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西文化对话中的神话整理
中西文化对话中的神话整理
摘 要: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神话从未被单独命名,它一直作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民间文学中的一部分而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在邀约西方来改造民族自我的同时,也试图在本民族文化中寻找中西方平等对话的文化平台。在“整理国故”和整理中国文学的呼声中,神话“浮出历史地表”,一跃成为 20 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中国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发展的源头,取得了复兴民族文化和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的双重权力地位,也 使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获得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满足了中国现代学者“希腊有,世界有,中国也
有”的文化心理。
关键词:中西文化对话;神话;整理与研究;民族精神
晚清中国遭遇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华夏民族一度曾有的骄傲受到巨大的伤害,泱泱大国的优越感
①一扫而光,面对先进的西方,中国人情不自禁地产生了复杂的“羡慕、嫉妒、恨”的“怨羡情结”。在“怨羡情结” 深
处,是现代知识分子复兴民族文化的道义责任和精神焦虑。一方面,一些有识之士将目光转向国外“求新生于异邦”。另一方面,启蒙者们抛弃高高在上的“庙堂”文学,试图在民间寻找文化的自我更新因素,寻找华夏民族的文化之根,寻找与西方平等对话的文化平台,神话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源头,取得了与西方平等对话的权力地位,在“国故”整理中,神话由此“浮出历史地表”,成为中国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发展源头的“圣书”。
一、“浮出历史地表”的民间文学
近代以来,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在不断向西方学习的同时,也在试图寻找获取中西平衡的自我文化因素,比较中西学术之长短,他们发现民间文学具有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民族性特点。严复受到“物竞天择”的进化论观点的启发,提出了搜集、研究民间文学的主张,虽说民间隐藏着许多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低俗文化,但是,民间也潜藏着中国文化的精华。黄遵宪提出“考国俗”的主张,认为民俗是民族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指标,是民族文化自我确认的标识,应该注重民俗在社会底层思想启蒙中的作用。晚清学者们对民族文化整体的重视,使民间文学具有了不同寻常的社会地位,它的人民性和大众性特点,使民间文学被看成是民族文化的源头。夏曾佑认为民族幼年的文化风俗在远古神话传说阶段就已经形成了,在文化流传
与迁徙中相对稳定被保留下来的文化风俗,决定了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的特点,这是应该被重视的文化。蒋观云也从相近的神话传说中得出中国各阶层都是一个人种,拥有共同的风俗和基本相近的道德、宗教观念。在这样的认识观念中,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大大提高了民间文学、特别是神话的历史地位,认为它具有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和文学艺术的多重文化内涵,应该利用它广泛深厚的民间基础,在对原有文化 加以改造的基础上,使之变成具有近代启蒙性质的民族新文化。
渴望民族复兴的近代知识分子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也引导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侧目于民间和民间文学。新文学的倡导者们以《歌谣周刊》为中心,开始对民间歌谣、神话、传说等进行初步的整理、研究,并且在对这些歌谣的搜集整理中,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即某一类型的歌谣有一个共同的母题,有些母题就源自民间神话传说,而顾颉刚对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传说的整理,为之后出现的系列对民间神话传说的整理起到了引领作用。1927 年《民间文艺》在中山大学创刊,董作宾在《为〈民间文艺〉敬告读者》的创刊词中指出“我们所谓的文艺,不限于韵文的歌谣、谜语、谚语、曲本、唱书等等,凡神话、童话、传说、故事、寓言、笑话等等皆是。”[1]他还郑重指出,在欧美和日本,有关神话、传说、谣谚、谜语等都有鸿篇巨制的研究文章,我们中国重视祖宗文化,但是却忽略了我们文化的出发点,应该补足这一课,这也是未来中国文学创作和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谢六逸还将日本的神话和民间传说翻译过来,以期指导中国民间神话传说的整理。自清末以来出现的民间文学热潮绝非单纯的以“民俗”和“民间文学”作为研究对象,而是在对民间文学祛魅过程中的一种新的赋魅,它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新文化运动启蒙者共同的文化认同心理,成为近现代知识分子在传统儒学和西化文化之 外的第三种文化选择。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除了在民间搜集活生生的民歌小调、神话传说外,还调转潮头,来“整理国故”,他们对“国故”的整理摆脱了过去文人为入世而学的功利目的和单纯的个人爱好,不再借传统的亡灵以复古为目的,而是贯穿着启蒙先驱者对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崛起的希望,是以区别于“求新生于异帮”的新的价值导向,以建立起新的民族文化价值体系为根本目标。
1921 年胡适在东南大学演讲时,提出研究“国故”的终极目的是要使中国的年轻人建立起必要的历史观 念,只有系统地了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才不至于出现一知半解的自高自大或自卑自贱的文化情绪。“国故”的整理、研究以“求真”为目的,追求“宁可疑而错,不可信而错”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这样一来,“国故”的整理对象既有以往文人注重的经史子集部分,也有被传统忽略、小觑的“底层文学”,既囊括着“国渣”,也包含着“国粹”。如此一来,整理后的“国故”不再是少数以文化人自居者的文化专利,而是转变为人人能懂的、服务于社会和大众的更有价值的文化实体,以利于民族未来的文化教育和发展。这也是胡适在后来总结“整理国故”时说的:“化黑暗为光明,化神奇为臭腐,化玄妙为平常,化神圣为凡庸。这才是„重新固定一切价值‟。它的功用可以解放人心,可以保护人们不受鬼怪迷惑。”1922 年,郑振铎也提出了整理中国文学的建议。他认为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中,既有经史子集的国家体
系的文学,也有名不见经传的俗文学,但是,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一直处于被遮蔽的地位,言外之意,对俗文学的整理是不能摒弃的。他说流传于民间的神话传说、宝卷、民间弹词曲谱中,可以找到中国文学的另一条发展道路。这样,中国文学的整理,无论是在整理范围,还是研究方法上都要打破因袭的旧观念,范围的扩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都要以进化的文学观为指导,理出几千年来的文学类别和发展脉络,并且要充分利用整理出来的新资源,它可以成为我们文化更新的有效因素。郑振铎还以《小说月报》为根据地,开展了“整理国故与新文学运动”的专题讨论,目的就是将曾被忽视的民间文学的新质和西洋文学相结合,创造出我们 的新文学来。
以民间文学为武器向传统文化进攻,同时在“国故”的整理中又找出尘封于资料中的民间文学的活力,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这样,民间文学和“整理国故”互为表里,互相促进,无论是“武器”说,还是寻找“中国文学的另一条发展脉络”,目的都是一样的:文化不是少数人的专利,民间和民间文学也不是低人一头的“下贱货”,被蔑视和被埋藏的文学有可能是真正的、不载任何人之道的文学,这才是有民族意义的文学。“正是在借鉴传统、推
动新文学发展的思潮影响下,民间文学和古代神话传说的研究得到重视。
[2]
二、中西文化对话中的神话
神话尽管是人类低水平认识力的表现,但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认知方式,中西方神话有许多共同之处,它记录了人类认识力发展的清晰足迹,是古代人类精神活动的智慧产物。正是在世界各民族文化起源于神话的认识基础上,中西方文化才有了对话的可能。
文化起源于民族神话的观念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当时启蒙知识分子“求新生于异帮”的文化焦虑,获得了文化心理上的补偿。其中,胡适的提法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我们中国如何能在这个骤看起来同我们的固有文化大不相同的新世界里感到泰然自若?一个具有光荣历史以及创造了灿烂文化的民族,在一个新的文化中绝不会感到自在的。”[4]进一步说,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距,那么,我们在哪里以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找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切入口,使我们能够有效地在内外调和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新文化。周作人在对中西神话进行比较后,指出中西方人虽属于不同的人种,但是古人的生存状况却相差无几,同为人有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今
取二者之神话比勘之,多相符合。”而且中西方早期文化都将神话奉为“典章”,由此可知,中西方早期人类信仰也大致相同。这也就是说,中西方文化产生的基础是相同的,这是中西方文化平等交流的最佳切入点。譬如说人的由来,中西方神话都说人是由神创造的,那么神是依据什么来造人的呢?中国神话说女娲抟黄土造人,《圣经》写道:“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中国神话中女娲为始祖母,希腊神话说地母盖亚创造了众神,而神的外在形象都有“人首”的共同特点,因此他们造出的人也都是人的面孔,正如谭桂林分析指出:“神最初诞生于原始人类消解自身恐惧的一种强烈的心理需要中……所谓创世神话本来就是人所创造的,人想象神在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实际上它是暗示着人在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神。所以,在起源的[5]意义上,人性与神性是同一的。在一种旷世的孤独中,在一种向死的焦虑中,唯有倾诉唯有聆听才能缓解人们的心灵紧张。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神,本质上是在创造一个能够对话的伙伴,而人性与神性的同一,也就奠[6]定了这一对话的可能性基础。”应该说这也是中西神话对话的基础。于是文化先驱者们一方面介绍希腊、罗马神话,一方面挖掘整理中国神话,试图在民族起源处找到东西方文化的交集。
神话不是毫无根据的幻想,它是人类认识宇宙自然的真实讲述,它表现了原始人真实的情感和精神世界。神话既是野蛮的遗留物,也是文明的开端,它为后人提供了探索民族历史、民族精神的无限丰富的秘密材料,对民族未来文明的形成、发展具有路标性的指示作用。启蒙者们看到西方强大的民族文化意识源于西方文化源头的清晰可辨,体系化的神话和完整的神话谱系使西方民族国家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他们也进一步认识到,民族根性和人性的丰简优劣都能在神话中找到源头。1902 年梁启超在《历史与人种之关系》中首先提出历史就是叙说各人种、种族在竞争过程中的兴衰变化,没有人种,也就没有历史,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历史生于人群,而人之所以能群,必其于内焉有所结,于外焉有所排,是即种界之所由起也。”[7]他还进一步分析白种人之所以称霸世界,是因为他们具备了精进向上、武力扩张与理性自持的内在精神,此文注意到了社会历史发展与人种间的关系。蒋观云的《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夏曾佑的《上古神话》和鲁迅的《破恶声论》是最早论述神话与历史、神话与文明、神话与民族精神的文章,他们都注意到了神话的内容及表达方式与种族、族群精神追求密切相关。神话是民族精神赖以形成的基础,古人对人类早期历史自然现象的描述,隐含了不同种族、族群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观,这也就涉及到了神话与国民性的关系。蒋观云在文章中说神话信仰对人的精神心理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欲为伟大之人物者,不能不有模范,而后其精力有所向而不至于衰退”。[8]鲁迅指出人的内在心理活动不是凭空出现的,普通大众在外在思想鼓动下,能够奋发有为,其中“历史与神话,其重要之首端矣。”[9] 他
还说宗教神话虽说是早期人类根据想象创造的虚幻产物,但是却有鼓舞人心向上的积极作用。
蒋观云还特别指出不同国别的神话对各自文化、心理及文学影响也各不相同,“印度之神话深玄,古印度多深玄之思。希腊之神话优美,故希腊尚优美之风。”[8]而后,夏曾佑对中国历史作了大略的划分,将中国上古历史的第一阶段称为传疑期,即是神话传说时期,因为这个时期内没有可靠的史料记载,虽然先秦诸子都或多或少有些许记载,但往往是寓言、传说、事实混杂在一起。恰恰是这样的懵懂状态反映了文化形成初始阶段的族群的心理和族群文化的表现形态和表达方式,它直接影响了后来社会人文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故一群之中,既有文字,其第一种书,必为记载其族之古事,必言天地如何开辟,古人如何创制,往往年代杳邈,神人杂糅,不可以理
139
[10]求也。然既为其族至古之书,则其族之性情、风俗、法律、政治,莫不出乎其间。”由此,神话传说是不可忽视的民族心理的文化源头。在中西文化对话的过程中,神话成为文化更新的黄钟大吕,文化先驱者们也由此找到了改变民族根性的根本方法。
三、中国神话的整理与研究
既然意识到了神话在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当然应该整理中国神话,同时寻找中国神话失落的原因以及与此相关的国民性问题。鲁迅曾指出“古有印度希腊,近之则东欧与北欧诸邦,神话古传以至神物重言之丰,他
[9]国莫与并,而民性亦瑰奇渊雅,甲天下焉,无未见其为世诟病也。”并且指出,神话与其他文化不同,是不能现实制造,也不能从国外买来,而精神资源的长期匮乏,导致了民族性格的狭隘。俄罗斯民族崇拜高空翱翔的雄鹰,英吉利民族将狮子作为图腾崇拜,从来没有人诟病,我们民族为什么不能把龙作为崇拜对象呢?鲁迅认为希腊、印度、北欧系统丰满的神话传说培养了国民丰富的情感,我们汉民族之所以“神思之穷”,就因为其“不能自造神话神物”,如果我们把凌空而舞的长龙作为图腾信仰,也许有利于民族性格的再造。
吴宓在将中国文化与希腊罗马文化对比后,不禁感慨“昔吾中华古国,竟不能比于希腊罗马之以学术文艺影响全世以来,且不能比于意大利爱尔兰之得其道以复兴。”吴宓感慨的是希腊罗马的“学术文艺”(也就是神话)都能远播欧洲,并成为一些国家“政治独立”的“原动力”,而与希腊罗马文化并举的中国文明之“原动力”又
哪里去了?吴宓借助神话将中西两大文明古国联系起来,试图借助神话复兴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古希腊罗马文化,能够唤起欧洲文化走向复兴,与希腊文化同样古老的华夏文化应该具有同等的蕴蓄力量,具有复兴民族文化的潜能,因此,他建议“今日国人之言爱国,言救亡。言民族之复兴,文化之保存者,何不于此保存汉字文化,加之意哉。”[11]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融入了文化先驱者对民族劣根性的改造和寻找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鼓
荡 “”人心向上”的价值诉求的双重作用,这也是文化先驱者们从事神话整理与研究的最初动机。
在明确的神话意识中,《山海经》最早在“国故”中独立出来,成为被认可的神话资料。鲁迅曾大胆提出“中国之神话与传说,今尚无集录为专书者,仅散见于古籍,而《山海经》中特多”[12]首次肯定了《山海经》在中国神话学研究中的学术价值。而《山海经》因为神话传说的内容“特多”就格外受到重视,成为研究中国神话的最早、最重要的文献。顾颉刚在 1929 年《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中专章讲述了《山海经》,并且抄录了大量的“关于古人世代系统的材料”,他还解释说,这些材料好像是毫无根据的无稽之谈,但是研究和信仰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理念,对做研究而言,任何材料都是平等的,因为古史传说很多是由神话演进而来,他发现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尧
《尚书·典》中有不少内容都能在《山海经》里找到“老家”。也正是在这样的学术研究中,荒诞不经的《山海经》具备了与儒学经典《尚书》同等的价值地位,就神话地位的确立而言,这是“整理国故”运动中最重要的收获,也由此确立了《山海经》的不可动摇的中国神话学经典地位。至此,神话终于成为一门不同于历史的独立学科,于是“神话”作为一个词语也在中国的语言词汇中诞生。
在对中国神话的发掘过程中,所有研究者面临的就是神话材料的短缺,鲁迅在推测其中的原因时,将农耕
文化的地域原因视为主要因素,“一者华土之民,先居黄河流域,颇乏天惠,其生也勤,故重实际而黜玄想。”[12]胡
适也将中国神话稀少的原因归于地理的因素,他指出古代的华夏民族是一个勤劳朴实但不善于想象的民族,这与他们生活在内陆的温带与寒带之间的地理位置相关,比之于热带的南方,黄河流域天然供给要匮乏得多,只
有不停的劳作,才不至于饿死,也就“不能像热带民族那样懒洋洋地睡在棕榈树下白日见鬼,白昼做梦。”[13]地
理条件的限制使他们缺少幻想的时间和空间,在长期的土地耕作中,也渐渐放弃了对天空和远方的怀想,丢弃了对自己民族出发地的恒久怀念,在对民族起源的记述中,只剩下实实在在的三两行简短文字。因此早期神话学研究专家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钩沉中国神话的蛛丝马迹,爬梳中国神话的发展脉络时花费了大量的经历和心血。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模糊不清的中国神话终于从历史面影中走出来,摆脱了长期依附于史学的附庸地位,在传统文化中居于异类的神话获得了崭新的历史地位。中国神话从无到有,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神话学科,由边缘走向了文化的中心,从此成为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发展的源头,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圣书”。
在一代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二三十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神话学的论文和论著。鲁迅作为我国现代神话学的主
要开创者,他的有关神话的论述中,《破恶声论》是一篇专论神话的著述,它集中体现了早年鲁迅的神话观。他在论述神话源起的同时,简要陈述了神话在 20 世纪初启蒙文化氛围里的作用,他把神话与民间信仰相联系,在破除迷信的声浪中,将神话从迷信中剥离出来,认为神话的迷狂精神是人类精进向上动力之一。他指出“人心必有所冯依,非信无以立,宗教之作,不可已矣。”[9]这是人类乃至国家存在的“始基”。周作人也是最早研究神话和推介回归神话精神的学者,他的系列神话论文《童话研究》《神话和传说》《神话的辩护》《续神话的辩护》《神话的趣味》《习俗与神话》《希腊神话》主要辨析了神话、传说与故事、童话的不同,以及神话起源的五种学说。周作人是较早介绍人类学到中国来的学者,他运用人类学的方法解释神话现象,引领了现代神话学的研究方法。
茅盾是二三十年代系统研究神话的第一人。他的神话研究论著、论文主要有《中国神话研究 ABC》《北欧神话 ABC》《神话杂论》《中国的水神》《楚辞与中国神话》。他在认同中国神话历史化的前提下,依据民间神话传说和先秦史料,认为原始人的宇宙观与神话观是因其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变化的,楚人的浪漫与亚热带丛林、山地、大江大河不无关系。在《中国神话研究 ABC》中,作者比较完整的梳理了中国神话的几个母题,采用比较神话学的方法,以希腊、北欧的神话为参照系,比较简洁地整理了中国古代神话,初步建立了中国的神话体系。茅盾早期的神话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他的创作,有研究指出他的《蚀》三部曲在内容和结构上都受到北欧神话的影响。此外,还有黄石、谢六逸、林惠祥、钟敬文、汪倜然等都对中国原始神话进行了初步的研究。20 世纪初,中国神话及神话学研究从无到有的迅速搭建过程,清晰地说明神话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神话“脱颖而出”的历史发掘,“激发了现代中国学者的民族文化意识,满足了中国现代学者„希腊有,世界有,中国也有‟的民族文化虚荣心……一批又一批中国学者始终不断地重新构拟中国汉语神话之原始形态的努力
[14]正与此文化比较所引发的民族性„怨恨‟有关”,而体系神话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焦虑,也解决了中西平等对话的文化观念。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董作宾.为《民间文艺》敬告读者[A].苑利.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学术史卷)[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96.胡适.整理国故与打鬼(给浩徐先生信)[A].胡适文集(第四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18.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4.胡适.先秦名学史[A].胡适.胡适全集(第五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11.周作人.欧洲文学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5.谭桂林.人与神的对话[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梁启超.历史与人种之关系[A]梁启超经典文存[C].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210.观云.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A].马昌仪.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18-19.鲁迅.破恶声论[A].鲁迅全集(第八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5-41.夏曾佑.上古神话[A].马昌仪.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21-26.吴宓.空轩诗话[A].吕效祖.吴宓诗及其诗话[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26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A]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0-24.胡适.白话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47.吕微.传统经学与现代神话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9).
第二篇:中西文化概论期末论文中西神话差异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中西文化概论期末论文中西神话差异
中西神话差异
中国神话很多时候并没有太多的相承性,基本上处于各自独立,相互并列的状态,虽然在部落兼并,同化的过程中,很多落后民族的神被纳入中原部落的黄帝神系中,但应该说这只是相当一小部分,他们接受中原神话,也保留着自己部落的原始神话,所以整个中国神话体系相当杂乱,在这一点上西方神话,尤其是第三代文明的希腊神话,就极大地吸收了前2代文明(诶及;迈锡尼,巴比伦)的成果,有很强的继承性,并且有很强的系谱性,就以希腊神话来说,从乌拉诺斯到宙斯,三代神系一步步演化,在每一代神系里都有相对完整的神职人员,分工明确;而且有地域区别,地母,海神等在自己的范围里他就是最强的,强弱比较相对,中国神话虽然也有不同的山神,河神,海神(四海龙王),但他们在自己领域内强的只是职权,在整个神谱中强弱是比较绝对的,龙王在岸上斗不过哪吒,斗不过孙悟空,在海里他依然斗不过,在海里强了那么一些,基本上是杯水车薪,还是强弱分明的。
另外中国神话中的神更多是通过自我刻苦修炼成正身的,凡人,妖魔通过自我修为都可以成仙,成神,除了少数“官二代”——哪吒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三兄弟等,西方神话中神职人员主要便是前后相及,由母而生,这应该与中国神话的修为要求禁欲有关,除了少数像哪吒一家,但其实哪吒的母亲,也就是李天王的夫人在很多地方都被淡化了,玉帝与王母这不正的上梁倒似乎合情合理,自然而然,别人这样就是触犯天条,这其实还是差在文化源缘里,我们的神是修炼来的,从人到神,神当然有点人做不到的东西,人的修炼说白了也就是做一些人通常做不到的东西,而免除七情六欲当然是该包含在内的,神不过就是把人的优点放大,缺点缩小或者忽略,中国文化里的神更多强调道德,厚生爱民,德披众生,“满足人的需要为人服务”,这便是中国神话的心理源缘,当然神话的产生都在于原始先民对自然的恐惧,对自我的卑怯而按照自己的想法幻想出一系列奇奇怪怪的东西给未知做自己能接受的解释,中国文化是一种单一,稳定的大河文明,内陆文明,相对西方的海洋文明绝对是保守的,缺少大海的进取与开拓意识,在大河边肥沃的土壤里只能希望保住原来的就足够,因而中国神话里的神为人服务的意识就要特别强,就要厚生爱民,人们求一求了就要显灵,因为人们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解决,甚至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识都是淡漠的,也因此除却原始神话中国神话的功利性更强,神要满足人的意愿,而西方神话演进到第三代的海洋文明神话人的主体意识就特别强,神不过跟人差不多,人的缺点神一样拥有,除去神力好像神与人并没有什么区别,西方神话对神的道德是没有什么要求的,只要有“力”,有改变世界,改变人类的力量就行,也因而特别突出个人英雄主义,特别崇尚对力量的追求,也因此西方神话到后来更加理性,更容易诱导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出科学来,中国神话便更注重道德,伦理,自我的约束与修为,也因而使人变得更加保守,依赖性更强,主体意识相当淡薄,西方在古希腊时代便有了人的觉醒,便开始注重对人自身的思考,在中国人的主体意识就不大好说了。
然后就是由于各自谱系化程度不同而导致后来的不同结局。中国神话在后来很大一部分被遗失或者是有意识地丢弃了,在先前口耳相传的年代,中西方神话的流传应该是差不多的,但是到了文字时代,中国神话就命途多舛了,在这时很多神话被历史化了,人们把神话看成历史传说,最通常的做法就是把天神下化为人的始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做史实看待,构成一个虚虚实实的人的谱系世族,这也带来一个问题,文明时代正统史家或者儒家是不接纳那些很是朴野的原始神话的,因为最初时代的自然神与半人半自然神是非人或是人的,很是模棱两可,那史家,思想家们也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原始神话加以丢弃,加以改造,或者回避,也便孔子说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到后来甚至有违理性的都被删减,我们早慧的祖先很早便打消了那些不切实际的只能安慰自己的想法,很早便追求现实的存在,追求儒家伦理,追求修身治国平天下,也便是司马迁所言的“其文不雅驯,缙绅先生难言之”,这样原始神话主要被保留的便是最后来的“人形神话”了,自然神与半人半自然神很多则遗憾地散失了:另一去向便是被仙化,被道教改造,成为仙话的重要来源,这大概应该在外来文明,外来宗教到来时才发生的,很明显的例子便是佛话,在中原传入佛教以后,土生宗教道教便制造出一个相当完整,系谱的仙话来对抗佛话,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这当然被仙话的也只能是有限的小部分神话,一般集中在几个人身上,带有修炼,升天不死的情节,这也使得仙话里的文化意蕴比神话要淡薄得多,那些神话故事里的民族精神,审美品质也就荡然无存了。而西方神话大部分是由民间唱诗的歌手传承,然后经过诗人和戏剧家的加工创作,在这过程中他们往往又加入个人的想象与润色,而且他们的生活和职业又要求他们必须以故事情节和内容丰富取胜,因而西方神话动辄长篇大论,规模宏伟,情节故事引人入胜,始终保持着相当的魅力,传承也便容易多了,而且这些诗人,戏剧家所做的并不仅仅是完善,充实,他们还做了相当系统化地整理,比如古希腊人赫西俄德专门撰写了《神谱》,把所有的关于神的各种传说进行了分类排列,形成了“俄林波斯神系”,神系中的诸神各有其位,各司其职,分工甚为明确。当然我们的神话也因为谱系化程度较低而有了不断完整,丰富的可能,像后来神话里出现的玉皇大帝,这便是道家仙话里的人物,甚至哪吒后来作为神仙而受了佛祖赐予的佛号,道神佛相互影响,丰富,整个中华文化的强大包容性也便显露无疑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三篇:中西文化比较
一、填空题:
1.逻辑推理最重要的特点是客观性、形式化和确定性;重视定理、公理、演绎、推理和抽象思维。
2.西方法律的第一要义是天赋人权,第二要义是人人平等。
3.分离主义的政治态度和自由主义的生活信念构成了希腊城邦社会的重要特征。4.中西民族不同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同的生产形式,中国是农耕文明,西方是商业文明。
5.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分别被视为两种文化精神的核心。6.古希腊文化中,人的动物性与理性并列存在,表现为狄奥尼索斯代表的激情的创造精神和阿波罗代表的和谐的理性精神的并存。
7.中国哲学思维偏好运用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西方偏好细剖静析的逻辑分析。8.英语是直线型思维模式,闪语是平行型思维模式,东方语言是螺旋型思维模式,罗曼语、俄语是曲折型思维模式。
9.东西方两大系列六种高级宗教,包括东方系列的佛教与印度教,西方系列的梭罗亚斯德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
10.在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中,法律和道德都是其社会成员行为模式的最基本规约形态。
1、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很独特的思维方式,它以个体经验与智慧直接切入事物本质。直觉思维是非逻辑的思维,十分重视为认知者留下广大自由的主观空间,有极强的主观性,具有立体有机联系的特征。
2、文化: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人类的各种各样机会中的文化状况,在其可能按一般原理加以研究的范围内,是一个适合于研究人类思想和行动的规律的课题。
3、逻辑分析:逻辑有极强的推理认知的作用,作为思维规律可以被人们共同掌握,成为思维外在化的工具,从而使思维这种主观性的活动能够被传达、被理解、被记录、被检验。它把一切的经验和技能都转化成可以交流和传承的知识。本质被现象包裹着,要认清本质必去除表象,这种去伪存真的方法就是分析的方法。分析的方法成为西方哲学认识的心理基础,由此发展出追求精密分析和严谨逻辑的科学文化形态。
4、礼:礼是中国古代社会较早确立的社会规范体系,其中以公元前1000年左右由周公旦主持制定的礼较为完善。这是一整套以外显的仪式与规范程序确定下来的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方式,其背景是以血缘谱系为前提的宗法观念和等级秩序,基础是以宗法管理和道德约束为手段的德主刑辅之治。
5、个体本位: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上,西方文化把肯定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看作人类社会结合的基础。以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商业原则促进了希腊人个体一时的觉醒和成熟,由此孕育出西方人个提本位的文化精神。个体本位文化精神在伦理观上的体现,是所谓的合理利己主义的人际关系原则在西方社会得到较普遍的认同。
6、中庸和平:中国文化从自己的群体价值日标出发,必然把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由此生出“中庸”、“中和”的价值原则和人格标准。所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的核心便是思想行为的适度和守常。归结到对个体人格的要求,则是要为人庄重、谨慎,节制个人的情感、欲望,反对固执一端的偏激片面,以达到处世通达圆融。儒道两家的中道观长期影响铸造了中国人和平文弱的文化性格。中庸和平精神渗透到文学艺术创造中,便形成了中国艺术特有的中和之美。
7、西方科学精神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性精神、客观态度与探求真理的执著。(1)理性精神即所谓“阿波罗精神”是西方精神的核心。它表现为承认客观自然世界的可认知性,在各个领域中对形式逻辑的推论和证明法则的普遍遵从,在科学及学术活动中对概念、范畴的建立和理论抽象的偏好,对真理的虔诚信念,以及在日常行为方式中的工具合理性原则。(2)科学精神还表现在对待事物的客观态度上。西方人为实现驾驭自然的目的,强调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这在科学研究中则表现为注重实验与实证。(3)科学精神中还包含着不断探索科学真理的执著态度,它不盲从传统,不迷信权威,不满足于已取得的经验与结论,总之,它敢于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旧有的一切观念和成就,甚至怀疑自己。
8、中国的“家天下”与古希腊的城邦政治有哪些根本差异? 中国: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1)实行“家天下”的宗主统治。(2)讲究事君如事父的忠孝原则。(3)大一统的专制政体。a有能力的皇帝往往乾纲独揽,兼听万事。b权力中心始终向皇帝侧近的机构和侍臣转移。c中国皇帝不仅是政治权力至高无上的代表,也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和学术秩序。d统治者以严密的行政组织限制黎民百姓的个人自由。
古希腊: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希腊城市国家。(1)在政治上实行以巴西勒斯为首领、贵族会议和人民大会掌握最高权力的军事民主制。(2)与古代希腊城邦制的发展伴随而生的是民主政治体制的建构。全体公民都有被选举权,设立了公职津贴和戏剧津贴等,鼓励公民担任公职和参加文化活动。(3)显示了契约原则。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便是作为公民社会最高形式契约的法律对个人政治权利和平等地位的肯定。
9、“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具有怎样的文化内涵?
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天与人,或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关系问题。(1)作为宇宙观照的自然观,“天”是化生万物的本源,人是 天工造化之物。所谓“天人合一”是人与天道本性生养、赞化、共运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整
一、协调、有机的联系。(2)作为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天”指认识对象、客体,“人”指认识主体。“天人合一”则是指认识主客体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的一体关系。(3)作为社会观照的社会观,“天”是人格化的、有德性的实体,它是一切社会法则和价值的来源。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道法则与社会法则、天道模式与社会模式的一体性。(4)作为对神秘力量探测的宗教观,“天”是人事不能及。无能为力之事的终极原因,是“天命”、“命数”、“命运”。所谓“天人合一”是说天主宰着人事的成败,而人能以至诚求得神助,天人是共运的关系。“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造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培育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广土大众的文化;向往大同社会,四海为家,中央集权,一统天下;崇尚秩序,追求和谐,反对战争,痛恶分裂,也不尚竞争;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要求理论的实际效用,要求言行一致,为人师表;反对空谈玄想,憎恶口是心非,也造成了对纯理论和纯思辨的轻视。它铸成“礼之用,和为贵”的大众行为模式,包含对家人的关怀和责任,对乡土的眷恋与归依,也有老道圆滑的一团和气和息事宁人的柔顺。它也是“文以载道”,情景交融,文质彬彬的艺术追求和人的精神与九天的同流贯通。
10、简述中西宗教文化的主要差异:
(1)两种不同的宗教态度。中国文化体现为对现世生活的热爱,具有人本的价值尺度;西方文化表现出对一个超越的彼岸世界的向往,在价值上是以神为本的。(2)两种不同的宗教信念。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宗教观念和信仰体系由于整个文化彻底的“人本化”转向而一直保持在前轴心时代自然宗教的水平,表现出信仰的多元化、泛神化和服务于社会主导价值等他为的特征;在西方,早在轴心时代就完成了从自然宗教到伦理宗教的过渡,一元神的上帝观念成为西方文化价值的根基和支柱,在西方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3)两种不同的宗教体验。在强调现世人伦的中国文化中,不同宗教信仰体系都十分注重人的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追求知性知天、穷神达化的境界,从而达到现世人生的最大快乐。这种追求乐感的文化与西方的罪感文化形成鲜明对比。(4)在王权与教权的关系方面:在中国古代,王权在社会生活当中处于一种绝对至上的地位,而宗教则受到世俗王权的操纵和支配,一直处于附庸的地位:而在西方,教会与王权分庭抗礼,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教权高于王权。
12、结合中西神话的特征对二者进行比较:
(1)中西神话中的神性与人性。中国古代神话由于世俗化和历史化的影响,保存较零散,未能在后世的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西方神话则以其丰富的形象,成熟的形式和对社会生活无所不在的广泛渗透,成为滋润西方艺术和文学创造的源泉。
(2)中国神话(主要指汉族)的大部分作品属于原生态和过渡态神话,具有以下突出特征:a描述自然现象、表达人类征服大自然愿望的作品异常丰富。b神灵大多是自然神。c神话的单一性。d中国神话关于神袛的记载非常简单,是零星的、片段式的有关事件的概述;希腊神话的主要表现有:a折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作品居多。b神灵大多是自然神兼社会神或比较纯粹的社会神。c神话的内容相对集中,风格较为统一,有完整的谱系。d希腊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一般都有比较完整、有起有落的故事框架。
(3)希腊神话的感性化特征成为希腊人和后来的西方人的向往,中国神话则由于其历史化的变形而成为中国人世代敬仰的道德楷模。
11、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西方的思维模式以分析为主,辅之以少量的综合,而东方的思维模式则以综合为主,佐之以少量的分析。
(2)中西语言一个重词汇,一个重语法。即西方语言是典型的语法型语言,汉语是典型的语义型语言。语法型语言与语义型语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编码方式、结构框架和基本结构单位不同。a语法型语言中现实的特征是通过问接或曲折的方式反映的,语言范畴和概念范畴是不一致的,语法型语言以形态体现跟概念范畴相对应的语言范畴。语义型语言采用直接编码的方式,现实的特征在语言中得到直接的反映,语言范畴和概念范畴保持一致。b语法型语言的结构框架是“主语—谓语”,语义型语言的结构框架是“话题—说明”。c西方语言以“句”为本位,以词为句法结构的基本单位;汉语的情况刚好相反,“字”是汉语最小的句法结构单位。(3)从构成方式来看,西方语言是形合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的语言,西方语言句子的构成主要依据形态规则和形式的方式,而汉语句子的构成主要依据语境等语义因素,是依靠语义的方式。
(4)从语法范畴分析,西方语言是严式语言,汉语是宽式语言。语言严式与宽式的差异源于形态的差异。西方语言是一种形态语言,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5)中西语言——思维模式存在着“整体领悟·类比联想”和“构造分析·逻辑演绎”的对立,这种对立在语言层面也有明显的表现。
(6)语法型的西方语言的句法结构,具有层次线性、结构封闭的特点,而语义型的汉语的句法结构,具有层次立体、结构开放的特点。西方语言与汉语在句法结构上呈现着焦点视与散点视的特色,西方语言的句法结构以焦点视为主要特征,汉语句法结构则以散点视为主要特征。西方语言与汉语在句式类型上的显著差异是:西方语言主从句发达,汉语对偶句发达。西方语言具有虚拟语法范畴,汉语缺少虚拟语法范畴。
(7)在修辞方面,西方语言显得较为精准、周严、直露,汉语则显得较为模糊、简约、含蓄。在语言风格上,西方语言与汉语呈现出精准与模糊、周严与简约、直露与含蓄的差异。在语篇修辞上,英语句子的典型模式是直线型结构,而汉语句子的典型模式是螺旋型结构。
一、填空题:
1.逻辑推理最重要的特点是客观性、形式化和确定性;重视定理、公理、演绎、推理和抽象思维。
2.西方法律的第一要义是天赋人权,第二要义是人人平等。
3.分离主义的政治态度和自由主义的生活信念构成了希腊城邦社会的重要特征。4.中西民族不同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同的生产形式,中国是农耕文明,西方是商业文明。5.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分别被视为两种文化精神的核心。
6.古希腊文化中,人的动物性与理性并列存在,表现为狄奥尼索斯代表的激情的创造精神和阿波罗代表的和谐的理性精神的并存。
7.中国哲学思维偏好运用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西方偏好细剖静析的逻辑分析。
8.英语是直线型思维模式,闪语是平行型思维模式,东方语言是螺旋型思维模式,罗曼语、俄语是曲折型思维模式。
9.东西方两大系列六种高级宗教,包括东方系列的佛教与印度教,西方系列的梭罗亚斯德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
10.在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中,法律和道德都是其社会成员行为模式的最基本规约形态。
1、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很独特的思维方式,它以个体经验与智慧直接切入事物本质。直觉思维是非逻辑的思维,十分重视为认知者留下广大自由的主观空间,有极强的主观性,具有立体有机联系的特征。
2、文化: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人类的各种各样机会中的文化状况,在其可能按一般原理加以研究的范围内,是一个适合于研究人类思想和行动的规律的课题。
3、逻辑分析:逻辑有极强的推理认知的作用,作为思维规律可以被人们共同掌握,成为思维外在化的工具,从而使思维这种主观性的活动能够被传达、被理解、被记录、被检验。它把一切的经验和技能都转化成可以交流和传承的知识。本质被现象包裹着,要认清本质必去除表象,这种去伪存真的方法就是分析的方法。分析的方法成为西方哲学认识的心理基础,由此发展出追求精密分析和严谨逻辑的科学文化形态。
4、礼:礼是中国古代社会较早确立的社会规范体系,其中以公元前1000年左右由周公旦主持制定的礼较为完善。这是一整套以外显的仪式与规范程序确定下来的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方式,其背景是以血缘谱系为前提的宗法观念和等级秩序,基础是以宗法管理和道德约束为手段的德主刑辅之治。
5、个体本位: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上,西方文化把肯定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看作人类社会结合的基础。以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商业原则促进了希腊人个体一时的觉醒和成熟,由此孕育出西方人个提本位的文化精神。个体本位文化精神在伦理观上的体现,是所谓的合理利己主义的人际关系原则在西方社会得到较普遍的认同。
6、中庸和平:中国文化从自己的群体价值日标出发,必然把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由此生出“中庸”、“中和”的价值原则和人格标准。所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的核心便是思想行为的适度和守常。归结到对个体人格的要求,则是要为人庄重、谨慎,节制个人的情感、欲望,反对固执一端的偏激片面,以达到处世通达圆融。儒道两家的中道观长期影响铸造了中国人和平文弱的文化性格。中庸和平精神渗透到文学艺术创造中,便形成了中国艺术特有的中和之美。
7、西方科学精神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性精神、客观态度与探求真理的执著。(1)理性精神即所谓“阿波罗精神”是西方精神的核心。它表现为承认客观自然世界的可认知性,在各个领域中对形式逻辑的推论和证明法则的普遍遵从,在科学及学术活动中对概念、范畴的建立和理论抽象的偏好,对真理的虔诚信念,以及在日常行为方式中的工具合理性原则。(2)科学精神还表现在对待事物的客观态度上。西方人为实现驾驭自然的目的,强调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这在科学研究中则表现为注重实验与实证。(3)科学精神中还包含着不断探索科学真理的执著态度,它不盲从传统,不迷信权威,不满足于已取得的经验与结论,总之,它敢于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旧有的一切观念和成就,甚至怀疑自己。
8、中国的“家天下”与古希腊的城邦政治有哪些根本差异? 中国: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1)实行“家天下”的宗主统治。(2)讲究事君如事父的忠孝原则。(3)大一统的专制政体。a有能力的皇帝往往乾纲独揽,兼听万事。b权力中心始终向皇帝侧近的机构和侍臣转移。c中国皇帝不仅是政治权力至高无上的代表,也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和学术秩序。d统治者以严密的行政组织限制黎民百姓的个人自由。
古希腊: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希腊城市国家。(1)在政治上实行以巴西勒斯为首领、贵族会议和人民大会掌握最高权力的军事民主制。(2)与古代希腊城邦制的发展伴随而生的是民主政治体制的建构。全体公民都有被选举权,设立了公职津贴和戏剧津贴等,鼓励公民担任公职和参加文化活动。(3)显示了契约原则。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便是作为公民社会最高形式契约的法律对个人政治权利和平等地位的肯定。
9、“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具有怎样的文化内涵?
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天与人,或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关系问题。(1)作为宇宙观照的自然观,“天”是化生万物的本源,人是 天工造化之物。所谓“天人合一”是人与天道本性生养、赞化、共运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整
一、协调、有机的联系。(2)作为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天”指认识对象、客体,“人”指认识主体。“天人合一”则是指认识主客体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的一体关系。(3)作为社会观照的社会观,“天”是人格化的、有德性的实体,它是一切社会法则和价值的来源。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道法则与社会法则、天道模式与社会模式的一体性。(4)作为对神秘力量探测的宗教观,“天”是人事不能及。无能为力之事的终极原因,是“天命”、“命数”、“命运”。所谓“天人合一”是说天主宰着人事的成败,而人能以至诚求得神助,天人是共运的关系。“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造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培育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广土大众的文化;向往大同社会,四海为家,中央集权,一统天下;崇尚秩序,追求和谐,反对战争,痛恶分裂,也不尚竞争;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要求理论的实际效用,要求言行一致,为人师表;反对空谈玄想,憎恶口是心非,也造成了对纯理论和纯思辨的轻视。它铸成“礼之用,和为贵”的大众行为模式,包含对家人的关怀和责任,对乡土的眷恋与归依,也有老道圆滑的一团和气和息事宁人的柔顺。它也是“文以载道”,情景交融,文质彬彬的艺术追求和人的精神与九天的同流贯通。
10、简述中西宗教文化的主要差异:
(1)两种不同的宗教态度。中国文化体现为对现世生活的热爱,具有人本的价值尺度;西方文化表现出对一个超越的彼岸世界的向往,在价值上是以神为本的。(2)两种不同的宗教信念。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宗教观念和信仰体系由于整个文化彻底的“人本化”转向而一直保持在前轴心时代自然宗教的水平,表现出信仰的多元化、泛神化和服务于社会主导价值等他为的特征;在西方,早在轴心时代就完成了从自然宗教到伦理宗教的过渡,一元神的上帝观念成为西方文化价值的根基和支柱,在西方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3)两种不同的宗教体验。在强调现世人伦的中国文化中,不同宗教信仰体系都十分注重人的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追求知性知天、穷神达化的境界,从而达到现世人生的最大快乐。这种追求乐感的文化与西方的罪感文化形成鲜明对比。(4)在王权与教权的关系方面:在中国古代,王权在社会生活当中处于一种绝对至上的地位,而宗教则受到世俗王权的操纵和支配,一直处于附庸的地位:而在西方,教会与王权分庭抗礼,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教权高于王权。
12、结合中西神话的特征对二者进行比较:
(1)中西神话中的神性与人性。中国古代神话由于世俗化和历史化的影响,保存较零散,未能在后世的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西方神话则以其丰富的形象,成熟的形式和对社会生活无所不在的广泛渗透,成为滋润西方艺术和文学创造的源泉。
(2)中国神话(主要指汉族)的大部分作品属于原生态和过渡态神话,具有以下突出特征:a描述自然现象、表达人类征服大自然愿望的作品异常丰富。b神灵大多是自然神。c神话的单一性。d中国神话关于神袛的记载非常简单,是零星的、片段式的有关事件的概述;希腊神话的主要表现有:a折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作品居多。b神灵大多是自然神兼社会神或比较纯粹的社会神。c神话的内容相对集中,风格较为统一,有完整的谱系。d希腊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一般都有比较完整、有起有落的故事框架。
(3)希腊神话的感性化特征成为希腊人和后来的西方人的向往,中国神话则由于其历史化的变形而成为中国人世代敬仰的道德楷模。
11、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西方的思维模式以分析为主,辅之以少量的综合,而东方的思维模式则以综合为主,佐之以少量的分析。
(2)中西语言一个重词汇,一个重语法。即西方语言是典型的语法型语言,汉语是典型的语义型语言。语法型语言与语义型语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编码方式、结构框架和基本结构单位不同。a语法型语言中现实的特征是通过问接或曲折的方式反映的,语言范畴和概念范畴是不一致的,语法型语言以形态体现跟概念范畴相对应的语言范畴。语义型语言采用直接编码的方式,现实的特征在语言中得到直接的反映,语言范畴和概念范畴保持一致。b语法型语言的结构框架是“主语—谓语”,语义型语言的结构框架是“话题—说明”。c西方语言以“句”为本位,以词为句法结构的基本单位;汉语的情况刚好相反,“字”是汉语最小的句法结构单位。(3)从构成方式来看,西方语言是形合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的语言,西方语言句子的构成主要依据形态规则和形式的方式,而汉语句子的构成主要依据语境等语义因素,是依靠语义的方式。
(4)从语法范畴分析,西方语言是严式语言,汉语是宽式语言。语言严式与宽式的差异源于形态的差异。西方语言是一种形态语言,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5)中西语言——思维模式存在着“整体领悟·类比联想”和“构造分析·逻辑演绎”的对立,这种对立在语言层面也有明显的表现。
(6)语法型的西方语言的句法结构,具有层次线性、结构封闭的特点,而语义型的汉语的句法结构,具有层次立体、结构开放的特点。西方语言与汉语在句法结构上呈现着焦点视与散点视的特色,西方语言的句法结构以焦点视为主要特征,汉语句法结构则以散点视为主要特征。西方语言与汉语在句式类型上的显著差异是:西方语言主从句发达,汉语对偶句发达。西方语言具有虚拟语法范畴,汉语缺少虚拟语法范畴。
(7)在修辞方面,西方语言显得较为精准、周严、直露,汉语则显得较为模糊、简约、含蓄。在语言风格上,西方语言与汉语呈现出精准与模糊、周严与简约、直露与含蓄的差异。在语篇修辞上,英语句子的典型模式是直线型结构,而汉语句子的典型模式是螺旋型结构。
第四篇:中西文化比较
一.填空
1.孔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俗语曰“百善孝为先”,孝的最基本内容是父为子纲,形成了事君如事父,移忠作孝的君臣、臣民关系。忠孝相沟通,父为子纲衍生出君为臣纲,孝道转化为治道。《孝经》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2.伊壁鸠鲁学派肯定了个人追求快乐享受幸福的要求和权利,认为“获得相对于别人而使自己得到安全的任何手段都是自然的善”。
3.费尔巴哈说“你的第一个责任便是使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你也就能使别人幸福。”
4.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5.两种不同的宗教态度。中国文化体现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具有人本的价值尺度。西方文化则表现对一个超越的彼岸世界的向往,价值上是以神为本。
6.中国艺术体现强烈的写意性、程式化、整体感和运动感,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和谐,西方艺术体现写实性、科学性和真实感。
7.教父哲学代表奥古斯丁最重要的著作为《忏悔录》、《上帝之城》和《论三位一体》。
8.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为《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哲学大全》。
9.经院哲学之父为安瑟尔谟,他认为教父哲学是一种惰性哲学。
10.斯多葛学派的塞内卡提出人应该顺应自然,服从命令。愿意的人被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被命运拖着走。
11.笛卡尔提出“普遍怀疑”和“我思故我在”,“心物二元论”,代表作《谈谈方法》、《第一哲学沉思集》。
12.“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哲学最近本最重要的命题。
13.佛教以苦、集、灭、道四谛作为理论基础。
14.“罪感”成为基督徒最基本的心理体验(原罪说)。
15.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德尔菲神庙)。柏拉图——人的意识由意志、理性、情欲构成(洞穴隐喻)。
二.名词解释
1.中庸:何谓“中庸”,宋代理学家程颐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又进一步解释:“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的核心是思想行为的适度和守常。归结到对个体人格的要求,则是要求为人庄重谨慎、节制个人情感欲望,反对固执一端的偏激片面,以达到出世通达圆融。
2.三位一体:是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同时也是最难理解的奥秘,出自教父哲学奥古斯丁的著作《论三位一体》,具体内容是(1).教父哲学的神秘主义特点集中地表现在基督教的正统教义中,在早期基督教神学所关注的上帝论,基督论和人性论等三大领域中,分别形成了“三位一体”“基督神—人性”“原罪”与“救赎”等基本教义。
(2).三位一体是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同时也是最难以理解的奥秘,德尔图是最早系统地论及到“三位一体”的教父,在《驳普拉克西亚》一书中,他对圣父、圣子、圣灵的关系解释到:“通过实质的合一,全部合为一体;这个整体又一分为三,这个奥秘的划分仍然是严守的秘密。这三者按着顺序是:父、子、圣灵。但是,所谓一分为三,并不是从实质上而是从形式上,不是从能力上而是从现象上。因为他们是同一实体,同一本质,同一能力。因为上帝是一位,只是以父、子、圣灵为名被认为是等级、形式和面貌。”这种表示对于理性来说无疑是玄奥和不可理解的,然而德尔图良看来,这种超理解性恰恰是信仰的基本特点。
3.普遍怀疑:怀疑主义是17世纪西欧思想流行的一种普遍方法。笛卡尔的普遍怀疑不同于西方的怀疑主义,怀疑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要通过普遍怀疑去寻找那些不可怀疑的东西,即怀疑是为了“把沙子和浮图挖掉”,从而“找出磐石和硬土”,但其仅仅把怀疑限
制在思想范围内,在实践上表示要“服从我国的法律和习俗”。从这些表述中可以看出笛卡尔的谨小慎微,他在思想上敢于向包括经院哲学在内的传统权威挑战,在行动上却奉行明哲保身,与世无争的人生哲学。
他把“清楚分明”的理性确立为判定真理的唯一标准,认为任何东西,只要我在那些东西里找到哪怕是一点点可疑的东西,就足以使我把它们全部都抛掉。据此,笛卡尔首先对感觉进行了怀疑,感官本身是骗人的,只要他骗过我们一次,我们就不应该再相信它。但有一样东西却是不可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因为即使对“我在怀疑”进行怀疑,仍然证明了“我在怀疑”。怀疑就是思想,思想必然就会有一个思想者即“我”存在,这样笛卡尔就从他的普遍怀疑中引出了再也不可怀疑的第一原理,即“我思故我在”。
4.我思故我在:这里所说的第一个“我”是指一个思想主体,他认为:我只是一个在思想的东西,即我只是一个心灵,一个理智或一个理性。这个“我”是超越形体的,因为“我”完全可以想象自己没有形体,不能摄取营养和走路,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我”没有思想,思想是“我”的本质属性,我能想多久,就存在多久,我只要一停止思想,自身也就不复存在。笛卡尔把思维的“我”确立为哲学的绝对起点,表现了近代哲学中自我意识的觉醒。“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理,他正是以此作为根基而构建起整个形而上学体系的。但“我思故我在”这条原理本身却不是逻辑推理的结论,二是建立在内在反省的自我经验之上的,它是一种直觉活动的后果。笛卡尔自己也承认“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也是如此,存在也不是通过三段论法从中思维中推出来的,这里只不过通过直觉的活动承认一个简单地给与肯定的事实。”由此可见,唯理论哲学在一开始就是建立在某种理智直观之上的,这种直观往往又被看作是一种内在的“经验”,而与经验派的外在经验有异曲同工的关系,所以笛卡尔又被看作经验论者。
三.叙述题
1.简述“天人合一”和“物我二分”的具体内容。
天人合一: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天与人,或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他构造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它培育四海皆王土的广王大众的文化;它向往大同社会四海为家中央集权一统天下;它崇尚秩序追求和谐不尚竞争;它倡导知行合一实践原则要求言行一致。包含了四个方面(认识论,社会观,自然观,宗教观):A.作为宇宙观照的自然观,“天”是化生万物的本源人是天工造化之物,所谓“天人合一”是人与天道本性生养、赞化、共运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整一协调有机的联系。B.作为认识论基本范畴,“天”是指认识对象、客体,“人”是指认识主体,天人合一是指认识主客体相互依存相互包容得一体关系。C.作为社会观照的社会观,“天”是人格化的有德性的实体,它是一切社会法则和价值的来源,天人合一是指天道法则与社会法则、天道模式与社会模式的一体性。D.作为对神秘力量探测的宗教观,“天”是人事不能及,无能为力之事的终极原因,是天命、命数、命运。所谓“天人合一”是说天主宰着人事,而人能以至诚求神助,天人是共同的关系。
物我二分:西方文化在逐步进入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对自然的认识于驾驭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创立了人与自然分离的哲学认识,即由原始混沌、物我相通的朦胧关系走向物我分离,主客对立的二元世界。A.物我两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一开始就表现出控制与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是整个西方文化突出的特征。B.在认识论上表现为主客体的对立二分,主客体的二元对立成了西方哲学思维的基本前提,构成了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等哲学范畴。C.二元对立的思想,还体现在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上。西方文化认为个人是自由独立的、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而群体则注重共同目标,强调个人与社会群体在利益立
场上的根本差别和对立,也强调人与社会群体的依赖关系。西方文化不仅关注社会群体存在本身和社会运行过程中的社会和个人的对立也承认每个个体之间存在利益的冲突,因此努力保护社会中每个人独立权利。D.最后二元对立还表现为人自身的分裂,人的存在也有理性与物性,心与物或灵与肉的二元对立。西方文化正是认定事物内部外部的矛盾冲突促成了事物的发展,人也在这个对立分裂的世界中饱尝文化的重压和孤独之苦,必须面对一切挑战孤军奋斗。
2.简答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西方文化精神主要特点
中国文化的的核心价值:就是人文传统,即指中国全部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都是围绕着人的社会存在而建立起来的,他不刻意于宗教与神灵的寄托,也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而是专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与道德人格的完成。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那时开始将关注的中心由神转向人类社会,致力于讨论人格塑造、人的社会活动、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人文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迥异于西方科学文化的独特伦理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1中国文化较之世界其他文化更早的摆脱了神的权威的控制2以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理性这无疑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最根本的体现3只是努力发展各种与人伦社会有关的思想学说,而不关心对客观自然的认识不热心逻辑认识体系和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4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国文化人文传统的又一表征。
西方文化的精神主要特点:1西方文化以科学精神为中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性精神,客观态度和探求真理的执着。2西方文化强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位,要求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即强调个人本位,追求个人主义的自由和权利,形成了个人本位的文化精神。3西方文化是以个体的商业活动为基础,崇尚力争,西方人鼓励竞争,追求功利,崇尚力量和进取的价值目标,形成了崇力好斗善争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表现为功利主义的道德原则和强烈的竞争意识。4.西方文化较为开放,形成了热烈好动,重汲取,求变化,广拓展的文化精神,西方文化重视开拓与求新,善于从不同异质文化中汲取经省养料,积极向外开拓,求变务新。
4..简述中和婉约和激扬奔放
1.宁静淡泊的闲情逸致。中国艺术在儒家“温良恭谦让”中庸哲学思维熏陶下,注重感情的表现委婉而节制,向往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温婉柔情和温柔敦厚的含蓄有致。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之美”,所谓中和,就是适中和谐,他强调对立面的朴素和和谐统一。强调人与自然、主体与客观、感性与理性、情感和理智的朴素和谐,强调按照一定的文化法则把多样或者相反的因素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2.灵动冲突的生命体验。西方艺术崇尚刚性之美,倡导英雄主义与悲剧精神,在艺术作品中充溢着率性的铺张、浪漫的激情和深沉博大的气势。西方人“天人相分”的宇宙意识,确定了人与自然只能是一种并列关系。只是人与自然界其他存在物不同,他们具有感知能力和理性精神,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常常显示出一种能动的支配权,对可感世界认识越多,理解越深,就越接近宇宙的本原,越靠近真理。这样,人就成为了把握世界的主体。这种“天人相分”的宇宙意识以及认知方式,使西方人的思维趋于外在的客观世界。在西方人看来,认识活动是一种人对客观自然的冷静、理智的思维活动,身处自然之外的无可消除的认知距离和心理距离,使人与自然宇宙不可能达到一种完全有机的融合。从人类思维发展史看来,认识思维总是从这种片面性向一种片面性发展的,人们所具有的寻求圆满的欲望和认识的每个具体阶段不可能完满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永远是人的认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而对自然界的认识更新反过来又为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基础。在艺术领域里,西方人将人与自然,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彻底分裂,以便对审美客体进行深入剖析,再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知识,严格的条理化、系统化。
5.解释青原惟信
(1)首先具体解释这三个层次:
青原惟信禅师未参禅前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常识境界,也就是对外界的直觉性认识。随后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解到“山”和“水”只是表象,甚至是幻相,一切都起于心对它们的差别认知,这是参禅境界。最后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则是超越“是”与“不是”,统合外物与内心,反璞归真,这是开悟境界。
人生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2)体现的思维方式:
1.中国哲学思维偏好运用直觉体验的方式去获取和传达涵盖力极强极灵活为认识主体留有极大领悟空间的认识成果
2.直觉思维因为强烈的主观色彩而带有模糊性让人难以把握,但直觉思维的一些特征却是显而易见的3.直觉思维是非逻辑的思维。它包含了很多的可能性,所谓的中国式的智慧,是指这种思维拒绝任何规则的限制,包括逻辑和语言规则,因而灵活,有创造力。同时,这种思维方式拒绝一个肯定的答案,它使认知处于永远开放的状态中,这也符合中国哲学对本体模糊本质的认识。
4.我们说的中国哲学思维带来非逻辑的特征并不是说中国人的思维没有逻辑,而是说中国哲学偏好,追求非逻辑、非形式带来的灵活简洁,它压缩或抛弃了逻辑程序,开门见山的切入本质。
5.我们看不到思维前后的逻辑过程,但能感受到极强的思维力。在中国文学中追求语言言简意赅。但这种思维也给思维的理解,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传授带来一定的障碍。因为他不长于将个别的经验及思维成果总结为条理清洗的知识体系,因而难以得到准确的传播和形成那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认识。
(3)意义:
6.中国传统社会体制的特征是什么?
第一个特征便是历史上有能力的皇帝往往乾纲独揽,兼听万事。第二,作为皇帝意志执行者的官僚集团没有固定的体制,而是不断被皇帝随心所欲地加以改变,其总特点是权力中心始终向皇帝侧近的季候和侍臣转移。第三,中国皇帝不仅是政治权力至高无上的代表,也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和学术秩序。第四,统治者以严密的行政组织限制黎民百姓的个人自由。
第五篇:中西文化心得体会
姓名:柳惠珊 班级:09英教六班 学号:090205617 《中西文化概论》课程心得体会
光阴似箭,一个学期的时光飞逝而过,在这个学期我们开设了《中西文化概论》课程,从中我受益匪浅,特别是我们的任课老师—程老师,她对我影响极其大。程老师在课堂上常常告诉我们要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质华,每天都要坚持阅读书籍,在书房呆上半小时,日积月累,肯定会收获不少。您还说当我们学习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能够从一些专业的角度去进行总结,而不是只单单停留在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所以,在这门《中西文化概论》课程结束后,我也要回过头去,望望自己走过的路,都留下怎样的脚印。我的《中西文化概论》课程学习心得总体将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学习心得收获,第二部分是我的学习感受体会,第三部分则是我对自己的反思以及将来的希望。
首先,老师以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以及生动新颖的教学方式给每一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一定程度地提高了我们的现场讲解能力。因为老师会给我们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师范生在她上课的前半小时讲解有关中西文化的内容。这样不仅让我们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更加深刻,而且潜移默化地锻炼我们的讲解能力。即使每个小组讲的的内容不同,老师都会有话题讲。可见,老师的学识渊博,渐渐地她成了我学习的偶像和榜样。
接着,我认为《中西文化概论》这本书以及这门课程所要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它更让我们看到中西方文化中所各 自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中方文化的根源是儒释道。一儒家以仁为核心。积极的一面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另一面是追求集体的和谐,对个人的人性进行了约束。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西方文化的根源是希腊理性,犹太基督教以及文艺复兴。西方的文化强调了物质思维,强调了理性思维,强调了个人的权利和人性的解放。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各国的交流不断加强,做为一个具有全球化视角的人必须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理解,融汇。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解,理解中西方文化有利于扫除交流的障碍,有利于顺畅的交流。有利于善良的人更好的,更短时间的了解理解对方。文化差异的体系是中西方文化梗概,宗教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礼仪文化,民俗文化。中方文化强调集体意识,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一种深层次的平衡,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自我意识,求个性,求理性,强调绝对的个人自由。中方的建筑文化注重整体美,讲究曲柔,追求写意,追求空间的封闭性,注重和谐之美,追求天然之趣。西方建筑文化注重个性美,讲究刚直,追求写实,追求倾向于开放性,注重对抗之美,追求人工之美。中方讲究美性,味感。西方注重理性,讲究营养。中方礼仪以礼服人,以谦为尚,以和为贵,亲情至上。西方随意地打礼貌的招呼,忌问隐私,礼貌又加,讲求效率,女士优先,重视小费。中方欢乐文化的心理期盼是分享喜悦,西方是 发泄个人情绪、张扬个性。中方民俗文化源于与丰收相关的节庆,祈求;西方民俗节日来源于基督。中方民俗以饮食为主,有较浓的家族色彩;西方民俗以娱乐为主,比较开放,具有博爱性。
我们要不断去细细品味中西的差异,理解双方文化中的精华,互相补充,融合。培养国际化思维,理解文化,体味彼此文化中的酣甜。消除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到达交流的畅通,和谐,充满理性和感性的光辉。
老师有时在课堂上还会讲她念书时的故事,伤感却又很怀念地回忆,也勾起我们对过往的回忆,对未来的思索。不管怎么说,程老师讲述的故事令我惭愧,也让我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确实,无论技术还是精神上的财富,最多的蕴藏在书本中。对于人生,读书教我们有了灵气、优雅,思考则是成长的一部分,教我们成熟。思考每个人存在的意义,寻找生活下去的动力,继而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一学期的课程结束了,我应该是没有机会再拿起这本书听程老师为我款款道来了,可是我知道,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学习永远不会停止,而这本书也会在将来时常陪伴在我的左右。谢谢《中西文化概论》一学期的帮助,你教会了我知识,更教会我如何在将来自己去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