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校发展规划与特色发展》体会2

时间:2019-05-13 21:1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学校发展规划与特色发展》体会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学校发展规划与特色发展》体会2》。

第一篇:读《学校发展规划与特色发展》体会2

“美丽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保障

——读《学校发展规划与特色发展》体会

“美丽校园”,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当前学校发展的主旋律。我认为构建美丽校园、合力学校、提升质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建设团结和谐的领导集体,是构建美丽校园的关键

美丽校园的创建与发展,教师是依靠,领导是关键。学校领导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决策者、组织者和带头人,只有学校领导率先垂范,正确引导,全校师生员工才能团结一致,形成最大的工作合力。因此,加强学校领导集体建设,是构建美丽校园的关键。

领导集体要增强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做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做教育改革的引领者,做良好师风的示范者。领导集体要加强与教师沟通,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内化为师生的共同愿景,外化为师生的实践行为。对教职工不能求全责备,不分亲疏远近,要坚持用人所长。领导集体要有容人容事、淡化权力的意识,对教职员工提出的合理化且有益于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要及时采纳,使教职工感到自己也是学校的管理者。在学校改革发展的进程中,还要充分依靠家长、社会等各方面力量,使学校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强阵地。

二、培育智慧型的教师队伍,是构建美丽校园的根本

教职工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是构建美丽校园、合力学校的主力军,因此,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是保证创建美丽校园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

教师的学习应该是多方面的,首先要向书本学习,要多读理论书籍,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感悟教育的真谛,丰富 “大气、正气、书卷气”的职业素养。要在实践中出真知,实践中长才干。如果说学习是一个人成为智慧型教师前提的话,那实践就是教师生长教学智慧并内化为一种教学风格的催化剂。学校要多开展交流学习活动、教学研讨活动、教学展示课活动等活动,促进教师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反思自身教学,创新教学思路,孕育教学智慧。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智慧,课堂教学的效益也提高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师在工作中才能体验到工作的幸福和美好。

三、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美丽校园的基础 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是能注意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能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良好师生关系。

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多种多样的,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学校教育曾一度忽视对学生个性和需要的尊重,导致在培养学生上的片面性和强制性,给学生才能的发挥和潜能的开发形成了障碍。基础教育要充分体现“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和发展需要,给学生选择的权利。教师应该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以实现每个学生的最优发展。

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看待,与学生平等交流,宽松而不放纵,严格而不专横,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释放学生的情感,升腾学生的灵气,张扬学生的个性,给学生做人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经历中体验学习的幸福。

构筑兴趣发展的平台。由于学生兴趣爱好和生活背景的不同,个人发展的取向也各不相同。在现实生活中,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把孩子上大学作为家庭的全部寄托。教师在这种客观背景下,要从传统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那些不能“齐步走”的学生,不应该歧视他们,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提供可以让他们展现自己长处的平台。

建设民主的对话环境。学生处在民主、开放的社会中,他们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而对传统习惯具有较大的排斥性。现代社会的学习已不同于过去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生活、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或开始形成独立的社会观点和个性意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以全新的视野去建设民主、开放、有序的对话环境。该由学生说的话让学生去说,能由学生做的事让学生去做,要由学生明的理让学生去论,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有效发展,体验“自我”的价值,创建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是构建美丽校园的保障

学校一切工作都着眼于每个教师和学生的充分发展,浓郁的校园文化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空气和土壤,是美丽校园的源泉所在。通过建设健康的学校文化,陶冶师生情操,启迪师生心智,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该重点把握好“传承与创新”、“民主与集中”、“显性与隐性”、“眼前与长远”、“规

—1— 范与人文”等关系,真正做到以环境文化陶冶人,以制度文化规范人,以行为文化雕琢人,以精神文化引领人,充分体现校园文化强大的教育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幸福永远都是人生健康的滋补品,真心希望在创建美丽校园的过程中,让每一位师生都享有快乐的每一天。

—2—

第二篇:读《学校发展规划与特色发展》体会3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特色学校

——读《学校发展规划与特色发展》心得体会

读了《学校发展规划与特色发展》一书,书中的深刻理论与特色实践使我充分认识到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校级领导,不管身处“大”校还是“小”校,都必须深挖自身潜力,努力创建特色学校。

特色学校就是具有办学特色的学校。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在办学中所表现出的独特的、本质的、稳定的教育风格。

办学特色的本质是创优。这一本质决定了特色学校的四大基本特征:

1、优质性:就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不断优化。表现为成功地确定了办学价值观;成功地培养了大批人才;成功地确立了一种优化的办学模式,并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保持与完善。

2、独特性:就是学校办学的独特个性。这种独特性带有创造性,表现为独特的办学思想、独特的办学内容和独特的办学策略。

3、稳定性:就是办学的优质性和独特性不断的保持与发展,能经受住时间的检验。

4、环境适应性:亦即创建特色学校就是为了给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是对社会的主动适应。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坚持特色办学理念、走特色办学之路已是农村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学校现实生存的迫切需要。推进学校的特色建设,创建特色学校,是农村学校进一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要创建农村特设学校,就必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师生提供优美怡人、健康舒适的工作、学习场所。要知道丰富而生动的校园文化,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呢?我个人认为在进行此项工作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设置优美的校园环境,奠定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建设文明、整洁、优美、有序的校园环境,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使师生员工沉浸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之中。

一是要整体规划好校园。从校舍的布局到各种场地的安排,都能让学生用多种形式去描绘,去感悟,去欣赏,让学生、家长一走进校园,就对学校产生一种美感,从而提高学校在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热爱学校的情感。

二是要充分运用好校园资源,发挥每一角落的作用。让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墙一砖都在说话,在教室、走廊、楼梯口、过道等处张挂名人字画、名言警句、汉字书写笔画笔顺,并且常常替换,使其能发挥它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避免成为单纯的摆设。设计精巧景点,让学生作品上墙;布置文化视角,创设文化生态环境,使校园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充满着理想与激情。让学生在多彩多姿的文化板块中穿行,感受着琴棋书画,感受着古今文明,从而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真善美的种子,使校园真正成为令孩子们向往的热土,成为老师们潜心学问的净地。充分发挥学校文化长廊、宣传窗、黑板报、阅览室、校园网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让师生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感悟新的教学理念。

三是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室环境。各班自立班训,体现各自的主题和风格。根据本班的特色主题,设置一系列专栏,摆放自己培育的花卉,开辟图书角,张贴名书名画,允许学生在室内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等等,使各班形成独特的人文氛围,使每一个专栏都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课题和园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人文空间。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进校园文化建设。

课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成才意识,进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课外活动应如何开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本人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开展课外活动要适度,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要做到:“五有”——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成果、有总结;“四定”——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三落实”——组织落实、经费落实、器材落实。使课外活动的开展更加有秩序、有效果,真正使之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二是要结合本校实际,可以利用开展座谈会、报告会、升旗仪式、校园广播、诗歌朗诵会等思想性强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目前,我校开展的升旗仪式、校园小广播活动就很具特色,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也可以开展植树种草周活动、学英雄做好事活动、参观村民种植蔬菜活动、了解家乡的巨变等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祖国、团结互助的教育;还可以开展故事会、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等娱乐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成立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如:学科兴趣小组、声乐组、舞蹈组、美术组、书法组等,组织专门的教师辅导,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在体、音、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校园成为学生个性生成的主要阵地,展示自我的多样化平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形成。

总而言之,开展课外活动要兼顾教育和情趣、知识和娱乐、活动和安闲,活动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内容要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才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突显校园文化精神。

三、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的建设一要靠学校领导决策引领,构建整体框架,提供适当的条件;二要靠老师的精心安排布置、指导;三要靠学生动脑动手,完善内容。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先,校长是学校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焦点和核心。必须正确掌握协调人际关系的方法,处理好自己与班子成员、科室与科室间的工作关系,通过完善自身形象、选贤任能、公正奖罚等方法和途径,对下属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心体贴,积极创造与教师对话、沟通、理解的机会,营造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氛围。其次,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要真正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帜,从道德品质、思想观念、工作态度、待人接物等方面,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并以身作则,给学生起示范作用,从而真正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直接的、奠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邓小平同志就曾说过:“我们提倡学生尊敬师长,同时也提倡师长爱护学生。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这是师生之间和谐的的人际关系。再者,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优良集体的

形成。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同学间学习上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纪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使他们在团结友爱、互相尊重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创建农村特色学校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是一个长期积淀、发展、进取、张扬的过程。只要我们循序渐进,积极努力,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只要我们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的发展方向,相信同样可以建设出具有农村特色的优秀学校,实现“一校一品”的办学目标。

第三篇:读《学校发展规划与特色发展》体会6

引领教师成长 促进学校发展

——读《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

学校的发展要靠教师,无论是办学思想还是教育理念,都要通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实践,学校工作目标的达成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执行力与影响力。近几年,刚入职的教师越来越多,目前,工作三年内的教师达到我校教师总数的65%,教师断代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促进学校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引领教师成长。教师的成长,其立足点不是用理想的模式去对教师进行补救,而是促进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因此,促进教师成长,在教师成长的不同时期给予合适的帮助、指导,引领其成长就成了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就教师成长的引领谈几点做法。

一、引领学习,学会学习

刚入职的新教师,在大学时学的更多的是学科教法、理论知识,很少有实践,初为人师,对学科课程认识比较粗浅,没有任何教育教学经验,更有甚者,对学科的教法几乎是不懂,课堂表现是无从下手,只能执行现成的教案。

首先应该引导他们树立学习的观念,有意识地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为学习添动力,强化自主发展的意识,为自己铺就成长之路。教师的成长中,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是一种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组建一个帮扶团队是教师培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帮扶团队来自本校的骨干教师以及外校的名师,首先与年轻教师一同制定自己的专业成长规划,让教师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也增强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实践、学习的信心。与此同时,学校开展教学沙龙活动,把教师在一周内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共性问题一起进行分析、指导,同时配以课堂示范引领、教育教学案例指导、教学经验交流等形式,这样零距离的指导,让教师在培训后进行的教育教学实践更加得心应手。这样的年轻教师培训,针对性强,问题解决的实效性高,为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铺垫了最坚实的一步。

其次,成长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正如孙晓天教授说:不会读书的教师就成不了一个专业化的教师。古往今来,无数大家名人无不把读书成为自己的习惯。读书可以从别人的成功中汲取经验,扬长避短,提高自己,同时也是精神成长的重要源泉。在和教师交流过程中,根据教师自身的工作实际,管建刚的《一线教师》、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雷夫的《56号教室的奇迹》经常被大家一起阅读、研究,研讨如何学习名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借鉴符合自己的方式方法,这样引领式的阅读成为教师的指路明灯,既能保证遇到困难不迷惑,又能使教师在遇到问题时有解决的办法,二、引领思考,尝试探索

刚入职的教师经过一、二年的学习、锻炼,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都有所积累,他们钻研教材、分析教法的能力逐渐增强,备课、上课中也学会有意识地把各学科、各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会选择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有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此时,要引领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思考:什么教育方法更适合本年级的孩子?什么形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得效果更好?只有当一名教师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工作后,学会思考、懂得反思,才是其专业化道路上成长最快的时期,这时,学校要搭建平台,鼓励教师大胆探索,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互动交流平台。主要通过教学沙龙、课堂研讨、课堂评优等形式,把青年教师所积累的经验与方法展现出来,不但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对不当之处也能及时订正,及时帮助教师解决瓶颈问题,使教师的思路更加开阔,更有效促进新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2、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分工,让教师独立备课,然后通过学年组集体研讨,变成“通用教案”,最后,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独立补充,实现再创造,做到资源共享。

3、区域流动平台。“请进来,走出去”是永不过时的老办法。为了发掘校外资源,我们与市进修学校沟通、协调,我校的年轻教师都加入了各年组、各学科的名师团队,请名师来上课,年轻教师走出去学习、研修,参加一些比赛。经历了这些活动,年轻教师眼界更宽了,思维更活跃了,经验随之就更多了。

教学反思是教师能力提升极为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帮助教师发现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还有助于调整教师的教学策略,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设反思—调整—实践—调整—再反思—调整—再实践的平台,让反思有效促进教师的成长。其中,在反思中引领教师学会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专业成长中一个质的飞跃。在听课过程中,针对教师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和教师一起剖析某个环节该怎么教最有效,帮着教师查找名师大家的做法,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教师一起制定研究计划,定期交流实践研究的过程情况,及时进行反思调整。这样,让老师经历教学反思的流程,掌握反思、提高的方法,做个会思考、善研 1 究的教师,让教学工作充满挑战,让研究服务于教学,增添新教师主动成长的动力,这样潜移默化地引领,增强了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科研意识,使其在教学上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三、讲究策略,培养信心

树立信心是成功的关键,为了增强教师的信心,我们坚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多与教师交流。校长要走进课堂与教师共同研究课堂教学;走进办公室,和教师多聊聊班级、学生的管理;走进食堂,和教师“聊家常、话温暖”,让教师感受到校长对他们的关心和认可,对他们工作的重视与关注。

寻找闪光点多鼓励。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有不足,如果总盯着不足之处,缺点是改不完的。如果能及时发现教师的优点,多表扬、多鼓励,以优点的扩大来缩小不足的范围,能极大地增强教师信心。

大胆启用新人。工作的热情来源于有展示的舞台,为了调动年轻教师的热情,培养他们的信心,也为培养一批青年骨干,在班级安排、活动开展、教学展示中都大胆启用年轻教师。其一发挥年轻教师的个人特长,其二在活动前让他们自己增加压力,厚积薄发,其三让他们体验成功后的快乐,激发更大的热情。

多示范、多引领:校领导对自身要求要严格,各项工作要率先垂范,我们能深入教师的课堂进行指导、有时还进行同课异构,给教师示范;和教师一起写读后感,一起进行教育案例分析,和教师打成一片。如今,近三年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有不少都是业务精英、活动骨干、教学能手。

四、加强管理,重视人性

教师的成长过程并不是教师独自努力的过程,学校在提高教师自我发展的同时,要努力建立和谐的校园生态人际关系。现在的年轻教师大多是独生子女,相对来说,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要多一些,作为学校领导,要了解教师们的想法,注重人性化管理。一是理解教师。作为管理者,要客观地了解教师的需求、愿望,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多为他们着想,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寻找问题的症结,有针对性地解决年轻教师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二是尊重教师。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紧紧地依靠教师的智慧和力量,真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才能完成。尊重教师,就要尊重教师的价值、尊严和应有的各种权利。三是关心教师。我校80%的教师是外地的,在学校住宿,在小吃部就餐,生 2 活条件比较艰苦。我们尽学校所能改善年轻教师的住宿环境,嘘寒问暖,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经常唠家常、一起开展文体活动,极力营造舒适融洽的生活、工作环境,让教师们在单位里感到顺心、有奔头,有感情,心甘情愿地奉献青春、贡献力量。

不忘初心、静待花开!我们将尽己所能,为教师提供一切促其发展的条件,引领教师成长,促进学校发展。

第四篇:学校发展与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与学校发展规划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戚业国 我们都在为学校发展而忙碌、而苦恼,但我们是否思考过什么是学校发展?学校为什么要发展?

我们曾经认为发展是不证自明的公理,“发展是硬道理”。“我想飞得更高”是国人共同的追求,今天全中国都在思考:这是我们要的发展吗?我们为什么要发展?

对学校发展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校长的管理行为,影响着学校资源的配置。不同校长对学校发展的认识并不一致,因而表现出不同的学校管理追求,其背后则体现了不同教育思想理念。

一、关于学校发展问题的思考

1、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因

发展是一种变化,学校发展就是适应内外部环境而调整变化的过程;

学校发展面临内外环境变化的挑战(社会需要、学生状况、教师心态、教学条件与任务等);

学校发展不能等待,孩子耽误不起; 强势学校不进则退,弱势学校勇于超越; 学校发展的根本追求是进步与提高。

社会是自变量,教育是因变量;学生是自变量,教师是因变量;知识与经验是自变量,学生是因变量;教育需要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革。

2、学校为谁而发展?

学校教育没有真正的市场竞争,各有生存空间,在一个小的区域并没有完全的“同层竞争”;

不同学校的关系就像水体里的鱼,各自在自己层次发展,各取所需、和谐竞争、共同发展;

学校发展的目的之争:为学校组织利益而发展还是为了教育的理想与使命而发展;

学校的两种管理理念:发展性管理与竞争性管理;为了人的发展还是为了获得竞争优势

学校教育:为了国家、为了人、为了社会还是为了学校?(殊途同归但发展的路径截然不同)

3、如何实现学校发展

——学校发展的外部基本矛盾

学校的需要与利益主体的需要之间找到结合点是学校发展的基础;

双方之间的价值取向冲突是学校发展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

不同利益关系人的利益不同,甚至在某些时候可能是矛盾的,因而对学校发展的要求不同,使得

学校发展变得更加复杂。

外部需要主体:国家、社会、个人(家长、学生、老师)

4、教师第一还是学生第一?——学校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

学生发展是教育的本义和目的 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学生发展的途径 学校发展是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结果 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需要学校的支持 建设学校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不要颠倒教育发展的结果与目标,高考中考是学生人生发展的一个个加油站,决不是人生最终的目标追求。

5、学校发展定位与建设一流学校

“一流学校”认识的背后是对教育价值和教育质量的选择。人们认识教育质量主要从学术水平、适合需要和文化发展等三个方面(学术质量、功利质量、人文质量),因而形成了三种不同教育质量观。

社会结构类似金字塔,人的身份是多样的,人才需要是多样的,因此需要多样的学校教育培养。中国教育两大问题:选择性不足、关注知识意义不够

让不同能力与天赋的学生学习相同的内容、适应不同的社会需要。既有“质量不足”又有“质量过剩”;既有“片面追求升学”也有“盲目减负”

6、学校特色建设与学校发展

基础教育“英才教育”的质量严重不足; 基础教育“普及教育”的质量明显过剩; 学科知识的过剩与社会适应准备的不足; “不需要的要求必须学习,需要的又不让学”片面应试与片面“减负”并存;

学生的能力与天赋是多样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多样的,但基础教育却是“标准”的;

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的专门人才、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采用的是共同一致的高中教育模式。

7、学校发展的管理策略 创新决定学校发展力; 特色决定学校竞争力; 机制决定学校执行力;平衡创造稳定; 包容创造和谐。

二、学校发展规划的编制与运用

1、学校发展规划的理解与运用

作为一套学校改进技术方法的学校发展规划,是整合各种学校发展思想与方法的平台;

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管理的思想: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发展,调动发展的内在动力。用“自律”交换“自由”“自主”,实现自主发展。

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实现学校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分析诊断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

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实现学校发展的管理手段(目标引领、计划落实、评估管理)

2、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

校长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总导演”,“自上而下”地引领学校发展;

调动群众是根本目的,“自下而上”地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取得共识是学校改革发展的群众基础;

与社会各界沟通交流,在参与中凝聚学校发展的支持力量,认识“公共教育”本质;

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交流,得到理解与支持是学校发展的条件,充分理解“政府办学”;

以目标与愿景营造士气、引领学校精神。

3、学校发展的分析与诊断 竞争性背景分析与发展性背景分析

如何看待SWOT分析法(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社会需要、历史轨迹、学生状况、条件资源 社会发展与学校(利益关系人分析);历史文化传承(特色与风气、优势与劣势、地方文化与传统);学生调查(心理、品德、家庭、学业基础);教师与硬件以及学科的情况(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行为、情绪、学科实力、设备设施、经费投入)。

4、学校发展目标的确定 学校目标确定要考虑:

社会需要(教育使命与理想、地方教育发展)家长期望(略高于家长的现实期望)学生实际(发挥学生的最大潜力,学生差异)学校条件(校舍、设备、经费的限制,时间空间)

学校发展目标最终要包括: 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 学校发展总体目标的内涵界定 学校发展的阶段目标 学校发展规划目标的表述

目标是预期的行动结果; 目标不能用行为表述;

目标要最终直接体现在受教育者的变化; 目标应当是清晰的,不能产生歧义; 学校发展的目标最终体现在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

(以******为指导,坚持********,通过*******,为学生提供*****的教育或者使学生成为*******,把学校建设成为*******)

5、学校发展的战略措施

坚持德育核心,创新育人模式(德育引领育人模式创新);

积极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有效性(课程的校本化,提供适合的教育,有效课堂的研究);优化学校组织体系,提高运行成效(有效做事,扁平化管理、班级管理的制度创新);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有效教学(围绕教学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从校本研修到校级研修);

注重学生激励,努力实现有效学习(调动学生,90后学生发展动机的来源);

加强学校教育科研,用智慧创造成绩(高考研究、学生研究、课型研究、评价研究);

推动政府、社区、家长合作,建设立体的育人环境。

6、学校规划的实施与保障

学校规划的保障体系(资源保障、制度保障、机制保障、组织保障、文化保障)

学校规划的实施与调整 围绕规划实施学校战略管理 学校发展规划的总结与评估

三、学校发展规划的完整文本 制定学校规划的起因

学校环境分析(包括历史、资源与竞争)学校发展目标及其说明(总目标、目标内涵界定、阶段目标)

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战略措施 学校发展规划的保障体系 附件

第五篇:学校发展与学校发展规划 6

学校发展与学校发展规划主讲人:戚业国

课程简介

我们都在为学校发展而忙碌、而苦恼,但我们是否思考过什么是学校发展?学校为什么要发展?

我们曾经认为发展是不证自明的公理,“发展是硬道理”。“我想飞得更高”是国人共同的追求,今天全中国都在思考:这是我们要的发展吗?我们为什么要发展?

对学校发展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校长的管理行为,影响着学校资源的配置。不同校长对学校发展的认识并不一致,因而表现出不同的学校管理追求,其背后则体现了不同教育思想理念。戚业国教授在本课中主要从关于学校发展问题的思考和学校发展规划的编制与运用等方面进行了阐释。课程提纲

一、关于学校发展问题的思考 1.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因 2.学校为谁而发展?

3.如何实现学校发展 ——学校发展的外部基本矛盾 4.教师第一还是学生第一?——学校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 5.学校发展定位与建设一流学校 6.学校特色建设与学校发展 7.学校发展的管理策略

二、学校发展规划的编制与运用 1.学校发展规划的理解与运用 2.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 3.学校发展的分析与诊断 4.学校发展目标的确定

5、学校发展的战略措施

6、学校规划的实施与保障

三、学校发展规划的完整文本

从去年开始,按照上级要求,我们制定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今年按照上级要求又需要制定学校四年发展规划。其实,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对于学校来说是必须的。但如何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却使我们感到茫然。今天网上搜索,偶然看到了有关学校发展规划的几篇理论文章,学习后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有了新的认识,很受启发。今天先转载戚业国博士的一篇文章,与诸位同仁共享,其中红色部分是我感触较深而标注的。全文如下:

如何理解和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是当前学校管理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过去,许多学校制定的规划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正像有些人所描述的那样:“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而近年传入我国的学校发展规划(SDP),则成为改进学校管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学校发展规划(SDP)是近年在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改进学校管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技术方法,这种方法自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从英国兴起,其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9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教育合作项目进入我国,最近五六年在西部地区改进学校管理中取得显著成效,引起国内广泛关注。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认识到,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是实现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学校发展规划为转变管理思想、凝聚各方共识、分析诊断学校存在问题、帮助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学校发展规划以追求学校发展为核心,规划是为学校发展服务的,因而规划是形式,是实现发展的“抓手”,通过规划实现学校发展才是目的,才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最终追求

什么是学校发展规划?

首先,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教育规划,它建立在对学校发展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学校发展的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确定的措施和实施阶段。但从另外的意义上讲,它又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的教育规划,学校发展规划以追求学校发展为核心,规划是为学校发展服务的,因而规划是形式,是实现发展的“抓手”,通过规划实现学校发展才是目的,才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最终追求。

其次,学校发展规划体现了学校管理的一种思想,即要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发展。这样的思想具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在处理与办学主体的关系上,通过理解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理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要,通过规划,主动落实教育政策法规,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将规划作为学校办学自律的“承诺”,由此换得对自身办学的支持,获得学校自主发展的条件和运行空间;第二个层次体现在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上,主张通过制定和实施“教师个人发展计划”,将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结合,形成结合学校发展需要的教师发展目标及其行动方案,要求教师按照个人发展计划不断实现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职业道德的提升发展,而学校则要尊重教师个人发展的自主权,从而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第三个层次是在学生管理和教学改革中,主张制定和实施“学生个人成才计划”,通过制定和实施成才计划,约束学生的行为,明确学生发展的目标,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

第三,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是实现学校发展的途径和手段。学校发展规划有三个基本要求,一个是要不断分析诊断学校存在的问题,另一个是通过广泛的参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形成学校的组织凝聚力,第三个是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的支持。这样,扩展了学校办学资源,调动了积极性,又不断分析解决了学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由此实现学校的不断发展。这一过程重点是建立一种新的学校发展机制,当然它体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学校发展观。

学校发展规划具有独特的内涵,体现的是科学发展观。它认为实现学校的发展应当首先从分析和理解“学校发展”开始,它的“发展”是一个基于不断进步的概念,认为不断追求学校发展是学校管理者的基本责任和良知,因为每一个受教育者不能重复已经接受过的教育,如果学校管理中的缺陷不能即时解决,对这些孩子来说,将是终生不能弥补的缺憾,他们将带着这样的遗憾离开学校。

学校发展规划主张学校管理者要“放弃抱怨、立刻行动”,立足现实,不要好高骛远,能做多少算多少。首先解决那些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对自己不能控制、无力解决的问题,无论多么有道理,抱怨也是没有实践意义的。“坐着谈不如起来行”,能进步多少就进步多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程度解决学校存在的问题。

在实现学校发展的途径上,学校发展规划主张通过满足“学校利益关系人”的需要,获得他们对学校办学的支持,不应抱怨得不到什么,没有什么,首先应当思考我能为别人做什么,我能为利益关系人提供什么。比如作为学校举办者的政府为什么要设立这所学校,希望通过学校得到什么?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为什么要选择这所学校,他们想得到什么?学生家长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他们对学校的要求和期望是什么?作为利益相关者的社区,对学校的期望和要求是什么?作为教育者的学校教职工他们的需要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为学校教育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了解了这些利益相关者的需要,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也才能得到他们对学校办学的理解和支持。事实上,一所学校如果得不到这些利益相关者的理解与支持,学校的办学就可能陷入困难和被动,更谈不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发展规划坚持“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办学以教师为中心”,主张建立教师、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实现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发展是一切教育的本意和最终目的,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牢记的,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场所,没有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就失去了存在的现实意义;但学校的教育教学是由教师组织实施的,如果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教师教学能力的持续提高,学生的发展将是一句空话;而学校的发展是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后的结果,一所学校,如果培养了优秀人才,满足了利益关系人的需要,教师创造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成果,这样的学校自然就会发展。学生、教师、学校三者是利益共同体,如果仅仅追求学校的发展而不顾及教师的利益和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这样的学校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样,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都需要学校这样的载体,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帮助。

应对学校发展中的内外环境变化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直接动机,得到各方对办学的支持、调动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是学校发展规划的直接目标

为什么要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

其实在讨论学校发展规划内涵的时候,我们已经回答了为什么要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问题。

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学校发展,应对学校发展中的内外环境变化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直接动机,得到各方对办学的支持、调动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是学校发展规划的直接目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

第一,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分析诊断学校发展环境的变化,分析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代社会是一个变革的社会,学校教育面对的社会需要越来越复杂,一方面社会对学校教育期望在不断变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要求等都需要学校不断变革;另一方面青少年学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群体,教师的思想、素质、能力也在不断变化,家长的期望、学校办学的社会环境都处于变动中,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断分析、适应变化的环境,不断推动教育改革。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可以建立这样一种机制,帮助学校定期分析诊断所面对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推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努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第二,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凝聚共识,调动积极性。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要求在学校内部坚持自下而上,要求民主参与,通过群众的广泛参与和讨论在学校内部形成学校发展的目标,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共识,这样的目标和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得到教职工的支持,能够增强凝聚力、调动教职工落实学校规划的积极性。国际教育研究的一条重要结论就是,任何教育改革如果没有教师的理解和积极参与都是难以达成预期目的的。同时,在学校外部,通过广泛的沟通交流,可以有效改进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增强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相互理解与支持,为学校发展创造最好的外部条件。

第三,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寻找和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在克服问题中不断提升、进步。学校发展规划重点要分析学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不断发动群众,群策群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其本质是建立一种学校自我分析诊断、自我寻找和克服不足的机制,努力做到“今天做得比昨天好,明天做得比今天好,一天比一天做得更好;缺点一天比一天少,优点一天比一天多,天天都有新面貌”,由此使学校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第四,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明确学校发展目标与方向。学校发展规划以学校目标为核心,这样的目标体现了利益相关者对学校的要求,目标可以起到引领作用,同时也是学校对社会的一种承诺,对学校自身具有约束作用,这样的目标推动学校不断进步,也在约束学校的办学行为不偏离方向。

第五,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形成学校发展的行动方案。学校发展规划要求最终要落实到学校的行动方案上,这样的行动方案是目标的落实,也是实现学校发展的具体行动计划,是学校日常运行的主要依据,它规定了什么时候做什么、如何做、达到什么效果,因此是学校发展的“施工图”。

由于有了这样五个方面的作用和特点,学校发展规划在学校管理中具有引领、规范、导向作用,能够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学校不断发展。这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一般动机和目的,但具体到一所学校,除了这些共同的一般性目的,通常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具体目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类型:

从外部看,制定学校发展规划通常有两种考虑,一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可以使社区和学校更好合作,共同发现学校面临的问题、原因和需求,共同承担起改善教育的责任;二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可以加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多的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

从学校内部看,当学校发生搬迁、合并、升格、降格等重大变动的时候需要制定规划;随着教育形势发展,学校的任务和使命发生变化,对学校提出新的要求,为了应对这样的要求和变化需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当学校不满足目前地位和处境,希望改变自己当前的处境和状况,需要系统分析学校发展的策略,需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当学校内部发生人事等重大变动,办学思想调整的时候,面临新的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通常出于上述一种或几种考虑,因此对一所具体的学校来讲,制定规划前应当首先明确规划的出发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使后面的工作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上。

学校发展规划作为改进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技术方法,有自己的思想与技术要求

如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作为改进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技术方法,有自己的思想与技术要求,与以往的教育规划有所不同,它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一是要坚持自下而上的原则。我们通常的规划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要求自下而上,这样的规划要坚持体现“生成性”,它是教职工共同参与、凝聚共识达成的。要求教职工全员参与,通过不同层次的分组讨论,逐步归并意见和建议,由此形成规划的具体内容。在技术措施上,包括思想发动与准备、召开教职工大会、分组讨论的意见归并、特尔斐法的运用等等。一般的方法是在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以办学思想讨论为铺垫,总结一个学期的工作,在总结的基础上组织讨论,每个人对学校发展进行展望,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分析,提出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主要的机遇与挑战,对学校未来的期望,分析自己的工作与学校发展的关系等,将这些讨论归并形成意见和建议。

二是要坚持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是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思想,没有社区的积极支持,学校的发展就难以实现。社区参与主要是通过社区分析诊断学校自己的问题与不足,了解社区的需要,满足社区群众的要求,同时也是得到社区支持、开发利用社区各种教育资源的主要途径和手段。社区参与的技术方法主要有绘制社区地图(社区地图是通过参与方式所绘制的、反映一个社区的基本情况的地图,应包含社区成员认为重要的信息,需要显示学校的社区交通、人口、机构、设施等环境条件,也包括学生分布、社区人力资源、社区文化等等)、组织社区调查(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调查)、召开社区代表会议、组建学校发展委员会等,通过这些方法调查社区的情况,了解社区需求与意见,达成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学校发展规划开发了很多与社区交流的技术手段,并始终把与社区的联系作为重要的内容,因为只有了解社区的要求、满足社区的需要才可能真正办成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三是要坚持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交流。学校发展规划坚持自下而上的思想,这样的思想也包括学校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作为政府办学的学校,必须了解政府的要求、满足政府的要求,做到依法办学,努力实现为人民服务。学校发展规划认为,学校和政府在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面是一致的,学校主动与政府沟通交流,一方面可以把握政策、明确办学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规划使主管部门相信学校在努力按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得到对自主办学的认同,还可以在各个方面得到更多办学的支持。

一般而言,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包括以下方面的问题:

第一,谁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要求各方面广泛的参与,它是在校长的组织下实施的,但绝对不能由校长或学校领导班子自己制定,校长是组织者;应当从发动教职工总结自己的工作、分析状况入手;需要广泛征询社区意见、发动社区参与;还应当积极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沟通;也要听取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必要的时候请一些外部的专家帮助分析诊断也会有很好的效果。我们必须认识到,学校发展规划是需要教师和各方面的人士共同落实的,规划如果没有他们的参与,就很难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第二,学校发展环境的分析。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里办学的,学校今天的现状是昨天发展的积淀,而今天的改革决定了明天的发展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发展是一个不断适应内部和外部变化,调整改革自身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过程,因此分析学校发展的环境变化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分析学校发展的状况,特别要注意总结学校成功经验,哪怕过去办得不够好的学校,能够生存到今天也会有自身的优势和传统,分析和继承这些优良传统,是实现学校自我超越的条件,对过去的全盘否定会动摇推动学校不断进步的信心。分析学校的现状还要分析学校已有的办学资源,分析可能获得的潜在办学资源,很多学校的发展规划不能落实,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学校的规划制定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状况,比如规划修建一栋艺术楼,但经费从哪里来没有着落,规划增加教师却不知道编制已经用完无法增加编制等等。除此之外,也要分析当地其他学校的状况,其他学校是自己办学的参照,包括了不同层次学校的衔接、同层次学校的合作交流与资源竞争等等。

第三,学校发展中的问题诊断与关键问题确认。分析学校发展中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学校发展规划开发了专门的技术方法用于分析诊断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并确定问题的重要程度和解决问题的优先次序,包括学校发展问卷、问题树的运用,关键问题分析法,优化排序,对比排序等等。

第四,学校发展目标的形成。学校发展目标是规划的核心和关键,目标的形成通常是以学校发展的环境分析与问题诊断为基础展开的。通常要求通过对教师个人“学校发展展望”的概括总结形成,这种方法要求规划制定的不同参与者分别展望学校未来的情况,包括发展性展望和非发展性展望。发展性展望是对学校现在没有做到而希望在未来做到方面的描述,比如:我希望我们的学校学生的成绩更好,得到政府和家长的赞扬等。非发展性展望是对学校现在存在,但展望者希望在未来不存在方面的描述,比如我们的学校应该没有体罚、没有对学生的不尊重等。显然,发展性展望隐含了学校发展的目标,而非发展性展望隐含着学校发展需要克服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当然,学校发展目标形成后,需要分解为阶段目标,需要确定目标的优先次序,也需要概括出相应的内涵以便使目标深入人心。一般认为,学校发展的目标如果不能朗朗上口、高度概括,就难以起到凝聚作用,难以为教职工记住,但如果概括成口号化的目标,就不具有可检测、可评估性,就难以得到群众的信任,也会因为缺乏监督而难以实施。为此,学校发展目标通常包括两个层次的表述,一是口号化的总目标,二是目标内涵的具体界定,一直描述到可以监测评估的程度。

第五,学校发展规划的措施与落实。学校发展目标确定后,需要相应的措施来实现这样的目标,学校发展的措施是规划中列出的行动计划,它要求紧扣发展目标来制定,强调目标与措施的相互对应,“不能直接支持目标实现的措施不能作为学校发展的措施,没有措施支持的目标不能作为学校发展的目标”。对于那些间接而不是直接支持目标,又是必须有的措施,通常会列入学校发展计划中的“保障体系”,所谓保障指的是落实措施的条件,是指措施和目标的保障。

第六,学校发展规划的文本。学校发展规划的意义主要在过程,但规划最终需要形成一个文本,对于学校发展规划的文本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可以没有固定的文本格式,但一些确定的内容是不能缺少的,主要包括:制定学校规划的起因,这是制定规划和实施规划的起点,需要简要说明;学校环境分析(包括历史、资源与竞争),分析的具体内容根据规划的起因确定;学校发展目标及其说明(总目标、目标内涵界定、阶段目标),目标来自对学校的分析,来自教职工的集体智慧;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战略措施,这些措施是指向目标的;学校发展规划的保障体系,那些间接支持目标的措施通常作为保障措施。这五个方面是学校发展规划正文必须回答的内容,通常学校发展规划的文本不宜过长,篇幅过长会冲淡主题,但篇幅过短就不能体现可操作性。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学校发展规划建议可以采用附件的形式,列出针对某一方面的分规划,比如师资队伍发展规划等等,附件的篇幅长短都可以,主要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至此一份完整的学校发展规划就基本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规划的分解与落实。

学校发展规划作为一种管理思想与方法,不仅体现在学校层面,还要体现在对教师的管理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上。

学校发展规划如何分解与落实?

教师个人发展计划是为实现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而设计的一套基于教师个人自我职业设计的自主专业发展体系,包括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现在发展状况的分析、学校发展对教师个人的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全员实施教职工个人发展计划活动,要求所有教职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教职工的个人发展计划应包括个人发展基础、发展目标(教师应重点关注专业发展的目标)、该目标与学校目标的相关性、为实现该目标个人的措施、以及需要学校提供的帮助等方面。

个人发展计划的修订要在认真分析自我发展计划制定以来进展的基础上进行,内容应包括个人取得的成绩、目标未能实现的方面、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个人发展的新目标、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和需要学校提供的帮助等方面。

年级组和有关组室在收到教职工个人发展计划(或修订稿)后,应重点分析目标或新目标对教职工的挑战性,按“富有挑战”、“有一定的挑战”、“挑战性不足”和“不具有挑战性”4个等级做出评价。对后两等级的教职工要给予鼓励,帮助其提高对自身的期望,振奋其奋斗的精神。与此同时,年级组要将教职工希望学校提供的帮助归纳整理,及时上报,以便学校及时做出安排。

每一个周期结束,教职工都要对自己的个人发展计划实现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计划与现实的差距,提出计划调整或者进一步实施计划的打算。在个人总结基础上进行计划实施情况的评价。

教师教学自我改进计划通常是作为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设计的,这样的计划通过校本培训与自我学习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帮助教师选择指导自己教学诊断与改进的理论。在教学改革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分析诊断个人的教学情况,制定改进教学不足的目标和行动方案,将这样的方案付诸实施并经常检查目标是否有偏离,一个目标达到后总结并设计新的目标,使教师的教学效能得到持续的改进和提高。

在教师个人教学改进计划中,并不以教师教学不好为起点,它假设所有的教师都是非常优秀的,都有自己的教学长处,但同时也认为,每一位教师可能都不是最好的,都有改进的余地。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教师个人教学改进的基本口号是“让我们做的更好,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一天比一天更好”。

学生个人成才计划是类似教师个人发展计划的自主发展管理模式在课堂内部的应用,课堂改进需要教师的主动努力,更需要学生的配合。课堂的问题显然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解决课堂问题最后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学生个人成才计划”通过学生的变化影响课堂。

学生成才计划是推动解决课堂问题的方法,是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这是在多年学校改进实践中总结形成的课堂改进方法。这一方法重在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责任,帮助学生确立目标,用个人发展的自我目标管理实现自主发展。通过系统的帮助,发掘利用学生上进心,将其转化并巩固下来,通过学生的发展解决课堂问题。学生个人成才计划充分吸收了“成功教育”、“尊重教育”等教育思想与理念,并与管理理论相结合,与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相适应,由此建立课堂管理的新方法。

学生个人成才计划重在激励,通过理想与目标的激励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动机;通过有限目标的设计与实现使学生取得成功的体验,形成新的自我激励;通过教师、家长、同学和自己四重监督系统,克服青少年学生难以自制的困难。在这里,目标是有限目标,坚持“有限目标、不断前进”,而学生的评价建立在目标实现的情况下,重在不断进步,淡化不同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

由此可以看出,完整的学校发展规划通过三个层次的规划来落实,实施这样的规划是推动学校发展的过程,因此规划的落实应当与学校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建立领导机构、组织阶段检查,不断反馈修正,从而落实规划,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

下载读《学校发展规划与特色发展》体会2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学校发展规划与特色发展》体会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特色建设发展规划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 学校特色建设发展规划 (2012年9月——2014年6月)——增强文化底蕴,建设书香校园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加强校园文化......

    学校个性特色发展规划

    赵坡小学个性特色发展规划 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面对日益激烈的办学竞争,如何选择学校办学特色,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培养全面发展而又有个性特长的......

    学校特色发展规划表22

    学校特色发展规划表 (腰鼓特色) 主要内容 一、目标: 1、学校树立“习惯即教育”办学理念,以培养“纯、勤、严、守、拼”全面发展的学生为总体的办学目标,以强化学校特色建设为重......

    小学学校特色发展规划(5篇)

    小学学校特色发展规划 一、背景分析 小学创建于1965年,新校区占地21040平方米,建筑面积9675平方米,绿化面积10425平方米。全校现有小学31个班,学生1739人,教职工90人;下属(金岸、苍......

    特色发展规划

    快乐阅读 伴我成长 ——滨海港经济区中心小学特色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一)学校概况我校始建于1958年。经过历届领导和广大同仁的长期不懈的努力,经历了50多年风雨的洗礼,学......

    乒乓球特色发展规划大全

    诸暨市店口二小乒乓球特色发展规划 [2009-2012年度] 乒乓作为我国的“国球”,是一项全民喜好的运动,具有娱乐性、竞技性、易普及、低危险性等特点,非常适合小学生。一个小小的乒......

    学校三年发展发展规划 2 2

    2015—2018年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呼图壁县第四小学 一、学校发展的背景 (一)、学校基本情况 呼图壁县第四小学原称呼图壁县第三小学。始建于1951年。学校原址位于呼芳南路......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特色专业发展规划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2011-2012年度发展规划 专业建设是决定学院教学、科研和学术水平的关键,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根据教育部对高职高专专业建设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