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输出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2 22:3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劳务输出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劳务输出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劳务输出的调查与思考

劳务输出的调查与思考

发展劳务输出,是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实现农村劳动力区外就业的重要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劳务输出在规模和效益上都有了比较大的突破。为进一步掌握**区劳务输出的现状,我们对**区劳务输出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一、近年

来劳务输出工作的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区把劳务输出作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战略举措来抓,以加强宣传转变群众思想观念,以拓展基地扩大劳务输出规模,以强化培训提高劳务人员素质,以优化服务维护务工人员利益,使**区劳务输出逐步由无序向有序、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零散向有组织输出转变,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升。

1、坚持不懈抓引导,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针对群众存在的人均耕地相对较多,“不愿”走出去;长期封闭生产,“不敢”走出去的现实,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强化引导作为打开劳务输出新局面的突破口,多措并举,常抓不懈,极大地调动了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一方面,狠抓宣传引导。把农业发展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中央和省、市加强劳务输出的精神,以及区里发展劳务经济的思路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群众中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引导群众克服封闭保守的思想,树立开放开发意识;克服安于现状的思想,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克服“死守一方、死守一业、死守一家”的思想,树立外出创业意识,有效解决了群众的思想障碍,依靠劳务增收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另一方面,狠抓典型引导。每年都树立一批劳务输出的先进典型,请他们在经济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到群众中间现身说法,给群众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让群众跟着学、比着干,有力地带动了**区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和典型引导,在广大农村形成了“一个劳力在家种田、一个劳力外出挣钱”的输出思路,实现了户户有人搞劳务的目标。特别是农村妇女对外出务工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很多女性都在外出务工,极大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状况。

2、广泛联系建基地,建立劳务输出网络。把建立稳固的劳务基地作为推进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每年都组织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开展1-2次劳务基地考察活动,了解各地劳务用工情况,论证建立劳务基地的可行性,签订劳务用工合同,组织输出劳务人员,使**区的劳务基地不断巩固,不断拓展。目前,**区的(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务工人员遍布全国各地。

3、拓宽渠道扩规模,实现了由小群体向大规模的转变。各乡镇积极组织人员外出,寻求用工信息,鉴定用工协议,拓展劳务基地,联系输出人数占到总人数的30%。在21个乡镇成立劳务输出转移基地,依托村经济联合社和劳务能人成立村级劳务输出组织180多个,有效地发挥了组织作用,成批量、规模化、有组织输出比例提高到了45%。还发动600多名长期在外务工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劳务能人,联系用工,传递信息,每年带领亲戚友朋和左邻右舍的富余劳动力输出近2万人次。

4、创新思路搞服务,打造了劳务经济迅速壮大的发展平台。把指导劳务输出工作的重点放在切实搞好服务上,促进了劳务经济的健康发展。强化教育培训,依托区职教中心和各乡镇农广校,以农业技术、裁剪缝纫、面点制作等实用技术为重点,举办各类长期和短期培训班,使劳动力接受了1-2次技术培训和教育,4万农民掌握了一技之长,一些接受过培训教育的务工者凭借自己娴熟的技能和出色的管理经验成了企业的业务骨干,有200多人还走上管理岗位,成为企业的中上层领导,从一个打工者成长为的管理者。狠抓信息服务,在各大劳务基地和劳务市场建立了劳务信息采集点,定期向各乡镇和村组发布各地用工信息,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劳务动态和用工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服务。强化跟踪服务,设立了劳务热线电话,并经常与各劳务基地联系,敦促和监督用工单位履行劳动合同,协调解决了大量拖欠民工工资等突出问题,维护了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总结近年来的劳务工作,主要有这样几条成功经验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借鉴:一是不断促进思想认识向更深层次迈进是发展劳务经济的关键。二是不断推动劳动力素质向更高水平发展是提升劳务经济效益和质量的突破口。三是不断强化政府的引导和服务是劳务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四是不断提高社会组织化水平是实现劳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五是不断做大做强专业化劳务品牌是提高劳务经济市场

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民受教育程度总体水平不高,科学文化素质明显偏低。**区农村劳动人口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只占1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5%,小学以下的占40%。另外,在全部劳动力中,受过培训有一技之长的只占14%,农村成人职业技能教育十分薄弱。这就造成农村外出打工人员从事劳动密

集型劳务的比重大,技术密集型劳务的比重小;在从事服务性劳务中,主要集中在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方面的多,而从事对农村工农业产品的采购、贩运、销售等生产性服务的少。因此,本县外出打工人员与掌握一定技术技能的外县区民工相比,就业机会少,劳动环境差,工资待遇低。

2、劳务技术含量低,择业机会少。由于受传统生产方式影响,农民以粮为本的观念根深蒂固,粮食生产以外的劳动技能低下,以从事简单的生产性劳务为主,胜任不了技术较高的生产性劳务。外出劳动力大多集中在建筑业、服务业以及技术含量较低的加工业等产业,基本上是靠出卖体力而获取就业机会。在**区转移劳动力中,80%以上从事纯体力劳动。

3、社会保障体系功能弱。一是缺少必要的生产安全保障。一些在建筑、运输、化工、采掘等单位打工的民工,不能及时得到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及保护用品,使民工生产安全得不到保障。二是子女就学问题。一些常年在外地务工的农民,其子女上学非常困难,需要交一些赞助费或高价学费才能入学,一些交不起高价学费的民工子女只有在家上学,造成了很多的“留守孩子”,很多“留守孩子”因父母不在身边,造成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孩子需要更多的关注。

三、今后搞好劳务输出工作的对策措施

当前,随着国际贸易、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内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使得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对产业技术工人,特别是廉价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为一部分农民走出农村、入住城市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农民适应市场要求,发展劳务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劳动力需求市场。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劳动力相对过剩的欠发达地区来讲,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机遇,下大决心,抓好劳务输出工作。

1、加强宣传引导,靠舆论“牵动”劳务输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和农闲、赶集等时机,深入乡村,大力宣传劳务输出的形势和意义。在民工返乡过节之机,组织召开民工座谈会,了解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带动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抓好劳务输出成果和典型的宣传,树立一批通过外出打工先富起来的能人典型,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到村到组巡回报告、现身说法,用典型给群众算经济帐和长远帐,解除群众后顾之忧。通过全方位、强有力的宣传攻势,促使农民陈旧的就业观念和择业观念得到进一步改变,在**区范围内营造一种务工光荣、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为劳动力双向转移开发推波助澜。

2、整合资源优势,靠培训“推动”劳务输出。坚持“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带培训”的原则,着力提高劳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操作技能,使劳务人员输得出、站得住、能致富。一是整合培训资源。今后,要充分发挥区职业培训中心的职能作用,对农村青壮年劳力,特别是初、高中落榜生进行专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并充分发挥乡镇农广校的作用,开展多层次的培训活动,扩大培训覆盖面。二是整合市场资源。积极与用工单位联系,开展“订单培训”,根据用工单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劳务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三是整合投入资源。采取群众受益、政府买单的投入办法,加大政府投入,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3、加大培养力度,靠能人“带动”劳务输出。把打工能人培养作为“双培双带”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有计划地确定一批素质较好、头脑灵活的打工者到经济发达地区经风雨,见世面,增长组织才能和领导才干,使其成长为劳务经济的带头人。对现在已经有一定影响的劳务能人,从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给予扶持,促其尽快发展壮大。把那些有政治头脑、有组织能力、有社会影响、有突出贡献的劳务能人吸收到党团组织中来,选拔他们担任村干部和协会会长,使他们真正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领头雁。同时,注意发现总结典型,建立激励机制,对劳务输出能人进行表彰奖励,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并继续利用劳务能人形成的影响力,发挥中介作用,传递信息,联系用工,带领更多剩余劳动力输出。

4、注重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在对劳动力对外输出的同时,也要注重当地对劳动力的需求,积极与当地用工单位联系,开展“订单培训”,根据用工单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劳务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使他们不出家门,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第二篇: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农民增收难一直是困扰各级政府的难题。岚皋是国家级贫困县,土地贫瘠,工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途径十分有限。近年来,该县充分开发剩余劳动力资源,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2004年输出劳动力3.2万人,实现劳务综合收入1.3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97%,人均劳务收入505元。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收入来源。

发展现状

总体规模。全县总人口17.2万人,农村劳动力7.43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为49.7%。至2005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3.68万人,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49.5%,其中男性占65.6%。

职业分布。外出务工人员从事职业主要以简单和重复劳动为主,采掘业比重最高,达54.5%;其次是服务业,所占比重为17.44%;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分别占14.25%和14.16%。采掘、服务、制造三个行业共占外出务工总数的85.84%。

工作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裙带性。多数务工人员的流动是经过亲朋好友的介绍或引路而实现,通过政府和社会职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输出的人数只有8.73%;二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性。劳务人员虽然遍及全国各地,但是相对集中在江苏、山西、河南、上海、广东、北京等地区,占到外出总数的80.67%。

收入情况。岚皋目前外出务工人员中,由于受文化素质、工种技术熟练程度等因素限制,务工收入整体偏低。年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占41.31%;年收入在6000元至1万元的占40.06%;在1万元以上的占16.66%;年收入在5万以上占1.97%。

现实效果

扩大就业,稳定大局。岚皋人多地贫,全县目前有耕地面积40.5万亩,加上近年来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劳动力大量剩余,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确保富余劳动力充分实现就业,不仅事关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且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至2005年上半年,全县输出人员3.68万人,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49.5%,有效缓解了该县的就业压力,有利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提高素质,增长见识。从总体上说,岚皋县外出务工者因受思想观念、经济条件和教育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具有初中及小学受教育程度人口共计达到83.83%,整体素质明显偏低,尤其是具有“一技之长”者为数甚少,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而通过劳务输出后,生活环境的变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他们必须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以增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市场竞争的能力。

加强沟通,增进交流。岚皋县外出务工者相对集中于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他们的流动为岚皋县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沟通与交流架起了桥梁,大大缩短了相互之间的空间距离。大量的信息返流,既让农村里的人们看到了经济发达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从而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就业观念和市场理念,也为扩大劳务输出渠道,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增加收入,促进发展。劳务输出成为岚皋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型产业”。2005年劳务总收入可望突破1.8亿元,劳务输出给广大农村家庭增加了经济效益,部分资金返流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一些乡村农民通过劳务输出致富后,在集镇新村建房,或县城开发区购置商品住宅房从事第三产业,促进了人口集聚,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

矛盾与问题

劳务经济在带回大量信息、技术、资金的同时,一些束缚劳动力输出的因素也正在制约其良性发展。主要表现为:

“留守”人员问题多,呈“顾虑”型。该县外出务工人员以中青年和男性为主,年龄在16~40岁的人数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78.1%,在家的以老人、妇女和儿童居多,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家庭人员整体外出较多,老人赡养在法律执行上存在问题,务工家庭矛盾日益突出,打工者与配偶之间的离婚率高,孩子无人带,对子女教育影响较大。

素质低下,呈“低能型”。该县外出务工者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的比例只占13.18%,67%的外出务工者除一身力气外,没有一技之长。

权益保护难,呈“受害型”。该县85%外出打工人员从事的是脏、险、苦、累的体力劳动,权益保护的基础性难度很大。同时,维权意识不高、法律意识淡薄,85%以上的务工者无任何保险,签定劳动安全责任合同的不足10%。输出无序,呈“松散型”。到2004年,只有8.73%的农民工是靠政府和中介组织转移的,其余的劳动力转移均属于亲朋帮带或自发性转移,合法权益很难保障。

资金再利用少,呈“闲置型”。该县82%的外出打工人员收入都寄或带回家,但收入主要用于储蓄备用、建房造屋、高档消费和子女教育等方面,再投入、再生产和用于创业发展的比重只有20%左右,大量返流闲置资金可利用的潜力巨大。

对策及建议

在当前形势下,分析现状,解决问题,努力思考以劳务经济富县强民战略的对策,是摆在全县各级各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营造环境。为保证务工人员在外安心工作,在务工家庭的农业生产方面,应充分发挥村组作用,采取联户方式,组成生产互助小组,集中管理,统筹安排,实现技术和劳动力资源共享,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搞好务工家庭农业生产,避免外得内失。一方面要认真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充分尊重支持外出务工农民转包、转让、租赁、托管土地的权利,鼓励扶持能人大户承包,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特别是妇联、工会的作用,建立健全“留守人员”思想教育机制和管理体系,抽调干部和村组能人挂钩帮扶,切实为留守人员办实事,解难事。建立社会、学校、家庭的三结合教育体系和务工子女帮扶制度,动态管理,保证健康成长。要把因务工身亡者的困难家属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解决生老病死问题。另外,要建立劳务输出“绿色通道”,进一步规范劳动力转移就业证卡、暂住证、婚育证等的办理,严禁搭车收费、乱收费和拖延办理。尽快形成“你输出我铺路、你就业我服务、你有困难我帮助”的农民转移就业的良好氛围。

提升素质。该县外出务工人员已达可外出劳动力总数的80%以上,外出务工人员增加空间十分有限,靠外出人员的增加来提高劳务收入已经不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因此,努力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技能,挖掘潜力,提高报酬,是继续保持务工经济稳步增长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首先必须从长远入手,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向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融技能、技术教育于义务教育中,要更加重视每年初高中毕业生等新增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并推荐就业,实行技术资格认证制度,促进劳动力培训工作良性循环,切实提高综合素质。其次,应整合培训资源,充分挖掘潜力,抓紧国家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契机,加大争取力度,努力构建教育部门职业学校、农业部门农广学校、劳动部门培训中心“三位一体”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格局。同时,应把各乡镇的农业专干、成人教育专干引进相应的人才资源,制定培训计划,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加强《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知识的培训,强化专业技能、适应能力的提高。另外,积极引导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农民工培训领域,多渠道搞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做到岗前培训、合格发证、带证转移、持证上岗,努力实现体力型向技能型、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

全程管理。要按照“加强县级,完善乡镇,健全村组”的思路,真正建立起功能齐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劳务输出网络体系。切实重视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组织建设,配备相应的主管领导和专职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专项长期负责劳务输出工作。在广东、山西、江苏等劳务输出相对集中的大中城市要设立办事机构,及时、稳妥地处理务工人员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并定期与当地政府沟通信息,交流情况,加强协作,做好务工人员的统筹管理。同时,夯实相关部门单位劳务经济目标责任制及年终考核考评办法,确保用工信息的采集发布、务工人员的组织培训和在外合法权益的保障等都有部门负责,实现劳动力转移的全程服务。积极为农民就业搭建信息平台,提供支持,努力构建“规模输出、板块运作、动态管理、整体优化”的输出格局。实施“回引”。该县近几年每年有3万多人外出务工,除去各种消费支出,按人均4000元计算,收入超过1亿多元。因此,在县域经济发展成本匮乏的机遇期,要切实重视务工资本的积累、引导和利用,减少农民工无关紧要的侈奢品消费,改变农民的消费观。放开、放宽、放活资金返流的创业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全面实行“招内商”,鼓励返流技术、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发特色资源和产业后续营销,支持回乡办厂、办龙头企业,甚至可引导其进入县内亏损企业改制,入股入技术,达到企业复产达效,返流资金增殖壮大,促进本地产业上规模、增效益,实现人才回流的二次创业和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健全机制。目前,虽然该县在劳务输出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但管理体制不适应、运行机制不灵活已成为影响劳务输出整体优化的重要制约因素。根据当前劳务经济发展需求,应及时成立主管全县劳务输转和就业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强化职能,充实人员,健全网络,完善制度,真正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同时,在理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要建立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机制。要实行角色多元化,功能复合化,官民一体化,运行高效化,扎扎实实地把劳务输出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第三篇:关于劳务输出对新农村建设负面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劳务输出对新农村建设负面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劳务输出对新农村建设负面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四川省南部县委党校课题组

内容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不仅是现代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劳务输出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劳动力输出过量,造成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流失,给劳务输出地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制约了建设新农村的进程,各级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农村劳动力的有序适度流动。

关键词:劳务输出

负面影响

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体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大量外出打工,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素质、增加了收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大批青壮农民外出务工,“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又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全面、认真研究过量劳务输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这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重新审视劳务输出工作,控制劳务输出规模,努力提升劳务输出质量,做到本地用人不紧张、外出人员有保障。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的现状及特点

南部县位于川东北丘陵地区,为国家级贫困农业大县。劳务输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课题组深入该县10个乡镇、20个村,对乡镇、村社100多名干部和500多户村民进行了走访和问卷,发出问卷650份,收回646份。邀请县委政府领导4人,分管农业、劳务输出的部门领导15人座谈。并认真借鉴了2007年县统计局连续5年对本县8个片区200户农村住户的跟踪调查资料。

(一)劳动力输出现状

南部县幅员面积2235平方公里,辖72个乡镇、1053个行政村,总人口125.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7.85万人。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85万,其中18岁至65岁劳动力为72.2万。1995年至2007年,该县劳务输出从21.4万上升到了42.5万。2004年后,一直稳定在42万人左右。近4年来,南部县劳务收入稳定在21亿元以上,约占全县经济总量的42%、农村经济总量的53%。

(二)劳动力输出的特点

1、劳动力本地转移少,到外地务工多

从南部县整体经济发展来看,第一产业是该县的支柱产业,第二、第三产业比较落后。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也非常有限。乡镇企业大批倒闭,荡然无存,县内工业企业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而且工资待遇普遍较低。相反,沿海、沿边地区和大城市的工业发达,用工需求量大,工资待遇较高,因此,农村劳动力多愿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据统计,转移到县外务工的,占外出务工总数的94%,在县内乡外务工的占6%;到东部地区务工的占67.45%,到西部地区务工的占到25.49%,到中部地区务工的占2.45%。

2、男性比重高,女性比重低

据调查,劳务输出中男性约占65%,女性约34%左右。男性在需要强体力和技能的行业占据着决定性的优势,如建筑、采矿、交通运输、汽配修理和邮电通讯等行业,女性在商业、饮食业和工业占有相对较大的份额。

3、中青年比重高,老年人比重低 调查显示,在外出务工劳动力中,18-20岁的占7.1%,21-40岁的占66.1%,41-50岁的占25.2%,50岁以上的占1.6%。40岁以下的占70.2%,40岁以上的占26.8%。

4、外出务工周期长,回家时间少

上世纪80、90年代,农民工外出挣钱的同时,多不愿抛弃家庭承包土地,农忙时回家种地、收割,春节与家人团聚,农民工季节性返家较多。2003年后,有规律、季节性返家的农民工越来越少。有的农民工一出去就是数年,抛家弃子多年未归。

5、政府组织性差,劳务输出盲目流动性大

据统计,2007年通过政府有组织方式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占4.79%,通过中介组织介绍外出的占20.55%,而以自发方式或通过亲戚介绍外出的占74.66%。这样,一次性找到工作的农民工非常少,农民工的务工成本较大。

6、农民工学历、技能与收入成正比,与劳动强度成反比

据县统计局长期跟踪调查,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小学学历和文盲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17.80%,初中学历占61.29%;高中以上学历占19.50%。这种状况决定了大多数低技能劳动力只能从事重体力、低安全性的苦活、脏活,如建筑、矿工、鞋匠、清洁工及灰色服务等行业,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月工资一般700-1000元左右。而从事技术含量高的,如模具编程、造型行业、设计规划及管理,工资少则两三千元,多则四五千元,但从事这类工种的只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1.61%。

二、劳务输出对新农村建设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随着劳务输出产业的做大做强,大量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脱离农业,致使农村劳动力结构严重畸形。过量的劳务输出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负面问题凸显。

(一)对农村生产发展的影响 1.农村产业调整难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农业生产排斥对农用机械的使用,导致农业生产规模小;较低的商品率和劳动边际产出率,使得农民缺少足够的生产剩余进行资本和技术投入;农民与市场对接错位,农产品的商品转化难,效益差,农民产业调整的积极性常常受挫,农业产业化发展受到严重影响。2003年以来,南部县地膜花生产业带、脆香甜产业带、龙竹产业带规划都因劳动力不足而先后流产。2.农业科技运用能力差

据调查,我县留守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9.5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6.2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7.99 %,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37%。留守农民文化素质低,接受、运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比较难。据南部县科技局统计,该县每年农业科技转化率和运用率不足20%。传统的“人畜并用”耕作模式成为农业生产的常态。农业生产逐步由精细化趋于粗放化。3.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一是留守老人和妇女从事农耕往往力不从心,在保证一家人基本口粮的情况下,耕种常限于良田沃地或离住宅近的土地,而对相对贫瘠的耕地和离住宅较远的田地弃而不耕。二是有的农户在耕作方式上变双季为单季,造成季节性撂荒。三是有的农户举家外出,无人照顾承包土地,造成土地荒芜。四是农业税取消后,农民依赖土地生存有所降低,有的外出务工农户自己不想种,也不愿让别人种。据统计,2007年南部县可耕地面积54752公顷,其中耕地撂荒1642.6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3%。

4.制约了对农村基础设施改造、修建

该县共有水库109座,病险水库73座,塘、堰 4597处,出现病险3300多处。按规划截止2008年全县应修建、改造村道公路2500公里,到目前有1000公里还未动工。应改造中低产田31.5万亩、旱地52万亩,到课题组调查结束时还有田18万亩、地37万亩未改造。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投入不足,资金缺口大。一些村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让村民投工投劳,绝大多数村民非常理解和支持,显示出了较高的建设热情,但出工的多为老人和妇女,面对这些高强度的体力活,心有余而力不足,改造、修建工程进展十分不顺。

(二)对农村居民生活的影响

1.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差 大量青壮劳动力长年外出打工,造成家庭生活分裂,导致支撑社会行为和道德规范的家庭基础塌陷,出现所谓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现象。留守老人不仅要完成全家承包田地的耕种任务,还要承担起隔代抚育后代的重任。留守老人既要“磨皮”,还要“磨心”,心力交瘁。留守老人尽管有儿有女,但子女打电话问候小孩的多,关心老人的少,老人成了事实上的孤家寡人。过去由男劳动力承担的重体力活现在也落在了留守妇女身上,负担沉重,生活艰难。孩子与父母长期时空分离,学习生活被迫自立,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宝贝”,又是现实中的“弃儿”。留守儿童得到父母关爱的少,新一代的农村儿童深受其苦。2.农民工伤残多

有的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作环境恶劣、自身又缺乏安全知识,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农民工伤残后,让家庭失去了重要的经济支撑,不少家庭因此陷入了经济困境,成了农村新的弱势群体。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2006年全县因外出打工造成死亡和工伤事故有600多起,600多家庭近1万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被打乱。安全事故造成伤害的农民工,索赔艰难,不少人就走了上访之路,增添了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3、婚姻家庭不稳定

由于家庭经济压力大,不少人农民被迫外出务工,夫妻长时间分居,情感疏远了,离婚案件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全县农村登记离婚117例,2005年全县农村登记离婚猛增到617例,平均每年以39.5%的速度增长。调查发现,在留守妇女中,40%的青年妇女受到过性骚扰,对留守妇女带来极大伤害。

(三)对农村社会管理的影响 1.计划生育管理难度增大

一是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待完善的情况下,养儿防老的思想在农民中根深蒂固,有的农民为了逃避计生部门的管理,便以外出打工为名,恶意超生。二是有的农民工在外打工期间,非法同居,未婚先孕增多。三是有的外出经商、打工发了财的农民财大气粗,对征收社会抚养费无所谓,超生比较普遍。四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大背景下,计生管理部门对超生人群除了征收社会抚养费外,难以采取其它强制措施,有的人便以为政府为计划外生育开了绿灯,计划外生育呈现出新的高潮。据统计,我县2006计划外出生396人,其中外出人员超生318人,占总超生数的80%。2.农村土地流转矛盾时有发生

农村劳动力的输出使土地流转变成了现实,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打下了基础。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因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也给土地流转带来了矛盾。一是有的农民外出务工后,既无家人耕种,也未转让他人代耕,有的村委会便把这些撂荒的土地转包给了其他村民。但随着免交农业税和实行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的实施,不少农民工又看到了种地的希望,返乡要求耕种自己的承包地。二是按法律规定,代耕超过一年的,实行租赁、转包的都必须签订书面合同,但有的农户习惯于口头约定,对双方的责、权、利约定不明,一方反悔极易产生矛盾。三是有的农户对土地的预期增值把握不准,随着承包地市场价值增高,感到吃了亏,随意撕毁合同,造成矛盾。四是法律规定土地流转时,承包方必须向发包方申请备案,但有的村民没有履行这一程序。矛盾发生后又常常找村委会的麻烦,上访告状,干群关系紧张。

3.农村社会治安堪忧

一是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后,农村“十室九空”,为盗贼提供了可乘之机。二是有的留守老人、妇女自我防范意识差,被骗钱、骗色案件时有发生。三是留守人员文化素质低、法律意识弱,黄、赌、毒逐渐向农村侵蚀,有的村民不仅不举报,反而主动为此类活动提供场所。四是一些留守学生为了寻找关爱,在学校“拉邦结派”;崇尚武力,欺负弱小;沉迷网络,迷恋色情,陷入早恋,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构成较大危害。2005年以来,我县受到治安处罚和追究刑事责任的中小学生79人,其中留守学生58人,占73.4%。问卷中“您对本村及周边环境的社会治安如何评价”,62%的村民选择了“差”或“较差”,30%的村民选择了“一般”,只有8%的农户选择了“较好”。

(四)对村级组织建设的影响 1.制约了村党组织建设

一是外出打工的党员越来越多,村支部难以正常开展组织活动。据调查,2000年以来,全县1053个村支部中,全体党员都参加的组织活动,一次都没有。二是流出地党组织由于人力、精力、能力等诸多方面的限制,主动与流动党员交流少,主动对流动党员教育少,有的甚至不闻不问。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和单位建立党组织和把流动党员明确划归流入地一个党组织管理的工作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因此,不少农村流动党员游离于组织管理之外。三是留守的优秀青年非常少,有的村支部书记又担心在流动“能人”中发展党员会对自己的“位子”构成威胁,因此,多年来农村新党员的发展滞后,农村党员队伍老化问题严重。据组织部统计,全县农村党员31000多人,近10年吸收的新党员不足9000人。1998年至2004年未发展一名新党员的村支部全县共计10多个。四是农村贫困党员多,党员的示范作用差,“双带”能力不强,支部的凝聚力减弱。

2、村组织后备干部奇缺 农村中青年人才大量流失,造成农村后备干部奇缺。村干部只有330元的工资待遇对外出务工人员又没有吸引力。2007年底换届时,全县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为52.4岁。从去年开始,县委组织部抽调大批机关、乡镇干部到村任职,加强了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培养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干部紧缺的矛盾,但未从根本解决村级后备干部奇缺的问题。

(五)对农村文化教育的影响 1.“读书无用”重新抬头

在农村,一些文盲或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打工人员获得了比种地更多的经济收益,盖房子、买家电、骑摩托、用手机、娶媳妇等等,他们成了村里最先富裕的群体。近些年来教育花费又居高不下,许多大中专毕业生花费了家里大量的金钱,到毕业时却找不到工作,导致“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地方蔓延。适龄青少年退学、辍学等现象比较严重。尽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加大普九宣传教育,但未能从根本上消除新“读书无用”对义务教育的冲击。

2.宗教信仰活动日盛

据宗教局统计,全县依法修建宗教寺庙27个,非法修建300多个,农村宗教信徒10多万人。宗教信仰对农村主流文化带来了严重冲击。究其原因,一是不少留守老人把儿女养大后,还要继续替外出打工的子女种庄稼、带小孩,认为自己的命不好,信教以求自慰。二是有的老人难与子女交流,精神空虚,不得不寄托于宗教。三是不少外出经商、打工人员把自己在经济上的成功归功于神灵的庇佑,回家祈神还愿的多。四是一些地方政府、村级组织长期以经济工作为重点,对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关心较少。

3、迷信活动猖獗

在农村,过去求神治病、婚嫁算命、看风水建房造坟的多,而现在因打工、经商、当兵、求职、升学而打卦抽签、析梦测字非常普遍。

三、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抓手。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参与的程度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的程度是决定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有足够数量的劳动力投入,特别是大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青壮劳动力积极践行,这是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重要保证。毫不讳言,目前农村劳动力的过量输出,大量农村优秀青壮劳动力的流失,使得“三农”问题更加突出,新农村建设也受到严重影响。采取积极措施确保新农村建设必需的劳动力已迫在眉睫。

(一)转变干部认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适度流动 随着农业比较效益日益低下问题越来越明显,农民外出打工成了潮流。由于劳务输出地往往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农耕自然条件又比较差,农业产业调整见效又慢,基层干部便把眼光投向了成本低、见效快的劳务输出,许多地方政府将劳务输出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劳务输出规模越来越大,不少地方转移出去的已不仅仅是剩余劳动力,连主要劳动力都输出去了,农村的优秀人才流失贻尽。

过量青壮劳动力的流失,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妇女化现象严重,消极作用日益凸显。一些地方劳动力过量输出,又不及时回流,在没有外来劳动力补充时,输出地农村劳动力就越来越少,人地配置失效。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在对待农村劳动力输出问题上要有科学的态度,既要看到劳务输出的积极效果,也不能对其负面影响视而不见。在劳务输出问题上应当积极,但不能着急,对农业劳动力不能掠夺性输出,要做到科学规划,有序、适度流动。劳务输出地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一要准确掌握本地农村劳动力情况。迅速建立农村人力资源信息库,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建立农村劳动力档案,按人地配置情况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登记造册,做到心中有数;二要按当地经济发展的总要求,引导农民有序流动。在经济后发展地区,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看,劳务输出都必然是农村居民重要的家庭经济支撑,也是劳动力输出地积聚发展资金的重要途径,因此,继续做好当地的劳务输出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但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劳动力输出中,应充分考虑人地配置比例、农民家庭的实际需要和劳动者的实际技能,有计划输出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民工流动的盲目性;三要提升劳动力质量,做到适度流动动。劳动力输出的数量必须以不影响本地新农村建设需要为限,努力提高劳务输出质量,使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劳动力资本。既保证现代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必要需求,又保证新农村建设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的正常需要。

(二)教育引导,鼓励农民在农村创业

从客观上讲,城乡比较收益的差别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都必然存在。目前,非农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日益增大,那些常年在外的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后在城市获得生存和发展,资金自外向内的流动成为乡村社会的一种常态,农民外出务工的动力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但从长远角度看,农民外出务工只有利于经济发展初期“绝对贫困”的解除,但不利于经济纵深发展后“相对贫困”的缩小。“打工”只能提供原始积累,缓除贫困程度,无法从根本上让自己摆脱贫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亦是如此。为此,我们必须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教育农民有立足农村、自我发展,鼓励农民千方百计自主创业,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与市场对接的种养植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增收致富,为彻底摆脱贫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快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植能手、业主和企业集中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既是解决目前农村土地撂荒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扩大农村就业的良好途径。一是推行“代耕”。外出经商、务工农民在保留承包经营权不变的情况下,将自己承包的土地交由留守种田能手代为耕种。这样,经商、打工农民在外可以安心挣钱,种植能手可以放心种田,既保证了土地不撂荒,又增加代耕者的收入。二是鼓励“转包”。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土地流转模式,由业主和企业接包、租赁农民土地。出让土地的农民在享有租金和转包费的同时,又可以在业主、企业打工,不仅保证了稳定的生活来源,而且增加了经济收入。三是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经验,采取农村土地使用权入股,农民变为股民,参与龙头企业、业主从事规模经营。南部县先锋蚕业合作社吸纳了300多户农民以土地入股,共转移100多人就业。

(四)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对本地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可以从农业内部安置富余人员。首先,可以通过生产结构的调整,适当减少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增加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比如种植水果、蔬菜、药材、花卉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农业部门的就业机会。劳动力不再集中于农业的产中环节,而是向农业产前、产后环节分流。其次,可以从初级产品的范围内扩展开来,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开拓新市场,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再次,加快观光农业发展步伐,开拓转移就业渠道。如城皇垭村、望月村、满福坝村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跟进旅游服务业,转移了100多人就业。

(五)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减轻留守劳动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目前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过量农村青壮劳动力流失的情况下,留守老人和妇女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建设热情,减轻他们的劳动负荷,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

一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他们量身寻找致富门路。传统种植业,投劳多,效益差,事倍功半。经过多年的探索,南部县县委政府根据本县的气候、土壤、劳动力现状,放弃棉花种植业,大力发展蚕桑、药材、水果、花生,大大减轻了从事农业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是改变传统种植技术,最大限度减轻留守劳动者的体力付出。南部县抓住东桑西移的机遇,积极推广先锋蚕业的“一步成园、小蚕共育”技术,改变传统种养蚕技术,成片、整乡发展适合70岁老年人干的农活—蚕桑业,覆盖13个乡镇,10多万农民受益。种植水稻是我县传统优势产业,经过积极努力,改插秧为抛秧,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全县72个乡镇30万农民受益。

三是因地制宜,研发、推广先进农业机械。南部县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区,农耕条件较差,增大了务农者劳动付出。特殊的自然条件对小巧、价廉、实用的农业机械需求强烈。积极研发、推广适合丘陵地区农耕条件的先进农业机械,这必将极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体力付出,这也是以人为本在农业生产中具体体现。

四是加大投入,搞好农技宣传和服务。留守劳动者由于年龄大、文化基础差,接受新农耕技术、使用先进农业机械的能力普遍弱。为此,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培训“家庭明白人”、“合作社技术骨干”工程,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广大基层干部转化为支农、助农技术服务队。

(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能否做到充分就业,是能否真正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关键。而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于大力发展一批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于大力新办一批农产品深加企业,在于大力盘活一批现有企业。为此,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兴办企业,变农民到外地打工为在本地就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县坚持把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一,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取得初步成效。据南部县招商局统计,全县共引进和洽谈外资项目52个,协议合同金额 30多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亿元。目前已建成项目32个,在建项目4个,解决就业人员16000多人。

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效果。传统的、单一的招商方法已难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企制宜、因事制宜,创新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从传统的招商引资方法转向网上招商、专业招商、园区招商、环境招商、以商招商、项目招商上来,真正实现工业强县目标。

(七)做好回引工作,让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最终要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劳动力从城市向农村的回流是必要的。农民工回乡创业,一是扩大了当地农民就业的机会。回乡农民工创办的一些劳动密集、技术要求不高的企业,吸收了部分既难以外出打工,也在当地缺乏非农就业机会的农民就业,为他们提供了低门槛、灵活多样的就业机会,为农民的就业和增收开辟了新的路子。二是吸引了不少打工崽打工妹一同返乡创业。这就解决了回乡就业农民工随着年龄增长所产生的家庭团聚,照顾老小的实际需要,延续了他们产业工人的生命,成为他们新的就业途径和收入增长点。三是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不少观念新、信息灵、致富能力强的返乡农民工被选进村(社区)“两委”班子,缓解了村(社区)干部紧缺的矛盾,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四是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形成。绿神丝绸公司、元安药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了全县蚕桑、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我县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种创举,不应停留在现有的自发形态,而应当加以总结、组织、引导,并作为社会系统工程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各地政府应制定“回乡创业工程”规划,提出创业目标,落实创业政策。把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像招商引资工作一样摆上重要日程,营造浓厚的回乡氛围,增强有投资能力农民工的投资愿望、投资意识、投资荣誉感。在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时,将农民工回乡创业按招商引资对待,给予政策优惠。(课题组成员 敬功德 罗水生 刘丙全)

主要参考文献

(1)2007年南部县统计年鉴

(2)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3)陈湘舸、吴太贵:《“新三农”问题及其对策探析》,《经济研究信息》2006年7期。

(4)罗芳、彭代彦:《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空巢”家庭养老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6期。

(5)胡强强:《城市化过程中的“留守”老人照料》,《南京人口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6)杜鹏、丁志宏、李全棉、桂江丰:《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人口研究》2004年第6期。

第四篇:河南建筑劳务输出调查

从20多年前的10万大军出太行,到现在的200万大军活跃在全国建筑市场,河南的建筑劳务历经了怎样的嬗变?如何看待这一发展历程?在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破解“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难题中,建筑劳务输出又将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河南的建筑劳务要不要继续发展?能不能进一步发展?怎样发展?就此,记者采访了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刘洪涛。

记者:上世纪80年代,林州10万大军出太行,拉开了我省建筑劳务输出的序幕,使我省建筑劳务输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近20年,我省建筑劳务对外输出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哪些拓展?如今,又形成了怎样的对外输出格局?刘洪涛:河南的建筑劳务输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唐山大地震后,我们支援天津建设那个时候。但要说真正大规模的建筑劳务输出还应该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算起,可以说,林州10万建筑大军出太行是一个重要标志。特别是经过近20年的发展,河南建筑劳务输出无论是从人数、组织形式、人员素质、队伍分布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人数上讲,1990年之前,我们出省施工的人数还不足20万,2011年,这个数字就已经上升到了210万;从组织形式上讲,那时候基本上是农民自发的,如今,多数是有组织、成建制、企业化的建筑劳务输出。去年,我们以企业形式组织输出的人数就达到了130万;从人员素质上讲,过去经过培训的进城务工人员不多,如今,90%以上都要经过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从队伍分布上讲,过去输入地一般都局限在北京、天津、山西等少数省市,现在,我国除台湾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基本都能够看到河南的建筑队伍。

记者:目前,我省建筑劳务输出在全国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水平?

刘洪涛:单从人数上来说,毫无疑问,我们是全国建筑劳务输出第一大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建筑业从业人员有600多万人,这在全国也是很少见的。但客观上讲,在省外务工的河南人数量很大,但是,他们多数还从事着低端建筑劳务工作。这也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

记者:有人说,中国第一代进城务工人员退出,新生代正逐渐融入城市,所以没有必要继续发展建筑劳务了,您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刘洪涛:河南的建筑劳务要不要继续发展?能不能进一步发展?怎样发展?站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高度,从河南的省情出发,分析全国的经济建设形势,研究一下建筑业的行业特点和市场现状,这个问题就不难回答了。

当前,我省既面临着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粮食增产难度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等诸多挑战。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又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抓手的建筑劳务,将会对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首先,发展建筑劳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们的省情就是

人多,农民更多。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农民收入低,这是我们最基本的省情。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仍然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困扰我省发展的突出难题。发展建筑劳务,不仅直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还改善了农村面貌和农业生产条件,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其次,大力发展建筑业和建筑劳务,不但可以直接带动建材、机械、运输等20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而且可以拉长产业链,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提升工业化水平。

再者,发展建筑劳务也是助推城镇化进程的战略举措。目前,我省的城镇化水平仅为40.56%,落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大力发展建筑劳务,不仅使大批农民直接在城镇找到了就业岗位,带动了家人和亲朋好友进城务工购房,而且还把积累的资金投资于城市建设,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张,吸引和带动更多农村人口进城。

建筑业是一个开放性强、竞争激烈的领域,建筑市场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抢在我们前头。当前,河南的建筑企业和建筑劳务发展面临的形势并不轻松,前有江苏、浙江和山东等“建筑三强”压顶,后有河北、安徽、四川等发展强劲的“后起之秀”追赶,形势相当严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所以说,河南的建筑劳务发展不但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

记者:在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破解“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难题过程中,建筑劳务输出发挥了怎样重要的作用?刘洪涛: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有近600万农民走上了建筑岗位。仅从1996年至2011年的16年间,累计有组织、成建制、企业化地向省外输出建筑劳务人员1850万人次,有效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了不少难题。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如,林州市每年有17万人外出从事建筑施工,年创产值150亿元以上,2011年达到180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获得劳务收入27亿元。多年来,林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来自建筑业、银行各项储蓄存款余额的70%得益于建筑业、地方工业起步资金70%依靠建筑业。

促进了农村面貌的改善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致富的农民回乡后,修道路、盖新房,兴建农田水利,改善了居住环境和生产条件,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商城县是有名的老区、边区和国家级贫困县,昔日,这里的农民大部分住的是茅草屋。通过组织建筑劳务输出,农民手里有了钱,家家盖起了小洋楼。外出打工的农民有钱后,还纷纷投资种植、养殖,搞集约经营,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如,南乐县农民沙国占用外出搞建筑十多年的积蓄建起了20多座蔬菜大棚,带出了45家蔬菜专业户。该县建筑劳务带头人薛占军,在外从事建筑20多年后,2006年回乡投资1500万元带头创办了全县第一个大型养牛场,成立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养牛合作社。还有大批外出务工人员经过外部市场的熏陶,获得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商城县建筑企业经理刘德伍,把自己带领乡亲在建筑市场打拼20多年积累的4000多万元资金集中起来,注册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扶持“三农”发展。

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筑业和建筑劳务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建筑机械、建筑材料、防腐防水材料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如,项城市每年有近30万人外出从事防水施工,一些市场意识敏锐的务工者在防水施工中,发现防水材料生产利润高,于是,纷纷在项城和全国各地投资办起了160多家防水材料厂。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项城防水材料生产产值已突破200亿元(含县外产值)。不仅如此,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和企业负责人还靠在外打拼掌握的技术、积累的资金和获取的信息,选准项目后,回乡投资办厂,建宾馆饭店,投资旅游景区,美家乡、富家乡,使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建筑劳务输出,加快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速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如,平舆县射桥镇、高杨店乡的很多村庄,过去都是“吃盐要靠鸡蛋换,点灯都愁买油钱”。但是,通过组织建筑劳务输出,这两个乡镇近3万人外出搞防水,现在,大多数村庄都在按照县里统一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起步较早的射桥镇单老村,已经建起了标准统一的二层楼房,形成了“三纵两横”的社区道路布局,基础设施完备,街道两侧的门面房林立,学校、卫生室、村办企业、敬老院应有尽有,目前,已有6000多人入住。

促进了社会的稳定。通过组织建筑劳务输出,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有了相对稳定的职业,有活干、有钱挣,保证了基本生活和经济收入。原来一些好逸恶劳的社会闲散人员也在亲友的带动下加入了劳务大军,改掉了恶习,走上了致富路子。更为重要的是,大批外出施工获得成功的建筑企业经理和建筑劳务带头人,积极投身到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扶危济困,促进了社会和谐。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被选进了基层领导班子,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成了稳定基层政权的定盘星。

通过建筑劳务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致富的多了,游手好闲、打架斗殴、小偷小摸少了,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基层干部带领群众想致富点子、奔致富路子的多了,贪污多占、侵害群众利益的少了。群体性上访事件大为减少,干群关系得到改善。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困家庭的学生得到了资助,鳏寡孤独者得到了照顾,这些乡村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记者:我省的建筑劳务这些年发展如此迅速,成绩斐然,归纳起来原因有哪些?这为我们进一步发展建筑劳务事业提供了什么启示?

刘洪涛:首先,是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省委、省政府就确定了开放带动的发展战略,之后又提出了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号召。各市县党委、政府和建筑业主管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积极发展建筑业和建筑劳务,才使这项工作得以发展。譬如,林州市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就确立了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出台扶持建筑业发展、鼓

励建筑劳务输出的政策措施。尽管班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党委、政府确定的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始终没有变,一届接一届,发展建筑劳务输出的决心始终不动摇。所以,林州的建筑业发展和建筑劳务输出始终走在全省的前列。其次,健全组织管理机构是关键。任何工作有人抓和没人抓,大不一样;有机构组织实施和无机构组织实施,有本质的区别;机构健全不健全、职能作用发挥好坏,效果大不相同,建筑劳务输出也不例外。如安阳市,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组建了建筑劳务输出管理机构,近30年,政府机构改革进行了多次,但他们这个机构始终没有变,抓建筑劳务输出从未放松。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们输出的人数只有3万多人,2011年已经发展到了近60万人,占全省有组织输出人数的三分之一还多。1995年底,省里成立河南省建筑劳务管理办公室后,在省外设立了15个管理机构,奋力开拓省外建筑市场,认真管理河南队伍。在省内培育了23个建筑劳务基地,组织进城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使出省施工队伍从1996年的30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210万人。

第三,优化环境是保障。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建筑企业快速成长和建筑劳务队伍迅速壮大的可靠保障。江苏、浙江和我们省的安阳、濮阳以及林州、长垣、滑县、沈丘、项城、平舆等县、市,之所以建筑业和建筑劳务发展迅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从舆论导向、政策支持、激励机制和金融扶持等方方面面给建筑企业发展和建筑劳务输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四,提高素质是根本。建筑劳务能不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高劳务输出队伍的素质至关重要。队伍的素质高了,走到哪里都能打胜仗。我省的队伍之所以能参加北京西客站、中华世纪坛、中国大剧院、首都机场航站楼和“鸟巢”等当代中国最高水平的标志性建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一批高素质的队伍。当然,我们还不能骄傲,和江、浙的队伍相比,我省还有相当的差距。

第五,要有特色品牌。在建筑市场上,有特色、有特点就是有优势,就能创出品牌。长垣的防腐、项城的防水在全国建筑市场上之所以能“叫得响”、“打得赢”,就是因为他们有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优势,形成了一种无形品牌。因此,发展建筑劳务事业,必须坚持培育特色劳务,打造知名品牌。

最后,提高竞争力是核心。建筑劳务发展和输出是靠建筑企业带动和实现的,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建筑劳务输出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要发展建筑劳务输出,必须做大做强建筑业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带动建筑劳务发展。记者:河南建筑劳务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刘洪涛:尽管河南建筑劳务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河南建筑劳务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部分市、县的组织机构还不够健全,管理有缺失、队伍有流失。目前,我省还有相当一部分市、县建筑劳务输出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即使在建筑队伍规模大、输出多的安阳、新乡、濮阳、商丘、周口、信阳、驻马店7个省辖

市,也只有4个市设立了建筑劳务管理机构,另外3个市还处于兼管状态。在23个劳务基地县(市、区)中,只有13个县、市设立了建筑劳务管理的专职机构,还有10个县(市、区)是兼管和代管。在已设立建筑劳务管理机构的17个市、县中,只有6个是财政供给,其余都是自收自支的事业编制。由于机构不健全,经费无保障,导致管理缺失,使一部分市县建筑劳务输出仍处于自发状态,队伍流失严重。如:豫南的信阳、驻马店一些县输出到江苏、浙江和新疆的40多万建筑劳务人员,仍然以“亲戚拉亲戚、朋友找朋友”的形式,进入了当地建筑市场,投靠了当地企业。

其次,政策环境还不够宽松,制约了建筑业和建筑劳务的发展。建筑业原本就是微利行业,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利润率只有2.5%—2.7%,加之施工中各种保证金名目繁多,企业负担本来就重,如果再按2%—2.5%缴纳所得税,企业几乎没有利润空间,很难发展。同时,因外省、市税收低,吸引了我省一部分企业外流,造成队伍流失。仅我省在天津施工的120家建筑施工企业中,就有21家企业选择了在天津当地注册,导致出省施工企业不愿回省内缴纳所得税,每年流失税源严重。

再者,龙头骨干企业不强,对建筑劳务输出的带动作用有限。我省的建筑龙头骨干企业不但数量少(江苏有特级建筑企业32家、浙江有特级建筑企业40家,河南只有11家),而且竞争能力差。浙江年产值百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4家,年产值最高的400亿元以上。江苏年产值百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7家,年产值最高的268亿元。河南年产值超百亿元的本土企业几乎没有。江、浙的大型骨干企业由于在外承揽的工程任务多,对建筑劳务的带动作用明显,有一批企业每年都可带出10多万人。而我省的骨干企业,能带出5万人以上的很少。记者:为破解以上存在的难题,实现河南省建筑劳务输出持续稳定发展,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刘洪涛: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劳务是劳务输出的重要方面和主要渠道。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对建筑劳务工作的领导,认真解决当前建筑劳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省建筑劳务又好又快发展。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建筑劳务发展,加强对建筑劳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我们应该重视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把发展建筑劳务作为振兴经济,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制定优惠政策,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建筑业和建筑劳务发展。

第二,健全组织管理机构,解决服务管理经费。各地区应该根据建筑劳务工作的发展需要和本地实际,认真解决好建筑劳务管理机构的编制和人员的经费问题。

第三,制定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譬如,制定税收优惠和奖励政策,建立起有效的融资平台,大力推广担保制度,政府各部门要为建筑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对建筑业发展较好和建筑劳务输出贡献较大的市县,外出承包工程产

值大,带出建筑劳务人数多的企业和外出建筑劳务贡献大的企业经理、外出劳务带头人,要进行大力表彰等。

第四,培育新的劳务基地,开发建筑劳务后备资源,重视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扶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继续打造知名品牌等。记者:您认为未来建筑劳务市场发展前景如何?

刘洪涛:“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促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国家做出了许多重大决策和部署。譬如,做出一批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对部分城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国家“十二五”期间要开工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等,所有这些规划和蓝图,都需要通过建筑业来实现,这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建筑业的发展又离不开大量的劳务人员。

近年来,国内建筑市场对建筑劳务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目前全国各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以及西部能源基地,建筑劳务人员的缺口越来越大,建筑劳务的卖方市场已经形成,这为我省大力发展建筑劳务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只要我们抓住机遇,重视建筑劳务输出工作,各项激励保护措施细致到位,落实得力,河南的建筑劳务输出一定会步入一个广阔的天地。

第五篇:农村工作及劳务输出问题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农村工作及劳务输出问题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编者按:本文对青海近几年来农村工作及劳务输出中出现的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农牧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牧民劳动技能单一等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今后发展思路。供参考。

最近,与省委办公厅、省农牧厅有关处室的同志,先后到海东地区的化隆、循化两县和海西州都兰、乌兰、天峻县及德令哈市,主要围绕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上半年农业生产情况、劳务输出及农牧民劳动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与县、市、乡镇和村社的领导干部召开座谈会,走访农家牧户,详细了解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农牧民生产生活和劳务输出的情况,共同商讨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问题。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从总体上来看,这些地区的农村牧区工作围绕农民增收,实现小康目标,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调整经济结构,培育和发展特色经济,努力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益,农牧区发展形势喜人。基层广大干部群众“人心思富、人心思进”,精神状态好,致富热情高。主要表现在:

--广泛深入宣传中央1号文件和全省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各级党委和政府年初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省委的要求,把宣讲中央1号文件放在重要位置,落实学习宣传的要求,由领导干部带队,抽调党政机关干部进村入户进行宣讲,及时把党中央xx的重农之心、系农之情和兴农之策传达到广大农牧民群众中间,使中央1号文件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人心。同时,以多种形式层层分解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任务,部署农村牧区工作。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围绕农牧民增收,落实减负和帮扶的各项措施,把宣讲工作与春耕备播、接羔育幼等农牧区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认真解决小额贷款、农资产品供应等突出问题,扩大蔬菜温棚和两用暖棚建设规模,促进农牧业增效,广大农牧民谋求发展,增加收入,建设小康过好日子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两用暖棚等设施富牧业建设提高了牧业生产效益,促进了农牧区养殖业发展。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随着我省对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增强,牧区“四配套”、“五配套”等建设步伐加快,两用暖棚效益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突出,农牧民要求建棚的积极性很高。如,循化县积石镇大别列村全村173户,建设两用暖棚100栋,牛羊育肥贩运户达100户之多。每户每次育肥规模300多只,每只利润70元左右。(据粗略统计,富裕户户均年收入可达10万元)。天峻县近两年建设两用暖棚110座,暖棚的建成和使用,使仔畜成活率比以往提高10--15个百分点,育肥每只羊可增收50—100元,一个棚仅冬春育肥一项就可增收5000--10000元。

--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注重创特色、出效益。各地在农牧业结构调整牛,依据区域特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特色农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经济作物播种面积逐年扩大,无公害蔬菜、中藏药材、花卉、食用菌等特色种植比重持续上升;二是订单农牧业面积明显增加;三是优势农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表现在川水地区以设施农业为重点,蔬菜面积扩大,浅山以避灾农业为重点,马铃薯种植面积集中增加,脑山地区以生态农业为重点,油菜规模上升;四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公司联农户、农户联基地、基地联公司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在一些地区初步形成,龙头企业正在发挥越来越太的作用。如,循化县清水河东下庄两椒种植基地(700亩。亩产2000公斤,每公斤售价1.2元。),德令哈市洋嘉公司的紫花苜蓿(8000亩)种植基地、柴达木高科技药业有限公司枸杞、藏木香、亚大黄等中藏药(4600亩)种植基地等。德令哈市柴达木高科技药业有限公司,循化县雪舟三绒集团、天香两椒公司、伊佳公司、仙红辣椒公司,乌兰县青海高原肉食品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兴起,加快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促进了订单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为农牧民增收开辟了新的渠道。

海西州部分乡镇在发展农牧业生产和提高农牧户规模生产效益方面有两大特色,一是坚持抓牛羊改良不松劲。都兰县加速黄牛畜种改良,加快出栏周转,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全县9个乡镇共设7个黄牛良种推广站,积极为农牧民推广新技术、提供种牛授配服务,今年全县可完成2000头品种牛的授配任务。该县察苏镇东山根牛改基地(省农牧厅两用暖棚建设项目)引进皮尔蒙特、西门塔尔等优良品种,促进农牧民增收。据了解,皮尔蒙特、西门塔尔等良种牛生长周期短,一般6--8个月即可出栏,母犊每头售价达5000余元,公犊为2000元左右。二是农牧民行业协会连接市场、为农牧民服务,真正发挥了作用。行业协会由农牧民入股作股东,以公司方式进行经营,一头扎在草原(庄稼地),一头连接市场,成为农牧户发挥集体力量走向市场的“桥头堡”。如,天峻县新源镇的城郊牧民种菜养羊协会和天棚地区牧民种菜养羊协会,协会成立之后充分发挥作用,为牧~系畜产品销路,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减少流通环节,仅在去年牛羊毛销售一项就为牧民多增加收入4万余元,使牧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的绒山羊协会,以绒山羊改良为重点,配合镇、村两级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既面向市场,又心系牧民,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劳务输出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政府开展劳务服务促进了转移。化隆县将农民的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劳务输出,农民工的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该县劳务输出人数达89314人(次),劳务收入为11160万元,人均创收1250元,占全县农民年人均收入的40%。化隆的清真餐饮业更是创出了大产业,创出了知名品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在省外各大中城市从事清真餐饮业的化隆农民多达4000余户2万岁人,年户均纯收入大都在1--3万元之间,经营好的甚至达到10—30万元之间。海西州都兰、乌兰、天峻三县和德令哈市,循化县等地区的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餐饮、运输、建筑等行业,务工收入较好。化隆县鼓励、引导、组织农民外出务工,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比如县政府为外出务工者发放《劳务输出证》,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劳务输出优惠政策》,制作《外出务工人员指南》,在全国各地设立劳务服务站(已设立32个),为在外务工人员服务。近年,又选派乡镇干部带队外出务工,到劳务站工作,抓信息服务,对推动本县劳务经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海西、海东等地区的农村牧区工作和农牧业生产总体形势良好,劳务输出及劳动技能培训工作也取得了成效,但在新形势下,农村牧区的发展、农村剩余输出及农牧民的劳动技能培训等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给予重视。

一是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各地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虽然得以加强,但农牧区节水灌溉、人畜饮水、暖棚、围栏特别是定居点等基础设施建设还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牧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以水利为中心的灌区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渠系不配套等问题突出,成为当前制约海西等地区农牧业发展,影响农牧业生产效益的“瓶颈”。同时,由于对农村牧区社会事业投入不足,部分农牧区通电、通水、通路、通信能力比较差,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设施较为落后,直接影响到农牧业生产效率和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比如,截止到2003年底,海西州有130个村没有卫生室、21个乡没有中学、155个村没有小学、5个乡和132个村不通广播电视、18个乡和203个村不通邮、这与农牧区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

二是农牧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地理条件及人文环境等因素影响,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我省农牧区亦有突出表现。川水地区和国道、省道公路、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农牧民已彻底告别贫困,迈向小康生活。这些地区农牧民的思想观念活、商品意识强,生产经营方式多样,在农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上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农牧民的生活水平也相对比较好。像海东地区的化隆县谢家滩乡、群科镇、循化县积石镇,海西州都兰县香日德镇、察苏镇、天峻县快尔玛乡、新源镇和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农牧民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电话、彩电、电冰箱、摩托车、照相机、高档家具等已经普遍进入农牧民家庭。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2003年全镇牧业人均收入达到4738元,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镇。而浅脑山地区则由于自然条件严酷、部分农牧民群众依赖土地的思想严重,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生产经营方式单一,仅靠种植业增收难度很大,受文化水平、劳动技能、资金等因素的限制,收入渠道狭窄,加之全省大多数的贫困人口又都相对集中在这一地区,群众收入低飞家底薄,贫困面很大,农牧民增收和扶贫攻坚的任务还很艰巨。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浅脑山地区人均耕地大约在2.5亩左右,家庭绝大多数的收入主要集中在原本贫瘠的土地上。在正常年景下,小麦亩产200—250公斤、油菜120公斤、马铃薯1400公斤,按每公斤小麦1元、油菜2.5元、马铃薯0.5元计算,每亩小麦的收入为200—250元、油菜为300元、马铃薯为700元,按每户4口人计算,平均每人每年的收入只有625元--1700元之间,这其中还不包括劳力和化肥、种子、农药等投入,若遇灾害天气,农作物的产量大幅下降,甚至绝收,这种完全“靠天吃饭”的生产经营方式,单是维持日常生活都很困难,更谈不上发展。

三是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近年来,农村牧区在结构调整上各展所长,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总体上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与全国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在农牧业增加值中非农产业所占的比重很低。现有的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辐射带动面不大,订单农业难以实现规模效益,缺乏对农村牧区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如,循化县仙红辣椒公司2004年计划收购加工5.90万公斤红辣椒,而全县年生产辣椒2200万公斤左右,该公司仅消化了全县辣椒的四分之一。此外,农村牧区市场体系建设迟缓,市场要素发育不全,诸如交易场所、信息网络、仓储运输等设施建设落后,绝大多数的市场仍停留在“马路市场”的水平上。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偏少,金融信贷体制和诚信建设相对滞后,金融部门提供的贷款数额小、周期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和作用。农畜产品缺乏稳定流畅的销售渠道,仍存在周期性卖难的问题,农牧民在市场交易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差,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四是农牧民劳动技能单一,劳务输出就业门路狭窄。目前广各地区农村牧区劳务输出势头强劲。一些打工者不仅自己创出了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而且带活了一片,富裕了一方。但要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产业,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我省劳务输出群众自发性强,农民劳动技能单一,主要是缺技术,干体力活的多。输出前的培训规划性不强,实用技能培训尤其不够。有的地方对农民工输出前培训工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为农民工服务,在信息收集、宣传动员、组织输送、跟踪服务,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各环节上仍有许多工作可做。另外,对进城务工人员在土地征用、城市增容、户籍、工商、税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限制;我省城镇产业聚集效应和人口聚集效应水平比较低,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容量较小。据统计,2003年海西州农牧民转为城镇人口的只有3936人;而暂住人口及流动人口进入城镇的达到了11.92万人。

(三)1、抓住农牧区“六小工程”建设机遇,促进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上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我省农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改变农牧业“靠天吃饭”、“靠天养畜”、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单

一、低效的传统生产方式,必须把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首先,应切实根据各地区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下载劳务输出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劳务输出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工作及劳务输出问题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农村工作及劳务输出问题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农村工作及劳务输出问题现状的思考与对策2007-12-15 21:18:50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村工作及劳务输出问题现状的思考与对策农村工作......

    农村工作及劳务输出问题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农村工作及劳务输出问题现状的思考与 对策编者按:本文对青海近几年来农村工作及劳务输出中出现的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农牧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牧民劳动技能单一等问题进行......

    农村工作及劳务输出问题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农村工作及劳务输出问题现状的思考与 对策编者按:本文对青海近几年来农村工作及劳务输出中出现的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农牧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牧民劳动技能单一等问题进行......

    新形势下如何做强做大我县劳务输出品牌的调查与思考(共五则)

    做大做强劳务产业 促进镇安经济发展 ---关于提升镇安劳务经济的思考 镇安县劳动力资源开发局近年来,镇安县劳务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长足发展,劳务输出已成为......

    永新县劳务输出及返乡创业情况的调查(本站推荐)

    永新县劳务输出及返乡创业情况的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人均耕地面积的日益减少,农村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又由于沿海经济的快速......

    打造国际劳务输出基地的思考

    打造国际劳务输出基地的思考劳务输出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参与国际劳务市场竞争,在国际范围内配置劳动力资源已是大......

    农信社管理状况调查与思考

    农信社管理状况调查与思考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齐齐哈尔市农村信用社取得长足发展,金融支持“三农”作用更加明显,支农主力军地位不断强化。但是,由于困扰农村信用......

    慈利县的调查与思考

    慈利县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得力措施,有的放矢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最近,我们成立调查组,对慈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