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呼兰劳务输出特色与发展
劳务输出的特色与发展
———呼兰区统筹城乡劳务输出工作调研
呼兰区城乡劳动力33.9万人(城镇约8.2人,农村约26.2万人),需要转移安置就业14万,其中城镇约1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约9.5万人。2013我区自身消化吸纳城镇劳动力7.2万人,依托呼兰新老城区迅猛发展就近就地转移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3.5万人,外阜劳务输出城乡劳动力6万人。通过劳动部门城乡劳务输出1.65万人,省内劳务输出(主要哈市、大庆)1.15万人,省外劳务输出(北京、天津、大连、青岛、)0.5人,其中城镇劳动力转移0.6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万人。通过与农委劳转办、妇联、工会、团委等社团组织合作以及亲属熟人带动等途径劳务输出12万人。2013年共计转移安置13万人。
我们的做法:
一、政府重视,创新思路,千方百计寻求新途径推进工作。呼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真贯彻省、市劳动保障工作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统筹发展、富民强区、协调共进”的总体部署,以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和公共服务为重点,千方百计地寻求劳务输出的新途径大力发展我区劳务经济,努力建立完善的我区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体系,与我区农委劳转办密切合作采取积极举措努力实现我区劳转工作七个转变:一是劳务输出由过去自发性输出向有组织、有计划
方向转变;二是由过去的政府指导向保证安全有序输出转变;三是由小群体向大规模转变;四是由季节性输出向常年性输出转变;五是由体能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六由简单劳务输出向自主创业带动就业方向转变。
七、由跨省跨地区向就近就地转移方向转变。
二、夯实基础工作,构建完善的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体系
1、充分发挥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站作用,明确任务,各尽职能。每年春节前调查摸清我区劳动力,尤其是农民工返乡回流具体情况。调查的内容是全区返乡总量,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劳动力构成、就业愿望等情况。由区就业局指派专人具体负责,带领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在村干部的配合下,深入村、屯农户家中摸底调查,村和乡镇两级分别存档备案,最后由区就业局对全区情况建档立卷,进行汇总预测分析,为做好劳动转移就业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2、区就业局技能培训中心为主导,整合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再就业培训基地等办学资源,将公共职介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利用春节闲暇期间,要针对当前市场需要和劳动力不同群体的特点,深入街道、乡镇全方位开展就业和创业培训,提升就业和创业技能,拓展就业空间,促进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特别是增强农民工继续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信心,保障其走得出、站得稳、做得好、赚到钱。
3、加快完善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信息网络化管理,做好我区城乡转移劳动力分析和预测。为农村富裕劳动力设立专转移就业服务窗口,提供免费就业服务。以“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创业服务周”等专项招聘活动为载体,积极搭建就业服务活动平台,根据劳动力不同时期的市场需求,深入乡镇不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广泛收集用工信息,依托我区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就业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和哈大齐工业走廊稳步推进,有针对性进行岗位开发,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三、多轮驱动,集优成势,立足地域特色发展劳务输出
1、抓住“北跃发展在呼兰”和呼兰区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晋级国家级开发区战略机遇期,继续鼓励支持我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注重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结合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倾斜创业优惠政策,降低创业门槛有效引导和大力扶持有条件、有能力、有一定资金和经验积累的返乡人员积极创业,在创业指导、政策咨询、证照办理、小额贷款、税费收取等方面提供帮助,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就近就地转移,推动我区劳务经济健康较快发展。
2、集优成势,树立劳务输出品牌。呼兰区在北京、天津已经形成了物流货运一条街,我们通过“政策推动、组织牵动、典型带动、关系拉动”等措施,引导和推动我区城乡
劳动力进入北京、天津物流货运领域创业和就业。在天津从事物流产业的6名党员组成了物流党支部,成了我区转移就业从事物流产业人员的主心骨、核心地,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对原先松散粗放的经营形式进行统一管理,用政策、法规做支撑,协调输入地社会各方面关系,为务工人员的做、吃、住、学、医等创造合理有序的就业和创业环境,积极发展进步青年加入党组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为支撑,有组织、有力量、有成效、做大做强物流货运产业,打造了呼兰区物流货运品牌。
四、协作维权,宣传到位,确保劳务转移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1、大力开展对外劳务合作和维权协作,积极创建外派劳务品牌,以公共就业服务的政府公信力为支撑,深入街道、乡(镇)村帮扶引导,通过政府组织、部门支持、企业运作、街道镇村参与等方式,积极开拓国内外劳务输出就业渠道,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跨地区劳务协作,建立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信息对接机制,引导农民合理有序流动。
2、认真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和监管,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建立劳动合同签约跟踪监督和农民工欠薪预警监察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强化对建筑市场秩序的监管,继续清理和防止工资拖欠,全面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和工资支付监控制度,确保农民工工资发放月清月结或按劳动合同约定执行。另一方面,要加大
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的依法处罚力度,要公布一批欠薪严重的用人单位名单,公开处理恶意拖欠、情节严重的企业负责人,积极与司法部门联动严厉打击欠薪逃匿行为,依法保障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3、通过各种途径搞好政策宣传和舆论导向,全区形成共识,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支持农民工的良好就业和创业环境。办好我们自己的《呼兰就业》简报,丰富简报内容,快速传递到想要转移就业的城乡劳动者手中,利用简报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就业扶持政策,及时发布就业动态、求职信息和就业指南。并且为他们解忧答疑同时,提供就业方便,尽最大能力减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本,减少劳务收入的风险。
呼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1年12月17日
第二篇:汉阴县劳务输出发展现状及对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只有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实现劳动效率最大化,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农民贫困、农业停滞、农村脱贫问题。全面开发和利用好农村的人力资源,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扩大农民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经。我县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县,在县域内二、三产业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如何有序地把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发展劳务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变人口数量优势为人力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已成为关系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为此,本文力求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劳务输出工作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汉阴县劳务输出发展现状
根据2005年农村基本情况年报资料和调查显示,我县总人口数为29.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5.3万人。农村有劳动力资源14.1万人,扣除劳动年龄内上学和丧失劳动能力人数,实际劳动力 11.6万人,其中,从事农村牧渔业的劳动力3.5万人,从事二、三产约1.1万人。全县农村还有剩余劳动力7.0万人,可供输出劳动力近7万人。每年预计新增劳动力为3500人,发展劳务输出潜力较大。根据调查显示,2005年底劳务输出人员达6.1万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河北、山西、新疆等地,主要从事建筑、开采、装卸、电子、服装等高强度职业。外出务工人员中城镇非农业人口占12%,农村劳动力占88%。年均劳务收人为 4000元,年总收入可达21600万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由此可见,农村富于劳动力离家、离土、离乡外出务工,不仅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而且经过近十年的实践证明,它还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受益大”的新型产业。该产业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拉动了全县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缓解了城乡就业压力,有利于就业局势稳定。劳务输出已成为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和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目前,我县劳务输出总体形势呈现“三多三少”特点:一是体能型的多,技能型的少。从业人员中真正算得上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务人员只占10%左右,而具备较高专业知识的人才更少;二是二产人员多,三产人员较少。外出从业人员中,有近85%从事第二产业,其中尤以工业、建筑业居多,而在餐饮、旅游等服务性行业从业的人员较少;三是开采、建筑等高危行业的人员多,其他行业特别是高新技术行业人员较少。
二、当前影响和制约我县劳务输出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近几年,劳务输出在我县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质量上,以及组织化程度上,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制约和阻碍我县劳务输出继续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一)劳务信息不畅通,与外界劳务市场的联系较少,劳务人员存在盲目外出现象;
(二)劳务输出组织网络不健全,各乡镇(街道)劳务输出机构虽然建立,但工作开展十分困难,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在用工考察、信息发布、人员招聘、技能培训、组织输送等方面开展不平衡,跟踪服务体制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
(三)部分农民存在认识误区,“大钱赚不了,小钱不想赚”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安于现状、担心畏难、思乡恋家的三种心理依然作怪;
(四)外出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偏低,缺乏专业技能,不能适应新时期用工要求;
(五)部分乡镇及有关部门对劳务输出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够。
劳务输出总体上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乏有效的劳务输出激励措施与管理机制,以及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措施等。
三、对策与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应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多方参与、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工作思路,围绕建好“两个基地”,进一步巩固劳务输入老基地,大力开拓劳务劳务输入新基地,把劳务输出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扩大就业的新型产业,力争劳务输出稳定在6.5万人以上。
1、加大政府推动力度,做好引导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县与各乡镇签订劳务输出工作目标责任书,下达劳务输出目标任务;各乡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村、组,建立层层抓落实的目标管理体系。二是营造劳务输出的良好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树立外出务工光荣的新思想、新理念。各乡镇每年要召开劳务输出工作交流表彰大会,进行全面动员,层层发动。县上组织评选务工标兵和务工能人,树立劳务输出先进典型,深入城镇、农村进行巡回报告,增强群众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2、建立健全服务机构,做好规范管理工作。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外出务工人员通过政府组织和社会招聘的仅占15%,通过亲缘、地缘、人缘关系介绍外出的占63%.自发外出的占22%,78%的外出打工地点在东部沿海地区。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必须狠抓管理和服务。一是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劳务输出组织网络。以县、乡(镇)职业介绍所为劳务输出的中介主渠道,建立考察培训、严格录用、专人护送交接、搞好跟踪服务的工作程序,为用工单位和务工人员提供全程服务。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站)在抓好劳务输出服务、管理和信息发布、收集工作的同时,做好初、高中毕业生和外出务工人员的构成、流向、职业等情况的排查登记,建立比较完整劳动力数据库。二是建立劳务输出联系点。县劳动保障部门在沿海地区和用工较多的大中城市、企业、驻外办事处建立劳务联系点,及时收集用工信息,联系用人单位。聘请民间劳务输出组织者为联络员,收集用工信息,掌握社会劳务动态,形成相对稳定的渠道。三是充分发挥民间中介组织的作用。发展2-3家社会信誉高、依法经营的民办职业中介组织,积极参与开展劳务输出工作,并加强与县团委、妇联、工会等部门协作,形成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多渠道输出格局。
3、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素质。调查资料显示,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小学文化程度的占7%,初中文化程度占66%,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7%。实践证明,文化程度高、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工资较高。外出人员月工资平均592元,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外出人员平均月工资1032元,比平均水平高74%;接受过培训外出人员平均月工资728元,比平均水平高23%。要把搞好技能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素质作为提升劳务输出档次,增强劳务竞争力的基础性措施来抓。一是坚持输出前培训。以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为龙头,组织县内公、民办培训资源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法律知识、竞争意识、基本维权保护、安全知识和创业精神等教育培训,使其增强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二是组织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以市场用工需求为导向,以市技术学院为依托,选择适宜的培训专业和内容,把理论培训与技能操作相结合,增强劳务输出工作竞争力。三是实施联合培训。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与县阳光技校、驾校、农广校等职业技术学校联手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务工人员技能水平。对达到技能等级的颁发技术能力等级证书,使学校成为用工单位的培训基地。四是开展“订单培训”。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定向“订单培训”,不断提高就业技能,逐步实现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输出的转变。
4、加强跟踪管理,提供优质服务。一是积极为外出务工人员解除后顾之忧。针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能正常耕种承包地问题,引导各乡镇、村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稳妥推行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二是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管理。及时了解务工人员工作、生活情况,配合用工单位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在外出人员比较集中的城市和企业,加强组织建设,建立流动党支部和工会组织,搞好集中管理,帮助其就地解决子女入托、入学等实际问题。三是积极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由劳务输出机构或劳务输出办事处负责督促用工单位及时与外出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确保务工人员工作和收入稳定。定期走访务工人员,帮助务工人员与用工单位及时解决劳务纠纷。四是创新外出务工返乡创业机制。把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纳入招商引资
范畴,积极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平台,实现“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目标,逐步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激励机制。
第三篇:让劳务输出反哺农村发展[定稿]
让劳务输出反哺农村发展
贵州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
贵州既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人口大省,农民人均不到一亩耕地,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农民收入主要靠粮食生产,增收渠道单一。要在贫困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按照常规思路已很难筹划。1987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多次调研后明确指出:向省外输出劳务,要认真总结经验,坚持下去,闯出一条路子来。20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纳入扶贫工作的整体框架,积极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路子,使全省的劳务输出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目前,劳务输出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一批批外出打工者带着资金与技术回乡创业,成为贵州新农村建设的有生力量。
总结20年来贵州省劳务输出的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认识,明确发展战略。上世纪80年代中期,贵州一些干部群众对农民外出打工存在许多疑虑。针对这种情况,省委省政府运用多种形式教育县乡党政干部,使他们充分认识组织农民外出打工对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性。同时,省委省政府组织力量在全省农村营造打工光荣的氛围,大力宣传外出打工增收的事例,帮助解决外出打工人员的实际困难,调动他们外出打工的积极性。另外,省里还根据农民外出打工遇到的新情况采取新对策。如在新世纪初,农民工维权问题凸现。为了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切身利益,省委办公厅组织10多个省直部门的干部,分头到全省9个市、州、地深入调查农民工问题,同时在省和各地县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培训和维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加强领导,责任落实。在上世纪90年代初,省委省政府就成立了省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各地县也相继成立了相关领导机构,负责劳务输出的协调
工作。从2005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又明确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培训纳入各地、县、乡党委和政府的目标责任考核,地县又将这些指标分解到政府有关部门,层层落实,做到年初有计划、有措施,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还在全省各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站,对各村劳动力造册登记,注明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学历、特长等,以随时掌握劳动力的流向。这些都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组织保证。
规范培训,跟踪服务。跟随亲友自发外出打工,是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初期的一个特点,但是长此以往,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便难以提高。省委省政府发现这些问题后,在1997年决定加大投入力度,对全省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推进农民工由自发转移向培训后有序输出转变。首先是统筹安排培训资金。从2005年起,每年在国家和省扶贫资金中安排5000万元,专项用于培训10万名贫困地区农村转移输出的劳动力。其次是建立省、地、县三级培训网络。仅2006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达30万人。第三是推行订单培训,保证培训就业率。2005年省扶贫系统的培训就业率超过85%,2006年阳光工程的培训就业率达92%。第四是搞好跟踪服务。许多县市在输出农民工集中地区设办事处,培训机构还经常派人到沿海用工单位回访农民工,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鼓励他们遵纪守法,苦练技术,勤奋工作,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鼓励回乡创业。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和打工者年龄的增大,农民工回乡的越来越多。2005年贵州回乡农民工达86万人,占当年外出打工农民的16.6%。为了使返乡者有所作为,一些地县先后出台了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政策和措施。一是提供资金扶持。贵阳市早在2001年就制定措施,每年用30万元,扶持100名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目前已扶持600名回乡创业者。二是进行技术指导。如各地农、林、畜牧部门,热心帮助回乡人员选择当地优势种植和养殖项目,传授种养技术,并及时为他们提供防疫治病等各种技术服务。三是总结经验。各地有关部门深入乡村调查,了解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情况,通过召
开大会,交流创业经验、表彰先进。省有关单位还联合编辑了《贵州省回乡创业一百例》,介绍这些回乡创业者的创业经验。目前,全省已形成了“外出打工光荣,回乡创业有功”的社会氛围。
无论是组织劳务输出还是组织回乡创业,都对贵州农村经济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省农调队测算,2000—2006年全省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3254万人次,如按年人均劳务收入5000元计,7年累计劳务收入为1627亿元。二是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民外出打工,更新了观念,开阔了眼界,找到了致富门路。大批外出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回到农村,又使农村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得到提升与优化。三是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如果说农民外出打工增加收入是加法效应,那么回乡创业则是乘法效应。农民工回乡后,一般都是选择开发当地有优势、市场有销路的种植业和规模养殖业,有效地改变了贵州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据罗甸县调查,全县回乡创业的5526人中,有351户成为养殖专业户,有3940人投资种蔬菜、办果园。四是推动了城镇化建设。农民工回乡大都选择在小城镇创业,这就为城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创业者不仅带亲属住进小城镇,还吸引大批的农民到小城镇就业,使小城镇日渐繁荣。
20年来,贵州省坚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探索与实践,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
首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要从农民自身需求出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手段,增加收入是目的。随着制度性障碍的消除,农民的市场意识越来越强,哪里最能体现自身价值,就往哪里转移。尊重农民的选择是做好转移就业工作的基础。
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方式多种多样。外出打工不是转移就业的唯一途径,回乡创业是农民工在长期打工中对资金、技术、管理、信息、理念与资源进行优化组合的行为,是农村劳动力在更高层次的转移就业。外出打工是
回乡创业的基础,回乡创业是外出打工的发展,应将两者统一纳入转移就业的工作范围,给予有力支持。
第三,农民工回乡不等于回家当农民。相当多的农民工回乡后在小城镇买房、开店、建厂、办公司,举家到城镇成为城镇居民。还有不少农民工回乡后发展特色产业,成为种养业专业户,不仅自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还带动大批农民就地转为农业工人。
第四,农民工回乡创业有助于建设和谐新农村。农民工回乡创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地转移就业的机会,不但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而且有助于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夫妻长期分居等问题,促进了农村的和谐发展。
第四篇:加强外出务工技能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特色
加强外出务工技能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特色
威信县扎西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张琦
摘要:农村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民外出务工成为一项较为理想的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外出务工人员技能、打造劳务输出特色,这对于提升外出务工人员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进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扮演好促进者的角色,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建立管理服务体系,打造优质培训平台,优化输出结构,做好法律支持服务。
伴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大量劳动力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其中,一部分人选择进入城市务工,这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的收入,另一方面又可以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对于农村和城市的发展都是有利的。扎西镇2012年底,总人口117707,其中16—45周岁58400人,外出务工人员21912人,外出务工收入占农民家庭纯收入四成以上。但是,农民进城务工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素质和技能已成为大多数务工者外出务工的最大障碍。因此,劳务输出工作要采取多项措施,尽可能地提高外出务工者的技能,积极打造劳务输出特色。其中,从管理服务体系构建、优质培训平台打造、输出结构优 1 [1]
化、法律支持服务体系提供等方面入手成为现实的选择。
一、提高外出务工人员技能的重要性
(一)提升外出务工人员的竞争力
提高外出务工人员技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提升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竞争力。外出务工人员是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的,他们在原来的农业生产中可能是一把好手,但是,要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开始新的工作,这可能就是一个挑战。如果不进行任何的培训,那么,这些人员到城市也可以工作,但是,这些工作一般都是纯体力劳动,比如送桶装水、搬运工、餐馆杂工等,体力耗费大、工作环境不好。而且,从事这些工作很难获得成长和上升的空间。因此,要想帮助务工人员更快地融入城市工作和生活,在外出务工之前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升其工作技能就成为必然的选择。通过完善的培训,务工人员掌握了某一方面的工作技能,到了工作岗位能够很快地适应,他们成长的空间就会变大。这些人也极有可能成为未来返乡进行创业的人员,因此,提高外出务工人员技能非常重要。
(二)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外出务工人员技能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近年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居民占人口比例不断提高。但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很重要,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客观地存在着。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
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任。要提高农民收入,那就得提升农民的技能,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不可能还像原来一样,所有的农村劳动力都投入到农业生产中,都指着农作物来生存。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使这些人进入到城市,填补到那些急需劳动力的岗位。这样,这部分人员就可以获得相对于原来农业劳动要高的收入。而且,相对来讲,进入城市也面临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提升外出务工人员技能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农民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推进城镇化进程
提高外出务工人员技能还可以推进城镇化的进程。近年来,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本身也以飞快地速度发展,近年来更是达到了每年超过10%的速度。那么,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本身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城市公共服务跟不上需求、城市一些产业缺乏劳动力等。对于劳动力匮乏这一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提高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可以填补城市发展急需的岗位的劳动力缺口,推进城镇化的进程。
二、提高外出务工人员技能 打造劳务输出特色的途径
(一)积极搭建服务平台 建立管理服务体系
要提高外出务工人员技能、打造劳务输出特色,首先就要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建立管理服务体系。政府的作用主要
是服务,为外出务工人员管理的各个环节提供好服务。这一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建立好务工人员资源信息平台、建立与市场衔接的需求就业信息平台、大力培育各类劳动中介服务组织和劳动经纪人、建立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要构建外出务工前、外出务工中、外出务工后等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在外出前帮助外出务工人员掌握就业需求情况、在外出务工中帮助务工人员解决碰到的问题、在外出务工归来时也要帮助这些人员解决现实的困难或者提供返乡创业的条件等,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二)加大投入力度 打造优质培训平台
针对扎西镇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和青壮年劳动力多数愿意外出打工的客观实际,把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作为战略性工程来抓,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按照接轨市场、扩大规模,打造品牌、提高质量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政策,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采取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培训、统一组织等措施搭建培训平台,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迫切需要的劳动技能、生产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城市生活常识、择业意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现代农民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三)做好调研 优化输出结构
为切实提高输出外出务工人员整体素质,优化输出结[2]
构,不断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力度。首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为前提。依托县、镇学校等培训基地,采取长期与短期、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等形式,对用工量较大的汽车驾驶、挖掘机驾驶、电子电工维修、钳工、焊工、家政服务、酒店服务、保安等行业开展技能培训,建立技能档案,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受训外出务工人员掌握一技之长闯就业市场。其次,建立健全了“先培训后转移、先培训再上岗”制度,加快外出务工人员由体力型向技能型、智能型转变,保证了外出务工人员到用工单位后能很快胜任岗位工作。
(四)对症下药 做好法律支持服务
外出务工人员因为不懂法律知识,对《劳动合同法》等了解不够,不能很好地进行维权。在碰到问题的时候,要么是自认倒霉,要么就是通过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两种都不是理想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在大力开展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还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采取印发资料、现场培训等形式,对广大务工人员全方位地开展权益保护、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发挥职能部门的组织、宣传、权益维护等优势,为广大外出务工人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保证。
我们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总量不断加大,但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观念不新、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职业技能,务工收
入不高、不稳定等,这些成为困扰着务工人员和劳动力输出地政府的重要问题。而且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城市就业岗位对就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积极提升务工人员技能、打造劳务输出特色成为理想的选择,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完善的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体系、科学的外出务工培训、劳动力输出结构的优化和法律支持服务体系的完善来做支撑。因此,这需要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也需要社会各界,包括培训机构、务工者本人等多方面的配合。
参考文献:
[1] 吕丽霞.素质和技能成为外出务工者的最大障碍
[2] 余慧英.南城县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对策研究
第五篇:发展劳务输出__壮大劳务经济
发展劳务输出壮大劳务经济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海兴县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东临渤海,南界山东。由于建县晚,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发展缓慢,目前仍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辖七个乡镇,两个农场,总人口22万,农村剩余劳动力8万人。为加快富民强县步伐,2003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劳务输出工作力度,输出数量逐年增加,输出质量逐步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劳务经济成效显著。目前,我县与天津、北京、上海、青岛、大连等大中城市100余家用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先后有组织输出劳务工人5万人,现仍在岗人员3.6万人,我县年劳务收入逾2亿元,农民收入及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0年以来,海兴县创新了劳务派遣模式,全方位保障了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为县引税750万元。通过劳务合作,成功引进了投资2000万元的外资项目----进兴(沧州)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几年来,先后被省、市劳动部门评为“流动就业先进单位”、“劳动力市场建设先进单位”、“就业服务先进单位”;2005年以来连续两次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农村就业示范县”;2006年被省政府授予“劳务输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海兴县劳务经济发展到今天,坚持的是科学发展观,讲的是诚信,靠的是“订单式培训、有组织输出、劳务派遣管理、品牌化全程服务”一条龙“海兴模式”,看到的是广大农民不断走上致富路。
一、政府因势利导,为农民外出“淘金”奠定基础
在没有外出流动的准备,没有外出经验,外出的预期成本和预期收入不可预测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农民都不敢贸然独自外出。为
1引导人们放下思想包袱,改变农民“宁在家受穷,不出外打工”的旧观念,海兴县通过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大幅标语等形式,大造劳务输出声势,同时组织乡镇长、各行政村村长去输入地与工人共同体验生活。在县电视台开设“就业金桥”栏目,每天分三个时段循环播放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故事、创业英雄、农民工维权等内容。每年都要召开优秀农民工表彰大会,对在外工作表现突出的进行表彰,对其外出打工家庭发生的变化制作成光盘,在电视台连续播放。政府的推动、舆论的宣导、政策的支持,减轻了人们的顾虑,“在家呆着半年闲,不如出外挣大钱”已经成为海兴县广大农民的共识。
为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领导,海兴县成立了由政府县长担任组长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县实际,确立了“以劳务输出为突破口,立足本县劳动力资源优势,依托京、津、港和环渤海经济区,通过加强劳务交流与协作,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发展劳务经济,实现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并将劳务输出确定为海兴县“三业富民”重要战略之一。
为加快劳务输出步伐,海兴县整合了县、乡、村三级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县就业服务局投资120万元,建起了800平方米的人力资源市场,全部更新了办公桌椅,添臵了微机、打印机、复印机、空调机、饮水机、数码相机、数字摄像机、触摸屏以及电子显示屏等现代化办公设施,优化了办公环境;成立了劳务输出信息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劳务输出信息的采集、劳动力资源的培训与整合、输出与后期服务;全县七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就业服务站,配合县劳务输出信息服务中心开展劳务输出工作;全县197个行政村确定了394个信息员,建立了信息员队伍,从而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就业
服务网络。
二、部门创建“海兴模式”,开辟农民工“安全务工通道” 农民的观念转变了,就业服务体系建好了,怎样提高农民的技能,怎样为农民找到薪资高、待遇好的企业,怎样为他们服好务、维好权是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关键。就业服务局一班人几经探索,创建了“订单式培训、有组织输出、劳务派遣管理、品牌化全程服务”一条龙“海兴模式”。“海兴模式”实施以来,海兴县外出农民工人人都有劳动合同,人人都有社会保险,多年来无一例工资拖欠事件发生。
订单式培训。为提高农民工的技能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就业服务局按照市场需求,在农民外出打工前开展“订单式”培训。开设了电子电工、计算机、电焊工等专业,每年培训2000人以上。培训工作的实施,贯彻落实了“劳务输出激活就业培训,就业培训促进劳务输出”的指导思想。一是通过培训,务工人员业务技能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得到了提高,用工企业的满意率上升,“海兴劳务”的美誉度提升。2003年在天津开发区组织80家用工企业对各用工基地的调查评比中,海兴县劳务基地排名第一,被评为“优秀劳务基地”。二是务工人员的工资得到了提高,本来能挣到六、七百元,经过培训后,就能拿到上千元。2003年至今,我县为天津中集北洋集装箱有限公司培训并输送了近1000余名电焊工,每月的工资总额高达300多万,平均每人的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三是带动了技工学校的发展。在我市大部分县级劳动技工学校普遍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我县技校与劳务输出工作相得益彰,办得红红火火。
有组织输出。为确保农民工找到薪资高、待遇好的企业,就业服务局从选择用工企业、组织面试、体检到护送员工进厂一包到底。
接到用工“订单”后,就业服务局要对用工单位的厂址厂貌、经济效益、食宿环境、薪资待遇和劳保福利等进行全面考察,选择信誉高、用工规范的企业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在协议中重点标明工资、保险、福利待遇等具体事项,坚持把好“进入关”。面试合格后,无论人多人少,无论距离远近,无论刮风下雨,就业服务局坚持派专人把务工人员送达用工企业,妥善安排好食宿,协助办理好相关证件。务工人员经企业培训上岗适应环境后,送工人员方能返回。
劳务派遣管理。为进一步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海兴县自2000年率先探索劳务派遣管理模式。劳务人员进厂后,海兴县劳务输出信息服务中心与劳务人员签定劳动合同,为劳务人员投缴各项社会保险。劳务派遣工作人员每月定期组织召开员工座谈会,了解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及时为员工发放工资;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及时处理员工在厂发生的工伤或意外事故。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县劳务派遣工作突飞猛进,派遣企业逐渐增加,派遣人员日益增多,劳务税金逐年上升。截至目前,共与42家用工企业建立了劳务派遣关系,代理劳务人员5068人,累计为我县引税750万元。
品牌化全程服务。一是“跟踪服务包干制”。为使用工企业、务工人员双方满意,就业服务局内部规定:谁输送出去的工人谁负责,月月联系企业,季季回访员工,确保员工稳定率95%以上。二是开设服务热线。就业服务局为用工企业和外出务工人员开设了“24小时服务热线”,并承诺:外出务工人员若出现工伤、意外事故等紧急情况,无论白天黑夜,就业局人员三小时内必须赶到现场。三是春节期间接送员工返乡。为使外出务工人员按时、顺利返乡,每年春节,就业服务局从腊月二十二开始一直到大年三十,我们都要派专人专车将他们接回,大年初三再把他们送到用工企业。四是成立
维权中心。随着务工人员的增多和形势的发展,务工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海兴县就业服务局与县检察院联合成立了海兴县外出农民工维权中心。务工人员上岗前,维权中心要开展遵纪守法、农民工维权等内容的培训。务工人员上岗后,维权中心跟踪服务到厂,免费提供维权咨询服务。几年来,共上维权课35次,培训人员9000余人。
三、诚信合作引得凤来仪
天津进业轻工制品有限公司是加拿大独资企业。2002年,海兴县就业服务局向该公司输送劳务人员26人。合作过程中,就业服务局的优质服务和海兴籍员工的高素质给公司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天津进业公司逐步中断了与其它几家劳务公司的合作关系,海兴成为该公司唯一一家劳务人员输送单位。2003年,公司的海兴籍劳务人员就由20多人增加至500余人。根据这一情况,就业服务局积极向公司宣传海兴县委、政府土地、金融、税收、劳动力资源优惠政策。2003年11月,该公司投资1000万元在海兴县城兴建了兴业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专门为天津公司生产产品配件。该企业落户后,就业服务局一班人视客户为上帝,竭诚搞好服务,该公司从租赁厂房到办理营业执照,他们都亲自做好全方位服务。2006年该公司再次投资90万美金,征用土地60亩,建设厂房3000平方米,注册了加拿大独资企业进兴(沧州)轻工制品有限公司。目前,已安排就业人员400余人,127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四、转变思路,实现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
金融危机以来,通过实行“一条龙”式全程服务,海兴籍务工人员的返乡率远远低于其他地区的返乡人数。但是09年以来,随着经济形式的回暖,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招工难”、“民工荒”现
象。由于县内人力资源缺乏,为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积极改变工作思路,向省外拓展人力资源基地。一方面,我们积极联系县外、省外当地劳动部门,加强合作;另一方面,积极与省外大、中专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用工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截至目前,我们通过山东德州市三合人力资源、为天津罗姆半导体、三星移动公司输送人员265人,通过内蒙古新时代职业中专、邯郸政法学校等院校向天津津亚电子、金桥焊材等公司输送人员426人。
回顾近年来的劳务输出历程,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促进农民观念的转变,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帮助农民增收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工作正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难度加大;中介市场日趋混乱、竞争加剧;随着金融危机回暖,各地不同程度出现了“招工难”、“民工荒”现象。针对人力资源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今后将与相关企业进一步加强联系,密切合作,积极开拓人力资源新领域,下大力度抓好人力资源的储备,坚持做到多样化培训、多样化输出。通过规范运作,诚信服务,与用工企业探讨劳务合作新模式,保证员工“招得到、干得好、留得住”,实现人力资源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我们将始终如一地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农民工和新成长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捕捉好的用工信息,做大做强劳务输出工作,壮大劳务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0一0年四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