资产总值×折旧率

固定资产价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利息-递延资产价值-无形资产价值。58.年利润总额=年财务收入-年销售税金附加-年总成本费用

59.水电建设项目清偿能力分析。包括根据借款条件测算上网电价、分析市场对电价的承受能力、计算借款偿还期和资产负债率等。

60.借款偿还期。它是指水电建设项目投产后用可用于还贷的资金偿还固定资产投资借款的本息所要当借款偿还期满足贷款机构的要求期限时,即认为该项目有清偿能力的时间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参考资料》,大中型项目的借款期限应不超过12年。61.还贷资金。水电建设项目可用于还贷的资金来源有:发电利润、折旧费和摊销费。还贷利润=税后发电利润-盈余利润公积金-公益金-应付利润

式中,税后发电利润=发电收入-发电总成本费用-发电所得税-销售税金附加。

62.资产负债率是项目在建设期和生产期企业负债额和全部资产的比率。它反映项目的风险程度和偿还能力,是财务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63.建设项目盈余能力分析。主要考察投资的盈利水平,主要计算指标为: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根据实际需要,也可计算财务净现值、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等。知道各个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64.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不同。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包括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两大部分,是建设项目优选与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它们的区别如下:

(1)评价角度不同。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社会)整体角度初发,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是从本建设项目(企业)的财务角度出发,分析测算项目的财务支出和收入,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2)费用与效益的计算范围不同。国民经济评价着眼于考察社会为项目付出的费用和社会从项目获得的效益,不仅计算直接费用和直接效益,而且计算项目的间接费用和间接效益。财务评价是从项目财务的角度,确定项目实际的财务支出和收入,只计算项目直接的支出与收入。(3)采用的投入物和产出物的价格不同。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影子价格,财务评价采用现行财务价格。

(4)主要参数不同。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国家同一测定的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率;财务评价采用国家外汇牌价和行业财务基准收益率。65.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案比较应满足的前提条件。

(1)满足需要的可比性。即各个方案在产品的数量、质量等方面同等程度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2)满足费用的可比性。各个方案的费用均应包括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的全部费用。所谓费用,系包括工程的一次性投资和经常性年运行费(包括燃料费)两个部分。(3)满足时间的可比性,即各方案均应选择同一基准年、同一生产期以及相同的折现率(或行业基准收益率)进行资金时间价值的折算。66.综合利用水利工程进行投资和费用分摊的原因。

我国水利工程一般具有综合利用效益,但过去曾对经济核算不够重视,往往将整个工程的投资全由某一水利或水电部门负担,不进行投资分摊,结果常常发生以下几种情况:(1)负担全部投资的部门认为,本部门效益优先,而负担的投资却很大,因而不愿主办工程,使水资源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利用;(2)某部门虽愿主办此工程,但由于收投资额的限制,可能使工程的开发规模偏小,因而其综合效益得不到充分的开发;(3)某些不承担投资的部门,可能不适当地提出过高的要求,使整个工程投资增加,工期被迫拖延。

综合利用工程在各受益部门之间实行投资和年运行费分摊的作用是:(1)合理分配国家资金,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2)协调各部门对综合利用工程的要求,选择经济上合理的开发方式和规模;(3)通过投资分摊,可正确计算各部门的效益和费用,以便进行经济核算,不断提高综合利用工程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69.水电站保证出力:水电站在长期工作中符合水电站设计保证率要求的枯水期内平均出力。72.年调节水电站出力N保的计算方法。

对于年调节水电站,在计算保证出力时,应利用各年水文资料,在已知或假定的水库正常蓄水位和死水位的条件下,通过兴利调节和水能计算,求出每年供水期的平均出力,然后将这些平均出力值按其大小次序排列,绘制其保证率曲线,则该曲线中相应于设计保证率P设的供水期平均出力值,即作为年调节水电站的保证出力N保。73.用“三个代表年法”估算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的计算原理。

选择枯水年、中水年和丰水年作为设计代表年,设已知水电站的兴利库容,分别对三个代表年进行径流调节计算,求出各代表年的年发电量,它们的平均值即为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算式如下:

74.电力负荷:电力系统中各电站的出力过程和发电量必须与用电户对出力的要求和用电量相适应,这种对电力系统提出的出力要求,常被成为电力负荷。如果把工业、农业、市政及交通运输等用电户在不同时间内对电力系统要求的出力叠加起来,就可以得到电力负荷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负荷在一昼夜内的变化过程线称为日负荷图,负荷在一年内的变化过程线,称为年负荷。75.日负荷图的特征参数:最大负荷、最小负荷、平均负荷。基荷、腰荷、峰荷。

反映日负荷图图形特征的指标。日最小负荷率,日平均负荷率的含义。76.日电能累积曲线的绘制方法和特征。

为了便于利用日负荷图进行动能计算,常须事先绘制日电能累积曲线。日电能累积曲线是日负荷图的出力值与其相应的电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其绘制方法如图。可将负荷曲线以下的面积自下至上加以分段,便得、等分段电能量,令图右边的横左边代表分段电能量的累积值,由此定出相应的a点和b点。按此方法,想上逐段累积电能量到负荷的最高点,各交点的连线 gabcd便是日电能累积曲线。该曲线有以下特点:(1)在最小负荷 以下,负荷无变化,故gc为一直线段;(2)在最小负荷 以上,负荷有变化,故cd为上凹曲线段。D点的横坐标为一昼夜的电,与量,(3)延长直线段gc,与d点的垂线df相交于e点,则e点的纵坐标就表示平均负荷N。

77.设计负荷水平年的选择方法。

与未来一定时间电力系统负荷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年份,称为设计负荷水平年。能否科学选择设计负荷水平年,对水能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选择设计负荷水平年时,(1)要充分考虑未来一段时间系统负荷的增长要求。(2)要合理确定水能资源的开发成都,实现工程较高的经济效益。(3)要考虑电力系统的动力资源、水火电比重以及该水电站在系统中的作用等进行综合分析,一般可采用水电站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后的第5-10年。(4)对于规模特别大的水电站,其设计水平年应作专门论证。

78.水电站最大工作容量:指设计水平年电力系统负荷最高时水电站所能担负的最大点容量。

79.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电站的装机容量是指该电站上所有机组铭牌出力之和。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便是所有电站装机容量的总和。

80.电力系统的容量组成:电站上每台机组都有一个额定容量,此即发电机的铭牌出力。电站的装机容量是指该电站上所有机组铭牌出力之和。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便是所有电站装机容量的总和。在电力系统总装机容量设计阶段按机组所担负任务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容量名称。为了满足系统最大符合要求而设置的容量,称为最大工作容量;此外为了确保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电力系统还需设置另一部分容量,当系统在最大负荷时发生负荷时发生负荷跳动而短时间超过了设计最大负荷时,或者机组发生偶然停机事故时,或者进行停机检修等情况,都需要准备额外的容量,统称为备用容量,它是由负荷备用容量、事故备用容量和检修备用容量所组成。由此可见,为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需要最大工作容量和备用容量两大部分,合称为必需容量。水电站必需容量是以设计枯水年(或段)的来水情况作为计算依据的,遇到丰水年或者中水年,其汛期水量都会有富余。在设置有重复容量的电力系统中,系统的装机容量就是必需容量与重复容量之和,即 81.相对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具有的技术特点:(1)水电站的出力和发电量受天然径流量、上下游水位差变化和水库调节能力的影响较大;(2)具有综合利用任务的工程,发电必需兼顾其他用水部门的要求。(3)水能是再生性资源,可重复使用,无污染。(4)水电站开机灵活、迅速,适宜担任系统的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等任务。(5)水电站的建设地点要受水能资源、地形、地质等条件的限制。大中型电站水库建筑物工程量大,有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问题,单位电能成本比火电站的低。82.无调节水电站的一般工作特性:

任何时刻的出力主要决定于河中天然流量的大小。在枯水期应担任系统日负荷图的基荷。在丰水期,河中流量急增,无调节水电站仍只宜于担任系统的基荷。只有当天然流量所产生的出力大于系统的最小负荷时,水电站应担任系熔的基荷和一部分腰荷。83.无调节水电站在不同水文年中的运行方式:

在设计枯水年的枯水期,水电站以最大工作容量或大于最大工作容量的某个出力运行,和其他电站联合供电以满足系统最大负荷的要求。但在丰水期内无调节水电站即使以其全部装机容量运行,有时仍不免有弃水。在丰水年,可能全年内的天然水流出力均大于无调节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因而水电站可能全年均需要用全部装机容量在负荷图的基荷部分运行。即使这样运行,可能全年均有弃水,丰水期内弃水尤多。84.日调节水电站在设计枯水年不同季节的运行方式:

在水电站装机容量已定的条件下,为了充分利用河流水能资源,避免弃水,减少系统煤耗,提高发电在枯水期内的工作位置是以最大工作容量担任系熔的峰荷;当丰水期开始后,随着河中来水量的逐渐增加,其工作位置应有峰荷逐渐下降到腰荷与基荷;随着来水流量的继续增加,日调节水电站的工作位置继续下移,当来水量最为充沛时,应以其全部装机容量在基荷运行;汛后随着来水量的逐渐减少,将其工作位置在逐渐上移,使其担任系统的腰荷与部分峰荷;在来水进入枯水期,电站又重新担任系统的峰荷。85.不完全年调节水电站在设计枯水年各个时期的运行方式。

不完全年调节水电在一年内可划分为枯水期、蓄水期、弃水期和不蓄不供期四个阶段。(1)供水期。水电站在系统负荷图上的位置,应视综合利用各部分用水的大小而变化。当用水流量较小仅用于发电时,可全部担任峰荷;需要兼顾灌溉或航运用水而流量较大时,可承担部分峰荷、部分腰荷或全部承担腰荷。(2)蓄水初期,水电站可担任峰荷、腰荷;如水库蓄已相当程度,蓄水后期如果来水较多,则水电站可以加大发电流量让其承担基荷;(3)弃水期应将全部装机容量在系统负荷图的基荷运行;(4)在不蓄不供期,水库已蓄满,此时天然流量来多少,水电站就应该引用多少流量发电。随着天然流量的逐渐减小,应使其由负荷图的基荷逐渐上升,直至峰荷位置为止。86.不完全年调节水电站在丰水年的运行方式。

丰水年由于水量较多,在水库供水期内,年调节水电站可担任系统负荷图的部分基荷和腰荷;在丰水期开始后,水库进入蓄水期,水电站尽可能多地在基荷部分运行。在弃水期,水电站则应以全部装机容量在基荷位置工作。87.多年调节水电站的运行方式。

多年调节水库在一般年份内只有枯水期和蓄水期,水库水位在称长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变化。只有遇到连续丰水年的情况下,水库才会蓄满,并可能发生弃水。当出现连续枯水年时,水库的多年库容才会全部放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多年调节水库的相对库容大,水电站运行方式受一年内来水变化的影响较小。所以在一般来水年份,多年调节水电站在电力系统负荷图上将全年担任峰荷(或峰、腰负荷),而让火电站经常担任腰荷、基荷。

88.在设计阶段,按机组所承担的任务不同,电力系统的装机总容量可分为哪几个部分?

(1)为了满足系统最大负荷要求而设置的容量,称为最大工作容量

;(2)为了确保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电力系统还需设置另一部分容量,当系统在最大负荷时发生负荷跳动因而短时间超过了设计最大负荷时,或者机组发生偶然停机事故时,或者进行停机检修等情况,都需要准备额外的容量,统称为备用容量N备,它是由负荷备用容量、事故备用容量和检修备用容量三部分组成。(3)为了尽可能多的利用丰水年或者平水年汛期多余水量多发电,而额外增加的容量,称为重复容量N重。

所以,总装机容量可以表示为:

90.无调节水电站最大工作容量的确定。

无调节水电站由于没有径流调节能力,其最大工作容量即等于按历时设计保证率所求出的保证出力为 91.日调节水电站最大工作容量的确定。

日调节水电站的调节库容有限,其调节周期仅为一昼夜,因此水电站的保证流量应为某一设计枯水日的平均流量,水电站的日平均净水头应为其上下游平均水位之差减去水头损失。日调节水电站的保证出力 相应日保证电能量为

确定日调节水电站的最大工作容量时,现根据电力系统设计水平年冬季典型日最大负荷图,绘出其日常电能累计曲线;如果水电站担任日负荷图上的峰荷部分,则日电能累积曲线上的最后一点向左量取ab长度,使其值等于E保;再由值等于点向下作垂线交日电能累计曲线于c点,bc所代表的值即为日调节水电站的最大工作容量E保,工.92.负荷备用容量:力系统必须随时准备一部分备用容量,当这种突荷出现时,不致因系统容量不足而使周波降低到小于规定值,从而影响供电的质量,这部分备用容量为负荷备用容量.93.事故备用容量:在电力系统中装设一部分容量作为备用容量,当有机组发生事故时它们能够立刻投入系统代替事故机组工作,这种备用容量称为事故备用容量.94.重复容量:为了减少无益弃水,提高水量利用系数,可考虑额外加大水电站的容量,使电站在丰水期内多发电.这部分加大的容量,在设计枯水期内,由于河道中来水少而不能当作电力系统的工作容量以替代火电站容量工作,因而被称为重复容量.它在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发季节性电能,以节省火电站的燃料费用.94.水电站装机容量的选择:水电站装机容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水电站的规模、资金的利用与水能资源的合理开发等问题.装机容量如选择得过大,资金受到积压;如选得过小,水能资源就不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因此,装机容量得选择是一个重要得动能经济问题.系统中的各种电站荷其他电站装机容量的确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水电站装机容量选择的方法与步骤如下.①收集基本资料,其中包括水库径流调节和水能计算成果,电力系统供电范围及其设计水平年的负荷资料,系统中已建立与拟建的水、火电站资料及其动能经济指标,水工建筑物及机电设备等资料;②确定水电站的最大工作容量;③确定水电站的备用容量,其中包括负荷备用容量、检修备用容量、事故备用容量与重复容量之和,大致等于水电站的装机容量.95.系统容量平衡应重点检查的问题.系统负荷是否能被各种电站所承担,在进行系统容量平衡时,主要检查下列问题:①电站受阻容量;②负荷备用容量的大小及其在水、火电站之间分配情况;③是否都留有足够的事故备用容量;④机组检修备用容量;⑤水库的综合利用要求.⑥如有矛盾,应分清主次,合理安排.97.加大或减少正常蓄水位对各兴利部门的影响.(1)防洪 当汛后入库来水量仍大于兴利设计用水量时,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是能够作到完全结合或部分结合的。在此情况下,提高正常蓄水位可直接增加水库调蓄库容,同时有利于在汛期内拦蓄洪水量,减少下泄洪峰流量,提高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

(2)发电 随着正常蓄水位的增高,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多年平均年发电量、装机容量等动能指标也将随着增加。

(3)灌溉和城镇洪水 正常蓄水位的增高,一方面可以加大水库的兴利库容,增加调节水量,扩大下游地区的灌溉面积或城镇供水量;另一方面,由于库水位的增高,有利于上游地区从水库引水自流灌溉或对水库周边高地进行扬水灌溉或进行城镇供水。

(4)航运 正常蓄水位的增高,有利于调节天然径流,加大下游航运流量,增加航运水深,提高航运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水库洄水向上游河道延伸,通航里程及水深均有较大的增加,大大改善了上游河道的航运条件。同一也应考虑到,随着正常蓄水位的增高,上、下游水位差的加大,船闸结构及过坝通航神被均将复杂化。

98.设计死水位、设计死水位(简称死水位),是指水库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允许消落的最低水位.在一般情况下,水库水位将在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变动,其变幅即为水库消落深度.对于多年调节水库而言,当遇到设计枯水年系列时,才由正常蓄水位降至死水位.对于年调节水库而言,当遇到设计枯水年才由正常蓄水位降至死水位.对于年调节水库而言,当遇到设计枯水年时才由正常蓄水位降至死水位.在正常蓄水位与设计死水位之间的库容,即为兴利调节库容.98.选择水库死水位的上限,一般应考虑下列因素:①通常为获得最大多年平均年电能的死水位,比为获得最大保证出力的死水位高.因此水电站水库的上限方案,应稍高于具有最大多年平均年电能的死水位;②对于调节性能不高的水库,应尽可能保证能进行日调节所需的库容;③对于调节性能较高的水库,尽可能保持具有多年调节性能.100.选择水库死水位的下限,一般应考虑下列因素:①如水库具有综合利用要求,死水位的下限不应高于灌溉、城市供水及发电等引水所要求的高程;②考虑水库泥沙淤积对进水口高程的影响;③死水位也不能过低,要考虑进水口闸门制造及启闭机的能力或水轮制造厂家所保证的最低水头.101.防洪限制水位与设计洪水位荷正常蓄水位之间的相互关系.①防洪限制水位与正常蓄水位重合.这是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完全不结合的情况.在整个汛期内,大洪水随时都可能出现,任何时刻都应预留一定防洪库容;汛期一过,入库来水量又小于水库供水量,水库水位开始消落,这样汛末的防洪限制水位,就是训后的正常蓄水位.②设计洪水位与正常蓄水位重合.在汛期初,水库只允许蓄到防洪限制水位,到讯末水库再继续蓄到正常蓄水位,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因为防洪库容能够与兴利库容完全结合,水库这部分容积,得到充分的综合利用,但所需防洪库容较小.③防洪限制水位低于正常蓄水位,这是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部分结合的情况.102.水库群之间的补偿作用.利用水资源,提高总保证流量荷保证出力.分为两种:①水文补偿,即利用两河丰、枯时间不一致的特性,联合运用,相互补充水量,提高总保证流量;②库容补偿,即利用水库间调节性能的不同,在 水库群内合理分配水量,控制蓄放水时间,提高总的枯水流量.103.梯级开发的水库群的兴利调节计算任务.根据国民经济各有关部门的用水要求,利用水库重新分配天然径流所进行的计算,称兴利调节计算.对单一水库,计算任务是求出各种水利水能要素(供水量、电站出力、库水位、蓄水量、弃水量、损失水量等)的时间过程以及调节流量、兴利库容河设计保证率三者间的关系,作为确定工程规模、工程效益河运行方式的依据.对于具有水文、水力、水利及电力联系的水库群,径流调节计算还包括研究河流上下游及跨流域之间的水量平衡,提出水文补偿、库容补偿、电力补偿的合理调度方式等.104.水电站水库群放水次序: 正确的水库群蓄放水此序,可以使它们在联合运行中总的发电量最大,(1)并联水电站水库群蓄放水次序 在水库供水期初,可根据各库的水库面积、电站水头和供水期、天然来水量,计算出各库的K值,哪个水库的K值小,该水库就先供水。当两水库的K值相等时,它们应同时供水发电。在水库蓄水期,先找出蓄水期蓄水次序的判别式

应以值大的先蓄有利。在考虑并联水库群的蓄水次序时,要结合水库调度进行。

(2)串联水电站水库群蓄放水次序如果令,式中分子表示流经该电站的总不蓄水量,分母中的表示从该电站到最后一级水电站各站水头值之和,则串联水电站水库的放水次序可根据此K值来判别,哪个水电站水库的K值较小,哪个水库就先供水。105.年调节水电站供水期水库调度的任务.年调节水电站供水期水库调度的任务是:在保证率等于及小于设计保证率的来水年份,在发足保证出力的前提下,尽量利用水库的有效蓄水(包括水量及水头的利用)加大出力,使水库在供水期末泻放至死水位.对于设计保证率以外的特枯年份,充分利用水库有效蓄水,尽量水电站正常工作的破坏程度.106.简述年调节水电站供水期基本调度线的绘制方法.①选择符合设计保证率的若干典型年,并对之进行必要的修正,得到计算用的各年流量过程;②对各典型年修正后的来水过程,按保证出力图自供水期末死水位开始进行逐时段(月)的水能计算,逆时序倒算至供水期初,求得各年供水期按保证出力图工作所需的水库蓄水指示线;③取各典型年指示线的上、下包线,即得供水期上、下基本调度线.107.年调节水库基本调度图分区特征.供水期出力保证区;蓄水期出力保证区;加大出力区;供水期出力减小区;蓄水期出力减少区.108.多年调节水库基本调度图得绘制方法.参照年调节水库基本调度图得绘制方法.109.重复容量:为了减少无益弃水,提高水量利用系数,可考虑额外加大水电站的容量,使电站在丰水期内多发电。这部分加大的容量,在设计枯水期内,由于河道中来水少而不能当作电力系统的做容量以替代火电站容量工作,因而被称为重复容量。它在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发季节性电能,以节省火电站的燃料费用。七.论述题 1.对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怎样分摊投资才能是各部门的分摊结果公平合理? 答:首先,要结合工程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摊。(1)按工程任务的主次地位分摊。各次要部门只负担为本身服务的专用建筑物投资,而共用投资由主要部门负担。(2)按各部门的用水量或所库容等指标进行比例分摊。各部门用水量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共用水量,另一部分为专用水量。按照各部门共用水量所占比例分摊共用建筑物的投资,专用建筑物的投资,则应由收益部门单独负担。(3)可分费用剩余效益法。各部门应负担的年费用为该部门分摊得剩余年费用加上该部门的可分年费用;各部门应承担的投资为可分投资加上所求得的剩余投资的分摊额。(4)按各部门的效益比列分摊。其次,要使分摊结果公平合理,投资分摊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应使任一部门分摊的投资不大于本部门替代工程的投资;各受益部门承担的投资都不应小于可分投资;任一部门至少应承担为该部门服务的专用工程和相应配套工程的投资。年运行费的分摊的原则和方法与投资分摊的方法类似。(2)对分摊计算结果应进行合理性分析,必要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2.如果根据水文河流来水变化特征及年内兴利用水的一般情况,合理确定不完全年调节水电站在设计枯水年各个时期的运行方式? 答:不完全年调节水电在一年内可划分为供水期、蓄水期、弃水期和不蓄不供期四个阶段。(1)供水期。供水期河中天然流量往往小于水电站为发出保证出力所需要的调节流量或者综合利用其他部门所需要的调节流量。对于综合利用水库,供水期内调节流量随综合用水情况有时大,有时小。因此,水电站在系统负荷图上的位置,应视综合利用各部分用水的大小而变化。当用水流量较小仅用于发电时,可全部担任峰荷;需要兼顾灌溉或航运用水而流量较大时,可承担部分峰荷、部分腰荷或全部承担腰荷。(2)进入蓄水期后,来水逐渐增大,为了避免发生较大的弃水,在保证水库蓄满的条件下应尽量充分利用丰水期的水量。在蓄水初期,水电站可担任峰荷、腰荷;如水库蓄已至相当程度,而来水仍然增加,则水电站可以加大发电流量让其承担基荷;(3)弃水期应将全部装机容量在系统负荷图的基荷运行;(4)在不蓄不弃期,水库已蓄满,此时天然流量来多少,水电站就应该引用多少流量发电。随着天然流量的逐渐减小,应使其由负荷图的基荷逐渐上升,直至峰荷位置为止。总之,要根据来水及用水的实际情况,尽量充分利用水能资源,避免无效弃水,力争降低系统内火电站的能耗,使水电站在不同的时期处于系统负荷图合适的位置上。八.分析题

西部某严重缺水地区拟建一灌溉工程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分析计算了相关评价指标。计算结果如下:(1)国民经济评价指标:EIRR=13.5%,B/C=1.22,ENPV=200万元。(2)财务评价指标:FIRR=13%,FNPV=50万元,贷款偿还期15年。设行业基准收益率ⅰc和社会折现率ⅰs均为12%,银行规定的借款期限为12年。试根据以上计算指标及其评价标准分别对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在此基础上判断该项目是否可行,并提出你个人对此项目建设的建议。解:1.国民经济评价:因为 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3.5>ⅰs=12%,可行。

效益费用比 B/C=1.22>1.0,可行。

经济净现值 ENPV=200>0,可行。

所以,.国民经济评价结果是可行的。

2.财务评价,因为 财务内部收益率 FIRR=13%>ⅰc=12%, 可行。

财务净现值 FNPV=50>0,可行。

投资回收期 T=15年>Ts12年,可行。

工程的财务赢利能力较低(财务净现值FNPV仅为50万),贷款偿还期较长,超过了银行还贷期限,所以,项目财务评价结果为不可行。综合以上分析:该项目总体上不可行。

鉴于工程地处西部缺水地区,工程社会效益应大于经济效益,如果国家能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适当减免贷款利息,工程也是可以立项建设的。

下载认准水利形势 突破水利瓶颈 高标准完成十三五水利规划建设5.12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认准水利形势 突破水利瓶颈 高标准完成十三五水利规划建设5.1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阶段水利承载新使命 需要突破“水瓶颈”

    新阶段水利承载新使命 需要突破“水瓶颈” 大旱!洪涝!短短几个月,两种极端天气在长江中下游接连上演。旱涝交织,抗灾减灾,水利又一次牵动全国,牵动中央。 回首2009年华北大旱,去年......

    都江堰市水利“十一五规划”

    都江堰市水利“十一五规划” 2006年-2010年 为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创建生态文化旅游名城,推进我市水利跨越式发展,我......

    水利水能规划——名词解释

    1、 水资源:是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种水源应当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在某一地点为满足 某种用途而得以利用。 2、 水能资源:河川水流、沿海潮汐等所蕴藏的......

    重庆水利“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水利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蓄引提水能力20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0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供水保证率达到75%;新增解决100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

    水利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水利工程管理专项规划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 重点工程监控系统、调度系统建设:建设和完善大中型重点水利工程视频监控系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自动......

    水利现代化规划工作汇报

    宿城区水利现代化规划编制工作汇报 宿城区水务局2012.11.29 2011年,根据省、市水利部门部署,宿城区加快水利现代化规划编制工作步伐。现就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1、迅速成......

    水利 十二五规划 2012

    水利部发布《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中国水利报讯 水利部近日印发《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面部署“十二五”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当前水利形势和水利“十二五”规划有关情况

    主持人华清: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请来了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当前水利形势和水利“十二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