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S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写写帮整理)
S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郑永珊
一、单元内容介绍:
本单元带领学生走近名著,初识五彩缤纷的文学园地。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六”组成。五篇课文中,《将相和》《赤壁之战》《老人与海》是精读课文,《奴隶英雄》《鲁滨孙造船》是略读课文。每篇课文都是中外名家的经典之作,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
《将相和》是根据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故事改写的,赞扬了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思想行为。
《奴隶英雄》是根据意大利优秀作家、历史学家乔万尼奥里的长篇历史小说《斯巴达克思》的相关片段改编成的独幕剧本,歌颂了奴隶英雄斯巴达克的反抗精神。
《赤壁之战》节选自我国元末明初杰出的作家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记叙了周瑜采用“火攻”妙计大败曹操于赤壁这一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
《老人与海》是根据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金的获得者、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改编缩写的,塑造了“桑提亚哥”这个令人敬佩的硬汉形象,赞扬了主人公无所畏惧的拼搏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
《鲁滨孙造船》节选自18世纪英国作家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通过描述主人公在荒岛上造独木船的故事情节,表现了面对困境不后退、敢于依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战胜困难的顽强精神。
五篇课文中都编排了插图,共8幅,都是对每篇课文的一些重点文字的形象体现,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六”中编排了“温故知新”“口语交际”“习作”三个大栏目。“温故知新”安排有“运用关联词语连句”“拓展与交流”“阅读平台”“积少成多”四项内容。“运用关联词语连句”练习,是认识具有转折、因果、递进、条件等关系的简单复句。“拓展与交流”采用了三个同学对话的方式来谈论学完本单元课文后的收获,以吸引大家参与讨论。”“阅读平台”选编了三个著名作家的三部经典作品的三个精彩片段,供学生阅读与鉴赏。“积少成多”选编了一组(16个)四字成语,都是描写人物外表神态的,意在加强学生的词汇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名家笔下的精彩语句和片段”,这是高段系列名篇赏析中的第三次口语交际活动。在前两次欣赏人物描写和情节记叙的基础上,本次的侧重点完全由学生自己去确定,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多方面鉴赏作品的能力、用普通话交流表达认识的能力和主动参与交流评价的能力。
“习作”要求写“我和书的故事”。这是话题作文,与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名著之旅”紧密配合,以引导学生从阅读到写作,从理解到表达,把自己读书的收获写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本单元在五篇课文前面编排的导语是两小段话:第一段话推出了本单元所读名著的几个主人公,简明地介绍了那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的形象特征——宽宏大度的丞相,热爱自由的“奴隶英雄”,坚韧不拔的鲁滨孙,顽强勇敢的老渔夫……;第二段话明确指出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认识名家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欣赏作品中精彩的语句和片断。”导语的背景图描绘了异国的风光和人物,寓意本单元的“名著之旅”将是一次奇妙的巡游,吸引学生快快踏上阅读的行程。
本单元要求认识生字23个,会写生字27个。
二、教学本单元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领悟到欣赏。阅读本单元课文,要在领悟主要内容、思想情感、写作特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去赏析名家作品中的妙语佳句和精彩片断。这样,开始进行鉴赏文学作品的启蒙训练,有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2、从理解到表达。通过自我阅读,学生对经典名著有了自己的感受、领悟、欣赏和评价,吸取了一定的营养,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些收获和认识倾吐出来、表达出来,或在名著赏析会上用口语进行交流,或在读书笔谈会上展示读书心得笔记。
3、从课内到课外。本单元课文多为名著的片断摘录,有的进行了浓缩,有的进行了改写,以最简便快捷的方式使学生领略每一名著的精华。课后,可建议、鼓励学生对这些作品的原著、整本书(或整篇文)进行直接的阅读,深入而全面地去吸收名著的丰富营养。
三、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感知主人公的品质特点。认识故事主要人物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品质,感受奴隶们的悲惨命运和斯巴达克的英雄形象,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感知和认识老渔夫面对庞然大物毫不畏惧、敢于搏斗的英武形象,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知戏剧作品这种文学形式的基本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欣赏和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文字。
4、认识生字23个,会写生字27个。
5、鼓励学生对这些作品的原著、整本书(或整篇文章)进行直接的阅读,深入而全面地去吸收名著的丰富营养。
6、在语言环境中,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口语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能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7、回顾看过的书籍内容,把自己读书的收获写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四、学习状况分析:
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应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进一步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记的良好学习习惯。注意根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认识名家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欣赏作品中精彩的语句和片断。”从课文的特点出发,精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练习朗读和默读,把握主要内容,着力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去感知人物的鲜活形象,体会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风貌,体会思想感情,主动积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和效率。
本单元课文是中外名家的经典之作,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其中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品质,奴隶们的悲惨命运和斯巴达克的英雄形象,老渔夫面对庞然大物毫不畏惧、敢于搏斗的英武形象,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深深地打动着每位读者,但是这些课文都是世界级文学大师的经典作品,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没有基础,为了能更好的学习课文,教学时应适时地加入资料以帮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从而使学生能更好的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课后,要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中外经典名著,尤其是课内出现过的那些名家大师的相关作品,使学生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和认识这些名家和名作,吸取高品味的丰富的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第二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精选)
第六单元概要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综合性实践活动,“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每板块的主题是活动建议,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可以激起其小学生活的回忆,激发对学校和老师同学的感情。同时在写演讲稿,给母校老师写信、写临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过程与方法
综合性学习要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主,成长足迹板块可以以制作班级活动纪念册为中心。“为了制作好班级纪念册可以做一下几件事:1.阅读材料中的文章。2.会议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3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谢谢小学生活心中难忘的人和事。”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的开展下面的活动:1.为老师何同学写临别赠言。2.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3.举办联欢会,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互相赠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难点: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学法: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五、课时安排
总共13-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第三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一.内容简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的。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象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地阅读过程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写31个生字、会认22个生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读读背背”古代大诗人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留下的千古名句。
4、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6、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
2..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四、教学课时安排: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3课时
21《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①认识2个字。会写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会写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介绍一下他?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歌色彩瑰丽,大胆想象,被称为“诗仙”。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①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
②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历历如眼前的感觉)
③了解背景: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b.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生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四、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
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①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2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②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①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②教师重点指导:潋 空蒙淡妆浓抹相宜
③读通诗句。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④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①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②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③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④学生自由背诵。
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①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②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板书设计 碧水:开、回
1、望天门山
青山:中断、出 孤帆:日边来 晴
水光、2、饮湖上初晴后雨
淡妆浓抹总相宜
雨
山色
《富饶的西沙群岛》 学习目标
①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④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1、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教学方法
电教法、欣赏教学法、阅读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准备
①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②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一、激趣导入
①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师简介西沙群岛:它是祖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它由许多小岛组成,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②多媒体播放风光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播放完)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初读课文
①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
a.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读懂的地方可以用笔注一注。
b.学生自由读课文。
③检查自读情况。
a.检查生字新词。
b.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读画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三、重点探究
①凸现重点。
a.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板书:海水(面)、海底、海滩、海岛)
b.课文可以怎样划分段落?
c.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d.请给大家读一读你喜欢的段落。指名评价。
四、写字指导。
指导书写学生提出的难写的字。
五、布置作业
①练习朗读课文。
②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②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③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一、复习回顾。
课文是围绕那句话写的?指名读。
二、精读理解。
1、上节课同学们都读了自己喜欢的段落,这节课要来给大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第2段,你读到这段话时,有什么样的感觉?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海面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1、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
2、海水真美呀!说说为什么这么美?(学生读——)用自己的话说说。
3、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教师指板书)风景优美的地方。
●第3段,说说这段话中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哪些物产。
1、课件出示填空:海底有()、()、()、()。
2、这些物产有什么特点呢?再读课文。
3、引读第3段:下面根据老师的问题,请大家一起把在海底见到的物产说一说。
4、明确并列段式。
课文第3段分别介绍了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和鱼,可不可以把它们的次序调换一下来介绍呢?像这样把几个不分先后,主次的内容写在一起的段落就叫并列段式。
5、说话训练:介绍海底的物产。
刚才同学们和老师一块到了西沙群岛,游览了奇妙美丽的海底世界,坐在下面的老师都没去过西沙群岛,现在我想请你把在海底所看到的向老师们介绍一下。
(生上台说、师生评议)
●第4段,你为什么喜欢这段话?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海底 珊瑚各种各样 海参到处都是 大龙虾样子威武 鱼多得数不清)
教师小结: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有谁喜欢珊瑚的,请举手;有谁喜欢海参的,请举手„„请把你们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学生朗读体验。重点理解“蠕动”“威武”;
重点体会“有的„„有的„„有的”句式。仿说。
●第5段,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怎样呢?
a.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想一想,贝壳有哪些颜色,形状到底怎样奇,怎样怪?
b.这些贝壳真是美丽,真是奇特,让我们把它的“美”和“奇”读出来吧!
c.有谁能把海龟的“趣”读出来?
d.西沙群岛的海滩真是神奇有趣,让我们再回头深情地看一眼吧!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读。
●第6段,海岛上又是怎样的呢?
a.读完后,西沙群岛的鸟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呢?学生从“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到“鸟多”。谁能把鸟的多“读”出来?
b.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能把众鸟齐鸣的场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吗?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先个人练说,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三、背诵课文。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②教师出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图片,学生看图背诵相应的段落。
四、小结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老师相信祖国的西沙群岛必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五、布置作业
①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②课后搜集描绘祖国风光的谚语、诗句。
七、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这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欣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2.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自学指导法,讨论交流法
四、教学媒体
网络课件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预习课文,学会自学;
2、初步理解,总体把握。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爬过黄山的天都峰,欣赏过它的秀丽与险峻;我们曾游览过河北的赵州桥,惊叹过它的坚固和美观。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
1、看地图,介绍小兴安岭;
2、读题,抓重点词“美丽”。
二、指导预习
1、出示“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指导自学。
2、思考:(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的?
(2)课文哪些自然段总写?哪些自然段是分写?
3、预习反馈:
(1)分段抽读课文,说说这段主要说什么?
(2)认读识记生字词。重点分析“膝”、“临”等。
(3)问题反馈,质疑问难。
三、学习1、6自然段
1、抽读首段;“你觉得小兴安岭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看出?”
(1)“数不清”、“几百里”、“绿色的海洋”(树多、树绿)
(2)导读。(夸张、惊喜)
2、抽读、默读第6自然段:
(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景色诱人”、“大花园”、“巨大宝库”等)
(2)导读。(赞美、热爱)自读,抽读,赛读。
四、课堂作业
1、完成生字词语的书写:
“献”字的左边的“南”字里边是两个短横,不要少一笔。比较记忆:“刮”——“乱”
“挡” ——“档”
2、熟练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通过假想旅行,我们曾到过美丽的日月潭,到过富饶的西沙群岛,我们感受到祖国南方的风光美如画。那祖国的北方又是怎么样呢?在祖国的东北有许多高大的群山,其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小兴安岭”,那里可美了,像个大花园。课本上称它是:“美丽的小兴安岭”。(点击打开课件主页)。
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乘坐飞机,到东北去,继续我的假想旅行。好吗?
要想坐上飞往小兴安岭的飞机,同学们必须先会读这些词语才能获得飞机票,你们有 信心吗?
二、整体感知课文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乘坐我们这飞往小兴安岭的航班。你们到小兴安岭去旅行,心情一定很愉快吧!那你们是在明媚的春天去,还是枝叶繁茂的夏天去?是在在金黄的秋天去,还是在白雪皑皑的冬天去呢?看!小兴安岭已经张开她美丽的怀抱,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播放小兴安岭的风景图片。)
1、欣赏了小兴安岭美丽的四季,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①小兴安岭非常美丽,动人;②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③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④小兴安岭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⑤小兴安岭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2、小兴安岭确实景色优美、特产丰富,那么在课文中作者是怎样描述的呢?作者是通过抓住什么景物的描写来展现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的呢?让我们赶快到课文中看看吧!
三、抓住重点句段,品读体会。
(一)、学习“春天”一段。
1、指名读。
2、谁来说说作者春天来到小兴安岭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3、作者又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呢?你觉得哪一句写得最好? 过渡:刚才,我们抓住重点词语读懂了这一自然段的每一句话。谁来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
4.小结读书方法: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
5、怎样通过朗读来体现这种生机勃勃的美呢?(边读边想象画面)大家在朗读时就要注意突出描写景物特点的词语。
(1)、自己体会语气来读一读。(2)、指名试读。
小结过渡:听着大家的朗读,可以看出,大家好像还沉浸在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里。小兴安岭的其它季节也同样的美丽迷人!请同学们按照刚才“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的方法分组学习“夏、秋、冬”三个自然段
(二)按上述方法,学生分组自学“夏、秋、冬”三自然段。随时进入讨论区把自己的学习收获与大家交流。
1、学生按上述学习方法,阅读理解课文“夏天”一段。
2、检查自学
(1)、这一段有几句话?
(2)、这四句话都像我们介绍了那些景物?
(3)、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3、概括本段段意。(谁来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4、朗读训练:这么美的景物,我们来读读好吗?喜欢哪一句的就来读哪一句。
5、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指名发表的见解。
过渡:春天的芬芳、夏天的葱绿、秋天的金黄、冬天的洁白,构成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啊!
难怪作者欣赏完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大声感慨——
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过渡:刚才一组有声有色的镜头,已经在我们的头脑的“银幕”上放映出来,那么,怎样通过朗读来体现小兴安岭的美呢?
朗读提示:春天,语调要轻而缓,读出“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的勃勃生机,读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美丽春天的赞美之情。夏天,描写树木部分要读得热烈;描写晨雾部分要读得深沉有力;后两句要读出美的快感。秋天是收获季节,对小兴安岭的“献出”更应该读出赞赏的激情。冬天应该注意作者句中拟人化的描写,因此应读得生动,富有情趣。
6、学生有选择地朗读课文。
7、指名朗读。
四、说话训练
小兴安岭真美啊!同学们,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
五、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这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按“总—分—总”的写作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第1自然段先概括写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的特点,然后第2至5自然段分别具体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最后总写小兴安岭像“大花园”、“宝库”,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六、小练笔: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物板书设计:
总
“绿色的海洋”
春: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夏:
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
秋:
白桦、栎树、松柏、落叶、山葡
榛子
冬:
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
富饶
总
“大花园”、“宝库”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找出每段的中心句,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3、通过自读自悟、当小导游介绍香港,在合作交流中,在语言的品味中感受香港的繁荣与美丽。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进行段的训练,学习围绕一句话写段,进行小练笔。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教学难点: 本文是略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同学的讨论交流,在语言的品味中感受香港的繁荣与美丽。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香港图片展示。
2、简介香港: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地域辽阔、风景迷人矗立于世界的东方。其中在我国南海之滨有一座城市却是中国这条巨龙头上的一颗明珠。素有“东方之珠”的美誉。它就是香港。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近香港。
【设计意图】对于没有去过香港的孩子来说,大量形象的图片把他们像是真的带到了香港,帮助孩子直观了解香港美景,激发课堂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预习效果
1、借助生字旁边的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默读。要求:(1)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主要从哪些方面来介绍香港的?
3、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香港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交流预习,让学生试着在略读课文中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合作学习,品读体验
1、学习“万国市场”
(1)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香港面积不大,怎么说是万国市场呢?课文中哪几个词语告诉我们?找一找。齐读词语
(2)看看这些商品,怎么样?你能通过朗读来展现吗?
2、学习“美食天堂”
(1)你认为哪个词语最能体现香港的美食特点?
(2)到底有哪些美食可以让人们尽情享用呢?请你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读一读。(3)看到这么多的美食,你有什么感受?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的感受吗?
(4)朗读:这么多的美食,这么好的地方,你能有滋有味地来读一读吗?想想该怎样读?
3、学习“旅游胜地”
(1)说起旅游胜地文中提到了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那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地方了。读读课文,说说在那里,你看到了什么?
(2)海豚和海狮表演得怎么样?能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形容吗?(3)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海豚和海狮出色的表演,读一读。
(4)看着海豚和海狮的表演,想想当时的情景。你的心情怎样?请你试着把你的心情读出来。
4、学习“灯的海洋”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理解“灯的海洋”
(3)围绕着灯的海洋,作者写了哪些地方的灯呢?
(4)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真的来到了灯的海洋,除了感受到很多的灯,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5)学生谈感受
5、学习第六自然段,谈话引出最后一个自然段。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香港是一个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有著名的海洋公园、美丽的夜景。课文就是从这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香港的。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赞美香港:香港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理清课文脉络,进一步感知 “总—分—总”的写作方法,通过抓中心句的方法让学生读懂课文是从“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这四个方面来介绍香港的。让学生来介绍各个景点的内容,在学生最感兴趣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去感悟文本,历练语言,张扬个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既锻炼了口语表达也检查了自读情况,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四、小导游介绍香港
1、出示要求。
2、小组合作。
3、指名回答。
4、模拟介绍。
【设计意图】设计当小导游来介绍香港,把课文当作资料,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小练笔
1、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香港是一个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有著名的海洋公园、美丽的夜景,课文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那就是因为作者紧紧围绕着中心句,从不同方面把内容写具体,我们看,这篇课文的结构是总—分—总,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描述。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围绕中心句,从不同方面把内容写具体的小练笔。
2、学生习作。
【设计意图】以读导写,在读中习得写作方法,提高自主写作能力。
六、全文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但走进了香港,了解了香港,还学会了围绕中心,从不同的方面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真了不起。如果你还想了解香港的其他方面,课后我们再进一步的交流。
板书设计:
万国市场
* 香港,璀璨的明珠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语文园地六 学习目标
①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②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③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课前准备
搜集和整理曾经出游时拍摄过的照片,并回忆当时的情景。
一、口语交际
①这个单元,我们随李白欣赏了天门山,跟苏轼游览了西湖,南下游玩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北上观赏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还到“东方明珠”香港逛了一圈。你还去过哪些地方?你还想去那些地方?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风景优美的地方。
②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③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结合照片或图片 说具体说清楚
语言生动形象
④生生交际。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⑤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⑥拓展延伸。
a.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b.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二、习作
①联系口语交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
②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
按顺序——写清楚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
《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
③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
④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⑤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
⑥学生再次修改习作。
三、我的发现
①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②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④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海水有深有浅。
深——与“浅”的意思相反。
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深——久,时间长。
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
封——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封——密闭。
⑤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
四、日积月累
1、读读背背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②指名读。集体齐读。
③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④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⑤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2、读读记记
①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②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
AABB式:严严实实 来来往往 舒舒服服 确确实实
ABAC式:不松不软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 又说又笑
不慌不忙 不紧不慢 不知不觉 不闻不问
③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④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五、宽带网
①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
②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
风景类,物产类;
文字类,图画类,文字图画结合类;
③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办一期“可爱的中国”手抄小报。
第四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轻叩诗歌的大门》
《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10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阅读诗歌或者记录当地的民歌民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古诗等,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积累中华诗文。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儿童诗等活动,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魅力。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教学重难点:1.朗读诗歌、欣赏诗歌、学写儿童诗。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3.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的能力,我打算用三个模块十三个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1.搜集相关诗歌及工作资料。2.预习古诗,扫清障碍。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已经开展过两次这种集中编排、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综合性学习更有实效。
教学流程:
第一模块:制定学习计划(预习模块)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以前进行过语文综合性学习,还记得我们开展过哪些综合性学习吗?综合性学习跟我们平时的学习有没有不同呢?
(生:自己定计划,开展活动,成果交流分小组学习等)2.板书课题:轻叩诗歌的大门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轻轻敲开诗歌的大门,走进五彩缤纷的世界,领略诗歌的奥妙,感受它带给我们的乐趣。让我们先读读导读部分,看看这部分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学生:介绍了许多著名诗人。师:李白、杜甫我们都非常熟悉了。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辞》这种诗歌形式的创始人。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他的代表作《女神》是当代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你还指导我国有哪些诗人?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会有多少不朽的经典名作流传至今,让我们静下心来深入地学习吧。
二、明确“诗海拾贝”这一板块的学习内容
1.我们都来读一读这一单元的内容,看看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2.看来同学们感兴趣的内容还真不少呢,这次综合性学习分了哪两个阶段? 3.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歌的海洋,像赶海的孩子那样,去捡拾那些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贝壳吧。
4.我们来看看书上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活动建议?(1)搜集诗歌(2)整理诗歌(3)欣赏诗歌
尤其是整理诗歌,怎样给诗歌分类呢?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给我们提供了哪几种分类方法?
按内容分按形式分按时间分按国家分还可以按体裁分按诗人分„„
三、进入“与诗同行”板块的预习
1.那么,“与诗同行”这个阶段又要求我们开展哪些活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活动建议。
2.指名学生说说这个板块要开展的活动。(1)自己动手写诗(2)举办诗歌朗诵会(3)合编小诗集(4)进行诗歌知识竞赛
(四)讨论活动计划
小组讨论活动计划制定比较详细的计划(时间人员分工„„)
(五)教师小结
我们要利用语文课阅读课时间按照自己小组制定的计划开展这次活动学习。还要同学们利用课外一些时间去搜集整理。通过报刊、书籍或者访问别人来搜集诗歌。看看哪些是自己最喜欢的,别忘了几天后我们要展示成果呢。
第二模块:展示“诗海拾贝”学习成果
一、导入:我们经历了几天的学习,一定有很大的收获。跟老师一起回想一下学习的课本上的诗吧(回顾书上的六首诗)。我们还利用阅读课搜集了很多诗歌,咱们来展示一下吧。
二、小组交流
各小组分别汇报自己小组搜集的哪类诗歌。听了他们的汇报,谁有话要说?„„
教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我发现你们这一周收获很大。而且按不同的方式给诗歌进行了分类,这些是各种肯定有你自己最喜欢的,推荐给大家吧!
三、推荐自己喜欢的诗歌
四、教师小结
第三模块:展示“与诗同行”学习成果
一、导入:今天我们要进行“与诗同行”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果的汇报。这几天同学们学习热情很高,老师很高兴,为了这次展示,你们一定准备好了。
二、小组汇报 1.诗歌朗诵会
第一步:必诵诗篇目(主要是“诗中的秋”中的几首,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先从近处着手)
第二步:自选诗歌
生生互相点评师生共同点评小组积分。2.知识竞赛:
填一填: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我国第一首诗歌是《 》。普希金是()国的著名诗人? 3.展示诗集
三、学习总结 1.教师指导。
2.小组互相交流活动收获。3.全班总结。
四、教师总结:诗歌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经过我们的学习过程,我们感受到了诗歌语言的凝练,音韵的优美;诗歌还蕴涵着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让我们今后继续在诗歌的海洋里遨游吧。
五、拓展活动:
认真阅读材料中同龄人的诗,想想他们是怎样把自己的感受用诗歌表达出来的,再自己动手写写诗,并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
给诗歌分类 按内容分: 按题材分: 按形式分: 按体裁分: 按国家发: 按创作方法分: 按时间分:
第五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
主要内容
第六单元由一首律诗和两篇叙事文章组成,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军人的风采。前两篇课文都是写长征的,歌颂中国工农红军的崇高精神,表现手法有所不同;后一篇是讲人民解放军如何与洪水作斗争的,表现了新时期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英雄形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2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来体察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在弄懂内容、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诵读
2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教材分析
《七律 长征》是毛主席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的一首律诗。以囊括宇宙、包容古今的巨人的心灵总揽长征,仅用56个字高度概括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所遇到的千难万险以及表现出来的英雄豪迈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如果说前面的律诗是对长征的概揽,这篇文章就是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人物对长征进行了细描。课文讲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不顾战士们的劝阻,忍痛下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它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赞扬了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大江保卫战》课文以通讯报道的形式,记叙了人民解放军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保大堤的惊心动魄场面、战洪水的铮铮铁汉本色、救灾民的感人事迹,真可谓是“气壮山河”。
课时安排
《七律 长征》2课时《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2课时《大江保卫战》2课时 教学措施
教学中要紧扣文章主旨,把文中诗句的讲读、课后练习的设计和课外收集的长征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意情境的创设、语言的品味和朗读的训练。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读中感悟,读中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