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国的兴衰读书报告
《大国的兴衰》读书报告
《大国的兴衰》是一部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历史的巨著。作者反思1500年以来的五百年间的世界各大国兴亡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自1987年问世以来便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
“如果中国有机会在21世纪成为最后的大国,那就不仅仅是一种‘崛起’,而且是一种‘复兴’。”——仅仅王之明博士这一句话便足以让我在诸多著作中选择《大国的兴衰》一书。或许是出于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复兴”一词来得比“崛起”更让人内心澎湃而发人深省。当了解到此书的作者保罗·肯尼迪是一位英格兰人时,更是好奇:一位西方人是如何在上个世纪末期就对中国如此看好?而中国又具备了怎样的“最后的大国”的优秀潜质?为什么美国、欧洲、日本乃至其他的一些国家没能成为作者心中的“最后的大国”呢?于是我在阅读此书中寻找答案。
除去两篇推荐序和前言以外,全书共有八个章节、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到三章的前工业社会、第四到六章的工业时代、第七、八章的现在和未来。接下来便让我按层次做总结,并发表些自我看法。
诚如<推荐序一>中所说,“如果你成长在今日的中国,很容易被‘大国的兴衰’这样的题目所吸引”,我便是被这名字所吸引,我们自信甚至自负同时对我们的身份焦虑,我们渴望改变现状,但前路却很漫长。此序的作者更多的并不看好此书,认为其作为经济决定论的产物是缺乏思想深度的。而<推荐序二>则较为看好此书,王之明先生由大国的含义讲到中国的复兴,到最后的中国走向复兴的要素。这其中我最为印象深刻的就是该序中<文明再创:共创新生活>的部分,正如李慎之所说:即使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达到了,要取得世界各国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力量。如今,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呢?且不说华人的诺奖获得者数量少之又少,只看欧美影片一入中国市场便是叫好又叫座,只说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然而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国本土也是日渐衰微,连中国人自己都没能很好继承下来的文化又如何能走向世界,得到世界的认同?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的同时,文化的发展也是尤为重要的。我也期待着有一天中国实现如孔子所说的“近者说,远者来”(《论语 子路》),但要实现这一理想却是实在“任重而道远”!
通过两篇序言可以了解到,该书是一部极受争议的书,但或许,我就是推荐序一中的那些自满的中国人。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正在一条日益复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正文的第一部分从1500年前后的中西方历史的对比开始。16世纪初,我们尚无法看出欧洲诸国是否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脱颖而出,而明代中国也正处在极其不可一世的时期。但秩序井然的中央集权制却压制了太多新鲜因素的发展,而与此同时,欧洲则显得动荡许多,却让整个社会更充满活力。接着便开始了1660年-1815年即工业革命前一些国家的崛起与较量,他们在较量中相互制衡,直到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崛起。我尤其关注了中国在这段时间的表现,实在足以让人捶胸顿足!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融入世界的机会,明清的中国却一直选择背对世界,不论我们如何寻找他们这种做法的种种合理性,我们依然无法否认这就是近代中国落后于他人并挨打的始因。
正文第二部分主要讲了在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整个十九世纪受到均势政策的影响,没有任何国家能够试图建立起霸主地位,进入二十世纪后,列强便进入了疯狂地掠夺财富、加紧军备、寻找盟友的模式中。英国由极盛转衰,美国后来者居上,苏俄日本加紧追赶。各国矛盾到了一定程度无法调和,势必展开世界大战,世界大国局势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一变再变。随着欧日遭遇战争重创,世界渐趋走向两极格局。而在这一部分中,中国不再是主角,他一步步陷入了近代的泥淖,他不再是不可一世的天朝上国,而是面临着诸多列强鱼肉宰割却无力反抗的半殖民地,亡国灭种的危机仿佛就在眼前!虽然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都是以战胜国身份出现的,但在国力不足的情况下,中国是无法真正完全实现自身利益的。中国的近代史读起来足以让人痛心和愤慨。
第三部分,也是我最为关注的部分:当代和未来。在当代的两极格局中,世界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美苏是地位平等的两个大国,苏联扮演的角色仍然只是美国的挑战者。而在同一时期,在美苏大力展开军备竞赛时,欧日逐渐从战争中恢复,中国也有所发展。在20世纪末期,由两极向多级转变的趋势越发明显。在对预测未来这一部分,作者对世界的主要力量一一作了分析。日本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将来可能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商业才能和金融财富,在国际强权政治处于无政府状态的世界上,有时并不能满足需要。欧洲作为一个不具备主权国家性质的实体,每个国家面临的问题都是有所差异的,这也必然致使他们的利益趋向无法达到完全一致,欧洲共同体若是能够真正团结一致的行动自然是好的,但若是出现内部的利益冲突,那么欧洲的衰落势必持续下去。而对于苏联,尚且不谈外部敌对阵营的冷战政策,苏联内部也已经面临了诸多问题,到20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苏联内部已经矛盾重重、积重难返了。随着欧日恢复,第三世界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虽然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尚且无人能撼动,但其力量却是相对衰落的。
唯有中国,在被包围被孤立的状况下,中国的军事实力取得了质的飞跃——跻身核武器大国;在遭受文革重创后,邓小平通过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中国迈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众多的人口和广袤的疆域又为中国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而中国的复兴才处于起步阶段,作者最后总结到:中国成为最后的大国“这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该书就像一部编年体史书,按照时间的顺序向我们展现了从前工业社会到现在的世界大国们的沉浮命运,但又不是一部史书,书中并没有论及一些小国,只是就世界大国之间的纷争做论述,并且它在回顾过去的同时积极展望未来。全书以经济实力作为一个国家发展其他一切的基础,的确未能逃脱经济决定论。世界各国间局势的发展是受到众多复杂因素影响的,而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水平这一点。但我以为,经济是基础,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作者的论述显然是片面的,但同时他也抓住了最核心的东西,是有一定正确性的。我们确实不能断言中国会成为最后的大国,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当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正如推荐序二中所提到的,中国自力更生的发展自我,中国韬光养晦的政策,同时随大流以争取实惠,我们可以相信中国正在迈向复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二篇:《大国兴衰》读书笔记-
《大国的兴衰》读书笔记
王瑞 10368006
《大国的兴衰》读起来,开始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笔者对近代欧洲各国的军事对抗的细致表述和分析,笔者仿佛不是文人或学者,而是一个军事专家。但是仔细读下去,却发现作者不止在书写军事史,还包括经济史、国际关系史。笔者广泛考察500年来影响大国兴衰的各种可能因素,提出诸如“在大规模联盟战争中,可以预计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一方会取得最终胜利”这样的观点,加之严密的逻辑推理分析令人信服,也让我对500年来大国的起起落落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但是这本书也有值得反省之处,正如许知远主笔的《推荐序一:兴衰的秘密》中所指出的,保罗·肯尼迪描述的大国的兴衰过于倾向于经济技术决定论,历史证明苏联的崩溃不仅仅是由经济的因素决定的,历史也告诉我们世界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就可以条理化成清晰的认识,“过分清晰化只是学者头脑想像中的产物”。
无论这本书存在何种缺陷,但是它确实引起了我的思考,什么是兴衰的秘密?相对于美国的崛起和英国的衰退,中国如何超越美国,再次实现大国的兴替?中国人经历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苦难与衰弱,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是现实主义者,我们都相信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如何回复中国昔日的地位?经济的发展是必需的,但也不仅仅是说经济发展了国家就必然强大,例如今日的中国,经济的飞速的发展不只带来了国家的荣誉,带来的更多是问题,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作为一向具有“天下主义”抱负的中国,作为力图回复汉唐盛世的中国,如何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占得先机,拔得头筹?作为一个大一学生,我自己的学术水平有限,无法对于“兴衰的秘密”这一命题做出令人信服的权威论断,只能接过保罗·肯尼迪的接力棒,在下文谈谈自己的粗浅的认知与理解。
很明显,影响大国实力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都有所不同,经济决定论并非绝对。普鲁士统一德国后,德国始终被东西两方的强大的国家所掣肘,但到今天的它却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大清国因为国力虚弱而被外夷反复侵略,而今天中国的主要问题也许看向国内了,社会弊端丛生,政治改革停滞不前,社会阶层裂痕拉大;冷战的美国时刻面临着苏联的威胁,但今天它却深陷经济衰退的泥潭,不可自拔。
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好多事情已经清晰化了,但更多的事情仍然模糊不清。中国式的政治体制在效率方面更盛西方民主政体一筹,但是它内部决策机制是否也能够保持令人羡慕的正确性和前瞻性呢?中国的教育,是否真的如大家公认的那么不堪呢?又如何解释中国人在航空航天、超级计算机、农业革命、军事现代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呢?仅仅认为窃取西方的技术并不能解释这些。总的来说,中国人自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中国人相比于大清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前者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并且开始了西方式的民主的尝试;后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虽然内陆地区惊人的贫穷仍然少见不鲜,但是沿海省市高水平发展和几乎全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已经体现了这一个伟大的成就),并在立下大志,准备进行大规模的经济转型。这是康有为、孙中山等伟人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为什么好多人都要称中国当今为“盛世”的依据。伴随着经济的飞腾,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国防、医学、法制等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中国在超级计算机、高铁、载人航天等方面拥有可以和西方国家抗衡的实力,并且大力投资着新能源、生物、计算机等决定未来的战略新兴行业,为未来而准备。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技术水平整体来说还是不如欧美日韩的先进,这与中国改革开放时间较短有很大关系。中国的军事技术不断进步,歼-20战机、东风反舰导弹、新式坦克、航空母舰、“晋”级潜艇等一系列世界级装备正在研发,或已取得巨大突破,或已经投产;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2010年GDP总量为397983亿元,但军费预算仅有5321亿元,占GDP的1.3%,这低于西方
大国的普遍的3%到4%的安全标准,所以中国军费开支仍然过低,在中国并没有参加军事联盟的情况下,这是不足以保障中国的安全的,按专家的说法,将军费提至GDP的4.7%是合理的,也就是18705亿人民币(2010年),军事上升空间还是很大的。在教育方面,大学的普遍扩招使得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提高,甚至高于的市场的需求,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值得怀疑。学术方面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比如中山大学教授朱熹平破解世界级难题,但是学术腐败令人吃惊,还有惊人的学术垃圾的制造。有一次我参加两岸学者共同出席的一个研讨会,中大的部分教授表现令人气愤,意味照本宣科,讲着陈旧的东西,让人想起了腐朽的树。而坐在上面主持的中大副校长吊儿郎当,旁边台湾的嘉宾正襟危坐,高下立显。社会构建方面,应当看出我们还相当的落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全没有建立起来。收入分配方面,更不消说,消费主体的收入一直不见明显增长。有一种民富论是如此描述的:国家的经济向高级形式——以消费为基础的、以知识密集型企业为导向的、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的必要条件是居民的收入大幅提高。可想而知,如果美国人均收入只是每年1000美元的话,Iphone这种产品在美国根本不会被研发出来,因为很少人买的起,也就是没有市场。而低端的商品,如电视之类的会更受欢迎,电视工厂的兴旺是可以想象到的。所以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公,阻碍着中国的十二五的目标——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这是中国的一个软肋,毕竟没有现代经济就谈不上国际竞争力,进而只能沦为发达国家的廉江商品批发商,永远谈不上复兴„„
关于中国的优势和缺点,可以写好多好多,而如果将同时期其它国家考虑进去,就可以写一本21世纪的《大国的兴衰》了。这种工作大可不必做,因为意义不大,正如前文提到的,保罗·肯尼迪笔下的世界相当的简单,浮于表面。再次回到中国的角度,你可以写到中国的弱点,学术腐败和学术垃圾问题,如何改进?大学教育为人诟病,如何改变?收入分配不公,如何改进?腐败盛行,如何革除弊端?实际上,中国的社会一直在进行着反思(除了比较敏感的政治领域),我们不再需要另一本《大国的兴衰》来开拓我们的视野了,我们需要的是深入思考,需要的是如何去做。关于教育,大学校长都知道学校教育的问题,但他们不能确定哪种方式适合中国。北大建立元培学院,华东师范选择和纽约大学共办大学,两个大学走着截然不同的路,探索着中国大学教育的改革之路。收入分配悬殊已是共识,其危害也被广泛讨论了,认知方面已经不存在问题,关键是政府怎么打破即得利益,提高人民收入。所以现在的我们认识水平已经很高了,但缺乏具体合理的行动措施方案与意见。
即使如上文所说,但《大国的兴衰》的观点还是可以用来观察这个世界。正如一战让美国提前超越欧洲各国一样,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一下子被推到了国际舞台之前,显示出了一直无人重视的力量。许多人认为中国已经是超级大国了,西方强国也要求中国承担必要的责任。别人可以出于不同的目的捧中国,但我们自己要清楚,我们还不够强大。即使从有争议的经济决定论来讲,虽然美国正遭受着金融危机的余波和过大规模的债务拖累,力量相对下降,但中国的GDP仍只有美国1/3。美国仍然是现代科技创新、理论创新的策源地,是中国最重要的技术来源国。它保持这世界上最大军费开支和最精锐的部队,它的盟友遍布全球,它的社会比我们的要先进„„我们仍然是一个年轻人,虽然在猛长,但还是打不过大哥。也许中国需要100年的时间全面的才能超过美国,但那已经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了,当下许多紧迫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如何保证中国的安全?如何继续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如何成功实现中国的经济转型?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中国进一步复兴的基础,我辈必需殚精竭虑,这也是保罗·肯尼迪告诉我们的:
“„„经济影响率的相对变化决定到了大国的相对地位的变动。”
“„„历史从来不曾赋予任何国家永久地超越其他社会的权力„„。”
第三篇:大国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500年的历史风云,夹带着多少人的血与泪,记载着多少国家的兴旺与衰落。当你还在为昨天的辉煌而庆祝的时候,死亡或许已经悄悄的向你靠近。世界格局在这500年内多次的更改,没有谁是永远的王者,只有不断发展提升综合实力才是永远的王道。
何为大国?大国的观念如今早已经不是以往的靠人多,兵强马壮来衡量,而是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构成的整体的综合实力强大。特别是在各国联系紧密的现代,一个大国的兴与衰会直接牵涉到其它国家和地区,从而对整个世界的经济产生影响。这就是一个大国的魅力。所以说了解一个大国的兴与衰,不仅仅对我们自身有借鉴作用,更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必须要做到的。对于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们,了解大国的兴衰更加显得有必要。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以其睿智独到的眼光以及丰富的历史资料,再用富有魔力的文字为我们分析记载了这五个世纪里面发生的一次次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一个个大国的兴衰更替,一段段值得我们深思的历史。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每个大国在这五个世纪里面都不可能完全的独善其身,必然会受到外来的各种冲击。落后就要挨打,胜利才是王者,这句话在那段时期就像是真理一般存在。所以,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快速发展生产力,应该是当时很多统治者所日夜头疼的事情。欧洲人思想启蒙较早,眼光也比东方人看得长远一些,因此欧洲才会成为近代的萌芽地。
1500年的世界,欧洲各国不断混战,虽然各有损失,但是总的来说却促进了当时社会的进步。因为在他们不断的征战中,一些体制发生了变革,经济发生了碰撞,科技也不断进步。不知不觉中,欧洲人已经大大领先了他们梦中的神话一般的地方——东方。那时候葡萄牙和荷兰等国依靠自身强大的实力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可是接下来欧洲却风云突变,虽然各国之间依然纷争不断,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强大如葡萄牙与荷兰这般的国家却渐渐衰落,终成强弩之末。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五国渐渐发展成为欧洲五大强国。18世纪末,当欧洲格局相对稳定的时候,便是大力发展经济的黄金阶段。各国鼓励生产,大力发展科技,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欧洲俨然成为全世界科学技术最高的地区。但是欧洲本土却远远不能满足工业革命需要的大量原材料。于是一大批欧洲人便到处远航,到世界各地寻求原材料,几乎毫无争议的,他们来到了当时他们认为的黄金遍地的东方。当西方的使者把滑轮,蒸汽机等当时最先进的科技献给乾隆皇帝时却得到了漠视,种种愚昧无知的行为把当时中国的落后腐败展露的一览无遗。于是欧洲人把他们的坚船利炮开到了东方大陆,几乎是毫不费力的就把东方各国给瓜分了。欧洲人虽然从东方掠夺了大量的原材料,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方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后,由于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世界格局再次发生了变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日本和德国纳粹被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打败,经济自然遭受极大打击,世界也逐渐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两大超级大国的对峙格局,但是这仍然不能阻止大国兴衰的历程。
保罗·肯尼迪在书中的描述认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会导致经济实力的增强,从而使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强,当国家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向外扩张,然而过度的扩张又会使一个大国走向衰落。近代的英国很明显就属于这种情况,当年英国的殖民地几乎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可是过度的扩张并没有使英国成为以后的超级强国。古代的中国一直都是世界的强国,但是中国人的血液里面并没有太多野蛮的成分,几乎都是在保卫着自己的家园。而面对比自己弱小的国家除了逼迫他们承认朝廷的伟大以及每年的朝贡之外并没有大肆的侵略压迫那里的人民,甚至在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过程中还大施恩惠给途经的国家,这或许也是中国历史文化能够几千年来一直孜孜不断的原因吧。
保罗·肯尼迪在书中还认为领先国家的相对力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某些国家的相对实力,从而也就降低了其他国家的相对实力。一个国家的发展靠科技,但是科技的发展必须靠教育!美国作为如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强国,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在整个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美国之所以可以领导世界这么多年,教育应居首因。美国是世界上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教育既全民为对象,并涉及到每个家庭和个人的未来,故教育既是国家的大事, 又是各州和地方政府及社会团体的大事,大家都把人力, 物力, 财力, 精力投到教育上,使形成教育多轨制,调动起多方面办教育的积极性, 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三全”(全民,全面,全程)教育, 这是美国教育体制的最大特色。美国人不仅在教育上花费巨大,而且还善于在教育中灌输先进理念,所以美国的教育往往会取得成功。一个国家有了高素质人才的保证,又怎么会轻易给人打败呢?如今中国有14亿人口,如此庞大的人口数,只要我们继续开放的姿态大力发展教育,中国人以后更会令人刮目相看。
书中作者多次提到中国,这不是偶然,而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世界大国却突然在19世纪被当时清王朝统治者所称为西方“蛮夷小国”所打败,甚至被一个向中国臣服多年的日本欺辱,这种种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一下。最终我们的领导人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从清王朝时期的“师夷”开始,中国人已经逐渐认识到科技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只是可惜由于当年的历史条件原因不适合在中国走资本主义,所以一系列的改革都宣告失败了。但这相对古老落后,思想保守的中国来说,这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了。中国,一个近代史饱含沧桑的国家,在天朝大国美梦被鸦片战争打碎了以后近一百年不断遭受着屈辱,但是突然遭受的大灾大难并没有让一个辉煌了几千年的民族丧失了节气。俗话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新中国成立以后,就开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计划,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我们渐行渐近。虽然如今我们已经再次跻身世界大国行列,但是在很多方面我们还是比不上那些开放比较早的国家,林则徐当年说的“师夷长技以自强”今天仍然适用。虽然我们的近代史满目苍夷,但是中国人天生就有种不服输的精神,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无数人日夜操劳,前赴后继地奔赴建设的第一线,为的就是不让别人看不起,为的就是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更好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如今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仍然在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再到胡锦涛的“八荣八耻”,最后到如今的习李执政,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但是最终目标还是带领我们国家不断的前进,最终走向繁荣。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的体会到,无论你当时是多么繁荣强大的国家,最终还是会走向衰落,无论你当时处于怎样的劣势,只要你肯开拓创新,最终也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随着时间的车轮不停的转动,谁可以把握好时机大力发展,谁就有可能“后浪推前浪”。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竞争存在,我们的世界才会发展,人类才会进步。对于我们这些大国而言,现阶段各方面都比小国更有优势,我们应该更加应该时时刻刻反省自身,居安思危,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努力的完善自己,作出一个大国应有的风范。
我们国家作为一个大国,一直都坚持非霸权主义强国,并且坚持五项基本原则的外交政策,与其它国家友好相处,为全球繁荣竭心尽力,所以我们国家才会在国际上赢得良好口碑。相对于美国来说,虽然现阶段我们国家的繁荣程度比不上,但是美国的强权政治以及霸权主义已经使他在世界的地位逐渐衰弱,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未来世界的中心还会向我们亚洲倾斜,到时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总之,我们拭目以待吧,未来会是我们的。
第四篇:大国的兴衰书评
《大国的兴衰》书评
2011200550 沈亚明 公共管理学院
这段时间中,我阅读了保罗·肯尼迪博士的《大国的兴衰》,关于这本书的评价,我认为这本书的深度与广度和它看问题的视角就是一种富有想象力的冒险精神的体现。同时我认为这本书更多的是一种思考,一种对民族兴衰国家更迭的定想。的确,罗马的兴衰、大唐的盛世都对历史的进程起到过难以估量的作用,不过毛泽东同志说的好: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它们太遥远了,用马克思的思想来讲,我们要实事求是。思考发生在我们身边,并即将或正在深刻的影响我们的历史。
世界与中国,机遇与挑战,这是我们所面对的课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几乎都是“有利而美好的”,这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有直接关系。不过在讨论这美好的价值观之前,我必须首先阐述一个事实,国际政治就像一盘棋,每一分钟国家之间都在棋盘上进行着对弈,对弈的目的即为权利,“国际政治是对权力的角逐”,摩根索教授也同时指出:权力,是指人对其他人的头脑和行为进行控制的力量。对于国家来说想要控制他人的关键在于建立秩序。人类的每一个发展时期都有它自己的政治形势,通过各种势力之间的互动,形成一种巧妙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个势力都根据自己的角色演绎着生与死的戏剧,这个“平台”就是秩序,它是“绝对实力者”根据自己的利益建立的一种“生活方式”,“绝对实力者”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组织或者是一个政治联盟,它必须拥有绝对的实力来维持这种秩序,以借此保证自己的利益,而“绝对实力者”是通过能使对方失去抵抗能力的行为产生出来的。显而易见,国际政治生活的主题不是去家乐福购物,也不是学习养生窍门,而是争夺,这个词远和美好联系不上,当然,对于成功者例外。
政治无君子,中国想要获得权力就要去争夺,这就是西方所认为并即将要看到的,只不过中国的争夺不像西方那么“迅速而高效”。就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欧洲对于非洲的援助是以最直接的原材料控制和价值观改造为条件的;富有的阿拉伯人更愿意同中国人做买卖,因为我们在卖给他们东西时不会附赠指手画脚;美国把大量剩余的粮食倒进海里,也不愿意救助他国饥民,原因是这么做不符合国家利益。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虽然如此行事并非明智,但不可否认西方人很精明。正是这种“精明和严谨”的态度,使他们对其他的利益分享者格外眼红。没错,这些行为听起来很像„„经商,永远不要忘记,资本主义国家的上层建筑是一群商人,他们发家不是依靠向上帝祈祷,也不是助人行善,那是剥削,哦!说得好像有点太难听了,应该叫获取剩余价值。商人出身的政客自然而然的比较关心这些“剩余的东西”。“当利润率为百分之百的时候,资本家就敢行动起来;当利润率达到百分之二百时,资本家就感冒任何危险,当利润率达到百分之三百时,资本家就感冒上断头台的危险”。想像一下,中国要实现复兴就必然要卷入与这些“剩余的东西的纠葛中去”,而“资本家们”对于这些“剩余的东西”的占有欲绝不亚于一头雄狮对狮群的态度,这样麻烦就来了,中国不可能与西方保持良好关系同时又获得最大的利益,从现在来看欧洲已经开始抱怨和抨击中国的贸易顺差了。
西方人发明了科学,但仍信仰上帝,这并不是理智的现象,难以控制的因素就有可能导致出乎预料的后果。对战争的起因有四种解释:土地、财富、人种、宗教。让我们看看,很不幸的我们占到了三个半,那半个“土地因素”也是因为西方的出生率常年保持在负数。我不是战争疯子,虽然我对军事比较感兴趣,但我所指的“难以预料的后果”也不是战争。对抗肯定会是有的,我认为冷战并没有真正结束,现在只不过是进入了一个“缓和期”,非常的缓和,因为世界需要停止敌对来恢复和发展,核冬天的紧张气氛已经使人们快喘不上气来了,中国也很务实的做出了转变,令西方认为中国是可以合作的。默克尔前一段时间实行的意识形态外交、奥运火炬传递事件和藏独问题就可以看出西方并没有放弃对共产主义的偏见,只不过是现实需要使矛盾最小化了,当现实再次需要的时候矛盾也同样可以最大化,丘吉尔和斯大林的关系就是最好的例子。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几乎一夜之间就从石器时代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世界都在惊呼于我们创造的经济奇迹,这个巨大的奇迹是如此耀眼,以至于它已经开始碍眼了。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越来越多的深入到了“争夺”中去,这次的新布雷顿森林会议中国就是以主角的身份高调入位,在重新定位国际利益分配的时候为自身争夺到了有利的一步。此次金融危机的来势凶猛,让人们联想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禁酒令时代”,它让我们知道了纸币原来可以用于生火,作为随赠品,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纳粹。本次危机波及到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经济体,过度放任的自由主义消费就像西方的民主一样虚浮,丘吉尔曾讲过:知道什么是世界上最糟糕的管理形式吗,民主!不错对于刚刚经历了两次大战的世界来说,开放自由的经济管理形式有助于国际经济从战争的废墟中走出来,但就像战时经济不能用于和平时期一样,过分的放任也为今天的灾难埋下了伏笔,不过有一个国家例外,老祖宗传下来的攒钱的习惯使现在的中国掌握了主动,但这只是一定范围内的,真正的主动永远掌握在“制定游戏规则的人的手里”,西方这个“绝对实力者”务实的接纳中国,也只不过是为了“快速而高效的”获得利益。
美国之所以强大并不是因为它自身的国力,作为霸权国它掌握着世界上大多数的国民生产总值、政治主导权、军事力量和自然资源,单独的某个国家、某几个国家或者新兴大国根本难以和它直接对抗,历史也告诉我们凡是直接同霸权国对抗的国家都不得善终,当然霸权国也会油尽灯枯失去霸位。权力不会长期产生真空,又由谁来继承霸位呢,历史给出的答案是:前霸权国家的盟国或合作国,典型的渔翁得利,不过只就是事实,比如二战时期德国、日本挑战大英帝国的霸权,德、日死去了,英国衰落了,最终成全了美国。
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就是发展和等待,学习美国的发家史,用一种新的方式应对世界,也学习老祖宗的太极功夫,为未来的挑战作出准备。现在的中国政府也正在做出这样的努力,国家昌盛与否取决于民,古书有云: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
以上便是我对这本书的看法和评价。
第五篇: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历史的长河中,兴衰换代,绘画了啦一幅又一副壮烈而又古典的画面,让目光穿越历史的长河,大国的兴衰让我看到了五个世纪的国际舞台风云变幻,一幕幕的悲喜剧在世界性的大国中永不停歇的上演。
由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所写的《大国的兴衰》是一部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历史的巨著。作者反思五百年来世界各大国兴亡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大国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之衰,衰于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度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落后。据说这本书在1987年问世之后,曾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翻开这本厚厚的书册,我看到了五个世纪以来的一场场硝烟弥漫的战乱纷争,一次次科技和经济实力的暗中较量,一个个大国的兴衰更替……,保罗•肯尼迪用他那富有魔力的语言和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向我再现了一幅综合了军事,经济,国际关系的宏伟历史图景。在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大国的兴衰不再是封闭舞台上的自我演绎的故事,国与国之间相互的注视,冲突和融合成为影响历史走向不可忽视的力量。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保罗•肯尼迪首先从1500年的世界形势入手,描述了东方帝国在中央集权下稳定的政治体制和中西欧诸国之间的不断征战的情形,指出欧洲社会在不断的冲突中产生了军事变革和经济的碰撞,从而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正如书中所说,当古老的东方被人们看作是神化般的天堂时,欧洲社会已经悄悄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接下来一个世纪中,欧洲大陆的大国之争纷乱动荡,历史的天平倾向了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这五个欧洲大国,那些曾经是世界一流强国的西班牙和荷兰,已经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沉寂下去。1815年后的一百年间,欧洲形成了战略均势,相对稳定的国际局势使得工业化的浪潮席卷欧洲大陆,科技的发展和军事系统的现代化成为这一时代战争成败的重要砝码。当历史的车轮走到了二十世纪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各国国力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了国与国之间力量的重新分配,国际局势愈发动荡不定。在这个世纪的前五十年,两级世界主导国际社会,美国和苏联这属于不同类型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对峙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格局。然而,这一切都不能阻止大国兴衰的历程仍在继续。
无论是对西方兴起的描绘,还是对两级世界的形成与未来的评述,保罗•肯尼迪贯穿全书的思想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经济实力的增强,而国家财富的积累必会导致对军事扩张的需求,而这种“过度扩张”将不可避免的使曾经称霸世界的大国走向衰落。他还认为,一个大国的成就,既不在于与过去比较获得多大进步,也不在于其当前拥有的财富和力量,而是取决于邻国的横向比较和其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从这本书中我还感到,保罗•肯尼迪对于“大国”的理解始终是把它放在整个国际历史背景之中的,由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国的概念不仅仅再局限于一国在某个地理区域中的领先,而是应该扩展到能够主导世界经济和政治的范畴上。
元朝时中国似乎在马可波罗的描述下成为了西方世界向往的黄金之地。那里地大物博,农业发达,社会繁荣,财富泛滥到了“遍地黄金”的地步。它拥有众多的人口,灿烂的文化,并且有受到儒家良好教育的官吏治理的、统一的、等级制的行政机构。当1368年出现的明朝重新统一帝国并最后打败蒙古人的时候,许多旧的制度都保留下来。那时的中国人不可一世,自认为是“天朝上国”,将自己放置于地球中心,却茫然不知欧洲大陆上轰轰烈烈的变革与显著的发展。这一现象的表现之一便是郑和七下西洋不为发展商贸,不为了解外面的世界,只为发扬国威,满足统治者不可一世的自负心理和无知的猎奇心理。然而3年过后,一道圣旨让如此形式的对外交流也成为妄想,中国开始了此后长时期的闭关锁国,懦弱的中国
人终是转过身将背影留给了世界。这段历史总是会让后来的中国惋惜不已,我们从中应该国的国家才不至于被世界抛弃,我们也欣慰的看到,1978年后的中国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这就是历史的作用:为后世提供经验和教看到一个有魄力面向新形势,清楚自身位置,对外开放,不断学习别训。在中国人深受中央集权制的后果其害时,欧洲国家因没有所谓的绝对权威,在不断的扩张权力,争夺利益的战争中寻求军事变革,也正是在军事变革上的不懈努力带动了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欧洲国家似乎因祸得福,逐渐找到了一种螺旋式上升的途径,无形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当然还有哈布斯王朝联盟。但是这二者都在之后慢慢衰落下去,在讲他们衰落的原因之前,我想要先介绍一下保罗肯尼迪在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表现突出,西班牙便是代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阐述的关于经济,军事与大国兴衰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受经济水平的影响,而且这种水平是相对于邻国而言,当一个国家在所在地区一定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时,这个国家便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区域性大国的地位。经济的发到一定程度上,对军事的投入开始提高,国家野心开始变大,而这种对军事强大地位的追求也意味着从此之后的不稳定及国家的衰落。事实证明了保罗的正确性。正是大规模的扩军备战让哈布斯王朝疲于应付,尽管他们有丰富的资源,但在一次次战争中不断消耗资源,地盘的扩大也使战线拉的太长,经济被战争拖垮,无法再支持过于庞大的军队开支,衰落便成了不可避免的厄运。哈布斯王朝联盟的经历告诉我们要衡量好对外扩张的潜在好处与要为之付出的代价后才能做决定,这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兴衰。西班牙,葡萄牙的衰落也是有太大规模的对外殖民的原因,当然,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造成了他们的败落,那就是他们不懂的把大量金银用来发展商贸上,而是意味的用来打仗用来支撑宗教。他们没有发现新航路开辟后,经济中心不断的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国际商贸不断发展,政治革命打响,而他们仍旧停留在封建地主的统治里不知所措。似乎西班牙,葡萄牙成为了第二个被世界发展潮流抛弃的“中国”。
如果中国有机会在21世纪成为最后的大国,那就不仅仅是一种“崛起”,而且是一种“复兴”。中国与英国和美国不同,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有过多次的沉沦与复兴。中国最近的一次沉沦不过是19世纪的事。中国最近一轮的复兴,也不是21世纪才提上议事日程,而是过去一个世纪艰苦卓绝努力的延续。正如他所说,作为一个拥有中古时期最雄厚的经济实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灿烂的文明的东方帝国,中国却越来越远离了本应拥有的大国地位,最终从天朝上国沦落到了落后挨打的境地。对于中华帝国衰落,保罗肯尼迪的解释是中国儒家的保守思想维护了陈腐的中央集权的社会秩序,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西欧国家的相互竞争为各国带来的经济发展的更多机会。其实,我认为保罗肯尼迪以中华帝国的衰亡作为例子,阐明了他对决定大国兴衰的内在规律的认识。他认为,只有国家之间不断竞争才能保持一国的活力,正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国家之间相对实力对比的变化,从而演绎出国家兴衰的旋律。保肯尼迪的观点肯定了一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性。同时,保罗肯尼迪也注意到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家之间的相对地位。他认为,领先国家的相对力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某些国家的相对实力,从而也就降低了其他国家的相对实力。科学技术是决定大国兴衰诸多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善于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曾经为中华文化的持续兴盛带来了充足的养分,然而当把科学技术视为“奇技淫巧”,对于民主政体不屑一顾时,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就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可见,科学和文化的固步自封严重抑制了国家的上升空间,由此导致了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落后。而在世界范围内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科技繁荣,成为最终成就了大国的经济实力巨大推动力。幸运的是,在追求中华文明复兴的道路上,我们的先驱对这个问题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在科技上,从“师夷长技”到“实业强国”再到现在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文化上,从鸦片战争后的维新和变法,再到五四时期对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我们一直在探寻着以科教文化来富国强民的路径。
现如今,世界格局呈多极化趋势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以美国,中国,欧盟,俄国,日本为主的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在变化中不断相互制衡,相互推动。印度近几年来的发展势头也是不容小觑。在如此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中国的复兴道路变得扑朔迷离。时殷弘在总结了美国的历史经验后,曾提出了可供中国参考的三大战略:自助、不出头、搭车。自助及不受任何干扰的进行改革和建设。不出头及不要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也不要急于展现实力。搭车便是与一流大国及其国际体制合作,争取其支持,保护和获得其实惠。中国的崛起应该是和平的崛起,我们要在国内推进民主化进程,加强我们的制度建设,同时我们要宣传我们的文化,实现文化的复兴,让世界人民都崇拜学习我们的文化。我们现如今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把政治改革提上议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政治改革如果没跟上,社会矛盾便会尖锐,当这种矛盾尖锐到某种程度时,经济的发展便反而成为不稳定的因素,社会就别妄求发展了。
读罢此书,我感到,没有哪个国家能永远保持兴盛不衰。充满了竞争的世界历史像一条奔腾不止的长河,充满了起起伏伏,更替前行和后浪推前浪。然而正是在这种互相追赶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才充满了活力,人类文明才得以不断的前进。而我们中国人自己现在所需要的东西就是发展和等待,学习美国的发家史,用一种“香格里拉”式的方式应对世界,也学习老祖宗的太极功夫,为未来的挑战作出准备。中国的复兴道路上充满未知数,我们不但要有信心,更要有慧眼。我们要从500年以来的历史发展中找到经验,学习方法,改进不足。我们希望走出历史的循环,真正成为能长久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