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有感
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有感1
近期读了华应龙老师的《华应龙与化错教学》一书,深深被他的人格魅力和教育观念所折服,做人他坦荡、率真、睿智、懂得感恩;教学他求真务实、知识渊博、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值得我们所有的年轻老师学习。
印象最深的还是华应龙老师的化错教学,他所说的“化错”是指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融化为一种教学资源,如何化错?它包括:错是错,温暖的“容”;错不是错,智慧地”融”;错还是错,自豪地“荣”等三个阶段,也是对待差错的三种境界。
第一个阶段:错是错,温暖的“容”。告诉我们作为教师,要包容欣赏学生的差错。我们要善待差错,不是鼓励出错,不是要纵容学生不负责任人的“草率行事”而是要鼓励学生探究的勇气,激发学生挑战的精神,保持学生创新的激情。要让学生悦纳自己的差错,让他们明白任何一个成功人士的高明之处,并不是他们的先知先觉,一贯正确,而是他们有一个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有一双善于发现错误的明亮的眼睛,有一个肯于思索地头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让学生渐渐明白要善待错误。我们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暴露自己的差错,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恐惧出错,恐惧出错后处理不当,是由于作为教师的我们专业功力还不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知识高度。
第二阶段:错不是错,智慧的“融”。这里的融是融化、融合、融通,是把错误当成一种资源,从外在的表现入手,引导其暴露思维过程,分析其内在机制,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这时的错误已经不是教学的障碍,而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学会分析差错背后的真正原因,课堂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力,帮助学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是老师的责任,而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倾听学生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了解学生可能存在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第三阶段:错还是错,自豪地“荣”。荣,指荣幸、荣耀、荣光。不是以“出错”为荣,而是以“化错”为荣。这一阶段是结果,是目标,是对出错过程的回眸,是对差错的育人价值的欣赏。因为学习不是为了解对一道题,而是为了做对一个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上不能害怕学生犯错,应该用阳光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找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
华老师在书中提到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加强自己基本功的学习,如提高当堂分析差错资源性质与教学目标相关性的学习,需要提高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和把握差错性质的能力。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把握越具体、越细化,捕捉差错资源的能力就越强;辨别差错性质的能力越强,临场调控的能力就越强,化错的效果就越好。他的这种教育理念,传承的是整个数学文化,而不是数学知识本身。
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多孩子眼里的差错代表的是失败、耻辱,他们担心上课发言出错会受同学的歧视,尤其在出现差错时其他孩子所发出的不屑和嘲笑的声音,这种情况随着年龄的升高比例越大。我们平时教学中采用大量的铺垫课程其实就是越位的提示,不容回旋的时空。我们要给孩子出错的机会。华应龙老师说:正确的,可能知识模仿;错误的可能是创新。我想也许只有孩子在思考时才会有这种创新。华老师还说;只有精心预设了的人才有资格谈论差错,只有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才会有机会享受生成的差错。我想对待学生的差错,自己不光要有精心的预设,还要在学生生成错误的同时去运用它。这就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对待学生的思维成果,不能着眼于是对还是错,而是着眼于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
我相信华老师的融错教育积淀下来的就是孩子们创新的人格。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不但掌握了知识,还养成了敢于尝试的良好习惯。错了、失败了,他会去分析,然后再不断探索。这种教育能帮助孩子磨练出百折不挠的意志,对于孩子的长期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我们要真爱数学,喜爱学生,痴迷课堂,心存感激,把教学融进我们的每个生命细胞,把关注的焦点聚集在学生身上,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提升自己的理性,向着自己的教学目标不断前行,逐渐成长为一名智慧型的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有感2
早在20xx年我就听过华应龙老师的《分数的认识》一课,华老师在课堂上“进”“退”自如,学生更是满怀激情,以至于久久不愿下课。我在想为什么华老师的课能够有这样的效果?近日我拜读了华应龙老师的《华应龙与化错教学》,读完这本书我彻底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尤其是华老师的化错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什么是化错?“化错”是指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融化为一种教学资源,相机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化错误为正确,“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这与我国古代“相克相生,相反相成”等哲学思想相契合。这使我想到了曾经看到过的一篇文章,大意是这样的:在美国的一个地方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车祸,共有44辆大大小小的汽车撞在了一起。碎玻璃片、碎金属片遍地皆是。有一位汽车公司的老板赶到了现场,他仔细的观察着每一辆被撞坏的汽车,突然,他被一块亮晶晶的碎片吸引住了。于是他把这块碎片带回去在实验室里进行了研究,发现这块碎片坚硬结实、弹性优良、韧性很高,具有很好的抗冲击和抗弯曲能力,而且不易磨损和断裂。在反复的试验研究后,得到了意外的发现。解决了冶炼钒钢的难题,以最快的速度用钒钢制作汽车的发动机、阀门、弹簧等零件,使汽车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几十年后,这家汽车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亨利.福特。福特在回忆创业经验时曾说:“假如当初我没有深入车祸现场考察,我就不会发现钒钢,也就不会有福特的今天。在我看来,创新是事业的生命,而失败和肇事现场则是创新不可忽视的课堂和前线。”
上面这个例子的“事故现场”在我们平时教学工作中司空见惯。对小学生而言,“错”更具有必然性。这是由于他们思维发展有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对认知的不完善,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也就是出现“事故”时,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像福特一样,有一双“慧眼”,敏于捕捉,善于研究、发现差错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误中求知,在错误中探究,进而在错误中学会学习。华老师认为“没有错何来创新”,这就像福特所说的“创新是事业的生命,而失败和肇事现场则是创新不可忽视的课堂”。新课标强调教学的生成性,教学的生成必然伴随着教与学双方积极主动的思维与创造,伴随着随机真实有效的互动。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中,更加呼唤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错,期待教师在课堂上“温暖”的化错,在化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当然要化错,就要给学生出错的“机会”。华老师的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错的好!”。就这样一句话给学生一种力量,一种敢想、敢说、敢做的力量。由于小学生胆怯、害羞、好面子等心理因素,往往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发言。有时候遇到回答问题错误时或被老师批评,或得不到肯定,或被同学嘲笑等原因学生不敢发言,我们也就不能了解学生的想法。这个时候学生的学习可能就会是被动地接受,或者是不懂装懂,或者是将错误的答案在不断巩固,以至于学习落下。如果我们都能像华老师那样“错的好”这将给学生以自信,学生勇敢地暴露出错误的想法。当然,善待差错,并不是鼓励学生出错,不是要纵容学生“草率行事”,而是要鼓励学生探究的`勇气,激发学生的挑战精神,保持学生创新的激情。
在对待化错方法的策略上,教师除了要有较强的基本功外,华老师认为重要的是“真爱数学”、“喜爱学生”、“痴迷课堂、”“心存感激”。用他的话“我就是数学”,他不但爱看数学专辑,还看学生喜欢的书籍,它能够将一本书翻烂了,足以见得他对学生有多了解,对数学有多喜爱。在华老师的眼里,学生都是天使,都是天生的学习者。是学生在课堂上温暖的差错带给他在课堂上温暖的化错。华老师从儿童研究走向与儿童一起研究,诠释着这样一句话:教师是成人世界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
恩格斯说过:最好的教育是从错误中学习。课堂上的差错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善待学生的差错,善用差错,将差错变为教育的有效资源。(王沛荣)
观《华应龙与化错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非常有幸参加了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第四届名师优课——华应龙与化错教学观摩研讨会》,让我大开眼界,获益匪浅。在两天的学习中,聆听了华应龙名师团队的八节课,每节课都精彩纷呈。感受颇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尊重学生,彰显风采。
华老师团队的每位老师在上课之前认真询问每位学生的姓名,在问学生姓名时,他们稍稍地低下身子问:“您贵姓?”把学生当做朋友一样看待,并尽最大的努力记住学生的姓名。在学生向老师问好时,他也深深地鞠躬呈90度,向学生们问好:“同学们好!”把学生们看成平等独立的个体。
二、化错教学,玩中学习
华老师说:“学生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试误”的过程,有些错总是要犯的,犯得越早,损失越小。最好的学习是求不知,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比如华老师在《阅兵中的数学故事》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算算在阅兵中一个英模方队通过检阅曲的时间是多少。已知条件是旗手脚尖到领队脚尖6米,领队脚尖到第一排脚尖6米,后面14排都是前一排脚跟到后一排脚尖0.9米,脚长0.3米。学生独立列算式,部分学生先列的算式为:6×2+14×0.9+14×0.3,马上就有学生举手表示不同意,列式为:6×2+13×0.9+14×0.3,华老师紧接着引导学生并启发学生思考,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你同意哪一种算法,每一步算的是什么。最终学生通过自我诘问、自我反思,都同意第二种算法。华老师又追问道“为什么乘以13而不是14呢”?有学生回答道:“这其实就是植树问题”。(我被学生的回答深深折服,可能听课的老师都不一定能如此之快的想出这个问题的本质,但学生却已经发现了,他们的思维在华老师的激发下高速运转着。)华老师:“哦,原来是这样!真好!”华老师继续提问:为什么是6米,而不是7米呢?学生回答:因为六六大顺!结果我们听课的老师都为这位学生逗笑啦!“那至于为什么呢?我们接着学习下一个板块:当坦克踩上俄军的脚跟!”华老师这样衔接到。学生的兴趣被华老师紧紧抓着进入下一步的学习。
整节课学生在华老师的引导下,在不断的思考、不断想象、不断猜测,学生精彩的发言获得听课教师阵阵掌声。学习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高涨。确实,学生的错误是一个宝贵而丰富的资源,我们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错误,把错化为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