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文化箴言
中医文化箴言
编者按:成都市中医管理局在社区宣传栏粘贴中医文化箴言,彰显中医文化的精髓,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时参考。本版自今日起陆续选用。
1.夫人只知养形,不知养神;不知爱神,只知爱身。不知形者载身之车也,神去则人死,车败则马奔,自然之至理也。
2.我命在我,不在于天,但愚人不能知此道为生命之要,所以致百病。
3.人生而命有长短者,非自然也,皆由将身不谨,饮食过差,淫泆无度,忤逆阴阳,魂神不守,精竭命衰,百病萌生,故不终其寿。
4.百病横夭,多由饮食。
5.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
6.养寿之法,但莫伤之而已。
7.食谷者,智慧聪明。
8.三关者,口为天关,足为地关,手为人关。三关调,则五脏安,五脏安,则举身无病。
9.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精散此五难也。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养生古训
喜怒哀乐,宁不伤人。故心不扰则神不疲,神不疲则气不乱,气不乱则身泰延寿矣。———嵇康
神气淡则气血和,嗜欲盛则疾疹作。———孙思邈
药石可以治病而不可以养生。———苏轼
痛欲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李时珍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欧阳修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以其动也。———华佗
作者:王家喻
古往今来有不少吟咏养生之道的名联佳对,它不但赋予读者艺术享受和丰富的文化营养,而且也是养生和益寿的良方。
清代名士张仲甫撰写过一副脍炙人口的养生联:“贪嗔痴,即君子三戒;定戒慧,通圣五经言。”此联把儒教的入世和佛经的出世兼收并蓄地合为一体,意思是说,佛教上讲的贪婪、嗔怒、愚痴和《论语》上讲的“君子有三戒”是一样的,只有务必戒除,才能益寿延年;而佛家所讲的则是坚持恪守,才能健康长寿。细细品味联语,颇具科学哲理,令人击掌称绝。
清代两江总督张之洞也撰写过一副养生名联:“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却病方”。此联与《尊生格言》中的“节食以去病;寡欲可延年”的养生经有异曲同工之妙,实为养生联中佳品。
清代名人翟公栾曾自撰一副养生联:“静亦静动亦动,五脏克消失欲火;荣也忍辱也忍,生平不履于危机”。此联讲的是动静相宜,宠辱不惊的养生之道。对那些经常搅心伤神,容易动肝火之人,真可谓是一剂妙药良方。
著名作家冰心94岁时写了一副养生妙联:“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此联阐述了“知足”、“无求”亦能养生的道理,也是她94年高寿的经验总结,其寓意深远,值得品味。
著名书法家费新我自题养生联云:“勤劳艰忍,积极乐观,为身心自强要道;美景天籁,阳光清气,乃造化所赐补方”。上联于朴实言词中透出勃勃生机,下联从幽雅意境里显现了造化神功,实为难得的一副养生佳对。
第二篇:中医文化箴言格言精选
中医文化箴言
夫人只知养形,不知养神;不知爱神,只知爱身。不知形者载身之车也,神去则人死,车败则马奔,自然之至理也。---明代医学家高濂在《遵生八笺》
我命在我,不在于天,但愚人不能知此道为生命之要,所以致百病。-----《仙经》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
三关者,口为天关,足为地关,手为人关。三关调,则五脏安,五脏安,则举身无病。----《真诰·甄命授》
喜怒哀乐,宁不伤人。故心不扰则神不疲,神不疲则气不乱,气不乱则身泰延寿矣。———嵇康
神气淡则气血和,嗜欲盛则疾疹作。———孙思邈
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精散此五难也。----嵇康《答难养生论》
人生而命有长短者,非自然也,皆由将身不谨,饮食过差,淫泆无度,忤逆阴阳,魂神不守,精竭命衰,百病萌生,故不终其寿。---《道机》
安谷则生,绝谷则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养生要诀
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此五行自然之理也。------东晋葛洪
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陶弘景在《养生延寿录》
心者,神之舍也,心静则神安,心动则神疲。——《万寿丹书》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唐·孙思邈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唐·孙思邈
静则神藏,躁则神夭。——元·刘元素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元·刘元素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明·龚廷贤
养生家当以养心为先,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自宁。——明·汪绮石
宜节思虑以养心,宜节烦恼以养神。——明·汪绮石
精神极欲静,气血极欲动。——清·金缨
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钱公良测语上》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 ——《安份吟》
养生之士,睡不至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久处,立不至疲,卧不至懵。——唐·孙思邈
“养性之道,常欲小劳”——孙思邈《千金方》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素问·上古天真论》)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春夏秋冬历一年,稍知调护自无愆。安然无病称真福,莫恃身当壮年。---寿世传真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
第三篇:每日文化箴言
【每日文化箴言】——【您找到了什么】
有一天“我”字丢了一撇,成了“找”字,为找回那一撇,“我”问了很多人,那一撇代表什么?商人说是金钱,政客说是权力,明星说是名气,军人说是荣誉,工人说是工资,学生说是分数„„
最后“生活”告诉“我”,那一撇是:健康和快乐,没有它们,什么都是浮云!
#【每日文化箴言】# 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遵循简单才不会累,秉承宽容才不会气;只有学会忘记才不会愁,知道惧怕才不会危;甘于示弱才不会伤,保持低调才不会亏。
#【每日文化箴言】# ——【人生絮语】
1.爱所有人,信少数人,不欺负任何人。
2.需要撒谎时尽量沉默,不得不撒谎时尽量不伤害别人。
3.当我们做对了时没有人会记得,当我们做错了时没有人会忘记。
4.幸福就是好的身体加坏的记忆。
5.最酸的感觉不是吃醋而是没权吃醋。
6.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会苦一阵子。
#【每日文化箴言】#
孤独是人生的伴侣,寂寞是人生的常客。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要有耐性,要能忍受孤独、无悔寂寞。和孤独相伴,能够让你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与寂寞为邻,可以让你更加深刻地思考人生。淡泊之人,少了物质的羁绊,去了心灵的枷锁,就能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该做的事情,从而有助于成功。
#【每日文化箴言】#——【幸福是什么】
1.幸福不是你房子有多大,而是房子里的笑声有多甜;
2.幸福不是你开多豪华的车,而是你开着车平安到家;
3.幸福不是你存了多少钱,而是天天身心自由,不停地干自己喜欢的事;
4.幸福不是你爱人有多漂亮,而是你爱人的笑容有多灿烂;
5.幸福不是你当了多大的官,而是无论你走到那里,人们都说你是个好人;
6.幸福不是吃得好,穿得好,而是没病没灾;
7.幸福不是在你成功时喝彩多热情,而是失意时有个声音对你说:朋友,加油!
8.幸福不是你听过多少甜言蜜语,而是你伤心时有人对你说:没事,我在你身边!
#【每日文化箴言】#——【佛语禅心】
假如哭的时候,没有人来哄,别怕,正好学习坚强;
假如怕的时候,没有人陪,别忧,正好学习勇敢;
假如烦的时候,没人问津,别愁,正好学习承受;
假如累的时候,没人靠,别慌,正好学习自立。
想要重生必先蜕变,想要成长必经磨练!
【佛言慧语】
1.做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2.你若不疑,人间不寒。你若不离,世界不远。你若不恨,苍天有暖。你若不语,四海升平。
3.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
4.心存美好,则无可恼之事;心存善良,则无可恨之人;心若简单,世间纷扰皆成空
#【每日文化箴言】#——【人生的十五分】
一分优雅,一分从容,一分快乐,一分修养,一分气质,一分磨难,一分经验,一分淡然,一分人缘,一分锻炼,一分努力,一分进取,一分成功,一分问候,一分情意。
人生就是这样一分一分厚重,友情就是这样一分一分的积累。愿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每日文化箴言】#
聪明人看得懂,精明人看得准,高明人看得远。智者的声音是愚者的方向,无法放弃过去的无知,就无法走进智慧的殿堂。偏见比无知更可怕!
#【每日文化箴言】#与老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自尊;与 男人 沟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与 女人 沟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绪;与上级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尊严;与年轻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直接;与儿童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天真。一种态度走天下,必然处处碰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多怀感恩心、才能四海通达!
#【每日文化箴言】#——《养生之道》:
善良:与人为善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宽容:理解和原谅可使人倍感轻松,若只知苛求他人则会因常处于紧张状态而导致神经兴奋、血压升高,破坏身心健康。
乐观:它能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解决矛盾,逾越困难;反之,常常悲观则容易滋生抑郁等负面情绪,使神经系统紊乱。
淡泊:恬淡寡欲就不会得而大喜失而大悲,让身心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才能运行长久,否则就容易因用耗过度而提前衰竭。
#【每日文化箴言】#——做事必须搞清1O个顺序:
1、职场:先生值,再升职;
2、沟通:先求同,再求异;
3、执行:先完成,再完美;
4、学习:先记录,再记忆;
5、设计:先仿造,再创造;
6、创业:先成长,再成功;
7、发展:先站住,再站高;
8、人际:先交流,再交心;
9、先做好自巳,再要求别人;
10、先解决心情,再解决事情。
#【每日文化箴言】#
1三样东西一去不复返:时间、生命、青春;
2三样东西毁掉一个人:怒气、傲气、小气;
3三样东西永不放弃:童真、理想、希望;
4三样东西最无价:爱情、善良、友谊;
5三样东西最无常:成功、财富、梦想;
6三样东西成就人:天时、地利、人和;
7三样东西要珍惜:父母、孩子;眼前人;
8三样东西做事情:目标、方法、改善;
9三样东西交朋友:诚信、奉献、无私;
10三样东西把握好:机会、人生、婚姻。
#【每日文化箴言】#
什么是有福? 耳朵里听不见是非,眼睛里看不到争斗,嘴里说不出伤人的话。什么是乐? 经历过许多坎坷,却没被困难打倒; 感受过很多悲苦,却没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并且在每一次困难过后,越来越坚强; 在每一次痛苦过后,越来越明白爱的含义。
心灵,越来越柔软;
胸怀,越来越宽阔。
【每日文化箴言】——
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点;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你动,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的孤单;你静,我便长守,决不打扰你的安宁;你热,我便沸腾,决不妨碍你的热情;你冷,我便凝固,决不漠视你的寒冷。
上善若水,从善如流
#【每日文化箴言】#——【人生絮语】
1.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
2.生活将我们磨圆,是想让我们滚得更远。
3.幸福就是好的身体加上坏的记性。
4.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下去,那叫本事。
5.岁月不饶人,首先饶不了女人;机会不等人,首先不等男人。
#【每日文化箴言】#——【漫步人生】
干不完的工作,停一停,放松心情;
挣不够的钱财,看一看,身外之物;
看不惯的世俗,静一静,顺其自然;
生不完的闷气,说一说,心境宽广;
接不完的应酬,辞一辞,有利健康;
尽不完的孝心,走一走,回家看看;
还不完的人情,掂一掂,量力而行;
走不 完的前程,缓一缓,漫步人生!
#【每日文化箴言】#——【佛语禅心】
梦,不能做得太深,深了,难以清醒;
话,不能说得太满,满了,难以圆通;
调,不能定得太高,高了,难以合声;
事,不能做得太绝,绝了,难以进退;
情,不能陷得太深,深了,难以自拔;利,不能看得太重,重了,难以明志;人,不能做得太假,假了,难以交心。回复
#【每日文化箴言】#——【励志语录】
1.我们可以伤心,但不能死心!更不能心死!
2.表达情感的最好语言和实现理想的最好的办法都是行动!
3.如果你是蜡烛,四周的黑暗就是你最大的幸运!
4.一个人时,善待自己;两个人时,善待对方;多个人时,善待大家!
5.幸福到来的时候,就要开心;等待幸福的时候,就要耐心。
6.一个懂你泪水的朋友,胜过一群只懂你笑容的人。
7.智者知道别人需要什么,慧者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大智慧者知道如何同时满足这两种需要!
#【每日文化箴言】#——【十件人生奢侈品】
1.能独行天下的健康体魄;
2.一份别人不一定看得上但自己热爱的工作;
3.穿上便宜T恤也潇洒的身材;
4.一颗感恩的心;
5.一手好字;
6.好的睡眠;
7.欣赏风景的心情;
8.自由;
9.永葆的童心;
10.肝胆相照的友谊。
#【每日文化箴言】#——【行走江湖四法则】
1、缓,可以免悔。涵养体现在缓上,言语行为皆是;走不完的前程,缓一缓漫步人生。
2、退,可以远祸。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3、舍,可以养福。物忌全得,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4、静,可以益寿。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每日文化箴言】#——[人生十二难]
1、最难留住的-光阴;
2、最难把握的-机遇;
3、最难做好的-细节;
4、最难处理的-关系;
5、最难改变的-习惯;
6、最难得到的-人心;
7、最难分配的-利益;
8、最难控制的-情绪;
9、最难战胜的-自己;
10、最难找到的-知音;
11、最难抵挡的-诱惑;
12、最难提高的-素质。
#【每日文化箴言】#--------【人生八全最难得】
一是洋溢在脸上的自信;
二是融化在血里的骨气;
三是打造进灵魂的信念;
四是蕴藏在心中的梦想;
五是充盈在大脑的知识;
六是父母给的聪慧;
七是深爱着您的家人;
八是经常惦念着您的挚友。
#【每日文化箴言】#——【心理学:建立人脉10大潜规则】
①想钓到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
②不要总显示比别人聪明;
③让对方作主角,自己甘愿做配角;
④目中无人,让你一败涂地;
⑤常与人争辩,你永难赢;
⑥锋芒太露,下场不好;
⑦刺猬原则-保持适当距离;
⑧树一个敌等于立一堵墙;
⑨谦虚不虚伪不苛求完美;
⑩失言不如无言。
#【每日文化箴言】#
人生如车,或长途,或短途;人生如戏,或喜,或悲;
很多事,过去了,就注定成为故事;
很多人,离开了,就注定成为故人。
生命中的故人,积攒的故事,这些都是历练。人就是在历练中慢慢成熟的。一些事,闯进生活,高兴的,痛苦的,时间终将其消磨变淡。经历的多了,心就坚强了,路就踏实了。
#【每日文化箴言】#——【修炼人生】
四层境界:小成靠勤;中成靠智,大成在德,终成于道。
十重修炼:①忍得住孤独;②耐得住寂寞;③挺得住痛苦;④顶得住压力;⑤挡得住诱惑;⑥经得起折腾;⑦受得起打击;⑧丢得起面子;⑨担得起责任;⑩提得起精神。
第四篇:中医文化详解
将中医文化纳入“健康中国”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将在北京开幕,接下来是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为中医做了啥“代言”?从本期开始,我们邀请部分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说说他们的中医提案。
中医文化的生活就是养生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之际,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与国医大师座谈时明确提出:“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挖掘利用好中医药资源,具有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 健康是一个大的系统,它不纯粹指机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健康、行为健康等。健康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人的内心,包括心理、心态、心灵、心智。内心决定行为,而行为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度占到60%。
行为方式是受内心思维方式决定的,人的思维方式、理念观念都属于文化的范畴。中医文化里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生命哲理,倡导将人放入自然系统中考量,饮食、运动是人为,也是自然,更是人的生活本身。中医文化主张凝练内气,形神俱养,发明了诸如吐纳打坐、导引练气、太极拳等“运动方式”(或称之为“生活方式”),可以通过调节自身能量平衡以利于身体有序化,从而避免慢病发生。所以说,中医文化的生活就是养生。
文化入髓更基础也更困难 基于上述几点,笔者建议:
1.将中医文化融入所有政策,使中医文化成为多部门参与和协调的国家战略行为。相比较而言,国内对中医药医疗技术比较重视,但对中医文化的“软实力”却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实际上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后者既是前者进入人心的润滑剂,也是前者深入人心的固化剂,理应受到重视。
2.将中医文化纳入“健康中国”的顶层设计中,助推和谐医疗、和谐社会。中医文化中原本就有关于医患关系的引导教育,一方面以“大医精诚”教育医者恪守医德,另一方面以“治未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扶正祛邪”等理念引导患者将健康后果的责任归于自身。
3.将中医文化纳入“健康中国”中医药硬实力发展,助推塑立行业精神。比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五大理念的具体落实中,“创新发展”可以鼓励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科技等新技术与传统中医服务“简、便、廉、验”的本质结合,快捷抵达终端,服务民众;“绿色发展”可以鼓励使用中草药(去工业化),因为植物药炮制、使用有环境友好的优势,而且植物药种植还有一定促进环境改善的作用;“共享发展”则可以大力发展中医文化旅游养生项目,在顺应气候变化、个体身心健康条件的前提下,能动性地选择适宜自身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共享健康资源等。
4.将中医文化纳入“健康中国”的社区建设、个体生活方式建设,助推个体健康。伴随着“治未病”国家战略、《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的推进及落实,基层和社区将存在常态中医文化宣教,其中应以中医文化的普世内核、卫生观念、健康理念等内容,倡导养生文化、养老寿亲文化,充分发挥中医文化宣教的功能;充分发挥中医文化能为个体生活设计衣、食、住、行的具体健康路径的能力,整合中医文化的生命哲理、长寿之乡的生活智慧,使健康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5.将中医文化纳入“健康中国”相关国家级科研规划,深入研究中医文化的价值。中医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当代的、未来的;既有很强的国家、民族辨识度,又有极大的普世价值。伴随着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中医药科技侧的知晓度、认可度提升很多,但对中医文化侧、人文侧的内容却认识不足。笔者认为,“健康中国”国家级科研规划中应该深入研究中医文化的价值,如健康促进、健康公平研究,促进社会健康、道德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研究,中医文化展现形式、传播语言、适宜媒介的研究,中医文化海外交流、传播研究等。
总之,将中医文化纳入“健康中国”需要重点考虑。因为社会、道德、心理的健康和健康公平,比健康促进的“一招一式”要基础得多,也困难得多。
关于中医 有话想对“两会”说
2016年全国两会即将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汇聚北京,将在10余天时间内共话改革发展,共商国是。
近段时间,中医界喜事连连。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考察江中药谷发表重要讲话;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医药法(草案)》并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重要文件;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中医药,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么多利好消息、有利因素和条件是前所未有的,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将是中医药大发展、大繁荣的一年。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无论您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医药从业者,还是热心于中医的圈外人士,我们都期待听到您的建议和意见。如果您有想咨询的问题,我们将会梳理后把“您的话儿”捎给代表委员,让权威人士为您解答。
突出中医药发展规律
中医药立法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日益进步,西医的精细化手段发展日趋繁茂,但依然难以应对各类疾病的不断演化。当代中医药的式微在很大程度上受西医西药发展思维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的独特性与现代社会发展理念相冲突也不无关系。
西医西药是以人体解剖科学等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为基础的现代唯物科学,而中医药学则主要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如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早在1913年,毛泽东就在《讲堂录》笔记中写道:“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求专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中医药法(草案)》中第三章第二十一、二十二条分别有述: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传统中成药;支持以中药制剂为基础研制中药新药。这两条的出发点是积极进步的,却少了研究和遵从中药用药原理与特性的限定,容易引导以西药研制思维来开发中药。
在中医传承与人才培养过程中,传统的师徒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也有其局限性。历史上中医师带徒有技术传承、光大门派之意,但徒弟学成出师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这与当代经济社会的效率为重理念有着很大的冲突。政府在中医人才培养上不仅应鼓励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更应采取适当措施激励传承活动。如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工艺是中药发挥作用的关键,但其处于相对不显著地位,诸如此类的现象都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传承 三大模式都值得肯定
传承是中医药学术进步的前提。因此,中医药学传承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核心工程。如何抓好中医学的传承?首先需要厘清传承的内涵与外延。
中医药学传承的内涵主要是:医德、医理、医术。
医德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体现“大医精诚”的医德,坚定中医药学的文化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生命至贵,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做到以“诚”执业、以“净”执业、以“严”执业、以“精”执业,树立“普救含灵”的医风。
医理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勤求博采”的治学方式,坚定中医药学的理论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精研经典,博极医源”的治学原则,做到“上通灵素,下悉百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中医药学的理论。
医术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中医思维方式,坚定中医药学的方法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燮理阴阳、调之使平”,采用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进行临床医疗保健,也就是如何从病征认知病证的本质、如何掌握病情缓急和病机变化而立法组方、如何方证对应而运用或化裁经方、如何临证用药、施术等具体方法。
中医药学传承的外延可以有:志向、言行、文化。
志向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为国为民”的思想,坚定职业自信。通过传承,培养学术继承人的大视野、大胸襟。
言行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诚信谦恭”的大医风范,坚定道德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言和身正”的律己原则,培养学术继承人的正确言行。
文化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博通古今”的兴致,坚定文化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兴趣与志向,涉猎儒、释、道各家之言,通识书法、镌刻、音律、民俗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做到以医通文、以文育医。
根据中医成才规律,有效的中医传承的最佳方式是名老中医口传心授的传承。历史及近现代、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中医学传承模式主要有三:一是传统家传与拜师模式;二是现代师承教育模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在全国主导了五批师承教育,此外还包括北京中医药大学及各院校的岐黄班、卓越班、“三强”班等);三是研究型师承模式(包括第一、二、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模式及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等)。
笔者结合自身师承、带教经历以及长期的观察与实践,认为近年来创造的“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是传承的不二法门,上述三种模式都值得肯定,既不可、也没必要统一师承模式。根据当今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重申并建议采用下列路径与方法传承中医药学。
一是正本清源式传承:通过古籍整理、事迹搜集、理论研究,廓清中医药学术的概念与内涵,包括生命理论、正邪观念、疾病认知、求衡思想、医德修养、医学理念、医疗行为、方药技术、养生方式、膳食宜忌等,从中医通史、中医通典、中药通考三个角度立项,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为首,联合各大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力量开展专业、专题研究,正本清源,使中医药学传承有所遵循。
二是师承授受式传承:通过多种模式开展师承教育,着重于中医看病的六大程序,即一方面重视辨证元素的提取,另一方面重视传承辨证施治的程序:从四诊审证、审证求因、求因明机到明机立法、立法组方、组方用药,然后再确认、继承、研究当代每一位名老中医在哪一道程序中确有自己独到、有用、有效的见解和技术,使中医药学传承适用临床、重在临床、指导临床。
三是文化科普式传承:通过博物馆、陈列室、工作室、巡讲团、大讲堂以及电视、网络等平台,组织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第二轮活动“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使中医药学传承通过文化科普的方式进一步走进家庭、走进农村、走进基层、走上“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提升中医文化建设别“瞎点兵”
提升中医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应成为各级各类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如何进一步凸显中医文化建设的成果,提升实效性,增强中医文化建设的现场感,增加受众的感受度,营造浓郁的中医健康文化环境呢?笔者认为,除了必要的场景布置外,应该从历史与今天的联系、理念与项目结合以及体悟和实用的融合“三项对策”上再下工夫。
追溯历史,形成共鸣
中医历史浩渺,文献如潮,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并流传至今。如何把历史和今天的中医服务建立一根有血有肉的红线,把今天的适宜技术与先辈的经验总结形成和声共鸣,需要梳理。各地中医院的中医药发展陈列馆是一种区域性的中医历史展示,从中不但可以看出中医院主流业务的源流脉络,还可以看出该院名老中医的学术传承。
此外,更有将针灸科列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传人的方式宣示深受群众欢迎的独门特技在业界难以被替代的权威性。追昔抚今,虔诚梳理出的和声共鸣不仅是提升中医文化建设实效性的有效之举,更是中医对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的一种安慰。
中医服务,理念先导
中医的服务理念和我们经常强调的医学人文观很接近,文化气息浓重,所以突出宣传中医理念最好的办法是把理念和服务项目结合起来,起到“以文教化”的目的。把体现中医理念的经典妙语布置在走廊、诊室,与服务项目空间距离最近,既是对病人的渗透性宣传,也是对医务人员的警示和提醒。没有医务人员的参与,中医理念缺少展现的机会;没有具体服务项目的支撑,中医理念就成了空洞的说教。所以,真正把理念和服务项目联系起来的是在诊疗过程中的中医人,中医人就是中医理念的诠释者和实践者。文化作为“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集中描述”,中医人要主动展现、善于展现。当然这还不在于有“可看性”,而是释放一种特殊场景中的感受。中医馆不仅装修上要古色古香,还得有相关的影像、书籍、实物,更需要热爱中医、以中医为骄傲的人。
中医体悟,融合技术
中医文化既有教行迁善之妙,又具融于具体物质之实。各地的中医针推科有许多已被列为地方甚至国家级重点学科,其多数技术都可以看、可以试。如各地膏方节、冬病夏治活动的广泛举办,中医体质辨识,送香囊、解暑汤,在院内种植本地中药等,都能增加群众体验感悟中医药魅力的机会。其实这方面的开发余地还很大,如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和演示,免费的社区中医药讲座,中药辨识咨询。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帮助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认识中医,教会他们实用的中医技术,这是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的实招。要把中医文化建设的阵地从中医科延伸至院内的其他科室,从中医院扩大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并扩散到社区。当然,还得在直面的推广和感受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技术,将中医文化渗透和引导渠道变为“线下”、“线上”齐头并进。(李水根整理)
我将继续边学边想,边学边悟,勇取真经。为此,我愿意并期望着经历王国维所描述的三个境界:“望断天涯路”,苦苦寻觅,深刻领悟;“衣带渐宽终不悔”,坚持特色,不为利诱;“蓦然回首”,领略中医美境,体味美好人生。
第五篇:传承中医文化的人
传承中医文化的人
——记区政协委员刘新桥
2009-07-31
刘新桥,东城区政协委员,现任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附属鼓楼中医医院内科主治医师。在任东城区政协委员的这十一年中,刘新桥认认真真参政议政,撰写多份关于发展中医文化的提案,为促进东城区卫生事业发展献言献策。
他出生于北京一个中医世家,是方氏医学的第四代传人。方氏医学的第一代创始人方伯屏老先生生于山东,青年时来京学医、并在京行医。因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临床疗效卓著,求诊者甚多,被当时的《北京地名典》评为“十大名医”之一。曾先后在北平国医学院及华北国医学院任教,教授《伤寒》、《内经》等经典著作。刘新桥的外祖父,自幼随父学医,18岁悬壶京师,至今行医60余年。解放后,参加国家组织的中医学习西医班,系统学习了西医的基础知识。六十年代,方老被调到北京朝阳医院中医科任科主任,与西医同道一起治病救人的过程使方老学贯中西,对中医经典理论亦有了独到的见解。
方和谦老虽有子、女多人,但因时代关系,只有刘新桥的母亲在外祖父的影响下,从事中医工作。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刘新桥自幼即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尤以中医典籍为著。在外祖父和母亲的教导下,他从中医基础读物学起,熟读《汤头歌诀》、《药性赋》、《濒湖脉诀》等书籍,并在外祖父的亲自教授下,系统学习了中医四大经典医籍。后又系统学习中医针灸和推拿技艺。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鼓楼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从事中医临床治疗工作。
在工作之余,刘新桥还到北京中医药大学继续深造。长期的医疗实践使刘新桥深得祖父方和谦的辨证论治之精髓,加之多年临床经验,他应用古人之法却不拘泥于古人之方,在处方用药中,一切从病情需要出发,辨证合理,用药少而力专,经他治疗过的大部分病人的病情都大为好转,很快出院了。很多被他医治好的病人,为表达感激之情送来锦旗。至今仍有许多病人请刘新桥到家中诊治,他从不推辞。
在2008年11月刘新桥拜外祖父方和谦为师,荣幸的成为第四批国家级师带徒学员,学期三年。刘新桥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深化自己对方氏医学思想的认识,真正掌握好中医学之精髓,并灵活应用于临床工作,更多、更快、更好的为病人解除疾患痛苦。
任何事物都是要发展的,传统中医学也要与时俱进。对此刘新桥认为:传统中医学要发展,必须与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手段、治疗手段相结合,这样对中医的病位确定以及病情愈后的判断会提供大量详实的依据,对患者十分有益。为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刘新桥会尽自己之全力,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于妍妍)
从《内经》讲起 传承中医文化要有“上工”(图)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1月17日 09:54
段鹏阳
在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中,中医文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她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养生、健身、防病、治病的文化。中医是一门具有极强传承性的医学,几千年来,在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传承中,继承了中医的望、闻、问、切、辨阴阳、辨五行、辨病机、辨证、辨症施治的医学理论和治病方法,同时,也传承了静心观性、返观内求的内证实践和修持方法。在中医文化的传承发展中,涌现出了像扁鹊、华佗、孙思邈、张仲景、朱丹溪等德修深厚、医术高明的中医大家。
中医振兴要有德修深厚医术高明的“上工”大家
中医文化几千年来得以发展传承沿续至今,正是因为有了一大批大道中医人才,这些中医大家史称之为“上工”。
《黄帝内经》将医者分为上工和下工,所谓上工,当然是高明的医生,下工就是一般的医生了。何为上工?《内经》中指出:“上工守神,下工守形”,神是无形的,形而上的道的范畴,是心明的东西,人之疾病,十之七、八来源于心明失调,从而演变发生器质性的病症,器质性疾病是有形的,是下工所守,《内经》明确提出“上工治未病”。
中医治病是看患病的人,西医治病看的是人的病。中医治病首在望、闻、问、切,是在辨证、辨阴阳。西医治病首在化验、CT、核磁共振等,是根据指标断病。
人体是复杂的,生命是奥秘的,现代的西医学以解剖学下手,寻找生命的物质,于是出现了细胞、神经、血管、脏器、DNA„„中医学注重养生,强调返观内求,探索生命的功能,找出了精、气、神、脏腑、经络、穴道。
《内经》中讲,“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也是病,就是人的机体尚未发生器质性的病变时你去治疗,就会取得最佳效果。只有对人的本体生命有深入透彻认识和把握,具有上工之术,才能做到神形俱守,以神为主,防病于未显之时,把病扼杀于萌芽胎状之中,这正是大道中医的精妙之处。
中医“上工”必须是精于望、闻、问、切的大家。望而知之为神,闻而知之为圣,问而知之为贤为巧,切而知之为上工。望、闻、问、切含有看、观、辨、透的深意,一个能求内证的高明的中医,当他面对病人时,一望就能知道对方是否有病,病在那个阶段,是否形成器质性病变,这便是具有了上工的本领,看形体而观内在,辨气血而知阴阳,透脏腑而通经络。历史上,很多中医大家都具备这种技术。扁鹊观齐桓公,一望就知病尚在皮肤上,而在皮肤上治疗,当然就省劲了。闻其声而了解对方的身体状况也有许多例子。就切脉而言,何为切?切包含了进入的意思,不单单是把手指搭在脉上,而是进入气机。一个真正的上工切脉有三点,其一,首先自己能松静调息,用其长期修持而生成的真气,从食指、中指、无名指切入病人的寸、关、尺、循环而过,气运探寻病人的阴阳,查脏腑阴平阳密,辨识气血运行是否畅通。其二是凝神守一,根据病人脉气的阴阳查看病因病症。其三是集于三指,根据指尖、指肚的轻微反映来辨证、辨经、辨病。望、闻、问、切是中医辨证论病的基础和主要医术。
中医“上工”完成了望、闻、问、切的诊断后,在辨证施治的开方中不仅仅是下药,开方包含着开出季候、地域、服药时辰、引经药等。在什么季节患病,所处南方还是北方,根据药的君、臣、佐、使、寒、热、温、凉、升、降、浮、沉而在剂量上把握,而且不同的病症服药的时辰也不同。中医“上工”熟于术数的运用。数术通天地,在人类社会中,数字是一种载体。就“用”而言,现代科技把数字作为一种媒介,实现了广泛的应用,使电子科技进入到数字化时代。从其“体”来讲,数字的内涵还要大得多,数字是含有生命源场的。每个自然数都含有阴阳,含有五行信息,宇宙气息。很多年以后,在破译人体生命密码,揭示宇宙奥秘方面,数字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关键是怎样找到切入点。
在中医、中药组方中,数字在防病、治病上也早已被用于实践。中药组方中,每单位药的克数、针对病症的用药属性数、药的剂量数、服药的时辰数等,无一不体现人天相应,易医相通。在一代名医张仲景对大枣的运用中,就充分体现了数字之阴阳五行对人体及疾病的重要性。《灸甘草汤》中,用大枣30个,“大枣,性味甘平,能扶脾养胃,助阴补血。”为什么养阴药方中用30个大枣呢?数字中有阴阳,自然数中的1-10的基数中,2、4、6、8、10皆为阴,而这五个阴数相加,正好是30,是群阴凑集一起。在另一个养阳的《当归四逆汤》中,同样用大枣,但却是25个。1、3、5、7、9这些自然单数归属阳数,而五个阳数凑集一起也正是25。一个养阴,用30,一个养阳用25,充分证明了数字对于发挥药材作用的重要性。如果不这样做,只能证明你不是一个通晓易医的上工大夫了。数字在药方中是可以达到治病效果的,而数字也能单独在帮助人体健身、祛病、养生延年上起到极大的功效,关键就在于术了。有了术的帮助,数就能发挥作用了。所以《内经》在开篇中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知道就是得道。知什么呢,就是心明了。当你达到一个心明觉者的境界层次后,你就得道了。
中医“上工”要易医相通。中医里最重要最核心的医理是阴阳。《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开篇即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周易主要也是讲阴阳变化,所以,易医相通。“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即是本于阴阳。中医治病,主要考虑的宏观的人体阴平阳秘的状态,因此,治病在于调整阴阳。人天是相应的,天人是合一的,作为宇宙、自然界中的生命个体,人体本身和宇宙、自然界中的阴阳五行紧密相关,相互感应。人体对自然环境所构成的有质有形、有质无形的各种场辐射是有感应的。作为一个中医上工,需要懂得自然环境阴阳五行场与人体的关系。《内经·素问》篇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易·系辞》也讲“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最大的也是最主要的最终的归纳。中医上工一切从阴阳入手,一切从阴阳结束。而其中始终贯穿运行的便是五行的生、克、制、化、合。五行中木、火、土、金、水是广义的,而每行中也是含有阴阳的。例如:火对应人体五脏中之心脏,但火有相火、君火、神火、邪火、虚火、实火、上火、下火等,而心脏中这个心,却不是狭义的脏器管,这个心是神明,是道器合一。所以明心、养心、静心都是为了追求观性、追求本质,以达养生。
自然界中的各种含有生命的物体,其阴阳五行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人的健康,特别是这些物体本身阴阳失衡的时候。例如有一个学生脾胃经常会产生过敏性痉挛痛,去了许多家医院也查不出病因,治愈不了。后经一中医上工随查,发现这个学生每天上学路上经过的一棵几百年古槐是“病因”,学生本体阳本受古槐散发的阴气大补而呈亢盛,本体阳木气(肝)太盛,克其脾胃气(土),使脾胃产生了过敏性痉挛痛。知道病因后,学生避开这棵古槐,就没有再犯病。
天人合一,人天相应是大道中医的重要理念,它与中华民族儒、释、道文化的天人论是相融相通的。佛学讲明心见性,道家讲修心练性,儒家讲存心养性,中医讲静心观性,在这里都是追求一个人的本然。人能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时,就能把握阴阳、运用阴阳,取天道之有余,补己身之不足。天地巨能可为己所用,开发调动人体内存的潜能,激发生命活力。
造就中医“上工”必须走大道中医之路
无论是中医院还是西医院里的中医门诊,究竟能不能代表真正的中医,能不能代表中医的真正水平?如果真正的中医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状况,对形而下的器质性病症治疗时动不动就让来看中医的病人去化验、去照CT,动不动就以西医指标、病名来开中药,而失去了一个中医自己望、闻、问、切的辩证,失去了一个中医自己对病人的诊断,也就是脱离了大道中医之路,背离了中医最基础的医术。从中医理论到中医实践,无不凝聚着中华哲学思维,从《易经》、《道德经》到《黄帝内经》,无不渗透着天道与人道统一的认识,“天亦然,道亦然”。如果中医离开了对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发展,大道中医“上工”人才就难以脱颖而出。
大道中医是要有师承的,能否迈入大道中医之门关键是师承。中华文化中很多都是讲究传承的,传是领入门内,承是宏扬发展。中医理论中对人体生命的诸多命名,决不是坐在那里猜想出来的。在两千多年前,没有解剖学给你配合,但是人体的气血、经络、穴道、五脏六腑是任你怎样苦思冥想也想不出来的。这都是有着高境界、大智慧、修持有素的先哲圣贤通过返观内视求证出来的。在中华文化诸多方面的传承中,有很多“精要”是师傅带徒弟时口传心授的。师傅这个称谓有几种含义:1教师,2老师,3师傅,4恩师,用学校中现行的情形比喻:教师就是给你上课的老师,教语文、数学、物理等。老师那是你的班主任,除了学习外,还要关心你其他方面的事。师傅犹如导师,指导你在某一个领域深入学习,进一步造化。恩师就不一样了,恩师是徒弟迈入他的真传中,是他的入室弟子,负有继承弘扬学术大道的使命。每一门派皆有师傅,但传承这一门派的使命就是入室弟子之事,我们每每听到某某是某某京剧大师的入室弟子、传人等等。中华文化有很多传承是徒弟找师傅,但真的大传承一般是恩师找徒弟。
《黄帝内经》是大道中医的经典,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泉源,它是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内环境及宇宙自然环境统一性的典范。如果我们现在从事中医事业人士能真正读明白并会求证这部经典,也就打开了成就中医上工的“一扇门”。《黄帝内经》涉及到易经等十几种门类的文化,它注重道器合一、提倡阴阳五行、讲究形而上之气。周易文化是一门反映宇宙自然中阴阳五行场生、克、制、化、合的规律的系统学说,周易中有关天、地、人、阴阳五行的含义,与中医阴阳五行、人天相应、天人合一观念是紧密相融的。周易中有着自然界的时间空间,真气运行,卦像物像,与中医人体中阴阳、气血、真气运行时辰,五脏经络卦像是相应的。人体小宇宙与天体大宇宙的人天相应是易医之本源,而连接这一本源的就是易医中之阴阳,阴阳变化,五行运转而使天人合一。翻开历史我们看到,在两千多年的中医文化发展传承中,无论是张仲景、孙思邈还是朱丹溪等中医大家,基本上都是因熟读并明彻了《黄帝内经》和《周易》而取得巨大成就的。
中医是一门养生的文化,作为一个中医上工必须学会修持方法。无论是望、闻、问、切,为病人看病,还是自己修炼养生,都必须首先做到静心观性。怎样才能静心,怎样才能观性?如果没有一种真正的入门方法是无法达到的。养生中强调心死神活,这里的心是指的人的主观意识,只有主观意识的思维淡化,才能入静。这里的神是指心明,是人的潜意识的发挥。潜意识活跃了心明了,才会有返观内照的功效,才可以用经典中的理论去探求内证。时间久了功夫深了,你便具备了望的技术,最起码你有了脉的切入技术,任何一个中医上工的传承者,都有师傅口传心授的养生心法。当然不是上工并不等于不做中医,有很多中医大夫依靠多年治病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其大道中医内涵来说,如果缺失了静心观性的形而上之道气,终难成就传承弘扬中医文化使命。
老子《道德经》曰:“道可道,非常道”,非常道即大道。大道无形,大道唯妙唯玄,中医是讲大道的。大道中医根据人天相应关系,在把握和运用阴阳五行上有着独特的方法及手段。由于人是生存于大自然的怀抱里,人体的小天地和宇宙的大天地有着相生、相克、相合、相冲的规律场关系。综合看影响人体健康的原因有六个方面:人元场、婚元场、德元场、欲元场、宅元场、境元场。每个元场所造成或产生的疾病状况是不一样的,百病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诸症莫离气、血、痰、食四因。大道中医是在生活中修持,在修持中生活。我们解读中华民族文字“患”病的“患”字,便有重要发现,人之所以有病,是因为心上压上一串东西。而治病的“藥”字则是“快樂”之上一把草。由此可以窥见中华文化与大道中医的融通之处。只有心明身澈,体中的斥力场充盈了,各种场因素而造成的损害就会减少或没有了,身体也就健康了。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身体净化,心灵净化进而完成生命净化的过程。大道中医就是使人养生健身、祛病延年、完成生命净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走大道中医的道路,用优秀的中医文化才能造就一大批中医上工人才。
提倡中医文化促中医发展——访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馆长刘文瑞
任 壮
中国中医药报
刘文瑞是重庆市颇有声誉的中医,也是中医药文化的忠实拥趸。他师从乃父、名老中医刘少林,从事中医药理论研究和中医药保健产品开发多年,执笔出版过《中国民间草药方》、《中国民间刺血术》、《中国民间推拿术》、《中国民间敷药疗法》等多部医药专著,被评为首届全国自学成才标兵。然而让他声名更为响亮的还是他创办的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馆内收集了上万件医药文物及数千册古医书、标本、历代史料。近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刘文瑞,请他就中医药文化的话题谈谈心得。
刘文瑞认为,中医既是医学的中医更是文化的中医。文化不彰,医道不辨,医术则不明。他说,从《黄帝内经》开始,中医药文化的哲理就十分清晰,阴阳学说、五行相生相克、经络气血、四诊八纲、整体宇宙观、辨证论治的哲学思想基础已经奠定。随着社会形态、物候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形成了以《黄帝内经》思想为前提的和而不同的中医药文化流派,比如寒凉派与温热派、十四经络与奇经八脉的内外治病,都是根植于中医药文化哲理,只在疾病理解和施治上有所区别。
中医药文化广阔、深邃、丰富,中医药文化的空间包罗普遍联系为整体的宇宙万物。刘文瑞进而阐释说,宏观世界的万物运动和微观世界如脏腑、经络、气血等存在着相互联系和影响;中医药文化的深邃,在于人文时代的精神土壤,与儒、佛、道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与现代文化理念与表达方式存在相当的时空疏离感。中医药文化之丰富,体现在历史发展中理论与治疗方法、养生方法等的积累和融汇,也体现在相关的诗歌艺术、通俗民风、心理情操等的表现与演进。
然而,由于受西医的理论观点与思维方式的影响,目前中医药的传统文化哲理被模糊、扭曲,其认知和应用也趋于狭窄、浅薄和简单。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西学背景的人士对中医药的研究只是简单地与西医理论对接,中医药界的许多研究者也急功近利,没能够真正深入下去,在基础理论上发展出合乎当代认知环境的明晰脉络;另一方面,中医药深沉的历史文化背景,在现代传播环境中也制造了自身的神秘,也就导致了社会上中医药文化的贫乏。凡此种种,于是才有商人、学者,巧借中医药养生概念及思维方式,宣传推销不中不西的谬论和伪劣产品,进一步歪曲和败坏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要传播普及,首先面对的是教科研中的各种现实的障碍。现代中医教育的方式,让学生苦读多年而未能临床执笔处方;而临床中医院的中医技术,更像西医的拷贝,为了经济利益,宁可让患者在反复检查中煎熬,也不愿发挥中医的辨证施治;对中医药科研的论证方式照搬西医模式,根本没有建立中医药特色的科研评价体系,有水平、有经验的名老中医的科研项目在另类科研思维方法束缚中,特色全无,也越来越像西医的科研成果。在这样条件下很难想象会有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式中医大家的出现。
针对如何发展文化中医的问题,刘文瑞开出自己的“药方”。其君药:中医药理论创新,特别要在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和跨学科交叉研究上下功夫;其臣药:中医药临床技术创新,在治疗重大疾病、疑难杂症上有突破,进一步规范常见病的诊疗技术;其佐药:推进中医药产业化,有特色鲜明、个性专一的中药产品问世;其使药:是创新中医药教育及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政策法规制度,创造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