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莹《在村庄》读后感
我最近在读的一本书是吴莹的《在村庄》。
我爷爷的故乡,在苏北平原一个小村庄,他走之前,念念不忘地说:“等我好一点了,我就回家住去……”爷爷一直管他出生的地方叫家。
很小的时候,农忙时节,我跟着爷爷回他的家,感觉整个村子好像都是我家亲戚,走到哪里都享受到如《在村庄》小耳朵一般的待遇——吃喝不用愁。邻居的大娘、婶子和嫂子,开口必先用“俺妮”“乖儿”招呼我,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并且难以忘怀,和《在村庄》的“宝宝”如出一辙,倍感亲切。
吴莹的文风细腻、平实,不追求华丽,喜欢从平淡的叙述中表达真情实感。她用小说的笔法来写散文,无论是刻画人物性格,还是描写社会环境,都非常善于从人的内心出发,挖掘人性中隐藏的部分,让人感到温暖。
夏舍是苏北平原上一个非常偏僻的小村庄,是吴莹的婆家,一家三口回乡下过年,在夏舍居住。习惯了城市的喧嚣,猛然慢下来的吴莹一开始不习惯小村落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甚至不习惯邻居间串门,这些都让她头疼不已。
但是,随着时间慢慢推移,她沉浸式体验了在夏舍的乡村恬适、慢悠悠的日子,突然之间就治愈了焦躁不安、失眠和坏心情。
读到追鸡赶鸭的小耳朵,我忍俊不禁。“拴在房子边的狗见我们来了,大叫起来,在这方面我们小耳朵不能输,刚才还懒洋洋歪在车里的他,立马精神抖擞对狗‘汪汪汪汪汪’,气势上确实还可以。”看到这,忍不住注视书中小耳朵的照片,我傻笑了半天。
从不知停歇的婆婆姚大妈,开口必叫吴莹“宝宝”。姚大妈收到她买的全自动洗衣机时说:“叫她别买别买,非要买!”她站在一旁似乎气急败坏,但眉梢里又掩不住得意之情。我看到这里鼻子酸酸的,谁家老母亲,不是既怕孩子给自己花钱,又怕孩子不给自己花钱。那种孩子给自己花钱后,低调炫耀和得意的好心情,瞬间便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
吴莹的笔端带着蓬勃的情意,立体展现了苏北平原名不见经传的夏舍小村里流动着的人情世故、乡村文化。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4号吴敏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本人生的教科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通过他的生活经历,我逐渐地明白了许多人生的大道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需要刻意地提出来,它一点一点地就从各种大事小事表现出来,重要的是要用心体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吴敏莹)。
一开始老师说要看这本书,我简直是没了信心,这么一大本书,几时才读得完?但我还是要完成作业的。我翻开了这本书,本来是应付了事,可我慢慢就融入进去了……
一开始,瓦西里神父无理侮辱和惩罚小保尔,是因为小保尔在面团里撒烟末,而小保尔被撵出了学校,我有些生气,我也欣赏小保尔对恶人的反抗,读后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吴敏莹)》。到小保尔为了维持生计而到车站食堂当杂工,他非常努力、拼命工作。我感叹,跟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竟能承受如此劳累的工作,而我们坐在有空调的教室学习,有些同学还是不懂得宝贵,我们应珍惜学会眼前。
保尔慢慢长大成人,逐渐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嫉恶如仇、不畏艰难,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勇于献身的精神。在后来,保尔先是双腿瘫痪,后是双目失明,保尔曾想过放弃,但他不向命运屈服,用顽强的毅力去进行写作。我很佩服保尔,他面对那么多的挫折,迎来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他最终都是走过来了,这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深思。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带给我们的是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学到的东西终身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