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学的角度看材料教学反思 刘忠

时间:2019-05-13 21:2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化学的角度看材料教学反思 刘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化学的角度看材料教学反思 刘忠》。

第一篇:从化学的角度看材料教学反思 刘忠

从化学的角度看材料 教学反思

刘 忠

《无机非金属材料 硅》其中的知识点和概念并不多,新课程要求只是知道和了解层次;但它却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科技等相联系这一观念和意识教育的责任。以往大家对这样的课不够重视,如何教学也是一个大家普遍感兴趣的问题。我曾经采用过学生课下搜集资料,课上汇报交流的形式,可学生及家长都反映课下占用的时间太长,增大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尝试过由老师收集许多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编成网页,利用学校模拟网,学生通过查阅网上资料探究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这样一节课老师的负担很重。难道这一课的价值仅仅是让学生开眼界和会查询资料吗?

通过北师大高端备课组老师们的指导,共同备课,我重新学习和领会了新课标,重新体会教材,重新审视学生的认识和发展。

1、以往我们的备课多是一课时的设计,没有考虑到课与课的关系,没有考虑一课时的发展目标、它的定位、它的侧重,它的功能;材料单元整体设计的提出是基于学生对硅和铝的最初认识,象各种铝制容器,电脑、手机中芯片的核心材料硅等,都是缘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材料;材料是这个单元的主要情景素材,通过认识材料这个新视角整合成为单元教学,通过学习使学生建立材料和物质性质的关系,让学生树立材料认识素养;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学习不仅仅可以从结构—性质—用途,还可以从物品—材料—核心物质的性质,从而对学生认识物质性质的途径得到发展。

2、以往的教学总是从知识的目标出发,关注知识是否讲完了?知识系统是否落实了?材料单元教学的根本落实的是学生的认识发展,从学会到会学;第一课时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认识材料的方法,后面的课时是方法的运用过程。

3、目前教师们普遍感到课时紧,通过这个单元整体设计还能在课时安排上显现出优势,我们把该单元教学设计成总-分-分-总的模式,利用四课时完成教材提供的五课时,而实际远远大于五课时的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通过讨论硅和铝单质的性质建立材料认识框架

第二课时 利用材料认识框架,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 硅及其化合物 第三课时 利用材料认识框架,学习金属材料 铝及其化合物 第四课时 学习复合材料,展望材料的发展

我们学校承担了前两课时的研究,第一课时设计思路是:从学生把熟悉的物品进行分类导入,建立材料的概念;再由芯片的相关资料讨论,引导学生形成自主认识材料的框架:材料的主要组成、制备、使用和性能;最后通过学生对易拉罐的讨论,再次体会和关注对材料认识,提升了学生认识物质的方法:见物品—看材料—想物质。

第二课时的设计进一步体会和运用从材料的角度学习硅的化合物的性质,从玻璃的制备、组成、使用、性能等方面资料的着手讨论,从而很顺利的认识了二氧化硅的性质;之后通过总结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学习了有关硅酸钠、硅酸的性质,学生能预测他们在材料中的作用。进一步体会认识材料和学习物质性质是从现象看本质的关系,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材料领域的认识,形成材料认识的基本素养。

课后学生普遍感觉到这节课很有兴趣,因为它很贴近生活,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化学,学会用化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东西;体会最深的是从材料的角度认识产品、从研究产品的核心材料入手,从而研究它的核心物质、核心元素的性质。学生学会了一种新的学习物质性质的方法。

通过这次由专家引领下案例行动研究,我深深感受到课改的迫切,明确了课改的方向: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放下以前的旧观念,加强理论学习,领悟新课标的精髓,学会运用教材,但有不拘泥于教材;要树立课程观,要真实体现新课改的目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根本。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经历,我自己体会很深,教学的目标要从学生的认识基础出发,必须落实到学生认识的发展;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学习,学生以前只是学会了知识,现在感觉到会学习了;学生的认识发展了,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主动实施课改,抓住机会锻炼自己,只有教师自身的不断提高和成长,才能适应当今学生迅速的发展。

第二篇:从化学角度看中国古代的本草学

从化学角度看中国古代的本草学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金丹术,其追求虚幻的炼制长生不老的仙丹或将普通金属点石成金变成黄金的目标一再破灭,在中国逐渐让位于本草学,在欧洲则逐渐转变为实用目的的冶金工艺与医药化学。这种转变是化学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从炼金术到近代化学,医药化学与冶金工艺起到了桥梁作用。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古代中国数千年积累的有关药物学的资料,大部分记载在历代的本草书中,部分则在民间流传。早期的中药主要是植物性药物(从植物中提取),故名“本草”。后来,用药的范围逐渐扩大,中药也包括动物性和矿物性药物,本草的范围应包含植物、动物、矿物三种来源地药物。中国古代后期的本草书籍只是沿用名称,含义则大为扩展。我国最早的本草学经典著作是《神农本草经》,原书已经失传,现存版本是后人从其他古籍记载搜集整理。“神农尝百草,日中七十毒”,这或许也是“是药三分毒”的来由吧,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艰辛历程和可贵的献身精神。

公元前475年,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本草学知识趋于系统化,到汉代则集先秦医药之大成,涌现了医圣张仲景、神医华佗等医药大家。1972年,从甘肃武威发掘出的东汉早期的医药简牍,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医药历史的空前发现。这篇简牍列举了100种药物,植物性药物63种,动物性药物12种,矿物性药物16种,未分类的9种。矿物性药物有丹砂、硝石、胆矾、雄黄等(这些可是炼金术常用物质),对各种药物的炮制、剂型与用药方法,均有详细记载。例如,第13号简牍写道:治金创(疮)止恿令创中温方,曾青一分,长石二分,凡二物皆冶合,和温酒饮一刀圭,曰三服,创立不恿。这段记载,反映出我国在东汉时期的外科用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隋朝首先设立了医务行政机构—太医署,唐代太医署(相当于现在的卫生部)采取政教合一的组织方式,既是医务行政机构,又是医学教育机构,是世界上最早设立的官方医学院。这一时期,本草学著作很多,最著名的当属《新修本草》,俗称《唐本草》,这是朝廷颁布的第一部官方药典,全书共载药物800多种,并附有图谱,是我国古代一部比较完善的药典,也是医学教育的药学教科书,比欧洲最早的纽伦堡药典早800余年。

唐朝有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孙思邈,他总结了一生的临床用药经验所著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现在合称为《孙思邈千金方》是我国医药历史上的经典名著,书中对本草学进行了详尽的分类,论述了脉诊的方法,总结了伤寒、麻疹等传染病的防治方法,又提出了妇幼保健、养生长寿的医学观念。孙思邈医术高超,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我国历史上率先提出了医学伦理理论,在《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生灵之苦。若有疾危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峨,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这就是所谓的“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吧。据说,孙思邈为人治病从不收穷人的报酬,但要求治好病后栽种一棵杏林树,结果其所住之处周围种满了杏林树,现在“杏林”变成了医德高尚的名医居所的美称。偶曾经就读的学校,职工饭堂就冠名杏林阁。后人十分怀念这位医药学泰斗,尊称其为“药王菩萨”。

有意思的是,孙思邈不仅是一位医药学家,同时又是一位炼丹家(事实上,在宋代以前,炼丹家几乎都兼为医药学家,二者之间往往没有严格的界线,例如东晋的葛洪、南北朝时的陶弘景)。他们把各种天然矿物以及炼制的丹药(包括动植物性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丹药能杀精魅、驱恶鬼、使人通神明而不老,属仙丹大药;中品能延年益寿,却病愈疾,兼营养滋补;下品能除寒热邪气、破积聚,但多毒,不可久服。不难看出,这种分类法明显带有炼丹术的色彩,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明末《本草纲目》问世以前。隋唐时期是中外医药交流十分繁荣的时期。日本、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的医学大多师承中国。韩国曾经大热的电视剧《大长今》就是一部以中医药为主题的电视作品。其时,阿拉伯人在中国经商十分活跃,带来了乳香、没药、血竭、木香、胡芦巴等药物,一些阿拉伯药商在中国经营药店,带来了阿拉伯药方。而中国则向阿拉伯国家输出了脉诊、本草学等中医药知识。

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加上造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医学知识的传播。一方面,官方设立了“校正医书局”,系统地校印了一批宋以前的医药学书籍;而民间医学家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著述工作,他们整理古籍、编著方书,撰写了许多专科书籍。宋元期间,中国医学进入了极盛时期,随着临床实践经验的丰富,不少医学家深入研究古代的医学经典,结合各自的临床经验,自成一说,来解释前人的理论,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出现医学史上称之为金元四大家的医药学家,他们分别是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他们代表了学术上的四个不同学派。刘完素主张“火热致病”,善用寒凉药物,故称作“主火学派”或“寒凉学派”;张从正主张“病由邪生”„善用“汗”、“吐”、“下”攻邪法,故称作“攻下学派”;李杲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善用“益气升阳”,故称作“脾胃学派”或“补土学派”;朱震亨主张“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善用养阴降火,故称作“养阴学派”。

及至明代,被李约瑟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医药学旷世巨著《本草纲目》隆重登场,作者不用多介绍,我国明代的科举落榜秀才李时珍。李时珍原本不想做医生,在那年头,四书五经才是王道,医学算是杂学,那么医生就是杂人。李时珍的父亲虽为名医,却力劝时珍考科举。可惜李时珍不是那块料,一直没考上,偏偏又得了一种极为难治的肺病(估计是肺结核),好不容易才从阎王那里拉回来。这时,李时珍对疾病的痛苦有切身体会,做不了良相,就悬壶济世做个良医吧。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李时珍学医很有天分,没多久成为远近驰名的医生。后来,大明王朝的嘉靖皇帝将李时珍请来进入太医院做御医。嘉靖皇帝本来身体不错,但喜欢吃仙丹,一天到晚想着长生不老,李时珍劝告嘉靖皇帝,但嘉靖当作耳边风。无奈,李时珍离开了太医院。

李时珍在太医院时,阅尽了馆藏的所有医药学书籍,发现了其中不少谬误之处,决心写一部囊括所有本草药材以及正确用法的书。从嘉靖三十一年(1552)开始,历经二十六年,李时珍走遍了全国各地,足迹遍及名山大川,悬崖戈壁,尝遍了天下的药材,阅尽了天下的医药书籍,终于完成了这部中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该书共计记载植物1195种,动物340种,矿物357种,总计药物1892种,这些药物的采集、制作、特性、治疗病症均有详细描述,并全部附有手绘插图1160幅(拜服),处方11000余则,李时珍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去世,他没有能够看到此书的出版。三年后,《本草纲目》正式印刷发行,先后译成日、德、英、法、俄等多种语言,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无需给它太多溢美之词,只知道它一直维护生命、恩泽后世就已经足够。

《本草纲目》问世后,立即成为本草学的头等重要的参考书,以此书为主题,又出现了不少本草学著作。1765年,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为《本草纲目》作了增补,写成了《本草纲目拾遗》,所载药物增至2608种,比《本草纲目》多出了776种。

近两千年来,中国本草学从《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拾遗》,勾勒出我国古代人民寻药用药的艰辛历程,积累了丰富的药物知识,是中医药学的伟大宝库,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瑰宝级遗产。必须强调一点,本草学与金丹术完全不同,它从一开始就以防治疾病促进健康为目的。它根据物质的药效来认识其性质,绝非空想妄谈。不少医药名家,不如李时珍,吸取金丹术著作中关于药物的性质与用法制法的合理部分,同时又对金丹术的荒诞予以批判。

本草学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其医药化学成就主要集中在矿物方面,尤其是对汞、铅、砷三种元素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下面仅举数例: 汞化学:《神农本草经》载:丹砂,味甘微寒,主身体五脏百病……,能化为汞。丹砂就是硫化汞,加热后能分解为汞:

HgS + O2 = Hg + SO2

我国古代常将汞及其化合物作为外科用药,如用水银、雄黄混合治疗疥疮。升汞(HgCl2)和甘汞(Hg2Cl2)也是常用的外科药物,甘汞还用作利尿剂。甘汞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人造无机药物,《本草纲目》曾记载了它的制法:用水银一两,白矾二两,食盐一两,同研,不见星。铺于器内,以小乌盆覆之。筛灶灰,盐水和,封固盘口,以碳打二柱香。取开,则粉升于盆上矣,其白如雪,轻盈可爱,一两汞可升粉八钱。这是卓越的无机合成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6Hg + 2KAl(SO4)2 + 6NaCl +2O2 = K2SO4 + 3Na2SO4+ Al2O3 + 3Hg2Cl2

铅化学:铅的化学变化较多样,对其的记载也丰富。中国最早的人工铅制剂可能是铅粉,即碱式碳酸铅。东晋时期的葛洪在其编著的《抱朴子》中写道:性白也,而赤之以为丹,丹性赤也而白之以为鈆。(古代的炼金术士称铅为“鈆”)这表明葛洪从实验得知铅能转变成红色的四氧化三铅,而四氧化三铅又可还原为铅。化学方程式为: Pb3O4 + 2C = 3 Pb + 2CO2↑

中外炼金术士都曾制得铅粉和铅糖,古代妇女常用铅粉化妆,与空气的硫化氢接触后可生成黑色的硫化铅。用铅粉化妆可造成铅中毒。铅糖是指醋酸铅,医学上用作止泻收敛剂,但有毒。

砷化学:中国古代金丹术士与医药学家很早就广泛利用了含砷矿物,主要是雄黄(As4S4)、雌黄(As2S3),我国炼丹士将雄黄、雌黄、硫磺称为“三黄”,视之为极重要的药品。前两者在空气中焙烧后生成剧毒物砒霜(As2O3)。

雄黄最早用作颜料,《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对其毒性与药效有较多说明。隋朝的炼丹术士发现焙烧雄黄可制得砒霜。唐初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写道:以甘草煎,以粳米饭和研为丸,服之能治疟,治心痛、牙痛。《射雕英雄传》里的黑风双煞为了练习九阴真经,要提高身体的抗毒能力,服用小剂量砒霜,久而久之,抗毒内功渐增。近年来,砒霜被发现可用于治疗白血病,为医学界所重视。

中国古代砷化学的最大成就当属砷单质的制取。葛洪《抱朴子》载:将雄黄、猪大肠、硝石三物合炼,只要硝石比例较小,即可炼出单质砷。硝石就是硝酸钾(KNO3),硝酸钾溶液与雄黄反应生成砷酸钾(K3AsO4),受热分解为砒霜(As2O3)猪大肠富含饱和脂肪酸,受热炭化后有碳单质析出,碳可还原雄黄转变的砒霜而制得单质砷: As4S4 + 7O2 = 2As2O3 + 4SO2 2As2O3 + 3C = 4As + 3CO2 ↑

西方德国的炼金术士马格努斯用类似葛洪的方法制得单质砷,他是西方学界公认的第一个发现砷的人,比我国的葛洪晚了900年。中国的金丹术和本草学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也出自炼金术士之手,有值得大书特书的可贵遗产,但始终没有孕育出近代化学,也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第三篇: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看体态语

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看体态语

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体态语是人们沟通信息、交流思想、传递情感的重要工具,有着独特的功能,恰当地运用体态语,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出发,探讨体态语的意义和运用,以及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要素,从而使对外汉语教学收到最佳的课堂效果。关键词:体态语 对外汉语教学 课堂教学 课堂效果

一、引言

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教师借以传递信息的手段主要主要由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构成。对于言语行为,人们很早便从宏观到微观全面细致地进行研究,应当说,这些研究及其成果对于课堂教学艺术的日臻完美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相比之下,另一个重要的信息传输渠道——非语言交流,似乎有点被忽略了。著名艺术家赛弥·莫尔肖曾把体态语比作水这个原始要素。跟我们的感情一样,体态语就像一个流动的元素,在每次碰撞中,都会发生变化,但又万变不离其宗。体态语就是我们内心愿望和反应的表露,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它更发挥着独特而巨大的作用。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这决定了教师不仅要充当知识的传声筒,还应当一个有血有肉有个性、形象完美、内涵丰富的人生导师,更应当成为理解、尊重学生的可信赖的朋友。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师,他面对的可能是来自各个不同国家,说着不同语言的学生,而且他的一举一动关乎国人的形象。因此,这一特殊的角色要求他必须要运用恰当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来完成对自己的师表形象的塑造,从而开展传知育能、陶冶心灵的教育工作。

二、体态语的定义及其功能

“我们以我们的发声器官发声,却以我们的整个身体交谈”

——阿伯罗比亚

体态语是由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等构成的一种可视化符号系统。本文所指的是广义的体态语,即: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达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姿势。这种特定的身体姿势既 1

可以支持、修饰或者否定言语行为,又可以部分代替言语行为,发挥独立的表达功能,同时又能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

Grant(1971)在《非语言行为分析》中有这样一句话:“课堂教学的效果82%是通过教师的表情、举止等非语言手段实现的,只有18%的信息是通过语言行为达到的。”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通过许多实验总结出如下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体态语运用的技巧与策略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教师必须理解和掌握体态语,充分发挥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功能。

三、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人际交流重要形式之一的课堂教学,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通过其言行举止表现出来并使学生受到感染,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对外汉语教学面向的对象是来自有着不同文化和语言的国家的学生,教师在传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时,需要以丰富多彩的体态语相助,才能收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一)展示对外汉语教师的良好形象,树立人格魅力

良好的课堂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教学态度、准确的语言阐释,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气氛的生动与否,而这课堂的生动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体态语言来表现的。特别是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本身汉语对其他国家的人来说就有着较大的难度了,如果教师不注意其当运用好体态语言,解释起来很吃力,学生学起来也很困难。相反,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丰富多彩的体态语,可以把某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简单明了,学生一看自然而然地懂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师在无形中树立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学生不仅喜欢这个老师,对汉语也会越来越感兴趣。可以说,体态语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教师的明信片,这张明信片的内容设计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互动效果。

(二)有效调控课堂情绪状态,强化教学过程的良性互动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信息交换过程,师生双方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体态语来进行信息的反馈,双方都是通过它来不断地捕捉对方所传递的信息。例如:在讲授各种不同的“笑”时,只有用体态语才能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2

这是有声语言所表达不出的。如:“笑不露齿”、“狂笑”、“哈哈大笑”等,教师可示范给学生看,学生就会在教师的示范中捕捉到关于“笑”的不同信息。而教师让学生做各种笑的动作,可以看出学生对不同的“笑”是否理解与掌握了。这样,教师借助体态语就可以让学生很清楚地记住每句话,每个生词所表达的意思。这样做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使学生们都参加到学习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适当使用体态语,可消除尴尬气氛

语体和体态语所表达的内容并不总是一致的,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时,语体的表达可能会产生某种误会。例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即使”一词的用法时,造了一个句子:“即使你的汉语说得不好也不要灰心”,由于汉语中没有虚拟语气,当老师的手指似乎指到某个学生(这个学生的汉语并不差)时,他可能会误以为老师是在说自己,甚至想要大声告诉老师自己的汉语并没有很差。但是,假如教师是带着微笑来举例的,学生看到老师的微笑,便会明白这只是在造句子而已,误会便立即随之消除了。

四、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体态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那么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上运用丰富的体态语呢?

(一)体态语在语音教学上的运用

这是针对初级阶段的汉语教学来说的,教师在教语音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看清楚发音方法及部位,常常使用夸张的手段,比如教韵母i、u、v(yu音)时,教师的嘴唇从扁到圆,有明显变化;在纠正发音时,教师则常常借助手势,比如,不少留学生分不清z、c、s 和 zh、ch、sh、r,教师就伸出手,手心向上,五指并拢,发z、c、s的时候,指尖轻轻向上,而发zh、ch、sh、r的时候,指尖向上翘起,使学生更好地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在区分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时候,教师可用一张白纸放在嘴前,发送气音时,会明显地看到白纸有颤动感,而发不送气音时,白纸不发生颤动,这样,学生便可一目了然地区分送气音与不送气音;而在纠正四声的时候,教师常常按照五度发音法(第一声是阴平55,第二声是阳平35,第三声是上声214,第四声是去声51),用五指在空中比划,这些动作对学生理解区分和纠正难音难调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二)体态语在汉字教学上的运用

汉字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字母,是方块字,对很多留学生来讲,汉字是非常难记、难读、难写的。因此,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课堂上,体态语的运用想的尤为重要。例如,在给学生解释“大”字的时候,教师可以正面站立伸开双臂形,双手平伸尽力张开是很大的,所以用这个形状代表“大”的意义。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很形象生动,也理解了“大”的意思。又如,讲授“看”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解释上边是“手”,下边是“眼(目)”,同时把右手放在额头处,眼睛注视着前面,手遮住阳光以便看清楚。那么,学生可以很快明白“看”字是什么意思,也可以很清楚地记住“看”字的写法。

(三)体态语在词汇教学上的运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提倡用目的语进行释义,增加学生接触和感受汉语的机会,但是有些教师在用目的语释词的过程中往往又会增加新的生词,本来是让学生明白词语的意思,但又因此而造成了更多的障碍。比如,给学生讲解“超过”一词,说“超过”就是“超越”,学生还是不懂,便继续说“超越”就是“逾越”,这样的解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完全是失败的。“超过”完全可以解释为“由某物或某人的后面赶到了前面”。因此,教师再解释“超过”一词时,可以叫一名学生上前配合,老师在前,学生在后,两人装作在跑步,然后学生跑到了老师前面,就可以说“学生超过了老师”,这样就是“超过”,那么学生一看,便会明白了。因此,在解释词语时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限,不能照搬词典上的释义,而要注意变通和化简,力求通俗易懂,以利于学生接受。

(四)体态语在语法教学上的运用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造出能展示该句子的语境,再使用体态语把句子引出来,让学生能清楚理解该句型的意义和功能。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把”字句的时候,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一个句子:老师把花瓶放到了我的桌面上。在讲台上事先准备好一个花瓶,讲解时边讲边拿着花瓶走向某位学生,把花瓶放在他的桌面上,然后让学生重复黑板上的句子,让学生明白在用“把”字句时宾语是发生了某种变化的,(如上面的句子,花瓶从讲台搬到学生桌面上,位置发生了变化),从而慢慢领会“把”的用法。又如,在解释“是„„”这个句型时,教师可以指着学生的上衣问:你穿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我穿的是T恤(西 4

服、羽绒服、衬衫„„);又指着学生的裤子问:你穿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我穿的是运动裤(牛仔裤、长裤、短裤„„);然后再指着学生的鞋子问:你穿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我穿的是皮鞋(运动鞋、布鞋、拖鞋„„)

以上这些练习,如果没有教师配合动作,学生就不知道回答什么,教师一边问一边做动作,既节约了时间,又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五、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时需注意的要素

“一个民族,用什么样的人体语言表示什么样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违反了这个约定的规则,不是引起交际的中断,就是产生误解。”(柯廉等1990)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正确地使用体态语,就必须按照一定的社会习惯、交际习惯、体态语的一致性和接受能力。那么,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在汉语教学课堂上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恰当运用,和谐得体

著名哲学家、美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美在和谐”。体态语只有和表达内容、情感和谐一致时,才是美的,否则就会弄巧成拙。首先,体态语是表情、手势、姿势、服饰等的综合运用,只有相互配合好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其次,体态语要运用恰当,切不可滥用,否则一堂课下来,张牙舞爪,学生好像在看马戏一样。也就是说,应当把体态语放在言语活动的辅助地位,切不可本末倒置。

(二)真情流露,自然适度

教师只有对学生付出真实情感,交流时才能使体态语自然轻松,但体态语也应有度,如“微笑”也要适时适度,若学生在叙述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自己丢了东西时,教师也微笑,这就与当时气氛不协调,学生可能还会误以为老师在嘲笑自己,不重视自己。教师要时刻注意与学生的情绪相符合,不应与之相反,所以,教师需要具备善于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相信学生,由自觉到自然,达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使体态语与个人风格融为一体,形成富有有个性的教风。

(三)了解体态语的不同文化背景

同样的意思不同民族可能用不同体态语表示,同一体态语不同民族也可能会表示不同意思。英国、美国、法国、韩国和中国人一样在听课或回答问题时,眼睛看着教师的眼睛表示对教师的尊重,而日本人眼睛则以看颈部或嘴边为尊 5

敬。因为英国人、美国人、法国人、韩国人跟中国人一样,觉得在谈话时眼睛看着对方的眼睛是对对方的尊重,如果看着别处则是一种失礼;而日本人不同,他们认为谈话时看着对方(尤其是长辈)的眼睛是不礼貌的。又如,中国人用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但保加利亚、尼泊尔人则相反;土耳其人眯上眼睛,翘起下巴,轻轻弹一下舌头表示反对,马来人低垂双目表示反对,等等。因此,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体态语,在跟学生打交道时,不可按照中国的文化习俗去理解,同时适时地向外国留学生介绍一些中国体态语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四)纠正不良的体态语

体态语往往是人无意识发出的,但却往往能反映出人的真实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应注意纠正一些不良的体态语。例如:有些教师习惯用手沾唾液之后翻书,眼盯天护板,随地吐痰、搔头皮,打哈欠,靠在黑板上,手不停地玩弄粉笔等,对于这些无意识的不良体态语教师应及时纠正。特别是作为对外汉语教师,代表的已不是自己,而是整个中国的形象,更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态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有着独特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教师体态语的运用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心感悟、反复实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好体态语,配合有声语言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效果,突出其“有声胜无声”的作用,创造尽善尽美的境界,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传向世界,让更多的外国人学好汉语、了解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庄锦英、李振村.《教师体态语言艺术》,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熊征宇.《体态语和礼仪》,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3]赛弥·莫尔肖.《体态语言大全》.贾慧蝶,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4]李慧.体态语与对外汉语教学.语文学刊,2009.[5]李厚廷.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体态语及其运用.教育教学研究2007年10月号中旬刊,文教资料.

第四篇:从文化角度看中俄关系

从文化角度看中俄关系发展

文化与国家关系

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对国家之间的经贸发展、政治互信、文明进步以及两国人民的情感具有重要意义。中俄两国是彼此相邻的两个大国。中俄两国关系的和平与稳定对于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其中作为纽带作用的文化交流自然也应该起到重要作用。然而,从中俄文化交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来,笔者认为中俄两国文化交流面临很多困境需要破除,否则会直接影响中俄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使两国良好关系缺乏文化根基。

中俄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状

中俄两国大规模文化交流始于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时期,它是在特定的政治背景下产生的,而其后来的发展也一直与政治因素密切相关。以中国的角度为例,从中苏蜜月期苏联文化作品大量引进,到中苏交恶后对苏联修正主义文学的批判,到后来中苏关系正常化之后文化交流的恢复,以及现在中俄基于巩固和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需要而有官方推动的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无不渗透着政治的影子。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两国关系的升温,中俄文化交流在两国政府的推动之下发展较快。政府主导、顶层推动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特征。1992年,两国签订《科学技术合作协定》,1995年,中俄达成《中俄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定》,近年来,中俄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等文化交流平台。这些都是两国政府努力推动两国文化交流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年来两国文化交流的快速发展。然而,历史经验向我们证明,政府主导下的两国文化交流对两国关系的发展所发挥的维系作用有限,在中苏交恶时期,两国相互妖魔化的背景下,之前由政府主导的两国文化交流对维系两国关系起的作用有限。

下面,我将从两国文化传统、科技、文艺、地域等方面进行分析。

俄罗斯地跨欧亚,其历史文化具有两面性,即兼有东西方文化特征,形成了独特的东正教文化,而中国则是典型的东方文化。民族主义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以第三罗马自居的俄罗斯,具有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和济世情怀。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在苏联时代的典型表现是大国沙文主义。而在苏联解体之后,面对国际地位的巨大落差,则催生了排外情绪。同时,俄罗斯文化产生于无地理屏障的平原地区,历史上战乱不断,形成了尚武精神,喜欢走极端路线,缺乏妥协精神。而中国则传统文化则主张和而不同,兼容并包,强调中庸之道。两国文化传统上的巨大差异使得两国文化交流面临挑战。

科学技术是中俄两国文化合作的重点,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两国面临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挑战,迫切需要进行科技合作,提升两国的国际竞争力。且在能源、航空航天、电子、机械等领域成果丰硕。但是,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以其中典型的军事科技合作为例,其合作形式多为中国提供资金,俄罗斯向中国输出军事科技的形式。而中国科技实力逐渐上升,俄罗斯则继续吃苏联遗产,进步缓慢,俄罗斯军事技术对中国吸引力逐渐下降,中国逐渐摆脱了对俄罗斯的军事技术依赖,甚至对俄罗斯的军火

贸易构成威胁,而俄罗斯对中国的猜疑也日益加重,不愿与中国分享最高端的军事科技。两国科技合作在未来面临挑战。

苏联时代,俄罗斯文艺对中国影响巨大,苏联电影、小说、音乐、舞蹈、美术等给一代中国人留下了深刻记忆,并影响了中国文艺的发展。然而苏联解体之后,伴随着国力的下降与经济的衰退,俄罗斯文化在中国也逐渐式微。近年来,虽然有中俄文化年、语言年等活动,增进了两国文化交流,但也面临着文化交流的简单化、片面化的问题。两国文化活动没有相应的文化产品的支撑,也没有实现对对方优秀文化的吸收。,从整个社会层面,民众对两国文化的了解仍然有限。这显示出自上而下推动的文化交流活动面临的困境。

从地域上看,中俄文化交流有很强的地域性,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文化交流程度较高,而其他地区则交流程度有限。俄罗斯文化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基于地缘有关,也与历史文化因素有关,这些要素在其他地区都具有不可复制性,很难在其他地区推广。

中俄文化交流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由此可见,当前,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很大程度上是在两国政府推动下进行的,两国文化交流缺乏文化源动力,这就意味着,中俄两国当前文化交流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两国政治关系的表现,是政府推动的结果,而缺乏足够的群众基础。两国文化交流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深度和广度相对不深,两国人民还存在着对彼此的偏见和不友好、不信任的问题。两国文化方面的摩擦在将来也会不可避免。文化交流成为两国政治关系的附庸,政治对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文化交流对增进政治互信的作用却极其微弱,甚至因为两国之间文化交流的缺乏而导致政治上的不信任。所以,在政府主导下的文化交流活动难以担负起增进两国互信,增进人民之间的感情,最终为两国关系发展打下坚实文化基础,促进两国关系发展的艰巨使命。必须实现中俄文化交流形式转型,由至上而下政府推动变为自下而上民间主导。这样才能发挥文化在维系两国之间关系正常发展的纽带作用。

第五篇: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目 录

摘要................................................................................................................................1

Abstract.........................................................................................................................2

第1章

民俗概述........................................................................................................3

第2章

《水浒传》中的民俗现象............................................................................5

第一节

《水浒传》中的“草”习俗描写.......................................................5 《水浒传》中的婚俗介绍...................................................................7 《水浒传》中的酒俗体现...................................................................8 第二节

第三节

第3章

《水浒传》与民俗......................................................................................10

第一节

《水浒传》与历史文化民俗...............................................................10

第二节 《水浒传》与社会经济民俗.................................................................12

参考文献......................................................................................................................15

致谢..............................................................................................................................16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摘要

被称为“北宋人民生活画卷”的《水浒传》是中国伟大的四大名著之一,对于它的研究历来的研究角度层出不穷,但是他们的研究大多是停留在艺术手法、写作技巧、人物形象分析和政治历史意蕴层面上,从民俗的角度研究《水浒传》之一伟大的历史小说还是很少的。但是《水浒传》中的的民俗,不管是以“草”为标,还是婚俗的详略介绍,或是酒俗的再现,都是北宋社会所特有的现象。这篇论文我将挖掘小说中的一些民俗现象,反映南宋人民的民俗生活,挖掘小说中的民俗内涵,从而丰富对《水浒传》的研究。

关键词:民俗 ; 水浒传

;习俗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See “Water Margin” from the folklore

Abstract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four classic is a monument, for the study of one of the four famous “Water Margin”, research perspective has also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but their research is mostly stay in the artistic skills, writing skills, character image analysis and political historical meaning level, the “Water Margin” one of the great historical novels from the angle of the folk custom is very few, this article I will dig and analysis of some phenomenon of folk customs in the novel, and then show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the social economic life, rich on the “Water Margin” of research.Keyword:folklore

Water Margin ;

Custom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第1章

民俗概述

民风民俗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是几千年来一个地方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日常中我们通常称之为风俗习惯。一个地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往往由于地理位置上的隔绝或是长期与外界的沟通减少,及在经济上受到制约,政治上受到其影响等原因,通常会形成本地区或是本民族独具特色的生活习惯,这些生活习惯就是风俗习惯,是特定的社会文化地域中由历代人民共同形成而后又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者是行为规范。

“风俗”一词是“风”和“俗”两个字的合称,习惯上人们把由于自然条件,如地形、地势、自然景观等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上的不同或是差异称之为“风”。而把由于是社会条件,如:政治、经济、制度等的社会原因的不同而产生的人们行为方式的差异称之为“俗”。后来汉民族造字将其合在一起叫“风俗”,一开始这一词并不是中国文字,是由英文翻译成日文,然后由日文翻译成中文而来的,最终就形成了风俗。

中国是一个地形地势多样,同时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各地的风俗习惯也是各种各样。就比如说汉民族传统的五月初五端午节,虽然关于其来源有不同的讲法,但是比较普遍还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在这一天因为在楚国遭小人谗害被排挤出国,在他离开之时怀着对楚王和楚国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不舍离开,心情极其的忧郁烦闷,看着那滚滚的汨罗江恰似自己的愁怨一样,便投江而死。后来人又说屈原投江后被蛟龙所困,为了驱赶蛟龙人民在这一天就往江中投粽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粽子就成了汉民族端午节的一项习俗了。但是同时五月初五的粽子节,傣族人却又不同的解释,在傣族人民生活的地方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们不仅要吃粽子还要过粽子节。特别是未成婚的男孩还要手提粽子在菩提树下与成群的男女朋友跳舞唱歌,最后男孩将粽子送给自己喜欢的姑娘,这就算是表白了。傣族的这一习俗听起来比汉民族的要浪漫多了,据说他们这样是为了纪念一对深深相爱却遭到父母反对而双双殉情的恋人。同时一种习俗在不同的地方却有着不同的解释和说明,这大概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就是所说的“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吧!

风俗和文化一样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不能像具体的实物那样直接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是它可以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通过这些载体我们可以了解到生活中的风俗习惯。这种用来表达风俗的载体有很多,常见的比如说饮食,中国人看待饮食是遵循“崇尚节俭,反对浪费”的,这些可以再一些词语中看见,如成语“暴殄天物”就是说糟蹋东西,尤其是指糟蹋食物方面的东西。当然,除了饮食外,习俗的不同还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我们的吃、穿、住、用、行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有我们的文学作品。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第2章

《水浒传》中的民俗现象

翻开《水浒传》,小说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当时处于内忧外患境遇下的宋朝各个城市和乡村人民的生活,尤其是从经济和政治中心京都到国家的各个大小城镇的“宋朝人民社会生活习俗画卷”。就如武松杀潘金莲为哥哥报仇一般,把当时阳谷县的这么一个小县城的人们生活习俗习惯,各大左邻右舍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大人物之间往来的矛盾纠葛和利益上的冲突等事态民情和民风习俗写得一览无遗,就连何九叔、郓哥、王婆等这样的小人物也在作者的笔下呼之欲出。

《水浒传》每一处细节,每一个故事片段的描写都蕴含着对宋朝社会人们生活习俗的反应和体现。一部小说是一段历史、一群人物和一种思想的倒影,打开小说的扉页,细细品味的是这段时期内的人们生活中的民风民俗。历来对小说的研究层出不穷,各大学者的观点也是纷繁芜杂,有的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解释宋朝政治的腐败,有的从官场思想出发来研究宋江最后招安的原因,那么这篇论文我将从民俗学的角度来对《水浒传》这篇小说的民风民俗现象进行解析,从而揭示文学与民俗的关系。

第一节 《水浒传》中的“草”习俗描写

关于“草”的描写自古以来便有,诗歌、散文、戏剧、小说中它的身影随处可见。白居易曾在它的古诗《草》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来。”作者借这首诗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也是非常明显的,无非是借草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赞赏草生命力的顽强。再如乐府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描写,也是用草这么一个一看到就让人产生无限生机和活力的意象来展现作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抒发诗人心中的情感。

在施耐庵的《水浒传》里,草这一意象却没有往常诗人笔下的那种生机勃勃的生命力,而是在受传统的风俗的影响下被看成是某一行为的标志或是某一名称的代名词。在《水浒传》这部小说中“落草”、“落草为寇”等词的出现频率很高,且大多数人都是不愿意听见落草两个字的,要是被人说是落草为寇那更认为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就如各大梁山英雄在上山之前也是对落草二字怀有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不情愿的抵抗心理。之所以宋朝人民会对落草二字怀有不好情绪是因为落草在当时是强盗、贼寇等的代名词,因此大家都不愿意被认为甚至是被说成是落草为寇的。

“落草”它是满族小孩子出生的另一种叫法,历史记载满族人是由女真族发展而来的,他们生活在冬季严寒气候条件恶劣的北方,为了在晚上抵御严寒安稳入睡,他们就想到了用炕这种卧具并在上面铺一块卷席,这样既可以抵御寒冷又可以睡的舒服。平时这样可以,但是妇女快要临产的时候,为了不把卷席弄脏就会把炕上的卷席卷起来并且放一块石头在上面压住卷席,再拿一些谷草铺垫在炕上,孩子出生后就落在谷草上,干的谷草不仅可以防寒,而且具有防湿功效,这样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孩子出生叫做“落草”,落草这个词就这样产生了。这里用谷草而不用其他植物不仅取决于干草本身所具有的的防寒防湿功能,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传统就有一种民以食为天的思想,谷草意味着粮食,有了粮食意味着可以生存,这也就是对新生儿的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孩子长大以后可以衣食无忧。

“落草”这个 “草”是指“山林、草莽”的意思,代指现实中的“民间”,因此这里的“落草”就是说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流落到了山林和草莽之中。因为古代的贼寇经常是躲在丛林深处的地方,看到路过者形单影只,同时又包袱等值钱物品时便现身劫取,这样落草就有了贼寇和强盗的意思。因此“落草为寇”就可以说成是:原来一个好好地走正道的人,离开了原来生活的现实社会,流落到了山林之中草莽里面,成为贼寇。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和中国自古自然经济的影响,人们大多都认为贼寇是一个贬义词,因此落草这一个在当时被人们普遍的接受并认为是贼寇的代名词时也就会被人们排挤了。从“落草”这一满族习俗而来,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它变成了贼寇的另一种叫法。

关于“草”这个意象的习俗,除了“落草为寇”成语的习俗来源外,小说中还有两处写到了草这一意象的习俗。《水浒传》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林冲误入白虎堂”中陆虞侯献计给高俅陷害林教头中写到“那一日,两个人同行到阅武坊巷口,见一条大汉,头戴一顶抓角儿头巾,穿一领旧战袍,手里拿着一口宝刀,插个草标儿,立在街上„„”这几句便是描写街上卖刀人的部分,自是在卖刀但不见其吆喝卖刀,甚是奇怪。再看《水浒传》第十二回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中写到了杨志在酒店住了些日子,盘缠用尽又不想上山与王伦同道,于是只能出卖自己的家传宝刀投靠他地,在卖刀时作者是这样写的“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这两处都是在描写卖刀,但是匪夷所思的是都没有见到卖刀者吆喝,只是都在刀的上面插了一根草标儿,这与我们现代的买卖现象有很大差异,卖东西自然是要大声吆喝,使路过的人都可以看到听到,但是这里杨志和那个卖刀者却只在刀上插一根草标儿。关于在所要出售的东西上插根草标儿的现象还要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人民在买卖关系上的一个习俗,古人在要出售的东西上面插根草,把这根插在所要出售的商品上的草叫做“标草”,之所以插草是因为古人认为草是“贱”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件要出售的东西自己不用了,对自己没有价值了,要低价出售,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贱卖。到了后来这样的习俗就演变为了出售的意思。

“草”本是一种普通的草本植物,但是在《水浒传》里,作者多次运用,而且都赋予了特定的民俗文化含义,“草”这一简单的意象也就有了丰富的内涵。它的深刻内涵来源于传统习俗、传统习惯及传统的历史人民生活方式,它在文学中的多次出现表明了民俗这一边缘学科与文学的密切关系。

第二节

《水浒传》中的婚俗介绍

婚姻乃是人生大事,古代人崇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往往结婚的一对新人结婚当天也是第一天见面的日子。中国是一个封建礼教根深蒂固的国家,婚姻从来都是由不得自己,父母也把替晚辈选配偶的权利当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不管是结婚双方在相貌、地位、才能上有任何差别或是不满,只要是家长认为合适的,晚辈的是很少有选择的余地的。

宋代的婚俗,大都是继承和发展了唐代的婚俗,它实际就是把这种婚姻关系合法化了,并加以公开化,其途径就是“花红财礼”、“明媒正娶”的把喜事办大办热闹,让四邻街坊、男女老少等都知晓并加以肯定,这样既确定并承认了新娘在这个家庭中的地位,同时也宣布一个新的家庭正式成立。《水浒传》四十八回中也有相关婚俗的描写,且说宋江三打祝家庄生擒了一丈青扈三娘,宋江对扈三娘好生招待还结拜为义妹,之后又将其许配给矮脚虎王英。这王英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本是被扈三娘活捉回祝家庄的,他们两无论是在相貌还是在能力上,王英都是败于扈三娘的,在小说中也可以看到当宋江提出将她嫁与王英时扈三娘也是满脸的不情愿,但是无奈自己已经认了宋公明为义兄,在中国古代若父母不在,长兄便是大如父了,因此没有其他的选择又只有勉强的答应。当夜梁山大办酒席欢庆两人结婚,婚后两人也是夫唱妇随,共同为梁山出力。扈三娘本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女子,外表美丽内在又有聪明才干,可是竟嫁与了王英这样一个既长相矮小又武功和才能都不如自己的人。这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婚姻中的父母、父兄为大的习俗,古代的女子没有婚姻的自主权,更谈不上什么婚姻自由,人生大事有父母做主、兄长做主。

关于结婚的习俗在小说的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也有相关的描写,当时的桃花山的大王是周通,因看上了桃花村的刘太公的女儿,于是便留下二十两金子和一匹红绸作为定礼,并自己选好了日子,当夜来入赘。周通本是山大王,按照习惯的说法那就是山大王看上的女子便要押回山做压寨夫人的,可是这里周通却没有把刘太公的女儿押回山做压寨夫人,却是自己来入赘。这与当时的宋朝的入赘婚俗有关了,刘太公本是桃花村的地主之一,有权有势可是却只有一个女儿,按照那时的习惯,如果是只有一个女儿的为了承继香火,那么男子愿意是可以入赘到女方家里了,但是即使是入赘结婚的聘礼和聘金还是少不了的,因此在小说中还写到了周通扔下的金子和丝绸锦绣。这就是宋朝入赘的习俗了,这也是继承了中国古代人希望后继有人的思想[4]。

第三节

《水浒传》中的酒俗体现

“酒”是水浒传中随处可见的东西,祭祀天地要用酒,兄弟结拜更要酒,庆祝成功、战前助威更是离不开酒,作为古代的英雄他们与酒有着不解的情缘,会喝酒、能喝酒似乎又是评价一位英雄的标准之一了。

小说之中对酒的描写细节有很多,最为详细的要数当时武松拜别宋江回阳谷县找哥哥那一回。《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中写到武松自柴进那里出来后拜别宋江,径直往阳谷县走,“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个字‘三碗不过岗’„„”这里的招旗就是酒旗,酒旗在中国古代史最常见的一种东西,酒旗因其制成的材料和颜色的不同有不同的叫法,如因是缝布制成的称为酒帘、青帘、杏帘等,因酒旗的制成颜色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青旗、素旗、彩帜等[5]。古代的酒旗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店门口关在上面的招牌,往往是上面画酒壶等实物来表示此处有酒可卖,或者是在酒旗上面写上一个大大的“酒”字以此来告诉行人我这里是出售酒的。《水浒传》中武松看到店门口外挂着一条“三碗不过岗”的招旗,这个三碗不过岗就是酒旗,三碗不过岗即是在说这家店是卖酒,又在含蓄的说明自家店里的酒极好,喝了三碗便过不了景阳冈。这种挂在店外面的酒旗实质上是古代的一种广告形式,这种古老的广告在很久以前的中国便有了,它也因此进入了不少文人骚客的诗词歌文当中,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就写到“酒旗斜矗,星河鹭起”,在某种程度上酒旗也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稳定状况的经济的繁华程度的。酒旗作为古代酒习俗中的代表之一,或多或少的承载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种习俗沿用至今,只不过现代人在科技的推动下对其加以改造,使其不仅美观而且又不失其根本功能。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第3章

《水浒传》与民俗

第一节 《水浒传》与历史文化民俗

一部小说是一段人民生活的缩微型反映,小说人物的塑造、环境的描写、场景的描绘都与一定的民俗习惯有密切的联系。小说作为一种文学的样式之一,它集中的反应了人们的生活的生产活动,习俗作为一定地方人民几百年几千年来人们习惯的反应,这注定它与文学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风俗体现在我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而小说而是用文字语言表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一层面上来说,小说也担当了习俗表现的载体。

北宋有位著名的画家叫张择端,他用精细的笔墨绘制了古今闻名的《清明上河图》,成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全画仅仅长528厘米,宽24.8厘米,却描绘出了当时的汴京一带繁华的经济,人们的生活,其中动物牛羊马畜的生动描绘,房屋桥梁的特色特征跃然于这短短的绢上。张择端用细致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和习惯,描绘了当时开封一带的买卖习俗,人情交往习俗和房屋建筑的习俗,整张画是整个北宋繁华的汴京人们生活习俗的缩影。而时隔多年之后的施耐庵则用深刻的洞察力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以小说的形式展现了当时以汴京为中心的宋朝各地人们的生活习俗、建筑习俗和交通习俗等。虽然小说没有绘画般形象生动的将当地人的生活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但是小说区别于绘画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用细致的笔墨和微妙的语言,精细的勾画出了人的心理活动、一些习俗的来源等,将绘画所难以达到的地方展现出来。

民俗习惯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地域性,某一民俗也是一定历史时期和某一地域所特有的,因而当我们看到一种习俗时自然而然的就会想起一段历史或是某一地方,这一地方或是时代也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这一独特习俗的代表和象征。例如:泼水节是傣族民族所独有的一种民族习俗,当人们听到泼水节时,第一反应就是想起傣族这一充满柔情和美丽的民族,其次是云南一带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秀丽可餐的景色。这一民俗的历史性和地域性在《水浒传》中也得到了相应的体现。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水浒传》中,婚俗的描写占了相当大的篇幅,小说中的婚俗描写细致入微,着意的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和精神风貌,对整个婚俗的场景描写也是恢宏壮阔。小说中写到了桃花山的山大王周通看上了桃花村的刘太公之女,当夜便撇下了几十两金子说改日来与刘太公女儿成婚。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男嫁女家被认为是男的无能无才,入赘便被认为是一件让人耻笑的事。但是在这里周通本是山大王却自己主动要求入刘太公家为婿,就是我们说的入赘。作为山大王的小霸王就不怕世人的耻笑吗?原来入赘的婚俗在宋代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宋代以后,入赘变为“赘婿补代”和“赘婿养老”的性质,即若是女家没有男性的继承人,便要招婿来上门,以便延绵子嗣,补充必要的劳动力,最重要的是可以赡养老人,也恰好可以满足古人养儿防老的需求。小说中的刘太公即是当时的地主,家中拥有良田美宅,可惜家中并无男性子嗣,膝下只有女儿一个,周通便是顺应了当时的婚俗,为赡养老人上门入赘为婿。这一奇特的婚俗习惯是宋代以后才出现的,即宋代是它的开始时期。当然了也有些人会认为是周通贪图刘太公家的的财产和刘太公之女的美色,这一假设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周通当时是桃花山的山大王,他若是想要刘太公家的财产一个“夺”字即可,若是唯独贪恋美色,作为山大王的他一个“抢”字也是可以的,但是周通在这里既没有夺也没用抢,他是真心实意的想入刘太公家为婿了,他的入赘也是顺应了当时社会的婚俗。

上门入赘为婿,小霸王周通并不以此为耻,这也是宋代特有的入赘习俗。自宋以后,入赘的习俗便开始了,男丁进入女家为婿也不会被认为是一种下耻的行为,这一独特的入赘习俗也成了宋代特有的婚俗。假若我们并不知道《水浒传》是描写的历史时期就是宋代,也不知道小说的事件就是以宋代为历史背景的,当我们仔细的观察到这一微妙的婚俗习惯变化时,深入的加以研究和理解,也可以借助相关的资料和古书得出小说的描写年代和背景,这就是民俗在小说中的作用。

尽管历来对于一些作品或是古籍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和怀疑的,其实作者在创作作品时也是会留下一定的线索供后人研究探索,只是我们要善于发现作品中的微妙细节,以小见大,顺蔓摸瓜的找出作品中的历史文化信息,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从而确定作品的年代和创作背景。民俗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对《水浒传》的研究,同时也是开辟了小说研究的另一个视角。

第二节 《水浒传》与社会经济民俗

《水浒传》作为一部反映当时社会历史的小说,其深刻的内涵不仅仅在于揭露的政治问题,还在于它所折射的社会风俗民情,整部小说一细腻的笔墨描写了宋朝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生动的语言记载了当时人民的生活习俗和习惯。它是一部特殊的聚合累积型的成书方式,其分支也是来自不同的地方,因此不同的分支也会有不同地域的特色,它们共同构成了宋朝各地人民生活的风俗习惯,有人由此把《水浒传》称为是“社会生活民俗史”。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它不仅简单了概括了小说的描写对象和内容即社会生活,而且深刻的揭示了小说意义,在于体现了宋朝人民生活的风俗民情。

小说正是在描绘这一幅幅的民俗生活画卷时,不但将城市和乡村民众的生活,经济利益上的冲突和往来,人际关系上的礼尚往来和感情纠葛用逼真的笔墨描写出来以展现当时社会状况下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生活习俗[3]。而且通过这些人际交往中的尔虞我诈、矛盾冲突来展现现实人生的生活状态和人性的善良与丑恶。

小说是一定时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再现,《水浒传》中的的民俗,不管是以“草”为标,还是婚俗的详略介绍,亦或是酒俗的再现,都是北宋社会所特有的现象,而这些民俗习惯的背后则是当时当地人民的生活现状和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水平,它的出现承载的是经济和社会的信息。

《水浒传》中很多的笔墨在写“草”习俗上,说到买卖就有杨志卖刀,其次就是林冲街上偶遇卖刀者。聪明的古代人他们的智慧并不亚于现代人,他们把自己所要出售的东西上插上草,以示意别人这是自己不需要的了,以此表达自己出售的意思。而购买者只要看到商品上的草就知道物主是想要将此物出售,若有需求则上前询问。这一看似简单的买卖表示方法,却历经了漫长的历史,自古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物物交换也只是很偶然的,人们更不会想到用自己手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中的货币去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当然当货币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用货币这一种特殊的商品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时,这是货币出现后的事了。但是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安息民生,大多推行一种名为“重农抑商”的政策,在一些严重的年代,商人的地位是严重被歧视的,商人地位不高,商品经济可想而知也是不繁荣的[5]。

但是小说中却多次的写到了集市上热闹非凡的交易场面,“草”标这一具有商品经济性质的物品的大量出现也是淋漓尽致的展示了宋朝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据相关的史料记载,宋代的经济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农业、丝织业、造船业等行业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与南太平洋和欧洲各国的交流、通商也是达到了很高的地步,对外交易的繁荣,对内的商品经济交流也是和繁荣的。宋这一经济的繁荣也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当时唐五代以来封建生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封建土地制度的变化,到了宋土地私有化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种土地的私有化带动了封建剥削关系的变化,剥削减少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相应的提高了,有了剩余的劳动产品便可以拿到集市去卖,也就丰富了市场的交换内容。出来土地制度的变化之外,另外一个推动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宋统治者推行了一系列的惠商和恤商政策。宋统治者自统治开始就很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改以往政治政策中对商人的不平等政策,以法律的形式保护商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还保护商人的私有财产。这一政策的规定保护了商人的利益,商人便可以自由的经商,商人的自由往来和经商活动的频繁便推动了整个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宋商品经济的发展除了在史料文献中有相关的记载外,其次就是文学作品了,《水浒传》这部小说恰到好处的展现了宋朝繁荣的商品经济,草被系在所要出售的商品之上,可见当时商品经济得到了相当的发展,人民的交换意识得以提高,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小说中对酒的描写也是随处可见,在原始社会当人们还在为温饱问题而忧愁时,酒只能是一种奢侈品,但是《水浒传》中,人民喝酒吃肉却是极为普遍事,这一层面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物质精神的享受也提高了。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一部小说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历史的浓缩,但作家毕竟是作家,不管是人物的塑造,还是形象的刻画,都必须置于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作家不同于画家可以用色彩斑斓的笔绘出一定时期的一定人们生活,他也不同于政治家可以用直接的几个政治政策来讲述某一时代的社会现状,他唯一拥有的是一支书写文字的笔和苍白的纸,笔下的文字形成了活跃的人物,人物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又有了典型的个性特征,而典型人物的个性特征又离不开典型环境,典型环境的描写归根结底是民俗的再现。小说离不开民俗,民俗使其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小说又是民俗的最好载体。

文学与民俗的关系很早以前便被人察觉,历史以来也有不少人在研究,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它就是典型的文学作品中含有着民俗成分,“风、雅、颂”中的十五国风就是各地人民生活习俗的写照。《水浒传》故事发生在山东,故事中很多现象的描写也凸显出山东人民生活习俗的痕迹,整部小说处处闪烁着民俗光辉,构成小说的支撑点结合历史社会背景,是这部小说不仅思想深远而且内容充实贴切。

历来的研究都集中在对《水浒传》政治意识层面的挖掘上,但是作为一部社会历史小说,他在民俗方面的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对小说民俗层面的研究对于揭示民俗与文学的关系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从民俗这一新的视角去研究《水浒传》也为小说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参考文献

[1] 马蹄疾《水浒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及朱一玄、刘毓忱《水浒传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2] 萨孟武.《水浒传》与中国社会》[M].南京: 南京正申书局,1934.[3] 欧阳健,萧相恺.《水浒》“为市井细民写心”说[A].水浒新议[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4] 田同旭;论《水浒传》的多元婚姻文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张建;《水浒传》与山东民俗[D];山东大学;2009年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致谢

本文是在谌建波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到选到课题的研究和论证,再到本毕业设计的编写、修改,每一步都有谌老师的细心指导和认真的解析。在此,谨向谌建波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除此之外,还要感谢所有教育过我的老师,你们传授的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是我不断成长的源泉也是完成本论文的基础,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由于经验匮乏,能力有限,设计中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教。16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下载从化学的角度看材料教学反思 刘忠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化学的角度看材料教学反思 刘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战略角度看财务管理

    期刊文献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从战略角度看财务管理发布人:浙江省总会计师协会转发发布时间:[2007-12-26]阅读次数:93从战略角度看财务管理作者:高大成出处:《中国总会计师》杂志......

    从文化社会学角度看

    从文化社会学角度看,城市社区绝非单纯的地域共同体。作为人类相互联系、聚集的产物,城市是由许多共享的价值,利益和共同的环境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共同体、道德共同体、情感共同体......

    刘忠芳物理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大庆市三十三中学 刘忠芳 内容摘要:新课改的实施是改变学校教学落后状况的有效途径。在此我提出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期和各位教师探讨。......

    从教学的角度看“末位淘汰制(★)

    从教学的角度看“末位淘汰制”蔡明宏学校首要和核心的工作是教学,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包括教师管理制度等都是围绕教学而展开并为教学服务的,“末位淘汰制”也不例外。本文拟从......

    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摘要】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是很多学校新开的学科,作为一门年轻的课程,一方面,信息技术教育给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另一方面......

    《从方言的角度看《疯狂的石头》》刘高晓

    从方言的角度看《疯狂的石头》 行知学院 汉语言文学063班 刘高晓 摘要:从那块厕所里发现的价值不菲的翡翠开始,电影《疯狂的石头》就展现了电影语言的极大魅力,将观众带到了一......

    从跨文化角度看《花木兰》(五篇范文)

    题目:从跨文化角度看《花木兰》 姓名:许敏班级:11金融1班 学号:11121123 成绩: 《花木兰》是美国迪士尼公司以中国的“花木兰”为题材拍摄的一部电影。在尊重和保留中国原著的......

    从银行角度看供应链金融

    《从银行角度看供应链金融》杨捷敏当前,市场竞争已步入供应链竞争的时代,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基于其强势地位,整合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其中,对资金流进行整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