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被学生打骂案例

时间:2019-05-13 21:3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被学生打骂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被学生打骂案例》。

第一篇:教师被学生打骂案例

教师被学生打骂案例

中国教育真他妈的失败!老师把学生当人看,给你发展自己的个性,给你最起码的尊重。学生把老师当什么了?反正我犯事你也不能打我骂我,我就是把你当猴耍!现在老师为国家培养的不是人才,都是一群废物!各大媒体还一天到晚的报道老师辱骂体罚学生的新闻,大肆批评教育。我就觉得这些老师骂得好,罚得好。就是要把他们当畜生来对待,不然他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教育!

近日新华网论坛上就有一篇题为《现代“太监和宫女”:中小学教师》的帖子,发帖的是一位从教近二十年的教师,他说:“围墙隔离的净土上的中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处境与“太监和宫女”们何其相似!”这引起了网民热烈的讨论,已有上千人跟帖。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古代说教不严,师之惰,但现在却成了教得严,师之罪了!”

怪事一萝筐:

被打耳光还要赔礼道歉

近日,广州番禺区某民办实验学校就发生了一起教师被学生家长殴打事件。据记者了解,该女老师姓张,是学校四年级三班的生活老师。有一天学生王某在宿舍丢了东西,于是打电话跟他爸爸说有人偷了他的东西,后来才了解到原来是他的同学开玩笑藏起来的。为找东西整个宿舍都折腾得够呛,张老师有点生气,就教育该学生说:“不要屁大点事就找家长,你可以找老师来解决的。”学生王某对老师的话不服气,又打电话给爸爸。王某的爸爸闻言就开车冲到学校,当时老师正在上课,他冲进教室,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问孩子:“是哪个老师?”王某指了指张老师,说:“就是她!”于是,王某的爸爸当着全班几十个学生的面,劈头盖脸就给了张老师几个耳光。张老师被打懵了,一个劲地问:“对不起,你为什么打我?”全班的小学生也都被吓哭了。张老师事后向校长讨说法,校长却说:“老师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学校也有学校的苦衷啊!”

就像上面这位学生说的那样,学生是受保护的,你能把他怎样?“你敢打我吗?”“你打我我告你!”“你侮辱我人格我就告你!”等等此类的话经常出于学生之口。不能不说,现在的学生法律意识强了,维权意识也强了,而相对而言的是教师法律意识差了,和学生就更不谈维权了。事实就是这样,学生维权有依据:《青少年保护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等保护他们的法律法规。而教师呢?在学生面前有什么法律法规来保护他们呢?现在就连学生无故地打了他,他又能怎样呢?

现在,教师敢站出来指责学生的或是管学生的越来越少了,这样下去,中国的教育发展方向何在?有的教师说:“过去我们讲究的是教育教学,现在,我们讲究的就是教学。”这也是教师们的怨言啊!为了点小事和学生搞矛盾,引来的就是被指责,如果火气上来,“动”了学生,那就惨了,值吗?

素质教育是大势所趋,可目前来看,中国走素质教育的路绝对是在探索中,缺乏的是一线的调查,特别是忘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啊!如何在农村学校正确地设施素质教育,如何来提高农村学生家长的意识都是要考虑的啊!中国如此之大,教育发展的速度参差不齐,用一种方法用于所有对象,合适吗?就拿今天这事儿来说吧,倘若那位学生的家长来校后,狠狠地惩罚了他的儿子,肯定会有效果的,下次他还敢吗?可农村孩子的家长都说:“现在都一个孩子,哪家不惯?”老师听了也只能摇摇头了。十四五岁的孩子,光靠讲道理,听你的吗?

回过头来看看这件事,我认为,出乎我的意料,却也是必然的结果。

现在法制还不健全,在出台《青少年保护法》的同时,也应该出台《教师法保护法》,在维护青少年的权益时也应该保护教师的权益。

某年某月某日某校某班,X老师正在上课,学生Y在下面频频撒欢儿,其他同学无不侧目。X老师以目示意其几次,然Y依旧我行我素。X老师实在忍无可忍,便让其到教室外面。谁知学生Y竟岿然不动斜目而视,老师强压怒气,欲伸手拉之,Y不甘示弱,挥拳猛击,教室顿时乱成一团。其他教师闻讯赶来,好言相劝始把Y拽开。

Y生家长:什么?老师在课堂上打俺的孩子了?打着哪儿了没有?伤着了没有?这还了得!马上给他叔他舅他姑他姨打电话,都过来,人越多越好,找他们评理去。俺的孩子长这么大可一句赖话都没听过,更别说受这份气了。就这还说是俺打老师了,总是你老师惹俺了,你老师是咋当的?俺儿子再有不对,正查倒数着也挨不着你老师来教训,先让儿子做个CT,验验血,全身检查,在家养着。这回要是学校不给俺个说法,不满足俺的条件,俺就到教委去告他们,俺就给记者打热线电话,俺就上十字路口扯横幅去。

该校校长:哎,这小X平常瞅着不傻呀,今儿这是咋的了,怎么犯了昏了。他说话就让他说你别管他不就得了,人家愿意拿钱来混,就让他混么。现在都初三了,还能在咱们这儿祸害几天,忍一忍不就过去了么。平常咱们大会小会的讲,学生纵然有一千个一万个错误,也不能批评,你得哄着,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对待。可你真以为那是你自个儿的孩子?教训了没人管?你怎么就认不清现在的形势呢?现在可好,人家家长堵着校门,让给孩子治病,并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费一万元,否则就要上访去。事儿一旦闹大了,我们的工作就太被动了,这社会舆论咋办?上级领导会怎么看?学校可不能替你背这个黑锅,你的事儿你自己处理,与学校没有一点关系。

X的同事:哎,身败名裂,引火烧身,不值呀,教训呀。归根结底,还是年轻啊。这样的学生你还管他干啥?人家家长都不怕,你瞎操心什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讲好自个儿的课,愿学的下点功夫管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了。一片好心换来驴肝肺,你这又是何苦来着?挨了学生的打,不分青红皂白,就让老师登门道歉赔钱,俺们当老师的就可以没有尊严?真是窝囊到家了,这老师还有法干么?自己的孩子将来如果敢再端这碗饭,我就跟他断绝关系!俺们强烈建议在学生守则中再加一条:禁止学生体罚老师。

X的学生:俺老师太冤了!俺们都可以作证,从始至终俺老师都没出手,Y怎么就受伤了?那个Y压根儿就不是好东西,别说俺们班,就是外班的没被他欺负过的都不多。他简直就是个社会小混混,折腾得俺们连课都没法上,俺们也联名给校长写过信,可都不了了之。后来他干脆连检查也省了,越来越横。提起他,没有几个不又怕又恨的,心说这回他该落报应了,但怎么反倒是让老师赔礼道歉拿钱?听说还要写检查,全市通报批评。俺们都想不通,难道这就是俺们心目中的老师?

教育专家:学生是中学生吧?应该还不具有完全民事能力吧?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老师是要承担责任的,如若造成严重后果的,还须追究其刑事责任。当然了,我并不是说老师该打,只是他处理问题的方式有问题,太不理性,还是要用爱来融化他们。当然学生的家庭教育也很有问题,家长的素质也很低。

当地媒体:说实在的,我们都很同情X老师的遭遇,也想客观公正地报道此事,探讨一下如何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同时,也保护老师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但我们接到了通知,不准报道此事,说是怕影响不好。

教师被打 教育受辱

坡头一小 姚绍明 教师不可以体罚学生,这样的道理,似乎无需有识之士喋喋不休的提醒。因为他既不符合现代的教育思想,也不符合法律的条文。现代的教育讲究的是师生平等,相互学习。古代的那种天、地、君、亲、师的师道尊严教育,早已经烟消云散于历史了。但是不知道是矫枉过正,抑或是物极必反,当师道尊严被扫地出门后,学生打教师的现象却有些甚嚣尘上。

前些天,浙江温州的灵昆镇灵昆中学,发生了一起因为校长打了学生一巴掌,家长便将前去家访的校长杀死的事件。校长尸骨未寒,教师一片悲痛,然而却有个叫小飞的学生要买鞭炮“庆祝”。并在校门附近拦截同学,要求每人“募捐”1元钱。一位女教师在上课时对学生愤而斥责:“这简直是禽兽行为,太没人性了。”小飞听说之后,竟操起一条三角铁,冲进教师办公室去打那位女教师,被人拉住夺下后,他将一本书狠狠地砸向那位女教师头部。当教育局有关领导要他解释时,他竟然叼起一根燃着的香烟,说:“我想骂就骂,想打就打,你们管不着。”

面对着学生的这种“庆祝”、恐吓、侮辱,教师很有些无奈。但是这样的软弱,似乎也显示了一点教育的无能。当然对于学生的这种反常表现,专家们完全可以将其归咎到学校教育的失败中。但是,学校并不是学生受教育的唯一地方,家庭的影响,社会的反映,都会在学生身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常常会大于学校的那种正面说教。人说,“教育不是万能的”,那大抵是指学校的教育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出现在学生身上的这种打骂教师的现象,大概蕴含有一点学生对教育的不满吧。近些年教育实行产业化了,产业化的经营过程,必然需要教师充当掮客,随时向学生收取各种费用。于是,曾经的诲人不倦形象,变成了整天算计学生的商人;曾经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变成了收取小钱的摊贩。尽管这样的情形也很使教师为难,甚至他们也没能享用到这其间的经济效益。但是整个教育产业化的大氛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想象,必然会弱化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恶化教师的社会地位。于是,他们的因为不受尊敬而挨打,似乎也就不足为怪了。

教师与学生的这种情绪对立,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敌对矛盾。这种敌对情绪的养成,可以断言,绝非一日之寒。长时间的教育管理手段经济化,量化考核,末位淘汰制的施行,很可能是熏陶奠定这种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落实这样的一些管理手段,很多学校都推行了诸如:优秀率、及格率、升学率、名牌大学考入率、达标率等等量化指标的考核。这些指标在胁迫着教师岗位,尊严、甚至威胁着他们生计的同时,却也迫使他们不计后果,各以八仙过海之能事,千方百计来完成。

在完成这样的考核指标中,大概嫌贫爱富也便在所难免。因为很多指标的设定,本就需要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来完成,而所谓的差等生,是难担此重任的。这样的结果似乎也有根据,古代便有“因材施教”的说法,那大抵也是因为学生由于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环境因素等的不尽相同,而造成了诸多差异的结果。正是这种差异的出现,使学生出现了优劣迥异的分野。其间所谓的差等生,或曰后进生,便成为了教师不喜欢的一类。

后进生的转化,大概会出现在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名教师的工作日程中。但他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教育的各个历史时期,便说明这也确实是教育工作的一件,至今尚无灵药妙招能解的难题。倘若有,大概这样的提法,这样的学生也就不会出现了。没有灵药妙招,便只能花费时间一点点转化。但是指标的考核,却很难给教师这样的方便。那结果便是舍卒保车,优者益优,劣者益劣。于是那些学习后进的学生,便只能在这样的境况中,艰难的度日。长时间的承受如此待遇,倘如不心生怨愤,站到教师的对立面,便可能是智商和情商都为零了。而正是这样的一些学生,充当了打骂教师的主力。

这样的一些常常能给教师与学生带来裂痕的管理手段,却很为一些教育专家所欣赏,其间的原因,大抵是因为中国的教育必须围绕升学而进行的结果吧。因为倘如没有这样的考核,便没有班级的升学率,没有班级的升学率,自然会影响到学校,甚至整个地区的升学率。而这样的结果一旦出现,难堪的大概便不仅仅是学校了。山西省榆社县委常委会就曾经因为高考成绩大面积滑坡,而通过电视向全县人民道歉。为了考试而设定的考核,分裂了教师和学生的感情,却要教师承担,以致发生到学生打骂教师的地步,这后面或许也能看到一些教育的羞辱吧。

升学教育的结果,必然会弱化对学生的品德教育,那大抵是因为在钱的面前,一切说教都苍白无力的结果。当今比较盛行的一句教育口号是“知识改变命运”。那言外之意,只有获取知识,方能谋取官位,谋取金钱。这样的教育目的,无疑是一种逐利教育。在这样的教育口号下,大概让学生胸怀大志,目标远大也难。在一个失去了信仰的学生眼中,教师的形象再高大,怕也难于高大起来吧。

教师形象的弱化,当然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近些年造假之风时而在教师中出现,作业批改次数,学生谈话次数,课堂发言情况,搞启发式教学,班级总结,班干部总结等等,都需要进行量化考核。而这些量化的考核项目,有些教师可以自己编制,有些却需要学生的参与。倘使这里的内容都是真实的,也还顺畅,倘使有些内容无中生有或者夸大其实,便让学生感到教师也不过如此,他们也是需要造假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一个造假的教师形象,想让学生尊重,大概也难。

《学记》中有一句话说:“当其为师,则弗臣也。”以教师身份出现的臣子,即使见到君主,也要免行君臣之礼的。那是一种真正的尊师重教。然而这样的尊师重教,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一句“为人师表”的名言。这句话究竟内蕴有怎样的内容,不大清楚,但倘如当真认为教师可以为人师表,就应当充分尊重他们的自由、信任他们的教学,关心他们的进步,保护他们的形象。然而现实却是把无休止的考核加到了他们身上,甚至还要在学生、家长中,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这样的“师表”大概不要说学生不能尊重,社会也不会认同吧。神坛的设定,不一定能使教师成神,真正的关心,应当是让全社会来育人,而不要把压力都加到教师的身上。

教师被学生打骂,绝不是起于清萍之末。倘如看不到这后面蕴含的深层次原因,便很难解释,灵昆镇灵昆中学那个叫小飞的学生,所以敢于有恃无恐地打骂教师,公然挑战教育局有关领导的原因。学生敢于打骂教师,似乎让人们看到了一些教育的无能,而那无能的来源,却应当是自己形象的不佳。一个天底下最阳光的行业,竟然出现了如此不佳的形象,教育确实也到了应该反思一下的时候了。反思的结果,似乎应当承认:学生打教师,羞辱的是教育。

由一个女教师被打想到的(转)

2003年上半年,某学校的一个女教师,被学生当众打,校方竟然不闻不问,学生家长又偏袒孩子,也无理取闹。一、教师地位提高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一片轰轰烈烈的改革大潮中,教育被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相应的提高教师待遇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拖欠教师工资的事情不能说没有了,相应的减少了,这是真的。但是教师的地位是不是因此而提高了?很难说。

比起当初每个月四十元的工资来说,教师的待遇是提高了不少,至少比下岗工人好一些。但是比较起来,教师在社会中所处的待遇所在的位置又会好到哪里去。姑且不论那些自主经营的个体,单是大多是工薪阶层,就远远高于教师的工资。仅仅靠教师的那点工资,能有几个人买得起现在这个价位的住房?更甭说有余额买车了。在家里面,经济地位也在某些问题上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在家里起主导地位的有几人?工资相当于人家的半数,还有什么发言权?

即便是这样的待遇,也已经引来了多少人的关注?纵观近今年的舆论,凡是和教师有关的一般为两种:一是领导部门在教师节对教师表示慰问,表示重视教育,教师节过去了,承诺也不了了之;一是狠抓学校乱收费的风气,惩处部分对学生体罚的老师。对此大做文章,使得对教师不满的人进攻学校。大凡学校稍有举动,小则一个电话教育局挂号,大则司法部门直接处理。而每每无论怎样,都是学校败诉,本来就不创收的单位赔款、道歉,颜面无存。而此风气,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因此,无中生有无理取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凡是学生在校期间出现的问题都有学校的责任,勉强说的过去。学生假期之间出的事情也与学校有关么?学生和家里人闹矛盾离家出走学校何来的责任?学生在外交通事故难道是学校引起的?怎么每每都有人找上门来不依不饶呢?什么时候学校成了孩子的监护人了?

二 谁来减轻教师的负担?

减负减负,现在的学生太累了。呼吁教师减轻少留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确实应该提倡。教育改革么,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么,确实应该。但是,谁来减轻教师的负担?

如果没有沉重的升学压力,教师为什么要大量的留作业?也许小学算好一些,所有的孩子一律升入初中,九年至义务教育么,给孩子上学的权力么。所以,小学可以有快乐教育,给个优良就行了,连具体的分数都没有。这个优良的标准又很难说。当然,霜林绝没有批评小学同行的意思。不过,到了初中连汉语拼音还不会的学生确实大有人在。练习生字,不认识;告诉读音,记不住;叫他注音,不会写;给他写出来,不认识拼音。每到接一个初一的班总要用一段时间讲拼音问题。高中的也有升学的压力,可毕竟经历了一次中考的选拔,初中学生的百分之四十五,也就是说中等以上的学生才能进高中,基本上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相对来说便于管理。而且,最近几年各个大专院校的不断扩招也给高中一线生机。而初中则不然,百分之百的小学生升入初中,良莠不齐。而家长认识到上大学的重要性,偏要求学生一定要上高中,狭窄的中考途径挤满了莘莘学子,哪个学校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多,哪个学校就声誉好。学校之间的压力,学校对教师的压力,教师之间的竞争,给教师多大的负担?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没有学习习惯的孩子,不多练习会有好成绩?对初中孩子进行快乐教育,结果会是什么?谁敢那样做?

再有,作业留出来谁来批阅?留作业到底是谁的负担?有朋友看到过霜林的流水账,也计算过吧。一个孩子一周写三篇观察笔记,每篇四百字,就是一千二百字。两个班一百个孩子,应该是十二万吧?要尽快在一两天内看出来,孩子们还要继续写的。还不算每两周一次的六百字以上的大作文,每天作业本的作业,两节到四节的课程,一个班孩子的日常管理……其他科目也相差无几吧。一个人至少要批阅一百个人的作业。这是谁的负担?谁给教师减轻负担?如果没有相应的教育体制的改革,没有考试制度的改革,那么减轻学生负担和减轻教师负担只能是一种希望。

三 谁来保护教师的权力?

《未成年人保护法》明文规定了学生的权力,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力,有不受人身伤害的权力,这无可非议。学生自然可以到学校上课,本来也不该受到别人的伤害。可是,谁来保护教师的权力?教师正常的课堂秩序不被打扰的权力哪里去找?

姑且不论个别家长来学校无理取闹、恣意寻事,就算个别学生无理取闹、不做作业、不学习、不服从管理、说话、打架、甚至顶撞老师,故意违反课堂秩序,老师也没有权力请他出去,因为他有受教育的权力。呵呵。更有甚者,公开辱骂老师,甚至动手的也有啊。谁说师道尊严不该提倡了?一个老师如果没有一定的尊严,怎么教育管理学生?就算没有师道尊严了,教师的人格就可以受到侮辱么?试问不是教师的人受到这样的侮辱会有什么反应呢?而就因为是教师,就应该忍受这些么?就因为他是未成年人,就不该对其加以教育么?谁来保障教师的权力?

那个女教师,不管她和学生发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也不管她的错误在哪里或者多严重,或许还有人对她表示很大程度的不屑一顾,不值得引起人们的深思么?

晓来谁染霜林醉很少评论什么事情,但是,这件事情确实能引起人的深思。

6月24日下午5点20分左右,怒江州直幼儿园各个年级正在让家长接自己的孩子回去,突然一辆车牌号为云Q99027的车辆不顾道路拥挤,家长和小孩众多,停在了幼儿园大门口,车上下来的两个中年女子,直闯入幼儿园内小三班教师,对正在送孩子的当班老师劈头就打,还拿着镶有铁链的手提包砸老师的头,当时由于事出突然,在园内的老师和来接孩子的很多家长被突如其来的事件吓得目瞪口呆。幼儿园门卫赶紧把大门关上,没有让驾驶员进入,此时,门口又多了一辆车,下车的司机和原来的司机一并在门口想破门而入。被打的老师被逼到桌子下没有还手,两个女子大声吼骂着脏话,一面不停的攻击老师,一会儿后其他老师和家长反映过来后,赶紧拉开两人,并保护住老师。并在众人的怒斥下,两女子才离开教室出门,由门口两个驾驶员接走,还抛下一句话“不相信我们支队整不死你们幼儿园”。

经多方了解,云Q99027车主的小孩在该班读书,前一个星期的星期三,小孩大腿有一个跌倒的痕迹,不知道是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弄的,该班的老师知道后本着负责的态度还主动给小孩家属道歉了,当时事情过了也没有什么了。到6月24日就发生了以上事件。据知情人透露,该车驾驶员是怒江州政府的,车子也是公车,后来的是消防支队的丁XX参谋,两个行凶的女子最先打老师的是孩子的姨妈,另一个是孩子的母亲。由于被殴打的老师在幼儿园老师、家长及时制止,并送到医院治疗,所幸除了精神不太稳定外没有造成大伤害。

6月25日,州直幼儿无法调剂老师,只好给该班放假。州教育局领导到园安慰全体老师和看望被打老师。全体教师愤怒不已,广大家长拭目以待事情的结果。

此事怒江州直幼儿园已及时报110及县公安局,怒江州政府分管教育的领导。

思考:

各级政府三令五申公车管理,还有人拿它接家属去打老师?是执行公务?

公安部有明文规定只要进入校园内进行人身伤害行为的,都必须进行专项立案查处,此事何时会有结果?

“不信我们支队整不死你们幼儿园”,如果这里说的“支队”是部队,人民的军队,它是专门用来“整”幼儿园的?

谁来保护我们教师—这个被弱势的群体,连生命都无法保证,又何谈教育教学。

教育,路在何方——高要教师被打事件有感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现行的主线;减负,是最响的口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现在出台的所有章程,都是围绕学生,但看不到哪一条是从教师角度考虑。

教师是园丁、是导师、是蜡烛、是埔路石,但不能做回自己。的确,教师的职业特殊,但教师也只是一位普通的人,现在的学生难教,在教师圈内已经是一个共识,但现在的所谓专家却有不同的见解,好象把学生一切的不良现象归功于教师,总认为是教师做得不对,学生一切都是好的。当然,他们专家调研是到广东实验学校、华师附中、执信中学这些名校去,的确,这些学校是非常好的,但是,专家们,你们有没有考虑到,他们的老师不用为学生的纪律疲于奔命,不用为学生的成绩向家长做汇报式的解释,只一心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其他一般的学校,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从校长到一般的教师,每天的工作主要不是教学,而是处理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丁先生,请您现在到学校走一趟,抽烟、打架、拉帮结派等等,教师们都见怪不怪了,为什么?教师管得了吗?教师现在的教育手段有哪些?不准骂、不准罚、更不准打,一位老师打了学生一个耳光,校长要免职、教师要检讨,这现象哪个地方没有发生过。但家长或其他人打了老师呢?我们高要的教师都睁大眼睛,拭目以待,看金利两位不幸的教师被打事件的处理结果,政府召开通报会,说什么破案难,真的很难吗?只不过是一条自然村,对象就是这条村的村民,主要是所谓的联防队员。

专家们,请你们到网吧去看看,到游戏机室看看,到卡拉OK厅看看,这些都老师的责任吗?别少看我们现在的学生,抽烟、打架,这已经是小事了,堕胎、拉帮结派打群驾、吸毒也不是罕见了。高要蛟螗镇一中学有一学生因为违纪夜出,值班教师巡宿舍,这学生为躲避而从三楼掉下,家长与学校对薄公堂,这是老师和学校的责任吗?你们说,以后老师还会尽职责去巡宿舍吗?

教育是为了学生,但教师的角色是绝对重要的,人民与政府付与警察有车辆、拘留所、枪支,都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但人民与政府付与教师进行教育的手段却只剩下一张嘴,现在学生的种种不良现象,老师们不是不去管,是手段没了,无从可管,感到无可奈何。在某种情况下也是为保护自己,前面说到,教师只不过是普通人一个,一个处理不好,就要开除公职,人过中年,在社会上除了教学外就什么也不懂,为了自己的饭碗,少一事不如多一事。

现在的教育体制,就等于让警察空手去执法,是对学生过份的溺爱,素质教育并不是处处都说学生好、处处迁就学生,人是要锻炼出来的,要乘受一定的挫折,让身心都得到锻炼,在赞美声与批评声中成长。受了一点挫折就要生要死,将来怎么面对社会的各种压力。

政府整天说提高教师的地位,本来每年还有一个教师节,但现在连教师节都成了领导做秀的舞台了,口头上向教师问好,事后的一顿饭就顶老师们的慰问金的总和。从哪里体现出教师的社会地位呢?金利两位被打教师说出了自己是教师,还被多打几下,我以后都不敢说自己是教师了。高要教师一点微薄的工资,在另人面前抬不起头,我不和城市里的教师比,就拿高要市是全国百强县,和比邻山区县去安县比还比不下。今年928高要市庆,省里给高要共享发展成果奖,机关单位人员每人2000元,就只有教师没有,这算什么地位?

各位专家,没有比老师更了解教育的现况,教育的政策法规应向广大教师征询意见,不要只向着学生、管着老师,更应该向老师给予手段和保护。各们领导,教育不只是老师的责任,关心教育不应该只表达在口头上,而是有实质的行动,金利两不幸的老师就看你们了。我们教师的工资待遇就看你们了,让我出去可以抬起头来,大声地说出这是全国百强县教师的工资。

第二篇:教师与学生案例

教师与学生案例

[案例1]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

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

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2]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分析]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

近字。

[案例3]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

行意义识记。[案例4]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

填空、问答题?

[分析]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案例5]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分析]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

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案例6]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分析] 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1)小容是一个酷爱流行音乐的高中生,期中考试前的两个星期才开始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听MP3,美其名曰“自我放松”。她暗自发誓要考出好成绩,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就没太多想了。复习文科科目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数学、物理就很麻烦了。她觉得自己缺乏学习数学的能力,不原意在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遇到自己不会解的题目,也不好意思去问教师和同学,害怕被人笑话。最后,她的成绩非常糟糕,尤其是数学,她很失望,一说起学习就头疼,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学好数学了。

根据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理论,可以给出以下几个建议:

1、在目标定向上,小容缺乏明确学习目标的确定,“暗自发誓要靠出好成绩,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就没太多想了。”没有一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不能够很好激发学习动机,也是其学习差的主要原因。因此,要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2、在学习信念上,小容的引起学习方法和其他原因导致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归因于自己的学习能力,认为自己的自我效能差,久而久之。导致习得性无助,即防御性悲观。“她很失望,一说起学习就头疼,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学好数学了。”这样,小容需要成功体

验,及其他学习的自信心。

3、在情绪状态,小容缺乏对数学的兴趣。小容应端正学习态度,改变学习方法。“期中考试前的两个星期才开始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听MP3。”这样是不会学习好的。

4、在教师变量这个因素上,教师可以对其关注,给一定的教师期望。利用教师的效能

使可变的有趣,增强其自信。

5、任务变量,为了让其体验成功,学习任务应从简单开始,循序渐进。总之,学习是复杂的活动,影响因素很多,彼此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以要把握好自

己,即个人因素。这是主要的。

[案例1]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

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案例2]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案例3]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4]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分析]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案例5]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分析]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案例6]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分析] 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小学教师招考试题*

27、[案例]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

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

问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参考答案]: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如何对待和处理的问题。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如前面例举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的拆下天平的胶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

8、[案例]一次公开课过后,我把课堂上用过的精美卡片作为奖励发给同学们,然后对他们课堂上踊跃的表现给予表扬。从这以后,我渐渐发现我班注意力不集中的宋振铭同学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母亲说:“自从你给了他那个‘特殊的奖励’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了。”

询问,我才知道,我奖励给同学们的卡片中仅有一张是最大的,在我按顺序发的时候,恰好这张被宋振铭得到了,他回家后对母亲说:“老师可能觉得我这节课表现最好,所以把最大的一张送给我”。现在这张卡片还贴在他的床头,谁都不准碰。他说那是“特殊的礼物”。这位老师一次无意中的举动,却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误会”。

问题:请你就此案例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赞美的微笑,都会为孩子的生命注入无穷的动力,甚至为他的一生奠基。一次美丽的“误会”,改变了孩子的学习态度,这份“特殊的礼物”在孩子的美好心灵里是一份至高的荣誉,这份荣誉也将一直激励着他,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这种新的评价倾注了更多的情感 与人文色彩。这样一种发自内心的评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9、[案例]老师,让我们自己来

为了让班会开得更成功,我为我们班选了一篇课文改写了剧本。

第二天,把我的计划和大家说了说,全班同学都很高兴,这时我听到了一段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你管呢,让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呗。”“我可不想演。”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原来是王渺。下课,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请她谈自己对演课本剧的想法。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写好了剧本让我们演,您应该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是“包办代替”,他们长大了。于是,我把导演的任务交给了王渺同学,她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开始和同学商量演哪一课。然后找我做参谋,帮我做道具。课本剧表演得非常成功,我和孩子们一同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问题:这个案例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什么?请你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适当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实践。而不应该用条条

框框的模式去束缚学生的创造力,更不应该让孩子按教师的思维、想法去行事。要让孩子自己去行动,作一个智能人,开发潜能,追求独特。

10、[案例]某校几名同学以“我市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其调控”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小组在确定了要访谈的报社主编以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课外活动时,课题小组的成员兴高采烈的去采访那位相当有成就的诗人主编。

可是,当同学们来到报社传达室,门卫却认为他们是“瞎捣乱”,拒之门外。最后,同学们只好败兴而归,非常委屈的说:“白跑了一趟!门卫不让进,说‘瞎捣乱’。” 问题:作为老师的你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去解决呢?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面对学生们的“碰壁”,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碰壁”的原因,然后鼓励学生使学生增加信心;其次指导学生重新修改采访计划。

研究性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尝试和探索的机会,如果学生只是单纯的假设了研究成功的方案时,作为教师还要让学生看到成功中的坎坷,胜利中的曲折,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遭遇挫折时,还想方设法让他们去反思、去体味,才能让他们从失败中崛起,从挫折中起飞。

11、[案例]广播操比赛

为推广新的广播操,某校决定举行广播操比赛,有人选择某年级四个班针对广播操比赛全过程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四个班主任在动员,训练中对学生的教育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比赛结束成绩公布之后。

某(1)班(冠军):同学们,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班荣获了四个班级广播操比赛的冠军,老师祝贺你们,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某(2)班(第三名):老师不打算对这件事进行评价。

某(3)班(第四名):同学们,这次广播操比赛,很多同学都尽力了,但还有一些方面做

得不太好,因而成绩不太理想,失败不可怕,只要同学们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将成功的经验用之于今后的活动中去,改进这次比赛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能够成功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这次比赛同学们成功的方面和失败的教训„„

某(4)班(第二名):这次比赛由于有的同学不努力,我们班没能获得冠军,老师很失望。

问题:请你根据四位老师不同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举行比赛,肯定有一个班是冠军,至于是哪个班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不能把这次比赛与整体教育割裂开来,认为纯粹是一次机遇。从动员比赛到结束的过程中的教育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获胜后怎么教育?失败后怎么教育?

12、[案例]会了,可以“不听’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

“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

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

问题:当学生不愿听时,怎么办?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我认为课堂上提倡教学民主非常重要,师生之间的“换位思考”是协调师生关系的关键。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只有走进他们,深入其中,知其所想,给其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教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才是学生最为欣赏的。学生不愿意听就不能强行他去听。

小学老师招考试题*

313、[案例]一位学生档案袋中的老师评语

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老师为他写道:“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亲切的语言像漫漫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问题:请你分析一下这位老师评价的成功之处。

[参考答案]教师用评语的形式给予学生评价,这是充分发挥质性评价的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之处,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使评价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起点。

14、[案例]欣赏“每一个”学生--刺丛中也有花

花园里,同学们都纷纷说了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李刚发话了:“老师,我最喜欢的是仙人掌,它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它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丛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他的话立即遭到同学们的反驳。

“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你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平时从

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同学们都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

“刺中有花!刺中有花!”调皮大王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

我激动地走到李刚身边,搂着他的肩对同学们说:“李刚说得对。仙人掌声虽然浑身是刺,但是他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更不能因为它刺多就不喜欢它的花。我们对待同学也应像赏花一样,特别是对缺点多一些的同学,更应该正确看待他身上的潜在的闪光点。’花’有千万种,各有优缺点,你们说对不对!”说着我拍了拍李刚的肩,我的话蠃得了一片掌声,李刚也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问题:(1)读了《刺中有花》一文,你能否就“刺”与“花”进一步谈谈与之相关的教育观点?

(2)您认为对个别学生的转化,应从哪能方面着手?

[参考答案](1)同样面对仙人掌上的刺与花,有的同学只看到刺,有的同学刺与花都有看到了,但因为讨厌刺,进而连花也不喜欢了。而李刚却有着于众不同的认识,能带着欣赏的角度去看待刺丛中的花,应该说他的认识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很有启发的。他便使教师认识到面对仙人掌刺中的花,首先应该去发现它,其次应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它,辩证地去看待刺与花。其实面对缺点较多的学生,教育者也应该像赏花一样,去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进而去放大其闪光点。且不可只看到孩子的不足,而看不到孩子的闪光处。学生生活在群体里,自然各有长短,对个别学生教育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指导,少冷落。个别学生转化的关键在于使其树立起自信心。作为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因为自尊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

经验告诉我们,首先要走近人们,喜欢他们,成为他们的朋友。同时要引导周围的同学一起关心他。然后发掘闪光点,放大闪光点,让激励唤起自信,进而培植闪光点,教育中要

注意谈话艺术。其次,要重视个别学生的第一步,哪怕是微小的,也不放过。最后要抓住反复点,促其飞跃。

15、[案例]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级会怎样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连篇,纸屑杂物随处可见。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请你帮助分析一下,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做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答案]: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王老师“身教”不利,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身教”即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而且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子”的位置,事事从自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

第二是言教不服。“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的“管、卡、压”,固然不行,只有言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否则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

第三是心教不诚。教育不过是为了不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改正,而不应该把学生的错误化成

给学生的理由。如果这样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产生戒备和反感,甚至会“背道而驰”。由此可见,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爱你,才教育你”。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才会有效果。

16、[案例]这是一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札记:

这是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北大荒的秋天》。当学到北大荒的小河这一段时,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明镜一样的小河’能换成‘明净的小河’吗?”我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多少让我觉得有些突然。我没有直接说不能。于是,我给了大家一个“提示 ”,在黑板上写了“明镜”和“明净”。果然,一个孩子说:“不能,因为两个词虽然读音相同,但意思并不相同。”我为顺利解决难题而沾沾自喜。

下课了,一位有丰富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对我说:“现在,你看这两个词的可不可以换呢?”我仔细一想,真的能换!“其实,这两个词的确可以换,但你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当‘明镜一样的’换成‘明净’,才读得通。当然,用‘明镜’更形象一些。”我惭愧极了,原来我最精彩的地方竟然是自己失误的地方!问题:这位年轻教师的失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参考答案]走出失误来看失误,有两点启示:首先这位教师潜意识里犯了简单武断的错误。要知道一名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冷静、理智、思维缜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才能敏锐地捕捉各种信息,并恰当地处理这些信息。其次,要想真正出精彩,就要抓住契机,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辩论,从而也给自己赢得思考的空间。

第三篇:经常被打骂的孩子 智商可能发生惊人变化(小编推荐)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智商可能发生惊人变化

前不久,网上的一则新闻引起了热议:沈阳市铁西区滑翔五小区、六小区范围内,不到24小时共发生8次火情。而犯罪嫌疑人竟是一名16岁的男孩姜某,他因平日里常遭到父亲的责备打骂,日积月累下心中充满了怨气。父亲曾经说儿子「早晚得进监狱」,这句话让儿子非常介怀。为了报复父亲,他就策划故意犯罪,希望给父亲「惹点事」。

知道真相后,人们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所幸这8场火灾都没有重大的财产损失,否则,这个家庭将为「打骂教育」付出沉重的代价。

棒棍之下难出「孝子」

受到父母打骂而产生报复心理,类似的事件并不少:

之前,一名12岁的男孩因弄碎茶馆的物品,想让妈妈替他赔偿。妈妈一上来就开始责骂,男孩心里不服,一气之下用双手死死掐住了妈妈的脖子,幸亏旁边的人及时拉开了男孩。

几年前,深圳龙岗的一名16岁的女孩常被父母打骂,手机搜索过安乐死,买过一把刀,离家出走过三次,最后服毒身亡了。

这些极端的心理扭曲背后都有一位对孩子打骂成性的父母。

某学校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学生中挨打的占了80%。而某城市也曾经对408名少年犯进行调查,发现在打骂中成长的少年犯罪率非常高,达到了84%。原以为打骂是让孩子长记性,改正自己的错误,但是又有多少家长想到,正是自己的棒棍把孩子打上了犯罪的道路。别说棒棍之下出孝子了,恐怕连一个能遵守社会秩序的人都难以养成。

打骂可能会降低孩子的智商

美国的惩戒与家庭暴力专家默里•施特劳斯做了一项跟踪调查,对美国806名2-4岁的儿童进行智力测试。四年后又进行第二次测试,发现未遭遇过体罚的儿童平均智商要比经常挨打的儿童高5分。施特劳斯说,「打得越多,孩子心智发展越慢,哪怕是打得很少也有影响。」

而施特劳斯对32个国家、超过1.7万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打孩子的家长比例越高,那个国家的国民平均智商就越低。

这并不是说被打骂的孩子会逐渐失去认知能力,只是,有可能会落后于同龄人。正如施特劳斯的报告结论:

那些时常在暴力、威胁下成长的孩子会出现「拼或逃」的反应机制,这种好斗或逃避心理会冲击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而创造力、想象力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智商。科学家曾经扫描过两个三岁孩子的大脑图形。其中一个孩子的妈妈温柔善良,善于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而另一个孩子的妈妈非常冷漠,常常忽视孩子的需求,甚至虐待孩子。

两个孩子的大脑图形也是千差万别,如下图,左图是第一位孩子的(被温柔以待),右图是第二位孩子的(常被打骂)。

神经学家解释,右图的黑暗区域意味着大脑容量减少。缺失的区域使得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缺乏智慧、同情心等能力。

由于长期遭受打骂,右边的孩子成年后有可能攻击性更强,自信心不足,事业拼搏力较差。而左边的孩子,则明显相反。他包容、善良,长大后可能更容易成功。纽约市蒙蒂菲奥里儿童医院儿童心理医生拉希勒•布里格斯曾经说过:

「你如果打孩子,就等于告诉他们这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但如果你使用其他管教方法,就能教授孩子更高级的认知技巧、自制力、因果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被打伤的心灵

邻居小美的童年就是在「你怎么那么笨,连算数都不会,怎么不去死?」「你这猪狗不如的东西……」的辱骂声中度过的,拳打脚踢更是家常便饭。

小美内向又自卑,甚至产生了社交障碍。长大后拼命逃离了父母,不敢结婚不敢生小孩,怕在暴力中长大的自己也会成为施暴者。

曾经看到这样一段话:

小时候,我厌恶成为母亲那样的人,唠叨,无休止的嘶吼,无法克制的脾气,长大后,在婚姻中,我却发现,我成为了母亲这样的人。

心理学研究发现,有些女孩从小在父母的家暴中长大,在择偶时竟然也会找一个有家暴倾向的丈夫。这些女孩有很大的可能是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对施暴者产生依赖。

所以她们脱离原生家庭后就会潜意识去寻找另一个施暴者。如果这种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的遏制,这种模式可能会代代相传。

也许打骂式的教育会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作用,但也是暂时的。它带来的是更大的负面影响,不仅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智力发展,也会扭曲心灵。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可能会形成两种极端人格: 一种是性格特别懦弱自卑,容易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

另一种是特别叛逆且具有暴力倾向。

此外,还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亲子关系在打骂中变得越来越淡漠,部分孩子还会产生报复心理。

聪明的父母不会打骂孩子

每一位父母都会有被熊孩子逼疯的时候,打骂孩子是愤怒父母的惯用技能,因为他们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治理这些熊仔熊女。

但是聪明的父母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会用更好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单纯的惩罚,尤其是体罚是非常负面和拙劣的教育方式。惩罚的方式多种多样,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和孩子一起制定并执行「惩罚规则」,不仅能让孩子积极认识和改正错误,还能培养起良好的归因能力、自控力。我家里有一个「面壁思过区」,上面放了一把淘气椅。

每当女儿犯错,我就会按照约定,把她抱到这里让她冷静几分钟。时间一到,我立即停下手头的工作去抱她,告诉她为什么要惩罚她。

这样的方式能让彼此都冷静下来,避免了更大的冲突,同时也让孩子意识到错误。挑豆子也是我们常玩的一种惩罚游戏。

把家里的黄豆、绿豆、红豆等各种豆混杂在一起,然后让女儿把豆子分离出来,挑不完就不许看喜欢的动画。不仅起到了惩罚的作用,还训练了孩子的视力和手指的灵活性,同时又培养了耐性。

「罚吃讨厌的蔬菜」也是不错的方法,在起到惩戒作用的同时,也可以给孩子补充平时缺失的营养。朋友家的「后果法则」也非常值得借鉴。

她家的孩子喜欢懒床,每天都得费好大劲才能把孩子从床上拖起来。后来她干脆陪着孩子一起懒床。

晚起的孩子上学迟到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还要在全体小朋友的注视下回到座位上,会被守规矩的小朋友笑话。几天后,脸皮薄的孩子终于能乖乖起床了。

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说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当孩子犯错时,教育方式恰好体现了父母爱的深度以及爱的智慧。

别让自己的嘴巴成为一把刺向孩子的锋利的刀,别让自己的拳头落在孩子的身上,别亲手把孩子藏在心底的恶魔放出来。

真正的好教育,是从心开始的,是心与心彼此的交流,而绝不是靠武力、暴力的训斥。

第四篇:北大毕业生打骂亲生父母 被压力扭曲的灵魂

北大毕业生打骂亲生父母 被压力扭曲的灵魂

近日,一则北大毕业生打骂亲生父母的新闻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新闻中称这位北大硕士毕业生廖某不仅对父母破口大骂更是动起了拳脚,甚至骂自己的母亲是猪,“老家伙怎么不撞车去死”,而面对记者的采访,廖某以“家庭矛盾”四个字回应,并称“你们还要管啥,(我和父母)反正都这样了,无所谓了”。详见本网报道《北大毕业生殴打亲生父亲 骂母亲“是猪”多次抽耳光》

我们先不去管事件背后有何缘由,也不管孰对孰错,单是打骂父母这种行径,就是可鄙的。父母之恩一生难报,怎么能忘恩负义打骂父母?此等行径可耻可悲。笔者难以想象廖某在第一次殴打自己的母亲时心里是如何想法,而破口大骂母亲“是猪”、“怎么不去死”的时候又是如何想法,面对着生你养你一辈子勤俭供你读书的父母,是如何下得了手开的了口,怕是果真如网友所言“良心被狗吃了吧”。

据报道,廖某曾就读于天津财经大学、北京大学,现在又在深圳有着体面的职业,但披在这层体面外皮下的内心为何如此丑陋?黄香九岁就知为父暖床,王祥卧冰为母取鱼,他们的孝感天动地。年岁尚小、境况贫苦的他们都知道孝敬父母,为什么这样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社会地位体面的人,却能干出这种打骂父母的事?个中原因的确需要深思。

我们必须承认,除去那些所谓的“二代”,廖某所代表的这个年轻人群体,确实面对着社会的巨大压力:学习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以及经济压力。廖某先后在天津财经大学和北京大学就读,应该说两所学校都可以算是一般意义上的“名校”了,而越是在名校中学习的孩子,往往越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在职场中,为了谋得一席之地,总不免低声下气上下迎合,还得随时面对同行的竞争;家庭内部夫妻之间的不合,无疑对人的心理产生更为恶劣的影响。而最严峻的,也是最难以克服的,还是巨大的经济压力。且不说大学毕业生能拿到多高的工资,单是一个房价,就足够让初涉社会的大学生们为之奋斗30年,再加上养育孩子又要赔上20年的辛苦,“房奴”、“孩奴”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几乎可以扭曲一个人的个性。

同时,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待人接物都很温和的人却多次出手打骂父母,不禁让人为他的心理和精神健康状况担忧。一直以来,在这个特有的应试教育下,我们被灌输最多的便是学习、成绩、名校、好单位、高工资,而心理健康问题便被扔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然而,挂着高学历的头衔下犯错甚至犯罪的年轻人并不少见,机场刀捅母亲者有之,不堪压力自杀者有之、动辄便家暴打骂妻子儿女者更不在少数。我们需要高材生,但是我们更需要一个身体心理智力各方面都健全的高材生。不然,就如那位邻居张女士所说“书给狗读了,也没教育他孝敬父母”。

不久前,上海青年研究中心一项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素质的满意度排在倒数第二位。想要减少或是避免类似这种名校毕业生打骂父母的事件,解决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实属刻不容缓,不仅是教育方需要注意的问题,个人本身也需时刻反省,对自己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合理地释放压抑的情绪。不然,有了心理疾病而不自知,做出些有违纲常伦理的事来才追悔莫及。不管怎样,希望廖某的悲剧可以为在社会中拼命的年轻人们敲响一个警钟,要学会自我减压、保持个人心理健康

第五篇:教师体罚学生案例分析

教师体罚学生案例分析 09级专接本

丁培

【案情】

原告:张某,11岁,原是某市师范附属小学学生。法定代理人:张某,原告之父。被告:某市师范附属小学。

第三人:苗某,某市师范附属小学体育教师。

原告张某原是被告学校学生,第三人苗某曾任原告所在班级体育教师。苗在任教期间,曾因原告违反课堂纪律对其进行过3次体罚(用脚踢及橡皮筋崩脸)。1998年某日上午上体育课时,原告私自到其他年级场地玩耍,苗某追过去用手拽住张的红领巾推搡,并打其一拳。张当时感到胸部发闷,中午回家后全身抽搐。经送该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诊断,被确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因治疗效果不佳,又先后去市医院、省康复医院等医院治疗。原告治疗先后共花医药费5655.6元,去外地治疗住宿费146元、交通费39.2元,药品邮资费24元。事后,原告父亲多次要求学校处理未果,原告的代理人向该市某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赔偿医疗费、交通费、护理费等8038.68元。

该市某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委托该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医室鉴定,鉴定结论为:原告在治疗期间用药基本合理,可以去外地治疗,无法认定原告被打前是否有心脏病存在;解除精神刺激因素后,不会出现后遗症等。区人民法院认为,第三人苗某在任课期间先后3次对原告张某进行体罚,致使原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证人证言及法医鉴定结论为证。苗某的行为属职务行为,故全部责任应由学校负责,第三人的责任由学校按有关规定自行处理。被告未能提供原告患有先天性癫痫的证据,其辨称理由不成立。原告在药店及卫生所所购药品未经主治医生准许,不予支持。依照《民法通则》第119条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第46条、第47条规定决定如下:

被告赔偿原告医药费5321元,住院营养费150元,伙食补助费120元,护理人员误工工资150元,外出治疗住宿费146元,交通费39.2元,药品邮资24元,总计5950.20元,于判决生效之日起5日内给付。

【案例评析】

这是一起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件。在本案中,教师苗某的教育方式是不正确的,显属不当的行为,应予以改正。由于造成了学生张某的人身伤害,教师苗某应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分析如下:

教师的这种教育方法是不恰当的行为,同时其行为又造成了对学生张某的伤害,以致构成了在民法上的侵权。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我们提倡用科学的方法,例如,情感教育法,即采用这种方法要求老师尽量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去打动人,用真情去感化学生们的心灵,而非采用外在的压力迫使学生按照老师的意志或其思路进行活动。再如老师教育学生可以采用说理的办法,一般认为,学生不听别人的劝告,而做出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是由于学生在某件事情上认识还不够,如果他能够很好的认清事情的好坏,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学生一般是不会逾越雷池的,所以作为老师应尽量说服犯错的学生,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而这样的方法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可能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身心健康塑造在这个阶段显得非常重要,他可以在这个阶段一下子变坏,也可以在这个阶段变成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在本案中,教师苗某的教育手段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出现学生违背纪律的时候,他不是尽量去想什么好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仅仅会采用打骂的手段,这种古老的教育方式确实可能会发挥出很大的作用,而且对某些个别的学生可能还是挺管用的,但是这不是当前我们教育活动中所提倡的,甚至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经常使用这种方法的老师一方面表现出自身素质不高,另一方面也体现老师教育水平也不高。因此,从教育方法的角度来看,教师苗某对学生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法律角度来看,苗某的行为已经违法。教师苗某在学生张某违反学校纪律的情况下,多次对张某打骂,并造成其人身伤害,已经侵犯了张某的生命健康权,根据我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苗某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学生张某对自己受到的伤害有权获得赔偿,那么对于这个赔偿责任到底由谁承担呢?

在本案中,教师苗某是侵权人,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本案的法院判决中,为什么会没有让教师苗某承担责任,而判决该学校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呢?这就是我们民法中所规定的特殊的侵权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121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也就是说对于法人单位造成的对他人的损害应该由法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不是直接由造成伤害的加害人承担受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当然侵权人必须是该法人单位的职工,并且该职工是在执行该法人单位的任务或履行其职责。

在本案中,教师苗某按学校安排从事日常的教学活动,为维护教学管理秩序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体罚而导致伤害发生,这是执行职务的行为,因此对于其造成的损害应该由苗某所在的单位——某附属小学承担对学生张某的损害赔偿责任。所以张某把某附属小学列为被告是合适的,而教师苗某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至于对张某的赔偿,依照法律的规定一般只对其造成的直接损害进行赔偿,这些包括对张某治病的医药费、护理费、交通费用等直接指出的费用,另外,法院对原告在药店里没有经过主治医生同意自行购买的药费不予支持,这是合适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受害人以自己受到伤害为借口滥购药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总体来看,该法院的判决是公正的。

【本案启示】

教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不仅违背了职业道德,也是违法行为。体罚是我国有关法律明确禁止的行为。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多项法律都明令禁止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论教师出于什么动机或目的,都不得实施这种手段。对于体罚学生并造成学生伤害的教师,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将给予行政、民法、刑事处罚。案件来源:人民日报

下载教师被学生打骂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被学生打骂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体罚学生案例分析

    教师体罚学生案例分析 这是一起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件。在本案中,教师的教育方式是不正确的,显属不当的行为,应予以改正。由于造成了学生张某的人身伤害,教师苗某应承担一定的民事......

    教师教育学生案例分析

    “立德树人 做一名幸福教师” ——教师读礼仪方面的书有感 沿江小学 杨超 案例: 班上有个学生叫张博文,胖乎乎的,能说会道,是个挺可爱的男孩。可是在学习方面他给人的感觉就没......

    教师体罚学生案例选登

    教师体罚学生案例 一、幼儿园老师被指体罚虐待孩子被开除 园方拒赔偿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年06月14日10:56 山东新闻网-山东商报 昨天早上,省城几十位家长站在济......

    中国企业被并购案例

    近几年来,中国家电行业发生了数起影响较大的行业内并购,海信并购科龙、美的并购小天鹅、飞利浦并购奔腾、海尔并购三洋等等。国内IT企业联想也宣布将于今年11月份推出智能电视,电视......

    教师结对帮扶学生案例计划

    教师结对帮扶学生案例一、指导思想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我将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让这些学生能快乐成长,快乐学习,同时也体现教师与学生......

    教师体罚学生案例心得体会[全文5篇]

    学习《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案例》 心得体会 今天我听到了广西某所大学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例。晚上集合了,由于有个别学生迟到,辅导员体罚学生当众做蹲下起立200个,严重者500个,在......

    被资助学生发言稿

    被资助学生发言稿 被资助学生发言稿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各位叔叔阿姨:您们好!您们辛苦了!在这里我代表所有被您们资助的同学,向您真诚的道一声:叔叔阿姨,谢谢您! 我叫***,今年十一......

    被资助学生发言稿

    被资助学生发言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各位叔叔阿姨:您们好!您们辛苦了!在这里我代表所有被您们资助的同学,向您真诚的道一声:叔叔阿姨,谢谢您!我叫***,今年十一岁,是五二班的学生,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