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师德

时间:2019-05-13 21:1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感悟师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感悟师德》。

第一篇:感悟师德

感悟师德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师德是什么?千百年来,多少研究者尽心竭力用最精妙的语言来诠释她;多少教师前赴后继用最平凡的行动来注解她;更有无数热志士满怀激情用最优美的辞藻来赞美她、颂扬她。

观看师德启示录,荡涤内心深处的尘埃,接受全新的灵魂洗礼。那片头片尾的每一个音符,都扣击着我的心灵;无论是真实的采访,还是教学情景的摹拟,都震撼着我,鞭策着我。她使我不得不对自己的点点滴滴进行深刻反省,也不得不对自己从事的这一职业进行重新审视。

一、真爱学生---师之天职

为人师表,师德惟馨。身为教师,首先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而评判一名教师是否具有高尚师德,最重要的标尺就是有无爱心。一代宗师金铁林甘愿寂寞,无怨无悔,退到幕后,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湖口桃园沟村胡安梅在父亲倒下的讲台默默耕耘,无私地把青春、热血奉献给山村的孩子,奉献给山区教育;还有一心装着孩子的冰心、教育楷模余漪„„他们热爱教育,热爱孩子,把自己的毕生心血都献给教育,甘为人梯,乐育英才,展现了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

中国古代师生关系中尊师爱生的佳话不胜枚举,许多事迹感人至深。孔门师生之间感情相当深厚,关系十分密切融洽。孔子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学生生病,孔子亲往探视,例如,“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入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师生之间亲密如同父子之情。颜渊不幸病死,孔子极其悲痛,“哭之恸”。对学生没有高高在上的心理,而是采用一种平等友善的态度。

教育家高振东先生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为了别人的孩子,甘愿牺牲自己的孩子,毫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其情可悯,其心可嘉,其精神足以感天动地。、然而,我们痛彻的感到,教师队伍中仍存在不纯粹的因素。有些教师并不爱学生,并没有把教师职业看作事业,没有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子女。他们的教育观念陈旧、落后,认为“棍棒出好人,高压出才子”。正是因为他们的爱心淡薄,学生犯错误时,他们不是用爱的力量感化学生,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而是把教育工作简单化,用所谓“严要求”,希望通过“罚”学生,强迫学生一下子变成好学生:要么错一道题“罚”五十遍、一百遍,要么大打出手、出口成“脏”,弄得学生苦不堪言,严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有的还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却口口声声“一切都为了学生好”,叫屈喊冤说“好心不得好报”。在这种没有爱的教育氛围中,师生关系紧张僵化,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由此,我深切的感到爱心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的确,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

二、平等、民主、合作---师之理念

教育心理学指出:教师如果想通过“严”的方法来树立威信,那么这样做,只能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更远,威信反而会下降。因此,教师在教育中应该和善、宁静、平易近人、大公无私。其次坦诚地接受学生的挑战。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虽然教师担任教授角色而学生扮演受教育角色,但教师与学生是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增益的。教师作用于学生,而学生又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教师。这就是双方教学相长的规律。明确提出这一规律的《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而《学记》的这一思想主要是以孔子与其弟子的教学活动经验为依据的。这在《论语》中颇多记载:学生批评了孔子,孔子非常欣慰,认为这是自己的幸事。例如;他当着弟子巫马期欣然承认自己的过错:“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学生子路、冉求、‘樊迟经常与孔子争执,但他们非常尊敬孔子;而孔子也颇为器重他们,将之都培养成出类拔萃的英才.在教学中认真接受学生的意见;使教师不断提高,这也是荀子的观点。他指出,为师者应“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决不能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他自己就是“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教师要虚心接受一切人包括学生提出的正确的批评性或肯定性意见;拒绝诌谀奉承的言行教师在教学中应虚心向后辈与学生学习,而后来者居上;学生也可能超过老师,这就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韩愈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生之间存在着“道”的双向交流。清代教育家张履祥甚至认为学生如果不听从教师的教导,那么教师不应完全怪罪学生,而应过来从自己教学方面来寻找原因,他说:”子弟教不从,必是教之不尽其道。为父兄师长者;但应反求诸己;未可全责子弟也”由此联想到保罗·弗雷尔在《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中的一段令国际教育界人士颇为欣赏的论述:“在解放教育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作为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必须‘死去’,以便作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者重新‘诞生’。同时,他还必须向受教育者建议:他应作为教育者的受教育者而‘死去’,以便作为教育者的教育者而‘重生’。”由此可见,师生之间能够平等、民主,并且真诚的合作在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熏陶、启发、引导---师之作用

在学校里,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的形成,主要靠教师的启发诱导、熏陶影响。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工作大到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成绩、能力培养、文体活动等,小到怎样背书包、怎样扫地、怎样摆放学习用具等。在学生的眼睛里,教师是神圣的,是让他们崇拜、信任、爱戴,并刻意接近和模仿的人。孩子们的双眼,就像一部永不停息的摄象机,每天对着你不停地拍摄,你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就这样如同影子般的印刻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因此,我们应当及时地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该怎样做,做良好行为习惯的塑造者。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事,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因此 在今后的工作中,当以不变的责任心,不朽的爱心,不竭的进取心亲近教育、献身教育,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凭一腔热血,袭两袖清风,站三尺讲台,育四方桃李,力争做一名令人敬仰的新型教育工作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丰富师德的内涵,树立师德的崇高。

第二篇:师德感悟

师德感悟

俗语云:“学海无涯。”作为老师,我们不仅仅要授人以渔,还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更多“渔”的技巧,让自身被知识所充实,做学生眼中的小知识库、图书馆。在教学生涯,人生道路上,生命不止,学习不尽。

千说万说不如挥手一做,作为教师,从听见第一声上课铃开始,就意味着我的形象已经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模板,我的人生从此开始言传身教,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三尺讲台成为我播种的田埂,讲台之下的稚嫩学子成为了我播下的种子,希望在我的培育之下,未来可以看到果实累累,当从教的那一刻开始,命运的齿轮已经将我带上了教师的队伍中。有人说,一辈子能作为教师,这个人一定是接受了上天的宠爱。而教师是真正天国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领路人,教师行业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后的一片净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从教的道路上有许多东西还没有探索感受,然师德确是我们一直需要具备的东西,真正需要做到的就是——从教之路,师德先行。

如今的学生,生活富足,思想自负自私,家长的功利心重,严重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如何教好他们,是我面临的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法宝就是爱,用爱心来感召,用爱心来教育,用真诚来换取学生的真心,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爱的教育是相互的,我在工作中收获着学生爱我的快乐,同时,也收获着我爱学生的快乐。

另外,在工作中,我认为教师要及时根据发展的需要转变教育观,不但要业务精,还要做到作风正。当前的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有些教师的行为也会随之变化的,比如,招学生补习来发学生财。把学生当做挣钱的工具,而不是当人来关爱,我认为这样的教师不但没有师德,而且连起码的道德都没有,又如何为人师表呢?反而那些高尚的教师如石兰松,他是那样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刻苦钻研业务,努力进取,不畏艰难,二十几年如一日,坚持摆渡接送学生,这种师德是多么的可贵。又如那些在工作岗位上辛辛苦苦工作的教师们,他们努力创新教育,提高课堂效率。肯于做服务型的教师,爱岗敬业,无怨无悔。这些教师,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身教胜于言传,教师的行为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学识,思想品质,人格都是学生做人的参照对象。我认为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全的人格。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重视自我的心理健康,在工作中不但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还要观察到学生的情绪,发现异常学生,应及时关注,疏导。热爱学生不是用口号喊出来的,而是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点点滴滴,切切实实的关爱中。

第三篇:感悟师德

感悟师德

2008年将永远烙在我们的记忆里。因为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什么是“大爱”,什么是“师爱”!

师德活动月一年一度,我想,活动的目的在于警世罢了,正如钟声,每敲响一次,就知道时间又走过了一轮。曾感觉这是一种机械化的形式,长此以往,会让人更加疲乏与麻木。可如今,当人的心灵经过一场灾难的洗涤、满腹泪水的浸泡、生命礼赞的感动……我为自己拥有生命而欣慰!我活着,一位活着的老师,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地爱我们的孩子?让每次的师德活动为自己的前行吹响号角吧!

在天灾现场,一名男子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身亡,这就是29岁的张米亚老师,为了护卫翼下的两个孩子,生生地用自己的身躯抻起垮下来的横梁!由于扣得太紧,在营救两个孩子时,不得不提出要锯掉他的双臂!还有,当救援人员扒出谭千秋的遗体时,他正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4个孩子活下来,而他们的老师却永远地走了,是谭老师为孩子们筑起的生命之墙!……

这样的场面很多很多,每看一次都会泪流满面。作为一个幸运的老师,哭过之后,想的最多的是:自己没有理由不去爱那些整天围着叫你老师的孩子们!为自己,为那些死去的同行们!

也许有人会说:灾难面前,人人都会如此。是的,“人性”告诉我们应该这样!可就在这次灾难中,仍旧有些人始终不到岗,有的什么也不顾,拔腿只顾自己逃命……危难之中显英雄,但英雄并非是即兴之作,而是厚积薄发!

灾难面前,我们的民族是勇敢的!

灾难面前,我们是幸运的!

灾难面前,我们接受考验!

灾难面前,任何表白都是苍白的,让我们做好准备,从我们的心做起!从我们的孩子爱起!

第四篇:师德感悟

师德感悟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参加了通化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大会后,我再次感受到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的分量,也使我充分认识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重担。

从教至今,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学习,我认为师德至少有三个层次,首先有爱,然后是德,最后是师德。

爱究竟要爱什么?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要爱岗敬业,爱学生,这也是新《规范》中提到的两条。不爱教师这个职业是很难有教师特有的那种奉献精神的,而爱学生更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这次新《规范》也明确规定“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又要学会宽容,严是一种爱,宽容也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仁慈。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该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的爱,作为一种

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其次是德,也就是品德,换一句说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因为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但是我觉得为人师者光有人格还不够。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所以作为教师就要不断地学习,甚至终身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让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性的教师。正如我们的先哲孔子所说“学不厌,教不倦。”这也是新《规范》中对教师提出的一个较高标准,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教师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与此。”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易经里的两句话自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用德行修业,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教育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让师德之光永远温暖学生。

她很庆幸自己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能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她很幸福。感触也颇深。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每当把学生从天真无邪的孩童培养成为热情、有活力、进取、有知识、有素质很阳光的男孩、女孩时,她会发现自己在不断走向成熟。爱是这个世界永恒的旋律。因为有爱,所以学生才能够感受到温暖;因为有爱,所以,老师才和学生成为亲人、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王老师一直把这句话作为她的座右铭,在教学工作中努力践行着自己的信仰。

第五篇:感悟师德

感悟师德

新圩小学梁欢群

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来讴歌教师一生的兢兢业业,一世的勤勤恳恳。走上三尺讲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品尝到了工作给我带来的甜酸苦辣,也感到自己在慢慢的成长和进步,感受更深的是教师职业的伟大和崇高。泰戈尔说:“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们做叶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重看她的绿荫。选择了叶的事业,就是选择了奉献。”教书育人是庄严神圣的事业,身为教师,须具有高尚的师德,爱心是高尚师德的核心。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身为教师,就要做到自重、自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使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友爱,教师首先要身体力行;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教师不但要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要求学生认真听课,自己就要认真备课;要求学生按时作业、书写工整,自己批改作业也要一丝不苟。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就应该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走上三尺讲台,教师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之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之大,还体现在大胸襟,大气度。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中也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因为师德之美,美在它使用了人类最美好的语言——爱

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叛逆期的学生无理顶撞老师、甚至“出口伤人”的事件,学生可以不成熟但老师不能不理智,用宽容和谅解之心来接纳学生。这是一种高尚的美德,也是一种巧妙的教育艺术。对学生的爱是不放弃不漠视。教学有爱,课堂就有了生气,教师心中有爱,言谈举止就更富有魅力。

说到爱岗敬业,有的老师很无奈:“教育体制有问题、教师待遇低,学生调 1

皮、叛逆、不好学,让我们怎么爱得起来呢?”但是做教育,面对着的是纯洁如白纸的孩子,一定要心中有爱,要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苏霍姆林斯基不是曾说吗:“要像对荷叶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 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学生观。现代教育提倡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是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已成为全社会都普遍认同的观点,爱和责任是师德之魂。青少年学生都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作为教师不能一味批评指责他们,而要从关心爱护的角度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和他们谈心,谈感受,让他们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 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 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

在教育工作中,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的爱,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出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离开了这个感情基础,教育中的一切技巧和方法都会变得苍白无力。所以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

热爱学生并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的很好,其实,热爱学生不仅是一种崇高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因此,教师不仅需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需学习和研究爱的艺术我认为真正实施于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就必须做到热心,精心和耐心。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推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爱学生愈深,教育学生的效果也就愈好。如果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时,缺乏爱心,必然是方法简单粗暴,批评多,耐心说服少;责怪多,关心体贴少。这样会使学生处在一个缺少爱心的环境中,不会关心和爱护他人,也不容易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护,势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有一位教师也说过:学生爱教师,教师的表扬是鼓励,教师的批评是爱护。师生关系不融洽,教师的表扬是哄人,教师的批评是整人。所以说如果没有爱心,没有事业心,就不会去关心学生,这样的教师就会被学生视为冷漠无情,会让学生反感,因此对学生漠不关心的教师是搞不好教学的。

师德最外在的体现是以身作则。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学生有着天然的向师性,特别是小学生,把教师的言行奉为准则和标准,正人先“正己”,“正己”是师德的基础,不能正己,也就不可能有教师的垂范。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一种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味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身修养。总之,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提高师德水平,使之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踏上三尺讲台,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要有“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把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最高美德,时时激励自我,在不懈的追求中完善自我。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严格要求自己,做位合格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下载感悟师德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感悟师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师德感悟

    师德感悟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

    师德感悟

    师德感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人师者,厚德为本。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王强老师的感人事迹,完美诠释了这句话。正是凭着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和情义力......

    师德感悟

    要做一名优秀老师,不但要有广博的知识、科学的教育方法、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还要有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学生的满腔爱心,要真爱学生、要爱岗敬业、还要做到为人师表。 一、......

    感悟师德

    感悟师德 ——爱与坚守 俗话说:教师的活儿是良心的活儿,可见师德的重要性。何谓师德?千百年来,许许多多热血志士满怀激情用最优美的辞藻来赞美她。如:“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

    师德感悟

    师德感悟 作为教师,为人师表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有崇高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要有负责任的意识。有了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我们才会敬业、乐业,也才......

    感悟师德

    感悟师德 身为教授的当代作家贾平凹有一幅对联时时鞭策着我:百无聊赖何为教,一事无成怎做授。21世纪,新时代教师的寄托是什么?精神支柱何在?在我看来,两字回答足矣,那便是看似轻实......

    感悟师德

    感悟师德南康市龙回中学 刘德灿“静静的夜晚,月光闪烁,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亲爱的好老师……”这首曾经唱过无数遍的歌,而在XX年的教师节,我却第一次成了这歌词中的主人公,走进......

    师德感悟

    为期一周的师德培训已经结束,期间认真阅读《教育热点问题的师德思考》一书,聆听了王松元书记关于深入开展“育人成才先锋”创先争优活动实施的动员报告,我的思想上对教师职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