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读《大国的兴衰》的一些体会
近些天来,我大致地翻阅了一下《大国的兴衰》这本书。这是一本气势恢宏的巨著。作者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历史等方面叙述了五百年来世界各大国的兴亡盛衰和成败得失。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工业革命前世界的战略和经济,主要是关于前工业社会时期大国的经济状况和军事冲突。在此期间,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争费用的螺旋式上升,最终获得霸权地位的是那些容易获得资金来维持庞大军费支出的国家。而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主要依靠本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合理的征税制度及举借贷款所必需的良好金融信誉。在这些方面表现好的国家往往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并获得较高的国际地位,比如荷兰有着完备的金融体系和繁荣的贸易,仅凭着微小的国土就创造了不俗的军事成绩;而英国由于稳健的财政制度和良好的借债信誉,在与法国交手时总是略胜一筹。第二部分是工业化时期的战略和经济,主要是关于大国进入工业时代的变化。作者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作战样式的深刻改变,使得推进工业化和掌握新技术成为国家实力增长的关键。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化,成为了制造业大国,以很高的比例将国民生产总值投入海军建设,这些因素成就了它在19世纪“日不落帝国”和世界霸主的地位。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胜利总是属于工业实力和潜力强大的一方,即一战中的协约国和二战中的同盟国。第三部分是战略与经济今天与明天,主要是关于当代国际格局(1943——1980年),并对主要大国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大致的预测。在这段时间里,主要大国之间没有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这主要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武库形成了“互相确保摧毁”的事态。战后初期,美苏两国凭借超强的工业实力和军事力量,长期主导世界战略格局。两极冷战中又出现了新的因素,即意识形态。两国各自寻找意识形态盟友进行紧张的军事对峙,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冷战气氛逐渐从欧洲扩散到第三世界国家。但和平时期的大国实力对比状况仍然摆脱不了经济增长相对速度的魔咒。作者认为美国、苏联和传统欧洲强国的实力在相对减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控制力和主导地位都遭到了很大程度上地削弱。他预测美国、苏联和欧共体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会逐渐缩小;日本和中国所占比重会逐渐增大;军事方面的两极状态也会减弱。
读完这本书我对过去五百年世界历史的变化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也认识到大国的崛起不是偶然的,都遵循着一定的历史规律。这些规律包含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制度、文化、科技、思想、军事战争、民族凝聚力、地缘优势等等。这些规律很难用一两句话总结清楚。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革命或改革对国家未来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大国的崛起之前都经过不同程度上的变革。在变革之后,经过几十年或者上百年左右的发展迈入强国之列。《周易》里边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革自古就有。在这里我想举一下战国时期秦国的例子。商鞅变法之前秦国还是一个弱国。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逐渐从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经过一百三十五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英国1688年经过“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18世纪60年代又开始工业革命,经过五十年左右的积累,最终在19世纪成为“日不落帝国”。美国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开始独立战争,期间经过1860年到1864年的南北战争,这两次战争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大概一百二十年的发展,到了十九世纪末,美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两次世界大战又加速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日本1868年进行明治维新,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发展,日本已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了清政府。中国战败除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日本的准备充分,说到底是先进制度优于落后制度。二战时日本遭受重创,但明治维新后,日本在先进的制度下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这为经济再次腾飞提供了条件。到1968年时,日本经济总量已经仅次于美国和苏联,到1988年,更是超过苏联,跃居世界第二。同样,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1871年德国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这也为他们以后在十九到二十世纪在世界舞台上叱咤风云奠定了基础。纵观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直到今天,他们在世界舞台上仍然有着很高的国际地位。这与当初的变革密不可分。这些变革包括战争、革命或改革,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但无一例外地都增强了这些国家的综合国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此后的三十年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从此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根据“三步走”的战略,中国计划到21世纪中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从大国崛起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分析,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甚至可能提前。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迈入深水区。我们更有必要深入地研究一下《大国的兴衰》这本书,借鉴大国的先进经验,吸取教训,从而制定出符合本国实际的改革方案,推动改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样会更有助于我们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想,这才是读这本书最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保罗·肯尼迪著,梁子华等译:《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2】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4】赵静明:《大国崛起之路》,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
第二篇:大国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500年的历史风云,夹带着多少人的血与泪,记载着多少国家的兴旺与衰落。当你还在为昨天的辉煌而庆祝的时候,死亡或许已经悄悄的向你靠近。世界格局在这500年内多次的更改,没有谁是永远的王者,只有不断发展提升综合实力才是永远的王道。
何为大国?大国的观念如今早已经不是以往的靠人多,兵强马壮来衡量,而是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构成的整体的综合实力强大。特别是在各国联系紧密的现代,一个大国的兴与衰会直接牵涉到其它国家和地区,从而对整个世界的经济产生影响。这就是一个大国的魅力。所以说了解一个大国的兴与衰,不仅仅对我们自身有借鉴作用,更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必须要做到的。对于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们,了解大国的兴衰更加显得有必要。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以其睿智独到的眼光以及丰富的历史资料,再用富有魔力的文字为我们分析记载了这五个世纪里面发生的一次次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一个个大国的兴衰更替,一段段值得我们深思的历史。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每个大国在这五个世纪里面都不可能完全的独善其身,必然会受到外来的各种冲击。落后就要挨打,胜利才是王者,这句话在那段时期就像是真理一般存在。所以,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快速发展生产力,应该是当时很多统治者所日夜头疼的事情。欧洲人思想启蒙较早,眼光也比东方人看得长远一些,因此欧洲才会成为近代的萌芽地。
1500年的世界,欧洲各国不断混战,虽然各有损失,但是总的来说却促进了当时社会的进步。因为在他们不断的征战中,一些体制发生了变革,经济发生了碰撞,科技也不断进步。不知不觉中,欧洲人已经大大领先了他们梦中的神话一般的地方——东方。那时候葡萄牙和荷兰等国依靠自身强大的实力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可是接下来欧洲却风云突变,虽然各国之间依然纷争不断,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强大如葡萄牙与荷兰这般的国家却渐渐衰落,终成强弩之末。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五国渐渐发展成为欧洲五大强国。18世纪末,当欧洲格局相对稳定的时候,便是大力发展经济的黄金阶段。各国鼓励生产,大力发展科技,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欧洲俨然成为全世界科学技术最高的地区。但是欧洲本土却远远不能满足工业革命需要的大量原材料。于是一大批欧洲人便到处远航,到世界各地寻求原材料,几乎毫无争议的,他们来到了当时他们认为的黄金遍地的东方。当西方的使者把滑轮,蒸汽机等当时最先进的科技献给乾隆皇帝时却得到了漠视,种种愚昧无知的行为把当时中国的落后腐败展露的一览无遗。于是欧洲人把他们的坚船利炮开到了东方大陆,几乎是毫不费力的就把东方各国给瓜分了。欧洲人虽然从东方掠夺了大量的原材料,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方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后,由于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世界格局再次发生了变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日本和德国纳粹被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打败,经济自然遭受极大打击,世界也逐渐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两大超级大国的对峙格局,但是这仍然不能阻止大国兴衰的历程。
保罗·肯尼迪在书中的描述认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会导致经济实力的增强,从而使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强,当国家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向外扩张,然而过度的扩张又会使一个大国走向衰落。近代的英国很明显就属于这种情况,当年英国的殖民地几乎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可是过度的扩张并没有使英国成为以后的超级强国。古代的中国一直都是世界的强国,但是中国人的血液里面并没有太多野蛮的成分,几乎都是在保卫着自己的家园。而面对比自己弱小的国家除了逼迫他们承认朝廷的伟大以及每年的朝贡之外并没有大肆的侵略压迫那里的人民,甚至在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过程中还大施恩惠给途经的国家,这或许也是中国历史文化能够几千年来一直孜孜不断的原因吧。
保罗·肯尼迪在书中还认为领先国家的相对力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某些国家的相对实力,从而也就降低了其他国家的相对实力。一个国家的发展靠科技,但是科技的发展必须靠教育!美国作为如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强国,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在整个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美国之所以可以领导世界这么多年,教育应居首因。美国是世界上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教育既全民为对象,并涉及到每个家庭和个人的未来,故教育既是国家的大事, 又是各州和地方政府及社会团体的大事,大家都把人力, 物力, 财力, 精力投到教育上,使形成教育多轨制,调动起多方面办教育的积极性, 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三全”(全民,全面,全程)教育, 这是美国教育体制的最大特色。美国人不仅在教育上花费巨大,而且还善于在教育中灌输先进理念,所以美国的教育往往会取得成功。一个国家有了高素质人才的保证,又怎么会轻易给人打败呢?如今中国有14亿人口,如此庞大的人口数,只要我们继续开放的姿态大力发展教育,中国人以后更会令人刮目相看。
书中作者多次提到中国,这不是偶然,而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世界大国却突然在19世纪被当时清王朝统治者所称为西方“蛮夷小国”所打败,甚至被一个向中国臣服多年的日本欺辱,这种种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一下。最终我们的领导人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从清王朝时期的“师夷”开始,中国人已经逐渐认识到科技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只是可惜由于当年的历史条件原因不适合在中国走资本主义,所以一系列的改革都宣告失败了。但这相对古老落后,思想保守的中国来说,这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了。中国,一个近代史饱含沧桑的国家,在天朝大国美梦被鸦片战争打碎了以后近一百年不断遭受着屈辱,但是突然遭受的大灾大难并没有让一个辉煌了几千年的民族丧失了节气。俗话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新中国成立以后,就开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计划,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我们渐行渐近。虽然如今我们已经再次跻身世界大国行列,但是在很多方面我们还是比不上那些开放比较早的国家,林则徐当年说的“师夷长技以自强”今天仍然适用。虽然我们的近代史满目苍夷,但是中国人天生就有种不服输的精神,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无数人日夜操劳,前赴后继地奔赴建设的第一线,为的就是不让别人看不起,为的就是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更好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如今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仍然在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再到胡锦涛的“八荣八耻”,最后到如今的习李执政,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但是最终目标还是带领我们国家不断的前进,最终走向繁荣。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的体会到,无论你当时是多么繁荣强大的国家,最终还是会走向衰落,无论你当时处于怎样的劣势,只要你肯开拓创新,最终也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随着时间的车轮不停的转动,谁可以把握好时机大力发展,谁就有可能“后浪推前浪”。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竞争存在,我们的世界才会发展,人类才会进步。对于我们这些大国而言,现阶段各方面都比小国更有优势,我们应该更加应该时时刻刻反省自身,居安思危,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努力的完善自己,作出一个大国应有的风范。
我们国家作为一个大国,一直都坚持非霸权主义强国,并且坚持五项基本原则的外交政策,与其它国家友好相处,为全球繁荣竭心尽力,所以我们国家才会在国际上赢得良好口碑。相对于美国来说,虽然现阶段我们国家的繁荣程度比不上,但是美国的强权政治以及霸权主义已经使他在世界的地位逐渐衰弱,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未来世界的中心还会向我们亚洲倾斜,到时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总之,我们拭目以待吧,未来会是我们的。
第三篇: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浅谈大国兴衰规律及中国崛起之路
这是一本史诗般的巨作,如果不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很难想象我会把一本长达500页的“纪录片”读完。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论述的是近现代(即文艺复兴之后)的国家或国际力量,以及他们长达500年的相互关系与兴亡盛衰。尽管在历史的车轮下曾经辉煌的帝国诸如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都已化为一抔黄土,但却也难以掩盖他们存在的痕迹。如今,只剩下那些在散布世界各地透着古老气息的城市,才是那些历史的见证者,看着他们从晨钟中崛起,在夕阳下落幕,却也为我们这些后来者讲述曾经大国的荣光,指引着我们走向远方。
初读《大国的兴衰》之时,看到的第一个名字赫然是许知远,这让我感觉到有点吃惊,很期待那个充满思想的人会对本书给出怎样的评价,他的推荐序没有对这本书给出直接的评价却也在字里行间体现出了自己的想法,“肯尼迪先生是一个很糟糕的历史学家”看到这句话是我不禁莞尔。许知远在序中给我们了很大的提示,让我们能在早早看清楚这本书缺点所在之后,以审慎的态度看待本书。
原书副标题为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很清楚地透露了这本书将是寻找军事冲突与经济变化之间的联系。本书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1500-2000年间世界大国的兴衰史。书分七章,从最后的大汉帝国—明朝开始,作者把明朝的衰亡归为深受中央集权的荼毒。继而笔锋一转,把目光投向了欧洲令人惊奇的崛起,讲述了哈
布斯堡家族令人唏嘘的兴衰史,欧洲均势逐渐成形以及在此过程中法国两次试图称霸的努力,欧洲协调慢慢走向崩溃以及两次世界大战,战后两极世界的形成的崩溃,以及21世纪国际关系基本现状。肯尼迪用一种全球性的视野来描述这一切,他不但看到欧洲,还看到欧洲之外;不单看到政治,也看到经济地理,这使得整本书一直以一种大的视角,宏观的角度来描述。肯尼迪无时无刻不把经济变化握在手中,他通过对各个大国之间的经济状况与军事力量之间的对比,就在前言中提出,一流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相对地位总是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各国国力的增长速度不同;二是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可使一国比另一国得到更大的优势。”以至于在后来的归纳中,他通过对大量的历史事实的研究,总结出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力量升降曲线与军事影响升降曲线之间,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时间滞差”。也就是说在巨大的科技变革中获得优势而积累大量财富的国家,总会希望积累更多的财富,而财富增加带来的不安全感以及邻国势力的增长却使该国在中期发展是把重心偏向于军事力量,庞大的军事开销却又严重制约了国内经济发展,而当大国走下坡路时的本能反应是,将更多的钱用于“安全”,因而必然减少经济“投资”,从长远看,使自己的处境更为困难。
当仔细阅读本书后,我依然没有一个清晰尔统一的结论来概括大国兴起和衰败的原因。然而相较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却也有自己的一点看法。
在文章之初,肯尼迪就指出明王朝的衰亡与中央集权有着莫大的关系,进而谈论到“欧洲的奇迹”一章时,谈到16世纪初的欧洲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政治上的分裂而不是像中国在一个帝国崩溃之后和在其后继王朝得以重新收紧中央集权政权的绳索以前的一个短时期内出现的偶发或短命的事态。这种政治上的分散的、主要是使贸易没有受到过大的压抑,即在欧洲不存在一个可以有效地阻止这种或那种贸易发展的统一政权;没有一个中央政府由于它改变了发展的进程而造成某一特定工业的兴起或衰落,这为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地便利。因而,在现在的中国,尽量的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而使市场通过“看不见的手”来进行自我调控会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另外,在阅读哈布斯堡失败原因,以及在战后两级世界的行成及衰败两章后,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在哈布斯堡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使地盘扩展过大,战线拉得过长,致使自己日益衰落的经济基础无法支持过于庞大的军队。而对于战后的苏联,过度的军备竞赛使得苏联的经济力量开始削弱,因而在中国的复兴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国内以及国际环境是相对重要的,而减少对军事力量的投入适当增加对经济的刺激也会使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然而,就如在许知远写的序中所提到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书的弱点日益明显,按照年轻一代的历史学家尼尔·福格森的说法——它是经济决定论的产物。保罗·肯尼迪分析的基础是,如果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范围内,优势总是属于那些有更强的物质创造能力的国家,而技术上的突破与组织形式上的变革是物质创造的基础。”但是,历史的复杂性与偶然性将随时冲破这种恰似清晰的分析。因为在这种分析中,我们对于同样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民族士气、道德力量、文化创造力、政治能力、军事组织、动员能力、教育程度只字不提。所以,按照这种分析,当中国的GDP排名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时,中国是否又已经进入大国的行列了?对大国的分析显然不能停留在仅仅是物质上,而对中国复兴的讨论也将不断的持续下去··
第四篇: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范文模版)
当往日的辉煌还在历史的书页上散发着光芒,衰落却已在不知不觉中逼近,大国的兴衰读后感。让目光穿越历史的长河,我看到五个世纪的国际舞台风云变幻,一幕幕的悲喜剧在世界性的大国中永不停歇的上演。
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书店,我的目光便被这本由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所写的《大国的兴衰》深深的吸引住了。据说这本书在1987年问世之后,曾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翻开这本厚厚的书册,我看到了五个世纪以来的一场场硝烟弥漫的战乱纷争,一次次科技和经济实力的暗中较量,一个个大国的兴衰更替……,保罗•肯尼迪用他那富有魔力的语言和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向我再现了一幅综合了军事,经济,国际关系的宏伟历史图景。在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大国的兴衰不再是封闭舞台上的自我演绎的故事,国与国之间相互的注视,冲突和融合成为影响历史走向不可忽视的力量。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正处在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吸取历史的教训,借鉴前人的经验,对一个正在成为世界瞩目的大国——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保罗•肯尼迪首先从1500年的世界形势入手,描述了东方帝国在中央集权下稳定的政治体制和中西欧诸国之间的不断征战的情形,指出欧洲社会在不断的冲突中产生了军事变革和经济的碰撞,从而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正如书中所说,当古老的东方被人们看作是神化般的天堂时,欧洲社会已经悄悄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接下来一个世纪中,欧洲大陆的大国之争纷乱动荡,历史的天平倾向了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这五个欧洲大国,那些曾经是世界一流强国的西班牙和荷兰,已经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沉寂下去。1815年后的一百年间,欧洲形成了战略均势,相对稳定的国际局势使得工业化的浪潮席卷欧洲大陆,科技的发展和军事系统的现代化成为这一时代战争成败的重要砝码。当历史的车轮走到了二十世纪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各国国力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了国与国之间力量的重新分配,国际局势愈发动荡不定。在这个世纪的前五十年,两级世界主导国际社会,美国和苏联这属于不同类型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对峙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格局。然而,这一切都不能阻止大国兴衰的历程仍在继续。
无论是对西方兴起的描绘,还是对两级世界的形成与未来的评述,保罗•肯尼迪贯穿全书的思想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经济实力的增强,而国家财富的积累必会导致对军事扩张的需求,而这种“过度扩张”将不可避免的使曾经称霸世界的大国走向衰落。他还认为,一个大国的成就,既不在于与过去比较获得多大进步,也不在于其当前拥有的财富和力量,而是取决于邻国的横向比较和其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从这本书中我还感到,保罗•肯尼迪对于“大国”的理解始终是把它放在整个国际历史背景之中的,由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国的概念不仅仅再局限于一国在某个地理区域中的领先,而是应该扩展到能够主导世界经济和政治的范畴上。
读过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这本书后,发现书中多次提到有关中国的问题。正如他所说,作为一个拥有中古时期最雄厚的经济实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灿烂的文明的东方帝国,中国却越来越远离了本应拥有的大国地位,最终从天朝上国沦落到了落后挨打的境地。对于中华帝国衰落,保罗•肯尼迪的解释是中国儒家的保守思想维护了陈腐的中央集权的社会秩序,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西欧国家的相互竞争为各国带来的经济发展的更多机会。其实,我认为保罗•肯尼迪以中华帝国的衰亡作为例子,阐明了他对决定大国兴衰的内在规律的认识。他认为,只有国家之间不断竞争才能保持一国的活力,正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国家之间相对实力对比的变化,从而演绎出国家兴衰的旋律。保罗•肯尼迪的观点肯定了一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性。但是我认为,一个国家内部的改革和自我完善也同样十分重要。闭关自守会导致落后,然而在国际竞争中也应该坚持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谋求更多的国家利益。
同时,保罗•肯尼迪也注意到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家之间的相对地位。他认为,领先国家的相对力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某些国家的相对实力,从而也就降低了其他国家的相对实力。科学技术是决定大国兴衰诸多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善于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曾经为中华文化的持续兴盛带来了充足的养分,然而当把科学技术视为“奇技淫巧”,对于民主政体不屑一顾时,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就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可见,科学和文化的固步自封严重抑制了国家的上升空间,由此导致了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落后。而在世界范围内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科技繁荣,成为最终成就了大国的经济实力巨大推动力。幸运的是,在追求中华文明复兴的道路上,我们的先驱对这个问题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在科技上,从“师夷长技”到“实业强国”再到现在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文化上,从鸦片战后的维新和变法,再到五四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我们一直在探寻着以科教文化来富国强民的路径。
在本书中,保罗•肯尼迪还对经济实力与军事力量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探讨。他认为在国家的生产力和取得收入的能力与军事力量之间,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财富是支持军事力量的基础,获取财富需要军事力量作为保障。保罗•肯尼迪还指出,军事扩张对大国的兴衰有着刺激的作用。庞大的军费开支给一国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导致了对外扩张,从而产生了国家间争夺海外领土的又一轮竞争,读后感《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读罢此书,我感到,没有哪个国家能永远保持兴盛不衰。充满了竞争的世界历史像一条奔腾不止的长河,充满了起起伏伏,更替前行和后浪推前浪。然而正是在这种互相追赶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才充满了活力,人类文明才得以不断的前进。美国真正的崛起之迷
美国早在是英国殖民地时就对教育非常重视,到1775年,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教育环境甚至都强过今天的北京市。殖民地时期的初等教育相当发达。北部几个殖民地以麻省(Massachusetts)为代表,特别重视普及教育,当局曾于1647年发布法令,规定市镇中只要有50户居民就应设立一所小学,于是市镇学校在北部兴起。这种由地方当局办理、干预教育的做法,超过了其宗主国--英国的教会办学的方针,一举奠定国民素质的优势!
在这个世界,凡是受过教育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美国的《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当我们热血沸腾地听着这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声音的时候,请不要忘了美国还有一个伟大之处,那就是《宪法》所标榜的以教育培养国家公民。为了普及教育,他们先是采用了英国的兰卡斯特导生制。1818年兰卡斯特本人还应邀到美国宣讲导生制。英国式的教育不能满足这个新国家对教育的要求。1843年,贺拉斯• 曼(Horace Mann,当时任麻省教育厅长)考察德国,才引进了当时普鲁士的教学制度,同时大力宣传卢梭、裴斯塔洛齐等欧洲教育家的思想,美国各地的小学遂开始采用西欧最先进的教学制度。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这期间新成立的大专院校就有二百余所!它一面学习当时欧洲重视学术的样板——柏林大学,于1876年创设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大学研究院,致力高深的学术研究;一面根据国会于1861年、1890年所通过的二个《摩雷尔法》,由国会拨地、拨款资助各州大办农(业)工(艺)学院,很快培养出大批适合工农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当今举世闻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由此而来。工农学院初办时,由于众多贫苦学生求学其中,曾被讥为“牧牛娃学院”,在高等教育的“平民化”方面大大领先于欧洲。事实证明,穷人的对财富的渴望远远高过富人子弟!这就为美国造就了一批敢于冒险和创新的高知识人才,当他们对财富的渴望的欲火被点起,那就是火山,那就是海啸,那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
南北战争以后,公立中学本来是兼顾学生升学与就业两方面要求的4年制综合中学,由于此时学生逐年猛增,准备升学者日少而准备就业的日众,所以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公立中学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不仅如此,1880年麻省理工学院创办了工业中学,1888年明尼苏达州首创农业中学,此后各种职业中学不断大量涌现。欧洲人由于世俗观念而不喜欢职业中学,以“生来平等”为信念的美国人则没有这种历史包袱。职业中学造就了一批实业家和发明家,第一架飞机的发明家莱特兄弟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据统计,1870-194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3倍,而中学生则增加了90倍。当时的口号是:“中等教育为所有适龄青年敞开大门”,到1918年时美国高中已发展到2万多所,而12亿人口大国的中国到1998年才有1万多一点的高中。由此可见,美国的高效率、高技术、高产出靠的是科技,靠的是先进的教育。今天,美国基础教育的方法在杜威式教育法的基础上几经改进,教育的口号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各州都将40%的税收用于教育。上世纪80年代垄断着大约70%左右的专利发明,70%以上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奥运会奖牌总数第一。
“2061计划"是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于1985年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它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为此计划,美国动员了800多位科学家、企业家、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参与了这项再造青少年智慧的宏大工程。他们总结战后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的深刻变革和未来发展趋势,汲取美国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成果,打造21世纪新的美国人。
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不客气地说,中国由于难以接受别人的教育思想,国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的相比都不是一个等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
第五篇: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历史的长河中,兴衰换代,绘画了啦一幅又一副壮烈而又古典的画面,让目光穿越历史的长河,大国的兴衰让我看到了五个世纪的国际舞台风云变幻,一幕幕的悲喜剧在世界性的大国中永不停歇的上演。
由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所写的《大国的兴衰》是一部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历史的巨著。作者反思五百年来世界各大国兴亡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大国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之衰,衰于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度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落后。据说这本书在1987年问世之后,曾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翻开这本厚厚的书册,我看到了五个世纪以来的一场场硝烟弥漫的战乱纷争,一次次科技和经济实力的暗中较量,一个个大国的兴衰更替……,保罗•肯尼迪用他那富有魔力的语言和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向我再现了一幅综合了军事,经济,国际关系的宏伟历史图景。在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大国的兴衰不再是封闭舞台上的自我演绎的故事,国与国之间相互的注视,冲突和融合成为影响历史走向不可忽视的力量。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保罗•肯尼迪首先从1500年的世界形势入手,描述了东方帝国在中央集权下稳定的政治体制和中西欧诸国之间的不断征战的情形,指出欧洲社会在不断的冲突中产生了军事变革和经济的碰撞,从而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正如书中所说,当古老的东方被人们看作是神化般的天堂时,欧洲社会已经悄悄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接下来一个世纪中,欧洲大陆的大国之争纷乱动荡,历史的天平倾向了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这五个欧洲大国,那些曾经是世界一流强国的西班牙和荷兰,已经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沉寂下去。1815年后的一百年间,欧洲形成了战略均势,相对稳定的国际局势使得工业化的浪潮席卷欧洲大陆,科技的发展和军事系统的现代化成为这一时代战争成败的重要砝码。当历史的车轮走到了二十世纪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各国国力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了国与国之间力量的重新分配,国际局势愈发动荡不定。在这个世纪的前五十年,两级世界主导国际社会,美国和苏联这属于不同类型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对峙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格局。然而,这一切都不能阻止大国兴衰的历程仍在继续。
无论是对西方兴起的描绘,还是对两级世界的形成与未来的评述,保罗•肯尼迪贯穿全书的思想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经济实力的增强,而国家财富的积累必会导致对军事扩张的需求,而这种“过度扩张”将不可避免的使曾经称霸世界的大国走向衰落。他还认为,一个大国的成就,既不在于与过去比较获得多大进步,也不在于其当前拥有的财富和力量,而是取决于邻国的横向比较和其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从这本书中我还感到,保罗•肯尼迪对于“大国”的理解始终是把它放在整个国际历史背景之中的,由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国的概念不仅仅再局限于一国在某个地理区域中的领先,而是应该扩展到能够主导世界经济和政治的范畴上。
元朝时中国似乎在马可波罗的描述下成为了西方世界向往的黄金之地。那里地大物博,农业发达,社会繁荣,财富泛滥到了“遍地黄金”的地步。它拥有众多的人口,灿烂的文化,并且有受到儒家良好教育的官吏治理的、统一的、等级制的行政机构。当1368年出现的明朝重新统一帝国并最后打败蒙古人的时候,许多旧的制度都保留下来。那时的中国人不可一世,自认为是“天朝上国”,将自己放置于地球中心,却茫然不知欧洲大陆上轰轰烈烈的变革与显著的发展。这一现象的表现之一便是郑和七下西洋不为发展商贸,不为了解外面的世界,只为发扬国威,满足统治者不可一世的自负心理和无知的猎奇心理。然而3年过后,一道圣旨让如此形式的对外交流也成为妄想,中国开始了此后长时期的闭关锁国,懦弱的中国
人终是转过身将背影留给了世界。这段历史总是会让后来的中国惋惜不已,我们从中应该国的国家才不至于被世界抛弃,我们也欣慰的看到,1978年后的中国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这就是历史的作用:为后世提供经验和教看到一个有魄力面向新形势,清楚自身位置,对外开放,不断学习别训。在中国人深受中央集权制的后果其害时,欧洲国家因没有所谓的绝对权威,在不断的扩张权力,争夺利益的战争中寻求军事变革,也正是在军事变革上的不懈努力带动了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欧洲国家似乎因祸得福,逐渐找到了一种螺旋式上升的途径,无形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当然还有哈布斯王朝联盟。但是这二者都在之后慢慢衰落下去,在讲他们衰落的原因之前,我想要先介绍一下保罗肯尼迪在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表现突出,西班牙便是代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阐述的关于经济,军事与大国兴衰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受经济水平的影响,而且这种水平是相对于邻国而言,当一个国家在所在地区一定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时,这个国家便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区域性大国的地位。经济的发到一定程度上,对军事的投入开始提高,国家野心开始变大,而这种对军事强大地位的追求也意味着从此之后的不稳定及国家的衰落。事实证明了保罗的正确性。正是大规模的扩军备战让哈布斯王朝疲于应付,尽管他们有丰富的资源,但在一次次战争中不断消耗资源,地盘的扩大也使战线拉的太长,经济被战争拖垮,无法再支持过于庞大的军队开支,衰落便成了不可避免的厄运。哈布斯王朝联盟的经历告诉我们要衡量好对外扩张的潜在好处与要为之付出的代价后才能做决定,这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兴衰。西班牙,葡萄牙的衰落也是有太大规模的对外殖民的原因,当然,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造成了他们的败落,那就是他们不懂的把大量金银用来发展商贸上,而是意味的用来打仗用来支撑宗教。他们没有发现新航路开辟后,经济中心不断的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国际商贸不断发展,政治革命打响,而他们仍旧停留在封建地主的统治里不知所措。似乎西班牙,葡萄牙成为了第二个被世界发展潮流抛弃的“中国”。
如果中国有机会在21世纪成为最后的大国,那就不仅仅是一种“崛起”,而且是一种“复兴”。中国与英国和美国不同,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有过多次的沉沦与复兴。中国最近的一次沉沦不过是19世纪的事。中国最近一轮的复兴,也不是21世纪才提上议事日程,而是过去一个世纪艰苦卓绝努力的延续。正如他所说,作为一个拥有中古时期最雄厚的经济实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灿烂的文明的东方帝国,中国却越来越远离了本应拥有的大国地位,最终从天朝上国沦落到了落后挨打的境地。对于中华帝国衰落,保罗肯尼迪的解释是中国儒家的保守思想维护了陈腐的中央集权的社会秩序,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西欧国家的相互竞争为各国带来的经济发展的更多机会。其实,我认为保罗肯尼迪以中华帝国的衰亡作为例子,阐明了他对决定大国兴衰的内在规律的认识。他认为,只有国家之间不断竞争才能保持一国的活力,正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国家之间相对实力对比的变化,从而演绎出国家兴衰的旋律。保肯尼迪的观点肯定了一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性。同时,保罗肯尼迪也注意到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家之间的相对地位。他认为,领先国家的相对力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某些国家的相对实力,从而也就降低了其他国家的相对实力。科学技术是决定大国兴衰诸多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善于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曾经为中华文化的持续兴盛带来了充足的养分,然而当把科学技术视为“奇技淫巧”,对于民主政体不屑一顾时,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就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可见,科学和文化的固步自封严重抑制了国家的上升空间,由此导致了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落后。而在世界范围内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科技繁荣,成为最终成就了大国的经济实力巨大推动力。幸运的是,在追求中华文明复兴的道路上,我们的先驱对这个问题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在科技上,从“师夷长技”到“实业强国”再到现在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文化上,从鸦片战争后的维新和变法,再到五四时期对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我们一直在探寻着以科教文化来富国强民的路径。
现如今,世界格局呈多极化趋势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以美国,中国,欧盟,俄国,日本为主的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在变化中不断相互制衡,相互推动。印度近几年来的发展势头也是不容小觑。在如此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中国的复兴道路变得扑朔迷离。时殷弘在总结了美国的历史经验后,曾提出了可供中国参考的三大战略:自助、不出头、搭车。自助及不受任何干扰的进行改革和建设。不出头及不要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也不要急于展现实力。搭车便是与一流大国及其国际体制合作,争取其支持,保护和获得其实惠。中国的崛起应该是和平的崛起,我们要在国内推进民主化进程,加强我们的制度建设,同时我们要宣传我们的文化,实现文化的复兴,让世界人民都崇拜学习我们的文化。我们现如今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把政治改革提上议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政治改革如果没跟上,社会矛盾便会尖锐,当这种矛盾尖锐到某种程度时,经济的发展便反而成为不稳定的因素,社会就别妄求发展了。
读罢此书,我感到,没有哪个国家能永远保持兴盛不衰。充满了竞争的世界历史像一条奔腾不止的长河,充满了起起伏伏,更替前行和后浪推前浪。然而正是在这种互相追赶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才充满了活力,人类文明才得以不断的前进。而我们中国人自己现在所需要的东西就是发展和等待,学习美国的发家史,用一种“香格里拉”式的方式应对世界,也学习老祖宗的太极功夫,为未来的挑战作出准备。中国的复兴道路上充满未知数,我们不但要有信心,更要有慧眼。我们要从500年以来的历史发展中找到经验,学习方法,改进不足。我们希望走出历史的循环,真正成为能长久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