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三卷(模版)

时间:2019-05-13 21:3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三卷(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三卷(模版)》。

第一篇: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三卷(模版)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十三卷

圆瑛大师著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丑二 偈颂 分二 寅初 标颂 二 正颂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尔时,如来详释长行已竟之时,世尊更欲重宣,此结解惟在六根之义,中有三意存焉:一长行义未尽故;二别为乐略机故;三乃为后来众故。而说偈颂,令其得益也。

寅二 正颂 分二 卯初 祇夜颂前 二 伽陀开后 今初

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

此超颂识性虚妄,犹如空华。《唯识》五位百法,前九十四种,是有为法,后六种是无为法。此无为法,是对有为法而立,故今颂首标真性二字,是一切法所依之体,有为、无为,皆依真性。此二字不可连有为解释,有说有为真性空,其义未当。细察如来说法,本经每大段,皆从所依之真说起,此颂亦复如是。真性者:真如自性也,其体绝待,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不属有为,不属无为。能为有为、无为所依,如前喻太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有为空下,经意别指第六意识,有为、无为,即六识有漏、无漏,不独有为空,即无为亦复不实,此与《掌珍论》偈意全同。彼云:‘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因喻颠倒,此经不倒。下半偈:‘无为、无有实,不起如空华。’彼偈不倒,此经宗因颠倒,此有二量,按立量格式,先标举有法,次立宗,再以因解释宗义,后设喻以显宗、因,谓之宗、因、喻,三支比量,无论何法,皆可以比量智释明,如三支犯过,则成非量,三支无过,为真比量。

立量云:有为是有法,空为宗,因云:缘生故,同喻如幻,异喻如虚空。有为之法,有生有灭,不但灭后空,实在当体即空,故空为宗。因即解释空之所以,云因缘所生之法故,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既曰虚妄,则空无自体,所以同喻如幻,异喻如虚空。《正脉》云:‘幻法从缘生,幻法空无性;有为从缘生,有为空无性。’

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立量云:无为是有法,不实宗,因云:无起灭故,同喻如空华,异喻如真如。无为之法,亦复不实为宗,因对有为法有起生也灭,立无为法无起灭故,若无有有为法,何得有无为法耶?所以同喻如空华,良以空华无有起,空华本不实,无为无起灭,无为亦不实。《正脉》云:末当结云,识之有为,与识之无为,二皆非实。我故曰识性虚妄,犹如空华也。问:‘佛破识,何以知其并无为亦破?’答:‘经初佛破识心,破至深处,则曰: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皆由执此妄想,误为真实。’谁谓但破有为,不破无为乎?

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

此追颂根、尘同源。上半偈答难,难云:权教小乘,率以有为为妄,无为为真。今何以并无为,亦斥其不实耶?答云:言有为是妄,以显无为是真,分明对妄立真,真外有妄可对,真固非真,故曰合妄与真,同为二妄矣!《中论》云:‘若法因待成,是法还成待。’足证此义。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此半偈况显,上一非字,双贯真与非真,非真即一妄字,真指无为,妄指有为,真性绝待,双非真、妄,故曰犹非真与非真,云何是能见与所见耶?能见即根,举眼根以摄余五;所见即尘,举色尘以摄余五;又见即见分,所见即相分,见、相同依自证,况显根、尘见相,岂有异源乎?

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

此结定。根、尘中间,无有各自独立,真实之性,是不能独立之故,势必互相依倚,有若交芦,虽有二相,实无二体。

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

此追颂缚、脱无二,结解惟在六根。六根结缚,则为凡;六根解脱,而成圣。同所因,因即依也。若结若解,同依六根更无他物。无二路者,六根结则为凡,趣生死路;六结解则成圣,趣涅槃路;生死、涅槃惟在六根,结解更无别路,故圣凡亦惟在六根,向背无二路也。

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

此重释根、尘同源。谓汝且观察交芦中性,为有耶?为空耶?若言其空,芦相宛然;若言其有,中无实体,故曰空有二俱非;即非空非有也。根、尘,见、相二分之性,亦复如是。若言其空,能所对待宛然;若言其有,实无自性可得。故曰空有二俱非。又当知根结,则非真空之涅槃;根解,则非有为之生死,若空若有,二者俱非矣!。

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

此重释缚脱无二。迷晦即无明,迷即迷之为有,晦即晦之为空,此句乃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若立空有二种知见,即为迷晦,为结缚,为凡夫,为生死。发明便解脱,发明非有非空之理,此句乃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若不立空有二种知见,即是发明,是解脱,是圣人,是涅槃。因是之故,所以诸佛同言,生死结根,涅槃安乐,惟汝六根,更无他物。初祗夜颂前竟。

卯二 伽陀开后 分二 辰初 正以开后 二 别彰胜义 今初

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

前祇夜,是重颂前文,长行之义;此伽陀,是孤起颂,突然而起,以开后文之义。上二句,开后绾巾以示伦次科,下二句,开后冥授以选本根科,前来已示结元,说结解同所因,结之与解,同因六根,今欲解结,必因次第而解,以是结本次第结成,从真起妄,妄有六结。六结即是五阴,从微至著,识阴先起,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成阿赖识;次成行阴即第七识,次成想阴即第六识,次成受阴即前五识,次成色阴即内之根身外之世界。前四阴,每阴为一结,色阴有二结,喻如穿衣,从内向外,若欲解结,必须从粗向细,次第而解,六结解尽,五阴破除,五浊澄清矣!喻脱衣,从外向内,脱了第一件,方见第二件,故云因次第。六解一亦亡者:对结相之六,而说结元之一,六结既解,则六结之相不有,一巾之名,亦不复立,此正开后文,六解一亡之义。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者:解结当于六根之中,选择圆通本根,如前所云:得循圆根,与不圆根,日劫相倍。故须选择,但依一根下手,做入流工夫,不许出流,出流是背觉合尘,此根即结缚之本;入流是回光照性,此根即解脱之元;如观世音菩萨,修耳根圆通,初于闻中,入流亡所,乃至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证入圆通,自可速成正觉。

辰二 别彰胜义内具名体宗用教五重胜义

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此彰显体胜。前示从根解结,根性即是识性,识性亲依如来藏,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成阿赖耶识,此云含藏识,含藏根身器界种子;亦名阿陀那识,此云执持,以能执持一切染净种子,以及根身器界,令不散失。此识即如来藏,受无明熏,转如来藏,而成识藏,即第一卷,佛判二根本中之真本,为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其体渊深莫测,微细难知,二乘不能究其源,等觉未能窥其际,故曰微细。习气成暴流者:《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微细,一切种子成暴流。’习气即无明种子,展转熏变,妄上加妄,渐起诸结,而成生死暴流,以习气种子熏变,能引生诸趣,生死流转,故如暴流。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者:因此识是真妄和合,其体全真,不过参杂无明习气之妄,如经初十番显见,极显其真,二见重剖,乃破其妄。若说是真,恐其迷妄为真,而起增上慢心,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若说是妄,恐其迷真为妄,反致向外驰求,骑牛枉自去寻牛,终日行之不自觉。故我于权小教中,不轻为人开示演说者此也。《深密经》云:‘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二经偈语,虽有五字七字之别,其义全同。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此彰显宗胜。宗具因果,即下手起修,由因至果,最简要,最巧妙,根性法门,但从一门深入,其修巧,其效速也。自心取自心者:良由一切众生,不悟见、相二分,惟一自心,妄以能见之见分,妄取所见之相分,名曰自心取自心。取字,即结缚之源,遂于本来无幻法中,妄成一切幻法;幻者虚幻不实,如现前身心世界,人相法相,纷然杂陈,凡所有相,皆是虚幻,无有真实,苟能达此,则返妄归真,亦复无难,但要不取便是。不取二字,即是下手工夫,亦即解脱之本,不起能取之心,不取外尘之境,旋转六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非幻之法,尚且不生,一切幻法,云何而得安立耶?此中取字,即结缚之元,不取即解脱之本。

不取二字,即是最简要,最巧妙之下手工夫。亦即前文,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不随二字,圆顿修法;又即知见无见,无字工夫;又即欲逆生死欲流、逆流之功;又即下文观世音入流照性方法。此不取工夫,即从根解结工夫。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非幻之境,尚且不生,而人相法相之幻法,岂能立乎?是则以不取为宗,以了幻为趣,简要巧妙,无复以加矣!

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

此彰显名胜。是字指根性法门,名为妙法门。妙者不可思议之谓也。此圆顿法,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以此根性,为因地心,根性即本觉佛性,本来是佛,此即因该果海;无奈佛性,埋没在五阴妄法之中,今则旋根脱尘,返妄归真,证得妙觉极果,亦不过成此本来之佛,此即果彻因源。因果该彻,不可思议,喻如莲华,方华即果,因果不相舍离,又莲华出污泥而不染,根性随缘不变如之,此喻根性法身德。

金刚者,金中之刚也,最坚利,能坏一切,一切不能坏他。喻此根性,无动无坏,灵光独露,以如如智,照如如理,根境结惑,触之则销;无始无明,击之则破;断尽诸惑,圆成果地修证,此喻根性般若德。王者自在之义,处染不染,不落于有为;在净非净,不泥于无为;染净一如,空有不滞,此喻根性解脱德。宝觉,即真心之异名,前云宝觉圆明,真净妙心,此心即圆湛不生灭之根性,犹如摩尼宝珠,圆满湛然,寂照具足,乃自性天然之本定。

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

此彰显用胜。即修证之力用。三摩提此云等持,定慧平等任持,入流照性,全凭慧力,澄浊还清,乃由定力,又知真心本具,幻惑本空,此亦慧力;于本无修证,而起无修之幻修,无证之幻证,此亦定力;由此定慧等持,次第解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正所谓诸幻灭尽,觉心不动,证入圆通,得住首楞严三昧。弹指超无学者:即明修巧而效速也。亦即前文所云:得循圆根,与不圆根,日劫相倍。故能于弹指顷,超过无学之位,但解三结,已齐无学,何况寂灭现前,乃至得成无上知觉乎?

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此彰显教胜。此字指根性法门,阿毗达磨:此云无比法,谓此从根解结之教法,是最胜顶法,非其他教法所可比。十方薄伽梵:即十方诸佛,薄伽梵,有云婆伽梵,是佛之别称,具足六义:谓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乃五不翻中,多含不翻。一路者,三世诸佛,共由之妙修行路,涅槃独取,万德毕备,二死永亡,无余大般涅槃。此门字,但指修门。前第四卷,大开圆解,是悟门;此所示圆修,是修门;第八卷得成圆证,是证门;文殊拣选圆通偈云: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即指此一路之修门,彼则明指耳门,此则密示耳门,即一门深入之门也。二偈颂竟。

丑三 叙性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祇夜伽陀,杂糅精莹,妙理清彻,心目开明,叹未曾有!

此亦经家叙悟。于是阿难及诸大众,闻佛指十方诸佛,同言结解唯根,更无他物。如来指本师释迦,重为详释。皆是无上大慈心中,流出了义教诲。祗夜此云重颂,又云应颂,应长行而颂也。伽陀此云孤起颂,又云讽颂,讽美而颂也。入流成正觉,及彰显五胜之义,皆讽美意。杂糅精莹,妙理清彻:上句指能诠之偈,下句谓所诠之理。杂者和杂,糅者糅合,即应讽和合,前后照应,文回织锦,义走盘珠,精谓文华精彩,莹谓句法莹明。妙理者,圆湛不生灭之理性也。空有双非,真妄不立,缚脱无二,因果该彻,故谓之妙。其理清净,纤尘不染,如莲华;其用明彻,五阴顿破,如金刚。谛聆之下,心目开明,即心眼洞开,彻见根性,即如来藏性,依此根性修证,即是了义,已不复疑。以后但请示伦次,选择一门,以便起修,更无疑贰也。二验证以释二疑竟。

壬三 绾巾以示伦次 分二 癸初 叙前请后 二 如来巧示 今初

阿难合掌,顶礼白佛:我今闻佛,无遮大悲,性净妙常,真实法句。

此叙阿难谢前。合掌顶礼,仰白于佛:我今闻佛,以平等无遮大悲心;无遮有二:

一、人无遮,不弃下机,同施上法;

二、法无遮,不吝秘密,和盘托出。性净妙常者:性即根性,根性为众生本觉真性,此性不属于有为,不属于无为,离相清净,曰净;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其用微妙,曰妙;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法身常住,曰常。此约所诠言之,真实法句,乃指能诠,长行偈颂,皆是如来真语实语,所说妙法章句,此句与第四卷阿难谬疑根性断灭,反怪如来违越诚言,终成戏论,后经击钟引梦,以验其常,复经诸佛如来,宣释其义,始悉如来,一向皆真实语也。

心犹未达,六解一亡,舒结伦次。惟垂大慈,再愍斯会,及与将来,施以法音,洗涤沉垢。

此承上,虽闻如来真实法句,心中犹未能通达,如何是六解一亡之义?如何是舒解也结伦次之义?伦者伦类,次者次第。以此二义,犹未彻底明了,惟愿如来,垂大慈悲,再愍现前斯会,及与将来众生,施以甘露法音,洗涤根中积生虚习,以及无明,深沉细垢。

癸二 如来巧示 分二 子初 巧立喻本 二 分答二问 子初分二 丑初 元依一巾二 绾成六结 今初

即时如来,于师子座,整涅槃僧,敛僧伽梨,揽七宝几,引手于几,取劫波罗天,所奉华巾。

阿难求示六解一亡,舒结伦次二义。佛先答后义,举事辩答,言相并彰,善巧说法,令人易了。即时即阿难求示之时,如来在师子座,整理涅槃僧,此云里衣。敛者收也,僧伽梨,此云大衣。揽七宝几:此几有七宝所嵌,引手于几,取劫婆天此云时分天,即夜摩天;所奉华巾,乃宝叠华,织成之巾。

丑二 绾成六结

于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此名为结。于是如来,绾叠华巾,又成一结,重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又白佛言:此亦名结。如是伦次,绾叠华巾,总成六结。一一结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结,持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亦复如是,次第詶佛,此名为结。

叠华,西域贵重之物,织以成巾,价值无量。又为天人所奉,更足宝贵,佛以叠华,喻如来藏性,巾喻藏性随缘,成阿赖耶识,从真起妄,辗转相依,妄成六结,喻一巾绾成六结。一一结成,皆问阿难,要自审自答,自明结之伦次,虽同是结,不无次第,即伦类次序也。如前太虚空,由器形异,名之异空,此六结既是次第绾成,自是竖论六结,不是横喻六根。

佛告阿难:我初绾巾,汝名为结。此叠华巾,先实一条,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复名为结?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宝叠华,缉识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惟:如来一绾,得一结名;若百绾成,终名百结;何况此巾,祗有六结,终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来,只许初时,第二、第三,不名为结?

上段历问,以显次第;此段故问,以示结同。佛告阿难下,应将此叠华巾,先实一条,此二句提前,我初绾时,汝名为结,二句放后,再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复名为结,文意相贯,谅系抄写之误。此段之文,似淡无味;《正脉》云:细详实有关要,按后圆通,所解六重结相,一动、二静、三闻、四觉、五空、六灭,由前而后,则疏亲有异;由后而前,则细粗不同。若不与之显示结同,初心者,或忽于疏,而始无入门,中途者,或住于细,而终无究竟,启示一六结同,正欲始终解尽矣?诚哉须信佛语深也!然不直说,而乃故意反问,以激阿难自说者,将使因喻以详法矣。

子二 分答二问 分二 丑初 答六解一亡 二 答舒结伦次 丑初分二 寅初 喻从至同遂成至异 二 喻除至异还成至同 今初

佛告阿难:此宝华巾,汝知此巾,元只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汝审观察:巾体是同,因结有异?

此宝华巾,未结之先,一之名尚不可得,岂得有六?是谓至同;既结之后,六之相已定,不复见一,是谓至异。佛令谛审观察,既知由同成异,自可除异还同。

于意云何?初绾结成,名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结生,吾今欲将第六结名,成第一不?

前五句示有次第,后三句故意难问,令辨可否。谓吾今欲将第六名,首尾相换,成第一得否?佛意以性中相知,故诘其能互换否?

不也世尊!六结若存,斯第六名,终非第一。纵我历生,尽其明辩,如何令是,六结乱名?

六结未解,次第分明,故第六终非第一。佛欲将六作一,问我定其可否?纵使我历生多闻,尽其聪明慧辩,如何能令有次第者,而成无次第,一六乱名也?阿难以用中相背,故答不能互换也。

佛言:如是!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

此佛印证。六结次序不同,循者顺也,顺顾结之本因,元因一巾所成,欲令次序杂乱,终不得成,而一相岂能复见哉?

则汝六根,亦复如是。毕竟同中,生毕竟异。

此法合。则汝六根,亦复如巾结者是也。根性本体,未结之先,一相尚不可得,何处有六?此毕竟同也。及其从真起妄,既结之后,六相分明,不可少乱,此毕竟异也。

寅二 喻除至异还成至同

佛告阿难:汝必嫌此,六结不成,愿乐一成,复云何得?阿难言:此结无存,是非锋起,于中自生,此结非彼,彼结非此。如来今日,若总解除,结若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此复审明六解一亡,欲令当机自悟解结之法。故告之曰:我绾巾已成六结,汝必嫌此六结各异,不欲其成,愿乐一巾元同,依旧成一,复云何得?此句明明必须解结,故意设问,令其自悟。阿难言:此六结设若存在,彼此各有定位,一六亦有定名,若以六作一,则是非锋起,如刀兵相斗也。于中自然生起,此结非彼结,彼结非此结,彼此二字,即一六也。如来今日,若将六结,从六至一,总为解除,结全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者:尚不名一巾,何以故?一巾原对六结立名,六结既解,一亦不立。一既不立,六云何成?此即六解一亡义也。

佛言:六解一亡,亦复如是。

此法合。佛言我先说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亦复如此巾结无异。根中六结,若总解除,真体自显,一亡二字,非真体亦亡,真体本来,非一非六,所亡者,乃对六说一之一,此一六俱妄,乃属对待法故可亡,真体绝待,故不可亡也。

丑二 答舒结伦次 分二 寅初 示结之伦次 二 示舒之伦次 寅初分三 卯初 顺次成结 二 更以喻明 三 逆次合喻 今初

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

此先示从真起妄,妄成六结,从细向粗。由汝自从无始,心性狂乱:心即清净本心,性即妙真如性;狂指无明,一念妄动,犹演若达多,狂怖妄出;乱指三细,扰乱于真净心中,此第一结成。知见妄发者:即黏妄所发之知见,属智相,见境界相,不了心现,妄执心外实有,能所二俱成妄,妄上加妄,念念相续不断,故曰发妄不息,属相续相。此二属法执,第二、第三两结成。劳见发尘者:劳虑转深,执取相、计名字相,此二属我执,妄见我及我所,发现尘劳,有世间相,此即身、心、世界,属后三结成。六结伦次如此,历历可辨,次第相生也。

卯二 更以喻明

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

劳目睛。譬如有人,以目直视虚空,瞪之既久,眼目发劳,为劳见,则有狂华为劳相,于澄湛空中,精明见中,无因乱起,能见所见,二俱成妄。能见指心法,所见指色法,劳目睛喻从真起妄,净眼喻妙心,发劳喻无明,狂华喻十界,生死、涅槃、染、净境界,以涅槃生死等空华。湛精明喻真理真智,一念未动以前,唯真智照真理,本来无一物。一念既动,如六入文云:兼目与劳,同是菩提心中,瞪发劳相。六结斯起,五阴具足。

卯三 逆次合喻

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前则顺次成结,从细至粗,法喻皆然;此则逆次合喻,由粗至细。前欲令明生起次第,此欲令识还元次第。一切世间,山河大地:即尘中六、五两结。生死,有身根方有生死,此当第四根结。以上均属界内,人执范围。涅槃属界外,法执范围,此当第三、第二两结。皆即狂劳:狂劳指无明业相,属第一结。此世出世间,皆是从真起妄,一念颠倒所起之华相。六结生起,乃从一至六,此约解除,乃从六至一,故科为逆次合喻。此虽逆于生起之伦次,而实顺于解结之伦次。

寅二 示舒之伦次 分二 卯初 先授舒之方法 二 后示舒之伦 次卯初分四 辰初 阿难求解劳结 二 如来就喻巧示 三 示说不谬取信 四 选根解结必证 今初

阿难言:此劳同结,云何解除?

此劳,即指狂劳,颠倒所起之华相,由一至六,同名为结、自当解除。同结二字,寓有伦类序次义,但未知云何是解除方法。

辰二 如来就喻巧示

如来以手,将所结巾,偏牵其左,问阿难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复以手,偏牵右边,又问阿难:如是解不?不也,世尊。

此引悟二边不解,如来将所结巾,左右各牵,俱问阿难,如是解不?阿难俱答佛言:不也,世尊。左右喻空有二边,凡夫著有,长沦生死,固不能解除诸结;二乘滞空,永晦涅槃,又安能得证圆通?

佛告阿难:吾今以手,左右各牵,竟不能解,汝设方便,云何解成?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心,解即分散。

此引悟中道方解。左右各牵,竟不能解,汝且设想方便,云何可令解除成功?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之中心,一解即便分散。结心喻中道,须依中道了义之修法,六结可除也。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若欲解除,当于结心。

此印证必用中道。《正脉》云:结心虽譬中道,然非兼彼空有,合成中道,亦非离彼空有,别立中道,乃是悟此根性,体自在而无系,本不属有,不迷为有而已,更不劳于观空破有也;达此根性,用遍现而互融,本不属空,不晦为空而已,更不劳于观有破空也。如后耳根圆通,既不执有,亦不观空,惟一反闻,亡尘顿入,由是三空渐证,妙体现而有自破也;俱空不生,大用起,而空自离也。是则反闻自性,即是结心,双超空有之中道也。前人不达,强以别安三观,其说支离,真蛇足也。又二边不解,合前知见立空有二知,即无明本;中道方解,合前知见无空有二见,斯即涅槃;以此双非空有之中道,故即无见之谓也。问:‘双非而不双即,恐非极中?’答:‘佛既但言空、有俱非,故当惟奉佛语,且体既非有,何尝不即空?用既非空,何尝不即有乎?’

辰三 示说不谬取信

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非取世间和合粗相;如来发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

以上我说,选拔圆根,一门深入,从根解结,直至成佛之法,此亦从因缘而生。惟是此种因缘,是微细因缘,但不循外境,返照内心,即以圆湛不生灭性为因,次第解结修证为缘,复本心源,究竟清净,非取世间,四大和合,发明诸变化相之粗因缘也。如来发明下,显佛语可信。世出世法,法字双用,世间六凡染法,出世间四圣净法,皆不出因缘。世间法以业识中,本具有漏种子为因,宿世所造善、恶、不动,业行为缘;出世法,以自性本具,无漏种子为因,今生所修谛、缘、度等为缘。如来一一知其本有之因,各随所遇之缘。出生染、净十界诸法,此即随心应量,循业发现也。

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头数;现前种种,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由。

此文承上,不惟能知十界总相,如是乃至,情与无情,微细别相,即恒沙界外,甚远之处,天上所下,一滴一滴之雨,亦知若干头数即多少滴数;现前种种植物,松何以直?棘何以曲?举二该余,以及动物,鹄何以生来是白?鸟何以生来是玄黑也?一一皆了元由,即知其各命由绪。

辰四 选根解结必证

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是佛智圆照法界,无法不知之故,则所说解结之法,决不差谬;所许取证之事,决不赚误;随汝心中详察,选择六根,最圆之根,依之解结,以初心下手,心无二用,力当专一,故前敕选一根,但能于此一根中,六结若能尽除,则粗之尘相,自然先灭,即细之诸妄,亦自销亡。妄净真纯,惟一绝待真心,到此则彻法底源,一真一切真,无妄可对;不真即是妄,故曰不真何待?初先授舒之方法竟。

卯二 后示舒之伦次 分二 辰初 故问引悟 二 乘悟合明 今初

阿难!我今问汝:此劫波罗巾,六结现前,同时解萦,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结本以次第绾生,今日当须次第而解,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则结解时,云何同除?

此如来故问阿难,引悟次第,以免后人迷误。佛问阿难:此巾六结现前存在,同时解萦,萦即结也,能得同时解除不?阿难言:不也,世尊。六结虽然同是一巾之体,结时乃有先后次第,不是同时,则此结欲解之时,亦须次第而解,云何可以同时而除?佛意原要阿难,悟明次第,所以故问,今者所答不谬。

辰二 乘悟合明 佛言:六根解除,亦复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

此正显示根结俱解,当下即是自性真定,此定即大佛顶首楞严王,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者。今见阿难于喻,已知次第不可踰越,佛即印证之曰:喻既如是,次第解结可以还巾,六根解结之法,亦复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者:此按逆流解结次第,于此根中,先解三结,尘亡根尽,根结已解,一根解除,其余五根,三结皆除,所谓一解一切解。解二结离尘,破我执分别,得与初果齐;解三结尽根,破我执俱生,与四果齐,得证我空之理,人空即我空也。三空之中,此空居前,故曰先得人空。即解前劳见发尘,根尘三结,而出分段生死。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者:此中含二结,以前虽得人空,尚未得法空,空性未臻圆明,法执未得解脱,若能先舍智爱,破法执分别,解一结;再舍理爱,破法执俱生,又解一结,则空性而得圆明,便成法解脱,反观涅槃,亦复如幻。此解前知见妄发,发妄不息,不住出世涅槃。解脱法己,俱空不生者:上句即已破法执,不为法缚,此法即所修证人、法二空,涅槃之法。若住此法,名为顶堕细障,无量不思议妙境,不得现前,今既不住,名法解脱。解脱法已,依旧回光照性,俱空之境,亦复不生,解除最初生起之第一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此即解前心性狂乱,而尽狂劳,颠倒华相。

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此出所证之名。以上所说,从根解结修证,六结解尽,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即偈云:‘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者,是也。得无生忍,登圆教初住,即得此忍,于三界内外,不见有少法生灭之相,迷者见法实有,修证至此,根结尽解,三摩已入,妙心已悟,道眼已开,故见诸法无生,如显见不分科中所云:‘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不特生死染法,犹如空华,即涅槃净法,亦复如是。空华即喻无生之义,翳眼观之似有,好眼观之实无,空华本不生,一切诸法无生,亦复如是。如此之理,忍可印定于心,名得无生忍。三绾巾以示伦次竟。

壬四 冥授以选本根 分四 癸初 阿难述悟礼谢 二 请示圆通本根 三 佛敕诸圣各说 四 更敕文殊选择 今初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

阿难及在会大众,承蒙我佛,开导指示,选根逆流,六解一亡,舒结伦次,已得慧觉圆通。慧觉、即照根性之妙智;圆通、即证法忍之妙理;虽未真修亲证,今已决定明了,得无疑惑。

一时合掌,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

皎然,即心目开明,照了无疑。前佛说破妄显真周,叙悟则曰:身心荡然;说无生无碍周,叙悟则曰:身意轻安;今教从根解结,则曰:身心皎然,快得无碍,快者畅快,明白通达,故得无碍。

癸二 请示圆通本根 分三 子初 未达本根 二 庆遇如来 三 冀佛冥授 今初

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达,圆通本根。

前阿难答佛,解结之文,有云:若总解除,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是已悟知,一六亡义。虽复二字,意以此义虽复悟知,然犹未能了达圆通本根,无从起修,虽知无益。

本根有二义:

一、对方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则耳根为此方本根;

二、对人说:阿难多闻,惯用耳根,文殊偈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是耳根又为阿难本根。如来前云: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阿难初果浅智,故不能了达何根是圆通本根。

子二 庆遇如来

世尊!我辈飘零,积劫孤露,何心何虑,预佛天伦,如失乳儿,忽遇慈母?

此庆幸遭遇如来。我辈:是阿难指一类有学之机。飘流生死,零落诸趣。积劫孤露:谓过去历劫之久,舍父逃逝,犹如孤儿,无倚无靠,飘流生死,不得涅槃,何异露宿,无托无归。今得人身,未堕恶趣,已属可幸!何心何虑,预佛天伦者:何敢心思,何敢念虑,与佛为兄弟,今则参预佛之天伦,实出望外,父、子、兄、弟,以天合者,曰天伦;君、臣、朋、友,以义合者,曰人伦。阿难为佛堂弟,得预佛之天伦,此更可庆幸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者:久在飘零,未沾法乳,以失乳之儿,命若悬丝,今已从佛出家,常随不离,饱尝法乳,则慧命可续,如遇慈母。

若复因此,际会道成;所得密言,还同本悟,则与未闻,无有差别?

此文翻译润文时,文字太略,意义不显。上二句之意,意谓:若复因此,奇逢幸遇,师资际会,果能依教修习,菩提道果克成,可谓无忝所生,不负所遇耳,所得密言:即常不开演之法,佛为演说,今亦得闻,果能从闻、思、修,由根解结,则三摩可入,法忍可证;倘若还同昔日,本以文字会悟,徒守知解,不加行证,则徒闻无功,与未闻者,无有差别也。

子三 冀佛冥授

惟垂大悲,惠我秘严,成就如来,最后开示。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退藏密机,冀佛冥授。

惟愿如来,垂大悲心,惠施我等,秘密严净之法,此即求示圆通本根。秘严:密指耳根,如来不肯明言,是秘密。耳根逆流断惑,了义修证,非著相之染修,故严净。佛前但要阿难,心中详择,阿难无慧详择,求佛开示,佛肯分明指示,则成如来最后开示。最后者,即究竟开示之全功也。前示选根解结,六解一亡,舒结伦次,修证名目,虽皆备悉,若不知圆通本根,华屋之门,何自得入?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退藏密机者:退即退归本位,藏者藏诸心,而不形于口,心中默祷,是谓密机,望佛冥授,亦不必显说,此属意请;而佛大智鉴机,应其密请,故不自说,遂敕二十五圣,各说法门。交师所云;大权施设之宜,师资簧鼓之意,于兹备见之矣!

癸三 佛敕诸圣各说 分三 子初 佛问诸圣 二 众说本因 三 佛现瑞应 今初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得成无学。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尔时,即阿难意请之时,世尊知其但求冥授,故不显说。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已回心大阿罗汉,非定性声闻之众。佛语之曰: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佛法之中,是谓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在我佛法之中,得成无学之位,此无学,非独指罗汉,菩萨亦称无学。《正脉》云:‘正以地上,既通罗汉之名,菩萨岂避无学之号,菩萨知真本有,达妄本空,修即无修。’永嘉云:‘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此即菩萨无学之明证也。吾今问汝,最初发心者:佛不问各人所证,但问最初发心者,以因地心,为起修之根本故。悟十八界,谁为圆通?而不言七大者,以地、水、火、风、空五大,合六尘中,见大合六根中,识大合六识中,则问十八界,二十五门,皆在其中。问谁为圆通,此是一意;又问从何法,为最初下手,起修之方便,然后得入三摩地,此又是一意。

初问:二十五门,谁为圆通?意以二十五门,遍该诸法,头头是道,法法皆通,故诸圣依之而修,皆证圆通。二问:从何方便?意以归元无二,方便多门。必要诸圣各说,因地依修之法,亲证实到,并非空谈无验也。足显圣性无不通,非唯通一门也。我先要阿难,详择一根者,因对机故作是说耳。初佛问诸圣竟。

子二 众说本因 分二 丑初 诸圣略说 二 观音广陈 丑初分四 寅初 六尘圆通 二 五根圆通 三 六识圆通 四 七大圆通 寅初分六 卯初 陈那声尘 二 优波色尘 三 香严香尘 四 药王味尘 五 跋陀触尘 六 迦叶法尘 今初

时憍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

陈那五比丘与鹿苑,解见第一卷,显见不动科中。鸡园智论云:昔因野火烧林,林中有雉鸡,以羽渍水,以救其焚,因是命名。其地钟灵,依此而修,道业易成。或五比丘,有在此修道,效与鹿苑并举之。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之后,说法度生,为我等三转四谛法轮,我于佛音声之中,悟明四谛之理,即悟苦是生死苦果,有迫逼性;集是烦恼苦因,是招感性;灭是涅槃乐果,为可证性;道是出世乐因,为可修性。佛借音声以作佛事,我于音声而得开解。六尘应以色尘为首,今以声尘居先,后以耳根殿后者,以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故也。又别对阿难之机。

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

此述悟圆得证。佛问比丘解不?我初称解。如来印证我,最初解,即命名为阿若多,此云最初解。我所解非他,即佛微妙法音。音之所以称妙者,悟声尘乃是缘生之法,其相虽妄,其性恒真,为妙觉明体。其体秘密,无形无相;其用周圆,遍照法界。我于音声,为本修因,悟明真理,得阿罗汉道。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此结答圆通,从声尘得证,即以音声为上。

卯二 优波色尘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

优波尼沙陀,此云色性空。我亦观佛最初成道:以遇佛之早故。观不净相:乃四念处之一,观身不净也。优波虽属利根,烦恼障重,性多贪欲,故佛教修不净观,以对治之,遂于此身,生大厌离。悟诸色性者:以其根利,修观之后,非但离障,且能悟性。以从不净:指此色身,以从种子不净,乃至死后,作九想观:

一、胖胀想,二、青瘀想,三、坏想,四、血涂想,五、脓烂想,六、虫啖想,七、分散想,八、白骨想,九、烧想。此中但云白骨微尘者:微尘即是烧想,烧骨成灰,化为微尘,微尘遇风,一吹即散,终归于空,即色不可得,无色不能显空,非但色无,并空亦无,故曰空、色二无,因此得成无学之道。

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

如来印证我名色性空。尘色既尽:即上空、色二无,妄相既尽,真性斯显。妙色:即是性色,全性成色,全色皆性,不必析色归空,色色皆如来藏。此理秘密曰密;周遍法界大用圆满曰圆;我从色相,为本修因,得成阿罗汉道。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此结答圆通。如我所证圆通,以观色尘为因地心,即此色尘为上。

卯三 香严香尘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

香严童子,观香尘而得道,以自性真香,庄严法身。童子者:童真入道,并非年龄幼稚也。起座礼佛,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谛观者:以智照观察,世间一切,有相有为之法,即因缘所生法也。如《金刚经》所云:‘凡所有相’也。此所有相,皆是虚妄,非真实常住法。

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

我当时闻教辞佛,退而自修。宴晦者:宴然安处,晦迹韬光。清斋者:清净斋室,即斋心洁己,清修观行之室。今人宴居之室,亦多名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此香乃斫香树,著地经久,外朽心坚,置水则沉,故以名焉。《华严》云:阿耨达池边,出沉水香,名莲华藏,若烧一丸,普熏阎浮,据此则鼻不蒙烟可知。香气寂然者:无形无声。来入鼻中:我则即境修观,以香气为所观境,观此香气,非从木来,以徒木不烧,香气安能远达;亦非从空出,以空性常恒,香气不常有故;亦非从烟有,以寂然来入,其鼻并不蒙烟;亦非从火生,以世间诸火,本不出生香气。不闻之时,香气去无所著,正闻之时,香气来无所从,当体空寂,由是香既不缘,鼻无所偶,根尘双泯,意识亦销,根尘识空,发明无漏。

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

如来印证我,得香严号。尘气即香尘之气,倏然时之短也消灭。妙香者,自性真香,体不可见曰密,用乃遍现曰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道。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此结答圆通,如我所证,以香尘为本修因,证入圆通,乃以香尘为上。

卯四 药王味尘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并在会中,五百梵天,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无始劫,为世良医,口中尝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数凡有十万八千,如是悉知,苦、酢、碱、淡、甘、辛等味,并诸和合,俱生变异,是冷、是热,有毒、无毒,悉能遍知。

药王、药上俱称法王子者,以能绍隆佛种,堪承法王家业故。若究远因,过去有佛,号琉璃光,比丘日藏,宣布正法。时有长者,名星宿光,闻说法故,将阿梨勒诸药,奉日藏大众,愿我来世能治众生身、心两病,举世欢喜,立名药王;其弟名电光明,以醍醐上味之药,供养佛僧,立名药上,此得名之深因也。五百梵天,是其同行眷属。

我无始劫下,自陈夙因。为世良医:善识病源,善能治病,药到病除,方称良医。遍尝诸药,口中尝此娑婆世界,显尝药济众,即在此土。种种之药虽多,不出草、木、金、石四类,名数凡有十万八千,如是悉尽也知,何者为苦,何者为酢,乃至何者为辛等,并知孰为和合性,以多药共治一病;孰为俱生性,如甘草生来是甜,黄连生来便苦,一药可治一病;孰为变异,如修炼炮炙,方有功效;谁是冷性,能治热病;谁是热性,能治寒症,孰为有毒、无毒,可用不可用,悉能遍知。如是则世无难医之病,人无不活之命,此善治身病也。至于善治心病,则宏宣佛法,化导人心,改恶迁善,返迷归悟也。

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分别味因,从是开悟。

承事如来,即本师释迦,二法王子,久于此界,修大乘因,如来成佛以来,久经无量劫数,来此娑婆世界,已八千返,师资夙缘所在,故得承事。因宿习不忘之故,故仍以味尘为观,而能了知味性,非空有即离也。舌与药触,炽然味现,故非空;虽然味现,实无体性,故非有,此初起觉心,了其无体也。身、心,即指舌根与舌识,诸药不来,舌之与识,不自现苦等诸味。故非即身心;舌与舌识不尝,诸药不能自知苦等诸味,故非离身心,此后观察,知其无从也。分别味因,从是开悟者:由是分别味尘之因,既无定体,又无从来,惟是幻妄名相,其相虽妄,其性恒真,从是开悟,味尘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蒙佛如来,印我昆季,药王、药上二菩萨名。今于会中,为法王子,因味觉明,位登菩萨。

观行已成,圆解又开,得蒙如来,印证我昆季兄弟也,药王、药上二菩萨名。此乃如来鉴机,因其愿行,立其嘉号。菩萨是自、他两利之人,解行相应之称,上指过去蒙佛,下指现在得果,今于如来法会之中,为法王真子,权乘是庶子,二乘乃外子。因味觉明者:因观味尘,从浅至深,圆悟本觉妙明之真性,蹑解起行,由行而证,位登菩萨,此是真修实证也。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味因为上。

此结答圆通。据我所修所证,以味尘为本修因,即此为上。

卯五 跋陀触尘

跋陀婆罗,并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跋陀婆罗,此云贤守,以贤德自守,此自利也;又云贤护,以贤德普护众生,此利他也;又名贤首,位居等觉,是众贤之首。并其同行道伴,十六开士,开士即菩萨异称,谓自能开悟,复能开悟众生之大士。同时起座,礼佛自陈圆通。

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

我等等其同伴。先于过去,威音王佛之时。佛称威音王者,《法华》云:神智无量,将导一切。要解云:以大音声,普遍世界,为大法王,说法无畏也。准《法华经》,有二万亿威音王佛,相继出世,跋陀当在初佛像法之中,以与常不轻菩萨同时也。跋陀等初为慢众,常轻慢诽骂常不轻菩萨,后见不轻神力,自悔前非,又复信从,故得闻佛遗传教法,发心出世俗家也。文中直言,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此从略也。《法华》云:尔时常不轻菩萨者,则我身是;尔时四众,常轻是菩萨者,今此会中,跋陀婆罗菩萨等是。

于浴僧时,随例入室者:佛制七众净浴律仪,半月僧众用浴一次,随例入于浴室,正浴之时,以水触身,觉有冷暖涩滑之触,由是穷究此水,还是因洗尘,而现触耶?还是因洗体,而现触耶?若谓洗尘而现,尘本无知,何能成触;若谓洗体而现,四大假合之体,本属无情,何能觉触?故忽悟水因,水为导悟之因,既不洗尘,又不洗体,根尘悉泯,能所双亡,中间安然,得无所有,欲觅触尘之相,了不可得,相尽性显,观行成就。

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令得无学,彼佛名我,跋陀婆罗,妙触宣明,成佛子住。

宿习:即指过去观行熏习成种,在八识中,历劫无忘。按跋陀先于威音王佛,像法出家,因嗔恚意,轻贱不轻,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犹能宿习无忘,守护善根,乃至今时,从佛出家。此佛是本师,昔缘复遇,承教断惑,出三界之家,令得无学之道,此非小乘无学,乃是证于深位。彼佛命我之名,名曰跋陀婆罗。妙触宣明者:妙触对妄触而言,妄触有能触之根,与所触之尘,发生知觉,是名为触;今既不洗尘,亦不洗体,妄触既尽,妙触宣明,微妙触尘,非有非空,惟一藏性,随心应量,循业发现而已,宣明即发现也。成佛子住者:即证菩萨位,位居等觉,是佛真子,堪绍佛位也。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触因为上。

此结答圆通。佛问我圆通,如我所证,乃以触尘为导悟之因,昔以触尘观行薰习,后得妙触宣明,故以触因为上。

卯六 迦叶法尘

摩诃迦叶,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摩诃迦叶,此云大龟氏,姓也,拣异余迦叶。又云大饮光,以尊者身光,映蔽余光故。本名毕钵罗乃是树名,父母祷此树而生,故以名焉。紫金光比丘尼,即其妇也,同时发心出家。

我于往劫,于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我得亲近,闻法修学;佛灭度后,供养舍利,然灯续明,以紫金光,涂佛形像,自尔以来,世世生生,身常圆满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眷属,同时发心。

此自述往因。我在往昔,于此娑婆世界之中,当时有佛,应机出现于世,名日月灯明佛。此佛以三智立名:日能照昼,令人作务,喻俗智照事;月能照夜,令人清凉,喻真智照理;灯能昼、夜并照,真、俗无碍,喻中智双照理事。佛三智圆具,故号日月灯明。我得亲近,为佛常随众,闻法修学,佛灭度后,感佛深恩,供养舍利。梵语舍利,此云灵骨,由佛大悲愿功,碎金刚不坏之身,而为舍利,流布天上人间,为世福田,令恭敬礼拜供养者,皆获福故。然灯续明者:然灯供养,以续日光之明,并以紫金光,涂佛形像。灌顶《疏》引《付法藏》云:毗婆尸佛灭后,塔像金坏,时有贫女,对像感伤,有欲修治,愧无资财,后丐得金钱,倩匠为薄,同成功德。金师欢喜,治莹佛毕,誓为夫妇,九十一劫,人中天上,身恒金色,心恒爱乐,据此则紫金涂像,另一因缘,或翻译脱漏毗婆尸世之文。

自尔以来:即自尔时,涂像以来。世世生生,身常圆满紫金光聚:依因感果,不违所愿。此紫金光比丘尼,亦随愿感报,与迦叶为夫妇,故曰即我眷属。同时发心,有二意:一指过去同时发心,修治佛像;一指今生同时发心,从佛出家。

我观世间六尘变坏,唯以空寂修于灭尽,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犹如弹指。

迦叶正观法尘。而言观六尘者,以法尘是前五尘落卸影子,故并言之。变坏者:法尘托意识而现,念念迁变坏灭,刹那刹那,不得停住。唯以空寂者:既变坏无常,当体空寂。修灭尽定:此定能灭六识,不起分别,能空法尘,故曰灭;能尽七识,半分染末那,亦复不起,故曰尽;唯留七识半分净末那,以持定故,入此定者,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犹如一弹指顷。迦叶现在鸡足山中,待弥勒下生传衣,即入此定。

我以空法,成阿罗汉。世尊说我,头陀为最,妙法开明,销灭诸漏。

我以空观,销灭法尘,即上我观六尘变坏,唯以空寂,此但结言而已,非另有别法也。法尘既销,根识亦尽,结使随断,故得成阿罗汉道。世尊说我,头陀为最。梵语头陀,此云抖擞,以能抖擞法尘故。由我生灭法尘既灭,微妙法性现前,故能开悟法性,了明藏心,销灭诸漏;约罗汉之迹,祗破我执,约证圆通,法执亦亡。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法因为上。

此结答圆通。如我所修所证无他,惟以法尘为本修因,最为其上。初六尘圆通竟。

寅二 五根圆通 分五 卯初 那律眼根 二 槃陀鼻根 三 憍梵舌根 四 毕陵身根 五 空生意根 今初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诃我,为畜生类。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失其双目。

阿那律陀亦云阿?楼陀,或云阿泥楼豆,此云无贫,又译如意。过去劫以稗饭,供养辟支佛,感九十一劫,不受贫穷果报,得如意乐,是佛堂弟。起座礼佛,陈白本因,言我初出家时,每于听法之时,常乐睡眠,如来诃责我为畜生类。偈曰:‘咄咄何为睡,螺狮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业障深重,七日七夜,不许睡眠,遂双目失明;目以睡为食,七日不眠,所以失明。

世尊示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我不因眼,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如来印我,成阿罗汉。

佛见阿那律陀,闻诃自责,精进失目,喜为可教之机,示以明不循根之修法,曰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乐字去声,好也,见有见性见尘之别,若见尘,是出流循尘,故有流转,若见性,是入流旋根,获得无妄。故佛教以好乐见性之法,旋本有之心光,照能见之见性,照之又照,照到本明自性,无动无坏,突开金刚正眼,名得金刚三昧。阿那律陀,依教勤修,遂发半头天眼,故曰我不因由也浮、胜二种眼根,而能观见十方世界,此即灵光独耀,脱离内根也。

精真洞然,如观掌果者:此明半头天眼之功能,精即乐见之见精,旋妄复真,洞达无碍,故喻观大千,如观掌中之果。阿那律陀,于净名会下告螺髻梵王曰:我得天眼,观见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罗果,则天人报得天眼,岂能与尊者,较左右耶?如来印证,我成阿罗汉道。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旋见循元,斯为第一。

此结答圆通。如我所修所证,即是旋彼出流之见精,远离尘累,此背尘也;循彼元明之真见,脱黏内伏,此合觉也。此中佛所授之三昧,因阿那律陀,正忧根坏,不能见尘,世尊教以旋见亡尘,不必见尘,循元脱根,不必用根,正对机设教,因病与药也。

卯二 槃特鼻根

周利槃特伽,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周利,此云道生,槃特伽此云继道,其母两度随夫出国,西域国风,女人若要生产,当回母家,第一次欲产,回家时促,行至半路,于大路边生子,遂名道生。第二次要分娩,应当早归,又是仓卒不及,于小路边生子,名曰继道,相继乃兄,于道路而生,故名继道。从座而起,顶礼白佛。

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

我阙少讽诵忆持,无有广学多闻之性。《譬喻经》云:槃特于迦叶佛时,为三藏沙门,有五百弟子,三藏吝惜经义,不肯训导,因此故感愚钝之报。以宿善故,与佛同生一世,最初值佛,闻法出家。佛制出家,先学伽陀四句:‘身语意业不作恶,莫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此偈之意,出家须要修持三业,莫恼众生,看破五欲,勿学外道,空修无益之苦行。槃特忆持如来,一句伽陀,即第一句,于一百日之久,记得前四字,遗忘后三字,记得后三字,遗忘前四字,五百罗汉,同教一偈,不能成诵。其兄先出家入道,见其弟如是愚钝,出家亦复无用,遣令还俗。槃特闻已,遂持绳至后园树下,欲寻自尽。佛化树神,而斥之曰,迦叶佛时,卿作三藏,弟子五百,吝法不诲,故获斯报,但当自责,何为自残?仍现佛身,而语之曰勿怖,成无上觉,不由汝兄,佛乃以手,牵至静室,指扫帚云:此是甚么?答曰:‘扫帚’。又问曰:‘扫帚二字能忘记不?’答言;‘不也’。佛即教日夜诵扫帚,既久佛将扫帚二字,更名除垢。槃特思念,灰土扫除,其地清净,日夜将这一把无相扫帚,扫来扫去,将心地尘垢,扫除尽净。

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

此奉教调息。佛愍我愚钝,教我安居静处,调息摄心,愚钝虽由吝法远因,阙诵亦属散乱所致,故佛授以调息之定,调鼻中出息与入息也。鼻中气息,有四种相:有声曰风,结滞曰气,出入不尽曰喘,不声不滞出入俱尽曰息。按天台止观,调息当离风、气、喘三相,而幽绵自在,此似六妙门,前三门数随止也。我时观息,微细穷尽四句,我于尔时,秉教观息,工夫纯熟,心渐微细,先唯调其出入,后便穷其生灭,定深更能穷尽,生、住、异、灭四相,初起曰生,不断曰住;渐微曰异,已断曰灭。诸行,即四相迁流不住;刹那,时之最短也。一念有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穷息至此,可谓极微细矣!此似《六妙门》,后三门观还净也。

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印成无学,此开悟得果。其心豁然者:即穷尽鼻息处,诸行惟在刹那,刹那无体,惟在一念,念性本空,豁然开悟,贯通诸法,得大无碍,乃至界内欲有无明三漏先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蒙佛印证,成无学道。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此结答圆通。如我所证,即奉教调出入息。反息:即鼻根不缘外尘,反观息相;循空:即穷诸行空,循顺空理,此背尘合觉也。所谓出息不涉众缘,入息不住阴、界,前则阙诵,后竟得果,斯鼻根为本修因,最为第一。

卯三 憍梵舌根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司病。

憍梵钵提,此云牛司,牛食之后,恒常虚嚼,口则磨来磨去,尊者之口如之,此乃宿业之报,故白佛言:‘我有口业,于过去劫,轻弄沙门。’因见老比丘,无齿而食,笑其如牛吃草,此老比丘,即告之曰:‘我证阿罗汉道,汝犯口过,应当忏悔。’自亦知非,虽经忏悔,世世生生,犹感牛舌之报。故曰:‘有牛司病。’佛以憍梵钵提有此舌病,敕居天上,免人讥诮遭堕。来入法会时,令含念珠,可以遮谤,天人有宿命通,知其感报之因,不敢谤毁,故令居焉。

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得灭心,入三摩地,观味之知,非体非物,应念得超,世间诸漏。

此如来因机施教,欲令就路还家,故示以一味清净,心地法门,从舌根入也。一味者,非甜苦有味之味,非淡然无味之味,但令反观根性,不观甜淡等尘,惟观双离空有,中道妙味,是为一味。清净心地,离尘脱根,反尝自性,一味清净,即本元心地,依之修习,可成三昧,故称法门。我得灭心,入三摩地者:我因不循甜、淡、味尘,而起分别,得灭攀缘识心,尘既不缘,根无所偶,识心已灭,此即弃生灭也。入三摩地,有修证之分,此是修中三摩。如何修法?但用根性,本有智光,观照尝味知性,非生于舌根自体,以外物不来,舌不成知;又非出于甜苦等物,以舌若不尝,物不自知;由悟根性,脱根离尘,所以应念得超世间诸漏。此即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也。

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远离三有,如鸟出笼,离垢销尘,法眼清净,成阿罗汉,如来亲印,登无学道。

内脱身心:由上观味之知非体,故悟舌性,非关舌根自体,故能情界脱缠;外遗世界:由上观味之知非物,悟舌性非干味尘等物,故能器界超越。又由前应念得超,世间诸漏,故得远离三有即三界。上既根尘俱脱,情器双超,如鸟出笼,鸟喻迷时真堕妄中,笼喻三界五阴,今既解行相应,离妄证真,故如鸟出笼。此按圆通,已解根尘粗三结;离垢销尘,法眼清净,解后细三结。即四卷末云:‘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成大阿罗汉,破无明,证法身,如来亲自印证,登大乘无学之道。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此结答圆通,如我所修所证,以舌根为本修因,还复一味,清净之心,旋转循尘,黏妄之知,以斯舌根,最为第一。

卯四 毕陵身根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毕陵伽婆蹉,此云余习。过去五百世,为婆罗门,性多憍慢,每过恒河,呼河神小婢断流,神虽为断,怀嗔白佛。佛令向神道歉,遂合掌向曰:小婢莫嗔!众皆失笑。佛言:实无慢心,因河神过去为其婢女,乃余习耳。

我初发心,从佛入道,数闻如来,说诸世间,不可乐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刺伤足,举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虽觉觉痛,觉清净心,无痛痛觉。

我初发心出家,从佛剃落,得入出世之道。数音率常也闻如来,宣说世间,不可乐事,即四谛中苦谛,如来对小机众生常说,故得数闻,闻已依教修观。乞食城中,心思法门:即观苦谛,行、住、坐、卧,不离观法。只顾作观,不觉路中有毒刺,信步行走,致伤其足,毒入身中,举身即全身疼痛,正观苦谛,忽遇苦事,乃是发悟之好机缘也。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者:正当毒发,疼痛之时,我念身中,有个能知觉者,知此深痛,遂即立定脚跟,观察此知痛者是谁?由是而知,身根之中,虽有能觉之心,觉此深痛,此乃有痛之妄觉,而我本觉清净之心,实无有痛,能痛著此觉心,此为无痛之真觉。后三句,交师云:‘虽有能觉之心,与所觉之痛,而身根中无分别清净觉心,本无所觉之痛,与能觉之痛觉也。’

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摄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诸漏虚尽,成阿罗汉,得亲印记,发明无学。

此思惟非识,乃属于智,即八正道之正思惟。一人一身,应只一觉,为何现身,有知痛之觉,又有清净觉 心之觉,如是一身,宁有双觉耶?摄念者,收摄知痛之妄念结成疑团,随顺无痛之真觉,未久之间,身心忽空。身是疼痛之身根,心是觉痛之身识。忽空者,由真觉之力所镕,疑团打破,真纯妄绝,如汤消冰,故曰忽空。经三七日之久,诸漏悉皆虚尽,纯一本觉,清净真心,永离虚妄,成阿罗汉。得亲印记,发明无学,同上所释。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此结答圆通。如我所修所证,纯一本觉,遗妄身心,以斯身根,为本修因,最为第一。

卯五 空生意根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

须菩提译空生,初生之时,其家宝藏忽空,其父大惊!为卜吉凶,得一卦,既善且吉,遂名善吉,未久宝藏复现,又名善现。起座顶礼白佛:我旷远也劫来,心得无碍;心即意根,无碍即空也。自忆受生,如恒河沙:极言多生,喻如恒沙,此得宿命通,无有隔胎之迷,此叙远本也。初在母胎,即知空寂:此生随相受生,初在母胎之中,即知四大本空,五蕴非有,当体空寂。如是乃至,出胎之后,由人空,而悟法空,十方世界,森罗万法,悉皆空寂,同深心菩萨,人法双空境界,此属自利;从佛出家后,自行化他,广为众生,宣说人、法二空真如,亦令众生,证得空性,即人空、法空,真如自性,此属利他。

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

空生虽悟人、法二空,尚未了达,空性即是如来藏性,乃蒙如来显发,性觉真空,性空真觉解见空大文中,悟得全空全觉,全觉全空。空性圆明者:谓此真空妙性,不同偏空故圆;不落断空故明,乘此妙悟,得证大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三句:承上虽得人、法二空,尚有空在,故重观空性,并空亦空。即上文俱空不生,故能顿入如来,第一义空,宝明妙性,真空性海,既已顿同佛空,其知见自应同佛。佛知无知,无所不知;佛见无见,无所不见。印成无学者:如来印证,已成大乘无学之道。解脱性空者:虽证空性,不住于空,不为空缚,是为解脱,非同二乘,沉空滞寂,被空所缚,非真解脱也。如来印我,所证真空,不碍妙有,故为无上。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此结答圆通。如我所修所证,诸相入非:诸相即人相、法相,悉入于空,非即空也。此句人、法双空。非所非尽:非、即能空之空,所非,即所空之人、法二相;尽,亦空也;即能所俱空,所谓空、所空灭,痛愈药除也。人、法未空,须假空智,人、法双空,空智亦泯。

旋法归无,斯为第一者:此法非法尘之法,乃人相、法相、非法空也相之法,以意根无分别性,旋其虚妄生灭诸法,复归本元觉性,第一义空,无字即第一义空,欲证第一义空,惟斯意根,最为第一。

寅二 五根圆通竟

第二篇:圆瑛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十五卷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十五卷

圆瑛大师著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 福建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丑二 观音广陈 分四 寅初 陈白古佛授法 二 次第解结修证 三 详演称体起用 四 结答所证圆通 今初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尔时,乃大势至菩萨,陈述根大念佛圆通已竟之时。以上诸圣,但皆略说,惟有观世音,殿后广陈者,有三意存焉:

一、以此方众生,耳根最利。如文殊选根偈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二、因闻佛教示悟圆入一科中,已密选耳根为圆通本根,故引古观世音佛,教示从闻、思、修法门,正是从耳根下手;

三、以阿难偏于多闻,不勤定力,故详谈修证,次第解结之法,令阿难得以就路还家,下偈文云:‘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是以从容陈述也。观去声世音是以能观之智,观所观之境;得名因缘有二:

一、约因中修行自利释:依耳根本觉闻性理体,起始觉观照智用,不出流缘尘,但入流照性,观照能闻世间音声者是谁?此以能闻闻性,为所观境,下结答圆通文云:‘我从耳门,圆照三昧,国入流相,得三摩提。故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

二、约果上应机利他释:如法华经普门品,佛答无尽意菩萨所问: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答:十方无量众生,受诸苦恼,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者,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此所观者,世间众生,念菩萨名号音声,而菩萨则寻声救苦,故名观世音。能观之智是一,所观之境有殊,乃继大势至之后,即从本座而起,顶礼佛足,仰白佛言:

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忆即记忆,念即思念,乃回忆追念,过去无数劫前之事。此是菩萨所得,三明中宿命智明,劫以恒河沙称,极言过去时之久远也。于、即在义,在彼之时,有一佛出现于世间。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欲开示众生,本具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为欲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彼佛亦名观世音,或因中亦由耳根修证故,或鉴机宜,当从耳根得入故,以是立名,将自行之法,辗转以化他也。佛教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即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开示众生,耳根闻性,即是不生不灭之佛性,此佛性即本具佛之知见。令众生从闻、思、修;闻即闻佛开示、悟明本有佛性,为因地心,依悟而起思修,而得证入。本有佛性是正因,悟明为了因,思修属缘因。缘了有功,正因方显,得入佛之知见,此为彼佛出世之大因缘也。我于彼佛,发菩提心:此菩萨自述,最初发心。彼佛即观世音佛,梵语菩提,此翻为道。发菩提心:即发大道心,不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即上求无上菩提道之心也。

梵语菩提,又翻为觉;觉有三义:本觉、始觉、究竟觉。本觉即众生本有之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迷而不觉,将本觉佛性,埋没于五阴烦恼之中。今始觉悟,虽迷不失,依此始觉智,发心勤求究竟觉之佛道,是谓发无上菩提心。菩提心、为心中之王,菩萨修行,此心为先,若不发菩提心,一切万行,无从建立,《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昔有菩萨,往昔遇佛,己发菩提心,后在世间修行,将前所发菩提心忘失,并不记忆,如是所修世出世善,皆名魔业。问:出世善法,何以亦为魔业?答:本经五十种阴魔,声闻、缘觉,亦列其中,即此可知,皆由不发菩提心故;忘失尚尔,况不发乎? 菩提心、亦即《起信论》三心: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此念之所以为正者,不著二边,起智观照真如正理,即契菩提心体。二者深心,乐修一切诸善行故,好乐修习世出世间自利利他诸善行。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以平等大悲心,拔除一切众生分段变易二生死苦,此二皆发菩提心用,今发此心,为求无上菩提也。菩提心最为贵重,初发即如王子处胎,贵压群臣,诸佛护念,万圣加被。《华严百喻》,未足以尽其盛德,故我于彼佛,先发此心,以为因地心也。

彼佛教我,从闻、思、修者;此明秉受法门,既发大心,须求佛示,彼佛即指观世音佛,教我从闻、思、修三慧下手;此之三慧,不同常途,常途则以闻经解义为闻慧,其体即耳识,与耳家同时意识,所发之胜解;思修亦即独头意识,将所闻之声教,思惟修习;此皆不离生灭识心,识心为圆通之障碍。本经以舍识用根为要旨,故三慧不同常途。

今此闻慧,即从耳根闻性妙理,所起始觉妙智,不闻所闻之声尘,但闻能闻之闻性;思慧、即正智观察,能闻者是谁,不著空、有二边,一味反闻闻自性;修慧、即如幻闻熏闻修,念念旋元自归,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解六结越三空,破五阴超五浊,全凭无分别智,反闻之功。

入三摩地:此即即慧之定,由闻教信解,而起修证。有修中三摩地,即从根解结工夫;有证中三摩地,即寂灭现前境界。此有入字,乃六结尽解,证入圆通之三摩地;亦即阿难所请三名中之妙三摩,经题中了义修证也。

寅二 次第解结修证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此是妙三摩,从根解结之正行,一门深入之次第。前佛令选择圆根,已密示耳门,于解结次第中,但列三空,意含六结,故观世音,陈述圆通,具示从浅至深,层次分明;解六结、破五阴,以彰修证了义。上发菩提心是愿,此是依愿所起之行;上秉受法门是教,此即依教所起之修也。

初于闻中者:即最初乃于耳根闻性之中,下手起修;以耳根为所入之妙门,以闻性为所照之理境。从根中本觉妙理,起如幻始觉妙智;以智照理,闻熏闻修也。此闻中二字,首宜拣别分明,不可错用因心。一非肉耳之中,以肉耳浮尘色法,不合决定义门。二非耳识之中,以耳识随念分别,固非菩提正因。三非意识之中,以意识生死根本,正是圆通障碍。故阿难请求佛定,佛即三番破识,欲令舍而去之;十番显见,欲令取而用之。眼耳虽别,其性则同。今此闻中,即佛所显之见中也;又即如来,广会四科,遍融七大,所显三如来藏性之中也;又即如来所显,圆湛不生灭性,朗照万法,不偏空有,中道之中也。若能于此体察分明,依之为本修因,自可圆成果地修证。

入流亡所者:古观世音佛,教示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观世音菩萨,依教起修,初从闻中下手,即闻慧。此句至生灭既灭,即思、修二慧;寂灭现前,即入三摩地。入流是对出流为言,耳根顺闻出流奔声,即结缚之元,反闻入流照性,即解脱之本。故诸佛异口同音,告阿难言: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非他物,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观世音秉教所修之法门,正合本师释迦,十方诸佛之意旨。入流:以观智为能入,耳门为所入,入即旋反闻机,不出流缘声,而入流照性也。又即逆彼无始织妄业流,随顺耳根闻性真流,入流即是思慧,更兼修慧。用观智思惟修非识心分别思惟,能闻世间音声者是谁?亦即参究工夫,同前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而断三缘。但提起一段疑情,蓦直参去,参闻者是谁,绵绵密密,无有间断。声动时,参闻声者是谁?声静时,参闻静者是谁?即同宗门下,参看话头,一切时,一切处,不离一句话头。但彼多用意根,此专用耳根,为稍异耳。同是智光内照,如佛所言,汝但不循动静等尘,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则智光不外泄,所有声尘,不期亡而自亡耳,故曰:入流亡所。入流、即是合觉,亡所、即是背尘,背尘合觉,为本经妙修行路,至简要、至巧妙之修法也。

亡所:但于六结中,先解声尘之动结有声为动,祗是初步工夫,而得相应。此之亡所,并非声尘销灭,惟定功得力,而得离尘工夫,则声尘不亡而自亡矣!入流,是修证圆通总诀,亡所、是但得初步效验;如永嘉禅师所云:流非亡所而不入,所非入流而不亡,亡所则入流而亡入流则亡所而入,凡修禅功者,贵在入流耳。余二十一岁,由闽航海来苏,参常州天宁开和尚学习禅功,参‘如何是我本来面目’一句话头,放下一切思想,提起一段疑情,连参三年,誓见自己本来面目,了明生死大事。至二十四岁冬,在禅七之中,专切参究,乃至饮食不知其味,一切时处,心光皆照一句话头,至第十日下午,二板香止静后,参究得力,身心忽空,内外虚融,定境法乐,非言语所能形容,一动喜心,定境即失。后于别枝香,欲求定境再现,皆不可得。禅七考功时,将是事陈白冶公和尚。则曰:‘汝自后有求定境复现否?’答曰:‘有’。乃警之曰:‘切不可求,若求则魔得其便,汝将为魔眷矣!’复问:‘如是境界好否?’公曰:‘不作圣证之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此不过用心得力,暂得轻安,从此进修,不著不求,悟证有望。’后阅本经,五十种阴魔所述,知善知识,不可不亲近也。至二十八岁,参浙江宁波天童寺寄禅和尚,亦在冬月禅七之中,勇猛精进,生死心切,于第八日晚,定境复现,较胜于前,其乐亦胜。自此深信,宗门中自有奇特事在,后阅楞严经,于向所未通者,无不明了,又信本经为禅门关钥,更复悉心研究,定能发慧,其语亦有征矣!余惜后为丛林供职,重兴道场,办理慈善,主持佛教会务,以致自误禅功,未明本分上事,虽承缁素群推,楞严独步,何异说食不饱,数宝常贫也。

又入流亡所,实非闻性断灭,但以专切反闻,回光返照,心光内注,所有动尘,一一皆亡,闻性不灭。前佛有云: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也。然动尘已灭,诤尘方现,终日惟闻静尘之境,当知静尘亦是结,亦宜解除,仍旧不舍思、修二慧,不缘所闻静尘,参究能闻静尘者是谁?静尘是境,闻性是心,若闻静尘,还是出流,反闻能闻是谁?方是旋闻与声脱也。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者:上亡所,是解‘动结’,此三句乃解‘静结’,动相不过并言而已。首句所字,即牒上亡所;入字,即仍旧入流。谓所有动尘虽亡,仍是反闻入流,不舍本修,不住静境;此静境即是色阴区宇,如明目人,处大暗室。既寂之寂,非是境静之寂,乃是动静二尘,到此俱寂之境。然所入既寂,则动结与静结俱解,声尘全泯,故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此了然不生,即动、静二种尘相,了不可得也;此二句亦即既寂之注脚也。而工夫到此,声尘动静二结俱解,则色阴破矣!如是渐增,闻所闻尽者:此解‘根结’。如是、指法之词,指上反闻离尘,思修二慧,尘中二结已解,根结斯现,此根乃聚闻于耳,结滞为根之根,亦复是结,亦当解除。仍照如是本修之法,渐次增进,加功用行,定力转深,所闻动静二尘,既已了然不生,能闻之根,亦随所闻以俱尽。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到此则根结亦解,无有能受所受,则受阴破矣!根尘既销,识无从生,则想阴亦于此破矣!即佛前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正齐于此;以尘亡根尽识泯,人无所依故。此中三结,亦即佛示,六结生起次第中所云,劳见发尘,今粗三结已解,则尘不复发,见不复劳矣!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者:此解‘觉结’。尽闻二字,是牒上能闻与所闻俱尽,根尘双泯之境,六用不行,惟余一觉。若住此境,但得我空,未得法空,则永堕无为深坑。不住者,仍复加功用行,进观闻性。下句为新证之境,《正脉》云:尽闻之后,根尘迥脱,湛一无边之境现前;故今言觉者,即照此境之智也;所觉者,即此湛一之境也。尽闻若住入则境智恒对,能所仍存,终为胜进之障,即沩山所谓:具足心境也。今言觉所觉空者,谓能觉之智,与所觉之境,二俱空寂,泯然无复对待也。觉是智分,乃属般若,智能契理如何亦空?当知此破法执,若吝惜此智,不肯放舍,即是一种爱智之法爱,亦复是结,亦当解除。《圆觉经》云:‘幻尘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智亦灭,幻智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彼文全同此之解结工夫。今此觉结,即彼幻智,亦即佛示,六结生起次第,智见妄发,发妄不息。今觉结已解,则知见不发,妄不相续矣!空觉极圆,空所空灭者:此解‘空结’。空即觉所觉空之空,觉即能觉之与所觉,由有此空,空彼能所二觉,则觉结虽解,空亦是结,亦当解除;以能空所空,二俱宛在,空性未圆,若恪惜空理,不肯放舍,即是爱理之法爱,还要入流照性,加功用行,参究空何所依?究而极之,以求圆满空性。

空所空灭者:非惟所空之智境灭,即能空之空亦灭。如以木钻木,火出木烧,二俱灭矣。今空结已解,则行阴破矣!亦即佛言,空性圆明,成法解脱,正齐于此,已得俱空之境。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者:此解‘灭结’。生灭二字,总指诸结而言。动灭静生,静灭根生,根灭觉生,觉灭空生,空灭灭生,六结皆生灭法,故灭结亦当解除。此结不解,恒住俱空之境,犹为圆通细障,即同‘百尺竿头坐的人,虽然得法未为真,百尺竿头重进步,十方刹土现全身。’惟是此结,最难解除,禅门谓之末后牢关,到此境界,不肯进步,又谓之贴肉布衫难脱,此结一解,则可亲见本来面目矣。同《圆觉经》,迷智四相之寿者相。一我相,心所证者,以所证涅槃,认为我体。二人相,心所悟者,悟知所证之非。三众生相,心所了者,了前悟证俱非,四寿者相,心所觉者,觉前前非,认己为是,即住此相中,深生法爱。譬如有人,不肯断命,祖师门下,谓之命根不断也。故仍须入流照性,返穷流根,灭相迥脱,至不生灭,方是到家时节。既灭者,即观智还元,一切生灭,悉皆灭已,此去更无可灭。此灭结,即佛前示,六结次第生起之第一结,由汝无始,心性狂乱;今六结尽解,五阴全破,狂心已歇,歇即菩提。亦即佛云:解脱法已,俱空不生,妄穷真露,寂灭真理现前。所谓寂灭者,此寂非对动之寂,从无始来,本自不动之寂也;此灭非对生之灭,从无始来,本自无生之灭也。虚心绝待,妙体孤圆,即如来藏,妙真如性,亦即一乘,寂灭场地,为真心之全体。前佛云: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上解六结,是从闻、思、修,此寂灭现前,是入三摩地,得证圆通。古观世音佛,所授之法,与释迦如来,解结修证,无二无别。既得寂灭现前,亲证藏性,而入首楞严三昧,当登圆教初住之位。下忽然超越之下,皆称全体所起之大用也。

《正脉》云:通前次第解结一科,会于四卷末节:入流,即守于真常,亡所,即弃诸生灭;尽闻即根尘识心,应念销落;觉所觉空,与空所空灭,即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寂灭现前,即法眼清明,毫无差爽矣!若会永嘉奢摩他文,入流即息念,亡所即亡尘,亦应仿其文云:‘流非亡所而不入,所非入流而不亡,亡所则入流而亡,入流则亡所而入。’此四句可齐动静不生。又云:‘亡所而入,则入无能入;入流而亡,则亡无所亡。’此四句根尘俱泯,可齐于闻所闻尽。又云:‘亡无所亡,则尘遗非对;入无能入,则念灭非知。’此四句无对无知,可齐于觉所觉空。又云:‘知灭对遗,一向冥寂。’此二句可齐于空所空灭。又云:‘阒尔无寄,妙性天然。’此二句可齐于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亦似吻合,而无闻矣!但永嘉似乎都摄六根,或专摄意根,此经乃专摄耳根为异耳。又永嘉方谈最初销显,向后更有修治,斯经已谈深证高位,向后惟彰发用,今与合会而观,节文宛似,令知圆顿初后,无有异心,行者不可委为高位,视为不切己也。

寅三 详演称体起用 分二 卯初 标列二本 二 承演三科 今初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上是菩萨修证圆通,自利之因行;下是菩萨称体起用,利他之妙行。自利之行,言之甚略,利他之行,演之甚详;中有二意:

一、从根解结,佛于第二决定义门,已令选择圆根,一门深入,脱黏内伏,并示解结次第,入三摩地,至为明晰,何劳多述。

二、详演果用、无作妙力,自在成就,乃为激发回小向大之机,令起羡慕,立志欣修,不得不为广陈也。忽然超越者:即从闻、思、修,最后一刹那,证圆通体,发自在用时也。超越乃解脱无碍之义,寂灭真体,本自圆明,六凡为我执所碍,不能超越世间;三乘为法执所碍,不能超越出世间;菩萨入三摩地,我法双空,俱空亦复不生,故得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即四卷佛云:‘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菩萨亦复如是,《指掌》云:‘十方所有诸法,无非自性光明,周遍圆满。’古德云:尽大地是自己光明,无一法不在光明里者。获二殊胜:此总标大用,即上合下同之二,权、小莫及,故称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

此下二节,别明大用。菩萨已证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故得上合十方诸佛,所证本来妙觉真心,此心佛与菩萨众生,无二无别,即《金刚经》所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者是也。上合即与佛同其体;同一慈力,即与佛同其用;佛运无缘无所不缘慈,度有情界,下三十二应,即同其用也。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下合众生,亦应有本妙觉心一句,文略例上可知。此亦与生同其体;生佛虽殊,其体一致。同一悲仰:即与众生同其用;众生与佛,其体虽同,其用则异。悲者悲哀,仰者仰望,众生身罹苦难,哀求拔苦,希望与乐;菩萨同其用,故施无畏力,下十四无畏,即同其用也。

卯二 承演三科 分三 辰初 三十二应 二 十四无畏 三 四不思议 辰初分三 巳初 标承慈力 二 条陈妙应 三 结名出由 今初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此为妙应体用洪源。世尊,乃称呼释迦,为六凡有情世间,三乘正觉世间,九法界之所共尊也,又即超九界以独尊之称。观音如来,即菩萨因地本师。由我供养,不出二种:

一、供养佛身:侍奉左右,执劳服役。

二、供养佛心:依教起修,畅佛本怀。蒙彼如来:即观音如来,传授耳根修证法门。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者:如幻是喻,闻熏闻修是法,金刚三昧亦然。上闻字,指本觉闻性内熏,熏起始觉之智;下闻修,即始觉反闻修习,入流照性之功。此种修法,无修而修,修即无修,喻如幻事,从无而有,有即非有;修成而得三昧,名曰金刚三昧。修即入流照性,照破五阴,解除六结,返穷流根,至不生灭,澈法底源,无动无坏,究竟坚固,喻如金刚,坚固不坏。三昧是梵语,此云正定,即首楞严大定,证此定为得圆通。与佛如来,同慈力故:既证圆通,与佛同其体,故能与佛如来同其用。下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即应机所起之妙用也。此用,即菩萨所得,三轮不思议业用:

一、身轮不思议:一身能现无量身,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温陵曰:‘三十二应者,现十法界身,圆应群机也。’

二、口轮不思议:一口能说无量法,应以何法得度,即说何法,说皆契理契机也。

三、意轮不思议:一意能鉴无量机,一切众生,根性不等,乐欲不同,或乐有为,或乐无为,或乐入世,或乐出世,菩萨鉴机既定,乃为现身说法,善巧方便。轮有运载之义,以此三轮,入诸国土,即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普载迷伦,同跻觉地也。

巳二 条陈妙应 分六 午初 应求圣乘 二 应求诸天 三 应求人趣 四 应离八部 五 应人修人 六 应离非人 今初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此应菩萨所求,以菩萨志在菩提,故现佛身。其余前三,则现圣身;下皆现同类身。若诸菩萨:诸是助语词,若作多解亦可;菩萨则该权实诸位,权实虽复不同,而希望成佛,则一而已。三摩地:即所修法门之正定,有相似位、分证位差别,无漏、胜解亦然。胜解现圆:各随所修法门,无闲道,因行已满,将入解脱道,所起殊胜之解,将现圆满,而未满之时。以下诸位,胜解之字虽同,其义有异;即本科亦当作二种解;若相似位菩萨,入相似三摩地,进修中道无漏,则分证胜解现圆。若分证位菩萨,入分证三摩地,进修金刚无漏,则究竟胜解现圆。大士即现佛身,为说顿入佛乘之法,令得分证解脱,或究竟解脱。

问:‘大士证入圆通,但登圆教初住之位,如何能现佛身,而为等觉菩萨说法?’答:‘初住能分身百界,八相成道,岂不能为等觉说法?又大士近迹,虽在初住,约其远本,早成正法明如来,是为等觉说法,理无可疑。’

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此现独觉身。三科皆云,有学者,以未证无学位故。独觉者,出无佛世,观物变化,自觉无生,故号独觉。若诸有学,志求独觉者;寂静妙明:即在修道位中,乐独善寂,曰寂静,求自然慧,曰妙明。胜妙现圆者:殊胜妙慧即自然慧将现圆满之相,如钻木取火,已得暖相,其火将出未出之时。我于彼有学之前,现独觉身;应其所求,令易信从,为说无生之法,令其解脱,见思烦恼,而证无学之位。此非天然外道,以多生熏习小教,今出无佛世,览物荣枯,触境悟道也。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此现缘觉身。秉佛十二因缘之教,觉悟无生之理,故称缘觉。十二因缘,有流转还灭二门:一流转门,谓迁流不息,轮转生死;二还灭门,谓复还本性,灭诸生死。顺观流转门,乃知生起次第,有十二支,又名十二有支,不出惑、业、苦三。而成三世因果:无明缘行行即业行,由无明惑而来。此是过去世惑业二支因。;行缘识即投胎时第八识,识缘名色胎中心色和合,名即是心,以心无形相,但名而已,心即投胎之想爱,色投胎中父精母血;名色缘六入即一身所具六根,而能入尘;六入缘触孩童时,六根触对于六尘。;触缘受稍长根尘相对,便知领受,此现在世五支果。;受缘爱成人时,对顺境则生爱,逆境则生憎,说爱憎含其中,此是现在世之惑。;爱缘取;取缘有此二支,是现在世之业,取是业之初,有是业之成。;有缘生即未来世受生;生缘老死即来生由少而老,由老而死。此二支,乃未来世之苦果。此十二支,连环钩锁,相续不断,从因感果,果上再造因,由因再感果,惑、业、苦三,循环无已,生死不息,故曰流转门。逆观还灭门,得悟无生之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今云断十二缘,乃约还灭门说。缘断胜性者:胜性即无生理性,以超世间法故称胜,此性必由缘断而显,故曰:缘断胜性。胜妙、以悟因缘性空,故称胜妙。正在胜妙将现圆满,未满之时,我于彼有学之前,现缘觉身,慰其所求,而为说缘生无性之法,令其解脱分段生死,而证缘觉之果。

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此现声闻身。若诸有学,在见道位中,以八忍八智十六心,断四谛下惑,见惑已断,曰得四谛空,而入修道位,断三界思惑,八十一品,品品皆证一分择灭无为,故曰修道入灭。胜性,即灭谛无生之性,将现圆满之时,如未雨已先得云。我即于有学之前,现声闻身,投其所好,为说灭谛无生之法,令其解脱,世间诸漏,超出三界,而入方便有余土涅槃。

午二 应求诸天 分二 未初 天王 二 天臣 今初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此现梵王身。若诸众生,指在欲界之众生。欲心明悟者:对淫欲一事,心得明悟,了知欲为招苦之本,欲由爱生,身因欲有,身为众苦所集,无非淫欲之所招致,故持戒修身,不犯欲尘,令此欲身,而得清净。清净乃是生梵之因,故我于彼众生之前,现梵王身,为说四无量心,及出欲论,教修离欲定。此定若成,可以超出欲界,上生色界,不由胎生,乃是化生,身相庄严清净,令得解脱欲界苦粗障,而得色界净妙离也。

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此现帝释身。若诸众生,或为人道,或是初二天天人,愿为忉利天主。梵语忉利,此云三十三,为六欲天第二天,在须弥山顶,东西南北各八天,帝释天主,住善见城、居中一天,合成三十三天,不惟统领忉利诸天,兼统四天王。我则应其所求,故于彼前,现帝释身,即忉利天主,释提桓因,此云能为主。而为说法者,说上品十善,及种种善论,令其成就帝释之果。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我于彼前,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此现自在天身。若诸众生,指人伦及欲界诸天;欲得此身,逍遥自在,游行十方,而无阻碍。我于彼前,现他化自在天身谓此天乐具,他天化作,自在受用,福报超胜,居欲界顶。,而为说上品十善等法,令其成就自在天福报。或云六天别有魔王宫,亦自在摄。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我于彼前,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此现大自在天身。若诸众生,指欲界天人,欲得此身自在,而能飞行虚空,上云游行十方,不过六欲四洲之十方;此云飞行虚空,飞行较游行为胜。此虚空,乃大千世界之虚空,因大千世界,上覆以四禅天,大自在天,即色界顶天,世间福报最胜,得大自在也。我应其所求,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上上品十善,四禅四无量心,令其成就最胜果报。有谓此天,即摩醯首罗天王,有三目八臂,骑白牛,执白拂,能飞行虚空者。

未二 天臣

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此现天大将军身。若诸众生:指人道及八部,心爱统领鬼神,乃八部鬼神。无福德曰鬼,有福德曰神。《正脉》云:‘四王主帅,各有八将,韦驮为上首。《金光明经》,散脂为大将,统领二十八部,巡游世间。’今云爱统鬼神,即欲求天大将军身也。救护国土者:即巡视世间一切国土,除妖降福,赏善罚恶耳。我则应其所求,即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五戒十善,及秘密神咒,呼召鬼神之法,令其成就威勇,保护苍生也。

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我于彼前,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此现四天王身。若诸众生,指人类众生,及四天天众,爱统世间四大部洲,保护各国众生;我则应其所求,即于彼前,现四天王身,为说上品十善,及护国安民之法,令其成就,统领世界之愿。四王居须弥山腰,为帝释外臣,故列天臣。东方持国天王居黄金埵,领乾闼婆、富单那二部;南方增长天王居琉璃埵,领鸠槃荼、薜荔多二部;西方广目天王居白银埵,领比舍阇、莫呼落伽二部;北方多闻天王居水晶埵,领药叉、罗刹二部。

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于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此现天王太子身。若诸众生,指人伦及四天人民,有志爱生四天王宫,为太子,能驱遣使令一切鬼神。鬼即八部,神即四王,各八大将军之属;或有鬼神作祟,扰乱人间,四王太子,而能制止。设有违制,则遣大力鬼神,或天大将军,而降伏之。辅助天王,保护众生。我则应其所求,即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皈依斋戒,十善符咒之法,令得成就其志愿也。

《大吉义经》云:‘护世四王,各有九十一子,姿貌端正,有大势力,即那吒之类。’《灌顶疏》云:‘唐天宝间,西番五国,来寇西安,国军莫能御,玄宗诏不空三藏入内,持念《护国仁王阤罗尼》。方二七遍,忽见神将五百,荷戈殿前。对曰:北方天王,第二子独健,往救西安;寇进攻,仰见无数天兵天将,布陈空中,寇畏叹曰:中国有圣人,未可犯也!即退兵。随即表奏,帝喜,因敕诸道府州,各建天王殿以祀之。’海内大刹,皆有天王,即此由来矣。二应求诸天竟。

午三 应求人趣 分四 未初 王臣人民 二 秉教男女 三 世谛妇女 四 童真男女 今初

若诸众生,乐为人王,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此现王身。温陵戒环法师曰:自金轮以至粟散,皆为人王。释曰,世间人王有五:

一、金轮王,即转轮圣王,亦具三十二相,有七宝随身,人中最上,无能胜者。即王位时,有金轮宝,从空飞下,而至其前。乘此轮宝,一日能游行东西南北四大部洲,各国莫不服从,以十善化世,得王去声一四天下。

二、象宝有白象王。

三、马宝,名勇疾风。

四、将军宝,又称主兵臣宝、名离垢眼。

五、主藏臣宝,财宝随身,同轮王出游,不必带诸财宝,王欲布施时,但有土地,藏臣令掘,取用不尽。

六、宝藏瓶,王随身携带,欲要何物,能如轮王之意,一一出生。

七、女宝,即轮王第一夫人,名净妙德,能辅王化,各国人民,受王之化,悉修十善,世无恶人,此亦福报所感也。

二、银轮王,即王位时,有银轮宝,从空飞至,乘之一日能游行东西南三洲,除北洲,王去声三天下,各国悉皆服从。

三、铜轮王,有铜轮宝,能游行东南二洲,各国归其统领。

四、铁轮王,有铁轮宝,能游行南洲一洲,所有各国,皆归统辖,如阿育王者是也。

五、粟散王,即各国小王,如散布其粟,遍地皆是。若诸众生:指人伦;乐为人王:王者往也,怀仁布德,四方归往,欲为有道之君,治理邦国者也。我于彼前,现人王身,为说五戒十善,以为生贵之因;及说帝王德业,熏成隔生之种,令其成就善因,而获福果。问:‘心怀篡逆,窥窃神器,未知菩萨亦为现身说法否?’答:‘菩萨志在利生,岂肯助逆。’

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我于彼前,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此现长者身。我国年高德重,即可称为长者,西域长者,颇不易称,须具十德:

一、姓贵,谓刹利尊姓,贵族大家。

二、位高,谓宰辅丞相,朝中老臣。

三、大富,谓丰饶财宝,充裕仓廪。

四、威猛,谓霜威严重,望之可畏。

五、智深,谓心如日月,慧灿珠玑。

六、年耆,谓耆年宿德,老当益壮。

七、行净,谓矩范堪亲,楷模足式。

八、礼备,谓威仪庠序,接物和光。

九、上叹,谓上为王者之所称叹。

十、下归,谓下为人民之所依归。具此十德,方称长者,故列宰官之前。若诸众生,爱主一族同姓,并愿为世间所推重,到处让居上首者;我于彼前,现长者身,为说博施济众,仁民爱物之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此现居士身。若诸众生,爱谈古今名人,嘉言典章,可以垂范作则,以训于世.。清净自居者:身处尘劳,心恒清净,不染世欲,以道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为说清心寡欲,洁己修身之法,令其成就。居士乃以道自居之士,即在俗修行者,有有德有位者,如苏东坡之类,有有德无位者,如王通、邵雍之流,隐沦不仕者。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此现宰官身。若诸众生,爱治理国家领土,辅佐政治。温陵谓:三台辅相是也。能为朝廷,整纲立纪,能为民间,易俗移风。剖断邦邑者:大者为邦如省,小者为邑即县,剖乃剖雪冤屈,断则决断是非,如片言折狱,讼简刑清者也。我于彼前,现宰官身:宰者治也,官者公也,上自三台辅相,下至州牧县长,皆名宰官;菩萨现身,为说修齐治平,护国爱民之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此现婆罗门身。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者:谓有一类众生,爱好天文地理,阴阳度数,曰数;医卜命相,咒水书符,曰术;调摄身心,节劳静神,曰摄;保卫生命,固精养气,曰卫。如前文所云:求太阴精,用和幻药,可以益寿,可以修世。以此数术,摄卫自居,不求他学也。

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婆罗门,此云净裔,谓此是劫初梵天苗裔,苗裔即后裔。梵者净也,又云梵志,以彼志在梵天故,菩萨现身,为说世智,调气炼神之法,令其成就,数术摄卫之学也。

未二 秉教男女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此现比丘身。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此是在俗男子,心厌尘劳,好学佛法,是以割爱辞亲,舍俗出家。持诸戒律:初出家所受之沙弥十戒,进受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名含三义,即五不翻中多含不翻。三义者:

一、乞士:谓内乞法以资慧命,外乞食以养身命。

二、怖魔:谓受比丘戒,登坛白四羯磨时,地行夜叉赞善,空行夜叉,天行夜叉,亦复赞善,辗转声传六天,魔王闻之生怖,怖惧魔界减少,佛界增多。

三、破恶:修持净戒,能破身口七支之恶。我即现比丘身,为说戒、定、慧学,清白梵行之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此现比丘尼身。若有女人,既厌尘劳之累,复嫌五障之躯: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不得作帝释;三者不得作魔王;四者不得作转轮圣王;五者不得作佛。好乐学道修行,出离世俗之家。持诸禁戒者:诸字包括之辞,尼有三百四十八戒,余诸八敬等法,皆为佛所制禁戒。尼此云女,比丘尼,女人出家,受具戒者。我现比丘尼身,合其所慕。而为说法:即离染清净,精修梵行之法,令其具足三学,成就五德也。上现出家,秉教二众。

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此现在家秉教二众。设若有男子,志慕佛教,不能舍俗出家,但好乐去声受持五戒。五戒为出家、在家,通修之戒,即杀、盗、淫、妄、酒:一不杀害生命,恒存仁爱慈心;二不偷盗财物,见利自当思义;三不奸淫男女,在家之众,惟戒邪淫,夫妻正淫,仍当节欲,克守世间礼教;四不虚妄语言,履践信实之道。上四杀、盗、淫、妄是根本戒,又为性业,本性即是罪业,不特受戒者犯之有罪,不受之人犯之,国法亦皆治罪。五不饮酒昏迷,而失本有智性。酒本无罪,饮之昏迷失性,醉后糊涂,能为造罪之因,是为遮业,故佛遮止,不许饮酒。经中具说,饮酒有三十六种过失。古时夏禹王,有臣名仪狄,制酒佳味,进贡于禹王,禹王饮之,知此酒能误害于人,遂将仪狄贬于苏海。又古有优婆塞,因酒而破五戒:因酒戒不能持,一日有酒无肴,邻舍走来一鸡,遂将盗藏。邻舍觅鸡,问曰见否?妄言不见,少顷杀而烹之,以酒炖鸡,邻妇闻气味生疑,故来探视,遂留同饮同食,醉后调戏成奸,是则因酒,而五戒全破也。

此之男女,身处尘劳;乐持五戒:欲以五戒自居即自守也,以修其身。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此云近事男,可以亲近承事三宝之男子;现优婆夷身:即近事女。为说五戒,为人道因,五戒全持,则为上等人,若持四戒,未免美中不足,若持三戒,则为中等之人,如持二戒,则为中人以下。但持一戒,亦可不失人身,此人前生,持戒太少,虽得人身,极为愚痴苦恼,应当持满分戒即五戒全持。此五戒,即儒教仁、义、礼、智、信五常。不杀仁也;不盗义也,不邪淫礼也;不妄语信也;不饮酒智也。为说五戒,令其成就清信士女之身。

未三 世谛妇女

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音姑,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此现妇女身。内政立身者:女正位乎内,故曰内政。家门以内之事,女人主之,孝敬翁姑,教育子女,是为内政。贵而能勤,富而能俭,贞静幽娴,以修女德,名曰立身。闺门为万化之源,关于国家之治乱兴衰,旷观自古及今,上自朝廷,下至家庭,无不皆然。女人又为教育之所系,母教更有力于师教,孟母即其证也。以修家国者:即内政立身,而身修矣。感化家庭,关系国政,如岳武穆之母教,以成精忠报国之志。家通大夫以上,国通诸侯以上。女人如能内政立身,修身,即为齐家治国之本。我于彼前,观其志愿,或现女主身、即天子之后;或现国夫人身,即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国人称之曰君夫人,一国主君之妇也。命妇,谓受朝廷诰命之妇,妻因夫荣、丈夫为官,女人受诰封也。大家、家训姑,才德兼备,能为女主之师,如汉扶风县名曹世叔之妻,乃同郡班彪之女和帝常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世称曹大家也。为说三从四德,端庄淑慎之法,令其成就。

未四 童真男女

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此现童男身。若有保守天真,不染欲尘之男子,天真未泄,男根不坏,有志终身持守,是谓童真。我于彼前,现童男身,为说守真抱璞,固精保元之法,令其成就童真也。

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此现童女身。若有处女,亦名处子,乃未出闺门,未嫁之女子,爱乐去声好也处女之身,白圭无玷,不求婚嫁。纵有强施侵暴,迫之令嫁,亦誓所不从,愿终身不字,永为处女之身。我于彼前,即现处女身,为说坚贞美德,清净自居之法,令其成就。上自天主至此,乃是大士以如幻三昧之力,应众生希求之心,竿木随身,逢场作戏,同事摄化之妙也。三应求人趣竟。

午四 应离八部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以上诸科,皆应希求,令得成就,出世入世之愿望。以下诸科,皆应厌离,令得成就,出离本位,得生人道。问:‘余趣求生人道,是事不疑,天本胜人,何以反求,转入人道?’答:‘天道虽乐,乐有终尽,五衰相现,毕竟无常。又则天人著乐,不肯修行。裴相国云:整心虑趣菩提,惟人道为能耳。所以诸佛皆从人中得道,三乘圣人,亦皆人身修证。’故诸天乐出天伦,得生人道,既得人身,可成四圣也。我现天身,为说无常,苦、空、无我之法,令得成就也。

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灌顶云:梵语那伽,此云龙。龙有四类:一守天宫殿、二兴云降雨、三开渎决江、四守护伏藏。其类不一,故曰诸龙。过去亦曾修福,所住宫殿,亦为宝成,身能变化,多化人形,惟五时不免蛇形:生时、眠时、淫时、嗔时、死时。《长阿含经》明龙有三患:一热沙炙身、二风坏宫衣、三金翅鸟啖。因有多苦,故乐出离。《阿含经》又云:就因先世多嗔,心曲不端,犯戒斗诤,故堕龙中,由大行布施福力,故七宝为殿。我现龙身,为说布施持戒,正直柔和,仁慈谦让等法,令其成就。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梵语药叉,此云捷疾,其行捷疾故;亦名勇健,勇猛强健故;或云暴恶,其形暴恶故。有地行、空行、飞行三种。《最胜王经》云:是等药叉悉皆爱乐如来正法,深心护持。乐度本伦者:因受佛法熏习之力,知暴恶为堕缘,故乐度脱本伦。我现药叉身,为说持戒修福,柔和善顺之法,令其成就人沦;若能兼修慧业,亦可成就圣伦也。

若乾闼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乾闼婆,此云香阴,在须弥山南,金刚窟住。此神不啖酒肉,惟食诸香,以资五阴,是帝释乐神。帝释须乐,烧沉水香,此神寻香而至。好乐脱离本伦,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为说离于放逸,及五戒、中品十善之法,令其成就。

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阿修罗此云非天,有天福无天德故,此指化生阿修罗,是天趣摄。更有胎生人趣摄,卵生鬼趣摄,湿生畜趣摄。亦云无端正,男丑女美,无端正男故。长阿含经云:南洲金刚山,有修罗宫,六千由旬,栏楯行树,每日三时,苦具自至,刀枪剑戟,从空飞入宫中,修罗若不躲避,必受杀伤,故生厌离,乐脱其伦。名义集云:由在因时,虽行五常,怀猜忌心,欲胜他故,作下品十善,感修罗身。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为说慈忍谦恭,虚心受教,及中品十善之法,令其成就。

按《法华经普门品》,此部之后有迦楼罗,此云金翅鸟,以龙为食,龙求佛救,佛授袈裟,俾缠龙角,乃至缠袈裟一缕者,金翅乌皆不敢食。鸟亦往佛求救,佛曰汝无人食汝,何为求救?鸟曰:我无龙食,则必饿死,佛安可不救?佛曰:汝遵吾教,不可食龙,我每日受食时,布施汝食。现在侍者施食,偈云:‘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满。’故亦乐脱其伦。大士现同类身,为说仁慈爱物之法,令其成就。此经无此部,谅系抄写之脱漏也。

若紧那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紧那罗此云疑神,其形似人,头有一角,见者生疑,唐翻歌神,是帝释唱歌之神,貌丑而音美。《菩萨处胎经》云:须弥山北,十宝山间,有紧那罗,于中治化,由昔布施之力,居七宝殿,寿命极长,天欲奏乐,腋下汗流,便自上天。帝释请佛,诸天弦歌而颂法门者,即是此神。今乐脱其伦者,大士为现同类身,为说歌咏乱心,欲乐无常,及中品十善之法,令其成就。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摩呼罗伽此云大蟒神,亦云地龙,而无神通,乃属腹行,较之天龙,其苦自倍。此类因心中多痴恚,故所感之报,聋騃无知,常含毒伤生,必更堕落。今乐脱本类,求生人道,大士为现同类身,为说修慧、修慈,忍辱柔和,及中品十善之法,令其成就,四应离八部竟。

午五 应人修人

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众生之名,本是六道通称。此对下句,乐人修人,即是人道,好乐生生世世为人。经云:人身难得,今生既得,好乐修持人道,来生不失人身,故曰乐人修人。六道之中,诸天著乐,余道多苦,故乐得人身;又以人身,方值佛法,诸佛皆于人中成道故。又人道易于修证,出世四圣,皆人道修成,所以八部,皆乐脱本伦,转生人道。人者仁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即是仁。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是则内教外教,皆重人伦。我于彼前,即现人身,为说五戒,中品十善,令其成就。五应人修人竟。

午六 应离非人

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指掌》云:上科人伦,统收人王宰官等,不尽之机。此科非人,统收天龙八部等,不尽之类。以彼所不摄者,皆此摄故。长水子璇法师云:有形有色蕴,如休咎精明等,无形无色蕴,如空散销沉等;有想有四蕴,如鬼神精灵等;无想无四蕴,如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等。有好乐度其本伦,转生人道者,我于彼等之前,一一各随其类而现身,各应其机以说法,令其成就。二条陈妙应竟。

巳三 结名出由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上三句指所现之身,下四句出起用之本。是字即应九界机,普门示现身相。上结列总标之名,名为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一时顿现,随类各应曰妙;所现身相,不著于相曰净;又妙者不可思议,净者无所染著,即大士证圆通已,而得三轮不思议之明证也。先由意轮鉴机既定,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应以何法得度,即说何法;身、口、意三轮,皆不思议,曰妙,一一皆无染著曰净,是为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即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以一身普入一切刹,一切刹中作佛事。如是妙用,乃称圆通体所起,皆由耳门修证三昧之力也。闻熏闻修者:由本觉闻性内熏,熏起始觉妙智,作反闻修习之工夫,时时反闻自性,熏变执习,解六结,破五阴,妄穷真露,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得成无作妙力:即不假作意,不可思议之力用;一身不分而普现,万机咸应以无违,如一月在天,影临众水,月岂作意而临水耶?千江有水千江月,世间之物尚然,何况大士,圆通妙力?自在成就者:即任运而应,有感斯通,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以上所现三十二应之身,与法华普门品,互为出没,如天趣,此有四天王国太子,人趣此有女主及国夫人,彼经则无。八部中彼有迦楼罗,八部外彼有执金刚神,此并不列。大士妙应无方,神化莫测,三十二应,亦不过略言而已,实则应化无尽,故两经随意取舍,以成三十二数也。初三十二应竟。

辰二 十四无畏 分三 巳初 标承悲仰 二 条陈无畏 三 结名显益 今初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此标自证圆通妙力,能与众生同悲仰也。亦由大士返闻证性,下合众生,本妙觉心,既同其体,遂运同体大悲心,故能与众生同悲仰。乃称呼世尊,自述我又因此,闻性内熏,熏起始觉之智:智光不外泄,反闻修习,以照能闻之性,是谓回光返照;照彻心源,无动无坏,是名金刚三昧。此二句乃证体,下则起用,用不离体也。无作妙力者:称性无作,任运成益,故曰妙力。由此不思议力用,所以得与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其悲哀拔苦,仰望与乐也。故字即大士与众生,同悲仰之故,以为无畏之本。众生悲仰之心,即大士之大士身心,获得也十四种无畏功德;身、即大士妙应身,心、即大士妙观心。若众生在苦恼厄难之中,一心称名,感应道交,正在怖畏之中,蒙救得脱,即获无畏。无畏,约众生说;功德,约大士言。由大士圆通妙力,功能德用,故令众生脱苦无畏。普门品云:‘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巳二 条陈无畏 分四 午初 八难无畏 二 三毒无畏 三 二求无畏 四 持名无畏 今初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此苦恼难无畏。八难中此一为总,余七为别。逼迫外身曰苦,逼迫内心曰恼。上三句出自修之本,下四句彰利他之用。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观为能观之智,智光不外照,即不自观世间之音声,以观能观者是谁?上句是离尘,下句为照性,亦即脱黏内伏,背尘合觉,由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加被众生;故能令十方苦恼众生,但能一心称我名号,我则观其称念音声,寻声救苦,令其即得解脱苦恼,则苦恼无畏矣!

此即观世音菩萨,果上得名之因缘。《法华经普门品》,无尽意菩萨问佛: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即称念菩萨名号,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世间称念菩萨名号音声,故名观世音。彼经但约菩萨,果上利他而立名,故不说菩萨因中所修自利之行。此经双约两利,由得自利行成,方能利他也。或有以观其音声句,作众生受苦恼时,自己观其音声。交师非之当矣!因此经苦恼众生下,略去一心称名等字,致有如是错解,交师加蒙我二字,意即显矣!众生在苦恼难中,能有几人解作观?即使能作观得脱,与总标之文,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亦不能合。试详察焉。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此大火难无畏。知见二字,包括六根见、闻、嗅、尝、觉、知。旋复:即旋妄复真,旋转缘尘之妄知妄见,复归自性之真知真见。大士用耳根,反闻入流工夫,旋闻与声脱,既旋彼妄闻,而与声尘脱离,则根尘不偶,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故诸根一一皆能旋妄复真。知见旋复,则内见觉之大火既息,而外世间之火,不能为害。温陵曰:内外四大,常相交感,见觉属火,故见业交,则见猛火。今知见旋复,则无见业,是以火不能烧。令诸众生,入火不烧,此即大士,自证之力,加被众生。普门品言:‘由是菩萨威神力故’。《正脉》云:‘证极法界,威神无量,故令一心称名者,即为大悲威光所摄,不堕火难,如入山阴,暑不能侵也。’此能令众生,大火不烧,则大火难无畏矣!大火不烧,是事难信,特为引证。《应验传》云:祝长舒,晋元康中,于洛阳住草屋,为大火延烧将及,邻舍几家,皆忙搬移物件,他在草屋中,一心称念菩萨圣号,乃为菩萨威神加被,风回火转,至邻舍而灭,人皆奇之,草屋飞一火星,亦当烧灭,何以安然无恙?乃询其故,答曰:惟念观世音圣号。里中有一人,不信称名所致,特因风燥之时,夜间掷火烧之,一次不烧,连掷三夜,皆不能烧,方信菩萨神力冥加,乃向直言忏悔。

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此大水难无畏。观听旋复:此句是妙力,下是大用。谓由反观听闻之性,旋彼妄闻,复归真闻,听闻属水,故闻业交,则见大水,今既旋闻复性,则无闻业,是以水不能溺。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亦即大士自证之力,加被众生,故大水难无畏矣!唐岑文本,字景仁,棘阳人,少信佛,尝诵普门品,一日往吴江舟覆,文本亦溺水中,俄闻有人云:能诵普门品,水难应免。如是者三,遂浮水面,须臾水浪漂送岸边,为人所救,得免于难。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此罗刹难无畏。妄想乃是第六意识,前佛破识非心文云:此非汝心,乃是前尘,虚妄相想,喻之如贼。能杀害众生法身慧命,如同罗刹能食人,深可怖畏。大士反闻入流,外不缘尘,内不循根,根尘不偶,识心亦灭,故曰断灭妄想。妄想既灭,心无杀害,全超鬼神心行;以此威力,加被众生,故能令众生,诸罗刹鬼国,但能一心称名,鬼不能害,则罗刹难无畏矣!传云:师子国有入商贾,一百余人,航海而来,忽遇恶风即鬼风,将船飘堕罗刹鬼国,许多罗刹女来欢迎。内有一商人多智,知入罗刹鬼国,乃号召于众曰:今者船入鬼国,汝等当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免于难。众即依言称念,忽起大风,将船吹出,速达我国,足证圣言之不虚也。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此刀兵难无畏。熏闻成闻者:大士反闻照性,本觉内熏,熏彼妄闻,而成真闻,耳根如是,销妄复真,六根悉皆销复。后偈云: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同于声尘听闻之性,一一复归元真,尘亡根尽;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大士以此自证,金刚三昧,不动不坏之本,加被众生,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即大士金刚三昧之力,加被被害众生,身同金刚,故其刀触身,刀即段段坏。纵然其刀不坏,其身亦无所损,使其兵戈,犹如刀割水,水无断痕,如风吹光日光也,光不息灭。以能触之刀,色尘即藏性;所触之身,身根亦藏性;藏性合藏性,即同以空合空,性无摇动,则刀兵难无畏矣!齐书孙敬德,防守北陲,造观音像,每日礼事,后为贼横引,判处死刑。有一梵僧,教诵观音经千遍即普门品,后临刑刀成三段,其首无伤。丞相为奏免。又如六祖,刺客三挥利刃,犹如斩影,刃从头过,头无所伤,此乃六祖,自证之力耳。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旁,目不能视。

此诸鬼难无畏。闻熏精明,明遍法界者:反闻熏修,伏归本元真精之性。发本明耀,耀性发明,遍周法界,则诸幽隐暗昧为性之鬼神,皆不以自全矣!此明能破暗故。大士以此威光,加被众生,能令众生,仗承威光,诸鬼虽近其旁,目不能视,以彼背明向暗,反不堪于光耀。如枭鸟昼盲夜视,罗刹向日不见,视尚不能视,何能加害耶? 药叉,此云轻捷,有地行、空行、天行三种,是男鬼;罗刹,此云可畏,是女鬼;此二皆食人之鬼,人尸若臭,咒养令鲜食之,乃北方多闻天王管辖。鸠槃茶,此云瓮形,是魇魅鬼,能魇魅于人者,乃南方增长天王管辖。毗舍遮,此云啖精气鬼,能啖人及五谷精气,乃东方持国天王管辖。富单那,此云主热病鬼,乃西方广目天王管辖。等者,以该其余诸鬼。皆以阴隐为性,故虽近其旁,目不能视,如土地不见洞山者,既不能视,则诸鬼难无畏矣!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著。此枷锁难无畏。音性圆销者:音声动静二性,悉皆销灭,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故曰圆锁。观听返入者:即观照能听闻之性,逆流而入,故曰返入。如是,则入一无妄,不但声尘销灭,则色等诸尘,亦随声尘以俱灭,故曰离诸尘妄。尘既不缘,根无所偶,见等诸根,亦随闻以旋复,根尘双泯。以此妙力,加被众生,故能令被难人民,而能称名即成感应,禁系枷锁,所不能著其身。因妄尘既离,妄身亦空,故禁闭囹圄,系缚身体;在颈曰枷,练脚曰锁,此皆治罪人之刑法;或误入宪网,或屈遭陷害;若能一心称念圣号,皆得解脱,则枷锁难无畏矣!晋窦传河内人,永和七年,为高昌步卒,吕护所俘。同伴七人,共系狱中,不久将杀,僧道山时在护营中,与传相识,乃往视之。传曰:命在旦夕,能相救乎?山曰:‘尔至心念观世音菩萨,必有感应。’传遂至心默念三昼夜,械锁忽然自解械销,即脚栲之锁。传念同伴桎梏,何忍遽舍,复求菩萨神力普济,乃劝同伴,同心称念圣号,诸人刑具亦解,遂同遁回乡里,自是笃信奉法,一乡之人,莫不敬事观音也。

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此劫贼难无畏。灭音圆闻者:即大士反闻入流时,灭音、而解脱声尘,圆闻、而证极根性。尘灭、则外无敌对,根圆、则咸归一心,故能遍生慈力。乃至碜心毒人,亦不能起恶,悉化为慈悲眷属矣!《法华》云: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是也。大士以此慈力,加被众生,能令众生,经过危险之路途,或旷野山隘之间,或盗贼冲出之处,皆险路也。但能称念圣号,贼不能劫,则劫贼难无畏矣!昔尼宗本,高平金乡人,幼有清信,日诵《普门品》,乡党称之。后出家为尼,被虏所拘,急诵《普门品》,旋即得释,归路出冀州,复遇贼所逐,攀上枯树,诚念观音圣号,贼寻索不见,得免贼难。初八难无畏竟。

午二 三毒无畏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贪、嗔、痴名为三毒;以能毒害法身慧命,故名三毒,甚可怖畏!又贪、嗔、痴,是三途因:多贪众生堕地狱,多嗔众生堕饿鬼嗔心属火,饿鬼则受饥火烧然之报。多痴堕畜生,亦可怖畏!今言三毒无畏者,非纵恶无所畏,乃由持名离毒,大威神力,得无畏也。此离贪毒无畏,诸贪之中,贪欲为首。惟此淫欲一事,人最易犯,见色动心,必落爱欲深坑,且最难断,为害最大。若要离欲,《法华普门品》云: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由仗菩萨威神之力,及自己持名念力,以念力对治淫心,仗威神销除业障也。

熏闻离尘者:此乃反闻照性之功,熏彼出流之妄闻,而成入流之真闻,入流则必亡所。声尘之结既解,诸尘之结齐解,而色尘岂能劫于家宝乎?能令一切多淫众生:淫而言多者,乃是夙习深重,数数入声现起淫念,发为淫行,轻则损身失德,重则倾家丧命。其尤甚者,淫欲属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狱。多淫众生,能常念菩萨圣号,由菩萨威力加被,即能远离贪欲,则离贪毒,自可无畏矣!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此离嗔毒无畏。纯音无尘者:纯一闻音妙性,别无所对声尘。此句,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既无所对之境,亦无能对之根,根境双泯,惟一圆融,清净宝觉,内外一如,无能对之与所对;以嗔恚生于对待违拒,大士自证境界,圆融一体,无对无碍;以此加被众生,能令一切有忿怒嗔恨之众生,但能常念恭敬观世音,以念力而伏嗔机,仗慈风扫除恚热,便得离诸嗔恚,则离嗔毒,自可无畏矣!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痴由妄尘所蔽,无明所障。销尘旋明者:销除所缘之妄尘,旋复自性之本明,此即前文所云: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所以外之法界,内之身心,犹如琉璃宝,洞然朗照,内外明彻,无所障碍。大士以此自证智力,加被众生,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昏钝性,即是愚痴,愚痴、以昏迷暗钝为性。能障智慧,故曰昏钝性障。阿颠迦此云无善心,皆由痴习偏重,迷正知见,邪见炽盛,拨无因果。若能常念恭敬观世音,以正念而袪邪执,仗智日以破昏蒙,便得永离痴暗,则离痴毒,自可无畏矣!二三毒无畏竟。

午三 二求无畏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此应求男无畏。世人无有男子,其畏有三;一年老无人服事;二后事无可嘱咐;三宗嗣必至断绝。故必求生男。《普门品》云:‘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彼经但说求男之法,未说菩萨加被之力,此经但说加被,未说求男之法,两经会合解释,其义则全。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此二句,指修行证理,销融四大之幻形即如是渐增,闻所闻尽。旋复一真之闻性即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证入不动摇不生灭之理体。亦即佛所云:皆获一乘,寂灭场地也。涉入世间,不坏世界七句;乃称体所起之大用。菩萨身能善入微尘佛刹,以一身而现无量身,涉入三世间器世间,有情世间,及正觉世间。,随类现身,不坏世间之相,依理成事,从真涉俗,即方便智,方便属权,权能干事,有生男义。能遍十方,供养微尘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供养有二:一身供养,执侍巾瓶,效劳服役,此求福足。二心供养,常随佛学,代转*轮,心能善顺佛心,令佛畅慰本怀,各各佛边,为法王真子:此求慧足。以此余福余慧,加被众生,能令法界,无子众生,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有福德,则富而且贵;有智慧,则廉而能明。若有福无慧,则识庸见浅。若有慧无福,则家贫力薄。凡有求者,菩萨令生福慧双美之男,则求男无畏矣!

余亦父母向观世音菩萨所求而生。余籍福建,古田县吴氏,父为木商,年三十五岁,生二女而无男子,余父同母,即向观音大士求男,家供奉大士像,余母每日礼拜,后有孕,礼拜益力,一夜梦见大士、抱一孩儿,授余母曰:此孩与汝作子。余母接之喜而醒,乃告余父,及余祖母。即日设供,供养大士,虔诚礼拜,越三日生余,加意抚育,不幸五岁父母双亡,由祖母及叔父教养,至七岁入私塾,师及乡党,目余为神童,至十岁,好武力,与同里儿童角力,将他打伤,其童哭而归告其母。其母与余祖母交涉,祖母对其再三道歉,乃骂余曰:那里晓得观音大土,送汝这一个顽皮儿到我家里来。当时闻之,不知其意。待祖母喜时,向询其事,乃将父母求男相告。祖母曰:我以为大士送来,必是好子,那知汝乃顽皮儿,余即思念,倘若不立志学好,菩萨都要受累,乃跪向祖母言:望勿忧虑,必定学好。从此即专心求学,十四岁入考,至十五六,常思入山修行,当时亦不知为僧。十七岁祖母逝世,十八岁欲出家为僧,为叔父所觉,不许。至十九,方入佛门,二十岁,受具足戒,即出外参学。廿四岁,听通智老法师,讲《楞严经》即发愿为法师,以利生为事业,弘法作家务,弘扬《楞严》大法,令得久住世间,前曾创办圆明《楞严》专宗学院,赤本此志愿也。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此应求女无畏。《指掌》云:男承内嗣,女结外亲,有男无女,亦非全美。故半子亦有求者。《法华普门品》。约女人欲求生女,以是同类为亲,故欲求之;求之之法,亦不外礼拜供养而已。六根圆通:圆者圆融,六根互相为用,随举一根,皆具见、闻、嗅、尝、觉、知。通者通达,六根根隔无碍。圆通二字,贯下诸句。由通达故,明照无二,六根灵明照用,无二无别,所以立大圆镜,能承顺十方,微尘如来,一切秘密法门。由圆融故,含十方界,而能含裹十方,诸佛世界,所以立空如来藏,能领受诸佛法门,大小权实,完全无失。《正脉》云:承顺即坤仪柔德,受领即闺门能事,故能应求女也。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大士以此自在妙力,加被众生,能令法界,无有女子之众生,欲求生女者,果能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得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之女,外则品貌端正,窈窕庄重,则有福;内则性情柔顺,贞静幽娴,则有德。有福众人见之生爱,有德众人见之生敬,有相即福相与德相也。若但端正,而不柔顺,则可爱,而不可敬;若但柔顺,而不端正,则可敬,而不可爱,福德二字,福字连上,德字连下,福德兼备,故得众人爱敬,则求女无畏矣!三二求无畏竟。

午四 持名无畏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

此明持名无畏。以但持观世音菩萨名,不持诸菩萨名,恐一名不及多名,而生怖畏也。此三千大千世界:指娑婆世界,共有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百亿四天下。现住世间:即现住三界六道,随类化身,乘愿利生;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之多,此为圣人现量,所知所见。修法垂范下:显诸法王子,行化不一,有修实行,自利之法,亦可垂范众生,以为众生模范。教化众生者:有修权行利他之法,随顺众生根性,示现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用方便权智者,各各则有不同。

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

此明一名能敌多名。其故何也?由我所得耳根圆通,即是圆通本根。本根有二义:

一、为娑婆本利之根,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二、为诸圆通中之本根,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上但标名,下出体相;谓此圆通本根,发自妙耳门之中。耳门所以称妙者,即古观世音佛,所授从闻、思、修之法,依根中闻性,不生不灭之妙理,起反闻照性之妙智,照破五阴,解除六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证圆通体,发自在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者:然后称体起用,应化无方,身之微妙也;鉴机不谬,心之微妙也。含容、指妙心,谓心含十方,无量世界众生;周遍、指妙身,谓身遍圣、凡、染、净十界。故能令众生,持我观世音一名,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数诸法王子名号,二人福德,正等无有别异也。

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

《指掌》云:一名多名,单持共持,以二人之行迹论之,有类霄坏;以二人之福德论之,不异丝毫。其故何也?大士曰:单持我一名号,与彼共持众多名号,福德无异,则持名无畏矣!此实由我修习耳门三昧,乃得真实圆通故也。以具足圆通常三真实,故能超二十四圣而独妙,当敌诸法王子以勿疑矣!观后二句,菩萨密意,已将诸圣圆通,选己为独最也。后佛敕文殊更选者,为不了佛与观音密意者,添此葛藤也。二条陈无畏竟。

巳三 结名显益

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此结名。前总标文云:‘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是即指上十四种,乃名十四施无畏力。菩萨以身心为能施,无畏力为所施,十四种众生、是受施者。菩萨三轮体空,不住于相,无能施之身心,无所施之无畏力,无受施之众生,生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故能周遍普及十方众生,令得离苦受益也。以上十四种众生,机遍十方,八难众生,身罹苦难,畏其性命不保,但能持圣号,即蒙大士以无畏力,福德周备,而全性命。三毒众生,惑业深重,畏其将来堕落,但能持圣号,即蒙大士以无畏力,福德周备,令得离毒。二求众生,无有后嗣,畏其老死无靠,但能持圣号,即蒙大士以无畏力,福德周备,令生男女。持名众生,持念一名,畏其福德缺少,但能得一心,即蒙大士以无畏力,福德周备,令等无异。故十方世界众生,皆称观世音为施无畏菩萨也。辰二十四无畏竟。

楞严经讲义第十五卷终

第三篇:简述《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简述《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2019级 百一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出自《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经,此经乃经中之王,由唐般剌密帝三藏,依于愿力“创臂藏经”,躲避边境排查传入中国。经未传中国时,隋朝智者大师听说印度有此经,就在天台山国清寺,修建一座拜经台,每天向西拜求共十八年,仍是没有见到,可见此经难值难遇。

经中佛告阿难:“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三摩地’译为三昧、正定。但此经的三摩地,非普通所说的正定,一般打坐、修止观都可以入正定也叫三摩地。但是楞严的三摩地超出这些,称为首楞严大定。所谓大定无出入,没有什么叫出定,没有什么叫入定。大定有两个殊胜之义,一、圆定:非自心不动,而是统摄万法,成一定体。‘日月经天而不动,江河竞注而不流’成与坏,生与灭,无不究竟坚固才是圆定。二、妙定。本性自具,不假修成。纵在迷位,其体如故,故称妙定。所以于心性外,修证所得之定,都不是妙定。符合以上圆妙两义,就是首楞严王三昧,也称首楞严大定,即是经中所说的‘三摩地’。经中二十五圣各各宣说悟入三摩提之法门,观音菩萨自述耳根圆通法门,居二十五人之末,但文殊菩萨拣选圆通,耳根圆通居二十五圣之首。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观音菩萨在佛前发了菩提心,彼佛就教授他从‘闻思修’三慧入三摩地的方法,但此处的三慧不同于一般的三慧。一般的闻思修,闻到经教的道理,并能理解即闻慧。依著这个道理起了正的思维即思慧。所闻的都接受了、理解了,依教奉行叫作修慧。但是观世音如来教导观世音菩萨的这个闻思修,大大地深入了。《楞严合辙》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者,此方教体,唯在音闻,从闻根入,故此‘闻’字,即击钟所验不生不灭之闻性也”这个闻慧是指耳根的不生不灭的闻性,是耳根能闻的本性。人人都有自性,为什么单说闻性呢?因为众生耳根最利,故为此方教体,从耳根入门,容易体悟自己的本性。随顺耳根闻性,生出始觉的观智,内不随分别之耳识,外不随所闻之声尘,而是返转回来观能闻的自性。

《楞严合辙》云;“思者,非遍行思,亦非思善思恶之思,以思善思恶皆属邪思,故下文阿难虽强记,不免落邪思,此即善恶都莫思量之思,以百不思是正思者。为行人用此百不思之正思,专住闻性,专究此根从何所来,令彼颠倒闻机,脱粘内伏,向下入流妄所”。‘思’是离开一切想念的,依耳根闻性,起始觉观智,观察追究一下能闻的是谁呀?如念佛,问念佛的是谁呀?现在追究一下能闻的是谁呀?离开一切妄想邪思,思尽还源这就是思慧。念念返观,始觉合本,发明本源心地的原有风光,这才是修慧。所以这个闻思修三慧是比一般的深入了一步。由此闻思修三慧入三摩地,即入首楞严大定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这是从三慧入大定从浅入深的全部修习过程。‘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正是从闻性下手。最初下手之处,就是在闻性之中。攀缘声尘叫作出流,不住声尘返闻能闻之性叫作入流。‘亡所’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关键。本经:‘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所一立,心就不能再照了,照见五蕴皆空,但众生一立了所,有了所见、所闻、所知,而成对待,在这以后就不能照而只能想了。所以立了这个‘所’就是众生入迷的根本。现在我们要回头,要觉悟,就必须从忘掉这个‘所’开始。后头更有许多层次的‘所’,一层一层地把这个‘所’忘掉。不把声尘当作对立面,不分别、不取舍,忘记了所闻,而‘亡所’。这只是初步功夫的相应,因智光内照,而显定力,这是功夫。声尘自亡,这是效验。永嘉禅师说:‘流非亡所而不入,所非入流而不亡。’也即是,不能亡所就不能入流,不能入流也就不能亡所。可见‘入流亡所’是修证圆通的总诀。

观世音菩萨就是从耳根闻性之中下手起修,念念内照绵密相续没有间断,默照在闻性之中了,入了这个法性的流,忘记了所闻的声尘,在闻性之中‘入流亡所’。从耳根角度说,能闻的本性叫作闻性,实际闻性也就是全体自性的作用。所以一下手用功,就是从本体上,从自性上用功。用根中之性,这是一个很深入的法门。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楞严说通》解释为:‘前之亡所,且唯亡动。今之既寂,乃是动结已除,静结方显也。既寂之后,加功进力,反闻功夫,展转深切,以至寂静亦亡,则动静二尘,迥然双脱矣。’此之亡所,并非声尘消灭,只是忘掉声音动相,动相不能妨碍自己,于是解了声尘的动结,但动相一除,马上显出声尘的静相,这是声尘的静结。仍是外尘的结缚,必须继续入流,返观闻性。所以在修行道路的任何地方,都不能停步不前。当动相消除不能为碍之后,自然出现静相,若留恋这个静相,还是有所住,所以需要更进一步。不住于静尘,仍是返究能闻静尘者是谁?若心住静尘,即是闻静尘,是出流,而不是入流了。若能返闻自己能闻静尘的闻性,于是静尘也不能为碍。声尘的动静二结,一齐解除。故云‘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憨山大师在《通议》中,有极精妙的解释。‘六根顺流(出流)奔境,故随情造业。今于耳根思修,则不缘外境矣。入流者,返流也。谓逆彼业流(业流即指顺流(出流),谓驰向外境声尘,随情动念,造种种业,所以叫做业流),返观闻性,则不由前尘(当前外境的声尘)所起知见(不为声尘起心动念)而闻性现前,尘境遂空,故曰亡所。’这又说明了非入流不能亡所,非亡所不能入流。

‘且未观闻性之前后,以境(指外境)有动静,则听不出声矣。今观闻性寂然。则境(指返观所缘之内境,即闻性)无动静之相。故曰“了然不生”。’大师所说的妙谛,一时不易领悟,所以再引证一段唐代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中禅语,来辅助发明。禅师开示:‘且入理多端,指汝一门,令汝还源。汝还闻鸦鸣鹊噪之声么?’曰:‘闻。’曰:‘汝返闻汝闻性,还有许多声么?’曰:‘到这里,一切声,一切分别,俱不可得。’曰:‘奇哉!奇哉!此是观音入理之门。我更问你,你道到这里一切声,一切分别,总不可得。既不可得,当伊么时(彼时),莫是虚空么?’曰:‘原来不空,明明不昧。’曰:‘作么生是不空之体?’曰:‘亦无相貌,言之不可及。’曰:‘此是诸佛诸祖寿命,更莫疑也。’以上广引古德的心要,只是希望读者,对于观音返闻自性入理之门,有一个正确理解。

所闻‘动静二相’既已‘了然不生’,所修之法,加功渐进,定力加深。如《通议》所说:‘“如是渐增”等者。由境寂灭,复增现行,以所闻声尘既无动静(皆不可得),则此闻根亦泯,故曰“闻所闻尽”。’因为声尘是我们所听到的,咱们能听到的是耳根。现在声尘的动静两结齐消,所剩下的只是能闻的耳根,这根也是结。根与尘相对了然不生,就没有外相,既然外相消除,内相也随之而同尽。于是‘泯然豁然,无复内外,即根尽之相’(以上是《说通》句)。于是破了根结,又进一步了。此时先得人空。‘尽闻不住’,所闻能闻俱尽,就是‘尽闻’。但决不半途而返,要一往直前哪。根尘都没有了,怎么知道的?自己有觉嘛,觉到的。由于智慧嘛,所以能觉。觉照,照到这个根尘俱空。所以由于能觉,才知道根尘都空了。现根尘俱尽唯剩一觉,若住此境,但得人空,未得法空,永堕无为深坑,所以‘不住’。唯当加功再进,透过此关。当能闻与所闻,都消除之后,根同尘都一齐迥然脱落,当前出现的是清湛纯一没有边际的境界。这个境界正是自己所觉到的。既有所觉,必有能觉,能觉即是能观照这个境界的智慧,有能觉与所觉,这就又是一层能所。‘尽闻’是能闻与所闻的尽除,破了根结。达到根尘齐泯的境界,能照这个境界的是能觉,属于般若。若住于这个‘尽闻’的境界,还有能觉与所觉,能觉的智与所觉的境相对,这就是能所仍存,智境相对,仍是障碍。不能吝惜此智,都应舍弃,来破除法执。《通议》说:‘根尘双泯,为尽闻处。而亦不住尽闻之觉,更增观行。根尘既泯,而此观智亦亡,故觉所之觉亦空,此空观智也。’憨山大师说,尽闻则根尘皆尽,不住则继续进修,所觉的境是根尘齐销,了不可得,所以能觉没有对待随之也空,所以‘觉所觉空’,于是破了觉结。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空与所空又是一层能所。刚才说‘觉所觉空’,其中的空是空观智,即是现在‘空觉’中的‘空’字。‘觉’字呢,就是能觉和所觉。这个觉结因空观智的空而解除了。因有这个空,空掉能觉与所觉。觉的结是解开了,但留下空结,还须解除。能空和所空,宛然仍在。一个能,一个所,又是一个对立。还要加功进修入流照性。达到‘极圆’。于是不但所空的智境全息灭了,能空的这个空也灭。这就是‘空所空灭’。打个比方:就像拿木头钻木头来取火,木头钻木头,钻来钻去,一下火出来了,钻的木和被钻的木都烧完了。空所空灭就是这样。能空的和所空的都灭,两个同时都没有了,‘空所空灭’。这就解了空结证了法空。‘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以上由于‘空所空灭’,破了空结,证了人空与法空,但其中末后的一个‘灭’字,仍是一结。动、静、根、觉、空、灭是六个结,都是生灭法。解结次第:第一步动结灭了(破了声尘的动相),静结就出生了。再破了静结,声尘的动静二相都消,只显能闻耳根,于是静灭根生。耳根之外没有了可作对待的声尘,于是根结也不存在了。根结也破了,此时根尘全脱,唯有照境的觉智,这是根灭觉生。所觉之境既离根尘,能觉之智仍在,若常对待,仍有能所,此智亦须放舍。于是能觉与所觉俱空,觉结灭而空结生。‘空所空灭’则空结灭而灭结生矣。到此若常住灭相之中,被灭相所障,是一种顶堕,正在百尺竿头,更须进步,到此也必须著力去灭除,但不存执著之心,以俟一刹那顷,灭相迥脱本理现前,六结俱解,顿证一心。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所以这就跟《涅槃》:‘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完全是一致的。在寂灭中不是空无所有,而是寂灭为乐。‘寂灭’二字,其中‘寂’字,不是与动互相对待的寂,而是从无始来,本自不动的寂。其中‘灭’字,不是与生互相对待的灭,而是从无始来,本自无生的灭。故此‘寂灭’,即本觉理体,即是如来藏,真如实际,一乘寂灭场,大光明藏,实即真心全体,无边妙用,皆在其中,以上解除六结,是观音大士‘从闻思修’,‘寂灭现前’,‘入三摩地’,证入圆通。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忽然’指从闻思修,一刹那间,证入圆通,发挥全体大用的时候。《通议》说:‘一念顿证,故曰忽然。’‘超越’是解脱无碍之义。《通议》曰:‘十界依正,皆寂灭一心所现影像,故曰超越。’(十界中,六凡是世间,四圣是出世间)如古德所云,十方所有诸法,无非自性光明,当然就解脱无碍了。自性光明,圆满十方,洞然无碍,故曰‘十方圆明’。

《心经》大家熟,正好互相印证。经中一切皆无,无智无得,故云‘无所得故’,但最后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嘛!这里也是如此。生灭灭了之后,是‘寂灭现前’。是‘超越世出世间’,得到两个‘殊胜’。一个‘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向上说,和诸佛本来明妙的大觉之心相合,与佛同体。又‘与佛如来同一慈力’,跟佛如来同样的大慈大悲的力量。与佛同用,大士所证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理体,故本心上合诸佛下合众生,所以我跟六道一切众生也是同心同体。‘与诸众生同一悲仰’,悲者悲哀,仰者仰望,众生在苦难之中,哀求佛菩萨救度,菩萨就和同体的一切苦难众生同样悲仰。为什么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因为观世音菩萨跟我们同体嘛,你悲仰,观世音菩萨跟你同样的悲仰,但菩萨同时具有佛的慈力,所以众生马上得到救度。

观世音菩萨成道的经过,一层一层,消除能所,连断六结,才证入圆通,所以我们也须直入宝山,不可在途中贪图小利,得少为足,甚至堕入魔途。当前往往有人认为自己怎么样怎么样,自己悟了证了。其实也并不是想骗人,在众生分上,很自然。不知不觉就落到自欺欺人的份上,甚至于破大妄语戒。破大妄语戒是地狱业。这实在可怕,这个事我们要知道。所以我常打比方,你要去颐和园,有的人一走到动物园,出的是西直门,我这方向对了,看见个园子了,那个是颐和园?不对!再往前走,到了紫竹院,这个更像了,这个是颐和园?还不对!再走走到海淀,看见又是山又是水,这是颐和园?还不对!这个譬喻大家记住。你千万不要把紫竹院等当成颐和园;你把紫竹院当成颐和园,你自己到不了颐和园事小,你耽误别人。你说颐和园就在紫竹院,耽误别人的慧命。

【世尊!由我供养观世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世尊’是观音于会称呼本土导师释尊。‘如幻’是喻,因无修而修,修而无修,所以用幻事来比方。也正是永明大师‘大作梦中佛事’之意。‘闻熏’指本觉闻性自内熏起始觉智。‘闻修’指始觉智反闻入流,照性而修。解除六结,澈法源底,究竟坚固,入首楞严大定,证入圆通,名曰‘金刚三昧’。得佛之体,同佛之用,故‘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随机感赴,普门示现,‘入诸国土’。

‘三十二应’是现十法界(六凡四圣)种种身相,普应群机,广作救度,一一各随其类而现身(从佛身、人身,直到药叉、阿修罗,人非人等),各应其机以说法,令其成就。以上三十二亦只是略言而已,实则应化无量。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无作妙力’者,不是由于造作,也即不是‘有为’之法,叫作‘无作’。任运显现不可思议微妙之力,叫做妙力。观音大士以金刚无作妙力,证得同体大悲。大士身心与诸众生,并无二相,众生悲仰即是大士悲仰,大士妙力即是众生妙力。故可令一切众生于苦难中,生悲仰心,即可于观音身心得十四种无畏功德。众生遭难,正在怖畏之中,若蒙救得脱,即不复畏惧矣。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这个地方有人误会为,众生在受苦受难时,自己观音声而得到解脱。《正脉》批评说:众生在苦难中,谁还能静心作观,这是不可能的。《正脉》与《贯珠》等都主张,在‘观其音声’之前,补上‘蒙我’两个字正好跟《法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就一致了。十方众生只要念观音名号,观音就可以观他的音声,循声救苦。众生就可以立即得到解脱。不是叫苦难的众生去忘掉所闻的音声。因为众生遇见急难恐怖,手忙脚乱,哪还能同观音大士一样,不随声尘,返闻自性,不可能啦。又有《通议》解释为:‘令苦恼众生,观自称菩萨之音声(即是净土法门的自念自听),即脱其苦也。’足证以上‘观其音声’的关键是念观音圣号,是完全正确的。至于《通议》是自闻,《法华》是循声。正显观音三无差别,自他不二。楞严力求文字精练,所以就多删掉了一些字。这也是《楞严》难懂的原因之一。

以上第一无畏力,称念观音而得解脱,实为十四无畏的总纲。每一无畏,能令众生当下得救,都是由于一心称念观音名号,蒙观音循声救苦,乃得解脱。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知见旋复’指自己的妄知妄见,复归自性的真知真见。见觉没有火,所以外界之火不能为害。《正脉》云:‘证极法界威神无量,故令一心称名者,即为大悲威光所摄,不堕火难。’所以众生入火,火不能烧。同理,入水水不能溺。入鬼国,鬼也不能害。遇见兵戈杀你,刀就段段坏。夜叉、罗刹、诸鬼都要离开你。一切枷锁不能著身。经过险路,强盗也不能劫你。如果你性多淫欲,你多念就会离开贪欲。同样,多嗔可以离嗔。多痴,可以离痴。并能令一切众生求男,得生智慧之男。求女,生端正之女。最后第十四,就是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等于持六十二恒河沙法王子(菩萨的别称)的名号福德无异。六十二个恒河沙,那么多菩萨名号功德,加在一块儿,跟念观世音菩萨一个名号的功德一样。

【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六十二恒河沙数法王子,虽各各不同,总之不离法界智慧海。观音大士既得圆通本根,于是身心微妙,周遍法界。一身即无量身,不受数量限制。一多互融,所以能令持一名号与众多名号,福德相同。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通议》解说:‘今观音圆证一心,故诸佛全体业用自在。随机适时,不可以类推,心不可思,言不能议,是谓无作妙德也。’也就是说由于圆满证入一心,所以自在显现诸佛全体大用。随著机缘时节,自然出现,不可从比类来推求,不可思议,所以叫做‘无作妙德’。这四个不思议的殊胜妙果。

(一)‘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或现一个头,三个头,五个头,七个头,以至于一百零八个头,一千个头,万个头,八万四千个头(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十一个头)。二臂,四臂以至八万四千臂。两个眼睛,三个眼睛以至八万四千个眼睛。其形‘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或威猛(六臂的嘛哈嘎拉。观音菩萨示现,那是大威猛相),或慈悲(观世音菩萨一般都是慈悲相)。或者是定,或者显出智慧,救度众生得大自在,现这些形相来救度众生。

(二)‘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大士所现一一的形,一一的咒,每一个形,每一个咒,都能让众生得到无畏,没有可怕的事。众生总是有所畏惧,你如何能达到无畏,那要靠观世音菩萨嘛,所以十方世界都称观音大士是施无畏者。今天大家念大悲神咒,这个咒就能给大家无畏,消除一切可怕的事情。你都得到加持,得到保证,自己内心的贪嗔痴都可以消除,外头的恐怖烦恼也都可以转化。

(三)‘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大士所过之处,能令众生皈依布施,甚至舍身。众生的悭吝心最难破,舍心最难发,今大士所游的国土中众生,皈依大士破悭好施,实是不可思议。

(四)就是上供下施,有求必应。由于我供养如来,傍及六道众生,所以能令一切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因此你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可以得大涅槃嘛!所以我们不是立即就要像观世音菩萨一样,一步一步的亡所断结,再亡所断结,把笋皮一层层剥掉。我们可以直接享受观世音菩萨所赐的果实。他成就了,他有这个大的愿力。我们只要是称其名号,你求大涅槃就得大涅槃。我常打比方,现在不需要你去开荒、锄草、种植、除害、施肥,直到收成。这个成熟的果实大苹果,摆在你面前了。只需要你吃了。

当观世音谈了古佛授记之后,‘尔时世尊,于狮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从他身体放无量宝光,远照十方世界如微尘数的如来菩萨,给他们灌顶。本世界的释迦牟尼佛,给十方佛菩萨灌顶,十方的佛菩萨也放光从诸方微尘的世界,来给释迦牟尼佛灌顶,给会中诸大菩萨诸大阿罗汉灌顶。当时是这样的境界:‘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一切水木跟极乐世界一样,都在说法。‘交光相罗,如宝丝网。是诸大众,得未曾有’。诸佛互灌,光光相交,国中万物,光明照耀,妙光交织如同宝网。与会大众都得‘金刚三昧’。天雨宝华,‘青黄赤白’四种‘百宝莲华’遍满虚空,‘成七宝色’。娑婆世界污垢之相就不见了,所见唯是十方微尘国土所共成的一个世界。天乐盈空,‘梵呗咏歌,自然敷奏’。演唱念佛念法念僧,种种妙法音声。释尊圆证以上二十五圣圆通法门而现殊胜瑞象。当时佛就告诉大智文殊,这二十五位大圣所修法门本来平等,没有差别,但你看看对于阿难以及将来此土众生,以什么法门最为当机呀?佛就嘱咐文殊来做这个评选。文殊承受佛旨,礼佛说偈。偈文很长,只能拣最重要并最切合初机的介绍。其中赞叹观音说:‘良哉观世音,...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

底下就是称赞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我现在禀白如来,就像观世音所说的,为什么利用耳根,大家容易入门,有三个理由。第一个理由:‘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人在清静地呆著,十方,不管是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各方同时都打鼓,这一切声音你都听见。现在我从在这儿,我只能看见前头,我就看不见后头是什么。你们也一样。你们只能看见我,你后排是谁你不知道嘛。后头有人说话听见听不见?耳根利呀。耳根不但是利,它圆哪!你要是到了过去的戏园子里头,什么声音都有哇。唱戏的,说话的,小孩哭,卖东西的,你都听见,而且都能分别。这是在唱,那是人在说话,这是卖东西的,那是小孩哭。一一清楚嘛。你这个闻性非常圆哪,不分方所遍一切处,只有从这儿你容易体会,所以为什么赞观音?他有道理。他这个就是说十处一时闻,这是第一个,是为圆真实。我们的性是真实的圆哪!底下就是‘目非观障外’。咱们在大殿之中,大殿外头有什么,咱们不知道。口鼻也一样。你吃东西,东西不到嘴里怎么知道是什么味!鼻子也一样,包装里的香水,鼻子闻不见香味。身的触觉,触身才有触觉。铁棍在空中飞舞,不打到自己身上就没有感觉。风,风吹到我才有触觉。这就是‘身以合方知’。接触到了才有感觉嘛。可是隔著墙听声音呢?大殿外头机器声,听见了吗?隔著墙呢。耳根之利,其他的根不能比呀!是通的,墙壁这些东西它不能为碍。这就是‘通真实’。不但圆真实,通真实,而且是常啊。这个能闻之性,是不生不灭的。不是因为有声音他就生出来了,没有声音他就灭了。所以拍掌时这个声音来了,你听见拍掌,这是声音。拍过以后声音没有了。可是再拍呢?又听见了。可见你能听的那个性能在两次拍掌中间没有灭。要是灭了,我再拍时你得重新生起这个能力,才能再听得见。可是不用嘛,你马上听见了。这就证明你能闻的这个性能,是不灭的嘛,无生无灭的。所以这是‘常真实’。所以从这耳根,从我们生活中,这是最容易体会到我们自性圆、通、常。从这个地方信入,所以对于我们是最方便,最重要哇。精妙的内容太多,时间来不及,只能选择最紧要的了,最后文殊就告诉大众还有阿难,你们应该:

【旋汝倒闻机,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在会的大众,阿难当机。阿难是初果的圣人,能记住十二部大经。遇见摩登伽女,到这个时候,他全不行了。所以对他及大众说法,‘旋汝倒闻机’。我们能闻的闻机,即指闻性,浅说也即你能闻的机能。但是他颠倒了。你不去闻自己的本性,只去听外头声音。所以是倒闻了,倒闻的这个机,你把他转过来,不再去追逐那个声尘了,旋转汝这颠倒的闻机。你返闻,返回来,闻你的自性。关键就在这儿。旋汝颠倒的闻机,你返回来。闻,闻什么?闻自性。到底我这个能听的是谁呀?!我这个能觉的是谁呀?!能空的是谁?!能灭的是谁呀?!把这些个‘谁’都打破了他。要彻底呀,闻自性嘛。‘性成无上道’。《通议》解释‘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这两句经文,最为精妙,内云:‘谓此耳根圆通,并无别法,但旋汝等倒妄之闻机,返自己之闻性。若闻性圆明,则顿成无上道矣。’盖返闻自己本有的闻性,以此性为自己在因地之心,实为成佛的真因。‘性成无上道’的‘性’字,以这个‘性’为因。也就是说我们刚才说以发菩提心为因是一样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菩提得菩提。你要成就菩提就得发菩提心哪。菩提心里头就是大智慧呀。正念真如法。你不明自性怎么能正念真如哇?所以这是一句一样的话嘛。返闻闻自性,就是以自性为因,你就毕竟成就无上之道。‘圆通实如是’。圆通真实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就是要颠倒一下。我们在迷,成为众生,是背觉合尘了,把它颠倒一下,背尘合觉。是个方向的问题。譬如咱们被地拌了一跤倒下去了,摔在地上。这是因地而倒,你还是要按著地才起得来。但是方向不一样。倒下去是往地倒,起来是离开地。可是倒在地上,你不按地起不来,这就是因地而起。都是地,但方向不一样了。‘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这个微尘,现在知道了,就是中微子。初步吧,这个比电子小到多少多少万倍,遍满虚空的这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微尘。多少万里厚的金属板都能穿透。因为它太小。虚空中常常发现有很多这样的微尘,微尘多的佛,十方微尘数的佛,是一路涅槃门哪。进入涅槃是一条门路。都是相同的。‘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过去佛这个法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现在诸菩萨也因此法,而各各入于圆明。‘未来修学人’,咱们都包括在内,咱们这些修行人,‘当依如是法’,应当依止这样的法。‘我亦从中证’,我文殊也是这样证入的。‘非唯观世音’,不仅仅是观世音大士。这是总赞。

今天这个观音道场。所以介绍了观音成就的经过,观音所得的殊胜的功德。三十二应,十四个无畏,四个不思议,这都是观音成就。也是赐给我们的果实。大家如果能够返闻自性,成无上道,当然很好。不然就是这个果实,我们好好享受,依止这个法门。观音大士绝无妄语。而且文殊菩萨作的证明嘛。这一切都是真实。因此修行的道路是如此,果实的功效也是如此。

底下稍微再说一点这个法门和念佛的关系。大家一听观世音菩萨法门最殊胜,大势至菩萨念佛法门,没有得到文殊这样的称赞,大家可能生出一点分别心来。这个问题我有两个解释:一个是佛问的问题是入三摩地,入的是首楞严的三摩地,这个境界就等于即身成佛,这是最殊胜的成就,究竟的成就。这就是密宗的即身成就,密教的大圆满,大手印。中国的禅宗,都与观世音菩萨法门完全是一味的。所以文殊大士评为第一。至于净土法门,并不以这个世界成佛为主。如果当时佛所提的问题是:让一切众生在即生之中就了生死,出轮回,往生极乐国土而成佛,那文殊大士必然评定大势至念佛圆通第一。评比的是什么,这是关键。即身成佛什么最为第一?那就是这个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你要问:甚至于五逆十恶,甚至于动物都念佛往生,必定成佛,那就是念佛法门。夏老师闭关念佛的时候,他是坐著念一段,然后经行绕佛念一段。坐下就脱鞋趺坐,起时就穿鞋绕佛。后来他看见一只老鼠,随著自己行动。坐下时两只鞋当中有点空地,老鼠就坐在两只鞋当中。夏老师起来绕佛,老鼠跟在后头行走,天天如是。这也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这都是真事,学佛人不许妄语。有一天起来了穿上鞋要走之后,老鼠没动,夏老师以为老鼠忘记了,轻轻地跺跺脚,惊动惊动它,它也不动。再一看,老鼠已经坐化了。古今这类事例很多,所以说这个法门连动物都可以救度。要说如何能够三根普被,即生不再堕入生死苦海轮回六道之中,那就以净土法门最为殊胜,最为第一了。我们也不要多分别了。总之佛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二)大家注意,我们念佛,讲究自念自听。自听很重要。自己念,自己听,自听就利用了耳根了。你自听什么?听你自己所念的,这不是闻自了吗?返闻闻自,这不就返闻了吗?算不算是闻自性呢?我也再下个补充,大家念咒,佛号就是咒。东密教祖兴教大师说,一个阿字具足一切陀罗尼。陀罗尼即是咒。所以咒跟佛号是一样的。慧明大师说,这个六字大明咒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本心。观世音菩萨和我们众生是一个心哪。我们就在念观世音菩萨这个咒,观世音菩萨的心就和我们众生的心同体呀。我们正在念观世音菩萨的心,他的心和我们的心同体。那么我们在念咒时,不就是念本心吗?我们念了我们的本心,并且在自听,不就听了自己的本心吗?你返闻的呢?不就闻的自己的本心吗?本心不就是自性吗?至于念佛法门呢?首楞严一切事究竟坚固,一切皆真如实相,皆是法身,也即是自性,这句佛号不就是自性嘛?《净修捷要》:‘无量光寿,是我本觉,起心念佛,方名始觉...始本不离,直趋觉路。’可见所念的佛,即是本觉,即是自性。这样一来嘛,咱们这个念佛法门也是‘返闻闻自性’。称赞‘返闻闻自性’,也就是称赞念佛法门。这一点我们是应当坚定的。不要一听称赞这部经,那个法,就动摇不定。我们必须一门深入。

本经译主般剌密谛,依于愿力,为躲避守边界的官吏查严,用极细的白绢书写此经,剖开自己的肩膊,将经文缝藏在其中带来东土。

第四篇:卷首寄语

社长寄语

曾经在一部电影里听过这么一段话:

我想问在座的年轻人一个问题,你们追求的理想是什么?是在市区买一套两百平米的房子,是年薪五十万的工作,还是说有朝一日我能够在福布斯排行榜上看到你的名字,我尊重每一个人的追求。可我们在追求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失去一些东西,譬如,友情,或者,是爱。

有些人曾经选择过放弃,但是到最后,他还是试图要找回他失去的东西,有些人什么都没得到过,但老天却让他离开了,什么也带不走。

人生是变幻无常的,犹如我们的成长,进入大学后,我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去拼搏,努力奋斗,可我们却在现实中渐渐变得冷漠,变得复杂。

我们再也回不去高中校园,那种校园吵吵闹闹、简简单单,可是却相鼓励,互相支持的集体生活。而这,恰恰使我们最需要的。

我们的杂志社正是源于这个想法,它能够让年轻人重新聚集在一起,能够让我们在通往梦想的道路当中,互相支持,有人陪伴!累了的时候,找个人聊聊天,失败了,我们彼此互相鼓励,成功了,我们也会庆祝!

人生短暂,亦是永恒。怎样度过短暂的人生?给永恒的人生应留下些什么?这是每个人应该回答的课题。人生的道路固然有阳光,大道,花香,但也有险关,急流,冰霜。应该怎样走?我们的前辈和同辈人中,已有人做出了正确的答案。人只有献身社会,融入集体,才能找到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而这实现的基础就是融入集体、社会,我们的杂志社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台,让大家在这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无论是工作经验,结交朋友,都可以。

不需要掩饰,不需要躲避,在这五彩的世界里,我们用那心灵的歌声唱响了属于我们的飞扬青春,放飞梦想!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艺韵杂志社,期待您的加入!

第五篇:卷 首 语

卷 首 语

团歌是这样唱的:“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

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校歌是这样唱的:“琴声中张开试飞的翅膀,一

次次翻飞在天地之间。书山遥遥路,学海片片帆”系训是这样写的:“求经济道,成栋梁材”班条是这样定的:“经世济国不乏志,投智资财有多方”“学习青年模范”,我们以洪战辉为榜样!学其大仁大爱的思想,特校之行,红十字志愿是我们的践行;学其自强不息的精神,百余张荣誉证书、数十人取得从业资格是我们的证明;学其坚忍不拔的意志,绿茵场夺魁、红白跑道撒汗水是我们的体现!

“迎评促建”,我们在行动!于学习,我们自发

成立了证券学习小组,学理论,谈时事;于研究,我们积极参加了研究性学习小组,整资料,学方法;于就业,我们正在筹备聘请职业起航导师,明方向,齐努力;于生活,我们荆坪古村全班游、寝室球类棋类运动会,增感情,促团结。

“学习青年模范——迎评促建”,我们愿衔一根树枝,架一座彩虹;我们甘洒一串汗滴,化一行雨点;我们盼捧一片绿叶,靓一方蓝天。

经济学系2010级投资学5.6班

2012年3月29日

下载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三卷(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三卷(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试卷卷首寄语

    亲爱的同学: 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 老师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祝你考出好成绩。 亲爱的同学,你好! 今天是展示你才能......

    卷 首 语(含5篇)

    卷 首 语这是一本汇集青少年活动中心小学生80篇优秀作文,很有特色、值得全市小学生们互相观摩、展开研讨的《学员作品集》。作品集中所选的作品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写作、修改并......

    卷首寄语(共5篇)

    【卷首寄语】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这丹桂飘香、硕果满枝的丰收季节,我们沐浴烂漫的秋光,掸净身上的粉尘,挥洒耕耘的汗水,走进这充满美和魅力的小学科学研修平......

    学校招生简章卷首欢迎词

    学校招生简章卷首欢迎词我校创办于1979年,至今已而立之年。三十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一代代工校人顺应时代的大潮,秉着厚德、精艺、勤奋、务实的校......

    报刊杂志卷首美文(十)

    报刊杂志卷首美文(十)有时候仲敬干 有时候喝醉了酒,醉意中反而什么烦恼都没有了,清醒之后顿感全身轻松如风,这时想想觉得醉也是人生,醒也是人生。 有时候看到一对夫妻在规格齐全地......

    内刊卷首寄语

    刊首寄语一: 2014年3月《瑞祺聚焦》创刊了,它是我们思想交流,思想碰撞、思想产生的一个平台,也是凸显我们瑞祺物业人精神的一扇窗户。 如同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瑞祺聚焦》还是稚......

    卷首寄语,院长致辞

    卷首寄语(院长致辞): 时光荏苒,岁月峥嵘。 2013年,对万宁市人民医院全体员工来说,是一个值得骄 傲和纪念的年度,因为这一年,万宁市人民医院乔迁新院,同时也迎来了建院八十年华诞。 抚......

    暑期三下乡卷首

    卷首语一年一度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是经济系历年的重要工作。系团总支的指导关注,系学生会的鼎力支持,各班干部和同学的踊跃参与……众多因素构成了一次前所未有成功的三下乡活动......